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生物课程改革的起点_生物论文(写写帮整理)
初中生物课程改革的起点——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和人教版新编初中生物学实验教材介绍文/刘 真1《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介绍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学大纲和以这个大纲为依据研究编写的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是于1993年秋季开始实施的。这套大纲和教材于2000年进行了修订,目前各地仍在使用。为了更好地适应为培养我国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贯彻全教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的精神和要求,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初中生物课程改革,制订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课标于2001年秋季开始在全国部分地区试行,以课标为依据研究编写的人教版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生物学实验教材,同时也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始试用。该课标以及新编的初中生物学实验教材,预计在2005年左右全面实施和供各地选用。现将课标的主要内容简介如下:近些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都在研究本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我国也是一样。从国际形势上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社会的发展更加鲜明地体现出国际竞争最终都是人才的竞争,而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则是人才竞争的基础;从社会变革上看,当前的社会是科技化、信息化的社会,并且知识经济已经初露端倪,对于人才培养来说,科技知识显得尤为重要;从21世纪个人生存和发展来看,市场经济、职业变换等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人们普遍希望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这种挑战;从国内教育形势看,“普九”任务基本完成,国家已经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普九”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上来。总之,国内外的形势都说明,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是时代的迫切需要。教育部于全教会后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深、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等。概括地说,我国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将“以知识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旧的课程理念,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新的课程理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从而在整体上更好地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以上述纲要为依据研究制定的生物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5部分。关于前言中的课程理念,一是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二是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三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力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生物学课程改革如果达到了上述要求,就应当说是比较好地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和要求了。为了更好地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更好地突出学生通过生物学课程的学习所应达到的目标,而不是单纯站在教师的角度,强调对教师教学上的要求,这次制定的文件不再称为教学大纲,而叫做课程标准。为了体现九年一贯的整合特性,课标打破了中小学的界限,从一年级到九年级进行了整体设计,生物课安排在七年级(每周3课时)和八年级(每周2课时)。课程目标中提出了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具体目标。其中,知识方面的叙述做到了精选和高度概括。能力方面的叙述除了要求具备生物实验技能和收集、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外,突出强调学生应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叙述,除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和振兴祖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以外,同时强调要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强调要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强调要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等。这些提法都是十分重要和具有时代感的,也是非常有新意的。课程标准综合考虑了学生发展、社会需求和生物科学发展这3个因素,共提出10个一级主题。它们依次是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每个一级主题都由若干个二级主题以及若干个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组成(具体内容标准是必须执行的;活动建议是启发性和建议性的,目的是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概括地说,内容标准的主要特点有3条:一是突出了生物圈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绿色植物和人,突出了人与生物圈及其相互关系;二是突出了科学探究,强调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三是删去了许多过去不得不学又未必一定要学的知识。概括地说,内容标准的这种设计,更加简练和概括,更加有利于课标的实施,并为不同特色教材的编写以及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地开展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应当说,这种设计比较好地体现了纲要的要求,是一项重要的突破。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教材编写建议。其中教学建议强调制定每一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都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强调生物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强调加强和完善生物实验教学;强调要多层面、多角度地落实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学。评价建议明确指出应当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正面导向作用。生物教学评价不应是选拔性和淘汰性的,而应是激励性的。课标突出强调了对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在形成性评价中,更加强调前者,并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课标提倡用“档案夹”的形式全过程地记录学生的发展,努力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课的兴趣。这些提法和做法是过去的大纲所没有的。应当说,这种要求既有助于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又比较切实可行。课标提出了课程资源的广泛含义,指出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教学设备、学校图书馆、社区资源(包括博物馆、良种站、科研机构、学生家庭以及当地科研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等人力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教学软件和网络信息资源等6方面课程资源,努力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的传统做法。这就是说,教材是教学的基本素材,但决不是教学的全部依据,决不是课程资源的全部。这种阐述和要求为中学生物课程的深化改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课标的附录就知识、技能和情感,分别提出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和可使用的目标动词,以便教材编写和教学中达成课标的要求。例如,“描述”“列举”等属于知识性的了解水平;“运用”“使用”属于技能性的独立操作水平;“确立”“养成”等属于情感性的领悟(内化)水平。2 人教版新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生物学实验教材》介绍人教社生物编辑室(又名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特请著名生物教育专家朱正威老师为第一主编,并聘请大学教授、各地有丰富教改经验的中学生物课教师与教研员,加上本室成员,组成了“三结合”的研究和编写班子。该班子在认真研究国内外初中生物教学和教材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编写出全套4册彩色教科书。已送审的3册教科书经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全部通过并获得好评。这套教材自2001年秋季起,在大庆、青岛、海口、大连、湟中、郫县和贵阳等教育部指定的地区实验;2002年起,扩大到北京、陕西、河南、广东、内蒙、云南等地。此外,长春、厦门等地的一些中学纷纷要求提前加入人教版生物学新教材的实验。这套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以课标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力求使新教材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要,并力求能动地反映生物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这套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编排上,主要有以下5个特点。2.1 构建全新的教材体系——努力突出人与生物圈及其关系 新教材对课标规定的内容标准进行了精心的整合,突破了多年来传统的植物、动物和人体生理卫生等部分的学科体系,构建了突出人与生物圈及其关系的学科体系:第一册包括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册是生物圈中的人;第三册包括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四册包括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健康地生活以及结语——学习并没有结束。为了确保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教材对于过细的、离生活和生产比较远的、并非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的知识,适度进行了删简。需要说明的是,教材注重能力的培养,决不是否认知识的价值,决不是削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但是应当看到,并非所有知识都具有同等的价值:有的知识可能仅仅是专门人才需要的;有的知识则是大众都需要的;有的知识可能会较快地过时;有的知识则具有较长的时效性。科学研究表明:教学内容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相关性越强,它的时效越长、知识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也就越高。必要的知识、能力和方法都是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的基础,其中的知识又是形成能力和方法的载体。教材十分重视学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十分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教材删减的是只需单纯记忆和时效性与迁移性较差的知识(如被子植物中删去了现行教材中根、茎、叶的形态,叶序,花的类型,花序等知识)。这是因为学生在逐步掌握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后,这类知识完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自行查找和获得。教材的这种编排为学生主动探究,以及发展合作、实践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比较充裕的时间。2.2 力求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 关于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新教材从科学探究活动、科学方法教育、练习题的设计以及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4个方面进行了体现。科学探究活动具有多种类型,如观察并填写男女生殖系统结构图的“观察与思考”;探究光对鼠妇(潮虫)生活影响和探究晚婚意义的“探究”;分析男女孩身高突增和性腺发育资料的“资料分析”;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的“模拟制作”;调查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的“设计”;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计划的“拟定计划”;通过观察找出事物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技能训练”;探究鼠妇生活是否还受其他因素影响的“进一步探究”,以及“实验”和“演示实验”等。每册教科书中各种探究活动的数量力求适中,以利在教学中实施。关于科学方法的叙述,如什么是观察、如何作出假设等,专门用色块的形式体现,并力求使全套教材有关科学方法的叙述,形成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梯度,构成一个体系,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练习题力求体现知识迁移,努力培养发散性思维。教学内容力求体现可塑性、开放性,如教科书没有全面叙述食品安全问题,而是引导学生补充和概括应从哪些方面关注这一问题。2.3 努力渗透人文精神,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系 新教材十分注重对学生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并力求形成一个体系。例如,在学生学习合理营养的基础知识后,教材要求学生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目的不仅是巩固基础知识和培养设计能力,而且要学会关心长辈的饮食,试着亲自烹饪并在品尝中与家长进行食谱中科学道理以及亲情方面的沟通。又如,教材介绍了人的生殖过程后,在课外阅读资料中介绍了试管婴儿。在提到代孕母亲时指出,“小宝宝有两个母亲:一个给了他遗传基因,一个给了他血肉之躯。小宝宝应当跟谁生活在一起呢?这样的难题仅靠科学技术就难以解决了。从这里你也能看出,生物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道德和伦理方面的难题,这是应当引起大家关注了”。再如,在介绍眼和视觉时,提到了角膜移植和角膜捐献,编排了识别人行道中的盲道和电视新闻中哑语节目的练习题,编写了向盲人献爱心的课外实践活动;在介绍了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后,以“生物学与文学”的栏目形式撰写了课外阅读资料——寄予植物的情怀。2.4 认真反映生命科学的新进展,努力体现科学与技术、社会的密切关系 新教材在介绍基础知识时,积极反映有关生命科学的新进展。例如,新教材在介绍病毒、血液、神经系统的组成时,分别以课外阅读资料的形式简介了朊病毒与疯牛病和克雅氏病、造血干细胞和干细胞研究、神奇的CT-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此外,新教材还介绍了血液透析、生物入侵、有氧运动、营养师、退耕还林还草等。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新教材将生物学基础知识置于技术和社会的大背景中,注意体现科学技术对人类具有“双刃剑”的功能,主要通过“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家的故事”“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等课外阅读栏目的形式体现。2.5 教材力求体现“弹性”,以适应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教学需要 “弹性”的形式有选学(正文中用楷体字叙述的内容)、“课外实践”“进一步探究”“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家的故事”“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等。3 编写特点3.1 探究指导的写法力求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生命科学的欲望和热情,一些探究活动设置了背景资料,目的是便于引导学生提出各自的问题,制定并实施自己的探究方案,从而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探究、实验、资料分析、观察与思考等栏目都设计了若干讨论题,目的是培养学生表达、交流与合作的能力。3.2 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出课题 从学生常见的动植物及各种生命现象或当地与生物学有关的现实问题入手引出正文,力求让学生感到亲切,乐于学习,避免从理论到理论。例如,从报纸上关于某地学生营养不良率很高的报道入手,引入关注合理营养的课题。3.3 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例如,教材以插图的形式介绍了几种蛋白质含量较多的食物。然后,要求学生将自己常吃的其他蛋白质含量较多的食物注在图边。又如,课文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请学生在两个研究课题中任选一个进行探究,甚至可以自己另定研究课题。再如,课文中编排了多种类型的课外阅读资料,力求既不增加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又努力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3.4 作业题的设计有助于引导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发散性思维 例如,介绍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后,要求学生对名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作出科学的解释。又如,分析了孕妇身体各部分增重的数据后,要求学生说一说对母亲怀孕有什么新的认识。3.5 版面设计新颖、活泼、美观,努力做到图文并茂 每册教科书约有200幅精美的彩图,其中有学生生活情境的插图,力求更加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引导他们爱读、爱探索、爱思考。教材增加了计算机网页页面和网址,力求体现信息时代的特点,培养学生上网获取生物学信息的能力。另外,与各册教材同时配套供应的还有《教师教学用书》(书中有光盘)《探究活动报告册》《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以及教学投影片和教学挂图等。
第二篇:生物安全课程论文
关于生物安全科学性与社会性的讨论
摘要:本文通过对生物行业主要技术(包括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现象(包括外来入侵现象)的阐释和安全性评估,在肯定其科学研究价值的基础上,对其可能给社会生态环境带来的风险作出预测,同时阐明构建生物安全法律体系的重要性。
关键词:生物安全;转基因;克隆;外来入侵种
近年来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技术的兴起和迅速发展,生物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全球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生物安全是指在科学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中造成对人类健康、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有害的影响;在一个特定的时空范围内,由于自然或人类活动引起的外来物种迁入,并由此对当地其他物种和生态系统造成改变和危害;人为造成环境的剧烈变化而对生物的多样性产生有害的影响。凡此种种均属于“生物安全”的范畴[1]。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 ,也存在着误用和滥用的风险,给人类健康、伦理道德等社会领域带来生态风险。本文仅以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及外来入侵现象三方面所涉及的生物安全问题阐释生物安全的科学性与社会性。
1.转基因生物的应用概况与安全性
1.1转基因生物的发展历程
1983 年,世界第一例转基因作物——烟草问世;1986年,首批转基因作物——抗虫和抗除草剂棉花进入田间试验。1993 年,第一例转基因作物——延熟番茄获得美国农业部批准进入商业化生产种植;1994 年,第一个转基因植物产品——延熟番茄获得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批准进入市场。之后,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可以说分子农业的时代已经到来[2]。
1.2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争论
毫无疑问,生物工程技术将取代传统工艺和技术,为农业、医药、食品、环保、轻工业等部门带来无限商机,成为21 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重组 DNA 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目前还难以预测的危险。
1.2.1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性
由于可以使动物、植物、微生物甚至人的基因进行相互转移, 转基因生物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界、门概念,实现了在自然状态下无法实现的基因转移和基因突变, 具有普通物种不具备的优势特征, 若释放到环境, 会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 改变物种间的竞争关系,并可能导致对其他动植物的伤害和长期生态平衡的打破。一些实验和事实已经部分证明了这种担忧,其中加拿大的超级杂草事件、墨西哥玉米基因污染事件、美国斑蝶事件和中国转Bt棉事件是国际上关于转基因作物污染争论中最具影响力的四大事件[3]。另外,在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和利用中,遗传稳定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转基
因生物当代或后代中常出现一些变异,主要表现为转基因沉默和染色体变异。一旦这种不稳定性大规模出现并传播起来, 也不亚于一场灾难。但由于目前技术上的局限和转基因生物出现的时间不够长等原因,人类确实还无法对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作出确实可靠的评价,只能说基因工程在动植物上的应用具有风险性。但基因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盲目地禁止或阻止转基因生物的研究是不可取的。只有通过对其潜在威胁进行研究,在现有的技术能力和条件下加以控制, 最大化地保证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使之为人类的生活造福,才是正确的对待方法[3,4]。
1.2.2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就是用转基因生物生产和加工的食品,它可以是活体的,也可以是非活体的。转基因植物由于采用遗传工程操作的特殊手段,可能存在无法预测的其他性状的改变,从而带来某些转基因植物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在自然条件下存在着许多过敏源 ,在基因工程中如果将控制过敏源产生的基因转入新的植物中,将会对过敏人群造成不利的影响[5],如为了改变大豆的营养,人们曾经将巴西豆的基因转入大豆,而有些人对巴西豆蛋白过敏。1996年,Nordlee等报道,转基因大豆含有巴西豆的过敏源,可以引起部分人群发生过敏反应,该产品投放市场的计划因此终止[6]。
1.2.3转基因食品对一些社会伦理观念及道德规范造成的危害
人们对于转基因食品在伦理方面的主要担忧包括:将人类基因转入食用动物是不合适的;用含人类基因的生物体作为动物饲料是对人类的一种不尊重;将转基因动物器官移植给人体受到了伦理学上的异议,有人认为这对于人类和动物都是不仁道的;将动物基因转入食用植物可能会引起一些素食者的特别关注;将某些宗教团体禁止食用的动物基因转入他们通常食用的动物中可能会触怒这些宗教团体等[7,8]。
总之,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应当科学的认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应以辩证的眼光正确对待。
2.克隆技术的应用概况与安全性
2.1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
“克隆”一词,是“clone”的译音,其含义简单地说就是无性繁殖,指的是生物用体细胞进行无性生殖。1996年3月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和坎贝尔领导的科研小组利用克隆技术“克隆”出了“多莉”羊。克隆羊的诞生,证明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一样具有全能性。这一成果被誉为 20世纪最伟大、最有价值的科技突破之一。2001年11月25日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伍斯特的先进细胞公司序宣布 ,该公司利用克隆技术获得了含有6个细胞的人类早期胚胎[9]。
2.2关于克隆技术的安全性争论
克隆技术在选种育种、医学、免疫学、人类寿命、挽救濒危珍稀生物等方面有着不菲的价值。然而,克隆技术的负面效应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通过有性生殖所得到的个体,其生命力强于无性生殖的后代,通过克隆技术产生的个体生存能力必然会下降 ,这对进化是十分不利的。其次,克隆人是对性伦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的认识 ,对文明社会几千年形成的一套家庭、血缘等伦理道德观造成致命的冲击,同时,在法律上责任的认定也会变得模糊不清[9]。另外,动物克隆技术本身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多莉”是在克隆出 227 头羊中诞生的唯一健康的动物。可是 ,2002 年1 月6 日苏格兰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5岁半的“多莉”患有严重的关节炎,科学家推测这一疾病过早出现在“多莉”身上,很可能是克隆时造成的基因缺失[10]。
3.外来生物入侵及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3.1外来生物入侵概况
我国对外来人侵植物种类的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调查发现,我国外来杂草有108种,隶属23科、76属,其中被认为是全国性或是地区性的有15种。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动物所开展了外来植物 的调查、编目,发现我国至少有300种入侵植物。虽然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没有外来入侵动物种类的系统报道,但诸如美国白蛾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稻水象甲、班潜蝇、松材线虫、蔗扁蛾、苹果绵蚜、葡萄根瘤蚜、二斑叶螨、马铃薯甲虫、桔小实蝇、白蚁、红脂大小蠹等均属于外来有害生物,给农林业发展带来了数以百亿计的经济损失[11]。
3.2外来入侵种的安全性问题
3.2.1外来入侵种对本地生态系统影响
在自然界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将各自的种群限制在一定的栖境和数量,形成了稳定的生态平衡系统。当一种生物传入一新的栖境后,如果脱离了人为控制逸为野生,在适宜的气候、土壤、水分及传播条件下,极易大肆扩散蔓延,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破坏本地动植物相,危及本地濒危动植物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外来入侵种影响生态系统的机理及其带来的生态学影响有:竞争、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使本地种失去生存空间[12];与当地种竞争食物或直接杀死当地物种,影响本地物种生存;分泌释放化学物质,抑制其他物种生长;通过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降低物种多样性,使依赖于当地物种多样物种生存的其他物种没有适宜的栖息环境;大量利用本地土壤水分,不利于水土保持;影响遗传多样性[13]。
值得注意的是,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不同,外来入侵物种对环境的破坏及对生态系统的威胁是长期的、持久的。当人类停止对某一环境的污染后,该环境会很快 开始并逐渐恢复,而当一种外来物种停止传入一个生态系统后,已传入的该物种个体并不会自动消失,而大多会利用其逃脱了原有的天敌控制的优势在新的环境中大肆繁殖和扩散,对其控制或清除往往十分困难。而由于外来物种的排斥、竞争导致灭绝的本地特有物种则是不可恢复的。因而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14]。
3.2.2外来入侵种的传入途径
外来入侵种传入途径包括有意引入、随人类活动无意传入、自然传入三种,其中无意传入又包括随人类交通工具带人如豚草多发生于铁路公路两侧,最初是随火车从朝鲜传入[15];压仓水带来了近百种外来海洋生物,尤其是外来赤潮生物种加剧了我国沿海赤潮现象 的发生;随国际农产品和货物中带人假高粱是20 世纪 70—80年代从美洲国家 的进口粮食中传人我国的。我国海关多次查获号称“松树癌症”的松材线虫;动植物引种中带人如毒麦传人我国便是随小麦引种带人,它与小麦的形态极为相似,很易混杂于引种的小麦中;旅游者带人如我国海关多次从入境人员携带的水果中查获地中海实蝇、桔小实蝇等;北美车前可能是由旅游者的行李粘附带人我国[14]。
3.2.3外来入侵种的扩散机制
一般认为外来种的传入扩散过程分为传入、定植(殖)和扩散三个阶段,但有人对此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划分,如传入期、归化期、促进期、停滞期、扩张期、与本地生物互动期和稳定期等。虽然很多人承认入侵过程中存在有“停滞期”,但有关停滞期出现在那一个阶段,也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在传入和定植之间有“停滞”现象,而更多的人认为在定植和扩散之间存在停滞期。事实上,每一种入侵种生物都有其自身的入侵特性,扩散过程也不尽一致,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准确阐明每一个入侵过程[16]。
3.2.4对策
控制外来人侵种,应在明确入侵种的传人、扩散机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有效的加以控制。例如在制定外来种管理法规时,应充分考虑到入侵种传入的各个环节,针对每一传入途径制定相应的法制管理对策。尤其是对生物引种(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转基因生物)、交通运输、国际贸易货物、旅游等加强立法监管。树立和提高生物安全意识尤为重要。
4.我国生物安全法律体系的构建
生物安全问题表现为一种科学上具有不确定性的环境风险,而这种环境风险的发生将给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重大或者不可逆转的灾难。实施生物安全的法律保护,需要突破行为与后果之间具有确定性因果关系的传统法律观念,确立和运用风险防范法律原则。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1993年12月发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农业部1996年7月发布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这两部生物安全法规对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的生物安全管理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缺乏一部国家级的综合性生物安全法规;生物安全的法规体系、风险评估和管生物安全管理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等。特别是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外,《议定书》一旦通过 我国必须结合国情将《 议
定书》 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原则融入我国的生物安全法规才能与国际生物安全发展形势接轨 使我国的生物安全管理有法可依,保障我国生物技术的健康发展[17]。
参考文献
[1] 刘谦,朱鑫泉.生物安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王仁祥,雷秉乾.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应用概况与安全性争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出版,2002,3(003):26-29.[3] 张丽霞,刘慧.转基因生物安全性新探[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003):678-679.[4]李尉民,岳宁,夏红民.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风险与管理[J].生物技术通报,2000(3):41-44,46
[5] 魏伟,钱迎倩,马克平,等.转基因食物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2): 184~188
[6] 贾士荣.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及食品安全性[J].生物工程进展,1997,17(6):37-42.[7] 朱桢,刘翔.转基因作物—恶魔还是救星[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0,1(8):22-23.[8]贾士荣.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争论及其对策[J].生物技术通报,1999,15(6):1-7,38.[9] 马丹炜, 邝先慧,王跃华.生物安全问题的社会生态风险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3,24(12).[10] 白玄.基因的革命[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11] 强胜,曹学章.中国异域杂草的考察与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0,9(4):34—38
[12]黄忠良,曹洪麟,等.不同生境和森林内薇甘菊的生存与危害状况[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0,8(2):131—138.[13] 万方浩,关广清.豚草及豚草综合治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4] 丁建清,王韧.外来种对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58—61
[15] 关广清,韩亚光.豚草替代控制研究.豚草及豚草综合治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27—241.[16] 丁建清.外来生物的入侵机制及其对生态安全的影响[J].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4).[17] 刘标,薛达元.国际生物安全现状与我国的生物安全对策[J].农村生态环境,2000,16(001): 34-37.
第三篇:生物专业英语 课程论文
干细胞的初探与展望
材料与化工学院生物工程系
【摘要】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近年来干细胞的应用几乎涉及到所有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本文概述了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并综述了干细胞的可塑性、分离培养及其在基础研究及临床上的应用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可塑性;分离培养;应用
干细胞(stem cell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即这些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分裂维持自身细胞群的大小,同时又可以进一步分化成为各种不同的组织细胞,从而医学界称之为“万用细胞”。1981年英国的Evans和Kaufman用延缓着床的胚泡首次成功地分离了小鼠胚胎干细胞,从而在全球掀起了有关干细胞的研究热潮。1997年2月英国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威尔穆特博士等成功克隆出“多利”绵羊,1998年11月,美国Thomson和Gearhart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获得人胚胎干细胞及胚胎生殖细胞,此后,干细胞的研究便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1999年,有关干细胞的研究被Science评为1999十大科学进展之首。2000年12月干细胞研究再次被《科学》杂志评为该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一。下面就近几年来干细胞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根据干细胞的发育阶段,可将其分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和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AS)。胚胎干细胞即具有分化为机体任何一种组织器官潜能的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胚胎生殖细胞(Embryonic Germ Cell,EG)。成体干细胞即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但通常只能分化为相应组织器官组成的“专业”细胞,它是存在于成熟个体各种组织器官中的干细胞,包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11,NSC)、血液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表皮干细胞(EPidexmis Stem Cell)、肝干细胞(Hepatic Stem Cell)等。
1.1胚胎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胚胎干细胞最早是直接从小鼠早期胚胎分离建系的,它们具有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与其他细胞系相比较, 胚胎干细胞的特点在于:(1)具有不断增殖分化的能力,所以,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建立稳定的干细胞系,并保持高度未分化状态和发育潜能性。1999年Soiter等利用这个特性将ES/EBs及其分化细胞作为有关药物的针对筛选系统,进行药物毒性检测实验。(2)具有高度的发育潜能和分化潜能。体内外可分化出外、中、内三个胚层的分化细胞,可以诱导分化为成体细胞内各种类型的组织细胞。胚胎干细胞含有正常二倍染色体,具有种系传递功能,能广泛参与宿主胚胎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并形成包括生殖系在内的合体后代生殖细胞。(3)能进行体外培养扩增,还可以对其进行遗传操作选择, 如导入异源基因、报告基因或标志基因,诱导某个基因突变等。扩增、遗传操作及冻存均不丧失其多能性。冻存的细胞可在需要时随时解冻,继续培养不失其原有特性。
1.2成体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干细胞在分化为特化细胞之前常产生一种或几种祖细胞,然后由祖细胞分化产生特化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相比较,成体干细胞有以下几个特点:(1)成体干细胞体积小,细胞器稀少,RNA含量较低,在增殖过程中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在组织结构中位置相对固定。(2)成体干细胞数量很少,其基本功能是参与组织更新,创伤修复及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含量丰富的骨髓中,每10,000~15,000个骨髓细胞中只有一个造血干细胞[1],人和动物皮肤中的干细胞含量仅为7%~8%[2]。(3)成体干细胞常处于一个有干细胞细胞基质,对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起调控作用的各种信号分子的特定微环境或称生物位(nich)中,干细胞是自我复制还是分化为功能细胞取决于所在的微环境和自身的功能状态。
(4)成体干细胞没有确定的来源。有科学家推测,成体干细胞是胚胎发育过程中保存下来的未分化的细胞[1],这揭示成体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可能会有更多的相似性与同源性。
2.干细胞的可塑性
干细胞的可塑性主要是指成体干细胞的可塑性。人们把成体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其他类型组织细胞的能力的这种现象称为干细胞的可塑性(plasticity),横向分化(transdifferentiation)或转决定(transdetermination)[3]。
1995年,Pereira等证明,小鼠骨髓细胞在体外培养后具有向骨、软骨和肺基质转化的能力。1999年,Bjornson等将胚胎和成年小鼠神经干细胞,以及在体外克隆的神经干细胞移植给亚致死剂量照射的小本论鼠,结果证明神经干细胞可转化为造血细胞。同年Jackson等用 Hoechst333422-lowSP纯化的小鼠造血干细胞进一步证明它可迁移到肌肉损伤部位,在参与肌肉再生的同时也参与血管的再生。2002年Vescovi 等报道神经干细胞除有向神经元、星形细胞与少突胶质细胞分化能力以外,还可分化为造血细胞谱系。
肝干细胞也是干细胞可塑性的主要可靠证据之一。2000年Alison等和Lagasse等分别报道HSC可在体内分化成肝细胞。2001年Shen等在骨髓移植的试验中发现,肝脏干细胞能表达供体造血细胞的遗传标志。
这一系列的证据表明干细胞存在可塑性。然而,近几年来,部分研究学者对干细胞的可塑性提出了不同的看法:(1)细胞自发融合导致“可塑性”。英国科学家2002年,Ying等的研究结果表明, 胚胎干细胞在体外与神经或HSC共同培养时,能自发地发生神经或HSC与胚胎干细胞之间的融合,诱导NSC或HSC“横向分化”为胚胎样干细胞,然后展现出胚胎干细胞的表型特征与相应功能。同年美国科学家Terada等用充分的证据证明,骨髓细胞的多向分化是因为与胚胎干细胞融合所致,而不是骨髓细胞直接横向分化的结果。这两者的研究结果都表明,是由于发生了细胞融合,使所谓的成年组织干细胞具有了“可塑性”潜能。(2)成体干细胞的横向分化是成体组织中余存的胚胎原始干细胞所致。2002年Jiang等的研究结果证实,在成体组织中余存着一种数量稀少的胚胎样原始干细胞,表达胚胎干细胞的标志如Oct-
4、Rex-1及SSEA-1,体外培养条件也类似于胚胎干细胞,所谓的成体组织干细胞的“可塑性”很可能是这些细胞所为。(3)2002年,在Science和Nature上连续刊发的几篇文章指出,成体干细胞可塑性可能是实验设计不严谨,判断错误所致,认为所谓的成体干细胞可塑性缺乏科学依据。
3.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由于干细胞的数目很少,因此需要在体外对干细胞进行非分化性增殖。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的理论基础是其生物学特征,包括形态和结构特征及其生物学表型。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实验主要是建立在老鼠的实验上,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从小鼠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并在体外进行培养成功。近年来,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是在神经干细胞等成体干细胞的研究上。2002年陈雷等[4]应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从胎鼠脊髓分离到的神经系统的干细胞具有不断分裂增殖的能力, 可被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体所标记, 并在血清条件下分裂为神经系统多种细胞。2004年冯玉萍等[5]用胰酶消化加机械吹打分离大鼠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组织,之后用悬浮培养法、有限稀释法获得来源于同一细胞的亚细胞系克隆;2005年肖美玲等[6]用同样的方法分离新生昆明种小鼠(出生24 h 内)的大脑组织,利用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细胞,获得具有自我增殖能力的细胞克隆,两者经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为神经干细胞。
虽然老鼠的干细胞体外培养实验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人的干细胞的体外培养直到1995年,Thomson等从恒河猴的囊胚中分离,建立了第一个灵长类动物的胚胎干细胞株后,才获得成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1998年,Thomson和Gearhart分别用胚胎干细胞和胚胎生殖细胞建立了人的胚胎干细胞系,在体细胞与生殖细胞间架起了桥梁,为研究胚胎干细胞的发育,在体外培养人体细胞和组织,利用ES细胞治疗疾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报道分离了人的胚胎干细胞这一重大成果后不久,美国Advance Cell Technology(ACT, Worcester, M)的研究者宣称,他们通过使人的皮肤细胞和牛的卵细胞杂交,培育出了人的胚胎干细胞。所用的方法与克隆实验中采用的方法相似,基本上是对人的细胞重新编程并使其回到它最初的原始状态。该发现可能导致许多新方法的产生,如通过移植和细胞治疗来医治疾病。2002年李巍等[7]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 成功地分离培养了人胚胎大脑皮层神经干细胞,且能被诱导分化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经传12代后仍具干细胞特性。2004年王共先等[8]以器官捐献者的正常前列腺为研究对象,利用免疫磁珠细胞成功从前列腺基底细胞中分离前列腺干细胞。同年汪泱等[9]和罗树伟等[10]均成功分离培养了人胚脑神经干细胞,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研究。
4.干细胞的应用
胚胎干细胞是细胞的源头,具有多能或全能性,并能够无限分化,能够制造机体需要的全部细胞,因此在医学和生物学上具有巨大潜力,应用前景广阔。但它存在着移植免疫排斥的限制和伦理学方面的困扰, 而成体干细胞只能在体外有限扩增,多系分化效力低,通过体外的扩增培养虽能够提高转化效率, 然而体外转化是否会引起干细胞遗传特性的改变尚不清楚。但这类干细胞存在于宿主体内,可直接从患者自身获得,故无移植免疫排斥的限制也无伦理学方面的困扰,因此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的研究对生命科学领域而言,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4.1为发育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体外模型系统哺乳动物胚胎体积较小,而且在子宫内进行发育,因此很难在动物体内连续动态地研究其早期胚胎发育、细胞组织分化及基因表达调控,而来源于胚胎的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可操作性及无限扩增的特性,因此胚胎干细胞提供了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个体发育过程中极早期事件的良好材料和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通过比较胚胎干细胞不同发育阶段的干细胞和分化细胞的基因转录和表达,可确定胚胎发育及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发现新基因。结合基因打靶技术,可发现不同基因在生命活动中的功能等。
4.2在医学上的应用理论上讲,干细胞可以用于临床细胞移植治疗各种疾病和构建人工组织或器官,其最适合的疾病主要是组织坏死性疾病如缺血引起的心肌坏死、肿瘤,退行
性病变如帕金森综合征,自体免疫性疾病如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等。应用干细胞治疗疾病较传统方法具有很多优点:低毒性或无毒性,一次药有效;不需要完全了解疾病发病的确切机理;不存在传播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应用自身干细胞移植,避免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1999年Horwitz等[11]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治疗遗传性骨缺陷病,并取得了一定效果。2004年9月,意大利一名5岁、患有地中海贫血症的男孩卢卡,科学家通过从其弟弟的胎盘血中提取干细胞移植到卢卡身上,使其战胜病魔,完全治愈。
4.3生产克隆动物的高效材料胚胎干细胞是动物克隆的优良核供体。胚胎干细胞可以无限传代和增殖而不失去其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其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后在短期内可获得大量基因型和表现型完全相同的个体。胚胎干细胞与胚胎嵌合生产克隆动物可解决哺乳动物远缘杂交的困难问题。另外,由于体细胞克隆动物存在成功率低、早衰、易缺陷易突变等问题,且多是致命的,使胚胎干细胞的克隆研究仍十分重要。1999年Wakayaama等[12]用长期传代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克隆出31只小鼠,14只存活,存活率比体细胞克隆高。
5.问题与展望
近年来,随着生物细胞实验技术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干细胞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某些方面已有初步的临床应用。但是目前干细胞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许多理论问题亟待解决:(1)干细胞的许多机制还没完全清楚,比如在干细胞可塑性机理的研究上还存在着分歧。如何使干细胞在体外大量扩增,并诱导其分化是干细胞在医学临床上应用的关键。
(2)干细胞如何到达不同的靶目标,并分化为正确的细胞类型及正确的细胞数量、比例以及在正确的位置与正确的靶组织建立正确的联系而无任何错误连接等。(3)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问题:胚胎干细胞移植时会发生不适宜的分化,产生免疫排斥作用,但成体干细胞则没有这个问题,其主要的机理还没完全明白,因此干细胞在临床应用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
相信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不久的将来干细胞许多相关机制将被逐渐阐明,人类将有可能人为地控制影响干细胞分化的各项因素,但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仍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干细胞的临床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干细胞用于治疗许多疑难症状在动物实验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如果经人体临床试验成功,其潜在的效益将溢现出来,造福人类。
目前,我国在干细胞研究上相对落后,国家已经重视干细胞的研究,将干细胞的研究列入973项目,并成立了干细胞研究所,加强干细胞的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这将使我国在此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上得到更大的发展,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Weissman I L.Stem cells: units of development, units of regeneration, and units in evolution.Cell,2000,100(1):157-168.[2] Tani H, Morris R J, Kaur P.Enrichment for murine kera tinocyte stem cells on cell surface phenotype.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0, 97(20): 10960-10965.[3] Krause DS, Theise ND, Collector MI,et al.Multi-organ, multi-lineage engraftment by a single bone marrow-derived stem cell.Cell,2001,105(3):369-377.[4]陈雷,路来金,孟晓婷,等.胎鼠脊髓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 28(6): 580-582.[5]冯玉萍,李倬,刘建雄.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分化.中国兽医科技,2004,34(3):56-59.[6]肖美玲,罗焕敏,王成蹊,等.新生小鼠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暨南大学学报(医学
版),2005,26(2):215-220.[7]李巍,蔡文琴,吴康,等.人胚胎大脑皮层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解剖学报,2002,33(3):241-244.[8]王共先,傅斌,汪泱,等.人前列腺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江西医学院学报,2004,44(1):1-4.[9] 汪泱,邓志锋,赖贤良,等.人脑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的研究.江西医学检验,2004,22(1): 11-12.[10] 罗树伟,谢常青,卢光.人胚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9(2):129-131.[11] Horwitz EM, Prockop DJ, Fitzpatrick LA,et al.Transplantability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cells in children with osteogenesis imperfecta.Nat Med,1999 Mar 5;(3):309-313.[12] Wakayama T, Rodriguez I, Perry AC,et al.Mice cloned from embryonic stem cells.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9 Dec 21;96(26):14984-14989.Knowledges and Advances in study of stem cells
Chen Fan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bstract :Stem cells are non-specialized cells which have the ability of self-renewal and multiple 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The application of stem cells has nearly involved in all the research field on life sciences and biomedicine in recent years.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stem cells, and reviews the latest progress in the study on stem cell’s plasticity, isolation, culture in vitro, and its extensive application in bas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The prospects of stem cells are also discussed.Key words:stem
vitro;application cells;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plasticity;isolation;culture in
第四篇:小学课程改革论文[模版]
在夹缝中求生
——寻求“传统评价机制”与“素质教育”的切合点
岩口铺中心完小 唐益平
素质教育理念在我国教育大地上已经要求了很多年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在当今教育教学的现实之中,有很多人在这种观念和思想的突变之中还没有转过弯来,找不到向前的、适合新时代的步伐,或畏缩在“穿新鞋走老路”形式之中,或徘徊于“不得法”的困惑里。的确,在新的教学思想的不断涌入,而主体评价机制相对落后的特殊情况下,一方面教师要融入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的大流,另一方面又要结合实际,照顾到升学以及各级统考的压力,这使老师们难以取舍。如何找到一个合适途经,使得“鱼”和“熊掌”能得兼,这是当前我地区教师首当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个途经应该就是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一个有机切合点。
新课程体系教学,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但是,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首要的是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树立良好的改革意识,更新观念,从我做起,努力做好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中的教育教学、教学方法和教育角色的转变,实现教育改革的内涵发展,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特长学生。在这种要求下,教师们要想把语文课上好,使“改革”与“成绩”双收,就得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走好教学之路。
一、更新教育观念
当前,面对语文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想真正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没有必要的创新理念,课程改革是难以实现的。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由于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的智力、思维、接受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因此教师必须适应经济、网络、科技时代要求,更新观念。在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从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组织和实施自己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传授语文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模仿教育,探究问题方法的教育、做人的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尊敬师长和长辈教育,实现整体素质教育、培养完整人的教育。
同时还要改变对学生的传统意识,要遵循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和独立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使他们各自的特长都充分得到发挥。因此,新课程体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首要的是观念的更新。要做到观念更新,重要的是要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探究问题的基本策略,学习做人的起码道理,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角色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要使自己由一名教师向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过渡。
1、要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并使之逐渐形成新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放下权威、师长的架子,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各种问题,组织全体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实现生命的自我超越。网络和经济时代,由于人们观念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十分模糊不清,师长之间也应学有相长,共同进步与提高。因此,那种师道尊严的老面孔应该及早“下课”,应与学生打成一片,交朋友,谈心,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2、向学者转变
未来教育需要专家型的教师,而不是“教书匠”。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研究,即不是在书斋中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研究。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承担起语文研究者的角色,新课程的实施将为小学语文教师向研究型转变提供积极的学习机会。
3、新课程更需要开放型的好教师
一个只会把语文教科书的内容搬到学生头脑中的教师显然已经落伍。学校越来越广泛地同社区发生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学校教育应与社区生活、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助,重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也为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终身教育创造了条件。
三、掌握科学的探究学法
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启发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要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教师首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其次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改革原有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读书、作业的时间。学生读懂的问题,教师不需要讲解;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领悟,让学生试讲;学生有问题可随时发问,有不同见解要随时发表;学生实在弄不懂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播、评、导或精湛的讲解。
四、加强合作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而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课改的实施对于绝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几乎很难独立一人较好地完成对学生课题的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善于了解其他学科,不要把自己任教的学科看做孤立的整体;要改变彼此孤立的局面,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与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打交道;要互助配合,齐心协力培养学生,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互相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仅要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重要的是要了解相邻学科的思想、内涵和科学方思维方法,要将其他学科的思想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到学生中去,实现人的综合教育。
五、与时俱进
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明确自己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要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切实落到实处,将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作为自己担负的职责。这也是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对于语文教师的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综小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只有从我做起,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掌握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育人基本原则,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探究新时期教育改革模式,大胆质疑,勇于面对问题,善于解决问题,以一个学者型、研究型的姿态参与到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去,为自己在“素质教育”与“传统评价”的夹缝中寻找到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第五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给音乐师范生的启示
姓名:
班级:1 学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给音乐师范生的启示
摘 要:新课程改革后,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必须进行重组或转型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为适应新课改的发展,中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科学的世界现、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有粉湛的专业技能,才能展现教学艺术;要有丰富的文化修养等综合的素质,才能成为新一轮玉拙教育课程改革合格的音乐教师。
关 键 词:新课程 课堂教学 培养目标 程改革
音乐新课标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审美、创造、交流和传承”四方面,核心是学生的审美体验,途径是音乐实践活动。它标志着以传授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的解体,反映着对音乐课堂教学进行重组或转型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一、新课程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
新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与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为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同时也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眼于人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课程观的改变, 期待的是教师要从执行者转变为建设者;学生要从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等教与学行为的变化和创新, 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新课程的实施犹如乘风扬帆的大船,与之同行的教师只有尽快调整行为、转变角色,才能跟上时代潮流。音乐新课程同样也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式等。因此,高师声乐教学必须从如下几方面来重视学生作为未来新课程改革中的音乐教师基本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强调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学比较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组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求。音乐新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来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 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内在的发展需求和音乐教学相吻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2.培养学生构建起超越学科的生态型知识结构。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有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学经验,强调学科知识的常规教学并能胜任自如。音乐新课程却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强调音乐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这些要求促使我们在高师声乐教学中,要紧随社会发展,多领域摄取与音乐课程相关的学科,如语文、历史、地理、民族、民俗、宗教、哲学等学科的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开放状态的生态型知识结构,真正实现高师声乐学生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3.培养学生掌握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协教学方式。在中小学音乐新课程中由于贯彻新的教育理念, 格外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因此带来了音乐课堂丰富多彩的互动教学。为了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 中小学音乐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时,互动教学活动将不断促使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因此,在中小学音乐新课程中, 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给音乐师范生的启示
姓名:
班级:1 学号:
师将是一个开拓者和创造者,课程将是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这就要求高师声乐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不断地完善自己,在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这样才能为高师学生将来走进新课程,为其提供最基本和最有利的保障。
二、高师声乐教学对中小学音乐新课程的适应
在高师声乐教学中, 要紧紧围绕中小学音乐新课程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艺术实践等多方面进行改革,重点要做到:
1.声乐技能和声乐理论相结合。高师声乐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中小学音乐教师,要求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仅具有较强的歌唱能力,还应具备声乐理论知识的讲授能力、声乐或唱歌课的教学能力。但长期以来,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往往对声乐理论的教学不够重视,教师经验性的教学方式仍占据了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声乐个别课中,教师往往着重于声乐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将声乐训练中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作系统的讲授,对于教学内容的讲解也常常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既不系统也不规范,同时也造成了课时浪费。以至于有些学生虽掌握了一定的声乐技能,但对声乐理论知识知之甚少,出现了只会唱,却讲不出所以然的现象。
事实上声乐技能的学习过程并不是孤立的,它的掌握程度与人的生理及心理状态、文化素质和教学方法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必须把声乐技能课教学建立在科学、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之上。没有明晰的声乐理论作为指导,仅凭一种感性认识,将会给声乐学习带来困难并使其受到制约。因此,高师声乐教学要根据学生学习声乐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实用性原则来开设声乐理论课,使我们的声乐教学规范化、合理化。此课应从新生入学的一年级开始,集体开课、统一教学。每周1学时,开设1学年即可。教学内容可以从音响学、生理学的角度讲解,如:歌唱的姿势、发声器官的构成、发声基本原理、声乐与艺术语言以及声乐发展史等, 增加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认知与了解,促使其音乐素养的提升,更好地为声乐技能教学做好理论储备。
2.个别课和小组课相结合。这种教学形式充分体现了个性化与团队化的互补。个别课(一对一)因材施教,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它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学习声乐,而且也能根据每人的声音特点和综合素养,制订出一套适合于个人的声乐教学方案。这种授课方式能让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很好地突出了艺术的个性原则,并且符合表演艺术的特殊规律,效果十分明显,也是学生掌握发声技法的最佳途径。小组课则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有很大的教学优势,如:讲授必须掌握与了解的声乐理论知识、发声的基本方法、正确的呼吸方式、喉咙的打开与共鸣训练及解决他们在发声技巧、音乐表现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等。此外,还可以利用小组课,进行各种重唱形式的训练,如:二重唱、四重唱、小合唱等。
把个别课与小组课相结合,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引导,兼取众长,普遍参与,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音乐审美能力。这样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培养团队协作的理念,是进行交流合作的很好途径。
3.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相结合。声乐是一门表演性、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我们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给音乐师范生的启示
姓名:
班级:1 学号:
能因为高师声乐教学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而忽视了艺术实践的重要性。没有艺术实践的声乐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艺术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完善,课堂教学是艺术实践的前提和有力保证,二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这既是声乐艺术自身的特点,也是基础教育中音乐教学的自身特点。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维丰富的文化内涵、个性鲜明的人文特点,超然洒脱的人文关怀,都是耐人寻味的。要想在中学音乐教学中体现出来,教师须具有综合运 用各种文化知识的能力,概括地说,要具有:本土与外来、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批判融和的能力;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的求同存异的能力;相关学科的交叉联系的能力。才能在教学中引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民族个性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提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新课程对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师素质的要求是综合的,没有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就不能正确把握中学音乐教学的方向;没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艺术就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教学活动;没有一种“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就很难实现新课程的目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学习,才能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合格的音乐教师。
姓名:xxx
班级:10xxxx
学号:1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