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意义学习的组织原则和策略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有意义学习的组织原则和策略
奥苏贝尔是美国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对我们来说,有意义学习是他最著名的研究。他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来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其中有意义学习有三个条件:一是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二是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三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相对应适当知识,以便与新材料发生联系。但是我们在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组织学习原则和策略,今天我们就详细来学习一下组织原则和策略的内容。
组织学习原则有三方面内容:
1.逐渐分化原则,这一类原则适合下位学习(这个概念比较熟悉,即从大概念到小概念的学习。所以逐渐分化原则就是先学大概念),就是先传授最一般的、概括性比较强的、包摄性最广的概念或原理。比如先讲动物的概念,再讲哺乳动物的概念。
2.整合协作原则(又名综合贯通原则):这一原则适合上位学习和并列组合原则,这一原则是,教师在运用演绎法逐渐分化出新的知识的时候,及时注意知识之间的横向贯通,及时明白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使新旧知识协调。
3.序列巩固原则:主要针对并列组合学习。此时,教师可以先易后难的进行安排。为了有效贯彻这三个原则,奥苏贝尔提出了具体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先行组织者是新旧知识之间的引导性材料,分为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
1.陈述性组织者是指,倘若其认知结构中缺乏适当的上位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则可以设计一个概括与包容水平高于要学习的新材料的组织者。在生物课上学习脊椎动物时,教师说:“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我们将讨论脊椎动物。所有的脊椎动物都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即它们都有一个背骨(脊椎)。我们将说到五种类型的脊椎动物,它们是哺乳动物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而且我们将分析这些动物之间彼此有何不同。例如,它们是热血的还是冷血的,它们是否长有头发、鳞或羽毛以及它们是卵生的还是胎生的。
2.比较性组织者(Comparative Organizer)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但原有观念不清晰或不巩固,学生难以应用,或者他们对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辨别不清,则可以设计一个指出新旧知识异同的组织者,这种组织者被称为比较性组织者。比如在生理学课上,教师说:“人类的循环系统类似于包裹的传送系统。红血球的工作像卡车,将必要的物质从中心分配站传送到全身各部位。动脉和静脉就像道路,连接着可以抵达各个传送点的路线。心脏就像仓库或中心站,卡车从这里装载物质并出发,空车返回后仍旧在这里重新装载物质。”
第二篇:浅谈有意义的学习
浅谈有意义的学习
有意义的学习就是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就是能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的学习,就是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学习,是让学生觉得有价值,有必要,有兴趣的学习,而不是传统的灌输式的学习,功利性的学习,教学的意义在于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为学习所累。简单地说,“有意义的学习”应该具备以下四大要素:第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第二,学习是自我发起的;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第四,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
针对以上“有意义的学习”的基本观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努力创设各种有利的条件,为学习产生“有意义的学习”架桥铺路。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转变教师观念
(1)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情感、有权利、有尊严和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
(2)课程观。注重书本知识向生活的回归,向儿童经验的回归,注重对书本意义的多样化解读。
(3)教学观。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转变教师角色
要把教师看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简单地说:“有意义的学习”是废除传统意
义上的教师的角色,而以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取而代之。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应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应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应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应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3、注重学习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
注重激励和发展的评价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保持学习热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只有学得好,他才愿意学习;儿童只有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他才乐于学习。因为学习的成功感、自豪感不仅是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根本源泉,而且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人格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在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
平时我在引导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时,经常用激励性和发展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刚开始,我在他们完成某一技术动作或完成某一教学任务时就进行及时的评价(通常以激励性的语言为主),同时在每节课后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哪里还有困难,然后自定目标,伙伴互相鼓励。等学完一单元后,让学生对这一单元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力越来越强,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提高了学生交流和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质疑创新能力,提高了
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篇:学习雷锋_做一个有意义的人
学习雷锋,做一个有意义的人
有这样一个人,他身高只有1米54,体重不足50公斤,他总是乐于助人,舍己为人,他虽然平凡,但是他的事迹却家喻户晓,每个人都很敬佩他,尊重他。他就是雷锋同志,是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战士。虽然他早已去世,但是雷锋精神之花却开放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学习雷锋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作为新时代中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将雷锋精神传承下去,努力做一个像雷锋一样对社会有意义的人。
如何做一个有意义的人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雷锋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做的好事都是建立在他认认真真、高质高量干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之上。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认真学习就是我们最主要的本职工作,只有我们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为祖国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因此,认真学习是成为一个有意义人的重要基础。
其次,乐于助人,奉献他人。雷锋在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服务群众。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中践行着雷锋精神:在公交车上,见到老人主动让座;看到地上有垃圾,捡起并扔进垃圾桶;看见有人有困难,立刻去帮助他……这些事看似轻而易举,但最重要的是坚持。我们要像雷锋同志那样,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把助人为乐的精神传遍大街小巷……
最后,热爱祖国,为祖国奉献力量。雷锋做好本职工作和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就是在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最后因公殉职更加体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作为21世纪接班人的我们,在学有所成、为他人服务之后更重要的是为祖国做出应有的力量。没有祖国的繁荣与稳定,何来幸福美满的家庭?对祖国的热爱与奉献就等于做最有价值的事,因此,热爱祖国,为祖国奉献一生是做一个有意义人最终的目的。
学习雷锋是一个有价值而艰难的事情,需要我们长期的奋斗和坚持。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却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努力成为一个像雷锋那样对自己、对他人、对祖国有意义的人。
第四篇:有意义的学习(写写帮整理)
请老师谈一谈对于有意义的学习的理解,并反思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举例说明。
答:我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有用的学习;一是指完善自我的学习。有意义的学习就是指所学的知识或技能是有用处的,不会让人学而无用。完善自我的学习就是指学习使学习者本人达到了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在我的教学中,我会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比如在学习“盐的水解”时提出:“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盐溶液会呈什么性?”这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当学生用实验探索过3种不同类型的盐呈现的酸碱性后,再进一步提出:“为什么有的盐呈酸性,有的盐呈碱性,有的盐却呈中性?这和盐的组成是否有联系?和平衡移动是否有联系?”这样就能进一步地激发学生形成有意义的学习顷向。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形成有意义学习的心向问题设计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原认知水平上,如学生经常面临挫折和失败,也就不能形成有意义的学习顷向。
第五篇:有意义的学习Microsoft Word 文档
:有意义的学习是指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通过学习,增长见识,开拓视野;通过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和素养;通过学习,能使自身的需求得到满足,能够发展自己的兴趣,并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下面我要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
首先,老师的教学对学生来说不仅有用,而且由于巧妙的方法使教学实现高效,引导得当是学习过程有趣。当我们接受了新课改理念,真正在教学中实践的时候,有趣、有效、有用这三要素的深入含义自然也就会明白,新课程改革也一定会顺利推进。
其次,在引导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时,我注重对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习惯的培养。让学生明白,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学习是自主获取知识,老师仅仅是引路人,学习过程不能完全依赖老师,必须自己参与其中,不能只当观众、听众。刚开始,我让学生学完一节课后开展自我评价,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哪里还有疑难,留下继续探索的空间,然后与学生共同设计习题,同桌互相考查。等学完一单元后,让学习对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小结,整理,让他们自己针对易出错的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并建立纠错本,把常出错的细小知识收集整理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强,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落实到学生个体的学习行为上,因此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自身的实践与探索,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融会领悟,进而内化为自己所有,真正实现学生爱学、会学、学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