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存在问题与建议
医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存在问题与建议
医药费用急剧增长与药品费用增长有密切关系,控制药品费用过快增长已成为相关管理部门的管控重点 [1]。为此,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等多个部门采取了系列价格管控措施,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但从 2011 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和某地区 2010 年卫生统计年鉴数据可以看出,这些措施的实施并没有将医药费用增长势头压下来。一些学者提出国家基本药物遴选与评价方法 存 在 问 题 [2-3],医 疗 保 险 目 录 修 改 也 带 来 一 定 的 影 响 [4-5]。目前对医院药品目录遴选和临床应用国家基本药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尚缺乏系统分析,本文将对此方面内容进行探讨。医院药品目录遴选与临床应用存在主要问题
1.1 执行药品 阳光采购并没有彻底解决好医药费用 增长问题某地区执行了 3 期省级医疗机构药品阳光采购结果,而且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还实行药品零加成政策,在控制药品虚高价格方面取得一定效果,2010 年全年医药费用平均值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 2009 年相比,医药费用增长情况和全国的结果一样,仍然有一定程度的上涨,全市医院每诊疗人次平均药品费 55.4 元,同比增长 4.2% ; 每 出 院 者平均 药 品 费1 895.2 元,同比增长 9.3%。结果表 明,患 者 药 品 费 用 尤 其是住院患者药品费用增长是该地区医药费增长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药品费用与药品执行价格有密切关系,可是近期国家发改委采取的 20 次降价措施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另外研究结果表明,药品差价政策不能从根本上控制药品费用及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6]。单一的药品加成政策并不能有效控制医疗卫生费用,而大幅度降低药品加成率甚至取消药品 加成,则会使医院出现亏损,须建立医院补偿的联动机制 [7]。医疗机构医药费用的增长主要与医疗机构没有很 好地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 度有关。通过调查分析发现,96%被调查的省级医疗机构参照基本药物目录对医院基本药物目录进行修订和使用,而只有不 到 1% 的 县 级 医 疗 机 构 对 医 院 基 本 药物目录进行修订,提出了利用 PDCA 循环法可不断完善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目录 [8]。
1.2 现行药品 招 投标采购 制 度不完善,影响基本药 物 目 录的推广 使用首先,现行招投标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没有确定好医院药品招投标的目的和范围,没有很好地控制招标标的数。对医院主体所用的药品目录没有很好地分析,致使许多不是医院药品目录中的标大量增加进来。然而主管部门在增加这些标时又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 WHO 基本药物示范目录 中 要求的几项基本原则,未重视建立科学、可靠的药品评价体系,缺乏可行性的评价标准,导致标的过多。其次是面对如此多的入选品种,在确定入围条件 和标准时,主管部门主要依据药品剂型规格和质量层次不同来区分同成分的药品,在此基础上对药品价格进行简单的比较,按一定比例淘汰,确定最后入围品种。虽然引入了差比价和重点监控两项措施规范品规与价格关系,但这些不完善的管理轻易被一些企业和代理商轻松地化解。另一项重点监控措施也未能起很好的作用,重点监控主要针对药品在新旧标期中价格下降情况来评判药品是否入围,如果价格下降不达到相应的程度,则有可能被列为重点监控品种,医疗机构采购重点监控的品种金额不 能 超 过 总 金 额 的 3%,但 实 际 上 一 些 成分相同、价格低的药品被重点监控,而一些价格高的未被列为监控。再次是入选品种价格监管不到位。对如何控制同 成分药品同等疗效下的效益和成本费用、效益和不良反应、效益与支付之间关系等问题,目前只是比较单品种或品规中采购价的高低,而不比较不同规格或剂型间的治疗费用多少。另外对同成分药品不同质量层次、价格差比问题没有科学的评估方法,对新剂型和新规格缺乏更科学、系统的评价价格和费用的方法。另外医疗保险支付机制由于管理方式简单,只
监管药品品种名 称 和 规 格 剂 型,而 不 管 药 品 价 格 或 费 用 高 低,大量价高的药品使用后全额报销,导致医院一些基本药物的使用受到冲击。
1.3 医疗 机构遴选方法难以 保证国 家基本药 物入选由于可供医疗机构选择的入围品种和品规过多,各级行政部门仅对药品品种或品规进行简单的数量上限管理,对作用类同的药品如何优选缺乏可行办法。各医院专科发展不平衡,所需药品也有所差异,且缺乏可靠的目录遴选原则和科学的评价方法,导致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目录应该坚持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基本的架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一些基本药物从医院药品目录中删除、淘汰。同时医疗保险制度和支付机制也没有很好地控制好医院药品目录的这种变化,甚至医疗保险目录品种不断升级和扩充,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落实。如某省医疗保险目录中可报销的西药品种数已经超过 2 000 种,其中,基本药物比国家基本药物增 加 了 240 多 种,某 市 则 在 省 级 基 本 药 物 目 录 基 础 上 增 加330 多种,可报销的基本药物品种达近800 种。这些增 加 的品种还不包括具体的剂型和规格,因此,计算具体品规数将又要翻几番。按某地区医疗机构药品遴选实施方案,每标期药品招投标结果公布后,医疗机构均应组织一定数量的专家成立专家库参与医院药品的遴选工作,从廉政建设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在短时间内让各个专业的专家仅从药品名称、价格和不完整的质量信息等一些简单判别标准来评价大量的入围药品,并决定哪个 企 业 的 药 品 更 符 合 医 院 的 需 要 是 非 常 难 的,也不可能准确反映药品真实的品质和价值。
1.4 医疗 机构使用 基本药 物少目前医疗机构执行诊疗规范还很不完善,主要是诊疗规范和治疗指南在时效性、先进性方面并未得到广大医疗机构和医师的认可,医师在治疗过程中存在随意性,结果导致各级医疗机构执 行 和 使 用 国 家 基 本 药 物 目 录 受 到 很 大 的 冲 击,使用品种和金额比例非常低,取而代之的是大量使用非基本药物品种,尤其是大型综合性医院更是如此。社会医疗保险支付制度的不完善和医疗机构对合 理用药缺乏规范性管理无疑加重了这些问题的恶性循环。广大患者和社会医疗保险资金被大量用于支付非基本药物的使用,生产企业热衷于开发所谓的新药品种来增加企业利润,低水平重复的品种和虚高定价也越演越烈。目前对医疗机构如何使用基本药物还没有很好的 管理目标,而目前公布的基本药物中同一成分、不同剂型、相同疗效下的药品费用有较大的差异,仅通过用药品种和金额等粗略的管理是不能保证基本药物使用的。对医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建议 3.1 建立科学、系统的医院药品目 录评价方法和标准有学者已经明确指出,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需 要规范和完善现行的管理方法,一是要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循证评价方法学研究 ; 二是建立我国基本药物目录遴选指南和配套的方法学技术指南和标准 ; 三是建立我国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证据库,并保持不断更新 ; 四是建立我国基本药物循证评价与遴选专业人才队伍及机构 [2]。还要及时公开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与调整的申请情况、评价证据等有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使遴选与调整工作更公开、透明 [3]。评价方法和标准得到不断完善,关键是利用 PDCA 循环法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评价方法和标准进行持续性监管和提升,使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更符合我国实情。在每次新的循环开始时,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循证依据对原目录进行调整,即做好新目录实施计划(P),再按照新的计划开始实施(D),进而对实施过程展开系统的监管(C),根据监管反 馈 的 信 息 对 调 整 计 划 进 行 新 的 修 正(A),同 时 进 入 新 的PDCA 循环,达到不断提高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 可 行 性 和 可及性的目的。而医院如何执行好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和相关目录,同样需要按照 PDCA 循环法来不断修正执行基本药物 相关政策和目录的偏移度,确保使用品种和金额数符合相关规定,同时通过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偿
付机制配合并确保这一方案的实施。
3.2 推动 医院遴选和使用 基本药 物建立区域性统一药物目录,通过专家根据区域性 疾病构成和财务状况筛选出各级医疗机构的常用药物目录和报销目录,并公示交由群众广泛咨询,严格执行与督查,并与社区药店目录进行统一管理,做到目录统一、价格统一、使用指南统一、采购供应统一。落实各级医疗机构对医生用药行为的监督与管理,建立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引导各级医生按规范用药,通过监管统计分析医生对常见疾病诊治的平均成本来监控医生检查和用药成本,对不按规范乱检查和乱用药的医生依情进行教育和处罚,同时制定新的管理制度和控制目录,开始新一轮的管理循环,促进合理用药,控制药品费用增长。在规范医院药品目录时,可以在问题复杂、工作量大时通过抓住问题关键和重点 来解决问题,即利用 ABC 分类法对医院现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管理重点和要点。如针对某医院或某地区用量占总 金额 80%和占品种 20%的药品进行重点监控和 管 理,分 析 这 些 药 品 的 用 量 和 费 用 支 出 情 况,查找问题。根据分析结果,通过采取限制此类药品的使 用量,下调这类药品虚高的部分,减少这类药品的医疗保险偿付比例,并寻找费用更低的替代品等方法,来达到减少这些药品使用和降低占总支出比例的目的,从而控制医疗机构医药费用的增长。另外,在规范基本药物目录和监控药品使用的同时,还要重视医院外围环境的整顿和治理。一是加强药品审批制度的规范化管理,对所谓的新特药、非常用剂型和规格药品应花大力气进行重新评估,对疗效并不先进但价格高的新特药进行整治。对一些疗效不确切又有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新药的审批要更加严格,并加强监管。二是加强药品定价机制的管理,利用差比和同等药效情况下择优选择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药品作为医疗机构、基层社康中心和零售药店的目录用药,建议统一这三者的目录的药品价格,并根据药品价格差异,在报销制度上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不同质量层次药品的价格以及专利和仿制药价格实行差比价定价机制,结合医疗保险报销制度调整报销比例来控制一些进口药品的使用。三是加强对药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的整顿,对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应鼓励企业兼并,重视研发,制止重复建设和低水平竞争,加强流通企业的运行效率,避免多环节层层 加价,通过控制流通环节的总利润率来控制出厂价与零售价之间的虚高成分。
第二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学习材料(模版)
三基学习材料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是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公众基本用药权益而确立的一项重大国家医药卫生政策,是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基础,涉及基本药物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多个环节。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首先在政府主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基本药物财政补偿、质量安全监管以及绩效评估等等相关政策办法。
二、为什么要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我国幅员辽阔,城乡,地区差异大,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基本药物制度,一、有利于提高群众获得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保障群众基本用药需求;
二、有利于维护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有利于改变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运行机制,体现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
四、有利于规范药品生产流通使用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减轻群众负担。
三、我国基本药物的含义是什么?
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目录制定原则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中西药并重、基本保障、临床首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它各类医疗机构也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如何正确理解基本药物的内涵?
具体来说,“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是指优先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避免贪新求贵;“剂型适宜”是指药品剂型易于生产保存,适合大多数患者。“价格合理”是指个人承受得起,国家负担得起,生产经营企业有合理的利润空间,“能够保障供应”是指生产和配送企业有足够的数量满足群众用药需要;“公众可公平获得”是指人人都有平等获得的权利。
四、《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药、中药饮片共多少种?;我市又增补多少种基本药物?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205个品种,中成药102个品种,共307个品种。我市又增补86(90)种。
五、基本药物制度有几个好处?
一是节省费用。基本药物实行统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零差率销售,价格比较低廉,而且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能够明显降低群众负担。二是用药合理。国家要其他类型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按规定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确定合理比例。三是安全有效。基本药物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检验证明安全有效的首选药物。国家对基本药物实行全品种覆盖抽验,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更安全。四是方便可及。群众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就能获得,使用方便。
六、哪些药品不能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范围? 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明确规定暂停生产、销售或使用的;五是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或不符合医学伦理要求的。此外,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还可以规定不能纳入遴选范围的其他情况。
第三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解读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解读
(一)怎样认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基本药物:1997年,WHO首次提出基本药物的理念,其定义为最重要的、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满足人民所必需的药品。公平可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是基本药物的三个基本目标。全球已有160个国家制定了《基本药物目录》,我国目录于2009年最后修订,明确了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205个品种,中成药102个品种,共307个品种基本药物;同时颁布国家药品标准的中药饮片也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内涵:新医改方案进一步明确和界定,基本药物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二)国家基本药物的定价
国家实行基本药物的零售指导价。是按基本药物通用名称制定的最高限价,主要起“限高”作用。市场上销售的基本药物均不得超过最高限价,允许降价销售,具体价格水平是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受品牌、质量、信誉、服务和竞争策略等因素影响,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种基本药物实行零售价格是不同的。也就是同一种基药不同厂家生产的价格是不一样的。
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销售的基本药物要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组织招标,并根据招标形成的统一采购价格(其中包含配送费用),以及相应的药品加成政策确定实际零售价格(中
标价),今后基层卫生机构在购买基本药物时均不存在谈价的问题,一律按网上的中标价执行。
我市从2月1日起全面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要求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一律按实际进价销售,直至用完为止。今后的药品进药计划一律通过网上采购,统一配送。
社会零售药店销售的基本药物在不超过国家最高限价的前提下,由其自主确定零售价格。
(三)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患者只能使用基本药物吗?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患者并不是只能使用基本药物。医疗机构在优先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病情实际,使用各市州增补的非目录药物。确因病情需要,患者还可以使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具的处方外购药。所以我们首先要转变用药观念,规范医生开具处方行为,按照《处方集》和《基本药物应用指南》因病施治、优先选用基本药物,该用一线的不用二线药,能单用的不联合用药,做到合理用药。其次要通过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不断优化品种和数量,将目前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药品纳入目录中,扩大目录的适用范围。再次要加强对医生使用基本药物的培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四)零差率销售及补偿
零差率销售,就是指医疗机构在销售药品时,按实际进价销售,不再加价,与零利润销售有所不同,不能混淆。
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先从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始实施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其他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销售基本药物,仍可执行现行加价政策。
中药饮片目前尚未列入基本药物范畴,仍按非基药对待,允许自主采购,按原有方式销售。因此鼓励大力发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提高中医药治疗率。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如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补偿?一是通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断改进完善付费方式和付费政策,引导参保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就医。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价格,按扣除政府补助后的成本合理制定。省物价局与省卫生厅即将制定下发新的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以体现劳务价值(总体是医疗服务提价)。三是政府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负责其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公共卫生服务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行。
(五)村卫生室也要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吗?
村卫生室,一般不实行零差率销售,仍可按一定加价销售。同时,可结合各地财务和实际情况,分类采取不同措施。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如何稳定乡村医生队伍?一是整合村级公卫服务,政府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统筹考虑,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核定补助;二是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基本医疗服务结合现有的新农合制度,通过门诊统筹等方式给予补偿;三是结合新农保等多种方式,解决乡医的养老问题;四是推行乡村联动。实行一体化管理的地方,可以采取不占编制聘用的办法,择优将村医纳入统一管理,其工资水平与当地乡镇卫生院职工工资平均水平相衔接。
(六)、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和配送
省卫生厅等6厅委局《通知》要求,“基本药物实行以省为单位网上药品集中采购。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国家基本药物和本市增补药物,凡《湖南省2009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中标药品目录》和《湖南省2010年县及县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目录》已列名的,必须通过湖南省药品集中采购交易平台并按药品价格“就低不就高”的原则进行网上采购,由中标药品生产企业或由其委托的药品经营企业统一配送。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除采购国家基本药物和本市州增补药物外,不得再采购使用其他药品。
从现在开始,各基层卫生单位要准备一台电脑,选派熟悉电脑操作的药品采购人员从事网上采购工作,每月2次或每二周采购1次。不得恶意采购药品。
各单位从省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办公室领取省药品集中采购交易平台帐户和密码。打开交易平台后,根据系统中提供的药品名称、剂型、品规、生产企业、价格和配送企业等有关信息,采购所需药品。
(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如何补偿 基层卫生机构其人员经费、业务经费等运行经费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予以补偿。
基本医疗服务收费,主要通过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由医疗保障付费和个人付费补偿,其增加的劳务价值收费不由个人负担,统一由医保及新农合解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偿。
政府补助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核定,对于核定后的经常性收支差额,由县财政统筹
上级财政有关补助后,在预算中足额安排。
(八)、目前要做的几件事
1、搞好药品盘底。将药品按国家基本药物、衡阳市增补药物及非目录药品分名别类登记造册,全部实行进价销售,进价以药材公司的调拨单的进价为准,并将价格直接调整到电脑平台上,同时每种药品要做到明码标价,标签醒目。以前没实行的3月1日一定实施,非基本药物卖完为止。
2、现在要进药的只能进购基本药物,绝不允许购非基本药物,一经发现,从重处罚。
3、按物价部门的要求,落实“五个一”工程。由卫生局医改办统一制作四个制度,二个职责,一个承诺书,还有二个公示牌及一个阳光台。先期制作前面三种,公示牌下一步再做,阳光台各单位自行制作,但一定要有价格管理员。同时各单位还要自行制作横幅、标语及宣传栏等,有条件的还可制作电子显示屏或触摸屏,加强宣传发动,营造气氛。
4、配合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搞好绩效考核。根据卫生院的实际,因地制宜,一院一策,以岗定职,因人而异制定绩效考核方案。
第四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知识宣传单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知识宣传单
一、基本药物与基本药物制度
1、什么是基本药物?
基本药物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
2、如何正确理解基本药物的内涵?
⑴“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指:优先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避免贪新求贵;
⑵“剂型适宜”是指:药品剂型易于生产保存,适合大多数患者临床使用; ⑶“价格合理”是指:个人承受得起,国家负担得起,同时生产经营企业有合理的利润空间;
⑷“能够保障供应”是指:生产和配送企业有足够的数量满足群众用药需求;
⑸“公众可公平获得”是指:人人都有平等获得的权利。
3、为什么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利于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减轻群众负担,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权益,促进公平、公正。有利于提高群众获得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从而保证群众基本用药的需求,保障人民基本医疗卫生权益。有利于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
4、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报销有什么区别?
一是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报销范围,非基本药物仅有部分纳入;二是国家鼓励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5、基本药物就是廉价药吗?
基本药物价格合理,其中包括部分廉价药,但不等于全部是廉价药。
6、基本药物如何做到质优价廉 ?
一是基本药物统一招标采购,价格透明;二是基本药物从投标生产厂家直接采购,减少了若干中间环节,避免了重复加价;三是医疗机构零差率销售减少的收入缺口由政府财政补偿解决;四是国家调整产业政策,保证充足供应;同时,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从而确保基本药物价格低廉,质量有保证。
7、基本药物品种越多越好吗?
基本药物品种不是越多越好,应是满足基本用药的需求。基本药物的遴选应坚持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并参照国际经验。既要与我国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相适应:也要符合我国疾病谱的特点,能够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预防、治疗的需求。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设计中已留有政策空间一是允许地方根据当地用药习惯和水平在合理用药范围内增补部分非目录药物。二是对服务人口多、规模较大、服务范围已超出功能定位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可以逐步引导转型为公立医院,执行公立医院的药品相关规定。三是对于医院下转的康复病人和慢性病人所需特殊用药,可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药品代购等服务。8.目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有多少种药?
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药、中药饮片三个部分。其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317个品种,中成药203个品种,共520个品种;颁布国家药品标准的中药饮片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3版江西省增补基本药物中,其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119个品种,中成药109个品种,共228个品种。结合上述,我省现可以使用的基本药物品种数为749种。
9.如何保证群众使用基本药物的质量安全?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国家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的规定》,加强对基本药物的质量监管,确保基本药物质量安全。一是地方政府负责保障本地区基本药物安全,定期对本地区药品安全状况进行评估。二是药品监管部门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对基本药物进行全品种覆盖检验,逐步把基本药物纳入电子监管网。三是只有质量管理水平高、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生产流通企业,才可成为基本药物的生产、配送商。生产、配送企业以及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负责上报药品不良反应,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按规定及时召回。
10.如何保证医生开处方时优先选择使用基本药物?
一是通过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不断优化品种和数量,将目前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药品纳入目录中,扩大目录的适用范围。二是规范医生开具处方行为,医生应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优先选用基本药物,并将使用情况纳入医生考核。三是
加强对医生使用基本药物的培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四是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逐步改革药品加成政策,从制度上切断趋利行为。
第五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知识宣传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知识宣传
省卫生计生委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月”活动,将今 年7月定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月”,以“安全用药、合理用药”为主题,宣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高群众合理用药意识,促进临床首选、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1、什么是基本药物?
基本药物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
2、如何正确理解基本药物的内涵?
⑴“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指:优先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避免贪新求贵; ⑵“剂型适宜”是指:药品剂型易于生产保存,适合大多数患者临床使用; ⑶“价格合理”是指:个人承受得起,国家负担得起,同时生产经营企业有合理的利润空间; ⑷“能够保障供应”是指:生产和配送企业有足够的数量满足群众用药需求; ⑸“公众可公平获得”是指:人人都有平等获得的权利。
3、为什么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利于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减轻群众负担,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权益,促进公平、公正。有利于提高群众获得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从而保证群众基本用药的需求,保障人民基本医疗卫生权益。有利于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
4、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报销有什么区别? 一是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报销范围,非基本药物仅有部分纳入;二是国家鼓励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5、基本药物就是廉价药吗?
基本药物价格合理,其中包括部分廉价药,但不等于全部是廉价药。
6、基本药物如何做到质优价廉 ?
一是基本药物统一招标采购,价格透明;二是基本药物从投标生产厂家直接采购,减少了若干中间环节,避免了重复加价;三是医疗机构零差率销售减少的收入缺口由政府财政补偿解决;四是国家调整产业政策,保证充足供应;同时,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从而确保基本药物价格低廉,质量有保证。
7、基本药物品种越多越好吗?
基本药物品种不是越多越好,应是满足基本用药的需求。基本药物的遴选应坚持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并参照国际经验。既要与我国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相适应:也要符合我国疾病谱的特点,能够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预防、治疗的需求。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设计中已留有政策空间一是允许地方根据当地用药习惯和水平在合理用药范围内增补部分非目录药物。二是对服务人口多、规模较大、服务范围已超出功能定位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可以逐步引导转型为公立医院,执行公立医院的药品相关规定。三是对于医院下转的康复病人和慢性病人所需特殊用药,可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药品代购等服务。
8.目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有多少种药?
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药、中药饮片三个部分。其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317个品种,中成药203个品种,共520个品种;颁布国家药品标准的中药饮片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9.如何保证群众使用基本药物的质量安全?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国家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的规定》,加强对基本药物的质量监管,确保基本药物质量安全。一是地方政府负责保障本地区基本药物安全,定期对本地区药品安全状况进行评估。二是药品监管部门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对基本药物进行全品种覆盖检验,逐步把基本药物纳入电子监管网。三是只有质量管理水平高、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生产流通企业,才可成为基本药物的生产、配送商。生产、配送企业以及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负责上报药品不良反应,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按规定及时召回。
10.在大医院就医,患者也能用到价廉有效的基本药物吗? 除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外,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这意味着大医院也要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达到规定的使用比例。
11.如何保证医生开处方时优先选择使用基本药物?
一是通过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不断优化品种和数量,将目前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药品纳入目录中,扩大目录的适用范围。二是规范医生开具处方行为,医生应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优先选用基本药物,并将使用情况纳入医生考核。三是加强对医生使用基本药物的培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四是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逐步改革药品加成政策,从制度上切断趋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