第一篇:成都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九篇 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第九篇 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深入推进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全面深化“六个一体化”,努力把成都试验区建设成为全国深化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样板、构建和谐社会的示范窗口和推进灾后发展振兴的成功典范。
第一章 深入推进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
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建设等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
第一节 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房屋以及集体经营性资产等产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和量化到农村居民工作,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鼓励村、组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自主、自愿、自治方式,形成农村产权长久不变决议。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加大耕地保护基金筹集和解缴力度,强化耕地保护基金使用管理,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第二节 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础,协调和衔接好基本农田保护、产业发展、村镇建设、交通、水利和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的关系,综合考虑、统筹协调,编制好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整合资金渠道,以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参与为主,在更大范围内聚集各类涉农资金,共同用于土地综合整治和挂钩项目。
第三节 深入推进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
建立完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分类供给、经费保障、设施统筹建设、民主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五大机制,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创新办法和途径,放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快村级公共设施建设。规范民主管理程序,建立健全科学适用的民主议事制度和规则。建立村级民主机制建设达标验收和日常检查监督机制。
第四节 加快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
全面推进村民议事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效保证农村居民的民主权利。调整村级组织职能定位,实行“三分离、两完善、一加强”的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重点调整村委会村级事务决策者和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者的职能。优化村级组织运行机制,完善民主决策机制、村务监督机制和村级公共服务机制。加强和改进党组织领导,实现村级党组织领导方式向管方向、定原则、强监督和加强自身建设转变。
第二章 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 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着力确立市场主体地位和健全市场运行机制,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 推进城乡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
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建立全域成都统一的户籍制度,促进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鼓励和支持城乡居民自主选择在农村或城镇就业,“同工同酬”,享有平等的社保、福利等待遇。鼓励农村居民持证进城、持股进城,维护进城农村居民的财产权益,促进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以及股份合作等方式,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在符合土地利用、城乡建设和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的前提下,允许农村居民依法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集体建设用地开发经营并保障其合法权益。逐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用地。建立城乡统一的房屋登记管理制度。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的股分量化工作,建立完善农村各类股权的登记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流转市场。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向农村流动。开放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在农业农村的投资领域。健全农业投资风险防范体系,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增加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探索银保互助的融资模式。建立农业风险基金,发展大宗农产品远期交易,提高农业市场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鼓励银行机构向农村延伸分支机构和经营网点,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兴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完善农业担保服务网络和农户信用评价体系。
第二节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适时修订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进一步缩减核准范围、下放核准权限;健全政府投资管理机制,稳步推行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完善投资项目后评价、重大项目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领域,制定基础设施、市政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的民间投资准入细则,创造进入条件;加大政府采购、补贴、贴息、担保、参股、税收优惠等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力度,支持民间资本在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市场开拓、就业扩充等方面的投资,提高民间投资比例。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发行公司债、可转换债等方式进行再融资,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大力发展各类股权投资基金,鼓励和引导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社保基金等参与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
第三节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全面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服务业领域。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上市直接融资,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工作,完善股权质押贷款等贷款融资方式,支持民间担保机构发展,健全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探索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加大财政资金支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拓宽微小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微型企业服务体系。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主的原则,培育一批有代表性的行业协会、商会,加强行业组织建设。
第四节 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城乡一体的资本、土地、劳动力和产权、技术等要素市场,建设商品、产权、技术、人才等区域性大市场,进一步打破垄断,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市场竞争和要素自由流动。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政府市场监管职能,加强对交易标准、规则的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制假贩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信息采集、加工和信用产品使用等环节的法规规章以及失信惩戒、信用监督等制度,健全个人和企业联合征信平台。
第三章 创新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 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创新规划管理、行政管理、公共财政、评价考核和激励的体制机制,构建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
第一节 推进规划管理体制改革
科学编制和完善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实现市域范围内各类规划全覆盖。强化规划的执行和监督,完善市、县、乡三级规划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听证、公示等公众参与规划编制、评估和监督的制度体系。探索提高规划局部调整工作效率的程序和方法,积极探索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实施动态评价机制,依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适时进行调整。
第二节 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
调整市域范围内行政区划,推进撤县(市)设区工作,科学调整乡(镇)、村行政区划。进一步深化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继续完善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在机构限额和各层级行政编制总数内,结合实际确定市级及县(市、区)的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将执行、服务、监管等职责的重心下移到县(市、区)。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县、乡(镇)两级政府的事权和责任,依法探索将部分县级行政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权限向乡镇延伸,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推进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深入推进行政监察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分片监管,实现监察主体和责任主体分离,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推行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过程监督。
第三节 加快社会建设体制改革
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支持、引导其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范围,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规范化、法制化水平,建立健全市民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监督、投诉体系。
第四节 创新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
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增加统筹城乡发展、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指标和权重,着重强化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水平等反映城乡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指标的评价和考核,突出区域间的差异性,形成促进发展方式转变、适应城市发展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需要的干部考核激励机制。
第二篇:《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详解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详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成都日报 点击数: 2009-5-22
1792 更新时间: 核心提示
允许先行先试的九个方面
■建立三次产业互动的发展机制;
■构建新型城乡形态;
■创新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
■探索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
■探索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办法和途径;
■健全城乡金融服务体系;
■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建立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建立三次产业互动的发展机制;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创新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探索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探索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办法和途径;健全城乡金融服务体系;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成都市上报的《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允许我市在九个方面先行先试。批复的《方案》将成为指导成都试验区进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方案》提出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努力建立并不断完善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探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开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新局面。本报记者 张婷婷 李影
【主要目标】
《方案》提出了试验区建设的主要目标:努力把成都试验区建设成为全国深化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样板、构建和谐社会的示范窗口和推进灾后重建的成功典范,带动四川全面发展,促进成渝经济区、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圆满完成试验区建设任务。把成都建设成为西南物流和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及交通枢纽、通信枢纽;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力争到2012年,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震前有明显提高。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三个集中”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经济社会实现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明显进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万元以上,工业集中度达到73%,城市化率达到60%(按户籍人口计),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4∶1,城乡实现比较充分就业,城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均衡。
力争到2020年,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完善,“三个集中”达到较高水平,城乡差距显著缩小,“三农”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基本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以上,工业集中度达到80%,城市化率达到70%(按户籍人口计),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城乡实现充分就业,城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实现均衡化发展,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交融的新型城乡形态基本形成。
【基本思路】
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战略,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
统筹推进“三个集中”。推进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推进土地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统筹城乡建设。以县城和区域中心镇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镇产业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村发展的能力,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构建新型城乡形态。
推进农村市场化改革。落实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和房屋、林木等资产的所有权,促进农村资源向资本转变,实现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农村多元化投入机制,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构建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创新行政管理、公共财政、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的体制机制,实施村镇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主要任务】
一、建立三次产业互动的发展机制
【建立产业合理布局与有序发展的导向机制,统筹推进“三个集中”,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夯实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基础。】
——推进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
以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为主要载体,按照“一区一主业”的要求,培育企业集团,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工业集约集群发展。拓展成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空间,建设成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在整合的基础上研究设立成都综合保税区和双流空港空运保税物流中心、成都国际集装箱保税物流中心,促进成都保税物流业务发展等。
——促进服务业均衡发展
联动推进服务业发展与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形成城乡一体的服务业发展格局。中心城区着力鼓励和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提升传统服务业档次。近郊区以县城和区域中心镇为载体,大力发展与工业配套的房地产、商贸、会展、物流、休闲观光、公共交通等服务业。远郊区以农民集中居住区为依托,积极发展人文生态旅游、特色餐饮、休闲度假等服务业。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协调推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土地集中规模经营,积极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集约经营和农村组织化程度。优化农业产业布局,近郊区大力发展以都市农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一、三产业联动发展,拓展农民就业渠道;中远郊区以优势农产品规模生产、加工和物流业为重点,拓展现代农业多领域的就业空间,促进农民转移就业。
二、构建新型城乡形态
【按照优化布局、突出重点、循序渐进、集约发展的要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镇功能向农村延伸和覆盖,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构建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形态。】
——统筹“一区两带六走廊”发展
依托中心城区和近郊区(县)“一区”范围内城市发展的良好基础,大力推进“三个集中”,快速聚集生产要素,集中打造产业密集区,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使之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建设“全域成都”的战略支撑。统筹实施龙门山和龙泉山脉“两带”区域的整体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统筹规划、集约发展“六走廊”区域,接受中心城区产业和城市功能辐射,建设产业和城镇集聚发展的“走廊”。逐步形成由主城区、区(市)县和区域中心城镇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以县城和区域中心镇为重点,建设道路交通、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等设施,增强承载能力,完善公共服务,聚集人口和二、三产业,培育优势和特色,逐步将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成为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区域中心。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向农村延伸服务和覆盖的基础上,以2000个农村新型社区为重点,建设完善农村自来水、污水、垃圾收运处理等生活服务设施;建立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推进新农村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硬件设施均衡配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构建覆盖城乡的交通物流服务体系
优化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与城市交通的衔接,加强成都外出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以“三轨九路”建设为重点,形成抗灾能力强、应急交通网络完善、综合服务水平高的市域路网体系。在实现全市客运“村村通”的基础上,完成乡镇村客运站建设;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实现“镇镇通公交”、“村村通公交”。
三、创新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
【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政府服务向基层和农村覆盖,完善乡村治理结构,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管理体制。】
——推进规划管理体制改革
改革城乡规划分离的管理制度,着眼于成都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科学编制和完善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实现市域范围内的各类规划全覆盖。探索提高规划局部调整工作效率的程序和方法,积极探索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实施动态评价机制,根据规划实施评价情况,依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适时进行调整,以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实际需要。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调整市域范围内的行政区划,推进撤县(市)设区工作。进一步深化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继续完善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在机构限额和各层级行政编制总数内,将执行、服务、监管等职责的重心下移到县(市、区)。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县级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的事权和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依法探索将部分县级行政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权限向乡镇延伸,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深入推进行政监察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分片监管,实现监察主体和责任主体分离,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推行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过程监督。
——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
明确市、县、乡三级的事权和财权的责任,健全市、县、乡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探索建立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开支稳定来源的机制和办法。加大市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直接支出和转移支付力度,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搭建现代农业投资、小城镇建设等投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业农村。
——开展村级综合改革试验
在有条件的地区,分离村级事务管理服务职能与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在城市近郊和有条件的场镇区域,推动村级事务管理向城镇社区管理转变。健全村级服务体系,制定服务标准,大力推进实施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工作。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探索乡(镇、街道)长(主任)公推直选制度,建立和完善质询、罢免、目标考核等约束和激励制度。积极推行县(市、区)级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决策听证制度。全面推行评人与评事相结合的社会评价办法,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完善乡(镇、街道)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制度和公益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制度。
四、探索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
【在严格保护耕地和农民利益的基础上,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集约化、规范化的土地利用制度,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创新耕地保护机制
严格按规划保护耕地,确保全市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按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对耕地进行等级划分,实行耕地的分级保护。探索耕地按等级补充的占补平衡机制以及独立选址等重大项目在省内跨区域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办法。
——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健全市、县、乡三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立成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平台,支持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法律允许的其他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和基本收入的前提下,允许农户以股份合作的方式流转承包经营权,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集体林地承包经营制度,确立农民作为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主体地位,明晰集体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推进相关配套改革,以龙门山、龙泉山脉生态保护重要区域为重点,探索建立林农承担生态保护任务的补偿机制。
——开展征地制度改革试验
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对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给予及时足额合理补偿。探索建立多种补偿安置渠道,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
——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验
在明确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前提下,允许依法取得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通过出让、转让、出租、作价入股、联营、抵押等形式进行流转。集体建设用地不得用于商品住宅等房地产开发。在地震灾区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引入社会资金重建住房的试验。
——稳妥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验
按照有关规定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设置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项目区,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确保建设用地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开展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审批和实施分离试验
成都市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审批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总规模,根据统筹城乡发展和灾后重建的需要,以及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期分批组织实施。
五、探索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办法和途径
【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引导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加快和提高城镇化进程和水平。】
——提高农民就业技能
加快成都技师学院县(市、区)分院、县(市、区)就业技能培训中心建设,以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民就业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鼓励企业培养农民工成为技术工人,实行企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制度,对农民工取得执业资格给予奖励。
——支持农民进城居住
探索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支持农民工在城镇定居。在工业集中发展区等用人单位集中的区域,建设农民工租赁性集体公寓和公共廉租住房,鼓励农民通过租赁房屋解决进城居住问题。建立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为农民工提供同等的社保、教育、卫生、计划生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让农民享受城市居民同质化生活待遇,促使其真正转变为市民。
——着力消除农民向城镇转移的体制机制障碍
完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和相关配套措施,准许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农民工本人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将常住户口迁入现住地。按照产权明晰和利益共享的原则,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将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给农民,让农民持股进城。
——引导地震受灾农民向城镇转移
在重灾区建立国家级开发园区,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中小企业,安排受灾农民和移民就业。建立震后灾害移民和生态移民的住房保障制度和就(创)业鼓励扶持制度。对住房灾毁农户进入城镇居住的,可以保留原宅基地使用权和农用地承包经营权等权益。
六、健全城乡金融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服务“三农”的金融体系,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城乡发展活力。】
——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支持各类金融组织向农村延伸网点和机构,支持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经监管部门批准后,组建成都农村商业银行。探索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支持农业保险体系的发展。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户电子信用档案与农户信用评价,进一步扩大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
——积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支持各类具备条件的企业和公司通过规范改制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通过设立和引进股权投资基金,支持重建城乡基础设施、振兴旅游经济。建立成都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展商业性创业风险投资,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设立国企改制重组基金,支持成都市域内国有企业做大做强。
——加快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建立西部林地和林木产权、矿权及特许经营权交易市场;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集聚成都,建立金融集中集聚区和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集中发展区。探索区域性保险业创新发展,鼓励和支持在成都设立保险机构。支持成都银行在经营指标达到监管部门的评级和监管要求后,逐步实行跨区域经营和上市融资。
七、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面向农民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并逐步实现与城市接轨,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促进体系
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实名制”和城乡就业服务“网格化”管理机制,完善市、县两级人力资源中心建设,全面完成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村(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形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就业服务网络,为城乡居民提供就业服务。扩大就业再就业政策的扶持范围,完善面向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建立农民工失业待遇保障机制。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在“广覆盖、多层次、保基本、可持续”基础上,结合成都市耕地保护制度的建立,全面推行农民养老保险,并对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父母予以优先优待,力争到2012年,基本实现全市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并逐步提高农民养老保险水平。
——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和水平,逐步缩小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差距。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力争到2010年,实现全市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医疗保障。
——推进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全面接轨
探索建立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农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保险、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衔接机制,推进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全面接轨。
——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
立足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通过财政补助、社会捐助和民政部门使用的彩票公益金等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地震中受灾的孤儿、孤老、孤残的基本生活。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人捐赠、资助和参与社会救助事业,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在“吃、穿、住、行、医、学”等方面的最基本需求。
八、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向“三农”覆盖,建立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让农村居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质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建立确保城乡教育事业发展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加快灾后学校重建,全面消除学校危房,努力完成城乡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基本均衡。进一步加强资源配置制度性建设,逐步缩小县(市、区)域内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待遇差距,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协调发展。探索教师县管校用的机制,促进教师区域内合理流动,全面提升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施免费。加强对新生代农民的培训,探索对义务教育阶段后和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农民子女实行延长一年的职业教育。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制度
加快公共卫生服务和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灾后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重建,加强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全面完成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提高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和公共卫生监督,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政府投入机制改革,加强城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医务人员和医疗技术的城乡交流,实现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基本一致。
——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实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文化遗产保护等工程建设,到2010年,全面完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及村(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标准化建设,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实现“村村通”。加快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到2012年,广播电视户通率达100%。推行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制度、经营性文化场馆优惠服务制度、文化义工服务制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机制。加快成都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建设。
九、建立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实施灾后生态环境重建工程,创新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制度,加强城乡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产业和贸易等手段,探索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补偿、投入、产权和使用权交易、污染治理责任保险等机制。着力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环境质量全面达标。
——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
创新建设生态补偿机制,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筹措生态建设资金,着力推进以灾后生态恢复、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垃圾及污水集中处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的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加强城乡能源供应、污水处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设施、防洪设施等的整体协调,推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综合保护与建设格局。
——统筹城乡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发展
建立循环经济发展园区,加强节能减排和节水、节地与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编制循环经济规划,探索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污染治理机制,全面推行、依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改革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探索建立全面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体系。
保障措施
积极推进实施 强化管理考核
据悉,我市将根据《方案》编制完善国土、劳动保障、金融、行政管理体制(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事业统筹发展、教育、卫生、环保、农业等重点专项方案。按照2009年—2012年和2013年—2020年两个阶段,分阶段制定改革行动计划和工作计划,有序组织实施。
我市将建立全市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实行目标责任制,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分解到各级各部门,分进行考核,实行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建立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对市和区(市)县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改革试验的效果进行跟踪评估。
第三篇:《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详解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详解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详解
2009年05月22日
来源:成都市府
核心提示
允许先行先试的九个方面
■建立三次产业互动的发展机制;
■构建新型城乡形态;
■创新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
■探索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
■探索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办法和途径;
■健全城乡金融服务体系;
■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建立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建立三次产业互动的发展机制;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创新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探索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探索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办法和途径;健全城乡金融服务体系;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成都市上报的《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允许我市在九个方面先行先试。批复的《方案》将成为指导成都试验区进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方案》提出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努力建立并不断完善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探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开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新局面。本报记者张婷婷李影
【主要目标】
《方案》提出了试验区建设的主要目标:努力把成都试验区建设成为全国深化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样板、构建和谐社会的示范窗口和推进灾后重建的成功典范,带动四川全面发展,促进成渝经济区、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圆满完成试验区建设任务。把成都建设成为西南物流和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及交通枢纽、通信枢纽;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力争到2012年,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震前有明显提高。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三个集中”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经济社会实现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明显进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万元以上,工业集中度达到73%,城市化率达到60%(按户籍人口计),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4∶1,城乡实现比较充分就业,城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均衡。
力争到2020年,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完善,“三个集中”达到较高水平,城乡差距显著缩小,“三农”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基本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以上,工业集中度达到80%,城市化率达到70%(按户籍人口计),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城乡实现充分就业,城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实现均衡化发展,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交融的新型城乡形态基本形成。
【基本思路】
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战略,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
统筹推进“三个集中”。推进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推进土地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统筹城乡建设。以县城和区域中心镇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镇产业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村发展的能力,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构建新型城乡形态。
推进农村市场化改革。落实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和房屋、林木等资产的所有权,促进农村资源向资本转变,实现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农村多元化投入机制,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构建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创新行政管理、公共财政、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的体制机制,实施村镇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主要任务】
一、建立三次产业互动的发展机制
【建立产业合理布局与有序发展的导向机制,统筹推进“三个集中”,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夯实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基础。】
--推进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
以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为主要载体,按照“一区一主业”的要求,培育企业集团,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工业集约集群发展。拓展成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空间,建设成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在整合的基础上研究设立成都综合保税区和双流空港空运保税物流中心、成都国际集装箱保税物流中心,促进成都保税物流业务发展等。--促进服务业均衡发展
联动推进服务业发展与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形成城乡一体的服务业发展格局。中心城区着力鼓励和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提升传统服务业档次。近郊区以县城和区域中心镇为载体,大力发展与工业配套的房地产、商贸、会展、物流、休闲观光、公共交通等服务业。远郊区以农民集中居住区为依托,积极发展人文生态旅游、特色餐饮、休闲度假等服务业。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协调推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土地集中规模经营,积极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集约经营和农村组织化程度。优化农业产业布局,近郊区大力发展以都市农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一、三产业联动发展,拓展农民就业渠道;中远郊区以优势农产品规模生产、加工和物流业为重点,拓展现代农业多领域的就业空间,促进农民转移就业。
二、构建新型城乡形态
【按照优化布局、突出重点、循序渐进、集约发展的要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镇功能向农村延伸和覆盖,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构建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形态。】
--统筹“一区两带六走廊”发展
依托中心城区和近郊区(县)“一区”范围内城市发展的良好基础,大力推进“三个集中”,快速聚集生产要素,集中打造产业密集区,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使之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建设“全域成都”的战略支撑。统筹实施龙门山和龙泉山脉“两带”区域的整体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统筹规划、集约发展“六走廊”区域,接受中心城区产业和城市功能辐射,建设产业和城镇集聚发展的“走廊”。逐步形成由主城区、区(市)县和区域中心城镇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以县城和区域中心镇为重点,建设道路交通、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等设施,增强承载能力,完善公共服务,聚集人口和二、三产业,培育优势和特色,逐步将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成为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区域中心。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向农村延伸服务和覆盖的基础上,以2000个农村新型社区为重点,建设完善农村自来水、污水、垃圾收运处理等生活服务设施;建立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推进新农村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硬件设施均
衡配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构建覆盖城乡的交通物流服务体系
优化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与城市交通的衔接,加强成都外出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以“三轨九路”建设为重点,形成抗灾能力强、应急交通网络完善、综合服务水平高的市域路网体系。在实现全市客运“村村通”的基础上,完成乡镇村客运站建设;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实现“镇镇通公交”、“村村通公交”。
三、创新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
【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政府服务向基层和农村覆盖,完善乡村治理结构,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管理体制。】
--推进规划管理体制改革
改革城乡规划分离的管理制度,着眼于成都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科学编制和完善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实现市域范围内的各类规划全覆盖。探索提高规划局部调整工作效率的程序和方法,积极探索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实施动态评价机制,根据规划实施评价情况,依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适时进行调整,以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实际需要。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调整市域范围内的行政区划,推进撤县(市)设区工作。进一步深化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继续完善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在机构限额和各层级行政编制总数内,将执行、服务、监管等职责的重心下移到县(市、区)。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县级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的事权和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依法探索将部分县级行政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权限向乡镇延伸,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深入推进行政监察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分片监管,实现监察主体和责任主体分离,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推行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过程监督。
--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
明确市、县、乡三级的事权和财权的责任,健全市、县、乡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探索建立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开支稳定来源的机制和办法。加大市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直接支出和转移支付力度,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搭建现代农业投资、小城镇建设等投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业农村。--开展村级综合改革试验
在有条件的地区,分离村级事务管理服务职能与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在城市近郊和有条件的场镇区域,推动村级事务管理向城镇社区管理转变。健全村级服务体系,制定服务标准,大力推进实施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工作。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探索乡(镇、街道)长(主任)公推直选制度,建立和完善质询、罢免、目标考核等约束和激励制度。积极推行县(市、区)级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决策听证制度。全面推行评人与评事相结合的社会评价办法,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完善乡(镇、街道)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制度和公益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制度。
四、探索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
【在严格保护耕地和农民利益的基础上,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集约化、规范化的土地利用制度,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创新耕地保护机制
严格按规划保护耕地,确保全市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按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对耕地进行等级划分,实行耕地的分级保护。探索耕地按等级补充的占补平衡机制以及独立选址等重大项目在省内跨区域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办法。
--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健全市、县、乡三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立成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平台,支持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法律允许的其他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和基本收入的前提下,允许农户以股份合作的方式流转承包经营权,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集体林地承包经营制度,确立农民作为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主体地位,明晰集体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推进相关配套改革,以龙门山、龙泉山脉生态保护重要区域为重点,探索建立林农承担生态保护任务的补偿机制。
--开展征地制度改革试验
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对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给予及时足额合理补偿。探索建立多种补偿安置渠道,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
--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验
在明确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前提下,允许依法取得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通过出让、转让、出租、作价入股、联营、抵押等形式进行流转。集体建设用地不得用于商品住宅等房地产开发。在地震灾区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引入社会资金重建住房的试验。
--稳妥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验
按照有关规定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设置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项目区,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确保建设用地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开展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审批和实施分离试验
成都市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审批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总规模,根据统筹城乡发展和灾后重建的需要,以及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期分批组织实施。
五、探索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办法和途径
【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引导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加快和提高城镇化进程和水平。】
--提高农民就业技能
加快成都技师学院县(市、区)分院、县(市、区)就业技能培训中心建设,以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民就业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鼓励企业培养农民工成为技术工人,实行企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制度,对农民工取得执业资格给予奖励。
--支持农民进城居住
探索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支持农民工在城镇定居。在工业集中发展区等用人单位集中的区域,建设农民工租赁性集体公寓和公共廉租住房,鼓励农民通过租赁房屋解决进城居住问题。建立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为农民工提供同等的社保、教育、卫生、计划生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让农民享受城市居民同质化生活待遇,促使其真正转变为市民。
--着力消除农民向城镇转移的体制机制障碍
完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和相关配套措施,准许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农民工本人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将常住户口迁入现住地。按照产权明晰和利益共享的原则,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将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给农民,让农民持股进城。
--引导地震受灾农民向城镇转移
在重灾区建立国家级开发园区,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中小企业,安排受灾农民和移民就业。建立震后灾害移民和生态移民的住房保障制度和就(创)业鼓励扶持制度。对住房灾毁农户进入城镇居住的,可以保留原宅基地使用权和农用地承包经营权等权益。
六、健全城乡金融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服务“三农”的金融体系,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城乡发展活力。】
--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支持各类金融组织向农村延伸网点和机构,支持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经监管部门批准后,组建成都农村商业银行。探索建
立农业保险体系和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支持农业保险体系的发展。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户电子信用档案与农户信用评价,进一步扩大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
--积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支持各类具备条件的企业和公司通过规范改制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通过设立和引进股权投资基金,支持重建城乡基础设施、振兴旅游经济。建立成都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展商业性创业风险投资,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设立国企改制重组基金,支持成都市域内国有企业做大做强。
--加快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建立西部林地和林木产权、矿权及特许经营权交易市场;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集聚成都,建立金融集中集聚区和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集中发展区。探索区域性保险业创新发展,鼓励和支持在成都设立保险机构。支持成都银行在经营指标达到监管部门的评级和监管要求后,逐步实行跨区域经营和上市融资。
七、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面向农民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并逐步实现与城市接轨,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促进体系
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实名制”和城乡就业服务“网格化”管理机制,完善市、县两级人力资源中心建设,全面完成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村(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形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就业服务网络,为城乡居民提供就业服务。扩大就业再就业政策的扶持范围,完善面向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建立农民工失业待遇保障机制。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在“广覆盖、多层次、保基本、可持续”基础上,结合成都市耕地保护制度的建立,全面推行农民养老保险,并对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父母予以优先优待,力争到2012年,基本实现全市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并逐步提高农民养老保险水平。
--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和水平,逐步缩小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差距。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力争到2010年,实现全市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医疗保障。
--推进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全面接轨
探索建立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农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保险、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衔接机制,推进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全面接轨。
--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
立足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通过财政补助、社会捐助和民政部门使用的彩票公益金等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地震中受灾的孤儿、孤老、孤残的基本生活。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人捐赠、资助和参与社会救助事业,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在“吃、穿、住、行、医、学”等方面的最基本需求。
八、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向“三农”覆盖,建立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让农村居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质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建立确保城乡教育事业发展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加快灾后学校重建,全面消除学校危房,努力完成城乡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基本均衡。进一步加强资源配置制度性建设,逐步缩小县(市、区)域内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待遇差距,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协调发展。探索教师县管校用的机制,促进教师区域内合理流动,全面提升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施免费。加强对新生代农民的培训,探索对义务教育阶段后和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农民子女实行延长一年的职业教育。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制度
加快公共卫生服务和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灾后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重建,加强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全面完成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提高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和公共卫生监督,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政府投入机制改革,加强城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医务人员和医疗技术的城乡交流,实现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基本一致。
--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实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文化遗产保护等工程建设,到2010年,全面完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及村(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标准化建设,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实现“村村通”。加快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到2012年,广播电视户通率达100%。推行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制度、经营性文化场馆优惠服务制度、文化义工服务制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机制。加快成都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建设。
九、建立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实施灾后生态环境重建工程,创新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制度,加强城乡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产业和贸易等手段,探索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补偿、投入、产权和使用权交易、污染治理责任保险等机制。着力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环境质量全面达标。
--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
创新建设生态补偿机制,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筹措生态建设资金,着力推进以灾后生态恢复、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垃圾及污水集中处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的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加强城乡能源供应、污水处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设施、防洪设施等的整体协调,推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综合保护与建设格局。
--统筹城乡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发展
建立循环经济发展园区,加强节能减排和节水、节地与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编制循环经济规划,探索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污染治理机制,全面推行、依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改革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探索建立全面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体系。
保障措施
积极推进实施强化管理考核
据悉,我市将根据《方案》编制完善国土、劳动保障、金融、行政管理体制(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事业统筹发展、教育、卫生、环保、农业等重点专项方案。按照2009年-2012年和2013年-2020年两个阶段,分阶段制定改革行动计划和工作计划,有序组织实施。
我市将建立全市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实行目标责任制,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分解到各级各部门,分进行考核,实行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建立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对市和区(市)县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改革试验的效果进行跟踪评估。
第四篇:解读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解读: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将“建立三次产业互动的发展机制”放在《方案》之首,正是抓住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创新体制机制,构建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管理体制,确保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项目标落到实处;以“全域成都”的理念优化服务业的空间布局,促进城乡服务业均衡发展„„24日,成都日报记者走访了相关职能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他们解读了在《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指导下,成都市如何围绕建立三次产业互动的发展机制、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创新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等任务,推动试验区加快发展的举措。
建立三次产业互动的发展机制
以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为主要载体,按照“一区一主业”的要求,培育企业集团,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工业集约集群发展。
【部门解读】
尽快形成新的千亿产业集群
根据《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工业要实现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市经委党组书记、主任何礼接受采访时称:“对于成都的具体情况来说,就是要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培育企业,延伸产业链!”下一步,市经委将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在推进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方面进行全面的先行先试——
全力推动重大项目新突破。力争年内实现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投产达产107个,加快建设143个,促进开工114个,确保全市工业投资完成1100亿元以上,技改投资完成888亿元以上。
全力推动企业培育新突破。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支持企业用好用足各级扶持政策,着力帮助龙头企业化“危”为“机”,通过实施重大技改、自主创新和并购重组实现转型,带动配套中小企业发展,力争年内新培育百亿企业、50—100亿企业各1户。
全力推动产业集群新突破。对我市已出台的11大重点产业集群规划进行调整完善,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加强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的跟踪研究,选择培育一批适合成都发展的新兴产业。当前,集中力量培育新能源产业,尽快在太阳能、核能、风能、新能源开发及应用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形成新的千亿产业集群。
全力推动工业园区新突破。进一步明晰主导产业,完成“一区一主业”深化的方案。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多方筹集资金,着力推进129个重大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力争年内51个项目尽快开工,12个项目加快建设,66个项目竣工投运;加快成都—简阳、新津—彭山、成都—阿坝等共建园区和新都—青白江连片园区建设。
促进服务业均衡发展。联动推进服务业发展与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形成城乡一体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部门解读】
提升服务业集约化水平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服务业均衡发展,首先是加快实施“中调”战略,提升服务业集约化水平。目前我市已积极启动推动中心城区批发市场调迁的工作,将加快推进全市四个商品市场集中发展区和五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鼓励引导绕城高速以内1个批发市场含批零兼营按照规划集聚发展。
然后是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提升民生工程保障水平。全市将推进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全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引导有条件的远郊县市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同时,进一步巩固提升菜市场标准化建设,鼓励引导农产品品牌企业进场设点直销,以国有菜市场为承载点,逐步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完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打造菜市场品牌。
最后是要加快推进城乡统筹,提升城乡消费水平。围绕“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这两个主题,引导大型商场和超市开设本地名优产品销售专店、专区和专柜,优先采购本地农产品。着力启动农村消费,继续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动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市场延伸,开展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试点工作。
构建新型城乡形态
按照优化布局、突出重点、循序渐进、集约发展的要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镇功能向农村延伸和覆盖,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构建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形态。
【部门解读】
现代化的农村 无区域的城市
方案中提出,要“构建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形态”,比如,要“逐步形成由主城区、区(市)县和区域中心城镇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要“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等等。城乡统筹,规划是龙头。在加快城乡统筹、先行先试的过程中,规划会迈出怎样的步伐呢?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市规划局副局长王松涛。灾后重建中的“四性”原则(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已经为很多人所熟悉,王松涛说,“四性”不仅仅是灾后重建的科学指导,也是我市统筹城乡思路和方式延伸出来的经验、体会、亮点,在我市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中,也将以“四性”为指导,因地制宜,根据村庄特点、居民生活习惯、地形地貌、传统文化等确定建筑风貌及建筑群组合方式,确定当地的主打产业。而在农村的规划管理中,市规划局也在酝酿改革,打算在现有61个中心镇的基础上,突破部门限制,尝试综合管理,把农村地区的规划建设管住、管好。
“城市是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地,在今后的规划中,我们会更注重城市的功能建设和辐射作用。”王松涛说,比如在编制上,以前主要体现在城乡的统筹,今后将有意识地完善区域统筹,重点是区与区之间、县与县之间的统筹;除了“全域成都”外,还将打破行政的区域间隔,拉动成都与重庆、资阳、眉山、德阳、绵阳等其他市州的合作。据悉,目前,市规划局正在着手一、二圈层整体发展、引导的规划,规划面正从中心城区的600平方公里扩展到3600平方公里。
优化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与城市交通的衔接,加强成都外出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以“三轨九路”建设为重点,形成抗灾能力强、应急交通网络完善、综合服务水平高的市域路网系统。
【部门解读】
立体交通网络覆盖全域成都
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正按照打造西部最大的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加快构建一个覆盖全域成都的立体交通网络。未来,中心城与外围8个城市之间,将形成由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及4车道以上干线道路共同组成的快速度、大容量、多方式交通走廊;30个小城市及60个新市镇与所在区域的中等城市实现以4车道以上干线道路连接,600个中心村对外通道实现双向2车道连接。这意味着今后,就算从三圈层一些边远的乡镇出发,通过农村公交到最近的轻轨站或是城际铁路站换乘,再通过最快捷的轨道交通进城,也不会超过1个小时,市域内将实现1小时交通圈。
在今后的公交发展进程中,我市交通部门将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积极利用覆盖全域成都的快速路网的逐渐形成和建立起全市范围内的快速公交体系,让城乡居民出行走到任何地方不仅能够坐到公交车,还能坐到很快的公交车。未来,我市中心城区与二圈层各组团之间将以快速公交为主,辅以普通公交,中心城区与周边二圈层组团之间都将开通快速公交;三圈层区(市)县的与中心城区之间也将通过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实现互通。这样,从市区坐公交车到达二圈层各地的时间都将被缩短到30分钟以内,到三圈层区(市)县的耗时也将不超过50分钟,形成让人期待的“全域成都1小时公交网”。创新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
进一步深化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继续完善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县级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的事权和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依法探索将部分县级行政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权限向乡镇延伸,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部门解读】
“五项改革”整体推进
转变政府职能是核心
“只有不断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构建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管理体制,才能确保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项目标落到实处。”说到《方案》中提出的“创新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这一任务,市编办政编处负责人曾珂表示,我市正立足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均衡发展。
曾珂介绍说,从去年下半年起,我市在温江、郫县、锦江、武侯、大邑等地分别开展了大部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公共服务体制改革、街道办事处职能转变、推进与功能区建设相适应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市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五项改革”试点。目前,市编办正在对逐项试点的经验进行统筹,下一步将在全市整体推进。
“我们正在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专项方案,核心内容就是转变政府职能,其中推进基层政府部门职能转变是切入点。”曾珂表示,此次改革的一个特点就是自下而上、上下联动,真正强化政府部门尤其是与老百姓面对面的基层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功能。
县级行政管理权限
探索向重点镇延伸
《方案》中专门提到,“依法探索将部分县级行政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权限向乡镇延伸,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对此,曾珂透露,产业集中、人口聚集、辐射作用大的优先发展重点镇,在统筹城乡中起到了很多的示范带动作用。随着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重点镇的产业规模、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逐步形成了小城市的规模。为了使管理体制与发展相适应,下一步,我市将推进优先发展重点镇的体制机制创新,赋予其城市规划、管理、环保、劳动保障等方面的权限,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第五篇: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总体方案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市委、市政府在向国家申报的《******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中,已将我区列为******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区第十次党代会也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作为我区重点发展四大战略之一。为科学有序地推进我区城市化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大******临空经济区为目标,以***************建设为重点,以发展物流商贸、会展商务、旅游休闲、物流配套加工、都市型现代农业五大主导产业为支撑,大胆探索全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途径,引导和促进项目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聚,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为******经济区统筹城乡发展做出积极探索和 有益尝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要围绕“保障农民权益,维护农民利益”这一核心,充分运用国家给予改革试验区的先行先试权,在规划建设、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关键环节,积极创建新体制、新机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城乡一体、工农平等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保证城乡居民共同享有改革开放的成果。
2.坚持全面统筹,协同共进。坚持城乡联动,一体化发展,重点抓好一、二、三产业调整,推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妥善处理新兴产业与基础产业、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配套等相关关系,实现产业和各类要素的有效集聚,统筹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健康发展。
3.坚持重点突破,示范带动。按照先易后难、积极稳妥的原则,以近郊城市化、“双核”、“三城一市镇”为工作重点稳步推进,最终带动实现全域城市化。
4.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发挥好政府组织实施和政策推动作用,建立和完善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发展、合作医疗、新型户籍管理等规章制度。大力推进城镇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城乡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挖掘城乡土地及空间资源的潜在价值,加快城乡基 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步伐。
(三)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着力消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性障碍,建立健全科学发展长效机制。科学统筹城乡要素,促使“项目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把******建设成为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生态优美的“东北亚空港城,大******新中心”。
1.近期目标。到2011年末,全区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5亿元,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增长38.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亿元,增长5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1亿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60元,增长15.7%;农民人均纯收入12983元,增长17.3%。
2.中期目标。到2015年末,基本建立符合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要求的体制、机制,全面优化生态结构、经济结构和城乡结构,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协调发展,全区综合实力在******市15个县市区中跻身“第一集团”行列。
——城市化率达到80%以上,100%的村级组织转变为社区组织,80%以上的农民进入城区或新城新市镇工作和生活。
——地区生产总值585亿元,年均增长2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0亿元,年均增 长31.6%。
——一、二、三次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7:48。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81亿元,年均增长28.9%;工业增加值275亿元,年均增长16%;农业增加值29亿元,年均增长6.3%。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000元,年均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0元,年均增长16%。
——森林覆盖率达到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5.6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一五”末期降低15%。——近郊基本实现城市化,城镇化水平超过70%,城镇人口突破40万。
——新建、改建道路达到700公里。——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
3.长期目标。到2020年,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建立。农村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幅度提升,农村公共事业全面进步,人居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全区城市化率达90%以上,90%以上的农民进入城区或新城新市镇工作和生活。
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主要任务(一)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
1.坚持城乡统筹规划。围绕“东北亚空港城,大******新中心”的建设,以*****城和*****建设为重点,按照全域城市化规划理念和功能区规划要求,着眼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编制城乡产业发展体系、规划建设体系、科教文化卫生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等各项规划,做到总体规划与详规相融合配套,形成科学指导全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框架。加快生产要素聚集,实现产业聚集和城区、城镇扩张。同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依法监督和综合管理。
2.突出城乡规划重点。以新城新市镇建设为重点,完善新城新市镇发展规划体系和“三城一市镇”总体规划,制定控详规划和城市设计规划。推进新城新市镇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提高新城新市镇承载能力。以建设物流商贸中心、会展商务中心和旅游休闲中心为重点,着力发展现代物流加工、会展、商贸、都市农业、旅游、休闲观光作为新城新市镇的主导产业,构建区域新型城乡形态。完善城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引导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做好新型社区、居民点建设规划的编制。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二)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3.优化城乡产业布局。以“三产互动,城乡互融,共同发展”为思路,明确功能分区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合理布局发展物流商贸、会展商务、休闲旅游、物流配套加工、都市型现代农业五大产业,进一步优化城乡产业布局,促进城乡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与协调发展。
4.推进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坚持走工业园区化、产业集群化道路,大力发展物流配套加工业。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园区优势,着力打造新型战略性产业,为园区内的企业兼并、优化重组创造条件,形成产业集聚。完成雪松经济开发区南部8平方公里拓展区基本建设,引进新兴产业项目200个以上,打造产值超1000亿元的东北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沙河新城新兴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积极引进临空型现代物流及以物流为主体的新兴工业产业,加快姚千唐台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着力打造低碳绿色新型产业示范园。进一步扶持林盛电力电气和沙河钢管产业集群企业,促进产业集群优化升级,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5.促进服务业均衡发展。推进服务业联动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发展的现代服务体系。按照“一轴一线两带三区”的空间布局,全力推进会展商务、物流商贸、旅游休闲三大优势产业发展。加快奥园国际新城、恒大名都、中体奥林匹克 花园等重点工程建设,倾力打造******国际会展中心集聚区,建成功能完备、服务一流、全国领先的会展商务中心。加快国药物流、中邮物流等项目投入运营和******五洲国际商贸城、中储东北物流中心等重大项目工程建设,倾力打造东北物流集散区,建成东北知名的物流商贸中心。以临空国际城、体育度假区、乡村休闲区“一城两区”为发展空间,加快临空生态总部、国家体育产业、国际会议度假、国家乡村旅游四大基础建设,倾力打造大******中央休闲区,建成东北知名的旅游休闲中心。优化房地产供应结构,大力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多种类、多层次的商品住宅,形成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住房供应体系,使房地产业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补充。全面推进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经营、农村日用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到2015年,规划调整建设商贸农贸市场12个,其中改造市场6个,新建市场6个,极大满足广大城乡居民的物资文化生活需求。
6.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将*****农业经济区打造成高端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为一体的新型示范区。利用东部山区林果资源天然优势,大力发展旅游农业。依托优势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三)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市政管理一体化。推进城市功能向农村延伸覆盖,实现城乡市政管网全面对接,不断提高配套保障能力,构建一体化新型城乡发展新格局,促进人口向中心城镇集中。
7.加大融资力度,全力推进村屯拆迁改造,加速城市化建设进程。积极争取村屯改造、土地整理及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国家政策性融资贷款,力争融资45.6亿元,为村屯拆迁改造提供可靠资金保障。2011年力争完成**、**、**、**、**街道的16个自然村屯改造任务,实现2306户、7618人集中居住,整理土地4155亩;2012-2015年完成79个自然村屯改造任务,实现25486户、78841人集中居住,整理土地43518亩;2016-2020年完成55个自然村屯改造任务,实现18101户、52496人集中居住,整理土地28528亩。集中建设农民住宅小区,实现农村城镇化。
8.构建畅通的城乡交通网。优化铁路、公路等交通方式与城市交通的衔接,以“九纵”“五横”城区道路为骨架,进一步完善******市中心城区与******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建设,构成一体化连接,加快国道、省道建设与配套改造,高标准规划建设“三城一市镇”道路,确保乡村公路通行顺畅,构建全域城乡交通网络。重点建设四环路、**产业大道、**路、**线、**线、**线等新路建设,**线、**线、**线、**线、**线等路段的改扩建。构建全域城乡交通顺畅的道路骨架,完善城乡环型干道路网规划和修建,不断提升******的道路交通枢纽地位。到2015年末,全区公路总里程1030公里,其中高速45公里,干线113公里,县道215公里,乡道190公里,村道467公里。公路密度131.7公里/百平方公里。
9.加快标准统一的城乡供水、排水、供电体系建设。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与市水务集团开发合作,加快供水工程建设,利用**输水管线及长白水厂向苏东水源地供水,满足“一轴地区”、“机场路沿线”和“*****园”等地区供水需求。完成为临空国际城配套的日供水5万吨供水厂建设,满足临空经济区发展需求。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建立完善统一的城乡供水体系,提高农村居民安全饮水保障水平,到2013年全区141个村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科学预测污水排放量,同步规划排水工程,建设污水处理厂,实现对污水无害化处理,提高中水利用率。加快*****灌区和*****的景观化改造。做好全域电力规划,2011年改造5条66千伏高压线,力争增容10万千伏安;2013年新建220千伏变电站1座、66千伏变电所2座,改造10条66千伏高压线路;2015年新建500千伏变电站1座。完成*****国际城热源厂的规划和建设,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10.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完善城乡一体的环境保护体制,形成全覆盖、网络化的监管体系。按照区委、区政府开展的“三年绿化家园”活动,到2013年农村完成人工造林5.8万亩,清荒1.5万亩。创建国家生态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整合整治,建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土壤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加快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在中心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实行生活垃圾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运、无害化处理。围绕生态区建设,有效开发利用农业和农村可再生能源资源,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加快产业调整,大力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现代物流业、新型能源业,做好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到2015年,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0%、90%以上,农村使用清洁能源比重达到6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以上。
(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11.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统筹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加快向基层和农村延伸覆盖,建立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让农村居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质化的公共服务。
12.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调整城乡中小学、幼教布局。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 件。加强教师培训,引导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任教,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把义务教育延伸到高中阶段。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投入,结合全区产业发展特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探索多元化办学机制,推进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向农村覆盖。
13.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城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城区医护人员,特别是各类医疗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促进医务人员和医疗技术的城乡交流。实施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人员的一体化管理,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54个,到2012年全区农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全面达标。逐步提高新农合医疗补助标准和新农合医药费报销比例,完成城乡群众大病求助体系建设,全面解决贫困群体治病难问题。加快计生服务机构建设,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
14.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加快农村文化广场、健身广场、图书室、科普教育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文化娱乐、动漫、体育等产业化发展新机制,满足城乡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需求。到2015年,每个街道确保建设一个文化广场、一个文化中心、一个图书馆、一个健身中心。
15.加强农业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作,加大对农村科技投入,加强新型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 农民科技培训与科技普及,加快推进乡村科技活动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五)推进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
16.加强城乡劳动就业体系建设。统筹规划城乡就业,完善和落实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制度,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城乡统一、平等的人力资源市场,充分保障城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机会,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职业培训组织体系。加强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不断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到2015年,农村适龄劳动力培训率达到90%以上。
17.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覆盖面和保障标准,促进城乡社会保障接轨。努力营造城乡居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健全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优惠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启动公共租赁房建设,帮助农民解决好进城就业的后顾之忧,引导农民向城区、城镇转移。同时要改善低收入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加快城乡低保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低保政策的相统一。逐步提高农村60岁以上老人生活补助标准;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80%。
18.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制度。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单位录用的人员、进城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收入稳定的人员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范围。同时要妥善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建立城乡一体化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到2015年,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100%,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
(六)推进体制改革,实施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19.赋予机构编制自主权。对机构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在市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内,自行确定内设机构名称、机构数量、领导职数、人员数额、工资待遇,并报市机构编制部门备案。
20.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和薪酬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开选拔、档案封存、全员聘用、依岗定薪、竞争上岗、能者高薪的选人用人机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试行政府雇员机制。逐步实行灵活的薪酬制度,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重点向优秀科技人员、有突出贡献人员倾斜。
2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按照“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稳步推进”的原则,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城乡户籍一元化管理的新模式,打破制约城乡二元结构的瓶颈,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进一步加速城市化进程。
22.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坚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的各项权利。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出租、入股、质押、转换等方式,积极探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做好佟沟、永乐、王纲、林盛4个土地流转市场试点工作;在特定区域内,鼓励和支持经营大户和大企业规模发展设施农业、设施园艺,提高土地收益。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收益分配、流转登记管理新机制,实行多种补偿安置办法,解决好同区域邻地差价问题,切实落实土地被征用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使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
23.完善城乡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加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财政调控能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年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重点解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影响全局性的重点问题。
24.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挥金融支农作用。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作用,加强经营管理,增加信贷额度、还贷期限和服务品种,提高服务质量,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及时有效的信贷支持。建立完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积极争取各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
25.加快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管委会、*****管委会、*****区管委会的职能作用。理顺各部门职能关系,调整政府部门的内设机构和 行政职能,理顺工作关系,实现工作向农村延伸、投入向农村倾斜、重心向农村下移,推动部门职能由城市建设和管理向更加关注农村建设和服务转变。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居委会管理体制,搭建农村社会事务管理平台等,提高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实施步骤
(一)2011年为“试点起步阶段”
按照市委、市政府《******市国家新型工业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要求,区委、区政府决定率先在全市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围绕推进“六个一体化”,确定以土地流转、土地置换、村屯改造、户籍改革、保险保障、金融服务等为试点课题,明确试点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强化政策措施,着力抓好各项基础性工作。以新城新市镇建设为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着力做好统筹城乡的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全面展开。
(二)2012-2013年为“重点突破阶段”
在全面推进“六个一体化”的同时,围绕实现城乡等值化目标,着力在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开展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镇化、新农村和新社区建设、健全完善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初 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三)2014-2015年为“整体推进阶段”
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和推进办法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
(四)2016-2020年为“全面达标阶段”
进一步加快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进程,圆满成功各项工作目标,全区城乡一体化格局全面形成,全域实现城市化。
五、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任常务副组长,各主管副区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指导、协调、推进全区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工作。小组下设城乡规划工作组、城乡产业工作组、城乡基建工作组、城乡公共服务工作组、城乡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组、城乡社会管理工作组和综合办。综合办设在发改局,主要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落实国家、省、市交办的各项改革工作任务。
(二)明确职责分工
各工作组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明确到2015年和2020年奋斗目标,制定统 筹城乡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确保完成全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各项工作目标。
1.城乡规划工作组。成员单位:区规土局、村屯改造办、和17个街道办事处。完成全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城乡一体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等与全区统筹城乡改革相配套的政策、办法和措施。
2.城乡产业工作组。成员单位:经信局、外经贸局(招商中心)、服务业局、中小企业局、农林局、新农办、农机总站、旅游局、安监局、粮食局、供销联社。完成编制一、二、三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与全区统筹城乡改革相配套的政策、办法和措施。
3.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组。成员单位:建管局、水利局、交通局、环保分局、供电局、自来水公司、村改办、拆迁办。完成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供水、排水、供电及生态区建设等与全区统筹城乡改革相配套的政策、办法和措施。
4.城乡公共服务工作组。成员单位:卫生局、科技局、文体局、教育局、计生局、广电中心。完成与全区统筹城乡改革相配套的城乡公共服务方面的政策、办法和措施。
5.城乡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组。成员单位:区总工会、人社局、民政局、房产局、残联。完成城乡就业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及拆动迁安置补偿等与全区统筹城乡改革相配套的政策、办法和措施。6.城乡社会管理工作组。成员单位:财政局、公安分局、行政执法分局、审计局及各金融部门。完成城乡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与全区统筹城乡改革相配套的政策、办法和措施。
7.综合办。成员单位:区委办、政府办、发改局、考核办。由发改局负责协调、编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并将各部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相关政策汇编成册,协调整个城乡统筹改革的具体工作。(三)形成改革合力
全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要在区综合协调领导小组指导下进行,日常工作由综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各工作组、全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按照各自工作职责,抓好具体项目、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要建立横向纵向沟通机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资金支持。要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决策参与、投资投劳、建设管理和受益等方面的主体地位,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四)加强督促检查
要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实绩作为考核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建立改革试验推进考核管理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改革试点工作的督促考核。要建立相应的统计评价制度、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和奖惩机制,把 各项工作量化分解到各级各部门,实行目标责任制,认真抓好落实。组织、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督促检查和业务指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五)做好宣传和动员
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目标和意义,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农民参与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和干劲。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作用,及时总结宣传试验的成果和经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