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练习:《科学小品》单元写作导航二](含五篇)

时间:2019-05-14 06:22: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练习:《科学小品》单元写作导航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练习:《科学小品》单元写作导航二]》。

第一篇:【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练习:《科学小品》单元写作导航二]

语文·必修 3(粤教版)

单元写作导航二

素材积累

信念支持着人生。不可想象,人能够没有信念而活着。信念是呼吸的空气,信念是沙漠中旅人的饮水,信念是我们心中的太阳。世上没有任何力量能拆散由信念黏合在一起的团体。共同的信念铸成的铜墙铁壁,可以抵挡各种打击和侵袭;共同的信念结成的长链,可以攀上峻山险峰。当然,信念也有正确和错误、伟大和渺小之分。

名言

1.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念。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方志敏)2.你的信念应当成为你的甲胄,它驱使你勇往直前,不遇难而退。(安格尔)3.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泰戈尔)素材

“我信仰共产主义”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夏明翰用热血谱写的无产阶级战歌。1928年,夏明翰不幸被捕。在狱

中,他受尽酷刑,仍旗帜鲜明地进行斗争。敌人审问他:“有没有宗教信仰?”他不慌不忙地回答:“我们共产党人不信神,不信鬼,不像你们的蒋总司令,又当基督教徒,又当杀人刽子手!”敌人企图使他回答没有宗教信仰,以便宣布他放弃了自己的信仰。他识破敌人的险恶用心,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信仰共产主义!”当他赴刑场时,执行官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讲没有,他大声地说:“有,给我纸和笔!”于是饱蘸浓墨,在纸上飞快地写下了上面这首正气凛然的就义诗。然后,将笔往地一丢。夏明翰高大的英姿,使第一个行刑者两手颤抖,许久扳不动枪机,反动派不得不另换人„„

不图富贵要真理

方志敏烈士被捕后,敌人用高官厚禄引诱他,用严刑拷打折磨他,但他毫不动摇。他说:“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了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稀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却愿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稀罕舒适柔软的钢丝床,宁愿住在猪窝狗巢似的住所!不稀罕闲逸,宁愿一天做十六点钟的劳苦!不稀罕富裕,宁愿困穷!不怕饥饿,不怕寒冷,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屈辱、痛苦,一切难以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这些都丝毫不能动摇我的决心,相反的,能更加磨炼我的意志!”

在烈火中永生

乔尔丹诺·布鲁诺(1548-1600)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思想家。他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他说:“太阳周围,有六颗行星围绕它运转„„太阳并非是宇宙的中心„„宇宙中有无数绕着自

己的太阳运转的地球„„”这些思想与天主教义截然相反,所以死亡常常笼罩着他。布鲁诺只得到处流亡。后来,布鲁诺终于还是被黑暗的宗教裁判所送上刑场遭受火刑。在广场中央,布鲁诺被缚在高高的十字架上。他的脸色是苍白的,眼睛凝望着遥远的天空。烈火熊熊燃烧起来了,誓死不屈的“殉道者”吐出了最后的誓言:“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的。”

真题回放

(2011·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调查引来16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有28.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就本则材料看,考生只要能立足“诚信与诱惑”,围绕“面临极

大的诱惑,还需要讲诚信?还需要守护人生的信条吗?”给出自己的回答,围绕“义与利”“舍与得”“人性的脆弱与光辉”展开思辨,都是可以划入“符合题意”这一层级的。

具体说来,试题至少提到了两个写作角度:直接评述“最诚信的业主”的美德(可将业主“最诚信”与仅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相联系,提出因为“难能”,所以“可贵”);从调查结果显示的四种选择中,择其一作出道德评判。实际上还不止这些角度,比如统观四种选择,深思“选择的背后是什么”;也可转向思考,指出恪守诚信者理应得到物质上的奖励,如此,才有利于良好风尚的弘扬。如果考生偏离“人性”“诚信”去谈购买彩票的利与弊,则是离题、偏题。

【范文示例】

撑起一片诚信的蓝天

有人曾问我:“诚信是什么?”我说:“诚信是清泉,能说清你节操的一眼清泉。”有人曾问我:“诚信是什么?”我说:“诚信是浑然天成的美玉,容不下半点垢点。”也有人问我:“诚信是什么?”我说:“诚信是花,能给整个世界带来芳香的花。”

是啊!诚信是清泉。

我们生活的世界太需要这样的清泉,我们的周围有太多的欺骗和谎言,我们多么想拥有一片承诺于人,守信于人的蓝天,有人因为欺骗而失去了最珍贵的友谊,有人因为谎言而众叛亲离,也有人因为欺骗而走上了生与死的边缘,试想,我们身边没有欺骗,那该有多好啊!

有人为了信守承诺而至死不渝,那桃园里的三拜首,岂能忘记?关老爷的诚信又怎样?面对高官厚禄,面对加官晋爵,他毅然过五关斩六将,留下千古美名,只为一个“信”字。

诚信是玉,是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

它有着玉的清洁,它有着玉的高贵,它更有玉的坚贞,历来文人学士以玉为友,以玉为伴,这就是玉与信的融合吧!他们在玉的身上学到了信,一个传唱千古的立身准则。“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古人也有无信的代表,一代豪杰吕布,手持方天化戟,身骑赤兔烈马,那是何等威风,何等的英雄,可到头来,却为一个“信”字搭上了身家性命,他把承诺别人的话当作儿戏,只仗自己一身好武艺,那是他愚啊!那是他无信啊!假若给他一个机会,一个从信开始的机会,历史或许真的要重写。

诚信是花,是一花一世界的豪语。

是的,我们的生活更需要鲜花来装点,我们的人生更需要鲜花来陪伴,陶渊明先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诺言,与菊花结缘,他守望着那一棵棵诚实的菊花,活的多么自在,又怎愿与那充满欺骗、黑暗的统治势力同流合污?他做不到,他也不想做到,因为有那诚信的山菊为他作伴,他生活得很充实,很自然。

在这片诚信的蓝天,不需要欺骗,不需要谎言,要的只是那清澈的泉,坚贞的玉,芬芳的花,因为在它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字——“信”。

看!诚信的蓝天下站着三个人,你、我、他。

名师点评:文章须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而有理、有物需建立在言之有序的基础上。这“序”就是结构。本文的结构就很有特点:采取“总—分—总”的形式。开篇用比喻论证,总说诚信是清泉,是美玉,是鲜花。然后分别加以阐述,最后得出结论。层次清晰,有条不紊。扣题严丝合缝,观点明确突出。

作文演练

一位中国留学生刚到澳洲时,好不容易找了一份工作,然而招聘主管问他:“你有车吗?你会开车吗?这份工作没车是不行的。”为了这份工作,从未摸过方向盘的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会。”“四天后你开车来上班。”主管说。四天后开车上班,这位中国留学生做到了。他借钱买了一辆二手车,第一天跟人学开车,第二天摸索练习,第三天歪歪斜斜开着车上了路,第四天竟开着车去公司报到了。今天,他已是澳洲电讯的业务主管。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写作导引】

首先要正确审题,确定材料主题。这位中国留学生之所以能在四天内学会开车,开着自己的车前去公司报到,是因为“好不容易找了一份工作”,换句话说,就是有了找到工作的压力。有了压力,便有了动力,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才能发掘人生的潜能,创造生命的奇迹。由此可以立意为“有压力便有动力”“压力创造奇迹”。从材料的主题出发确定立意,一般来说,是材料作文立意的较好方法。

当然,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材料,只要和材料的内容相符,便可以看做立意准确。下面试着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挑战自我。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人只有敢于拼搏,战胜自我的缺陷与不足,才能打败外在的敌人。中国留学生面对困境,敢于向自我挑战,才取得了最后成功,成为澳洲电讯的业务主管。

(2)把握机遇。当今世界,竞争激烈,很多机会稍纵即逝。因此,机遇面前要好好把握,要有非凡的勇气与坚定的信心,为自己的成功创造有利的条件。

(3)绝境也能创造奇迹。常言道:“置之死地而后生。”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不给自己留后路,便能挖掘自己的最大潜能。项羽“破釜沉舟”便是很好的一例,材料中的留学生就是自己被逼到绝境才奋发而为、取得成功的。

(4)相信自己。方向对头,还得有自信,自信是通往成功大道的必由之路;有了自信,离成功也就近了一半。这位留学生正是凭着高度的自信,才做出了干脆的回答“有,会”,最后应聘成功。当然,自信还应正确估价自己的实力,并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写作中可选取自己较有把握的立意角度,注意做到结构严谨,论证深刻有力,语言有文采,写出具有特色的文章来。

【范文示例】

敢拼才会赢

朱元璋崛起草莽,扔掉讨饭碗,舍身于金戈铁马,拼出一片大明

江山;海伦·凯勒面对黑暗与无声的世界,她没有倒下,凭着顽强的毅力和超乎常人百倍的努力成为闪耀文坛的巨星;随后走来的张海迪、邰丽华,都以她们刚毅果敢的英姿见证了历史的承诺:敢拼才会赢!

困难当头,你没法退缩,唯一的选择就是勇敢面对,坚定果决地拼一把,用努力换取成功,闯过来的人都会说:“相信自己,没有什么不可能!”

曾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在四天之内学会开车,并且开着借钱买来的二手车,如约到达招聘公司。他之所以能够在对汽车毫无了解的情况下,应承下四天内买车学车开车上路,这本不易之事,不就是凭着一种拼搏精神吗?

困难来临不轻言放弃,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也成就了这个留学生的未来事业。如今,他已成为澳洲电讯的业务主管。

拼搏是一种刚烈而不过火的激昂,一种超越而不违背实际的奋进,一种青春永驻的自信,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活力。

你看吧,从古代数术专家祖冲之到当代数学巨擘华罗庚;从抗金卫国的岳飞到为民造福的袁隆平;从大唐诗坛的李白、杜甫到现代文坛的巴金、沈从文,哪一个不是在自信中求得发展,拼搏中铸就辉煌!

没有一个生命注定平庸,没有一个心灵自甘蒙尘,没有一个希望刚出炉时就意味着灭亡!那就让拼搏之声响彻心扉,回荡宇宙之间!

成长在当代的青年,尤其需要这种勇于拼搏的精神。我们肩负着祖国未来的重任,我们将引领时代的潮流,我们要闯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光明之路,面对前进路上的崎岖坎坷,我们怎能轻言放弃?我们需要自信,更需要拼搏!

年轻的生命不允许蹉跎等待,不允许踟躇退缩!“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短暂,韶华易逝,趁我们还年轻,伙伴们,拼搏吧!用我们的大爱与自信,用我们的智慧与果敢开拓我们的美好未来!

名师点评:本文中心明确,旗帜鲜明,始终围绕“敢拼才会赢”这一中心加以阐发,字里行间洋溢着自信的气息,充满着拼搏的豪情。文中多用短句、概例(祖冲之、岳飞等),使用大量排比,文采飞扬,一脉贯通。

与其说作者是在议论说理,倒不如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作者仿佛在动手之前已经酝酿充足,一下笔,满腔的激情便喷薄而出,洋洋洒洒,气势恢宏,处处显示着青春的气息,显示着张扬的个性。

写作操练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水从高原流下,自西向东,流入渤海。渤海的一条鱼逆流而上。它一会儿越过浅滩,一会儿冲过急流,穿过湖泊中层层的渔网,躲过了无数水鸟的追逐。它不停地游,最后越过山涧,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冰川。

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就被冻成了“冰鱼”,但它仍然保持着飞翔的姿势。

“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流而上,冲破重重困难,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地,虽死无憾。”一位年轻人感叹说。

“它没有正确的方向,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一位老者叹息说。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②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寓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从年轻人的角度出发,肯定渤海之鱼:

渤海之鱼勇敢就勇敢在于它走出了固有的生存环境,选择了与祖辈不同的生活方式,它的行为是一种超越,是对本族群长期形成的生命状态的超越。

渤海之鱼虽然被冻成了“冰鱼”,但它保持着飞翔的姿势,将自己的美好形象定格于历史的相框中。生命短暂,而精神永恒。

渤海之鱼成了冰鱼,这结局是悲剧,但它的生命过程分外的精彩,一路过浅滩,趟急流,穿渔网,躲水鸟,过山涧,挤石罅,上高原,览冰川,美在过程。人生亦如此,短暂中追求过程的精彩辉煌。

从老者的角度出发,否定渤海之鱼:

渤海之鱼虽然精神可嘉,但方向错误,任性随情,为一时的激情所促,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这启发我们,立志要适合自身的条件,不要盲目奋斗。

挑战自我是可以的,但不要走极端,适可而止才是智慧的人生策略。假如渤海之鱼到达一定的高度后审视前途,稍作停息,休整锻炼,待体能恢复、能力提高后再作更高远的追求,就不仅能够延长生命,而且可能游得更远。

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练习:单元过关检测第2单元 科学小品]

语文·必修 3(粤教版)

单元过关检测卷(二)第二单元 科学小品

(测试时间:150分钟 评价分值:150分)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漂浮(fú)

牲畜(chù)..滞留(zhì)永葆常新(bǎo)..B.慰藉(jiè)几率(jī)..鞭笞(chī)杞人忧天(qǐ)..C.膨胀(pénɡ)蹊跷(qī)..契机(qì)风驰电掣(chè)..D.模样(mú)点缀(zhuì)..矩形(jǔ)牵强附会(qiánɡ)..

解析:D项,强qiǎnɡ。答案:D

2.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属在超低温世界中,也变得面目全非;水银在常温下,是闪....

耀着银光的液体。

B.回到熟悉亲切的家,他心情平静,安之若素,幸福的感觉总是....那样绵绵不断。

C.人们使用所有这些药品消灭的目标或许仅仅是屈指可数的几种....杂草或昆虫。

D.这个厂为农民工办理了养老保险,外来劳动力吃上了“定心..丸”,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干好工作,回报社会。.

解析:A项,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B项,安之若素:表示面对不顺利的情况像平常一样对待,不符合语境。C项,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D项,定心丸:比喻能使思想、情绪安定下来的言论或行动。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强台风袭击这座海滨城市时,呼啸的狂风夹着密集的雨点哗哗地下了起来,一小时后部分地段积水便深达60厘米,交通一度陷入瘫痪。

B.今年4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爆发了甲型流感,世界卫生组织对此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

C.这份工作报告,不仅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县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改革和发展,而且指明了构建我县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方

向。

D.我市高新区不断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参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试验区”的建设。

解析:A项“狂风„„下了起来”搭配不当。B项,表意不明,“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歧义。C项,成分残缺,“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县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改革和发展”缺少宾语。

答案:D

4.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世间万物,人最宝贵。

②过去,人类更多依靠自然资源推动发展。

③而有一些国家,把物质资源开发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依靠外国资本和技术走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最终陷入发展困境。

④二战以来,一些国家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很快就实现了经济复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⑤在人类社会发展赖以依存的各种资源中,人才资源最具根本性,不仅决定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而且具有其它资源无法比拟的无限可开发性。

⑥这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⑦今天,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正在取代传统物质资

源,成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要素。

A.⑦⑥①⑤③②④

B.①⑤②⑦④③⑥

C.⑤⑥④③⑦②①

D.①⑥⑦③②④⑤

解析:①总领语段,引出下文,⑤紧承①对“人最宝贵”进行解说,②⑦从“过去”和“今天”两个方面对⑤中的“人才资源”作进一步讲解,所以恰当的顺序为①⑤②⑦,通过排除法可得出答案。

答案:B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年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骇,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抄①。

是时董卓迁天子都长安,卓因留洛阳。朗父防为治书御史,当徙西,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或有告朗欲逃亡者,执以诣.

卓,卓谓朗曰:“卿与吾亡儿同岁,几大相负!”朗因曰:“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阳九之会②,清除群秽,广举贤士,此诚虚心垂虑,将兴至治也。威德以隆,功业以著,而兵难日起,州郡鼎沸,郊境之内,民不安业,捐弃居产,流亡藏窜,虽四关设禁,重加刑戮,犹不绝息,.此朗之所以于邑也。” .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到谓父老曰:“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③东黎阳。黎阳有营兵,赵威孙乡里旧婚,为监营谒者,统兵马,.足以为主。若后有变,徐复观望未晚也。”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后数月,关东诸州郡起兵,众数十万,皆集荧阳及河内。诸将不能相一,纵兵抄掠,民人死者且半。久之,.关东兵散,太祖与吕布相持于濮阳,朗乃将家还温。时岁大饥,人相食,朗收恤宗族,教训诸弟,不为衰世解业。.建安二十二年,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明帝即位封朗子遗昌武亭侯邑百户朗弟孚又以子望继朗后遗薨望子洪嗣。

(节选自《三国志· 司马朗传》)注:①抄:掠夺。②阳九之会:指灾难之年或厄运。③宗:宗族,宗室。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客谢之

谢:道歉 .B.捐弃居产

捐:捐献 .C.此朗之所以于邑也

邑:同“悒”,愁闷不安 .D.不为衰世解业

解:懈怠 .

解析:B项,捐:抛弃。答案:B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监试者异之 .莫有从者 .B.唇齿之喻 .久之,关东兵散 .C.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 .执以诣卓 .D.为天下所仇 .为监营谒者 .

解析:A项,都是助词,相当于“的人”;B项,助词,的/音节助词,无意义;C项,介词,因为/介词,把;D项,介词,被/动词,担任。

答案:A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帝即位/封朗子/遗昌武亭侯邑百户/朗弟孚又以子望继朗后/遗薨/望子洪嗣。

B.明帝即位/封朗子/遗昌武亭侯/邑百户/朗弟孚又以子望继/朗后遗薨/望子洪嗣。

C.明帝即位/封朗子遗昌武亭侯/邑百户/朗弟孚又以子望/继朗后遗薨/望子洪嗣。

D.明帝即位/封朗子遗昌武亭侯/邑百户/朗弟孚又以子望继朗后/遗薨/望子洪嗣。

答案: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司马朗小时候就善于应答,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少年的敏捷与机智,这种才能在被董卓诘问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B.司马朗对冀州刺史李邵移家避难的做法很不赞成,一是因为移家于温不能真正避开灾难,二是因为李邵的离开会引起当地居民的骚乱,但他的劝阻并未起作用。

C.司马朗认为,如果董卓能够清除众多的恶人,广泛推举贤能的人才,仔细考虑,就能取得盖世的功业,董卓被他的忠心和诚意打动,最终放了他。

D.司马朗回到家乡,认为家乡也不是可以安居的地方,于是建议乡亲们跟他一起举家迁到黎明去,但父老们留恋故土,只有赵咨及家人跟着司马朗迁走。

解析:C项,司马朗并不真正认为董卓可以取得盖世功业,“董卓被他的忠心和诚意打动,最终放了他”属无中生有。

答案:C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①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东黎阳。(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司马朗有远见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司马朗知道董卓必定败亡,害怕自己被留下,就分送财物给董卓手下管事的人,请求返回故乡。(“见”“用事”各1分,句意1分)②这里是军队四分五裂交战争夺的地方,很难使自己安居下去,不如趁现在道路还可以通行,(带领)整个宗室向东迁往黎阳。(“及”“举”“东”各1分,句意1分)(2)①今寇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骇。②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③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④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东黎阳。(答对一个得1分,两个得3分)【参考译文】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地人。九岁时,有人直接叫他父亲的名字,司马朗说:“轻慢别人父母的人,也就是不尊敬自己父母的人。”

这个客人就向他道歉。他十二岁时,通过通经考试成为童子郎,监考的人因为司马朗身体健壮高大,怀疑他隐瞒了年龄,就讯问他。我的父族和母族,历代人都长得个头高大,我虽然年幼,却没有希望高攀的习性,少报年龄来求得早有成就,这不是我立志要做的事。监考的人对他的话感到惊讶。

后来关东的军队起事,原冀州刺史李邵家住在野王,靠近山势险要的地方,他打算迁居到温地。司马朗对李邵说:“唇齿相依的比喻难道只是指虞国和虢国吗?温和野王两地也正是这样;现在您离开那里而居住到这里,只是躲避早上灭亡的时刻罢了。况且您是郡国百姓中享有名望的人,现在敌寇还没有到来您就先迁走,依傍山地的各县百姓必定发生骚乱,这样就会动摇民心而成为违法乱纪的根源,我私下为郡内百姓的安危感到担忧。”李邵没有听从他的劝告。沿山一带的百姓果然发生骚乱,他们向内迁徙,有的还进行抢劫。

这时董卓迁移天子改都长安,董卓仍留在洛阳。司马朗的父亲司马防担任治书御史,应当向西迁移,因为天下各地纷乱如云,就派司马朗带着家属返回本县。有人告发司马朗打算逃跑,把他抓起来送到董卓那里,董卓对司马朗说:“你和我死去的儿子同岁,怎么这样辜负我!”司马朗于是就说:“您凭借高出世俗的美德,恰逢天下遭遇灾难的机会,清除众多的恶人,广泛推举贤能的人才,这确实是您的虚心纳下,殚精竭虑的结果。(这样下去)将会出现兴旺以致大治的局面。您的威势和德行因此盛大,您的功勋和业绩因此显著,然而战争灾难一天天兴起,各州郡纷乱不安,郊野四境之内,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他们抛弃了住房财产,到处流浪逃窜,虽然四面的关口设卡制止,对逃亡的人加重刑罚惩治,但仍然不能禁绝止息,这就是我忧愁不安的原因。”

司马朗知道董卓必定败亡,害怕自己被留下,就分送财物给董卓手下管事的人,请求返回故乡。他回到故乡后对父老们说:“董卓犯上作乱,被天下人仇恨,这正是忠臣义士发奋有为的时候。我们郡和京城境界相连,洛阳城东面有成皋,北面毗连黄河,天下兴起义兵的人们如果不能前进,那情势必然使他们停留在这里。这里是军队四分五裂交战争夺的地方,很难使自己安居下去,不如趁现在道路还可以通行,带领整个宗室向东迁往黎阳。黎阳有军营,赵威孙过去同我们乡里有姻亲,担任监营谒者,统领军队,足可以做我们的首领。如果以后有变化,再慢慢观望也不晚。”父老们留恋故土,没有跟着司马朗迁走的,只有同县的赵咨,带着家眷一起和司马朗迁往黎阳。几个月后,关东各州郡起兵,聚众几十万人,都集结在荥阳、河内一带。将领们不能统一行动,放纵士兵抢掠,百姓被杀死的近一半。过了很久,关东的兵散去,太祖和吕布在濮阳一带相互对峙,司马朗才带着家人回到温地。这一年发生大饥荒,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司马朗收留抚恤宗族里的人,教育自己的弟弟们,不因为是衰乱时期就放松学业。

建安二十二年,因患病去世,当时四十七岁。

魏明帝即位之后,封司马朗之子司马遗为昌武亭侯,有食邑百户。司马朗之弟司马孚又将其子司马望过继给司马朗,司马遗去世之后,由司马望之子司马洪继承其嗣。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7分)

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3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简要赏析“拂堤杨柳醉如烟”中“醉”字和“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的“忙”字各有何妙用?(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对乡村春天美景的热爱,(1分)对儿童天真快乐生活的欣羡。(2分)

(2)“醉”字用拟人手法形象描绘了柳枝在烟霭氤氲中低垂飘拂的情态。(2分)“忙”字突出了儿童放风筝兴趣之浓烈,刻画出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2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长桥卧波,______________?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2)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答案:(1)未云何龙 不霁何虹 高低冥迷

(2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三、本大题7小题,共3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6分)

使用核电仍是世界主流趋势

沈丁立

日本福岛核事故还在控制中。迄今,这一事件虽未酿成更大危机,但人们对民用核电的心情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各国对核能发展的决策都会变得凝重。

出于对核灾难的恐惧,部分发达国家的民众对核能使用不感兴趣。

就以目前拥有核电站最多的美国来说,在1979年发生三哩岛核电事故后,美国民众尽管继续接受使用核能,但都不希望核电站离自家太近,更反对在居住地附近建造新的核发电厂或在邻近地区储存核废料。资料表明,自三哩岛事件以来的31年中,美国没有兴建任何新的核电站,也没有在国内售出任何一座核反应堆。美国民用核能制造业的目光不得不转往国外,投向中国和印度这样快速增长的海外市场。

欧洲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政治上开始对核能予以限制,由于核能潜在的环境风险以及核技术民转军(即核武器能力扩散)的风险,核能被当作“政治上不够正确”的能源。德国政府于2002年制定政策,确定在2021年前关闭境内所有核电站,这将使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明确放弃核电的经济发达国家。当然,在2021年前,核能仍将是德国的过渡性能源。就是否继续使用核电,欧洲其他国家也已开始进行政策辩论,放弃核能逐步成为公共政策的一个选项。

但是,对当代世界的多数国家而言,将使用核能纳入“政治不够正确”的范畴,过于奢侈。对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是对经济正快速成长中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它们都因经济增长而深感能源短缺。尽管火力、水力发电仍构成其能源主体,但核能已成其难以拒绝的补充。目前,我国的核能使用约占全部能源消费的2%,在经济快速发展和能源供应的压力下,安全和稳健地发展我国的民用核能事业,也是我国难以回避的选择。

因此,停止使用核能和扩大使用核能这两种趋势是并存的,但在近期主流仍是核能使用的复兴,主要驱动因素是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我国的经济成长。但要使人类真正接受核能,下一代核能发电技术需要完善地保障核电安全。

最新提出的保障核电安全的技术途径,是新一代核反应堆以及核燃料的“本性安全”设计理念。它有三个要求:

一、即使反应堆的管理人员操作失误,核反应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动停机。

二、即使发生事故,反应堆堆芯不会继续产热,冷却系统仍能有效降温。

三、特殊外包装使核燃料在高温下不易融化破损,从而确保核放射性材料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最小。福岛核事故必将加深这些理念,加速下一代“本性安全”核反应堆的研发和投入市场。

中国民用核能正方兴未艾,他国的各种重大事故是我们研究防范的重要对象。日本福岛的核危机尚未解除,国人对核能看法肯定已有更新。可以预计,各地民众未来对在自家门口办核电将有更多保留,各地政府兴办核能需要博弈的对象将会增多,这对我国核能技术研发将提出更高要求。日本国土狭小,在福岛建核电机组实不得已,中国大批核电机组均放沿海一线,未能充分利用国土辽阔之优势,因此需要重审安全与成本的平衡。政府需要严审核能发展,正确选择电站场址,使用安全稳妥技术,确保万无一失。民用核能的发展,必先将安全臵于一切之上。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出于对核灾难的恐惧,欧洲发达国家的民众对核能使用已不再感兴趣。

B.鉴于核安全的考虑,当代世界的多数国家,已将使用核能纳入

了“政治不够正确”的范畴。

C.30多年来,美国尽管没有兴建任何新的核电站,但目前依然拥有最多的核电站,美国民众尽管不希望核电站离自家太近,但仍然继续接受使用核能。

D.最新提出的保障核电安全的技术途径,就是要从核事故的源头上解决问题,确保燃料系统的本性安全。

E.各地民众未来对在自家门口办核电将有更多保留,各地政府兴办核能要考虑的因素将越来越多,而安全,必将置于一切因素之首。

解析:A项,作者只是说“部分发达国家的民众”;B项,原文的表述是:将使用核能纳入“政治不够正确”的范畴,过于奢侈。

答案:AB解析:A项,作者只是说“部分发达国家的民众”;B项,原文的表述是:将使用核能纳入“政治不够正确”的范畴,过于奢侈。

答案:AB

1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福岛核事故必将加速下一代“本性安全”核反应堆的研发和投入市场。

B.中国大批核电机组均放沿海一线,我国过去在审查核能的安全与成本的平衡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C.由于核能潜在的环境风险太大,政府需要严格审核核能发展,正确选择电站场址是民用核能发展的重中之重。

D.尽管近期使用核电仍是世界主流趋势,但核安全在技术层面还存在很多难题没有攻克,放弃核能逐步成为诸多国家公共政策的一个选项。

解析:C项,正确选址不是民用核能发展的重中之重,核能的技术问题才是核能发展的重中之重。

答案:C

14.作者认为“近期使用核电仍是世界主流趋势”的理由有哪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一些发达国家近期仍然继续接受使用核能或把核能作为过渡性能源。(2分)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使全球能源短缺,尽管火力、水力发电仍构成其能源主体,核能是其难以拒绝的补充。(2分)

15.当前,我国应如何安全稳健地发展民用核能事业?请结合文

本,分条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研究他国的核事故,重视潜在的环境风险,正确选择电站场址。(2分)②加强核电安全的技术研究,加速下一代“本性安全”核反应堆的研发和投入市场。(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5分)

空气发电技术

人们常将风力发电视为最洁净、无污染的发电技术之一,但风力发电也有它的不足,在风力微弱的情况下,风车翼片无外力推动,就会静止不动,无法发电。另外,如果联网的风车群有部分不工作,只有几台运转就可能出现过载现象。电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如果没有电,后果难以设想。可是,电通常只能是发多少,消耗多少,难以存储。虽有一些存储方法,但成本昂贵,难以普及。

在深夜,居民和企业用电均处于低峰,如果是核电站或热力电站,便可以将水压进位于高处的储水站,当需要用电时将水排出,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那么,风力发电能否也仿照上述方式,将空气存储起

来,到需要时再使用呢?德国工程技术人员找到了一种存储空气的新方法,即在地下建一座大型储气站,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行存储。需要时打开阀门,由高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空气排放前,如果再用燃气加热,效率将更高。

70年代末,德国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发电站,它的两个储气站位于地下658米和800米,储气量为31万立方米,足够供功率290兆瓦的发电机组工作3小时。美国Norton电站储气站在地下800米,储气量达900万立方米,可发电2700兆瓦,相当于两个大型核电站的峰值发电量,可满足68万户居民的两天用电。

目前,该技术除了能应用于空气电站应急发电外,也是一种获取洁净能源的办法。如果将其与风力发电机组合使用,它将开辟一条全新的提供能源的途径。一个风力发电机群加上压缩空气电站,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看,均可以与油、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下。如我国的内蒙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建造风力发电机群,加上空气电站,将有取之不尽的能源。

风速高时,风力发电机群同时工作会出现电力过剩情况,这时就可以将空气压缩进地下储气站,到需要时再放出。

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少有人问津,原因是目前矿物能源的价格太低,以致人们还无需去考虑。一旦矿物能源耗尽,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严加限制,对洁净能源的需求就会骤然而升。当然,空气发电也并非是零排放,但与热力发电相比,仅是它的二十分之一,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至15克。如果该技术能够投入使用,那么它

将是生态能源领域的一项新突破。

16.空气发电与油、燃气、煤或核能相比,有什么优势?(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空气发电有取之不尽的能源,能源洁净,二氧化碳的排放是热力发电的二十分之一,(2分)可用于应急发电。(2分)

17.空气发电技术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请简要说明。(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空气发电技术,就是在地下建一座大型储气站,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行存储。(3分)需要时打开阀门,由高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该技术能应用于应急发电,是一种获取洁净能源新办法。(2分)

18.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无人问津,你认为空气发电技术有没有前途?(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空气发电技术有前途。(1分)因为,目前虽然矿物能源价格低,但一旦矿物能源耗尽,人类就不得不寻找新的能源,而空气是取之不尽的生态能源,空气发电技术的使用,将是生态能源领域的一项新突破,可以切实解决能源短缺的大问题。(3分)另外,空气发电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对保护环境有利。(2分)

四、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9.根据情境把下面的词语连成一段话(词语可以调整,不少于30字)①用“风、树、雨”表达自己获得荣誉、受到表扬时的心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风、树、雨”表达自己遭受挫折、受到批评时的心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示例)风拂过我微笑的脸庞,两旁的树在“哗哗”地鼓掌。晶莹的雨丝飘落下来,融进我受到表扬后的甜甜的心里。

②(示例)风在猛烈地抽打着树,树随之呻吟,大滴大滴的雨点溅到我的脸上,变成了委屈的泪水。

20.根据下列句子提供的信息,写一段介绍“飞行板”的文字,不超过70字(含标点符号)。

① “飞行板”是由水上运动爱好者、法国的弗兰基 萨帕塔研制而成的。

② 在“飞行板”的帮助下,人们可以像海豚那样在水中快活玩耍。

③ 这种装备需使用者将双脚绑在一双特殊的鞋子里。④ 这一双鞋附有一个很大的喷水器,用以提供上升力。⑤ 使用时,双手要拿着用以稳定飞行的喷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时要先揭示本质属性——水上运动装臵,然后逐句提炼主要信息,表述时要注意顺序合理,不要超过规定的字数。

答案:(示例)飞行板是水上运动装置。使用者将脚绑在特殊的鞋里,借在鞋上的喷水器提供的上升力,双手拿着用以稳定飞行的喷嘴,就可以在水中玩耍,(内容完整,3分;顺序合理,2分;字数符合要求,1分)

五、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比较,是生活中一种司空见惯的行为。有的人在与别人的比较中获得信心与动力;而有的人在与别人的比较中得到的却是气馁与压力。看来,比较是无情而又公正的。

你有这样的感悟或经历吗?请以“比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答案:略。

第三篇:【金牌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科学小品单元综合检测 粤教版必修3

第二单元过关检测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演练(15分,每小题5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洪峰即将过境,当地政府已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面对即将到来的洪峰,市民们却

,从他们身上感受不到一点紧张和恐惧。

(2)“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亚洲各国人民的梦想

。中国人民将在自己圆梦的过程中,推动亚洲各国人民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

(3)导演把身边的事编写成剧本,把发生在各行各业的典型事例

地展现在观众眼前,为群众贡献精彩的文艺节目,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A.安之若素

息息相关

栩栩如生 B.安之若素

休戚相关

活灵活现 C.安如泰山

休戚相关

栩栩如生 D.安如泰山

息息相关

活灵活现

解析: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安如泰山:形容安稳牢固,不可动摇。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栩栩如生:艺术形象的描述、刻画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答案:D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C.崇安髭蟾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前在崇安发现而得名。

D.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解析:A项,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或“的主要原因”。C项,语序不当,把“最初”移到“因五十年前”之后。D项,成分残缺,“改善”缺少宾语“的状况”。答案:B 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 , ,。

,。

①旨在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②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③从长远看,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④是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变革 ⑤涵盖了低碳能源、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多种经济形态

⑥也是从以化石燃料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又一次巨大进步 A.⑤①④⑥③②

B.②③④⑥⑤① C.⑥④⑤③②① D.⑥④①⑤②③

解析:该语段主题是对低碳经济的诠释;对低碳经济下定义之后,接着是说明其所涉及的范围及所具有的意义,由此可判定⑤①④排列与前文具有逻辑关联,由⑥的“也是”可判定⑥③②内容是对⑤①④的进一步补充说明。答案:A

二、阅读理解(42分,每小题7分)(一)(2015·课标全国高考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解析:A项,“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错,原文中的表述是“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即承认“艺术品的接受”是美学问题,只是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答案:A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解析:“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与“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二者不构成因果关系。答案:C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一性。

解析:“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是建立在“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的基础之上的。这里所说的“误读”并不是“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而是在文本规定的范围和方向之内,读者按照自己的方式对作品做出的理解。答案:B(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涨工资与幸福感

徐 贲

①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知道,涨工资一般是发生在物价上涨之后的。如果涨工资增进幸福感,那么物价上涨就是破坏幸福感。网上有人写道:“昨天去西单地下广场的那个豆花庄吃小吃,以前10块钱一碗的凉面竟然涨到了13块钱一碗,鸭血粉丝汤也涨到了7块钱一碗,可是那量却一点也没多。我旁边一个满头华发的老太太端着一碗豆花喃喃自语,怎么什么都涨价啊,前儿吃还7块钱呢。”

②首先,谁涨了工资便意味着他的购买力得到提高,购买力与满足人的基本欲望直接相关。满足欲望正是一般人对“幸福”最本能的理解。这种推理带给人的其实是一种无奈的幸福幻觉。由于公共信息的缺失,一般老百姓很难弄清涨工资和涨物价之间真正的消长关系。

③其次,谁涨了工资都会觉得自己有“运气”,而这种感觉比多买一碗凉面或鸭血粉丝汤更能让人觉得幸福。心理学家考斯米德斯和托比指出,“幸福来自某种意外的好事”。涨 工资便是这样一种被视为“运气”的意外的好事。涨工资并非人人都涨或一样地涨,有的人涨,有的人不涨,有的涨得多,有的涨得少。这是有幸涨工资者觉得幸福的一个主要原因。“运气好”不只是自己觉得幸运,还会受到别人的羡慕。心理学家列尔里说,“受到别人羡慕和赞扬特别能让人觉得幸福”。涨了工资的会觉得非常骄傲、光荣,在别人的羡慕和妒忌中享受到一种幸福感和优越感。

④但是这种幸福感是极为脆弱的,并不能持久。那往往不过是一种“比下有余”的暂时的心理满足,因为它随时都在被“比上不足”的不幸福感所抵消。就算是大家羡慕的公务员,工资涨在别人前面,但与某些“国企”人士一比(更不要说富豪大款们了),便觉得自己十分寒碜和委屈。他们仍然属于那些不能不为大蒜、大葱、凉面、豆花和猪肉涨价操心的人群。

⑤涨工资的幸福感是收入带来的幸福感的一个部分。许多研究都发现,对于幸福感来说,收入是一个相对的因素。当人的生活基本欲望得到满足,且有了相当程度的保证时,收入对于幸福感的提高作用就会大大减弱。人们常说的“钱买不来幸福”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说的(当然也有那种钱越多越贪婪的变态的幸福)。那些因涨工资而觉得幸福的绝大多数人,他们的基本欲望满足还没有达到“钱买不来幸福”的程度。对他们来说,收入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需要,柴米油盐、子女的教育、医疗、房贷等。因此无论他们自己觉得如何幸福,他们其实并不生活在哪怕还只是物质性的幸福之中。

⑥美国的“加图研究所”有一项研究指出,不能孤立地看待经济收入与幸福的关系,必须同时考虑到大的制度环境。“社会公正”要比只是“碰运气”的涨工资更能带来具有普遍意义、真实意义的幸福感。该研究还指出,前东欧国家人民的收入在当时不能算低,但人民的幸福感却比不上一些虽然贫穷但却相对政治自由、人民可以批评不公正分配制度的国家。

⑦哈佛大学教授、经济学家格里萨尔指出,幸福是包含价值目标的,因此,人们追求幸福的行为有时会显得是在降低自己的幸福。例如,有人觉得把钱花在别人身上比花在自己身上来得幸福(慈善捐款便是如此)。这种幸福是一种独立、自由选择的幸福。自由是幸福不可或缺的条件,不只是支配收入和金钱的自由,还包括运用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的自由。

⑧注重价值观是“德行伦理”思考幸福的特点。幸福不只是感到满足或快乐的情绪,更是一种关于“好生活”的理念。好生活的“好”是用“幸福”这个概念来表述的,亚里士多德觉得幸福或者好生活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一种进行中的生活方式,一种以德行为目的的行为,“幸福是一种完全合乎德行的现实活动”。许多人“以生活享受为满足”,更有许多人过着一种“明显奴性的生活,然而,却显得很是幸福”。

⑨20世纪后期出现了一些对幸福进行计量统计的“幸福经济学”。例如,有的用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作为指标,发现虽然富国比穷国的幸福度要高,但当人均值达到1.5万美元后,平均收入对个人的主观幸福感便几乎不再发生影响。中国人均收入远低于这个水平(至少对普通老百姓是如此),这成为涨工资特别能提升幸福感的一个原因。在收入之外,还有许多影响人们幸福感的因素,如免于焦虑和恐惧,人身、未来或食品安全有保障,有干净的环境、良好的医疗条件,政治权利、社会福利得到保障等。当人们感觉到这些因素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成为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时,涨工资便成为唯一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惠”。于是,它提升幸福感的作用也就带有讽刺性,这表现得特别明显和重要了。

(选自2014年21期《读者》)7.下列关于“幸福感”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涨工资总会给人们带来幸福感,哪怕这只是一种暂时的心理满足,随时都有可能被“比上不足”的不幸福感所抵消。

B.人们常说的“钱买不来幸福”,是指当收入能够保证满足人们的生活基本欲望时,收入就不会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了。C.幸福是完全符合德行的,而以满足生活享受为目的的生活方式,并不完全合乎德行,因而很难带给人们真正的幸福感。

D.根据“幸福经济学理论,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越高,那么人们的幸福感就越高。

解析:A项,以偏概全;B项,原文是“收入对于幸福感的提高作用就会大大减弱”;D项,原文是“当人均值达到1.5万美元后,平均收入对个人的主观幸福感便几乎不再发生影响”。答案:C 8.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引出话题,第②③两段指出涨工资会提高购买力,会使人觉得自己有“运气”,因而涨工资者在主观上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B.第④段承接上文,指出涨工资带来的幸福感是脆弱的;第⑤段进一步指出,因涨工资觉得幸福的人,其实没有生活在幸福中。

C.第⑥段从美国相关研究指出,看待幸福,不仅要看经济收入,还要考虑到大的制度环境;第⑦⑧两段进一步阐明幸福的深刻内涵。

D.第⑨段指出,由于中国人均收入不够高,而且影响人们幸福感的其他诸多因素又不在掌控之中,因而涨工资特别能提升幸福感。

解析:B项,以偏概全,原文是“那些因涨工资而觉得幸福的绝大多数人”。答案:B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涨工资意味着购买力提高,而购买力的提高能增强满足欲望的能力,这使人们觉得幸福,但物价上涨却削弱了这种幸福感。

B.涨工资者觉得幸福是因为涨工资并非人人都涨或一样地涨,有人没涨,有人涨得比自己少,觉得涨工资是一件意外的好事。

C.有人慈善捐款,把钱花在别人身上,这种追求幸福的行为并没有降低自己的幸福;相反,这是一种独立、自由选择的幸福。

D.“碰运气”的涨工资带给人们的幸福感往往是脆弱的,而“社会公正”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感则更具有普遍意义、真实意义。

解析:B项,涨工资是意外的好事,“这是有幸涨工资者觉得幸福的一个主要原因”,并非全部原因。答案:B

三、表达交流(13分)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7字。(4分)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①

,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本国本民族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②

。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③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解析:①处是假设,内容与“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相关联。②处上文是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应该填写对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的态度。③处根据上文“只有”,这里应填写“而没有”,再根据下文的“强弱”“大小”确定内容。

参考答案:①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 ②也要承认和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 ③而无高低优劣之分

11.近代西方社会发展史表明,数学活动的中心(数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突出成就)在地理上总是与当时政治、文化、经济发达的中心大致吻合。请根据以下图表所示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处缺少的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洁,语意连贯。(6分)

从15世纪开始,数学活动的中心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又返移欧洲,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中心的转移而在欧洲不同国家之间转移。文艺复兴时期,伽利略等人在天文计算的成就标志着数学活动中心转移到了意大利;这个活动中心A

;B

数学活动中心。

解析:图表中三个时期、三个地点分别对应当时的文学成就,文段也有三句话分别予以阐释,三句话的关键词都是“活动中心”,根据关键词的不同位置,选用不同的句式表达。

参考答案:A随着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转移到了英国,它的标志是牛顿对微积分的研究及牛顿学派的学术成就 B其后,受18世纪大革命的影响,加上蒙日对微分几何的贡献和蒙日学派的研究成果,法国成为

12.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15字。(3分)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因此,即使我国大陆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极小。

解析:本题为概括题,要先找出概括的区域——“我国大陆海区„„10次地震海啸”,再划分层次,即这一区域从哪几方面陈述的,然后选择最为精当的概括词或短语作答。参考答案:①海区特点;②地质构造;③历史记载。

四、作文(50分)1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总结为碎片化阅读。近年来,“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某知名媒体: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某史学博士: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某诗人: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

某学者: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

某全国政协委员:《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结构吗?善待碎片化阅读,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们,利用阅读终端阅读也不错。

以上讨论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范围。

写作提示:材料先给出碎片化阅读的定义,再交代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的讨论。学生作文时只要围绕“碎片化阅读”现象展开自己的思考就在范围之内。

(1)碎片化阅读产生原因分析。科技进步、阅读载体的变化、人们的浮躁求快心理„„(2)表达对碎片化阅读现象的褒贬态度。碎片化阅读是一种阅读的方式。碎片化阅读太浅,不够深度。(3)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分析。

阅读便捷,可充分利用每日零碎时间,上班途中、午睡前等边角时间来阅读;阅读更广博,可以让更多人进行海量资讯浏览;阅读者可以更有选择性地进行个性化阅读;更容易抓住关键信息„„

催生“标题党”“头条控”等;更容易断章取义,易造成误读,淹没真相;看了大量的信息,却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微博微信等碎片化信息占用人们大量的时间,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不利于学术研究;会造成一代人的浅薄盲从„„

(4)碎片化时代,该怎么做? 各种客户端等信息推送者有责任推送那些准确且更有深度更有含金量的信息;阅读者要形成随手积累碎片信息的习惯,碎片化时代更考验每个人对知识的整理能力;传统阅读不可废,享受碎片化阅读的便捷的同时可以多进行经典阅读;对待满天飞的碎片化信息,要更清醒,能辨识,不盲从„„ 例文:

碎片化阅读与破碎的个体

易恺诚

如果说有什么文化比不阅读的文化更糟糕的话,那就是当下社会流行的碎片化阅读文化。在铺天盖地的讯息流的冲击下,完整的、深入的、包含分析阐释工作的“深阅读”,正在逐渐被浮光掠影的浅阅读取代。

当深思熟虑、严肃理性沦为鸡零狗碎、东拼西凑的碎片时,阅读的本质便发生了扭曲。而这,是阅读的悲哀,更是文化的悲哀、个人的悲哀。

碎片化阅读暴露了时代文化生活破碎残缺的问题。真正的阅读是不可复制的个人体验,它能带给人精神的触动与心灵的升华。萨特曾这样描述自己的阅读体验:我在书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又在书里重新开始我的生命。完整、深入、全神贯注的阅读,才能直抵灵魂最深处。而碎片化的阅读,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早晚刷几条励志微博,公交车上用眼一瞥今日新闻,下班后用电子书“秒杀”网络小说——我们将阅读时间分解,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填充,在急促的生活节奏下挤出一点精力享用一碗速成的心灵鸡汤。但是我们却忘了鸡汤虽好,却不管饱。碎阅读,难以带给人内心的震撼与哲思的洗礼,更遑论精神境界的提升。

碎片化阅读不仅反映出破碎的生活,更折射出个体精神碎片化的困境。碎片化的,难道仅仅是阅读吗?我们的社会结构是破碎的,利益关系维系的社会,粗暴地将人沦为原子化的个体,自私的信息攫取大行其道,我们的生存语境是破碎的,无力理解长篇巨著和深邃哲理,对功利与平等的渴望令人奋不顾身投身于成功学的罗网。我们的文化审美是破碎的,教授为官、文坛出位,种种文化怪象陋习不断跌破公众对学术与文艺的认知底线,文化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碎片化的中国阅读,背后是一条完整的碎片链条:社会碎片化、人文碎片化、精神碎片化,最终个体分崩离析,成为碎片化时代的链条上的一个牺牲品。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里警告人类:我们将毁于自己所热爱的东西。碎片化的阅读正是碎片化了我们。社会风气浮躁,群众理性缺失,功利主义盛行,道德底线瓦解,价值体系崩溃——碎片化阅读现象是对阅读现状的警示,更应为时代文化的失落与精神文明的失陷敲响警钟。

我不希望预言成真:“我们真正感到悲哀的,不是因为不会笑与不会思考,而是我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笑与为什么不再思考。”碎片化阅读,会让我们不再思考么?

第四篇:【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练习:单元写作导航四]

语文·必修4(人教版)

单元写作导航四

素材积累

永远的苏武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恋。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忠心,给人性涂上了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衰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笳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传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著与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方才是历史永恒,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真题回放

(2014年新课标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

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方法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的重心,是选手在比赛中的做法,而这个“做法”的关键,就是变“竞争、对抗”为“互助、合作”,使双方都获得成功,作文就可以以此来立意。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是拼个你死我活,还是通过合作、互助来促进双赢,使各方都获得发展?在全球一体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合作互助,共同发展,已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只求自己生存与发展,不顾甚至损害他人利益的做法,最终会被人摒弃。同时,这篇作文可能会出现一种问题,就是有同学会抛开“竞争”这个背景,孤立地谈“合作、互助”,例如谈一个团队内部“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或者赞美生活中“互助友爱”精神的可贵,而忽略了材料中的“比赛”、“决定胜负”等这些因素,这显然属于对材料把握不全面。但这样写,也还没有“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也应该是符合题意的,对得分影响不大。

材料最后没有给出明确的立意指向,却是一个明确的“不确

定”——“这种做法当场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并且“事后,相关的争论还在继续”,这就告诉了考生们,命题人对“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桥”这一做法,并没有明确肯定,也没有明确否定。因此,考生也可以对这种违背比赛规则的做法提出异议,谈遵守规则。根据材料中“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考生们还可以谈思路与方法上的创新问题。

范文欣赏

善意地突破规则是一种创新

学校运动会的“山羊过独木桥”比赛中,两位同学未按规则,一人下桥一人通过,而是二人在桥上相互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这是比赛中积极、善意地创新,裁判应对这种突破规则给予理解或支持,不应质疑或反对。

四年前,马云曾表态,“饿死不做游戏”。时间过去了四年,马云开始涉足游戏领域。这是马云的食言,但这也是企业家突破大众约定俗成的规则或看法,积极顺应市场规律的转变。

提供好的游戏和提供好的网购一样,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利人利己。而不是“游戏不能改变中国,游戏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国家将来怎么办”?

四年间,马云没有饿死,还更加赚钱了,赚了钱的马云一定重新审视了规则,并颠覆了规则。马云这么做似乎欠缺了什么,但马云没

做错什么,这仅是一个企业家的决策,是对成俗的观念(规则)的转变。

在“独木桥比赛”中,这两位同学也是如此,是对比赛规则观念的转变,是创新。

孔子曰:“言必信,行必果。”这已是世间约定成俗的规则。但孔子的这句话还有后半句:“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这句话大概意思是,言必信行必果的是小人。孔子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言而有信,行而有果,而不是极端、教条的必信、必果。

“独木桥比赛”中,对两位同学的创新有异议的裁判就是孔子曰中的小人,因为其异议是对比赛规则理解的必信、必果,是教条和极端的。学校里的运动会,不论怎样,目的是鼓励同学们快乐、自信、团结等等,而不是强调呆板、保守、因循守旧。所以两位同学没做错什么,相反,他们的创新应该鼓励与支持。

范文点评:这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文章的标题就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善意地突破规则是一种创新”。开头部分,该考生先简要地概述了材料的内容,然后定性为积极、善意的创新,从而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呼应了标题。论证部分,先从正面举马云对游戏态度的改变为例,材料新鲜而典型;然后引用孔子的名言,道理论证,说服力强。结尾部分回到材料,切中要害,同时也照应了观点。

作文设计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一人开车赶夜路。对面车辆疾驰而来,他很有礼貌地把刺眼的远光灯转换为柔和的近光灯。但对方却依然打着远光灯疾驰而过,强光刺痛了他的眼,他心里很是不快。在白光晃眼中,他又迎来了下一个远光灯主义者——这次他有点愤怒了。

有人愿意永远为别人把远光灯变过来吗?于是他决定下一个不管是谁,坚决打远光灯。不一会儿,一辆打着远光灯的车急驰而来。他没有把远光灯变过来,对方也没有。对峙似的,两道刺目的白光直射对方的眼睛。但在交错的瞬间,对方忽然良心发现,将远光灯改为近光灯,他在瞬间也变换了过来——那是个双方都感到惬意和温暖的时刻。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范文

当蛮横遇上谦和

岁月流转,时光飘逝,驾一叶扁舟于烟波浩淼,叹秋水长天一色,赏霞落鹤舞白沙,一种对称的美,一种和谐的美,一种浑然天成的美。山水相映,海天同色,自然界的万般美景向我们传递和谐的信息。

不仅仅是自然界,社会亦是以和为美。没有人会喜欢蛮横无理者,正如没有人会赞赏肆虐无忌惮的泥石流。而谦和的人总能受到大家的欢迎,因为他们的性格如山,坚定刚毅、沉稳深厚;他们的行为如水,平和淡然、润物无声。

《红楼梦》中有两位个性鲜明的丫鬟,一位是晴雯,一位是袭人。晴雯貌美如花,性情蛮横,“爆炭”似的脾气容不下任何人。袭人则处处迁就,懂得分寸,举止得体,博得贾府上上下下一片称赞之声。结果呢?既美又骄的晴雯落得个“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的下场。俏丫鬟抱屈夭风流。的确,直爽坦诚不是错误,但在那样的环境下,谦和淡然是制胜的筹码。

无独有偶,秦末的楚汉之争,项羽占尽天时地利,却无法抵挡刘邦的“人和”。刘邦礼贤下士,韬光养晦,获取人心。当垓下的厮杀声越来越缥渺,只剩下悲怆的楚地民歌,孤独寂寞的西楚霸王,是否依然记得当初在鸿门宴上,范曾那句注定了结局的箴言“竖子不足与谋”?波涛汹涌的乌江水吞噬了昔日金戈铁马的辉煌,留给世人的,除了遗憾,更多的是反思。

谦和的人有如海蚌,将伤害自己的沙粒温柔地包裹起来,化作美丽的珍珠;谦和的人有如河水,将自己棱角尖锐的言辞百般修整,好似山石化作卵石。而蛮横的人只知道硬碰硬,最终两败俱伤。

当蛮横遇上谦和,也许最初咄咄逼人的架势可以解一时之怒火,倍感畅快。但笑到最后才可以笑得最好,正如谦和的人最终总能营造出一个和谐的环境,其实,真正做到谦和极为容易,只需多为别人想一点。

选择谦和,不是选择退让,而是选择一种善良平静的性情。

选择谦和,不是选择软弱,而是选择一种柔中带刚的人格。当蛮横遇上谦和,谦和胜。

教师点评:本文抓住材料的含意来写作,准确提炼出两个关键词“蛮横”“谦和”。文章开头从自然的和谐写到社会,指出社会也是以和为美。接下来,作者用了两个典型的材料来论证观点,对比鲜明,感慨之余,也让人信服,然后,作者再用形象的比喻比较了“蛮横”和“谦和”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描述了“当蛮横遇上谦和”时的情景,并水到渠成的指出结果“当蛮横遇上谦和,谦和胜”,文章就此结束。文章语言优美,有一定文采。

作文题目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上帝召开一个会议,想了解赐给动物们翅膀后,它们是如何使用的。

鹰说:我用翅膀在天空中飞翔,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因此生活无忧。

鸵鸟说:我用双腿在荒漠里奔跑,翅膀从未派过用场,它已成了沉重的负担。

企鹅说:我已把翅膀变作鳍,它使我和鱼一样,能够在海洋遨游。„„

上帝忽然发现还坐着一个人,便奇怪地问:你没有翅膀,来这儿

干啥?

人说:上帝啊,虽然你没有赐予我翅膀,但我的灵魂可以飞翔,它带我飞翔到任何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

要求:请选择一个角度,自己确定立意,自己拟出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要有理有据;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要书写清楚,出现错别字扣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天,禅师问他的弟子们:一棵树什么最重要?

弟子们有的说是枝叶,有的说是花果,他们觉得最重要的东西总是显而易见的。还有的说是看不见的树根,正如世上最重要的东西,往往隐藏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老禅师笑而不语。

请联系实际,写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①文体不限,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

有人说,痛了,就直接说出来,这是本能。又有人说,痛而不言,体现了人性的坚强。还有人说,痛而善言,这是一种人生智慧。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

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第五篇: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锦瑟》学案 粤教版必修3(模版)

《锦瑟》学案

知识目标:了解李商隐及其诗歌

能力目标:鉴赏这首诗,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情感目标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

重点:鉴赏本诗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清丽的语言。

难点:本诗的旨意

知识点:

⒈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从祖父起,迁居郑州。父亲李嗣曾任获嘉(今河南获嘉县)县令,他三岁时,随父调动至江浙。李商隐是唐室宗亲,然而因为年代久远,家境已经十分贫寒。他从小颖悟,十六岁即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并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令狐楚是当时骈教学设计>文章奏高手,李商隐得他悉心指点,很快青出于蓝。二十六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放利偷合”,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辜负了“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的壮志和才华,终年四十六岁。

⒉艺术成就:他的诗以七律成就为最高,其他五言、绝句、七古、五古等也多有名篇,多出警句。他的诗重意境,幽微含蓄,深情绵邈,隐晦曲折,寄托极深,秾艳绮丽,金玉其外,精粹其中;善于利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通过想象、联想和象征,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他的“比兴”取法《诗经》,“美人香草”效仿《离骚》,深厚沉浑得杜甫诗神髓,绮丽的想象、用语则直接得益于李贺。李商隐的咏史诗借古讽今,毫无顾忌;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最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李商隐的教学设计>文章也是文囿异卉,他的工本章奏则典丽公整,才情富瞻,不受文体所限而善于表情达意,对后世影响很大,被奉为四六文的金科玉律。

⒊写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题目“锦瑟”是一种乐器。对《锦瑟》一诗的旨意,自宋以来,歧见纷纭,莫衷一是。有人以为是悼念亡妻王氏,有人以为是怀恋令狐楚家名“锦瑟”的婢女,有人认为是描写瑟之华美及其音之清和,有人认为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是伤唐室残破,有人认为是作者懊悔少年风流,有人认为是自伤生世遭际,有人则认为是对自身诗歌写作的回顾与总结„„一般认为,此诗可能作于作者晚年,是他回首往事,对一生遭际坎坷而发的感慨。因而,对此诗的背景介绍,也以这一认识为基点。

目标达成

⒈内容全解:锦瑟呀,你为什么偏偏是五十根琴弦呢?聆听锦瑟繁弦的一音一节,都让我回忆起已逝的美好年华。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我曾像庄周梦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无限的悲感和难言的冤愤,托负给送春归去带着凄音的杜鹃。我身世悲凉,像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我理想破灭,如蓝田山日光煦照,化山中美玉为气烟。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知无穷的怅恨?早在当时我已感到不胜惆怅。

⒉重点分析

①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诗人由“五十弦”想到了年近半百的自己,进而由“锦瑟”想到了自己的青年时代。这其中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

②本诗中间两联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情调,留下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明确】共用了四个典故:庄周梦蝶化蝶(曾经有过梦想,曾经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望帝魂化杜鹃(曾经害过相思,有过殷切的思念);南海鲛人珠泪(对梦想和理想破灭的伤心);蓝田山产玉(梦想和思想都破灭后的迷惘)。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怅惘、悲伤的内心情感,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

③这首七律可分为三个层次

A.首联为第一层,两句诗亦比亦兴,既就锦瑟起兴引出年华虚度的伤痛;又是以锦瑟作比,含蓄表达怀抱利器而埋没于世的悲愤。瑟为锦瑟,制作精良,装饰华美;人为俊彦,饱读诗书,志气凌云。瑟无端制成了五十弦,人也不明不白地,将近半百了(李商隐只活到46岁,这里说“五十”是取其约数)。

B.往事如何?中间两联作了回答:近50年的人生犹如做了一场短暂而又迷幻的蝴蝶梦,往事如烟,已不可追寻;伤痛青春流逝而又无法挽回,只能像望帝托口杜鹃哀鸣寄恨那样,将此悲此愁托付于诗了。这一联,作者化用了两个典故,创造出一种虚幻迷茫的境界,流露出浓烈的感伤情绪。颈联紧承颔联,继续回首往事,自伤遭际,抒发郁结在心头的悲哀。“沧海”句借蚌珠在月圆之时不得圆润而伤心落泪,暗喻自己身处圣明之世却冷落不遇的遗恨;

用心

爱心

专心

“蓝田”句则以蓝田云烟比喻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只可以想望却难以实现。理想幻灭、怀才不遇、华年流逝、往事如梦,这也就是“一弦一柱思华年”的内涵。

C.最后一联回应开头,感叹失意情怀。

写作特点:

①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

②清丽的语言。

扩展

⒈李商隐不像一般诗人,把情感内容的强度、深度、广度、状态等,以可喻、可测、可比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提示出来。为了表现复杂矛盾甚至怅惘莫名的情绪,他善于把心灵中的朦胧图像,化为恍惚迷离的诗的意象。这些意象分明有某种象征意义,而究竟要象征什么,又难以猜测,由它们结构成诗,略去其中的逻辑关系的明确表述,遂形成如雾里看花的朦胧诗境,辞意飘渺难寻。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理解本诗。

⒉李商隐诗歌名句集锦: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园》);何时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二首(其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无题》);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

用心

爱心

专心 3

下载【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练习:《科学小品》单元写作导航二](含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练习:《科学小品》单元写作导航二](含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