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历史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历史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载体,是在与时俱进的实践中破解难题、创立发展的。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得更加壮阔、更加优美,就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实践基础上,始终不渝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与时俱进的历史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在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进程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的每一步进程,都透射出与时俱进的鲜明特征,充分体现着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21世纪。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创立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正式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项基本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更加系统的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体现了拓展深化的发展逻辑。
事实证明,正是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品质,我们党才在改革开放的实践基础上,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和历史任务,才在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与时俱进的理论逻辑
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发展过程中,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从实际出发,破解和回答实践中的一系列重大课题,从而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中国要不要改革?怎样推进改革?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基石。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给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希望。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使改革开放在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上展开。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什么是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这是理论逻辑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为什么改革开放前会发生很多曲折失误?为什么改革开放中会遇到很多犹疑困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把这个基本问题完全搞清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的特点和最突出的贡献,是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怎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词。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我们党同样经历了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项基本要求。这是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进一步延续和升华。
总之,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破解发展难题,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和强大的生命力。
三、与时俱进,书写未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与发展给了我们诸多历史启示。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必须继续坚持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中与时俱进、书写未来。这是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文章的思想法宝。实事求是,要求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与时俱进,强调党的思想理论必须紧紧跟上时代潮流,不断发展,充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解放思想,强调对一切科学的思想理论,必须始终继承和坚持,但对已被证明是错误的和过时的思想理论,就要坚决抛弃,敢于从长期形成的“左”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从对社会主义某些并不科学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停滞、僵化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坚持科学
和严谨的态度,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不尚空谈,崇尚实干。
在实践创造与理论探索的辩证统一中与时俱进、书写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是实践创造与理论探索的辩证统一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改革开放的实践,先后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从全局和更高层次上指导和推动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今后,我们与时俱进,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必须正确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真正在实践中把它们辩证统一起来。
在中国特色与世界眼光的辩证统一中与时俱进、书写未来。“中国特色”,强调了中国国情、中国特点。今后我们与时俱进,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强战略思维,密切关注世界潮流的变动,紧紧瞄住世界生产力、科技文化等最前沿的动向和趋势,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既立足中国国情,又体现时代精神,既体现“中国特色”,又富有“世界眼光”,如此才能使这篇大文章更加磅礴、更加恢宏!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发展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发展进程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目标;党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为己任;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始不久,党就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贯穿党的全部历史的一条主线。
(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旧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革命条件特殊而复杂。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实践,正确回答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实施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近代以来无数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愿望。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把走苏联的道路看成是探索新中国发展道路的目标,当时一个重要的口号就是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总体上采纳了具有如下特征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第一,在所有制方面,消灭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建立了单一的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第二,在分配制度方面,实行了按劳分配原则,在分配中强调公平,而不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第三,在经济体制方面,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格限制了市场机制的作用;第四,在工业化道路方面,奉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无论是资源的筹集和配置的方式,还是投资的重点以及工业化的发展战略,都完全照抄、照搬苏联的经验,当然刚完成建国的中国共产党没有大规模建设的经验,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向苏联学习乃至照抄照搬是必须的,但一味地照搬经验不考虑自己的国情则是行不通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研究,中国共产党人很快发现苏联的经验并不完全成功,况且即使是成功的经验也并不都适合中国的国情,特别是苏联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后,毛泽东就提出了“以苏为鉴”,这是毛泽东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的根本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在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956年4月,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著名报告,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序幕,同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更是全面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里程碑。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又进一步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其内容主要有:第一,肯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矛盾;第二,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第三,指出了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第四,强调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注意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第五,提出了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应该分步骤进行,作长期奋斗的初步设想。
这些探索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贡献,但1957年反右派斗争以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对社会主义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发生了逆转,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日益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逐渐形成了脱离国情,超越阶段的社会主义空想,并越来越深地陷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误区,错误地发动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致使国民经济到了濒于崩溃的边缘,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投入到崭新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然探索中出现了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和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特别是“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错误,但是,在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国不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积累了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大革命这场浩劫结束后,中国该往何处去?社会主义道路应怎么走?这一重大课题又一次严峻地摆在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邓小平指出,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具有明显的四大弊端:第一,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邓小平认为,“毛泽东是伟大的领袖,然而他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第二,经济体制僵化,束缚生产力发展。邓小平大声疾呼“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主观主义盛行,唯意志论泛滥。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过去之所以犯错误,原因是我们的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第四,平均主义盛行,人民普遍贫穷。邓小平尖锐地指出“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止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据此,邓小平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第二,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在仔细分析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继承和发扬毛泽东艰辛探索的优秀成果,密切结合时代特征,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对社会主义道路开始了新的探索,于1982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思路。
从此,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迈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些认识主要有:第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第二,经济停滞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不断发展生产力;第三,纯粹的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各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第四,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义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第五,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要实行市场经济;第六,闭关锁国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对外开放;第七,仅有物质文明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还要有精神文明;第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的以苏为鉴到第二代中央领导核心的走自己的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社会主义、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性飞跃,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彻底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和传统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为了冲破“左”的思想禁锢,打开工作局面,邓小平同志强调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领导和支持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摈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一个了不起的伟大觉醒。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发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代强音,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根本任务,制定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勇敢地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打开外交工作新局面;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引领党和国家走在时代潮流的前面,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充满新的生机和活力,领导我们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基础上,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了许多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具有开创意义的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严重政治**,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国内外严峻考验面前,紧紧依靠人民,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成功稳住了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后。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和探索又有了新的发展。第一,首次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
第二,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不断发展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理论上大胆探索,认识上不断深化的总结。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创造性地将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成功地解决了一个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第三,大胆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中国共产党在科学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把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认识,不但从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而且把它上升到了基本经济制度的高度,这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理论贡献。
第四,全面阐述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关系的基本原则。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这一新的伟大实践中,一定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经过几年的探索和总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概括为十二大关系,即: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份的关系;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这些关系都是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正确处理这些重大关系,必须“贯彻一个总的思想,就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现代化建设所遇到的涉及全局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明确我们应当坚持的原则”这种新的概括,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在认识上的深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探索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五,科学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在中共的十四大上,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并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规定得更加具体、更加明确。在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代表中国共产党强调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描述展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行动纲领。
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根本动力,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历史性突破。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把坚持社会主义与发展市场经济创造性结合起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展开了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领域的全面改革进程,打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的对外开放大门,开创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重大成绩,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外交工作取得新进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丰富和发展。
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集中全党智慧,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我们党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
(四)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给我国发展带来的严重困难,党中央科学判断,正确决断,从容应对,使我国率先在全球实现经济企稳回升。党和人民取得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伟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问题和矛盾不断地凸现出来,包括贫富差距、生态问题等,如何认识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又应当如何去面对和解决好这些理论和现实问题?这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发展阶段所必须面对的,并且要处理、处理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又开始了新的探索,探索“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第一、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正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阐明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不断推进改革和发展。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从而,使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形态转变,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中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面对这些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最近几年,在我国又兴起了一股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一些人认为中国的改革应该遵循民主社会主义模式,应该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实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放弃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推行主体私有制;改变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转变成全民党。面对这种挑战,中国共产党再一次向世人宣告,中国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零二零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第二、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探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包含的各方面目标和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形成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致力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进一步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新局面。10年间,我国经济总量实现由世界第六位到第二位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光明美好的发展前景。
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90多年来,党对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追求是一以贯之的,探索历程是充满艰辛的,伟大成就是举世瞩目的。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坚持团结和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和成功实践必将永载史册。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及其启示
【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得出了四点有益的启示:一是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二是理论之树常青的秘诀在于不断回答实践问题;三是解放思想是理论发展的一大法宝;四是理论工作者应承担更多的理论创新与理论传播的责任。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过程;启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我们将从中获取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过程的历史回顾
(一)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首次命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许多方面的推进:一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首次正式使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1982年十二大再次重申了这一论断,并把物质文明不发达作为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第二次重申了这一论断,并分析了这一阶段的经济结构和精神文明的特点。在此基础上,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二是重申了生产力的标准。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或者是社会主义所允许的。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违反科学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所不允许的。”这就为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判断标准。三是破除了社会主义必须是单一公有制的观念。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现在的个体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是从属于社会主义经济的。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不仅提出要继续鼓励发展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还提出要继续鼓励发展私营经济,并认为私营经
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四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这就实际上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国家调控的市场经济。
在上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党的十三大概括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并首次将其命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89年的政治**,一些人对改革开放提出了姓“资”姓“社”的疑问。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他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谈话,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1992年2月28日,以中央文件的名义将谈话印发全党。6月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提出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平重要谈话精神,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大会做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写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以邓小平南方
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三)党的十五大:首次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5月2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不动摇,坚持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要树立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当代中国和世界实际问题的正确文风,摒弃单纯从马克思主义书本里的片言只语找答案的做法。他还指出,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一切反映社会主义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这一讲话,澄清了一些困惑人们思想的迷误。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大会首先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称谓,明确把这一理论当作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指出,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大会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大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会确定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认为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大会还明确了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任务。这样,党的十五大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提供了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保证。
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同时,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还以很大的精力关注和研究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1年7月,他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作了全面的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社会深刻变化的基础上,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做出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一系列战略部署
(四)党的十六大到十七大:全面拓展和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全面拓展和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可以看出,我们党之所以能领导人民开辟这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持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始终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自己的最高追求。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会不断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党才会始终得到人民的信赖与拥护。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之一: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创新是科学理论历久不衰、永葆活力的源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就在于他们分析了欧洲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并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两大发现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理论创造,从而成为指导欧洲和世界工人运动的真理。列宁之所以能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就在于列宁根据帝国主义时代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得出了俄国有可能一国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结论,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而联系到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史,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特征就表现得更为明显了。首先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这一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有别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又分别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三大问题,实际上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总问题,从而大大加深了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执政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当代中国的
马克思主义阶段。
毛泽东曾说过:“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理论创新,全面超越了马克思,从而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正如胡锦涛所指出的:“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启示之二:理论之树常青的秘诀在于不断回答实践问题
要使理论之树常青,唯一的方法或秘诀就是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理论深深扎根于最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并通过回答实践问题,使理论永远保持生机盎然,常绿常新,莲蓬勃勃。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发展的主要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邓小平同志讲,什么是理论研究?理论研究就是从问题堆里找长远的、根本解决问题的东西。实际上马克思和邓小平用不同的语言阐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满足理论需要的最好途径,就是研究和回答人们关心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如果我们党的理论能不断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党的理论就会蓬勃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如果理论工作者能从人们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切入,用通俗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用人们熟悉的事例论证人们不熟悉的规律,以短小的篇幅阐明一个深奥的理论问题,使人们在轻松愉快中得到理论的熏陶,那么,理论就不仅不是灰色的,而是多姿多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引起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共鸣,并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思想基础,就在于它深深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并通过不断回答长期困扰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和实践问题,使它始终处于一种常绿常新的状态,这也是理论创新的秘诀之所在,或者说理论创新的方法之所在。
启示之三:解放思想是理论发展的一大法宝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的方法在于回答问题,那么理论如何才能不断回智问题呢?一句话,解放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实际上解放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既是理论发展的前提,又是理论继续发展的基础。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理论每前进一步,既是解放思
想的结果,同时思想解放又成为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模糊认识的产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这样那样的质疑,从某种意义上说,都与思想不够解放有关,都与思想没能与时俱进有关。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个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么一个历史性任务。
启示之四:理论工作者应承担更多理论创新与理论传播的责任
释疑解惑、服务社会、传承文明是理论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同时,理论创造、创新也是理论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回顾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正是吸纳了已故经济学家孙冶方先生的研究成果,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正式写入了党的文件。而现今原创性的理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研究传统中,一种按部就班、循规蹈矩、顽固守旧的经验主义始终束缚着人们的思想,耗费着人的智慧,堵塞着人的思维,阻碍着重大理论的构成。特别是应试教育和强制性的意识形态培养的人才往往都缺乏驰骋天字、自由翱翔的想象,以及无拘无束的创新意识。因此,理论工作者要担起理论创新和理论传播的责任,首先就必须改变思维方式,树立创新意识,不要人云亦云。其次是理论形式上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展现理论的魅力。从目前来说,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最大任务就是:注重运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来分析热点难点问题。比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世界等重大理论问题等。作为从事理论研究的理论工作者,一定要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发展创新承担更多的责任,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真正成为党和政府的思想库。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出版社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010年修订版
2.学习出版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2003年版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推进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于不同时期,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上都作出了各自独特的贡献“一篇大文章”的诞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的一切理论和实践都是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行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推进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党的十七大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一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于不同时期,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上都作出了各自独特的贡献。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
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百废待兴的中国到底是继续坚持“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错误路线,还是破除“左”的思想束缚,走出一条既顺应时代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路,是摆在我们党面前十分紧迫的问题。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这次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好制度,但问题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过去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不是完全清楚的。因此,从新时期一开始,我们党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紧紧围绕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论断的提出,指明了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方向。
从1978年到1992年,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思想,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据世界形势的新变化,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问题”;根据中国国情,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据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态势,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中国现代化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根据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要求,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中国现实国情,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根据世界军事变革的新要求,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根据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强调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30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报告还把我们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提出的若干理论新观点概括为13条,这些观点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轮廓,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总结性概括。1992年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时期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论断、新观点、新思想进行了概括,把它称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作了进一步的概括和论述,将其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作为指导思想载入党章。
理论体系的新发展
党的十三大以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遇到了空前的挑战。上世纪80年代末发生了东欧剧变、90年代初发生了苏联解体。这些震惊世界的事件,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以来遇到的最严重、最深刻的危机。在国内,我们的改革发展也遇到了新的困难,政治上发生了政治**;经济上发生了经济过热,进入了治理整顿阶段;体制改革上,国有企业的改革没有重大突破,国家的税制改革、金融体制和价格改革的滞后,形成了双重体制长期共存、摩擦很大、漏洞很多的状况。形势是十分严峻的。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江泽民同志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如何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摆在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前十分紧迫的问题。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面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严峻的政治形势和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旗帜鲜明地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一是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二是要全面执行,一以贯之。江泽民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已经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继续把这篇文章做好。在做好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江泽民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观点。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重要观点,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指出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创举;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把发展问题同党的性质、党的执政理念联系起来,明确提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根据世纪之交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明确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切实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根据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新形势,提出要紧紧围绕打得赢和不变质这两个历史性课题,全面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根据冷战结束后世界新形势,提出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新主张。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受住国内外政治**和经济风险等种种严峻考验,在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党的十六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并且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理论体系的新境界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提出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思想,用新的思想观点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面对21世纪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党明确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此,党中央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围绕发展这个中心问题,我们党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强调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党的十七大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把它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经过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智慧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面向未来,解决中国前进、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要求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篇大文章”,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作者秦宣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第五篇: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发展脉络·逻辑结构·品格特征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这个理论体系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关键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赋予它时代精神和中国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理论体系包括三种理论形态,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严整的内在逻辑结构。这一体系的科学性、创新性、人民和开放性的品格特征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脉络;逻辑结构;品格特征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并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p10)报告突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源性,第一次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成果集中整合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崭新概念。作为统一思想,推动实践,引导未来的思想理论旗帜,我们有必要认识这一理论体系的发展脉络逻辑结构和它的品格特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p54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是一个自觉的循序渐进的理论提升过程。从中央文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的多次概括看出,这一理论体系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历史起点,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为逻辑起点的。为什么没有包括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究其原因在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没有搞清楚,他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提出的正确思想在毛泽东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中处于从属地位,甚至被错误的理论和实践所淹没。所以说,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尚处于探索中,并没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先河。真正开创这一体系的领导人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卞义伟大事业是分不开的。
(一)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时期。“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党的主要任务是拨乱反正和确立改革开放的重大国策。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明确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点。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卞义理论体系的中心主题是在十一届二中全会上明确的。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从十个方面初步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点” [3](p345)。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从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党的十三大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并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十儿个基本理论观点。这些观点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轮廓。
(二)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与党的十四大到十六大,是中国特色社会卞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有些思想理论观点,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逐步加深,内涵更加丰富,达到了更高的境界。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观点在这一时期己经基本具备。如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 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提出了关于社会卞义本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发展才是硬道理”等重要思想。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也明确了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开篇地位。在世纪之交,江泽民提出“二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卞义理论体系。(三)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七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逐步成熟时期。党的十六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国步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新的理论。这些新的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总体布局,标志着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正式形成。
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3](p680)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选择、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在不同阶段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但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始终面对并探索研究的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问题,对象一致、主题一致,贯穿其中的是“发展”这个兴国之要义。所以这些形成于不同阶段的理论创新成果当然属于同一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的统称。它凝结了儿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结晶。这个理论体系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关键在于它坚持持了科学社会住义的基本原则,又赋予它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一方面,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时,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观察问题、判断形势。例如,面对当时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的习惯思维以及“四人帮”的“宁要穷的社会主义”的狂妄叫嚣,邓小平坚定不移地强调“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5](p63),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5](p255)。这反映了中共党人从生产力角度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过程。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结构是一个整体,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邓小平则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5](p370)并由此引出把计划经济体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任务等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主体要在推动历史发展中实现其自身的发展。为此,邓小平社会卞义本质论把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日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治诉求作为保持政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而科学发展观则进一步把唯物史观这一基本思想高度概括为以人为本,要求通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和为民谋利的政党价值观来体现以人为本,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以改革开放的实践为指向,总结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反映当代中国的特点和时代的要求,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是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进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进程。从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及其主要矛盾规定的历史任务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世界眼光和时代思维观察研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社会卞义发展命运所进行的理论创新,而每一次的理论创新都是以回答新的时代条件下提出的崭新课题为牵引。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着重解决的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并赋予其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反映了世纪之交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及其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继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成功地把它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面对我国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和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矛盾凸显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新的时代内涵和中国特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邓小平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课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国家富强;江泽民、胡锦涛分别解答了“党的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崭新课题,继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人民幸福安康。
由此可见,改革开放的实践推动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深化,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坚持改革开放的思想武器,也是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要用改革开放的精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 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有其严密的逻辑结构即概念、范畴、原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理论形态和内容上说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它们的一系列基本观点都是紧密联系、相匀贯通的。但从理论逻辑结构来看,这个理论体系并不是这三个方面内容的简单相加。这些理论观点、理论概念理论范畴是如何实现有机地结合?对此,中央文件并没有明确概括,这就需要我们从点和面的结合上加以研究,对这个理论体系进行系统化的建构。学术界对此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见解,这也是当前理论界研究和讨论的一个重大问题。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坚持“相结合”的根本原则、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线、以五大理论作为基石,从而形成了彼此相联系、逻辑层次有序的理论框架。具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卞义理论体系从逻辑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逻辑层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6](p12)邓小平在谈到什么叫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时指出:“我们建设社会卞义,准确地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样才是真正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卞义的基本指导原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做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根本点和基点是立足本国实际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恩格斯种明确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可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6](p742-743)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上,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把马克思卞义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相结合,找到中国特色的体制变革道路,建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这个问题是由邓小平理论解决的。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一再强调,“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卞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6](p2-3)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6](p252)他立足我国实际,规划了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体制外到体制内的渐进式改革路线,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保持社会稳定,取得了举世瞩日的巨大成就。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国化。1992年江泽民明确提出:“十多年来小平同志所提出的各种重要的理论观点和实际决策,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具体实际的结合和统一,因而经得起社会实践的检验和历史**的考验,因而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因而能随着实践的前进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6](p2059)
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找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解决的第一个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科学发展观不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中国化,而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内在逻辑结构的中国化。在实现“相结合”的过程中,这一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和出发点。方法论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卞义,贯穿于其中最本质的核心和灵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出发点就是,从时代特征出发,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第二个逻辑层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和主线。任何科学理论都有自己特定的主题,其整个理论体系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逐步展开的。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什么呢?目前学术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卞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有的学者把三大理论形态的主题并列总结为这一体系的主题,还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这一体系的主题。笔者比较赞成最后一种说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总系统,这个总系统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个分系统构成,而三个分系统又由若十子系统理论组成。
从纵向发展逻辑来看,三大理论形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分系统又有各自不同的核心主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卞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可以说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卞题是解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围绕核心主题,邓小平理论侧重解决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和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问题。“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核心主题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侧重主题是新形势下执政党的建设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侧重主题就是解决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三大理论形态的主题虽然各有侧重,但各主题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侧重主题是围绕核心主题展开,核心主题又是围绕中心主题进行论证。那么中心主题是什么呢?从理论体系来讲,任何分系统的主题都不能涵盖总系统的主题,中心主题应该是对三大核心株题的提炼和总结。在三大主题中,“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均是为它服务的。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中心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卞题展开的。
从横向逻辑来看,三大理论形态探索的是中国这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客观规律的问题。邓小平理论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基本廓清了苏联社会主义“正统”模式的迷雾,为中国乃至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开辟了生机蓬勃、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解决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经受得起长期执政考验的问题避免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出现苏东社会卞义垮台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科学发展观则是在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的问题上恢复了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和本真面目,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大基本问题的中心和关键。三大理论都是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株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回答,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其理论主题都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基本原理都是对这一主题的展开、丰富和发展。
从基本国情来看,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卞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决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没有改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现实起点都是社会卞义初级阶段,其所要解决的卞要矛盾依然还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卞题没有改变。
从指导实践来看,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的。从党的十一大以后召开的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报告名称来看,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关键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它们围绕的共同主题。而把“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主题,笔者粗浅地认为不妥之处在于从概念表述上无法明确发展的主体和客体,对中国社会卞义道路的特殊性也无法作出说明,因此把主题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卞义更为科学。围绕中国特色社会卞义主题,三大理论层层推进,以“什么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理论主线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日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等重大问题,从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经纬网络。
第三个逻辑层次是中国特色社会卞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所谓理论基石是指在理论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和起核心作用的理论形态,它们构成了理论体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深刻地阐释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等各方面。目前对其内容比较权威的概括有两种:一是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七一”讲话当中的概括。他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括为十个方面: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根本目的。二是中宣部编的两个纲要的概括。中宣部1995年和2003年的纲要都是从16个方面加以概括的。在十七大之后,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也进行概括。通过对近年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著作及文章的考察,可以发现理论界对体系所包含的内容的认识呈现出各具特色的一面,概括少则九大理论,最多达到49个观点,不过大多数意见是集中在14到16个理论的范围之内。这反映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框架的整合研究不太明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部的三大成果相互系研究还不够深入等问题。因笔者学术研究水平有限,目前还无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做进一步的概括和提炼,因而本文只对贯穿于其中的重要理论观点做初步考察和梳理。当然,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尝试,不一定很全面,但这五个方面是这个理论体系应该涵盖的内容,也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内容,它们共同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卞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
一是社会卞义初级阶段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方位,提供了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卞义发展阶段的理论。
二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总体战略。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不坚持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开放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应该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5](p368),“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p10)
二是社会卞义本质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邓小平把社会卞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p37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时俱进,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卞义的本质属性。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拓展。
四是社会卞义市场经济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内容。邓小平提出,计划和市场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一者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发展社会住义市场经济,这在人类历史上是首次和创举,它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实践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五是社会卞义和谐社会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卞义理论体系的本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一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卞义理论。以上三条逻辑主线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三条主线不是平行发展,而是具有层次性的。它们分别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三个层面上的问题。对这二个问题的回答和展开,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卞义理论体系的宏伟大厦。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品格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卞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全面概括,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它实现了以中国特色社会卞义为主题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创新性、人民性和开放性的品格特征。
(一)科学性
中国特色社会卞义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立场和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视点、方法去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汲取当代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从认识论来说,它始终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作为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始终用实践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始终做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有着科学的理论依据。从其内容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的背景下,科学地解决了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正确地反映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功地指导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它的科学性己被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所证明,实践证明它是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因此,“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卞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3](p611),“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卞义。”[3](p612)
(二)创新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而贯穿这一特点、成就和标志的动力是理论和实践匀_动中的创新性。坚持马克思卞义理论,就要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卞义新境界。这就要求我们既不能丢掉老祖宗,又要根据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说出老祖宗没有说出的话。30年来,我们党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同时,系统总结了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创造性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卞义本质、特征、目标、道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合乎国情、党情的行之有效的社会卞义现代化建设道路、途径和举措,以创新的邓小平理论少二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指导着创新的实践。实践在推进,创新无止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我们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不断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人民性
人民性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人民性的价值取向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发展形态,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关注社会主义社会价值主体的利益原则。邓小平理论着眼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邓小平提出,要把“人民拥户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并把人民利益标准与生产力标准和综合国力标准一起作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强调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把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最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江泽民强调,全党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8](p729)而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卞义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日的,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卞义理论体
系人民性的新境界。胡锦涛提出,要以人为本,II}持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 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卞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 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 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y yos}显而易见,中国特色社会卞义理论体系的人民性,是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卞义始终不渝的政治诉求,是邓小平理论、“二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的出发点和归宿。(四)开放性 开放性是马克思卞义的重要特征,与时俱进是马 克思卞义的理论品质。中国特色社会卞义理论体系 具有马克思卞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有高度的开 放性。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卞义理论体 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c}yoz}所谓开放 性,是指中国特色社会卞义理论体系在实践和理论发 展上的一种未尽性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发展性;是一种随社会沥史、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自我修i1:.自我完善并为未来预留发展空间,反对教条卞义、经 验卞义的态度;也是指马克思卞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 践具有一种不断地与发展着的时代、现实相结合、相 匀_动,与其他理论和世界其他发展着的人类文明成果 始终保持沟通、对话、交流、学习、借鉴的能力。中国 特色社会卞义理论体系开放性突出表现在:它既以马 克思卞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又积极吸纳当今世界各种 先进的思想文化理念;它既不断总结国内改革发展的 实践经验,又积极借鉴当代世界各国发展的成功模 式;它既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又注重采 思想理论界的探索性意见和建议。开放性是中国 色社会卞义理论体系保持生命力的本质要求,没有 放性,就会因缺少新思想、新见解、新要求而丧失理 的生泪L和活力。时代在发展,实践在变化,建设中 特色社会卞义的客观进程时刻都在产生出新情况 问题、新矛盾,从而呈现出一个个阶段性特征。中 特色社会卞义理论体系必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实 的发展而不断开放性地发展,并在实践中发挥重要 指导作用,更加焕发出当代中国马克思卞义的强大 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参考文献‟
f Il }I}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人会文件汇编[(:]一比;人民出版社,zoos.f Zl马克巳恩格斯全集(第3卷)f Ml.北京:人民出版丫 199s.f31十一届三,},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fc}.-I}京:人
出版社,1987.f41马克巳恩格斯选集(第4卷)f Ml.北京:人民出版丫 199s.f s1邓小平文选(第3卷)f Ml.-I}京:人民出版社,1993.fs‟胡锦涛:高举,},国特色社会卞义伟人旗帜为夺取全而
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一在,},国共产党第十七
全国代表人会上的报告f }l一比京:人民出版社,zoos.f }l十三人以来重要文献选}1 f c1.-I}京:人民出版社,1993 f }l江泽民文选(第3卷)fMl.-I}京:人民出版社,zoos.„责任编辑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