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史论文题目
1、从唐代诗文看唐代的官报
2、从宋代诗文看宋代的新闻传播
3、论“京报”
4、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期间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研究
5、《申报》研究
6、戊戌政变与新闻传播
7、康有为办报活动研究
8、梁启超办报活动研究
9、梁启超新闻思想研究
10、论黄远生的新闻活动
11、论邹韬奋的办报活动
12、论五四运动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影响
13、论徐宝璜《新闻学》
14、论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15、论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
16、论陈独秀与《新青年》
17、李大钊办报活动论
18、范长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新闻活动研究
19、斯诺新闻活动研究
20、抗战时期国统区新闻研究
21、抗战时期解放区新闻研究
22、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新闻研究
23、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
24、邓小平新闻思想研究
25、“文革”新闻研究
2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业的新进展
27、评方汉奇的新闻史研究
28、论路透社的业务经营特色
29、《纽约时报》的办报特色 30、BBC研究
31、马克思新闻思想研究
32、恩格斯新闻思想研究
33、列宁新闻思想研究
34、普利策论
35、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的新闻宣传
36、二战期间英国的新闻宣传
37、“新闻自由”发展脉络及其趋势 38原苏联社会主义报业的经验、教训
39、论百年来新闻传播媒体的发展、演进历程及各媒体的特点 40、毛泽东早期的新闻活动
41、黄远生在中国新闻史上的特殊意义
42、论清代的新闻控制与“文字狱”的关系
43、论“新华日报”舆论监督的特点
44、论王韬的报刊言论自由思想
45、毛泽东早期的新闻活动
46、论中国近代的党政办报思想
第二篇:新闻史部分题目
6论述1935-1937年间范长江西北采访经过、成果及意义
1935年7月,长江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开始了西北采写的历程。他从四川成都出发,历时10个月,行程万余里,他追踪观察了解红军北上动向和考察西北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沿途采写了数十篇通讯,陆续寄《大公报》发表,不久,汇集出版《中国的西北角》一书,数月内连印7次。不仅揭示了国民党腐败统治下西北的黑暗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反映了人民的痛苦,并在有些文章中披露了红军北上的动向。从西北回来后,他被聘为《大公报》正式记者。《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是长江成为名记者的代表作。
长江的西北通讯,内容充实,反映了时代的脉搏,笔墨简洁生动,谈古说今,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充满革命的乐观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在采访过程中,充分表现了他富于政治敏感,勇于追求真理,不畏艰险,敢于探索,深入研究考察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勤于学习,知识渊博的风格和素质。《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是长江成为名记者的代表作。
他于1939年加入共产党,从一个爱国的民主进步记者成为一名自觉为民族和阶级利益而奋斗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
(1)1935年5月,范长江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旅行记者”)的名义开始其西北采访的历程。他从四川成都出发,历时10个月,行程万余里,深入考察西北地区的历史与现状,同时追踪观察长征途中红军的动态,沿途采写了数十篇通讯,陆续寄回《大公报》发表。不久,汇集出版《中国的西北角》一书,数月内连印7次。长江的连载通讯,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国民党统治下的腐败,黑暗,与各族人敏的痛苦生活,首次客观而真实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从西北回来后,范被聘为《大公报》正式记者。
(2)1936年8月,范长江采访内蒙古西部,他穿行千里戈壁,往返两个多月,考察日寇觊觎这一地区的实况,后写成通讯《忆西蒙》。
(3)10月,采访绥远抗战。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赶赴西安采访。1937年2月,到延安采访,是当时从白区进入红区,向全国采访报道红色区域情况的第一个中国记者。他的《西北近影》、《陕北之行》的系列采访通讯,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报道西安事变真相,扩大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范长江的作品以其特有的风格和深远的影响为我国新闻通讯提供了新经验与新样本,在我国新闻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8简述邹韬奋的报刊实践活动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我国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者。他一生主办过6 刊1 报,撰写评论、通讯报道达数百万字,他创办的“生活书店”在全国拥有56处总分支店,对中国进步新闻文化事业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他的《萍踪寄语》、《萍踪忆语》两本通讯报告集,读者赞美它们是“充满着爱与力的新游记”。
评价邹韬奋的办报历程和优良作风:邹韬奋从主编《生活》周刊开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先后出版的报刊有《生活》、《大众生活》、《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日报生活刊》、《抗战》、香港《大众生活》
和《全民抗战》等。韬奋流亡国外的两年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他撰写了海外见闻通讯,后来集印成《萍踪寄语》、《萍踪忆语》两本通讯报告集。读者赞美它们是“充满着爱与力的新游记”。1935年11月邹韬奋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最高发行量20万份。1936年出至第16期,被 国民党查封。同年3 月,他在香港创办了他多年梦寐以求的《生活日报》,出版后55天自动停刊,8月迁上海,在复刊日报受阻情况下,他只好将日报的增刊改名《生活星期刊》出版。由于“七君子事件” 被捕。在狱中8 个月,韬奋写下了《经历》、《读书偶译》等著作,坚持用笔战斗。1937年《抗战》三日刊创刊,从7号起一度改名《抵抗》。《大众生活》周刊1941年5月复刊,1941年12月停刊,他以宣传团结抗日,呼吁建立民主政治为宗旨。邹韬奋从事新闻出版工作长达二十多年,他主编《生活》系列报刊的丰富经验、办报思想和优良的工作作风,体现了我国人民新闻工作的优秀传统。
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韬奋主持《生活》周刊,“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以社会的改造为目的”。第二、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发扬为读者服务的精神。第三、倡导创造的精神,办出报刊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第四、文风要明显畅快。第五,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和广告的关系。第五六,视事业如生命,有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邹韬奋1944年病逝,毛泽东题写挽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
10普利策对美国新闻事业的历史功过
1883年普利策收购纽约《世界报》,并进行改革,以新的宗旨方针、信息和兴趣面向读者。普利策主要从两个方面加强该报的影响力:
1、注重严肃的言论和报道,不断揭露贪污行为,攻击不正当财富的拥有者,提倡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有限度的改革。
2、大量刊登刺激性报道,采用煽情主义和耸人听闻的手段扩展销路。
此后,该报销量不断上升,篇幅也不断扩大。出版10周年纪念号时为100版,开美国报纸巨大篇幅之先河。
《世界报》的出现是美国新闻史上的一大转折,标志着廉价报纸取代正当报纸称为报刊的主体。《世界报》提倡社会改革是受到尊敬的,但它大量刊登犯罪新闻,则为世人诟病。
普利策
美国著名报人。1868年被《西方邮报》聘为记者,开始报业生涯。他以“工作、工作、工作,思考、思考、思考”为座右铭,靠顽强拼搏的精神和特殊的采访本领为报界所赏识。1878年,普利策购买了《圣路易斯电讯报》,不到一年合并了当地《邮报》,改名《邮讯报》。普利策用煽情主义的新闻报道手段,使《邮讯报》获得成功。这不仅为普利策积累了大笔资金,也为他经营更大规模的报纸提供了必要经验。1883年,普利策买下纽约《世界报》。在他的经营下,《世界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成为美国新闻史上的一大转折,开创了廉价报纸称为报刊主体的时代。
新闻学者把普利策的办报特点归结为六项:
1、以国内外重大新闻为骨干,添加大量轻松又刺激性的新闻以增加读者对报纸的兴趣。
2、借发起全国性运动之机,提高该报声誉。
3、高质量的社论版,有力地论述、倡导、支持新闻栏倡导的社会改革运动。
4、篇幅大,报价低。
5、率先使用插图。
6、重视报纸的推广工作,用各种奖励办法扩大销路。
此外,普利策认为好的报纸必须要有良好素质的工作人员,并十分注意进行新闻工作的专业训练。
他在遗嘱中捐赠了250万美元建立新闻学院,在他去世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落成。普利策还留下50万美元设立“普利策奖”,这个奖项被认为是美国新闻界最荣耀的奖赏。
普利策一生政治上的进步、新闻事业理想和贡献应当予以肯定,其煽情主义做法则应加以批判。
第三篇:中国新闻史相关题目汇集
中国新闻史相关题目汇集
1.评述反“客里空”运动的经过和意义。
1、土改宣传报道犯了右倾错误,由于新闻工作者个人主义、主观主义思想作怪,报道失实现象不少。
2、1947年6月,《晋绥日报》认真检查了新闻报道工作中右的倾向和存在的新闻失实问题,采用在报纸上公开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发起了反“客里空”运动。
3、6月15日,《晋绥日报》用第四版整版刊登随连剧本《前线》中有关“客里空”的情节。检讨揭露新闻失实问题。
4、6月25日至27日,又以《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为题,将报社自我检查出的或群众揭发检举出的失实报道连续曝光。
5、报社工作人员以及通讯员响应号召,进行自我检查和批评报道失实现象。读者、基层政权也帮助报社开展运动。
6、9月18日,《晋绥日报》与新华社晋绥总分社联名发表《关于“客里空”的检查》,将检查的重点指向报社的领导人员,提出把肃清“客里空”与检查端正领导作风结合起来。
7、《晋绥日报》发起的反“客里空“运动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肯定,并通过新华社的宣传报道,从晋绥解放区推广到其它解放区。
8、在新华社的号召下,各个解放区的新闻界自9月起普遍展开反对“客里空“运动,认真检查新闻报道工作和新闻工作者立场作风等问题。
意义: 这场由《晋绥日报》发起的解放区新闻战线的反“客里空”运动,意义重大深远。一是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二是克服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但是,在反“客里空”运动中也存在着“左”的倾向,误伤了一些好人。
2、评述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的经过、重点和收获。
1、1956年4月,一场以改版为中心的新闻工作改革运动在人民日报社内兴起。《人民日报》编委会讨论通过了《关于讨论改进<人民日报>工作的计划》,主要针对以下方面:如何丰富和改进报纸的内容;如何消灭错误以及怎样处理版面,其中以丰富和改进报纸内容为最重要。从7月1日起,《人民日报》按改版,版面发生很大变化。首先,头条新闻的内容变了,为适应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经济新闻约占全部新闻的一半。第二,言论明显改善,文章题材广泛,短小生动,没有空话。特别是开展“百家争鸣第”方针的讨论。第三报纸批评得到加强。第四,在国际报道方面,坚持了客观公正的原则。过去对社会主义国家只报道成就不报道问题的做法得到改变。
2、为了推广《人民日报》改革的措施与经验,促进新闻工作改革的全面展开,中共中央于1956年8月1日向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批转了《人民日报》编辑委员会向中央呈送的关于《人民日报》改版的报告。
3、在《人民日报》进行新闻工作改革的同时或稍后,中央和各地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也都先后进行改革,掀起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新闻工作改革热潮。
4、新华社以建设世界性通讯社为目标,在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改进国内通讯社工作、加强国外分社工作等多方面进行大胆改革。
5、广播工作改革的全面展开,以1956年7、8月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为标志。第四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结束后,从中央台到地方台,广播工作改革全面展开,广播工作有了显著的改进。一是改进新闻报道,努力做到又多又快又短又好。二是贯彻“双百”方针,开展自由讨论。三十努力办好文体、知识以及社会群体等各类节目。
6、在新闻改革的热潮中,《新民报》等非党报也积极参与改革,提出了不少新观念,推出了不少心举措,特别是重视新闻报道贴近读者贴近生活。
7、在新闻工作改革中,研究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的空气也十分浓厚。
8、关于中国报纸的传统问题,广大新闻工作者普遍认为要予以全面的继承。
重点:第一,扩大报道范围,第二,开展自由讨论,第三,改进文风。
收获:1956年兴起的以《人民日报》为典型的我国新闻工作的改革,是建国以来新闻界的一件打湿。这次改革历时一年多,从中国实际出发,注重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办好我过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开辟了道路,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1、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观念得到了更新与解放。
2、广大新闻工作者明确了要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总结继承中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使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内容与中华民族形式相结合。
3、这次改革收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支持,报刊发行量不减反增。
4、改革也有偏颇之处。在反对教条主义思想时,有的人又走向另一极端,全盘否定建国后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历史必然性和受益的方面。在对待旧中国资产阶级报纸的传统问题上,有些人主张不加分析地学习与继承。
3、《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的内容、结果、意义是什么?
《民报》创刊后,为从思想上扩大革命派的影响,主动向改良派报刊《新民丛报》发起攻击,双方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论战:1)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这是整个论战的中心。2)进行民权革命。3)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4)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论战中,《新民丛报》虽然具有一些合理的观点,但总体上违背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民报》从总体上把握了人民的心声,时代的潮流,即革命。
在《民报》的带动下,革命派在海外和香港的各家报纸也纷纷与当地的改良报刊展开了论战,论战持续了两年多,最终以改良派的失败而告终。
《新民丛报》失败的原因:1)《民报》坚持的革命道路比《新民丛报》坚持的改良道路更符合人民的愿望和要求。2)《民报》立论以事实为依据,《新民丛报》只是推测,难以说服读者。3)《民报》一方由孙中山坐镇,参与论战的有二十余人;而《新民丛报》只有梁启超一人招架。
论战的性质和意义:1)这次论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向保皇派及其报刊发动的一次全面猛烈的政治进攻,革命派占了上风于是着革命即将胜利。2)这次论战是一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三民主义深入人心。3)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许多改良派的人转变立场。同时通过论战革命派还培养起一批革命骨干。
4、评述延安《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进行改革的经过、成效和意义。
(1)1942年全党开始整风。同年2月初,在延安,毛泽东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为党的宣传工作特别是新闻界的整风运动指明了方向。3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为改造党报的通知》,这是党报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党报的性质、任务及如何办好党报都作了具体指示。《通知》发出后,《解放日报》走在新闻界整风改革的最前面,1942年3月31日,毛泽东和博古在延安中共中央办公厅召开了有70多人参加的《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征求各方面的意见。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正式改版。
(2)改版前,《解放日报》存在一些严重问题,集中表现在党性不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改版后,面貌大变,集中表现在:
A、增强了党性、组织性。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宣传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加强党的领导,实行全党办报,在组织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B、增强了群众性。宣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批判“无冕之王”观点。反映群众生活,报道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加强通讯员工作、依靠群众办报。C、增强了战斗性。D、改进了文风E、促进了新闻理论的建设与发展。新闻的实质和本源;党报、党的新闻工作者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党的教科书。确立“全党办报”的方针。发扬党报的优良作风。
(3)经过整风改革,不仅促进了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改造,推动了新闻事业的深入改革,同时还初步奠定了我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理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闻理论。
提出并解决的新闻理论问题
在1942解放区新闻工作的整风改革中,《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文件、社论和理论文章,对党报的性质和作用、全党办报的思想、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唯物主义新闻观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新闻观的区别,以及文风等基本问题,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的基础。(1)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探讨新闻的本质与特点,重申了党报的性质、特征和任务(2)确立了“全党办报”的思想(3)加强新闻工作者的党性修养,确立“人民公仆”的思想(4)坚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原则(5)反对党八股(6)发扬党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三个作风。
7.《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怎样办起来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
米怜于1815年重返马六甲,创建近代出版机构英华书院以及印刷所,并在此基础上办起了一份中文月刊,作为他传教的主要工具。这份中文月刊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近代化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解开了近代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
宗旨:作为一份宗教宣传性的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以 “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
特点:在宣传策略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处处“附会儒学”,将基督教教义与孔孟之道相比附,每期封面上必印有孔子语录一行:“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为了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采用中国书本式,雕版印刷,形状就像一本中国线装书。
9.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1)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在华外包的出现以及由东南沿海向中原腹地地步步深入,是与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和扩张同步进行的。他们企图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他们宣传基督教和西方文明,企图以西方模式改变中国人的头脑。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将中国逐步推向殖民地的道路。从在华外报的政治倾向来看,鸦片战争之前,大多数外报,特别是英文报刊,都积极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鼓吹对中国实施武装侵略。同样是外国人办的报纸,英文报纸要比中文报纸的侵略性更强、反华的叫嚣更露骨。
(2)外报的出版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闭关政策被打破,中西文而变化交流得以恢复,对中国来说并非坏事。在华外报所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介绍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外报中还大量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和现状,传扬英美等国政治开明,社会繁荣,介绍西方的富强之道。
(3)外报的实践有助于中华民族报业的发展
近代报刊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它与封建邸报的不同之处是有独立撰稿权的记者和编辑可以自行采写新闻,发表评论。通过外报的办报实践,西方的新闻采访与编辑业务、新闻事业的管理方法和发行、广告、印刷等技术也陆续为中国人所掌握。西方的办报经验为中国的办报经验开辟了一条捷径,外报也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新闻工作者。石印和铅印技术也是随着外国人的办报活动传入我国的。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
10.简要评述王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
王韬是我国最早的报纸之一《循环日报》的创办人,他在《倡设日报小引》、《本局日报通告》、《论日报渐行于中土》、《论各省会诚宜设新报馆》和《论中国自设西方日报之利》等文章中,论述了一下几个重要问题:
(1)论述了办报的目的与意义。“办报立言”发展成为我国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主要传统之一。
(2)论述了办报的功能和作用。报纸可以使“民隐得以上达”,可以使“君惠得以下逮”,可以“达内事于外”,可以“达外情于内”。
(3)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王韬最早在国内提出言论自由的要求。
(4)论述了报纸的文风。王韬认为,报纸的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词达而已。
(5)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王韬认为,报纸的编辑人员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才”,“不可不慎加遴选”,报纸的主笔“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他们应该品德高尚,持论公平,不得“挟私讦人,自快其忿”。王韬的这些办报主张,在当时不失为出类拔萃的远见卓识,对于后世也有很大影响。
11.简要评述梁启超及《时务报》。
1896年夏,随着维新活动的重要崛起维新报刊也纷纷创刊,将维新派的办报活动推向高潮。1896年8月9日,《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打响了维新运动东山再起的第一枪。《时务报》创刊后,由梁启超任总撰述,汪康年任总经理。梁启超曾用笔名有饮冰室主人、哀时客、少年中国之少年、中国之新民等四十余个是清末影响较大的资产阶级报刊宣传家之一。回顾梁启超的一生,其办报生涯自1895年在北京主编《万国公报》起至1922年脱离报界,前后共有27年,请自创办和积极支持过的报刊有17家,撰写各类文字1400万言,其办报实践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其新闻思想对当时的报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时务报》每期约3万字,所刊内容有政论、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西电照译等。创刊初期,梁启超一人担负全部编撰工作,每天除编写四千多字的评论外,还要撰写、修改两万多字的文稿。他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数十篇政论,最为著名、也最有影响的是《变法通议》。《时务报》大胆而新颖的言论使朝野大为震动,所译外报文章有使读者大开眼界,因而“举国趋之,如饮狂泉”。正是由于读者的欢迎和官府的提倡,《时务报》的发行量与日俱增,创造了当时报刊发行量的最新记录,成为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时务报》赢得了要求与变革的爱国臣民的支持和称许,也遭到了封建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反对和嫉妒。洋务派首领张之洞通过他在《时务报》的代理人汪康年竭力排挤梁启超,从内部进行劫夺。1897年10月,梁启超因饱受排挤而离职他去,其他维新派激进人士也先后离去,使《时务报》落入汪康年手中,变成洋务派的喉舌。
16.比较分析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新闻思想的异同。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
第二,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明确宣布自己的报纸是“党报”和“机关报”,必须大力宣传党的纲领和主张。第三,把报纸视为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第四,认为报纸应反映民意、影响舆论和指导舆论。
除上述几点外,革命派报人还发表了一些鼓吹言论自由、重视开发“民智”等方面的主张。但总的来看,革命派报人的办报主张都比较零碎,不想梁启超那样长篇大论。
22.我国新闻工作在“五四”时期有何重大改革?
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伟大的五四运动宣告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而马克思主义报刊的出现也标志着我国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新闻事业在这一时期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其中最为深远的是采用白话文和革新副刊。由于报刊上自由讨论的发展,政论文体有显著的进步与创新。新闻教育和新闻研究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出现了我国第一个新闻教学与研究机构 和国人撰写的第一部新闻学著作。
第七章 中共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23.简要评述《向导》、《中国青年》等报刊的创办经过及其作用与影响。
《向导》: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过以后,才筹办《向导》。《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强的周报,16开本,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1927年5月迁武汉,7月停刊,共出版201期。《向导》一创刊,就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向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分析形势,评论时政,指出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统治是造成中国混乱局面的根源,也是导致中国贫穷的根源。通过《向导》和其他革命报刊的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和“打倒封建军阀”很快成为广大群众的行动口号。《向导》同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宣传工具进行了激烈的舆论斗争。《向导》还批驳了各种错误的思想与主张,针对《努力周刊》宣扬“好人政府”、“联省自治”等言论,《向导》指出改良主义是有害的幻想,“中国现在需要的是打倒军阀和外国压迫”。《向导》受到读者欢迎,影响日益扩大,国内读者赞扬它是“黑暗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1923年8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创办《中国青年》作为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在发刊词中表示,他是给青年以“忠实的友谊的刊物”,“要引导一般青年到活动路上”。它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帮助青年正确对待工作、学习、生活,引导青年走上革命道路。二是评述时事政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提高觉悟。三是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同各种反动的错误思想做斗争。
重视青年的要求,从内容到形式适合青年的需求,是《中国青年》的特色。它同读者建立了直接联系,组织读报组,开会讨论。许多青年就是从阅读《中国青年》开始走上革命道路的,他们称《中国青年》为“良师益友”。
24.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党报有何特点?
中国共产党的报刊,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借鉴列宁党报刊思想和和俄国党报经验创办起来的。特点:(1)把党的报刊作为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党性原则,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领导下开展新闻宣传工作。(2)继承与发扬“五四”时期报刊的革命精神,以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指导革命斗争为基本任务。
(3)在以广大工人为读者对象的同时,要面向社会、扩大影响范围。
25.简要评述新记《大公报》的板报方针。
办报方针:1926年9月1日,《大公报》复刊,当天发表《本社同人之志趣》,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以后长期以此为标榜,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第八章 十年内战时的新闻事业
26.简要评述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情况、特点与意义。
1931年3月,毛泽东撰写了在红色区域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的通令和怎样办《时事简报》的小册子。由此至1934年9月红军长征前夕的三年中,中央根据地迅速创建与发展新闻事业,初步形成了人民政权下的新闻事业系统,其中主要机构是红色中华通讯社、《红色中华》报、《青年实话》和《红星报》等。
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特点:(1)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2)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报。(3)开展批评与表扬。(4)文字通俗,形式活泼。
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意义:(1)根据地新闻事业是在人民政权下创建的,是中国共产当作为执政党领导新闻事业的开端。解开了中国新闻史的新的一页。(2)开创一条革命新闻事业发展的新道路,即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3)继承和发扬了列宁的党报精神。
27.“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新闻界有何变化?《申报》是怎多样进行改革的?
“九一八”事变激起中国人民抗日救亡宣传的高潮,四个多月后的淞沪抗战宣传把这个高潮推向了顶峰。其中最为突出、具有重要意义的是邹韬奋和《生活》周刊、史量才和《申报》的变化。
史量才的《申报》改革:(1)1931年12月20日,在史量才精心策划下,同时刊载《宋庆龄为邓演达被害宣言》;1932年6月30日发表时评《剿匪》,7月2日和4日又发表两论和三论,矛头直指蒋介石。(2)1932年11月30日发表《六十周年改革新计划宣言》,宣布十二项革新措施,还强调需要“社会大众的伟力”来推进新闻事业。
《申报》纪念六十周年的革新活动,可以归纳为以下各项:一是加强新闻,改进本埠新闻报道;二是改革副刊《自由谈》,把它办成具有时代性的思想文化园地,这项改革措施产生了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推动了杂文的发展;三是改进副刊和增刊,以适应各种类型读者的需要;四是出版书刊;五是兴办社会文化事业。由于这些措施的实行,申报馆成了一个以报纸为中心的庞大的文化事业群体。
28.什么是“韬奋精神”?简要评述邹韬奋的报刊思想。
毛泽东说:“热爱人民,真诚的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们的地方。”这是对“韬奋精神”的精辟诠释。
在他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报刊思想,是一种切合中国实际的人民报刊理论。有关论述很多,以下举例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方面:
(1)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
(2)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真诚的为读者服务。
(3)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造成报刊的个性特色。
(4)文风要“明显畅快”。
(5)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与广告的关系。
(6)新闻工作者应有“视事业如生命”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
报刊活动:①1926-10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从此开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②1932-1-9,他宣布《生活》周刊已成为新闻评述性质的周报;③
1932-7建立生活书店,与生活周刊分开,以保存实力;④1933-7至1935-8游历欧美,写了30多万字的国外通讯发表在《生活》周刊和《新生》周刊,后汇集成《萍踪寄语》。“新生事件”后返回上海,1935-11-16创办《大众生活》;⑤1936-3-7生活书店创办《永生》周刊作为《大众生活》的继续;⑥1936年3月被迫出走香港。1936-6-7主办《生活日报》,是他一生中主编的唯一一份日报。同时创刊的有《生活日报星期赠刊》;⑦1936-8-23在上海创刊《生活星期刊》。“七君子事件”当事人之一
(3)贡献:首先,邹韬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主办过7个报刊,还提出了很多卓有见地的办报主张,构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报刊思想:①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②密切联系读者,热忱为读者服务③办报要有创造精神,造就报刊的个性④文风要“明显畅快”⑤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与广告的关系⑥新闻工作者应有“视事业如生命”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理想编辑的四个条件:大公无私;敏锐的观察和卓越的识见;文字畅达;至少精通一种外语。其次,邹韬奋从事新闻出版工作长达二十多年,他主编《生活》系列报刊的丰富经验、办报思想和优良的工作作风,体现了我国人民新闻工作的优秀传
统。
表现:(1)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韬奋主持《生活》周刊,“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以社会的改造为目的”(2)发扬为读者服务的精神(3)倡导创造的精神,办出报刊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4)推崇“视事业如生命”的精神。32创办《新华日报》有何意义?新华日报有哪些经验?
作为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创办的机关报刊,《新华日报》的创办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改变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在国统区不能公开出版机关报的状况;利用它可以更直接、更广泛、更及时、更有力地向国统区人民群众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的各项政治主张;《新华日报》和《群众》的出版也是国共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新华日报》还根据延安政风运动的精神进行了改革,密切了同群众的联系。在长期的斗争中积累的丰富的办报经验:①坚定了正确的办报方向②建立了一直团结战斗的队伍③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④开展广泛深入的统战工作⑤坚持真实报道⑥坚持精益求精的编印技术。
33评述上海“孤岛”时期抗日报刊与爱国报人的艰苦奋斗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到后来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上海那些尚未被日寇占领的租界被称为“孤岛”,这一段时期被称为孤岛时期当时的“孤岛”报刊不受日寇的控制。党和受党影响的新闻工作者,利用英美法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借用外国人的名义创办了一批中文抗日报刊进行抗日宣传。影响较大的有《译报》、《每日译报》、《文汇报》等。另外,上海的许多民营电台也拒绝向日寇登记,有的还进行了抗日宣传。“苏联呼声”电台用俄、中、英、德等多种语言广播,真实报到了二次世界大战,从而侧面支持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第十章 解放战争时期
34拒检运动的经过、结果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集团虽然明抢抗战胜利果实,暗作反共内战准备,但在口头上还不得不高唱和平曲调,玩弄“和谈”阴谋,以应付国内外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呼声。因此,国统区新闻界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掀起了一次又一次争取新闻自由的浪潮。
(2)1945年8月7日,重庆国讯书店在其他进步出版机构的支持下,不送国民党当局审查而自行出版了黄炎培撰写的《延安归来》一书,揭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
(3)随后,进步人士张志让、杨卫玉、傅彬然三人又起草了重庆杂志界宣布“拒检”的联合声明,在征得《宪政》、《国讯》、《民宪》等16家杂志社的签明后,于8月17日正式发表。庄严宣布自9月1日起不再送检,并将这一决定正式丞告国民党中宣部、宪政实施协进会和国民参政会。同时,《宪政》、《国讯》等10家杂志社还决定出版一份不向国民党政府办理登记手续,稿件全部不送检的《联合增刊》。随后,另一些刊物也加入进来。
(4)重庆16家杂志社拒检声明一发表,立即得到了整个文化界的支持与响应。9月初,这一运动扩展到成都、昆明等地,并由出版界扩展到新闻界。
(5)“拒检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使国民党陷入被动局面,国民党当局被迫于9月12日宣布战时新闻检查制度,但收复区在军事行动尚未完成以前除外。9月22日,国民党中央第10次党会通过了废止新闻出版检查制度的决定与方法。至此,“拒检”运动获得巨大胜利。但是,国民党在公开宣布给予人民某些新闻出版自由权利的同时,仍在进行镇压进步新闻出版界,剥夺人民的言论自由的罪恶勾当。
35标榜第三条道路的报刊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结局如何?
背景:在抗战胜利后不久,在国统区兴起的一股宣传第三条道路潮流,代表人物中有不少是民主党派成员。1947年2月,国共合作胜利之后,《观察》、《大学评论》等报刊发表了不少鼓吹第三条道路的文章,将第三条道路运动推向高潮。国统区鼓吹“第三条道路”的报刊出现,是国共两党激战之际新闻界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所谓“第三条道路”,就是既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又反对共产党的人民政权,试图在中国实现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是一条代表资产
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道路。由于第三条道路确实反映了当时一部分尚未摆脱个人自由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要求和情绪,因而在一个时期内影响十分广泛。对此,中共组织国统区进步报刊对这一主张进行驳斥与批判。结果:对于鼓吹第三条道路的宣传活动,国民党当局始终实行弹压政策。1948年12月,国民党下令查封《观察》周刊,主编储安平愤而离沪去解放区,投身于人民新闻队伍。至此,美帝国主义寄予厚望的第三条道路彻底破产,其宣传活动就此戛然而止。
第四篇:中国新闻史论文
《申报》研究
苏杭
2016214034
【摘要】:《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它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1949年5月27日停刊,前后历时77年,其出版时间之长,影响之广泛,是同时期其它报纸难以企及的。《申报》能够在时代的变迁中屹立不倒与它独特的经营理念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将主要探讨《申报》的产生与发展,以及
【】它独特的经营模式对当代新闻报业的启示。1
一、《申报》的产生及办报特点
《申报》是上海的第二份中文商业报纸,1872年由英商美查同伍华特、普莱亚、麦洛基合资创办,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由于这个原因,《申报》十分重视办报的质量。在外国人所办报刊中,《申报》是第一家一直由中国人主持笔政的。《申报》主要任用举人、秀才为主笔,内容刻意迎合中国读者,没有像其他外报一样刊登宣传西方宗教文章,而是以宣传孔孟思想为主。《申报》的版面分为新闻、评论、文艺(副刊)和广告,由此奠定了我国中文报纸四大块的基本结构。《申报》的办报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新闻业务上,将新闻报道放在首位,重视猎奇性、趣味性强的社会新闻。在其他城市聘请特约记者,以报道当地新闻;注重新闻的真实性,派记者实地采访;并公开征稿,发稿后付给稿酬。2.为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了电报传送新闻稿。如刊出了国内报纸的第一条电报新闻,第一条国内新闻电讯,第一次用电报传递有关科举考试的信息,在国内报纸中最早发布号外。3.为迎合中国读者,报名中国化,取名为“申”。经营和编撰工作由中国人担任,从办报人员到风格都尽量中国化。报纸版式采用中国传统书册式。文章风格适合中国传统文人口味。4.加强报纸言论工作,声称“利”与“义”不完全对立。重视发表副刊也是其一大创举。5.在发行、广告等经营业务上,《申报》也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如尽量降低成本,使用中国土产连史纸打印,售价低廉;设代销点、雇佣报童在街头叫卖报纸,请人给个商号上门送报;同时还大力招登广告,对华人实行优惠价,付给外埠代招广告者回扣等。申报馆除了出版《申报》外,还利用其人力物力资源优势经营其他出版事业,出版文艺副刊和实事画报,经营书局。如出版发行各类期刊包括我国最早的文艺期刊《瀛寰琐记》;在国内率先出版以图画为主的刊物《瀛寰画报》;发行我国最早使用白话文和标点符号报纸的报纸《民报》;兼营书籍【】出版等业务。2
二、《申报》经营理念对当今报业的启示 众所周知,《申报》自创办以来就一直在报业有很高的销量,特别是在史量才接管《申报》后,《申报》更一度到达它的全盛时期,这与它独特的经营理念是密不可分的。下面我就简单的阐述一下《申报》的经营模式以及其对当代报业的一些启示。首先,《申报》十分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这主要体现在它知人善用、网罗人才和注重人事制度和经营管理体制两方面,特别是在史量才接任《申报》时期。他觅得陈景韩与张竹平为他的左膀右臂,为《申报》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随后又在1914到1916年,史量才聘请黄远生和邵飘萍为《申报》驻北京特约记者。在人事制度方面,史量才效法西方报纸公开招考新闻从业人员,从而大大提高了人才来源和质量。这对当今报业是具有启示意义的,在人事制度上,吸纳多方面的人才,在知识和智力上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分配制度上,建立收入与贡献挂钩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就是注重内容质量,形成企业形象。《申报》非常重视对内容的打造,新闻和副刊都坚持面向读者,增强报纸的可读性。《申报》还特别突出自己的社会新闻和评论,它抱定了“为社会、历史办一份较有权威的言论机关”的宗旨,要将申报作文史书留给后人。而反观如今的一些报纸,全是一些标题党,只为博人眼球,却不对内容进行考量和打磨。文章中甚至大量充斥一些不属实的报道,以及撰稿人有明显倾向性的揣测。读者需要的是一个可信赖的信息来源,因此当代报纸应该多注重其报道的信息质量,重塑纸媒“准确”、“公正”、“负责”的形象。还有,在当时国内市场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申报》开国内之先河,开辟了广告业务,并且之后,广告的版面甚至超过了新闻和副刊的版面,广告的收益也大大增加。其实我们中国报业广告市场还存在巨大的潜力,单一地依靠广告的经营模式已经无法支撑报业的发展,而利用报业集团化
【】创新报业经营模式、拓宽营收来源,寻求多角度支撑力保报业的持续发展才是出路。
3三、《申报》对新闻学的历史贡献
《申报》对新闻学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对新闻业务进行的改革上。一是发表政论文章。报纸的言论要“有系乎国计民生”,要“上关皇朝经济,下知小民稼穑之苦”。二是改革新闻报道。重视新闻的真实性,日本侵略台湾,美查为了了解事实真相,派人去台湾采访,这是上海中文报纸中军事通讯的开端,也是《申报》重视新闻真实性的反映。其次是注重反映社会实际生活,连续三年报道“杨乃武冤案”,这是当时中文报刊中最早最长的连续报道,最后披露了冤案的真相。三是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申报》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是学术界公认的,主要表现为一下三个方面。首先,《申报》发表论述新闻学文章的时间比较早。1872年7月23日,《申报》发表了《邸报别于新报》一文。虽比《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发表《新闻纸略论》晚了38年,但比其他报刊发表此类文章要早很多。其次,《申报》发表论述新闻学的文章数量多。第三,文章论述新闻学内容涉及面较广:(1)报刊的社会功能。(2)办报方针和业务要求。(3)新闻自由。(4)新闻法制建设。(5)积极主张“有文必录”(6)介绍外国新闻事业【4】
总的来说,《申报》不仅对当今报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还对新闻报业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值得我们反复深入研究的历史文献。
参考文献:【1】百度百科《申报》
【2】《中国新闻史》方汉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第三版
《新闻爱好者》——《申报》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刘立红
【3】《青年记者》——史量才《申报》经营模式对当今报业的启示 梁军 肖潇
【4】百度百科《申报》
《申报》与新闻学研究
马光仁
第五篇:中国新闻史课程论文(模版)
中国新闻史期中论文·新闻实验班
由《大清报律》引发的对现代新闻立法的反思
□王君梁·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151050070
▍政府报界共盼,参考多国经验
19世纪以来,近代知识分子在外国人办报活动的影响下,意识到报刊的社会功能,创办了中国人自己的报纸。一直到1898年的9月15日,上海《申报》刊载了《整顿报纸当言》一文,指出当时报刊“纯驳不一”,存在六大问题,提出政府宜制定报律以整顿报纸。与此同时,政府方面也正有同样的诉求,1901年管学大巨张百熙在应诏上书中提到制定报律的问题,代表官员们要求在办报事务上加强政府的管理。1903年的《苏报》案,更使清政府体会到报刊的作用和对之加以限制的必要,同时也认识到需要新的控制手段管理报刊。
而“西学东渐”的潮流和当时中国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的思潮,也为清末报律的诞生提供了准备条件。1904年7月8日《东方杂志》第一卷第五号全文译载了1875年日本制定的《新闻纸条例》,为中国制定新闻法规提供了参考样本。1905年清政府派出五大巨出洋考察立宪,他们回国后提出修讨各类法律就是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就包括管理新闻出版的法律法规。
于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大势所趋,虽然有重重的阻力,中国第一部新闻法《大清报律》还是于1908年诞生了。
▍违规报道不鲜,实为无法可依
虽说有了法律,但是《大清报律》中的某些内容,明显暴露了清廷镇压人民革命的用意,暴露了清廷修律的本质所在。通篇《报律》,只讲言论控制,丝毫不提言论保护。
然而,时代毕竟是前进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对于言论、集会、结社问题
第 1 页 中国新闻史期中论文·新闻实验班 的态度并不完全一致。一些开明官员反对一概排斥集会、结社,甚至呼吁清廷开放党禁,对学生的爱国热情采取宽容态度。《大清报律》颁布本身,便意味着千年冰封的开裂,便意味着清廷在一定程度上承认言论、集会、结社的合法性,尽管是有限制地承认。
而到了当代,我国曾有人在 1980 年全国五届人大会议期间提出“新闻立法”的议案,1984 年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牵头新闻立法工作开始启动,但是直到现在,新闻方面的专门立法仍迟迟没有出台。
这种相关立法与行业发展的脱节,其结果就是不可避免的行业乱象。当下,传统媒体管制严格,逐渐黯然失色,颓势难以掩盖。而一种传播,两个尺度,更让传统媒体常感叹“带着镣铐跳舞”,感慨环境不公;而新媒体则是在报道上极尽吸引眼球之能事,标题党、夸张党、小题大做党已形成了小潮流。目前我国现有的新闻管理条例和规范性文件一定程度上对新闻传播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规范,但是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传媒产业的发展。而《新闻法》的出台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
新闻敲诈、记者违规成立经营公司、一些媒体擅自设立记者站并从事经营活动是当今中国新闻业比较突出的违法问题。2013年,中国贸易报社违法任命广告发行代理公司负责人及广告发行业务人员分别担任《中国贸易报》广东记者站常务站长、执行站长,负责记者站日常工作。中国贸易报社还模仿新闻记者证样式制作采访证件,发给部分广告发行代理人员。
2008年8月至2010年11月间,新华通讯社记者张小俊在担任新华通讯社经济信息编辑部高管信息专线编辑、记者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多次收受北京迪思公关顾问有限公司给予的钱款共计50935元。2014年9月,新华通讯社注销了张小俊的新闻记者证。2014年12月16日,张小俊被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2015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张小俊列入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终身禁止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法治的不完善,势必使新闻领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纵观我国新闻行业发展现状,随着国家加大新旧媒体的融合进程和互联网技术的急速普及,网民、自媒体人快速膨胀。行业内“有偿新闻”、“有偿不新闻、”“煽情新闻”等乱象丛生,各种违规问题比比皆是。但是缺少新闻法,对这些现象难以进行合理的 第 2 页 中国新闻史期中论文·新闻实验班
管控和治理。同时,应该看到我国现有的新闻条例难以应对新形势下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只能被动的应对和处置。而这样的处理方式往往为时过晚,不利于整个新闻行业和传媒产业的发展。
▍只求有法可依,为何千呼万唤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新闻事业的性质有了重新认定。1992 年以后,跨越了新闻事业只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认识,对新闻事业性质界定为“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在保证新闻事业是党的耳目口舌的前提下,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来经营新闻媒体,这样一来势必带来新闻事业市场上的竞争。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开放,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好双重性质相互之间的关系值得深思。而这两者关系又如何以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更是新闻法出台的一大难题。
更为核心的是,我国新闻事业一直坚持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我国的新闻事业一直处于党的领导下,党管媒体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传统。而近年来,新闻专业主义传入我国,其核心概念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实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读者面前。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我国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和新闻专业主义如何在新闻法中得到体现是新闻立法工作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新闻立法要最大程度保障新闻自由,同时又要防止新闻自由权力的滥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人人都有麦克风,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很多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出现下滑的趋势,有打着新闻自由旗号进行新闻侵权的行为,比如报道失实、侵害个人隐私等。新闻立法工作中应该着重考虑两者间关系,在保证新闻自由的同时又不侵犯他人权益。
随着近年来媒介融合趋势的加强和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业在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媒介生态的客观实际要求我们研究和加快新闻立法的相关工作。毫无疑问,新闻法是被急需的法律,可是也最困难的法律。立法过程中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还应该重点考虑新闻媒体监督权与个人隐私之间
第 3 页 中国新闻史期中论文·新闻实验班 的矛盾、新闻自由与“党管媒体”之间的矛盾等一系列问题。新闻法经过三十多年尚未出台,其立法难度可想而知。有些学者并不赞成我国一定要有新闻法,他们认为新闻法出台难度太大,很多概念和关系难以界定,很难以权威的法律形式表述出来;另一方面我国虽无新闻法,但有新闻法规且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和遏制新闻侵权的发生。然而随着实践的发展,新闻行业内违规现象越来越多并不断出现新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倒逼新闻法的出台。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很多学者一直呼吁尽快着手制定新闻法,并把新闻立法视为整个中国改革,特别是政治改革的一部分。
我国新闻立法之难毋庸置疑,且设立新闻法仍有很大分歧,但是新形势下我国媒介生态已经乱象丛生并出现新问题,现有的新闻条例和法规已经很难妥善处理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下,新闻法的出台或许能够从根本上使新闻侵权等问题得到解决或缓解。
▍立法宜照古今,创制兼考中外
《大清报律》是一部以日本《新闻条例》为母本、参照德国新闻法规和英国人制定的香港报律修讨而成的新闻法规,团包括正文和附则共45条,除将之前制定的办刊法规的内容基本上全部收入外,还涉及报刊创刊手续、编辑、稿件审查、出版、发行、禁载、违禁处罚、职业道德等方面。
调整范围广泛、法律内容现代、立法措辞平和,是《大清报律》最突出的三大优点。当代新闻立法也应该秉承这些优良传统,使制定出来的法律更加全面、现代和人性化。
但是,《大清报律》不但重复了当年的《规则》,而且增添了事先检查制度,对舆论的控制更为严厉。《报律》尚未出台,媒体已得知其主要内容,《公论新报》即刊文批评:“吾国政府未尝自束于法律之中,而仅仅苛责于吾民一方面”;《大公报》也悲观地预料道:“(报律一旦推行)报界言论自由之灵魂将飞散于云霄之外……湛精烂漫之舆论,更刍狗之不若也”;《申报》则激烈批判道:“(报律颁布之后)则吾国真为无舆论之国”。
第 4 页 中国新闻史期中论文·新闻实验班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当代的《新闻法》成为这样的非良善之法呢?所要解决的无非是两个问题:一个是立法程序,一个是立法的实体内容。首先应该在程序上给予空前的重视,这是一部涉及媒体与国家以及所有社会领域的极其重要的法律,必须一步一步走,不能匆匆忙忙,不能草率行事,更不能暗箱操作。
首先,《新闻法》应该明确定位于国家的基本法律,就像《刑法》、《民法通则》等一样,而不是一般法律,交由全国人大制订和通过;其次,《新闻法》应该充分遵循科学立法的原则,因此新闻立法的主导者也很关键;最后,《新闻法》应该充分遵循民主立法的原则,并且遵循《立法法》的规定。《立法法》是关于如何制定法律的专门法,目前正在修改中。
总之,新闻立法必须批判地继承包括《大清报律》在内的旧新闻法律,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新新闻法注入时代精神。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新法。;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新新闻法的重要追求。
此外,加强不同国家法律制度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同样十分重要。要善于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法律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