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企业改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4 06:2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企业改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企业改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站推荐]》。

第一篇:当前企业改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站推荐]

改制是当前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改制工作已全面展开,大部分改制后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趋向正常化、规范化。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改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完善和规范的问题,下面对企业改制存在的问题作些探讨,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避免和借鉴。

一、企业改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所改制的企业资产评估不规范,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改制的企业只注重对房产、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评估,而对企业的商标、专利、商号、名称等无形资产没有进行评估或评估不足。意图从事改制企业经营的人往往从个人私利出发,将企业多年积累的无形资产,试图从企业的资产总额中除去,以达到降低购买股权成本的目的,从而侵占国有资产,将国有资产归为已有。党委、政府为尽快将企业的资产盘活,对无形资产不评估或是少评估,也是常有的事。再者对于资产评估机构是否有资质、有能力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能否对无形资产做出准确的评估,缺乏应有的监督。同时从事改制企业经营的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投机钻营,虚增债务或虚减资产,并通过拉关系、托人情,尽量使所评估的资产价值降低,也是致使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之一。

(二)企业改制过程中的产权交易市场不完善,缺乏公开透明度。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企业的产权交易往往不进行公开招标和拍卖,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多是采用行政手段,与意欲从事改制企业的经营者采取协商转让、零转让的方式,实现企业的改制;国有股未经批准擅自出售,对于国有资产的出售法律有明文规定,必须经具有审批权的部门审批同意后方能出卖。但现实中有很多企业改制国有资产出售是未经批准进行的,出售程序严重违法,最终导致了暗箱操作,没有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国有资产。而且在实践中,所改制的企业多是资不抵债,无法继续经营的企业。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债务远远大于资产,这又给了从事改制企业的经营者一些可乘之机,使他们可以不出一分钱,即可用债务抵顶所购企业资产的价值,从而大大获益。另外原企业的陈年老帐在企业改制中未进行清理,对于到底是否有债权人、债权人的能力如何,无债权人或无财产继承人的死帐、呆帐不认真核实的情况,现实中还大量存在。一味地将企业的债务抵顶,势必导致大量的国有、集体资产流向个人所有,最终极大地损害了国家、集体和广大职工的利益。

(三)企业的改制工作缺乏机制制约,逃债、漏债现象依然严重。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政府的体制改革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多头并进,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和监督机构,所进行的企业改制工作与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房地产、工商、税务等政府主管、职能部门脱节,致使这些主管、职能部门不能参与企业的改制工作。特别是对原企业的担保债务尚未得到全部落实的情况下被强行注销登记,新企业虽然接收了资产,但又不承担责任,使债权长期得不到偿还,债权实际被悬空,侵害了债权人的利益。此外,行政部门侧重于本地利益的保护,对企业改制中低估、漏估国有、集体资产、虚增债务的行为“睁一眼闭一眼”。企业改制,还可能导致债务转移给无履行能力的部门,脱壳经营,以使改制企业轻装上阵,侵害债权人的利益。这就是名为改制,实为逃债,损害了债权人和国家、集体和广大职工的利益。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大股东通过玩“空手道”将国有资产据为己有。其基本做法是自己一点本钱也不出,而是用企业的资产作担保从银行中借款买股,买股后则成为该企业的大股东,用这种手段就把企业搞到了手,获取了巨额利益。改制企业职工出资购买企业资产,组建有限责任公司这一现象,多数情况下职工不会实际出资,而是以企业所欠职工工资等与企业资产相抵消,这种做法表面上看起来是公平合理的,但实质上是一种逃避债务的方法,其结果是本企业职工的权益得以保障,而原企业责任财产灭失。

(四)工资构成因素因改制而出现单一因素工资,工资的合理因素被破坏。

工人的工资是由多种分配要素决定的,这些要素体现着科学合理的分配方式,并包含着工人解决自身生存、赡养父母、孩子教育等费用内容。企业改制前工人的工资还是按规定内容发放,但是企业改制后,一些企业的负责人错误的认为政府管不着改制后的企业了,工人的工资由企业自己说了算,所以就自行制定工资标准:对管理人员实行高工资标准,对工人实行单一的苦力工资标准,并且不少单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有的随意增加计件加大劳动强度,变相延长劳动时间,有的取消工人应有的工龄补贴等必要的福利待遇,有的把月出勤时间规定为25天以上,侵害了职工的法定休息权利和加班待遇。这些规定使得合法的工资构成因素被严重破坏,工人利益受到严重侵犯,特别是为创建企业出力多年的老工人,在企业改制后,由于年老显然不能再从事与其年龄不相符的岗位工作,而只能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因此,按企业的不合理工资标准,这些老工人只能得到单一化微薄工资,难以承担起基本的家庭责任。这样的工资标准在改制企业中普遍存在,已足以影响企业的长久发展和社会稳定。

(五)法院在处理改制企业案件中适用法律方面存在许多困难。

由于企业的改制过程相当复杂和繁琐,不可能面面俱到,加之广大审判人员对于改制案件的审理缺乏整体性的思路,势必导致一些纠纷的发生。对于改制中遗漏的债务、逃废的债务如何处理,最高人民法院虽在2003年1月3日公布了《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但我国公司制改造缺乏规范,对企业担保所形成的债务往往被遗漏,形成了原有企业的“漏债”。《规定》对漏债的承担没有规定,对于诸如评估报告不实,购买者是否承担超出部分的债务;如何理顺新、旧企业的关系,债务承担主体资格等问题均没有做出明确规定。没有可行的法律法规执行,企业改制纠纷的案件也就成为人民法院民商事审判的热点、难点。企业改制纠纷的案件复杂、面广,要慎重处理,人民法院内部也必须上下协调,上级法院指导下级法院审理好企业改制纠纷的案件。否则,将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依法规范引导企业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规范企业改制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一)建立健全国有、集体资产监督机制,建立统一的国有、集体资产管理部门,完善和规范企业改制立法。

对于改制企业中国有、集体的资产统一管理,严格资产管理工作,防止国有、集体的资产流失。由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政府对改制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市场运作,增加产权交易市场透明度,最大限度的盘活国有资产,防止国有、集体企业的资产流失,实现国有、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减负增收的目标,确保企业改制的良性循环,维护国家、集体和广大职工的利益。

应当通过立法的完善,使企业(包括非国有企业)改制获得完善、清晰法律制度,规范政府的行为,淡化政府在企业改制中的行政管理色彩,使其充分发挥监督、协调职能,担当反垄断控制和依法指导改制、提供政策法规、优惠政策、妥善安置下岗职工等服务型的角色,为企业改制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软环境。同时依法加强对改制企业监督,用法律手段规范改制企业的行为,保护好工人的利益,使改制企业这颗流星走向法制轨道上来。

(二)严格按法律程序办事,国有股未经批准禁止出售。国有资产的出售国家有明文规定,必须经具有审批权的部门审批同意后方进行出卖。但现实中,有很多企业改制国有资产出售是未经批准进行的,出售的程序严重违法。对于此类违法,应建议有关部门对此予以撤销,按照法律程序,重新出售。

(三)明确责任,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督与管理,加强产权交易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避免改制中纠纷的出现,对产权评估、拍卖、交易公告严格制度化。对于中介机构在评估报告中弄虚作假、隐瞒或遗漏债务的,要追究其责任。在产权交易中,应借鉴破产法中有关规定,尽量避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现象发生。在改制中,依法办理有关产权转让手续,应征得债权人同意,避免产权交易中的纠纷,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严格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确保改制工作顺利进行。

(四)设立专门的机构或企业,用以降低企业的责任风险。

担保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为保证债务的顺利履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担保债务具有不确定性,往往使得企业改制中担保的漏债发生。应建立风险防御机制,防止企业改制漏债的发生,杜绝企业相互间担保,避免企业两败俱伤,以提高企业抗击风险的能力,因此,应设立专业的机构或企业。如设立专门担保公司可以将风险分化转嫁给担保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也可以开展专门的业务,通过投保的方式,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降低企业在运行中承担责任的风险,使企业真正轻装上阵,保障企业的顺利运转,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五)做好安置、社会保障工作,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职工安置和社会保障及职工权益的保护问题是改制工作中的大事,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的大局,党和政府对此也相当重视。因为我国的体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的职工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并非完全的雇佣关系,劳动者还享有参与对企业依法监督与管理的民主权利。在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里,职工兼具劳动者和股东的双重身份,非系雇佣。政府部门通过创造就业机会、建立和完善下岗失业救济机制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充分保障职工的利益,制定合理的工资标准,限制企业的绝对权力,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劳动主管部门要规范劳动合同,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督促改制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严格遵守《劳动法》,避免侵犯职工权益。劳动、仲裁、监察和司法部门妥善处理劳动争议纠纷,要把职工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维护企业用工自主权,确保企业无后顾之忧,健康运行。

(六)积极发挥人民法院在企业改制中的司法作用,审理好企业改制中出现的纠纷。应把握以下几点司法政策和原则处理涉改制企业案件:

1、企业出售中隐瞒或遗漏的债务主体的确定

灵活适用债务随资产转移原则。出卖人在出售企业时,应当参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告通知债权人。如债权人在公告期内申报过该债权,买受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买受人可再行向出卖人追偿。如债权人未申报过该债权,债权人应向出卖人主张债权,出卖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对于出卖人未参照《公司法》有关规定公告通知债权人,或者虽公告通知债权人但不发生法律效力的,企业出售中发生的隐瞒或者遗漏的债务,应当由出卖人承担民事责任。

2、企业兼并中隐瞒或遗漏的债务承担主体的确定

企业合并后,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原则应当由兼并方或新设法人承担。当事人履行了公告程序的,隐瞒或遗漏的债务由兼并方或新设法人承担。如债权人在公告期内未申报过权利,对于隐瞒或遗漏债务,善意的兼并方不承担该部分债务。隐瞒或遗漏的债务后由被兼并企业原资产管理人承担。如企业兼并方明知或者应当知道的,仍应承担该部分债务。新设合并与此完全不同,如债权人在公告期内未申报过权利,存续的企业作为兼并方也要承担该部分债务。未履行公告通知债权人程序的,或者虽公告通知债权人但不发生法律效力的。隐瞒或遗漏的债务都应由合并后存续的企业或者新设的企业法人承担。

3、正确处理好企业改制中内部职工工资、集资转股权问题

企业内部职工工资、集资转股,使得企业的股权结构发生变化,但企业的资产总量不会减少。企业为了逃避债务,将职工工资、集资转为在新设企业中股权,然后用部分资产抵顶,投入到新企业去,原企业存有恶意,借企业改制,剥离资产,逃废债务,侵犯了债权人的利益。因此,新企业应对原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4、企业分立后原企业债务的处理

一是尊重当事人约定的原则。对原企业债务有约定,并且经过债权人认可的,依据当事人的约定处理。二是法定原则。如果当事人之间对债务的承担没有约定、约定不明或虽有约定但债权人不同意的,由分立后的企业承担连带责任。对于分立企业之间会出现债务分担或追偿问题,对此应按照约定或分立时的资产比例进行分担。

5、国人企业整体改造为公司的责任承担问题

只要是企业整体改造,原企业的债务均由改造后的公司承担。国有企业改造为国有独资公司,其全部资产全部投放到国有独资公司,原国有企业的法人资格消灭,改制后的国有独资公司应当是国有企业的延续。新设公司与原企业之间是一种承继关系,原企业的债权债务概括转移至改制后的公司中。

6、企业部分改制为公司后的责任承担

一般按下列原则处理:一是尊重当事人的约定原则。对转移的债务,债权人认可的,只要约定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就应认为有效。按约定由新公司承担。对债权人不认可的,由原企业承担,与新公司无关。二是债务随资产走的原则。原企业改制后,无能力清偿债务时,适用该原则。新公司应在其接收的财产范围内与原企业承担连带责任。

7、企业股份制改造的问题

从企业的外部看,企业的法人实体资格没有消灭,企业法人的责任财产仍然继续原有状态,在相对性原则下不发生转移。也就是说,原企业的债务均由改造后的股份制承担。如出现漏债,改制后的企业承担之后,其应向原企业资产管理人(出资人)追偿的权利。在企业股份制实施改造前,在做出改造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至少在报纸上公告三次。如债权人在三个月的公告期内,向企业申报了债权,债权人有权向改制后的企业主张权利,改制后的企业有权向原企业的资产管理人追偿。如未申报的,则其丧失对改制后企业的权利,其只能向原企业的资产管理人(出资人)主张权利。

第二篇:当前企业党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企业党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们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在振兴国有企业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给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也为下一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做好准备,前不久我们对全公司党员队伍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我们天铁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当承认,党员队伍的现状同新时期天铁“二次创业”的发展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一是少数党员的理想信念有所淡化。有的党员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产生怀疑,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缺乏信心,认为“共产主义很遥远,能否实现很难说”;有的党员宗旨观念淡薄,不关心群众疾苦,不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有的党员思想空虚,精神不振,不思进取,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 人主义思想。

二是部分党员观念滞后,开拓进取精神不足。有的党员不注重解放思想,不注意更新观念,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存在着小胜即安、小富即“满”、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心态。

三是党员队伍老化、文化水平偏低现象比较突出。全公司55岁以上党员共有

1071名,占党员总数的20.9%。其中60岁以上的就有916名,占党员总数的17.9%。个别基层单位55岁以上的党员甚至占到党员总数的54.36%。全公司5120名党员中,大专以上学历有1276名,仅占24.9%;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有1988名,占党员总数的38.8%。个别基层单位小学文化程度或文盲的党员超过了1/3。由于文化偏低,有的党员对党的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存在困难,理解不深不透,思想认识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四是部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弱化,党员意识淡化。一些党员仅有个别时候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发挥作用,甚至不如普通群众。有的党员丧失了光荣感和责任感,不能很好地履行党员义务。少数退休党员组织观念淡薄,只交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极少数甚至成为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所分配工作的“三不党员”。

五是党员队伍中一线党员比例小,且呈缓慢下降趋势。有些一线班组没有党员,这些空白班组因无党员在其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整体功能弱于有党员班组。

问题的主要成因

党员队伍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社会因素、组织原因,又有党员自身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社会因素的影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种转型不仅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冲击,而且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剧烈的震荡。由于利益的驱动,不少党员在思想上产生偏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此外,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也挫伤了部分党员对党的信心,从而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的党员认为“党内腐败现象严重,令人失望”。

二是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的形式和内容创新意识不强。过去延续下来的一些办法,同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显得越来越不相适应。如有些单位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仍然停留在“填鸭式”、“简单灌输”、“以会代教”、“以会代管”的做法上,认为只要把党员召集起来学学文件、念念报纸,就等于是做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忽视了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层次性等特点,使党员教育管理缺少针对性,滞后于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三是部分党员放松了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一些党员平时不重视政治理论学习,思想观念不能与时俱进,辨别是非的能力退化,对金钱、物质和个人利益考虑过多,对社会一些负面现象不能正确认识,甚至认为“当党员受约束、吃亏”,因而在金钱或物质利益的诱惑下,思想作风滑坡,经不起考验。

解决的对策及途径

党员队伍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在我们天铁虽然是极少数,是个别现象,但从整个队伍看,其消极影响却是全局性的。为进一步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必须以创新的精神探索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切实采取措施,努力加强党员队伍素质建设。

第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党员先进性意识。要严格党员理论学习和党课教育制度,突出理想信念、党性观念和奉献精神教育,尤其要处理好树立远大理想与做好本职工作的关系,要求共产党员既要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又要立足本岗、扎扎实实作好现阶段的每项工作。教育中,要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组织党员进行讨论,以提高教育效果。要健全支部同党员定期谈话制度,经常了解党员思想,过问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第二,完善党员考评制度,创新活动载体,提升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效果。要建立党员“双评一考核”制度,即群众评议、党支部评议和行政考核,以便使党员能够进一步接受来自广大群众、行政部门和党组织三个方面的监督。对民主评议不合格的党员及处置结果,要采取适当形式进行公示。在继续坚持党课、报告会、集中培训、党员活动日、大讨论、主题实践活动、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责任区、“三高一创”等多种活动载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党员模范岗”等新的活动载体,为广大党员施展才干搭建发展平台。此外,要针对不同教育对象,分类分层施教。对服务岗位党员,要从提高服务理念入手,端正态度,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对专业技术岗位党员,要侧重研发“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攻克技术难关,在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上下工夫;对管理岗位党员,要侧重在提升管理水平上开拓思路,以适应高新技术发展要求;对操作岗位党员,要侧重提高操作技能、改进工艺,实现一专多能。

第三,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正气,激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内动力。要坚持开展争创活动,激发党员的工作热情和发挥作用的积极性。对先进的评比,要不定比例、不分指标,以使典型真正体现先进性,达到鼓舞人、激励人、感召人的效果。要在活动中发现和培养一批过得硬、立得住、经得起长期考验的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以事迹报告会、上党课、演讲会及专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大力弘扬先进事迹,使典型具体化、形象化,成为每一名党员心中的典范和楷模。

第四,坚持从严把关的原则,疏通进出渠道。首先,要按照党章规定的条件和“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及发展党员工作的方针,严格党员发展的标准和程序,严把“入口关”。要落实发展党员公示制度,让群众对发展党员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要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配齐配强组织员队伍,发挥组织员的预审职责,做到关口前移。其次,要疏通不合格党员的“出口关”。在处置不合格党员的问题上,要严格执行党章和党内法规,对不合格党员绝不姑息、迁就,使不合格党员的出口渠道畅通无阻,以更好地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三篇: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可凝聚企业员工的思想,激发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内部环境和人际关系氛围,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问题;对策

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是企业运用文化的力量凝聚员工的思想,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有利于企业管理和发展的内部环境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企业获得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但是,在建设、发展企业文化中,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使企业的文化建设真正成为凝聚员工、增强企业实力的力量之源,以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企业文化作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就是要借文化的力量强化企业生产经营中各种因素的协调、组织和管理工作,目的是运用企业的文化凝聚员工的思想, 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内部环境和人际关系氛围,以此来促进企业获得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当前, 如何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建设和发展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是企业全体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它是以企业哲学为主导, 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 以企业精神为灵魂,以企业环境为保证, 以企业创新为动力的系统理论。由于企业文化既有作为文化现象的内涵, 又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 对企业文化结构的认识势必存在差异性。从文化角度分析, 一般认为企业文化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精神文化部分, 二是制度文化部分,三是物化部分,物化部分亦可把其分为行为文化和器物文化。从管理角度分析,一般认为企业文化内容可分为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部分,其中隐性内容是企业文化的根本,它主要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等。显性内容是指企业的精神以物化产品和精神性行为为表现形式的, 能为人们直接感觉到的内容, 包括企业设施、企业形象等。

企业文化应该包括四个层次,即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其中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表层,它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企业文化。物质层是形成企业文化其它几个层次的基础,是企业员工的理想、价值观、精神面貌的具体反映,尽管它是企业文化的最外层, 却集中表现了一个现代企业在社会上的外在形象。因此, 它是社会对一个企业总体评价的起点。企业文化的行为层,它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 文化,是企业经营作风、人际关系、审美意识的动态体现, 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制度层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 它是具有本企业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职工行为准则的总称。制度层是人与

物、人与企业运营制度的结合部分, 是精神与物质的中介。它既是人的意识与观念形态的反映,又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机制和载体。精神层是企业文化的深层,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它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它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念、企业伦理、企业经营哲学等内容, 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精神层是企业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的升华,是企业的上层建筑。

二、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认识不清。一些企业的管理者把企业文化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另一些管理者把企业文化等同于文体活动;还有的把企业文化等同于标语口号;没有把企业文化的建设放在是否能真实地反映本企业的价值取向,能否真正起到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的作用,是否有本企业的特色上;还有一部分管理者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环境建设,认同企业文化就是创造优美的企业环境,注重企业外观色彩的同意协调,花草树木的整齐茂盛,衣冠服饰的整洁大方,设备摆放的流线优美,而忽视人员素质的继续培训和再提高。

第二, 思想意识滞后。从企业发展上看,各级企业领导重视程度不一, 企业文化发展存在不平衡。从总体看, 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已被广大企业管理者所认同。但是也有个别企业管理者缺乏意识, 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认为企业是实干的, 务虚的工作是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的事情, 忽略企业的人文凝聚。还有的企业领导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企业文化在凝聚人心、塑造品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他们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停留在做秀、赶时髦、走过场的误区内。

第三, 企业文化缺少个性。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每一个企业的文化,总是按照企业经营者的意愿和员工的认同程度,以固有的形态和方式客观地存在着。企业文化要有自己的个性才有生命力。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有部分企业领导片面认为企业文化是雷同的。因此,他们在模仿国内外成功企业文化时, 不与本企业的发展前景、产品特色及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相结合, 笼统地总结概括出企业精神, 使企业文化千篇一律, 缺少企业个性。还有一些企业的领导片面地认为国外企业文化都是好的、有益的,盲目地引进,照抄照搬。这无疑脱离了中国实际,脱离了本地实际,脱离了行业和企业实际。

第四, 企业文化缺乏创新。创新是一切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企业文化重在建设,贵在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按照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先进文化的范畴和轨道,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和把握国内外成功企业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吸收和借鉴他们的典型经验。立足企业实际,突出企业特色,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遵循先进文化的发展规律,与时俱进,继承、创新和发展。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举措

企业应采取强化企业文化意识,营造浓厚的管理文化氛围,塑造企业形象,创名牌产品,完善机制建设等措施,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力度,以促进企业发展。

1.强化企业文化意识

搞好企业的关键在领导班子,建设企业文化的关键同样在领导班子。首先, 企业管理者在思想意识上要有所提高,企业领导要不断增强用先进文化指导企业文化的意识,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对企业发展有强大的促进作用,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把握了市场。其次,企业文化需要高素质的企业家。

2.确立鲜明的经营理念

企业理念是企业的最高信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所在。企业的成功来自成功的信念。积极向上的企业理念,可以在企业内部产生巨大的凝聚力, 激励和鼓舞员工团结奋进, 为完成总体目标而努力,透过企业行为和活动特征, 充分展示企业精神, 并用企业理念来树立企业个性,使企业在社会上和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理念,一要有自己的特色;二要切合实际符合自己的行业特征。

3.形成创新的文化氛围

要形成创新的文化氛围, 企业应该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建立学习型组织、树立双赢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新机会均等、甘冒风险和团队精神。其中,前三项是知识经济对企业创新提出的新要求,后四项是文化创新对企业的基本要求。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应该遵循上述原则,努力营造学习、创新、超越的文化氛围,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企业要充分尊重人的价值,注重员工的自主精神, 激发员工的创造潜质, 提倡和保护具有个人冲动的灵感和独创性。要给员工创造均等的创新机会, 鼓励他们甘冒风险,允许尝试失败。还要把企业文化建成 学习型组织,通过对员工的经常性教育与培训, 在员工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氛围,使企业的创新文化 渗透到员工的行动中,激发他们去完成企业长远发展所需的创新任务。

4.借鉴吸收传统文化 精髓和国外先进经验

根植于优秀民族文化土壤中, 形成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文化形态, 是每个国家企业文化发展的显著特征。以新的视野、更大的气魄吸收和借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美德, 这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已经得到生动的体现。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文化过程中, 要注意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及企业的具体情况, 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 要在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创新。

5.塑造企业形象, 创名牌产品

企业形象是企业内部员工和企业外部公众对企业的认识、感受和评价, 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总体布局、内外环境和设施, 企业名称、品牌、厂歌厂徽、商品包装和展示, 以及企业员工的 服装、仪表、言谈都精心设计、构建和规范, 使之对内凝聚职工, 对外给公众特别是用户留下美好印象。企业人的形象和企业产品是企业形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应以真、善、美育人,用先进的思想教育人, 用健全的制度规范人,用良好的机制监督人, 塑造企业职工在市场竞争中的完美形象。名牌产

品, 是更高层次、更完善的企业形象。实施名牌战略, 创建名牌产品, 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有了高质量、高品位、高档次的名牌产品, 就有了参加竞争的资本, 就有说话的底气。

6.完善机制建设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企业性质及企业发展的长远出发,统筹规划、系统实施。党政工团是企业组织机构的脉络,触及企业的各个层面。作为企业的最高管理者要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既要防止一窝蜂,又要防止各自为战。这就要求党政工团以企业的全局为重,紧密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协助把企业的各种理念规范物化为企业的各种文化,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渗透,优化企业的内部环境,塑造企业精神,凝聚职工群体,营造出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文化氛围是企业文化滋生发展的土壤,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的维护,有容纳企业文化的同时又能反映企业文化的管理机制,企业文化根植于这样的土壤才能经得起风吹雨打。只有建设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把企业文化的各种理念规范物化为员工在生产工作中的良好的行为,才能帮助企业创造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作为企业管理者要认清建设企业文化以谁为核心的问题,这是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员工作为企业一切生产实践行为的执行者,应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员工心甘情愿、一心一意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相互支持、相互学习;企业的管理者要为员工搭建一个发展的平台,帮助员工实现自身价值,使每个员工的潜能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使其形成一种力量,把所有的员工都凝聚在一起,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的理想。

参考文献:

[1]王开春.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江苏企业管理》2001第12期.[2]邵艳梅.论企业文化建设的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商场现代化》2007第19期

[3] 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4] 陈春花.企业文化管理 [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5] 李桂荣.创新型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6] 张志勇.新时期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2004.

第四篇:当前企业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

市场营销在我国起步时间较晚,在营销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让企业家意识到,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核心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照搬照抄国外的营销理念是行不通的。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革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中国加入WTO以来,国际竞争加剧,中国企业面临营销环境的改变,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产品过多等是企业不得不对产品、企业人员素质等问题处理及研究,以提高市场占有率。这些都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市场营销就是发展的重心。

关键词:市场营销,问题,对策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目录

绪论„„„„„„„„„„„„„„„„„„„„„„„

一、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一)企业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二)企业市场营销微观环境分析„„„„„„„„„„„

二、传统企业市场营销与现在市场营销„„„„„„„„

(一)传统企业市场营销与现在市场营销的区别„„„„„

(二)我国目前企业市场营销所面临的问题及现状„„„„

三、现在市场营销对策„„„„„„„„„„„„„„„

(一)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概述„„„„„„„„„„„„

(二)市场定位„„„„„„„„„„„„„„„„„„„

(三)市场战略„„„„„„„„„„„„„„„„„„„

(四)市场竞争战略„„„„„„„„„„„„„„„„„

(五)营销组合战略„„„„„„„„„„„„„„„„„

(六)营销网络„„„„„„„„„„„„„„„„„„„

(七)危机处理意识„„„„„„„„„„„„„„„„„

四、总结„„„„„„„„„„„„„„„„„„„„„

五、文献综述„„„„„„„„„„„„„„„„„„„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当前企业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绪论

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是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发生变化,中国企业抓住时机实施“走”出去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竞争的加剧,中国企业发展越发困难。虽然在企业发展中对企业经营方式有所改变,但仍显不足。除重视市场营销之外,还需对产品、人员等进行改变、创新。

一、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市场营销环境是动态的,可能形成新的市场机会,也可能会对企业造成新的威胁。因此企业必须经常调查研究环境的现状并预测发展趋势,分析和判断由环境变化发展而带来的机会和危机,以便结合自身条件及时采取趋利避害的对策,从而取得最佳营销效果并最终实现企业营销目标。

(一)企业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企业营销环境包括微观营销环境和宏观营销环境。一个企业能否成功开展营销活动,关键在于能否适应微观环境的变化。具体表现为:

1、企业本身,是指现代企业为了开展营销业务而必须设立的营销部门。这个部门在制定和执行营销计划的过程中,必须与企业的其他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协调一致,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2、供应商,是指向企业及其竞争对手供应为生产特定产品和劳务所需的各种资源的工商企业或其他组织与个人。

3、营销中介,它包括中间商、实体分配公司、营销服务机构等。

4、顾客,顾客是影响企业的一个重要微观营销环境。任何企业的产品,如果未能被顾客认可和接受就不可能完成预期的营销成果。

5、竞争者,就指在市场营销观念的角度来看,一个企业要想成功就必须比他的对手做的更好,让客户更满意。

6、公众,是指对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能力具有实际的或潜在影响力的任何团体。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二)企业市场营销微观环境分析

宏观营销环境通过形成社会和经济发展趋势影响营销企业的的营销活动。包括人口环境、经济因素、自然环境、技术环境、科学技术、营销人员、政治环境等。其中营销人员必须密切注意技术环境的变化,与研究开发人员密切合作,开发新产品。

通过营销环境分析企业可以识别营销机会,发现环境威胁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传统企业市场营销与现在市场营销

(一)传统企业市场营销与现在市场营销的区别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少企业生存发展困难。传统企业与现代市场营销相比,区别在于:

1、技术

大多数企业技术水平落后,产品技术含量较低;技术创新意识不强、能力不足、机制不活人才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2、融资能力

大多数资金不足,尤其缺乏流动资金的问题。

3、市场营销方面

多数企业跨国经营的市场还比较单一。在国际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国际标准规范和市场渠道等一些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条件方面,国内大多数企业都尚不具备。

4、人力资源管理

总的说来,我国缺乏一整套适应国际市场竞争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我国许多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还没有建立现代的人力资本观念,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仍旧停留在人事制度管理的层次上。

(二)我国目前企业市场营销所面临的问题及现状

1、经营观念陈旧

企业的市场营销观决定了企业如何看待顾客和社会利益,如何处理企业、社会和顾客三方的利益协调。时代的迅猛发展,消费者需求向多样化发展,企业为实现产品的竞争加剧,这些让许多企业经营者逐渐认识,必须转变经营观念才能生存与发展。

2、高层营销管理人员缺乏

高层管理决定企业营销方向,当其缺位时必然导致营销部门的盲目指挥。

3、没有系统的营销战略

一些企业对业务的发展缺乏调查与分析,没有具体的战略,盲目发展。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4、开发新产品能力较弱

市场开发是企业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和保持市场占有率重要一步。

5、忽视营销网络

“市场”就是“网络+品牌”——销售网络+品牌的影响力。在当今竞争中多数 企业只重视产品,无计划无目的的销售产品。现代企业营销的核心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每个企业必须依照消费者的需求和愿望组织商品的生产与销售。

三、现在市场营销对策

(一)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概述

根据现代营销之父,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市场营销定义,不仅是将产品销售出去,或销售的数量;还要追求能以可盈利的价格将产品销售出去。无论营销者生产或经营什么产品、服务都不是用来满足经营者自己需要的。产品价值是由顾客自己决定。无论采用任何营销技巧,都不能使顾客接受或购买,对其来说是无价值产品。

(二)市场定位

在《广告攻心战略——品牌定位》一书中指出:“定位是以产品为出发点,如一种商品、一项服务、一家公司、一所机构甚至于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你自己。定位的对象不是产品而是针对潜在顾客的思想,是你对未来的潜在顾客心智所下的功夫。如人们认为可口可乐是世界最大的饮料公司。“同仁堂”是中国最信得过的传统中药供应商。

产品卖不出去的原因:

1、每家企业、每种产品都要做“广告”,广告太多,顾客被周围的各种信息包围,应接不暇,然而认得大脑接收和储藏信息总量有限,谁能吸收这么多的信息呢?

2、产品过剩 同类产品、替代品过多顾客选择也多。

(三)市场战略

产品——市场战略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美国国际大学的战略管理教授安索夫提出的。

产品是企业的生命线,没有产品的企业就像一潭死水没有活力。如何了解消费者需求抓住时代的潮流,倡导开发产品的创新精神是企业成长与获利的关键。产品试销最大的目的就是利用测试结果来估算其市场占有率。

要增加现有产品市场率,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已取得的经营优势或竞争对手的弱点,进一步扩大产品销售量。可以尝试三种方式:

1、尽力促使顾客增加购买 包括市场购买次数和购买数量,如牙膏厂可以向客户宣传餐后刷牙是护齿、洁齿的最好方法,强调保护牙齿的重要性。试图从增加客户刷牙次数上增加牙膏的使用量,从而增加顾客购买其数量。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2、尽力争取竞争者客户,使竞争者客户转向购买本企业产品,如在市场上树立更好的企业形象和产品信息,提高产品质量等。

3、发现潜在客户,可以利用免费试用产品、降低价格、产品促销、网络营销等方式。

(四)市场竞争战略

1、品牌战略 品牌本身不是财富,品牌忠诚才是企业的财富,营造品牌忠诚可以影响消费者购买观念。可以通过洞察消费者需求、保证质量来塑造品牌忠诚,取得竞争优势。如“喜之郎”果冻,银行的基金、债券、黄金等。

无论生产哪种产品,都会出现雷同的产品。“喜之郎”果冻要想在激烈竞争的果冻市场树立行业权威,除提出“果冻布丁喜之郎”的口号外,还率先投放巨额广告,不断强化这一概念,努力建立品牌忠诚消费者。以儿童为形象代言人,不仅表现了孩子们的童趣,也体现了“喜之郎”所代表的儿童健康、快乐的形象。在广告中画面明朗,色彩鲜明,营造亲切、温馨的品牌形象,以吸引更多品牌消费者

2、服务竞争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竞争,服务是种无形的竞争方式,服务竞争不是某一层次、某一领域的,而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较量,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方面:(1)、服务竞争是价格战后的唯一选择 在商品品种、质量、价格大体相同情况下,服务竞争逐渐居于主位。(2)、营销服务是留住顾客的有效方法 求生存的最佳途径就是提高顾客满意度。首先,顾客买的不是产品,是期望,获得物质的心理满足。(3)、服务是能带来巨额利润的新型投资 从顾客的利益来说,服务是种投资,能取得丰厚的回报。

根据《美国营销战略策划》的研究结果:91%的顾客会避开服务低的公司,其中80%会选择条件相似但服务更好的公司,20%的人宁愿为此多花钱。因此,做好服务工作培养永久客户刺激重复购买,是谋求企业长远利益的上策。

(五)营销组合战略

营销组合就是企业的营销方案,产品投入市场之前,最重要的是正确选择目标市场,通过仔细的市场调研分析,了解市场需求与竞争态势,根据企业自身选择目标市场,优先满足目标市场需求,为本企业产品进行市场定位,并强调企业形象及产品特色。我认为营销中应重视:

1、调研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现代企业市场竞争越来越集中到获取经济信息和营销信息方面,营销信息系统对市场营销活动效果的积极反馈和控制,是整个市场营销必不可少的第一步,我把它分为事前调研、事中调研、事后调研。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1)事前调研

事前调研可以认为是市场预测,对市场环境、市场需求等的预测。,对本企业之前产品的销售情况、品牌知名度、样品测试情况等比较改进新产品。同时,时刻关注竞争对手的发展趋势、市场经营模式等,以便更好的保持或提高本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此外,重视经理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的意见报告。(2)事中调研

新产品上市,除每天掌握新产品的销售情况、市场效益、客户需求外,还需去了解客户的购买意向动态,其他竞争对手的市场动态。了解客户对产品质量、价格的意见和需求量,加以判断产品销售前景。

具体的调查报告可以是:a)、经营管理人员意见调查报告:通常是熟悉市场情况的各行业部门主管人员对市场商情的预测意见加以分析、归纳和判断制定企业预测方案。b)、销售人员意见调查报告:征询其对产品销售情况,市场动态及未来销售额的估计,对企业市场销售前景做出综合判断。但由于岗位有限,在制定企业市场发展方案时需同时结合经营管理人员意见调查报告,以更接近实际。c)、交易会、博览会、展会调查报告:通过参加这些活动直接向客户或中间商发表意见,了解产品质量、价格的意见和需求量。d)、客户购买意向调查报告:可采用随机抽样或典型调查方法,通过表格、询问等进行调查,推断产品的未来需要。

(3)事后调研

根据客户购买的产品使用情况的调查、跟踪。这不仅可以及时发现产品售后问题、产品影响力,还能扩大产品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对企业长期发展和生存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2、产品投放

在企业经营中市场瞬息万变,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需求越分越细,新的产品好似昙花一现,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新产品的开发。而在开发新产品的同时我们需要考虑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其中分产品使用价值、持续时间、受欢迎程度、产品价格。

(1)使用价值

指能满足客户需求程度的高低。企业在寻找目标市场、设计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时,以客户需求为中心,重视客户需求的研究成果。

(2)持续时间

即产品生命周期。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的存在,过了生命周期就代表需要更新换代。

(3)受欢迎程度

由客户的购买意向的多少判断的,客户购买较多表示此类产品受欢迎程度高,也就是企业市场营销中获利较多;反之,意味着此类产品在市场营销中获利较少火或亏损。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4)产品价格

如果说产品质量的评定是客户购买的衡量标准,那么价格就是影响客户购买的关键影响因素。高质高价、低质低价,是客户长期购买中形成的惯性思维。

新产品开发对企业市场营销有着这非常重要的意义:(1)保持或提高市场地位。

(2)随着企业竞争加剧,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产品生命周期会变得越来越短。只有抓住时机开发新产品并快速推向市场,企业才具有竞争优势。

(3)开拓新市场。客户需求多样化,企业产品开发也要想多样化发展,以提高提高企业竞争力及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3、宣传——广告 商业社会中,广告促销的营销策略推销产品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扩大企业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但有句话说“成也广告,败也广告”。据心理学的实验结果,人们只能保持他们所听到的50%的信息,而且在1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90%的信息又会被遗忘。

“喜之郎”在广告中投入巨额,为什么仍是没有预期的效果呢?众所周知,一个品牌的打造需要一定的时间且大量的推广,当出现一新产品,就与原产品一起推广,让消费者了解到的只是“喜之郎”又出新产品。产品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消费者对产品的喜爱有一定的保鲜期,就像新鲜的玫瑰花,干枯之后不再娇艳欲滴,人们也就慢慢疏远。

4、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一种“无形的经营资源”,是对企业产品、服务等的总体认知,如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麦当劳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等。包括产品形象、服务形象、品牌形象、人员形象等。

(1)产品形象 它是企业形象的基本要素和客观基础,包括产品的名称、质量、商标等。其中名称是产品形象的代名词,是产品的称呼和识别号。如联想、哇哈哈等。质量是产品的灵魂,是企业的生命,要在客户中树立美好形象,首先保证质量,否则一切无效。美国学者理查.向伯格认为,日本在管理上的成功有两点:刚好、及时和全面质量管理,这是日本货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商标是产品形象的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标的选择与设计,取决于上边的信誉含量和质量保证。(2)服务形象

现代社会的形象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服务的竞争,谁的服务好谁就容易赢得客户的心。世界各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己经跨越产品质量竞争的台阶,上升到产品服务竞争的台阶。奥尔布雷克认为:服务的本身就是产品。(3)人员形象

企业发展除重视市场外在营销外还需重视内在营销—员工的管理。国际市场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总的说来就是还没有建立一套适应国际市场竞争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对人员管理制度观念还是比较落后。

员工的一举一动往往会成为一个企业形象标志,尤其是对服务性行业来说。比如旅游业、银行,热情友好的企业员工给公众的愉快感受,会使人由此及彼的对整个企业产生好感。至于员工素质、工作能力可通过学习知识、专业技能培训等方式改善或提高员工文化水平、业务能力,从而提升企业形象达到市场营销获得企业最大化利益的目标。

(六)营销网络

1、实体营销:

实体营销顾名思义就是实体店营销,它与网络营销相比,不足之处在于:

(1)产品。

受到产品地区限制,在市场营销产品中无法及时告知客户,影响对企业品牌宣传等。

(2)价格和效益

实体营销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巩固抢占市场地位,导致营销收益看不到预期效果

2、网络营销:

拉菲.默罕默德、罗伯特、菲谢尔等人合著的《网络营销》一书中定义的网络营销为:通过在线活动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以协调满足公司与顾客间交换概念、产品和服务的目标。与传统营销相比,优势在于:

(1)功能强大,只要搜索引擎马上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可以充分发挥营销人员的创意,吸引更多“观众”。

(2)具有较强的瞄准能力,搜集情报的最佳工具 营销者可以利用网友浏览网页时留下的信息或点击网站的历史数据分析顾客的需求、兴趣、爱好等,根据这些积累的数据传递极具针对性的营销信息,做出高效率、高度个性化和瞄准力强的营销刺激。许多互联网要求注册会员的目的就是搜集情报,客户将产品样本、信息提供给客户的同时,信息双向交流,双方提出交互意见,共同改进,近距离搜集市场情报,获得第一手资料。

(3)顾客具有主动控制性,能调整与控制媒介信息。在传统媒体信息传递过程中,他们要么接受,要么不接受,不能主动控制信息的内容。网络的出现使客户在信息传递中处于主动地位,能自己决定是否接受信息。

(4)强调个性化消费。消费者在网络营销中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自己想要的商品,不受地理区域限制。

(5)企业成本降低。网络营销的出现,接近用户与商户的距离节省不少的宣传费用、运输费用等开支。

(6)有助企业提升竞争。由于网络的强大功能,企业产品受关注度提高,产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品购买率增强,提升企业服务理念,加快企业发展,扩大品牌知名度。

从网络消费者的特征来说,网络营销存在不足: 由于网络的独特性,是网上用户与传统客户有不同的性格、文化和消费特征,这都和网络高速互动的信息传递、开放空间和身份隐藏分不开。

(1)从性格特征看,由于互联网交流容纳各种不同思想层面的交流,因此有更大的包容性。网络用户的好奇心很强,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咨询,能极大满足人们的求知欲。但是网络用户缺乏耐心。用户对查询的内容总是抱有“一步到位”的心理,惜时如金。对网络消费者而言,速度、功能、便利几乎与价格因素更重要。方便性比品牌声誉或产品选择多样更重要。

(2)从文化特征看,网络用户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网络用户一般都比较早熟,比他们的上一辈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具有功能更开阔的眼界。网络用户喜欢互动式沟通、零距离的接触,数字媒体的及时互动功能让他们围绕某一主题展开讨论。

网络用户具有探索精神。只要鼠标轻轻点击就可以搜寻到世界上任何一条信息,按自己的意思加以改进主动学习;网络用户喜欢寻求网络乐趣,在网上需求刺激、灵感,获得知以及与人沟通。

(3)从消费特征看,网络消费者消费的主动性增强。顾客要求主动表达对产品和服务的欲望,自己搜集信息,喜欢自己参与设计制作,而且网络快捷廉价的数据处理为满足这种需要提供良好的基础。

网络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下降。网络上的信息充分,是品牌忠诚度面临严峻的考验,网络消费者更趋于理性化,网络消费者对新鲜事物保持着强大的好奇心和参与感。

3、关系营销:

与企业发生关系的供货方、购买方、侧面组织等建立良好稳定伙伴关系,建立起一个有这些牢固可靠的业务关系所组成的“市场营销关系网”,以追求各方面关系利益最大化。这种追求每笔交易交易利润最大化转化为追求同各方面关系利益最大化是关系市场营销的特征,也是当今市场营销发展的新趋势。

关系营销的实质就是在市场营销中与各方关系建立长期稳定的营销关系以求彼此协调发展。包括:

(1)双向沟通

沟通并不是单向的,只有广泛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才能使企业赢得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与合作。

(2)合作

它存在两种基本状态,既对立和合作。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协同,因此,合作是双赢的基础

(3)双赢

关系营销旨在通过合作增加关系各方的利益,而不是通过损害一方或多方的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利益增加其他各方的利益。(4)亲密

能否得到稳定发展,情感因素也要起重要作用。

无论是实体营销还是网络营销,或是关系营销的方式,都有不足。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共同进行,可以相互弥补不足,更好的营销,为企业获得更多利润。

(七)危机处理意识

1、树立营销组合观念,实施企业营销组合策略创新

企业必须在确立营销观念的基础上,对产品、包装、价格等科学的组合应用。包括对产品的开发、价格、销售的合理应用。

2、诚信意识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营销仍然存在诚信问题。诚信的经营可保障企业的快速发展,反之,必败。

3、突发情况处理

企业从经营到营销一整个漫长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危机是我们无法预料的。我们只能预知、猜测可能出现的情况,如研究产品要考虑客户需求,分析数据;产品试行考虑客户欢迎程度、市场反映;产品营销中出现外来危险等。

肯德基是第一家进入中国内地的西式快餐连锁集团。截止2004年,肯德基在中国已达到了1200家。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使肯德基受创。事后几天,肯德基就产品问题向消费者道歉并表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并进行赔偿。肯德基在最短时间成立危机处理小组,对危机采取一系列自救行动,包括消除影响、恢复形象。

四、总结

经济快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提高,对产品不断提高要求。在企业营销中,网络营销虽然是销售量最大、利润最快的方式,但“网络”的不稳定与购买者的“朝三暮四”会制约企业的营销,因此还需与其他营销渠道相结合。我认为企业在营销中长期稳定发展,需解决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了解客户需求,提高产品质量,预测市场发展趋势。如企业竞争中对所要开发产品的资料收集、人员积极性管理等,从而保持或提高市场占有率,期望达到企业最大利润化。

参考文献

1、李玉珍、张玉梅:《解读中国市场营销发展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月第27卷第二期

2、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2006年11月

3、苏亚民、傅慧芬:《现代市场营销学》

4、王谊、于建原、张剑渝:《现代市场营销学》(第三版)西南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财经大学出版社

5、郑生勇:《公共关系学》第二版 浙江大学出版社

6、许传宏:《会展策划》 复旦大学出版社

7、张石森、欧阳云:《哈弗营销管理全书》2003年7月第一版

8、刘冀生、石涌江:《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 新华出版社

9、李百吉:《新产品开发系统论:中国工业企业研究与发展战略》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0、傅浙铭、张多中:《营销八段:市场定位方略》

11、迈克尔.波特:《塑造战略的五种力量》载于《哈弗商业评论》2008年1月2日

12、傅浙铭、冯建明:《营销八段系列丛书:新产品开发路标》广州经济出版社2001年7月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当前企业内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关于提高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企业内部审计作为一种自律机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维护国家的财经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贯彻落实的必要保证。处于市场经济中的企业,随时随地都在经受着来自市场无穷变数的考验,外部激烈的竞争逼着企业要内抓管理,约束不规范行为。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凭借专业的技术和方法,可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审计,督促企业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及时发现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为领导和有关部门当好参谋助手,防止和制止违纪违规和违反企业规章制度行为的发生,或使已经发生的问题及时得以纠正和处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健康有序地运行和发展。

2、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防范其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必要预警器。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程度的测试和评价,及时发现存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借助其专业手段分析评价风险程度。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这种风险预警器作用,能够让企业决策者和经营管理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规避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或者使风险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有效地维护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加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工具。营运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血脉。营运资金管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通过开展营运资金审计,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营运资金循环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和纠正;另一方面又可以及时发现并制止资金的“跑、冒、滴、漏”,从而实现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

4、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管理和保护干部的重要措施。近年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一方面通过审计,使不少腐败分子得以暴露,既纯洁了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又使广大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从中汲取了教训;另一方面又积极当好参谋,把好财经活动的关口,使有关人员特别是企业领导人避免或减少因不熟悉财经工作而不自觉发生的问题或错误;再一方面,日益广泛地开展企业内部领导人员经济责任(离任)审计,既客观公正地评价了有关人员的经济责任,明确了他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功过是非,又为人事部门提供了考察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二、对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几点分析

尽管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是很大的,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企业内部审计监督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也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内部审计的领导层次较低,内部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有效性受限。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性质特征决定其领导层次愈高,权威性、独立性和有效性愈有保障。然而,由于目前我国还有为数不少企业的决策者和经营管理者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一些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并非由企业的最高决策层董事会领导,甚至由企业总裁或总经理领导的也不多,大部分由监事会或副总经理、总经济师等领导。由于监事不能兼任公司的经营管理职务,没有经营管理权,因此监事会领导下的企业内部审计不能直接服务于经营决策,难以实现其主要任务和目标;副总经理或总经济师的地位及经营责任的限制,使企业内部审计难以对本级公司的财务和经营领导的经济责任进行独立的监督与评价。[!--empirenews.page--]

2、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目标不能适时调整,以致与企业总体目标相脱离。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目标应在服从、服务于企业总体目标的前提下适时调整,而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往往不能根据企业总体目标的变化适时调整其工作目标,致使审计工作目标脱离企业的总体目标,因而削弱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效果。

3、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目标没有得到科学的分解,也缺乏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和责任制度。虽然一般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也制定了审计工作目标,但实际工作中,部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忽视了内部审计操作和管理中的责、权、利相统一原则,没有对审计工作目标进行科学地分解,并在此前提下,辅以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责任制度。因而,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内部审计工作常常处于例行公事的应付局面之中,影响了审计目标的实现及效果。

4、部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跟不上,影响内部审计作用的有效发挥。相比较外部审计而言,内部审计工作有较大的灵活性,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内部审计作为一种职业,必须有一定的规范。虽然不少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依据审计法规,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有关审计工作的规章制度,但与审计工作规范化的要求还相差甚远。由于缺乏这些基础性的东西,因而常常使内部审计工作陷入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不良循环之中,如超出职责范围审计、操作程序违规、审计方法和手段不当等,既影响审计的效率效果,同时也伴随着较大的审计风险。

5、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内部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求高的技能型工作。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通晓财经知识、审计理论、金融和贸易、法律知识,还必须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外语知识,并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当前相当一部分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从财会部门或其他部门改行而来,知识面较窄,缺乏必要的审计能力和技巧,现代化审计技术手段掌握得也不够,不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不仅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内部审计的声誉。

三、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认识问题,有的是体制、制度问题,也有的是人员素质问题和工作中的问题,可以说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必须统筹兼顾、多管齐下,不仅要提高认识、完善法规、健全制度,也要改进工作、提高素质、全面推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在这里,笔者重点就如何改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几点建议:

1、找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定位点。企业内部审计不同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是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和服务。因此,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必须把定位点确立在为企业领导的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促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根据这种定位,衡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成效的标准,也主要应看其在定位点上的作用发挥得如何,而不能单纯地看查出了多少违纪违规问题和多少违纪违规金额。[!--empirenews.page--]

2、一切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路。要搞好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思想从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处理审计工作中的问题。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对企业整体调控和管理方面的作用,及时向企业领导提出决策依据和可行性建议,为企业领导的决策服务,并及时反馈企业领导决策的落实情况,把服务寓于监督之中。在此还要强调两点:一是要自觉地把经营效益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企业的总体目标开展工作,推动企业现代经营机制的建立,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后果,立足于帮,使之改正或找出妥善的解决办法,恰当作出处理和给出建议。二是要树立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要确立“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的观点,采取各种措施,切实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提高审计效率效果。同时要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不能只讲监督不讲服务,也不能只讲服务不讲监督,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而是要把二者统一起来。

3、坚持依法审计,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坚持依法审计是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为此,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必须依据国家的审计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实施内部审计,按照内部审计规范所规定的程序、方法、内容等开展各项审计工作,逐步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为达到这个目的,首先,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加强学习和培训,以熟练地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审计规范;其次,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的控制制度和激励机制以及责任制度,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行为,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切实维护内部审计工作的严肃性。

4、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突出重点,并正确处理好与被审部门或单位的关系。企业内部审计的任务繁重,涉及面广且责任大,而人手少任务重的矛盾又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水平,就不宜平均使用审计力量,必须把握审计工作的主要方面,突出工作重点。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机构应将企业经营活动中重大的、带倾向性或共同性的问题作为审计的重点,突出审计监督的宏观职能。对于审计重点,注意集中力量查深查透,做到不仅事实清楚、处理得当,而且能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收到明显的成效,切实发挥内部审计对被审计部门或单位的服务和顾问作用。同时,内部审计部门在工作中还应处理好与被审计部门或单位的关系,尊重被审计部门或单位的有关意见,但又要坚持原则,做好按制度要求如实上报检查事项的协调工作,共同形成为上级领导负责的融洽局面。

5、坚持“三个结合”,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要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水平,还必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坚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事前审计与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即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初始阶段;二是微观审计与在宏观方面发挥作用相结合,既从宏观调控和宏观管理的要求出发安排审计项目,又在审计若干具体项目后,综合加以分析,找出共同性或倾向性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既要恰当进行处理,又要深入分析产生的原因,从帮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管理工作等方面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使之不再有重复发生的可能。[!--empirenews.page--]

6、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是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发挥企业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根本保证。按照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硬、品德好、业务精的企业内部审计队伍的目标,通过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组织学习和培训、开展审计理论和实务的研讨,总结实践经验等途径,大力加强审计队伍的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使审计人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以适应新形势下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更高要求。具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办法,妥善解决好他们的激励、待遇等问题,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二是要严把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入口质量关,要把那些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较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较强的、为人正直的同志调整到内部审计岗位上来;三是要抓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工作,实行达标上岗制度,加强岗位培训,不断更新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内容,增强业务技能,以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素质;四是要明确审计人员职责,严肃审计纪律,审计部门是监督部门,这决定了审计队伍的素质应该更高、审计纪律更严。

下载当前企业改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企业改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企业专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推荐]

    当前企业专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前言 企业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基石和载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高低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如何贯彻国家和地......

    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面临着日趋复杂的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对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同样给企业财务管理也带来了......

    阐述当前企业保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阐述当前企业保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治安保卫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组成部分,是一件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由于企业内部的治安状况具有聚众性、集中性、突发性强、......

    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姓名:宋 岩 单位:研二队 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特点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 容 提 要 国有企业改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国企改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问题。针对存......

    当前小金库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当前小金库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2009年以来,我区相继在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企业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累计查处“小金库”金额360万元。在专项治理中,发现当前......

    当前养猪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养猪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养猪业是畜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起着重要作用。当前,不平静的养猪业让人们心有余悸,日趋复杂的猪病给人们造成极大分恐......

    浅谈当前政府采购存在问题和对策

    浅谈当前利津县政府采购存在的 问题和对策 2014年上半年,XXX县政府采购规模达到91274万元,较去年同时期大幅增长。随着政府采购规模的增长,许多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很多矛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