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六大以来干部监督工作回顾与总结
十六大以来干部监督工作回顾与总结
一、取得新进展、新成果
1、以学习宣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为重点,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有了新进展。《干部任用条例》颁布后,我县各级党组织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宣传。5年来,全县各地共举办各种类型的《干部任用条例》培训班35期、参加培训干部达3150人次,举办有关《干部任用条例》学习贯彻会议、座谈会212场次、与会人员达8500人次。通过学习宣传,营造了良好氛围,提高了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加大了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力度。
2、以领导干部监督为重点,对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有了新成果。5年来,我们对干部监督的制度进行了规范,重新完善了组织部门与执纪执法部门联系通报工作制度,继续聘任干部工作监督员,加大了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干部“能上不能下”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对制度的完善,规范了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强化了事前监督,为建立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主要经验和特点
1、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教育。一是强化思想教育。在 全县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艰苦奋斗教育活动和思想作风集中整顿活动,扎实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二是进行民主集中制教育。对乡镇领导班子决策重大问题议事规则进行研究,并初步建立了科学民主的议事决策机制。同时对乡科级领导班子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及时纠正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增进了领导班子团结,促进了内部监督的制度化。原建设乡党委实行集体决策票决制,得到了省委组织部的肯定。三是开展警示教育。结合典型案例,利用播放电教片、宣传栏、广播电视等各种形式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认真进行剖析。
2、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检查。为了保证《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执行不走样,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把《干部任用条例》检查作为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防止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的一项长效机制来抓,每年对部分县直和乡镇进行督促检查,重点选择管理人员较多或单位调整面较大的单位。5年来,共检查县直单位11个,乡镇9个,有力地促进了选人用人监督工作的开展。
3、规范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坚持以7项制度为重点,对干部的日常监督实现了规范化。一是坚持组织部门与执纪执法部门联系通报工作制度。我县在1999年就建立了《组织部门与执纪执法部门联系通报工作制度》,近几年又进行了规范,定期召开干部监督联席会议,通报交流干部监督信息。二是坚持干部工作特约监督员制度。《干部任用条例》颁布后,我县及时对首批聘任的干部工作监督员进行了调整充实,聘任了20名党性强、作风正、敢于直言的同志作为干部工作监督员,实行三年一聘,以此来加强对有问题干部的信息收集,加强对干部工作和领导干部的监督,目前我县已经聘任了三期干部工作监督员。三是坚持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5年来,先后对20个乡镇和县直单位进行了主要负责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先后有 人因财务不清被免职,人因经济责任问题受到党纪处分。通过审计,摸清了单位资产家底,分清了经济责任,让干部“走得明白,接得清楚”,有效地增强了领导干部的勤政廉政意识,促进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防止了选人用人失误。四是坚持谈话制度。5年来,我县先后对
名职务变动的干部进行了任职谈话,严肃干部调配工作纪律,要求被调整职务的干部无条件服从县委决定。对
名有问题的干部进行了个别谈 话,对
名任职领导干部和
个领导班子进行了廉政谈话。五是坚持函询、诫勉制度。对照上级新的精神,我们对这项工作重新进行了修订。5年来,共对 名乡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函询,对
名乡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诫勉,对干部监督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六是坚持信访查核制度。注重群众信访举报,加强对反映问题的查核力度。对群众来电、来信反映干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减少或避免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拔”。5年来,我县对
名拟提拔任用的干部进行了公示,受理并调查处理反映干部问题的来信来访来电
人次,其中有
名拟提拔为副科级的公示对象被取消拟任用职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一把手”的监督有待加强。一方面,上级、群众对“一把手”很难了解;另一方面,单位内部对“一把手”的监督很难到位。
一是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督有待拓展。目前对干部的监督偏重于在八小时工作的范围内,对干部八小时以外生活圈、社交圈的情况掌握和监督不够深入有力。一方面由于组织部门有限的精力,对八小时以外的干部监督“力所不及”;另一方面实践中监督手 段比较弱化。
二是对双重管理的领导干部监督有待探索。目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得管不着”的现象,使这一部分干部往往游离于组织监督之外。
四、今后工作的对策、建议
1、在学习宣传《干部任用条例》等政策法规上抓深入。进一步采取有效形式深入学习宣传《干部任用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坚持做到学以致用,推动工作,努力营造干部选拔任用和干部监督工作的良好氛围。
2、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求深化。坚持用《干部任用条例》指导、规范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加强对干部工作的宏观管理,把《干部任用条例》贯彻到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和监督的各个环节,体现到干部工作的各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从源头上控制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
3、在干部监督管理上重配套。一是延伸干部监督工作范围。结合我县实际,积极探索配合做好垂直管理部门的干部监督、加强对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工作,让干部监督工作向社区延伸,使干部时刻处在组织的监督之下。二是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要把那些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一把手” 的岗位上来;要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建立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探索建立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同时,坚持并规范实施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要坚持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通过民主生活会,开展积极健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抓好存在问题的查摆和整改。三是完善干部监督协调运作机制。坚持并完善干部监督工作联系通报制度,形成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监督有力的协调运作机制,形成一个完整的干部监督信息体系。
干部监督科
2007年6月8日
第二篇:十六大以来我市工业发展回顾
十六大以来漯河工业发展回顾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在工业发展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升级和产品竞争力的提高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和大型企业集团,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实施“重点工业300亿振兴计划”、“重点工业500亿上台阶工程”等措施,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渐形成以食品工业为主导产业,造纸、盐化工快速发展的新格局,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大大增强,工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行业特色更加明显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大做强食品工业,扶强造纸、纺织等支柱产业,培育重化工业,改造传统产业,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全面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增长质量,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6年,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16.8:64.5:18.7。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231.3亿元,占GDP比重61.3%,比2002年跃升9.6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达77.3%,拉动GDP增长11.4个百分点。工业占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真正成为漯河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经济结构趋于合理,规模以上、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02年的63:37转变为2006年的74.7:25.3。重工业比重不断上升,2006年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增加值44.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6%,比2002年提高11.7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 济继续壮大,2006年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98.7亿元,同比增长27.8%,增速高出公有制企业10.3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6.7%,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5.3个百分点,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例达到57.1%。
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完成增加值95.7亿元,总量是2002年的1.5倍,比去年增长24.7%,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3.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达到164家,其中销售收入超200亿企业1家,超10亿企业6家,有4家企业进入全国食品工业百强,8家企业进入全省食品工业50强。孕育了全国多个第一,漯河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中国食品名城”,双汇集团是全国最大的肉食品加工基地,是全国首家通过ISO2002体系认证的企业。南街村集团为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之一,乐天澳的利成为全国最大的葡萄糖饮料生产企业,另外还培育了汇通公司、北徐集团、龙云集团等一批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化龙头骨干企业。
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造纸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7.9亿元,同比增长23.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0.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5个百分点。漯河银鸽集团是中国草浆造纸第一个上市企业,形成了文化纸、包装纸、生活纸、特种纸四大系列产品。漯河市盐矿资源丰富,储量达400亿吨,全国品位第一、储量第二。近两年,对盐矿资源实施有序开发和深度开发,先后引进了金大地盐化工、北京奇能盐化工、永煤集团盐化工等一批较大项目。随着这些项目建成投 产,盐化工业将成为全市新的主导产业和经济支柱。
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针对工业企业总体规模小、竞争能力较弱的实际情况,我市把壮大企业规模,培育重点企业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不断做大工业企业规模,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2002年以来,我市先后实施了“重点工业300亿振兴计划”、“重点工业500亿上台阶工程”,着力抓大育大,形成了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群体。2006年,全市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发展到104家,比2002年新增81家。其中,双汇集团突破230亿元、居全国食品工业企业榜首,银鸽、南街村、烟厂、汇通等10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2年的384家增加到了2006年的429家,四年增加了45家;大中型企业单位数也由2002年的33家增加到2006年的52家,增加了19家。
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23.4亿元,2003-2006年年均增长33%;实现利税87亿元,年均增长40%;实现利润61.8亿元,年均增长5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72.8亿元,是2002年的1.7倍,年均增长20.2%,高出GDP6.2个百分点。
三、名牌产品不断增多,产品产量迅速增长
近年来,全市食品工业呈现出较强的发展活力,龙头企业规模与实力明显增强,区域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名优产品培育成果丰硕。到2006年底,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河南省著名商标19个,河南省名牌产品18个和河南省优质产品15个,名优产品产量居全省前列,双汇集团荣获质量管理卓越企业。另外,还 引进了旺旺、巧巧、杜邦、康师傅、金星等国内外知名的品牌产品,更加完善了我市品牌结构。2006年全市统计的79个产品大类中有71种产品增长。产量大,增长快的产品主要有:原盐27.7万吨,增长1.3倍;小麦粉293万吨,增长37.2%;鲜冷藏冻肉25.6万吨,增长76.5%;畜肉制品80.3万吨,增长12.4%;方便面26.4万吨,增长39.3%;软饮料56.1万吨,增长47.4%;皮鞋243.2万双,增长71.6%;人造板142.6万平方米,增长120.4%;机制纸及纸板68.3万吨,增长27.6%;汽油3.5万吨,增长189.5%;纯碱31.1万吨,增长49.8倍;合成氨28.1万吨,增长36.8%;塑料制品25.4万吨,增长14.1%;电光源1.3亿只,增长111%。
四、县区工业快速发展,所占份额不断提高
十六大以来,漯河市始终不渝地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增强县区经济活力,提升城市竞争力,特别是2004年全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会议以来,漯河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扶持、放权、让利”的方针,不断加大推进力度,引导县区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县域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三区两县工业经济一直保持高位增长的态势,2006年实现增加值115亿元(不含经济开发区),同比增长29.8%,高出全市水平6.9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6.6%,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82.1%,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8个百分点;县区规模以上工业合计实现销售收入410.9亿元,是2002年县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合计的2.4倍,年均增速达36.1%,高出 全市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56.7亿元,是2002年县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合计的6.4倍,年均增长64.7%,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4.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46.8亿元,是2002年县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合计的7.5倍,年均增长70.5%,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9.6个百分点。县区工业对全市工业发展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39.2%上升到2006年的82.1%。各县区主导产业特色逐步显现,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业、设备制造业、重化工业的发展格局。
第三篇:回顾十六大以来十年历程
回顾十六大以来十年历程:辉煌成就提升科学道路
从党的十六大至今,时光已走过10个年头。10年既可以成长一代人,10年也可以筑牢一条路。这10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13亿中国人民,走过非同寻常的科学发展道路。10年来,中国理念不断彰显,中国探索不断深入,中国贡献更加突出,中国品格更加耀眼„„
科学发展理念彰显。没有理念的创新,就没有一条道路的真正坚固。十年来,从抗击非典的启示中,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理念,经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动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从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和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科学发展观经历了一个从初步形成到不断发展丰富的过程。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以人为本、创新型国家、新农村建设、执政能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文化强国、和谐世界„„一个个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不断丰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启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些理念的创新、理论的升华一步步载入中国发展的大词典,标识着中国转型10年的思想坐标,成为中国发展10年的思想引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巩固、开阔。这十年,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二,即将接近50万亿;中国贸易额和GDP仅次于美国,中国织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并逐渐覆盖亿万人民。
实践探索可歌可泣。事非经过不知难。十六大以来的1 0年,又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劈波斩浪,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在困难中奋起,在挑战中前行的十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此起彼伏的新问题中,开启了科学发展的新时代,不断增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优势。进入2 1世纪,我国发展也到了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攻坚克难的深水区,许多过去被高增长掩盖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各种利益在格局调整之后出现的博弈此消彼长:经济增长背后的“资源约束”“环境压力”加大,收入水平提高伴生的“贫富差距”拉大,民生领域里“短板”凸显、“权利诉求”高涨„„如何突围,如何突破,从而实现突变?当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提出,科学发展的旗帜就成为深化改革、实现转变、突破创新的重要指导。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从司法制度、政务公开到教育改革、医疗改革,重点领域改革逐步突破,关键环节改革渐次打通;发展的要求用“又好又快”取代“又快又好”,发展目标由“总量”到“人均”,吹响了加快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响亮号角。实打实的探索、硬碰硬的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不断加分增彩。
精神品格成就亮点。这十年,是任凭风吹雨打、咬定发展不放松的十年。从非典疫情到雨雪冰冻灾害,从汶川、玉树地震到舟曲泥石流,一次次重大灾难,一场场可怕挑战,一阵阵惊涛骇浪,我们党都沉着应对,不断提炼提升丰富中国精神、中国品格,为战胜困难、筑牢道路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这十年间,我们不断求同存异、形成共识,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概括了其基本内容;我们在战胜非典疫情、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玉树地震等来自自然的挑战中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通过评选“感动中国”人物、“时代先锋”等活动,让普通人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力践行者,成为“感动”中国的进程和力量。一段时间以来,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最美人物”还有“最美妈妈”、“最美叔叔”、“最美护士”、“最美农民工”„„层出不穷的“最美”人物,用他们不平凡的事迹触动着人们的心弦。他们让国人领略到一种内涵深刻、价值崇高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塑造了我们共有的国魂、民魂和全社会的精神气质。外媒也感慨,灾难中挺立的中国不断彰显惊人的精神力量。
19世纪时黑格尔曾说: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复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如今,东方古国,沧桑巨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上阔步前行,不断改写历史,创造辉煌!
党的十七大以来大事记;
回顾历史长河,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摸爬滚打的走过了91个年头,这是理论付诸于实践的91个年头,是大胆开拓大胆创新的91个年头。2012年中国共产党又即将迎来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激动人心的时刻又到了。最近这十年,中国加快了发展的步伐,从2002年到2012年这十年是中国发展、壮大、转型的关键时期,历史将会记住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过去十年,中国不少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国家城市化成果显著,中国企业开始对外投资,中国从一个全球消费品的生产者,正开始变成了一个世界设计和创意中心。
十年来,中国取得的标志性成就令世界瞩目:
2003年,中国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地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6年,中国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2008年和2010年,中国先后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
2010年,中国成为世行第三大股东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份额贡献国,在两大机构中获得更多话语权;
2011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这是中国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事业快速发展的十年!
过去十年,中国人均GDP增速超过了人类有据可考的历史上任何一个主要经济体的人均GDP增速。
教育是中国实现社会公平的最重要工具之一,过去十年,中国通过加大投入,不断缩小城乡、东中西部的教育差距。
2009年,中国启动了医保改革,三年间,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13亿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95%,而且中国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为农民提供最为基本的医疗保障。
在将最大的利益带给最多的人民这一点上,医保改革是过往十年最大的成就。中国在过去十年极为重视科学技术与创新,不断加大投入,并提高科研人员的社会地位。
很多人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是在过去十年中国文化产业尤其是传媒业的改革、增长、发展与进步。现在的中国传媒与普通民众的需求和利益更加密切相关,传媒在创新上更加多元化,更具市场敏感性,经济生产力和财务效率也更高。
中国在过去十年里取得的最大成就是民生改善、教育改革以及国内投资环境的积极变化。对十八大的期待:
一、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战略要保持连续性;这不仅是人民群众根本愿望,党的一贯作风,执政为民根本要求,而且有利于展示我们党迎战困难的勇气,毫无疑问将成为十八大重大亮点之一。
二、在对建党90年来三大阶段,分别所做出客观公允评价基础上,要对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这个重要历史阶段所取得的伟大理论和实践成就,给予高度重视充分评估;这有利于我们党的事业继往开来。
三、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工作10年来,我们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的艰巨性、复杂性,以及取得的重大成果,给予充分估计;这样对于科学指导我们党继续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四、对我国社会当前广受关注的重大突出问题,从宏观角度,充分表达坚决治理的决心,提出有效治理的大致轮廓;这将有利于破解人们思想上的困惑,有利于激发干部群众迎难而上的历史责任感。
五、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由多元化向一元化的统一;这样将使党的理论体系结构更清晰,为将来全党系统理论学习打好基础,结合从严治党,将有利于使党的全面建设发生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重大变化。
六、党的中心工作与党的根本宗旨实现理论上的统一;这是确保我们党为人民和谐执政、稳定执政、长期执政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提高各级干部的思想水平,有利于提高中共国共产党的整体执政水平。
七、对我国未来发展前景作出深入浅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展望和规划;这将有利于凝聚广大干部群众的意志,同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一道,更加齐心协力,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八、对党的自身建设宏观措施办法,做出鼓舞人心的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重大理论阐释;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密切干群关系。
第四篇:十六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回顾与展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体系的成功探索与实践 ——十六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回顾与展望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成效显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初步形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适应了我国教育改革总体发展需要,对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探索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体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十六大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辉煌成就。
(一)建立和完善了新的课程管理体制。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很不均衡的大国,不同地区的学校之间,甚至同一地区的学校之间都存在着发展上的差异,而传统的过分统一、集中的中央集权式课程管理体制,给中小学课程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经过不断探索和改革,在课程管理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国家、地方、学校各司其职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坚持国家、地方、学校共同建设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既突出国家的宏观控制、宏观指导作用,又逐步增加地方、学校的课程自主权,调动地方、学校在课程教材改革中的积极性,加大课程管理体制的弹性。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提高了课程的适应性,实现了课程的多样化,保证了中小学课程的正常运行和课程效能的发挥,使我国中小学课程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民主化的道路。
(二)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新的课程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单一的,即只重视知识特别是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的传递,忽视人的整体发展的多种需求,导致学校教育偏离了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这一正常轨道。经过30多年的摸索、尝试、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改革理念,并从这一理念出发,建立了新的“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学校课程与教学体系。新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强调改变课程的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强调改革课程结构,注重课程的均衡性和选择性,以体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为每个学生具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强调改革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越来越趋于以人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为所有人更加全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课程改革中“以人为本”的正确价值取向,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三)丰富了课程的类型和内容。
通过十年来的不断改革,课程设臵趋于灵活多样,更加注重结构的合理化,注意各种类型、各种形态课程的合理配臵。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臵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设臵了理科综 合课程“科学”和文科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臵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另外,从小学至高中设臵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整体优化了课程设臵,为学生的全面、主动、活泼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自由的空间。
更新了课程内容,强化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开放性。通过加强品德教育、关注人文素养、结合信息技术、倡导综合实践活动,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突破口,既注重根据学生的经验组织教育内容,也注重学科内在的逻辑。课程不再只局限于单一的学科范围内作简单的知识的增减,更重要的是逐步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壁垒森严的学科界限,增强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实现了课程内容的结构性重组。课程内容面向学生的真实生活,增加了与现代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现实内容,为学生提供接触生活和解决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的必要空间。
(四)探索建立了发展性评价体系。
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的关键环节。经过十年课改的探索,基本建立起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变了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方式的多样,强调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使评价与考试更具科学性,更加客观、公正,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目前,在日常评价方面,以学生成长记录 袋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改革已经取得实效;在中考改革方面,已经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取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高考改革方面,有不少省份已经开始实施与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高考改革,其中对选修模块的处理,对高中学科水平考试的重视,考试内容的改革,以及高校录取方式的改革,都正向着有利于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不断转变。
(五)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真正的课程改革必然伴随着教学改革。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课堂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技术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课堂教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理念上,既继承了传统教学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上,从关注知识学习的教学走向关注能力培养的教学;课堂组织形式上,从循规蹈矩的课堂要求走向了以人为本的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教学内容上,从经典知识的教学走向既注重经典知识学习又关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模式上,从单一走向多样,新的教学形式不断被引入;课堂教学文化多元化初见端倪。
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特别是与课程的不断整合,从根本上改 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学习者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创新探索从技术上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广阔空间,变单一的教科书为多样性、多媒体的教学资源,变单一的课堂教学为在适当时间、适当地点、适当方式的开放式学习。
(六)促进了教师整体专业发展。
课程改革第一线的实施者是教师,许多优秀的教师在历次课程改革中,开展了多种教育实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宝贵财富。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大的成效之一,就是全面动员广大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改革,为全体教师实现整体专业发展搭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专业研修平台。课程改革改造了学校的管理体制和教师研修体制,开辟了大学和社会各界介入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渠道,创造了“校本课程”、“校本研修”的新境界,推动了教师群体互助、合作和共同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鼓励教师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创生与开发,提升了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素养和课程实施能力,教师的观念、行为发生明显转变,广大教师成为课程改革的受益者和重要的助推力量。
总之,十六大以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基础教育的面貌,全面探索并初步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面向未来基础教育全面提高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面向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一)坚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指导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系统梳理总结十年课改积累的成功经验,加快改革步伐,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的探索,是基础教育课程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教育规划纲要》对未来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总的战略目标、工作方针做了明确的规划,特别是对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工作重点做了明确的规定。未来中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将逐步转向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特征的内涵式发展阶段。课程教材建设作为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建设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质量水平的提高。从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及其对教育发展的基本需求来看,以《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发展课程评价,加快农村地区课程改革步伐,探索适合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课程形式与内容,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长期战略任务,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
(二)进一步完善课程教材建设的基本制度。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已经进入稳定的制度化建设时期。加强课程教材制度化建设 是巩固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深化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任务。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十年的历程,要把十年课程改革中积累的好经验、好成果巩固下来,制度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通过系统的梳理、提炼,总结十年课改中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使它们成为制度,对于保障课程改革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及提高教育质量具有积极作用。课程教材制度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课程教材建设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多个层面。从宏观层面看,涉及国家对课程教材建设的管理机制等。如课程标准的研制、修订、审议与颁布制度;“一纲多本”的教材建设和选用制度;课程教材建设的跟踪、监测和信息反馈制度等。
比如,课程标准研制、修订的周期多长比较合适?回顾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课程改革的历程可以发现,我国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颁布和修订的周期长短不一,往往都是依据当时的现实条件而作出的调整。上世纪50年代,几乎每年都有一个教学计划,调整得十分频繁。而在新世纪课程改革中,从2001年颁布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到2011年底对课程标准完成一次全面系统的修订,时间长达十年。从国际经验看,日本的课程发展周期一般是10年,而新加坡的做法是对课程标准3年一次调整、6年一次修订。我国的课程标准研制和修订需要更好地吸收国际经验,使课程标准的颁布和修订逐渐规范化,既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又能及时吸纳国际国内课程研究的相关成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再如,建立前瞻性、探索性教材的实验和管理制度,鼓励一些现在相对超前、但对未来教材建设具有政策研究价值的教材通过实验逐步完善,从而为实现教材的多样化、提高教材建设的整体水平作出贡献。
在十年课程改革过程中,这些制度已经形成并且对课程改革的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向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三)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政策实施能力建设。
面向未来,各级课程管理部门应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加强调研,提高制定、调整、完善课程政策的能力。要在立足实际、着眼未来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课程政策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完善课程改革协调机制,强化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指导,高等院校、课程专业机构和各级教研部门的专业支持作用。进一步强化地方和学校实施课程的能力,按照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校本课程,推进普通高中课程制度的创新。进一步明确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管理的责任和义务,落实地方、学校课程管理自主权,大力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有效整合三级课程资源,加快探索和建设适合本地本校需要、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本地本校课程。
(四)进一步加强课程改革保障机制建设。
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面条件的支持、保障和配合。加强和完善课程改革的支持保障机制,是新时期深化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
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实现4%目标的情况下,应重点加大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的投入,加快建立规范化的课程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同时,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尽快在国家层面建立课程实施及教材使用情况的动态监测机制,提高课程教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考试评价改革事关课程改革的成败。必须进一步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深入探索高考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进一步深化、完善中考改革,积极探索多样化的高中招生办法。改革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加快研制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验,健全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和教师依然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加强教师培训。通过扩大教师培训规模,丰富培训形式,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使课程改革成为一个动态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成为社会、学校、教师广泛参与的过程。
(五)坚持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面向未来,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依然在课堂教学。推进教学改革,首先还在于观念更新。要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进一步确立全面的质量观、人才观,着眼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着眼课堂教学文化的创新,努力创造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通过改革,不仅使学生学好扎实的基础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识,培养他们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逐步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过程,为学生将来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新的课程教材不仅要综合反映基础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渗透创新思想,突出方法指导,加强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自由选择、主动探索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一个主动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和个性化的过程。
十六大以来的课程改革是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的重大创新。回顾十年课改,我们可以看到,学校课程正在从只强调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逐渐转变到全面服务于人的发展,从只注重知识学习转向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内容已经远远超越了教材的边界,向着更广阔的知识空间拓展。课程的变革已不仅仅是学科科目的简单调整或教科书的改朝换代,也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变革,而是在“以人为本”观念引领下基础教育课程的全方位变革与创新。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坚信,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的全面贯彻落实,已经深入人心并且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将继续阔步向前,取得新的更加辉煌的成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 田慧生)
第五篇:十六大以来的干部教育培训
十六大以来的干部教育培训
十六大以来,根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党中央作出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部署,干部教育培训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干部。十六大召开后不久,中央就对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部署,并分别举办了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新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十六大精神研讨班,随后又连续举办了10期共1500名省部级领导干部参加的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研讨班,并同时依托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对全国54万多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轮训。五年来,中央还先后举办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江泽民文选》等5期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干部。同时,对全国5474名县委书记、县长进行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专题培训;对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金融机构主要领导人员进行了“增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专题培训。
二、干部教育培训服务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作用不断增强。十六大以来,着眼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中组部会同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按照党和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国防等方面的重大部署和要求,举办了300余期专题研究班,有效保障了中央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比如,为提高政府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挑战的能力,在全国党政干部中开展世界贸易组织基本知识培训;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与中宣部、司法部联合在全国公务员中开展了学法用法活动和依法行政培训;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在全国党政干部中启动开展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提高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组织实施了东西部干部对口培训;为提高政府专业化行政管理水平,有关部门大力积极推进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从2001年至今,已有数万名公务员参加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同时,各地各部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比如,各地普遍组织开展了领导干部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大力开展了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
三、具有中国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初步建立。主要包括:一是建立了干部教育培训的法规体系,基本实现了依法培训,依法管理。2005年4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专章对公务员培训进行了明确规定,标志着公务员培训纳入了法制的轨道。2006年1月,中央颁布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该条例系统总结了我们党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的经验,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党内法规,是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规章。2006年底,中央还颁布了《2006年―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标志着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二是建立健全了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系,基本形成了组织人事部门统一规划、综合指导,其它部门分工负责、具体实施、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现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行在党中央领导下,由中央组织部主管,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工作部门分工负责,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体制。三是初步建立了干部教育培训的类别体系。十六大来,按照我们党逐步确立的干部分类管理原则,根据大教育、大培训的要求,整体推行了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三支队伍 的培训工作。特别是以党政干部为主体的公务员队伍,形成了以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在职培训为主要形式,以出国(出境)培训、对口培训、学历教育等为有益补充的培训新格局。
四、干部教育培训规模逐步扩大,培训质量不断提高。据初步统计,从2003年到2006年,全国参加各类脱产培训的党政干部约1900万人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约1100万人次、专业技术人员约3300万人次;全国80%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已达到5年内累计3个月以上脱产培训的要求,原定在五年内对全国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轮训一遍的目标完全能如期实现。同时,在各级党政干部培训中,相关培训机构大胆创新,勇于改革,培训质量不断提高。在培训内容上,一直把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作为培训的重点,并在实际教育培训中加以认真贯彻落实。在培训方法上,根据干部学习培训的特点,提高了讲授式教学的质量,加大了研究式教学的力度,大力推广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现代教学方法;同时,大胆借鉴现代科技运用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注重运用网络学习、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等现代手段,以及合理利用境外培训资源,为干部提供了多样化学习途径。同时,干部教育培训的教材建设、学科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服务等设施也在近些年得到了有效的改进,特别是2006年由胡锦涛总书记作序,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第二批15种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的出版发行,使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的规范化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