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时间:2019-05-15 11:41: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篇:浅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浅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0秋小教专科 刘小琴

摘 要: 素质教育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学校教育中的角色化而非社会化、竞争而非合作的实践取向,将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个性的形成和心理的健康,素质教育论文使学生失去道德发展的内在动力,缺乏合作精神和能力。同时,学校生活中的一些违背教育目的的非道德因素也将阻碍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素质教育;角色化;社会化;学生发展 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所谓“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脱胎于欧美近代工业化国家的教育体制。除此之外,由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始终萦怀于中国人民心中的“强国梦”,以及普遍存在于“后发型国家”一定发展阶段教育之选拔性功能的突显等因素,我国学校教育仍然存在着若干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之处。

一、角色化而不是社会化 所谓社会化,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包括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1]人的社会化,对于社会而言,乃是社会得以延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对于个人而言,乃是个人参与正常社会生活、成为社会成员的必要途径。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是完全统一的。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受到该社会已经形成的文化、社会规范等因素的深刻影响,还要受制于所处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此外,人的社会化本身也是一个与人的一生共始终的过程,不可能在人生的某一阶段毕其功于一役。

因此,学校这一特定的社会机构,以及接受学校教育这一特定的人生阶段,不可能完成人的社会化的全部过程。然而,这一事实丝毫也不意味着学校在儿童社会化方面就无所作为,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判断学校教育功能或价值的核心内涵。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化。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Emile Durkheim)甚至将教育界说为对年轻一代有条不紊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讲,学校教育之于儿童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由于专注于社会价值的传递,而不是学生的发展,在实践上就出现了明显的以“角色化”取代“社会化”的倾向。诚然,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社会角色学习的问题。因此,角色化与社会化有着内在的联系,或者说,它是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社会化的目标旨在形成完整的自我,而角色化却以角色的学习、模仿、认同等作为其惟一内涵。角色化区别于社会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差别是,角色化是以社会需要为惟一定向的。由于角色化专注于特定社会地位、身份,以及与之相称的被期望的行为,这就极大地局限了社会化的内涵,从而严重地妨碍了学生的发展。

中国儿童几乎从出生起就置身于家长、教师所设定的角色的期待和要求之中。由于中国近代以来特定的境遇和迫切要解决的问题,社会对学生的角色期待也逐渐由学而优则“仕”转变为学而优则“家”。无论小学或中学,每一所学校校 园布置的塑像或悬挂的人物的图片,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各种类型的“家”。除了革命家、政治家、道德家之外,更多的往往是科学家。而且,教师和家长往往会采取各种手段迫使学生向着他们期待的角色“发展”。这种以角色化取代社会化的做法,造成了许多危害:(一)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家长、教师所憧憬的各种“角色”无疑都是正当的,因为它们往往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成人在对儿童进行种种角色设计时,除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之外,也会考虑到儿童的特长、兴趣、爱好等儿童发展的需要。换言之,成人为儿童所设计的种种角色可能不仅是正当的,而且也是恰当的。然而,无论这些被选定的角色如何正当、恰当,它们都是成人所意识到的社会或个人发展需要。对于学生来说,这些角色要求都是外烁的。为了达到这种“外烁”的目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往往采用模仿的手段。我国在不同时期推出的各种类型的模范、榜样、英雄,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社会化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过程,而在角色化的过程中,预定的角色乃是学生必须刻意模仿、整合或顺应的目标,这样,学生势必处于服从的被动的地位,这将束缚学生的主动性,限制学生的智慧发展,压抑他们的兴趣、爱好、意志、特长乃至正常的需要。这样,学生的主动发展失去了内源性动力。

(二)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

学生个性的形成有赖于认知、情感、意志等各个方面,但这些因素必须在他们社会化的过程中展现出来。上文已经提到,角色学习乃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然而,真正社会化意义上的角色学习,旨在使人形成一种角色系统,并能依据环境作适时的转换,成为在社会体系中充分发挥促进社会发展作用的成员,而不是以社会需要为惟一指向的、某一种规定角色的刻意模仿。

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代价的角色化的负面作用,集中体现在这么一点,即它很可能是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所谓“单面人”或“单向度人”的温床。马尔库塞曾经对人在工业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片面性和畸形性(“单面人”或“单向度人”)进行过深刻的论述。马尔库塞认为,所谓“单面人”或“单向度人”乃是现代工业社会高生产、高消费的产物。这一类人的主要特征是不断追求物质享受,随波逐流,按规定的模式去思想和行事,缺乏自主性和批判性,丧失了个性,实际上成了工业社会的奴隶。尽管马尔库塞提出“单面人”的概念旨在揭露现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单面性”,然而,这对于我们认识学校教育角色化的危害或许也有重要的启示。

(三)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无论学校或教师,几乎毫无例外地重视评价的导向和控制作用,而且,几乎所有的学校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全面,必须兼顾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然而,在实际的评价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往往以它们预先设定的那类理想的角色为标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学校教育工作者与家长、乃至社会舆论几乎是完全一致的。这种评价取向不断提高了人们(包括学生在内)的角色期待。于是,角色化就演变成为“过度角色化”。应该强调指出,在所谓“应试教育”的情况下,角色评价所关注的除了顺从、循规蹈矩之外,集中体现为学业成绩优秀。

目前在我国方兴未艾的胎教、早期教育表明,几乎从出生开始,儿童就被迫卷入社会的筛选、淘汰系统之中。伴随着我国学历层级结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学业成绩竞争的程度也愈演愈烈。为了不使自己成为这残酷角斗场过早的出局者,学生或者自觉、或者被迫地限制乃至放弃与提高成绩无直接关系的兴趣、爱好和活动, 隔离于社会生活之外。

以特定角色为标准的筛选和淘汰,除了造成一批失败者之外,还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竞争的压力以及对于失败的恐惧,如果没有适当的渠道加以缓解和释放,将造成严重的心理疾患。

对于过度角色化过程中失败者的种种心理偏差,已经受到人们的关注。需要强调说明的是,即使对于成功者而言,过度角色化的过程固然使他们获得了诸如“高材生”、“优等生”、“好学生”、“好孩子”等赞誉,然而,这是以他们个性发展和心理发展方面的许多隐患为代价的。一旦在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出现问题或遇到挫折,他们有时会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作为角色化过程的成功者、普遍受人羡慕的天之骄子,“哈佛大学学生”精神失常率居全美之冠,学生到附近杂货店买酒,必须说明是为了煮菜用,否则老板会怀疑是“沮丧酗酒”;他们人人似乎都有苦恼,“因此报摊、杂货店、酒吧就变成他们闲聊、吐苦水的集体心理治疗场所”。[2]在我国,大学生自杀的事件也时有耳闻;一贯顺从母亲的名牌大学的学生居然做出伤害动物的事情。我国违法乱纪甚至犯罪乃至杀害自己亲生母亲的青少年,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或“差生”,其中有许多人恰恰是长期被人们称誉的“优等生”和“好孩子”。此外,由于学业成绩未能达到家长、教师或自己预定的前几名而做出异常举动的,因为不小心而弄坏自己手机而因此离家出走的“好学生”也决非绝无仅有;至于在学业竞争中为了保持上等名次而在考试中作弊的更是大有人在。所有这些现象,都是发人深省并需要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

二、竞争而不是合作

为了激发社会发展的活力,克服我国长期存在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几乎所有的社会生活的领域都引入了竞争机制。这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风气,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时间,人们似乎普遍地接受了章炳麟关于人的智慧自竞争而后发生的说法,似乎竞争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万灵之药。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深刻地影响了学校教育和儿童的学校生活。除了学校的管理普遍采纳竞争机制之外,在培养目标方面,中小学校乃至幼儿园都不同程度地强调“竞争意识”的培养,所谓“不仅要从小就培养儿童的竞争精神,而且要使他们从小就具有竞争的能力”的说法,几乎成为一种口头禅。

与此同时,合作被置于竞争的对立面,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便受到忽视。这样,中国儿童便过早地卷入人生的角斗场,其中为数众多的失败者所遭遇到的挫折,使他们甚至在童年时起便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这种童年时代的经历,甚至可能使他们今后一生都笼罩在沮丧的阴影之中。不可否认,引进竞争机制对于促进我国的发展的确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问题在于,对于学校教育来说,究竟是应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竞争精神和能力还是合作的精神和能力,答案应该是后者。

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必要性,主要是由当代社会生产分工日益精细化的特点决定的。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社会分工史。从最早的按年龄、性别的分工,经历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城市和乡村的分工,直到目前社会生产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专业化的事实深刻地表明,社会分工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且也是生产力发展的杠杆。人们可以预期,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的精细化和专业化的过程还将继续下去。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从事生产活动的,如果社会成员缺乏相互协调、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势必引起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失衡、瘫痪乃至解体。

除了社会分工的发展趋势之外,培养、发展学生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必要性还源于 这么一个事实:生态系统乃是由互相依赖、而不是相互争斗的各个部分(生命系统、环境系统)组成的整体。在生物界,即使是茹毛饮血的猛兽,除了在饮食和交配这两个方面发生争夺、冲突的情况下,它们之间一般都能相安无事。对于人来说,合作的意义就显得更为重要。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事实上,人类是在与自然协调、“合作”的过程中才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除此之外,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这几乎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无论对于儿童的发展或社会的发展来说,把竞争置于合作之上的做法都是有害的。

(一)离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儿童将失去道德发生、发展的内在动力

合作不仅是人类道德的最初形态,而且也是道德发展的依据。由血缘关系的亲属组成的氏族公社,区别于从古猿到人进化过程中的群(hord,herde)或原始群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就在于它的成员之间具有分工和合作。就这个意义来讲,合作乃是人类社会,从而也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标志。作为社会一员的任何个人的活动,都与他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都承载着某种人际关系。离群索居的孤独的个人无所谓道德。换言之,正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的活动,才使道德得以发生。对于汉字“德”的词源学的研究,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道德具有历史性。道德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的合作活动的需要,但道德一旦发生,便成为合作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随着人的活动的拓展和深入,人类的道德规范也将不断发展。上列叙述旨在说明:无论对于人类或个人来说,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活动,道德就无以发生发展。只有在合作和交往的活动中,通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体验、感悟、理解,并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儿童才获得道德发展的内在动力。如果这些陈述能够成立,至少部分地解释了目前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普遍“低效”的一个原因。

(二)缺乏合作精神和能力将阻碍社会的发展

社会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条件。然而,社会分工与社会合作互为前提。甚至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从冲突、争斗走向合作的历史,就是合作不断发展的历史。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境遇和认识的偏差,强调一切工作都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校教育注重的是诸如“毫不动摇”、“寸步不让”、“针锋相对”、“毫不妥协”等“斗争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包括教材、教学、课外活动等学校教育工作的所有方面,都应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发展合作能力为导向,使学生在人际交往和合作的活动中体验、领会、理解相互尊重、爱护、支持,学会宽容,学会“谈判”,学会退让,学会妥协,学会“双赢”。总之,学会在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合作中生存和发展。

三、学生学校生活中的若干非道德因素

德育是我国教育领域中最受重视的一项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以中共中央或教育部(国家教委)名义颁发的有关加强德育工作的文件达十多份,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改观,然而,学校德育工作的低效,依然是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学生“德”的方面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事情。“德”的发展除了与“智”、“体”的发展相互联系、制约之外,还涉及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学生对自己全部生活经验的领会、感悟和理解。因此,学生“德”的方面的发展,不完全由学校教育决定。然而,这丝毫不意味学校教育只能是无所作为,更不是说,学校教育可以无需反思自己的工作。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不是以知识或技能的增加或熟 练为形式的“量”的增加,而是表现为健全人格之养成的“质”的变化。其中,“德”的发展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涵。学生“德”的发展是包括学生学校生活在内的全部生活的结果。当前,对于学生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努力做到像卢梭主张的那样“把儿童在学校里的东西同家里及在本地社会中将要经历的东西结合起来”[3]。然而,对于学生学校生活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却没有引起必要的重视。

学生的学校生活乃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受制于教育目的。换言之,学生的学校生活必须具有教育性。在《民主主义与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一书中,杜威(John Dewey)把学校界定为“特殊的环境”,而这种特殊环境的设置,乃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要发挥学校这种特殊环境的教育作用,与实际的社会生活相比较,学校生活应该具有其特殊性,即它应该是“简化的环境”、“净化的活动环境”,其“职责在于平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成分”。[4]此外,杜威还强调,儿童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可塑性,要使儿童能够健康地发展,就要控制他们在其中行动、感受和思考的环境。

要发挥学校这种“特殊环境”的作用,学校生活对于学生的发展必须具有正确的导向性;换言之,必须改变目前我国学生学校生活普遍存在的违背教育目的,甚至与学校的说教不一致的地方。

(一)“集体荣誉”和“集体利益”名义下的荒谬

诚实、公正乃是历来人们普遍认同的优秀品质。然而,在实际的学校生活中,“集体荣誉”、“集体利益”往往使它们遭到蔑视和亵渎,成为毒害学生心灵的合法的借口。下面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西安市某小学一名7岁的小学生因为没有完成作业,上课时被班主任老师叫到教室外罚站3节课,致使该学生溜出学校玩耍,结果在邻近的人工湖中被淹死。事故发生后,该校的校长、班主任和该生班上的一些同学,都异口同声地撒谎,说出事的那天该生根本没去上学,且众口一词、信誓旦旦、咬得死死的。其中一位女孩子是该生的同桌,也斩钉截铁地说那天没见那个同学来上课。原来,学校和老师为了推卸责任公然撒谎,而且“教育”小学生,为了学校的“名誉”,就有必要撒谎。小学生们照办了。就这样,全校上下便对媒体、社会、法律撒谎。———什么诚实、正义、良心、道德全被老师的教唆扭曲了。(最后终于有一位孩子说出了真相。他说:“老师说过诚实才是好孩子,我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5] 在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校际、班际的统考、体育、文艺、纪律、卫生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竞赛、评比活动中,“集体荣誉”或“集体利益”的名义往往使欺骗、作弊、弄虚作假等非道德、不道德的行为获得合法的地位,甚至受到鼓励和表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行为有时是在学校管理人员、班主任、教师的默认、鼓励、支持、暗示、明示甚至组织下做出的。这种放大的自私自利是对集体主义的严重歪曲。教育者的这种“身教”,不仅使他们在课堂、会议和其他场合教诲、说教的功效荡然无存,还毒害了儿童的心灵。

(二)不民主的氛围

“学会民主”应该是学生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然而,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却存在着许多不民主的现象。这里只想讨论其中的一个很容易被忽视或被误解的现象:被冷落的弱者。

不同的评价标准产生不同的“弱者”。在以掌握书本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学业成绩和升学率的高低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学校里,所谓弱者主要指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老百姓中普遍流行的“成则为王败则寇”的说法,反映了我国鄙视弱者的不 良文化传统。因此,同学和教师的轻视、冷落、歧视、鄙视造成了“弱者”儿童学校生活的孤独和寂寞。应该指出,学校生活中的这种不民主的氛围有违于历史发展的潮流,不利于包括强者和弱者在内的全体学生民主意识、态度和能力的培养。民主决不仅仅是少数服从多数,它必须同时表现为多数对少数的理解、宽容和保护。如果没有后者,所谓“民主”,也很容易蜕变为另一种形态的专制或暴政。这种现象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公民,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有赖于全体在校学生民主意识、民主态度、民主能力的提高。为了使学生“学会民主”,学生的学校生活应该充满着爱;学校应该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王振宇.儿童社会化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2.[2] 吴咏慧.哈佛琐记[M].北京:三联书店,1997:1,5.[3] 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80.[4]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1-23.

第二篇: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导论

第一节 中国社会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在关系

基础教育的含义:是对国民进行的普通文化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新时期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

二、基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

(一)基础教育的特点:基础性(最起码、最必须的教育)、普及性(面向每一个适龄儿童)、人本性(以学生为主体)

(二)基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三、基础教育面对社会改革的挑战和机遇

(一)基础教育价值的定位:促使人的价值得以实现,民族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校应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康个性发展、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之初步形成等等作为最根本的任务)

(二)基础教育与社会改革的关系

(三)社会改革对基础教育构成挑战并提供机遇

1、由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和运作机制向基于基础教育特质的发展机制的转型

2、由有限开放向全面开放转型

3、由价值对峙向文化兼容转型

4、由知识本位向综合素质转型

第二节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

一、社会基础教育的加强与更新

(一)基础教育承担提升当代社会发展中人之综合素质基础的重要任务

(二)基础教育承担提升当代社会发展中社会文明程度综合基础的重要任务

(三)社会基础教育的加强与更新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教育制度的现代化建设

(一)终身教育中基础教育的自觉改革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全面尝试与建设

(三)基础教育体系内外的关系重建

三、基础教育发展机制的转型

(一)多级决策机制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建立多元主体介入与主要责任人承担机制,具体包括:政策问题收集制度;专家自选制度;听证制度;公示制度;问责制度

(二)内在动力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内在动力指的是教育主体内在动力的激发)

(三)多维互动、保障质量的过程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建立各个教育层次之间的沟通与监督)

(四)教育经费多渠道筹措、多级配置与保障机制的完善

(五)复杂社会环境中的教育保护性机制建设

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一)学校内涵式发展思路的再明晰与价值观的转变

学校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实现学校内在价值的发展思路,也是改革开放初期学校外延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进一步提升发展品质的自我醒悟和内在超越

(二)学校日常生活品质的提升

(三)学校教育成人与成事的统一(重视学校“人”的教育)第三节教育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及其整体协调性

一、教育改革的动力与阻力

(一)改革的动力

1、社会层面(世界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深化改革)

2、个人层面

(二)改革的阻力

1、相对阻力: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损(利益群体之间冲突)

2、绝对阻力: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可能因改革而受损,从而每个人都可能具有抵制教育改革的动机(通常发生在教育改革之前;是人们自身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冲突)

二、教育改革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一)特殊性:基础

(二)复杂性: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到人

1、面临问题的复杂性

2、目标的复杂性:短期目标,长期目标

3、改革过程的复杂性:改革中的各种关系

4、改革主体利益的复杂性:我国更多的是根据国家利益来进行改革,通过教育法的形式传达国家的命令,忽略社会主体和学校主体

三、走出教育改革累计问题的胶着状态(基础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一)目标问题:数量与质量的冲突

(二)动力问题:草根与精英的分岔(改革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广大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是处在一种被动的位置)

(三)功能问题:传承与创新的对峙

(四)路径问题:渐进与突变的博弈

渐进:主要是针对各种“软资源”来讲,比如教育批评,教育流派,名牌学校 突变:主要是针对各种“硬资源”来讲,比如物质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

(五)性质问题:事功与立人的抵牾(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生命的唤醒、激发、促进另一个生命成长、完善、提升的过程;教师工作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成为自己人生的指导者,从而发挥基础教育长远的辐射效应。)

四、教育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的协调发展

(一)信息单向流动或阻碍

1、主体缺乏知情权

2、过分依赖信息技术

3、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

(二)改革过程中支持、促进系统的相对薄弱

1、依法治教的力度仍需加强

2、经费投入差异引发的区域师资失衡(长期以来,教师待遇低、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不高是制约我国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3、管理系统中缺乏民主性制约教育质量提升

(三)改革评估的针对性不足

1、改革评估重物质轻文化

2、重效率轻公平

3、改革评估的标准粗放而不够精细

五、教育改革问题性质的再认识

(一)改革方略的整体性(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思考中国基础教育)

(二)改革价值的基础性(培养合格的公民、专门人才、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改革机制的转型性(由过去以计划经济、行政力量为主导的发展机制转向当今的灵活开放、多元协调和全面系统的发展机制)

关涉教育改革的六大类相关产业:投资办学;与中国学生出国相关的系列市场; 收取高额会务费、买卖入场卷的的论坛和中小学的“教学大奖赛”;以教育科研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为名所进行的名利交易;宣传媒体和出版行业为主的盈利行为;久禁难止的正规学校乱收费

因此应当通过教育立法规范教育市场机制

(四)改革问题的复杂性

第四节中国基础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性

一、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提出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二、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旨在促进人的充分发展

三、中国基础教育的事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改革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改革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事件

(二)改革是一个辩证发展的博弈过程:改革中有动因也有阻力,有得到也有失去

(三)改革是一个新文化不断生成的过 第一篇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三十年的演化历程 第一章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动

第一节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缘起与突破点(1977-1984)

一、背景

(一)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和民族复兴

(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国际性教育改革浪潮

二、教育改革的缘起

三、突破点:恢复高考制度、恢复重点学校制度、恢复职称评定 第二节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启动的价值

一、实践意义

1、“破冰”与除弊(去除文化大革命的流弊、冲破思想的禁锢)

2、立序与奠基

3、更新与重建

二、理论意义

第二章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演化过程

第一节以教育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宏观改革(1985-1996)

一、社会改革开放要求改革传统教育

二、教育面临的基本矛盾与核心任务

基本矛盾:

1、在教育管理权限的划分上,政府存在过度管理和管理缺位的问题;

2、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从小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不够;

3、在教育结构上,基础教育薄弱,学校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合格的师资和必要的设备严重缺乏

任务: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的进行改革

1、改革管理体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2、调整教育结构,相应的改革劳动人事制度;

3、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三、教育改革的基本措施与进展

1、通过加强教育法制建设保障基础交友改革的实施并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2、推进以下放管理权为特征的管理体制改革

3、加大经济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4、建设一支数量足够、合格二稳定的师资队伍

5、加强德育工作

四、成效及意义、问题与不足

问题与不足:

1、基础教育经费十分短缺

2、社会需求庞大,基础教育供给不足

3、“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一些地方、学校还相当普遍

4、没有对权利进行明确的划分

5、在改革思路与保障措施上也存在不足 第二节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改革(1997-200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教育面临新挑战

机遇:

1、市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提高

2、新的经济形势必然引起思想观念的更新和价值体系的重建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提升,为社会各个领域的改 革提供思路和样板

二、教育改革重心与任务的变化

三、改革推进的策略与路径

1、学制方面

2、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主要针对农村义务教育不落实、师资缺乏等 问题。

3、推行素质教育

4、完善教师教育体制(师范院校等等)

5、在办学体制上,明确了义务教育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非义务教育鼓励社会 力量办学的区分性政策

四、成效、意义与问题

(一)基本成效及意义

1、“两基”工作成就巨大,全民受教育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2、聚焦课程与教学改革,打响素质教育的攻坚战

3、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为素质教育搭建现代化平台

4、教师待遇和地位显著提高,教书队伍建设加强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1、对素质教育仍存在理解上的偏差

2、素质教育的推进尚存在巨大的梯度差距、区域差异和学段负相关 梯度:东西;区域:城乡;学段负相关:指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段越高,素质教育开展的积极性和时效性越低

3、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在广大中小学尚未出现实质性突破和转型 性变化(素质教育往往被当做思想或口号来对待)

第三节 以提高质量、均衡发展和制度系统创新为重点的教育改革(2004至今)

一、构建和谐社会向教育提出新需求

二、21世纪教育改革的新指向

三、初步成效及意义、问题与展望

问题:

1、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差距仍然巨大,实现真正均衡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2、免费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起点公平”实现之后的“过程公平”更加关 键。

3、衡量基础教育质量的科学合理标准欠缺,合格学生、学校的评价标准亟 待确立(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反映教育质量的标准)致力于“均衡”的目的是实现“优质”,即通过内涵式发展的努力来提升 教育质量

4、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政府将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第二篇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三十年重大问题评析

第三章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体构成与关系评析

第一节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多元主体的生成条件极其特点

一、教育改革多元主体生成的条件

(一)在教育管理制度从上到下的改革过程张,形成了中央、地方政府和学校三级管理主体,政府、学校、社区、学生及家长五类主体共同管理的格局

(二)从原有体制内向体制外转移,改变过去正度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办学主体走向多元化

(三)从宏观向微观渗透,由过去教育改革关注“变事”,逐步转变为“变人”与“变事”并经,多元教育主体的力量得以彰显

二、教育改革多元主体生成的基本特点

(一)市场机制的引入,使教育主体由以前的投入者、管理者和办学者的角色同一逐渐走向三类角色的分离

(二)教育主体职能转变过程中,在传统角色分化的同时生成了新的角色与职能

(三)教育供给主体与教育利益主体之间由基本重合向相对分离转变 第二节当前几类教育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

教育主体:决策主体、办学主体、利益主体、行为主体

一、教育决策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

(一)教育决策主体的构成 行政性的“决策主体”:国家地方两级政府 非行政性的“决策参与主体”:社会投资人、专业研究人员以及学校实践人员

(二)各类教育主题的发展状态

1、国家决策主体:存在相关领域专业支撑不足

2、地方决策主体:缺乏独立思考,“照着上面说的做”

3、社会决策参与主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二、教育办学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

(一)办学主体:政府(公共基础教育办学的主体)、社会和个人(民办学校)

(二)各类教育办学主体的发展状体 教育投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我国教育经费增长虽然较快,但与现实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边远山区

2、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较为缓慢,政府投入明显偏低,并且偏向高等教育

3、社会团体、家庭、企业、个人对教育投资的作用未能突出表现

4、缺少调动民间资源的有效措施

三、教育利益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

(一)教育利益主体的构成:利益主体指享受教育改革的主要受益者

1、政府:通过教育培养人才,改变经济技术落后等等的居民

2、社会利益主体:

①对教育人才的直接需求者: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 ②视教育为产业的教育市场中的获利者:如教材出版社

3、学生及家庭:改革需要考虑的最根本的利益群体

4、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职人员:直接的经济和机会利益;间接的个人发展

5、参与教育改革的专家学者:内在的专业成就利益;外在的物质性利益

(二)各教育利益主体的关系及其发展状态

衡量利益主体在博弈关系中合理性的一个基本点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及运作方式是否有利于全体学生身心健康,是否有利于国家对人才的需要。

四、教育行为主题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

教育行为主体:指在国家规定的标准框架内,获得相应的教育从业资格,实施教育行为的人。

(一)领导行为主体:指在基础教育中承担领导职能、实施领导行为的部门和个人。

(二)学校管理人员:校长,学校中层管理干部

(三)教师

第三节当前教育主体的发杂关系及改革建议

一、教育改革中政府、社会、学校三类主体的复杂关系

二、改革建议

(一)进一步将政府职能向“有限责任”转换,并划清各类教育主体的职责范围

(二)校长角色需要从“政策执行者”进一步向“政策制定的参与者与创造性实施者”、“社会资源的整合者”转变

第四章基础教育宏观决策评析

第一节教育价值理念的转变:在继承与发展之间

一、教育方针的转变:在国家与社会之间

二、教育目的的转变:在社会与个人之间

三、教育改革取向的转变:在效率与公平之间 第二节教育管理体制:在集权与分权之间

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

三、“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在集权分权之间求得平衡)

第三节办学体制改革:在政府与社会之间(谁来办学、谁来投资等问题)

一、政治因素与教育的国家化

二、经济因素与教育的市场化

三、社会因素与教育的选择性

基础教育的公益性并不取决于“谁来办学”,而是要看“办学为谁”、“为何办学” 第四节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在教育与经济之间

一、“条块为主、块块结合”体制 “条块结合”:指财政部门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分别给个地方、各部门核定教育经费控制指标

“块块结合”:指在财政部门下达的教育经费控制指标内,各地方政府仍有权结合自己的财力、物力,动用预备费,甚至对预算中的类、款、项进行统筹安排。

二、“分级管理、以乡为主”体制

三、“以县为主”体制

20世纪90年代。由于教育财政责任过度下放,大多数农村地区主要由乡政府和农民承担教育财政的责任,结果造成全国大面积教师工资等经费短缺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因此提出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要求县级政府要切实承担对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校长和教师人事等方面进行统筹管理的责任。

第五章中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推进策略

第一节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策划、政策调控与推进方式、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规划

(一)国家层面进行改革与发展策划的主要方式

1、日常化工作推进的策划方式

2、专题专项式推进的策划方式

(二)国家策划的科学化与民族化意识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进行重大策划的过程中,通常要采用大范围调查研究方式

二、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政策调控

(一)政策配套

1、政策文本的配套:指一个改革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先后配套

2、执行系列中的政策配套:指中央政府和相关部委一级提出的决定、纲要、行动计划,而省一级制定相应的实施意见、实施办法,这体现了部门层次上下配套

3、政策与法律之间配套:如果说法律体现的是的“一般性”要求,那政策往往体现的是“特殊性”、“政策倾斜”

4、策略与保障之间的配套:

(二)程序公正:决策中,按照“三案”的要求进行,预案前充分了解各方的意见。

三、国家层面的推进方式与改革策略

(一)推进方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微观研究

(二)改革策略(如何成事的策划和谋略,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而非“干什么”,总在明确或基本明确了要干什么的目标与任务后才被提出)

第二节区域层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策略

一、区域改革的合理定位

(一)对定位之合理性的认识

1、指在整个社会发展事业格局中,相对于其他领域的定位

2、指区域的地方政府自身确立在中央政府与基层教育机构之间的地位与责任

3、指明确本区域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版图”上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关系

(二)区域定位的实践与思考

1、对区域定位的把握与分析 ①我国教育发展非均衡状况的区域表现:

A东部:多种发展水平在区域内共存,先进与落后、富裕与贫穷、国际化与本土化,区域内差异凸显。

B中部地区:以农业为主导,经济发展呈现塌陷之势,教育的基础条件薄弱

C西部地区:经济总体上欠发达,多民族文化交融与冲突,而高密度的国际援助在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使理想与现实、观念与行动之间落差加大。

②不同地区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有不同的思路、经验与对策

A东部:内涵式发展、追求教育上的优质

B中部:通过政策平抑“片追”势头、大量选派优秀教师培训农村教师或支教等举措,也营造出一种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氛围并取得一定实效

C西部:大量引进国际援助对校长、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进行“地毯式”密集培训以及改进办学条件、推进学校发展计划等措施

③发展中的问题

A东部:如何巩固和发展“以强带弱”的成效与经验,将发展差异转化为发展资源

B中部:如何真正解决区域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水平的差异,真正走出“片追”的价值误区

C西部:经济脱贫如何迅速的转化为教育脱贫?具有本土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不仅不被“化掉”反而彰显其时代价值?外援撤后如何实现自主的可持续发展

2、基于定位的区域改革实践

3、基于差异调研的政策选择(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一个区域内部的差异)需要打破城乡分割的“双二元”体制

二、中央、地方、基层的改革合力

三者形成合力的关键在于:每一层面都要尽到自己该进的责任,同时对上一层面要创造性的推进实施,对下一层面则要权利支持。如国家正度这一层面,不仅要有周密的宏观决策与策划,而且要为地方和基层的改革与发展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区域政府这一层面,既要考虑如何落实国家政府的战略任务,又要考虑如何向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学校这一层面,则要考虑如何为区域改革提供有价值的经验

第三节学校改革的推进策略与可持续发展

一、确立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自主权

学校改革与发展实现自主的这两个条件是学校主体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当学校获得了自主办学的权利空间,则顺理成章的有了改革和发展的自主权

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要素

(一)认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要素:核心要素是学校主体自主发展的愿望、主体自主决策、主动策划的能力

(二)在不断的更新性改革中形成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1、从学校发展规划的运作和管理与实践两个层面的改革入手,探索“管理中心下移、改革全面推进”的运行机制

2、学校内部组织机构重组后引出职能转换与功能整合的新话题

3、重心下移后组织改革进一步激发教师专业团队的活力

4、学校的制度创新与文化生成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与双向建构效应 ①学校内部制度建设以关注成人成事为基本导向、以动态生成为基本方式 ②基地学校的制度创新以决策、研究、责任和评价为基本内容 ③在关注制度建设的同时重视制度创新与文化生成的相互促进 第六章基础教育系统改革评析

本章探讨的是中官层面基础教育系统的改革问题,是教育宏观决策的具体化。第一节基础教育制度建设与教育系统的整体变化 教育系统与制度建设是国家佳教育系统的骨架

一、基础教育的制度建设

(一)教育机会均等取向下的基础教育制度建设——《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与修订 ①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 ②重点校与重点班的取消

③不同学校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合理流动—组织校长、教师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④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去、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

(二)基础教育制度建设的重要变化

1、教育制度建设从外在于个人,向注重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与合法性转变

2、教育制度的运行由传统上以国家行政权利为主,向以法律法规为主的形式转变

二、教育系统的整体变化

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恢复教育制度的基本思路是“抓两头”(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带中间”(中等教育)的中间路线为主。

三、当前我国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体制结构性失衡引起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1、地区间教育发展不平衡

2、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3、区域内教育结构的失衡(主要是涉及重点学校的制度)

4、阶层间的教育差异(社会弱势群体,如贫困生,流动人口子女)

5、教育制度内部结构的差异

①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上,我国政府过分偏重高等教育,而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初等教育的收益率为25%左右,高等教育的收益率为12%左右,因此以高等教育为投资中心显然是不合理的。②我国政府应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对高等教育则应尽可能的拓展融资的多元渠道;③基础教育应保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而高等教育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④依据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应当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二)自上而下、演绎式类推模式的局限问题

四、我国教育制度建设的未来走向

(一)以上下互动和自下而上的教育制度创新、教育制度供给模式,取代自上而下的教育制度供给模式

(二)正确认识均衡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教育均衡发展是底线,效率发展是宗旨 第二节课程观念与系统更新 一、三十年改革历程

(一)课程秩序的恢复与学科课程主导地位的确立(1978-1985)

(二)学校课程权利分化与结构多样化(1986-1993)

课外活动、选修课属于课程权利的配置,前者给教师更大的课程组织权,后者给予了学生更大的课程选择权

(三)新课程的孕育与展开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建设(1993-1998)

(四)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纵深发展(1999至今)推行教材多样化

二、基本成就

(一)课程体系建设系统初步形成

1、初步勾勒了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系 基本精神: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2、根据基础教育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原则,重建了新的课程结构体系(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强调了综合性,加强了选择性,确保了均衡性)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

3、促进我国课程走向地方适应性与管理民主化(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并存)

4、激活教育系统各项制度的改革

课程改革是教育系统改革工程的一部分,给教育界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教师专业化”的挑战,其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因为教师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时间之间的转化者。

(二)新课程初步被教育界认同,并呈现可喜的变化

三、经验启示

(一)必须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

渐进式改革是指在根本课程政策不发生较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对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限制或阻碍因素进行逐步的改革(我国的渐进式体现在许多方面:从发达城市的课程改革开始,扩展到全国等等;在改革方法上也是先易后难,摸着石头过河)

(二)要防止教育改革的差距拉大(国外教育改革的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始后的2-3年,学校之间的改革效果开始产生差异。如果没有相应政策的支持,这种差异可能会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而加剧)

我国课程改革中存在两类明显的差距:

1、地区差异:乡村教师对课改的认识趋向是消极,对课程和教材的适应性低,改革所带来的变化低于其他地区

2、学段差异:即中小学之间的差异。调查结果显示,与小学教师相比,初中教师对课程与教材的适应性和对新课程教学、评价理念与方式的认可程度相对低

(三)课程评价体制改革要同步推进

我们有了先进的课程评价理念,但是依然严重欠缺评价的技术支持

(四)课程改革的系统性工程有待完善(比如高考中考政策,学校效能,教育质量监测制度,问责制度,经费保障制度,高中学分制度等有严重缺位)

四、未来任务

(一)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保障系统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牵涉人、事、物各个方面的因素投入。

1、人:主要是做好我国教师教育工作,需要中小学甚至大学都能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培养新型教师

2、事:加强课程资源的制度建设

3、物:增加经费投入,提供课程改革的财政保障

(二)要加强评价体系的监督与管理,建立多层面、分工有序、相互协调的评价检测体系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质量评价基本上等同于考试,评价的组织和管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尤其是教育质量检测体系的却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1、考试成为一切衡量的唯一手段

2、考试管理非常混乱,各钟利益集团假借各种质量检测名义进行各种缺乏科学性的考试,如学奥数之风

3、结果公布不科学,考试功能异化,造成学校之间的恶性攀比,非理性竞争。

因此。国家应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检测体系 第三节教师教育系统改革

一、两大阶段(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教师教育系统的改革,可分为师范教育时代和教师教育时代)

(一)独立建制型师范教育体系的恢复与调整阶段(1977-1998)

(二)多元化、开放型的教师教育体系化建设阶段(1999-2004)

二、我国当前教师教育体制改的的整体趋势

(一)职前教师教育体制:从封闭型、独立型的“单轨三级制”向开放型的“双轨两级制”培养体系转变

(二)职前、职后教师培训体系的一体化与多元化

三、我国教师教育未来改革的重点

(一)农村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建设是重点

(二)质量保障的层级化与体系化建设是重点

第四节教育评价系统改革(基础教育发展的关机在于科学的评价制度)

一、教育评价系统的变迁

(一)同一招生考试:重建教育公平的基本杠杆(20世纪70年代)

(二)科学化教育评价制度建设的自觉追求(1977-1990)

(三)多种途径构建评价体系,引导“素质教育”的实施(1985-2000)

这一阶段教育评价制度的建设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进行的多样化尝试性建构。

(四)中国特色教育评价体系意向的提出(2001至今)

在前一阶段,我国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主要是向国际社会学系和修正应试教育,但改变应试教育状况的成效不大。

二、基本成就

1、在评价主体上,随着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校关系也开始调整,评价主体日趋多层化和多样化

2、教育评价范围逐步扩大,教育评价结果的合理反馈愈来愈受到重视(范围从学生到教师、管理工作、学科专业、学办水平等)

未来中国教育评价的范围将逐渐扩大到“一切教育和教育一切”

3、评价功能上,在发挥鉴定功能的同时,日益注重发展和决策功能 鉴定功能:按评价结果排名次、分档次,来发放教育经费等等,是典型的终结性评价 现在的教育评价更加注重发展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4、教育评价机构和制度建设将进一步向正规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5、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手段,注重运用现代科学(定量定性相结合)

三、未来方向

(一)正确处理标准化与多元化的关系(学校主体参与和外部利益相关人的多元参与相结合)

(二)正确认识教育评价与学校教育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 教育评价到底应该是管理的抓手和“指挥棒”,还是教育质量内部的质量保障手段和措施,或者是保障和改进教育质量的绩效转本研究与专业服务?

第七章基础教育学校改革评析 第一节学校三十年改革思想突破

一、学校办学理念的转向:专业立校

二、学校办学战略的突破:优者优先—在教育资源比较匮乏的时候,让一部分学校优先发展起来,既可以为“后发学校”提供标杆,也能保证国家优秀人才不会因为教育资源的匮乏而被耽误。

三、学校办学标准的提升:教育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素质教育等等

四、学校办学价值观的转换:均衡发展,全面育人—长期以来,学校办学的价值观就是“多出人才与快出人才”,存在很大的弊端

第二节学校管理改革

一、校长负责制的确立与完善—校长由政府委派,直接对人民负责,学校一切问题校长有最后决定权。由四个基本要素组成:上级机关领导,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监督保证,教职工民主管理

二、学校内部组织架构的变迁

三、学校人事管理推进聘任制

四、学校教学管理专业水平提升—为了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发展,学校在教学管理上也不断推出专业化的制度予以保障,其中教师职称制度、结构工资制度和学校绩效奖励制度最为重要

五、徐晓与社会互动的增强—学习型社会

六、学校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与问题

趋势:

1、学校法人地位与办学自主权逐步形成2、校长与学校的关系,完成了从家庭中的“家长”向民主管理中的“班长”再向学校法人代表的三种转换,使得学校管理更加民主与科学

3、在教师管理中,更多的强调了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专业权力与责任,解除了教师与学校,学生与学校,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生依附关系

4、在调动教师积极性,提升学校教育质量,采用的制度与方法更加丰富 问题:

1、学校内部权力结构中,行政权威过强,专业权威过弱

2、学校管理重心靠上,掌握管理决策权的人离管理问题较远,离管理问题最近的人掌握的决策权较小

3、学校教师间的竞争在加剧,教师间的合作越来越少,整体提升教育效率的机制也少了。

第三节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学改革深化

一、学校教学价值观的更新

1、教师活动促进师生生命成长的价值得以进一步确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2、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社会共有精神文化财富的个性化与创生性的占有这一任务受到关注

3、教学价值观的多层次体系逐步清晰化

二、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多元探索与更新

三、学校教学评价的探索与发展

具体到教学评价改革上,逐步体现出以下特征:

1、教学评价内容的变化—从知识掌握到关注道德品质、能力发展

2、教学评价主题的多元化—对学生评价方面,在传统的教师评价、教育行政部门 评价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评价的内容;对教师教学评价也增加了教师自评; 家长、社会参与教学评价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3、教学评价过程的动态性和发展性—教学评价不仅需要有诊断的功能,而且还需要有促进发展、引导改革的功能

4、教学评价体系的不断拓展 第四节学校德育模式的变化

一、学生行为规范的形成与变迁

二、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与变迁

1、课程目标:课改之前的课程大纲重道德知识、轻视道德情感,而新标准将学生的 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品德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更多的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

2、课程内容:课改前的课程内容更多的是社会性功能取向,表现为成人化和教条化,课改后内容设计将儿童生活放在首位

3、教材与教学:教材只是“信息的载体”,减少教材对教师的约束

4、评价标准:注重发展性评价

三、学校德育管理改革

第五节发展趋势:学校教育的整体转型

一、价值提升

二、重心下降—教育教学层面、学校层面、行政系统层面

三、结构开放

四、过程互动

五、动力内化—基础教育改革需要进一步促进教师个体改革动力内化,校长等管理干部的改革动力内化

第八章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国际借鉴与本土探索 第一节教育思想的碰撞与融合

一、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

二、教育平等思想与教育公平的追求

教育平等思想对教育公平官的影响上集中体现在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横向维度表现为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纵向维度上表现为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

三、终身教育思潮与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教育管理的民主化进程

一、教育民主与各国教育管理改革经验

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两个侧面—前者是民主的外延扩大,即把政治民主扩展到教育领域,使受教育成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后者是教育内涵的加深,即把专制的、不民主的、不充分的教育改造成民主的教育

二、管理从集权走向分权

三、现代学校制度的探讨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根本问题是教育管理系统集权和分权的问题

四、学校管理:从科学管理走向校本管理

校本管理是一项强调教育管理重心下移,把中小学作为决策主体,通过将重要决策权从州、县、地方学区转移到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改进策略。核心是学校自主与共同决策,共同决策主要是指教师、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学校的各项决策

第三节基础教育创新与质量提升

一、影响基础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的主要思想

(一)教育创新(创新的含义比发明更为深刻,它必须考虑在经济上的运用,实现潜在价值。只有当发明创造引入经济领域,它才成为创新;另一种解释:创新是把感悟和技术转化为能创造新的市值、驱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标准的新产品、新的过程与方法和新的服务)

创新与学习始终是密不可分的,创新的核心是知识的创新

(二)全球化思潮—全球化带来的国际文化的理解

二、国外基础教育创新与质量提升的经验

三、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改革过程中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综合课程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系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教授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第四节结语

一个教育系统只有当它牢牢地扎根于本地的、地区的和民族的环境中去,才能以他的经验、思考能力尤其是以它的判断来丰富别国的遗产。然而,具体的确定各国教育系统的特性又得依仗国际合作。

第九章中国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 第一节做好战略规划,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一、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1、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关注点有三:一是不同区域之间;二是区域内部不同学校之间;三是不同群体之间,特别是弱势群体。

2、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应当合理配置资源:一是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二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坚决杜绝偏重“重点校”的偏向;三是加强对基础教育经费拨付、使用情况监督管理,以及对中小学生办学质量的检测评估。

二、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调整

1、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结构的调整,需要明确自身所处的位置和肩负的使命,在此基 础上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普遍提升公民素质

2、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调整,需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改革主体认清当 代中国社会与教育改革的意义

3、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调整,还包括对来自各方的多种 形式的资源和支持进行合理配置以优化利用—即善于争取资源,也可以有效利用

4、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调整,最终要落实在各种具体工程部分的发展改革上。如文化的培育、组织改革、制度创新、运行机制的创建、管理体制的更新等

三、基础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与全面提升

1、内涵式发展的含义:在对学校规模不作大的扩张的前提下,挖掘内部潜力,通过 合理的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与调整,使现有教育、教学资源达到最大的利用率

2、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应克服的问题: ①“外动内不动”;②“心动行不动”;③“上动下不动”

3、克服上述三种现象:

①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回归本位,将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

②基础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之路,还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宏观监控、评估 和政策支持

四、制定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长远规划——改革的成效往往需要长时才能显现出来 第二节重构培养目标,促进个人终身发展与人生幸福

一、培育基础性学力

1、更多的着力于唤醒学生的学习需求,培育积极的学习态度,促使学生从被动的接 受者向主动学习、自主选择的学习主体转换

2、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多维、多向学习能力,包括工作、生活、与大自然的接触中 学习,与他人合作中的学习,以及通过反思来实现的自我学习

3、应着力培养学生选择、重组、创造性转换信息的能力。在庞大的信息化时代,学 生应学会对信息的重组,才能防止淹没砸信息中

二、唤醒生命自觉

1、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意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策划的意识和能力

3、引导学生建立起清醒的自我意识,他是个体的自我概念、自我理解、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以及元认知的综合性体现

三、提升生存智慧

1、要培养学生从容大度的襟怀,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2、教育学生学会发现他人,理解人性的丰富性、多样性与共同性

3、培养学生学会体验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 第三节深化教育科学研究,促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

一、合理的吸收教育研究成果,实现科学决策

1、避免单存依靠经验判断、个人意志决策的误区,将决策建立在充分的学术研究基础之上。

2、促进教育研究与教育决策的有效沟通,一方面需要教育决策主体对学术研究之于 决策价值有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实现教育研究与决策的有效沟通,还需要双 方实现立场的转换

二、借助学术研究力量,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深入 学术研究力量的参与:

1、有可能帮助实践主体发现有价值的新质,并给予及早培育

2、有可能帮助实践主体剖析实践行为背后隐藏的诸多观念误区,促进教育实践主体 的觉醒,从而改变原有的观念和行为

3、通过理论因素的渗透,改变实践主体的思维方式和看待问题的参照系

三、加强教育学科建设,提高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力和贡献率

1、确立明晰的学科立场,加固教育的生存根基—深刻的了解本学科的过去现在未来

2、密切关注现实教育问题,创生出有解释力和影响力的教育理论,真正发挥教育学 科对基础教育的价值

3、教育学者要有自觉的转化意识,促进学术研究成果向教育决策、教育实践等领域转化。这是学术“介入”现实、发挥其现实影响力的途径

第十章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法论探究 第一节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预设 预设是一切改革策划的出发点

一、以对人的理想图景的描绘和培养目标的重新设定为前提

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每个时代的教育改革者都需要以 袭击的方式回答这个问题,它既是教育改革的理论前提,也是其实践前提。

(一)从“无生命立场”转向“生命立场”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 活动,是以人为本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二)从“生命立场”深化到“具体个人”的立场

进入21世纪后,先后出现了人的生存、日常生活、生境、具体个人、生活实践 等一系列相关概念。这是直接针对以往教育和教育学研究中对个体形成的忽视 和抽象化讨论现象,揭示教育实践的具体性独特性与“具体个人”成长的关系

(三)从“具体个人”拓展到“主动、健康发展”

“新基础教育改革”阶段,学生的健康问题呈现出更为复杂的事态和更多的新 难题,提出将学生个体健康,尤其是精神和心理健康以及思想品德和社会性的 健康,作为教育价值的核心内涵之一

(四)从“主动、健康发展”推进到“培育生命自觉”

一个人如果既能看到生境对自我的限制,也能在生境中寻找自己的生存发展之 道,避免以对生境的顺应或报原来替代对生境的主动改造,又能自觉意识到作 为一个社会的人还应称道的社会责任、积极改变现状和寻找理想发展空间。

二、以知识性质的理解与预设为前提

知识的概念与教育的概念是无法分离的,因而,我们关于知识和认识方面可能存在 的许多问题的回答,对我们教育者如何思考与行动将有重大影响

(一)知识性质的预设成为教育改革的起点

“什么样的知识最有教育价值?”教育改革应打破对知识性质和知识运用的传 统预设,树立新的预设开始。

(二)当代知识创新或增长的特征成为学生素养的重建起点

从知识性质的预设出发,教育改革者对学生的关注就具有了“知识视角”。由此 视角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成为课程知识教育价值之一。

1、知识观更新与教育改革的关系 当代知识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在、开放、动态的知识本质观;多维、互补的知识价值观;积极内化、主动生成、合作建构的知识获得观。以此为核心和前提,基础教育改革应认真处理好知识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2、知识创新与知识生产者素质的关系

①知识增长方式已从积累式的增长转变为批判式的增长—这要求知识生产者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理性意识以及对于不寻常现象的高度敏感性

②知识的增长不只是分科式的,且出现了综合式增长,新的知识大量来源于跨学科的研究,传统学科界限趋向模糊—这要求知识生产者拓展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学会与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一同工作

③知识的增长已经从不确定性的增长转变为不确定性的增长。所有的新知识都必须向进一步的批判开放—知识生产者必须放弃本质主义的心态,接受知识的多样性和可错性,培植一种在认识论上的宽容和对话意识

三、以改革性质的批判为预设

对改革性质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定位,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改革策略和步骤和精准性,有助于改革过程少入误区,逐步深化

第二节国外教育理论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适切性问题

一、国外教育理论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理念的适切性

构成理论核心的基本理念是否适合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是应该加以考量的首要问 题

例如“多元智力理论”提出的核心点是正视学生的差异,发展学生不同的潜能,对 我国一刀切的教育模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并不可能成为直接和整体意义上 指导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对于这一点是要清醒认识的

二、国外教育理论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目标的适切性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改革目标中,有一些与“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的追 求相一致,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教学改革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三个方面

1、课程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管理上,期望通过改革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课程内容更贴近社会生活,课程管理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2、教学改革目标: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形式三方面。教学理念上,要树立起尊重与平等的理念,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形式上,提倡自主学习,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及独立研究学习。

三、国外教育理论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文化传统的适切性 第三节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单位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单位类型分析

对中国基础教育基本单位的划分与厘定,以及宏观、中观、微观三种层次区分,存 在不同的视角或立足点

二、基础教育改革中不同单位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一)社会生态与教育改革关系

社会是教育改革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教育改革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教育能否与社会形成和谐互动的关系

1、关系演变过程:在当代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有关社会与教育关系的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三种观点——社会决定论、相互影响轮、双向生态建构论

2、社会与教育会为生态

我们应把教育当做整个社会的基础,视它为与社会经济命脉一样重要且不能 相互替代的社会精神命脉与人源命脉。全社会及其任何一个子系统都有教育 基础问题,都有与自身系统发展的教育问题和支持学校教育系统发展的责任 与义务。要做到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教育化,形成终身教育思潮

3、中国语境内社会与教育关系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障碍

社会生态建设和教育生态发展改革的关系,一旦进入到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这一特殊语境,就会呈现出自身的特殊困难和障碍 ①教育经费的落实和办学物质条件的保证。社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政策导向上的某些偏差,培养了学校为筹措经费而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的各种形态的市场商业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的公益性提出了挑战

②社会生态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不只是物质性的,也是精神、道德和价值观念有关。③教育改革的目标取向和价值取向,与社会各相关阶层之间也讯在着矛盾冲突的一面。外部环境对教育的需求常表现在短期、可见利益上。如大学生立即可用,中小学生考上好的高一级学校等等。

④随着中国基础教育进入攻坚阶段,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儿童受教育的公平权利,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问题等等。

4、解决中国式问题的思考策略

①教育改革与社会生态建设是相关、但又不能相互取代的两个领域的任务。②在当前中国的教育改革中,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共变中的系统与环境双向关系

共变:是指社会、教育都面临着转型性改革任务,人不是社会转型已基本完成、教育只需做适应新环境的努力。两者都面临着内部改革和双向适应。③期望社会改革提供充足条件后再深入开展教育内涵改革是不现实的 A从社会角度看:一是教育改革的需求做出长期短期的区别,即追求短期利益又不损害教育的持续发展;二是主动改善与教育事业直接相关的社会状态

B从教育系统的角度看:一方面调整消极的心态,另一方面,教育系统与社会生态的良好关系的形成,还需要教育系统通过明智的选择、积极的内化和争取才能实现。简单的“随动”和照单全收显然无济于事

(二)宏观教育改革与微观学校改革的关系

1、宏观教育改革与微观教育改革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①问题:教育宏观改革如何为学校改革创造良好的生境,学校改革与教育宏观改乃至整个社会如何形成良性互动

②目前状态:社会一方面对学校教育本身不满,普遍认为学校教育改革花样变得很多,但应试、负担、学生素质等为题依然存在;另一方面,社会与教育相关的不同主体又受自己的直接利益支配,做着实际上加剧应试、加重学生辅导、不利于学生素质发展的“实事”

2、教育改革中的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的关系性质

宏观改革是指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决策的、涉及教育方针、政策、体制、机制、制度、法律等一系列关系到教育系统整体性的改革,是以中央政府和地方行政区域为基本单位的教育改革;微观改革主要是各级各类的一所所具体学校。

3、解决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的策略要求

①决策者必须有新的思想方法,即研究复杂、变化过程的思想方法;有共变的过程、多元相互作用的实现中,把我情势、问题的实质和关键的能力;在整体结构和改革过程中将不同因素不断应势地重组、转换的意识与能力。

②改革核心是理想向现实的转化

(三)改革生境与改革主体发展的关系

1、改革生境的内涵及其对改革主体的发展价值 ①生境的特点:前在性;过程性;建构性;复杂性;育人性 改革生境对主体的挑战:

①对改革主体身份、角色和人格的挑战和重建

改革主体将什么样的身份和角色置身于改革生境之中?改革实践证明,真正有效的改革,往往先从改变改革主体的身份角色开始。

②对改革主体能力的挑战

A形成具体综合的思维方式

B形成动态生成的思维方式

C形成基于现实而自主自觉的思维方式

2、改革主体对改革生境的适应与改造 ①转变心态

②形成改革自觉,将参与改革转化为自身的生存方式

三、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基本单位间的关系特征 “学校改革”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原子核”,是联结所有改革基本单位的中介和枢纽。以此观点为基础,我们认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不同单位构成的关系体,主要存在着如下特征:

(一)“互为生境”的关系—双方构成彼此生存发展的基础

(二)“具体综合”的关系

教育改革各部分之间尚缺整合,更缺乏力量积聚与辐射。基础教育改革需要教 育价值取向、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版给予学校活动、学校管理等不同构成 之间的协同发展,需要各构成之间形成相互强化、共同发展的新状态。

(三)“协作发展”的关系

虽然基础教育改革中不同基本单位的内涵、职责、任务和机制不同,但在服务 于“教育改革”这一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彼此之间必须形成协作发展关系

(四)“良性互动”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一系列教育问题,如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等 第四节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思维方式

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思维方式误区

1、割裂式的思维——例如割裂知识与方法、能力的关系;割裂教与学的关系

2、二元对立式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由割裂思维方式而来,其特征是将割裂后的不 同要素对立起来,如效率与公平问题、理性与非理性等等

3、演绎式思维——这一思维方式的特征是从适用于一个系统的概念、范畴和方法,直接推导延伸到特殊的情境之中,这在现实中就存在照搬照抄

4、点式思维——指改革往往只注重一个点

5、结果式思维——习惯只关注结果忽略过程

二、在思维方式转型中推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在反思传统思维方式及其对基础教育改革造成的不利影响的过程中,改革主体通过 改革实践和思考,逐渐确立了一些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特点和需要的新型思维方式

1、关系思维

2、整体综合型思维

3、复杂性思维方式

三、综合运用不同思维方式推进基础教育改革

第三篇: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浅析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近年来,人们对基础教育的理解越来越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也步步深入,我国的基础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九年义务的普及、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在课堂中角色的变化都体现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就。但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第一,师资力量仍然比较薄弱。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是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然而,目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跟不上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在近几年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创新意识的欠缺也渐渐显露出来,他们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新形式的发展要求,教学方式和手段也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此外,现阶段进行的教师培训注重知识方面, 忽视了对教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的相关培训和指导,因此很难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师资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第二,班级编制不合理。我国中小学班级人数过多的问题普遍存在,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给任课教师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在美国,中小学每个课堂的人数是我国的一半,而且他们的很多教室同时也是实验室,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需要。而在我国,教师在推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时,由于班级人数过多, 教师很难控制课堂,这样,教学效果势必受到影响。实验室和其他教学资源的利用也不是很方便,这就需要教师付出加倍的精力。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都反映,由于工作压力太大,很多时候都感觉没有充分的时间来研究教学。

第三,教学过程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确应该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勇于探索课堂教学的最佳模式,这是新的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教育改革精神领会不透彻,教学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 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例如, 有的教师注重以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间的简单问答频繁,没有多大的价值;有的教师在课前精心编排,课内学生以表演、对话等多种形式实现互动, 却很难与课堂知识密切联系;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教师必要的讲授和板书却被取代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只是行为的参与而非思维的参与,是氛围上的活跃而非学习上的探究,并未真正落实教材中关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要求。

一个国家的教育不仅是为经济建设服务,还有其政治价值、传承历史文化的价值。同样,基础教育改革不仅涉及科学上的问题,也涉及政治、文化、观念、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问题。基础教育改革中充满着不同的价值观、利益和意识形态,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必须正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积极探索相应的解决对策。针对前面提出的主要问题,我们可以从一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改变当前教师的培训模式。在培训过程中要贯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改变培训授课的方式,注重教师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通过培训,让教师首先自己学会怎样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教师通过亲身实践透彻地理解新课程中这三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很好地引领学生在新课程中运用这些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否则,他们自己都不能把握好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如何来教学生?相应地,教师培训课堂的学员人数也要加以限制,尽量不要设置超过一百人的大课堂,保证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学习和参与。

第二,增加并落实教育投资。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学活动和每堂课的教学效果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课堂教学既有成绩有又效率。我国现阶段的大班教学很难照应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课堂上也不能有效地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另外, 很多学校在进行理科教学时,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无法保证,几十个学生一起涌到实验室以后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实验资源,这样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大班的小班化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利于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国家要增大教育投资力度,切实将资金落实到每个地区每个学校,完善实验资源和教学资源,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有效实施。

第三,从实质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001 年 7 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并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通过学习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但是,教师也不能一味地为了追求课堂形式的生动多样,设计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和表演等等。教师要勤思考,多探索,从实质上而不是在形式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过程,我们要有耐心,认真思考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推进的实际情况,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和对策。我们的处理态度应该是尽可能减少失误,让基础教育改革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和完善,循序渐进地推进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

浅析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外国语学院 07级英语师范1班

孙秋实 07301099

第四篇:《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作业一

第一单元 综合练习一(1-4章)

一、填空题

1、基础教育亦称国民基础教育是旨在提高公民基本素质而实施的普通文化教育。

2、我国基础教育的主体是九年义务教育,还包括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特殊教育。

3、基础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基础性、全面性、普及性。4、1990年3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泰国宗迪恩召开了世界全民教育大全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的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

5、全民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教育民主化和教育普及化。

6、教育目的是社会对于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7、教育功能基本上可分为两类即: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

8、面向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是四个学会,即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9、由美国科学促进会着手制定的美国2061计划提出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的改革构想。

10、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力求体现其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11、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结构是以分科为主,同时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

12、各学科标准应体现对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只是与技能、德育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13、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自上而下三级课程管理。

14、布鲁纳提出了发现或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培养学生原则。

15、范例教学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遵循基本性原则、范例性原则和基础性原则。

16、卡尔.罗杰斯1942年出版了《咨询和心理治疗》书,系统地提出了他的非指导性治疗理论及方法。

二、简答题

1.简述国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答:国外基础教育的改革出以下共同趋势:教育全民化,教育国际化以及教育信息化和教育个性化。

2、简要说明21世纪教育主旋律的内容。答:①学会认知 ②学会做事 ③学会共同生活 ④学会生存

3、简要说明什么是《美国2061计划》。

答:1.《美国2061计划》的基本计划“2061计划提出了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21世纪初的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的改革构想 2.《美国2061计划》的阶段成果

4、简要说明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答: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

① 由注重培养学生“产生社会型学力”转向“多文化共生共存社会型学力②课程改革体观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倡导新教育观 ③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观

④课程结构体系和内容的改革,体现了现代课程的整体观 ⑤在课程体制组织和实施方面,强调课程的弹性化

5、简要说明英国政府提出的提高学生终身学习需要的六项基本技能的内容。答:英国政府提出的提高学生终身学习需要的六项基本技能的内容: ①交流 ②数的处理 ③信息技术 ④合作 ⑤改进学习⑥解决问题

6、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答: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①课程的能的转变 ②课程结构的改革 ③课程内容的改革 ④课程实施的改革 ⑤课程评价的改革 ⑥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

7、归纳并简述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①论学科基本结构,为了组织最佳的知识结构,布鲁纳提出了三条组织原则,一门学科的课程应该决定于对能达到的给那门科以结构的原基本的理解,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②论学生的认知发展,布鲁纳构想出再现表象这一心理术语,并把它作为衡量认知发展的指标再现象象所依据的媒介在不断演变,一般由“动作”向 “意向”再向“符号”转化,因而构成所谓“表演式再现表象”映像式再现表象”和“象征式再现表象”这三个主要阶段.③论发现学习布鲁纳对“怎样教法”问题的回答就是凭发现学习,教师的教学比应该试用讲授法,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只是的消极状态,而应该是假设式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让学生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和信息,亲自去发现赢得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④论教学原则,教学原则对学生最有效地获得只是与节能的作用:①动机原则②结构原则③程序原则④强化原则.8.简要说明赞可夫围绕他的发展性教学理论所提出的教学原则 答:赞可夫他的发展性教学理论所提出的教学原则: ①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②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③力量你只是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④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的原则

⑤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9.简述范例教学理论的含义和主要观点.答:范例教学理论的含义:“范例就是”隐含着本质因素,根本因素“范例教学”就是根据好的特别清楚的,典型的事例进行教学学习它使学生能够依靠特殊的例子来掌握一般,并借助这种一般独立进行学习主要观点: ①教学和训育的统一

②问题解决学习系统学习的统一 ③掌握只是和培养能力的统一 ④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21世纪培养目标的理解和认识 答:21世纪培养目标的理解和认识

①应该具备较高的应变能力和灵活性来面对挑战 ②敢于成功,尤其是那些普通的人

③有丰富的认识,只是问题的能力变想为做的勇气 ④应该具备合作的精神和与他人共同创造的愿望 ⑤高尚的品德应该居于首位

2.结识世纪,分析论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创新点.(可侧重某一方面)答: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主要创新点: ① 课程功能②课程结构③课程内容④课程实施⑤课程资源⑥课程管理⑦课程评价

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 2.开辟“自上而下”的课程管理渠道

3.完善教科书编写资格的认定与教科书的审定制度

3、请结合世纪论述对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理解.答: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理解: ① 要重探究如向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知道教学实践要认识教育理论对时间的主导作用

②要着重探究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③要探究怎样处理和加工教材更有利于培养人才

④是太久如何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出发给学生以科学的学习方法知道如向探究

①激发引题 ②解疑导拔 ③ 解理强化 ④ 激励评价

4.请依据马芯兰小学数学改革的主要特点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 答:1.教材改革

第一步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儿童智力发展规律突出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法则和原则

第二步是根据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需要.自编有利于能力训练的教材.充实创新的只是结构中去 2.教法改革

①紧抓基础,重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②突出能力培养 ③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④摆正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

5.请依据魏书生中学语文政改革的主要特点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 答:对魏书生中学语文改革的主要特点: 1.一个学科

2.两条原则:①实事求是原则 ②循序渐进

3.三大部分:①动力部分 { ⑴明确目标⑵激发兴趣⑶锤炼意志} ②智力部分 ③操作部分

四、实例分析 装配线上的生活

为使学生从人文和社会的角度,理解美国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这一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课上教师通过对20世纪初期装配线上工人工作情景的模拟,让学生设想如果自己身为那时的工人会做出什么反映。

具体做法是先让每一位学生画一个完整的人体像,选出最好的一幅进行复制。全班分为两个对等的工作组,看哪一组速度快。教师以“工头”的身份敦促大家集中精力,加快速度,同时还调暗灯光、提高室内温度、人员密度,让大家体会工厂的恶劣条件。活动后教师让学生在笔记本上画一个“装配线两分表”,在表的一端列出积极作用,如标准化、高速度、高效率等。表的另一端列出消极作用,如单调、缺少个性、工人异化等。

通过这样“再现历史”的教学过程,不仅让学生体会了社会化大工业生产中工人的工作情景,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理解本课程要掌握的知识要点。以上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的一个教学案例,请分析它的成功之处和特点,并结合教学时间谈谈你的思考。学校 作业2

第二单元 综合练习(5~7章)

一、填空题 1.道德实践能力包括 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行动能力.2.公民教育是以培养 合格公民 为目标

3.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 个体和环境 交互作用的产物.4.以皮亚杰和科尔伯格为代表的 道德认知发展 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广,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5.价值澄清理论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关注生活,接受现实,启发思考 和 培养能力.6.泰勒经过八年研究,在其著作中首次提出了 教育评价 的概念.7.桑代克在《心理和社会测量导论》中指出,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是有数量的东西 都可以测量 的判断.8.中小学教师评价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促进 教师职业道德 与教育打发子水平不断提高的 评价体系.9.发展性评价在内容上应体现 综合性,在标准上应体现 分层性.10.教育评价 是以教育目标为依据,运用有效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测顶.11.目标游离 模式关注教育评价过程中的各种需要,注意倾天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因此也被称为“以需要为基础的评价”.12.校本管理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将教育的权力与责任转移到 学校层面.13.全面教育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是坚持质量管理的 全员性,全方位性 和全程性.二、简答题.1任何看待网络对道德教育的影响?

答;①培养了道德实践能力,学会选择是道德实践的能力 ②络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

③网络塑造了人的自律,网络是一吧双刃剑,有他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影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的选择.2.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内容.答;①强调人类行为是个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人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而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习惯

②儿童通过替代强化而获得道德行为,所谓替代就是儿童通过他人的行为强化(包括正确化和负强化)而进行模仿,从而该表自己的行为.3.简述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主要特点.答 ;①德育内容更加丰富.全面 ②有层次性和多元性

③学生道德事件心理发展水平④视学上道德事件能力的培养 4.简述教育评价的概念及特点.答;教育评价的概念监狱评价是教育活动的重要俎成部分,它是以教育目标为依据,运用有效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并给予价值判断反对过程。

教育评价的特点;教育评价的客观性,教育评价对象的广泛性,教育评价的组织性以及评价的判断性。

5.简述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答;①视扩大教育评价的范围 ②视教育评价的 与改进功能 ③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③视教育评价中的自我评价 6.简述校本管理的核心理念.答;校本管理的核心理念;①理的核心是将学校的决策权由教育行政部门下防到学校,由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决策,学校在拥有自主管理权的同时承担响应责任,对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负责.②校本管理是参与式管理,由学校董事会或学校管理会来管理学校资源.学校董事会的成员一般包括;校长,教师,社区成员,学生家长以及学生.③校本管理是一种自组织管理④校本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三、论述题。谈谈你对个性教育的认识及如何实施高兴教育。

答;①个性教育是现代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在现代教育发展史上,几乎每一次改革都与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有关.②个性发展是各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中心议题,教育的双重目的和作用;保证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及充分培养每个人,使其对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③个性发展是国家竞争的需要,个性需要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改革开放的需要,是教育自身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实施个性教育①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②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③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④培养学生和谐,丰满的个性⑤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四、实例分析。

女儿读到一年级下半学期,老师布置他们每天写一句话,内容是身边的事,要求写的真实.一次她写了这样的一段话;“今天早上,我们排好对参加升旗仪式,红旗升起来,我的手伸在兜里,把山楂上的绒毛揉下来..”第二天,女儿放学回来,情绪低落,这段话得了“丙”.可孩子说;“我写的是真话的啊!”过了几天,孩子又高兴地说:“爸爸,我想好了一段话::星期天,我把红领巾洗得干干净净,又鲜艳又美丽.”我说:“可这星期天你没有洗,还是洗了再写吧.”可她说:“写了再洗.”而这次她得了“甲”。

分析以上案例,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对待这件事?说明你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不少于300字)。

答:我国的《小学德育大纲》规定了鲜血教育只要包括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的教育,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努力学习,热爱科学,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老师和家长应该教育孩子要热爱祖国,要言行一致地爱祖国,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作业三 第三单元 大作业

作业要求

1、以下作业是根据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拟顶的,每人选择一题

2、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方向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可以修改题目,也可自拟题目,但必须是本课程的相关内容

3、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要有分析,论述,并说明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4、鼓励结合实际研究问题.5、自数不少于800字 作业题目

1、依据知识由现代性向后现代性转变的过程,说明你对现代知识的理解

2、依据21世纪的培养目标,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3、谈谈你对21世纪教育主旋律内容的认识和理解.4、分析,论述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5、分析,论述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6、分析,论述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7、结合实际,分析论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主要创新点.8、依据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谈谈你的理解及在现实中的应用.9、依据发展性教学理论,谈谈你的理解及在现实中的应用.10、分析,论述“范例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说明自己的认识和理解.11、分析,论述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说明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12、分析,论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说明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13、依据自己的实践,谈谈你对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理解、14、结合实际,谈谈目前在德育中如何发挥网络的正面作用及减少其消极影响

15、谈谈你对个性教育的认识及如何实施个性教育.16、结合实际谈谈我国中小学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的变化

17、说明什么是CSE评价模式?并结合实际侧重某一种模式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18、谈谈发展性评价的含义及其在教师评价中的作用.19、谈谈你对学校中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认识和理解 20、谈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填空

16、简述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

答:中小学德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性;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日本学校的德育政策的特点是:(1)重视传统;(2)学习西方;(3)关注现实。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全面而具体,1997年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对中学德育内容作了16项规定。、克己内省、身体力行、改过迁善

体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完善人格模式)

三、教育评价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二)鉴定功能

(三)反馈功能

(四)激励功能

(五)管理功能

(六)改进功能

(七)研究功能

泰勒的教育评估模式,简称“泰勒模式”,又称“行为目标模式”,是现代西方最早出现的一种教育评估模式,13育评价的原则 方向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一致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17(1)机构组织(2)政策确定(3)协作精神(4)远见和使命感(5)学习组织(6)社区领导(7)校长领导(8)信任

第五篇: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史研究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历史研究 教学提纲 学习要求

一、学习目的 1.能够通过学习《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历史研究》,学会教育科研的基本程序(例如,怎么选题,如何查阅文献,如何梳理资料,如何搭建框架,如何撰写论文,如何遵循规范等)。2.掌握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脉络、发展规律、经验教训及启示等。3.全面提高教育科研素养,着力提升科研实力。4.争取每位同学都能撰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并有部分公开发表。

二、学习方法 1.问题 2.自学 3.讨论 要求每人选择一个问题的一部分查阅资料,形成“概念清晰,脉络清楚,文献精练,见解精辟”的发言提纲,并能够积极引导其他同学展开讨论,丰富自我见解。4.古为今用

三、学习结果 1.志存高远、勤学善思、认真巧干。2.每人争取发表一篇论文。

四、学习时间、地点 1.10月19日-11月16日,周一下午2:00。2.师大立教楼C100教室 专题之一:基础教育导论

一、参考选题 1.基础教育内涵辨析 2.基础教育外延究竟是什么

二、参考文献 ㈠基础教育理论 李森,宋乃庆.基础教育概论.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4.钟祖荣.基础教育哲学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孙夕龙.哲学视野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黄书光.中国基础教育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华中师大出版社2002.王炎斌.基础教育的战略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卞金祥.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柳斌.关于基础教育的思考.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赵丽敏.二十一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教育科 学出版社1996.㈡基础教育改革 钱源伟.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1.袁桂林.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张荣伟.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王策三,孙喜亭,刘硕.基础教育改革论.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5.方彤.全球化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叶澜.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叶澜.“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丛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郑新蓉.现代教育改革理性批判.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李文长,于建福.基础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前瞻.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徐辉.当代国外基础教育改革.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张毅龙.基础教育管理创新.岳麓书社 2007.吴遵民.基础教育决策论:中国基础教育政策制定与决策机制的改革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李继秀,江芳.基础教育专题解析.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7.㈢基础教育问题 朱永新.困境与超越:教育问题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陈敬朴.基础教育矛盾与对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杨东平,何怀宏,周国平等.问诊中国基础教育.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8.李小融.中国基础教育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三、基础教育研究资料 1.教育大辞典 基础教育,亦称“国民基础教育”。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也是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好基础的教育。一般指小学教育,有的包括初中教育。学习年限为5年、6年至9年。它经常同普通义务教育相联系。——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27页。2.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教育级别一览表:学前教育,代码为0;初等教育或基础教育第一阶段,代码为1;初中教育或基础教育第二阶段,代码为2;高中教育,代码为3;非高等的中学后教育,代码为4;高等教育第一阶段,代码为5;高等教育第二阶段,代码为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教育参考资料》,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1998年9月25日。3.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满足基本学习需要 基础教育是“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教育”,“每一个人——无论他是儿童、青年还是成人——都应能获得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基本学习需要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如读、写、口头表达、演算和问题解决)和基本的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作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所需要的基本学习需要的。基本学习需要的范围及其满足的方法因各个国家和各种文化的不同而不同,而且不可避免地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基础教育是终身学习和人类发展的基础。”第15-16页 “基础教育本身不仅仅是目的。它是终身学习和人类发展的基础,而各国可以在这一基础上系统地建立其他层次其他类型的教育和培训。”第18页。“儿童、青年和成人基本学习需要的多样、复杂以及变化着的特性,要求扩大并不断重新确定基础教育的范围以便包容如下项目:”出生即为学习之始、初等学校教育、青年和成人教育、电化教育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4.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儿童的基础教育可确定为(正规或非正规的)启蒙教育。这一教育原则上从孩子3岁左右开始,一直到至少12岁。基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它使享受这一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参与建设集体的未来和继续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第109页。5.陈桂生 “基础教育,简单地说指的是在未成年期为人的一生奠定基础的教育。如此界说,似无新意。不过,由于它着眼于人的一生,也就同限于升学或就业准备的基础教育观念有别,而正是这个人们都懂得的道理,却包涵一条常常被人忽视的衡量中小学教育的标准,即:在中小学教育中,凡是未成年人身心正常发育的障碍都必须解除,以避免使未成年人身心正常发育受挫,凡是对现实人生不可或缺的文化、知识、技术以及行为规范,都不可忽视,而不给学生后来的发展留下难以弥补的缺陷;反之,一时一事需要的东西(文化、知识、技术、行为规范等)是不是该列入基础教育,不能单以这种东西的绝对价值衡量。由于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有限,对一时一事需要的内容的取舍,宜以未成年人身心正常发育及他们后来发展的需要为尺度权衡。” ——陈桂生:《“基础教育”辨析》,《上海教育科研》2002(3)。6.钱源伟 国家对儿童和青少年所实施的一定年限的一般教育或基本教育,是一切其他教育的基础。它不同于以传授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为主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同于对各类在职人员进行文化知识、科学技术再教育的成人教育,而是以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为主,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不定向的、非专业的普通教育。——钱源伟:《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第4页。7.[泰]奥多涅斯 在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世界基础教育的范围、结构及其组成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至少是由最近关注基础教育的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所引起并成为其标志:1990年的国际扫盲年、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和九个人口大国全民教育首脑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第185页。8.李森 基础教育就是指为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打基础的教育,也就是按照国家的规定对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旨在培养国民素质的最低限度的普通教育,它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李森、宋乃庆:《基础教育概论》,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第2页。9.袁桂林 基础教育“是以官方办学为主的,政府有能力为全体或多数公民提供的最大年限的起始水平的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系统的基础。” ——袁桂林:《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2页。专题之二:基础教育沿革

一、参考选题 1.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总体发展脉络梳理 2.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模仿化(日本、美国、苏联、欧美)、行政化、殖民化、摇摆化、乱则出教育家治则无教育家。

二、参考文献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6卷本).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989.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8卷本).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台湾“教育部”.中华民国教育年鉴.宗青图书出版公司.民国80[199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教育科学出版社.中国基础教育年鉴.中国教育年鉴.黄书光.中国基础教育的历史反思与前瞻.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吴洪成.中国小学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廖其发.中国幼儿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商丽浩.中国中学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重庆出版社1990.顾树森.中国历代教育制度.江苏教育出版社1981.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中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987.陈元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10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等.[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实业和师范教育、教育行政机构与教育团体、教育思想、留学教育、学制演变、鸦片战争时期教育、洋务运动时期教育、戊戌变法时期教育].中央教科所.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金铁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金一鸣.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轨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教育部.共和国教育50年.北京师大出版社2000.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课题组.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袁振国.中国当代教育思潮(1949-1989).三联书店1991.专题之三:基础教育行政与管理

一、参考选题 科教兴国、教育法制、学制、教育宗旨(方针)、教育视学(督导)、考试(毕业会考、高考等)、义务教育政策、师德政策„„

二、参考文献 萧宗六,贺乐凡.中国教育行政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熊贤君.中国教育管理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薛人仰.中国教育行政制度史略.台湾中华书局1983.熊贤君.中国教育行政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程斯辉.中国近代教育管理史.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熊贤君.近现代中国科教兴国启示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的研究(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华东师大出版社1983-1993.江铭.中国教育督导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刘兆伟,赵伟.中国教育法制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上海书店, 1996.谢青,汤德用.中国考试制度史.黄山书社, 1995.杨学为等.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黄山书社, 1992.专题之四:私学、书院与教会学校 ㈠私学 1.参考选题 ⑴私学艰难的发展历程及规律 ⑵私学对今日教育的启示 ⑶典型私学个案研究 2.参考文献 马镛.传统与再生:中国私立和民办中小学的本土成长.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李冬君.中国私学百年祭:严修新私学与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系年.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王炳照.中国私学·私立学校·民办教育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王炳照.中国古代私学与近代私立学校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吴霓.中国古代私学发展诸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㈡书院 1.参考选题 ⑴书院发展脉络及启示 ⑵书院个案研究:问津书院、万木草堂 ⑶书院学规(教条)研究 ⑷书院楹联研究 2.参考文献 陈元晖、尹德新、王炳照.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张正潘.中国书院制度考略.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李国钧.中国书院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商务印书馆1998.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邓洪波,彭爱学.中国书院揽胜.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李才栋.中国书院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㈢教会学校 1.参考选题 ⑴如何看待设立于中国的教会学校 ⑵教会学校个案研究 ⑶传教士个案研究 ⑷教会学校学生个案研究 2.参考文献 何晓夏,史静寰.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高时良.中国教会学校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李楚材.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汤清.中国基督教百年史.香港道声出版社1987.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学林出版社1995.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汪向荣.日本教习.三联书店1988.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毕乃德.洋务学堂.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专题之五:义务教育 ㈠参考选题 1.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2.义务教育规定个案研究 3.我国未来义务教育发展趋势前瞻 ㈡参考文献 熊贤君.千秋基业: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谷成久,王淑文.千秋伟业: 中国义务教育的实践与未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田正平.世纪之理想: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教育研究编辑部.中国普及义务教育调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吴荣镇.中共义务教育.台湾师大书苑1992.专题6 课程变革 ㈠参考选题 1.课改的经验与教训梳理 2.某次典型课改个案研究 3.典型教材个案研究:中学修身教科书 4.应然的课程是怎样的 ㈡参考文献 吕达.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彭泽平.嬗变与超越: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史.华龄出版社2006.李彦荣.冲突与融合: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有宝华.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后2004.06.白月桥.课程变革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专题7 教育实验 ㈠参考选题 1.教育实验发展脉络梳理 2.新中国六十年中小学教育实验述评 3.乡村教育实验对当今农村教育改革的启示 4.典型教育实验述评 ㈡参考文献 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陈锟.中国乡村教育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雷实.教育试验与教育思潮.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熊明安,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熊明安,喻本伐.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刘克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乡村学校教育问题研究: 1927-1937.北京师范大学 士论文]2007.李清华.陶行知与乡村教育.海风出版社2007.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研究会.乡村:中国文化之本.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专题8 德育 ㈠参考选题 1.德育的流变及得失 2.德育问题及矫正策略 3.典型德育案例研究 4.典型德育教材研究 ㈡参考文献 黄书光.变革与创新 中国中小学德育演进的文化审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郑航.中国近代德育课程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孙小平.新中国德育五十年.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孙志建.中学思想政治课发展史.北京师大出版社1994.蔡元培.中学修身教科书.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梁启超.德育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专题9 教学 ㈠参考选题 1.教学概念界定的历史变迁及教学本义 2.教学改革脉络梳理及启示探析 3.某一教学专题改革研究 4.典型教改经验个案研究 ㈡参考文献 董远骞.中国教学论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张传燧.中国教学论史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熊明安.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史.重庆出版社1999.黄忠敬.移植与重建 中国中小学教学的话语转换.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专题10 教师教育 ㈠参考选题

博[1.教师教育的滥殇及流变 2.教师教育发展新动向分析 3.教师教育的迷失及矫正策略 4.典型教师教育案例研究 ㈡参考文献 刘问岫.中国师范教育简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刘捷,谢维和.栅栏内外: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省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彭时代.中国师范教育100年.中国工人出版社1999.马啸风.中国师范教育史 : 1897-2000.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卜玉华.回溯与展望 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的世纪转型.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崔运武.中国师范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阮春林.清末民初中国师范教育研究: 1897-1922.中山大学 [博士论文]2004 顾明远主编,胡艳,米靖.制度的建构与超越: 北京师范大学与20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专题11 女子教育 ㈠参考选题 1.女子教育发展脉络梳理 2.新中国六十年女子教育发展述评 3.男女同校的得失分析 4.典型女子学校个案研究 5.当今女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㈡参考文献 熊贤君.中国女子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杜学元.中国女子教育通史.贵州出版社1995.阎广芬.中国女子与女子教育.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雷良波等.中国女子教育史.武汉出版社1993.专题12 男子教育 ㈠参考选题 1.男子教育发展脉络梳理 2.新中国六十年男子教育发展述评 3.典型男子学校个案研究 4.当今男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㈡参考文献 1.孙云晓、李文道等.拯救男孩.作家出版社2011.2.胡振京.男生:性别差距的新弱者.天津教育出版社2014.3.古里安.男孩的脑子想什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4.关注男孩教育专栏.上海教育2011.5A 专题13:教育家 ㈠参考选题 1.教育家共性发展规律研究 2.典型教育家发展个案研究 3.教育家发展集体性个案研究 ㈡参考文献 叶忠海.教育人才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哈里特·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科学出版社1982.孙孔懿.论教育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许美德.思想肖像:中国知名教育家的故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王毓珣.名师发展研究.长春出版社2007.9

下载浅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复习3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基础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基础性、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的普及化 2、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改革的一般原则:(一)上下......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业答案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业答案 作业1: 一、1、国民基础教育普通文化教育2、基层自主进行模式上下结合模式3、实验阶段实施阶段4、宗迪恩大会世界全民教育满足基本的需......

    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1

    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牛佛镇中心校 谢文华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谈得上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改革的不断深入必将促进教师专业......

    《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2》

    《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2》 怎样的教师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学生需要积极性高的老师为他们上课。教学过程是刺激和反应的过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刺激和反应的关系。......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大全5篇)

    关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调研报告 当今世界,要看一个国家的实力,不能不考察其教育;要看其教育,不能不从基础教育看起。因为基础教育之“基础”,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试验田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试验田 作者:成成 来源:《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3年第05期 始自2007年,本栏目推出了“追寻圣贤——读教育名家名著启示”“原典选......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期末论文(五篇范例)

    论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现状及解决策略09级 教育系 初等教育3班 20091202092 张娟摘要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石,在我们这个仍然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基础教育......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简答和论述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形成性作业2 一、填空题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要求课程功能的改变是: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关注学生 学会学习, 学会生存, 学会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