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时间:2019-05-14 05:5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六大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第一篇:十六大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十六大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回眸十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脉络,“跨越式发展”当是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它在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的竞相“跨越”中,不仅位列其中,而且名列前茅。跨越式发展,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者对先行者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赶超。它是超常规的、突破传统的,但也是科学的,是结合当代国情的一种新的升华。因此可以说,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进入21世纪的中国追赶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

(一)改革开放30多年,是中国教育大跨越的30多年。特别是近十年来,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步伐和成就更是可圈可点。

必将载入中国教育史册的是,义务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经过全党全社会的不懈努力,到2011年,我国已经全面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浓墨重彩的绚丽篇章。

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从2002年的15%提高到2011年的26.9%。1998年印度大学生数量是中国的两倍,2007年中国大学生数量是印度的两倍。2010年,我国具有大学(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亿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000年的3611人上升为2010年的8930人,从业人员中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

尤其令人振奋的是,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毛入学率从2002年的42.8%提高到2011年的84.0%。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别占到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半壁江山„„中国已经从人口大国转变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二)教育事业之所以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因为党和政府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大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教育既是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支撑科技、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今世界,随着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面对更加激烈的挑战,我们只有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才能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把我国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得到有效实施。党和国家对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优先发展教育在全党全社会形成高度共识,成为党和国家的坚定意志,加强对教育事业的领导、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自觉行动。国家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取得重大进展,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正在实现,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的合力已逐步形成。

(三)教育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决不能懈怠,更不能停滞。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完成了“两基”攻坚这一历史性任务后,我国教育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基本解决“有学上”的问题之后,更大的挑战是怎样才能“上好学”。适应人民群众接受更好教育的新期盼,今后教育发展的重点应当放到促进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加强队伍建设上来,加快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个孩子。这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不断改善民生的要求。

建设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取向。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消除,但我们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不能动摇。当前教育对改变个人命运、创造幸福生活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群众对公平优质教育的渴望更加迫切,全社会对政府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的诉求更加强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提供“公平而卓越”的教育,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的平等受教育权利,是许多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取向。过去我们通过“两基”树立了穷国办大教育的典范,今后还要通过均衡发展探索一条社会主义大国办优质教育的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应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规模是基础,质量是关键。

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根本方针。追求规模、搞外延扩张而对教育质量重视不够,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立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顺应世界教育发展潮流,把提高教育质量确立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

特别是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提高质量是立足我国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特征和世界教育发展潮流提出的深刻命题,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效,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克服不敢改、不愿改、不会改的畏难情绪,摒弃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惰性思维,敢于突破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完善质量评估评价体系,加强分类管理,建设优势学科,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迫切需要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社会参与,推进高校依法民主管理;迫切需要坚持开放办学,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参与中外人文交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五)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基、强教之源。

能否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关系到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必须看到,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还亟待进一步提高,区域、城乡、学校之间教师资源配置还不平衡,中西部农村教师队伍相对薄弱,教师结构不尽合理,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因此,教师队伍建设必须由政府承担主要职责、发挥主导作用,各级政府应当把教师队伍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师德当作教师职业的灵魂,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大力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为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在跨越式发展中,一个教育大国正在迅速崛起;在跨越式发展中,迈向教育强国的步履更加坚定。

第二篇:十六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中国步伐

——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就述评之二

创造伟业,是人类书写历史的方式,也是社会前进发展的强大动力。2011年,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扫除青壮年文盲,这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辉煌里程碑。

尽管百年梦想已成现实,但中国人对义务教育的期待和追求并没有止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如何提高基础教育服务社会民生的能力,依然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一大命题。

问题的价值在于激发理念,而理念的价值在于指引行动。党的十六大以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逐渐上升为改革共识,由此产生改变现实的巨大力量。均衡是一个方向,确立义务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

新世纪的中国教育,在打响“普九”最后一场攻坚战时,也迫切需要回答一些新问题:“普九”之后,义务教育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发展目标是什么?

在全球化的今天,这是关系国家未来的战略性思考:一方面,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社会对公平抱有极大期待,而教育发展存在区域、城乡和校际差距;另一方面,世界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是追求普及之上的均衡。

办好每所学校,让每个孩子都上好学,让每个家庭都能享受教育的福祉,成为中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200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次将“均衡”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提出,“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一次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升为各级政府的法定义务。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郑重提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是党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思想。

短短3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从部门决策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此后,从中央到地方,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农村,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共识。

这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提升的过程。教育部2006年6月在成都、2009年11月在邯郸先后召开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国务委员刘延东强调:“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政府的法定责任。”

2010年7月出台的教育规划纲要把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为重要内容,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及缩小教育发展校际、城乡和区域差距的具体思路和办法。

由于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较大,国家确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指导思想。2011年3月和7月,教育部分别与27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根据“一省一案”原则,各地确定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并承诺如期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还与各地市或县、市、区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协同推进机制,有效落实了各级政府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法定职责。

根据教育部与各地签署的备忘录,到2015年,我国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65%;到2020年,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95%。

为了如期实现预定目标,国务院不久前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地方各级政府责任。这份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也为义务教育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均衡注入了强大动力。

均衡是一个过程,逐步改变基础教育发展面貌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是一项既定不变的方针,更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投入、教育设施、教师资源等办学条件的改善只是“初步均衡”,实现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才是“基本均衡”。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理念到行动,始终方向明确、步履坚定,走出一条不断扩展、不断深化、不断丰富的发展道路。

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国家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含金量”极高的民心工程—— 2001年至2005年,实施两期“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央和地方财政累计投入约430亿元,全国纳入危房改造的中小学超过6万所,基本消除了当时存在的中小学危房。2004年至2007年,投入100亿元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工程项目覆盖中西部950多个县,满足了200万名新增学生的就学需求,197万名学生的寄宿需求;投入110亿元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通过配备卫星教学收视系统、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设备,初步形成农村教育信息化环境。2007年,启动“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3年中投入120亿元,重点支持6000多所农村初中改善宿舍、食堂和厕所等生活设施。

2009年,启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程实施3年多来,平均每年有1亿平方米的高质量校舍竣工„„

这些堪载史册的“国字号工程”,极大改善了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有效地缩小了义务教育的区域、城乡以及校际差距。“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一样漂亮”,这是在中国大地上前所未有的动人景象!

与此同时,国家逐步实施免费义务教育:2004年,针对西部困难家庭学生推行“两免一补”政策;2006年,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07年,免除全国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教科书费用;2008年,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同时要求各地对符合入学条件的随迁子女免除学杂费和借读费。

“学校漂亮了,上学免费了!”一句简单的感慨,传达了亿万学生和家长的共同感受,也成为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佳注解。

但这远不是均衡发展的全部内涵。在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国家自2006年以来先后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政策以及“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显著提升了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一个好校长能带出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教师能带出一个好班级。当数十万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扎根农村学校,他们就是推动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前线、最坚实、最持久的力量。

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和保障措施,也激发了各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经济和教育发展相对领先的江苏早在2007年就提出,全省义务教育学校要做到“六个一样”: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公用经费一样多,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人民群众一样满意。截至目前,全省77个县(市、区)通过了江苏省基本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市、区)的评估验收,义务教育总体实现基本均衡。

辽宁省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重点取消“校中校”,改造城区薄弱学校,建设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工作,在全国率先实现校校通;实行城乡划分大学区,加强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定期交流,实施农村中小学一校一名师范本科生计划。

新疆则通过教育信息化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形成中小学远程教育工作区、州、县及项目学校“四级联动”工作格局。现在,通过有线电视、卫星数据广播和互联网三条链路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传输,全区中小学都可以从“新疆基础教育资源库”获取资源。

均衡是一种价值,科学指引基础教育改革之路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两年多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步入深水区的基础教育改革,不仅需要明确解决哪些问题,更需要确定应该秉持何种价值以及如何体现该价值。

在谈及“择校热”、中小学学生学业负担重等难题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质量的一个结合点,抓住了均衡,也就抓住了义务教育的公平和义务教育的质量。

显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是一个行动过程,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因为它包含了公平、公正的社会需求,是一把无处不在的“尺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均衡发展是一次深刻变革,它必然涉及对既有利益格局的调整,也必然存在重重障碍与阻力。

以“择校热”现象为例,近年来,通过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推动县域内教师校长合理流动、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优化学校资源配置等办法,一些地方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有些地方尚未根本好转,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触及既有利益格局。

江苏盐城曾是一个择校成风的城市,2010年,盐城市委、市政府狠下决心治理择校,以行政力推的方式清理“国有民办”改制学校,同时开始科学划分施教区。盐城市主要领导以身作则,多次承诺“不打招呼,不批条子”,并对各级党政机关下了死命令:不得向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递条子。不到3年,盐城基本实现“零择校”目标,成为一个义务教育阶段基本没有“条子生”和“缴费择校生”的城市。

真正有效的改革,往往是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而不是简单地剔除“问题”。面对名校、优质学校存在的现实,不少地方出现了“削峰填谷”还是“填谷扬峰”的争论。对此,教育部明确表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是限制发展,而是共同发展,不是要千校一面,而是要在基本均衡的前提下鼓励各个学校办出特色、风格,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促均衡、在均衡中促发展。

北京、杭州、沈阳、温州等地先后推行集团化办学,以名校带动弱校,在保持各校特色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实现集团内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实践证明,这种做法

有效地推进了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如果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那么,实现师资均衡就是最艰难的挑战,也是最关键的发力点。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不少地方先行先试,通过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湖北一直在探索建立农村教师队伍补充、培训、交流、保障和评价新机制。从今年开始,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新进教师,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省里设立农村义务教育教师专项编制;录用教师的工资由省级财政统一承担。

针对农村教师紧缺难题,福建有了“五个一批”,即通过师范院校培养一批“一专多能”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一批、实施“农村紧缺师资代偿学费计划”和“经济困难县补充农村学校教师资助计划”补充一批、加大对富余学科教师培训一批、采取“走教”一批等形式,重点引导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

今年教师节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建国以来第一次教师工作大会,并发布《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完善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等方面全面部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教育是一国之基,而义务教育则是教育之基。从梦想到现实,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历经百年沧桑而依然朝气蓬勃;从普及到均衡,中国义务教育在追赶世界义务教育发展步伐的同时,也筑起了这个伟大民族走向振兴的坚实根基。(中国教育报 张以瑾)

第三篇: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就述评之三

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就述评之三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序上升至第二位,2011年依然保持着这一位置。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跃上世界舞台,“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在全世界制造业总值中所占比例已达19.8%,大多数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然而,光环的背后亦有隐忧:中国制造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和知名产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已是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如何重塑优势、再创辉煌,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答案就是,必须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

“中国创造”的核心需求是人才,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实现这一需求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的职业教育一直为这一目标不懈努力,孜孜以求。

由量变到质变,应势而动服务国家战略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

外部需求持续走低、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压力日益加大,在这一新形势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成为中国政府的必然选择。

转变发展方式,根本靠科技,基础在教育,关键是人才。

回望新世纪之初,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中国经济也面临潜在危机,其中,人才紧缺的矛盾尤为突出。

2004年,全国城镇近2.6亿从业人口中,技能型劳动者仅占32.9%,且技术等级偏低,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其中的4%。许多行业企业招不到合适的技术工人,“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出现了技工荒。

技能型人才紧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瓶颈。而当时,担负着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的职业教育正处于低谷期。

由于高校扩招引发连锁反应,职业教育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从1999到2001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出现历史性滑坡,招生数连续3年下降,由520多万人降到398万人。在这紧要关头,连续3次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让职业教育迎来了春天——

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从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等七部门再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把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2005年,国务院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又一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这三次会议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也为教育部提出的连续3年“扩招百万”的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这是一幅中等职业教育节节攀高的振兴景象:2004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恢复性增长到566万人;2005年、2006年连续扩招100万人,近750万人的招生数和1800多万人的在校生数均创历史新高;2007年在此基础上再扩招50万人,达到800万人,基本实现高中阶段招生职普大体相当的战略性目标。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也成倍增长,学校数从2001年的628所增加到2011年的1276所,招生325万人,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自然规律显示,量变往往引发质变。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蒸蒸日上,其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而重大的变化。高等职业教育下连中等职业教育,上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应用性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其作用和意义与日俱增,中高职协调发展、齐头并进,已成大势所趋。

作为国家急需的职业教育,要提高质量,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2011年10月,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

随着《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陆续印发,中高职科学定位、有效衔接、办出特色、协调发展逐渐成为现实。

56个职业教育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开始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工作有序开展,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重大专题研究已然上马,诸多举措为体系建设提供了丰富而强大的理论支撑、实践案例、国际经验和政策建议。

国人瞩目、备受期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由内聚到外联,优势互补支撑产业发展

纵观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历史进程,从2002年“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到2005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再到2011年“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每一阶段都有着明确的发展主题,并对人力资源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多年来,我国三次产业素质不高、发展粗放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改善。

一产方面,农业现代化滞后,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水平低、比较效益低等问题突出;二产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能源消耗高,高端制造业发展滞后,缺少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大企业和知名品牌;三产方面,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偏小,新兴服务业引领作用不强,科技服务业支撑能力较弱。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优化升级战略,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结构调整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全面对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根据国家产业优化升级的部署,调整专业结构,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大批中高端技能型人才,则是实体经济和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10年之间,职业教育步步为营,把正确的理念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2002年以来,职业教育在数控加工、汽车修理等多个领域开展紧缺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充分依靠行业企业的优势发展职业教育。

从电子商务业、物流业、动漫业到智能化楼宇,从传统服务业到休闲娱乐服务业,从商业性服务业到工业性服务业,伴随着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与时俱进、不断拓展,为新兴产业提供人力支撑。

“集团化办学”、“校企一体化办学”、“订单培养”,多种多样的校企合作实现形式,让职业教育逐步从内聚走向外联,多方借力、合作共赢。

目前,在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已形成教育与产业定期对话协商机制,汇聚行业、企业等多领域人员共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2011年,产教对话活动覆盖了1500多家企业、1600多所学校、80多个研究机构,促成校企签约300多份,合作资金达7亿元。

在全国各地,面向汽车业、钢铁业、纺织业、装备制造业、船舶业等十大产业以及区域特色产业的职教集团已达500多个,覆盖100多个行业部门、1万多家企业、近600个科研机构和30%以上的中职校、80%以上的高职校。

产教联手不仅实现了优势互补,也为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变革带来新气象。无论是专业设置、课程标准还是教材开发、技能比赛,紧贴产业动态、服务产业发展的气息无处不在。

2011年,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开始实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初步建立,中职85个新增专业课程改革试点和43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审核工作全面开展。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涉及18个专业大类、96个比赛项目,由行业主导设计和企业参与实施的赛项达到95%以上。

专业建设对接产业门类,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随着“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产教结合办学体制的建立健全,不仅令职业教育在改革创新、内涵发展的道路上受益匪浅,更为产业体系建设和优化升级提供了不竭动力。

由有业到乐业,适应需求增强人才供给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日益加快,中国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乃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不断增加。

当前,我国劳动力的供给总量仍然较大,就业总量压力不小,但同时,结构性矛盾也日渐明显。当前乃至整个“十二五”时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就业是民生之本。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是职业教育承担的历史责任。

职业教育作为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不断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生资助和中职免学费政策,切实成为城乡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和过上有尊严生活的强大助推器。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项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国债西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县级职教中心建设项目”等,支持了近1500所职业院校的基础建设。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专项资金超过140亿元。2011年,该专项资金投入更是高达104亿元,远高于“十一五”期间年均投入水平。紧扣薄弱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支持实施实训基地、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大幅度改善了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为了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党和国家还不断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实施国家助学金政策和免学费政策。2011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国家助学金135.9亿元,资助了906万名中职学生;投入免学费资金79亿元,覆盖了395万名中职学生。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我国要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让群众真正得到经济发展的实惠,并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提高职业教育的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能力成为必然之选。

2006年以来,职业院校共向社会输送了5000万名毕业生。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了人才输出的针对性、适用度和吻合度,受到企业广泛欢迎。

与各级各类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就业率有口皆碑。统计显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4%。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让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城镇生活和就业能力明显增强,农村劳动力带技能转移、带知识转变为新市民和新产业工人,兑现了政府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郑重承诺。

10年来,职业教育攻坚克难,屡创辉煌;面向未来,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职业教育责任在肩,使命崇高。(本报记者 刘琴)

第四篇:十六大以来的民生发展

十六大以来的民生发展

小组成员:朱恒超 李若辰 夏玮 尹冠乔 蔡立新 王珏 张士尧

徐子豪 张翔飞 任亚坤 赵恒毅

一.教育免费 奠基民族复兴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学有所教,民心所向。

10年之间,“教育免费”的惠民之举,带着温度,一路从试点到推广,从乡村到城市,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实惠。

10年来,为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中央财政累计投入经费约5000多亿元。从教育投入总量看,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从2002年的548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96万亿元,增长了3.6倍,年均增幅约17%。2012年,4%的目标终于顺利实现,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科学规范的教育投入体制机制初步形成

中国用22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这对于占世界1/5人口的大国来说,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是对世界全民教育的重大贡献!

国际社会评价:在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中国全民教育的进步十分明显,发展指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监测的124个国家中排第四十三位,在扫除文盲、缩小教育性别差距、减少贫困等方面为全球做出了杰出贡献。

二.寿命延长 共享健康生活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唐朝诗人杜甫的感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人活七十,堪称“高寿”。如今,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4.83岁,可谓“人生七十不稀奇”。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比2000年的71.40岁提高3.43岁。从性别看,男性为72.38岁,比2000年提高2.75岁;女性为77.37岁,比2000年提高4.04岁。男女平均预期寿命之差与10年前相比,由3.70岁扩大到4.99岁。这表明,在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女性提高速度快于男性,并且两者之差也进一步扩大

2010年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69.6岁,其中高收入国家及地区为79.8岁,中等收入国家及地区为69.1岁。2000—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3.43岁,比世界平均提高2.4岁多1岁左右。2000—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3.43岁,比世界平均提高2.4岁多1岁左右。

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国民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的一把标尺,也是观察民生状况的一面镜子。

1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继续延长,国民整体健康水平大幅提高,生活幸福指数与日俱增。

2011年,我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2010年的15元提高到25元。国家启动实施10大类41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此外,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实施,1169万名和146万名农村适龄妇女分别免费进行了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

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是一个国家健康水平的“温度计”。2011年,农村住院分娩率从2008年的92.3%提高到98.1%,接近99.56%的城市住院分娩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妇女儿童主要健康指标持续改善。3年来,中央财政共投入79亿元,补助农村孕产妇2726.6万人。据卫生部统计,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由2000年的53/10万下降到2011年的26.1/10万,处于发展中国家最好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10年我国婴儿死亡率为13.93‰,比2000年的28.38‰下降14.45个千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45个千分点。而1990—2000年10年间,我国婴儿死亡率下降4.51个千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45个千分点。我国的婴儿死亡率不仅继续呈下降趋势,而且下降速度加快。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全国婚检率由2005年的2.9%提高到2011年的41.0%,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达181家。截至2010年,全国已有511家医疗机构开展了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服务,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62.9%。

10年间,一个覆盖全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救治和紧急救援指挥体系已经形成。全国28个省(区、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10年来,我国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截至2010年底,农村累计改水受益人口达9.1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94.9%。6.8亿农村人口饮用自来水,1.7亿户农村家庭使用卫生厕所。

2011年底,全国累计命名150个国家卫生城市、32个国家卫生区和456个国家卫生镇。

到2011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5.3万个;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860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1.85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1.65人,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目前,国际上晚期肺癌病人一年生存率不超过50%,而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专家郭惠琴的团队通过个体化综合治疗,使晚期肺癌病人一年生存率达到90%,远远领先于国际水平。三.农业免税 田野劲吹反哺风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中,农业成为了突出亮点:粮食在“八连增”高平台上继续增产,夏粮总产量达到2599亿斤,比上年增产71亿斤,增长2.8%。农村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增速已经连续10个季度快于城镇居民。

宏观经济专家表示,“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农业农村经济的好形势,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管理好通胀预期、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新阶段,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的势头。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时,中央开始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农村,加速补齐“三农”这块短板。

攻坚从减轻农民负担开始。2000年,国务院率先在安徽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3年在全国推开。2006年,全国彻底取消了农业税,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全国农民每年减轻负担1335亿元。

减负不易,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更难。中国能否摆脱历史上税制改革循环往复、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的“黄宗羲定律”?为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初步理顺了国家、集体、农民的分配关系,开启了农民休养生息的新时代。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33631个乡镇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改革,占乡镇总数的98%。

以增强基层政府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截至2011年底,有27个省份对1080个县实行了财政直接管理,2.93万个乡镇实现了“乡财县管”。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使所有农产品流通纳入市场化运行的轨道;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规范了农民出资出劳,调动了农民建设村级公益事业的积极性……

通过构筑长效机制,一系列长期困扰“三农”发展的体制机制性矛盾大大缓解,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农村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进一步巩固。

为调动农民积极性,良种补贴、农机置补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相继实施,农业补贴从2002年的一项扩充到2006年的四项,补贴资金规模从2002年的1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53亿元,10年累计安

排7631亿元。

农民收入“八连快”。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充满活力,随着国家农业补贴力度的加大和最低收购价等保护农业生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2622元,增加到2011年的6977元。今年上半年农民收入更是延续了强劲增长势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2.4%,超过了GDP增幅。更加令人欣喜的是,2010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了缩小的可喜现象,农民吃穿住用等都有了很大改善,日子越过越好,小康之路正越走越宽广。四.民生先要促就业

13亿人口、近10亿劳动力,就业在中国谈何容易!坚持就业优先,鼓励创业就业,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

10年城镇新增就业总量达到1.1亿,越来越多的人喜捧新饭碗开始新生活。

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3%以下,稳定的就业带来稳定的生活。

10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超过1亿,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主力军”。

就业对老百姓意味着什么?

就业被称作民生之本,因为其不仅关系着劳动者生活的改善,更关系着家庭的希望、人生的尊严、价值的实现,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稳

定和发展。

千方百计促就业,过去10年成为我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的10年,更多的劳动者找到工作、稳定就业,开启幸福生活的大门。

人社部统计显示,2002—2012年,全国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亿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3%以内。到2011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7642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5914万人,比2006年末增加了27%。在此期间,我国还解决了国有企业3000多万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的并轨。

国家全面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各种限制,让更多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在城市顺利就业;一视同仁,农民工也能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享受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惠。到2011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亿人,比2003年底增加1.39亿人,农民工外出务工收入大幅增加,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就业结构日趋优化。人们记忆中“一半劳动力务农”的状况悄然改变。2011年所有就业人员中,一、二、三产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34.8%∶29.5%∶35.7%,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第一主体。这既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谋求产业升级的结果,也显示我国就业结构更加合理、更具有持续性。

过去10年里,中国就业曾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剧烈冲击。形势最严峻的2008年末,大量中小企业关门、1000多万农民工失去岗位、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2009年,全年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高校毕业生当年底就业

率达到87.4%,集中解决了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全年外出就业农民工总数达1.45亿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

新一轮青年就业高峰来临。“政府帮扶+市场调节+个人努力”,2003年至2011年,我国实现4000多万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发挥了高素质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近期,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让许多国家面临失业难题,中国却是“风景这边独好”,2012年上半年经济下行,就业仍创同期新高,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94万人。国际劳工组织高度评价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认为是“现代就业理念、世界各国经验与中国实际的最好结合”。五.基本医保 编织全球最大全民保障网

10年来,我国逐渐编织起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医保网,全国参加基本医保的人数超过13亿,基本医保覆盖率超过96%,城乡居民看病告别“自费时代”。据卫生部最新统计数据,我国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已由2001年的60%下降到2011年的35%。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大幅增加,群众看病负担相对减轻,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显著改善。

基本药物制度----2009年8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正式启动,共遴选出307种国家基本药物,各省平均增补210种。基层医疗机构药物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药价虚高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门诊费、住院费相应降低。

基本医疗服务体系----10年来,中央投资430亿元,支持了2233所县级医院、6200多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5万多所村卫生室的建设,投入160多亿元用于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购置,重点投向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农村。在城市,投入41.5亿元,支持了238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

我国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由“弱不禁风”到“强筋健骨”,基本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每个县都有达标县级医院。我国实行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两手抓,加快医师队伍培养。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末,全国每千人口医师数为1.32人;到2011年末,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上升到1.85人。

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目前,全国2000多家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如北京市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的有效形式。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中国卫生体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评价,中国医改的目标和总体战略是值得效仿的,中国在为全民提供平价且公平的基本医疗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六.住房保障,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始终是党和政府的牵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住房保障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十七大后,成为我国历史上政府对住房保障投入最多、建成规模最大、工作成效最明显的时期。

住建设部统计显示,2008年至2011年间,我国累计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超过2300万套,基本建成1200万套

以上,新增发放租赁补贴超过400万户,全国累计用实物方式解决了2650万户城镇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实物住房保障受益户数占城镇家庭总户数的比例达到11%。总共有近1亿人通过不同形式的保障房解决了住房困难。

大规模兴建保障房----2007年到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的保障房建设补助资金由72亿元大幅增加至1713亿元,年均增长121%。同时,对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的补助力度也逐步加大。各级地方财政每年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入也由26.2亿元增加至1618.2亿元,年均增长180%。

继2011年全国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1000万套的目标顺利实现,2012年全国计划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700多万套,加上之前开工需继续建设的项目,在建规模将达到1700万套左右。

完善保障房分配管理制度----公平分配是保障性住房管理的“生命线”。为各地均规范了对住房、收入、财产等有关信息的审核,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建立了“初审、复审、终审”三级审核以及在社区和新闻媒体“两级公示”制度。统一摇号、公开配租、电视直播、全程公证的手段,也被广泛运用到保障房分配中,方便群众的监督。通过政府的补贴,降低保障对象所交的物业费。不少社区把物业服务的岗位留给了社区居民,不仅使保障对象实现了安居,还帮助一部分人解决了就业问题。创造性地开展社区服务,如社区医院看病很方便,社区组织的招聘会也实实在在地帮大家找到了工

作,各种文化活动、公益活动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

住房保障体系与保民生促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在于城镇化,解决好快速城镇化伴生的住房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到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房、各类棚户区改造,保障房数量增加的同时,品种也不断丰富。尤其是去年起,各地开始大规模建设公共租赁房,并把公租房作为保障房的主要品种。这种租金比市场便宜且可以稳定租住的保障房,降低甚至取消了收入和户籍门槛,从制度上解决了“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实现了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全覆盖。在保障房建设实践过程中,我国住房制度的顶层设计正从“零敲碎打”走向成熟完善,“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正逐渐从蓝图变为现实。

七.文化惠民 照亮百姓生活

全国84%的行政村拥有农家书屋,83%的乡镇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100%的行政村开通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100%的乡镇建有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年放映电影近800万场次,观众超过18亿人次,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基层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已基本解决。

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2952个公共图书馆、3285个文化馆、3413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5个省级美术馆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

费。据不完全统计,仅2011年3月至10月,全国各级文化馆免费开放服务人次514.45万,比2010年全年429.8万人次增长19.7%,各级公共图书馆到馆人次4.27亿,比2010年全年3.28亿增长30%。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公共文化机构,尽情享受文化的魅力。公共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成倍放大。

有外国观察家认为: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写进了全会的《决定》,为中国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2.42亿农民工的文化权益得到了中国最高领导层的关注,没有什么比这一点更凸显中国公共文化建设理念的进步。从“一五”到2001年,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共计610.42亿元。而2007年至2011年,5年间国家投入的文化事业费达1454.99亿元,年均增长20%。5年相当于前50年两倍有余。文化事业费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基层、用于农村,并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通过文化事业费结构的调整,有效改善了文化民生,促进了文化权益均等化。2011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108.59亿元,占全国的27.7%,比重比2007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基层倾斜。2011年,县及县以下文化机构文化事业费187.12亿元,占47.7%,比重比2007年提高了19.5个百分点。八.保护生态,为了百姓健康

10年来,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2年,空气质量达标城市的人口比例仅占统计城市人口总数的26.3%;暴露于未达标空气质量的城市人

口占统计城市人口的近3/4;七大水系741个重点监测断面中,仅有29.1%的断面满足Ⅰ—Ⅲ类水质要求。2011年,32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的比例为89.0%;十大水系的469个国控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61.0%。

根据1996年国家环保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调查报告,83.31%的地表水源和27.71%的地下水源达不到标准。近十年来,国家对饮用水源地的治理与保护力度空前。2011年,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共监测38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结果表明,环保重点城市年取水总量为227.3亿吨,服务人口1.63亿人,达标水量为206.0亿吨,占90.6%。

“十五”期间,全社会环境保护投资比“九五”时期翻了一番,占GDP的比例首次超过1%;2009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4525亿元,比2005年增长89.5%;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1.30%提高到2009年的1.33%。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12亿元,比2005年增长94.8%。

在农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状况正在改变。中央财政自2008年起设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促治”政策,推动农村污染整治提速。截至2011年底,共安排80亿元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带动地方投资97亿元,涉及1.63万个村庄,受益人口4234万人。2012年中央财政又安排55亿元资金支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农村能源结构的变化也促进了农村环境的改善。截至2011年底,全国沼气用户达到4000多万户,占适宜农户数的34%,受益人口达1.5亿人。目前全国每年沼气生产量达到15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年替代化石能源2500多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0多万吨。九.城镇化,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10年间,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35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年均增长2096万人。

到2011年,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了51.27%。这表明我们已经告别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由此,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

10年来,城市在扩张,农村在发展,城乡界限不断淡化。到2011年底,全国共有657个设市城市,建制镇增加至19683个。全国有30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超过800万人,其中13个城市超过1000万人。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这10年,城镇功能日趋完善,承载能力逐步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大步跨越——

交通更顺畅。我国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路交通网络,10年间,公路总里程由176.52万公里增长到410.64万公里,“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全部建成,串起了座座城镇,物畅其流,人畅其流。

出行更便捷。10年间,高铁从无到有,飞速发展,生产出时速高达350公里的动车组,迎来了史无前例的跨越式发展。百姓生活半径不断拓展,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住房更宽敞。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7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8.2平方米。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等构成的保障房供应体系加速建设,朝着“住有所居”的目标大踏步迈进。

这10年,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比2002年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消费结构升级,空调、冰箱、电脑等稀罕家什变身“日用电器”;农村消费潜能释放,城乡之间消费差距不断缩小,呈现城乡市场同步增长、共同繁荣局面。

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由此带动的投资、消费需求,至少可维持4%—5%的经济增速。城镇化不仅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动力,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和价值理念发生深刻变化。

这10年,公共服务体系不断迈向均等化:13亿城乡居民参保,全面医保体系初步形成,新农合制度从无到有、从有到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一张张社会保障网更加坚实细密,让百姓生活更安稳。

这10年,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城镇吸纳就业能力持续

增强。城镇新增就业人口总量达到1.1亿,城镇就业人员占的比重从2002年末的34.3%提高到2011年末的47.0%。到2011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总数突破2.5亿。

10年城镇化历程,我们走进一个新的城市时代,一个更加现代、宜居的城乡体系正在成为现实。十.中国人的幸福“网事”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网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最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同时,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首次超过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今天的中关村聚集了近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首都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2011年中关村企业总收入达1.96万亿元,约占全国高新区的1/7。

信息时代,技术先行。在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下,过去10年,我国在信息技术的创新和研发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创造了诸多世界第一。2003年,“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进入下一代互联网的大规模研发和建设阶段,现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IPv6示范网络,试验网所用的中小容量IPv6路由器技术、真实IPv6源地址认证技术和下一代互联网过渡技术等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截至2012年6月,全国通信光缆线路总长度达1343.2万公里,已建成辐射全国的通信光缆网络;移动电话用户数由2002年的2.06亿增加至2012年的10亿,手机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计算机拥有量从2002年3800万台增加至2011年的3亿台,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电脑拥有量也在过去10年增加了10倍,计算机向农村普及的趋势十分明显;我国的网民数量在2008年跃居世界第一,网民上网方式已从最初以拨号上网为主,发展到以宽带和手机上网为主,中国成为世界互联网使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过去10年,中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20%,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不足1%增加到10%左右。

2011年,我国5亿网民中,约有4.15亿人经常利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交流沟通,4.07亿人经常使用搜索引擎查询各类信息,2.44亿人使用社交网站进行信息交流,1.94亿人使用网络购物,4002万人利用互联网进行证券交易。

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6万亿元,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80万人,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超过1350万人。

2011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 511.9 亿元,超过报纸广告的规模;网络游戏市场规模468.5亿元,同比增长34.4%。

截至2012年6月,我国通过新浪认证的政府机构及领导干部微博已达45021家。其中政府机构微博为25866家,全面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

目前,已经建成的政府门户网站超过5万个,75个中央和国家

机关、32个省级政府、333个地级市政府和80%以上的县级政府都建立了电子政务网站,中央政府各部委办公业务信息化覆盖率从2001年的不足10%提高到了100%。

第五篇: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

十六大到现在,我国的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在国际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低位。

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工业化进程深入发展、工业整体实力迅速提高的十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 化的十年,是积极利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机遇、工业水平奠定世界地 位的十年。十年来,工业领域充分利用工业化进程加快和加入世界贸 易组织带来的机遇,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快速发展,工业经济规模快 速扩张,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高。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成长为全球工业经济一支举足轻 重的力量 工业保持较快增长。2003-2011 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 均增长 15.4%,其中 2003-2007 年年均增长 17%。国际金融危机爆发 之后,我国迅速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巨大冲击,很快走出低谷,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在遭受危机冲击最严重的 2009 年,规模以上工业依然保持了 11%的增速,为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作 出了巨大的贡献。据初步统计,2011 年,微型计算机产量达到 3.2 亿 台,比 2002 年增长 20.9 倍;移动通信手持机 11.3 亿台,增长 8.3 倍;集成电路 720 亿块,增长 6.5 倍;家用电冰箱 8699 万台,增长 4.4 倍;房间空气调节器 1.4 亿台,增长 3.4 倍;彩色电视机 1.2 亿 台,增长 1.4 倍;粗钢 6.8 亿吨,增长 2.8 倍;生铁 6.3 亿吨,增长 2.7 倍;水泥 20.9 亿吨,增长 1.9 倍;平板玻璃 7.4 亿重量箱,增 长 2.1 倍;纱 2900 万吨,增长 2.4 倍;布 837 亿米,增长 1.6 倍; 汽车 1842 万辆,增长 4.7 倍;发电量达到 4.7 万亿千瓦小时,增长 1.8 倍。

一、工业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据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环 球通视数据,2010 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 19.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据中国社科院相关资料,在世界 500 种主要工业品中,我国220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位,其中粗钢、电 解铝、水泥、精炼铜、船舶、计算机、空调、冰箱等产品产量都超过 世界总产量的一半。据德勤和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发布的《2010 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2010年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在被评的26个国家[2]中排名第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迅速增加。2010 年,大中型工业企业 数量达到 4.7 万家,是 2002 年的 2 倍,实现产值 43.4 万亿元,占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62.1%,比 2002 年提高 3.2 个百分点。2011 年,《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 500 强中,中国内地企业上榜 57 家,比 2002 年增加 46 家。57 家上榜企业中工业企业达到 29 家,其中制 造业企业 20 家。

二、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效益水平逐步提高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是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成 果。二是私营企业快速壮大。三是 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经济仍发挥重要作用。

三、工业出口保持较快增长,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出口保持较快增长。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制 造” 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进一步加快,我国工业出口保持快速增长。2011 年,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达到 10 万亿元,比 2002 年增长 4 倍。2003-2007 年,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平均达到 19.4%。2008 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在扩大内需方 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出口增长趋缓的冲击。2008 年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比重为 16.7%,2011 年下降到 12%。

产品进出口结构优化。十年来,我国工业产品进出口结构不断优 化,中高端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2011 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出 口交货值 6.5 万亿元,比 2002 年增长 5.6 倍,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 出口交货值的 65.4%,比 2002 年提高 16.4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先 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2011 年我 国进口机电产品 7533 亿美元,比 2002 年增长 3.8 倍;进口高新技术 产品 4630 亿美元,增长 4.6 倍。总之,十六大以来,工业领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 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容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变化,经受住了 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其它不利因素带来的冲击,工业生产实现又好又快 发展,在全球工业经济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工业发展依然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与可持续发展 要求相比,经济结构仍不尽合理。如高耗能产业增长过快,对资源、环境带来很大压力;一些领域盲目投资、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暴露,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难度加大;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和高 端人才缺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等。必须深 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进一步促 进我国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下载十六大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六大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六大以来我市工业发展回顾

    十六大以来漯河工业发展回顾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在工业发展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升级和产品竞争力的提高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国有企业......

    改革十年 中国探索——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述评之二

    改革十年 中国探索 ——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述评之二 人们习惯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10年,称为新世纪新阶段。 回望这10年的改革历程,不同的人可能给出不尽相同的评价。......

    转型十年 中国理念——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述评之一

    转型十年中国理念 ——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述评之一 编者按:时间是标注前进步伐的刻度。10年,一个国家能向着未来走出多远? 变革中熔铸辉煌,艰难中彰显成就。2002年,党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范文大全

    如何看待农村综合初中改革《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知识水平及劳动技......

    2004 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李福泉 (四川乐山马边党校614600) 内容提要: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短短两年,以胡锦涛为首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创新品格,从提出“加强党的执政......

    十六大以来我国依法治国的重大发展

    坚持和推进依法治国,走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 ———十六大以来我国依法治国的重大发展 2007年09月11日07:53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法制日报 ———十六大以来我国......

    阐述十六大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阐述十六大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时间,是载今记往的刻度,是衡量历史的坐标。回想党自十六大以来,中国飞速发展,令世界瞩目。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报告提出本世纪头20年我......

    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

    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 时间:2011年10月28日 09时32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