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物专业药理学课程考试改革研究
生物专业药理学课程考试改革研究
摘要 分析了课程考试的现状,并对生物专业药理学课程考试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方法进行改革,形成系统的课程考试改革方案,为相关院校药理学课程考试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物专业;药理学;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0-0324-02
Study on Examination Reform of Pharmacology in Biological Specialty
WANG Yuan-qing ZHOU Bo WANG Yong-hong WU Shu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Changsha Hunan 410004)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urse examination,and reformed the examination content,examination forms,examination method of the pharmacology course in biological specialty.As a result,the reform program on curriculum examination system was created,which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pharmacology curriculum examination in related college.Key words biological specialty;pharmacology;examination reform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督促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加强考试管理,改革考试制度、形式、内容和方式等,使考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充分发挥考试的积极功能,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我国自2008年8月启动面向202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工作,其中考试改革是重点。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药理学课程已成为生物专业包括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的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结合课程考试的现状,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物专业药理学课程考试改革实施方案为例进行考试改革研究。课程考试的现状分析
1.1 考试目的分歧,缺乏交点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学习是为分数而学习,为分数而考试,考试成为获取学分与文凭的手段,从而使学生不注重学习过程,而只注重考试分数。对教师而言,考试只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而已,通过考试给学生一个分数评价意味着该门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对于教务管理者而言,考试结束后关心的是及格人数、补考人数、重修人数、需要做学籍处理人数、是否要开设重修班、考纪考风等;对于财务管理者而言,关心的是学生是否缴纳重修费,是否支付教师给学生补考或重修所获的津贴。这样,教师、学生、管理者之间对考试的目的没有交叉点,没有共同的切入点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
1.2 考试形式单一,缺乏科学性
由于药理学课程理论性与基础性较强,要求记忆与理解的内容较多,因此目前高校药理学考试形式依然是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采取笔试形式多,开卷、论文写作、课间讨论、答辩等方式少;理论考试多、实践操作技能能力考查少;一次考试定结论多,数次综合考核评价的考试少的弊端[2]。一次性闭卷考试仍是该课程考试所采用的主要考核方式,但仅凭一次理论考试试卷难以全面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难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思维能力,因此以一次期末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果是不科学的。这种单一的考试形式虽然操作简单,便于管理,但由于试卷考试都要求在考试的2 h内完成,基本上考察书本知识,无法提供一个让学生自由自主学习的机会与平台,特别是无法提供通过网络学习的机会,不能体现学生的发散思维模式。现有考试形式的知识覆盖面窄,考察代表性差,难以客观、全面地评价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也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
1.3 考试内容片面,重知识、轻能力
目前,药理学课程由于内容较多,理论性较强,特别偏重于知识记忆与理解,因此课程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教师课件、教师考前划定的范围和重点,而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提高的考核普遍不足。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往往形成“被动灌输式思维”,而没有形成“主动创造发散性思维”,结果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培养。特别是现有的考试题型不合理,以名词解释、填空、选择、是非判断和简答等客观性试题为主,而综合性思考题、分析性论述和创新性提高题等主观试题的比重太少。这种考试形式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改变了药理学课程应用性的初衷。课程考试改革实施方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创建于1999年,并被批准为湖南省重点专业,药理学课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但在药理学考试目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等许多方面同样也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目前,我校药理学课程考核成绩主要是由平时考勤(占30%)与期末考试成绩(占70%)综合而成,这种考试评价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生物技术专业对人才创新性培养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在大力开展教学改革同时,加强对药理学考试改革及评价研究,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改革药理学考试内容,就是要树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现代考试理念,按照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宽厚的知识基础的要求进行考试,应该把考试内容定位在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查上,即考试内容和方式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理性思维品质的形成,从而推动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3]。
2.1 课程考试模块的改革
改变以往单一试卷考试的形式,药理学考试由理论课程考试与实验课程考试组成;改变以往由理论考试70%与实验考试30%的组成形式,而是由理论考试与实验考试单独百分制,理论或实验不及格者都需要补考。通过这样的改革,实验课程从理论教学中彻底独立出来,提高学生对实践课程的重视度与认可度,达到提高实践操作技能的目的。
2.2 理论考核组成模块改革
改变以往理论考试以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局面,本次改革使理论考试由平时考勤、课后作业(以PPT形式上交)、课间讨论、期末考试等部分组成。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
由图1可知,改革前的考试是根据总分的多少来判断是否合格,新考核规则是按照总分和各分点的得分2项分别进行判断。每项分点必须达到及格分数,并且总分达到分数才可以通过考试,否则即使总分再高,有一项没有达到合格水平也不能通过考核,即考核中的每个分支均要高于60分才算合格。其中课后作业需要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后通过网络与图书馆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来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去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作业的形式表现出来。课间讨论是在上课时由教师当堂提出问题,请学生随时分析问题,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达到考核的目的。这种理论考核是多层次、多水平、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包括学习态度、理论应用、综合知识与技能等全方位考察。
2.3 试卷考试题型改革
课程试卷考试以往都是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等几种客观题型,这些客观题型将学生局限在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上,不能使其灵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而改革后增加病例分析题,即描述一些病理症状后让学生根据症状判断疾病、选择药物、药物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等。通过病例分析题目的考核,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成就感。
2.4 实践考核方式与内容改革
药理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而理论往往需要实践去消化,因此要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改革前,实践与理论考试放在一起,改革后将实践考核独立作为一门课程单独进行考核,单独记录成绩。这样充分突出了药理学实践的重要性,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实践操作的积极性。在药理学实验中,由于涉及到一些动物实验,而很多学生特别是女学生不敢动手操作动物实验,对实验基本操作掌握不牵固。而通过实验的操作考核,可以督促学生更主动积极地进行实验操作学习,否则实践考核无法获得及格标准。
实践考核过程中,按照图2的考核指标进行评价,即对学生的实验预习、考勤、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等进行综合评定,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上实验课之前1周,把实验的基本内容、动物实验基本操作的视频等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好好预习;在第1次实验课的时候,将实验注意事项、实验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实验的考核标准与评价体系告知学生,让学生理解实验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做实验,带着目标做实验,从而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
2.5 考核后信息反馈改革
以往的考核中,学生只从教务系统里中查到自己的分数,不知道自己的失分知识点在哪里,这样学生没有对自己不足的知识点进行再消化。为改变这种局面,药理学考核改革增加考核后再分析的过程,也就是任课教师在某一单项考核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及时向学生反馈。这不仅可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体现考核评价的真正价值。这样可以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互动。结语
课程考试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相关制度支持,需要教师用心设计,需要学生的用心投入学习才能顺利完成,并达到良好的效果。药理学课程考试改革要从理论到实践、从形式到内容、从考前提示到考后反馈消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改革。而目前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严重,因此教学改革特别是考试改革路程很曲折。应从制度方面增加改革力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4]。参考文献
[1] 张元勋,陈铭.高校考试制度改革探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1):223-227.[2] 程琴,谢大蓉,刘克林.高校考试改革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8,7(7):682-683.[3] 杜春娟.考试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30(8):21-24.[4] 洪浩.药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药学教育,2006(1):26-28.
第二篇: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改革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改革研究
传统的钢琴课,教学内容主要以钢琴曲为主,上课形式也比较单一,形式多为钢琴集体课,全班学生弹奏同一乐曲。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够胜任现在的教育环境。为了解决这种教学上的矛盾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钢琴课程改革,本文从钢琴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课后练习、教学评价五方面来论述。
一、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内容的安排要适应幼儿园的工作需求,一味的单纯提高钢琴演奏技术并不可以解决幼儿园音乐课程里的所有问题,要“弹”、“唱”结合才能给幼儿呈现完整的歌曲。弹唱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点技能之一,钢琴课是技能课,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是必修课。为了给以后的用人单位培养合格的幼教人才,制订完整的教学规划是十分必要的。学前教育钢琴课程开设三年,共计五个学期(其中最后一个学期,学生进入幼儿园实习,不在学校上课,故五个学期)。第一个学期是钢琴基础(上),第二个学期是钢琴基础(下),一年级就是要学习钢琴弹奏技能基础知识,让学生能够演奏简单的练习曲和乐曲。第三个学期是钢琴与幼儿歌曲伴奏,第四个学期是钢琴与少儿歌曲伴奏,二年级学习弹唱的基础知识,让学生能够弹唱简单的儿歌曲目,把“弹”和“唱”两项技能有效结合起来。第五个学期幼儿歌曲编配与弹唱,三年级学习为儿歌自己编配伴奏的知识,目的是让学生参加工作后,即使没有学过的儿歌,也可以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为歌曲编配伴奏,进行音乐活动教学。这样,在三年的课程学习里面,我们加大了弹唱和伴奏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具备自弹自唱能力的同时还要具有编配伴奏的能力。加强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同时给学生提供出很灵活的即兴伴奏空间。让每位学生都有所进步。
二、教学方法
以前的钢琴课,因为是一名教师对多名学生授课,学完一首乐曲后,当教师想了解班上学生的掌握情况时,教师需要让每位同学都弹奏一遍,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弹奏情况,将出错的地方再讲给学生,督促学生改错。所以教师整节课忙,而学生给老师弹一遍以后就万事大吉,甚至开小差、做动作等。钢琴课程改革后,使用了新的教学方法,这种现象再也没有了。以四十五人的教学班为例,首先教师集体给学生讲授新课,要尽量的放慢速度,把每个知识点讲清楚,甚至可以多重复几遍,学生有疑问的地方也可以当堂提问,或是给老师交流。争取利用集体授课的优势,在同一时间段内,将教学内容清晰的教授给这所有同学。待学生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可以把这四十五人分为八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组长。教师首先检查这八位组长的弹奏情况。再请这八位组长去检查本组的其他成员,如果哪个组员某个地方弹错了,组长可以帮他纠错,督促其改正。这样的话,八位组长同时进行去检查自己组的组员,比教师一人去检查四十五名学生所用的时间要少很多。组长检查过以后,为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进行抽查的环节。一般情况下,组长检查后,同学们一些明显的问题会在组长的督促下改正。所以,到教师抽查的环节,教师会进行得比较快,只需要将一些容易疏忽掉的小问题再强化一下就可以了。刚开始分组检查学生的弹奏情况时,还是建议教师尽量多的去抽查学生,以便于教师宏观的掌握学生的情况,但不要按一定的规律,这样学生会随时保持准备状态,也无暇去做与学习无关的小动作了。待这种上课方式形成规律以后,教师可以逐渐减少抽查的人数,以避免一些无效或低效的时间资源浪费。这样一节课下来,每位同学随时都有事可做,没有闲暇时间开小差,教师也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又不必担心下课时间到了还有学生没有检查完。
三、教学形式
钢琴课大多都是采用集体课的形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应用,许多教师都对这种上课形式进行了很多方面的论证和研究。虽然这种上课形式具有单位时间内可以给全体同学同时教授弹奏要点的优点,但也存在许多的弊端,如对学生的个体弹奏关注度不够等等。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不是固定不变的。钢琴课程改革后,我们在综合集体课优势的前提下,又融合了小组课和个别课。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采用集体课形式讲授,一些个性突出的问题采用小组课形式讲授。对个别进度快的学生或者进度慢的学生采用个别课的形式单独辅导,这样就能充分利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照顾到每一位学生。集体课与小组课互为补充,取长补短,相互支撑,发挥出钢琴教学的最大优势,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同一课堂里得到全面的关注。
四、课后练习
钢琴课程,如果只是单单依靠每周两节课的课上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钢琴课程改革后,对于课后练习的关注度大大提高。
技能的学习有时会让人感到枯燥,尤其钢琴的练习更是一个漫长的、艰苦的过程。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是很难坚持下去的,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在一年级的开始就给学生灌输一种思想――“让学生把练琴当成乐趣,培养学琴的兴趣,养成每天练琴的习惯。让学生知道“冰冻一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没有日积月累的辛苦付出,就不会有硕果的收获。没有持之以恒的态度,就会半途而废。“温故而知新”,学习任何知识,如果想要牢固的记住它都必须经常的复习。钢琴学习更是离不开课后的复习。学生上完课后,应该把每天的练琴时间安排好,并且认真对待每一次的课后练琴。由于缺少了教师监督和辅导,所以,有些学生在练习的时候就不会那么认真了。导致练琴的效率不是很好,错误很多。因此应该让学生掌握课后练琴认真仔细的正确方法,鼓励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高。
五、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查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考核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数,让学生把每一次回课都当做是表演,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用发散的思维,全方面、多维度的去评价学生,要将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即兴弹奏的能力也纳入到评价的体系中去。建议采取诊断性评价(授课前)、形成性评价(教学进行中)和总结性评价(授课终了)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期伊始,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基础,学生因为过往的经历不同,对于钢琴知识的掌握也是良莠不齐的,教师要宏观掌握学生的情况,再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期末时都会有所收获。切勿“一刀切”,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如出勤率、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等等,并做详细的记录。期末考试时,除了本学期所教的几首乐曲,还可以安排一些需要即兴伴奏的简短儿歌,考察一下学生即兴弹奏新乐谱的能力。最后再慎重的做出评价,同时给学生点明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即下学期要努力的目标。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钢琴课。
本文系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资助,(立项编号:2016-JSJYYB-212)。一般课题“工作过程导向的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课程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三篇:关于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郑书国*,王宏婷,杨解人
(皖南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安徽 芜湖 241002)
【摘要】护理药理学是护理专业主要基础课程之一,加强护理药理学教学改革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关键环节。建设具有护理专业特色的药理学教材、培育高素质的药理学教学团队、改革药理学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其符合护理专业特点,是提高护理药理学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药理学;护理药理学;教学改革
护理服务是临床医疗实践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与临床医学既密切相关,又存在本质区别。随着近年来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的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不仅要有精良的专业技术,还要有全面的学科知识,尤其是药理学知识更是贯穿于整个护理程序的始终。然而,由于受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影响,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多年来一直沿用临床医学教学模式,既缺乏护理专业特色,也难以适应现代护理理念的要求[1]。为了提高护理药理学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笔者所在教学团队根据临床护理工作特点,对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高质量教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证。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所开设的药理学,其课程设计与教学大纲均沿用临床医学专业模式,虽然也有专供护理专业使用的药理学教材,但其在内容的编排上仍圄于传统药理学模式,未能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特色[2]。为此我们在总结多年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护理药理学》。
1.调整教材内容,突出护理专业特色。现代护理模式已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模式向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整体护理模式对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力求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融入教材中,在注重药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强化与临床护理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对有关药物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的描述适当精简,优化药动学内容,进一步突出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并增设用药护理程序及药物不良反应护理对策等,为增强护士实施整体护理能力和提高护理用药水平奠定基础。
2.联系临床实际,注重教材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当今医药学发展迅速,每年都有大量新药上市,一些传统药物也常因安全性或有效性等方面的问题而逐渐被临床淘汰。为此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除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及时将有关新药纳入教材外,还积极与临床教师、临床医生和一线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征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临床用药实际,对于一些临床已基本淘汰的药物和一些基本理论与临床治疗实践严重脱节的内容大胆舍弃,力求保证教材的时效性和实用 性。
3.调整教学大纲,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传统的药理学教学大纲主要强调学生对药理学内容的记忆,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对于复杂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尽可能地采用简单形象的图示加以说明,克服了大量文字叙述的单调、枯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据此,我们对教学大纲也做了相应调整,重新分配了教学学时,着重强调对药物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引导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记忆,逐步摆脱惯用的死记硬背学习模式,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程的规划者和实施者,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师资队伍,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打造一支精良的教学团队。
1.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构建优秀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近年来,通过人才引进与自主培养相结合的模式,药理学教学团队在学历和学缘结构上得到明显改善,团队成员90%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加强年轻教师培养,选送优秀年轻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每年组织年轻教师参加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开拓视野,培养其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目前,药理学教研室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力突出、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2.加强学习交流,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目前,药理学教师主要来源于临床医学或药学专业,大多缺乏护理专业相关背景和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涉及临床护理实践的有关内容往往难以准确把握。为此,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如定期开展教研沙龙,学习讨论如何在药理学教学中渗透护理程序,使学生全面、立体地掌握药物特性;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讨论教材使用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交流经验和教学体会;开展药理学教师与临床护理人员交流活动,了解临床护理需求及用药护理实际情况,力求使教学活动更贴近于临床,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
三、加强教学方法改革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也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在传统的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着眼于教材内容的讲解,往往孤立地讲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内容,而学生则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利用药 2 理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结合护理专业特点,对护理药理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在教学中融入护理程序。护理程序是指导护士实施计划性、整体性护理的一种理论与实践模式,是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核心。护士处于临床工作第一线,既是药物治疗的实施者,也是用药过程的监护者,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药理学知识,还要能将有关知识运用到护理程序中,从而协助医生正确诊断、用药,使药物治疗达到最佳效果。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护理程序评价药效和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是护理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目标[3]。在护理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护理程序引入教学过程,使药理学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整体护理的要求进行,将护理程序与药理学有机结合起来。在讲述每一类药物之前,首先引入具体病例,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护理评估和诊断,拟订护理计划,进而引出将要讲述的药物。在讲解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观察和评价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并组织学生讨论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开展案例教学法。传统的药理学教学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注重教材内容和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也逐渐养成了死记硬背、懒于思考的被动学习习惯,且普遍觉得药理学内容枯燥乏味、难懂难记。为此我们在护理药理学教学中开展了案例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将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注意事项等教学内容融入案例分析之中。通过案例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师生互动,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对药理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4]。
3.加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多种信息集于一体,综合发挥各种媒体信息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5]。在护理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广泛地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将复杂的药理作用和机制以图片、动画等形式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如在讲述抗心律失常药时,采用动画辅助讲解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及心律失常类型,能将复杂的机制简单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4.改革实验课教学。实验课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验证课堂教学理论,加强学生对药物作用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药理学实验教学 3 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内容单调且缺乏护理专业特色,教学方法也多采用教师讲解、示教,然后由学生进行操作的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积极性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此我们总结多年实验课教学经验,结合护理专业临床工作特点,对护理药理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建立新的实验课程体系。在新体系中保留了经典的、有代表性的、实用性强的实验内容,如处方及药物基本知识、药物对消化道平滑肌运动的影响等,适当增加了符合临床护理特点的实验如不同途径给药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及药物体外配伍禁忌等内容,加强学生临床用药安全意识。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积极寻找对策,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做好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总之,临床护理工作特点决定了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不能简单套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模式。我们通过教材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方法改革等一系列举措,有效提高了护理药理学教学效果,为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盛芝仁,黄善定,宋前流.从临床需求谈护理药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7:86-87.[2] 黄宁江.浅议护理专业药理学的教学改革[J].右江医学,2009, 37(1):105-106.[3] 梁翠英,聂珍贵,高春燕.在药理学教学中渗透护理程序的实践与思考[J].护理教育,2006, 24(12):83-84.[4] 谭安雄.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 2008,3(28):203-204.[5] 张艳,周鸿立,展瑞岩.浅谈多媒体在药理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与弊端[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0, 27(5):28-30.本文为安徽省省级教学团队“药学教学团队”资助项目。
郑书国:通讯作者,男,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药理学、中药药理学。
第四篇:《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绪 言(1学时)
掌握:药物和药理学的概念
熟悉:
1、药理学的性质和任务,以及与基础医学的相互关系。
2、新药的药理学研究。
了解:了解我国本草学的贡献和药理学的进展。
第二章 药动学(3学时)
掌握:
1、掌握首关效应和肝肠循环的概念。
2、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肝药酶,特别是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特性及其在药物转化中的作用,药酶的诱导与抑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3、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一级动力学、零级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和血浆半衰期的概念和意义。
熟悉:
1、药物排泄途径(影响肾脏排泄的因素;胆汁排泄与肠肝循环)。
2、稳态血药浓度、负荷量和维持量的概念,以及给药方案。
3、血浆蛋白结合的类型与意义。
了解:1.了解开放性一室与二室模型、药物消除速率常数和药物消除率的概念。
2.了解多次用药时的药时曲线特点。
第三章 药效学(3学时)
掌握:
1、药物的基本作用
2、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和两重性。
3、激动剂、部分激动剂和拮抗剂的概念、特点,以及竞争性拮抗剂和非竞争性拮抗剂的概念和量效曲线特点。熟悉:
1、受体的概念、特性、类型与调节。
2.量反应和质反应的概念、量效关系的曲线特点、有关的名词如最小有效量、常用量、极量、效能、效价强度、ED50、LD50等。
3.治疗指数、安全指数与安全界限的应用意义。了解:
1. 受体学说。
2. 细胞内信号传递系统与药物作用的联系;药物作用机制;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理。
第四章 影响药效的因素(1学时)
掌握:耐受性、耐药性、药物依赖性、协同作用及拮抗作用的概念。熟悉:种属差异、个体差异、病理状态对药效的影响。了解:药物方面的因素和药物相互作用对药效的影响。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概论(1学时)
掌握:传出神经按递质的分类及其作用受体,如肾上腺素受体α(α1及α2)和β(β1及β2),胆碱受体M(M,多巴胺受体和突触前膜受体。各型受体的生理效应。
1、M
2、M3)和N(N
1、N2)熟悉: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释放和消除。了解:
1.药物作用方式。2.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
第六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和胆碱受体阻断药(3学时)
掌握:
1.毛果芸香碱主要兴奋M胆碱受体对眼睛的作用、用途。
2.阿托品对M胆碱受体的阻断作用,如对心血管、平滑肌、腺体、眼、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熟悉:
1、阿托品的用途、不良反应、中毒症状及解救原则。
2、山莨菪碱及东莨菪碱的作用特点、用途。了解:
1.乙酰胆碱的M样作用、N样作用和中枢作用。
2.后马托品、丙胺太林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3.神经节阻断药(如美加明、阿方那特)的对N1受体的拮抗作用、用途、主要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3、了解骨骼肌松弛药琥珀胆碱和筒箭毒碱的作用特点及中毒解救。
第七章 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1学时)
掌握:新斯的明对胆碱酯酶易逆性抑制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
熟悉:1.有机磷酸酯类在毒理学上的意义,中毒机理(对胆碱酯酶难逆性抑制作用),急性中毒的症状及解救原则。
2.氯磷定与解磷定复活胆碱酯酶的作用机理、用途和不良反应,它们与阿托品的协同作用。
了解:新斯的明的药动学特点。毒扁豆碱的临床应用。
第八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3学时)
掌握: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禁忌症。熟悉:
1、麻黄碱的作用特点、用途及不良反应。
2、多巴胺兴奋α、β1及多巴胺受体的作用特点及用途。了解:
1.阿拉明、新福林及可乐定的作用特点及用途。
2.多巴酚丁胺、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的作用、用途。
第九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2学时)
掌握:
1、酚妥拉明、酚苄明的作用强度、维持时间和用途。
2、β受体阻断药作用(受体阻断、内在拟交感活性,膜稳定作用)。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熟悉:β受体阻断药分类。了解:
1.β受体阻断药的构效关系。
2.拉贝洛尔的作用、用途。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自学)
掌握:常用局麻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及丁卡因的特点,作用强度、毒性及用途。熟悉:局麻药的作用机理、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了解:
1.局部麻醉概念。
2.局麻药应用方法。
第十一章 全身麻醉药(自学)
掌握:乙醚、氟烷、甲氧烷及氧化亚氮的作用特点。
熟悉:硫喷妥钠、氯胺酮、依托咪酯、丙泊酚和羟丁酸钠的作用特点。了解:
1.吸入性麻醉药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决定药物吸收、分布、排泄的因素。
2.麻醉前给药,诱导麻醉,基础麻醉的概念。
第十二章 镇静催眠药(2学时)
掌握:地西泮的抗焦虑、镇静、催眠、中枢性肌松和抗惊厥作用,以及作用机理(拟GABA作用,苯二氮卓受体)和主要用途。
熟悉:地西泮的耐受性、成瘾性及其它不良反应。了解:
1.硝西泮和三唑仑的作用特点。
2.苯巴比妥、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和硫喷妥钠的作用特点和用途、不良反应及解救措施。
3.水合氯醛、佐匹克隆和扎来普隆的作用特点。
第十三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2学时)
掌握:
1.苯妥英钠抗癫痫的作用,作用机理。
2.乙琥胺和苯巴比妥抗癫痫的作用。丙戊酸钠的作用和用途。熟悉:
1. 抗癫痫作用与脑内GABA的关系。
2. 地西泮及氯硝基西泮的抗癫痫作用特点。3. 硫酸镁的作用和用途。了解:
1.苯妥英钠药动学特点,毒性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2.去氧苯比妥的抗癫痫作用特点。
3.硫酸镁的不良反应和中毒的抢救。
第十四章 抗精神失常药(2学时)
掌握:氯丙嗪的镇静、抗精神分裂症、降温、镇吐、对心血管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以及药理作用机理、主要用途和不良反应(锥体外系反应等)。熟悉:
1. 多巴胺受体与中枢的多巴胺能神经通路。
2. 氟哌啶醇、氯氮平、舒必利、五氟利多和利培酮的作用特点。了解:
1.精神失常的概念及抗精神失常药的分类。
2.抗抑郁症躁狂药的作用和机理。
第十五章 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2学时)
掌握:左旋多巴作用、作用机理和用途。
熟悉: 左旋多巴与α-甲基多巴肼(抑制外周多巴脱羧酶)合用的目的。了解:
1.溴隐亭、金刚烷胺的作用特点。
2.多奈哌齐、石杉碱甲、加兰他敏、卡巴拉汀和占诺美林的治疗老年性痴呆机理。
第十六章 镇痛药(2学时)
掌握:吗啡的镇痛、镇静、抑制呼吸、兴奋平滑肌等作用及镇痛作用机理。熟悉:
1. 吗啡的用途、不良反应、成瘾性、中毒的表现与抢救原则。
2. 哌替啶的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镇痛新为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及作用特点。了解:可待因、烯丙吗啡、丁丙诺啡和纳洛酮、美沙酮、芬太尼、曲马朵、喷他佐辛和罗通定的作用特点。
第十七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2学时)
掌握:
1.解热镇痛药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机制。
2.阿斯匹林的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熟悉:
1.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吲哚美辛的作用特点和临床用途。2.解热镇痛抗炎药与环氧加酶两种同功酶的作用关系。了解:
1.保秦松、双氯芬酸、吡罗昔康、美洛昔康、塞来昔布、尼美舒利等的作用特点。2.秋水仙碱、丙磺舒、别嘌醇和苯溴马隆的抗风痛作用。
第十八章 抗高血压药(3学时)
掌握:
1. 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及代表药。
2. 氢氯噻嗪、硝苯地平、普萘洛尔、卡托普利、氯沙坦的抗高血压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熟悉:
1.可乐宁的的降压作用和作用机理用途及不良反应。2.哌唑嗪、肼屈嗪、利舍平的作用机制及作用特点。了解:
1.莫索尼定、甲基多巴、美加明、胍乙啶、氨氯地平、拉贝洛尔、硝普钠、米诺地尔、二氮嗪的降压作用特点。
2.抗高血压药的合理用药原则。
第十九章 抗心律失常药(3学时)
掌握:奎尼丁、利多卡因、普萘洛尔、胺碘酮、维拉帕米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用途、不良反应。熟悉: 普罗帕酮的作用和临床用途。了解:
1.美西律和苯妥英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特点及不良反应。
2.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和类型。
第二十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3学时)
掌握:
1. 强心苷的作用、机理、主要用途。
2.利尿药、卡托普利药治疗心衰的特点。熟悉:强心苷的毒性反应及防治。了解:
1.强心苷的来源,构效关系。
2.强心苷的全效量(洋地黄化)与维持量。
3.洋地黄毒苷、地高辛、毛花丙苷、毒毛花苷K的药动学特点。
第二十一章 抗心肌缺血药(2学时)
掌握:三酰甘油的抗心绞痛的作用与机理(松驰血管平滑肌,特别是大动静脉的血管平滑肌的作用)、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熟悉:
1.普萘洛尔的抗心绞痛作用机理、临床应用,与硝酸酯类药物合用的理论依据及注意事项。2.考来烯胺、洛伐他汀的作用机理和用途。了解:
1.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抗心绞痛的作用特点及用途。3.不饱和脂肪酸和硫酸粘多糖的调血脂作用。
第二十二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1学时)
掌握:
常用HMG-CoA还原剂的用机理和用途,如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美伐他汀、氟伐他汀、西立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熟悉: 考来烯胺的作用机理和用途。
了解:不饱和脂肪酸和硫酸粘多糖的调血脂作用。
第二十三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2学时)
掌握: 呋塞米、氯噻嗪类、螺内酯和氨苯喋啶的作用部位、作用机理、用途及不良反应。熟悉:甘露醇与山梨醇的脱水作用与渗透性利尿作用、用途。了解:
1.乙酰唑胺、布美他尼、托拉塞米、氯塞酮和吲达帕胺作用特点。
2.高渗葡萄糖的脱水作用。
第二十四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2学时)
掌握:
1.维生素K作用、用途。
2.肝素和香豆素的作用特点、作用机理、用途及不良反应。熟悉:
1. 氨甲苯酸、氨甲环酸的作用、用途。
2.链激酶、尿激酶、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的作用特点、用途及不良反应。
了解:
1.鱼精蛋白拮抗肝素的作用。
2.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噻氯匹定的作用和临床应用。3.抗贫血药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的临床应用。
第二十五章 影响自体活性的药物(只讲授组胺受体阻断药)(1学时)
掌握:
1.H1受体阻断剂的抗过敏,抗晕动、镇吐、催眠等作用与用途。2.西米替丁、雷尼替丁等H2受体阻断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疗效。
熟悉:苯海拉明、异丙嗪、安其敏、扑尔敏和阿司咪唑的特点。了解:组胺受体阻断药的不良反应。
第二十六章 消化系统药理(1学时)
掌握: 1. H2 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2. 胃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的作用、用途及了解不良反应。熟悉:
1.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三硅酸镁及氧化镁的的作用、机理及其优缺点。
2.粘膜保护药硫糖铝的用途。
3.抗幽门螺杆菌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了解:
1.M1受体拮抗剂哌仑西平的作用特点。
2.泻药和止泻药、止吐药和胃肠动力药、胆石溶解药和利胆药、治疗肝昏迷药的应用。
第二十七章 呼吸系统药理(2学时)
掌握:拟肾上腺素药(肾上腺素、麻黄碱、异丙肾上素、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茶碱类(氨茶碱)、抗过敏平喘药(色甘酸钠、酮替芬)、肾上腺皮质激素类(二丙酸倍氯米松)及M胆碱受体阻断药(异丙基阿托品)的平喘作用机理、用途。
熟悉:可待因、右美沙芬、维静宁(咳必清)、苯佐那酯(退嗽)等药镇咳作用的主要环节及用途。了解:恶心性祛痰药氯化铵、桔梗、远志的作用和用途。了解粘痰溶解药溴苄环已铵(必嗽平)、乙酰半胱氨酸的作用和用途。
第二十八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2学时)
掌握: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理和用途。熟悉: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禁忌症。了解:
1.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2.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强的松龙、地塞米松、肤轻松的用法。3.盐皮质激素去氧皮质酮的作用与用途。
第二十九章 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物(1学时)
掌握:
丙基硫氧嘧啶、甲巯咪唑和卡比马唑的作用机理、用途、不良反应。熟悉:
1.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2. 比较小剂量与大剂量碘的作用和用途。了解:
1.甲状腺素T3、T4的生物合成,储存方式与释放、作用机理。
2.放射性碘用途。
3.β受体阻断药控制甲状腺功能用途。
第三十章 胰岛素与口服降血糖药(1学时)
掌握:
1.胰岛素制剂的作用、机理、用途。2.甲磺丁脲、氯磺丙脲的作用、作用机理、用途。
熟悉:
1.胰岛素制剂、甲磺丁脲、氯磺丙脲的不良反应。
2.第二代碘酰脲类药格列本脲及格列美脲等的作用特点。了解:
1.苯乙双胍和二甲双胍的作用机理、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
2.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增效剂的作用特点。
第三十二章 抗菌药物概述(1学时)
掌握:
1.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2.细菌的耐药机制。
熟悉:化学治疗、抗菌药、抗生素、抗菌普、抗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化疗指数及抗菌后效应等概念。了解:
1.抗菌药、细菌和宿主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第三十三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3学时)
掌握:
1.青霉素抗菌作用机理、抗菌谱、适应症。苯唑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羧苄青霉素、哌拉西林等的抗菌谱、适应症、不良反应。
2.头孢菌素类作用机理和抗菌谱。第一代(头孢噻吩、尖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第二代(头孢孟多、头孢克罗)、第三代(头孢噻肟、头孢三嗪、头孢哌酮)及第四代(头孢吡肟、头孢克定)的作用特点。
熟悉:
1.青霉素耐药性的产生机理,主要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2.半合成青霉素:耐酸青霉素(青霉素V)、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羧苄西林、哌拉西林)的药理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了解:
1.天然青霉素G的理化特性。
2.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的作用特点。3.非典型-内酰胺类抗生素亚胺培南、氨曲南的作用特点。
第三十四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2学时)
掌握: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的抗菌机理、抗菌谱、适应症及不良反应。熟悉: 1.熟悉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的作用特点。2.林可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的抗菌作用特点。
了解: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烷的抗菌作用机理、抗菌谱和不良反应。
第三十五章 氨基糖苷类与多粘菌素类抗生素(1学时)
掌握:
氨基糖苷类抗菌作用机理、抗菌谱、药动学、抗药性及其不良反应。熟悉:
1.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小诺米星、异帕米星和阿米卡星的特点、适应症。
2.大观霉素的作用和应用。
了解:多粘菌素B、E的抗菌作用特点、不良反应和适应症。
第三十六章 四环素类与氯霉素(1学时)
掌握:
1.四环素类药物(四环素、土霉素和多西环素)的抗菌作用机理、抗菌谱。2.氯霉素的抗菌作用机理、抗菌谱。熟悉:
1.氯霉素对造血系统的毒性作用和其它不良反应。
2.米诺环素的作用特点。
了解:常用四环素类药物(四环素、土霉素和多西环素)的药动学、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第三十七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物(2学时)
掌握:
1.常用喹诺酮类药物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的抗菌谱、作用机理、适应症及不良反应。
2.磺胺类的抗菌谱、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熟悉:
1.甲氧苄胺嘧啶(TMP)的抗菌作用、作用机理、用途。2.磺胺类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的防治。了解:
1.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司帕沙星的作用特点 2.SMZ、SD、SIZ、SA、SML的作用特点。
第三十八章 抗结核病药与抗麻风病药(2学时)
掌握:
异烟肼、链霉素、对氨水杨酸、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的抗结核药作用特点、作用机理、抗药性、不良反应和用途。
熟悉:对氨水杨酸、乙胺丁醇和利福喷汀的结核作用、抗药性及不良反应。了解:
1.抗结核药的临床应用原则。第三十九章 抗真菌药(1学时)
掌握:霉唑、酮康唑、氟康唑、阿莫罗芬和制霉菌素的抗真菌作用机理及特点、用途。
熟悉:各类抗真菌药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了解:灰黄霉素、制霉菌素、特比萘芬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第四十章 抗病毒药(1学时)
掌握:抗艾滋病药物的分类、作用机理及特点。
熟悉:抗DNA病毒药的的作用特点。
了解:广谱抗病毒药的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第四十一章 抗寄生虫药物(2学时)
掌握:
1.氯喹的抗疟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2.甲硝唑的抗阿米巴原虫作用和用途。3.吡喹酮抗血吸虫作用、机理、用途。
4.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噻苯咪唑、噻嘧啶的抗虫谱和主要适应症。熟悉:
1.氯喹的抗药性、作用机理。伯氨喹啉的抗疟作用特点、用途。乙氨嘧啶的抗疟作用特点、用途。
2.氯喹的作用特点、用途。
3.乙胺嗪、伊维菌素和呋喃嘧酮对微丝蚴的作用机理、用途。4.哌嗪、氯硝柳胺和恩波维铵的主要适应症。
了解:
1.疟原虫生活史与抗疟药的作用环节。青蒿素和奎宁的抗疟作用与用途。伯氨喹啉和乙氨嘧啶的不良反应。
2.喹碘仿、氯碘喹啉、双碘喹啉、巴龙霉素的作用、药动学特点、用途与不良反应。抗滴虫病药乙酰胂胺及曲古霉素的用途。依米丁的药动学、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3.吡喹酮、乙胺嗪、伊维菌素和呋喃嘧酮的不良反应。4.抗肠道蠕虫病药的作用机理。
第四十二章 抗恶性肿瘤药(2学时)
掌握:
1.甲氨喋呤,6-巯基嘌呤的作用及不良反应。2.环磷酰胺、顺铂、卡铂的作用及不良反应。3.三尖杉酯碱、长春新碱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熟悉:
1.干扰核酸合成的药物5-氟尿嘧啶,羟基脲,阿糖胞苷的作用及不良反应。2.破坏DNA结构及功能的药苯丁酸芥、噻替哌、奥沙利、丝裂霉素C、争光霉素(博莱霉素)、喜树碱和羟基喜树碱的作用与不良反应。
3.嵌入DNA中干扰转录过程的药物放射菌素D(更生霉素),正定霉素(柔红霉素),阿霉素的作用与不良反应。4.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L-门冬酰胺酶、长春碱、秋水仙 碱的作用与不良反应。
了解:
1.肿瘤细胞生物学与肿瘤化疗的关系。抗肿瘤药的分类和特性。
2.雄激素、雌激素、肾上腺眼质激素的用途。
第五篇:药理学课程总结
药理学课程总结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产生的作用、规律和机制的一门学科。现代药理学研究已从宏观向微观发展:即从传统的药效评估向药物对细胞、分子作用机制、药物对基因及蛋白的调控、药物对受体及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等方向发展。随着现代化学的发展,生物技术药物的崛起,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研究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更广泛的应用使药理学的研究已突破传统药理学研究的思路,更快速地向分子药理学发展。药物的本质传统上认为是化学实体,但现代药物的概念已包含基因药物、抗体药物和蛋白类药物。不管是来自于自然界的天然产物,还是用化学方法制备的合成化合物,或是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的产品,如要使其成为药物,以至能安全有效地用于临床,必须首先经过大量的、极其严格的临床前和临床药理学研究。药理学是生命科学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也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科学,更是药学与医学之间的“纽带”学科。通过运用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免疫学等医学基础理论和知识,运用有机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合成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药剂学等要学基础理论和知识,阐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在临床上的主要适应证、不良反应和禁忌证、药物的体内过程和用法等。药理学研究是一门实验性学科,通常从试管内和体内等多方面多视角多机制来研究。体外试验如通过细胞、细菌甚至病毒培养来评估药效或对药理作用机制惊醒研究;在体试验指在整体动物(包括清醒动物、麻醉动物)进行的试验。有时也
用体外的试验,便是李勇取出的生物组织进行活体之外的试验,区别于以往特指的试管内试验,但现在in vitro 常泛指在机体之外的所有试验。但不管是何种试验,都必须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下,通过与阴性对照、阳性对照或经过自身前后对照作定性或定量的比较,观察药物的作用、毒副反应及药动学等。
药理学的研究分为临床前和临床试验研究。从一个新药的发现到应用于临床,药理学研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也是成药性要就里最关键的步骤之一。所有新药都必须经过临床前药理试验和临床药理研究,在确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严格审查、批准后方可上市。
关于药理学的学习,首先,在学习药理学之前,我们必须对该药物有一定的认识,如对药物的本质是激动剂还是拮抗剂,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甚至药物设计的原理有所理解等,其次是药物机体相互作用:即药物进入机体后的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其次,在药理学的学习方法上,要理论联系实际,在熟悉和掌握药物基本作用规律以后,熟悉药物按药理作用机制的分类;在分析每类药物共性的基础上,要全面掌握重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特性、作用机制、主要用途、重要不良反应和禁忌证;在通过比较,辨别出同类的其他药物的特性。在实验方面,要求掌握常用的整体动物实验、立体试验方法及基本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正确的统计学分析,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进行更多的动手实验,才能更好地掌握药理学知识。同时,要学会查阅药理学文献和参考书的方法,以便为今后掌握更多的药学知识,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药理学和新药研究、老药新用、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制剂改革等迅速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