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图解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图解
背景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
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
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
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
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
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
国家安全体系涵盖11种安全
第二篇:习近平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
习近平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 ”
习近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4月15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目的就是更好适应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
习近平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习近平指出,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要遵循集中统一、科学谋划、统分结合、协调行动、精干高效的原则,聚焦重点,抓纲带目,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工作的统一部署狠抓落实。
第三篇: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国安才能国治,治国必先治安。保证国家安全,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时代新形势不仅呼唤新的改革观、发展观,还需要新的安全观。总书记审时度势在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适时提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总体安全观将会为破浪前行的中国航船,构筑更为坚固的安全屏障。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时代性特征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以往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外延的丰富与深化,所涉及的时空领域比历史任何时期都宽广,而提出此观念的背景因素比历史任何时期都要复杂。纵观最近的国际国内环境,“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既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又顺应了民意诉求,对于统筹中国发展,应对国内外安全挑战十分重要。
从国际看,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演进,新一轮技术革命声势浩大,全球经济在深度调整的同时,也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投资保护主义浪潮。美国调整“重返亚太”,触发亚太国家关系的再调整;美欧日力推四大经贸新协议试图摆脱WTO另搞一套,目的是抑制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和发展,打造更加有利于延续西方主导地位的世界经贸格局。
虽然和平、发展与合作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尚未根本改变,局部的战乱、紧张、动荡此起彼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全球安全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政治局势的基本态势。
中国的周边热点持续发酵,不稳定因素增加。“朝核危机”使朝鲜半岛局势剑拔弩张,半岛形势牵动各方神经;中国在钓鱼岛受到日本的挑衅,并引发钓鱼岛危机,美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有利于日本甚至“介入”的立场,以“防卫”钓鱼岛及遏制中国;在南海,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在南海领土上的纷争日趋激烈,美日印相继插手南海问题图谋使争端国际化、复杂化。中国周边安全局势比较严峻。
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积累了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官员腐败、法治欠彰、分配不公等问题,直接影响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当前,这些问题和矛盾进入敏感期、突发期、多发期,在很多地方都引发了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再加上国内台独、藏独、疆独分子以及邪教势力趁机煽动闹事,尤其是新疆恐怖主义分子不断制造暴力恐怖事件,维护政治安全的压力相当大。
目前,中国经济已进入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这使得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更趋复杂,挑战来自“增长减速”和“结构调整”,来自内部和外部等多个方面,经济运行中不确定性、不平衡性和脆弱性凸显。经济转型和发展中的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会对国家安全产生复杂影响。
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发酵,使中国国内外面临的安全问题相较以往更具综合性、复杂性及敏感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必须以全新的理念认识国家安全,以全局的视角定位国家安全,以整体的思路规划国家安全。于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应运而生。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整体性思维 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利益,是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也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当代国家安全包括10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国民安全、领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一般来说,小国、弱国总是把确保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作为首要的基本的目标,而大国、强国则往往追求更大、更多的安全利益。冷战结束以来,随着诸如环保问题、恐怖主义、金融安全、网络安全等一些新的安全问题的出现,传统的国家安全理论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挑战,有关学者和理论家们在对国家安全理论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安全观,其中最早出现的有“综合安全观”、“共同安全观”、“合作安全观”三种,后来人们又开始用“非传统安全观”来概括这些不同的安全观。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都是从某些方面认识国家安全或国际安全而形成的不同安全观,而不是全方位的安全观。例如,在日本兴起的“综合安全观”,主要是强调利用军事手段和政治手段之外的经济力量、技术创新来保障它的安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战后和平宪法限制了日本的国际政治地位和军事力量发展。因此,这种综合安全观便有了明显的局限性。
与此不同,“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充分认识到这些不同安全理念的局限性的情况下,能够克服其缺陷而汲取其优点的新型非传统安全观,是把现实中存在的国家安全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整体安全观。它把分散的国家安全认识凝聚为一个整体的国家安全新观念。
习近平首次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过去提出的“综合安全观”的升级,在集纳国民、政治、经济、军事等安全问题的同时还特别突出国际安全问题,统筹了国内外两个安全大局,协调了中央、地方、外交、军事乃至宣传方面的力量。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它是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在总体安全体系中,每一个领域的具体的安全,虽然各有侧重点,但都与其他领域的安全密切相联,凝聚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时候都不能孤立地片面地理解国家安全的问题。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中国特色
总体国家安全观首提五要素,即以国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
把国民安全放在第一位,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一大亮点,它体现了国民安全在整体国家安全体系中的核心性、目的性和主体性。结合起来看,这在事实上确定了一种以国民安全为宗旨、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民本国家安全观”。由于只有国民安全才是一切国家安全活动的根本宗旨和根本目的,那么无论是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还是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以及国际安全,相对于国民安全来说,都不具有宗旨性和目的性地位,都不过是实现国民安全这一根本宗旨和根本目的的不同措施和不同手段。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
政治安全是根本。政治安全一般是指国家政治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的安全,包括国家政治体系在政治发展进程中协调运转,政治结构和政治秩序相对稳定,能适应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变化,并确保政治运行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黄金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是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突出特征。这一特征使得我国国家政治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具体来看,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和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也在不断增多,国家处于社会矛盾和冲突的高发期,国家政治安全问题面临严峻挑战。如果不能保持政治秩序的正常运行和政治稳定,一切安全问题都是空谈,相反,也只有在政治安全良好的状态下,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才有可能得到有效解决。我国把政治安全确定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反映了中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内向性。
经济安全是基础。冷战结束以来,国家安全的内容更为丰富,重点也发生明显变化。当今时代的国家安全已不局限于国防安全,还包括经济、信息、生态、能源等多方面的安全。而经济安全不仅是整个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它的基础与核心,没有经济安全,便没有政治、科技、军事、社会等的安全。我国经济安全目前总的形势是好的,但潜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如我国对西方发达市场体系形成不对称依赖,不断加深了我国自然资源、市场、技术的对外依赖程度,庞大国际热钱无序流动威胁我国经济安全;国际贸易摩擦对我国进出口贸易造成严重影响,跨国并购和金融风险等不断挑战我国的经济安全。我国经济安全问题的增加并不表示我国经济、军事力量的削弱,相反正是因为我国经济的逐步强大,才产生了许多经济安全问题。国家经济安全问题要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中逐步解决。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多边共赢
当前国际形势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中国国际地位上升,并且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都将是一个处于上升轨迹中的国家。伴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在中国与发达国家、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摩擦和争议不断出现,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冲击是出现摩擦的原因之一。这一冲击既有物质层面,也有心理层面。从物质层面说,中国崛起首先意味着东亚地区国家的实力发生重大变化,与实力对比变化相伴而来的是国家间相对地位的变化,比如中日关系,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快速上升,日本作为东亚地区主导国的地位正逐渐被中国取代。另外,面对中国的崛起,某些大国作为国际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对中国的防范意识加强,并通过挑起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摩擦和矛盾加大中国的安全风险。中日钓鱼岛之争,中菲、中越南海争端等都可以看到大国的影子。这就导致我们在国际关系层面上遇到的很多挑战,一方面中国国力越来越强,包括军事力量越来越强大了,但是老百姓感觉到的却是中国似乎面临安全困境,尽管我们一再表明自己和平发展,和平崛起,但是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利益相关者,种种论调不绝于耳。更重要的是这导致一些周边国家试图推动区域内大国或引进区域外大国来平衡力量或制衡中国。如果不调整外交政策,我国就容易被孤立,因此需要给一些国家安全保证,以消除周边国家对中国发展的恐惧。
总书记指出,中国要:“既重视中国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习总书记提出“要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总书记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很强的国际包容性,强调命运共同、和谐共处。命运共同体,既是经济合作不断加深的关系,也是成员国在安全问题上互相谅解、相互提供支持,在发展与合作的过程中提升所有国家的安全水平的关系。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共同安全的本质就是国家安全必须以国际安全为依托;建立和谐世界是实现各国共同安全的必要保障。
从功能上看,总体国家安全观谋求互利共赢的共同安全。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政治作用,它有助于把相关国家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它们在面临经济危机、外部安全压力、全球或地区层面的共同威胁与挑战等问题时,能够提供更可靠和更有效的相互支持。在困难的时候,能够互相扶持和帮助,在平时也能在国际层面相互提供物质和道义的支持,更好地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每一个成员的积极作用。通过命运共同体建设,可以把我们长期执行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睦邻外交政策推向更高水平。
从目标上看,命运共同体与本地区长期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本身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同时,命运共同体建设也高度契合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积极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本身说明了中国试图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说明了中国对地区与国际事务所采取的建设性态度。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要取得成效,意味着中国与周边国家要同时走和平发展道路,在这样一条发展道路上相互支持、共同推进。
从途径和手段上看,中国国家总体安全观强调以合作促安全,首先通过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建设比较深入和完善的经济共同体,在此基础上,逐渐建设安全共同体,然后才是包含政治、经济、安全、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内涵的成熟的周边命运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的建设不会自动导致安全共同体的形成,安全共同体的发展也不会自动导致十分紧密的命运共同体的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要经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多次质的提升过程,这需要相关各国政府共同努力推进。
第四篇: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探究
(430079)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52号 闫聪慧 电话:***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探究
闫聪慧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针对当前国际国内严峻的安全形势,积极探索国家安全新理念,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特点。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容及特点;意义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着眼点上深刻把握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正确分析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安全形势,在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国家安全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对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一、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形成的背景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是在深刻把握当前国际国内安全形势下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而形成的,具有深刻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形成的理论背景。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平国际观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国家安全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安全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和平的国际观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各国无产阶级要加强国际合作,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实现和平的国际状态,这是未来新社会的国际原则。这些思想为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习近平继承发展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国家安全思想,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形成的现实背景。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在全球化趋势下我国仍面临着国际国内一些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国际国内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给我国的国家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国际上,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国与国之间的利益战争并没有完全消失,地区冲突与局部矛盾仍然存在,恐怖主义、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文化能源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仍在蔓延,给世界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国内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种矛盾相互交织、错综复杂,使我国社会遇到的风险加大,社会稳定面临挑战。我国周边环境也不容乐观。与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印度等存在一系列领土争端,潜在地给我国安全带来威胁。此外,“藏独”、“台独”、“疆独”等势力日益猖獗,恐怖暴力事件、邪教组织寻衅滋事时有发生。总之,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面临着国际国内的严重形势,对我国国家安全提出了新的课题。这构成了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现实背景。
二、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说:“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主要内容,是理解和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依据。
1、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置人民群众的安全利益放在首位,也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根本体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人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力量,只有确保人民安全,国家安全才有保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利益,这是国家安全的保障,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目的。人民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根本目的。贯彻落实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既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安全,又要保障每个人的安全,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和平安全环境所带来的幸福。
2、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是指要把国家政治安全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高度自觉地予以维护,不允许任何人、任何敌对势力以任何手段破坏我国的政治安全,为我国国家安全提供根本的政治保障。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把政治安全作为实现国家安全的根本性手段,这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和社会现实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安全是最大的政治安全,也是我国国家安全的根本之所在。当前,国际国内安全因素比以往更为复杂,安全形势更为严峻,因此,习近平强调:“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
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反映了新的历史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政治安全的新认识,折射出新时期维护我国政治安全的迫切需要,有力地回应了国际国内敌对势力企图破坏我国政治安全的图谋。
3、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经济安全为基础。这主要是由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安全形势决定的。国际上,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首先,西方大国的经济霸权日益严重。近几年,一些西方大国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它们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世界上推行经济霸权主义,将自己的经济利益凌驾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利用经济手段控制他国的经济命脉经济部门,另一方面掠夺他国的能源资源来为自己经济的发展解除后顾之忧。此外,千方百计削弱他国的经济竞争力,并找寻“适当的”时候对他国进行经济制裁。其中,我国就是受害国之一,这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严峻考验。其次,一些经济强国利用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冲击着我国的经济安全。长期以来,这些经济强国垄断着国际经济规则的制订权,它们通过不合理的经济规则大肆压低初级产品或原材料的价格,垄断高技术产品的价格,还不断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设置重重贸易壁垒,这些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严重制约我国的经济安全。最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也是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潜在因素。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深入,经济因素尤其是金融因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加快,一旦一国发生金融危机,他国就会很快受到冲击。
4、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军事安全是指以军事力量为主要手段,同时辅以其他手段来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为国家发展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军事安全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生死存亡,是其它一切安全的重要保证。文化安全是“指民族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国家文化主权领域免受外来文化威胁和危害的状态。”文化安全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是引领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社会安全是衡量国家安全的综合因素,它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稳定,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就要“注意研究这些方面面临的大量新情况新问题,遵循不同领域的特点规律,建立完善强基固本、化险为夷的各项对策措施,构筑起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当前,面临日益严峻的国际国内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切实维护我国的军事、文化、社会安全,对此,提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5、以国际安全为依托
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就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注重维护本国安全利益的同时,注重维护国际安全,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国家安全已不再是孤立的,一国的安全已经置身于这个国际大环境之中。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军事等联系日益密切,诸多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深刻把握国际形势的变化,针对国际上存在的安全因素和不安全因素,适时调整我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提出要坚持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的总体安全观。
(二)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特点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丰富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继承中国共产党人国家安全思想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发展而来的,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国家安全理论,具有鲜明的特点。
1、系统性
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将发展与安全统一起来,这充分体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系统性。
2、共同性
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贯彻落实总体安全观,既要重视自身安全,又要重视共同安全”。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不能为了自身安全而牺牲了他国的安全,要“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这不仅深刻揭示了一国安全对世界安全的依赖性,还充分说明了只有确保世界安全,才能保障一国的安全。这是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共同性的集中体现。
3、综合性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安全内容的综合性。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国土安全的同时,也突出了国民安全、国际安全,同时还强调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方方面面的安全问题,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统一起来。第二,安全主体的综合性。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在追求国家安全的同时更注重国民安全,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将人民安全提高到至上的位置,突破了传统国家安全理论中只注重军事、政治安全的狭隘性。第三,安全手段的综合性。习近平总体安全观在维护国家安全时不排除军事手段,但更强调运用非军事手段,通过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打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以及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等来实现国家的安全,从而促进地区稳定和世界的和谐发展。第四,安全要素的综合性。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将安全要素扩展到科技、社会、信息、生态、资源、核等范畴中,使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扩展、安全因素更为复杂。
4、民本性
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这揭示了当代中国国家安全的根本目的,确立了国家安全的总纲领;“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这突出了人民群众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主体性,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确立了人民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核心地位,奠定了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民心基础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人民安全的高度关注,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5、包容性
习近平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着力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体现了习近平总体安全观很强的包容性。随着综合国力的强大,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步提升,中国以更加坚定的自信、更宽广的胸怀、更谦和的姿态发展外交关系。新的历史条件下总书记坚持包容、开放的态度尊重各国人民的愿望和选择,在捍卫自身安全的同时,积极促进他国的安全,为实现“中国梦”构筑坚实的屏障,这也将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际社会上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之所在。
6、和谐性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这充分体现了总体国家全安观的和谐性。和谐是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根本属性。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这头已经醒来的狮子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这为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性质作了根本的定论。
三、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积极应对全球化背景下来自国际国内的各种威胁与挑战,以世界和中国未来的发展为着眼点,大胆超越传统国家安全思想,为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安全理论,为维护我国的和平发展和世界的和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一)拓展了国家安全观的内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
国家安全问题是我们党一直以来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坚持从总体上思考和把握国家安全是我们党十分宝贵的经验。习近平坚持全面的、总体的、系统的观点,继承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国家安全思想,深入分析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着眼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及恐怖主义、宗教主义等极端势力,在关注传统国家安全的同时,更强调非传统安全,提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拓展了国家安全的内涵,是习近平对当前国家安全更为全面的认识,深化了对国家安全内容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
(一)有利于为我国发展构筑一个相对和平的国内环境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攻艰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群体性事件多发、流血冲突事件频繁、公共安全得不到有效地保障,针对这状况,习近平提出发挥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通过多方面的机制建来构建和谐社会。顺应时势要求,习近平在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倡导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坚持全面的观点,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有利于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不同的策略,化解阻碍我们发展的矛盾,从而为我国的发展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
(二)有助于构建一个互利共赢、平等协作的和谐世界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安全困境日益突出的新时期提出的,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充分反映了国际国内人民的利益诉求,“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超越单方面安全的范畴,追求全面的安全,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结合起来,强调以和平合作的原则来调整世界各国的安全问题,防止避免国际危机和冲突的发生,通过互利合作来寻求世界的共同安全。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现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发展新型友好外交关系的新思路和新构想,为世界各国发展外交关系新供了新的范例,为构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指明了方向,也为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有利于构建一个互利共赢、平等协作的和谐世界。
参考文献:
[1]吕国辉、杨丽杰:《胡锦涛国家安全思想初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2]马占魁、孙存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J],解放军报,2014年7月30日
[3]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讲话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N],解放军报,2014年4月16日
第五篇: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
2014年4月1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习近平用71字总结“总体国家安全观”:“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
提到非传统安全时,习近平指出,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教授熊文钊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总体国家安全、“11种”安全等概念,都是第一次系统地被提出。其中透露出的信号是:统揽和协调将成为国安委的运作特点。
习近平在会上指出,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要遵循集中统一、科学谋划、统分结合、协调行动、精干高效的原则,聚焦重点,抓纲带目,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工作的统一部署狠抓落实。从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这里的安全包括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五个大方面。
解读“总体国家安全观” 打造国家安全“命运共同体”
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4月9日,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刊文,解读国安委的由来和使命。文章指出,国安委成立,使我国拥有了应对国内外综合安全和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顶层运作机制,能够把对外的国家安全和对内的国家安全的各种力量整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维护国家安全与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机统一,有效预防与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机统一,预示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国家安全战略思路的清晰化、科学化。
“国安委的成立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国内的安全,更多的是着眼于大国的周边,旨在打开一条新的通道。”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马尧认为,国安委成立后,在对外战略中,特别是在安全领域,中国可能显得更为积极主动,提供更多国际公共安全产品,树立一个负责任的新型大国形象。“设立这么一个常设机构后,未来中国提供国际公共安全产品的效率和能力都会有所提高,反应速度也会加快。”他还指出,国安委成立后,中国有可能在周边地区设立一个地区国际安全体制,对控制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非常有益。“在内政方面,国安委也更加符合一个政府高效运转的需要。”马尧说。
国安委与网信小组职能交叉
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马尧称,在当下复杂的安全形势中,单靠外交部或者军队都无能为力,多样的安全威胁必须用多样的手段应对;而多样的手段需要一个领导机制从中进行统筹协调,提高效率、明确责任,“复杂的安全形势逼着我们不得不采用国家安全委员会这种形式。”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表示,国安委的职能不是具体的办事机构,而是在应对国家安全威胁方面,做顶层的战略设计和统筹指挥。“国安委解决任何问题,绝不会从单方面来考虑问题,否则就失去了意义。”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教授熊文钊指出,“11种安全”中包含了“信息安全”,在这方面,国安委和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职能有所交叉。他认为,两个小组都由习近平任组长,但各自侧重不同,“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还有一些其他的内涵,涉及别的领域,包括广播电影电视等信息传播渠道的管理,还有个人隐私信息和商业利益等。国安委可能更多负责涉及对外、国际环境的信息安全问题。”
推动国防建设协调发展
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是筑牢国家安全的基础工程。这一宏大工程,涉及多方利益,尤其需要坚强的国家意志强力推进。”《学习时报》上述文章指出,从现实看,国家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被赋予统筹两大建设、推进融合发展的职能,军民融合中各自为政、管理分散、职能重叠的问题十分突出,重大问题都是一事一议一定,一些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的军民融合重大事项缺乏有力协调和管理。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对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了总体制度设计。落实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扎实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一长期的系统工程建设,都离不开国家最高安全层面上统筹协调。
“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实际上确立了统筹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要顶层机构,有益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有益于消除军地分割、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