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新版历史教材历史第七分册笔记整理

时间:2019-05-14 06:18: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新版历史教材历史第七分册笔记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新版历史教材历史第七分册笔记整理》。

第一篇:2010新版历史教材历史第七分册笔记整理

第七分册

第一单元: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1、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与内容演变: 孔子(春秋):仁、礼

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使社会成员安分守己,恪守传统的等级秩序。“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孟子(战国):人性本善、仁政及“民本”思想。荀子(战国):人性本恶、注重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刑罚制度的制约,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西汉以来,汉武帝即位,锐意进取,经营开拓,需要积极有为的思想学说为其安邦治国提供理论依据,是入学地位上升的契机。董仲舒因此提出了“天人感应”,政治上倡导“君权神授”,伦理上“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顺应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大一统”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思想上的统一维护政治上的统一。【儒家典籍被称为“经”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设立五经博士,在长安兴办太学,传授五经,学者完成学业可担任官职。】汉代以来,儒学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广泛而深远。儒学的复兴:

因素:隋唐以来中央集权的加强,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改变三教并行的局面;佛教道教对宇宙本源和善于思辨的特点对儒学产生了影响;南宋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官体制完善,学者关心国家民生。朱熹(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是“天理论”,关键是天理与人伦的沟通。

2、儒学社会地位的变化:

春秋战国时代(受到冷落,不能帮助统治者完成统一,不符合天下趋势)→秦朝(受到压制,“焚书坑儒”,以“周礼”反对郡县制,不符合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西汉(独尊,符合了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政治、思想大一统的需要)→魏晋南北朝(受到冲击,国家分裂,战乱频繁,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唐宋(复兴,隋唐政治大一统,融合佛、道的思想精华,唐宋文化昌盛)

3、儒学对东亚、西欧的影响:

⑴逐渐渗透到经济,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⑵融合到政治,成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思想基础,是科举考试的重点内容 ⑶影响法律,以礼入法,礼法结合 ⑷社会成为礼制社会

4、儒家文化的传播:

东南亚:秦汉以来,先后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形成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南亚文化圈,也称“儒家文化圈”

传播途径:①日益受人尊崇,逐渐成为居主导地位的官方哲学②仿效中国体制进行制度建设与社会改革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③设立了以儒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中央官学和地方学校④崇奉孔子的文庙,定期举行祭孔大典 西方:16世纪开始,耶稣会士来华,罗明坚向欧洲寄回《大学》、《孟子》的部分译文。利玛窦的贡献尤为卓著《利玛窦中国札记》

17世纪后,西方传教士对儒家经典进行翻译介绍 柏应理在法国巴黎出版《中国哲学家孔子》

18世纪中叶,在欧洲引发了中国文化热

第二单元: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1、思想潮流的演进:

两次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外交往的不多扩大,西学源源而入 洋务派提出了“中体西用”来“力师西法”学习西方军事科技,器物制造“自强求富”——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但仅在器物上的零星学习,并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

甲午战争后,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吸取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思想与政治学说 严复《天演论》,将《进化论》系统的介绍到中国

孙中山“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报》上概括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是当时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2、新文化运动的勃兴——近代以来儒学的危机与挑战: ①背景:

Ⅰ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创立了中华民国,民国初年的帝制复辟以及随后出现的军阀统治、军阀混战和种种社会危机,又将人们的希望击得粉碎 Ⅱ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从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就必须彻底推翻中国旧思想、旧文化的统治基础,引进民主和科学 Ⅲ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 ②开端:1915年 上海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③主要人物: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等

④内容:所谓“民主”——宣传民主思想,建立民主政治,用民主精神来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所谓“科学”——看待客观事物是要运用科学的观点、科学的方法提倡科学精神,反对迷信、盲从、武断

⑤评价: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批判封建旧统治思想,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3、中西方文化论战:1915~1919前期 《新青年》(李大钊、胡适、陈独秀、瞿秋白)主张以新易旧、以西方文化取代中国固有之文化 《东方杂志》(杜亚泉)“中国固有之文明,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梁漱溟侧明确主张维护儒家文化

五四运动之后,章士钊、梁启超“新旧调和论”和中西文化“化合”

⊙评价:强调了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扩大了新文化的影响,进一步传播了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新文化精神,其主流无疑是正确的,但他们忽视、甚至否定了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存在着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

★启示:学术文化的发展不应停留在对传统文化的总结,而应该面对新的人文思潮、社会现象做出迅速与理性的反应,积极参与社会的各方面变革并作出科学的应答,使中国学术文化多一些现代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儒家思想与现代文明: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修身——仁、义、礼、孝、信、恕 重视教育,科教兴国 齐家——家庭关系和谐,入孝出悌

治国——民本思想,大一统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平天下——构建和谐社会,人与自然、社会,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有助于文化的多元发展

4、西学东渐下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1881年 唐胥铁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条铁路

报刊业的发展: 1872上海《申报》:

△意义:1是历时最为长久的、影响最大的一份中文报。

2它内容丰富,较为翔实的记载了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曲折历程,保存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生活方面的信息。堪称是中国近代史的史料宝库。

1879年 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

甲午战争后(维新思维的推动下): 上海《时务报》、天津《国闻报》 20世纪以后,《苏报》、《时报》、《民立报》

意义:

1、及时报道国内外的重要时事反映民情民意

2、开启民智,传播西学,普及教育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小结:

过程:器物——制度——思想文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内容:思想观念,教育,科技,文化,社会生活

特点:①援西入中(地理上,由沿海到内地)②经历了器物—制度—文化心理 国人对西学的反应:被动接受→主动效仿→自主选择 影响:源源而入,节节嬗变推动着中国社会由传统社会逐步向现代社会转型

第三单元:毛泽东思想:

1、诞生背景:1927年大革命失败“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初步形成:1928——1930年间,《井冈山的斗争》(—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一系列文章,系统的总结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3、成熟:1945年中共七大 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4、新发展 建国后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四单元:上海的历史变迁

1、开埠前的上海:

崧泽文化:新石器时代后期 设县与建城:春秋—吴

战国—越、楚

唐代天宝年间:第一个县级治所——华亭县 松江南岸:青龙集镇 南宋末年:上海镇

元代:市舶司→上海县

2、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 上海开埠:

㈠原因:1842年,中国鸦片战争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1845年以《虎门条约》为主要依据的《上海土地章程》订立,宣告英租借的辟设 ㈡积极影响:

政治:为部分革命者提供政治庇护(时务报、中共一大、中共二大、苏报)经济:客观上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且传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

文化上:传播了近代的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观念,成为西方物质文明与生活方式的辐射点(城市建设、生活方式、推动了近代化)㈢消极影响:

政治:帝国主义镇压革命力量(1925五卅惨案、五卅运动)

经济: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根据地,是商品、资本输出的集中场所,也抑制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化: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据点

㈣评价:最终导致了租借完全中国政府的行政治理范围而取得了一种独立地位。中国政府只能虚拥土地主权之名,至此租借成为了所谓的“国中之国”,使上海成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3、近代上海经济发展: ①19世纪50年代以后,上海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直到19世纪末,上海经济的主流还是对外贸易为主导的贸易导向性经济 ②19世纪80年代,民族工业的创建

③20世纪20年代后,上海跻身于东亚以至世界大都市的行列,是外国在华资本最为集中的城市,成为国际资本在中国和远东的汇聚点和世界市场的东亚枢纽

4、城市建设的推进:

⑴公共道路系统 ⑵公共照明系统 ⑶城市供水网络

第五单元:中国史学的发展

1、司马迁【西汉】 撰写史记条件:

⑴师从董仲舒,通晓当时的主要学问

⑵周游南北各地,考察社会风俗,寻访历史古迹 ⑶继任太史令,饱览宫廷藏书

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为线索),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时,约为3000多年的历史 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司马光【北宋】

撰写目的: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资治通鉴》是第一部编年体的通史,记载了上至战国,下至北宋建国年间,1300多年的历史

3、刘知僟与章学诚: 刘知僟(唐):提出史家“三长”说——史才、史学、史识 章学诚(清):提出“史德”

5、梁启超与新史学

①背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变革转型,由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转变 梁启超1901、1902先后发表《中国史叙论》、《新史学》呼吁进行一场“史界革命”倡议建立新史学,重写中国史 ②新史学与传统史学的区别:

新史学:

传统史学:

持进化论的观点

复古、循环的观念

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

以皇族王朝为历史中心 以全体国民为读者对象

为帝王个人提供借鉴

第九单元: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1、现代化在英国的启动: 条件: ① 原始积累—圈地运动 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②煤炭资源的开发和海外殖民地的拓展获得了能源、资金、原料

③1688年“光荣革命”后,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是政治前提,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④17世纪的英国是欧洲的科技中心之一,科学技术发达

2、工业革命的影响: ⑴生产工业化

⑵交通运输业的变革 ⑶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

⑷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化(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社会矛盾日益凸显 ⑸社会卫生环境的污染严重

3、现代化在欧洲的拓展: ☆法国:

条件:Ⅰ地理位臵上与英国相邻,18世纪下半叶,从英国引进了先进的技术

Ⅱ海外贸易和扩张为法国积累了丰厚的资金

Ⅲ启蒙运动先进思想的传播

Ⅳ1789年大革命扫荡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1875年第三共和国建立的时候,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在法国最终确立,1815年后政治基本长期处于平稳阶段

☆德国:

条件:Ⅰ1871年完成统一,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Ⅱ统一的国内市场

Ⅲ普法和战争的赔款、资源

Ⅳ注重教育和科技技术的开发

Ⅴ大力发展军工业对其它工业的刺激 Ⅵ高素质的劳动力

4、俄、法、德现代化发展的异同比较:

相同:政治稳定,相对和平的环境、国家相应的重商主义措施、重视科技,改革落后生产力、国家统一提供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不同:

俄:自上而下的沙皇主导,改革未触及到封建专制统治,未能使俄国现代化全面展开,经济、政治的现代化都相对落后

法:大革命触及到生产力,实现了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政治与经济的现代化相平衡

德:自上而下的改革,现代化伴随着国家统一的进程,经济现代化与政治的现代化不平衡(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但接近君主专制,封建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具有很大的侵略性)

5、现代化在北美东亚的拓展: 美国的崛起: 条件:

内战之前:

①19世纪,美国独立后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和自由传统 ②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远远不多的外来移民

③地理环境相对隔绝,有利于经济稳定发展不受干扰 ④ 内战之后:

⑤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提供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⑥西部的开发鼓励移民,获得了大量的劳动力

⑦重视教育、科技、保护专利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飞速发展 ⑧垄断的程度较高

意义:到20世纪初,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化国家

6、日本“脱亚入欧”:

措施:19世纪下半叶“明治维新” ㈠政治上“奉还版籍”“废藩臵县”重建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 1889《大日本帝国宪法》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㈡文明开化,向欧美国家积极派遣留学生或考察团,了解掌握先进的技术,在国内兴办现代教育,兴办高等教育

㈢富国强兵,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常备军,宣扬武士精神

㈣经济上,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力和现代产业制度;土地改革,确认土地私有

㈤1894中日甲午战争拿到了丰厚的战争赔款

意义:19世纪90年代初,实现了“脱亚入欧”的目标,成为帝国主义强国,但保留了传统的天皇制,未能确立现代化政治体制,军国主义浓厚,为后来误入歧途埋下伏笔

第二篇:历史第二分册

第二分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原始农耕诞生的时间、标志和意义;姜寨遗址的特征 A

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粮食来源,是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

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是早期农耕聚落的一个典型,姜寨遗址所呈现的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生活情景,表明当时还处在原始社会阶段。

中国早期农业的特征;农耕聚落产生的原因 B

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粟类旱地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人工栽培的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2)中华文明的起源: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形式 A

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经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而得以保留传承的。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 B

最迟至距今5000-4000年前,中华大地文明的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其中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落迁徙、分合、冲突最为集中地区域,也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1)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夏王朝和国家的基本特征 B

从文献记载来看,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夏朝已设官分职,夏王的左右设有各种专职的文武官员。夏朝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并制定了刑法以镇压反抗者。(2)二里头遗址与夏史探究: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和居民的经济生活 A 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很明显。

二里头居民的经济生活大体以农业为主。二里头文化已进入青铜时代。从传世文献和考古看夏朝国家、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 C

文献记载为:天下为家,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设官分职,有军队、设监狱,制刑法;与文献记载相对吻合的考古是二里头文化,宫殿式建筑说明二里头社会已经分化,经济生活农业为主,出现礼器。第3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

(1)内外服制: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是信史A

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领汤完成了灭夏事业,建立了商朝。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内外服制的内容 B

“内服”是由商王直接管辖的王之地,“外服”则是商王通过方国收留间接管辖的外之地。前者大体位于以今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后者是指当时四周数量众多的方国和部落。(2)青铜时代:司母戊鼎;商朝青铜器的特征;甲骨文 A

青铜器:代表司母戊大方鼎,主要是礼器,专用礼典祭祀,是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有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为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二重证据法 C

20世纪初,历史学家王国维利用甲骨卜辞的记载,证明《史记·殷本纪》有关商王世系的记载基本正确。他在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时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始得为之。”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1)封邦建国:西周的建立;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 A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军队发起对商的进攻,在商都郊外牧野打败商军,商纣王兵败自杀。商朝灭亡后,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2)周公“制礼作乐”:周公的政绩 A平定三监之乱,辅成王,征东方,制礼乐。礼乐文化的内容 B

内容:礼指典章、规则、礼节、仪式;乐指音乐、舞蹈、史实、歌咏。作用:贵贱有等,上下“和同”。实质:敬天保民。

第5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1)社会大变革:东周的建立;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A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北)。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政治变革:由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大一统。

经济变革(最深刻的变革):以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思想变革:由礼乐制度到百家争鸣。(2)百家争鸣 B

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先秦诸子的思想史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

儒家:孔子,主张仁;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礼法合一。道家: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法家:韩非、李斯,主张提倡法治,君主集权制,重视功利。第6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1)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大一统帝国的建立时间 A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商鞅变法:秦孝公即位后,任用商鞅,以富国强兵、兼并天下为目标,先后实行了废除井田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农耕、建县制和什伍连坐等一系列法规。

建立时间:公元前221年。秦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大一统帝国。(2)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 B

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分工负责司法、财务等政务。

秦朝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长官由朝廷任命。县下有乡、里等组织,郡县的属吏则由郡守、县令字形选用,基层属吏主权颇重。

为了巩固新的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建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秦虽短命而亡,但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却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第7课 秦末农民起义

(1)秦的暴政:秦短命而亡的原因 B 秦的暴政,役重,税重,法酷。

用打天下的经验治理天下不适应社会需要。统治集团争权夺利。沿用旧政,如戍边问题。六国臣民对秦朝的分离倾向。

(2)第一次农民起义:第一次农民起义的时间、原因和结果;楚汉战争和西汉的建立 A

公元前209年,以陈胜、吴广为屯仗的900名贫苦农民被征调渔阳屯戍,行至大泽乡,遇大雨延误限期。按秦律,误期一律处斩。陈胜、吴广揭竿而起,解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农民起义军虽一度打入关中,但终为秦军所破。

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打败了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称“西汉”。第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1)汉承秦制:吴楚七国之乱 A

汉初同姓诸侯的封地很大,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明朗,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汉承秦制的内容 B

汉朝统治者从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到地方郡县制度,虽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但政令施行宽简疏缓,与秦朝的急切苛刻全然不同。

(2)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汉初实施黄老思想的原因;文景之治的内容 A

汉朝初年,黄老思想既符合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意愿,也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

文帝、景帝时期,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多次下诏减天下百姓的田租;又废除了秦朝留存下来的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这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第9课 汉武帝时代

(1)从“无为”到“有为”:汉武帝“有为”的主要表现 A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抑相权,建立内外朝制度;控地方,创设刺史制度;弱王国,颁布“推恩令”。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质是儒表法里。军事:三次出击匈奴。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和实质 B

汉武帝时,从用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建立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位官学,其他诸子之学“罢黜”在官学之外。

汉武帝的执政原则可以概括为“儒表法里”。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1)光武中兴:东汉的建立 A

公元25年,刘秀登上帝位,重建汉朝,史称光武帝。因定都洛阳,位于旧都长安之东,历史上称“东汉”。(2)东汉的衰败: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和多股政治力量的角逐 A 皇权日趋衰落,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外戚、宦官专权导致朝政腐败。第11课 割据与分裂

(1)三国鼎立: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 A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史称“孙吴”。三国鼎立的格局最终形成。200年官渡之战和208年赤壁之战。

(2)区域经济的发展:北方人口的南移;诸葛亮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的举措;孙吴政权开发江南的举措 A

汉末的战乱集中发生在中原地区,北方人口被迫向长江流域以及更南的地区转移。由北向南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不仅使南方地旷人稀、劳动力匮乏的状况有所改观,而且使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经验向南传播,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蜀汉境内,丞相诸葛亮在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还积极推动煮盐、织棉等手工业的发展。开发南中八郡。

孙吴政权迫使东南“山越”人出山,与平原地区的汉族农民同居共耕。第12课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1)南朝与北朝:“五胡”;南北朝政权的更替;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 A

匈奴、鲜卑、氐、羯、羌5个北方少数民族入居中原后,纷纷建立政权,其中重要的有16国,史称“五胡十六国”。

北: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南:东晋→宋→齐→梁→陈

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逐渐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先进的农业经济区。长江中下游出现了不少商业繁荣的大城市,海外贸易也有所发展。(2)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 B

孝文帝亲政后,决心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为摆脱保守势力影响,他毅然将都城南迁之洛阳,随即下令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改鲜卑族复音姓氏为汉族单音姓氏;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和律令;并以身作则,极力促进胡汉通婚。此外,还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第13课 隋唐政治新格局

(1)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隋朝的建立;唐朝的建立 A 581年,杨坚篡周建隋,是为隋文帝。

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隋朝灭亡。同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仍以隋都长安为都城。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及实质 B

中央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

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众多宰相集体意识,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是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不过这一制度若能严格执行,皇权将会受到一定限制,因而隋唐时代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

(2)科举制:唐朝科举考试的常设科目;秦汉至隋唐人才选拔方式的变革 A 常设的为明经、进士两科,其中,进士科尤受重视,考取难度也最大。世袭制→推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第14课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1)贞观之治:唐藩关系;武周政治延续了唐朝的发展 A

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常为后人称道。他既重视加强国防,平息边患,又致力于改善民族关系,与边地少数民族来往交流,和平相处。他对各族俊才一视同仁,都予以信任重用。太宗的真诚相待,是边地各族纷纷归附,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成就了唐文化的繁荣与恢弘,也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武则天后称帝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当政期间基本沿袭了贞观年间的政策,使唐朝的发展得以继续。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B 政治:疏缓刑罚、宽政安民 经济: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人才: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个人:虚心纳谏、勇于改过 军事:加强国防、平息边患 民族往来:真诚相待

(2)开元盛世:唐王朝由盛转衰 A 唐玄宗晚年逐渐从先前的英明果断转向昏庸荒怠。长期的升平殷富,使他误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于是深居禁中,怠问政事,朝廷政治日益败坏。用兵自重的边将乘机起兵叛乱,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国力大损的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开元盛世的主要内容

政治:革除弊端,抑制腐化,精简机构,裁汰冗官,提高行政效率,重用贤臣,鼓励直言极谏,重振清明宽容的贞观之风。

经济:重视生产,清查户籍,减免徭役,努力缓解社会矛盾。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

(1)丝绸之路的全盛: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长安是国际大都会 A

设有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事务,并驻军防守,丝绸之路在交通更加安全顺畅的基础上臻于全盛。

作为丝绸之路东端的唐都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2)东亚文化圈 A

大唐盛世,国力强大,中国文化辐射与整个东亚地区,其中汉字、儒学、律令,天文、历算、医学等科技成就以及中国化得佛教,影响尤为深远。在19世纪西方影响进入之前,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

第三篇:历史练习册答案(第二分册)

历史练习册答案(第二分册)

第一课 一、一万 畜牧业 炎黄 中原 C C C 抄5

二、建房、熟食、渔猎、农耕。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张记述。其中虽有夸张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蕴涵着一些有效信息。

擅长栽培水稻,农业工具先进,居民房屋为干栏式建筑。舟船是出行的主要工具,崇尚鸟和太阳等自然界的事物。第二课

一、禅让 世袭 国家 二里头文化 B C B D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天下为家”的社会代替“天下为公”的社会;夏朝已设官分职;~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并制定刑法。

二、宫殿建筑群的出现,说明社会分化明显;青铜器、玉器大多用做礼器、祭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会等级森严及当时人们对神灵的敬畏。

材料一中的考古发掘印证了材料二中有关“城„,礼„”的记载。考古发掘出的遗址、遗物对文献记载具有印证或补充的功能。第三课

一、汤 内服 外服 甲骨文 商 B A C D 政:实行内外服制。经:重视农业;青铜铸造业发达。文:甲古文是较成熟的文字。思:崇尚鬼神和祖先,实行礼治。

二、有助于了解商朝的经济状况,生产生活状况和统治状况等。材料一中商人凡事都要占卜的风俗印证了材料二中的表述。

甲古文是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直接记录,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印证了一些历史文献中关于商王朝的记载,使商王朝历史成为信史 第四课。城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1.封邦建国 殷人 2.礼乐 天命 3.A 4.A 5.D 6.B 二。拓展练习

周公旦,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代第一位周公。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武王死后又平定“三监”叛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8.(1)食器(2)王权(3)牧野之战,武王灭纣,建立西周

(4)表明了楚王觊觎周朝政权,想取而代之,反映了周朝后期诸侯力量的加强和周王室的衰退这一历史事实 第五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一、基础练习

1.中央集权大一统 秦 2.士 儒 法 道 3.B 4.C 5.D 6.A 7.B

二、拓展练习

8.A:a、d、f、g B:e C:b D:c、h

第四篇:上海历史高中第二分册知识点

第二分册

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 A

时间和内容: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

原始农业产生的意义:(1)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和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2)农业生产为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开始定居生活。特点:南稻北粟、南北并立的格局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

2、炎黄传说: A 神话传说的意义:(1)神话传说是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经一代代人口

耳相传得以保留传承。(2)上古的神话传说不是真实的历史,但作为集体记忆经

口耳相传得以保留传承,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证据。

3、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 A 特征: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核心地区: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1、文献(《礼记·礼运》)中的夏朝: A(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儒家典籍《礼记·礼运》说夏朝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夏朝建立之后,进入了“小康之世”,也即“天下为家”的社会;从文献记载来看,夏朝设官分职、有军队、设置监狱,并制定刑法以镇压反抗者,已具备国家的基本特征。

2、二里头考古发现: A 考古学家发现,在时间上、地域上与夏朝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宫殿式建筑、农具和青铜礼器祭器的发掘表明,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很明显、经济生活大体以农业为主,已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这些与文献记载大致吻合。)同时,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

第3课 商朝和青铜文化

1、商朝的历史是信史: B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因文献、甲骨卜辞、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2、方国联盟: A

(1)商王朝的国家体制----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也称“大邑商”、“天邑商”,“外服”指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也称“四土”、“四方”。

(2)商与周边方国存在着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则臣服或归附于商。

3、青铜器与甲骨文: A

(1)商朝青铜器的特征: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瑰丽,为世界青铜文化史

上所罕见。(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

(2)商朝青铜器的功能: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

活动;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商朝青铜器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3)商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它是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甲骨文真实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社会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第二单元 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1、西周的建立 A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在牧野打败商军,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 A 西周建立后,创立了封邦建国体制。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的方国之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这种由周人新创的统治方式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也提高了王权,使周王成为天下共主。

3、礼乐制度: A 周公制定礼乐制度。用“礼”规范人们的行为,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和权利义务;用“乐”来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第5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1、社会大变革(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 B 经济: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的使用是新生产力的代表,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经济领域的变革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推动手工业和商业的活跃,使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政治:各国相继进行富国强兵为目标的内政改革,使西周以来的封邦建国体制走向崩溃,确立起中央集权的体制,各国在政治制度上也出现了趋同倾向。思想:面对春秋战国激烈的社会变革,士阶层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

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

2、百家争鸣:B 背景:面对春秋战国激烈的社会变革,士阶层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发表意见,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主要学派:儒、法、道三家。

(1)儒家,孔子于春秋时期创立。以“仁”为核心观念,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战国时期的代表:孟子、荀子。孟子提出“仁政”,发展了孔子的“仁”;荀子把礼、法熔于一炉。(2)法家(韩非)提倡“法治”,倡导功利主义、主张君主集权、鼓吹专制独裁,严刑峻法。(3)道家(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具有朴素的辨证法思想。

第6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1、战国七雄: A 齐、楚、秦、燕、赵、魏、韩,列国纷争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2、商鞅变法: A

商鞅变法使秦国后来居上,由弱变强,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秦帝国的建立: A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4、中央集权体制(我国历代政治制度的蓝本): B

(1)目的: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局面,秦统治者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

(2)内容:创立皇帝制度,嬴政自称“始皇帝”。

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

(4)为了巩固新建的中央集权体制,秦统治者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等促进经济交流和文化认同;修建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畅通;修建长城以抵御匈奴侵扰;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

第7课 秦末农民起义

1、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拉开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A

2、西汉的建立: A

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3、秦短命而亡的原因: B(1)秦的暴政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民怨沸腾的局面

(2)秦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一味重功利、恃酷法

(3)秦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加速了秦的覆灭

(4)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则直接导致了秦的灭亡。

第三单元 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第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1、汉承秦制: A

汉承秦制:一方面是指西汉虽然推翻了秦朝,却继承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体制,主要包括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地方郡县制度。

另一方面在继承秦制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权宜政策。包括汉初政令宽简舒缓,推行郡县制同时还实施分封,形成郡国并存的局面。

2、文景之治: A

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采取“清净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轻徭薄赋、省刑约法,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出现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第9课 汉武帝时代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 A(1)中央建立内外朝以裁抑相权;(2)地方则创设“刺史”制度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3)颁布“推恩令”基本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等人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以儒学为官学,确立了“独尊”的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武帝执政原则可以概括为“儒表法里”。

3、对西域疆土的拓展: A

(1)汉武帝发动对匈奴的三次反击战争,基本解除了匈奴对西北边境的威胁。(2)在河西走廊设立河西四郡(敦煌、酒泉、武威、张掖),天山南北与内地联为一体。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1、东汉的建立: A 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2、豪强地主: A柔

东汉末年,地方豪强地主势力的不断膨胀,成为地方割据势力,使皇权逐渐失去了对全国的有效控制,走向分裂。

第11课 割据与分立

三国鼎立: A

(1)208年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操,三分天下形势大致已定。(2)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建立“曹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建立“孙吴”。三国鼎立的格

局最终形成。

第12课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1、南北朝政权的更迭: A 南朝:宋(420年)、齐、梁、陈;

北朝:北魏统一北方,之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

2、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B

(1)北魏孝文帝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的政策。

具体措施为:迁都洛阳,禁胡语胡服改说汉语汉服,改姓氏促通婚,改定汉族官制和律令,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改革意义: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加快民族融合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2)民族融合的特点:

民族融合是双向互动的,不仅先进的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产生积极影响,别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也为汉族文化增添色彩。以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为特点的民族融合,不仅使各民族缩小了差异,增进了友谊和团结,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坚实基础,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第13课 隋唐政治新格局

1、隋朝与唐朝的建立 A 公元581年,杨坚篡周建隋,杨坚即为隋文帝, 都城: 长安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李渊即为唐高祖,都城:长安

2、三省六部制和政事堂 B 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文帝时,经唐朝的继承发展,运作更趋规范化和程序化,其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内容:三省六部制中,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应驳回;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三省长官均为宰相,政事堂为宰相议事所在地。凡加以特定官衔而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皆为宰相,故隋唐时期宰相人数多至一二十人。

影响:三省六部制实质是皇权强化的产物,众多宰相分权制衡、集体议政,避免了宰相擅权专断,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同时,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如能严格执行,也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皇帝的专制独裁,使皇权和相权的关系呈现微妙的平衡。

3、科举制 B 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隋朝开创,历经唐宋发展完善,至清末废除。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常设的为明经、进士两科,进士科尤受重视。

隋唐科举制的创制则主要依据考试成绩,相对公平、公正,网罗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权力收归中央后,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科举制的实行是我国选官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选官制:先秦(世卿世禄)、秦(军功授爵)、汉(推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清(科举制)

第14课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1、贞观之治 A

唐太宗统治期间,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民族团结,对外开放,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2、唐蕃关系 A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和平相处。接受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和亲要求,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往吐蕃,增进了汉蕃两族的友谊,历史上传为佳话。

3、开元盛世 A

唐玄宗开元年间,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经济高度繁荣,唐朝出现全盛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唐玄宗晚年的统治怠于政事、醉于歌舞,终致出现“安史之乱”,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

1、丝绸之路 A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这条连接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乃至欧洲北非的商路持续兴旺。唐朝政府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保障了丝路安全畅通和对西北地区加强管理,使丝绸之路在唐朝达到全盛。它不仅是东西方商品贸易的通道,更是东西方政治往来、文化交流的纽带。

作为丝绸之路东端的唐都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闻名的国际大都会,东西文化在此交融汇合,呈现出一幅斑斓绚丽的图景。

2、遣唐使 A 唐朝与东邻朝鲜、日本的交往尤为密切。其中,日本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交流。

在19世纪西方影响进入之前,东亚诸国形成了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

第五篇:高一历史练习册(第三分册)答案

高一历史练习册(第三分册)答案

第17课

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一、基础练习

1.960

契丹

陈桥驿

2.考试制度

殿试

弥封 3.B

4.D

5.C

6.D

二、拓展练习

7、宰相都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文人,很少有武将,以此避免武将专权;各类官职多用文人;文官地位高于武将;皇帝有“不杀士大夫’’的“祖宗之法”,尊重士大夫。

8、史料是:其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评价是:科举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为赵宋王朝选拔人才、巩固中央集权统治,起了积极作用。第18课

北宋中期的改革

一、基础练习

1.宋神宗

制置三司条例司

2.司马光

元祐更化

3.C

4.C

5.A

6.A

7.D

二、拓展练习

8、(1)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带来的各种后果。

(2)以整顿吏治为核心的庆历新政和以理财为主要内容的王安石变法,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第19课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一、基础练习

1.耶律阿保机

2.党项族

西夏

3.B

4.A

5.C

6.B 民族政权 建国时间 民族 杰出首领 都城 宋 960年 汉 赵匡胤 开封 辽 916年 契丹 耶律阿保机 上京 西夏 1038年 党项 元昊 兴庆 金 1115年 女真 完颜阿骨打 中都 元 1271年 蒙古 忽必烈 大都

二、拓展练习

8、(1)官分南北指辽设置的从中央到地方两套平行的政权机构,因办事机构分别设在皇帝宫帐的南、北两侧而得名。

(2)适应游牧文明的管理制度为国制,适应农耕文明的管理制度为汉制。

(3)在契丹人和北方诸族居住地实行适应游牧文明的管理制度,在南方渤海人和燕云十六州的汉人居住地实行可适应农耕文明的管理制度,从而有利于辽朝的统治。第2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基础练习

1.水稻

太湖流域

2.机户

江西景德镇

3.B

4.C

5.D

二、拓展练习

6、(1)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宋代江南农业生产的状况。如画面上树木茂盛,说明江南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田庄里的农民繁忙劳动的景象,反映了那时候江南社会比较安定,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还描绘了南方一人一牛犁耕的方法,说明宋代南方耕作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插秧与收获同时进行的情景,说明我国农业精耕细作水平攀升到一个新高度,等等。这些都充分展现了宋代农业生产的新发展、新气象。

(2)西汉时期,南方人口大大少于北方;唐代南方人口增加;宋代南方人口大大超过北方。

(3)南方赋税收入已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由此可见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4)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南方的政治环境相对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南方的自然资源得到更多的开发和利用;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7、(1)在“南海一号”沉船点发现了数万枚古钱币,其中年代最晚的是宋高宗主政时期的绍兴元宝。

(2)到过的港口:宁波(明州)、杭州、泉州、广州;驶向的地方:南洋(东南亚)、印度(南亚)、阿拉伯(西亚)。

(3)宋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商品,为海外贸易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宋代掌握了发达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在航海中使用指南针;宋代政府采取了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北方时有战乱,南方相对稳定,经济重心相对移向东南沿海等。

第21课

辉煌的科学技术

一、基础练习

1.毕异泥

活字印刷铅活字

2.蒙古国

阿拉伯

欧洲

3.C 4.A

5.B

6.B

7.A =、拓展练习

8、(1)原因:宋元时期,民族政权长期并立,战争频繁。外传经过:13世纪随蒙古国西征传人阿拉伯,后传人欧洲。

(2)主要成就:十二气历、《梦溪笔谈》。研究方法:实地考察,模拟实验,总结经验和规律。

(3)水运仪象台。韩公廉。(4)宋元时期,我国科技取得巨大成就,我国古代科技达到了顶峰,并对世界文明做出巨大的贡献。印刷术对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火药对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等。总之,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第22课

元朝的统一

一、基础练习

1.大都

商业大都市

2.意大利威尼斯

福建泉州

马可?波罗行纪 3.C

4.B

5.A

6.D

二、拓展练习

7、(1)材料一藩王使者质问元政权为什么不遵旧俗;依据是“本朝旧俗与汉法异”。材料二力主元政权必行汉法乃可长久;依据是“考之前代,北方之有中下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采纳了材料二的观点。

(2)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行中书省是地方行政机构。“考求前代之典”,即沿袭北宋时期的中央官制。

(3)中书省首创于隋唐。差别:唐的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而元中书省是最高国家行政机构;唐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8、原因: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和管理,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元统治者对历代统治经验的借鉴和发展。特点:行省统管地方军、民之事,权力很大,但行省从属中书省,服从皇帝统治,亦即行省隶属于中央。第五单元 单元练习

一、宋初军事改革的利弊得失

1.禁军

厢军

乡兵

2.针对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篡夺皇位而言。这一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3.首先,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的体制。其中,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一般由文官担任。其次,实行守内虚外、内重外轻的方针,令各地拣选强壮士兵编人中央禁军,地方上则留老弱者充任厢军和乡兵。再次,采取更戍法,轮流变换驻地,以防止将领分立割据、拥兵对抗朝廷。第四,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通过科举制度选拔文人担任军队的重要官职,以防范武将专权。

4.宋初军事改革彻底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混战、武将跋扈专权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此后,国家太平,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这是宋初统治者管理军队得法的结果。

5.C

6.不同:材料四认为,宋初军事、政治等方面的改革,虽然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但造成地方越来越贫弱。面对金军的大举进攻,地方军队土崩瓦解,造成金军长驱直人,攻占开封,北宋灭亡。评价:宋初军事改革有利有弊。“利”:将军权、军队收归中央,避免了地方势力与中央抗衡,防止了武将专权和分裂割据局面的出现。“弊”:由于地方军事实力薄弱,无力抵御少数民族政权的进攻,使北宋很快走向瓦解。

二、褒贬不一的王安石变法

1.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商:均输法;兵:将兵法、保甲法;士:科举新法。

2.扰民伤财,影响了社会的安定。针对一些社会问题,修修补补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改弦更张。

3.A

4.法是好法,只是因为用人不当,结果百姓“但受其害,而不见其利”。

5.王安石变法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一场进步的改革运动。其变法的一些指导思想流传至今。

6.答案不必强求一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如能从辩证的视角阐释则更好。

三、宋代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1.C

2.反对(或不赞成)。

3.北宋和南宋时期,少数民族契丹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蒙古族建立的元,先后与宋政权之间发生激烈冲突。虽互有胜负,但对宋政权而言,总体上是胜少败多。部分少数民族政权还进入中原,并确立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如金在南宋时期长期统治黄河流域;元还灭南宋,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

4.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北宋与西夏也达成和议;南宋与金达成“绍兴和议”。

5.都是以宋政权向少数民族政权交纳岁币银、绢等为代价订立的。

6.材料三认为,对宋朝而言,与少数民族政权议和是“图全之善策”。同意,但不完全赞同材料三的观点。理由:由于宋初的军事改革造成长期“积贫积弱”的局面,使宋朝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大都处于不利的地位,而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作为草原民族骁勇善战,正处在生机勃发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以牺牲部分利益换取民族间的和平相处是值得的。“澶渊盟而后两国享无事之福者且百年”便说明了这一问题。但一味的议和与妥协退让,带来的也往往是对方的贪得无厌和得寸进尺,使北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得不到保障。独立自强与奋起御侮,可阻滞少数民族的进攻,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如岳飞抗金就有效地阻滞了金军的南下,使南方社会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

第23课

明朝前期的经济与政治

一、基础练习

1.朱元璋

应天

2.中书省

丞相

宰相六部

3.B

4.A

5.C 6.D

7.D

二、拓展练习

8、(1)锦衣卫。

(2)朱元璋。加强专制统治。

(3)职责:职掌侦察、缉捕、审刑等,并有自己的监狱和法庭。地位:由皇帝直接指挥,权力凌驾于政府司法部门之上。

(4)其设置标志着皇权趋于极端,君主专制政体的集权程度臻于空前。第24课

明末社会危机与农民起义

一、基础练习

1.努尔哈赤

后金

皇太极

2.李自成 张献忠

大顺

大西

3.C

4.D

5.B

6.Ac Bd Cb Da

7、(1)满族兴起后多次打败明军,并不时南下奔袭,严重威胁明朝的统治。

(2)充任矿监、税使的宦官对工商市民恣意盘剥;赋税之外任意加派苛捐杂税;陕西等地区连年饥荒,民不聊生。

(3)正确。外部:满族兴起后,多次打败明军,不仅占据山海关外的东北全境,而且不时南下奔袭,窥测中原,伺机长驱直人。内部:矿监、税使的恣意盘剥,激起多次民变,削弱了明朝的统治;苛捐杂税致使民怨沸腾,社会矛盾激化;陕西连年饥荒、民不聊生,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二、拓展练习

8、(1)魏忠贤主要利用了皇帝特殊的嗜好、不亲理朝政的机会实现专权的。(2)皇帝觉察到大权旁落或新皇帝即位,宦官的伎俩便暴露无遗了。(3)宦官大多出身于社会下层,出于生活的无奈,才被迫从事这种“非人”的职业,他们的命运是可怜的。但有些宦官一旦掌握权力,又往往会做出一些祸国殃民、匪夷所思的事情,从这个角度讲,他们的行为又是可恶的。宦官既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副产品,也是君主专制统治的牺牲品。第25课

康乾盛世(上)

一、基础练习

1.南书房

军机处

2.沙俄

准噶尔部

金瓶掣签

3.D

4.A 5.A

6.D

7.B

二、拓展练习

8、(1)A台湾府;B驻藏大臣;C伊犁将军。A处:康熙时,清朝发兵攻占台湾,设台湾府,驻军守备,将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统一管理之下。

B处:雍正时,中央政府派出驻藏大臣,直接监督西藏政务;乾隆后,由驻藏大臣与**、**共同管理西藏,驻藏大臣监督**、**的转世程序。

C处:清朝历经三代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乾隆时又平定回部叛乱,统一了天山南北,随即派军驻守,设立伊犁将军,管辖当地的军务与民政。(2)特征:抗击外来侵略势力,平定叛乱分裂势力和地方割据势力;设置专门机构管理地方事务,加强中央集权。意义:维护了政权的统一,捍卫了领土的主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进一步巩固与发展,为今后的反侵略战争奠定了基础。(言之有理即可)

。第26课

康乾盛世(下)

一、基础练习

1.双季稻

北京

2.古今图书集成文字狱

3.C

4.C

5.C

6.C 7.B

二、拓展练习

8、(1)本题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从重视文化事业、传承传统文化角度谈“编书”的目的和意义;从推行文化专制以巩固王朝统治、钳制思想并阻碍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毁书”的动机和恶果,等等。(2)本题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从为政治统治服务的角度谈重视儒家著作;从农业社会的局限谈对科技著作的轻视;从统治者的心态等谈对西方科技著作的态度等。

第27课

明清对外贸易

一、基础练习

1.朝贡贸易

月港

闭关锁国

2.澳门

丝绸

白银

3.D

4.C

5.B

6.B

7.D

二、拓展练习

8、随着新航路开辟,欧洲商船东来,葡萄牙人以澳门为贸易中转的据点,使之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枢纽之一。以澳门为中心的转口贸易,将中国市场纳入世界贸易的网络之中。

第28课

早期的西学东渐

一、基础练习

1.16

耶稣会士

2.入乡随俗

思想文化

风俗习惯

西学

学问

3.A

4.B

5.D

6.(1)利玛窦

徐光启

(2)《几何原本》(前六卷)(3)利玛窦还与李之藻合作编译《同文算指》;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等;传教士还编译了水利技术专著《泰西水法》,机械工程专著《远西奇器图说》等;徐光启等参照西方历法,编成《崇祯历书》。

二、拓展练习

7、(1)由于与外国人往来较少,中国人对外国人存有怀疑、警惧的心理;君主专制统治严密,对百姓聚众防范严格。

(2)贡献“方物”,赢得统治者的好感和信任;适应中国国情,改变固有的传教方式,实行人乡随俗的调和策略(包括取汉名、习汉语、穿汉服、钻研中国典籍、遵行中国礼仪、允许中国信徒祭祖尊孔等,尽力迎合中国的思想文化和风俗习惯);注意打通官场关节,争取地

方官员乃至朝廷的支持;并以介绍西学、切磋学问的方法广泛结交士大夫。

8、(1)早期的“西学东渐”,尤其是引入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科学技术,使不少中国人藉此开阔了眼界,窥见一个原先全然无知的西方世界,进而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并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2)天文、历法、物理、数学、机械制造等自然科学领域,以及艺术、商业贸易等领域。(3)不必统于一说,言之有理即可。赞成说:因为这一时期,西方的科学技术、学术思想,以及商业贸易等确实有比中国先进的地方。不完全赞成说:这一时期的中国并非所有领域都落后于西方。第六单元

单元练习

一、极权政治的发展

1.内阁大学士。军机处。

2.特点:内阁协助皇帝决策,只在皇帝授意下参与机务,批答奏章;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区别:唐朝皇帝以下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分掌草诏、审核、执行职能,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明朝内阁实质上是皇权的组成部分。

3.言之有理即可。如:皇权越来越强化,对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曾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政治腐败,思想禁铜,导致社会矛盾激化,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4.可以有不同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是。内阁虽然只是协助皇帝决策的机构,但作为重臣的意见,皇帝也不得不考虑。

否。内阁实质上是皇权的组成部分,制度规定内阁必须完全遵照皇帝的旨意行事,不得妄提建议,不得自行其是。

视具体情况而定。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的开明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内阁与皇权的关系。皇帝开明,内阁可以有一定的发言权,客观上制约皇权;反之,则不可能做到。

5.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指挥,权力凌驾于政府司法部门之上,职掌侦察、缉捕、审刑等,并有自己的监狱和法庭。

6.文字狱。明代设置厂卫,是为了对地方实行更为严密的监控,以法外行事的特务政治加强专制统治,使皇权趋于极端,君主专制政体臻于空前。清代文字狱是清政府为维护统治而推行的文化专制政策。因此,无论是厂卫或文字狱,本质上都是君主专制统治强化的表现。

7.可以有不同观点,言之有理即可。如:不矛盾。康、雍、乾三代从总体上说政权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上也有一定建树。统治者为稳固自己的统治而实行文字狱,可以理解。

矛盾。作为“盛世”,思想文化的活跃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文字狱禁锢了思想,阻碍了文化发展,更加剧了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文字狱与“盛世”背道而驰。

二、经济发展的悖论

1.体现:移民屯田、休养生息(轻徭薄赋)。举例:三国时代,曹操在北方地区实行屯田,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汉初统治者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政策,轻徭薄赋,为社会生产恢复和发展创造条件,形成“文景之治”。

2.原因:经过元末的长期战乱,明初社会经济衰落凋敝,出现大量抛荒土地;天下初定,人民生活困苦,需要休养生息。影响:经过移民屯田等一系列措施,明朝前期社会经济迅速恢复,生产力逐步提高。

3.康、雍、乾时期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使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清朝前期,政权稳固,社会安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与发展;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加;家庭手工业不断推广,商品生产发展,商业日臻繁荣。

4.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一方面,社会内部的商贸发展使国家经济实力和财政储备大增,对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起着稳固和推动作用,有利于君主专制王朝的统治,所以市镇商贸有了存在与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封建统治者在对外关系上,无论是观念或政策,始终以“主”“仆”关系待之,海外贸易被纳入“朝贡贸易”体系;加上长期小农经济的自给和封闭,以及对外部世界的无知和惧怕,使为稳固统治而设的“海禁”与“闭关”随之而起。

三、早期的西学东渐

1.马可?波罗是沿丝绸之路东行来华的。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到利玛窦时代,西方人可以通过海上航线到达东方。

2.西学是一种新颖的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异质文化,最直接的表现为西方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早期的西学东渐,尤其是引人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科学技术,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不少中国人藉此开阔了眼界,窥见一个原先全然无知的西方世界。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

3.介绍图片的历史含义即可。如:迎合中国的思想文化和风俗习惯进行传教;结交中国士大夫阶层;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接受西方文化;促进中西交流等。

4.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统治者妄自尊大,无视西方科技的发展,拒绝学习先进科学文化,阻碍中国社会发展;闭关锁国的清王朝愈将落后于世界潮流,在资本主义殖民大潮面前将难以避免落后挨打的结局。第三分册

综合测试 第一部分

1.C 2.B 3.B 4.C 5.D 6.D 7.C 8.A 9.C 10.C 11.A 12.A 13.B 14.C 15.A 16.D 17.C 18.D 19.A 20.A 21.C 22.B 23.A 24.B 25.D 26.C 27.A 28.B 29。C 30.C 第二部分

31.(1)特点: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宋妥协退让。基础:以当时双方力量对比的均势为前提。

(2)不同:政治上西夏妥协接受册封,经济上岁币的内容相近而名称不同。其说明当时西夏的力量弱于宋,且双方都急于讲和。

(3)北宋初年,为消除分裂割据和武将乱政的隐患,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造成“积弱”局面。

(4)有。因宋的积弱,无力以战取胜,不得已而议和,避免更多的伤亡和更大的破坏,以争取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32.(1)南宋。因为材料提及的故都开封即北宋的都城。

(2)北宋时,南方经济地位已显得十分重要,到南宋时南方农业生产发展迅猛,水稻已跃居全国粮食生产的首位,太湖地区成为全国的粮仓;材料反映了两宋时期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完成的趋势。

33.(1)开放海外贸易能增加居民收入,稳定社会秩序;实行“海禁”则阻隔中外贸易,造成人民贫苦和社会不稳,沿海港口城市走向衰落,影响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

(2)材料一:海外贸易能使中外互通有无,增加人民和政府的收人;材料三:外国商品对中国无用,禁止对外贸易可以防止内外勾结,预防外来的侵扰。

(3)本题属于开放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得分。(针对盲目自大、自我封闭的心态,只要有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即可)34.(1)国力强盛,影响波及海外等。

(2)能从材料出发,提取信息,得出结论即可。(思路:北京城市规模宏大,繁华热闹,人口众多;商业繁荣,商业活动渗透到官民日常生活中;各地商人云集,是全国的商品贸易中心)35.(1)A元朝;B北宋;C五代十国;D南宋。排列顺序为:CBDA。

(2)南分裂到统一的发展趋势:五代十国时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北宋与南宋时期与辽、金等政权并立,实现局部统一;到元朝时期完成大一统。36.本题采用分级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所给答案与所要回答的问题没有任何关联。(0分)

第二层次:仅给出结论,未利用任何材料进行论证。(1 3分)

第三层次:给出结论,并组织材料进行论证。(4—6分)

第四层次:利用材料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论证。(7 10分)

第五层次:利用材料综合不同角度进行充分论证。(11—12分)

下载2010新版历史教材历史第七分册笔记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新版历史教材历史第七分册笔记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的历史笔记

    党的历史知识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19世纪中叶的中国,饱受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1919年5月4日,以学生斗争为先导......

    历史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历史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沙城三中许利珍 2018年3月20号,参加了初中历史教材培的培训,观看了视频。经过这次培训,我对教学方法与技能,以及所使用的教材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培......

    七年级历史教材演说稿

    七上历史教材演说 一、教材特点 1.构建了新的主题式初中历史教科书体系 最明显的变化是,明确划分出了单元,并在每一单元的前面加上了突出反映本单元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标题,如第......

    高一历史练习册第二分册答案(精选五篇)

    第0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练习册【参考答案及思路】 一、基础练习1、布衣将相、世袭贵族主宰政治 2、无为而治、豪族、土地兼并 3、D 4、A 5、D 6、D 二、拓展练习7、(1......

    上海会考历史基础知识过关(第五分册)

    第五分册 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鸦片走私的危害:鸦片泛滥,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虎门销烟的时间:1839年6月;领......

    高一历史第三分册 默写练习答案

    第三分册 默写练习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 一、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1、北宋建立: 2、文官体制 (1)军事上的表现:中央:“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

    近代历史纲要重点笔记(范文)

    近现代史1840~1949为近代史1949~至今现代史1842,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怎么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答:1,·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

    阅读七年级历史教材有感

    阅读七年级历史教材有感 (心得体会)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李丽 笔者在开学之际曾认真阅读了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开发中心编写的《中国历史》(七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