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4-2015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二单元 第5课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

时间:2019-05-13 04:14: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版学案】2014-2015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二单元 第5课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版学案】2014-2015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二单元 第5课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

第一篇:【金版学案】2014-2015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二单元 第5课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

语文·必修 5(粤教版)

第5课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

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

曙光

1970年7月1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后不久,科学家就上报了关于发展载人航天的报告。1971年4月,代号为“714工程”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启动。

“863计划”

1986年3月3日,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四位科学家联名向中央呈报了一份《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中央很快就批准了这个建议,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

“长二捆”

1990年夏天,中国第一枚大推力捆绑式火箭——长征二号E即“长二捆”火箭顺利升空。“长二捆”就是承担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前身。

“921工程”

1992年9月21日,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这一天,中央正式批复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为“921工程”。

航天员选拔

1995年10月,我国决定从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中选拔首批预备航天员。

不久,12名预备航天员从数千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连同2名航

天员教练员,组成中国首批航天员的队伍。

1997年底,经中央军委批准,由14名预备航天员组成的世界上第三支航天员大队成立。1998年1月5日,14人到齐。这一天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生日。

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

鲜为人知的是,这枚载人航天工程的“先锋官”,竟是由地面试验用的电性能测试飞船临时改装而成的。将初样产品直接当成正样产品使用,在中国航天史上史无前例。

神舟二号

2001年1月10日凌晨,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飞船在轨飞行近7天后返回地面。

神舟二号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它的发射完全是按照载人飞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凡是与航天员生命保障有关的设备,基本上都采用了真实件。

神舟三号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于4月1日返回地面。

神舟三号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等重要生理活动参数。飞船工作正常,预定试验目标全部达到,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神舟四号

2002年12月,神舟四号在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于30日0时30分成功发射,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200

3年1月5日,飞船安全返回并完成所有预定试验内容。

神舟四号除没有载人外,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完全一致。飞行中,飞船相继完成了对地观测、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实验和空间天文和空间环境探测等任务。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神舟五号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我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在经过115小时33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神舟六号进行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七号

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神舟八号

2011年11月3日和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两次空间无人自动交会对接,突破和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

神舟九号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顺利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送上太空。刘洋也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18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三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在轨运行的航天器,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由验证性飞行试验完全过渡到“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24日,神舟九号航天员成功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天宫一号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无人太空实验舱天宫一号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改进后的“长征二号FT1”火箭成功发射送入低地球轨道,在相继实现航天员上天、太空行走之后,为建设探索太空的前哨——永久载人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可在地球轨道上长期滞留工作的空间站,对于探索宇宙奥秘、造福人类有着重要意义。

神舟十号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升空。在轨飞行期间,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手控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向全国青少年进行了太空授课。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间隙(xì)

遨游(áo)..苍穹(qīnɡ)老骥伏枥(lì)..B.中枢(shū)瞬间(shùn)..

稍顷(qīnɡ)怦怦直跳(pēnɡ)..C.蔚蓝(wâi)液晶(yâ)..目眩(xuán)色彩斑斓(lán)..D.矫健(jiǎo)偶(ǒu)像 ..椭圆(tuǒ)坚如磐石(pán)..

解析:A项,“穹”应读qiónɡ;B项,“顷”应读qǐnɡ;C项,“眩”应读xuàn。

答案:D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和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大厅里的各测控站(船)洪亮、清晰的报告声此伏彼起,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B.此刻,位于指挥控制中心大厅后侧的计算机终端机房内,科技人员正专心致志地收集从各测控站发来的数据。....C.来自地面测控站和远望号测量船的测控数据开始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指挥控制中心。

D.与此同时,在计算机主机房内,科技人员一个个正目不转睛地....监视、处理着计算机显示屏上一组组流动的数字,手指飞速敲击着键盘,计算着飞船实时轨道。

解析:A项,“此起彼伏”形容连续不断;B项,“专心致志”指一心一意,集中精神,应改为“全神贯注”,指全副精神,高度集中;C项,“源源不断”形容断续不断的样子;D项,“目不转睛”形容注意力集中。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历史将在这里定格,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正式实施。B.接受记者采访的间隙,我们邀请杨利伟给大家唱一首歌。杨利伟爽快地答应了,“我们是中国的航天员,驾驶着神舟号宇宙飞船。在太空漫步,在宇宙探险„„”

C.“‘神舟’五号,我是医监医生。地面观察你的状态很好,你自我感觉如何?”

D.妻子回家时发现杨利伟一个人在客厅里不停地转圆圈,惊讶地问:“你这是在干什么?”他说:“过两天我们就要进行转椅训练考核了,我先刺激刺激自己。”

解析:A项,“定格”后逗号应改为“破折号”;B项,“答应了”后的逗号改为冒号;C项,“‘神舟五号’”应改为“‘神舟’五号”。

答案:D

4.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今天的参试阵容中,绝大部分是近几年毕业的博士、硕士和学士,他们的平均年龄在三十岁左右。

B.离心机训练。坐进一只由8米多长铁臂夹着的圆筒里,以每小时100千米的时速旋转。

C.大屏幕上还清晰地标示着不断变化的北京时间、任务时间和飞行时间,排成五个阵势的数百台终端机上不断地跳跃着各种飞行控制理论。

D.一位对航天员非常严格训练要求的老专家曾自豪地说:“杨利伟在转椅训练上成绩最出色,他是我最得意的学生。”

解析:B项,重复赘余,应去掉“每小时”;C项,成分残缺,应在“理论”后加上“参数”;D项,语序不当,“非常严格”应调到“训练要求”后。

答案:A

5.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语句,顺序组合最恰当的一组是()康有为和章炳麟描绘孔子,________,________,但都出于要求中国进步的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他们的造假目的是为了克服前进路上的思想障碍 ②造假原旨相同

③而视坚持“从历史说明历史”的做法为迂腐 ④形象命意相反

⑤激进的青年因之往往轻易相信他们编造的幻想 ⑥他们的毛病恰好造成了他们的影响 A.②④⑥①③⑤

B.④②①⑤③⑥ C.②④①③⑤⑥ D.④②⑥①⑤③

解析:此题偏难,可应用排除法得到答案。③是⑤的结果,应放于⑤后,而⑤③正是⑥中“影响”的具体表现,应放于⑥后,根据⑥⑤③排除A、B、C三项

答案:D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①2003年10月15日这一天,成就了一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想,也书写了一名青年军人的特殊光荣。杨利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飞天第一人,是当今青年人真正的偶像。

②“神舟”五号飞船起飞九分钟后,进入地球椭圆轨道。杨利伟立刻处于失重状态。他产生了错觉,身体仿佛倒了过来,全身感觉很难受。他意识到,这样时间长了,会导致“空间运动病”,给执行任务带来可怕的后果。于是,他调动自己的意志力,克服着失重带来的不适,强迫自己设想是在模拟器上静坐„„几分钟后,他的状态恢复了正常。

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经历,杨利伟回忆时用了三句话:“很难受,很要劲,很耗体力。”

④有资料记载,世界上50%的航天员都在太空发生过“空间运动病”。这种病严重时,会使人产生头晕、目眩、呕吐等症状。杨利伟是单人执行任务,如果发生“空间运动病”,后果将不堪设想。教练黄伟芬说:“杨利伟完全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

⑤坚如磐石的意志,也是练出来的。

⑥杨利伟平时看了不少俄罗斯和美国有关“空间运动病”的资料,早就有意识地在训练中加强了这方面的自我锻炼。一天,妻子回家时发现杨利伟一个人在客厅里不停地转圆圈,惊讶地问:“你这是在干什么?”他说:“过两天我们就要进行转椅训练考核了,我先刺激刺激自己。”每次做转椅训练时,他做的时间最长,别人做5到8分钟,他却做15分钟,头也摆到最大幅度。一位对航天员训练要求非常严格的老专家曾自豪地说:“杨利伟在转椅训练上成绩最出色,他

是我最得意的学生。”

6.“神舟”五号飞船起飞后,杨利伟处于失重状态,经过了什么样的努力,杨利伟才恢复了正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调动自己的意志力,克服着失重带来的不适,强迫自己设想是在模拟器上静坐。

7.在成为“神舟”五号飞行员前,杨利伟的训练包含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体能方面;②意志力方面。

8.第⑤自然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起承上启下作用。此段之前的内容是写杨利伟在失重状态下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了困难,之后的内容是杨利伟飞天前所做的艰苦准备。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城镇化不是给“房地产化”代言

邓海建

①城镇化是最近最热门的议题,与城镇化相关的提案也最多。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直言,“参加两会21年,研究城镇化28年,深感今年城镇化最热”。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提“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然而与往年所不同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直指城镇化三大核心问题,即“遵循城市发展规律”、“落实人口城镇化”以及“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并行”,推动城镇化实至名归。

②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确凿无疑的大方向。这是世界最多人口的城镇化。仅此观之,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言:五年转移农村人口8463万人,城镇化率由45.9%提高到52.6%——中国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种变化得益于两个因素:一是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二是有关户籍等政策逐步调整,公平的“城门”在制度层面逐渐打开。

③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重头戏。这不仅因为美国城镇化率达到90%、韩国达到80%等现实差距,更因为城镇化背负着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重任。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发改委领导近日更在人大记者会上表示,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中国城镇化发展规划,今年如果顺利的话,今年上半年有可能出台。这些信号都表明——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

④城镇化当然要圈地扩容、要盖楼建房,但是,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显然不是房地产化。以城镇化的方向来修复地产股估值等逻辑,显然忽略了以下几层思考。一者,1995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历史上最快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带来一个更令人头痛的问题——市场房价进入快速上涨甚至暴涨期。房价问题的背后,还有以下值得注意的数据:从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内,国内城市建设用地扩张83%,但同期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人口仅增长45%,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速度极不匹配。那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积极稳妥”之意,当然在于纠偏类似失衡,在平抑房价的同时,引导地产业理性归位。

⑤二者,新型城镇化之“新”,就是要区别于“造城运动”,真正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进城人口权益的市民化上来。有数据显示: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7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36亿人。今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恐怕还要再等等“市民化”的进程。换句话说,“城镇化”固然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一个过程,但这种“转化”不仅要有“广度”、更要有“深度”——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提高城镇化质量,使之健康发展”。

⑥三者,城镇化固然是农民进城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绝不仅仅停留在盖房子层面。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称,按照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当城镇化率达到40%—60%的时候,标志着城市进入成长关键期,“城市病”进入多发期和爆发期。此时,继续推进城镇化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即便是硬件而言,我们更需要对城市交通、环境、社会等方面统筹安排,还得考量城市群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

⑦真正的城市化,或者说我们吁求的新型城镇化,正如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主任慕海平所言,不仅要有“人口的城镇化”,更应是产业、人口、土地、社会、农村五位一体的城镇化。城镇化不是给“房地产化”代言。

(选自 人民网)

9.“城镇化”成为今年两会最热门议题的原因是什么?请分点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我国城镇化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②背负着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重任;③是新时期的国家战略;④出现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10.新闻评论是新闻体裁的一种,又与传统的新闻文体有明显的不同。新闻评论在表现新闻事实上有什么优势?请结合文本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新闻要求客观地反映现实,一般不掺进作者的观点;而新闻评论观点鲜明,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作者在文中旗帜鲜明地表明“城镇化不是给“房地产化”代言”,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城镇化过程中房地产化的错误倾向,同时起到了监督舆论、引导舆论的作用。

(示例二)新闻以报道当前事件为主,而新闻评论的材料既有当前,又可以有史料等。作者在文中用了充分的数据和历史资料,说明了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用地扩张远高于城镇人口的增长,使读者对新闻事件有更清晰的认识,有理有据地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有助于帮助“房地产化”问题的解决。

(示例三)新闻报道要求简洁,而新闻评论篇幅较长。作者分三点

分别对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帮助读者正确认识这一新闻事实。

11.作者以“城镇化不是为房地产化‘代言’”为标题的意图是什么?你认为“城镇化”应该为什么代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作者以“城镇化不是为房地产化‘代言’”为标题,意在强调文章的中心——针对的是当下错将“城镇化”往“房地产化”方向发展,以致出现的房价上涨过快的现象,从而吸引了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2)(示例)我认为城镇化应该为进城人口的权益代言,为城市群内部的协调发展代言,为建设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新型城市代言。

四、语言运用

12.南粤电视台《岭南好味道》节目组拟向观众推介各地传统美食,请你根据下面材料,为节目组写一段关于竹升面的推介语。不超过70个字。

广州西关的“竹升面”是一种独具风情的南方面食,民国初年就已经家喻户晓。制面时,先把面团和好,再用一根长3米、直径约10厘米的大竹竿反复压打。压打过程中,制面人随着竹竿的升降一跳一压,这种纯手工制出的面极具筋道。“竹升面”的汤底沿用传统的云吞面汤底,选用大地鱼、虾米和猪骨,经过四个小时熬制而成,用料丰火候足。上桌前,撒上一小撮韭黄,汤里散出淡淡的香气,顿时让

人食欲大增。“竹升面”最正宗的吃法是和云吞组合成“云吞面”,先喝汤,再吃面,最后才吃云吞。这样的品尝方式,使面不会因为泡得太久而失去韧劲,能吃出面的筋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竹升面,源自广州西关,历史悠久,用大竹竿压打制作,筋道十足;汤底用料丰火候足,吃法特别讲究。这种极具风味的岭南面食,一定会让你大饱口福。

13.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然后进行新闻概括及新闻短评。武汉华一寄宿学校管理严格,学生一周只有周末能见上父母。为了多接触孩子,陪伴孩子成长,有些母亲放下原先苦心经营的事业,应聘该校既辛苦待遇又不高的“宿管员”职位。学校出于公平考虑,有意将她们与自己的孩子错位,她们必须将所有精力放在自己负责的学生身上,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只能在食堂里、操场上远远看到自己的孩子”。“陪读”成了一种心理安慰。但妈妈们仍觉得能与孩子同处校园而安心幸福。

(1)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母亲辞职入校应聘宿管员“陪读”。

(2)你如何看待母亲们的选择?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不超过30字的评论。要求观点鲜明,表达通顺,反对或赞成的理由充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①母亲陪读,给自己心理安慰,也给孩子温暖支持,值得肯定。

②家长沦为孩奴,牺牲太多,给孩子造成巨大压力,对孩子成长不利。

③家长对孩子不肯放手,不利于孩子独立意识培养,不值得提倡。④母亲为儿女牺牲事业,放弃社会责任,对社会、对教育孩子都不利。(任选一个角度回答即可)

两 角 钱 肖复兴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十四五岁的样子,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不用说,也是工地上的民工,跟着大人们一起来寄钱。他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未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更让我感到奇怪。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就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地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小民工,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是在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是两角钱,也是他的血汗钱。我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接过两角钱,服务员的脸上呈现了笑容。邮戳在信件上欢快地响了起来。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子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们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

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句:还没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到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不过,我有时总会想,没有还给孩子那两角钱,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第二篇:5“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

5“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

一、教学目的

⒈通过了解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最新发展了解事件新闻和人物通讯的特点; ⒉体会新闻报道中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⒊学习航天工作者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学习英雄人物的为国争光的顽强拼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⒈两篇新闻不同的记述方式和表达侧重点。⒉抒情议论性句子在新闻中的作用 ⒊新闻报道的句式特点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由回顾世界载人航天历史大事特别是“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吸引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⒈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1号飞船升空,历时108分钟,代表人类首次进入太空。

⒉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走出上升2号飞船,离船5米,停留12分钟,首次实现人类航天史上的太空行走。

⒊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走出阿波罗11号飞船的登月舱,在月面停留21小时又18分钟,成为人类踏上月球第一人。

⒋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环绕地球飞行14圈,进行了为期21小时,约60万公里的太空旅行。次日在内蒙古安全降落,神州五号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载人飞船。

※中国在1992年正式启动载人航天计划,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 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踏入太空的国家。

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中国青年报》记者冯春梅、刘程采写的通讯《英雄潇洒走苍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

⒈为何叫“东风航天城”

由来有军工单位的特色,20世纪60年代时,发射基地与北京三个总部的有线电话长途通信的秘密代号为“东风”,所以基地一直沿用了“东风基地”这一名称。1992年8月11日,当时的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基地时欣然题写了“东风航天城”,从此人们就正式把这里叫东风航天城了。现在的“东风航天城”是在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空军两个试验基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今,走在这里处处可以发现“东风”的字样。不论幼儿园、街道、宾馆、市场等,都有叫“东风”的。⒉为何叫“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一提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许多人都会以是在酒泉。其实酒泉发射中心距离酒泉还有210公里。当时以“酒泉”命名,一是因为当时各国导弹卫星发射场起名时均避开真实地址,二是发射场地处茫漠戈壁,很难选一个有知名度的地名,而酒泉是与发射中心距离最近,且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城市,所以就以此命名。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始建于1958年10月,建在戈壁沙漠的绿洲上,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西依山,东临河。该地区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年平均气温8.7摄氏度,相对湿度为35%-55%,常年干燥少雨,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一年四季多晴天,云量小,日照时间长,但可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是当年聂荣臻元帅亲自挑选的一块风水宝地。

走进东风航天城,除了有发射和实验任务期间为安全、保密做保障外,平时这里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神秘,与一般的城镇没有多大差异。行走在这里的街道上,就如同进入了一个现代城市。这里的宾馆和街道取名都极具特色,有太空路、宇宙路、航天路、胡杨路、黑河路、红柳路等。大型宾馆分别取名“神舟”、“东风”、“航天”等。基地还拥有一个专用机场和自备电厂,常驻人口数千人。

※四大发射中心:①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内蒙-额济纳旗 塞汉桃来)

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四川 凉山州)

③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山西 岢岚县)

④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海南 文昌市,在建)

⒋发射历史

⑴在1992年正式启动载人航天计划。1999年11月20日,“神舟”号试验飞船从这里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幕布。⑵2003年10月,“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将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⑶2005年10月,“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将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送上九天,开始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新征程。

⑷2008年9月25日,翟志刚、刘伯明搭乘“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27日,翟志刚出舱后挥动中国国旗,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宇航员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行走的国家。

※从1992年正式立项到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太空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短短16年间走完了世界其他航天强国几十年走过的道路。

⑸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已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建立空间实验室的技术;同时也是中国空间站的起点,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⒌在世界的23个发射场中,中国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前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齐名,能够发射载人航天器。

二、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⒈概括主要意思

明确:在太空中,杨利伟遇到种种困难,凭借平时良好的训练、自己顽强的意志力,他终于“战胜了艰险,也战胜了自己”。

⒉文章为了突出人物形象,讲述了杨利伟的一些事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件事。

明确:①克服“空间运动病”②地面训练

③水上训练

④控制体重

⑤与黒障作战

⒊杨利伟在太空遇到了什么危险?他又是怎样克服的?

明确:

⑴遇到的危险:①由于失重而有可能出现的“空间运动病”。②飞船返回穿越“黑障”而出现的“超重”,很容易造成呼吸困难与停止,意志丧失。

⑵如何克服的:面对“失重”,杨利伟“调动”“意志力”,对“环境束缚”加以“抵抗”,“强迫”自己“设想”是坐在“模拟器”上;面对“黑障”而产生的“超重”现象,杨利伟努力“调整呼吸和力量”,予以对抗。

总之,尽管上述的一切做起来“很难受,很要劲,很耗体力”,但杨利伟还是战胜了困难。⒋从这些事迹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杨利伟身上具有怎样的品质?

明确:主要表现了杨利伟作为一名航天英雄,有崇高的理想境界,有无坚不摧的毅力,也正是因为这种境界、这种毅力,他才能在飞天的险境中,顽强拼搏、刻苦训练,顺利完成神圣的使命。

⒌本篇通讯的题目为“英雄潇洒走苍穹”,说说“航天英雄”杨利伟在地面上做了哪些准备,才做到“潇洒走苍穹”的。

明确:两大方面准备。一是关于思想和意志力的训练准备是如何进行的;一是关于业务、技术理论与实践的训练准备是怎样完成的。文章的三个小标题下都有相关内容,学生只要能总结出两个方面即可。

⒍总结:杨利伟本人曾经说:在飞天的征程上,不仅充满了艰辛,风险也时刻存在,许多勇士还为此付出了生命,但征服太空,是航天员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时刻准备奉献和牺牲。

他不仅达到了崇高的思想境界,有无坚不摧的毅力,更有脚踏实地干起来的勇气。他不愧是我国的“航天英雄”!,因为他为国家民族的航天事业而勇于献身。严格要求自己,苦学航天技术,克服超常困难,并出色的完成任务。对我们的影响更多的表现为精神境界、意志品质的令人肃然起敬。正可谓“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应当向往英雄的境界,学习英雄精神的动力,努力学习,准备迎接各自理想的像“飞天”一样的事业的未来。

三、思考讨论

⒈请找出这两则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比较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

⑴《心随飞翔》侧重点在于描写场景。描写从火箭点火、箭船分离、进入轨道等的全过程,是发射现场的纪实;《英雄潇洒走苍穹》是人物通讯,侧重点在写人,集中叙写了飞天英雄杨利伟的事迹。

⑵《心随飞翔》是记叙、抒情的有机结合,特别是抒情性的文字集中体现了人们的激动、自豪的心情;《英雄潇洒走苍穹》是记叙,但在材料上取舍得当,所选材料紧扣主题,紧紧围绕“英雄”二字。⒉从这两则新闻报道上出发,你觉得写好一篇新闻通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⑴必须深入生活,搜集、占有大量的材料,精心挑选出能说明主题、突出主题、具有典型性的材料。

⑵要善于组织加工材料,注意谋篇布局。

第三篇:2011年高二语文同步测试:2.5《“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粤教版必修5))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练习

【识记与理解】

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间隙(xì)遨游(áo)苍穹(qíng)老骥伏枥(lì)B.中枢(shū)瞬间(shùn)稍顷(qīng)怦怦直跳(pēng)C.蔚蓝(wâi)液晶(yâ)目眩(xuán)色彩斑斓(lán)D.矫健(jiǎo)偶像(ǒu)椭圆(tuǒ)坚如磐石(pá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班斓 呕吐 宽敞 坚如盘石 B.惊讶 凋蔽 废虚 瞬息万变 C.寒暄

缥缈 虔诚 全神贯注 D.狭隘 匍匐 庇护 名列前矛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 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的问题,除了要拓展就业岗位外,还要合理________劳动力。② 地质科学家经常用生物的化石来_______地质年代。

③ 逆境_______可以催人奋进,顺境_______不一定导致人意志消沉。A. 安排 断定 固然/却 B. 安置 确定 固然/却 C. 安排 确定 诚然/也 D. 安置 断定 诚然/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几个小月饼,货色平平,却用如此高档的檀香木匣包装,假如有人买椟还珠,那就未必是取舍不当了。

B. 新组建的这支足球队训练抓得很紧,但上场对垒到底如何,还不得而知,我们只好拭目以待。

C.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因为它是和实现素质教育休戚相关的。D. 媚俗作为一种商业策略,在许多作家那里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完全靠迎合大众是无法在文学土壤中扎根的。

5.下列各句中,引用的诗词名句与上下文意衔接不当的一项是

A. 老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顿觉烦扰少了,闲暇多了,油然而生出“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况味,这些都是自然的,时间一久便适应了。

B. “雏凤清于老凤声”,这句诗充满了人生哲理;试想,如果没有“老凤”的辛勤哺育和教习,“雏凤”怎么能引吭高歌!C. 当我国中部和西部大片区域的自然优势、人文优势和政治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时候,“孔雀东南飞”的人才流向必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D.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中秋月圆的时节,她举起酒杯,遥望大洋彼岸,默念着丈夫和儿子的名字,祝一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6.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B. 大约五、六点钟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突然发生了。

C. “班里发生的这件事原因是什么呢?同学们。”班主任严肃地说。

D. 贺斯认为,不管你演什么,“总要使它单纯,始终一致。”为此,他替戏剧制定了一些“法则”。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家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科研和教育战线上努力开创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B.他的心里非常复杂,对自己昔日过硬的军事动作和梦想当个班长的前景破灭后,也曾一度在心里恨过老班长。但细想想,不能全怪老班长,是自己分神,怪不得别人。

C.要学有专长,同时努力拓宽知识面,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提高自己。D.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坚持不懈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8.填到下面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个句子是()

文学成为记录文化的有效工具是从意音文字开始的。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埃及的圣书字、中美洲的玛雅字、中国的汉字等是意音文字。现在,绝大部分著名的意音文字都成为历史陈迹了,只有汉字,作为意音文字在今天的世界上巍然独立。A.它们在各自的地区留下了早期文化的灿烂的记录。B.他们辉煌了很长一段时间,大都已经销声匿迹。C.使用这些文字的地区都是人类早期文化的发源地。D.意音文字后来被具有音节特点的拼音文字取代了。【阅读与鉴赏】 ◆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上午9时。②一个将永远载入史册的时刻!③历史将在这里定格——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正式()。④这一刻,我们期待得太久太久; ⑤这一刻,我们激动的心狂跳不停!⑥凌晨4点,记者驱车走进了中国北京航天城。这里是中国载人飞船的飞行指挥控制中心,也是中国载人航天测控的神经中枢。它担负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试验任务的指挥调度、信息交换、监控显示、分析计算和飞行控制等()。

⑦宽敞、明亮的现代化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大厅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块巨幅液晶屏幕,上面显示着从我国西北大漠载人航天发射场传来的壮观画面:高大的发射塔拥抱着乳白色的巨型运载火箭,火箭上端承载着中国航天的新生代——“神舟”五号飞船。

⑧大屏幕上还清晰地()着不断变化的北京时间、任务时间和飞行时间,排成五个阵势的数百台终端机上不断地跳跃着各种飞行控制理论参数。大厅里的各测控站(船)洪亮、清晰的报告声此伏彼起,发射前的各项准备()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9.在上文括号内填入一组最恰当的词语是()A.实行 工作 标示 任务 B.实施 任务 标示 工作 C.实行 任务 标志 工作 D.实施 工作 标志 任务

10.请选出对上文判断不正确的一项()A. 第①自然段“上午9时”前加上“北京时间”四个字,行文显得累赘,不如删掉简洁。B. 开头的五个段落多采用短句,显得简洁有力,振奋人心。C. 第②~④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第①段提出的时间。

D. “神经中枢”一词形象生动地表明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重要地位。11.请选出对上文判断不正确的一项()A. 开篇强调时间,突出了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标志这一事件的时间将载入史册。B. 上文写出了工作人员的紧张、忙碌的工作状态和人们的激动心情。C. 文中两个破折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

D. 上文形象地描写了火箭发射前的紧张准备过程。12.分析文中加点词“拥抱”的表达效果:。(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2003年10月15日这一天,成就了一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想,也书写了一名青年军人的特殊光荣。杨利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飞天第一人,是当今青年人真正的偶像。

②“神舟”五号飞船起飞九分多钟后,进入地球椭圆轨道。杨利伟立刻处于失重状态。他产生了错觉,身体仿佛倒了过来,全身感觉很难受。他意识到,这样时间长了,会导致“空间运动病”,给执行任务带来可怕的后果。于是,他调动自己的意志力,克服着失重带来的不适,强迫自己设想是在模拟器上静坐„„几分钟后,他的状态恢复了正常。

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经历,杨利伟回忆时用了三句话:“很难受,很要劲,很耗体力。” ④有资料记载,世界上50%的航天员都在太空发生过“空间运动病”。这种病严重时,会使人产生头晕、目眩、呕吐等症状。杨利伟是单人执行任务,如果发生“空间运动病”,后果将不堪设想。教练黄伟芬说:“杨利伟完全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 ⑤坚如磐石的意志,也是练出来的。

⑥杨利伟平时看了不少俄罗斯和美国有关“空间运动病”的资料,早就有意识地在训练中加强了这方面的自我锻炼。一天,妻子回家时发现杨利伟一个人在客厅里不停地转圆圈,惊讶地问:“你这是在干什么?”他说:“过两天我们就要进行转椅训练考核了,我先刺激刺激自己。”每次做转椅训练时,他做的时间最长,别人做5到8分钟,他却做15分钟,头也摆到最大幅度。一位对航天员训练要求非常严格的老专家曾自豪地说:“杨利伟在转椅训练上成绩最出色,他是我最得意的学生。”

13.五号飞船起飞后,杨利伟处于失重状态,经过了什么样的努力,杨利伟才恢复了正常? 14.在成为“神舟”五号飞行员前,杨利伟的训练包含哪些方面? 15.第⑤自然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

白石老人画虾

舒乙

齐白石以画虾而闻名;当然,他是大师,几乎什么都画,白菜、桃子、牡丹、山水、人物,样样好,无一不能,无一不精。虾,齐白石不光画得多,而且是他的“发明”,他的“专利”,成了他的“象征”和“符号”。

中国现代文学馆曾为诗人阮章竞办过一次艺术展览,其中有一幅阮氏学齐氏的《虾》。虾画得一般,神来之笔是画上的那段文字。大意是:有一次阮诗人自己去赴宴,吃大虾,无意中数了虾身的节数,是六段,大惊,因为齐白石老人画虾是五段。他不信,又数,还是六段。于是回去查大百科,查海洋生物辞典,都说虾是六段。可齐老人的画明明是以实物为对象的,而且观察细微,远近闻名。怪了。最后,阮诗人的结论是:可见,权威也有错,可千万别迷信啊。

这段文字引出观众许多感慨,有人高声朗读,还有的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总之,大家都读得饶有兴趣。

不过,读了也就过去了,算是一桩艺坛趣事吧。

妈妈去世之后,我们整理她的遗物,在她的画框中发现一张齐白石先生早年的《虾》,不知是不是爸爸生前购买的。看了这虾,我们又大吃一惊。原来,齐白石先生早年画的虾真是六段,不是后来的五段。我琢磨,这当中肯定有重要变法。

记得妈妈曾说过,她亲眼看见齐先生的笔洗中养过几只小的活虾。年迈的齐先生对着笔洗默默地看,一看就是老半天。

对一位大师来说,这种凝视,与其说是观察,不如说是思考,是酝酿,是艺术升华的前奏。齐先生在画虾上确实有重要的三段变法:第一阶段是如实画来,写实,宗法自然,更像写生;第二阶段最重要,不算“零碎”,虾身主体简化为九笔。所谓“零碎”一共是八样:双眼、短须、长须、大钳、前足、腹足、尾,还有一笔深墨勾出的内腔,这种结构便是齐白石的虾所独有的重要风格;第三阶段是画上的墨色不均一,笔先蘸墨,然后用另一支笔在笔肚上注水,把虾的“透明”画了出来,虾一下就活了。

齐白石的虾由生活中的六段成了画纸上的五段,这包含了一个极重要的艺术原理:一定是五段的虾,在比例上在画面上摆出来最合理,最好看,最美。终于,五段由六段中飞腾了起来。这个飞腾,太重要了,非常伟大,因为五段是艺术的真实,是一种超越,是一种非常,是比真实还美丽的璀璨,这就是齐白石变法的深刻。我揣摩,齐先生一定试验过,六段不成,四段也不成,非五段不成;于是,五段便成了艺术的必然,也衍生了一个有普遍艺术规律的美学原理。

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升腾为美妙的精神享受——这就是创作。(人民日报2001年10月)16.阮章竞吃虾发现是六段,“大惊”;我看见齐白石早年画的虾真是六段,“又大吃一惊”。他们两人的“吃惊”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又是什么? 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字)

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字)

17.齐白石“变法”的具体内容是(不超过10字)“六段”变“五段”应在哪一阶段完成?

18.①“这包含了一个极重要的艺术原理”,这“艺术原理”是(不超过10字)②“也衍生了一个有普遍艺术规律的美学原理”,这“美学原理”是(不超过10字)19.对于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开头强调齐白石以画虾闻名,虾成了“发明”“专利”“象征”和“符号”,为全文的展开作了有力的铺垫。

B. “虾画得一般,神来之笔是画上的那段文字”,“神来之笔”表达了对阮章竞文字的赞美之情,赞扬了他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

C. 第三段“引出观众许多感慨”,“高声朗读”“哈哈大笑”“饶有兴趣”表现了人们对阮章竞的欣赏,也表现了作者对人们态度的支持。

D. “年迈的齐先生对着笔洗默默地看,一看就是老半天”,表现了艺术大师齐白石师法自然,认真观察的精神。

E. “这个飞腾,太重要了,非常伟大,因为五段是艺术的真实,是一种超越,是一种非常,是比真实还美丽的璀璨”,这个排比句高度赞扬了齐白石的艺术创新。【积累与运用】

20.通讯从所报道的内容来分一般可以分为 通讯和 通讯。2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1)坐地日行八万里。

(2)纸上得来终觉浅。(3),梅花香自苦寒来。(4),长河落日圆。

2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浪淘沙令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简要说明本词的感情基调?

(2)本首词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3.请参照下表所示内容,用简明的文字介绍漳州市电话号码由六位升七位的方法。不超过50字。

原电话号码 升位后电话号码 长途区号 2××××× 20××××× 596 92×××× 292×××× 596 93×××× 293×××× 596 94×××× 294×××× 596 方法是:。

【写作与体验】

2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把自己看作是生活的主角;有人把自己看作是生活的配角;有人把自己看作是生活的观众;而不屈服命运的强者,却把自己看作是生活的编导。

角色不同,人生的结果自然也大不相同。请以“角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第5课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 【识记与理解】 D(苍穹——qióng 稍顷——qǐng 目眩——xuàn)2.C(A班斓——斑斓 坚如盘石——坚如磐石 B废虚——废墟D名列前矛——名列前茅)3.D 4.C 休戚相关,指彼此的喜忧、祸福都互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5.B含义理解错了。6.A(B “

五、六点钟”表约数,中间不能用顿号。C应为“原因是什么呢,同学们?” D“始终一致。”句号应在引号的外面。)7.C(A “在科研和教育战线上”应改为“在教育和科研战线上”。B.前后牵连不清,应作“自己昔日过硬的军事动作和有望当个班长的前景,至今还时时令他激动不已。梦想破灭后„„”“全怪”改为“全恨”。D “围绕”一词缺少宾语。)8.A 其它选项与原文相矛盾。

【阅读与鉴赏】9.B.10.A 不能删掉,为了庄重严肃。11 C 作用相同。12. ①显示出发射塔的高大;②表现了人们对运载火箭爱护。(二)13.①调动自己的意志力,克服着失重带来的不适,②强迫自己设想是在模拟器上静坐。14.①体能方面 ②意志力方面。15.过渡作用。16.相同的是:都有出人意外的发现;不同的是:阮章竞发现了齐白石画虾的“错误”,而作者发现了齐白石画虾的“变法”。17.

一、写实,二、简化,三、活化。第二阶段。18.①艺术讲究美。②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19.B C(“神来之笔”有讽刺意味,作者对大家的态度也是不以为然的,从下面“读了也就过去了”可知,没有人深思)

【积累与运用】20. 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21.(1)巡天遥看一千河(2)绝知此事要躬行(3)宝剑锋从磨砺出(4)大漠孤烟直22.(1)低沉悲怆或婉转凄苦(2)有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和亡国后内心极度痛苦。23.在原“2”字头电话号码的首位与第二位中间插“0”,在原“92”、“93”、“94”字头电话号首位前加“2”,长途区号统一使用“596”。

第四篇: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5课《华罗庚》说课稿 粤教版必修1

《华罗庚》说课稿

华罗庚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华罗庚》。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华罗庚》是粤教版必修教材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在内容上承续着“认识自我”而来。在确定自我意识的思考过程中,在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道路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借鉴他人的成败教训。阅读学习传记作品有助于我们开阔自己的人生视野,较为细致深入地走进他人的生命世界,并由此反省自己,尝试用文字记录自己的过去,理性的分析自己的长短,从而更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思考传主的生命价值,从中汲取人生的教益;(2)了解不同的传记文体的特点,学会写传记文。

本文是高中必修二中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对高中生而言,“传记”是一种新文体,所以上好本课无论是对激发学生学习传记的热情,还是对提高其传记阅读能力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华罗庚》首先采用倒叙方法讲述了一个“伯乐识马”,接着按时间顺序为线索描述华罗庚的生活变迁和他的数学研究数学成就,同时还写到他的爱国情怀,表现出华罗庚作为新旧中国交替时代的一个科学家所特有的一种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这篇传记采用时间顺序,勾勒出传主基本生命历程,非常清晰明白。在语言上,这篇课文继承了传记文学浅显易懂的特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和本文的结构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2、了解课文的文体特点,华罗庚的文体是他传,学习灵活运用多种叙述方法的写作手法。同学们体悟教科书所选的传记文中传主的精神品行和历史成就时,可以反观自我,可以评说他人,从而深化个人的思考,磨练自己的眼力。

3、局部探讨课文,体会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4、理解华罗庚努力学习奋力拼搏热爱祖国和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传记的文体特点,初步学习写作人物传记。教学重点:华罗庚努力学习奋力拼搏热爱祖国和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学法上谈谈。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学生刚进入高中门槛,是新的开始。相比于初中,高中的学习深度和广度都大大增大,因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帮助学生养成自主的学习方式是新学期的主要任务。最重要的是,此时学生大都怀有改善和提高的愿望,所以要注意语文课堂的浅显、生动,不可以给学生一个枯燥刻板的首因效应。

(二)学法指导及选择的依据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⑴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⑵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最大限度的使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讨论,发现学生独特的个性,创造性的思维。

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质疑探究的习惯。

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指点学生拓展延伸,课外阅读名人名篇,强化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为高考作好准备。

三、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变是教学艺术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所谓应变,就是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授课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处置措施。因此,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预习任务要实在、不要太虚,其次,设置不同层级,保证学生完成基本要求外,让学生探一探摘到更高一点的果子,有助于激发学生达到更高要求的兴趣。)课前布置学生预习:第一个层次是阅读课文两遍,并标上段落号,把不会生字词的注音标上。完成第一层级,还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书籍的途径了解华罗庚的生平事迹和成就,并做好读书笔记。

(二)单元导入(因为这是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所以最好整体上介绍本单元,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有大致了解。)

(三)简单介绍华罗庚、阅读全文,分析思路,把握文意:

全文可分成几部分?找出能大致表现每部分大意的概括性的句子,再加工,写出每部分的大意。

——全文分三部分。

(一)写华罗庚艰苦自学的青年时代。

(二)研究数论得出华氏定理。

(三)写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

五、重点研讨:

1、课文在写作顺序上表现出来的叙述技巧有什么特点?有何好处? ——①倒叙(前言)。开头把最精采的地方先提出来,产生强烈的悬念。②以下部分按时间顺序分三部分写,使繁杂的内容条理清楚。③插叙表明自学生活艰苦和华罗庚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内容更加充实。

2、请划分第一部分《艰苦自学的青年时代》的层次,并归纳大意。(课堂练习)——①出生:家道贫寒,父母疼爱。②中学时代:名师培养,爱上数学。③辍学工作:刻苦自学,迷恋数学。④病后残废:献身数学,写出名作。

3、从第一部分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4、在第二部分中,华罗庚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就?在书上划出。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成就的?有何好处? ——按地点和时间。多而不乱。

5、华罗庚为什么出国又回国? ——提示:为了提高自己,科学报国。

6、在第三部分中,作者写了哪三方面的内容? ——①华罗庚为新中国的数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②华罗庚为新中国的(数学)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③1979年华罗庚成功的西欧之行和他光荣地入党。

7、华罗庚在古稀之年时说:“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谈谈你对“空”、“松”、“实”的理解。

——“空”:缺少坚实的基础和实践。“松”:松动,松懈,放松长期的努力。“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8、请找出文章中引用的华罗庚的诗句,说说它们对表达华罗庚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受所起的作用。——具体生动的说明和补充作用。

五、小结:(讨论)

从华罗庚的人生道路中,你觉得成为一个科学家要有怎样的条件? ——热爱祖国和人民;立志献身科学事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勇于创新;善于交流和合作等。

六、作业:

1、认真阅读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根据课文给华罗庚写一篇简介,字数200左右。

第五篇: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新闻教案 粤教版必修5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新闻教案

单元教学总体设计

一、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热爱民族脊梁,培养进取精神。、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新闻写作常识,提高新闻读写速度,掌握采访技巧。

二、重点难点、把握课文新闻要素 2、写作消息和通讯

三、具体方法、了解新闻常识,讲读《“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一课时。2、领会新闻用语的准确性,讲读《东方风来满眼春》,一课时。3、掌握采访“提问稿”的制作方法,讲读《访李政道博士》,一课时。4、口头报导校园生活并写成新闻稿,1 — 2 课时。

四、课外作业、《早晚练》第二单元“字音”“诗歌”部分。2、思考课文人物与作文话题的联系 邓小平:果敢,不怕犯错。杨利伟:磨练,追求完美。袁隆平:执着,科学精神。李政道:创新,谦逊诚实。甘 地:方法,民族精神。、单元小测:词语三题,文言阅读四题,诗歌鉴赏一题,语言表达一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东方风来满眼春

教学目标:

一、明确新闻的概念和特点。

二、养成阅读新闻的良好习惯,了解社会动态。

三、学习新闻写作方法。教学设想:

一、提倡独立阅读,通过个性化的阅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整体感知,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在学生个性化阅读、形成自我体验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探究,提高审美能力,心灵受到触动,思想得到启发。•

安排两课时 教学重点:

一、欣赏运用各种方法来说明事理的写作手法。

二、学习了解科学的奥秘。

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新闻,掌握新闻的特点,并学习写新闻。教学方法

一、通过阅读理解课文;

二、以学生自行探究研讨为主,力求从课文写作思想指导学生逐步理解并接受以时间推移为依据的写作方式。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介绍新闻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新闻: •

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事实。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3 .新闻必须是对事件的 “ 报道 ”。

二、课文学习

音乐欣赏《春天的故事》,品味歌词,回顾一代伟人邓小平。2、邓小平对我国作出的重大的贡献,你知道多少? 可作适当引导至邓小平与改革开放及 92 年南巡。、这篇文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意义何在?文章开头有什么特色? 重点词语:东风、满眼春

统领全文,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南国春光,以及对小平同志到来的喜悦之情。(象征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新城市蓬勃发展趋势)、本新闻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学生讨论分析)按时间顺序以人物行踪为线索。(这样写有什么优势?)三:深入探究、如何理解文章中的富有深意的句子?

“一月的鹏城,花木葱茏,春意荡漾。”“他,身体十分健康,炯炯的眼神,慈祥的笑脸。”……

你能从身边的生活说一说自己对改革开放,对深圳、东莞的迅速发展的看法吗?

请借鉴本文的写作结构和语言特点,采访你身边的一位同学或老师,为他(她)写一篇人物通讯。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了解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最新发展了解事件新闻和人物通讯的特点; •

体会新闻报道中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用心

爱心

专心 •

学习航天工作者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学习英雄人物的为国争光的顽强拼搏精神。教学重点:

两篇新闻不同的记述方式和表达侧重点。•

抒情议论性句子在新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新闻报道的句式特点 教学方法:师生探讨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颗时 课时目标:

预习课文,初步感知文章,搜罗学生问题

参考《早晚练》“合作讨论”与“阅读欣赏”自学课文。学习步骤:

限时速读课文,把握新闻概要。并适时做标记。•

掌握生字生词,并对关键句尝试点评。•

再读课文,写几句新闻简评 •

参考《早晚练》,进一步理解课文。

二、探讨两篇新闻的异同,列成表格?

三、提出你自己学习本文还想要解决的问题.,每位同学一至二个问题。

《心随飞翔》与《英雄潇洒走苍穹》的比较阅读 •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用心

爱心

专心 4

配视频导入: 2003 年 10 月过航天史上出了一大新闻,引起世界关注,中国受到了来自各方的祝福。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彻、欧洲航天局局长多尔丹等人都对中国航天事业的突破表示祝贺和赞叹。10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说,他认为中国 “ 正在开始成为一个拥有尖端科技的国家 ”,有着 “ 巨大的潜力 ”。“ 我希望他们能够像我们一样在太空获得发现,(中国)从太空探索中获得的技术将会帮助全人类。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威胁。”

北京时间 10 月 15 日上午 9 时整,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等西方通讯社开始争分夺秒发消息。法新社动作最快,于 9 时 0 分 47 秒发布第一条消息,截至 10 时,共发布了 13 条相关新闻稿;美联社慢了一步,第一条快讯于 9 时 2 分 23 秒发出,但它以数量取胜,在 10 时前共发了 16 条有关新闻稿;路透社紧跟其后,于 9 时 3 分 6 秒发布快讯,在 1 小时内又发布了 10 篇稿件。

世界各国的媒体都在第一时间对这一事件作出反应。一些大媒体的网站还开辟专栏,对发射过程进行跟踪报道。这些文章以正面的为主,认为中国已处于世界航天科研的前列,中国航天的成功是一个经济大国蓬勃发展的象征,是人类一次历史性的壮举

下面我们一起进一步探讨同学们自学后的这篇文章 •

整体把握。

你是怎么理解“新闻”的“新”字?你认为“新闻”和“历史”是什么关系?二者有什么共性?

请你对两篇新闻予以简要概括,点评。

提示:第一篇应侧重时间、群体形象,事件意义,第二篇应侧重杨利伟的成功背后不潇洒。

两篇课文都是新闻,报道的内容都与同一事件有关。除此以外,二者有那些异同?

提示:先确立角度,再对比分析

如可以从标题,表达方式,时间跨度,记叙顺序,表达侧重点与宗旨等方面来分析。

深入探讨。

新闻顺序:跳读《心随飞翔》看全文写了哪些时间性短语?思考为什么这样写?

用心

爱心

专心 5 •

新闻表达方式:精读文段 7 —— 18 段,思考:这些段落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宽敞、明亮的现代化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大厅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块巨幅液晶屏幕,上面显示着从我国西北大漠载人航天发射场传来的壮观画面:高大的发射塔架拥抱着乳白色的巨型运载火箭,火箭上端承载着中国航天的新生代—— “ 神舟”五号飞船。

大屏幕上还清晰地标示着不断变化的北京时间、任务时间和飞行时间,排成五个阵势的数百台终端机上不断地跳跃着各种飞行控制理论参数。大厅里的各测控站(船)洪亮、清晰的报告声此伏彼起,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指挥控制台上,指挥决策者、工程技术专家正密切关注着发射前的各种状态。据北京航天指挥中心的同志介绍,在今天的参试阵容中,绝大部分是近几年 毕业的 博士、硕士和学士,他们的平均年龄在三十岁左右。时间正一秒一秒的向前推移,我们的心也随之怦怦直跳…… 时 59 秒,飞船发射进入一分钟读秒。指挥控制中心大厅里的气氛非常紧张。“ 10、9、8、7、6 …… ” 扬声器里传来最后的读秒声。“点火!” “起飞!”

巨型运载火箭 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直 苍穹。这一刻,我们的心也随之飞翔!这一刻,所有的语言是那样的苍白!喜悦与胜利的泪水夺眶而出!

提示:叙述与场面描写结合,抒情点睛。

场面描写:突出科学工作者们的精湛的技术水平和紧密合作的团队精神,为国争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突出群体形象。

抒情:短句为主,突出情感的激越和按捺不住抒发为民族航天事业的惊世之举自豪和狂喜,格调奔放高昂。•

新闻价值:

精读《英雄潇洒走苍穹》 10-12 段

用心

爱心

专心 6 “ 你喜欢的东西,你不能去做,你不喜欢的东西,你必须要做,还要常年坚持,它确实是一个非常考验人的事情。” 战友翟志刚尤其佩服杨利伟这点。水上应急训练对有些人可能是很轻松的事情,但对杨利伟来说并不轻松。因为杨利伟每次跳水时都要呛水,半天缓不过劲来。但不管怎样,他都按照教练的要求去做,每次都把自己呛得后脑根儿疼。

杨利伟是一个喜欢吃肉的人,但为了控制体重,他从不敢多吃。晚上饿了,也没自己加过餐。“ 要保证训练,你不得不坚持这样做,尽管是个很痛苦的事情。” 杨利伟对记者说。

思考:以上内容有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这些细节和侧面描写有什么意义?杨利伟如何处理个人喜好与工作的关系的?你怎么评价?)、细节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纤毫毕见;侧面描写更能突出人物的超人意志的真实可信。)杨利伟把工作放在首位,以超常的意志克制自己的喜好。)天赋很重要,令人艳羡,但敢于超越实力的意志更重要,令人肃然起敬。每一个成功的新闻背后都是一段坚韧不拔遇挫愈奋的奋斗史。4、自学质疑(问题来自学生课安排在第一颗时进行): 《心随飞翔》

第九段结束时为什么要交待“他们大部分是最近几年毕业的”还介绍“平均年龄在三十岁左右?

“神五“升空,主角当然是杨利伟,为什么着重写大厅环境而不着重写杨利伟的情况?

“这一刻,所有的语言是那样苍白!”为什么说语言苍白? •

插入杨利伟与医监医生简短的对话有何作用?

新闻不是越简明越好么?为什么本篇祥写到每一句话?是否太过了? 《英雄潇洒走苍穹》

杨利伟为什么能被选中上太空?

杨利伟说“很难受,很要劲,很耗体力”,为什么课文还说“潇洒”?与前篇文章“感觉良好“矛盾吗?这里是不是文章太仓促出现的败笔? •

两篇文章能否揉和在一起?

用心

爱心

专心 •

人一生要经历磨难才能成就事业么?

这两则新闻哪则更具新闻价值,哪则能上头版? •

为什么有些新闻有图片而有些没有呢?

文中杨利伟被称为“当今年轻人真正的偶像”,这与当代一些中学生追捧的星有什么区别?

第十三段,既然说杨利伟与地面失去了联系,记者又如何知道杨利伟再飞船上的详细情况?

视野拓展:走进新闻人物、思维训练:杨利伟是个除了工作一无所长的人么?对此你有什么感触?看下列一段报道:

在 5 年多的训练中,教练给杨利伟他们安排了古典音乐欣赏、诗词讲座等文化修养方面的课程,培养航天员多方面素质。而实际上,日常生活中的杨利伟也有着许多普通人的爱好。杨利伟喜欢玩电子游戏,有时也玩到很晚,张玉梅就一直站在他的身后,看他如何 “ 深入敌后 ”,如何克敌致胜。

在航校时,他最喜欢弹的吉他曲是《致爱丽丝》。在航天员大队的乐团中,他的角色是黑管演奏员,最拿手的是《古老出征》。他擅长短跑,是研究所连续 5 年的百米冠军,在总装备部的青年演讲比赛中他还拿过优胜奖。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珍惜,珍惜自己的资赋,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包括成功的,正朝向成功的,甚至步履维艰尚在征程上的;自强。争取把这些兴趣和天赋由汗水浇筑城丰碑,但绝不以自己的某一成功而自满 , 更不以自己的一时受挫而裹足不前。

读图训练:李宇春与杨利伟

从图片看新闻人物的影响:杨利伟不愧为英雄人物,因为他为国家民族的航天事业而勇于献身。严格要求自己,苦学航天技术,克服超常困难,并出色的完成任务。对我们的影响更多的表现为精神境界、意志品质的令人肃然起敬。而一些明星则是更多是观感上的享受、听觉上的共鸣,外在潇洒给人的好感,除了她们得天独厚的个人条件外,不易找到我们可以借鉴的东西。更不用说那些唯利是图、按酬付劳。

五、表达训练:广东 2005 年高考语文试卷

用不超过 20 字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3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8 2004 年 12 月 5 日 10 时 50 分。随着最后一组数据核对完成,我国自主研制的 SARS 灭活疫苗 I 期临床试验圆满结束。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宣布;临床试验中,36 位受试者均未出现异常反应,其中 24 位接种疫苗的受试者全部产生了抗体,这表明我国自主研制的疫苗是安全的,初步证明是有效的。I 期临床试验的完成,标志着 SARS 疫苗研究的难关已基本攻克,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进一步研究创造了条件,也具备了在紧急状'态下保护高危人群的潜力。这是我国 'SARS 科技攻关取得的一项标志性重大成果,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 I 期临床试验龄 SARS 疫苗。答案:我国 SARS 灭活疫苗的研制步入世界前列。

喜看稻菽千重浪

教学目的 :

1.了解学习杰出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高尚品质。2.进一步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3.学习本课选材和立小标题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学习杰出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高尚品质。2、难点 : 进一步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教学时数 : 2 课时 教学步骤 : •

字词:

刻骨铭心(比喻牢记心上,永远不忘。也说镂骨铭心,铭心刻骨。)

掖 y(塞进衣袋或夹缝里)

蔸 dōu(相当于 “ 丛 ”)

屏气静神

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顾)

淤 yū 泥

贬 biǎn 斥 ch(贬低斥责)

籼 xiān 稻

分蘖 ni(泛指植物由茎的根部长出的分支)

二、课文研讨 :

(一)研读课文,总体把握。、正标题引用了谁的诗句 , 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用心

爱心

专心 9 —— 引用了毛泽东 1959 年写的《七律 · 回韶山》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练习一)

—— ① 2 001 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

② 1960 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 “ 天然杂交稻 ” 的杂种第一代。(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③ 1964 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

④ 1992 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坚持真理,实事求是)⑤ 1993 年袁隆平要求对推广 “ 玉米稻 ” 持慎重态度。(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⑥ 1986 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⑦ 袁隆平的两个心愿,要引导一场新的 “ 绿色革命 ”。(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这篇人物通讯的叙事手法有什么特点 ? 请找出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练习二)

—— ① 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② 以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形式活泼。

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是课文第 2 - 3 行: “ 这位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 “ 超级稻 ” 的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指出: “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你认为本单元新闻中的人物,都是 “ 中国的脊梁 ” 吗?请说说理由。(练习三)

—— 邓小平、杨利伟、袁隆平都是 “ 中国的脊梁 ”。理由是: 志向高远,开拓奉献,品格高尚。

用心

爱心

专心 10 在各自的领域里,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各自的领域里,均具有杰出的才华、创新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阅读下面的课文,并根据事物的因果关系和先后顺序进行整理和压缩,把主要意思用两个复句表达出来。(练习四)

—— 袁隆平对这蔸奇特的稻禾精心照顾,收获时对其种子进行了观察分析,根据遗传学的分离定律,断定这株去年发现的稻禾 , 是 “ 天然杂交稻 ” 的杂种第一代。

袁隆平经过反复计算,发现了真理,认定:只要探索出 “ 天然杂交稻 ” 的生长规律,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从而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

本文的中心思想:

—— 本篇通讯全面地记叙了杰出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优秀事迹和重大成果,他志向高远,开拓奉献,品格高尚,富有创新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四、活动练习: 1、写一篇人物通讯。

【教学后记】

本单元仍然体现学以致用。对于新闻(消息)、通讯(特写)、访谈等的基本知识讲解要到位,考试纲要中对实用文的阅读有要求。学生的活动有:新闻的写作、新闻的播报、人物通讯的写作、人物访谈写作。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能力。

用心

爱心

专心 11

下载【金版学案】2014-2015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二单元 第5课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版学案】2014-2015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二单元 第5课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