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的十六大以来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与启示
党的十六大以来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与启示
【内容提要】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科学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赋予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新的时代内容,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得到了创新发展。今后还要继续以创新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以提升吸引力来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与党的重点工作同步推进;必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综合推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基层组织建设创新 十六大以来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没有大量充满活力的基层组织,我们党就会失去力量,失去执政的基础,基础不牢,必然地动山摇。因此,我们党一直坚持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十六大以来,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各个方面工作中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一、十六大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的基本进程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科学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赋予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新的时代内容,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得到了创新发展。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十六大到十七大和十七大以来两个阶段。
(一)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七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得到全面推进
党的十六大作出了“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论断,由此也开启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创新发展的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不断深化,形成了一系列新认识、新观点、新经验,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1.党的十六大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
第一,强调全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并明确提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第二,要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组织注入新活力。并强调,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
第三,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求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2.在十六大精神指导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迅速从理论创新向实践创新转化延伸
第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十六大以来,中央先后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皆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了各类基层组织建设。中央还拨专款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在全国稳步推进了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此外,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立足实践,大胆探索,在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得到扩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增强。
第二,多种形式的党员教育培训活动蓬勃开展。各地努力探索使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教育机制,创造、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经验,如:开展“双培”活动,努力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党组织负责人;实施“双带”工程,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勤劳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办好各类基层党校,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开展“设岗评星”活动,使无职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等。同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员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建立健全党员为群众服务的机制和自我纯洁的机制,使基层党员和党组织的面貌发生了明显改观。
第三,党员干部作风有所改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提出要牢记“两个务必”,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提出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同时各地坚持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的力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基层、联系群众制度,严格规范和控制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逐步扩大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范围,切实精简会议、文件和新闻报道等都收到了明显成效。这一系列重大举措,抓住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关键,有效改进了干部的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称赞。
(二)十七大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得到进一步深化
党的十七大以来,随着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建设学习型政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一系列新论断新任务的提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视野进一步拓宽,任务更加明确,自身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认识
第一,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组织建设的思路。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核心是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此,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组织建设,成为十七大的根本创新所在。
第二,提出了“一条主线、五大建设”的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在这一布局中,明确提出“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强调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一新布局,也进一步明确了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和任务。
第三,强化了提高执政能力在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要求以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影响和带动全党,使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
第四,要求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提出了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等一些新论断。
第五,提出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2.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了新部署
2009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围绕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对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了新的部署,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议在党的建设尤其是党的组织建设创新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任务。决定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按照党章要求,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第二,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明确要求。决定提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第三,明确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和方向。决定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并提出了“五个努力方向”,即:扩大组织覆盖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加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建设高素质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
3.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持续深化
党的基层组织创新是十七大以来党的组织建设的一个最突出的亮点。十七大报告提出:“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这使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基层组织创新活力得到新的迸发。总的看,十七大以来,基层党建创新在各个领域得到拓展和深化,出现了许多新亮点、新做法、新经验。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人事报、组织人事报联合组织于2010年11月28日揭晓的第一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状况。这一评选活动从2009年9月启动,为期一年多,有2000多个基层党组织提交了案例,经过初步筛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12个案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13个案例、“党内民主建设”的13个案例、“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的21个案例、“城乡统筹党建格局建设”的15个案例、“党群关系与党的群众工作”的12个案例、“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14个案例、“党员教育管理与组织生活”的16个案例、“党员作用与党内关怀帮扶”的12个案例、“组织设置方式创新”的12个案例、“党建工作信息化”的7个案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5个案例、“组织建设综合创新”的16个案例进入候选,[1]经过网上公开投票和专家评选,最后评选出20个最佳案例、60个优秀案例。20个最佳案例包括辽宁丹东:全面推广“情景互动式党课”、内蒙呼伦贝尔:组建“百万农牧民创业先导团”、河南南阳:科学探索“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等等,60个优秀案例包括重庆大渡口:建设开放统一党建信息平台大力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山东乳山:党内基层民主“乳山模式”、西安未央:干部选拔任用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等。[2]通过这些创新案例的选题及获奖,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基层党建创新的范围正不断扩大,积极性正进一步提高,效果也得到持续增强,创新对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二、十六大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的主要内容
十六大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在党的建设创新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起到了探索、先导作用,正是由于有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积极探索,我们党才取得了大量经验,其中不少经验还上升为党的基本经验和制度,促进了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提高。总体来说,十六大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全党的共识
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十七大均对基层组织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其中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就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十六大要求党的基层组织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则强调,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使基层党组织都紧密联系群众、充分发挥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活动为载体,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机制。国有企业党组织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机关党组织要严格组织生活,加强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高校党组织要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着力做好学生和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社区党组织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坚持标准,保证质量,重点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中发展党员,同时做好在其他社会阶层先进分子中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探索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机制,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促进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十七大则提出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其中对基层党建新目标、新要求、新格局、新领域、新举措的阐述,无不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体现了全党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期待。
(二)党在基层组织功能定位上实现了新突破
党的基层组织定位是否准确决定着功能发挥,过去有一个时期我们对“领导核心”还是“政治核心”认识不清,影响了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把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为“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相比过去更加清楚,但仍显得不够准确。因此,党的十六大对党的基层组织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十七大则进一步提出: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的日益准确为发挥作用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上的指导,尤其是明确了工作的着力点,使各种类型基层党组织都找到了发挥作用的空间。
(三)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向进一步明确
基层组织建设不同于其他建设,具有类型多样、情况复杂、任务繁重、责任重大等特点,而且不同基层组织在各方面的差异性极大,为了有利于基层组织开展工作,就必须不断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及时明确和调整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把这种方向规定为五个方面。一是扩大组织覆盖面:即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二是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即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保证正确履行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责。三是增加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的工作,把一大批优秀青年、社会的先进分子吸引到党的队伍中来。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体党员,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四是建设高素质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通过“选”、“拔”、“育”、“吸”、“蓄”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素质。五是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着力打破城乡党建事务管理上的彼此封闭、隔离状态,促进党建资源均衡配置,实现党员权益保障上的平等性,建立开放式的党员服务网络,加强党员阵地的科学、合理、统一布局,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党内文化上的同步发展。从目前情况看,基层党组织建设正沿着这样五个基本方向不断探索、深入发展。
(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举措不断延伸
1.在思想建设方面。围绕创新党员教育方式,各地进行了有益探索。比如,湖北省利川市立足活动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党员教育,开展了党员服务承诺活动。通过开展这一活动,党员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受到教育管理,党性得到锻炼,素质得以提升,群众也得到了实惠,促进了党群关系进一步好转。[3]丹东市党员活动站创造了情景互动式党课这一新形式,有效改变了目前的党课内容相对枯燥、形式比较单
一、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的状况,是一种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好方式,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4]
2.在组织建设方面。围绕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过程中,省平泉县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薄弱问题,打破地域和行业界限,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实施“组织联建”,创建了城乡一体的组织带动新体系。目前在该县活跃着800余个基层党组织,带动全县近20万农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5]在推进党内基层民主方面,乳山市进行了大量探索,在市级试行党代会常任制、镇级公推直选党委书记试点、村级两推直选党支部成员的基础上逐渐向机关企事业单位拓展延伸,探索形成了以“以上带下、以下促上,三级联动、整体推进,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内外互动、有机衔接”为主要特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之路,引起中央领导、专家学者和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6]
3.在作风建设方面。着眼于在一线宣传群众、服务群众、问计于民,上海杨浦区实践了“一线工作法”,核心是“走进基层、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这一做法实施以来,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热情拥护和衷心支持,已成为“党员干部受教育,广大群众得利益”的“民心工程”。[7]河北巨鹿县则根据农村工作实际,推行“干群夜谈会”制度,广大基层干部利用晚上农民闲暇时间,通过漫谈、座谈、辩论、授课等形式,走进农村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坐在一起心交心沟通,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发现问题、妥善解决问题。夜谈会制度有效避免了党建工作同群众劳作在时间上的冲突,保证了基层党建工作顺利开展,促进了干群思想的统一,有效化解了农村矛盾,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提高了干部服务意识。[8]
4.在制度建设方面。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山东潍坊市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县市区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专项述职制度。通过实地考核、部门评议、专项述职、履职纪实,突出了县市区委书记的主体地位和示范作用,带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形成了“书记抓,抓书记”、一级抓一级的良好格局;激发各县市区形成了勇于创新、比学赶超、抓深抓实基层党建工作的局面。[9]福建天湖山在国有企业中实行“党支部工作问责制”,使得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便于工作布置与制度落实、活动开展情况的督办,切实做到对党支部及其党员工作的全方位动态监管。[10]
5.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近年来,绥芬河市通过建立“廉政基金”制度,在加大源头防腐和预防职务犯罪领域,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使全市公职人员工作更上进,更清正廉洁,也降低了公职人员的腐败动机。[11]为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干部在阳光下工作,桃江县委审时度势,在桃江公众信息网上开通了功能较为齐全、公开面较广的监督举报栏目——“党风廉政舆情在线”,将全县1000余个公务单位和上至县委书记、下至“村官”共3000余名干部一一上网“亮相”,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评议,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掀起了一股网络问政新风。这一做法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一致好评。[12] 三、十六大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的主要经验和启示
回顾十六大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的进展和成就,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宝贵的经验,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这些经验集中起来,可以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必须以创新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以提升吸引力来增强凝聚力、战斗力
党的十六大对创新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如提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作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论断。对全党是这样,对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党员干部的利益、意愿、工作环境、个人追求都有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又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的,因此,基层组织建设如果不能在坚持已有的原则和传统的基础上对自身的设置方式、工作方式进行及时的适当的变动,就会陷于僵化和保守,就难以为党员干部所接受,最终发挥作用也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从各地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的实践来看,基本都是从创新党的组织的设置和活动方式入手,来提高吸引力,进而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为数不少的组织不健全、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的基层党组织之所以存在,主要就是因为其组织活动缺乏吸引力,难以吸引党员群众参与,要改变这种状况,首要的任务就是从创新入手,其领导班子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做到组织建设和工作任务相结合,与党员干部的现实需要相结合,与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把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团结到自己周围。这样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才有基础,有前提。
(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与党的重点工作同步推进
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来加强”,这是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党的建设之所以不断推进,持续加强,就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了这样一条原则。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看,尤其需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因为党的中心任务本身与政治路线和党的建设的总目标都是统一、一致的,各级党组织工作任务的实现是实现党的中心任务的前提,而只有不断实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才能保证政治路线的贯彻,才能保证党的建设的总目标的实现。因此,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但是,也要看到,在对中心任务的理解和把握上有时难免会存在偏差,制约党的建设的开展。比如,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五项主要工作中,究竟对于具体的基层组织来说,哪一项工作更具有根本性和紧迫性,应该说不同的基层组织会有不同的回答,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对此,我们应该鼓励基层组织出于自身工作需要和面临的现实情况,通过民主的途径去作出判断和解决,只要有利于工作任务的实现,对于其作出的选择我们都应该予以支持和拥护,而不能高高在上,指手画脚。同时也要看到,在同一时期,我们党的重点工作不是唯一的,比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基层民主、文化建设等等都是各级党组织面临的重要任务,为此在创新中要根据实际统筹考虑,同步推进。目前看,最突出的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指导价值,以是否有利于实现本部门本单位的科学发展作为判断创新合理与否的根本标准,努力使党的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围绕实现科学发展来进行,来展开,以此把目标和措施、创新和发展统一起来。
(三)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来源于实践,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党的组织建设的理论创新成果必须源于实践的需求、实践的创造,而实践创新也必须接受理论的指导,在创新理论的规范指导下进行,这样才能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从党的建设的经验看,我们往往是在实践中取得突破形成新的认识,然后上升为理论和制度,之后又来指导新的实践。正是在这样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实践创新经验层出不穷,呈现出良好的创新建设局面。然而,在创新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在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中为创新而创新的追求政绩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创新措施往往刚刚推出就迅速实施,迅速总结经验,迅速上报上级领导,迅速宣传铺开,这显然是一种政绩和投机心理在作祟。此外,还存在不顾党的原则盲目追求创新的情况,把党内与党外、党员与群众、党内制度和国家法律混为一谈,造成了工作创新中的混乱局面。这些都不是科学的创新态度和工作方式,需要加以引导和改变。我们要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角度思考和把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创新问题,争取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创新,以科学的制度保证创新,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创新,切忌以教条主义、实用主义、官僚主义的态度对待理论和实践创新。
(四)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必须坚持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综合推进
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有序推进。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认识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换句话说,创新是一个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综合推进的过程,少了任何一个环节、一个方面,创新都会面临阻碍、陷于停顿。对于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来说,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具有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这已为理论和实践所证明。但是,我们还要高度重视制度创新成果问题,因为制度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组织创新的成果如果不能及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得到全党的认同和遵守,就会很容易为少数素质偏低甚至别有用心的领导者所曲解和左右,造成已有的成果失去。“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我们不能忘记,要有效制约权力,必须以制度的形式对取得的认识和经验作出明确细致严谨的规定,这样才能避免经验被歪曲,制度被曲解。应该说,我们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出台的大量制度都是对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制度肯定,是取得的制度成果,这些成果在保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科学化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虽然执行中也存在形式主义、实用主义理解和运用制度的情况,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但总的说,对于这些制度成果广大党员干部是支持拥护的,是有利于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是有利于遏制党内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的,这些制度对进一步推进党的基层组织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也构成了一道有力的保护屏障。
总的看,十六大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方向正确、成绩显著,这一点不仅为党的建设取得的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所证明,也为基层党组织领导开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所证明,对此广大党员干部也深有感触。我们为此进行的调查①也表明,有94%的被调查者认为十六大以来党的组织建设的效果“显著”、“比较显著”、“非常显著”;94%的被调查者认为十六大以来中央加强组织建设的措施“得力”、“比较得力”、“非常得力”;有92%的被调查者对十六大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不断创新表示“满意”、“比较满意”、“非常满意”;有96%和95%的被调查者对本单位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现状表示“满意”、“比较满意”、“非常满意”;有98%的被调查者对党的组织建设的未来发展表示“有信心”、“比较有信心”、“充满信心”。尽管十六大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我们认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全党的任务,今后必须在坚持已有的创新原则、经验、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不断拓展创新的领域,及时关注和吸收组织建设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努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取得更大的进展。
注释:
①此次调查于2011年9月完成,调查对象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四个班次的在校学员,其中回收有效问卷情况为县处班147份,党政研究生班42份,县委班60份,市厅班89份,共计338份。
【参考文献】
[1]投票评选[EB/OL],http://poll.people.com.cn/1659_ctdzb_01/index21659.php
[2]第一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优秀案例评选结果[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11-29.[3]邓习猛.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N].学习时报,2010-12-20.[4]刘向阳.情景互动式党课由党员志愿者首先提出并设计[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12-23.[5]河北日报通讯员闫鹏、杨海生记者李建成:《打破地域行业界限创新组织设置方式平泉“组织联建”带动农民致富》,河北新闻网,2010-12-26.[6]记者.彭辉、通讯员.刘国贤、段英鹏.乳山市荣获全国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奖[N].大众日报,2010-12-1.[7]上海杨浦:走进基层、服务群众践行“一线工作法”[EB/OL].人民网-理论频道,2010-5-20.[8]河北巨鹿:“干群夜谈会”工作方式密切干群关系[EB/OL].人民网-理论频道,2010-5-20.[9]山东潍坊:县委书记专项述职制度[EB/OL].人民网-理论频道,2010-5-24.[10]福建天湖山:国有企业“支部工作问责制”[EB/OL].人民网-理论频道,2010-5-24.[11]黑龙江绥芬河:建立廉政基金制度[EB/OL].人民网-理论频道,2010-5-24.[12]湖南桃江:“党风廉政舆情在线”开启网络问政新风[EB/OL].人民网-理论频道,2010-5-24.(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人文社科部主任、教授、法学博士)
第二篇: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评述之二
《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评述之二》读后感
面对机遇,要敢抓。机遇总是极为宝贵、稍纵即逝,只有果断行动,乘势而上,才能在长远发展中赢得主动。
这十年,我们认清形势,敢为人先,不为风险所惧,不为干扰所惑,频出拉动增长的“大动作”,频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手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上了新境界。
面对机遇,要会抓。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只有见微知著,未雨绸缪,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战略机遇期并非仅仅属于中国。放眼全球,美、俄、日、欧纷纷瞄准新世纪前一二十年,制定了整体振兴计划。而中国之所以迈上新台阶,靠的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物质积累和制度准备,靠的是敏锐的眼光和灵活的策略。
面对机遇,要抢抓。机遇与挑战常常相伴相生,只有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才能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堪称化危为机的经典案例。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以危机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不仅率先实现经济总体回升向好,而且使经济社会肌体更加健康。我们又促成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推动国际格局的调整,由此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话语权、影响力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中国先哲早已阐明挑战与机遇互相转化的辩证法。
挑战重重,战略机遇期是否仍然存在? 2012年,又一个充满变数的年份。
欧债危机的蔓延,使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延伸,世界经济复苏前景黯淡。外需不足直接导致中国外贸出口下滑,国内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出现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的局面。
21世纪头20年已经过半,有人在问:战略机遇期是否仍然存在? 原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认为,尽管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复杂深刻的变化,但是基本要素没有变:大的战争打不起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仍在日益加深,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势不可挡。
“有这几条存在,战略机遇期就会存在。”他说。
“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我们正处于最有利的前进基地。”金一南说,“好比攀登珠穆朗玛峰,现在已进入‘大本营’,目标遥遥在望,千万不能被眼前的困难遮蔽了视线,自乱阵脚。”
那么,下一个十年,中国的机遇在哪里?
机遇就在差距之中。
第三篇: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特点
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特点
张宁(作者单位为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五编研部) 2012-10-24 16:23:18
来源:光明日报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中全党智慧,科学总结实践经验,顺应新的实践要求,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集中体现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年来的理论创新持续周期长,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针对性和指导意义都很突出。这个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步形成期,时间范围大约从2003年4月到2004年5月。总结抗击非典斗争的经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提供了一条完整而清晰的思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和“五个统筹”等一系列具有鲜明实践要求又内在联系的重要概念,标志着科学发展观的初步形成。随后,胡锦涛同志又初步系统阐述了这些基本概念的科学内涵,将其付诸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不仅使新理论有了较完备的形态,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中全党智慧,科学总结实践经验,顺应新的实践要求,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集中体现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年来的理论创新持续周期长,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针对性和指导意义都很突出。这个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丰富成熟期,时间范围大致从2004年5月后到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观给全党审视过去、规划未来以新的理论支点,开启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的闸门。这期间,结合宏观调控实践、制定“十一五”规划,回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遇到的一系列其他新问题,科学发展观向纵深和宽广领域蓬勃发展。从纵向说,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地位作用、本质要求、重要着力点和根本动力;从宽度说,绝大多数重大战略思想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作出精辟阐释,是这一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
第三个阶段是深入发展期,时间范围大致从十七大后到当前。十七大后,不期而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党中央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这一时期理论创新继续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将此前的创新成果进一步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比较突出的有三点:一是全党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全党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体制上发生了深刻转变,为推动科学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组织保障和群众基础。二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发展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想,这是十七大后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化的最新重要成果。三是适应新情况新问题,在各方面深化已经取得的认识成果。比如: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要求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路,三中全会形成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战略任务,六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系列新要求。2012年初,党中央又提出了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第二个阶段是丰富成熟期,时间范围大致从2004年5月后到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观给全党审视过去、规划未来以新的理论支点,开启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的闸门。这期间,结合宏观调控实践、制定“十一五”规划,回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遇到的一系列其他新问题,科学发展观向纵深和宽广领域蓬勃发展。从纵向说,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地位作用、本质要求、重要着力点和根本动力;从宽度说,绝大多数重大战略思想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作出精辟阐释,是这一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
十年来的理论创新呈现出以下鲜明的特点。
其一,以实践为基础推进创新。理论创新成果都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依据对基本国情及其具体实际的准确判断,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出的,也在推动科学发展过程中经受实践反复检验,在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因此,扎根于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是这一时期理论生机盎然、创新喷薄而出的内在源泉。
其二,在继承发展中实现创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开始后不久就提出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一理论依据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继承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理论创新的基本思路和许多重大观点,有些直接依据或来自这些思想,有些则是在解决前人已经提出但还没来得及解决的问题。同时,在创新中还特别注重阐发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蕴藏的深邃智慧和高远价值,通过对经典作家和基本原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读,揭示了有关创新观点所体现的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和人类文明进步趋势。同时,科学发展观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多年来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吸取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精华。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成为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创新成果形成发展的主要方式。
其三,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现代化建设,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紧紧抓住“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重大问题,首先在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实现理论突破,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确立为我们党推进一切发展的核心理念,进而以此为核心和灵魂,推进各领域的创新,相继催生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问世。围绕发展问题上核心理念的创新推动各方面的理论创新,成为这一过程的鲜明特色和重要途径。十年来的理论创新呈现出以下鲜明的特点。
其四,与党的建设紧密结合推动创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始终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同步。在这期间,全党进行了以先进性建设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集中教育活动,及时用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使理论在与实践结合中获得不断丰富发展的强大动力。这表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只有与党的建设创新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才能形成创新主体,巩固创新成果,推动其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和完善发展。
第四篇:十六大以来党的执政理论创新与实践升华
十六大以来党的执政理论创新与实践升华
2012年04月13日 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河南 郑州 450002)涂小雨
[摘 要]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的执政环境下,党的执政实践不断深化,执政理论不断发展创新,执政经验也不断升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点出发,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的新局面。
[关键词]执政背景;执政理论;执政经验一、十六大以来党的执政背景的深刻变化
十六大是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在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步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制定了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并且顺利地实现了中央领导层的交接班,形成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因此,以十六大为标志,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顺利开启
在党和人民的艰苦奋斗下,在我们告别20世纪之际,顺利地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早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作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一战略决策时,就已经鲜明地指出:“现在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1] P4 具有制定战略目标光荣传统的中国共产党,开始考虑和谋划怎么样实现邓小平提出的第三步战略目标,一步一步地实现现代化。最初,在200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11月8日召开 的党的十六大,全面地分析了我们在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深刻地指出,我们虽然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目标,但这样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巩固提高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作出了用二十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明确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达到一个简单的中等生活水平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实现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过程,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这样,我们就进入了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这是党的十六大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一个基本的背景。
(二)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2003年初爆发的“非典”疫情不仅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人为本,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以改变“经济建设一腿比较长、社会建设一腿比较短”的不平衡发展状况,而且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我国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胡锦涛党的十七大上从八个方面对这一新的阶段性特征作了全面分析。
从国内社会结构变动和利益关系调整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矛盾来讲,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中国的阶层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改革开放之前的“两阶级一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发生了分化。这种社会的结构性分化过程,实际上就是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的过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变动逐渐加快,利益差别也被不断拉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于2004年初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54,比1995年的0.437高出0.017个百分点。[2] P56-57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相当严重,利益差距十分悬殊,并且还有继续拉大的趋势。
从外部环境来讲,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领域不断拓展、水平不断提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也逐渐形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联度也不断加深。与此同时,世界经济虽然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但随着国际竞争加剧,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发展对国际贸易差额分布的改变,国际贸易中双边主义与区域主义的兴起以及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的冲击,新贸易保护主义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情况加大了我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难度,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外部环境的恶化,可以说,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阴云下,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挑战、风险和考验,是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背景。
(三)价值观领域分化趋势日益明显
进人21世纪以来,从国际上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对人们价值观的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从国内看,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社会阶层的分化必然引起人们价值观的变迁。特别是随着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社会意识更加多样、多元、多变,这既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了活力,也带来了社会思潮的纷繁变幻。
一方面,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进一步弘扬,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等积极进步的价值思想观念已经逐步普及。应该讲,社会价值观念由单一趋向多样化,是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巩固的同时,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也时有出现。在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一些错误的、消极的、颓废的思想意识也有所滋长。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一些人思想困惑、信仰淡漠,一些领域诚信缺失、道德失范。回顾十六大以来,中国社会涌现的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或倾向,情况相当复杂,有的完全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有的体现了良好的愿望但表现为极端的形式,有的 3 反映了部分社会现象但没有反映社会的本质,有的体现了正义的追求但又具有浮躁的社会心理特征。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必然伴随着价值观的更新与变革。由于多种价值观的并存,必然导致在价值观的各个层面发生冲突与碰撞。随着社会期望水平的提高,高强度动机推动的社会行为,更需要予以规范和导向。价值观制约着人们的行为选择,由于各种价值观念相互碰撞、相互渗透,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人们思想的混乱,导致一些人行为上的失范,使价值观冲突呈现显性化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弘扬积极健康的道德风尚,是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这也是执政的甲国共产党在进入21世纪后面临的重要背景。
(四)国家安全挑战不断上升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中国的多边外交活动日趋活跃。与此同时,国际上“中国威胁论”不断升级,版本不断翻新;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一轮“中国责任论”的热潮也在国际上悄然兴起,使我国安全环境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影响国家安全的热点问题。另外,除“台独”势力之外,“藏独”、“疆独”势力近年来也在不遗余力地策划、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损害和威胁我国的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签署的国际条约越来越多。而各种国际组织在其章程中,都明确规定了成员国在享受相应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某些义务与责任,执行有关决议和程序,甚至接受某种强制执行和惩戒措施。所以,我国在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的同时,承担的责任和受到的约束也越来越多。
当前,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面临新的变数。一方面,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越来越广泛和密切。另一方面,美国频频插手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使得我国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在增加,这些不稳定因素既表现为有些国家政局与社会的不稳定,也表现为有些国家关系的复杂多变。此外,我国周边地区还面临越来越多的恐怖主义、跨国犯罪、走私、贩毒、艾滋病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总之,国家的安全形势所呈现出来的复杂情况及其面临的挑战,也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进入21世纪后的一大背景。
二、十六大以来党的执政理论创新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努力推进执政党建设理论创新,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论断,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
(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执政以民生为要,民生为执政之本。时刻关注民生,着力改善民生,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中进一步促进社会政治稳定,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经验。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只有稳定的秩序而没有民生的改善和人民的幸福,这种稳定的秩序最终也是靠不住的。也就是说,党一方面要保证人民过上安定的日子,另一方面要能够使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好日子。唯有如此,执政才能执得好、立党才能立得牢。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形成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新时期着力改善民生提供了明确的实现路径。发展是解决我国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民生建设。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教育是民生之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培养技能型人才。分配是民生之源,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5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保是民生之依,要加快构筑合理、健全和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新的论断和理论创新。(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的重大时代课题。我国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才走完的道路,西方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产生的矛盾在我国短期内集中呈现。因此,当前我国社会管理的难度之大、问题之复杂举世罕见。党的十六大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提出要改进社会管理,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强调:“要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通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因此,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艰难而创新的实践探索。十六大以来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总目标是使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保持和谐稳定,为实现“十二五”目标凝聚强大力量,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提高社会团结水平,增强社会凝聚合力。具体目标主要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等。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总原则是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6 具体原则:主要包括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综合施策,依法管理;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统筹兼顾,和谐有序等。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构建。一是完善社会管理组织体系,健全社会管理格局。要把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完善社会管理制度体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针对社会管理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当前要着力完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社会组织分类发展与监管机制、社会诚信制度、实有人口动态管理制度、特殊人群监测、预警、疏导、救助机制以及劳动关系协调协商机制等体制机制。三是完善社会管理群众工作体系,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四是完善社会管理公共安全体系,不断提高维护公共安全的能力。要适应公共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推动建立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战略思想。作为发展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和提出的。进入新世纪,我国在总体上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并精辟概括了这个体系的基本内容。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任务,把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重要环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定位到这样的高度,在党的中央全会文件中还是第一次。自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以来到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新的界定和阐释,经历了整整五年理论和实践上的认识和探索过程。党的十七大报告着重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着重强调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大意义。因此,十七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定位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七三中全会提出要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农民群众,7 引导农民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号召。并把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十七届五中全会从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角度,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十七届六中全会同时还从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当代中国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必然选择。三、十六大以来党的执政经验的升华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进一步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同时,探索“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根本问题,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执政实践中不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创造了丰富的经验。(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弘扬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继续推进党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后,又在党的十七大把改革开放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新道路的开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洽体系的逻辑结构中,邓小乎理论是其逻辑起点,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深化和拓展。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于改革开放事业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更加充足、决心更加坚定、思路更加清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中,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在党的十七大推进理论创新,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同时,还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个重要命题。十七大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说,这里讲的“旗帜”,与以往人们常讲的理论旗帜相比,不仅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这个全方位的命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一个重要归结。(二)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内政外交各项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都将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
党中央提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因为在当今时代,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联系空前紧密。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有着十分特殊的国情,又是在极为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推进我们的事业,必须从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因此,要把握国家发展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在吃透国情上下功夫,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清醒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同时必须在观察世界上下功夫,密切关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的新情况,准确判断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总体走向。
提出新形势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为了更好地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就必须把有利的国际条件转化为有利的国内条件,充分利用当今世界总体和平的环境加快国内发展,充分利用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推动民族振兴,即使国际上出现一些不利因素和复杂情况,也要沉着应对,牢牢把握基本路线不动摇,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同时必须把有利的国内条件转化为有利的国际条件,努力以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发展,以中国的稳定促进世界的稳定,不断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提出新形势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同时是为了更好地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战略资源比较缺乏,资本资源尚不充足,技术专利资源处于劣势,人力资源素质总体不高,市场资源空间有待拓展,这些都是我国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制约。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国内资源的优势,而且需要充分借助国际资源的力量;不仅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而且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国际国内资源的相互流动中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创造和丰富国家发展的资源条件。
(三)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统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经验,首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结合,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与制度创的紧密结合与良性互动。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重要原因。
一是坚持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和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是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创新,是创新思想的核心。把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是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因此,理论创新本身并不是创新的最高目标,理论创新本身也不是创新的完成;以理论创新来推进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实践创新和制度创 10 新来发展创新理论,不断地把党和国家的事业推向前进,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目的所在。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思路。
二是坚持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指导实践的统一。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是我们党建设和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一个先进的政党,需要一个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来武装;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科学理论来指导。理论创新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理论武装的价值在于使理论的价值得以实现。我们要按照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的要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指导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动全党兴起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并不断引向深入,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保证。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全党还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分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朱文鸿)
---[作者简介] 涂小雨(1976—),男,河南南阳人,法学博士,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执政理论。
第五篇:十六大以来党的民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十六大以来党的民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陇兴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民族问题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世界民族问题发展的宏观趋势,对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和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思想体系。
进一步明确民族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
正确认识、科学界定民族内涵,准确把握民族的本质特征,对于正确认识和解决民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民族”的界定,学术界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民族共同体发展的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我国民族的实际,明确提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一般说来,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这一诠释,有许多创新的地方,如考虑到宗教与民族既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对某些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又有非常明显的区别,很多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与宗教并没有直接联系,所以特别提到了“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这一诠释,揭示了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复杂性和特殊原因,使民族概念既符合民族共同体的一般发展规律,又符合民族共同体的特殊发展规律;既科学阐述了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的内涵,又避免引起新的争议,具有科学的严谨性和普遍的适用性,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主题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我们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时期不是民族融合消亡时期,而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我国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基本判断,也是我们开展民族工作的基本依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采取各种措施“让各少数民族得到发展和进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快速发展,为各民族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要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并把“两个共同”确立为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回顾民族工作历史,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提出过“两个共同”的基本点并坚持付诸实践,但是,把“两个共同”融会贯通起来,有机统一起来,作为民族工作的时代主题,则是第一次。“两个共同”主题的提出,科学总结了我们党的民族工作的基本经验,集中反映了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时代特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成为新世纪以来我们党在民族理论上的重大飞跃。
进一步明确民族区域自治的内涵和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大创举,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的国情,是能够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为了把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胡锦涛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用三个“体现”来论述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内涵,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用三个“不容”来表明我们党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信心和决心,即“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们党处理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这些重要论断,集中阐明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内涵,高度概括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方向。
进一步明确民族关系是我国一项重大的社会关系
民族关系是一个民族共同体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民族共同体因交往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往状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民族关系问题,最终解决社会主义民族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6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国民族关系经受住了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种种考验,无论在当今世界上,还是在中国历史上,新中国的民族关系都是最好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和谐”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特征。2005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2006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民族关系是我国政治和社会领域必须认真处理好的五大关系之一,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这些重要论述,第一次把“和谐”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之一,第一次把民族关系表述为我国政治和社会领域的五大关系之一,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民族关系的总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重大突破。
进一步明确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民族团结是我们整个事业发展的根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少数民族从业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少数民族人口传统的分布格局被逐步打破,各民族在地域之间的自发流动大幅增强。由于利益关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文化教育背景的差异,决定了各民族群众在交往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误会、摩擦和矛盾,给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带来一些影响。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民族团结是国家长治久安、兴旺发达的保证,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要求把增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作为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着力增强各族群众的“四个认同”,高举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些重要指示,是新形势下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有力武器,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进一步明确发展是解决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由于历史、自然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各民族的发展很不平衡。新中国成立60年多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民族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所占份额逐步提高,初步扭转了与其他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态势。但横向比较,民族地区的发展水平依然滞后,少数民族生活水平相对落后的状况还没有得到全面的根本性改变。十六大以来,面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的迫切愿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指出,现阶段民族地区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发展来解决,根本途径是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些重要指示,集中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进一步明确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各族人民团结统一的主心骨,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领导核心,这是我国60多年来民族工作实践最基本的经验。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善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各级党委做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明确提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各级党政组织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明确提出衡量民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是“有利于民族平等团结进步、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有利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并特别强调“把民族工作作为民族地区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情况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这些重要论断和要求,充分表明我们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进一步明确要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信息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更加深入,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正确认识文化在民族存在、发展中的作用,正确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贡献,有利于继承和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保护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保持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各民族文化事业建设,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加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巩固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强调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强调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了空前大发展大繁荣,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进一步明确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性因素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干部在民族地区发挥了桥梁纽带、致富带头的作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少数民族专业人才也逐渐成长起来,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在总结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特别强调“要突出抓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要把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深刻指出“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性因素,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把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放在同等地位一并强调,在我国民族工作中还是第一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体现了我们党民族工作的与时俱进,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开发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