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秋天的怀念》知识点集锦

时间:2019-05-14 06:57: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散步》《秋天的怀念》知识点集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散步》《秋天的怀念》知识点集锦》。

第一篇:《散步》《秋天的怀念》知识点集锦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集锦

第一课《散步》

1、作者简介

莫怀戚(qī),重庆人,当代作家,他的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得“四川文学”奖。

2、《散步》生字词

信服、嫩芽、分歧、取决、拆散、委屈、粼粼、一霎时、各得其所、取决

3、《散步》词语解释

①熬:忍受(病痛或艰苦生活等)。②信服:相信并佩服。③分歧:(思想或意见等)不一致,有差别。④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⑤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⑥粼粼:形容水的明净。⑦一霎时:指极短的时间。

4、第一处景物描写: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5、第一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通过对南方初春景色的描绘,渲染了和谐、温馨的气氛,烘托出一家人散步时的愉悦心情。

6、第二处景物描写: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7、第二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通过对小路美景的描绘,勾画了一幅清新明丽的田园风景图。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展示了母亲善解人意的性格。

8、《散步》中,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这是本文语言精美的主要成分。它们的作用是:句式整齐、互相映衬、很有情趣,写出了一家人的和谐、温馨。

9、《散步》中心思想

文章通过描写一家人散步的小事,描绘出一家人浓浓的亲情,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10、《散步》人物形象特点

我:孝敬、有家庭责任感、讲原则、不宠爱孩子

母亲:谦让、疼爱孙子、善解人意

妻子:贤惠、孝顺、有家庭责任感

儿子:调皮、活泼可爱、聪明、听话

第二课《秋天的怀念》

1、作者简介

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2、《秋天的怀念》生字词

瘫痪、暴怒、沉寂、捶打、憔悴、央求、神色、敏感、诀别、淡雅、侍弄、深沉、烂漫、喜出望外、絮絮叨叨、泼泼洒洒、翻来覆去、豌豆

3、《秋天的怀念》词语解释

①暴怒无常:形容人很容易发怒,而且没有规律。②憔悴:形容人脸色不好。③央求:恳切的请求。

④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事而特别高兴。⑤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⑥诀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⑦淡雅:素净雅致,素淡典雅。

4、第一处景物描写:

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5、第一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形象地写出了树叶飘落的动态。以动衬静,突出了“我”的孤独、痛苦、无望的心情。

6、第二处景物描写: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7、第二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用排比的手法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氛围,突出了“我”的心理 从痛苦无望向坚强明朗的转变。

8、叠词的表达效果

①悄悄地:描写母亲来去时小心翼翼的动作,其中包含了无限的宽容和忍耐,让“我”尽情发泄心中的痛苦。

②偷偷地:表现了母亲不忍心打扰我,又怕我发泄时伤了自己,耐心等待我安静下来的心理和神态。

③红红地:含蓄地表明母亲刚刚哭过,面对儿子的不幸,她更痛苦,又无处诉说。④好好儿活:口语化表达,朴实真切,千万牵挂与不舍,尽在不言中。

9、《秋天的怀念》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的怀念和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作者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

10、母亲的性格特点:坚韧、顽强

第二篇:《秋天的怀念》知识点

《秋天的怀念》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秋天的怀念》作者是当代作家史铁生,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体裁)。

二、内容理解

(一)情节

1、文章反复写“看花”的原因有哪些?

(1)“看花”是本文的中心事件,也是本文的线索。

(母亲央我看花—我答应看花—母亲去世不能陪我看花—我和妹妹看花)

(2)妈妈央我看花是希望我早日摆脱瘫痪给我带来的阴影,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和希望。看花是母爱的体现。

(3)结尾写我去看花,说明我已重新振作起来,开始新的生活,并完成母亲的遗愿。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

(4)母亲生前爱花,反复写看花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2、叙述方式:插叙

1、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1)内容:补充交代母亲爱花,爱生活,为了儿子放弃自己的兴趣、放弃对生活的享受,表现出母亲的无私。

(2)结构:为下文母亲央我看花及我用看花的方式缅怀母亲做铺垫。

2、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1)内容:补充交代母亲病情的严重。

在重病的情况下,她仍无微不至、不厌其烦的关心我,开导我,更表现出母亲的坚强和隐忍。(2)结构:为下文母亲离世做铺垫。

3、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1)内容:补充交代无亲临终前仍牵挂自己的儿女,为儿女操劳,表现母爱的无私伟大。(2)结构:为下文我懂得母亲没说完的话做铺垫。插叙的作用:

1、内容:补充交代,使内容更内容充实丰富、中心鲜明。

2、使文章波澜起伏。

3、塑造人物形象

4、结构:与上文……照应;为下文……铺垫。

(二)人物形象 母亲:

1、每当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悄悄”,"偷偷”,“眼边红红的”等词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情感?

母亲“悄悄地出去”,是因为母亲充分体谅“我”痛苦心情,所以在“我”发脾气时,悄悄地躲出去,给“我”空间,让我尽情发泄心中的痛苦。“悄悄地进来”是因为母亲仍不放心“我”,看到“我”恢复沉寂后,为了尽可能不惊扰“我”,又悄悄地回来了。

两个“悄悄”突出母亲的细心体贴、善解人意。

“偷偷的”表现了母亲不放心“我”,关注着“我”,表现出母亲的慈爱和细心。

“眼边红红”的表现了母亲为了不让孩子担心,再徒增感伤,强忍着内心的悲伤,表现出母爱的细腻、无私与伟大。体现了母亲全心全意为“我”着想,悉心呵护“我”。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1)这句中“扑”一字用得好,请说说你的理解。

“扑”字写出动作速度快、幅度的大的特点,想象地表现母亲不顾一切,竭力制止儿子的自虐行为,不忍心孩子再受伤害,表现出母亲的慈爱。

(2)当“我”喊着活着没劲时,母亲“忍住哭声”说出娘儿俩好好儿活的话,此时母亲心里很苦,但她为什么要“忍住哭声”呢?

母亲怕自己的哭泣引得儿子更痛苦、绝望,为了安慰、鼓励儿子,所以忍住哭声,体现了伟大的母爱和坚忍的个性。

(3)“母亲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对母亲的语言描写,表现了母亲爱儿子的情感。

B.这是母亲对儿子的劝慰和鼓励,用母爱去抚平儿子心头的创伤。C.这也是母亲对自己的鼓励,因为她此时已重病缠身。

D.这是母亲对儿子的欺骗,因为两个人都不可能好好活下去了。

3、“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挡”写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

母亲这是有意的动作,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产生伤感痛苦,表现出母亲对时刻为孩子着想,母爱的细腻。

4、为什么母亲对于“跑”、“踩”之类的词语比“我”还敏感?

因为母亲不想让双腿瘫痪的“我”听到这些词而回想往事,引来更多的伤心。母亲的敏感足以体现她对“我”细致入微的关爱。

(三)景物描写

解析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1、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1)点明季节秋天。

(2)落叶渲染出秋天萧瑟的气氛

(3)烘托我孤独、痛苦、绝望的心境。

2、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开得烂漫。(1)写出菊花蓬勃的生命力。

(2)秋风中绽放的菊花象征着我已从痛苦绝望中走出来,变得了乐观坚强。

文中最后写到“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段描写是否多余?请谈谈你的看法。不多余。

作者在结尾浓墨重彩地描写这些菊花,既表现了作者已经懂得了母亲“好好儿活”的嘱托,要活出生命的多姿多彩;

也暗示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带着感激与自责。

第三篇:《散步》《秋天的怀念》习题

(一)阅读理解

散步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③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1.在文中方框里加上标点。

1、选文第①段从记叙的要素看,交代了散步的________和________。2.文中“委屈”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划线的两句话反映了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家庭。

4.文中有一处景物描写,试用“________”将它画出来,并说明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地点 人物

2.使„„受委屈,在文中指不接受儿子走小路的提议 3.尊老爱幼,相互理解 4.“那里有„„鱼塘。”揭示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活力,透露出一种新的希望

《散步》课内阅读

1.文章围绕一家四口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答:

2.从文中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答:

1.“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调换顺序成:我,我的妻子和儿子,我的母亲。好吗? 答:

2.(1)读一读第二段:母亲开始愿意散步吗?那个字表明不愿意散步,你能结合内容谈谈该词语的表达效果吗。答:

(2)“正因为这样,才应该多走走。”你能结合内容谈谈该这句话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吗?

3.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句子作用)答:

4.(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句子作用)答:这句话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儿子明明知道母亲身体不好,走远会累,为什么非要劝体弱的老母亲出来散步呢?读第三段。哪几个字最能表明了我迫切希望母亲到春天的田野走走的原因? 答:

7.读下文中写春景的句子,并赏析。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这句话采用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什么?衬托了什么? 答:

8.读课文6~8段

(1)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答:

(2)那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答:

(3)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 答:

9.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答:

10.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答:

11.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运用了什么描写,作用? 答:

12.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答:

13.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运用了什么描写 慢慢 稳稳 很仔细 的作用? 答:

14.结合内容谈谈你对“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一句的理解?答:

散步 课计划

1、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产生了怎么样的分歧,怎么解决的?

3、为什么说责任重大,及理解?

4、文中 两处听话 作者强调什么?

5、这南方初春„„„„东西生命。运用了什么描写,与主题有什么联系?五+三

1、题目的作用?

2、总算和 稳稳地、慢慢地 仔细的的效果?

3、这南方初春„„„„东西生命。这句的作用?

4、背整个世界 怎么理解这句话? 赢在课堂

1、解释各得其所:

2、分歧时,不过一切取决于我,原因一是 二是 三是

3、背整个世界,有什么言外之意? 能力

1、责任重大

2、她的眼„„„„鱼塘。在文中的描写及作用?

3、母亲为什么改变了主意?

4、为什么不重要走慢和仔细呢?

5、什么样的家庭气氛? 秋天的怀念 赢在课堂

1、无常什么意思,最能表现无常的两个词什么?

2、为什么花死了?

3、加点字忍 说一说母亲忍什么?

4、好好活 这句话含义?

5、悄悄地躲 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三

1、无常

2、央求这句的作用?

3、文中多次运插叙,作用?

4、我懂得没说完的话,我真的懂了吗?具体说明 能力

1、最后一段 一起看花,能联想到什么?

2、挡在窗前 是有意还是无意,理由?

3、母亲艰难,表现在哪?

4、文中用悄悄地、偷偷地、红红的 表现了什么? 课计划

1、写了母亲和我几件事?

2、悄悄地的作用

3、好好活的作用

4、母亲病了,母亲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5、从内容和形式为什么着重描写菊花?

6、用秋天的怀念表主题好在哪?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 阅读

那一年,德皮勒完成了全部学业从州立大学毕业了,他做了一名教文学的老师。泪。德皮勒老师在他的作文上打了第一个99分,后面还附上一段话:“为什么没有给你满分,是因为你为了身体的不幸福,而拒绝了让你自己的心感到幸福。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注意到你的老师其实是一个截去左脚的人,那背后,也有不幸的故拿捏着自己从最新的的教育书籍上学来的方法,德皮勒在自己的学生们社沙锅内试验着。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孩子们纷纷举手,跟着德皮勒老师拍,他们的面孔,从僵硬乏味立刻变得鲜活生动。德皮勒激情高涨,视线如手提摄像机一样摇晃着,从一个学生跳跃到另一个学生,最后,定格在一个男孩子脸上——他是那样面无表情!“你叫什么名字?”德皮勒老师问。男孩抿紧嘴唇,一声不吭,所有的孩子都没有去关注这样一个事件。只有一个学生轻轻地说:“老师,他叫詹姆斯。”除去过去的25分钟,下面的20分钟,仿佛几个小时一样漫长,德皮勒的情绪彻底败坏,慢腾腾布置了作文题目:幸福。

下课之后那个詹姆斯被德皮勒老师叫到办公室,他亲切地说:“为什么不和大家合拍呢?下次不可以,知道吗?”男孩在口袋里抄着手,沉默地点头。一直到他晃回教师去了,右手始终放在口袋里没拿出来过。德皮勒老师心想:嘿,我遇到了一个脾气倔强的孩子。

詹姆斯有惹事了,他和另外一个男孩打架了。德皮勒老师赶过去的时候,争执似乎已经结束。詹姆斯仍把手抄在口袋里,站着不动,满脸通红。“你又怎么了,詹姆斯?”詹姆斯毫不理睬,转身跑掉了。

“詹姆斯的右手以前触过电,被切断拉!”有一个女生是这么说,德皮勒老师的心猛然一缩。

第二天,德皮勒老师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平静地走上讲台,然后把前一天的作文本子发下去。直到最后五分钟,他说。我们重复一下昨天的好不好?但是我们稍微修改一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德皮勒老师带头跺起脚来,非常用力,左右两只脚一起动着,虽然看上去很滑稽,因为他跺起脚来,像是罗圈腿。一分钟后,教室里响起剧烈的跺脚声。詹姆斯那天跺脚的声音最大,并且眼睛里含着

事。但是,他没有拒绝让心去感受不幸之外的幸福。所以,他不过是选择了做平凡的文学老师,却仍然认真地、快乐地生活。”

是的,德皮勒老师是幸福的,他曾经治愈了自己心里的伤痕,现在,又治愈了另一个小小的心灵!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大意。

2.文中说詹姆斯“抿紧嘴唇,一声不吭”。结合全文说一说詹姆斯“一声不吭”的原因是什么?

3.“詹姆斯的右手以前触过电,被切断拉!”有一个女生是这么说,德皮勒老师的心猛然一缩。这句话运用了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4.德皮勒老师附在作文上的那段话,是想告诉詹姆斯怎样的人生哲理?

5.这篇文章写得生动感人,余韵悠长。说说作者调动了哪些表现手段?

6.选文故事很感人,读完后,你有何感受?

第四篇:《散步》《秋天的怀念》课后部分答案

《散步》

二、(本题要求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重点放在“整个世界”四个字上。)

答案: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有一步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

从深层来看,这句话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中年一代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三、(本题意在提醒学生注意文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文中有两处景物描写:

第一处:

第四自然段(答题时需要抄写)

答题模式: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总体特点,具体阐述)+ 景物的作用

答案:这段景物描写的是早春充满生机之景,“嫩芽”代表春天里新生命的萌发;“起着水泡”,表明生命的复苏或诞生,这些景物描写表现了春天生命新生的活力,同时衬托出一家人和谐的、其乐融融的氛围,也点出了一家人散步的目的。

第二处:

第七自然段。“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几句景物描写,勾画出了一幅清新明丽额田园风景,这些景物是从母亲的眼里“望”出来的,意味深长,点出了她改变主意的部分原因,也衬托出了当时散步时愉悦心情。《秋天的怀念》

一、课文有两次写到秋天,一次在母亲即将去世前,一次在母亲去世后的多年,“我”和妹妹去北海看花。题目为“秋天的怀念”,其主要寓意为在秋天怀念同样是在秋天去世的母亲。(自然的秋天)也表明经过人生的“秋天”,母亲牵挂的儿女已经长大,懂得怎样面对生活的困境。(人生的秋天)意思对即可

二、1、面对“我”的“暴怒无常”,母亲逆来顺受,表现出母亲极大的理解、忍耐和宽容。“偷偷地”“悄悄地”形象的表现出母亲的慈爱。

2、“扑”“抓”等词语,表现了母亲反应的强烈;“忍住哭声”说出的话语,字字沉重,句句贴心,读之令人怆然。

3、“憔悴的脸”表明母亲积劳成疾;“央求般的神色”表现母亲的耐心、慈祥和希望我同意的恳求神态。

4、因为“我”勉强同意出游,母亲高兴的“忘乎所以”,直到她意识到犯了“禁忌”,才中“梦”中惊醒。

5、母亲“忽然不说了”,她怕勾起“我”的烦恼,她比我还敏感,表明他内心比“我”还沉重。

三、(本题考查学生景物的象征意义及母亲“好好活儿”这句话的含义和分量)

课文最后详写“秋风中正开的烂漫”的菊花,象征母亲菊花般的品格,也表明“我”和妹妹实现了母亲生前的遗愿,感受到生活额美好,也有对母亲的理解、感激和歌颂,同时与上文母亲竭力让我看菊花相照应。

结尾重复母亲“好好活儿”的话,表明成熟的“我”和妹妹,现在已经懂得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不会再徒叹命运的无情,会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第五篇:部编版《秋天的怀念》知识点

5.《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一、文常

《秋天的怀念》体裁:散文,选自《史铁生作品集》。

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作者与背景

史铁生(1951—2010),当代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原籍河北涿(zhuō)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出血逝世。史铁生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多年来,他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他的散文《我与地坛》更是鼓励了无数的人。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集《病隙碎笔》等。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本文选自《史铁生作品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史铁生21岁时,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导致高位截瘫。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去世了。后来,在他的许许多多的文字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母爱这个主题,史铁生一直是笔耕不辍的,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母亲用生命的代价铺就的,因为他对母亲的理解是在母亲去世以后,这也成为作者心中永远的痛。在一种迫切的愿望中,他对母亲的理解升华为世界上最为动人的诗篇。《秋天的怀念》便是这样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

二、字词

残疾

焦躁不安

憎恨(zēng)

暴怒无常

砸碎

墙壁

沉寂

瘫痪(tān huàn)

侍弄(shì)

捶打

整宿(xǐu)

翻来覆去

唰唰啦啦

憔悴(qiáo cuì)

央求

神色

喜出望外

絮絮叨叨 豌豆

仿膳

踩扁

敏感

诀别

淡雅

深沉

泼泼洒洒

烂漫 创伤(chuāng)

词语解释:

1.瘫痪(tānhuàn):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活动能力。2.憔悴(qiáocuì):形容人脸色不好。3.整宿:整夜,整个晚上。

4.诀(jué)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5.絮絮叨叨(xùxùdāodāo):形容说话等连续不断。

三、问题巩固

(一)下面是课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的句子,表现了母爱的伟大。试结合上下文做具体分析。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解析:面对“我”的“暴怒无常”,母亲逆来顺受,表现出极大的理解、忍耐和宽容。“悄悄地”“偷偷地”等词语,形象地表现出母亲的慈爱。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解析:面对厌世自弃的“我”,母亲尽其所能地劝抚、安慰“我”。“扑”“抓”等词语,表现了母亲反应的强烈;“忍住哭声”说出的话语,字字沉重,句句贴心,读之令人怆然。

3.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解析:“憔悴的脸”表明母亲积劳成疾,“央求般的神色”见出母亲的耐心、慈祥。即使“暴怒无常”的“我”,也不由得为之感动了。

4.“„„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解析:仅仅因为“我”勉强(qiǎng)同意出游,母亲就“喜出望外”,展开话题,提起“我”儿时的趣闻逸事,她有些“忘情”,忘乎所以,暂时忘记了眼前的烦恼,直到她突然意识到犯了“禁忌”,才从“梦”中惊醒。母亲“忽然不说了”,她意识到她说多了,因为现在的“我”,完全丧失了“跑”和“踩”的能力,母亲怕又勾起“我”的烦恼。“她比我还敏感”,说明她的内心比“我”还沉重。

(二)“我”的“暴怒无常”有哪些表现?对此应该怎样理解? 解析:“我”的暴怒无常,主要表现在不能以欣悦或者平常的心情接受本来美好的事物。无论是春天的归雁,还是甜美的歌声,或是外出赏花,都不能唤起“我”对生活的热情。其本质是面对自己的不幸,缺乏理性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因而丧失了生活的信心,自然也不能理解母亲的苦衷。

(三)找出文中直接表现“我”懊悔的语句,体会其深层意思。

解析:第2自然段“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为自己没能关心母亲的健康而难过。第5自然段“我没想到她已经炳成那样。”为突如其来的生离死别而悲伤,为自己的“暴怒无常”而懊悔。“我”正是在这样的反思与醒悟中变得成熟了。

(四)找出第1段中的叠用词语,说说其表达效果。

叠用词语: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解析:两个“悄悄地”,描写母亲来去时小心谨慎的动作,其中包含了无限的宽容和忍耐;“偷偷地”,表现了母亲不忍打扰“我”、不想激怒“我”,耐心等待“我”安静下来的心理和情态;(眼边)“红红地”,含蓄地表明母亲刚刚哭过,面对“我”的不幸,她比“我”更为痛苦,又无可诉说;“去走走”极为口语化,看似不经意的话语,掩饰不住高度紧张的期待心情,因为对这样的提议,“我”是不容易响应的;“好好儿活”口语化表达,朴实而真切,万千牵挂与不舍,尽在不言中。

考题例析 1.(2015•湖南邵阳中考)选择题。

石缝间的蒲公英,远不似田野上的同zōng生长的那样茁壮。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规定着,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

无情,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bó。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红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宗

博 wàn yì

B.综

mán

ài C.综

màn

D.宗

wàn ài

(2)给语段横线处选择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A.贫困

虽然

B.贫穷

因为

所以 C.贫瘠

尽管

D.贫乏

也许

2.(2015•浙江杭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⑴⑵两小题。

今年母亲节,许多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晒文字,秀照片,倾诉对母亲的爱,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祝福。而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往往不太习惯向母亲当面表达感情。他们或忙于学习,或忙于工作,或因为其他种种原因,很少陪母亲。在这个属于母亲的节日里,他们通过微信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情。

_____________

。一方认为,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值得点赞;另一方认为,这是作秀,是给别人看的。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微信朋友圈。”

(1)在第二段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两段文字衔接自然。

(2)请你就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简洁。

解析:1.(1)此题考查理解识记汉字的能力。平时要多读书,并且要养成积累字词、勤查字典的习惯。答案是D。(2)此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要根据语境来选择判断。最恰当的一组C。

2.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且形式新颖,贴近生活。(1)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引起了争议。(2)示例一: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因为有些年轻人不习惯当面表达感情,且因为各种原因缺少陪伴时间,微信晒爱不失为一种可取的形式。示例二:这是年轻人作秀,是表演。且不说母亲们能否看到微信,即使能看到,这种通过网络表达的情感也比较虚幻,不如实实在在多陪伴。

课文讲解 理解主旨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文中通过典型的事例和传神的细节,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同情和关爱,说明了母爱的博大深沉、崇高无私,表达了人世间的母子亲情,令人感动。文中两处提到“好好儿活”,第一处是母亲对残疾儿子勇敢地面对现实,顽强地生存下去的期望,第二处是多年后儿子对母爱的理解,对生命本质的感悟。

理清结构

写作特色

1.抓平常小事,事事真情。

作者借助于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抓住四件平常的小事,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情深。“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母亲央求“我”看花;母亲的临终嘱托。“母爱”的内涵、“爱母”的思绪,在平常小事中显露出来。

2.简淡厚重、朴实丰美的语言。

如作者对母亲神态、动作的描写,“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表现了母亲抚慰“我”的细致和体贴。再如“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这里有两个词用得特别好,但它们又很容易被疏忽,一个是“挡”,一个是“央求”。母亲为什么要“挡”?就是因为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怕儿子见落叶伤心,所以挡在窗前,而故意说北海的菊花开了,想让儿子见花开的颜色。“央求”一般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前辈,可这里却是母亲对儿子,足见母亲对儿子的诚恳与耐心,仁慈与博大。

把握重点

1.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不好。(1)“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2)“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3)“秋天”也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人生象征。

2.结合文章中心,你是如何理解“好好儿活”的含义的?

在这篇文章中,“好好儿活”出现了两次,集中体现的是要勇敢面对生活的信心,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拥有的人生态度,这也是文本的社会意义所在。第一处是妈妈说的“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是“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的。“好好儿活”让人感受到母亲的坚忍和母爱的深沉无私,感受到生命的不屈力量。第二处出现在文章结尾,菊花在秋风中开得烂漫,在萧瑟之中尽显热烈和深沉,“我”明白了生命的真谛。这里的“好好儿活”既是母亲临终前的无尽的嘱托,又是“我”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探寻与思考,即永不放弃,顽强执着地活出有意义的生命。

结合作者的生命历程,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当史铁生用笔在那残疾的身体之外找到一份延展的时候,他终于“好好儿活”了——用他的笔“好好儿活”,这是他对生命意义的探寻,更是对“好好儿活”的诠释。

下载《散步》《秋天的怀念》知识点集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散步》《秋天的怀念》知识点集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上语文《散步》、《秋天的怀念》小测验

    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语文检测(一) 姓名:班级: 一、基础知识检测(8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是()(3分) A:残疾(jī)捶打(chuí)B:信服(xìn)委屈(qū) .... C:数落(shù)敏感(mín)D:拆散(sǎn) 整宿(sù)......

    秋天的怀念

    18、秋天的怀念 课标分析: 课标指出:第四学段的阅读要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推敲关键词句,从中感悟蕴含......

    秋天的怀念

    《秋天的怀念》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透过生活中的小事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从而培养学生关心长辈、尊敬长辈的思想品质。2、自学生字词,感受一件件不......

    秋天的怀念

    冷水中学七年级语文学案 课题:秋天的怀念主备人: 樊骄阳 杨亚芳 审核人:樊骄阳 课型: 新授课授课时间:2015.9 一、教学目标 1.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爱”的内涵。2.在“......

    秋天的怀念

    六乡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班级姓名 学号学习目标: 1、解决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文中母亲形象。 3、......

    《秋天的怀念》

    《秋天的怀念》教案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在读文中感受母爱的伟大,受到爱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悟文章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导......

    秋天的怀念[★]

    《秋天的怀念》读后感 (一) 我学了这篇文章以后,被这位母亲深深地打动了。多么伟大、无私的母爱啊!于是,我想到了在现实生活中我的妈妈也是多么地爱我呀!虽然有时候我会嫌她太罗嗦......

    秋天的怀念

    《秋天的怀念》读后感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句名言:“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我从《秋天的怀念》这篇散文中感受到的。 文章主要讲了“我”双腿瘫痪后,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