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当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
在当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的方式有个别心理咨询(电话、面谈或咨询室咨询)、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辅导讲座等形式。在发展性的心理辅导中,前二者占了主要方面。在基层学校,往往有一些学生,如厌学、迷恋网络、考试焦虑、情绪抑郁或不善交往,孤独另类,很难进行有效地教育。对于这些学生,个别心理咨询的群体效率不显著,一般的心理辅导课很难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性和针对性,而团体心理辅导正是将这些有同质性问题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成立小组,相互鼓励,寻找自信,共同解决问题,一起成长。笔者认为,团体心理辅导是当前就某一类学生进行辅导或发展指导的比较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
1、群体动力学理论
说到团体心理辅导,自然会涉及到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en,1890~1947)的拓扑心理学的心理场理论。勒温认为,人就是一个场,人的心理现象具有空间的属性,即人的行为是由场所决定。用公式B=f(PE)来表示,其中B表示行为,P表示个人,E表示环境。勒温非常重视生活环境中人行为的研究,他将场论的基本特征概括为:(1)场是融行为主体及其环境为一体的整体;(2)场是一个动力整体,具有整体自身独有的特征;(3)场的整体性在于场内并存事实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关系。另外,除了勒温外,卡特赖特(D.Cartwright)、赞德(A.Zander)等还对群体内聚力(即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的满意程度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注重团体咨询过程中团体氛围的创设。
2、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
是一种在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着重阐明人是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的。最早在1941年有米勒(C.H.Miler)和多拉德(J.Dollard)提出。后来班杜拉(Albert.Bandura)发展了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主张把依靠直接经验的学习和依靠间接经验的(观察学习)综合起来说明人类的学习。在团体辅导中,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要为来访者创设一种充满理解、关爱、信任的情景,这种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个体行为的变化。
3、人际交互作用分析理论
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柏恩(Eric.Berne,1910—1970)在1957年创立。相互作用分析包括构造分析、交往分析、竞赛分析和脚本分析4个部分。柏恩将人的自我状态分为3种:父母状态(Parent)、成人状态(Adult)和儿童状态(Child)。这3种状态存在于所有的人身上,与年龄、角色无关,而是不同的心理状态,简称PAC理论。交互作用分析理论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和研究,非常适用于团体咨询。在团体中,成员可以观察到他人的变化与示范,逐渐了解自己的人格结构,并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在国外,PAC分析的团体咨询和治疗小组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是指人与人之间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交流过程。其有4个基本的的特点:(1)沟通双方互为主体;(2)沟通能够调整双方的关系。(3)沟通双方具备统一或相近的符号系统。(4)沟通中可能出现社会性、心理性、文化性的障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拉斯韦尔(H.D.Lasswell)提出了沟通的“5W”模式,较明确地说明了人际沟通的过程:传信者(谁)—信息(说什么)—媒介(渠道)—受信者(给谁)—效果。国外管理的心理学家认为,有效的沟通有4个步骤:注意、理解、接受、行动。人际沟通理论为团体咨询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如何交往,怎样增强沟通效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减少交往障碍等提供了大量有价值参考,也为指导者选择怎样的团体沟通方式,如何观察、指导团体成员的沟通等提供了具体方法和技巧。
5、个人中心治疗理论(Person centered Approach Theory)1940年由卡尔.罗杰斯在美国创立的一种由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发展而来的理论。它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1)非指示咨询与治疗期;(2)当事人中心疗法的确立;(3)当事人中心疗法的深化和进一步实践的时期;(4)当事人中心疗法发展为个人中心理论。罗杰斯构成尊重、平等、协调的治疗关系的核心是治疗者的三种个人特质或基本态度: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共情。个人中心治疗理论的创立为团体心理咨询指导者树立民主、宽松的团体氛围打好了基础。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发展
团体指导(Group Guidance)这个概念主要是从团体咨询(Group Counseling)和集体治疗(Group Therapy)衍生而来的[①]。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提供心理援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它由咨询员根据求询者问题的相似性或求询者自发组成课题小组,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问题或共有的心理问题[②]。
1940年英国精神病学家福尔克斯(S.H.Foulkes)在军人中开展的非结构式团体治疗,并最先提出实施集体分析治疗。1947年左右,勒温建立集体动力学研究中心和团体人际关系技术训练实验室--即著名的NTL(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Y)--“国家训练实验室”,采取自由的团体活动和讨论,使成员对人际关系问题的敏感性进行训练--也称“敏感性训练”,后进入产业界、政府机构、大专院校,1949年,命名为T小组。
1946-1947年,罗杰斯在培训咨询员时发现专题讨论会(work shop)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以个人成长、人际交流、人际关系的改善为目的,侧重体验学习,促进心理的成长和发展。
1949年,美国著名的精神病专家沃尔夫(K.wolf)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集体心理治疗,在团体中采取自由联想、梦的分析、移情、谈心和游戏等方法,将成员压抑的情绪、内心的冲突暴露、宣泄出来,然后加以辅导,使他们的症状明显得到缓解。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拉扎勒斯(A.LAZARUS)将以学习为基础的行为疗法应用于集体心理治疗。
在上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罗杰斯大力倡导会心团体(ENCOUNTER GROUP,也称交朋友小组),在个体的心与心的交流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团体体验,并受到社会各部门的欢迎。具体的形式有:成长小组、自我肯定训练小组、基本交朋友小组、任务定向小组、T小组、小团体经验、实验室训练小组、基本人际关系训练小组等。会心团体形成于50年代,60年代是普及发展期,70年代为反省期,80年代进入日常生活,即在日常生活中实际应用会心的精神和技法。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以马斯洛和罗杰斯所倡导的人类潜能开发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这一理论,团体咨询和集体心理治疗的发展呈现出3种主要趋势,即情绪释放疗法、侧重于躯体控制的情绪释放疗法、情绪控制与放松疗法。
三、团体心理辅导的优点和功能
将团体作为一个微型社会,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压抑的成员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在这个充满理解与支持的团体氛围中,参与者愿意尝试各种选择性的行为,探索自己与其他人相处的方式,学习有效的社会技巧;团体成员之间能够他们彼此之间的相互觉察,并获得其他成员在团体中对其觉察的反馈,使之经由别人的观点来审视自己;培养成员之间的信任感与归属感,从对团体的信任到信任周围的其他人,从对团体的归属感扩延到对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道宁(L.N.Dowing)认为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有12个方面的优点
1、学生、了解体验到自己是被其他学生支持的,以获得公德心和增强自信心。
2、让每个学生能够从与别人的相互关系中找到自己的利益,学生将可以得到单独与咨询员接触所不能得到的利益。
3、鉴别需要特别予以援助的学生。
4、增进个别的咨询,团体的经验可以提高辅导的需求,达到更好的成熟。
5、有利于发展社会性,团体中所获得的社会化经验可以促进学习与改进行为。
6、可以提高矫治效果,更好地洞察组员。
7、使咨询员可以与更多的组员接触,这种接触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羞怯、减轻压迫感和改善自己的态度。
8、学生获得安全感,增强自信心。
9、为组员提供接近咨询员的机会和增强学生的求助动机。
10、综合各种教育经验以获得最大的利益,经过团体讨论是方法明确化后,将有助于学生对学校的各项活动感到有意义,能够认识更和谐的关系。
11、松弛学生的紧张和不安。
12、使辅导者和教师的工作将更加有效。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
1、教育功能。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是一个借助于成员之间的互动而获得自我发展的学习过程。
2、发展功能。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改善成员的不成熟的偏差态度与行为,进其良好的心理发展,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3、预防功能。团体心理辅导是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的最佳途径。在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成员在团体中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人、接纳他人和满足归属感。
4、矫正的功能。团体活动的情景比较接近日常生活与现实状况,以此处理情绪困扰与心理偏差行为容易收到效果。
四、团体心理辅导的启动与运作
1、明确团体的纪律
在团体组建好开始运作前首先要宣布团体的纪律或规则(每个组员在这些规则面前都是平等的)。纪律的内容一般包括:保守团体内秘密;坦率真诚;活动期间不与外界接触,避免干扰;避免与少数日交流,积极参加团体活动。必要时要进行团体宣誓活动。
2、团体心理辅导的原则
民主原则。这有助于团体保持良好的秩序和轻松的氛围,增强团体的凝聚力。
共同原则。团体心理咨询是针对组员的共同问题而组织的个体间相互关注,持共同的信念和目标。
启导原则。咨询的本质是教人自助,因此团体心理咨询应该本着鼓励、启发和引导的原则,重视团体内的交流与各种反应,培养成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原则。指导者要从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成员的问题和把握团体的辅导过程。
综合原则。指导者应该了解各种咨询的理论与方法,有选择和针对性地综合加以应用相关技术,有效地完成咨询的目标。
保密原则。团体心理咨询过程中,在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下,要充分尊重每一个成员的隐私,增强互信和理解,增加团体的凝聚力。
3、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
(1)、团体讨论:就团体共同关心的比较有意义的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使问题更加清楚,达成共识。
(2)、角色扮演法:让团体成员依据一定的故事情节,简单模仿故事中的人物,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达到理解他人、最近相互了解的目的。
(3)行为训练法:安排一定的训练任务,要求组员按时完成,以达到养成良好行为、克服不良行为的目的。
遵循原则:从容易到难;示范性原则;及时强化原则。
训练程序:情景的选择与描述—确定训练目标—团体讨论—提供示范—正式训练—总结与评价
(4)、心理剧(psychodrama)是通过特殊的戏剧化形式,让组员扮演某种角色(角色扮演),借助某种心理冲突情景下的自发表演,主角的人格结构、人际关系、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逐渐呈现与“舞台”,在主试的间接干预和同台参演者的协助下,使心理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
基本要素:导演、主角、配角、观众和舞台。表演过程:暖身—表演—分享与讨论。
基本技术:自我介绍,角色转换,独白,替身技术,镜照技术,梦幻商店,未来投射等。
(5)、敏感性训练。是一种从团体心理治疗法发展起来的团体训练技术,即对正常人在群体中的人际技能及其有效性获得反馈的方法。(6)、认知—行为改变法。通过改变当事人的认知—心理意象、观点、信念和思维方式,重建其理性化思考,进而改变情感体验与行为模式的方法。其主要技术包括:理性情绪疗法、自我指导训练、应对技巧训练、内隐示范等。
4、团体辅导的课程结构
(1)、热身活动(通过游戏等引出主题)(2)、小知识(提供训练的基本信息)
(3)、心理游戏(用心理剧、角色模拟等形式,进行小组互动)(4)、小组讨论(谈感受,分享成功与体验)(5)、主试总结(小结归纳,加深印象)
5、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
作为团体辅导的组织者和策划者,通常要应用这样一些技术:(1)、反应技术。包括倾听组员的言语,还有复述、反映与澄清等。(2)、互动技术。互动是团体交流的基础。首先要建立关系,另外有解说、联结、促动、沟通以及保证、鼓励和支持的技术也很重要。
(3)、行动的技术。主要包括适时和适当的提问、面质(指导者在认清成员在思想、感觉和行为方面的矛盾时,应明确指出,并要求回答)、调停(当团体的时间使用不恰当,团体浪费时间时所采取的干涉行动,目的在于保护成员不受极端的刺激,防止具有破坏性的反馈与行动)、聚焦(把团体的注意力集中到训练的目标和内容上,不要偏题)和示范(为组员提高效仿的榜样,以矫正不适应的行为)。
6、团体心理辅导的注意事项
(1)、活动是载体,内容和目标是关键。在团体辅导中因为要应用很多活动和游戏,但是活动与游戏都是为辅导服务的,不然就会是气氛热烈,难以组织,导致成效不佳。
(2)、小组的“同质性”。小组的组建重要是要小组成员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年龄、性别、年级、存在的问题、求助动机等,否则就很难形成群体动力,辅导效果不佳。
(3)、活动内容设计是难点和关键。每次团体辅导活动课程的设计因辅导对象、问题的不同而不同,有一定的原创性,这就需要组织者要查找资料,精心备课,才会取得 预期的效果。
(4)、团体的时间为一般为一学期左右。团体辅导有一个小组组建-认识-熟悉-巩固-冷却-分离-个别跟踪的基本过程。为了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一般每周1~2次,每次1小时左右,累计不要超过20次。因为周期拉长一方面时间上不经济,另一方面会使小组成员形成对团体的过度依赖,导致离开团体后的适应不良。
(5)、小组成员每次参加都是自愿的,保密与信任是双向的。这是心理辅导的性质所决定的。只有自愿,小组成员才会有改变的愿望,只有相互的保密与信任,才能相互消除顾虑,发挥潜力,达成目标。
(6)、对团体辅导效果的有效性与有限性的认识。任何心理咨询或辅导的方式都有它的基本目标和对象,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果团体辅导结束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属于正常现象,这除了与活动的设计和辅导者本身的水平有关以外,和团体辅导本身的特点也有关。另外在团体辅导中,发现个别有心理障碍的同学,要及时地进行个别辅导或提供转介服务。
五、团体心理辅导的计划
1、团体的大小
一个团体的大小主要视这样几个因素而定:成员的年龄与背景;指导者的经验与能力;团体的类型和问题的类型等[③]。如从问题的类型看,主要取决于团体咨询的目标。以治疗为目标的团体咨询人数一般以6—10人为宜;以训练为目标的团体咨询人数居中,一般为10—12人;以发展为目标的团体,参加者可以适当多一些,一般为12—20人。
“对大多数团体而言,5—8个成员是比较理想的。对于具有多文化背景的团体,在不多于5个成员的情况下领导者和组员感到更和谐。教育团体通常有5—15人,讨论团体通常有5—8个成员。个人成长团体、支持团体、咨询与治疗的团体状况是5—8个成员,也可以在3—12人之间。” [④]
2、团体活动的时间及频率
一个持续的多久为好,多长时间活动一次以及每次活动多长时间取决于团体的类型与成员。一般认为,8—15次为宜,每周1—2次,每次1-2小时。对于青少年而言,针对他们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每次以40分钟左右为宜,活动次数可以较多。活动的时间一般放在组员相对比较集中和空闲时,活动的地点要安静和相对舒适。[⑤]
3、团体成员的选择
团体成员的来源途径一般有3种:一是通过宣传手段,成员自愿报名参加;二是咨询员根据平时咨询和调查的情况,选择有共同问题的学生,建议他们来报名参加;三是有家长、班主任或其他咨询人员介绍和转介而来。对于初步选择的组员,为了保证团体的质量和咨询效果,还要通过面谈、心理测验和书面报告等形式进行筛选,这样就容易形成具有同质性和凝聚力的团体。
4、团体心理辅导计划书
计划书要根据辅导的目标和内容具体来制定[⑥],一般包括:“小组名称、性质、目标、时间、设计依据、团体结构的确立、保密等原则和效果评价等方面”。
六、团体心理辅导的小组创建及活动设计
1、寻找小组归宿
可以以姓氏、生日、颜色、月份、属相、星座、喜欢的动物、随机抽号的方式来把一个团体分成若干小组,这样就为小组讨论和小组辅导打好基础。
小组认识活动:小组组建好以后,为了加深大家对小组的印象以及小组之间的熟悉,可以让组员讨论自己小组的队名、队歌、口号和队长,协商好以后可以进行小组交流。
2、小组成员的互相自我介绍
在小组创建初期,组员之间的相互熟悉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姓名、爱好、学校(班级)、特长、喜欢的动物、书籍、格言等的相互介绍达到初步的认识。
3、小组长远的交流与讨论
为了使小组和团体的活动顺利得以开展,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价值澄清、头脑风暴、协作游戏等增进成员之间的熟悉程度,例如可以进行小组认同游戏:
讨论:飞机紧急迫降山顶,机上人员带有滑雪装置、雪鞋、小刀、鱼线、鱼钩、打火机、信号枪、镇静剂、手电筒、绳索、烹调设备。请按照重要性排序,并说明理由。
这个问题比较开放,成员之间可以充分讨论,不强求答案统一,目的是让成员之间有认同感。
4、小组归宿活动
(1)、下面你喜欢哪种动物(选一种)狗、熊猫、狮子、猫、马、蛇、牛、兔子。
选项一致的就会有相同的归宿感,进一步加深小组成员间的了解。(2)、“哑巴”排队:小组成员按照月份分组,根据出生日期大小排队,不能讲话和用纸笔,只能用手势语。这个活动可以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3)请按照你的方法将下列10样物品配成5对:盘子、咖啡杯、鞋子、人影、灯泡、蘑菇、人头、帽子、台灯、水壶。说明理由。这样可以让小组成员感到平等地对话,相互聆听,和谐小组氛围。
(4)合作游戏:同组组员之间合作,只用2张纸搭一尽可能高的物体。这样的活动既可以使成员见相互熟悉,又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5、角色扮演
(1)过障碍:三个人扮演成瘸子、瞎子和指路人。瘸子搀扶瞎子过障碍,另外一个人指路。这样轮流扮演,可以加强成员间的熟悉程度。
(2)下面是4组师生关系,请小组将其扮演出来,向大家展示。A、亲密无间、无话不谈 B、敬而远之、交流平淡 C、关系紧张、互有距离 D、知识灌输、没有情感
角色扮演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了解,学会沟通和与他人处理关系,克服自我中心等。
6、小组凝聚力活动
(1)汪洋中的一条船(站报纸):准备一张普通的报纸,展开放在地上。找4~5人同时站在上面(不能站在报纸之外,周围有人做好安全保护)约3秒钟,成员间可以相互用手协助。做完后再将报纸对折,重复上面的活动;以此类推,看在最小的面积上能够是否站下他们4~5人。这个活动可以增加小组的协作精神与凝聚力。
(2)“向后倒”:一人站在桌子上,背朝大家,双手交叉抱臂;另外6~8人面对面站好,双手交叉,形成保护网(和站立者的桌子一样高),站立者然后直立向后后倒(注意保护:下面有软垫,活动者均不要戴手表、耳环等饰品),倒在下面人用手交叉形成的保护网上就成功。此游戏要组员之间充分的信任和配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保护得到的情况下做,最好是高中生及以上的学生做。
(3)手拉手绕圈:小组成员站成一圈,每位成员左右臂交叉(将左臂放在右臂上,每位成员均这样)用手拉住相邻两个组员的右手和左手,这样就拉成一个圈。然后小组成员要想办法打开交叉的手,最终手拉手,而手臂不交叉。整个活动中组员的手都不能松开。这个活动可以充分发挥成员之间的智慧和协作精神。
(4)用身体写数字。每位组员轮流带头分别用手、头、肩、脚和臀部等身体部位写0~9这10个数字。活动虽简单,但可以加强小组的活跃气氛和战斗力。团体辅导的活动也可以在一些游戏和体育训练中得到启示,进行自行设计。
七、团体心理辅导操作列举
笔者根据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操作方法,就网络成瘾的学生进行过辅导,下面就这方面进行一下例举说明。
网络成瘾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I.Goldberg首先提出将此现象命名为“互联网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IAD临床上也称病理性网络使用(简称PIU)。一些研究还描述了网络成瘾的表现: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下网后感觉不快;在个人现实生活中花很少的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及与他人交往;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倾向于否认过度上网给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造成的损害。
临床常用的IAD治疗方法有[⑦]:打破定势、外力制止、制定合理改变目标、社会支持和家庭治疗等。根据目前我国学校心理辅导的现状和特点,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认为团体心理辅导是对网络成瘾者比较有效的一种矫正措施。
1、团体心理辅导中采取“认知—行为”模式
使小组成员先了解团体心理辅导的意义,然后从认知的角度鼓励团体成员就网络依赖的问题进行主题交流和讨论,使他们了解自己的成瘾状况,看到自己的问题,并希望解决它;从认知的层面与成员共同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和关键阶段,进而根据自己的现有依赖程度确定改变的目标,拟订评估策略,制订行动计划。另外,根据网络成瘾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原因,给予具体的实施指导,并由团体内部发展监督评价机制,对每个成员的行为变化给予反馈、指正以及适当的奖惩。
“认知”可以帮助成员澄清问题,明确自身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将外部的支持、激励内化为自我指导、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基础和动力;“行为”训练则是将“认知”领悟转化为外在表现的积极措施。从“认知”到“行为”需要一个过程,认知上的认同不一定反映到实际的行为中,而且认知是建立在相对稳定、静止的条件基础上,行为则是具体情景中的即时反应。
认知不等于行为方式,认知的完善并不能保证行为的有效。而良好行为习惯的最后固定成型,并能持续自觉地发展,必须有认知上的保证。要使网络成瘾者真正达到生活常态适应的水平和目标,必须将“认知”与“行为”结合起来,使团体成员能够用认知来规范行为,又通过行为反馈进一步矫正、强化和完善认知,使二者相辅相成,达到完整同一的生活适应。
团体辅导中的各小组咨询都包括了网络成瘾问题的若干方面,可能在活动中会有主题、具体内容和成员表现等方面的差异,但同一主题都是以“认知-行为”模式设计了类似的咨询过程。依次是“现状了解-问题分析-尝试训练-反馈调整”。[⑧]
(1)、现状了解:主要是将小组的活动集中在某一具体的生活、学习适应问题上,让成员诚实地表述自己由于网络依赖而导致的困惑和适应困难;
(2)、问题分析:调动每一个成员共同分析某一适应问题和网络使用的不良影响,找原因、想办法,改变由父母等权威形象等指令性的方式,让成员去主动思考“我是怎样做的”、“我该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等问题,并在这样的讨论中找到自己与他人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具体差异,增强行为训练的方向性、目的性和模仿性,增强自信心。
(3)、尝试训练:就共同找到的问题解决方法,给予时间自我尝试,记录变化、感受,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讨论,看具体方法对具体成员的可行性、有效性和适应性如何。每种方法要考虑到成员的网络依赖现状和年龄特点,既要让他们保持对活动的兴趣,又要给予他们“努力会成功”的体验。
(4)、反馈调整:根据上一阶段成员完成的尝试作业,评价优劣,调整策略,及时鼓励指正,适当奖惩。
2、网络成瘾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
对通过调查而筛选出的22位网络成瘾的中学生在和其班主任取得联系,征得他们同意后,组建了团体心理辅导的小组。活动时间每周1~2次,每次1小时,共计20次。
确立辅导的目标:相信自己,共同努力,自如地上网,健康地生活。建立团体互助小组:因为团体内个体的能力、性格等是有差异的,通过辅导者的观测,把有一定共性和互补性的个体组织到一起,组建3~5个小组,每组4~6人为宜。这样活动时可以有分有合,讨论、小组游戏和协作等能够形成好的氛围。
团体训练中所应该遵循的原则:保密、平等、自愿、互信和激励。训练和辅导的内容有:认识互联网、建立心理援助小组、情感宣泄、认知内省、放松训练、列生活计划、网络对自己的影响讨论、角色模拟—“我能行”、心理暗示与自信心的训练、人际交往的训练、建立监督小组,控制上网时间、《全国青少年网络协议》讨论及签名、自我总结与反省:我与网络、催眠、上网的自我控制实践、小组交流—强化支持系统、小组座谈—布置后续训练任务。
后续跟踪:为了使训练的效果不至于弱化,在结束训练后辅导者应该给予各团体成员一个活动之后一个月的活动建议或计划,包括热线支持、信心座右铭、作息时间安排、适度的宣泄途径、小组支持等。这样辅导的效果会得到进一步延续和巩固。
3、团体心理辅导的成效
笔者通过对20位网络成瘾者的3个月近20次的(每次一小时,每周1~2次)团体辅导,在他们上网时间的控制、人际协作、自信心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团体辅导是网络成瘾者矫治的重要手段。心理防御能力缺失、学习成绩差、自信心低下、人际关系不和以及家庭教育失控是造成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网络成瘾者的辅导要通过学校、班级和家庭共同协调,效果会更好。
七、小结与展望
1、团体心理辅导在学校教育中的意义
团体心理辅导在基层学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个别咨询进行补充,提高咨询的效率。当对某一类学生进行同时辅导时,可以大大提高咨询的效率。
另外,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习、生活的自信心。在一个团队中,小组成员相互鼓励,协同发展,增强了信心。
还有,在一个班级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可以促进班级内同学的交流与沟通,形成良好的班风。
当然,对有某一类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集中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他们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其实,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目的还是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和潜力。在辅导过程提高教师的教育与共情的能力。
2、团体心理辅导的展望
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性团体辅导进一步受到重视,并在医疗咨询、学校教育、个体自我发展、人际训练和自我价值探索等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1990年以前,中国的一些精神卫生研究机构已经开始尝试对住院和门诊患者开展多种类型的集体心理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1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举办了“团体咨询培训班。之后,上海和北京等地的高校和中小学将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项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抓手,取得了明显成效。2001年,教育部专门成立了以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博士为负责人的“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组,并在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大中小学建立了上百所的团体心理辅导的实验基地,使这项工作得到蓬勃发展。目前,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大,这也是当前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的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与实践将不断得到完善和补充,将成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的重要辅导的方式和工具。
第二篇:如何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成熟,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他们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坚持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围绕这些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人格培养、情绪情感训练、自我觉察与认识、潜能开发、青春期人际交往训练等。除此,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心理测试、心理讲座、咨询辅导、课程安排、活动训练等各项工作。
2.发展性原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我们注重“面向全体、注重发展”,选择具有普通意义和有代表性的主题内容,从而有效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促进”的功能。3.差异性原则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不仅有个体差异,还有年级差异。因此,我们在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遵循了差异性原则,以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成了保证我校获得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前提。不同年级学生所讲内容不同,不同学生指导方法也不同。4.活动性原则
我们根据实践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在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我们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发挥活动的优势,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创造性地设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参与中、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成长与发展。
二、我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两方面内容: 1.心理健康的维护
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具体包括:
(1)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2)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
(3)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知道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
(4)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
(5)职业教育,即针对职高生毕业将走向就业的特点,讲述职业理想、就业技巧和职场心理调节,帮助学生建立就业信心,做好就业准备。
(6)心理咨询室。开放心理咨询室,面向学生个体或小组的咨询。心理咨询室有专任教师负责并有专门的工作计划,有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心理咨询室的环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咨询的要求,还要符合中学生的特点,让学生一进门便能感到轻松,有利于咨询的开展。
(7)个案分析。以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告之和不告之两种方式进行研究。采用跟踪研究,合作研究的方式进行。
(8)心理信箱。学生书面提出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均可投入心理信箱,由心理辅导教师作出解释或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9)校报宣传。利用校报的形式,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同时为展示我校师生风采提供一个平台。
2.指导中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指导中学生学习有效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
(1)学会放松。让学生知道紧张时正常的心理反应,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参加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等方式调节心态,放松心情。
(2)建立心理支持体系。让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电话等。
(3)学会合理宣泄。让学生知道心里有不良情绪是要学会合理宣泄,不要郁积在心里。宣泄的方法有:学习写日记或周记,中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心里的不良情绪用文字描述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帮助。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公开日记要得到本人允许。中学生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内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学会坦然地面对自己与他人。
第三篇: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了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学校的全体教育工作者都要注意在各项活动中自觉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意坚持以学生心理发展为本的原则。
一、在各项活动中自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生参加的各种活动中,其认知、情感、意志及各种个性心理特征时时处处都在表现,这些心理活动是学生进行各种活动的基础,影响学生活动的效率。以情绪为例,在各种活动中,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所在班级受到的表扬与批评,各种比赛中的成功与失败,学生都会表现出相应的情绪,而情绪高涨还是低落则会影响学生行动的效率。心理学的研究证实了动机强度与行为水平的关系,同时也表明了心理状态对活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动机强度较弱时,有机体的行为水平不高;动机强度过强时,行为水平也随着强度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只有在动机强度适中时,才能保持较高的行为水平。在一些重大的活动中,如重要的考试、某场比赛的决赛、公众面前的演讲,经常会有人发挥失常,这就是由于过于紧张,焦虑强度过高,注意与知觉的范围缩小,思维受到一定抑制,从而影响了活动的效率。
学生的心理表现在各种活动之中,同时也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渐得到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学校教育在学生心理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教育作为人类所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由教师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有组织地对儿童施加的系统的影响。学校所开展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制约着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方向、趋势、速度和程度。
但是,良好的心理品质并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我们在各项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由于有一些校长和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了解或不重视,因而在无意中伤害了学生的心灵,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发展,严重者使学生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或形成了不良的心理品质。例如,学生自尊心的发展与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学校里教师不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兴趣爱好,伤害学生自尊心的事情经常发生。在一所学校的毕业班,同学们正在准备《同学录》,学生把自己的一些秘密及对同学的评价、希望都写在了上面。班主任老师知道此事后,到班级勒令同学全部交出来,并严厉地对全班同学说,都要考试了,干点正经事吧,我可是为了你们好!正是由于一些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正常的心理需要,主观上以为自己是为了学生好,而在客观上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自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全体教育工作者要学习并掌握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全体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会心理保健。在学校里,人人都会感受到各种压力,经受各种挫折,产生各种心理烦恼。学校里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了解和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现实去化解冲突与挫折。只有每个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才能防止无意中对学生心理上的伤害。其次,教育工作者都要树立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本的观念(见下一个问题)。第三,教育工作者要时时处处注意自身行为对学生的示范和潜移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学生社会性行为的学习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成人的言语教诲,一个是成人的行为展示。后一个途径的影响更重要。教育工作者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自觉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是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的认识与管理。只有建立了相应的管理体制,此项工作才能真正开展起来,这是很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较好的学校的经验。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工作要注重以人为本,即学校和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也要尊重大多数教师的心理需要。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要求得到社会和他人认可的自尊需要和不断提高自身水平的认知需要比较强烈,学校管理者就要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和人际氛围,使教师正常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自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明确其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如在体育活动、劳动实践、升旗、郊游等活动中明确培养学生的哪些心理品质。例如,有些郊游活动由于组织不当,学生们只是散乱游玩与大吃小食品,但是只要我们事先明确通过这次郊游使学生加强同伴交往等目标,再组织活动,则有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
对很多心理品质的培养需要体现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之中。以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为例,在学科教学中,需要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在班级活动中,需要学生学会克服交往中的障碍;在各种体育活动与大型活动中,学生会遇到新情境、新问题,也会产生挫折,需要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去克服困难,增强抗挫折的能力。因此,在学校各项活动中自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校教职员工的参与,需要在各项活动中明确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任务,还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渠道相互配合。在学校中,心理健康教育有各种渠道,最常用的就是开设心理健康方面的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只要具备合格的教师,课的内容和形式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渠道,很多学校设置了咨询室,开设了咨询信箱,开展了团体咨询,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在成长中的烦恼。教师在各学科与班主任工作及各项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更是重要的渠道。校园的物质环境、精神文化氛围也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渠道只有相互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坚持以学生心理发展为本的原则
要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就必须坚持以学生心理发展为本的原则,即明确学生是发展的人,有其心理发展规律,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必须遵循其心理发展规律。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的个体,其心理变化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心理发展有一些基本规律:首先,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如认知的发展是从感觉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概括思维,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情感的发展是从不稳定到稳定。其次,各种心理机能相互关联,协调发展。在心理发展过程中,个体心理各个方面相互关联,某个心理机能的发展会影响其他心理机能的发展。例如,在青春期,儿童会在认知上表现出具有独立主张的倾向,同时在情绪上表现出剧烈的变化。这一发展现象表明,认知机能与情绪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第三,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在各个不同发展时期,其综合主导活动、智力和个性特征也不同,表现出稳定的年龄特点。在一定的社会教育条件下,一定年龄阶段的多数儿童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出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第四,虽然心理发展阶段的进程顺序和发展顺序相对稳定,但由于社会教育条件的差异,某个个体心理年龄特征上会加速或延缓。
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因而教育工作者对此要有所了解,根据心理发展的规律开展各类活动。例如,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很重要,而学生对自己的道德评价落后于对别人的评价,他们在活动中常常对别人评价很低,对自己的评价却偏高。了解了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就不能简单地认为某些学生“对人严对己宽”,而应引导学生逐步地从他人的评价中学会准确地评价自己。
近年来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也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不同智能的特点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至少具备七种智能:1)语言智能:用文字思考,用语言表达及欣赏语言深奥意义的能力。2)数理逻辑智能:演绎和归纳推理能力,辨认和处理抽象的概念和关系的能力。3)视觉空间智能:在头脑中构成形象并使之变形的能力。4)音乐智能:感受、区分和记忆音调、旋律和节奏的能力。5)身体运动智能:身体运动的控制和熟练操作对象的能力。6)人际关系智能: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行为,与他人沟通与共事的能力。7)内省智能:善于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行为动机并加以调节的能力。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学生的各项智能都能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以学生心理发展为本还要注意学生的差异和独特性。儿童心理发展过程虽然有共同性,但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在心理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各种心理机能的优势表现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等方面不相同。差异与独特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例如,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做事过于认真,内心压力很大。教师对这类学生应该多加关注,经常引导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以减轻心中的压力。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就要考虑学生的个别特点,提出要求的方式方法要适当选择。
学生是心理发展的主体,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实现的。因此,在开展各种活动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不能代替学生感知和思考,而应做为一个促进者,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让他们参与各种活动。例如,有些大型活动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设计和组织。教育工作者成为学生心理发展的促进者应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真诚。在学生面前,教师不是装出一副样子,摆出一副架子,不故作姿态,不自以为是,而是如实地表现自己的感情与看法,但并不把这些强加给学生。这样,师生之间坦诚相待,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真诚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会安心地让教师分享他们的愉快,分担他们的忧虑。第二是接受学生,或者说尊重学生。接受学生要求教师要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力,相信学生有能力进行自我发展。接受不仅包括学生的长处,也包括他的短处,教师对学生的接受与尊重,会使学生产生安全感,从而发挥他们在各种活动中的创造力。第三是从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这也被称为移情性的理解,即教师能够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所感所想,以学生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师生之间“忧乐与共”。
三、强调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并重的要求
如前些章节所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应放在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上。这里的心理素质,如林崇德教授所指出的那样,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有时又称智能因素)主要指认知能力,它包括感知觉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言语能力和操作技能,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良好的思维能力,不仅包括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包括诸如敏捷性、灵活性、独创(创造)性、批判(分析)性和深刻性等思维品质。非智力因素又称人格因素。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或人格因素,主要包括健康的情感、坚忍不拔的意志、积极的兴趣、稳定的动机、崇高的理想、刚毅的性格和良好的习惯等。以上这些方面都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的内容。因此,我们在倡导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从正面来阐述提高和发展学生心理素质,不要过多地强调学生心理如何不健康。
林崇德教授曾强调“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的公式,也是突出创造性人才的智力与非智力(或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两种心理因素。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正是要从智力与非智力两种因素上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性指标来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教育的问题。当然,在教育活动中,更多地培养非智力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地培养智能因素。这是事实。但是,为了更好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则强调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并重的要求,换句话说,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不论是教育活动还是教学活动,我们既要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更要重视非智力因素或人格因素的培养。我们在下边两节中将展开论述,目的在于更好地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达到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第四篇:浅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浅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于淑娟
【主要内容】:中学生正处于特定的身心发育发展时期,有着独特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倾向,而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亦会不同程度地对其思维方式产生各种影响。因而,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极为必要。基于目前我国中学心理教学的现状,行之有效的方式应是把心理教育体现在日常的学科教育中。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该首先教育他们成人,让他们健康的成长。【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教学 中学生 心理教育 心理素质 心理问题 素质教育 心理障碍 中小学生 应试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和改革步伐的加快与深入,各种社会矛盾和摩擦日趋剧烈,加之应试教育的诟病,中小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频显。针对这种情况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先实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与各学科教学,与学校的各项工作之间关系越来越密切。心理健康教育所主张的理念在新课程中得到体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正是在社会与教育的不断改革中不断完善其内容,方法和体系,逐渐走向正确健康的发展轨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其核心在于发展,它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并不是简单的补救过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广义上说与教育的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使受教育的个性全面发展。从狭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形成,维护,促进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从而为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现代社会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现代中学生的心理非常的脆弱,一遇到不开心或想不开的事情就很容易表现出来。中学生的年龄均在14-18岁左右,正处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过渡时期(即青春期),属于心理未成熟时期。他们朝气蓬勃,精力旺盛,乐观自信,表现为参与欲强,好胜心强,有冒险精神。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逐渐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中学生的心理需要逐渐加强,特别是社会属性方面需要明显增强了。著名学者杨丽珠、郑和钧等人为此进行了专项研究,并将中学生的心理需要概括为四种:一是友谊的需要;二是独立的需要;三是理解与尊重的需要;四是自我发展的需要。当他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不能完全满足时,(表现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个体与社会的矛盾)主观地认为社会对自己的不理解,积极性受挫,美好愿望不能实现,个性得不到发展,从而表现对社会、对成人的怀疑,内心痛苦、焦虑,甚至走向极端,表现出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对自我的封闭性;对事物的质疑性;对社会的叛逆性。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没有注意到中学生的心理需要,没有考虑中学生个性特征,不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引导,就会影响到中学生今后乃至一生的发展。
由于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加上涉世不深,认识问题不够深刻、全面,形成了他们一定的个性特征(即封闭性、质疑性、叛逆性),从而造成了中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其一,由于中学生心理成熟不尽相同,形成中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其二,由于中学生心理的成熟从很大程度上是以生理的成熟为基础的,需要一定的时间个体的发展(同时也需要社会的引导),形成了中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长期性;其三,由于中学生阶段属于青春期和心理未成熟期,对事物的认识经常出现反复,形成了中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反复性。那我们学校和教育界人士为什么要加强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呢?现在每个学校都在不断的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因为现在的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他们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是我们国家以后的栋梁之才。加强心理教育: 一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21世纪的人才,除了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国际有关专家预测:21世纪精神疾病更为严重地威胁人类。当代的高中生的心理正在发生着变迁,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21世纪人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祖国的未来。然而,毋庸讳言,当代中学生是一个庞大的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社会群体。近年来,我国医学界和残联调查结果表明:全国精神病人的平均患病年龄是25岁,中学生所占比例为50%以上。只要我们打开各类报刊,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欠佳的案例比比皆是,有的反映在环境适应上;有的反映在学习心理上;有的反映在青春期心理上……各式的心理障碍影响着当代中学生的成长。二是,教育发展的趋势。
从国外心理教育的发展来看,社会的需要推动心理教育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20世纪末,世界各国都在调整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规则。以美国为例,在复杂的文化背景和多元的价值观下,社会问题不断增多,如虐待儿童、自杀、辍学等问题已不容忽视,美国学校心理咨询协会因此规划了《孩子是我们的未来:2000年学校心理咨询》行动纲领,要求美国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在21世纪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使学校心理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学校心理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特别是在90年代,学校心理教育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1994年,中央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在全国学校范围内开展心理教育,国家教育部也于1999年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但还必须看到,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在实际操作中尚有不少领域有待开发,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仍处在非规范性的探索阶段,和发达国家相比,正规化、科学化程度较低,仍需作很大的努力。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又进一步明确要求,下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三是,心理研究的走向。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近几年在我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地区和学校间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理论水平较低,理论指导实践不力,师资不足,专业人才发展较慢等。为了加快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尤其是叶一舵教授提出了“建构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每一个地区乃至每一所学校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开发适合具体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就显得日益重要。
总之,只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让我们学生们健康很好的发展,这样我们的国家以后才能够更加的强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我们必须很好的加强并实行。
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许多省、市、区在各级各类中小学就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各种因
素的制约,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客观问题和障碍。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各种
各样的理念上的混淆或偏差。由此导致广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畏手畏脚,难辨优劣,心理健康课的功效难于真正发挥。
本文尝试结合有效教学理念、课程论和实际教学,对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特点和目标进行探讨,以期对改进和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成效有所裨益。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特点 1.整体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一堂好的心理健康课,在内容设计、目标设置、评价
标等方面,不仅涉及一定的科学知识,还包含学生建构经验的活动和经验的增长,知、情、意、行的统一。2.生成性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上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逐渐走向融合与统一,一种新型的熔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于一炉的“学生本位课程”开始出现。其特点在过程中展开,具有动态生成的性质。
心理健康课不仅要求教师熟悉教材,而且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态度、认知、课外和校外的经验等等,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本身的课程资源,在课堂中展开知识的建构活动。
因此,笔者认为,一堂好的心理健康课应具有“学生本位课程”的特征,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3.动态平衡性
在实际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对于知识与活动、预防与发展、全体与个别、预设与生成这四对关系,存在着困惑,导致心理健康的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
扣,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难于表现。笔者认为,一堂好的心理健康课在这四对关系上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心理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服务于学生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学生心理的发展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并不是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就可以达到的。只有让学生在多样的体验性活动中,通过心理教育和训练去完成。因此,在实际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把握好教师的知识传授与学生的活动建构经验之间的平衡,即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动态平衡,这是对“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的正确解读。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目的在于使每个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同时预防各种心理异常和心理问题的发生。因此,在实际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该把握好心理行为问题的
预防与心理潜能的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但是,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心理发育和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中的目标设置、内容安排、过程实施等方面,均要把握好全体与个别的动态平衡,抓共性,顾个性。教师在课前都会预先设计包含教学目标和过程在内的教学计划,心理健康课也如此。但是,由于心理健康课在内容和方式上具有开放的特点。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时,他们不愿意遵守某个固定的程序,而是期待能有所发现和感悟,并尽情表达其心灵深处的 情感。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应,往往会超出教师预先的设计,表现出生成的特点,这也是许多心理健康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频陷窘境的主要原因。同时,心理健康课的教学目标是为解决学生当前存在的心理困惑或问题服务,最终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而自我成长,具有自我生成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心理健康课教学计划的设计和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动态平衡。
4.体验性体验是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过程中,联系认知和行为的中间环节,是学生觉察自己、感受自己、评估自己、完善自己的基础。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产生真切的体验及其程度。因此,笔者认为,一堂好的心理健康课应让学生充分体验其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师借助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促使其去探索、体会和感悟,从而促进其反思自我,建构自己的经验,提升其心理品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目标———自助。5.生活性
在心理健康课的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选取学生自身或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教学材料,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资源,即充分体现出生活性,学生们往往会对此十分关心和感兴趣,将会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心理体验,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情境中通过自主认知、体验、反省来提升其心理品质。因此,笔者认为,一堂好的心理健康课的主题,应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最后又回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实践中提升其心理品质。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具有层次性。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心理健康课在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时,至少应包含以下三方面目标:
1.发展目标
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全面改善和提升,开发其潜能。教师面对的绝大多数学生在心理上都是积极和健康的,心理存在不适的是少数。因此,心理健康课的主要任务不是进行心理治疗,即,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是教育模式,而非医学模式。所以,教师在设置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时,应关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科学态度与精神,学会科学的方法,拥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及自主、主动学习的基本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指向学生未来发展的目标,为学生将来人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2.实效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的是实践和实效。
根据心理健康课的发展目标和生活性特点,笔者认为,一堂好的心理健康课,教师要有“对象”意识,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思想。在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时,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中选取材料来进一步生成课程资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自身情况,通过知识学习或活动体验,促使学生的心理发生变化,以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成效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评价指标,以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为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3.自助目标
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措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今以“授———受”为主要教学模式的学科教学统治下,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要远离这种说教式的灌输模式,而应把课堂教学看作类似团体心理辅导。通过教师的有效设计和引导,让学生在团体中来认识和了解自己,来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
从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内在规律来看,这个过程是“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的教育过程。换言之,心理健康课是一种“助人自助”过程,即学生首先是受助者,然后是助人者,最后是自助者。在此过程中,学生首先把自己在“他助”与“自助”中学到的经验内化成个人的人生技能,从而实现“自助”,进而达到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笔者认为,一堂好的心理健康课,应该是教师促进学生主动建构心理和发展的过程。在其中,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理解和建构心理知识搭建“脚手架”。由此,在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围绕如何高效地促进学生实现“自助”这个目标,帮助学生学会独立地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为其长远的人生发展服务。
第五篇:校园心理剧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校园心理剧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关注,我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各种有效途径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我校开展了校园心理剧活动。基于加深学生的角色体验、促进其换位思考的理念,我校将校园心理剧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种途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将校园心理剧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我们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校园心理剧运用于课堂。
角色扮演的问题来源于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我们遵循的过程是:问题——讨论——选择——演绎。首先是问题的来源,任何一节心理课都是针对学生成长中的普遍问题和困惑,我们通过让学生反思自己困惑的方式,让他们把问题通过写或说的形式表达出来。但毕竟有共性的问题,也有个别的问题,为了将典型的问题能够提取出来,我们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每组要选择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将这个问题演绎成一段心理情景剧,并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结果,即应对的方式渗透到剧里面。学生表演完之后,表演的学生要谈自己的感受,其他同学也要谈自己的看法。
如在进行《亲子之间》这节课的时候,我们的心理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我们在家里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出现了哪些问题?我们是如何应对的”?老师让学生每8人一组,共分成7组,然后老师便让每个组都将自己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并选择其中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普遍性问题整理成情境,进行表演。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提出的问题也非常丰富,有的表演的是和父母之间关于学习冲突上的问题,有的表演的是父母对自己与异性交往进行干涉的问题,还有的是家里父母之间产生冲突的时候对学生本人产生影响的问题……大家表演得既形象、又幽默,给其他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问题表现出来之后,我们又让同学们思考: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是不是选择了最佳的方式去应对?如果不是,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来缓解和父母之间的冲突?有的小组受前面活动形式的启发,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也用了表演的形式。这种形式的活动,不仅体现学生的共性问题,更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体验和思考,并能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我们高一年级在进行《高一的烦恼》这一课时,学生将自己面对新环境所遇到的困惑在课堂上即兴演出来,同时把应对的方式也都加了进去。我们也是将学生分成几组,先让每组把在高一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统计,然后选择大家都想解决的问题。如有一个组选择的问题是在新的环境中对新的人际关系的不适应,怀念初中的朋友,而对新的班集体在内心存在一定的抵触,有一些孤独。看了表演,很多同学都纷纷表示有同感。学生因此得到启发,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的时候,那不也就是都需要和对方去主动交往吗?通过这样的表演,学生一方面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也是别人的问题,减轻了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也学到了如何应对新环境的 适应问题。
再如我们高二年级的《学会说不》,我们先让学生来提供不太容易说“不”的情境,并把这种情境演绎成心理剧,有一组同学选择演出的内容是:别人从他这里借钱却迟迟不还,而且还要借,他感到很为难。因为这来源于他们的实际生活,所以学生把这个角色演得非常形象,左右为难的神情惹得大家禁不住笑起来。在学生演完之后,心理老师顺势向大家提出了这个问题:如果你们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们会怎么办?结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但都各执己见,有的说“直接向他要钱呗”,有的说“你再向他借钱”,还有的说“以后别再借就得了,这种朋友交不交都没什么意思”……后来老师便提出一个建议,分组讨论,讨论过后,将大家都同意的方法编成心理剧演出来。大家立刻热烈地讨论起来,最终各组都争相表演自己组的方法,演得都很投入,也很生动,时不时地引起大家的笑声,而且有的方法确实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有的同学表示,以前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可是看过同学的表演之后,感到其实自己原来害怕对方不高兴是有些多余的,只要心里能够坦诚地表达感受,还是挺能打动人的。通过这样的形式,一方面使学生自身的问题得以表达,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更深刻地体验到当事人的感受,更能有针对性解决相应的问题。
二、成形校园心理剧在学校学生中的公演
成形的校园心理剧,即事先已经排演好的、对很多人都有观看价值的校园心理剧。这种形式的心理剧,要求有正式的剧本、人物角色和演员,剧本内容应包含问题及问题的解 决。在心理剧形成之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和排练,直到成形之后才能进行录像或公演。这种心理剧素材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剧本可以由学生原创,心理老师指导。为了使其更具引导性,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征集素材。选定素材之后,由学生进行剧本的编写,然后由心理老师进行指导和修改,使其更加完善。再由编写剧本的几名学生组织排演,排演过程中为了达到表演的效果,由具有一定表演经验的老师进行指导。比如我校的校园心理剧《包袱》就是这样产生的,我们把《包袱》的录像在高
一、高二各班结合相应主题进行轮流播放,达到了心理剧的排演目的,同学们对其中的内容感触颇深。
有个学生在看完《包袱》之后写到:《包袱》卸掉了我心上的包袱,我对父母亲情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尤其当看到小月父亲当时为小月的不争气而生气的样子,我突然感受到了父亲的潜在的爱,他没能像母亲那样把对我的爱表达得淋漓尽致,但他的爱却让人感觉更加深远,他总是默默地关注着我的成长。看完心理剧《包袱》,我的心态更加的平和,因为我看清了更多的东西。我看清了自己,明白了父母,更好地理解了学习和生活。
有一个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来感受:《包袱》让我认真地思考考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也正是我们对考试的认识,主宰着我们的思想,考试是在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现在的考试是要让我们知道自己会的是哪些,不会的又是哪些。
还有一个同学写到:“通过观看校园心理剧《包袱》,使 我意识到,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理解。理解是一扇窗,轻轻地把它打开,你的心房就会射入灿烂的阳光。生活中,我们和身边的人总是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学会换位思考,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才能使自己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像剧中的小月,过于在意父母的要求和同学的目光,使自己陷入自责、懊悔的境地。可仔细想想,如果从心底里去理解,那么父母的责备不就是真情的流露吗?同学们的询问不正是最简单不过的关怀方式了吗?”
《包袱》后来在长春市首届“阳光杯”校园心理剧大赛中被评为一等奖,在全市进行了公演。
三、在主题班会中纳入校园心理剧
在对校园心理剧的本质和作用有了清晰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加强了心理剧在主题班会中的渗透。
首先,我们对全校的班主任及班级干部进行培训,让他们理解校园心理剧的内涵。并使他们认识到在主题班会中使用校园心理剧的作用,充分调动师生在主题班会中使用心理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然后,通过评选的方式调动各班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将通知发到每个班主任手中,由班主任下发到班委会,由班委会向全班同学宣布在主题班会中进行心理剧排演的要求和标准,并进行全校范围内的评选。从中选出优秀排演剧目。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一方面,学生对类似的活动本身就很感兴趣,希望在活动中能够展示自我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心理剧的评选也激励他们为班级争得荣誉,无形中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最后,通过学生反馈评估校园心理剧在主题班会中的实效。在过去的主题班会中,虽然个别班级也有采用表演的形式进行的,但多数只是为了活跃气氛而进行的,自从有意识地把心理剧的理念——加深角色体验,促进换位思考——引到班会中,几乎每个班都采用心理剧的形式,把问题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同时,引起了很多同学的思考。每一个剧目都从不同的角色表达各自的内心世界,使很多学生从中受到震撼。比如高二〃十一班的《爱,难道是“碍”吗》反映了几个孩子因为上网而迷失自己,和父母发生了冲突,在表演中既表达了孩子的自我中心,又表达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很多同学因受到感动而落泪。
经过角色的换位,使很多学生在相应的主题中体会到了父母的爱,理解了父母的苦心,学会了对他人的尊重,在异性交往中也知道了把握尺度,明白了网络对自己的危害,懂得了要远离网吧等等。
在班会中使用心理剧,使心理剧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能长期得到有效运用,也使学校的班会活动更富有意义。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有血有肉的形式,他们带着体验、带着思考参与到班会活动中。很多同学表示,这种形式让全班同学都兴致盎然,表演者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观看者也被深深吸引,掌声接连不断,在达到心理剧本身目的之外,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促进了同学间的友情,同学之间变得更团结。另外,班主任也都对这种班会形式非常认可,以前很少看到同学们这么热情高涨,而且班会后班级氛围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感觉比以前更加融洽,学生的纪律也比以前更 好了。
班主任们创造性地将校园心理剧纳入到主题班会中,经过研讨,我校形成了在主题班会中纳入校园心理剧的操作模式:
首先,观看前引发兴趣,提出思考。校园心理剧的素材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被编成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心理情景剧。如《一根香蕉皮》、《电脑**》、《奶奶,我是一名高中生》、《我最尊敬的人》,这些心理短剧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很贴近,多数是学生在平时遇到的小烦恼、小困惑和教育中的突出问题。为了使心理剧达到较好的效果,在观看前,班主任先简单讲述一下主要内容,提出几个思考题或设臵一个悬念。如:剧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在你身上发生过这样的事吗?故事中的主人公做得对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想对主人公说什么?学生本身对心理剧就很感兴趣,再加上老师的一番宣传、动员和设疑,使学生更加迫切地想知道故事的情节。这样让学生观剧前带着问题,展开想象。虽然身在剧外,但心在其中。
其次,观看中组织讨论,自助互助。班主任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谈感想,辨析是非。贴近学生生活的校园心理剧使学生觉得有话要说,有意见要发表,有一吐为快的冲动。老师不是把教育目标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讨论中,甚至在激烈的辩论中,自己去明白一个道理,去领悟一种感受,去改变一个观点。这个过程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是一种细微的、隐性的内化过程。班主任变换角色,走近学生,参与学生讨论,有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引发争议的话题,让学生自己在讨论中将是非辨明,将道理论清。班主任还根据本班实际,采用多种方法,兼顾不同性格的学生,让每个人都受到教育。如:先分几个小组,为学生创造人人都开口讲的机会,让那些性格内向、胆子比较小、认识能力不够强的学生在人少的情况下也能说说心里话。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是一种主动介入,是活动的主人,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在帮助别人,这正是心育要达到的“清风徐来,润物无声”的要求。
最后,观看后指导写作,让认识升华。在观剧中讨论、评议的基础上,班主任还将它与日常的教学结合起来,布臵学生写观后感。写,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去内省,它能将学生由原来的浅层次、零散或肤浅的认识,经过梳理和更为深刻的思考,上升到理性层面。班主任的辅导还可进一步延伸到课外,如认真阅读和点评学生的观后感、在班级让学生读自己的作品、进行优秀作品展览等。
四、校园心理剧在学校有效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校园心理剧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途径和形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对校园心理剧的科学理解和严谨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在学生当中是否能真正发挥校园心理剧应有的作用。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在开展校园心理剧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要只注重舞台效果,更要注重其心理作用
校园心理剧的舞台效果固然重要,但不能过于在意舞台效果,而臵其心理作用于不顾,否则会失去校园心理剧的作用。校园心理剧的目的不在于让人感动,而是让人有所触动,有所思考,有所改变。作为校园心理剧,也许你演得很形象,很生动,也许让人看了也落泪,这些有意义,但它并不是心理剧排演的真正目的。校园心理剧的排演必须达到两方面的效果:一是参与排演者内心的感悟和体验,二是观众的感悟和体验,特别是让他们看到问题的同时,更要看到如何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它不是“剧”,而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形式。要想实现其心理作用,必须做到让剧情深刻再现学生问题,前提是对学生的问题有深刻的了解和理解,然后是对心理问题的引导和解决让人清楚明了。当然,这并不等于不要舞台效果,而是要在注重舞台效果的过程中,更加关注校园心理剧对学生内在发展和成长的作用。舞台效果再好,如果没有内在意义,也只能是徒有其表,无可用之处。
(二)不要过于苛求专业内涵,需要关注的是它的现实意义
很多人对中小学校园心理剧的内涵不甚了解,将校园心理剧理解成了心理治疗领域当中的心理剧。有些学校在心存困惑的过程中开始了编演校园心理剧的尝试,结果发现,想要把它有效开展起来很难,而且越来越感觉不是那么一回事。关键问题是,校园心理剧和以往心理治疗领域当中的心理剧确实不是一回事。虽然对它的理解最初是来源于后者,但我们在运用过程中却要摆脱原有概念的束缚,才能真正发挥校园心理剧在学校心理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校园心理剧面对的是普遍性问题,而原来心理治疗当中的心理剧关注的是个别问题;校园心理剧强调的是使学生学会应对方式,而后者则更加关注患者心理障碍的解除。因此,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它来达成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人格的健全发展,而不是它的专业内涵到底是什么。
(三)不要过分注重问题表现,而需要强化相关策略引导
提及校园心理剧,有些人首先想到的是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来反映学生当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却没有把重点落到如何解决问题上。结果导致了校园心理剧只是表达学生问题或心声的一种途径,并没有使人受到启发,没有使人学会如何面对和解决相应的问题,最大限度的也就是宣泄一下情绪,寻求一下共鸣和理解。这样的校园心理剧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其原因是看到的是已经知道的,想知道的却看不到。所以,要想充分发挥校园心理剧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重点需要考虑的不是问题表现,而是告诉观众该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要避免形式主义和说教,要注重方式的具体和实用,注意实践操作性。
(四)不能只关注专门途径的操作,更应该注意它在其他途径中的渗透和融合
很多学校将校园心理剧作为一项专门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仅此还是不够的。校园心理剧有效开展的最佳形式是将其融于其他途径,即将它作为一种服务于其他途径的形式而存在。
把它作为一种促进其他教育活动的方式,不但能够很好地促进其他教育活动,更能使校园心理剧这种形式富有生机地渗透于各种途径之中。
(五)不要过于关注个别性问题,更应重视普遍性问题 因为个别性问题的严重程度更能引起人们关注,有的学校在进行心理剧排演的过程中过于突出个别性问题。如果校园心理剧关注的是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它将以较大的资源付出得到较小的收获,因为需要它的不是大多数学生。校园心理不同于个别咨询,也不同于小组咨询,它需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内在成长需要,要让每一名生活在校园中的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都能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受益。
(六)不要过于倾向消极性问题的应对,还应该多考虑发展性问题的引导
一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就想到问题。但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该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更应是一种发展性教育。对于发展性问题的关注,是现在校园心理剧的一个盲区。当然,这样的校园心理剧必须是基于学生寻求自我完善、追求自我提升、塑造健全人格的发展性需要,从这个角度开展校园心理剧活动是我们今后探索和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