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时代选择旗帜与道路--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之一
时代选择:旗帜与道路--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之一
2012年11月02日 09:49:54
来源: 新华网
(迎接十八大系列述评)时代选择:旗帜与道路——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之六
新华网北京11月2日电 旗帜指引方向。伟大旗帜是共同理想的火炬,引领社会发展进步;
道路开启征程。正确道路是昭示未来的坐标,凝聚团结奋进力量。
这面旗帜上,思想的光辉照亮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历经90多年奋斗创造,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这条道路上,前行的脚步铿锵有力。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大步奔向民族复兴的美好明天。
“中国奇迹”揭示“中国道理”
1921年7月,13名代表历尽千难万险聚集到上海,秘密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们,代表着50多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91年后,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将在北京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200多名代表出席。他们,代表着8000多万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美国福布斯网站说,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正在变得比美国总统选举更加重要,“引起全球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中国共产党的奇迹不仅是自身发展壮大,更重要的是她领导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烂摊子。一位美国学者预言,“中共的胜利将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然而,今天的中国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年平均贡献率超过20%。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汗深有感触地说:“即便是呼和浩特、东营这样的中小城市,也喷薄着一种能量,那里的人们期望着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城市。这种能量,在我看来,是当代中国的最大财富,它涌动在中国的都市、县城和村庄,涌动在每一个人身上,无论老少。”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感叹,中国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它的新型经济模式已经把中国提升到了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而其政治模式也许可以证明资本主义所谓的“历史的终结”,只不过是人类历史道路的一个阶段而已。
奇迹之中,蕴含着什么样的力量?
奇迹背后,揭示出怎样一种道理?
历史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中国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也曾经历曲折坎坷,最终在十年浩劫中走进了“死胡同”。痛定思痛。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面对重大历史课题,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9月的广东,暑热初消。位于顺德的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一盆盆鲜花簇拥着邓小平铜像。20年前的春天,“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由这里传遍华夏大地。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前进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加深着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执行的是市场经济原则,这一点非常令人钦佩,这是世界其他国家的共产党不曾尝试过的,可以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经验。”智利激进党副总秘书长佩德罗·内拉这样评价。
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数量的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
“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探索促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的精辟论断,指明了中国发展新的航程。
理论是实践的总结,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的思想在照亮人们精神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生活的物质世界。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海信科龙的创始人用锤子“敲”出第一台电冰箱,到在高速扩张中经历挫折,转而调整发展思路,再到如今成长为中国大型白色家电制造企业之一,这家企业与整个国家一样,伴着“发展”的鼓点前行。
公司总裁任立人说,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正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中国道理”指导着企业的成长、转型和发展壮大。
十年发展,成就辉煌。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严峻。
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而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攻坚克难”背后的思考:科学发展对“中国式改革”提出更高要求
成就和变化举世瞩目,矛盾和困难极具挑战性。
国际金融危机将新生的光伏产业送入严冬,“市场没有了,市长不见了,唯一能见到的是银行催债的。”胡福林感觉这一切变化仿佛发生在一夜之间。
作为温州民营企业的标杆性人物,面对突然而至的资金链断裂,被懊恼、自责、无奈折磨了一夜之后,胡福林选择关掉手机、出国。
这一走,网上关于“眼镜大王‘跑路’”的新闻铺天盖地。“其实,当时只是想尽快离开这烦恼之地,顺便到国外筹资。”胡福林说。
几年前,光伏产业被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许多地方政府将其当作支柱产业一哄而上,温州也被批准建立国家级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核心园区。
胡福林回忆:“当初,我出去考察投资环境,不少地方市长亲自接待要给我‘零地价’、迁厂补贴等优惠政策,银行也是一拨拨主动上门推贷,头脑一热,就投入6亿元。原本想进入电力行业,没想到我们民营企业还是进不去。”
胡福林的经历折射出现阶段改革的一系列深层困境:垄断行业门槛过高、政府定位不清、民营企业融资难„„
这些问题,常常被喻为改革“难啃的骨头”,被看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是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跨越的障碍。
理性看待难题,不能脱离时代背景,不能逾越发展阶段。
——一些难题的产生,正是因为改革还不到位、不彻底。
天刚破晓,北京儿童医院门前就有人排队等待挂号。不一会儿工夫,弯弯曲曲的队伍排到了300米开外。一旁做早点的师傅告诉记者,这一幕差不多天天上演,不少从外地带孩子来看病的家长,为求一号,夜里干脆就睡在医院的走廊或地下车库。
“我的孩子不过是小感冒,去了两家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说发烧病例看不了,只能来这里。”北京的陈女士怀抱三岁的女儿无奈地说。
医疗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合理配置资源,改变“大医院人满为患、小社区门可罗雀”的现状。显然,要真正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的目标,改革的路还很长。
——一些难题的存在,是因为政府转型尚未完成。
近几年来,随着政治体制改革有序推进,不少行政审批项目被减了下来;但同时也要看到,政府职能转变仍然任重道远,一些政府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以行政许可法为例,一些部门不叫“审批制”了,改成“核准制”,其实本质没变。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关系不理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势必阻力重重。
——一些难题的出现,是因为发展理念的偏差。
“有些人乐于强化发展而淡化改革,因为发展很风光而改革往往要冒风险;但是,没有改革,哪来发展?”高尚全说,发展经济变成“招商至上”、城市化变成“楼市化”、谋求“土地财政”公然挑战楼市调控政策„„这都是扭曲的发展观。
改革与发展的互动,常常以多维方式呈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矛盾新问题必然层出不穷,改革任务也就愈加艰巨:
大学生就业仍旧困难,而“用工荒”年复一年地上演,甚至愈演愈烈;
2011年在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国内实体经济举步维艰,但银行业利润普遍增长20%以上;
“史上最严”的房地产调整政策实施两年,某些一线城市仍然屡屡出现新“地王”。
„„
这些看似矛盾的事实,都指向一个命题:科学发展对“中国式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理性面对难题,盲目轻视不可取,消极畏难更不行。
我们必须看到:这些难题的产生有其客观性、阶段性和必然性。
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也没有变。
“我们创造了多少成就,就要准备承受多少挑战。”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表示,西方在几百年中,才解决了七亿人口的现代化;中国要用几十年化解西方几百年遇到的难题,必然是传统的痼疾、时代的痛楚叠加交织的过程。
我们必须清楚:在科学发展新阶段,改革难题始终绕不开躲不过,迎难而上是唯一的选择。
昔日辉煌并不代表未来成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前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说,中国目前面临改革与危机赛跑的严峻局面,改革可能有“副产品”,但不改革的风险更大。改革不只是扬汤止沸,更要釜底抽薪。
我们必须坚信:只要踏踏实实践行科学发展观,难题必将逐一破解。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发展时少。”改革,既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题中之意。踏踏实实践行科学发展观,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前提。
对于改革遇到的难题,各方众说纷纭。有争论,甚至也有质疑。“有争议甚至质疑并非坏事,问题一旦被正视并形成共识,就会变成催生变革的强大动力。”高尚全说。“凝聚共识”背后的期待: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
8月的最后一天,胡兵等来一个好消息:国家出台意见,要求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争议多年的异地高考改革即将启动。
10年前胡兵从安徽来北京经营石材生意,两个孩子也随同来北京上学,转眼即将参加高考。
虽然北京的改革方案要到年底才出台,但胡兵满怀期待:“在北京打拼十年,年年交税,孩子应该符合在这里参加高考的条件。”
与胡兵的心情形成对比,不少市民开始担忧:如果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子女都在北京参加高考,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孩子升学呢?他们同样关注着即将出台的“北京政策”。
归根到底,“深水区”改革是利益博弈。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分析,与改革初期“单兵突进”的普惠式改革相比,现在改革面临的阻力要大得多,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往往触及深层利益调整。
新加坡学者郑永年认为,任何改革要想取得成功,第一个前提是取得共识,中国当前的改革尤其如此。
在改革开放进行了30多年之后,“改革共识”再次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命题,摆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
凝聚共识——创新精神不能缺失。
“2013年起,凡拟新提拔为副科级以上干部,一律须先接受审计调查,并向公众公开家庭财产等信息;2014年起,新招公务员一律实行聘任制„„”最近广东酝酿的顺德区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综合改革规划,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主任刘靖北教授认为,顺德的改革的思路首先是对领导干部改革创新精神和勇气的挑战和考验。在新一轮改革中,有些领导干部担心改革风险大、难度大,在思想上求稳怕乱;有些部门担心改革会削弱自己手中的权力,对改革敷衍了事;有些地方担心改革会触动现有的利益格局,怕得罪人,无所作为。
改革疲劳症、麻痹症、畏难情绪不根除,向前推进必然步履蹒跚。
“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党中央基于现实的召唤,又何尝不是历史的回声?纵观古今中外,大国的崛起、强国的衰落,虽然间或有偶然因素的作用,其必然原因正是改革创新精神上的差距。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0多种在历史上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无一例外:不是他杀,而是自杀。原因很简单:它们失去了改革的勇气和创新的活力,最终被历史淘汰出局。
中央党校党建专家叶笃初说:“一个丧失了反思能力的国家,怎么会有前途呢?一个不能居安思危的时代,怎么会发展和进步呢?”
凝聚共识——改革动力需要强化。
深化改革,必须调动和整合全社会支持改革的力量,形成强大合力。这就要求将顶层设计与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股改革动力融为一体。
凝聚共识——重点领域亟待突破。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改革攻坚,难在对改革者自身的改革。“改革本来是要取消部门不合理利益,结果现在有一些立法,往往是以对口部门来牵头,反而变成了对部门不合理利益的强化与合法化。”
王小广认为,现在一些改革久推不动,一个重要原因是只针对“增量改革”对象,而无法触动既得利益群体。如果回避“存量改革”,不打破原有利益格局,就难以取得重大突破。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能不能突破,既考验勇气,也考验智慧。
凝聚共识——中国特色必须鲜明。
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实现过十几亿人的现代化,中国改革绝不意味着简单地照搬西方体制。
林毅夫举例说,国际上推行金融体制改革是建立大银行体系,但对于发展中国家,90%的生产活动是中小企业和农户经营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如果照搬西方模式进行金融改革,结果80%的生产活动可能得不到金融支持。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基于中国历史和国情所作出的历史性选择。”辛鸣说。
十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瞬间,但在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对于一个奋力追赶现代化的国家,弥足珍贵。
须臾懈怠,可能坐失良机;半点停顿,或将前功尽弃。发展的目标生动而清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了我们的目标如期实现,改革必须永不停滞!(记者汪金福、宋振远、季明、刘敏)
第二篇:(12.10.29)时代强音:改革与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之一
时代强音:改革与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之一 □ 新华社记者 汪金福 宋振远 季 明 刘 敏
编者按:
金秋时节,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即。回首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走过的非凡历程,我们经历了奋斗的艰辛,耕耘的付出,收获的喜悦。
十年风云激荡,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强音雄浑铿锵,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考验发人深省;
十年波澜壮阔,转型与坚守的时代呼唤清晰响亮,民主与民生的时代课题深入人心;
十年探索实践,国情与使命的时代思考更加深刻,旗帜与道路的时代选择坚定不移;
十年搏击奋进,伟大工程与伟大事业的时代引领蓬勃兴盛,中国进步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势不可挡。
从今天起,新华社陆续推出“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系列述评”,思考历史,感受当下,展望未来,梳理十年奋进凝结的宝贵经验,总结十年拼搏收获的深刻启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昂扬前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十年发展,中国在并不平坦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成就无愧历史;十年改革,中国在矛盾凸显的“深水区”攻坚克难,寻求新的突破。
改革推动发展,发展促进改革。二者有机互动,交汇成新时期最强劲的时代主旋律。
面向未来,开创新的发展局面,必须坚定目标毫不动摇;开启新的改革征程,需要凝聚力量闯关夺隘。
“中国奇迹”背后的秘密:改革为“中国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发展的难点在哪里,改革的突破口就在哪里。
金秋时节,55岁的谭业君坐在自家炕头,乐呵呵地翻看着几本略显发黄的账本。
这位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种粮大户,从2000年开始记录家庭全部收支情况。12年的记录,见证了一个东北农户的增收路。
“以前是负数,取消农业税后日子就好过了,再也没出现过负数,去年收支相抵节余46158元。”今昔对比,这位老农脸上堆满憨笑,“原来要往外拿钱交‘皇粮国税’,现在国家每年补贴2170元。”
取消农业税,标志着中国施行2600多年的农业税赋体制的终结。
铁犁破土,春雨润物。
过去十年发生在农村大地上的“千年之变”,又何止一件?孩子上学免学费,医院看病可报销,养老有了社会保险„„
改革的突破口为什么再次选择农村?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解释:新世纪之初,我国农民负担过重,农村社会冲突加剧,城乡差距持续拉大,拖了中国发展的后腿。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广大农民怎能缺席?
从“取”到“予”,以农村税费改革为突破口的城乡一体化改革释放出巨大潜力:农民收入步入新中国增长最快的时期,粮食生产打破怪圈实现“九连增”,为中国经济保增长、调结构、稳物价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一轮农村改革,充分体现了新时期中国改革的一个突出变化——从过去主要体现为自下而上、单项为主的探索性改革,过渡为顶层设计、综合配套的自主性改革。
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介绍:从2004年至今,中央连续发出9个一号文件,主线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转变。
发展无止境,改革无穷期。
驶入“深水区”的改革航船,一直在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清醒的危机意识中破浪前行„„
十年经济改革,“科学发展”成为鲜明主线。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世界经济,面对严峻局面,中国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利用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资源和要素价格改革,力促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煤炭大省山西,曾凭借资源优势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在新形势下,“带血的煤”给山西发展亮起“红灯”。重压之下,山西痛下决心,宁愿忍受一段时间的“负增长”,也要摒弃“污染的GDP”。
“无论是历史的教训,还是现实之需,我们都必须改变黑色发展,寻求改革转型,从‘快字当头’转向‘好字优先’。”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说。
山西阵痛背后,揭示了一个现实逻辑:矛盾倒逼改革,改革推动发展,发展促进稳定。
对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尚全说,正是依靠这一良性循环链,中国不断创造奇迹。
十年社会改革,“民生优先”成为最大亮点。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此后,以改善民生、分享成果为主线的社会改革和建设,迅速成为中国的主体性改革。
编织关乎13亿人的社会保障网,被称为“世界性难题”。随着改革提速和投入增
加,短短几年,我国社会保障网络覆盖面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用人单位,从城镇扩大到农村,从单位扩大到城乡居民。
群众既是改革的参与者,又是发展成果的分享者。十年来,医疗、住房、教育等民生领域的改革全面推进,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十年文化改革,“提升软实力”成为重要目标。
曾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中国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当中国企业不断向世界500强挺进时,文化企业却拿不出一个名扬世界的品牌代表;当外国人利用源自中国的故事拍成电影成功占领中国市场时,中国的创意产业几可忽略不计„„这样的反差,显然与大国地位不符。
2003年以来,中国提出“文化强国”,并第一次以中央全会决定的方式作出部署,文化体制改革迈出历史性步伐。“十一五”期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总额为560.9亿美元,同比增长100%。
文化产业十年跨越式发展,使中国在全球层面上实现了文化实力和经济实力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带动文化发展,文化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这组数据的背后隐含了一个国家的十年奇迹:GDP年均增长10.7%,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9%的增速;经济总量连续跨越新台阶,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135美元提高到5432美元,年均增长10.1%,迈进“中等收入”国家门槛。
“中国奇迹”背后的秘密是什么?胡锦涛总书记作了精辟阐述:“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 “攻坚克难”背后的思考:科学发展对“中国式改革”提出更高要求
成就和变化举世瞩目,矛盾和困难极具挑战性。
国际金融危机将新生的光伏产业送入严冬,“市场没有了,市长不见了,唯一能见到的是银行催债的。”胡福林感觉这一切变化仿佛发生在一夜之间。
作为温州民营企业的标杆性人物,面对突然而至的资金链断裂,被懊恼、自责、无奈折磨了一夜之后,胡福林选择关掉手机、出国。
这一走,网上关于“眼镜大王‘跑路’”的新闻铺天盖地。“其实,当时只是想尽快离开这烦恼之地,顺便到国外筹资。”胡福林说。
几年前,光伏产业被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许多地方政府将其当作支柱产业一哄而上,温州也被批准建立国家级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核心园区。
胡福林回忆:“当初,我出去考察投资环境,不少地方市长亲自接待要给我‘零地价’、迁厂补贴等优惠政策,银行也是一拨拨主动上门推贷,头脑一热,就投入6亿元。原本想进入电力行业,没想到我们民营企业还是进不去。”
胡福林的经历折射出现阶段改革的一系列深层困境:垄断行业门槛过高、政府定位不清、民营企业融资难„„
这些问题,常常被喻为改革“难啃的骨头”,被看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是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跨越的障碍。
理性看待难题,不能脱离时代背景,不能逾越发展阶段。
——一些难题的产生,正是因为改革还不到位、不彻底。
天刚破晓,北京儿童医院门前就有人排队等待挂号。不一会儿工夫,弯弯曲曲的队伍排到了300米开外。一旁做早点的师傅告诉记者,这一幕差不多天天上演,不少从外地带孩子来看病的家长,为求一号,夜里干脆就睡在医院的走廊或地下车库。
“我的孩子不过是小感冒,去了两家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说发烧病例看不了,只能来这里。”北京的陈女士怀抱3岁的女儿无奈地说。
医疗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合理配置资源,改变“大医院人满为患、小社区门可罗雀”的现状。显然,要真正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的目标,改革的路还很长。
——一些难题的存在,是因为政府转型尚未完成。
近年,随着政治体制改革有序推进,不少行政审批项目被减了下来;但同时也要看到,政府职能转变仍然任重道远,一些政府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以行政许可法为例,一些部门不叫“审批制”了,改成“核准制”,其实本质没变。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关系不理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势必阻力重重。
——一些难题的出现,是因为发展理念的偏差。
“有些人乐于强化发展而淡化改革,因为发展很风光而改革往往要冒风险;但是,没有改革,哪来发展?”高尚全说,发展经济变成“招商至上”、城市化变成“楼市化”、谋求“土地财政”公然挑战楼市调控政策„„这都是扭曲的发展观。
改革与发展的互动,常常以多维方式呈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矛盾新问题必然层出不穷,改革任务也就愈加艰巨:
大学生就业仍旧困难,而“用工荒”年复一年地上演,甚至愈演愈烈;
2011年在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国内实体经济举步维艰,但银行业利润普遍增长20%以上;
“史上最严”的房地产调整政策实施两年,某些一线城市仍然屡屡出现新“地王”。
„„
这些看似矛盾的事实,都指向一个命题:科学发展对“中国式改革”提出了更高要
求。
理性面对难题,盲目轻视不可取,消极畏难更不行。
我们必须看到:这些难题的产生有其客观性、阶段性和必然性。
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也没有变。
“我们创造了多少成就,就要准备承受多少挑战。”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表示,西方在几百年中,才解决了7亿人口的现代化;中国要用几十年化解西方几百年遇到的难题,必然是传统的痼疾、时代的痛楚叠加交织的过程。
我们必须清楚:在科学发展新阶段,改革难题始终绕不开躲不过,迎难而上是唯一的选择。
昔日辉煌并不代表未来成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说,中国目前面临改革与危机赛跑的严峻局面,改革可能有“副产品”,但不改革的风险更大。改革不只是扬汤止沸,更要釜底抽薪。
我们必须坚信:只要踏踏实实践行科学发展观,难题必将逐一破解。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发展时少。”改革,既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题中之意。踏踏实实践行科学发展观,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前提。
对于改革遇到的难题,各方众说纷纭。有争论,甚至也有质疑。“有争议甚至质疑并非坏事,问题一旦被正视并达成共识,就会变成催生变革的强大动力。”高尚全说。
“凝聚共识”背后的期待: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
8月的最后一天,胡兵等来一个好消息:国家出台意见,要求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争议多年的异地高考改革即将启动。
10年前,胡兵从安徽来北京经营石材生意,两个孩子也随同来北京上学,转眼即
将参加高考。
虽然北京的改革方案要到年底才出台,但胡兵满怀期待:“在北京打拼10年,年年缴税,孩子应该符合在这里参加高考的条件。”
与胡兵的心情形成对比,不少市民开始担忧:如果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子女都在北京参加高考,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孩子升学呢?他们同样关注着即将出台的“北京政策”。
归根到底,“深水区”改革是利益博弈。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分析,与改革初期“单兵突进”的普惠式改革相比,现在改革面临的阻力要大得多,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往往触及深层利益调整。
新加坡学者郑永年认为,任何改革要想取得成功,第一个前提是取得共识,中国当前的改革尤其如此。
在改革开放进行了30多年之后,“改革共识”再次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命题,摆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
凝聚共识——创新精神不能缺失。
“2013年起,凡拟新提拔为副科级以上干部,一律须先接受审计调查,并向公众公开家庭财产等信息;2014年起,新招公务员一律实行聘任制„„”最近广东酝酿的顺德区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综合改革规划,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主任刘靖北教授认为,顺德的改革思路首先是对领导干部改革创新精神和勇气的挑战和考验。在新一轮改革中,有些领导干部担心改革风险大、难度大,在思想上求稳怕乱;有些部门担心改革会削弱自己手中的权力,对改革敷衍了事;有些地方担心改革会触动现有的利益格局,怕得罪人,无所作为。
改革疲劳症、麻痹症、畏难情绪不根除,向前推进必然步履蹒跚。
“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党
中央基于现实的召唤,又何尝不是历史的回声?纵观古今中外,大国的崛起、强国的衰落,虽然间或有偶然因素的作用,其必然原因正是改革创新精神上的差距。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0多种在历史上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无一例外:不是他杀,而是自杀。原因很简单:它们失去了改革的勇气和创新的活力,最终被历史淘汰出局。
中央党校党建专家叶笃初说:“一个丧失了反思能力的国家,怎么会有前途呢?一个不能居安思危的时代,怎么会发展和进步呢?”
凝聚共识——改革动力需要强化。
深化改革,必须调动和整合全社会支持改革的力量,形成强大合力。这就要求将顶层设计与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股改革动力融为一体。
凝聚共识——重点领域亟待突破。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改革攻坚,难在对改革者自身的改革。“改革本来是要取消部门不合理利益,结果现在有一些立法,往往是以对口部门来牵头,反而变成了对部门不合理利益的强化与合法化。”
王小广认为,现在一些改革久推不动,一个重要原因是只针对“增量改革”对象,而无法触动既得利益群体。如果回避“存量改革”,不打破原有利益格局,就难以取得重大突破。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能不能突破,既考验勇气,也考验智慧。
凝聚共识——中国特色必须鲜明。
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实现过十几亿人的现代化,中国改革绝不意味着简单地照搬西方体制。
林毅夫举例说,国际上推行金融体制改革是建立大银行体系,但对于发展中国家,90%的生产活动是中小企业和农户经营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如果照搬西方模式进行金融改革,结果80%的生产活动可能得不到金融支持。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基于中国历史和国情所作出的历史性选择。”辛鸣说。
1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瞬间,但在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对于一个奋力追赶现代化的国家,弥足珍贵。
须臾懈怠,可能坐失良机;半点停顿,或将前功尽弃。发展的目标生动而清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了我们的目标如期实现,改革必须永不停滞!
第三篇:国情与使命——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之5
国情与使命-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之五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新华社记者
马克思说,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
2002-2012,在历史的标尺上,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国情演进?
这是一个巨变的十年--
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城镇化率过半、覆盖13亿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中国已站上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巨变的背后是未变的国情--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依旧在世界百名左右、城乡鸿沟仍存、资源环境压力犹在„„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大与小、快与慢、强与弱、富与穷--仿佛一枚硬币的两面,这就是真实的中国。
十年很长,但也很短。经济社会在变,中国的基本国情没变;形势环境在变,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使命没变。
立足国情是肩负使命的前提,中国在实现快速崛起的同时,基本国情尚未改变
2009年4月的一个下午,在美国打拼了9年的汤晓东收拾好东西,离开了他在华尔街的办公室。
那是金融海啸肆虐的一年,全球经济以负1.1%的增长黯然落幕,亟待重拾信心与希望。
也正是这一年,中国经济以9.2%的增长领跑世界,中国像一个巨大磁场吸引着全球目光。
告别了华尔街,挚爱金融的汤晓东,将人生的下一站锁定在--北京金融街。在金融监管部门谋就新职的汤晓东,真切感受着这片富有活力的土壤:这里已从十年前的1平方公里扩大了两倍多,汇聚的金融机构从400多家增至1100多家,涌动着中国50%左右的金融资产„„
金融街的蜕变,映射着十年来中国快速崛起的轨迹:
--经济年均增速10.7%;
--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跃居第二;
--外汇储备连续七年全球第一;
„„
十年间,中国在悄然改变世界经济版图;十年间,中国共产党人在奋力推进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历史是多维的交错,时代巨变中亦有未变。
“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很大的问题。”这道简单的乘除法,生动而真实地彰显出中国国情的复杂。
尽管中国综合实力有了很大提升,但仍是先进落后并存,新旧矛盾交织。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这是来自中国学者的声音--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指出,十年来,中国发达的现象和范围迅速扩大,不发达的现象与范围也迅速扩大。
这是来自大洋彼岸的评价--
美国《纽约时报》曾说,中国虽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收入更接近阿尔及利亚、萨尔瓦多和阿尔巴尼亚等穷国。
国情既是经济总量的波澜壮阔,也是“家里那点事”的细致入微。锅炉工崔占祥在北京打工十多年了,谈起北京,这位略显木讷的农民工只是憨憨地说:“哪哪儿都好!”
但谁曾想到,就在崔占祥的老家--与北京市边界仅一山之隔的河北省赤城县艾河滩村--村民们仍在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中与“贫困”搏斗、与命运抗争。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繁华的北京周边,仍然环绕着河北省25个国家和省级扶贫县,235.9万农民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下。
我们同时不能忘记,整个中国,仍有2000多万人等待脱贫,若按联合国提出的人均每天1美元的标准,还有1亿人没有达标。
当人们用双脚丈量中国的每一寸土地时会发现:
上海黄浦江有着璀璨迷人的夜景,但贵州的很多农村仍没有路灯“点亮”黑夜;
青岛胶州湾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但怒江两岸还有孩子要通过溜索往返上学;
江苏华西村拥有整齐明亮的别墅洋房,但“三西”地区仍随处可见低矮的土坯房;
„„
这就是中国,地球上发达与不发达的反差极大的两极图景在这片土地上同时可以看到。
这里的地势从海平面到海拔8000多米有着三大台阶的跨越,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中平原只占1/3,其他的丘陵和山区沟壑纵横、山势陡峭,自古地质灾害多发;
这里的石油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的7%;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的50%;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的1/4,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 „„
这里的自然资源承载力仅能满足9.5亿人,如今生息于斯者达13亿之众。
如果说自然禀赋是无法改变的客观现实,内外环境的改变又进一步影响着现实的国情。
步入21世纪,中国越发呈现出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等多种形态复杂共存相互交织的状态;在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中问题增多、困难增大;随着与世界的深度融合,摩擦和矛盾也在加剧„„
一个在城里长大的孩子结束了在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体验后问:“这些同学的父母跑这么远来城里干吗?他们为什么不能和我们一起上学?”
当父亲的为之语塞,讲了半天,孩子却似懂非懂。
是的,在当今快速变化的中国,很多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好回答。
从一定意义上说,国情就是一种命运,而改变这一命运,就成为执政者的使命。
国情决定方略,方略明确使命,中国步入科学发展的新空间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曾几何时,这一质疑成为不少人心头的巨大问号。
占世界近1/5人口的中国,却仅拥有世界不足10%的耕地。当很多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信息化时代,中国仍然离不开“农”字当头,“民以食为天”始终不能放松。
金秋十月,玉米丰收时节。走在老家山东莱州的试验田里,“玉米大王”李登海喜上眉梢:如今亩产量达1402.86公斤,再创世界夏玉米产量最高纪录。
“中国人的饭碗不能端在别人手里。”十多年来,李登海不断创新推广“超级玉米”品种,让每亩产量增产100多公斤。
2005年4月,加拿大“蓝色梦想号”货轮将4.3万吨小麦运抵深圳赤湾港,世界粮食计划署对中国长达26年的无偿援助画上句号。
十年来,中国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取消千年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了粮食生产“九连增”。
这就是今天中国的答案。
但这绝非一次性回答,毕竟我们还远非农业强国。
农业发展如此,经济社会发展亦如此。聚精会神搞建设无疑是改变中国国情的重要途径,一心一意谋发展无疑是时代赋予当今中国最重要的使命。
十年来,中国的发展方式正在显著改变。
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遗址,至今仍在升腾煤矸石自燃的缕缕白烟,仿佛是一个历史老人在无声诉说着曾经的兴衰--
十年前,开采近半个世纪的阜新煤矿进入枯竭期,整个城市也陷入了“恐慌”:2000年全市经济增速仅为0.2%,37万产业工人中下岗者就达13万。
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成为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新特征。阜新的遭遇折射出中国面临的制约困境:
“地大物博”曾是古老中国的自豪宣言,但如今的中国,随着人口增加,已经变成“地大物薄”,发展也是“左右为难”:一方面经济高速发展,另一方面资源耗费巨大,沉重的环境代价如影随形。
国情在变化,认识在深化。
基于对发展特征和时代方位的科学判断,2003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从此,“科学”成为发展这面大旗上鲜明的注解。从“快字当头”转为“又好又快”,中国共产党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治国方略发生了深刻变化。
十年后,阜新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煤炭比重却降低近17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由144天增至337天,煤矸石堆积而成的山头披上了绿装„„
治国方略的转变,成为改变国情的历史契机,也成为使命必达的不二选择。
从“十一五”首设节能约束性指标到清理整顿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从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系列生态工程到出台1700亿元节能减排计划„„2005年以来,中国单位GDP能耗下降21%,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
昔日的“黑色发展”之路正在远去,中国正走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绿色发展”之路。“绿色发展”已经纳入“十二五”规划,一个整体的绿色生态轮廓正在形成。
治国方略的转变,使传统增长方式有了新转变,拓展了发展的新空间。
像宁夏石嘴山众多涉煤企业一样,2003年才建厂的常能达焦化公司很快尝到了“来钱容易”的甜头。不过好日子没几年,国际金融危机又令炼焦行业陷入销路困境。
困则思变。2010年,常能达公司开始敏锐地将目光锁定开设片碱、碳纤维环保材料生产线。“一年生产30万吨焦炭,产值不过4亿元;而生产500吨碳纤维,产值就达2亿元,关键是销路好,污染少。”公司总经理耿吉祥真切体会着转型的好处。
治国方略的转变,使民生得以优先,使百姓分享到更多发展的成果。
2011年的春天,湖北襄阳江垱村72岁的村民孙家英记忆犹新。因胃出血,她住了8天医院,花费了3000多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但让孙家英惊喜的是,凭借一张小小的新农合医疗卡,就省去2400多元。
民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要义。
这是一个不断破解世界性难题的十年:2008年,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2011年,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2012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 这是一个不断推动国情演变的十年:从大幅提高扶贫标准到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从城乡按照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到公民通过网络和媒体表达利益诉求,从博物馆、美术馆免费开放到推动文化产业从小到大„„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走向协调发展的轨道。
科学发展观是把脉国情的治国方略,是顺应国情变化的治国之策。
科学发展观的树立,让肩负着一项项使命的中国有了一条宽阔的道路;
科学发展观的指引,让压缩时空的十年为全面建成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情召唤使命,使命昭示未来,面向新的征程中国扬帆再起航
美国西雅图,波音公司的一间陈列室里,一排排逼真的小飞机模型整齐摆放,包装盒上用英文清晰地印着“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
这间陈列室一墙之外的露天平台上,驻停着真正代表世界顶尖技术水平的“梦想飞机”--波音787„„
“我们用一亿个飞机模型,仍换不回来一架波音787。”中国商飞公司一位设计师的感触沉重而深刻,“目前全球上空飞行的2万多架喷气式客机,还没有一架是中国产品。”
成就巨大,差距同样巨大--这就是全球视野下的真实中国。
“差距是国情,但差距也意味着潜力。中国国情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已在快速缩短着与一流发达国家的距离。”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如此评点。
清醒认识国情更能深刻领悟使命。
“中国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与19世纪末的英国和20世纪初的美国情况类似,总体还处于经济崛起过程中的较早阶段,完全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还需要几十年的奋斗,这也与我们党谋划的使命蓝图相吻合。”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说。
通向未来的路线图上,路标鲜明清晰:2015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全民的小康社会;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大台阶,层层递进,令人振奋;
全面小康,民族复兴,夙愿美好。
使命气势恢宏又不失精密有序。
“今后五至十年,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承上启下阶段,关系到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关系到能否顺利实现民族复兴。”胡鞍钢解析说。
了解中国,犹如读一部“天书”。从历史发展的长轴上看,中国“未富先大”,且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这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先例,其本质就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所必须要解决的大国崛起的战略问题。
国情召唤使命,使命引领未来。国情渐变的过程,正是践行使命的阶段。
对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这十年,经济规模等总量指标可以说是提前完成,而服务业比重等结构性指标还有差距,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等任务还很艰巨。
“国情质变,使命完成。虽然目前中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但中国正经历着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重大过程。这其中,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抓住契机,推动诸如民生等某些领域由渐变实现转变,最终实现质变。”胡鞍钢说。
十年奋斗不寻常,而今迈步从头越。未来五年、十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
这是饱含机遇的新征程--
放眼全球,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没有变,各国在积聚实力谋求新一轮发展;综观国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础雄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将继续提供强大动力„„中国完全有条件再上新台阶。
经济学家刘树成诠释:“工业化尚处中期、城镇化刚刚过半、信息化正全面到来„„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期,仍然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这是充满挑战的新征程--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周边亦存在不安定因素。环顾国内,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不少民生难题有待进一步破解„„前行之途依然艰辛。
“以人口为例,相比十年前,中国80岁以上老人如今翻了一番,65岁以上老人突破1.2亿,老龄化社会正加速到来,人口红利在减少,中国将面临更大考验。”姚景源说。
历史是跌宕起伏、蜿蜒曲折的漫长故事,变与不变中演绎着中国独特国情。
使命是对未来的郑重承诺,也是对历史的尺牍描述。
立足国情,完成使命,需要坚持科学发展--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党中央十年来治国理政所获得的宝贵经验与启示。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到实处,不仅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也是检验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块“试金石”。
立足国情,完成使命,需要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令中国巨变的强大动力。如今,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打破利益垄断,推进结构调整,破除束缚经济活力的体制障碍需要以极大的勇气攻坚克难。
立足国情,完成使命,需要继续改善民生--
为百姓谋幸福,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使命。顺应13亿人的美好期待,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和发展成果,这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
峥嵘头角沧波里,不得风云志不休。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中国扬帆再起航!(记者 张宿堂、张旭东、何雨欣、何宗渝、刘华)
第四篇:转型与坚守——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之3
转型与坚守—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之三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2012年10月30日 09时48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新华社记者)回顾与展望,总能引发一个民族的深沉思考:曾经的中国怎样走过,现在的中国走得怎样,未来的中国该怎样走„„
当社会转型的阵痛与改革开放的收益相伴而至,如何构建一个凝聚全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崭新课题。同时,置身以“软实力”为核心的新的全球竞争,如何续写中华文明的辉煌、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世界聚焦的中国话题。
一个“文明崛起”的国家,是一个对内具有凝聚力、对外拥有影响力的国家——这是今日之中国向自己提出的命题,也是明日之中国必将向世界揭晓的答案。
呼唤——精神家园的重建
2012年10月1日,辽阔的东海,正在钓鱼岛海域巡航的中国海监50船上的海监工作者用齐唱国歌的方式,庆祝新中国的生日,表达捍卫祖国海洋权益的决心。
尽管,全年大概有200天“漂”在海上,很多时候甚至无法与亲人取得联系,但是,作为祖国蓝色国土的守卫者,坚守职责的信念,让这里的人们“感到离家很近”。
家,总是心中那份最重的挂念。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变化,家与它所承载的国都是中国人世代珍视、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
回望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当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向我们敞开,当地球村的包容放大了我们的视野,变化以惊人的力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想空间与精神世界,心灵的家园也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
在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维为眼中,中国整个社会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生机,不过在这样一个快速变革的时候,也产生了一些社会矛盾和价值失落,这很像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少年,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同时,又带有青春期的风险和问题。
如果我们重新翻开2011年的日历,不难为学者的观点找到佐证:继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之后,GDP再创新高,达到47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810元。同时,诚信、道德、矿难等关键词开始在互联网上频繁出现,带来困惑、抱怨与烦恼。
正如新加坡学者郑永年所说,财富的积累并没有回答对人类最为基本的一些问题:人为了什么而活着,怎样活着?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这个问题对中国显得尤其重要。
“毒奶粉”、“苏丹红”、“瘦肉精”、“地沟油”等丑闻频繁发生,拷问着社会良知的底线,冲击着道德伦理的规范。
这些“成长的烦恼”并非中国独有。当工业革命的滚滚车轮裹挟并倾轧着欧洲大陆的传统价值,英国大文豪狄更斯也曾慨叹:“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近年来一些国家的教训也表明:如果没有一个反映社会发展和群众利益诉求的核心价值体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
带领人民创造了无数“中国经验”的中国共产党深刻意识到,必须共筑一个社会成员普遍理解并接受的核心价值观,才能构建一个支撑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家园。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关心他人、帮助大家,就是我们的价值。”在“80后”十八大代表闫文静眼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法很简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位来自乡村的打工妹,在广东中山市打工6年间,坚持通过组织环保志愿行动,鼓励外来务工的兄弟姐妹尽快融入城市。
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朴素表达。
历史往往会记录经典的回声:
1925年,我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这样写道: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80多年后,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追求富强,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的中国充满信心。但提升文明,我们的心灵与精神依然需要一次“马拉松”式的磨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承载的精神之光,照亮前进的道路,抵达更加美好的家园。
坚守——精神力量的凝聚
2012年上半年,一种势如海啸的声音传诵着“最美中国人”的故事,激起亿万颗中国心的澎湃。
“通过网络和传统媒体的互动,好人好事得到极为迅速的传播,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共鸣。”同济大学社会学教授郭强这样评价“平民英雄”的偶像力量。
在5亿多网民共享的心灵空间,一股朝向一致、指向明确的“正能量”超越各种嘈杂。
仿佛就在一夜间,“最美现象”形成“蒲公英效应”,“美”的种子飘扬四方、处处生根。
杭州市委政研室主任郭东风说:“这一现象的发生并非偶然,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道德建设,对爱的种子勤培沃土、善加滋养,发现、弘扬并持续放大‘美’的效应。”
当我们的社会生活变得五光十色,当人们的价值选择变得纷繁多元,为什么“最美中国人”依然能让人热泪盈眶,即使是愤世嫉俗的网民也会鼓掌相迎?
因为绵延数千年而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直贯穿着教人向善的主题;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光辉历程,从不缺乏催人奋进的榜样;因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与实践,始终高举起精神文明建设的旗帜!
从小岗精神、华西村精神,到深圳精神、浦东精神,从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在过去30多年积累下丰厚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后,“最美中国人”的涌现,又一次传递着时代的热度,折射出社会的进步。
“虽然经济是中国巨变中最令人瞩目的部分,但并不是全部,甚至有可能并非最重要的部分。”《中国大趋势》作者约翰·奈斯比特用这样的判断,诠释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成果。
有人曾说,“最美中国人”的涌现,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突然多了,而是在反复勾勒、愈发清晰的精神家园中,有了更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更善于感知的心灵,使我们可以更深入地发掘并传承那些潜藏在我们体内的最美的基因。
近年来,在一次次灾难的洗礼中,在一次次成功的收获后,中国人一次次“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意志和品格。
中国人始终在用行动,回应着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曾经发出的赞叹:“历史上没有其他集团能够将亿万中国人民团结成一个政治单位;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团结,是现代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坚守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历尽沧桑而不变的守望,更是我们13亿同胞随时随地可以凝聚起来的力量。
不远的记忆里,那些从地震废墟中传出的声声感谢,那面在世博园升起的五星红旗,那首在奥运赛场响起的嘹亮国歌,都在提醒着人们:“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追求——精神坐标的定位
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在这个被认为将影响中国进程乃至世界格局的盛会到来前,中国社会的一处处场景,都呈现万众一心的喜迎姿态。
在首都北京,高速公路两边的路灯杆下,长安街沿线的标志牌上,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八个大字概括的“北京精神”的标语随处可见。
“‘北京精神’就是骨子里那股热乎劲儿,见着谁有难处就想拉一把。”自发为社区修路的78岁北京居民王振明对记者说。
从首善之区到沙漠腹地,从高原之巅到海岛边陲,各个地方的中国人,都在用实际行动寻找着核心价值观的“本地化”表达。
在江苏徐州,孝亲敬老的普通农民张公兰,给一座城市带来了“好人效应”:靠透析维持生命的土壤肥料专家渠立强,为了农民的增收坚守在实验室;片警孙全新好事做了一箩筐,社区居民联名写信不让他调走„„
在上海长宁区,每10名常住人口中就有一位志愿者,他们中,有大学生,有白领,有农民工。他们让空巢老人在“暖巢行动”中重新感受家的温暖,让自闭症儿童在活动室展露开心的笑,让社区居民在“时间银行”体会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届评选产生的162名“全国道德模范”已经成为感召全民的群像;形式多样的公民道德建设与宣传,正在神州大地播撒善与爱的种子。
公民们在排队乘车、相互礼让中领悟着文明的真谛,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创建中品尝着文明的成果,在反腐倡廉、扫黄打非行动中感知着文明的力量„„
就这样,既甘霖普降,又润物无声。有党的引领与号召,更有普通民众的自觉与响应--当“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注入现代社会肌体,当“美美与共”的和谐理念深入中国百姓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的美好理想照进了现实,照亮了家园。
历史的对照总是极富戏剧性:
有媒体报道,本世纪初,面对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断言,中国仍不是超级大国,“因为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点”。
的确,此时的中国在不断累积贸易顺差的同时,也在续写文化赤字;中国向世界输出的是资源和劳力,而非文化和精神。
而今,在全球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上,中国“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吸引了600万人次的点击量;在开遍全球的孔子学院课堂,“中国好人”郭明义的故事,正在被外国学生津津乐道。
半个多世纪前,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为德意志民族日后的复兴留下这样的箴言:只有一个精神世界才能保证我们民族的伟大。
21世纪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发出这样的宣告: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如果说,现代中国谜一般的崛起,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作出的价值选择紧密相连;那么,中华民族史诗般的复兴,也将与中国共产党人引领人民建设的精神家园不可分割。
有一点可以确信:当民族精神成为共同珍视的财富,当时代精神成为共同奋斗的动力,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共同践行的理想,和谐社会的构建将在更加鲜明的价值追求中实现,科学发展的力量将在更加坚定的文明前进中升腾,渴望复兴的中华民族终将在“软实力”的赛场展现更美好的形象。(记者 徐京跃、吴晶、赵超)
第五篇: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评述之二
《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评述之二》读后感
面对机遇,要敢抓。机遇总是极为宝贵、稍纵即逝,只有果断行动,乘势而上,才能在长远发展中赢得主动。
这十年,我们认清形势,敢为人先,不为风险所惧,不为干扰所惑,频出拉动增长的“大动作”,频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手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上了新境界。
面对机遇,要会抓。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只有见微知著,未雨绸缪,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战略机遇期并非仅仅属于中国。放眼全球,美、俄、日、欧纷纷瞄准新世纪前一二十年,制定了整体振兴计划。而中国之所以迈上新台阶,靠的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物质积累和制度准备,靠的是敏锐的眼光和灵活的策略。
面对机遇,要抢抓。机遇与挑战常常相伴相生,只有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才能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堪称化危为机的经典案例。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以危机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不仅率先实现经济总体回升向好,而且使经济社会肌体更加健康。我们又促成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推动国际格局的调整,由此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话语权、影响力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中国先哲早已阐明挑战与机遇互相转化的辩证法。
挑战重重,战略机遇期是否仍然存在? 2012年,又一个充满变数的年份。
欧债危机的蔓延,使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延伸,世界经济复苏前景黯淡。外需不足直接导致中国外贸出口下滑,国内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出现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的局面。
21世纪头20年已经过半,有人在问:战略机遇期是否仍然存在? 原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认为,尽管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复杂深刻的变化,但是基本要素没有变:大的战争打不起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仍在日益加深,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势不可挡。
“有这几条存在,战略机遇期就会存在。”他说。
“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我们正处于最有利的前进基地。”金一南说,“好比攀登珠穆朗玛峰,现在已进入‘大本营’,目标遥遥在望,千万不能被眼前的困难遮蔽了视线,自乱阵脚。”
那么,下一个十年,中国的机遇在哪里?
机遇就在差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