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教育个案1
班主任教育个案
万贤玉
————转变一名后进生与培养一名优等生同样重要
“后进生”问题的研究是教育科学,尤其是教学论的重要的实践课题与理论课题之一。这个课题的解决取决于两个前提:一是从理论上阐明“后进生” 现象的本质及其诊治之道。二是从实践上总结推广先进学校的创造性经验。“后进生”常被人歧视,甚至被一些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快之。近几年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其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但“后进生”似乎有决堤之势,尤其是班主任,大言其苦。“后进生”多的班主任其工作越来越难做,老师上课也越来越没劲,可谓苦不堪言。面对“后进生”,我们该怎么办?是放弃吗?职业道德告诉我们不能,良心告诉我们不能,因为转变一名后进生与培养一名优等生同样重要,究竟怎样去做“后进生” 的工作?怎样才能使他们转化呢?我认为:
一、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如同良医用药:要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也就是要找到“后“的病根。因此,首先要着手于“诊断”,对 “后进生”进行全面了解,全面分析,从中找到“后进生” 的根源及主要因素,了解“后进生” 的性格爱好,主要优缺点及落后的原因,学校、家庭、社会对他们的影响如何?然后有的放矢,帮助他改正。
如张三同学,上课就走神,打瞌睡,中午、晚上经常外出,从来不交作业,成绩倒数第几。找他谈话,他却闭口无言,从来不和同学们一起玩,沟通起来特别困难。有一次他逃课了,为了寻根我决定家访。由学生领路我来到了张三家。展现在我眼前的竟是如此窘迫的境地,一间两家合厨的小房间,屋里有两张床,门厅里放了一张小床,一个男人躺在床上,屋里坐着个老太太,整间屋子黑乎乎的,感觉很压抑,而且散发着一股说不出的难闻气味,就好像东西发霉了。当我说明来意后,才知道那个男的是张三的舅舅,老者是他的姥姥,他的母亲上班去了。当我提到张三没来上学而且经常犯错误时,他的家长显得很平常,而且说有什么事等他妈回来再说。我感到很意外,没见过这样的家庭和家长,感觉很失望,不知是该留下还是回去。我想,决不能空手而归,于是硬着头皮问:他母亲何时可以回家?老人家说:大约还有四十分钟。实在是不爱在他家里坐着我就说一会再来。
出门转了一圈,大约四十多分钟我又去了他家,这次见到了他的母亲,以前家长会曾见过。一个说起话来很懦弱的女人,不管问什么,只会说我也管不了呀!可以说最后我只能请她以后多关心孩子。这次可以说一无所获,心头感觉沉了很多。对张三不知是同情还是可怜,想起以前我那么不问青红皂白的批评他,心里感觉有点酸酸的。
当我再次见到张三是在次日的早自习,我叫他到办公室,他还像以前一点反应都没有,这次我换了一种谈话的方式,亲切友善的和他聊了很久,没问他不来上课的事,就是希望他以后能够坚持上课和学习,如果有困难可以和老师多谈谈。他的脸上出现了一丝微笑,很少见的微笑。后来我又召开班会让他参与进来,对同学们嫌他脏的事我也直言不讳,让他改掉。逐渐的张三变了,爱说话了,衣服也干净多了,逃课的次数明显减少。毕业时他没再继续读书,在一个车房学修车,很乐观,我们见面时他总爱提起读书时的事,感到很幸福。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不光把学生送进上一级学校才是成功的关键,而是关心教育每一名学生,使他们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也是我们的幸福。
二、晓之以理,施之以情。
工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后进生” 更需要集体的温暖与师生的爱和信任,因此师生关系融洽是“后进生” 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要正确地对待“后进生”,做到“四不”,“三会”。即不歧视,不排斥,不粗暴,不揭旧病。要与优生一视同仁,会批评,会谈心,会表扬。然后晓之以理,施之以情,利用全班同学及家庭、好友巧妙地使之密切与老师们结合,达到交流、融洽感情的目的。如班里有一“后进生”行为习惯不好,一次他在上语文课时往窗外扔废纸,语文老师说他时,他竟然斜眼看着语文老师又扔了一次,把语文老师都气坏了。事后还不知道认错,我把他叫到办公室,真是恨铁不成钢的感觉。问其原因,他也承认自己扔东西不对,对老师态度不好也不对,但是自己没有主动承认错误的勇气,不想在同学面前丢面子。其实他的父母也向我反映过他在家里也总爱顶撞父母,于是我就耐下心来决定和他打一场心理战。我问他:你的朋友多吗?他说:不多。知道为什么吗?我接着说:如果我是别人也不会和你交朋友的,因为你的习惯太差,在教室里吐痰,扔纸,关键是你不尊重别人。有一种人最不可以做朋友,那种人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他摇摇头。我接着说:那种人就是对父母不好的人,不尊敬师长的人,老师不再多说了,希望你能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你回去吧!后来我们又召开了一次感恩教育的班会,在演小品时我故意让他演一个被子女顶撞的父亲,事后他对我说:我明白了。虽然他有时还犯小毛病,但是逐渐的他的朋友多了,也能克服一些毛病了,特别在担任值日组长后人变了很多,我经常找他谈心,他也越来越信任我,师生之间感情加深了许多。
三、选取优点,因势导之。
“后进生”的缺点很多,所以就比较容易暴露,但绝不能因为有缺点而觉察不到他们的优点,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更好地发扬下去并因势导之,促使其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是苏霍姆林斯基全部教育思想的立足点之一。使他们某一方面一旦成功,从而受到鼓舞,树立信心,看到自己的长处。
例如李某,人们的印象是有他在的班级,班上必大乱,无他时耳根清静,但通过我的细心观察和了解,发现他的两个长处:喜欢体育运动和看小说,并能绘声绘色地讲述,于是,我在班上办了一个“故事角”让他来负责,学校搞体育活动由他全面负责,结果“故事角”办得有声有色,参加学校里的体育比赛次次榜上有名,慢慢地他热心工作和学习,很少和社会上的“伙伴”交往了。
四、趁热打铁,持之以恒。
“后进生”一旦有思想上的转化,就要趁热打铁,围绕这一点,要抓住时机,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变厌学为乐学,因为“求知和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身上激发起来”。一旦激发起来,就要防止逆向转化,所以必须持之以恒,对于出现的漏洞给予坚决的堵死,毫不松懈,长期以来,“后进生”的潜力得以发挥,兴趣愈来愈高,成绩就不断提高,例如李某到第四学期时成绩排名到第5名了。
五、树立信心,把握成功。
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深知成功是“后进生”最感喜悦的事,因此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我十分重视“后进生”的“成功”。在班上,每一次班会,我都要把“后进生”的事迹向全体同学介绍,尽量使有进步或有进步倾向的“后进生”评为进步生,使之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强化他们的意识,树立成功的信心,同时经常督促、激励其前进,如“后进生”王某唱歌好,在一次歌咏比赛中获得第二名,在班会上表扬她之后她的学习也有进步,试想,她多高兴啊,并向她的家长报喜,现在她成绩前进了十多名。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而且辛勤的劳动,也是一项艰难而长期的工作,决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的开拓探索前进,不断完善,提高,唯有如此,才能全面抓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第二篇:2011.1.10班主任教育个案
班主任教育个案
我自从接管一(4)班,心情一直很不好,因为那是行为习惯在年级组属于最差的班。全班男孩子就像一盘散沙,懒懒散散,毫无纪律性可言,而且学习习惯也很糟糕。在这个班级里,有几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学生,小刘同学就是其中之一。小刘是一个课堂上吹口哨,随便走动,老师讲东他就讲西的人,例如,地理老师说东南西北,他就数麻将,老师讲东经、西经,他就说月经,还有很多大人也讲不出口的话,他却可以随时随地从口里嘭出来。他的作业总是拖拖拉拉、偷工减料,有时候别人的作业都交了,总差他的没交上来,非要老师一个劲地催着,盯着他做作业才能马虎完成一点。他还经常欺负弱小,大清洁表现出很积极,一定要参加,实际上就想方设法偷懒,在校园里到处乱跑,也不愿到自己的岗位好好清洁。各科任老师都说上这个班的科非常头痛,我都快要拿他没办法,急得我忍不住直皱眉头:我怎样才能改变他?
怎样来改变他呢?成了一个让我头痛的问题。据了解,他在小学就是一个“自由人”,他家长为了让他不再跟小学的“好友”在一起,才想办法给他来我们学校,而来到我们学校后一直闹情绪,责怪家长让他来了我们学校,一定要转学去他小学“好友”所在的中学,数不清给他做了多少天多少次工作才逐渐安定下来。后来我发现他身上所出现的陋习和不良学习习惯主要是由于家庭的培养方式不当,言语乱说,动作乱做,他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他要怎样做,家长就随他怎样做,什么都顺着他,宠着他,怕他年幼做不好事情,总主动为孩子承担一切杂务,结果不但使孩子失去了做事的兴趣,而且会对别人为自己做事习以为常,自己却什么都不会干,什么都不愿干,这样形成的畏难、依赖、惰性还会扩展到其他方面。经过调查知道小刘的父母对这个儿子是非常宝贝的,什么事情都处处护着他,而他的爸爸上班比较轻松,一有时间就打麻将,妈妈开了一个小店铺,也没有多少时间看管他,就这样小刘的胆子越来越大,不但没有人管,家长还处处护着他,就算管也管不了,这样就成了一个想怎样就怎样的孩子。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想孩子是由于长期的家庭影响使他养成了这些不良的习惯。孩子其实是好孩子他能够改正他的不良习惯的。针对他的情况我对他做了如下工作。
1、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爱护。我主动和他亲近,和他做朋友,“亲其师,信其道”。
经常在课间找他谈话,帮助他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认清在学习上有惰性的危害。口出乱语,手脚乱动,惰性扩展不但给家长增加负担,给周围的人带来危害,削弱自己的斗志,而且会最终落得平庸、失败的下场。
2、让学生体验集体的温暖。动员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让他在集体活动中接受教育,感受集体温暖。在学校学习时规定他写作业的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决不迁就他在学习上出现的消极抵抗。
3、努力改变家长的教育方法。了解该生的情况后,我与孩子的家长分别进行多次交谈,交换看法。让其家长改变处处癖护的教育态度,并能多花精力培养孩子。教师、家长都积极地让学生学习、劳动,鼓励学生动手做自己感兴趣的有益的事情。
4、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该生已经有明显的进步,课堂上的胡言乱语少了很多,明
辨是非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都有所提高;学习上能抄抄写写尽量表现出学习的样子,也能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劝告,完成作业也变得积极些,主动些了,也乐意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了,期望他有更大进步。
第三篇:隔代教育个案分析1
个案分析1
胡乐被爷爷奶奶惯出了一身的坏毛病,经常为一点小事就和同学发生矛盾,而且“得理不饶人”。
一次课间操排队,有一名同学不小心碰倒了胡乐的椅子,椅子上挂着的书包掉了下来,书啊文具啊掉了一地。这下可气坏了胡乐。胡乐立马找到老师,希望老师为自己评理。由于老师急着带队去操场做操,便说做完操再说。没想到,胡乐的态度非常强硬,甚至说“我要找我爷爷来”。
原来,爷爷经常对胡乐说,如果在学校被人欺负了,不能忍气吞声,一定要告诉他,他会帮胡乐处理。久而久之,胡乐养成了遇事斤斤计较的坏毛病,容不得自己吃一点亏、让一点步,而且时不时找爷爷处理问题。
通过家长学校的培训,爷爷认真阅读了《小学生家长读本》,老师也经常打电话跟爷爷沟通,爷爷认识到,自己这样,是太过于宠溺胡乐了。从此以后,爷爷也不再插手孩子们之间的事情了,还教育胡乐,要宽容要大度。胡乐呢,也比从前快乐独立很多,还交到了很多朋友呢!
第四篇:个案1
个案记录
班级:小10班 观察对象:朱xx观察时间:2008、12
走进孩子的午睡间,孩子们正在手忙脚乱的穿衣服。朱xx在穿高领毛衣时,因为很难穿好,所以十分烦躁,没有一丝要静下来慢慢穿的意思,我看了看他,想看他会不会求助于老师,但是,他没有,像是和自己在置气,孩子的脸通红,使劲的撕拉着衣服,好像非要把衣服扯坏一样。
策略:
1、教师要在幼儿园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告诉幼儿有困难可以寻求帮助,不要乱发脾气。
2、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园表现,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
●教给孩子一些方法,告诉孩子一些道理
这个孩子比较冲动,性急,遇到困难容易感到烦躁并放弃,如不能发马上解决就会发脾气埋怨父母或老师,并表现出和自己过不去,遇到这样的孩子,作为家长,我们最好在了解孩子个性的基础上,把任务细分,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先把头钻进最大得洞里,将有图案的放在前面,然后,找一找衣袖,把胳膊伸进去„„你现在右胳膊的衣袖扭成一团,所以胳膊伸不进去,先把他拉直„„通过语言将孩子操作的步骤分解,既让孩子有章可寻,找到方法,又避免了包办代替。
●限制时间
家长也可以使用限定时间的方法来约束孩子。当孩子犯错误时,首先警告孩子不可以那样,然后严肃的警告,比如:宝宝,抢别人的玩具是没有礼貌的,快点向小朋友道歉,说出警告后在心里默数到5,如果孩子还不听话,妈妈就可以让孩子看到后果:让你到反思角坐冷板凳反思,说完,再默数5个数,如果孩子仍不听话,有必要强硬的将孩子拎到椅子上,并规定:在你的小椅子上坐5分钟,想想妈妈为什么生气,没有妈妈的容许,不可以站起来。在规定的时间内,妈妈可以一边做自己的事情一边监督孩子,事后再问他错在哪里?
限定时间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方法,我们老师也经常使用,正反都能用,例如,孩子排队的时间都在说话没有按照老师的示意排队,这时候,老师如果说:我闭上眼睛,数到三等我睁开眼睛宝宝队伍排得直直的,看看谁的本领大,这个方法很奏效一般孩子在限制的时间内都能够完成任务.在家中,家长也可以用用这种方法.●奖励与惩罚并济,说到就要做到
我们非常有必要和他进行一些必要的约定.对于事先的约定,如果孩子都能完成,妈妈要及时的奖励,多看一个动画片,或者今天妈妈多讲一个故事。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如果他有一种不能得到奖励的压力,他就能够约束一下自己的行为了。而对于犯错的孩子,我们的做法是,事不过三: 如果想让孩子事先认识到一个重大的必须承担的后果,比如得不到他最喜欢的玩具,失去他的最爱,那么“事不过三”处罚方式的效果就会更好。每次孩子 1
调皮捣蛋了,不必说教,只要告诉他:“我们都不该打人。这是第一次!”,然后明确警告孩子重大的后果是什么。当他下一次又打人的时候,就告诉他:“这是第二次!”第三次打人的时候,告诉他:“这是第三次!”然后马上实施预先警告的那个处罚。
●营造安静的家庭氛围,开展适宜的活动
一方面我们要注重保持安静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待这个类型的孩子态度要平静,但另一方面但是要严格,讲究方法,和他们说话要平和、冷静,不要高声叫喊,以便克服孩子不安静和急躁的特点。并且注意多让孩子做一些细致的手工和安静游戏,比如,折纸、画画、搭积木、下棋等,重点培养孩子的耐性和理性思维,以磨练和培养他们耐心细致的习惯,对于他所提出的合理要求和愿望,家长可以适当的进行“延迟满足”让孩子学会等待,以便培养其耐心和自控能力。
第五篇:教育个案
班主任教育个案
时下,很多人慨叹现在的孩子难管、难教。这是一个现实,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的新手来说,这是一种责任和更是一种挑战。要努力向优秀教师的行列靠拢,不仅要教学出色,还要有管理、驾驭班级的能力。
良好班风的形成,我认为要在“严”和“爱”上下功夫。下面我就从这一年多来的班主任管理实践出发,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严的教育。
学生毕竟是孩子,再优秀的学生不可能没有缺点、不犯错误。因此,要对他们严格要求。“严”并非苛刻、死板、固执己见,而要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倾向进行正确、严格的教育和引导。
1、严而有理。
比如,开学初班中有部分学生早上很早到教室抄袭作业,我在发现后第一时间在班中指出了这种行为违反了校纪校规、不符合中学生的行为规范,并明确了再犯地处罚方案。但是过了几天又有个别学生被我发现抄作业,我对抄作业和提供作业本给人抄的学生都进行了谈话,了解到其中一个学生的作业本前一天完成后放在了课桌里,她的作业本是在不知情的行况下被同桌拿去抄的;另一个学生却是在自愿把作业借给同学抄的。因此我对其中的三个学生按照了原来告知的方案进行了处罚,本次行为记录在案,通知家长,并取消本学期所有评优、推荐资格;而另一位学生我只是进行了谈话,希望以后能妥善保管自己的作业,并督促其他同学不要抄袭作业。整个处理过程我都在班中公开,也是这种现象在班中得以杜绝。
2、严而透情。
比如我们班在高二上半学期新转来四个个学生,其中两个学生的基础都非常差,前阶段的学习与我们学校的教学脱节,对于我校学生已完全习惯、能自觉遵守的常规也十分不适应。因此,虽然我每天都特别关照这两位学生。对待这样的学生一味的责备、批评是没有用的,他们来到新的集体,本来就会感到不安、惶恐,在教育中要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在非常真诚地关心他、帮助他。在谈话中注意调控好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变发怒为宽容,先请学生坐下,用热情的劝慰替代冷漠的,感化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先融入这个集体,关心这个集体,从而用实际行动为集体争光。
3、严而垂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以说一个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品德高尚、言行规范、严于律己。看到垃圾桶外的废纸、杂物主动地弯腰捡起;打扫卫生时主动帮一把;经常对学生说“你好、对不起、谢谢”。我刚接这个班时,每到放学,只见地面一片狼藉,学生熟视无睹,靠“骂”肯定无济于事。于是,我便弯下身去捡,当捡到学生的脚边时,大部分学生马上会说:“老师,我来捡。”渐渐地,学生们都能自觉地维护班级的环境,把这个教室当做是自己的家,同学之间也相互关心、督促、爱护。
二、爱的教育。
生活中不能没有爱,教育更不能没有爱,我们的教育对象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爱,因此,在我们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要给予他们父母、朋友般的爱。1、爱要不宠。
对学生的爱,是指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身体状况等,而不是无纪律、无原则的溺爱和纵容。在一开始做班主任时我可能把握不好“爱”的度,只要我想
到的事情,能为学生做的事情都一手为他们包办。在和办公室的其他老师交流的时候,就被批评“太宠学生了”,在后来的一些事情中也的确反应出学生在太多的鼓励、表扬、宽容中表现出极度的自满和以自我为中心。特别是当优生和班干部犯错时,不及时指出、批评,他们可能会认为犯了错误就可以享受特权,连老师也要给他们几分面子,而不思过错、骄傲自大,可以说这对他们本人今后是相当不利的。但在他们犯错时又要考虑在适当的场合采取适当的形式,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可根据所犯错误的大小采取适当的形式或场合来教育引导,从而让他们接受挫折教育,并深刻认识到:“自己还有不足;在鲜花和掌声中长大的孩子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2、爱不失衡。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句话:“爱优生是人,爱差生是神。”我们教师虽不是神,但应具有这样的胸怀和追求。再者,学生都有个体差异,不可能素质能力都一样,同样来校接受教育,不应当受到歧视和忽略。上面提到的两名转校生中就有一个,我在家访中得知他在初中时就特别挑老师,喜欢的老师教的学科可以名列前茅、但是如果他对某个老师有抵触情绪,就会完全放弃这门学科。虽说这种做法中透出了孩子的幼稚,但也的确很具代表性,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 学生,哪怕是差生,让他们感受到了教师的重视、关心和平等对待,他们就会自然觉得你可亲可敬,进而相信你,听从你的教育。
3、爱要可感。
学生毕竟是孩子,虽然我们具备了对他们的爱心,但板着脸去教育,学生还是难以感受到爱,从而不敢接近你、信任你。这就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传递爱意。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比如和学生谈话时,和他们平等地坐着,语气尽量轻揉,或拍拍他的肩膀、说句鼓励的话,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就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和他们谈谈最近的学习、生活、送上一句祝福也是我从带班以来坚持做的。将心比心地对待学生,尽力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是我努力的方向,也将成为我教育学生的永恒的主题。
最后,引用一句马克思的话:“只有完善的集体,才能造就完善的个人。”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更肩负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重任,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是否端正、向上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且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