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摘要 环境污染和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
摘要 环境污染和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本文从经济学角度结合实例对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经济学分析 治理建议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基础,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等社会经济行为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而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不良影响,其实质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社会性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对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自然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环境效益具有公共性。例如,一户人家在房前屋后种了许多花草.把屋子周围布置得像个花园。居住环境变得十分幽雅。但实际的得益者并不只限于这户人家.因为邻居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改进.此类行为都产生一些没有办法完全收归私有的利益。反过来说,环境被破坏带来的影响也是公共性的。例如,各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建筑工程形成的噪音与尘土飞扬等都污染或破坏了环境,这些行为对社会所造成的伤害,都没有由污染者或环境破坏者本身负担.这就是环境效益的外部不经济或负的外部性,外部性影响导致市场失灵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
1.1 外部不经济(或负的外部性)
在健全的产权体系中.市场制度通过价格机制使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但是在产权不明晰情况下,经济活动必然产生经济的外部性.从而导致经济活动中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不一致。产生“市场失灵”。由于环境本身所固有的公共特性.其外部性表现得相当明显。环境损害行为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譬如,对大气、河流的污染,其成本通常都是由全社会共同承担.而相应的收益却为造成破坏的市场主体所独享。由于私人成本对社会成本的偏离.私人的最优经济活动水平也必然偏离社会的最优状态.其现实表现就是污染产品生产过多导致污染超标,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假定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有毒气体。对周围的群众造成危害。即具有负的外部性,那就意味着私人成本(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即社会为企业生产所付出的代价)。
1.2 外部经济(或正的外部性)
环境保护行为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即市场主体对环境改善所带来的利益并不能独享却要独自承担环境改善的全部成本。譬如,上游居民植树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使下游居民受益.却往往不能得到下游居民的补偿。所以。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就会产生广泛的“搭便车”的行为.即市场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都不愿为环保行动付费而会乐意坐享其成。这必然导致环境保护行为供给的严重不足。
如果某居民植树造林改善环境,他获得的私人收益是低的。但社会所得到的社会收益是大的.即具有正的外部性。那么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但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若有外部经济存在的话,则行为者因得不到全部好处,自然不愿意生产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的产量。结果使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所以,由于外部性影响。市场机制并不能使环境质量在经济扩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保障.从而出现“市场失灵”。这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2 治理环境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2.1 实行征税或补贴的政策
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政府应征税,其数额应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它成员造成的损失.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 使其因此而承担污染成本从而消除外部影响。对造成外部经济的居民(或企业)。政府则可以采取补贴的办法,使居民(或企业)的私人收益与社会利益相等。无论是何种情况.只要政府采取措施使得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与相应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相等。则资源配置便可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2.2 界定环境资源产权关系环境资源是一种公共产品.其产权关系界定不清晰,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外部性问题。所以,将产权途径引入环境治理.可以有效地强化市场机制的
运行并补充政府的干预,促进环境管理优化。作为政府,主要通过设计制度、保护产权,使环境保护与私人经济主体的利润紧密相连。使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达到生产消费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2.2 界定环境资源产权关系
环境资源是一种公共产品.其产权关系界定不清晰,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外部性问题。所以,将产权途径引入环境治理.可以有效地强化市场机制的运行并补充政府的干预,促进环境管理优化。作为政府,主要通过设计制度、保护产权,使环境保护与私人经济主体的利润紧密相连。使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达到生产消费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2.3 加大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
环保投入的实质是对环境的一种补偿.是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保证 发达国家环境治理的经验表明,要控制环境恶化的趋势。环保投入须达到GDP的1.5%,要使环境改善须达到GDP的2.5%。而我国环保投入一直以来都低于GDP的1.5% .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我国的环境“透支”已相当严重。因此,要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就必须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2.4 加大审计部门对环保资金使用的跟踪检查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投入资金也呈逐年增加趋势。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保建设.同时又对环境污染单位执行排污收费制度.环保资金的一收一支构成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审计部门要加强对环保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检查.建立环境治理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反馈报告制度.对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性做出审计。通过审计,既能监督此类资金是否得到合理合法的使用.又能充分发挥环保资金的效益。
2.5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充分利用宣传、教育阵地、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学校、文艺、广告牌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大力宣传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通过宣传,强化全民生态和环保意识。同时,还要利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人口日、世界动物日等纪念日对青少年开展环保教育.加深巩固下一代的环境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2.6 建立公众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监督制度
环境资源公共物品与行为外部性两个特点。市场价格只能反映局部性私人成本.不能充分反映全部整体性成本,这样,导致经济行为失去制约,产生市场失灵。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公民社会能动性的参与特点。加强对环境污染单位个人和群体的监督,利用公民社会的自主力量.建立公众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监督制度.弥补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的不足。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
作为京城一名身在环保社团中的大学生,最后我想就我参加一些青年环保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和信息,结合以上理论分析来谈谈一些想法。
北京市的西部、北部所毗邻的燕山,是北京的后花园,它是北京市民带来周末休闲的好地方。北京的东南接入华北平原,是一片开阔地一直到海,水汽充足,这也就是为什么北京的东南部常常会起雾的原因。但说到北京城里远眺时的雾呢,实际上天气预报从某个时候已经改变了说法——叫“霾”,霾和雾直观的区别就是颜色,自然的雾气都是乳白色的,而北京的雾气却是灰色的,因为北京尤其是市区的大气污染,已经从以二氧化硫等化工废气为主转变成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了,这也就意味着为北京的空气污染“贡献”最大的不是那些高耸的烟囱,而是我们身边川流不息的车流了。这也是北京最大的环境问题——至少对一个普通市民来说是这样。这也正如同前面的分析,北京越来越多的市民拥有私家车,他们享受便利的同时,整体上给环境造成了污染,但这种破坏又不能明确让他们来负责和修复,所以北京市现在采取尾号限行的手段,既缓解了交通压力,又控制了污染,使得北京近段时间经常可以看到蓝天——当然我个人以为这种限制市民行车的强制性措施并不是根本方法,但目前来说大概是比较有效的。如同造纸等关系民生的污染工业一样,我们也不可能将其一棒子打死,只能尽可能降低其污染程度。
至于北京春天的沙尘,那的确是外来因素,内蒙浑善达克沙地在北京上游,蒙古极低的植被覆盖率也为西伯利亚寒流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沙源。所以,要想根治北京春天的沙尘暴,还要从三北防护林说起。根据一些资料,某些地方所谓的防护林,实际上仅有的几棵小树都细如铁丝,这样的林子怎么能用来固沙呢。三北防护林,虽然一些地方初见成效,譬如多伦等等,但是任务还是很艰巨的,商都、化德、正镶白旗一线的草原沙化不是一般的严重,那里不是白色的世界就是黄色的世界。就是在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也有点点沙地。所以,北京的空气问题,还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解决的,这不仅需要北京自己的努力,而且需要上游省市的配合。毕竟北京作为北方远海的城市,可以说什么也没有。这也同之前的分析一样,因为不用负责,如果上游地区的政府只顾自己辖区的经济发展而不顾对下游城市的危害,那环境问题无法解决。
另外还有一个个人建议是之前没有明确提出来的,针对北京来说,就是发挥北京高校环保社团和周边环保民间组织的作用。从西方经济学理论上看,一个理性的个体确实都在追求获得的收益最大化,但青年人在此之外又确实对环保拥有不计收益的热情,虽然他们能做的事情也许并不专业,但其对社会的影响力,只要官方加以鼓励和支持,是会有不小成效的。而他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空有热情投入,换来的却多是鼓励而少有实际意义上的支持,这也如同经济学一样,个体的收益或亏空都不足以影响整个社会群体。所以我觉得国家在采取宏观手段的同时,也应尽可能对这些志愿者们加以引导,让环保从一个“大人物们的任务”转变为“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第二篇:什么是环境污染
什么是环境污染?
金子小学五年级
法律上,环境污染是指由于某种物质或能量的介人使某一特定区域的环境质量劣于适用该区域的环境质量标准的现象。能够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称为污染物,如生产过程中排放的SO2和其它有害气体,各种重金属等。能量介入使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通常也称为污染,如热污染等。环境污染既可由人类的活动引起(如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也可由自然的原因引起(如火山爆发释放的尘埃和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环境保护法所要防治的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
环境污染,按其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物理污染;按被污染的环境要素分,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海洋污染等;按污染产生的来源,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生活污染等。
第三篇:大气环境污染与保护
大气环境污染与保护 知识讲座发言稿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即阳关、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的稳定性等自然因素的总和。而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为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通过长期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逐步创造和建立起来的一种人工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它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社会环境的质量对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对社会的进步都有极大的影响。地球表面覆盖着多种气体组成的大气,称为大气层。一般是将随地球旋转的大气层称为大气圈。由于大气圈中空气质量的分布不均匀,通常将从地球表面到1000-1400千米的气层称为大气圈的厚度。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组成与物理性质也是不均匀的。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在结构上可将大气圈分为五个气层:
(一)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中最接近地面的一层,它具有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和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两个特点;
(二)平流层:对流层层顶之上的大气为平流层,其上界伸展到约55千米处。
(三)中间层:由平流层顶至85千米高处范围内的大气称为中间层。
(四)暖层:暖层位于85-800千米的高度之间。
(五)散逸层:暖层层顶以上的大气,统称为散逸层。如果按空气组成成分划分大气圈层结构,又可将大气层分为均质层及非均质层。
大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气体,这些混合气体的组成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干洁空气:它的主要成分为氮、氧、氩,它们在空气中的总容积约占99.96%。此外还有少量其他成分,如二氧化碳、氖、氦、臭氧等。干洁空气是大气中的不变组成。
(二)水汽: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比较低,但它在大气中的含量随时间、地域、气象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很大,在干旱地区可低到0.02%,而在温湿地带可达6%。水汽对天气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悬浮微粒:悬浮微粒是指由于自然因素而生成的颗粒物,如岩石的风化、火山爆发、宇宙落物以及海水溅沫等。无论是它的含量、种类,还是化学成分都是变化的。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环境的现象。按污染的范围,大气污染可分为:局部地区大气污染,区域性大气污染,广域性大气污染和全球性大气污染。燃料的燃烧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石油工业和化工工业大规模的发展也增加了空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在农业方面,由于各种农药的喷洒而造成的大气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公认的综合性大气污染现象有:
(一)汽车尾气:汽车是近代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成分主要有CO,NO,HC,颗粒物和臭氧等。CO存在于所有燃烧器的尾气之中,它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CO浓度低时会使人慢性中毒,浓度高时则会导致窒息死亡。
(二)光化学烟雾:大气中的大气中的HC和NO等为一次污染物,他在太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发生化学反应,衍生出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混合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NOX是这种烟雾的主要成分.(三)酸雨:酸雨通常是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是大气污染现象之一.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大气中的SOX和NOX造成的.酸雨对环境有多方面的危害,会造成水域和土壤的酸化,损害农作物和林木的生长,危害渔业生产;腐蚀建筑物,工厂设备和文物古迹,也危害人类健康.因此,酸雨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四)温室效应加剧.温室效应是地球上生物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由于人口激增,人类活动频繁,化石燃料用量的猛增,加上森林面积因滥砍滥伐而急剧减少,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各种气体微粒含量不断增加,致使二氧化碳吸收反射回地面的长波辐射能增多,引起地球表面温度上升造成温室效应加剧,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变暖,会对气候,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五)臭氧层空洞几高层大气中由氧吸收太阳光紫外线而生成的臭氧.臭氧能吸收波长在220nm___230nm范围的紫外线.防止这种高能紫外线对地球上的生物造成伤害.近年来,人类活动使臭氧层变薄,乃至出现空洞.这意味着有更多的紫外线辐射到达地面,从而造成更大的破坏.1、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空气被各种有害物质污染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大气污染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密集、煤炭和石油燃料的迅猛增长而产生的。近百年来,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大气污染事件日趋增多,20世纪50~60年代成为公害的泛滥时期,例如: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等,不仅严重地危害居民健康,甚至造成数百、数千人的死亡。1.1二氧化硫、颗粒物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因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颗粒物等有毒有害的污染物急剧增多。空气污染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据统计,1990年全国煤炭消耗量10.52亿t,到1995年煤炭消耗量增至12.8亿t,二氧化硫排放量达2 232万t,超过欧洲和美国,居世界首位。1997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 2 346万t,比 1995年增加114万t,烟尘排放总量为1873万t,比1995年减少111万t。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燃用高硫煤,燃煤设备未能采取脱硫措施,致使二氧化硫排放量不断增加,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不严格控制,到2000年我国煤炭消耗量增长到15亿t时,二氧化硫排放量将达2 730万t。空气中二氧化硫的主要危害是刺激和腐蚀呼吸道黏膜,引起炎症和气道阻力增加,长期作用会导致慢性鼻咽炎、慢性气管炎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居民长期接触接近年平均浓度超过100 μg/m3的烟尘和二氧化硫;短期接触日平均浓度超过250μg/m3的烟尘和二氧化硫,能促使呼吸系统疾病加重,患者病情恶化。从我国全球大气监测资料分析,北方几个城市(沈阳,北京等)居民区大气飘尘年平均超过400 μg/m3,二氧化硫为100 μg/m3左右;冬季飘尘日平均浓度超过500 μg/m3,二氧化硫约为250 μg/m3,均明显地超过或相当于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恶化水平。
上海市分析了1974~1982年大气中二氧化硫与飘尘浓度和同期人群死亡率有显著的相关性。有些地区则是由于大气污染严重,致使儿童肺功能和免疫水平明显低于对照区。儿童免疫能力降低,易感染传染性疾患,使慢性气管炎患病率增加。有慢性呼吸系统疾患的儿童,成年后,又有可能导致慢性肺部疾病患。燃煤型污染物危害健康的现象,在一些污染较重的城市已明显引起呼吸道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增高。有文献报道,支气管哮喘、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求诊次数与周围空气中颗粒物污染水平有关。1.2 硫酸雾和酸雨
大气中二氧化硫可被氧化成硫酸雾,随飘尘直接进入肺泡。它的危害作用比二氧化硫大10倍。由二氧化硫排放引起的酸雨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已由80年代初的西南局部地区,扩展至西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部分地区,目前年均降水pH低于5.6的地区已占全国面积的40%左右。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危害居民健康;腐蚀建筑材料;破坏生态系统,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每年多达200多亿元,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最近,英国评论报导,英国每年有多达24 000人由于大气污染而早死,有大约相当于此数的人由于短期大气污染事故而住院。报道估计,由于颗粒物的影响而造成每年约8 000人早死,10 500人住院,二氧化硫的影响约为3 500人,臭氧的影响为12 500早死和9 900人住院。1.3 汽车尾气和光化学烟雾
监测分析表明,机动车辆排气型污染已代替煤烟型污染,成为城市主要大气污染源,并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发展。以上海为例,1995年上海市中心城区内机动车CO、碳氢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污负荷分别约占该区域内机动车和固定源排放总量的76%,93%和44%,如不采取措施,到2010年,机动车排污分担率将进一步上升至94%,98%和75%。
汽车尾气对北京市大气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1998年9月底至10月中下旬,北京出现多日的无风闷热天气,污染物不能扩散稀释,致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市民感到浓重的污染物刺激咽喉和眼睛,咳嗽、呼吸不畅。人们经历了环境污染之苦以后,痛感现在已经到了非治理环境污染不可的时候了,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也有重蹈工业发达国家污染事件的危险。北京市拥有各类汽车,1987年为42万辆,1997年已超过120万辆,10年间增加2倍。这些汽车给北京市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现在大气中有害物浓度是1987年的十几倍,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碳氢化合物、苯并芘和铅等。尤其是含有较高浓度的苯并芘和铅。苯并芘在体内是强烈的致癌物质。铅影响造血功能和神经功能,特别是影响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神经和智能的发育。碳氢化物、氮氧化合物和醛类等污染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相互作用,可以生成光化学烟雾,使毒性加剧。1.4 铅
汽车尾气的危害程度受汽油成分的直接影响。由易挥发、易爆的低沸点的石油分馏组成的汽油主要成分为辛烷,为提高汽油的抗爆性,通常添加一定量的四乙基铅,因此根据添加剂是否含有铅,将汽油分为含铅汽油和无铅汽油2大类。含铅汽油的汽车尾气中含有铅,它是一种有毒有害的重金属,扩散到大气中能随呼吸道进入人体影响身体健康。研究表明,铅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多系统的。对神经、血液和造血、消化、泌尿、生殖、心血管、内分泌和免疫等系统以及儿童的身体发育均有毒性作用,其中神经系统和血液-造血系统对铅最敏感。环境铅污染已成为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铅能够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有人估计血铅每升高10 μg,智高平均下降0.25。幼年时低水平的铅接触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神经行为方面的缺陷有关,应引起全社会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北京、上海等城市先后强制汽车使用无铅汽油,大气中铅的浓度明显下降,这对保障人群健康特别是儿童健康有积极作用。但是,这些方法虽然消除了汽车尾气带来的铅污染,却产生了新的潜在健康危害。目前无铅汽油中常用芳烃、烯烃、含氧化合物以及异构烷烃取代四乙基铅,主要有芳香烃类物质、甲基叔丁基醚、羰基锰和醇类等,这些新型汽油添加剂在增加汽油抗爆性的同时,提高了汽油的辛烷值,增加氧的含量,使汽油充分燃烧,降低了一些有毒有害气体排出,但不同添加剂的单独或混合使用无疑增加了汽油的成分,使汽车尾气的构成更趋复杂化。芳香烃类物质,尤其是苯具有诱变性,甲基叔丁基醚虽在急慢性动物实验及有关的遗传毒性试验均为阴性,但在美国的实际使用中,有人主诉一些神经行为症状。事物总是矛盾发展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因此要不断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1.5 大气污染的防治策略和措施 基本的策略应该是监测-干预-评价。第1步,通过对环境污染和人群健康的监测,掌握情况;第2步,针对问题制订对策,进行干预治理;第3步,对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再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此循环往复,将环境治理得越来越好,人群健康状也越来越好。应采取以下措施:
2.1 治理二氧化硫及酸雨污染
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了“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和酸雨控制区”综合防治规划;限制高硫煤的开采和使用;重点治理火电厂污染,削减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防治化工、冶金、有色和建材等行业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硫污染;大力研究开发二氧化硫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做好二氧化硫排污收费工作,运用经济手段促进治理;强化“两控区”环境监督管理。2.2 治理汽车尾气污染
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应该改进汽车工艺;研究开发环保型的汽车;研究发展汽油的代用品。针对机动车排气污染,加强机动车出厂管理,提高机动车整车性能;加强机动车落户管理;加强机动车运行及维护管理;改善道路设施;改变燃料结构,大力推广无铅汽油;向发达国家学习,大力研究、开发机动车尾气净化技术,安装先进高效的尾气净化装置。在交通管理方面,应进一步加强研究、发展公共交通事业,疏通道路,减少汽车怠速、慢速行驶的时间。
2.3 加强环境监测和人群健康监测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一些地方,大气污染水平及其不良的影响仍在逐年上升,有的地区大气污染甚至越来越严重。与大气污染有关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逐年上升,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制定切实有效的控制污染政策及措施势在必行。应该加强环境监测,除了监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一些公认的大气主要污染物,还要扩大监测范围,如对多氯联苯和二噁等危害很大的污染物的监测,同时应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毒理研究,宏观与微观的研究相结合,正确评估大气污染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加强环境卫生标准的研制。2.4 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知识教育
大气污染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日益恶化的生活环境,给人类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加强环保意识和环境卫生知识的教育,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应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去。根据大气污染物和存在状态,其治理技术可分为两大类: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控制。1.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又称处尘技术,此技术和设备及方法很多,各具不同的性能和特点.常见的除尘设备有以下几类:(1).重力沉将.(2).旋风除尘.(3).湿式除尘器除尘.2.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也有很多,归纳起来有:吸收,吸附,催化,燃烧,冷凝,生物膜分离,电子束等 结束语: 随着人口的增加,空气质量仍在不断恶化.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面积生态环境的破坏,酸雨面积的逐年扩大,城市空气质量的日益恶化以及全球性污染的出现使大气污染呈现了范围大,危害严重,持续恶化等特点.因此,从整体出发,统一规划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治理,有效地控制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实.综合防止大气污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制定综合防治计划,实现一控双达标.(2)进行工业结构调整,推行清洁生产.(3)改善能源结构,大力节约能源.(4)综合防治汽车尾气及扬尘污染.(5)完善城市绿化系统.(6)强化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管理。
第四篇:环境污染与保护论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关键词:环境保护;温室效应;臭氧层;固体废物污染;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环境污染与保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
上个世纪,人类社会的文明得到了飞跃的发展,科技飞速进步。人类用环境的代价换来了社会的进步。今天我们享受物质文明的时候,被污染的环境也同时在向我们索要代价。环境遭到的破环。已经达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当今世界环境污染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其中最显著的有以下几个 1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增加1倍,全球的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5~4.5℃。科学家预测,随着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大量增加,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2~5℃。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增强,将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有的科学家认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雪会部分融化,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使沿海的一些国家和城市被海水淹没。另外,随着气温升高,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也会发生变化,气候变化还会引起一些疾病蔓延,危害人体健康等。因此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2臭氧层遭破坏
臭氧层遭破坏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是人类活动使大气严重污染的结果。臭氧层遭破坏,使照射到地面上的太阳紫外线增多,严重损害地面上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并危害到海洋生物的生存。此外,还会使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异,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使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增多。据科学家研究,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照射到地面上的紫外线就会增加2%。80年代,科学家观测到南极上空的臭氧在每年的9~10月急剧减少。1985年公布的测量结果表明,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浓度大大减少,臭氧层“空洞”已扩大。1987年,科学家们又发现北极上空也出现了臭氧层“空洞”。3酸雨。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工厂、汽车、飞机等燃烧和石油、天然气,不断地向大气中排放硫和氮的百分比物造成的。酸雨的危害很大。酸雨降落河湖,会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和繁殖乃至大量死亡;酸雨降落土壤,会使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或森林生长并进而危害人体健康;酸雨还会腐蚀建筑物、桥梁、铁轨等。就连保存了多少个世纪的文物古迹、碑刻石雕等也会被酸雨腐蚀得斑驳脱落、满目疮痍。酸雨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巨大危害,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4固体废物污染
固体废物的堆放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主要有:①占用土地,损伤地表。越来越多的城市垃圾、矿业尾矿、煤矸石、工业废渣等侵占了大量土地,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妨碍了城市环境卫生,并且埋掉了绿色植物,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②污染土壤、水体、大气。堆放在地面的固体废物以及渗出物会改变土壤的成分和结构,有毒的废物还会杀伤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动物,降低土壤肥力。③危害人体健康。固体废物中所含的有毒物质和病原体,除了以大气、水体、土壤为媒介进行传播外,还会通过多种有害生物为媒介传播疾病,如传播鼠疫等。
而现代中国也正面临着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温室效应的主要祸首二氧化碳,我国就是世界第二大排放国,而目前二氧花硫的排放已是世界第一;土地沙漠化,世界上沙漠正已每年600万公顷的速度侵蚀土地,而我国每天都有500公顷的土地被沙漠吞食;水资源危机,作为世界21个贫水国之一的中国,全国600多座城市中,缺水的就有300多座; 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每年至少有50亿吨沃土付之东流;
我国的长江以南地区是全世界三大酸雨区,而全国酸雨面积占国土资源的30%;森林面积减少,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而我国年均消失天然林40万公顷且按近十年的平均采伐和毁坏森林的速度,到5055年将失去全部森林;与日俱增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已包围了我国三分之二的城市; 大气污染已使我国600多座城市的大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不到1%。据调查确认,城市中大气环境指数达到国家标准的只有40%左右,国土面积的30%以上有酸雨现象。据说造成酸雨的氮氧化物和硫磺氧化物等物质借风向流动,给日本及朝鲜半岛等上空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另外,还有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骤增占世界14%、严重的水质污染、水源不足、沙漠化的扩展、沙尘暴及黄沙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等诸多问题,可以说中国的环境污染已经陷入危机状态。
中国是一个在环境上回旋余地极小的大国,又是一个在全球资源、市场基本被瓜分完毕后崛起的一个后起国家。中国没有任何可能像某些先行国家那样,等到环境恶劣到极点后再来治理。但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别人走过的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的道路,中国不可避免的也会走一遭。
因此,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或为人类环境保护工作的转折点,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从全球来看生态环境破坏此环境污染更严重。冲破了就环境的狭隘观点,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协调人类与环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人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我们共同的未来》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综上所述,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48.[2]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第五篇:有关环境污染和保护的调查报告
有关环境污染和保护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了解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中人们对生活环境的保护意识,向人们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着高品质的生活,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被人们带回了家,似乎一切都非常得完美,不用担心了。其实不然,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开车出行,城市中的空气也变得越来越呛人,蓝天白云的景象似乎是一去不复返了。更加严重的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增多,太阳射向地球的光不能够及时地散发出去,导致整个地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产生了“温室效应”。据科学家的预测,人类若继续过量地排放二氧化碳,等到2050年,上海、纽约、东京、悉尼这些大城市都将被淹没!
并且,根据现在的数据,我国受到污染的河流已高达90%!黄河流域、辽河流域、松花江都已被严重地污染!其他的一些河流或多或少几乎都被污染了!
但是,似乎仍陶醉在高科技产品中的人们,真正地了解到了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吗?人们是否真的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型呢?
为此,我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发放给了小区里不同年龄段的居民,以了解各个年龄段的人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以及对于保护环境的重视程度。
三、调查方法
将调查问卷发放给小区里不同年龄段的居民,看看他们是否都意识到了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以及对保护环境的重视。然后在各个年龄段中各挑取5份,以便于更好地比较以及更准确地了解居民们的环保意识。本次调查将各个居民分为四个年龄段,分别是:四年级以下、相对来说没有一定认知水平的;五年级到高
三、相对来说有一定认知水平的;已经工作、相对来说最关心新闻;已经退休、相对来说比较关心新闻的。
四、调查时间
2009年8月8日
五、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的内容见附页1)
六、调查问卷的分析
共发放了40份,回收了40份,挑取了其中的20份。
1、在填写问卷的20个人中,除了3个二年级的小朋友认为环境污染的程度“不是很严重,但是也不可忽视”,其余的17人均认为现在的环境污染程度已经“十分严重”。可见政府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的介绍比较到位。
2、在填写问卷的20人中,他们都认为小区周围的环境“有受到污染,不过并不十分严重”。因为小区里有一条小河,虽然没有发出异味,但是河面却漂着一些生活垃圾以及许多浮萍。
3、在填写问卷的20人中,他们都认为保护环境“十分重要,需要人人参与”。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对环保的重要性宣传的十分到位。
4、在填写问卷的20人中,有3名二年级的小朋友、2名一年级的小朋友、2名初一学生、1名高一学生以及5名退休老人在平时做事时“偶尔会考虑到环保,不过经常会忘记”,只有2名六年级学生和5名已经工作的居民在平时做事时“有考虑到环保,并且做任何事都会先考虑是否环保”。从这里可以看出,四年级以下的小朋友之所以只是“偶尔会考虑到环保”,应该是因为老师与家长并没有给孩子灌输百分百要环保的概念;五年级到高三的学生中,只有2名六年级学生“做任何事都会考虑到环保”,应该是因为在小学的时候,作业相对来说较少,所以做事时可以考虑到其他东西,而初中与高中的学生可能是因为作业较多,所以做事时只是想着快点做完事好去做作业了,可能没有考虑到其他东西;已经工作的5位居民在做事时都会“考
虑到环保”,我想是因为已经工作的人在社会中担任着一种支撑、带头的作用,责任感很强,知识也相对来说比较丰富,所以环保的意识也最强;退休的老人之所以在做事时都只是“偶尔会考虑到环保”,是因为退休在家的老人做事第一考虑的应该是省钱,有些时候用不环保的东西反而比环保的更省钱,所以退休的老人只是“偶尔会考虑到环保”。
5、在填写问卷的20人中,四年级以下的5位小朋友以及5位退休老人都只是“听说过‘温室效应’,不过并不了解”,而五年级到高三的5位同学以及5位已经工作的居民都可以“用自己的理解正确地解释一遍‘温室效应’”。从中可以看出,关于“温室效应”的宣传,政府做得十分到位,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人,基本上都听说过“温室效应”,只不过五年级到高三的学生以及已经工作的居民相对来说是居民中知识水平较高的人群,所以对于“温室效应”非常得了解;而四年级以下的小朋友认知水平相对来说较低,退休老人记忆力又相对来说较差,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对“温室效应”并不是十分了解。
6、在填写问卷的20人中,都可以“举出1个市政府实行的有关环保的措施”。而20人中,每一个人都会说到每年一次的“无车日”以及每年一次的“公交周”,可以看出市政府所实行的“无车日”以及“公交周”,人们都亲身体验过了,并且对此印象还非常深刻。
7、在填写问卷的20人中,他们都对“公交周”以及“无车日”“表示赞成,虽然对出行不是很方便”。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无车日”和“公交周”的实行对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可是为了不再让“温室效应”加重,为了还能再看到蓝天白云,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所有的市民都对这些有关环保的措施表示赞成。
8、在填写问卷的20人中,四年级以下的5位小朋友对现在环境的污染程度“不担忧,他们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可以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小朋友的心中,只要一起努力,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可以看出他们对事情都抱有着乐观的态度。而五年级到高三的5位学生对现在的环境污染程度也是“不担忧,他们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
就可以了”。从这里看出,他们之所以这样认为,可能是因为在他们的想法中,只要有足够的知识与耐心,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包括眼下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已经工作的5位居民以及退休的2位老人对现在的环境污染程度“十分担忧,因为他们认为现在不光环境污染程度十分严重,而且还有许多人不重视”。从他们这样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这样认为,可能是因为他们相对来说是最关心国家新闻的人了,所以对整个环境问题有一个总的看法,而不是一味地认为事情总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剩下的3位退休老人都对这个问题“没有什么看法”,我想,应该是因为他们认为要对问题有一个完整的看法才可以有发言权,不能随着自己的想法乱发言吧。
七、分析结果
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已经意识到了目前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并且也都明确地知道环保是十分重要,需要人人参与的。而光认识到是不够的,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虽然每个人都明白环保需要人人参与,可是真的在做事时,调查的20人中能够首先想到是否环保的人连半数都不到。许多人都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时常会忘掉要环保,可见大家的环保意识并不是十分的强烈。而一些和环境有关的问题,大家都或多或少地知道一点,虽然有些并不是十分了解,但也明白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它会带来的后果,可见政府对这方面的宣传很到位。而有关一些政府实行的和环保有关的措施,虽然给大家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大家也都非常支持。不过对于环境的污染程度是否担忧,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虽然想法不一样,但是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保护环境,减轻环境的污染程度。
八、我的看法
1、政府对环境污染程度的介绍以及对环保的宣传都十分得到位,大家也都知道了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一些环保的事情应该从身边做起,不要老是只想着解决“温室效应”之类的大问题,而忽略了身边那些轻微的环境问题。毕竟再严重的环境问题,都是从轻微的开始。
3、老师以及家长都要灌输给孩子一个道理,就是“环保是人人参与的”并不是一个口号,并不是只要会说就好,并不是只要明白就
好,而是要真正地落到实处,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样才能发挥这句话真正的作用。
4、一些有关环境污染的问题,并不是只要多加宣传,让每个人都知道就行了。而是要在让每个人都知道的前提下,再让他们明白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和这个问题的后果。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一些环境问题,才能让人们都有一个环保的意识。
5、每个城市都要多实行一些有关环保的措施,当然,尽量要不影响的市民。如果必须要影响到市民的话,那需要在实行措施前先和所有的市民说明一下,让市民们明白这是为了环保而实行的。这样的话,也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因为每一个人都明白环保的重要性。
6、一些电视台可以多播放一些有关整个环境问题的报道,可以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到目前的环境问题以及政府采取的环保措施。这样有利于让人们树立起环保的信心,拥有环保的动力。
附页1:
调查问卷:
1、请问你认为现在的环境污染程度严重吗?()
A.十分严重B.不是很严重,但是也不可忽视
C.十分轻微,不值一提D、不是很清楚
2、请问你觉得小区周围的环境有受到污染吗?()
A.有受到污染,并且挺严重的B.有受到污染,不过并不十分严重
C.没有受到污染D.不是很清楚
3、请问你觉得保护环境重要吗?()
A.十分重要,需要人人参与B.挺重要的,不过不一定要人人参与
C.不是很重要D.没什么看法
4、请问你平时做事有考虑到环保吗?()
A.有,我做任何事都会先考虑是否环保
B.偶尔有,不过我会经常忘记
C.没有,我认为这并不十分重要D、不记得了
5、请问你知道什么是“温室效应”吗?()
A.知道(用自己的理解解释一遍)B.听到过这个词,不过不是很了解
C.不知道
6、请问你能举出1个杭州市实行的有关环保的措施吗?()
A.能(举出1个例子)
B.不能,不过我听说过杭州市实行了一些有关环保的措施
C.不能,我根本不知道杭州市实行了一些有关环保的措施
7、请问你对你刚刚所举出的1个措施报什么态度?()
A.十分赞成B.赞成,虽然出行不是很方便
C.不赞成,对市民出行造成了太大的影响D.无所谓
8、请问你对目前的环境污染程度担忧吗?()
A.不担忧,我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可以了
B.不担忧,因为现在的环境污染程度并不严重
C.担忧,因为现在的污染程度不光严重,而且许多人还不重视环保
D.没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