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保护概论考研复习必做重点习题[定稿]
绪论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些因素可以改变环境质量?
A、污染
B、资源利用的合理与否
C、人群的文化状态
D、人群的生活习俗
2、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A、人口激增
B、城市化进程
C、工业发展
D、资源消耗
3、环境污染按污染产生的来源分为哪几类?
A、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水污染等
B、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C、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大气污染、生活污染等
D、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生活污染等
4、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A、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白色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农药污染等
B、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农药污染等
C、大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农药污染等
D、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白色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农药污染等
5、第一届“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
A、1972年6月5日
B、1974年6月5日
C、1975年6月5日
D、1973年6月5日
6、第一届“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哪一天?
A、1985年5月31日
B、1987年5月31日
C、1985年5月30日
D、1994年12月29日
7、造成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是什么?
A、烟尘与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
C、烟尘和二氧化硫
D、烟尘与氮氧化物
8、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A、1942年
B、1943年
C、1944年
D、1945年 9、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发生在当时的哪个国家?
A、前苏联白俄罗斯
B、前苏联乌克兰
C、前苏联俄罗斯
D、前苏联乌兹别克斯坦
10、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11、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在哪一年的什么地方召开?
A、1972年,斯德哥尔摩
B、1973年,巴黎
C、1972年,巴黎
D、1973年,斯德哥尔摩
12、三同步战略是指城乡建设、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__________,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A、同步建设
B、同步规划
C、同步实施
D、同步完成
13、造成次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
A、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B、对自然环境过度排放污染物
C、破坏自然生态系统
D、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平衡
14、次生环境问题包括__________。
A、环境污染
B、三废
C、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D、水土流失
E、公害
F、沙尘暴
15、环境公害事件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A、影响范围大
B、有公害病出现
C、大量人员伤亡
D、形成时间较长
E、影响时间长
二、填空题
1、环境问题包括()和()。
2、环境问题主要分为()和()这两种类型。
3、人们关心的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的环境问题有三类:一是(),二是(),三是()。4、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
5、在第()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确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6、在第2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应()、()和()。
7、污染防治的重点是控制工业污染;要重点保护好饮用水资源,水域污染防治的重点是三湖()、()和(),三河()、()和()。
8、符合我国国情的三大环境政策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9、()是对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10、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召开。会议提交文件是《只有一个地球》、《人类环境宣言》。它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是世界环境保护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三、简答题
1、什么是环境保护?
2、环境是怎样分类的?
3、什么是全球环境?
4、环境问题指的是什么?
5、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方法是什么?
6、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方针是什么?
7、我国环境保护奋斗目标与战略方针是什么?
8、环境公害的特点是什么?
9、原生环境问题的起因是什么?
10、次生环境问题包括哪些方面?主要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11、两次环境保护高潮的特点是什么?
12、何谓全球环境问题?它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13、当前全球环境问题和中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如何?
14、简述环境保护“三十二字”方针以及“三同步、三统一”方针。
15、《寂静的春天》是怎样的一本书?
16、世界地球日哪天发起,有什么重要意义?
17、《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时间和主要内容。
19、什么叫环境问题?它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
20、简要介绍“八大公害”的主要污染物、发生时间、地点和危害情况?
四、论述题
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如何理解?
2、是否可以认为人为行为与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类环境问题)没有联系?
3、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是否有形成环境公害的可能?
4、如何理解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5、论述我国资源与能源所面临的问题(应从水资源短缺、耕地资源短缺和能源面临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论述)
6、环境保护对我国进行国际贸易有哪些影响?
7、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哪些节能机会?
生态环境
一、选择题
1、什么是草原食物链?
A、青草—野兔—狐狸—尸体—狼—无机物—青草
B、青草—狐狸—野兔—尸体—狼—无机物—青草 C、青草—野兔—狼—狐狸—尸体—无机物—青草
D、青草—野兔—狐狸—狼—尸体—无机物—青草
2、什么是生态系统?
A、自然界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这种统一体,称为生态系统。
B、自然是生物与有机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这种统一体,称为生态系统。
C、自然界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有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这种统一体,称为生态系统。
D、自然界是生物与生物,有机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这种统一体,称为生态系统。
3、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当城区平均气温比郊区一般至少高出_____时的热污染现象。
A、1~2℃
B、0.5~1℃
C、0.3~0.5℃
D、1.2~1.8℃
4、我国城市地下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A、降雨减少
B、城市化过程中不透水地面的增加
C、森林植被被破坏
D、过量的开采地下水
E、农业中大水漫灌技术的采用
5、我国流经城市主要河段中,对其污染贡献最大的污染物有:_______。
A、有机污染物
B、重金属
C、三氮
D、酸性污染物
6、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整生态系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A、城市内物种的比例严重失调
B、物质流和能量流强度大
C、分解者进行异地分解
D、人工因素占主导地位
7、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有由以下______几部分构成。
A、人工系统
B、社会系统
C、经济系统
D、自然生态系统
8、下面不属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是? A、能量流动
B、物质循环
C、生态演替
D、信息传递
9、信息传递的形式主要有()。
A、营养信息
B、物理信息
C、化学信息
D、行为信息
10、国家环保总局从1999年起实施“33211”工程,其中着力强化的“一市”是()。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重庆
二、判断题
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非生物成分由阳光、大气、水、土壤、营养分等组成。()
2、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然因素“第一环境问题”造成的。()
3、所谓生态平衡,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状态,即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较短地保持稳定,这种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4、森林正受到三种威胁:第一种威胁是人类的砍伐,第二种是由于环境污染造成大面积森林的死亡和衰退,第三种威胁是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的影响。()
5、生物对污染物的富集作用,是食物链的重要特征之一。()
6、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完全的生态系统。()
7、食物链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是因为物种丧失造成的。()
8、城市热岛效应的特点是指城市温度比郊区的低。()
9、引起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是超城市化和超工业化的进程。()
10、绿色植物在城市环境中的主要作用是扮演生产者的角色。()
11、生态平衡应包括结构上的平衡、功能上的平衡、输入和输出物质数量上的平很三个方面。()
12、生态保护的最终目标是:维持健康生态系统,达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三、简答题
1、什么是生态学?
2、什么是生态系统?其构成如何?生态系统主要有哪些类型?
3、什么是食物链?其主要类型有哪些?
4、什么是营养级?
5、生态系统有什么功能?
6、什么是生态平衡?
7、生态破坏原因是什么?
8、为什么要保护自然资源?
9、自然保护区怎样分类?
10、绿色植物是怎样起到监测环境污染作用的?
11、为什么一般食物链的营养层次不超过4-5级?
12、什么是城市环境?
13、城市化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14、什么是大气热污染(热岛效应)?
15、绿色城市的特征是什么?
16、超城市化的定义。
17、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18、简述能源利用对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
19、什么是生物放大和生物浓缩?
20、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整体布局是如何考虑的?
21、生态城市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22、简述城市热岛效应的概念、形成原因、危害及其解决办法?
四、论述题
1、保持生态平衡的正常发展,对人类的生存有什么好处?
2、生态学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有哪几方面?
3、你认为应如何做使得城市发展与环境友好相处?
4、如何理解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必然性?
5、如何看待城市环境生态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6、介绍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和生态系统发生了哪些影响?
7、人类应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水环境保护
一、选择题
1、水资源是水循环背景上、随时空变化的动态自然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相比,它具有独特特点是()。
A、可恢复性与有限性
B、时空变化的不均匀性
C、开发利用的两面性
D、多功能性
2、以下属于水的物理性指标有()。
A、pH B、重金属
C、各种阴阳离子
D、温度
3、以下不属于污水处理技术物理法的是()。
A、重力分离
B、过滤法
C、离心分离法
D、混凝
4、按照国家标准的有关标准,流经城市的河流至少应满足_____类水体的要求。
A、Ⅰ
B、Ⅱ
C、Ⅲ
D、Ⅳ
E、Ⅴ
5、导致日本“水俣病”的主要物质是什么?
A、甲苯
B、甲醛
C、甲基汞
6、所有铬的化合物都有毒性,其中以什么毒性最大?
A、六价铬
B、二价铬
C、三价铬
7、我国的水质指标可以分为_______等几大类。
A、物理性
B、光学性
C、化学性
D、微生物类
E、生物性
8、我国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包括有_____。
A、有毒物质
B、需氧有机污染物
C、植物营养物
D、酸性污染物
E、碱性污染物
9、一般污水处理厂中采用的活性污泥法,主要是去除______。
A、酸
B、氮
C、BOD D、SS
10、以下属于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单元的有()。
A、浓缩池
B、消化池
C、脱水
D、初沉池
二、判断题
1、造成水质性缺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所造成的。()
2、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过多的植物营养物排入湖泊所致。而需氧污染物对水体污染的主要表现是大量消耗溶解氧。()
3、水资源是指现在或未来一切可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源。()
4、水体的自净作用应包括:物理作用、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及生物和生物化学作用三种。()
5、溶解氧是指溶解水中的氧。单位为毫克/升。()
6、溶解氧量越少,表明水体污染的程度越轻。()
7、环境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产性污染物、生活性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三个方面。()
8、BOD越大,表明水体污染程度越轻。()
9、COD是指用适当的氧化剂处理水样,需氧污染物所需要消耗的氧气量。()
10、废水处理的目的是:利用各种技术措施将各种形态的污染物从废水中分离出来,或将其分解、转化为无害和稳定的物质,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水资源?
2、我国水资源状况及其特点是什么?
3、我国地表水可分为几个等级?
4、世界性水荒的原因及其主要解决途径是什么?
5、什么是水体污染?
6、常见的水污染物有哪些?
7、水污染是怎样危害人体健康的?
8、水污染常规分析指标是什么?
9、水污染类别及其衡量指标是什么?
10、水体污染源怎样分类?
11、水污染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12、地面水水质标准怎样分类?
13、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
14、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其如何对其防治?
15、什么是排污许可证制度?
16、农村应如何节约用水?
17、什么是重金属污染,其特点是什么?
18、重金属废水来源是什么?
19、工厂处理废水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0、废水处理方法怎样分类?
21、废水处理分为几级?
22、怎样处理城市污水?
23、废水为什么要循环利用?
24、防治水体污染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25、什么是生化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
四、论述题
1、根据水污染的综合防治原则,你认为可以从哪几方面来防止水体污染?
2、针对水危机的产生,如何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3、你如何看待例如“南水北调”的调水工程对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作用?
4、你认为造成南方城市出现水质性缺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工业水污染技术性控制对策有哪些?
6、结合实例分析家庭如何节水?
大气污染及控制
一、选择题
1、什么是空气污染?
A、空气污染是指“进入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
B、空气污染是指“进入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氧气、碳氢化合物等)。
C、空气污染是指“进入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氧气、烟尘等)。D、空气污染是指“进入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烟尘、碳氢化合物等)。2、1987年通过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是保护什么的历史文件?
A、动物
B、植物
C、大气臭氧层
D、水
3、世界三大酸雨地区分布在哪里?
A、北美、南美、欧洲
B、北美、欧洲、中国长江以南
C、南美、欧洲、中国长江以北
D、南美、欧洲、非洲
4、以下大气污染物属于一次污染物的是_______。
A、一氧化碳
B、光化学烟雾
C、碳氢化合物
D、一氧化氮
E、氯化氢
5、颗粒污染物中,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为称为_______。
A、TSP B、PM10
C、降尘
D、烟尘
6、造成全球气候的温室气体,主要有_________。
A、一氧化碳
B、甲烷
C、氮氧化物
D、二氧化碳
E、氟氯烃
7、我国的酸雨类型是由二氧化硫排放而形成的硫酸型,而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的酸雨则是______。
A、碳酸型
B、硝酸型
C、硫酸型
D、盐酸型
8、大气污染主要控制对策与措施是()。
A、加高烟筒向高空释放污染物 B、多设置废气治理措施
C、采用清洁能源及清洁煤技术 D、加强对汽车尾气的治理
二、判断题
1、我国大气污染属燃料型,其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臭氧和烟尘。()。
2、酸雨是指pH小于7的降水。现今全球的主要酸雨区是北美洲、欧洲大陆和中国华南地区。()
3、造成臭氧层空洞的原因是由于CO对臭氧的消耗所致。()
4、光化学烟雾污染是属于一次污染。()
5、大气具有的易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而其中的二氧化碳和水等微量组分对地球长波辐射吸收作用,使近地面热量得以保持,从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6、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在阳光作用下,与共存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硫、碳氧化物等污染物相互作用,生成“光化学烟雾”。()
7、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气态分散体系,称为气溶胶。()
8、由于臭氧层在不断的消耗,因此在低空环境中增加臭氧浓度有助于补充臭氧。()
三、填空题
1、大气圈中,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一个层是()。
2、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在结构上可将大气分为()、()、()、()、()等5个大气层。
3、大气污染的形成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
4、与大气中正常组分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新污染物质称为二次污染物,()和()是最常见的二次污染物。
5、汽车排气是大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而氮氧化物主要指()和()。
6、从排烟中去除SO2的技术简称“排烟脱硫”。目前常用的脱除SO2的方法有()和()。
7、控制大气污染的最佳途径是()。
8、控制大气污染应以()为重点,以()、()、()为原则。
四、简答题
1、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怎样分级,环境空气质量区怎样划分?
3、什么叫大气污染?
4、大气污染物有哪些来源?
5、什么叫抬升高度?
6、什么叫烟羽?烟羽有哪些类型?
7、什么是大气稳定度?它与大气污染有什么关系?
8、什么叫除尘器?它分为几类?
9、如何减少大气热污染?
10、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1、什么是大气自净能力?
12、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包括哪些内容?
13、绿色植物有哪些净化空气的作用?
14、什么是大气的生物污染?
15、什么叫空气污染指数?
16、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
17、飘尘和降尘的区别是什么?
18、简略介绍SO2气体的去除技术?
19、我国签署的保护大气的国际环境公约有哪些? 20、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区别?
五、论述题
1、如何认识臭氧在大气层中的作用?
2、如何能够有效地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3、你认为最有效地防治大气污染的方法有哪些?
4、如何有效地控制汽车尾气的污染?
5、汽车尾气污染与一般气态污染物的异同?
固体废物及处置
一、判断题
1、危险固体废弃物是放错位置的原料。()
2、城市垃圾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占用土地和污染土壤。()
3、在固体废物的防治原则中,无害化处理是关键。()
4、危险固体废物是指具有易燃性、腐蚀性、毒害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的固体废物。()
5、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处置的原则是规范化、最小化、无害化。()
6、固体废物的来源为:矿业、工业、农业、生活垃圾、环境工程几个方面。()
二、填空题
1、固体废物不同于废水和废气,它具有()和()特点。
2、为了控制危险废物的污染转嫁,联合国环境署于1989年3月22日通过了()公约。
3、一般情况下,有机物含量高的垃圾,宜采用()方法;无机物含量高的垃圾,宜采用()方法;垃圾中的可降解有机物多,宜采用()。
4、任何垃圾的处置都有三个环节:()、()和()。
5、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最主要方式是(),约占全部处理量的70%以上,其次是(),约占20%,焚烧量甚微。
6、固体废物处置中的陆地处置主要包括()、()以及()几种。
7、固体废物处理按其采用的方式可分为()、()和()等。
8、保护环境、控制污染,就先要选择减少固体废物产生的(),而不是选择废物产生以后的()。
9、适合焚烧的废物主要是那些不适于()或不可()的有害废物。
10、我国近期制定()、()和()作为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固体废物?
2、固体废弃物如何分类?
3、固体废弃物对环境有哪些危害?
4、固体废物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5、对固体废物有哪些基本处理方法?
6、什么是危险固体废物?
7、对有害工业废渣有哪些处置方法?
8、何为固体废物的再资源化?
9、城市垃圾是由什么组成的?
10、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
11、固体废物生物处理技术分类及其介绍。
12、何为清洁生产?
13、我国治理固体废物的总方针是什么?
14、何为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处理?
15、目前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特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固体废物资源化系统的功能与作用?
2、你认为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3、危险固体废物造成全球性影响的原因是什么?
4、我国有部分城市先后进行垃圾分类的试点,但都没有成功。你认为实施城市垃圾分类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5、结合实例说明有害废物的处理处置与城市垃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物理性污染及防治
一、判断题
1、重摇滚音乐,深受年轻人欢迎,因此不属于噪声。()
2、噪声污染是物理性污染,所以不容易被人们所注意。()
3、最有效的噪声控制手段是对接受体进行防护。()
4、吸声技术主要是针对反射声的处理,减少混响的效果。()
5、交通噪声污染是由于发展城市交通所造成的。()
6、通过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和绿化带,可以有效地减少噪声污染的程度。()
7、有效地减少气动力噪声的主要方法是利用消声技术进行降噪。()
8、超量光辐射对人体健康和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称为光污染。()
二、填空题
1、()、()和()一起被称为当今全世界三大公害。
2、噪声在传播过程中有三个要素,即()、()和()。
3、噪声的来源有()、()、()、()等。
4、电磁污染的三种途径是()、()和()。
5、光污染一般包括()、()和()。
6、对水体的热污染的防治,应通过改进排放、用冷却方式减少温热水、(三方面来进行。
7、赤道附近海水温度偏高引起的全球性气候异常的现象是()。
8、放射性污染防治首先必须(控制污染源)。
三、简答题
1、什么样的声音是噪声?
2、工业噪声主要有哪些?
3、绿色植物为何能减弱噪声?
4、噪声污染的特点?
5、对噪声进行控制,可以从哪几方面着手?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6、主要的声学控制技术有哪些?
7、控制噪声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8、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护措施?
9、噪声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10、消声与吸声在原理上有什么区别?)
11、简述放射性污染的特点和来源?
12、放射性污染的危害和处理方法?
13、居室氡气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14、热污染所包含的内容?
15、简述水体热污染和大气中热污染的防治与控制。
四、论述分析题
1、你认为应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控制噪声污染?
2、交通噪声正成为城市噪声,请分析如何解决城市交通发展与交通噪声的矛盾?
3、室内空气污染有哪些表现?
4、如何避免装修过程中的放射性污染?
5、分析家电辐射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土壤污染及防治
一、简答题
1、土壤污染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2、简述土壤的性质及功能。
3、土壤污染物具体包括哪些类型?
4、土壤环境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5、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如何分类?
6、土壤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
7、如何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
8、农药主要会产生哪些污染?
9、分析农药残留及其危害?
10、土壤污染的自然净化过程?
二、论述题
1、通过实例说明如何对我国的土壤污染进行防治。
2、结合实例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效应。全球环境问题
一、填空
1、世界三大酸雨区是()、()和()。
2、土地荒漠化是指();土地沙漠化是指()。
3、我国珍稀野生动物已经灭绝的有()、属濒危物种的有()。
4、当前全球性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5、生物多样性应包括()、()和()。
6、酸雨通常指pH值低于()的降水,但现在泛指酸性物质以湿沉降或干沉降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
7、酸雨形成包括两个过程,即()和()。
8、臭氧层位于大气中的()层,离地面()处。
9、臭氧洞通常在南极的()出现。
10、为了保护臭氧层,规定特定破坏臭氧层物质的生产量和消费量,1987年在加拿大召开了保护臭氧层国际大会,签署了()。
11、人类过多使用()物质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主要原因。
12、全球变暖问题主要是由()引起的。
13、波长为7500nm~15000nm间长波辐射被消减的较少,有70%~90%的地球长波辐射是从这个波段散失到宇宙空间去的,这一谱段常被称为()。
14、荒漠化是直接由()和()破坏引起的。15、1992年在巴西召开了最大规模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此会议签署了两项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气候变化公约》和()。
二、简述题
1、什么是全球环境问题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
2、何谓“温室效应”,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有哪些?
3、全球气候变暖有哪些危害?
4、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5、论述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6、酸雨对生态系统有哪些危害?
7、如何对酸雨进行有效的防治?
8、分析臭氧层破坏的原因以及防止对策?
9、全球变暖对人类具有什么影响?
10、什么是生物的多样性?维持生物的多样性有什么意义?
11、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以及防治对策?
12、海洋污染物的种类到底有哪些?
13、海洋污染的特点及其危害?
14、石油类污染物对环境有什么危害?
15、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稳定环境具有什么的作用?
16、为什么野生动物不能随便吃?
17、什么是生物圈保护区?生物圈保护区内的功能区是怎样划分的?
三、论述题
1.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应该怎样尊重与善待自然。
2.你对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的看法如何?应采取什么防治措施? 3.结合实例说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以及保护对策。4.你对我国海域污染的看法如何?应采取什么防治措施?
5.结合实例综合分析酸雨、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的特点和异同?
环境管理
一、填空题
1、环境评价的类型在空间域上可分为()和()。
2、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目的是()。
3、运筹学评价法是利用()对多因素的变量进行定量动态评价。
4、环境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和()之间的矛盾。
5、环境质量目标主要包括()、()、()以及()。
二、简答题
1、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括哪些内容?
2、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哪几个步骤?
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有哪些步骤和方法?
4、环境质量评价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5、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
6、环境质量评价包括哪几种类型?
7、什么叫环境质量评价,评价的意义是什么?
8、简述我国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基本职能及基本手段。
9、简述环境规划的原则和基本环节。
10、什么是环境监测?
11、环境监测程序有哪些?
12、简述环境监测的特点、作用和目的。
13、环境监测包括哪几种类型?
14、简述环境监测的主要方法。
15、什么是环境标准?
三、论述题
1、如何看待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2、论述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应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等)
3、如何保证环境质量评价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4、结合实例说明环境监测和环境规划的重要意义?
5、具体说明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以及如何实施。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
1、《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是在哪一年发表的?
A、1996年6月
B、1998年6月
C、1997年6月
D、1999年6月
2、“里约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会议全称?
A、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法国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B、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C、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德国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D、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美国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3、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_______。
A、社会可持续发展
B、经济可持续发展
C、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D、人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________。
A、人类的基本需求:衣食住行
B、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层次需求,一般通过合理的生活模式来实现。
C、经济发展是不可取的
D、经济发展是在有限制条件下的发展
5、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_________。
A、人口增长
B、能源的使用
C、经济活动与贸易模式
D、贫穷
E、消费和生活模式
F、全球气候变化
6、清洁生产的内容包括_________。
A、清洁的环境
B、清洁的能源
C、清洁的产品
D、清洁的生产过程
7、我国环境标志产品的类型包括_________。
A、节水型产品
B、节电型产品
C、可降解产品 D、可回收产品
E、无毒性产品
F、清洁生产产品
8、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原则,包含以下几个层次:_____________。
A、同代人之间的公平
B、共同平均分享有限的资源
C、可持续的分配有限资源
D、代与代之间的公平
二、判断题
1、清洁生产也就是指绿色工业,它是世界各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所采用的一项基本策略。清洁生产要求摒弃过去的经济模式,走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应,节约资源的发展之路。()
2、绿色建筑是指绿化的好的建筑物。()
3、绿色产品就是环境标志产品。()
4、清洁生产工艺的关键是对生产过程实施全过程控制。()
5、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特征是社会的持续发展。()
6、使用环境标志产品就是可持续的生活模式。()
7、清洁生产就是符合环境管理标准的生产过程。()
8、建筑的生产过程对环境有影响,但是它的使用和运行过程没有环境影响。()
9、可持续发展首先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倡导保持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
三、简答题
1、什么是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标准?
2、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无污染工艺的研究有何意义?
4、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5、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6、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原则和基本思想?
7、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什么内容?
8、什么是清洁生产工艺?
9、什么是绿色产品?主要代表什么?
10、在经济决策中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1、建筑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2、清洁生产的内容有哪些以及如何实施清洁生产?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我国的“三同步”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
2、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原则?
3、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有哪些方面?
4、你认为应该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
5、请简要归纳国外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绿色策略有哪几方面?
6、为什么说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唯一选择?
第二篇:2016考研政治:毛概论复习重点总结
2016考研政治:毛概论复习重点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两次结合
(1)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并建立了新中国。
(2)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提出了社会主义矛盾理论(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及如何解决),以及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主要是发展中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问题)。
二、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构成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⑴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⑵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三、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1.从根本上说,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斗争及其尖锐化的结果。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四、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的条件(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端)第一,经济上,辛亥革命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政治上,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三,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四,国际环境上,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五、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1、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现实需要。
2、新的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3、马列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化来源。
4、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革命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基础。
5、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1948年毛在晋绥干部会议上提出来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革命直接目标是实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根本目的前提,而后者则是前者的必然结果。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联系,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严重阻碍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最有力的同盟军;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具有两面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最基本动力:无产阶级。最广大动力:农民中的贫农。
[注:农民以外的个体劳动者即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 毛泽东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革命者两方面。由于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因此,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即使在五四运动后开始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
八、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1)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2)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阶级代表先进生产力。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
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凯程考研名师云集,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2015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10人,人大金融硕士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20人,北师大教育学7人,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人,翻译硕士接近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建校历史:机构成立的历史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历史越久,积累的人脉资源更多。例如,凯程教育已经成立10年(2005年),一直以来专注于考研,成功率一直遥遥领先,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联系一下他们在线老师或者电话。
有没有实体学校校区:有些机构比较小,就是一个在写字楼里上课,自习,这种环境是不太好的,一个优秀的机构必须是在教学环境,大学校园这样环境。凯程有自己的学习校区,有吃住学一体化教学环境,独立卫浴、空调、暖气齐全,这也是一个考研机构实力的体现。此外,最好还要看一下他们的营业执照。
第三篇:环境保护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环境污染按污染产生的来源来分,分为 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生活污染等。
2.造成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是烟尘和二氧化碳。
3.中国的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人口问题。4.下列属于环境功能的是调节功能。
二、填空题
1.当前全球性大气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的超量排放。
2.酸雨通常指PH低于5.6的降水,但现在泛指酸性物质以湿沉降或干沉降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
3.环境问题可分为自然环境问题与社会环境问题。4.环境按环境要素性分成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5.环境污染特征包括时间效应、范围效应、浓度效应、治理难度效应。6.多学科交叉、微观、宏观是环境科学的三个特点。
三、判断题
1.地球上所有生物总和就是生物圈。(X)2.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
3.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生物圈的稳态。(X)4.臭氧层是在逸散层。(X)
5.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可以容纳产生的污染物。(X)
第二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生命系统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环境。2.生产者是蘑菇、草。
3.消费者是指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的生物。4.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5.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从食物链的角度来分析,正确的含义是生产者-消费者-顶层消费者。
7.再由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如果捕捉了全部的猛禽,雷鸟的数量会先升后降。8.在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
二、填空题
1.生物多样性包含了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多样性、遗传变异多样性、生态系统)三个层次。
2.生态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是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交换。3.生态平衡失调主要有生物多样性缺失、环境变化两个方面的标志。4.根据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回答问题: 此图中含有5条食物链。
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老鼠 此图中的各种动物可以统称为消费者
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以表示为草-鼠-蛇-鹰
三、判断题
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非生物成分由阳光、大气、水、土壤、营养成分等组成。(√)
2.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然因素第一环境问题造成的。(X)
3.所谓生态平衡,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状态,即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较短时间地保持稳定,这种状态称为生态平衡。(X)4.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完全的生态系统。(√)
5.食物链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是由于物种丧失造成的。(X)
第三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从资源的再生性角度可划分为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
2.我国人均占有耕地0.10hm2,仅为世界人均占有耕地的1/3.居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第四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包括
第四篇:校选课环境保护概论重点
1、“温室效应”可导致地球变暖,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引发更多的自然灾害,使生态环境恶化。引起全球变暖的主要污染物是()
A .氮氧化物、臭氧
B .二氧化碳、甲烷.C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D .氯氟烃、臭氧
2、高空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人类排放的哪类污染物是导致臭氧层破坏、耗损的主要物质?()
A .氯氟烃.B .硫氧化物
C .氮氧化物
D .烟尘
3、人类目前面临哪些主要环境问题?
人口问题、荒漠化、水资源问题、酸雨、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硫酸型烟雾、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全球行动等。
4、世界环境日(6月5日)
5、环境概念: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6、环境的分类
1)空间规模 居室环境 聚落环境 区域环境 地球环境 宇宙环境
2)环境介质大气环境 水体环境 土壤环境 社会环境
3)按要素划分:自然环境、人工环境
7、环境问题的概念
定义:是指由于自然作用或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8、环境问题的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类环境问题)产生原因:自然界固有的不平衡性
次生环境问题(第二类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 产生原因:人类活动
9、二十世纪50年代前后“八大公害”事件
10、当今的环境问题
① 局部污染日益严重
② 全球气候变暖
③ 酸沉降
④ 臭氧层破坏
⑤ 自然资源耗竭
⑥ 生物多样性被损害
⑦ 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11、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通过不断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断演化,达到动态平衡,形成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12、生态系统的组成13、非生命物质: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矿物质等
14、食物链(网)和营养级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称为食物链,分捕食链、寄生链、腐生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形成的复杂的营养关系叫食物网。
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称为营养级。
15、生态系统的功能
① 能量流动2物质循环3信息联系
16、能量流动
特点:
(1)单向流动
(2)逐级递减,传输效率约为10%
1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联系
1.营养信息
通过营养交换的形式,把信息从一个种群传递给另一个种群,或从一个个体传递给另一个个体。
2.化学信息
生物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或某个生长发育阶段,分泌出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这些分泌物对生物不是提供营养,而是在生物的个体或种群之间起着某种信息的传递作用,此种物质即成为化学信息素。
18、生态平衡概念
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也就是说,它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做生态平衡。
19、土地具有位置固定、面积有限和不可代替的特点;无土栽培植物的出现使得不可替代这个概念有所变化。实行集约经营,不断提高土地质量,就可以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
20、森林的重要性
a.森林生态系统是碳的主要吸收者之一
b.森林是木材的生产基地,又是林副产品和森林化工原料的生产基地。
c.森林是人类的绿色屏障和绿色宝库
d.森林生态系统可以净化环境
21、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时间,一定地区的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和生态系统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2、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能源五大生态危机,均与生物多样性锐减有关
23、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各种各样的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24、生物多样性是概括性的术语,一般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4个层次。
25、景观多样性是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或变异性。景观的基本要素可以分为斑块、廊道和基质三种类型。
26、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常常是与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有关,即与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有密切关系,如能量固定、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质,以及维持物种关系等,往往未经过市场流通而直接被消费,但远远超过其直接价值。
27、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原因与保护
消失原因:栖息地的改变、丧失和破碎化;生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环境污染;农林业品种的单一化;外来物种的入侵
28、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沿用的濒危物种等级系统主要包含了5个等级:灭绝种;濒危种;易危种; 稀有种;未定种
29、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回归引种
30、大气结构:地球→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电离层
31、大气污染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1SO)作出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污染范围上大气污染可分为四类:
1、局部地区(个体行为)
2、区域性(区域行为)
3、广域性(大区域行为,如酸雨)
4、全球性(跨越国界,如温室效应)
32、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污染源直接排入大气未发生性质改变的污染物称为一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之间或一次污染物和大气原有组分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的新的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
以石油为能源,排入大气的一次污染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学反应,参与光化学反应的一次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称为光化学烟雾,也称洛杉矶型烟雾。
以煤为原料,大气中的烟尘、SO2,与水蒸气混合并发生化学反应所生成的烟雾,称为硫酸烟雾,也称伦敦型烟雾。
33、大气污染的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说:“空气污染已成为全世界城市居民生活中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
大气污染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对人的伤害
2、危害生物生存和发育
3、物体腐蚀
4、粉尘危害
5、对全球大气环境的影响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34、酸雨:pH值低于5.6的降水。
温室效应:地球大气中存在一些微量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气、甲烷、氟利昂等,它们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通过,同时吸收地面和空气放出的长波辐射(红外线),从而造成近地层增温。我们称这些微量气体为温室气体,它们的增温作用为温室效应。
臭氧空洞:由于地面向大气排放氯氟烃化合物过多,导致平流层里局部臭氧层浓度降低,我们称此低浓度臭氧区为“臭氧空洞”
35、温度层结和逆温
大气的温度层结是指大气的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直接影响着大气的稳定程度。常用作大气湍流状况的指标,从而判断污染物的扩散情况。
近地层实际大气的情况复杂,温度层结有下述三种情况:
(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2)高度增加,气温保持不变;
(3)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其温度垂直分布与标准大气的相反。这种现象称为温度逆增,简称逆温。出现逆温的气层叫逆温层。
逆温层的出现将阻止气团的上升运动,使逆温层以下的污染物不能穿过逆温层,只能在其下方扩散,因此可能造成高浓度污染。如伦敦烟雾事件、洛山矶烟雾事件等
36、水体概念: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江河、湖泊、水库、沼泽、冰川和海洋等。水体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水之外还包括悬浮物质、溶解物质、水生生物及底泥等。
37、水体污染概念:当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等天然水体,其含量超过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使水体的水质和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水 体的使用价值和功能的现象。
38、热污染
天然水体接受“热流出物”而使水温升高的现象叫热污染。火力发电厂、核电站的冷却水、炼钢、炼油产生的冷却水是主要来源。
影响:1)降低了水中溶解氧的含量。2)水温升高后,水体生化反应速度加快,可使某些化合物的毒性提高。3)破坏了水生生态平衡,加速细菌繁殖,限制鱼类繁殖,使鱼死亡等(助长水草)。
39、水体富营养化定义:水中N、P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DO下降,使鱼类或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
40、水华(water blooms):是淡水中的一种生态现象,是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也就是水的富营养化。“水华”发生时,水一股呈蓝色或绿色。
41、土壤孔隙的作用:①调节水、气、热②净化污染物质(通过过滤截留、物 理化学吸附、化学分解、微生物降解)
42、我国在人口剧增和农业低投入双重作用下,土地退化和生态平衡失调问题尤为突出,主要形式如下: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土壤退化,水土污染
43、土壤背景值: 理论上是土壤在自然成土过程中,构成土壤自身的化学元素的组成和含量。(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和含量)
44、土壤自净:进入土壤的污染物,在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反应过程,降低其浓度或改变其形态,从而消除污染物毒性的现象。
45、环境容量:在一定条件下环境对污染物最大容纳量
46、土壤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单元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保证农产品产量和生物学质量、同时也不使环境污染时,土壤所能允许承纳的污染物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
47、土壤污染:进入土壤中的有害、有毒物质超出土壤的自净能力,导致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
48、根据土壤环境质量的功能和保护目的,将我国土壤划分为三类: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它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值;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地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49、重金属元素对土壤的污染特点:不移动、不微生物分解, 通过食物链积累。
50、土壤污染的危害:造成减产、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导致食物品质下降;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导致其他环境(大气、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
51、土壤污染的特点:隐蔽性和滞后性: 累积性:不可逆转性:土壤污染治理难度大:
52、人类在生产与生活中产生的,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和地点不再需要而丢弃的固体、半固体和泥状物质。
53、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危害:侵占土地;污染土地;污染水体;污染大气 ;影响环境卫生
54、固体废物的控制措施: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55、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答:固体废物处理:将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的过程或操作,即采取防污措施后将其排放于允许的环境中,或暂存于特定的设施中等待无害化的最终处置。(固体废物处置:是将无法回收利用且不打算回收的固体废物长期地保留在环境中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解决固体废物最终归宿的手段,故也称最终处置。
56、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包括多个方面。运行中的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 ①填埋场渗滤液泄露或处理不当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
②填埋场产生气体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以及可能发生的爆炸对公众安全的威胁;
③填埋场的存在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
④填埋场作业及垃圾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如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⑤填埋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
⑥填埋场孳生的害虫、昆虫、龋齿动物以及在填埋场觅食的鸟类和其它动物可能传播疾病; ⑦填埋垃圾中的塑料袋、纸张以及尘土等在未来得及覆土压实情况下可能飘出场外,造成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
⑧流经填埋场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
57、噪声的污染特性:没有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不积累、不持久,传播的距离也有限;声源分散,而且一旦声源停止发声,噪声也就消失;噪声的危害是间接的慢性的58、城市热岛效应或称热岛现象,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
59、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几种因素:
一、城市建筑物和铺砌水泥地面的道路多半导热性好,受热传热快。高楼林立,绿地锐减,也是造成气候岛的原因。
二、人口高度密集、工业集中,固定热源及流动热源大量释放城市废热。
三、高耸入云的建筑物造成近地表风速小且通风不良。
四、人类活动释放的废气排入大气,改变了城市上空的大气组成,使其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及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力增强。
60、光污染的分类: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可见光污染、红外光污染和紫外光污
染)
6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62、自然保护区的作用
(1)自然保护区能提供生态系统天然“本底”
(2)自然保护区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物种及群体的天然储存库
(3)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4)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
(5)自然保护区中可划出一定的区域开展旅游活动
(6)自然保护区有助于改善环境,保持地区生态平衡
63、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科学研究工作
64、清洁生产特点(1)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把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从根本广解决污染问题。(2)采用使资源能源最大限度转化为产品而污染物最小化的新工艺,替代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工艺。(3)采用无污染、少污染、低噪声、节约资源能源的新型装备,更新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老设备。(4)采用无毒无害、低毒低害原料,替代剧毒有害原料。
5)发展无污染、少污染的新产品等。
64、可持续性发展下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发展的需求”。
65、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公平性原则(2)持续性原则(3)共同性原则
66、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2)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3)可持续发展谋求的是社会的全面进步
67、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68、环境标准定义:环境标准是标准中一类,它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同时又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例如:有害成分含量及其排放源规定的限量阈值和技术规范)所做的规定。
69、环境质量评价是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和技术方法,确定、说明和预测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类活动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与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筒而言之,环境质量评价就是对环境素质优劣的定量评述。这种定量评述往往以国家规定的环境标准或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本底值作为依据,将环境素质的优劣转化为定量的可比数值,最终以标明环境受污染的程度。
70、环境质量回顾评价是指对区域过去一定历史时期的环境质量.根据历史资料进行回顾性的评价。通过回顾评价可以揭示出区域环境污染的发展变化过程。
第五篇:美术概论复习重点
本质论
一.从创作主体解释美术
1.情感说:与19世纪浪漫主义艺术运动有关,如(法)维隆认为美术是情感的传达
列夫托尔斯泰 《艺术论》:“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 2.表现说:认为美术是心灵的表现(英)科林伍德
(意)克罗齐《美学原理》:艺术是主观精神的产物,是直觉的创造,是艺术家“诸印象的表现”是一种“心灵的活动”
(法)柏格森,直觉主义(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把主观的表现看做“真正艺术”的特征。
20世纪西方一些现代主义艺术家主张就是主观感觉·情感·心灵的表现。
3.无意识说:认为美术是本能欲望的表现
(奥)弗洛伊德(瑞士)荣格“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4.游戏说:认为美术是自由的游戏(德)康德提出,席勒系统化,斯宾塞发展 5.自娱说:认为美术是自我娱乐 二,从主客体解释美术
1.理念说:认为美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古希腊)柏拉图:认为现实是美术的直接根源,“理念”是美术的最终根源
(德)黑格尔:“理念”是概念和实在的统一,也就是“客观观念”或“绝对精神”。
2.摹仿说:认为美术是对现实的摹仿
唯物:存在决定意识,意识是存在的反映,唯心:意识决定存在或创造存在
赫拉克利特:艺术模仿自然
达芬奇:自然是艺术的源泉
3.巫术说:认为美术是巫术模仿
(英)爱德华·泰勒和詹姆士·弗雷泽(法)萨蒙·雷纳克
三从美术本体—形式解释美术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黄金分割
荷加斯《美的分析》变美的基本规则“适应,多样,统一,单纯,复杂和尺寸”,波状线和蛇形线是最美的。
1有意味形式说: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
(英)克莱夫贝尔
、罗杰佛莱 贝尔《艺术》:艺术为“有意味(激起审美感情)的形式” 弗莱也是
影响:
开创了视觉艺术领域中形式主义的先河,并对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的实践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媒介说(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提出“艺术是媒介”
3.情感符号说:艺术是一种符号形式
(德)恩斯特·卡西尔《哲学新解》《情感与形式》《艺术问题》(美)苏珊·朗格:情感意象=艺术符号=艺术形式=情感形式 影响:这是西方论美学对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本质的解释。符号论美学的艺术本体论开拓了一个新的艺术研究体系,提出来富有启发性的见解。4异质同构说(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
美术与政治关系
一个方面;政治对于美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互相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于被决定的关系。
另一方面:政治与美术虽然是互相影响的关系,但它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学说中;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美术,而美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美术与宗教的关系
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对美术的否定。主要在于宗教利用美术为自己服务,它的教义必然对美术严加约束,把美术当成吹捧和巩固自己的手段,从而限制了美术发展的自由和独立性。
其次:宗教对美术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宗教艺术占去了中外美术史的很大一部分篇章。宗教和美术的关系式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渗透的关系,它们都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艺术典型p118-120 美术的审美特征p143
第二章:创作论
美术家的主体意识p166-169 所谓的主体意识,即是美术家对自己的艺术创作中的作用、价值、地位等的觉悟、对自己作为创作的主体的角色在整个艺术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是美术家对自己在创作中的主宰位置的确认。
明确和肯定美术家在创作中的主体地位,是树立主体意识的前提。主体意识的确立固然关系到美术家艺术意志的最终体现,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个人的意志可以因此无限的膨胀。美术家树立明确的主体意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真诚的艺术意志得到充分的表达。
构思活动(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美术创作中的构思活动,实质上就是一种认识活动,是美术家对于他生活的社会现实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
美术创作中的构思活动,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个环节: 第一,从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到美的发现; 第二,内心视象的酝酿和孕育; 第三,审美意象的形成。
美术创作的心理活动(直觉、情操、灵感等)
1.直觉
指以实践为基础的整个认识过程中的有机因素,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因素,它在美术创作中起到着重要的作用。
2.记忆
记忆是在脑中保持映像的心理形式,他表现为人对曾经感知过、体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和再现。记忆有许多种类,其中与美术创作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形象记忆和情感记忆。
3联想
联想是由此物想到彼物的一种心理过程,是在过去的经验基础上发生的,它具体表现在感觉、知觉、表象、情绪、情感等心理映像的互相联系中。
4.理解
理解即是了解、领会,是通过揭晓事物间联系而把握新事物的心理过程。5.情感
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形式,它反映着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主观态度。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形式。
6.情操
情操是以某一类食物为中心的一种有组织的复杂的感情倾向,是情感与操守的结合统一,是一种高级的情感,一种坚定的认识。7.灵感p203 灵感是在思维过程中,在特殊精神状态下突然产生的一种顿悟式的飞跃的联想。
形象思维活动及其基本过程p205-209 形象思维是美术创作的唯一思维方式。形象思维应该是形象的思维,即运用形象来进行的合乎逻辑的思维。因此,其特征有:1形象性。2逻辑性。3情感性。4想象性。也就是它的根本特征。从一定意义上讲,所谓形象思维就是一种创造性想象。因此,形象思维在实质上就是充满情感的、合乎逻辑的创造性的想象。
基本过程公式:表象(视觉印象)——形象的概念(内心视象)——审美意象
美术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等)
1.现实主义(19世纪中叶)的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从它作为艺术思想来看,它的基本原则即是强调美术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亦即认为美术是对现实的一种审美认识的表现,是对社会生活做形象的、真实的、典型的审美认识、,并利用恰当的造型手段将这种认识所得到的审美意象和审美评价表现出来。
美术作品的相关属性(风格等)
意境
所谓的“意境”,首先就是情与景的融合,艺术家的思想、观念以及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在美术作品中,意境是通过客观物象来表达的。作为一个美学概念,大约形成于唐代,通过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和其他一些著作中的精辟论述,遂成为中国美学史中最有生命力的一个美学和艺术学范畴。
三接受论
“隐含的读者”p255第一类社会学意义的“隐含的观众”,第二类是美学意义上的 1美术作品召唤结构的实现p261 2”美术世界”的构造 丹托《艺术世界》 弥散性p286 理解的循环p293 四,美术的审美教育的特点1,寓教于乐2,潜移默化 美术是审美功能(三个)p299
四发生论
一. 游戏论 二。巫术论 三。劳动论 1美术发生的上限—人工性p335 2美术的三种形态写实,形式,装饰写实
3美术的三个层次(人工性,形态性,审美性)
4原始美术的性质:具有既是美术又不是美术的双重性p363-365 五发展论
一.美术发展的客观规律: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个阶段 区别:p370 二.美术发展的自律性p383 儒家的美术价值 中国艺术的基本美学特色p407 1感知方式2美学价值3对艺术的根本态度 似与真(五代)荆浩《笔法记》“似”指一种缺乏内在生命力的“形”。是指孤立地描绘客观事物的外部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