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及影像革命

时间:2019-05-14 06:5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字技术及影像革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字技术及影像革命》。

第一篇:数字技术及影像革命

数字技术影像革命

#数字电影技术#

电影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历程。对于人类历史,一百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就其相对应的现代社会来说,却可说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是飞跃式的,电影的变化更为奇速。拿最早拍摄的电影来说,从《火车进站》到稍后的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它们与当代电影相比,尤其是当代好莱坞的那些商业主流电影相比,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在这电影百年发展历史中,正是通过技术的变革,我们才能一直在银幕上目睹种种视觉奇观。而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人们也推测着,在下一个一百年中,电影的未来将会是消亡,变异还是继续发展?

电影作为一项已经发展百年的艺术形式,因为它将商业、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如此成功,以至于现在电影行业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回顾上一个百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电影的变化具有重要推进作用的,是它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的电影技术的进步。可以说,科技是电影诞生、成长、发展、壮大的先决条件。从默片到有声片,从黑白到彩色,从标准银幕到宽银幕立体声,还有光学镜头、感光胶片、机械性能等等的或大或小的改进和变革,都给电影艺术的创造开拓了新的天地;尤其是七十年代后期以来,视频、电脑、激光这些新的高科技在电影的上的应用,更扩大了银幕的创造力,使其形象、语言焕然一新。如果没有这些高科技的发明,我们也就不可能看到现在的绝大多数电影。

但从电影制作的原理来说,现代电影拍摄方式和卢米埃尔兄弟当年拍摄《火车进站》时并无不同。只要现在的导演有耐心,他完全可以利用当年卢米埃尔兄弟使用过的摄影机拍摄出和现代电影并无太大不同的影片片段。作为例证,我们可以在《卢米埃尔兄弟和四十大导》这部电影中看到现代电影导演是如何运用一百年前的机器进行拍摄的。

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电影都是建立在化学感光材料的基础之上,包括拍摄、拷贝、放映等诸多环节,电影都完全依赖于胶片作为记录和存储媒介。虽然这种方式有诸多麻烦和不便之处,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人可以发明出更好的替代方法来。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作为电影基础的胶片摄影已经开始出现小小的革命曙光,这就是已经开始在电影制作中逐渐占据主流位置的数字技术。

作为数字电影技术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数字特效技术早在上个世纪中期就已经开始应用到电影制作过程中了。不过刚开始的时候,数字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还相当局部和有限,大多只是帮助导演把图像进行“无缝拼接”,消除原来“电影魔术”中明显的人为痕迹和不真实感。乔治·卢卡斯就是这方面的最早使用者之一,而他的《星球大战》系列影片也因此受益匪浅。许多观众恐怕到今天也不会忘记《星球大战》中充满立体感的太空战舰,10多米高的会走路的陆战坦克,还有那些嗡嗡作响的激光剑,这些逼真的视觉形象给了人们巨大的感官享受。

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带来的数字技术破天荒地把许多原来电影表现不了的题材变成了可能,依靠数字影像合成建立的全新的电影形式与风格,迅速加快了电影创造财富的速度。从依靠模型和图像剪贴的“电影魔术”到数字技术的跨越,就像给电影行业加入了催化剂,它所带来的无限可实现性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还促使导演把新的想象搬上银幕。看过《终结者Ⅱ》的观众,一定会对片中那个打不死的液态金属人T1000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没有人会记得那个大反派演员的名字,但人人都被银幕上那个自由流动变幻莫测的超炫怪物弄得目瞪口呆。这个数字特效第一次实现了“由数字创造出来的角色”完全压倒了“由人塑造的角色”,它在电影中成功应用的里程碑,带动了90年代美国电影广泛导入电脑科技的新趋势。而本片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更是“电影数字特效挂”的先锋人物,他拍摄于1984年的成名作《终结者1》如今看来只能算是微型特技片的规模,但当时已具石破天惊的效果。而他拍摄于1989年的电影《深渊》,其中外星人利用海水化为人脸形状的镜头,则可以说是为今后的液态金属人特效预演的暖身之作。

作为迄今为止全球电影票房最高的电影《泰坦尼克号》,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更是投入了大量资金用电脑制作出冰海沉船的壮观场面,创下了全球票房收入18亿美元的最高纪录。凡是看过《泰坦尼克号》的观众,都会深刻感受到其数字化的特技效果在影片中的惊人效果。在《泰坦尼克号》获得的11项奥斯卡大奖中,除了电影界最关心的“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外,其中“最佳视觉效果”奖则完全属于数字特技的贡献。

要制作出令人眩晕的史诗般的场景并非易事,在《泰坦尼克号》的制作过程中共动员了350台SGI工作站和200台 “阿尔法”工作站,以及5000GB的共享磁盘子系统,所有系统都通过网络联接。在整整两个月的时间里每天连续24小时进行数字特技制作,从未间断。这样,550多台超级电脑连续不停地工作了两个月,生成了20多万帧电影画面。在数字特技制作中,先把电影镜头拍摄出来的图像进行数字化,制造出数字化的人、数字化的船、数字化的海洋、数字化的浪花和烟雾。在制作过程中,为了产生数字效果,首先要将胶片上拍摄的每帧原始图像扫描后送入计算机中,并以独立文件存储。然后数字艺术家们在工作站上利用专门的软件,根据影片镜头提取和生成数字图像元素。生成了全部的数字图像元素后,数字艺术家们还要让各个数字图像元素颜色使之和原始相片一致。

这样大规模的数字特效制作最后产生的艺术效果也是惊人的。尽管这艘巨轮是用模型做出来的,远景中船上的旅客、海中的海豚,船行进中激起的浪花乃至远天的背景也都是用电脑合成出来的,但观众在观看电影时,却不会对这些从未真实存在过的景象感到怀疑。同时,在长镜头的表现上,由于有电脑特技的帮助,导演可以表现出原来根本无法拍出的效果。

杰克高喊“我是世界之王!”,镜头渐渐摇开,升入高空,泰坦尼克的庞大的船体成为了一个新的特写,镜头继续沿船的右弦向后移动,忽而穿过桅杆漫入烟囱里电脑合成的黑烟中,然后自然落到船的右侧,镜头下落中急速后撤,将泰坦尼克巨轮的整个身躯跳进画面中央,渐渐渐远离……在过去,如果不是一只飞鸟,观众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体验这样完整而又真实的视觉感受的。而当观众在银幕上看到泰坦尼克号巨轮再现当年的沉船场景时,那种震撼的感觉决非其他艺术形式所能替代的。

正是由于电影《泰坦尼克号》在商业和艺术上的巨大成功,电影制作行业开始大规模地向着数字化方向开始进军。其中,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则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如果说电影《泰坦尼克号》作为数字技术在电影应用中的一个颠峰,那么这两位导演就是通往这个颠峰过程中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坐标点。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好莱坞开始体会到数字特效技术的优势,一时间通过数字合成来拍电影蔚然成风。从《阿甘正传》中虚拟出电影镜头里的阿甘与历史镜头里的肯尼迪总统握手开始,数字特效技术在诸多电影中开始大现神威。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是电影特技的钟爱者,1993年他给世界的最大贡献就是让恐龙在地球上“复活”,而他依仗的就是数字特效技术。在影片中,当人们来到海中孤岛上的侏罗纪公园的时候,他们突然发现了在蓝天绿树间一只巨大的长颈恐龙在悠闲的吃草,随后镜头拉开,一个梦幻般的侏罗纪世界就这样展现在观众面前。而同时,电影的一个新境界也同时在观众面前缓缓铺开。不管后来以恐龙或巨兽的影片在技术上如何日斟完美,《侏罗纪公园》理所当然的保持着这类电影掌门之作的地位,人们谈论这类电影的时候都会时不时将这部影片作参照,因为它开创电影的一个新世代。

而一直作为电影特效技术领军人物的乔治·卢卡斯,他在数字特效技术领域的地位完全可以用华盛顿在美国历史中的地位来比喻。作为开创电影《星球大战》系列的导演,乔治·卢卡斯对于电影技术的狂热迷恋在极大程度上推进了电影技术的变革。他当年为拍摄《星球大战》系列而创立的“工业光学魔术”公司,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电影特效公司,我们所看到的绝大多数电影特效中,都有这个公司的参与。

1999年,卢卡斯感到此时的高科技可以让他那意犹未尽地想象力再次得以发挥,于是,一部几乎用电脑特技武装起来的《星球大战前传:幽灵的威胁》问世了。在这部影片在拍摄的过程中,演员们很多时候都是在蓝背景下举着不存在的武器和不存在的数字演员表演着对手戏,自己都不知道将来上到银幕后是个什么效果。而最终效果只有靠卢卡斯和他的电脑特技小组来把握了。在最后完成的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令人震撼的特效场面,尤其是飞车竞赛一段,将电脑特技在动感和速度上面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而在这场大规模的陆地战斗中,所有的画面都是利用计算机生成的。在这场大规模陆地战斗中,古冈军队所使用的防护圆罩以及整个光束效果、光束穿透效果以及着火的场面,是影片中最艰难的制作之一。这个场景中包括了对防护圆罩的攻击以及相关的光束粒子效果,制作人员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来制作这个场景。最大的挑战就是在战斗场面结束时,防护圆罩被机器人军队破坏,这个战斗场面使用了多达50至100层的镜头数,其中完美地结合了模型摄影和数字特效技术,以至于让观众完全分辨不出来这是利用计算机完成的虚拟画面。

乔治·卢卡斯在谈及数字技术对电影制作的影响时深有感触。在创作《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时,里面的绝地武士大师尤达还是一个木偶傀儡,甚至连转动身体都不可能,但到了《克隆人的进攻》这一集中,尤达不仅可以灵活地行走,而且还可以参加战斗。这就是是数字技术赋予了他更强大的生命,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更多的视觉享受。

不过,对于乔治·卢卡斯来说,他开创的数字特效技术并不是只为他一个人服务。在2000年3月举行的奥斯卡典礼上,横空出世的电影《黑客帝国》成为一个大赢家,它一举击败了《星球大战前传:幽灵的威胁》,赢得了最佳视觉效果和音响效果奖,从而开创了一种崭新类型的科幻影片。其中《黑客帝国》在视觉效果方面的成就,电脑特技自然功不可没。

影片中尼奥在天台上全身后仰躲避子弹、崔妮蒂腾空跃起视角360度旋转的镜头,已经成为了当今电影特效技术在电影中应用的一个经典场面。虽然出现在画面上的演员只有二三个,时间也只有短短几秒,但为了拍摄这样的镜头,电影数字特效人员从前期筹备到后期电脑处理却要花几个月的时间。但正是这个后来被称为“子弹时间”的特效场景,标志着电影特效技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所谓“子弹时间”是指,被拍摄人物几乎静止的同时,摄像机以其为轴心在周围飞快地旋转。很多人现在都知道,这段镜头实际上是在被拍摄的场景周围环绕着122台静止不动的摄像机,模仿一个可以任意速度运动的摄像机,然后制作人员再从不同角度拍下同一动作,最后输入电脑加工处理,后期再加上子弹飞行的动画。这个场景是如此之眩,随后出现的大量电影中都出现了对这个镜头的模仿甚至是赤裸的抄袭。《黑客帝国》导演沃卓斯基兄弟对这个现象感到很气愤,于是发誓要在续集中制造一个“无法抄袭”的特效场景。于是,我们就在《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中看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尼奥大战一百个特工史密斯的场景。

如果说《黑客帝国》第一集中的打斗场面是一场“功夫奏鸣曲”的话,那么“尼奥大战一百个特工史密斯”这段戏可说是“交响曲”了。当尼奥和特工史密斯走进院子的时候,他们是真正的演员。但是开打之后,画面中的每个人和每样东西都是计算机合成的。甚至包括镜头运动———镜头以难以置信的每小时200英里的高速运动———这种高速度,足以将任何真正的摄像机四分五裂。

铁杆影迷们即使在DVD上反复播放这段场景,也不会看出任何破绽。尼奥和特工史密斯由数字合成的面部,禁得起最挑剔的影迷检查,而数字合成的建筑背景,看上去老旧肮脏,也和真正的城市没什么两样。这就是“虚拟电影术”的魔力。

这种“虚拟拍摄”是先在电脑中将高清摄像机拍摄的实际环境以及人物相貌衣着等细节数字化后,在三维合成场景中再制作一个可以任意移动的虚拟摄像机,它不受任何时间和空间法则的限制,可以在空间中随意进行移动,可以在物体背后和周围进行任何特殊角度的拍摄。同时,演员的所有动作都利用动作捕捉器将这些动作进行数字化,这样如果导演沃卓斯基兄弟想要试试用另一种方式来拍摄打斗场面,就可以象是在一个实际场景中拍摄一样马上可以看到最后效果。不过作为一个无法被“抄袭”的特效场景,它的代价就是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这个打斗场面虽然时间只有五分钟,但整整拍摄了一个月,同时花费了数百万美元。对于这样高昂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来说,别的电影的确是无法复制和抄袭的。

作为当代电影的另一个代表作,电影《指环王》系列也同样全面应用了数字电影技术。作为一部高度数字化的电影,现代科技的拍摄和制作让观众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已经公映的《指环王1:护戒使者》夺得了第74届奥斯卡奖的“最佳视觉效果”奖,在这部电影中,电影的后期制作已经是一场数字化的科技革命。负责本片数字特效的新西兰威塔数码公司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资料库,把《指环王三部曲》的每一格画面都存进去,这样一来就能很容易地读取、分析和比对片中的每个细节。这表示片中的每一部分都能做数字化处理,从风景到光影的变化都能随意调整。他们最惊人的成果是《指环王:护戒使者》中出现的那些既邪恶又可怕的反派角色,完全是电脑动画的角色包括戈伦姆、树人、炎魔和索伦之眼等。整部电影约有1500个惊炫特效镜头,其中最为震撼的就是影片中的人魔大战场景。如果不使用电脑特技,要想把《指环王》原著小说中所述的战争场面搬上银幕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这表明剧组必须找到7万名壮汉扮演战士,他们必须个个都长得牛高马大,膀阔腰圆,然后穿上精心制作的盔甲互相厮杀。而且,在《指环王1:护戒使者》中,这个战争场面只出现了大约一两分钟。从制作成本上来说,虽然《指环王》系列的拍摄成本高达三亿美元,但这种拍摄成本也是不可能接受的。最后,这个场景利用了数字特效技术完美地被再现在银幕上。其中,兽人,精灵和人类组成的大规模集团军是由一个人工智能程序负责生成的,这些数码战士能够独立“思考”并投入战斗,甄别敌我。由于每个虚拟人物都拥有“独立视野”,导演杰克逊的制作小组可以从多达20000人的混战场面中单独点击其中一个,并通过“他”的视角观察战场。这个程序甚至能做到每一种族都有独一无二的战斗风格。

在《玩具总动员》之前的动画片制作,虽然有例如《美女与野兽》这样的利用数字特效技术表现三维空间的动画片出现,但整体来说,动画片基本上仍是沿用已有几十年历史的传统方法,由美术师在胶片上一页一页绘制。但是“皮克斯”(Pixar)公司制作的《玩具总动员》,无论人物还是背景,却全都是从头到尾利用电脑绘制完成,成为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部真正“三维电脑动画”,虽然在刚推出时曾有一些“角色表情生硬”等负面批评,但观众们趋之若鹜,全美票房高达3亿6千万美元。

此后,这种“三维动画电影”模式成为好莱坞票房制胜的法宝。《虫虫特工队》、《蚁哥正传》、《玩具总动员2》,再到2001年里梦工厂的《怪物史莱克》和迪斯尼的《怪物公司》的票房大收,正说明这股风潮的愈演愈烈。而今年刚刚上映的《海底总动员》也同样是“三维动画电影”,它现在已经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动画片。

作为一种数字特效技术在电影应用中的大胆尝试,2001年又一部具有革命意义的数字动画电影诞生了,它就是美国哥伦比亚三星电影公司耗资2.4亿美元,历时4年完成的《最终幻想》。它的惊人之举就在于首次完全运用电脑来塑造真人一般的角色,影片中没有一个真人,但是虚拟演员在线条、毛发、皮肤、纹理、表情等方面已经几乎与真人别无二致。这些虚拟演员的栩栩如生,几乎让观众彻底忘却了演员的虚拟身份,完全投入到一个电脑设计的虚拟世界之中,这是从前的电脑动画和科幻电影都做不到的事情。

不过对于当时的电脑技术来说,这部电影实在是一个太过于超前的大胆尝试。由于剧本和市场发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片的票房成绩很不理想,最后导致制作公司破产,使得后来者再也没有人敢继续这样的尝试。但数字科技的神奇已经开始让那些大牌演员感到震惊和恐惧。因为他们害怕越来越多的“虚拟演员”会抢了自己的饭碗。

2001年,由我国北京紫禁城三联影视发行公司投资的首部虚拟真人的CG电影《青娜》也诞生了。尽管数字模仿的真人“青娜”还不够细腻和完美,但这部花费200万人民币,耗时3个月,总共才5分钟的短片所蕴含的技术成份完全可与世界最先进的数字影像制作水准看齐。其制作汇集了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影视、广告、IT、数字技术等领域的高级人才上百人,且无一例外地使用国内的技术力量及现有设备,虽然没有太大的商业价值,但难能可贵的是该片算得上是为中国电影的CG技术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示范性探索。

全世界逐渐涌现的DV一族也成为形形色色数字电影里一支相当重要的力量。DV是数字摄像机的一种,对每个热爱电影的普通人来说,不用胶片的DV就是他们的梦开始的地方。随着计算机普及成长起来的DV一代,他们熟练使用各种电脑软件制作电影,以此表现自己的思考和现实生活。

价格低廉,使用方便轻巧的数字摄像机最先引起一些独立电影工作者的注意,他们追求与传统电影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显得特立独行。这些人往往年轻无名,缺少资金,而传统电影制作中的摄制成本、胶片费用、后期制作费用都越来越高,于是他们转向从拍摄到后期电脑制作都可以自行掌握的数字电影。如今,DV电影越来越多地被各种电影节接受,甚至发展成了电影界新的分支。DV也并不仅仅代表用DV来拍,而是一些新的拍摄手法。

1995年以拉斯·冯·特里耶为首的四位丹麦导演发布了Dogma95宣言,指出现今的电影太过讲求特效,却忽略了电影本身的精神,他们主张现场收音、用手提摄影、不事后配音、不用滤镜、以及拒用一切会美化画面的手法,此后在这个宣言的带动下,涌现出了一大批以DV拍摄的优秀电影,如《家庭聚会》,《白痴》,和《国王不死》等,有些人甚至把Dogma95电影看成了“DV电影”的代名词。

2000年,导演拉斯·冯·提尔完成了他以爱和牺牲为主题的“良心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黑暗中的舞者》,成为迄今为止其系列作品中最成功的一部。电影极富感染力,在2000年戛纳影展上拿下了最佳影片与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这也是DV电影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中获得的最高荣誉了。

近年,DV体现在真实美学上的特性受到几乎所有电影创作者的注意,一些著名的老电影导演如伊朗导演阿巴斯,法国导演侯麦,瓦尔达,德国导演文德斯和美国导演斯派克·李等,都曾公开表明对其的喜爱,并积极地探索DV电影的可能。

其中,被称作对电影本体创作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法国导演戈达尔,他的新片《爱的礼赞》透过三对情侣,呈现出爱情诞生、肉体激情、争执分离。由于其中一段运用了DV摄制再转为35毫米胶片,人们格外关心他对数码技术对电影的看法。这位年过70的大导演,则说自己只会使用打字机,不上网络也不关心数码科技,只觉得电视已经伤害了电影发展。但影片的彩色(后半)部分,展现了戈达尔对DV——这一新生事物的美学实验精神,尤其突出的是,镜头不再像以往的DV影片那样摇晃,使得画面充满躁动不安的气氛。在《爱的礼赞》中,高饱和度、几近失真的色彩,以及大量的叠化镜头、平稳画面使得DV影片既展现了独特数码魅力,又继承了传统的“戈达尔风格”。

随后,DV开始在一些商业电影中得到了应用。其中,由拍摄过《猜火车》的导演丹尼·博伊尔拍摄的惊悚科幻片《28天》就是一部使用DV拍摄完成的商业电影。作为一部低成本科幻片,他们采取DV拍摄不仅能够赋予影片不一样的质感,同时处理某些画面时也比较方便。特别是因为DV使用的便捷性使摄制组可以很快完成需要停止交通的伦敦实景拍摄,这是采用35mm摄影机难以达到的。表现遭病毒袭击后的伦敦废弃破败的景象是制作者们的一大难题,经过警察疏散交通,他们得以在一条大街上拍摄两个小时,动用10台摄影机,加以技术处理,完成了弗兰克驾车从空旷的街道穿过的镜头——最后看起来好像整个英国都成了废墟。

作为DV技术在电影领域的延伸,高清摄象机也开始在当代电影制作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4P高清数字摄像系统被许多专家认为对电影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真正实现了数码摄像在拍摄效果上基本可以取代胶片。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对后期的剪接,特效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夺面解码》是全球第一部运用这套最先进的数码摄像系统的电影。它的导演皮多夫虽然是首执导筒,但作为法国电影特技的先锋,他长年以视觉特效身份与《天使爱美丽》导演让-皮埃尔·热内合作,像《黑店狂想曲》,《童梦失魂夜》和《异形4》,部部都具令人咋舌的声光效果。这次他更是充分运用电影数码科技的最新利器,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营造出一个阴冷诡异的法国古都风貌。电影里有一幕描述原本晴空万里的大草原,忽然风云变色,乌云密布,整个过程不及半秒,其惊人的效果,也正是数字摄像机的功劳。

卢卡斯在拍摄《星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时,已经完全抛开传统的胶片电影机,全面采用了高清数字拍摄设备,拍摄整部电影没有使用一寸胶片。用高清数字拍摄系统,获得的最大好处就是拍摄的素材可以全部数字存储,因此卢卡斯可以将在澳大利亚拍完的片子通过光纤传回美国,同步加入数字特技。而在以前,先得把胶片冲印出来,转换成数字格式,然后加入数字特技,再还原成胶片形式的拷贝,而多次转换难免会使影像质量有所损失。数字技术曾经在电影中被当作特技的工具,不过,今天它对电影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工具”这个层次。一个数字电影的时代,正在一种充满幻想气息的绚烂背景下悄然来临了!

第二篇:《影像技术》范文

《影像技术》1刊物信息

2杂志简介

《影像技术》于1989年创刊,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中国感光学会与全国轻工感光材料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技术性期,也是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感光学会的会刊。在国内外影像界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影像技术》为《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收录期刊,也是《中国学会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于2001年4月《影像技术》已全文上网。《影像技术》封面(2张)

3杂志栏目 1.综述与发展 Development and Review 主要报导影像技术和影像材料及设备的发展状况。重点介绍数字成像技术和数字影像材料的进展和应用技术,并介绍传统银盐、非银盐感光材料的发展动态、科研、制备、应用、处理技术。2.印刷制版Graphic Arts 报导印刷制版感光材料的制备技术、应用技术和数字印刷技术。3.医学影像Medical Images

报导医学X线摄影、计算机X射线(CR)、磁共振成像(MRI)等医学数字影像技术和影像材料、影像处理技术。并包含影像诊断学、放射学、内视镜、医疗用热影像技术、医学摄影和显微镜影像。4.数码影像Digital Images 报导数字影像的记录和存储、处理和加工、显示和评价,及数码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遥感与航空摄影 Remote Sensing and Aerial Photography 报导航空摄影和遥感影像的设备、技术、材料以及影像处理技术与应用技术。6.微缩成像与特种照相 Microdefinition and Special Photography

报导缩微影像材料、成像技术和应用技术及公安刑事摄影、科技摄影、全息摄影等特种照相技术。7.工业射线照相 Industrial Radiography 报导无损检测的工业射线照相技术、相关设备以及应用材料(如:工业射线胶片)的制备技术、处理技术和应用技术;数字射线照相技术(工业CR)和无损探伤技术(NDT)。8.打印与输出 Print and Output 报导打印的新型设备、耗材、研发技术与应用技术,如新型输出介质、输出方式等。9.经营与市场Business and Market 报导影像设备、影像材料等的生产经营、前沿状况和市场发展状况。

10.知识窗口Popular Science 主要报导有关摄影技术、设备,成像技术、及应用技术的科普知识。11.名家名作Popular Science消息动态News Brief学会园地CSIST Activities 4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1992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 1997年荣获中国轻工业优秀期刊二等奖 2003年荣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实用医技杂志》1994年7月创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审批,由山西省卫生厅主管,山西省医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技综合性科技期刊。以医疗卫生单位、医学院校、部队厂矿医院的医疗、医技、管理、护理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医疗、医技等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临床诊疗、医疗技术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医疗、医技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实用医技杂志主要反映医学科研成果及学术动态,重点报道医疗卫生单位医技专业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及临床实践经验,反映国人外医技领域发展动态及科研成果。实用医技杂志设有专论、论著、实验研究、基础研究、调查研究、影像诊断、预防医学、综述、讲座、医学检验、临床研究、医学工程、药物研究、内窥镜与电生理、核医学、医院管理、临床1期刊简介

《实用医技杂志》隶属于山西省医药卫生期刊社,期刊社于1999年获得省级“青年文明号”,并于2002年荣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是第一家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的科技期刊杂志社。2004年期刊社获“山西省青年文明号活动十年成就奖”。2005—2008年期刊社连续获得“山西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07、2009两次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总编兼社长董海原2008年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山西期刊界仅一人);2009年获百名有突出贡献的新闻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山西省仅两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人(山西省科技期刊界仅一人),同年入选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2010年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 201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中医药文化目

设有实验研究、医用影像、检验病理、药物与制剂、内窥镜、电生理、核医学、输血与血库、医学工程、医技管理、营养、口矫、消毒供应、手术麻醉、康复理疗、医技与临床、疾控监测、护理技术、医学教育、健康教育、医学信息、专题报告、医技交流等,知

2.1 文题 应简明确切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用副标题,尽可能不用代号。文题以不超过20个字为宜。稿件中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和作者名拼音,中英文必须一致。

2.2 作者单位 按次序写在文题下一行作者姓名,后空一格写单位后用括号写邮政编。

2.3 摘要 采用结构式文摘,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撰写,以300。

2.4 关键词3-8个关键词,请采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须表》。

2.5 图表 凡文字能说明的内容尽量不用表和图,正文、表、图三者中的数据不应重复。统计表应另纸绘出附在稿件中,以便审阅。表有表题,图有图题及各自的序号。采用三线表或王字表,表中数据务必核实,综横这和一致,小数点后最少保留一位。表中需要说明的问题采用*,2个以上依次用*,**,***表示,置于表的下方,加“注:„„”。图的坐标要设计准确,刻度均匀,坐标轴上有数值,不用箭头。须用绘图笔,硫酸纸绘制,曲线应均匀圆滑,图面清洁,图中数字和符号应打印后植入,纵横坐标应同时有量及单位,例如t/min。统计学处理结果用P>0.05,P<0.05,P<0.01三档表示。

2.6 医学名词与药物名称 使用医学名词、药物名称应注意全稿前后统一。必须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公布的各科名词,医学名词不得随意缩写,如所用名词过长,而文件中又需多次使用则在第一次引用时在全名后加括号注明缩写。药物名称为准。

2.7 计量单位 按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标点符号、数字用法等均按国家标准执行。

第三篇:影像技术中英文缩写及术语

影像技术中英文缩写及术语

1.AEC-automatic exposure control-自动曝光控制(系统)

2.A/D-analog/digital-模/数(转换)

3.AP-anterior posterior-前后(位)

4.ALARA-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合理使用低(剂量)

6.CT-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体层摄影

7.CTA-CT angiography-CT血管造影

8.CTU-CT urography-CT泌尿系造影

9.CR-computed radiography-计算机X线摄影

10.D/A-digital/analog-数/模(转 换)

11.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12.DAS-data acquisition system-

数据采集系统

13.DR-digital radiography-数字X线摄影

14.DQE-detective quantum efficiency-量子检测效率

15.DICOM3.0-digital image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医学数字影像通讯(协议)

16表面遮盖成像技术SSD

17.FFD-focus-film –distance-焦点-胶片距离

18.Grid-铅条板

19.HU-Hounsfield unit-CT值单位

20.Hu-heat unit-(管球)热量单位

21.HRCT-high resolution CT-高分辨率CT

22.inch-英寸

23.I.I-image intensify-影像增强器

24.IP-image plate-影像板

25.kVp-kilovolt peak-千伏峰值

26.L-left-左

27.Lp/mm-线对数/毫米

28.MR-magnetic resonance 磁共振

29.MPR-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多平面重建

30.ms-millisecond-毫秒

31.mAs-milliampere second-毫安秒

32.PA-posterior anterior -后前(位)

33.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34.Pitch-螺距

35.Phantom-模具

36.QA-quality assurance-质量保证

37.QC-quality control-质量控制

38.R-right-右(侧)

39.ROI-region of interest-感兴趣区

40.RIS-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放射线信息系统

41.S/N(SNR)-signal to noise ratio-信噪比

42.3-DCT-三维CT

43.Town’s-汤氏(位)

44.WW-window width-窗宽

45.WL-window level

46.Water’s

-窗位-瓦氏(位)

第四篇:影像技术专业自荐信

自荐信

尊敬的各位医院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百忙之中垂阅我的自荐书,当您亲手开启这份自荐书,将是对我的过去的检阅,相信我,我定可胜任技术一员或者诊断人员。当您合上这份自荐书时候,也许已经为我打开了通往机遇与成功的第一扇门,初出茅庐的我热切盼望能有临近的社会竞争中找到合适的定位,因此如能加盟其中,将是我的成功与荣幸。

我叫XXX,已经从XX学校毕业。两年医学影像专业理论的学习形成了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严密的思维方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近一年的临床实践实习工作经历,我已经熟练掌握了CT、DR、CR、心电图及B超等方面的常见、多发病的诊断及相关操作,同时养成了沉稳、细心认真的工作作风及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渴望一份离家近、专业对口的工作,贵医院将是我的明智选择。请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尽职尽责,让您满意的同时并继续努此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为贵医院尽微薄之力。

此致敬礼!

自荐人:XXX

XX年 XX月 XX 日

第五篇:数字水印技术:概念、应用及现状

讲述了数字水印技术的概念、产生背景、分类、应用状况、研究动态和现实案例。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Internet的普及,信息的安全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当前的信息安全技术基本上都以密码学理论为基础,无论是采用传统的密钥系统还是公钥系统,其保护方式都是控制文件的存取,即将文件加密成密文,使非法用户不能解读。但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快速提高,这种通过不断增加密钥长度来提高系统密级的方法变得越来越不安全。

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需要进行加密、认证和版权保护的声像数据也越来越多。数字化的声像数据从本质上说就是数字信号,如果对这类数据也采用密码加密方式,则其本身的信号属性就被忽略了。最近几年,许多研究人员放弃了传统密码学的技术路线,尝试用各种信号处理方法对声像数据进行隐藏加密,并将该技术用于制作多媒体的“数字水印”。

二、数字时代的密写术 — 数字水印

数字水印(Digital Watermark)技术是指用信号处理的方法在数字化的多媒体数据中嵌入隐蔽的标记,这种标记通常是不可见的,只有通过专用的检测器或阅读器才能提取。数字水印是信息隐藏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嵌入数字作品中的信息必须具有以下基本特性才能称为数字水印:

1.隐蔽性:在数字作品中嵌入数字水印不会引起明显的降质,并且不易被察觉。

2.隐藏位置的安全性:水印信息隐藏于数据而非文件头中,文件格式的变换不应导致水印数据的丢失。

3.鲁棒性:所谓鲁棒性是指在经历多种无意或有意的信号处理过程后,数字水印仍能保持完整性或仍能被准确鉴别。可能的信号处理过程包括信道噪声、滤波、数/模与模/数转换、重采样、剪切、位移、尺度变化以及有损压缩编码等。在数字水印技术中,水印的数据量和鲁棒性构成了一对基本矛盾。从主观上讲,理想的水印算法应该既能隐藏大量数据,又可以抗各种信道噪声和信号变形。然而在实际中,这两个指标往往不能同时实现,不过这并不会影响数字水印技术的应用,因为实际应用一般只偏重其中的一个方面。如果是为了隐蔽通信,数据量显然是最重要的,由于通信方式极为隐蔽,遭遇敌方篡改攻击的可能性很小,因而对鲁棒性要求不高。但对保证数据安全来说,情况恰恰相反,各种保密的数据随时面临着被盗取和篡改的危险,所以鲁棒性是十分重要的,此时,隐藏数据量的要求居于次要地位。

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思想源于古代的密写术。古希腊的斯巴达人曾将军事情报刻在普通的木板上,用石蜡填平,收信的一方只要用火烤热木板,融化石蜡后,就

可以看到密信。使用最广泛的密写方法恐怕要算化学密写了,牛奶、白矾、果汁等都曾充当过密写药水的角色。可以说,人类早期使用的保密通信手段大多数属于密写而不是密码。然而,与密码技术相比,密写术始终没有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密写术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

如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古老的密写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新的机会。在研究数字水印的过程中,研究者大量借鉴了密写技术的思想。尤其是近年来信息隐藏技术理论框架研究的兴起,更给密写术成为一门严谨的科学带来了希望。毫无疑问,密写技术将在数字时代得以复兴。

三、数字水印的分类

数字水印技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1.按特性划分

按水印的特性可以将数字水印分为鲁棒数字水印和脆弱数字水印两类。鲁棒数字水印主要用于在数字作品中标识著作权信息,如作者、作品序号等,它要求嵌入的水印能够经受各种常用的编辑处理;脆弱数字水印主要用于完整性保护,与鲁棒水印的要求相反,脆弱水印必须对信号的改动很敏感,人们根据脆弱水印的状态就可以判断数据是否被篡改过。2.按水印所附载的媒体划分

按水印所附载的媒体,我们可以将数字水印划分为图像水印、音频水印、视频水印、文本水印以及用于三维网格模型的网格水印等。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会有更多种类的数字媒体出现,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水印技术。3.按检测过程划分

按水印的检测过程可以将数字水印划分为明文水印和盲水印。明文水印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原始数据,而盲水印的检测只需要密钥,不需要原始数据。一般来说,明文水印的鲁棒性比较强,但其应用受到存储成本的限制。目前学术界研究的数字水印大多数是盲水印。4.按内容划分

按数字水印的内容可以将水印划分为有意义水印和无意义水印。有意义水印是指水印本身也是某个数字图像(如商标图像)或数字音频片段的编码;无意义水印则只对应于一个序列号。有意义水印的优势在于,如果由于受到攻击或其他原因致使解码后的水印破损,人们仍然可以通过视觉观察确认是否有水印。但对于无意义水印来说,如果解码后的水印序列有若干码元错误,则只能通过统计决策来确定信号中是否含有水印。

5.按用途划分

不同的应用需求造就了不同的水印技术。按水印的用途,我们可以将数字水印划分为票据防伪水印、版权保护水印、篡改提示水印和隐蔽标识水印。

票据防伪水印是一类比较特殊的水印,主要用于打印票据和电子票据的防伪。一般来说,伪币的制造者不可能对票据图像进行过多的修改,所以,诸如尺度变换等信号编辑操作是不用考虑的。但另一方面,人们必须考虑票据破损、图案模糊等情形,而且考虑到快速检测的要求,用于票据防伪的数字水印算法不能太复杂。版权标识水印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类数字水印。数字作品既是商品又是知识作品,这种双重性决定了版权标识水印主要强调隐蔽性和鲁棒性,而对数据量的要求相对较小。

篡改提示水印是一种脆弱水印,其目的是标识宿主信号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隐蔽标识水印的目的是将保密数据的重要标注隐藏起来,限制非法用户对保密数据的使用。

6.按水印隐藏的位置划分

按数字水印的隐藏位置,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时(空)域数字水印、频域数字水印、时/频域数字水印和时间/尺度域数字水印。

时(空)域数字水印是直接在信号空间上叠加水印信息,而频域数字水印、时/频域数字水印和时间/尺度域数字水印则分别是在DCT变换域、时/ 频变换域和小波变换域上隐藏水印。

随着数字水印技术的发展,各种水印算法层出不穷,水印的隐藏位置也不再局限于上述四种。应该说,只要构成一种信号变换,就有可能在其变换空间上隐藏水印。

四、应用前景

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带来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问题,产生了许多新的研究热点,以下几个引起普遍关注的问题构成了数字水印的研究背景。

1.数字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数字作品(如电脑美术、扫描图像、数字音乐、视频、三维动画)的版权保护是当前的热点问题。由于数字作品的拷贝、修改非常容易,而且可以做到与原作完全相同,所以原创者不得不采用一些严重损害作品质量的办法来加上版权标志,而这种明显可见的标志很容易被篡改。

“数字水印”利用数据隐藏原理使版权标志不可见或不可听,既不损害原作品,又达到了版权保护的目的。目前,用于版权保护的数字水印技术已经进入了初步实用化阶段,IBM公司在其“数字图书馆”软件中就提供了数字水印功能,Adobe公司也在其著名的Photoshop软件中集成了Digimarc公司的数字水印插件。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市场上的数字水印产品在技术上还不成熟,很容易被破坏或破解,距离真正的实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商务交易中的票据防伪

随着高质量图像输入输出设备的发展,特别是精度超过 1200dpi的彩色喷墨、激光打印机和高精度彩色复印机的出现,使得货币、支票以及其他票据的伪造变得更加容易。

据美国官方报道,仅在1997年截获的价值4000万美元的假钞中,用高精度彩色打印机制造的小面额假钞就占19%,这个数字是1995年的9.05 倍。目前,美国、日本以及荷兰都已开始研究用于票据防伪的数字水印技术。其中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受美国财政部委托,已经开始研究在彩色打印机、复印机输出的每幅图像中加入唯一的、不可见的数字水印,在需要时可以实时地从扫描票据中判断水印的有无,快速辨识真伪。

另一方面,在从传统商务向电子商务转化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过度性的电子文件,如各种纸质票据的扫描图像等。即使在网络安全技术成熟以后,各种电子票据也还需要一些非密码的认证方式。数字水印技术可以为各种票据提供不可见的认证标志,从而大大增加了伪造的难度。3.声像数据的隐藏标识和篡改提示

数据的标识信息往往比数据本身更具有保密价值,如遥感图像的拍摄日期、经/纬度等。没有标识信息的数据有时甚至无法使用,但直接将这些重要信息标记在原始文件上又很危险。数字水印技术提供了一种隐藏标识的方法,标识信息在原始文件上是看不到的,只有通过特殊的阅读程序才可以读取。这种方法已经被国外一些公开的遥感图像数据库所采用。

此外,数据的篡改提示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现有的信号拼接和镶嵌技术可以做到“移花接木”而不为人知,因此,如何防范对图像、录音、录像数据的篡改攻击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数字水印的篡改提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技术途径,通过隐藏水印的状态可以判断声像信号是否被篡改。4.隐蔽通信及其对抗

数字水印所依赖的信息隐藏技术不仅提供了非密码的安全途径,更引发了信息战尤其是网络情报战的革命,产生了一系列新颖的作战方式,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

视。

网络情报战是信息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利用公用网络进行保密数据传送。迄今为止,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思路一直未能突破“文件加密”的思维模式,然而,经过加密的文件往往是混乱无序的,容易引起攻击者的注意。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利用公用网络进行保密通信有了新的思路,利用数字化声像信号相对于人的视觉、听觉冗余,可以进行各种时(空)域和变换域的信息隐藏,从而实现隐蔽通信。

五、研究动态

从公开发表的文献看,国际上在数字水印方面的研究刚开始不久,但由于有大公司的介入和美国军方及财政部的支持,该技术研究的发展速度非常快。1998年以来,《IEEE图像处理》、《IEEE会报》、《IEEE通信选题》、《IEEE 消费电子学》等许多国际重要期刊都组织了数字水印的技术专刊或专题新闻报道。----在美国,以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为代表的一批研究机构和企业已经申请了数字水印方面的专利。1998年,美国政府报告中出现了第一份有关图像数据隐藏的AD报告。目前,已支持或开展数字水印研究的机构既有政府部门,也有大学和知名企业,它们包括美国财政部、美国版权工作组、美国空军研究院、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德国国家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日本NTT信息与通信系统研究中心、麻省理工学院、伊利诺斯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剑桥大学、瑞士洛桑联邦工学院、西班牙Vigo 大学、IBM公司Watson研究中心、微软公司剑桥研究院、朗讯公司贝尔实验室、CA公司、Sony公司、NEC研究所以及荷兰菲利浦公司等。1996年5月30日~6月1日,在英国剑桥牛顿研究所召开了第一届国际信息隐藏学术研讨会,至今已举办了三届。SPIE和IEEE的一些重要国际会议也开辟了相关的专题。

我国学术界对数字水印技术的反应也非常快,已经有相当一批有实力的科研机构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中来。为了促进数字水印及其他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1999年12月,我国信息安全领域的何德全院士、周仲义院士、蔡吉人院士与有关应用研究单位联合发起召开了我国第一届信息隐藏学术研讨会。2000年1 月,由国家“863”智能机专家组和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召开了数字水印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中国科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方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深入讨论了数字水印的关键技术,报告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从这次会议反应的情况上看,我国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与世界水平相差不远,而且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思路。

目前,已支持或开展数字水印研究的机构既有政府部门,也有大学和知名企业,它们包括美国财政部、美国版权工作组、美国空军研究院、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德国国家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日本NTT信息与通信系统研究中心、麻省理工学院、伊利诺斯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剑桥大学、瑞士洛桑联邦工学院、西班牙 Vigo大学、IBM公司Watson研究中心、微软公司剑桥研究院、朗讯公司贝尔实验室、CA公司、Sony公司、NEC研究所以及荷兰菲利浦公司等。

1996年5月30日~6月1日,在英国剑桥牛顿研究所召开了第一届国际信息隐藏学术研讨会,至今已举办了三届。SPIE和IEEE的一些重要国际会议也开辟了相关的专题。

我国学术界对数字水印技术的反应也非常快,已经有相当一批有实力的科研机构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中来。为了促进数字水印及其他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1999年12月,我国信息安全领域的何德全院士、周仲义院士、蔡吉人院士与有关应用研究单位联合发起召开了我国第一届信息隐藏学术研讨会。2000年1 月,由国家“863”智能机专家组和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召开了数字水印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中国科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方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深入讨论了数字水印的关键技术,报告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从这次会议反应的情况上看,我国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与世界水平相差不远,而且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思路。

下载数字技术及影像革命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字技术及影像革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影像技术学》第二单元测验(造影检查-数字X线技术部分)5篇

    《影像技术学》第二单元测验(造影检查-数字X线技术部分) 班别:姓名:学号:分数: 一、 名词解释 1、 造影检查:2、软X线摄影: 3、密度分辨力:4、辉尽性荧光物质: 二、 选择题 1、 以下检......

    数字城管技术方案

    济宁市数字化城管项目建设方案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 中国电信集团系统集成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1月 目 录 1.概述..................................................

    数字媒体技术教案

    数字媒体技术教案 授课人:计科系1102班马俊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数字媒体技术 二、教学内容分析 1、通过本节课,使同学们更加深刻的认识数字媒体技术,并能加以应用。 三、教学......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

    @电话交换机可以按什么进行分类? 答:按交换机的使用对象,按呼叫接续方式,按所交换的信号特征,按接线器的工作方式,按控制器电路的结构。 @为什么交换设备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种影像检查技术的优缺点

    各种影像检查技术的优缺点 一、 MRI检查 优点:1无辐射损伤。2多参数成像与高对比度3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学诊断的提高4无骨伪影5任意方位断层直接成像6心脏、大血管形态和功能诊......

    影像技术副高职称论文发表篇数

    影像技术副高职称论文发表篇数 晋升副高级职称论文的要求具体有以下: 一、副高职称的评定过程中,副高职称论文发表的数量也是评价标准之一。我们知道每个地区在副高职称评定时......

    影像技术自荐信1[精选合集]

    自荐信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您百忙中垂阅我的自荐书,当您亲手开启这份自荐书,将是对我过去的检阅,相信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当您合上这份自荐书的时候,也许已经为我打开了通......

    服装业数字技术应用及人才需求调查研究3

    服装业数字技术应用及人才需求调查研究 ——针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学生的调查问卷 1.你现在就读于几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2.你就读于哪个专业? A.服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