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筹发展论文统筹可持续发展论文:统筹兼顾推动电网及清洁能源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小编推荐)
统筹发展论文统筹可持续发展论文:
统筹兼顾推动电网及清洁能源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
结合中国节能减排严峻形势、清洁能源发展的基本状况,分析了当前大规模开发清洁能源方面面临的问题,提出必须在“两个转变”的思路下,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不断推动电力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能源发展结构的调整,破解发展中存在的政策、经济、技术等难题,做到“五个统筹”,推动电网与清洁能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智能电网;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中国政府在美国G20峰会上提出“中国单位GDP能耗要大幅度下降;要种植4 000万hm2的森林绿地吸收CO2;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要达到15%”。2010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可以看出,大力开发和利用清洁、可再生等新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共同选择。
当前,国家电网公司坚定不移地推进“两个转变”(转变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
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不断推动电力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推动能源发展结构的调整,这既是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需要,也是适应清洁能源加速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需要,将在服务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清洁能源发展基本状况
水能资源是中国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约70%分布在西部地区,长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乌江、红水河、澜沧江、黄河和怒江等大江大河的干流水能资源丰富,总装机容量约占全国经济可开发量的60%,具有集中开发和规模外送的良好条件。目前,水电装机容量为2亿kW,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22.5%;规划到202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亿kW,其中大中型水电2.25亿kW,小水电7 500万kW。
在各类新能源中,风力发电是技术相对成熟、成本相对较低、最具大规模商业开发条件的一种,也是近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新能源。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和东南沿海地区。目前,国家已确定内蒙古、甘肃、新疆、河北、江苏等七大千万kW级风电基地,总容量达到1.26亿kW。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前后,风电能够与其他常规能源发电技术相竞争,成为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常规发电电源,可占发电装机总容量的10%以上,约1.5亿kW。
核电是一种技术成熟的清洁能源,核电开发利用是电力工业减排污染物的有效途径。2009年核电在中国装机中只占1.0%,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7%。核电作为负荷中心的重要基荷电源和支撑电源,应在东部发达地区大力发展,部分取代常规火电,根据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核电装机约8 000万kW。
中国太阳能较丰富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每年地表吸收的太阳能大约相当于1.7万亿t标准煤的能量,特别是西北、西藏和云南等地区,太阳能资源尤为丰富,2020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能力有希望达到1 000万kW以上,甚至达到2 000万kW。
中国现有生物质能源包括秸秆、薪柴、有机垃圾和工业有机废物等,资源总量达7亿t标准煤,通过品种改良和扩大种植,生物能的资源量可以在此水平上再翻一番。根据规划,2010年将建设生物质发电装机550万kW,2020年将建设生物质发电装机3 000万kW。存在问题的分析
中国的基本国情和能源分布特点与一些国家的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开发、分散入网、就地利用”的模式不同,以风电开发为例,中国风能资源开发条件好的地区多集中在“三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且远离负荷中心,而风能等清洁能源的输送只能依靠电网,由此呈现的“大规模、高集中、远输电”等特点带来的电网问题和经济问题尤为突出、更为复杂。总体来看,主要问题分析如下。
1)缺乏统一规划,存在无序开发。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规划时,主要依照当地资源情况,确定规划规模和建设时序,而对于电网送出、市场消纳等应用问题的研究并未同步跟上,与电网及其他电源规划脱节,给接入电网的统一规划造成困难,导致开发与应用不协调。
2)系统调峰不足,接纳能力有限。风电富足地区,基本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负荷小、电源少,除去平衡自身负荷峰谷差外,留给平衡风电波动的容量很小,造成了大多数地区自身接纳能力十分有限,例如目前风电开发进度较快的内蒙、甘肃等地区,所在省(区)内已无法全部消纳。
3)局部网架薄弱、跨区联网规模小,送出和消纳受限约束发展。长期以来,中国电力发展以分省就地平衡为主,区域间电网互联规模小,风电等资源送出受到限制,在一些情况下,只能采取限制风电出力,出现“装的上、用不上”的被动情况,不利于大规模开发利用。
4)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面临风险。上千万kW的风电高集中、远距离送出,其出力波动性和间歇性给电网带来严重的电能质量问题、调峰困难、稳定难控等问题,使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压力增大,会存在大面积停电风险。
5)国家政策体系不健全、相关标准不完善。中国现阶段还没有建立起完全符合国情的适应清洁能源大开发的政策体系,对风电制造和开发企业的政策引导不到位,对电网企业为清洁能源开发所做贡献政策补偿不充分,对关键技术研发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相关国家标准出台不及时,这些严重影响清洁能源的科学发展。毋庸置疑,清洁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电网的适应性、安全性、资源配置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分析和把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要不断深化对能源与电网发展规律的认识,实事求是、遵循规律,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推动电网与清洁能源协调可持续发展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要以全局的意识统筹发展、以科学的态度抓好发展,正确认识和把握、自觉遵循和运用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统筹兼顾、科学解决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国家电网公司通过对中国能源资源禀赋、行业发展规律、电网发展实际的研究和分析,确定了推进“两个转变”的战略思路。从本质上看,电网发展方式转变是生产力发展为清洁能源发展提供支撑的需要“;转变”是适应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可再生能源集约化开发和高效送出,促进能源和电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转变”推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能源配置从过度依赖输煤向输煤输电并举,有效解决我国煤电运紧张矛盾的迫切需要“;转变”是带动智能家电、电动汽车、智能交通、智能社区、智能城市开发和建设,推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看,就是要在“两个转变”的指导性思路下,破解相关的政策、经济、技术等难题,做到“五个统筹”,推动电网与清洁能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统筹考虑电网与电源规划问题,调整转变电力布局,合理安
排建设时序,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当前,各级政府、各大发电公司对发展清洁能源、建设电厂非常重视,热情也非常高。在这种情况下,要积极树立起“规划导向”的大气侯,做到发电、电网、各级政府的政策与国家的清洁能源发展、能源产业政策发展相一致,使清洁能源有序、合理、科学地发展。必须加强电网电源统一规划、协调规划,电力布局从注重就地平衡向全国乃至更大范围统筹平衡转变,电源结构从主要依靠煤电向提高清洁能源比重转变。电网电源建设合理安排时序,建立电网与清洁能源及其他电源统一规划、统一审批、分步实施、协调发展的机制。
2)要统筹考虑电源布局与市场容量,合理配套调峰电源,促进清洁能源利用。应结合中国的能源分布特点(风能、太阳能富集地区煤炭资源也较充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适应清洁能源发展的火电布局,增强清洁能源富集区的电力系统适应能力。要充分把握清洁能源的技术特性,深度挖掘常规电源的技术潜力,结合各地区电力市场容量,尽快树立省内、区内、全国的层次消纳理念。要统筹考虑市场容量、电网配置能力等各种因素,建立有利于各方协调发展的体系,更好地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
3)要统筹考虑各类能源对电网输送能力的要求,加快建设特高压电网,实现大范围能源资源高效优化配置。煤炭资源可以通过输煤、输电2种途径运输,但对于风能来讲,只能采取输电的方式。那么,就应该充分利用电网输送各类能源的瞬时性、清洁性、综合适应性和
便捷应用性来讲,这样既能减轻铁路输煤压力、缓解煤电运的紧张矛盾,又能提高电网综合利用效益,解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问题。因此,一方面要统筹考虑输煤、输电、输新能源等多种因素。以西北为例,由于风电规模大,电量多,西北全网根本无法消纳,必须根据风电开发进度配套建设外送通道实现外送。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联接煤电、水电、核电、可再生能源基地和主要负荷中心,既保证“三华”核心电网用电需求,解决了当地缺煤少电、环保空间小的问题,又能实现更大范围资源高效优化配置。
4)要统筹考虑电网对清洁能源的适应性,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提高接纳和利用能力。通过配套火电电源、扩大外送市场可以解决调峰、消纳的问题,但是电网稳定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措施的有效发挥,如果风电等清洁能源基地附近发生故障,由于与主网的联系比较薄弱,势必会产生危害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问题,对调峰电源、清洁能源以及电网来说都不利。因此,必须统筹考虑清洁能源的特性和电网的适应性,破解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发展中的难题,加快智能电网的研发和建设,加快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智能电网在发、输、变、配、用等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上的作用,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保证电网稳定送出,提高接纳能力。
5)要统筹考虑清洁能源并网管理与机电制造行业协调发展,提升装备业水平及国际竞争能力。应借鉴风电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制
定严格的并网技术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加强风电等清洁能源并网管理;加强技术创新,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促进核心部件与关键技术开发研制,加快产业升级;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对清洁能源开发要给予正确的政策引导,疏通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各个环节,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统一考虑,鼓励和引导电力系统中各方充分参与、激发热情,实现整个电力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印永华.特高压大电网发展规划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9,25(10):1-3.[2] 喻新强.西北电力系统如何应对大规模风电开发与利用[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9,25(8):1-6.[3] 严陆光.我国能源体系发展的主要趋势与特点[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8,24(1):1-2.[4] 黄其励.我国可再生能源现状和发展路线[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8,24(10):1-4.[5] 施鹏飞.全球风力发电现况及发展趋势[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8,24(7):3-5.[6] 衣立东.电网与可再生能源协调发展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8,24(7):6-9.[7] 屠强,衣立东,尚勇,等.电网区域化综合测风系统在风电开发
中的应用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8,24(1):3-7.[8] 朱涛.风电场接入系统的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南方电网技术,2009,3(5):58-69.
第二篇:抓住统筹协调着力点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体现。统筹发展是以加快发展为基础,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前提,以全面协调发展为中心,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统筹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统筹协调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可持续为协调发展提供保障。我们要突出工作重点,推进统筹协调,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坚持以经济发展带动全面发展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发展的第一要务,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经济实力日渐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总量小、竞争力弱、财力不足状况尚未根本转变。在新阶段增强县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协调不是没有重点,要围绕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立足比较优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税源经济,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财力支持。要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不断壮大经济总量。农业方面在继续发展壮大烤烟、豆腐皮、水果“三蜜”、畜牧水产等重点产业的同时,要突出做特做强以苗木花卉为主导的绿色生态农业。坚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用工业化的方式组织农业生产经营。以三明景秀园林公司、永明育苗中心、元生花卉公司为龙头,把苗木花卉产业做为调整结构、培育特色、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做强,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工业方面突出做大做强以氟化工为主导的工业经济,继续扶持壮大东莹化工公司、华腾矿业公司、金山矿业公司等萤石矿精选深加工企业,加快建设永福化工有限公司,不断拓展延伸下游系列产品,形成产业集聚,同时大力发展林产工业、矿产工业、机械加工、农产品加工、建材工业、水电、服饰加工等重点产业,做大工业经济总量。三产方面突出做旺做强以原生态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落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快北斗山、九龙湖景区和温泉休闲度假区等重点景区建设步伐,抓好景秀园林公司苗木基地、里田花卉基地等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建设,进一步优化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吃、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配套设施建设,主动融入全省、全市旅游的大盘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二、坚持速度与效益并举,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推进产业集聚。工业是增加税收的可靠保障,是安置社会就业的稳定主体。园区是产业集聚和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要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做好城北龙翔工业园区水、电、路、沟等配套设施扫尾工作,做好大路口——嵩溪化工工业小区规划建设,为企业入园创造良好的基础环境。要加大项目入园的引进力度。加强园区优惠政策宣传,集中力量,加大力度,引导企业、项目重点向龙翔工业园区、大路口——嵩溪化工工业小区集聚,形成产业链和集聚效应。在引进项目时,要围绕产业集群、把延伸产业链作为主脉,多吸引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企业落户。要加大对入园项目的服务力度。认真落实工业园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帮助入园项目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行“保姆”式服务。加大技改,盘活存量,注重内涵速度与效益的发展。国家对土地等资源实行严格的保护,我们要积极适应国家宏观政策,加大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积极盘活现有资产,把外延扩张和内涵提速增效结合起来。要加快氨盛公司、东莹化工、明孚硅业、水泥、林产工业、机械加工等立足##资源初加工行业的企业技术改造,着重围绕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主动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筛选确定技改项目,广泛开展外引内联解决技术、资金不足问题,做大做强资源型工业。要充分利用原乡镇企业、军工企业闲置资产,采取灵活的政策措施,吸引各种所有制新上项目,解决工业用地不足,为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创造发展空间。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对单个企业来说主要是清洁生产,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工业园区主要是企业间副产品和废物的交换,其他资源的共享。农业方面主要是发展生态农业。在我县应积极探索林产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矿产加工的产业集群。要大力发展集造林与木材加工于一体的林产工业循环经济。加快集体林权体制改革,鼓励和扶持集体林规模化、专业化经营,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提高林地出材率,为林产工业提供足够的资源保障;引进和新上一批木制品深加工项目和林产
第三篇:抓住统筹协调着力点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体现。统筹发展是以加快发展为基础,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前提,以全面协调发展为中心,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统筹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统筹协调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可持续为协调发展提供保障。我们要突出工作重点,推进统筹协调,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坚持以经济发展带动全面发展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发展的第一要务,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经济实力日渐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总量小、竞争力弱、财力不足状况尚未根本转变。在新阶段增强县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协调不是没有重点,要围绕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立足比较优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税源经济,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财力支持。要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不断壮大经济总量。农业方面在继续发展壮大烤烟、豆腐皮、水果“三蜜”、畜牧水产等重点产业的同时,要突出做特做强以苗木花卉为主导的绿色生态农业。坚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用工业化的方式组织农业生产经营。以三明景秀园林公司、永明育苗中心、元生花卉公司为龙头,把苗木花卉产业做为调整结构、培育特色、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做强,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工业方面突出做大做强以氟化工为主导的工业经济,继续扶持壮大东莹化工公司、华腾矿业公司、金山矿业公司等萤石矿精选深加工企业,加快建设永福化工有限公司,不断拓展延伸下游系列产品,形成产业集聚,同时大力发展林产工业、矿产工业、机械加工、农产品加工、建材工业、水电、服饰加工等重点产业,做大工业经济总量。三产方面突出做旺做强以原生态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落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快北斗山、九龙湖景区和温泉休闲度假区等重点景区建设步伐,抓好景秀园林公司苗木基地、里田花卉基地等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建设,进一步优化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吃、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配套设施建设,主动融入全省、全市旅游的大盘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二、坚持速度与效益并举,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推进产业集聚。工业是增加税收的可靠保障,是安置社会就业的稳定主体。园区是产业集聚和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要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做好城北龙翔工业园区水、电、路、沟等配套设施扫尾工作,做好大路口——嵩溪化工工业小区规划建设,为企业入园创造良好的基础环境。要加大项目入园的引进力度。加强园区优惠政策宣传,集中力量,加大力度,引导企业、项目重点向龙翔工业园区、大路口——嵩溪化工工业小区集聚,形成产业链和集聚效应。在引进项目时,要围绕产业集群、把延伸产业链作为主脉,多吸引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企业落户。要加大对入园项目的服务力度。认真落实工业园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帮助入园项目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行“保姆”式服务。加大技改,盘活存量,注重内涵速度与效益的发展。国家对土地等资源实行严格的保护,我们要积极适应国家宏观政策,加大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积极盘活现有资产,把外延扩张和内涵提速增效结合起来。要加快氨盛公司、东莹化工、明孚硅业、水泥、林产工业、机械加工等立足##资源初加工行业的企业技术改造,着重围绕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主动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筛选确定技改项目,广泛开展外引内联解决技术、资金不足问题,做大做强资源型工业。要充分利用原乡镇企业、军工企业闲置资产,采取灵活的政策措施,吸引各种所有制新上项目,解决工业用地不足,为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创造发展空间。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对单个企业来说主要是清洁生产,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工业园区主要是企业间副产品和废物的交换,其他资源的共享。农业方面主要是发展生态农业。在我县应积极探索林产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矿产加工的产业集群。要大力发展集造林与木材加工于一体的林产工业循环经济。加快集体林权体制改革,鼓励和扶持集体林规模化、专业化经营,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提高林地出材率,为林产工业提供足够的资源保障;引进和新上一批木制品深加工项目和林产化工深加工项目,不断提高木材资源利用率和贡献率。在农产品加工方面要重点发展豆腐皮、茶籽油、鱼干等产品的加工。大力发展集黄豆种植、豆腐皮加工、豆腐渣养殖、沼气利用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加大黄豆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不断扩大种植面积;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以福来香农产品公司和嵩溪农副产品公司为龙头,改进豆腐皮生产工艺,促进规模化生产,加大开发和包装力度,不断丰富具有##特色的豆腐皮品种。要以培育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全面推广优质杂交品种,完善配套技术服务进一步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三、加强“三农”工作,推进城乡共同繁荣 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增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客观要求。“三农”问题关键在农民,农民问题关键在增收,从我县实际看,“三农”工作必须坚持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三化”并举,以“三化”带“三农”。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优”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我县的传统产业优势,以俊年饲料公司、嵩溪农副产品公司、福来香农副产品公司、恒利茶油公司、九龙湖渔业公司等企业为龙头,通过民营、股份制,引进外资等途径,增加对豆腐皮、茶籽油、畜牧水产等特色系列产品的开发投入,拉长农业深加工产业链,变农产品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同时,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引导龙头企业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使企业与农户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关系,让农民分享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润,促进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要加快小城镇建设。认真落实《##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规划与管理工作,落实好小城镇建设的各项政策。在做强做优县城,增强县城中心的集聚、辐射效应的同时,稳步推进撤乡并镇工作,加大推进嵩溪、嵩口、灵地县域次中心发展的扶持力度,使小城镇建设同经济建设、市场建设相结合,基础设施建设同文体工程建设协调配套发展,增强小城镇的综合功能。
四、落实三大基本国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增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统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三大基本国策。要强化环保目标责任制,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继续抓好企业污染治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城区饮食业的污染整治工作,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全面推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制度,抓好生态示范区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推进生态县建设。突出抓好全县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工作,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深化龙津河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林建设,加大矿业整治、水土流失治理污染物排放的力度,保持水源安全。以争创国家、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县为目标,创新计生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创建计生优质服务乡(镇)、计生合格村和合格村协会活动,继续深化“三结合”工作,巩固和扩大“三为主”成果,有效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认真贯彻落实《xx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在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保护好基本农田,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的基础上,加强土地收购储备工作,盘活土地资产,强化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同时,积极培育矿业市场,规范矿业权招投标和拍卖行为,促进土地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五、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城乡文明程度 增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科学知识、移风易俗和市场经济观念教育,大力倡导爱国奉献、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大力开展创建文明县城、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户活动。重点抓好“一城”县城区、“两带”即林畲至长校省道线上5个乡镇和大路口至李家县道上5个乡镇两条文明带、“四乡”即温郊、余朋、沙芜、赖坊绿色生态文明城镇创建,形成由点到面、连线成片、三个层面梯次推进的发展格局,实现城镇面貌美化、居民素质优化、管理服务规范化、基础设施配套化的目标。实施科教兴县战略,高度重视教育、科技文化和人才工作。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老师职称评聘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提高教师待遇,关心教师生活。加强科普宣传,强化科技服务,以科技项目为切入点,引进推广一批易于嫁接、符合我县实际的科研成果和技术项目,提高先进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发展和繁荣文化、广播电视、体育等事业,为全县人民提供丰富精神食粮。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多层次、多渠道开展人才培训,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以政务服务中心为载体,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切实把维护社会稳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社会矛盾的排查调处工作,及时化解和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全力维护社会持续稳定。作者为##县人民政府县长
第四篇: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1,可再生能源与中国经济
2,可再生能源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可再生能源-人类唯一的可持续发展能源 4,太阳能在我国发展与应用的构思和建议 5,人类可持续发展能源的思考
6,开发可再生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7,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能源 8,提高可再生能源竞争优势的几点建议
1500~2000字 题目中 姓名中
院系及学号中 摘要100字以内 关键字3~5个 分标题分段作业 参考文献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 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充足、安全、清洁的能源供应是经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保障。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低,能源需求增长压力大,能源供应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从根本 上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不断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除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外,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是重要的战略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 本要求。
2、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态系统脆弱,大量开采和使用化石 能源对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偏高,二 氧化碳排放增长较快,对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可再生能源清洁环保,开发利用过程不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对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农 村是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薄弱的地区,能源基础设施落后,全 国还有约 1150 万人没有电力供应,许多农村生活能源仍主要依靠秸 秆、薪柴等生物质低效直接燃烧的传统利用方式提供。农村地区可再 生能源资源丰富,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一方面可以利用当地资 源,因地制宜解决偏远地区电力供应和农村居民生活用能问题,另一 方面可以将农村地区的生物质资源转换为商品能源,使可再开发可再生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生能源成 为农村特色产业,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 入,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开拓新的经济增长领域、促进经济转 型、扩大就业的重要选择。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广泛,各地区都具有 一定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件。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利用 当地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再生能源也是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 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有效拉动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扩大就业,推进经济和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当前,国际石油价格一再飙升,能源消费大国苦不堪言,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许多国家关切的问题。
到如今为止,可再生能源在全世界的研究热潮方兴未艾,其原因之一,是能源危机日益临近,照2003年的煤炭开采速度,中国的煤炭还可以开采80多年,而中国,是世界上煤炭储藏量最多的国家。海湾地区的石油,在不足四十年之内,也将枯竭。我们设想,如果这一天到来,我们人类会怎么办呢?
所以,无论那个国家,都在瞄准这一方向努力,希望获得技术突破,从而在真正的危机来临之前,摆脱被动的局面。获得世界的主导权。这是一个国家的战略的问题。有一个西方的政治元老说的好,“二十一世纪的能源科技,将会极大的改变世界的政治格局和地缘政治。”
可再生能源的意义远不止此,它还将改变人们的观念。可再生能源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慷慨的礼物,它能极大的摆脱资源的限制,从而减少资源争夺的争斗,给世界带来和平。天凤海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且能从此摆脱人类发展工业带来的环境困扰。它的意义,无论怎样形容,都是毫不过分的。将会给人类带来不仅是生活方式并且还有观念上的新的革命。
第五篇:城乡统筹发展论文
1.统筹城乡发展内涵:
从一般的道理上讲,乃是因为农村和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农村发展、高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因此,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才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城乡统筹不能简单理解为工厂下乡,让城市不容的工厂搬到乡下去;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农民工进城,让农民变居民。还是要从解放生产力的高度,去重新认识生产力要素的配置。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认识城乡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去认识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去认识新技术在城乡的推广,去认识社会资金在城乡的重新配置。还是要从改革生产关系的高度去重新看待农民工进城和城市人下乡。.现在的经济环境
2.1从国际形势看:21世纪的经济环境和过去的最大不同在于以下五点:世界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中国也很严重;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下降问题;居民支配收入比例上的变化;来自全球化的经济竞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分离(政权有国界,国家已经开始重视)。这些变化对战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1世纪虚拟经济必将成为世界经济的趋势;21世纪企业最宝贵的资产是:知识型工作者。
2.2从国内形势看: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中国市场的特殊性: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即人口密度大;人口基数大导致了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导致资源稀缺;中国疆土辽阔导致地域差异,造成了人文差异大;不完善的法律体系,导致公民法律意识淡薄;不完善相对固
化的经济体制;财富流通的地域化不均衡;逐年上升的失业率是个严重的问题;虽然已经有很多的城市进行城乡改革,但是城镇密集化程度高,城市发展过程相对缓慢;不完善的法律体系,公民法律意识淡薄。
2.3再从国内产业现状看:中国的多数企业,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常见的误区有:重视眼前利益,忽视长期发展规划;照搬西方经济模式,忽视国情差异;只顾自身利益,不顾行业发展前景。
2.4 总结形势: 50年内,中国可持续性增长产业有:文化制造业,医疗卫生产业(人口老龄化),金融业(信用卡发放等),教育产业(不一定学历是重要的),房地产,信息产业等
由此可见,世人瞩目的统筹城乡这一宏伟工程,需要有高瞻远瞩的领导人,在规划.目标.战略步骤等方面因地制宜,用强有力的措施来加以保障实施.3.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经验
成都、重庆是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结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我们看出成都等市都把统筹城乡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和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强力推进改革。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成都以“还权赋能”为核心,积极开展农村承包地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和房屋产权确权工作,目前94%的村已开展了确权颁证。去年10月成都市农村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建立了全国首家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全市实现农村产权流转4.8万宗,涉及金额22.9亿元。在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面,重庆高度重视改善民生,致力于打破城乡二元福利鸿沟,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推进近郊农民市民化方面,各市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不断创出新的改革举措。成都市在城中村改造中,按经济适用房政策为农民建设“两证”齐全的住房,农民以土地“换户籍、换住房、换社保”,享受“同城待遇”,实现了近郊农民的真正市民化。
这些做法无论在思想观念、工作思路还是在体制机制方面,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为开拓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良好局面,真正实现城乡统筹给予了借鉴意义。4.怎样统筹城乡发展
十八大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城乡建设用地的统一对于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进程,为新型城镇化进程找出了一条路,是促进公平正义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也为下一步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对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激发农民积极性传递了重要信号。
总的来说,要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通盘考虑;要建立城乡互动机制,通过城乡有机融合,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要在“发展上”下功夫,最终形成城乡协同共进、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
4.1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致力于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空间联系,尽快形成城乡系统配套、相互融合的基础设施体系。4.1.1加
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市区公路网络化程度。加快市区城乡大通道建设。4.1.2加快供水、污水处理设施一体化步伐。加快推进农村区域供水,配套完善供水管网和供水设施。4.1.3加快农村燃气基础设施建设。制订农村燃气发展规划,统筹城乡燃气供应和管理。加大城区老旧燃气管网的改造力度,确保安全供气。加快推进农村燃气供应系统建设,扩展燃气管网,实施天然气加气站建设,积极推广使用天然气。4.1.4统筹城乡邮、电、互联网设施建设。加强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导入“新农村集中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加强农村供配电网络的改造提升,有序推进农村电气化建设,4.2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推进市区城乡就业社保一体化。4.2.1建立城乡统筹的促进就业创业体系。以“同人、同城、同制度”为目标,制订市区统筹城乡就业规划,实现市区城乡劳动力统一就业和失业登记,并在政策上将就业援助范围扩大到市区所有就业困难群体和困难家庭。4.2.2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安置办法,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纳入征地成本,做到即征即保。
4.3统筹城乡社会事业,保证村民生活市民化。4.3.1统筹医疗卫生。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卫生差距,以满足农民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4.3.2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核心是实现教育资源分配和教育水平的均衡化发展,重点是在师资力量配备、完善硬件设施、城乡结对共建等方面寻求教育均衡化的突破口。4.3.3统筹城乡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农村文教卫体基础设施建设,抓好
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坚持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民向市民生活方式转变。
4.4统筹城乡制度改革,推进市区城乡土地利用一体化。要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推进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建立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土地流转机制,保证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制度获得稳定收益。4.4.1做好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修编工作。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按照市区率先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合理安排城市、集镇及产业布局等各项用地,为今后的发展预留空间。4.4.2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加强土地产权制度建设,通过确权和土地登记,明确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界限,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及相应的土地使用权主体,特别是要搞好集体经营性用地的认定和确权发证。4.4.3全面推进土地整治和村庄重建。以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全面规划、由点到面地推进农村田水路林村园房的综合整治,有计划地推进农地整治和村庄重建,推进高标准农田和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村住宅置换,引导农民按照城镇规划和村庄规划
4.5统筹城乡金融改革,推进市区城乡金融服务一体化。4.5.1加快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逐步恢复已经撤销的农业银行乡镇营业网点,农业银行机构网点覆盖市区所有乡镇。突出农发行对农业综合开发以及水利、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支持中的主导作用。4.5.2努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开发适合“三农”特点和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培育农业保险市场,积极开发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业保险险种,健全再保险市场体系。完善和推广小额信用贷款,4.5.3建立健全农村信用担保体系。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凡不违反
法律规定、财产权益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试点用于贷款担保。
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努力解决好我国的“三农”问题。只有妥善处理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才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也才能建立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