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新闻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阅读书目

时间:2019-05-14 06:18: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比较新闻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阅读书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比较新闻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阅读书目》。

第一篇:比较新闻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阅读书目

比较新闻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方向研究生

阅读书目举要

(单波修订于2003年冬)

诸位,很荣幸能和大家走进比较新闻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从今天开始,你们将和我一道在这个领域开荒、耕耘、探索,并以此引为同道,进行我们的精神交往。

我应该赞美诸君的幸福,因为你们的青春正好落在这样的一些日子里,你们可以不受扰乱地专心从事于真理与科学的探讨。得到诸君的信赖是我的荣幸,亦是一种缘分,但我更次希望你们信赖科学,信赖自己,鼓起追求真理的勇气,在学习中提升对于精神力量的信仰。

很高兴你们向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如何读书”,这真是应验了荷麟先生的一句话:“人是读书著书的动物”。不过,我得首先提醒你们三点:第一,这一问题就像“我该如何做人”的问题一样,应该先向自己提出,并求得一初步思考,然后在我们的讨论中确定路线,这样才体现为一个互动式学习的过程;第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情、兴趣、才能和需要,因此,读书方法不必相同,应体现自己的特点;第三,读书有着广泛的涵义,不仅要读用文字写出来的书,而且要读自然、人生、社会等不成文的书。即用一己之生命去观察、体验,这样,所得的学问更为真实,更为创新,更为灵活。我们之所以把书本比作“阶梯”,是因为我们通过书本进行着跨越时空的知识与精神交流,寻找着通向智慧的路径;我们之所以把生活比作“源头活水”,是因为我们的创造永远植根于我们对生活的理解。

我们的读书生活将围绕比较新闻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来展开。我们必须清楚,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研究领域,它所涉及的媒介文化、媒介经济、媒介与民主政治、媒介体制、媒介社会、媒介伦理、媒介法制等问题,延伸到哲学、文化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经济学、法学、美学、人类学等领域。我们只有通过普遍学习、普遍思考,才能获得透视人类新闻传播现象的“透镜”,进而不断发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展自己的读书生活。我们的读书方法是:史论结合、中外对比、多维思考、关注现实。

读书如临战场,这是一场与人的成见、偏见、情欲进行的战斗,我们将用创造性和精神的超越打开前进的道路。朱子所谓“读书须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最足以表示这种如临战场的读书精神,我建议把它作为我们读书的指针。下面略作读书指示,仅供参考。

一、治学要讲究方法,所谓科学的入口就是方法的入口处。先提示几种方法论的书籍供大家阅读。

1、(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法)笛卡尔:《谈谈方法》,王天庆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求零、田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

6、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8、二、历史是我们了解现实的出发点,没有对历史的了解,我们无法诠释现实。在史学方面,可读的书比较多,试举数种:

1、钱穆:《国史大纲》(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二、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韩民青:《文化的历程》(一、二、三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美)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林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7、(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三联书社1997年。

8、邹铁军 主编:《自由的历史构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

9、钱乘旦、许浩明:《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吕一民:《法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丁建弘:《德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张开沅

罗富惠 主编:《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13、(英)哈耶克等编:《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秋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三联书店2000年版。

15、(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度(1890—1907)》,崔志海、葛夫平,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6、(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7、(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8、陈平原、夏晓虹主编:《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广州出版社1999年版。

19、凌志军:《变化:1990年——2002年中国实录》,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版。

20、马立诚、凌志军:《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21、刘军宁主编:《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

22、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美)威尔伯•斯拉姆:《人类传播史》,游梓翔、吴韵仪 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

24、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版。

25、(法)皮埃尔•阿尔贝:《世界新闻简史》,新华出版社1985年。

26、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赖光临:《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上、下册),台湾印书馆1980年版。

28、(美)埃德温•埃默里:《美国新闻简史》,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

29、王芝琛、刘自立编:《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版,30、(英)阿•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中、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三、哲学是智慧的学问,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睿智的思维,同时新闻传播研究涉及宇宙论、知识论、人生论、本质论等哲学问题,需要用哲学的眼光加以透视。

1、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开明出版社1993年版。

2、(瑞士)让•皮亚杰:《人文科学认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3、(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4、高海清:《哲学的憧憬:<形而上学>的沉思》,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杨适:《人的解放——重读马克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何怀宏:《良心论》,上海三联书社。

7、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8、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台湾学生书局

9、张再林:《中西哲学比较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0、11、12、13、14、15、(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梁漱溟:《人心与人生》,学林出版社,1984年出版

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德)石里克:《伦理学问题》,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段德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16、(美)杜威:《新旧个人主义》,孙有中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17、(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8、(英)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舒炜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9、洪汉鼎:《理解的真理——解读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0、朱立元:《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21、22、朱潜:《谈美》,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俄)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张百春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23、弓肇祥:《真理理论——对西方真理理论历史地批评地考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24、25、(德)费希特:《人的使命》,梁志学、沈真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6、(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周煦良、汤泳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27、28、29、30、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彭漪涟:《事实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法)罗素:《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日)中村元:《比较思想论》,吴震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1、(英)伯特兰·罗素:《西方的智慧》,瞿铁鹏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2、(英)大卫·休谟:《道德原理探究》,王淑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四、文化规定了传播的内容、方式、方法及传播方向、效果,传播以符号化、意义化的方式呈现着文化,这给我们提出了研读文化学著作的要求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2.许思园:《中西文化回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3.杨适:《中西人论的冲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4.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5.吴予敏:《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6.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 7.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三联书店2003年 8.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9.马廉颇:《晚清帝国视野下的英国—以嘉庆道光两朝为中心》,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钟玲:《美国诗与中国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于文绣:《文化研究思潮导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

12.张岱年、汤一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3.(英)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4.(法)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陈卫星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15.(美)史蒂夫·莫滕森:《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美)欧文·拉兹洛:《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报告》,戴侃、辛未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7.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8.(德)马勒茨克:《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潘亚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9.(美)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刘建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0.(美)赛缪尔·P·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年 21.(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年 22.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23.(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4.(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5.(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26.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

27.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 28.庄锡昌:《二十世纪美国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29.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30.汴谦:《理性与狂迷:二十世纪德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9年 31.丁建弘:《普鲁士的精神与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32.马勇:《中国近代文化诸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33.何兆武:《中西文化交流史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

34.钱乘旦、陈晓津:《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35.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中国近代士大夫与西方挑战》,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五、新闻传播植根于现代民主政治,同时,现实的新闻传播又面临着种种政治问题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政治学的学习

1、(英)约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吴之春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

2、(美)塞缪尔·P·享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

3、(英)约翰·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87年

4、(美)亚历山大·米克尔约翰:《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侯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

6、(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7、(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等《知识分子为什么反对市场》,秋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达巍等编:《消极自由有什么错》,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9、(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国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0、(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2、(荷兰)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3、(英)约翰·弥尔顿:《为英国人民声辩》,何宁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译。

14、(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侯建、范亚峰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5、(美)里夫斯:《美国民主的再考察》,吴延佳、方小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6、(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7、(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美)约翰·基恩编:《变动中的民主》,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8、(英)约翰·邓恩:《民主的历程》,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9、(英)约翰·邓恩:《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马音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0、(英)J·B·伯里:《思想自由史》,宋桂煌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1、潘一禾:《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22、(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杨起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23、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4、(意)拉吉罗:《欧洲自由主义史》,杨军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5、(英)贾斯延·罗森伯格:《质疑全球化理论》,洪霞、赵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6、(美)约翰·凯克斯:《反对自由主义》,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7、(荷兰)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8、(英)阿龙:《约翰·洛克》,陈恢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9、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与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30、王剑涛:《伦理政治研究——从早期儒学理论的透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1、王沪宁:《当代西方政治学分析》,成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2、(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33、(美)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小鲍威尔主编:《当代比较政治学》,曹沛淋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34、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六、传媒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展开,表现着人的社会关系,因此,研习新闻学、传播学,必须构建社会学的知识视野。

1、侯钧生:《西方社会学思想进程》,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陈定闳:《中国社会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侯外庐:《中国封建社会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

5、(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

6、(法)费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7、(法)让·卡泽纳夫:《社会学十大概念》,杨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9、(法)路易·迪蒙:《论个体主义——对现代意识形态的人类学观点》,谷方译,上哈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德)霍克海默:《批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

13、(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全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景天魁:《社会人士的结构与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5、王东进主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

16、唐钧:《中国城市居民贫困线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李宗主编:《西欧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8、(美)安东尼·古登斯:《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4)1998年版。

19、(美)安东尼·古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版。20、(美)安东尼·古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年版。

21、(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4、陈原:《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

25、王铭铭:《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6、杨阳:《王权的图腾化——政教合一与中国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7、尚会鹏:《中国人与日本人——社会集团、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的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8、(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等译,中国民间艺术出版社198年版。

七、值得关注的新闻学、传播学著作(除了上面的列举之外)

1、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

2、徐宝璜:《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吴予敏:《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4、(荷兰)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5、(美)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

6、(美)约翰·赫尔斯、顿:《美国新闻道德问题种种》,中国戏文出版社1987年版。

7、(美)罗恩·史密斯:《新闻道德评价》,李庆藜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8、(英)苏珊·L·卡拉瑟斯:《西方媒介与战争》,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9、(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10、(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叶晓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体·卡茨:《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

12.(美)本·巴格迪坎:《传播媒介的垄断》,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13.(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加)哈罗德·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体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版

16.(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华夏出版社2003版

17.(加)菲利普·马尔尚:《麦克卢汉媒介与信使》,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版

18.(英)泰玛·利贝斯,(美)伊莱休。卡茨:《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刘自雄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9.(美)罗伯特·福特纳:《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刘利群译,华夏出版社2003版

20.(美)大卫·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邵志择译,华夏出版社2003版

21.(美)约瑟夫·塔洛:《分割美国:广告与新媒体世界》,洪兵译,华夏出版社2003版

22.(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版

23.郭镇之:《北美传播研究》,北京传播学院出版社1997版

24.(美)T.巴顿·卡特等:《大众传播法概要》,黄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版

25.(美)保罗·莱文森:《思想无稽》,何道宽译,南京人民出版社2003版 26.(美)约瑟夫·斯特劳巴哈,罗伯特。拉罗斯:《今日媒介: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雄澄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版

27.黄克武:《自由的所以然——严复对约翰米尔顿自由思想的认识与批判》,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版

28.(美)戴维·巴特勒:《媒介社会学》,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版

29.(美)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华夏出版社1989版

30.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版 31.(法)洛特菲·马赫兹:《世界传播概览》

32.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4版 33.(美)爱德华·赫尔曼等:《全球媒体》,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版 34.(美)罗杰·非德勒:《媒介形态变化》,华夏出版社2000版

35.(美)威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华夏出版社1990版 36.(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88版 37.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版

38.(美)迈克尔·舒德森:《探索新闻——美国报业社会史》,何颖怡译,台湾远流出版社1993版

39.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版 40.梁建增:《焦点访谈红皮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版

第二篇:比较新闻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方向研究生阅读书目

比较新闻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方向研究生

阅读书目举要

(单波修订于2007年秋)

诸位学友,很荣幸能和大家走进比较新闻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从今天开始,你们将和我一道在这里开荒、耕耘、探索,并以此引为同道,进行我们的精神交往。

我应该赞美诸君的幸福,因为你们的青春正好落在这样一些日子里,你们可以自由自在地专心从事于真理与科学的探讨。得到诸君的信赖是我的荣幸,亦是一种缘分,但我更希望你们信赖科学,信赖自己,鼓起追求真理的勇气,在学习中提升对于精神力量的信仰。

很高兴你们向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如何读书”,这真是应验了贺麟先生的一句话:“人是读书著书的动物”。不过,我得首先提醒你们三点:第一,这一问题就像“我该如何做人”的问题一样,应该先向自己提出,并求得一初步思考,然后在我们的讨论中确定读书路线,这样才体现为一个互动式学习的过程;第二,读书必须带着问题去读,用问题意识激活知识系统,开辟知识的道路。第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情、兴趣、才能和需要,因此,读书方法不必相同,应体现自己的特点;第四,读书有着广泛的涵义,不仅要读用文字写出来的书,而且要读自然、人生、社会等不成文的书,即用一己之生命去观察、体验,这样,所得的学问将更为真实,更为创新,更为灵活。我们之所以把书本比作“阶梯”,是因为我们通过书本进行着跨越时空的知识与精神交流,寻找着通向智慧的路径;我们之所以把生活比作“源头活水”,是因为我们的创造永远植根于对生活的理解。

我们的读书生活将围绕比较新闻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来展开。我们必须清楚,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研究领域,它所涉及的媒介文化、媒介经济、媒介与民主政治、媒介体制、媒介社会、媒介伦理、媒介法制等问题,延伸到哲学、文化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经济学、法学、美学、人类学等领域。我们只有通过普遍学习、普遍思考,才能获得透视人类新闻传播现象的“透镜”,进而不断发现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展自己的读书生活。我们的读书方法是:史论结合、中外对比、多维思考、关注现实。

与此同时,特定的研究领域又要求我们把解读西方传媒及跨文化传播现象作为读书的重点,去读懂特定的传媒历史与个性、特定的媒介事件、典型的媒介人物、独特的媒介文本······,总之,从细节处修建探索之路,让思想着陆于具体的事物,以求得真实的理解与体验。

读书如临战场,这是一场与人的成见、偏见和情欲进行的战斗,我们将用创造性和精神的超越打开前进的道路。朱子所谓:“读书须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最足以表示这种如临战场的读书精神,我建议把它作为我们读书的指针。下面略作读书提示,若能使各位根据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价值取向,设计合理的读书计划,以利成就自我,那就达成了读书的本意。

一、治学要讲究方法,所谓科学的入口处就是方法的入口处。先提示几种方法论的书供大家阅读。

1、(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法)笛卡尔:《谈谈方法》,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求零、田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5、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陈强、张永强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

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9、(法)马太·杜甘:《比较社会学》,李洁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0、赵汀阳:《一个或所有问题》,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1、王铭铭编:《西方与非西方》,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二、历史是我们了解现实的出发点,没有对历史的了解,我们无法诠释现实。在史学方面,可读的书比较多,试举数种:

1、钱穆:《国史大纲》(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二、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韩民青:《文化的历程》(一、二、三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美)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林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7、(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 译,三联书店1997年。

8、邹铁军 主编:《自由的历史建构》,人民出版社1994年。

9、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吕一民:《法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丁建弘:《德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章开沅

罗富惠 主编:《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13、(英)哈耶克等编:《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秋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三联书店2000年版。

15、(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崔志海、葛夫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6、(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7、(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8、陈平原、夏晓虹主编:《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广州出版社1999年版。

19、凌志军:《变化:1990年—2002年中国实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20、马立诚、凌志军:《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21、刘军宁主编:《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

22、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美)威尔伯·施拉姆: 《人类传播史》,游梓翔、吴韵仪 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

25、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版。

25、(法)皮埃尔·阿尔贝:《世界新闻简史》,新华出版社1985年。

26、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赖光临:《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上、下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8、(美)埃德温·埃墨里:《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1982年。

29、王芝琛、刘自立编:《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版。30、(英)阿·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中、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1、(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赵国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三、哲学是智慧的学问,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睿智的思维,同时,新闻传播研究涉及宇宙论、知识论、人生论、本质论等哲学问题,需要用哲学的眼光加以透视。

1、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开明出版社1993年版。

2、(瑞士)让·皮亚杰:《人文科学认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3、(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4、高清海:《哲学的憧憬:〈形而上学〉的沉思》,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杨适:《人的解放——重读马克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何怀宏:《良心论》,上海三联书店。

7、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8、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台湾学生书局。

9、张再林:《中西哲学比较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1、梁漱溟:《人心与人生》,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12、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

1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14、(德)石里克:《伦理学问题》,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5、(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段德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16、(美)杜威:《新旧个人主义》,孙有中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17、(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8、(英)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舒炜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9、洪汉鼎:《理解的真理——解读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0、朱立元:《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1、朱潜:《谈美》,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2、(俄)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张百春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23、弓肇祥:《真理理论——对西方真理理论历史地批评地考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4、(德)费希特:《人的使命》,梁志学、沈真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5、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6、(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27、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8、彭漪涟:《事实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9、(法)罗素:《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30、(日)中村元:《比较思想论》,吴震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1、(英)伯特兰·罗素:《西方的智慧》,瞿铁鹏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2、(英)大卫·休谟:《道德原理探究》,王淑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四、文化规定了传播的内容、方式、方法及传播方向、效果,传播以符号化、意义化的方式呈现着文化,这给我们提出了研读文化学著作的要求。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2、许思园:《中西文化回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3、杨适:《中西人论的冲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4、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5、吴予敏:《无形的网络 ——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6、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7、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8、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9、马廉颇:《晚清帝国视野下的英国——以嘉庆道光两朝为中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钟玲:《美国诗与中国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于文绣:《文化研究思潮导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张岱年、汤一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英)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4、(法)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陈卫星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5、(美)史蒂夫·莫滕森:《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美)欧文·拉兹洛:《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报告》,戴侃、辛未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7、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8、(德)马勒茨克:《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潘亚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美)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刘建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20、(美)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居延安译,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年版。21(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2(美)塞缪尔·P·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23(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24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5(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6(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7(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28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29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30、庄锡昌:《二十世纪美国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31、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32卞谦:《理性与狂迷:二十世纪德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33丁建弘:《普鲁士的精神与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34马勇:《中国近代文化诸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35何兆武:《中西文化交流史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36钱乘旦、陈晓津:《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7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中国近代士大夫与西方挑战》,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五、新闻传播植根于现代民主政治,同时,现实的新闻传播又面临着种种政治问题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政治学的学习。

1、(英)约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吴之春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2、(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

3、(英)约翰·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4、(美)亚历山大·米克尔约翰:《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侯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英)约翰·基恩:《媒介与民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6、(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7、(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等:《知识分子为什么反对市场》,秋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达巍等编:《消极自由有什么错》,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9、(法)托克威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0、(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2、(荷兰)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3、(英)约翰·弥尔顿:《为英国人民声辩》,何宁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4、(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侯健、范亚峰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5、(美)里夫斯:《美国民主的再考察》,吴延佳、方小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6、(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7、(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美)约翰·基恩编:《变动中的民主》,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8、(英)约翰·邓恩:《民主的历程》,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9、(英)约翰·邓恩:《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马音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20、(英)J·B·伯里:《思想自由史》,宋桂煌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1、潘一禾:《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22、(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杨起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23、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4、(意)拉吉罗:《欧洲自由主义史》,杨军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5、(英)贾斯廷·罗森伯格:《质疑全球化理论》,洪霞、赵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6、(美)约翰·凯克斯:《反对自由主义》,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7、(荷兰)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8、(英)阿龙:《约翰·洛克》,陈恢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9、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与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30、任剑涛:《伦理政治研究——从早期儒学视角的理论透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1、王沪宁:《当代西方政治学分析》,成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2、(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33、(美)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小鲍威尔主编:《当代比较政治学》,曹沛林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34、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5、(美)欧文·M·费斯:《言论自由的反讽》,刘擎、殷莹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36、(美)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杨晓红、王家全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

37、(美)哈罗德·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8、(英)苏珊·斯特兰奇:《权力流散》,肖宏宇 耿协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六、传媒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传播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展开,表现着人的社会关系,因此,研习新闻学、传播学,必须建构社会学的知识视野。

1、侯钧生:《西方社会学思想进程》,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陈定闳:《中国社会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侯外庐:《中国封建社会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德)盖奥尔格·西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5、(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

6、(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

7、(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8、(法)让·卡泽纳弗:《社会学十大概念》,杨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10、(法)路易·迪蒙:《论个体主义——对现代意识形态的人类学观点》,谷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3、(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14、(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全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景天魁:《社会认识的结构与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6、王东进主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

17、唐钧:《中国城市居民贫困线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8、李宗主编:《西欧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9、(美)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4)1998年版 20、(美)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版。

21、(美)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年版。

22、(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商务印书 馆2001年版。

2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4、(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5、陈原:《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

26、王铭铭:《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7、杨阳:《王权的图腾化——政教合一与中国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8、尚会鹏:《中国人与日本人——社会集团、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的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9、(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等译,中国民间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30、(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31、(美)迈克尔·利夫、米切尔·考德威尔:《摇摇欲坠的哭墙——改变我们社会方式的终结辩论》,潘伟杰等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七、值得关注的新闻学、传播学著作(除了上面列举之外)

1、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

2、徐宝璜:《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美)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4吴予敏:《无形的网络 ——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5(荷兰)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6(美)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7(美)约翰·赫尔顿:《美国新闻道德问题种种》,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8(美)罗恩·史密斯:《新闻道德评价》,李青藜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9(英)苏珊·L·卡拉瑟斯:《西方媒介与战争》,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10(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11(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叶晓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13(美)本·巴格迪坎:《传播媒介的垄断》,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14(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5(加)哈罗德·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6(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体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版。17(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18(加)菲利普·马尔尚:《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英)泰玛·利贝斯、(美)伊莱休·卡茨:《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刘自雄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20美)罗伯特·福特纳:《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刘利群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1、(美)大卫·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邵志择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22、(美)约塞夫·塔洛:《分割美国:广告与新媒介世界》,洪兵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23、(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24、郭镇之:《北美传播研究》,北京传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25、(美)T·巴顿·卡特等:《大众传播法概要》,黄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6、(美)保罗·莱文森:《思想无羁》,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7(美)约瑟夫·斯特劳巴哈、罗伯特·拉罗斯:《今日媒介: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熊澄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8黄克武:《自由的所以然——严复对约翰弥尔自由思想的认识与批判》,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29、(美)戴维·巴特勒:《媒介社会学》,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30、(美)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31、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32(法)洛特菲·马赫兹:《世界传播概览》,33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4年版。34(美)爱德华·赫尔曼等:《全球媒体》,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35(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36(美)威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37(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88年版。38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39(美)迈克尔·舒德森:《探索新闻——美国报业社会史》,何颖怡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3年版。40、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41梁建增:《焦点访谈红皮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42(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版。

43(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44(美)唐·R·彭伯:《大众传播法》,张金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5、(美)托德·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张锐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46、(美)塞谬尔··弗里德曼:《媒体的真相——致年轻记者》,梁岩、王星桥译,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

47、苏荣才:《对话美国报业总裁》,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48、(美)詹姆斯·卡伦:《媒体与权力》,史安斌、董关鹏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9、李大同:《用新闻影响今天——冰点周刊纪事》,泰德时代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

第三篇:好莱坞电影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文化是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及其成果的积累与延续。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价值观作为最深层次的文化,是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以及对事物的态度所反映出来的观念,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1]随着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跨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在跨文化交流传播中,电影具有其他文化形式难以相比的直观性和高效性。放眼当今世界,好莱坞电影的世界市场最大,即它的全球化程度最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带来了好莱坞电影在跨文化表达方面的努力与成功。好莱坞电影的跨文化表达及传播,最为主要的是以所谓普世价值观形态出现的美国价值观,其次是为迎合专门市场而努力表达的相关文化及其价值观。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的是好莱坞电影在跨文化表达方面的理念及方法,因为这是其获得更多成功的重要原因。这不仅决定了电影全球化,目前基本就是好莱坞化的客观现实,而且也决定了好莱坞电影能够非常有力地帮助美国文化获得全球文化传播的支配地位和主导地位。

一、好莱坞电影政治正确的文化传播

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就意识到,文化输出是一个国家对外竞争的强有力的武器。文化输出可以影响到其他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历史意识、社团意识、宗教意识以及文化意识,甚至可以改变他们的语言,淡化甚至重写这些地区的传统和文化,从而创造一种新的民族文化记忆,促使其与美国的信念和价值融合。所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就通过各种政治和经济手段向全世界推销电影和其他大众文化产品。在罗斯福执政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好莱坞电影则成为推销美国形象、美国民主,进行政治宣传的重要工具。美国政治家及好莱坞电影掌门人们的这种认识及行动,正如美国政治哲学家汉斯所认为的那样:“文化帝国主义的目的是征服人们的心灵,以此作为改变两国之间权力关系的手段。它们通过自己优越的文化或更具有吸引力的政治哲学进行劝说或诱导,特别是它的政治意识形态连同其他一切具体的帝国主义目标能够征服他国,这比军事征服和经济控制更稳固、更彻底,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它的优势地位,以此实现自己的政治或经济目标。”[2]

以上所述,可以从根本上帮助我们认识好莱坞电影传播始终坚持不懈的政治正确策略。众所周知,奥斯卡第82届金像奖关于最佳影片的角逐时,全世界很多人都认为非《阿凡达》莫属,但是卡梅隆最后还是败在了前妻手下,因为他的前妻拍摄比他特别具有政治正确的电影《拆弹部队》。值得强调的是,尽管很多人解读电影《阿凡达》时说其中让人看到了美国越战的影子和中国的野蛮拆迁,但是它在以种种数字技术及电脑特技打造出一个个影像奇观,吸引全球电影观众眼球的同时,其内在同样蕴含着很强的美国精神。这也就是说,《阿凡达》在向全球影迷提供空前视觉盛宴的背后,同样传播着“美国信念”(american creed)或美国精神,比如电影中特别强调的:“个人的尊严,人人平等,人人皆有不可剥夺的自由权利,公正,机会均等。”[3]应该认识到,好莱坞对于美国的意义,不仅仅是作为文化工业的经济作用,同时也通过电影形象推销美国的商业、文化、政治、生活方式和价值理想,影响世界各民族社群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选择,努力制造美国式的全球趣味。

作为美国文化产业重大支柱之一的好莱坞电影,几乎一直都把美国勾勒成一个充满无数机会的国度,将城市拍得很美,科技拍得很先进。人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富裕的生活,付出都有回报。好莱坞电影传递给人们的这种观念非常容易深入人心,有意无意地教导人们:只要努力奋斗,按规则比赛,你就有机会前进。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可以实现自身的理想和价值,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达成最初的梦想。虽然美国社会现实和世界各国的社会现实都非常骨感,但是好莱坞电影主流给人的感觉却一直都非常丰满。

二、好莱坞电影人物形象传达的美国精神

好莱坞电影几乎从来都有“美国精神”的精彩注脚,在人物想象塑造方面则更是如此。在卓别林的著名无声电影《淘金记》中,流浪汉夏尔洛个人主义的积极进取、追求成功、自我实现的精神,同时具备普通人价值观与人生哲学,这就是银幕上较早体现“美国精神”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史崔特先生》中的史崔特,以他的老迈之躯,驾驶着改装的车,历尽千辛万苦实现自己的目标,其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正是新教精神的集中阐释。《海底总动员》中,通过父亲马琳克服千辛万苦寻找他的孩子尼莫的经历,讲述了小丑鱼父子之情,向观众呈现了一个勇敢的、永不放弃的寻找孩子的温情故事。《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坚信自己的无辜,通过种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来争取自由,这样的勇气正是美国精神的绝佳体现。《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杀手雷昂虽然是杀手,却有一颗善良、坚韧、勇敢的心。《阿甘正传》中的阿甘,以他75分的智商,成功演绎了美国梦的实现历程,表征了美国精神的巨大影响力。还有,诸如《教父》中的家庭观念,《独立日》中的美式完美家庭,《哈利?波特》中的极端个人主义,《黑客帝国》中的爱的力量大于邪恶等等,都极力宣扬尊重私有财产、事业进取心、家庭观念、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等美式精神生活信条。

由于很多人的成长过程中,几乎都有对英雄主义的强烈幻想,想象着能像英雄一样保卫世界和平,维护人类的尊严。所以好莱坞电影一直不遗余力地针对这一点进行艺术加工,努力发挥到极致。不论在西部片、警匪片,还是励志片中,主要人物不是单枪匹马、勇闯虎穴,历经艰险在最后一刻战胜了邪恶势力,就是尽心尽力保护家人、支撑家庭、维护社区„„仔细分析近年来进口的好莱坞大片可以发现,其经典的叙事模式之一,就是在危机出现时,总是有一个英雄人物挺身而出,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最终战胜邪恶。值得强调的是,好莱坞电影中的英雄人物,不仅以不同身份出现,而且往往并不完美,有的甚至有非常明显的缺陷,这其实是在暗示每个普通人都有可能成为杰出之人的美国梦内容。

近年来,好莱坞灾难片和奇幻大片均是特别具有全球化传播效果的影片。在这些电影中,拯救地球的英雄几乎都是美国人,这几乎就是好莱坞电影在全球化传播中占据领导地位或支配地位的直接象征。在《独立日》中,对外星人的反击战由美国人主导,其他国家只有听命的份儿;《世界大战》中,火星人率先攻击美国,美国也自觉担当了地球守护者这一角色;《地球停转之日》中,外星人只是来到美国――因为他们觉得只有美国能够引导世界。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人在潜意识里就认定了自己是世界的领导者,能够代表地球与外星人交涉。好莱坞电影则是这方面最为有力的传播者之一。美国《华尔街日报》曾经登载2000年美国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的这样说法:“美国是独裁者的最大敌人,而好莱坞很可能被证明是这个国家最强大的武器之一。”[4]《好莱坞相当于几个师》的作者引用法国防务社会学家让?皮埃尔?瓦朗坦在《好莱坞、五角大楼和华盛顿》(2004)一书中的话:“美国电影是美国国家安全霸权的重要载体之一。将国家公务员英雄人物化,把国家神圣化,把官方定义的、美国集体想象的威胁形象化„„所有这一切都宣扬了这样一种观点:美国是神奇的、不可战胜的。政治、国家战略和电影业相互交织在一起,这就是美国国家权力的独特性质所在”。[5]

三、好莱坞电影专门市场跨文化传播诉求

好莱坞从上个世纪20年代的以来,一直是世界电影的大都会,居于电影市场向外拓展扩张的制高点。上个世纪末叶,好莱坞电影为了保持并发展其在全球化过程中的优势地位,特别重视人口数量众多、经济快速增长的亚洲市场,尤其是巨大的中国市场。与这种电影市场方面考虑密切关联的,就是好莱坞对于专门电影市场的特别关注,甚至不惜工本创作所谓特供制作,其中以针对中国的最为突出。

在著名的《功夫熊猫》之前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好莱坞一直在进行更大范围占领中国电影市场的努力。其中最先开始、也特别注重的是中国题材,比如现实题材的《末代皇帝》和历史名著改编的动画片《花木兰》。动画片《花木兰》中,有关花木兰不忍年迈残疾的父亲征战沙场,决定代父从军的故事主干没有改变。花木兰从军过程中,凭着坚强意志,参与了艰苦卓绝的各种战斗,为击退匈奴立下汗马功劳的事实得以保留。这是中国观众一般都比较容易接受的部分。由于将一首诗篇所记述的内容演绎成一部标准的影院动画电影,离不开对相关故事内容的想象性补充,因此,好莱坞电影创作者,就在这想象性补充的故事情节中,巧妙地植入了某些美国精神,或者说是比较明显的西方价值观。比如动画片《花木兰》中,木兰对代父从军这件事是这样说的:“也许我不是为我爹,是想证明自己的力量。”在此,本来渗透在中国花木兰故事中的忠孝之道,悄悄地被英雄主义、个人主义这些具有浓郁美国精神和西方价值观所取代。很显然,这并不为很多中国观众很好接受,但是在西方世界及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很深的国家地区则毫无问题。

世纪之交,李安导演根据武侠小说改编的《卧虎藏龙》,获得了空前成功,其标志不仅是获得了奥斯卡奖,关键是为数量特别庞大的中国大陆观众和世界华语观众都普遍叫好。这给好莱坞以更多的鼓励和信心,也给好莱坞关于发展中国题材和中国市场方面更多的启迪和经验。这比较集中地体现在系列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的成功实践之中。《功夫熊猫》并没有相对应的文学名著,但这又是一个更为具有世界性的中国符号。虽然这个中国符号并不自然表征特定的中国文化符号及意义,但是其能够比较自由地连结很多的中国元素、中国文化、中国人物、中国故事和中国场景,当然也能够非常自然地连结美国精神和西方价值观,因此这对中国观众和世界观众、中国市场和世界市场都具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该系列电影故事都讲述一个出身平庸的熊猫阿宝,某一天突然成为上天选定的“救世主”,在各种极其巧合的情况下获得了功夫秘笈与超人的能量,最终拯救苍生,成为大侠。在这系列电影故事中,熊猫阿宝虽然身材肥胖,动作也不如他人灵活,但是他敢于追求自己梦想,勇于将梦想付诸行动,永不放弃的精神,终于使他获得了成功。阿宝的这种成功,既印证了“只要执着追求就能成功”的道理,又体现着普世的“励志”主题,可以说得上既中国又世界,两边讨好。换句话说,《功夫熊猫》的成功,其实就是跨文化交流传播的成功,是好莱坞电影人将中国文化元素和西方文化精神进行很好结合的成功。有评论者因此认为,好莱坞对中国思想文化层面的借鉴“不再是对中国文化元素的简单抄袭和套用,而是文化形式在‘互融’与‘相异’两维张力作用下对他文化的合理利用及对中国文化市场敏锐察觉后的精确的商业切入”。[6]这是好莱坞电影文化在世界电影市场中成功“开疆拓土”的重要策略之所在。

好莱坞针对拓展中国市场的努力,开始很早,总体比较成功,但是也有比较简陋甚至令人反感的部分。正如有研究者曾经这样指出:“在很多中外合拍片中,其实还有部分是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可以称之为‘中国特供片’。2012年9月28日上映的《环形使者》中,许晴饰演的布鲁斯?威利斯妻子,作为情感线索人物是布鲁斯穿越到过去的动机,国际版本中许晴的戏份不多,总长度不超过5分钟,一句台词也没有,对于上海外滩、弄堂的镜头也是一扫而过。中国大陆版在删减一些暴力血腥色情镜头之余,许晴和布鲁斯?威利斯的对手戏中增加了‘我不想和一个杀手过日子’等台词,末日战场的地点从巴黎移到了上海,上海外滩的镜头增多,东方明珠赫然在目。除了大陆版中方演员戏份有所增加外,‘中国特供片’与国际版相比还有这样几个差异:中国植入广告增多,例如《蓝精灵2》中《中国梦想秀》综艺节目品牌的植入;相关剧情更改,例如《僵尸世界大战》中‘莫斯科流感’被更名为‘中国流感’,最先发现病毒的是一个中国科学家。”[7]

好莱坞电影是美国电影的代名词,也是美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对全球实施意识形态控制的有效武器。近百年来,好莱坞电影已将意识形态内化成一整套成熟的流水化操作模式。在快速更新的科学技术支持下,好莱坞电影通过面向未来的题材选择、简单化的叙事结构、凸显个人的角色设置、意味悠长的情感表达以及贯穿始终的受众意识,建构起鲜明的好莱坞电影叙事特征,借由成熟、严密的营销体系,在潜移默化中向受众推销美式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内容。好莱坞电影的经验告诉我们,电影跨文化交流传播的成功,完全可以保持优秀的民族文化内涵,但是需要超越民族主义的局限,要努力在为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传播。

第四篇:跨文化传播失败案例

立邦漆“龙”广告起争议 网友:中国象征被戏弄[图]

今年9月份的《国际广告》杂志第48页,刊登了一则名叫“龙篇”的立邦漆广告作品,画面上有一个中国古典式的亭子,亭子的两根立柱各盘着一条龙,左立柱色彩黯淡,但龙紧紧紧攀附在柱子上;右立柱色彩光鲜,龙却跌落到地上。

画面旁附有对作品的介绍,大致内容是:右立柱因为涂抹了立邦漆,把盘龙都滑了下来。评价称:“创意非常棒,戏剧化地表现了产品的特点„„结合周围环境进行贴切的广告创意,这个例子非常完美。”

然而,就是这样一则广告,几天来却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几天来一直是各BBS上的热门话题。

网民

难以接受

网民小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乍一看还觉得挺有意思,可仔细一想就觉得别扭了。龙是中国的象征,怎么能遭到这样的戏弄!这个创意应该赶快改掉。”

更多的网民则认为,“发布广告者别有用心”,而且“恶劣程度比‘霸道广告’有过之而无不及”。

专家

忽略了文化因素

广告专家认为,从广告本身的三个因素考虑,这个创意没有问题。但是,广告设计和发布者显然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广告与文化的联系。

北京工商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张翔在接受采访时说:“龙是中国的图腾,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个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同,在我国的文化中,龙的内涵非常丰富。广告一旦忽略了与文化的联系,就会使受众感到不舒服甚至产生厌恶。”

杂志社

有创意才予刊登

《国际广告》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两天已经有一些读者打来电话询问此事。

“广告的设计单位是李奥贝纳广告公司广州分公司。在杂志上刊登的介绍和评价,是该公司自己做的点评。”

工作人员表示,刊登这篇广告绝没有任何特别的想法。“编辑部看了这个投稿后,觉得广告有创意,所以才予以刊登。”

广告公司

影响始料不及

昨天,该广告公司北京分公司公关部很快给记者发来了关于此事的声明,并表示希望通过媒体向公众做一个解释。

声明说,这个广告是为立邦涂料广东有限公司生产的“木器清漆”设计的。这种油漆的最大特点就是保持木器表面光滑,防止产生小刺。广告希望借用夸张手法来表现产品功能。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曾经征询过公司以外人士的意见,均认为创意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因而忽略了在部分人心中衍生的其他意义和联想。”

对立邦品牌和公众人士所产生的影响,该广告公司表示“始料不及,深感遗憾”。

第五篇: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

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

1、爱德华·霍尔的非语言传播理论

1955年在《科学美国》(Scientific A merican)发表了第一篇跨文化的非语言传播论文,即《举止人类学》(The Anthropology of Manners),通过日常沟通行文来分析文化。扩展此文章思路,形成通俗读物《沉默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他将文化看作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所习得的行为模式、态度和物质的总和”,并认为他从深层持续稳定地控制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也掩藏着人们行为方式的很多层面。

分析方法:通过定义文化的基本单位或“元素”(isolate),然后把这些元素联系到生物基础上,这样就能在不

同文化间进行对比,从而建立统一的文化理论。

核心意义:学习理解眼意识层面的交流过程,即理解我们的潜意识文化(unconscious culture),因为“理解和洞见他人心理过程的工作比我们多少人愿意承认的困难得多而且情况也严重得多。”霍尔所揭示的作为文化隐藏之物的无声的语言——声调、手势、表情、时间与空间等,无不蕴藏这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文化心理,尤其是非语言传播的文化无意识特点。其他著作:《潜藏的层面》(The Hidden Dimension,1966)、《超越文化》(Beyond Culture 1976)、《理解文化差异》(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 Germans, French and Americans, 1990)等。归纳出两种奠基性的跨文化传播学思想与方法:

1、将人类学对单一文化的研究扩展为比较文化研究,关注不同文化的人之间如何互动。最具启发的思想是:文

化是人类之间的联系纽带,也是他们与他者互动的方式。(这成为后来文化差异与互动研究的理论来源,如丁允珠的“面子协商”理论)

2、将文化研究从宏观视野转为微观视野转向了微观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界定了文化的“基本讯息系统”(Primary Message Systems),即互动、联合、生存、两性、领土、时间、学习、消遣、防卫、利用,构成了对文化的立体化理解。其空间行为模式(proxemics)把空间当做文化的特殊表现方式,认为来自不同的感官世界中,一种文化中的人根据其文化感知模式而获得的体验会完全不同于其他文化。同时,在文化身份确认笼罩下的人们往往把他者视为他们自己的不可预测的、不可控制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交流障碍,为此,必须超越文化,把自己从潜意识中的文化网络中解脱出来。

2、霍夫斯特德的“文化差异的维度”

荷兰学者霍夫斯特德(Greet Hofstede)在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了一次迄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文化价值调查研究,调查了66个国家117000位IBM员工的工作价值,形成了1980年出版的《文化的后果》(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其“洋葱”文化观点:

第一层(最外):象征物(Symbols),如服装、语言、建筑物等,人肉眼可见的。

第二层:英雄人物(Heroes)人们所崇拜英雄的性格代表了此文化里大多数人的性格,英雄的性格=民族性格。

第三层:礼仪(Rituals),是每种文化里对待人和自然的独特的表示方式,如中国的座次,日本的鞠躬。

第四层(最里)价值观(Values),人们相信什么是真善美的抽象观念,也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文化差异的4个维度:

第一,权力距离(power distence),即在一个组织中(家庭、学校和社区等),权力的集中程度和领导的独裁程度,以及一个社会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接受这种权力分配的不平等。(研究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就可以判定一个社会对权力差距的接受程度)

第二,不确定性避免(uncertainty avoidance),即文化成员对于不确定的或是未知的情况所感觉到的恐慌程度。相对而言,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人们更注重情感,有一种高度的紧迫感和进取心。而在不确定性低的社会中,人们倾向于反送的生活态度和鼓励冒险的倾向。

第三,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个体主义——松散的社会结构组织,照顾自己和自己的家庭,重视个人自身的价值与需求,依靠个人努力来为自己谋取利益。集体主义——结合紧密的社会组织,以“在群体之内”和“在群体之外”来区分,从出生就与内部集团结合并希望收到照顾以及保持绝对的忠诚。

第四,男性度与女性度(masculine versus femininity),即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的价值标准。男性社会-统治地位有男性气概(如自信武断、进取好胜、执着而坦然)。女性社会则反之。一个社会对男子气概评价越高,男子与女子之间的价值观差异也就越大。

他把文化这一概念变成了可以测量的操作型变量,以及一种比安排好了的“精神软件”,这给文化差异的分析带来了定量研究的可能性,但也凸显了人们调解自身已适应新环境的局限性。

3、特兰迪斯的“文化差异的维度”

1958年拿到心理学博士学位,从此进入心理学领域,从事态度、偏见和社会距离等问题的研究。

文化差异的三个(层层递进)维度:

第一、文化的复杂性(culture complexity),从文化内部复杂程度对文化进行比较。一个文化内部内群体的数量与功能也是文化复杂性的一个重要标志(数量增加,对个体约束力降低,个体对群体忠诚度降低,流动性大,个体选择群体归宿增多;数量少,个体依赖群体,强调内部和谐和合作,与外群体竞争对抗,严格约束力,严厉的惩罚)。所以文化的复杂性可以到处文化的宽松与严厉这一维度。第二、文化的严厉与宽松(tightness and looseness),即在同质性高的文化中,群体要求个体遵守群团体的规范,对于偏离群体规范的行为给予极大的惩罚和心理压力;在异质性高的文化中,群体的规范没有那么清楚和严厉,可以容忍个体有一定程度的偏离。由此,全体文化表现进入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维度。第三、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指个体如何处理个人行为目标和集体行为目标的关系。个体主义——个人目标助于群体目标之上,态度是比规范更具威力的社会行为指标;集体主义——自我与群体相互依赖,规范是比态度更具威力的社会行为指标。(有很多局限)

他认为这三个维度直接影响着个体对自我、群我、角色与责任、共同合作、目标认同等心理边界的确定。

4、古迪昆斯特的“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 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 简称AUM理论

1984年,古迪昆斯特(W.B.Gudukunst)和金洋咏(kim,Young Yun)合作出版《与陌生人交流:跨文化传播的路径》(Communication with Strangers: 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再次升华了西美尔的“陌生人”概念——与陌生人的交流问题是跨文化传播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引出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阶层的人如何互相理解的问题。

一、他们围绕“陌生人”概念构建自己的理论:

“陌生人”被定义为“来自不同群体的部位我们所了解的人”,“你和一个同种族同语言的同事的互动,与你和一个完全不同的因纽特人的互动,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是质的区别,而是陌生程度(degree of strangeness)的区别”。在此,他们对种族界限的淡化,为更加细致地去理解各个层面的“群体”的文化铺平了道路。

二、他们把分散的理论成果纳入有文化影响构成的范式体系中。如文化影响、社会文化影响、心理文化影响、环境影响。

三、消减人的焦虑与不确定性,是与陌生人交流的关键。(目的是将误解降到最低水平)

“不确定性”,指人无法预测或解释他人的态度、行为和感受; “焦虑”,指不安、紧张、担心或忧虑等心理反应。四、三组表面性的因素交互作用造成了焦虑与不确定性:

1、动机因素(需求、吸引、社会义务、自我概念、对新的信息的开放程度);

2、知识因素(知识期待、信息网络分享、对多种观点的知识、对可供选择的解释的知识、关于同一和差异的知识)

3、技能知识(移情的能力、包容多种观点的能力、适应沟通的能力、创造新概念的能力、调试行为的能力、搜集适用信息的能力)

1993年,进一步发现,焦虑和不确定性的(最高和最低)限度,影响传播效果。高于对大限度时:过分焦虑或者无法预测陌生人行为而逃避;低于最低限度时,不在意或者过于自信所做的预测而无视。由此引出“焦虑与不确定性管理”理论。

四、AUM理论:

当焦虑和不确定性介于最小和最大限度之间时,可以通过有意识地控制一种基本因素(如移情力)来提高传播质量 理论悖论:如何寻求焦虑与非焦虑、确定与非确定的动态平衡点

5.菲利普森的文化代码理论

德尔·海默尔(Dell Hymes)在1964年《美国人类学家》(American Anthropologist)上第一次提出“民族志传播学”。而菲利普森(Gerry Philipsen)是第一个把民族志传播学真正引入传播学研究中的人。他的研究围绕语言社区的传播实践及其行为规范和解释规范行为。

归纳了民族志传播学研究的四条假设:

1、同一文化群体的成员创造了共享的意义,他们所使用的代码有一定程度的共性;

2、任何一个文化群体内的传播者必须协调他们之间的行为,换言之,传播行为必须具有一定的秩序或体系;

3、对单个群体来说,意义和行为更为具有特殊性,也就是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4、不同群体的行为和代码各不相同,每个群体在理解特定代码和行为时所采用的方式也不相同。对文化的理解:

文化在他看来,就是由生活各个方面的符号、意义、假设和规则组成的代码,一个社区的成员所使用并借助于它来组织、建构自身的日常生活,来实现社区中的互动与理解。

1992年首次提出语言代码概念,即“传播行为文化层面上不同代码”。他指出,“言语代码是指历史上制定的,社会中建构的与传播行为相关的说话方式、意义、前提和规则体系。”以此把握文化与传播之间的关系。

1997年正式提出言语代码理论(Speech Code Theory),包括了六大命题(six propositions):

1、只要有独特的文化,就会有独特的言语代码;

2、任何特定的言语社区都使用了一种以上的言语代码,在同一个生活世界中存在着各种与传播行为有关的代码;

3、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的言语代码,每个代码揭示出该文化中自我、社会的策略性行为的结构层次。(情景词汇的符号和意义不但指称传播行为的各个方面,而且还可指称互动者或社会关系,是我们明白传播行为如何将社会关系中的人联系起来。)

4、言语的意义与互动者使用的言语代码息息相关;

5、言语代码的规则和假设蕴藏在言谈活动当中,因此观察与描写言语代码的关键在于观察传播行为;

6、巧妙地运用某种情形中的言语代码是预测、解释和控制、理解传播行为及其慎重而符合道德规范的话语形式的充分条件。意义评价:该理论能够提供对人的传播行为的语境化理解,呈现传播与文化的关系,从而提供了与日常生活中的他者进行互动的可能路径。正因此这一点,它与文化研究的权力、意义、文本分析相区别,通过对某一社区语言代码的解码,来理解社区成员的传播实践,导引出更为细致地观察。

6、丁允珠的“面子协商”理论Face-Negotiation Theory

这一理论认为,社会互动是一种有其自身规范的表演,互动双方在观众的注视下,表演社会赋予他们的角色,并在合理和技巧的演出中操纵观众对自己记得看法,维护自己的面子。理论背景:面子是个人的自我在某种关系情境中呈现出来的形象,他是在某一情境下进行互动者互相界定的身份;每一种文化的成员都会为他们想要拥有的面子而与互动对方进行协商。不过,不同文化中对“我”的概念有不同界定方式,会导致不同的“我”被呈现在公众面前。四个基本假设:

1、在一切需要沟通交流的场合,所有文化的人都试着维持和协商面子。

2、当拥有自我身份认同的交流者出现问题时,面子的概念在脆弱的人际关系情况下是特别易受质疑的,比如尴尬和冲突的情况。

3、文化变动性、个体水平的变动,环境和情景的变动都会影响成员以什么面子表情示人(自我导向性保留面子和他人导向性保留面子);

4、面子关切影响各种面子功夫以及在组织内和人际关系的冲突管理的有效使用。

为了分析不同的文化观,她导入了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并作了具体解释:

高语境文化——意义和语境紧密关联,隐含在语境和关系当中,没有绝对固定语词解释;倾向于集体主义;“我们”而不是“我”代表最高认同。

低语境文化——注重语言符号本身既定的意义和意思;倾向于个体主义;“我”自身的认同才是最高认同。

“自我面子关切”和“他者面子关切”的协商方式: 高语境文化——追求积极的面子。

“要面子”(Face-assertion),表示面子有极高价值,人们生活在群体中,有被接纳被保护被包容的要求。

“给面子”(Face-giving),鼓励支持并满足人们对被包容被接纳被承认的需求。

低语境文化——追求消极、被动的面子,因为这类面子主要作用是维护自我的最起码的尊严,不具有对他人的控制和支配作用。

“挽回面子”(Face-restoration),即要求自我的自由、空间、避免与他人侵害个人的独立自治;

“留面子”(Face-saving),即表现出对他人自由、空间和某种孤僻的尊重。

实际上揭露出面子(自我的公众形象)是个体在群体生活中最基本的符号资源。它深刻地联系着个体的心灵-人格结构、关于安全和恐惧的潜意识、联系着人与人之间建立的权力支配关系、礼仪交换关系。意味着,在跨文化沟通中,不仅要了解自身的文化,也要表现出愿意接受他者文化的差异。

7、约翰·贝利的文化适应理论

他当了三年水手,从20世纪60年代潜心研究心理学,开辟跨文化心理学,成为国际跨文化心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

一生致力于跨文化心理学理论体系构建,1992年《跨文化心理学》(Cross-cultural Psychology: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最引入关注的是其文化适应理论(acculturation),其结构框架被称为“Berry的理论框架”。

意义:该理论至极全球化的核心问题,全市文化适应过程和结果、分析文化适应的态度和去向、理清文化适应群体、提出引人深思问题(群体和个人在文化交往和变迁中如何自我定位;如何对应这一过程;人们的跨文化策略;如何改变个人的经历和承受压力已获得最终的适应)。

最初的文化理论:单维度、单向度、非主流文化个体最终完全融入主流文化,被主流文化同化。

双文化的状态(biculturalism),文化适应中的个体在某些方面已经被主流文化同化,但是另一方面却仍然受原来的文化的影响。

他认为文化适应的过程实际上对发生相互接触的这两个不同文化都会产生影响,只不过主流文化影响小而已。因此他的双维度模型将文化适应研究推到一个更加全面、细致深入的阶段。两个维度的考量:保持传统文化和身份的倾向性;和其他民族文化群体交流的倾向性。

从非主流文化族群的角度:

整合——文化适应中的个体既重视保持传统文化,也注重于其他群体进行日常的交往;

同化——个体不愿意保持他们原来的文化认同,却与其他文化群体有频繁的交往; 分离——个体重视自己原有文化,希望避免与其他群体进行交流;

边缘化(最难以接受)——个体既不能保持原来文化,又不被其他群体文化所接受;

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交流最终产生的策略:

当主流文化实行熔炉策略时,非主流群体会采取同化; 当主流文化实行熔炉种族隔离时,非主流群体会采取分离; 当主流文化实行排外策略时,非主流群体会采取边缘化;

当主流文化实行多元文化主义策略时,非主流群体会采取整合策略。

这个模式否认全球化会带来同质化的唯一可能,向人们展示了四种可能的后果:

1、世界文化同质化——非主流社会逐渐趋同于主流社会(同化);

2、相互的改变——全球化导致交流双方的某些方面的趋同,共享一些特质的同时有保留了各自的独特之处(融合);

3、相互排斥——非主流群体抗拒主流群体的影响并与之隔离,或主流群体无法与非主流群体交往;

4、主流支配——非主流文化被毁灭,并且不能融入主流文化,其成员丧失了文化纽带(被边缘化)。结论:我们能否跨文化交流,取决于我们如何改变自己,与不同的文化融合。全球化的应对,是我们如何去平衡自己传统文化和身份认同与世界其他多文化的融合,而不是抗拒、逃避或者企图支配他者。

8、霍华德·贾尔斯的传播适应理论

1971年凭借论文《社会互动中言语模式研究:口音识别及口音改变》获得博士学位后,贾尔斯(Howard Giles)便一直着眼于研究不同传播环境中人们彼此交流、彼此改变间的互动现象,进而探索人们在合作中互相影响的方式,成为“传播适应理论”(Communication Accommodation Theory,CAT)的主要代表人物。

Accommodation是acculturation的一种类型,是对主文化有保留的接受和调整以适应主文化,或者可以说是为了适应主文化而对自己的行为他尽可能小的调整。

20世纪80年代,提出“言语调解理论”(Speech Accommodation Theory),着重强调主观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1984年进一步建构“种族语言模式”(Ethno linguistic model),认为:母语使用者在于非母语使用者互动时会产生角色变化,母语使用者常因占据较优势的语言能力或较高的社会语言地位而在互动时成为主动并具有支配主导地位的角色。

1988年,从传播学角度拓展了“言语适应理论”(关于口音灵动性问题的研究)的适用范围,并重新定义为“传播适应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自己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说话者有动机和目的,比如,运用言语策略姨婆去赞同或显示个性。出于这些动机,说话者使用的策略主要是言语同化与言语异化,这些语言手段分别用来缩小或拉大传播的距离。三种表现形式:

同化(Convergence)现象。个体在不同的相互作用下改变他们的语言模式以适应他者,为了显示对交互环境中对他人的赞成,个体可能会表现出趋同的倾向。异化(Divergence)现象。异化会发生在两个语言、文化等背景相异的群体间,其中一方会在谈话中着重强调与他们说话对象不相配的特质,以表示对其反对。保持(Maintenance)现象。发生在个体不改变特定交流行为或表现时。同化与异化现象的原因:一个心理反应,即人们豆油希望被喜欢、被肯定、被接纳的需求。满足他人的期望是影响我们是否趋同的最强烈因素。反之,与他人保持距离,通过展现不同点而感到骄傲,可以使人们异化。

下载比较新闻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阅读书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比较新闻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阅读书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播电视新闻学阅读书目范文大全

    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阅读书目 (带“△”号者为重点推荐阅读书目)(一)新闻工具书 1、《新闻学大辞典》,甘惜分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世界新闻出版大典》,新华社......

    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影视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载体,在向人们提供感官娱乐、精神审美的同时,也在不......

    新闻学专业本科生阅读书目

    新闻学专业本科生阅读书目 1、《论出版自由》,(英)约翰·弥尔顿,商务印书馆,1958。 2、《论出版自由》,(英)詹姆斯·密尔,吴小坤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传媒的四种理论》,(美)......

    【推荐】新闻学专业学生阅读书目

    新闻学专业学生阅读书目通识类 1.《社会契约论》,卢梭著。 这一套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还有《论民主》(科恩著);《论自由》(弥尔著)等,很多都值得一看。 2. 《人文社会......

    “一带一路”建设与跨文化传播[范文模版]

    “一带一路”建设与跨文化传播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习近平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的。他说:“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

    浅谈中国影视跨文化传播的障碍

    浅谈中国影视跨文化传播的障碍 一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路线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这是炎黄子孙最引以为豪的一件事。诚然,这为子孙后代带来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但是不可否认,历史越悠......

    新闻学专业类基础阅读书目

    新闻学专业类基础阅读书目(清华李彬教授) 1. 《新闻文存》徐宝璜等,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 简介:中国新闻学的经典多收录其中,如1919年问世的中国新闻学开山之作——徐宝璜的《新闻......

    新闻传播类考研书目

    北京大学推荐参考书目 传播学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传播学引论(增补版)》 李彬 新华出版社2003 《传播理论: 起源.方法与应用》 (美)沃纳.赛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