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综合测试B

时间:2019-05-14 06:28: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综合测试B》,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综合测试B》。

第一篇: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综合测试B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综合测试B

(分值:100分时间:45分钟)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_

一、找一找(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你把它找出来,每题3分,共60分,请试着在20分钟之内完成)

1.鸦片战争爆发时,清朝在位的皇帝是

A.乾隆帝B.嘉庆帝C.咸丰帝D.道光帝

2.领导中国军民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的民族英雄是

A.魏源B.林则徐C.道光帝D.龚自珍

3.鸦片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B.虎门销烟

C.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D.定海之战

4.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5.“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其著作中提出来的 A.《四洲志》B.《瀛环志略》

C.《海国图志》D.《英吉利小志》

6.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圆明园是被哪些殖民强盗烧毁的 A.日俄B.八国联军C.德日D.英法

7.在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多的国家是

A.日本B.英国C.俄国D.德国

8.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B.攻占长沙

C.攻占南京D.永安建制

9.洋枪队头目华尔是在哪次战役中被太平军击毙的 A.青浦战役B.慈溪之战

C.苏常之战D.太仓战役

10.太平天国的都城是

A.北京B.天津C.天京D.上海

11.清朝奉命讨伐入侵新疆的阿古柏的爱国将领是

A.左宗棠B.左宝贵C.冯子材D.葛云飞

12.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A.1871年B.1875年C.1881年D.1884年

13.哪一次战争标志着日本近代侵略中国大陆的开始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黄海海战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

A.丁汝昌B.邓世昌C.刘步蟾D.李鸿章

15.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A.黄海海战B.丰岛战役C.大连、旅顺战役D.威海卫战役

16.苏州是在哪个条约中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7.《马关条约》中哪项条款的签订打开了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的大门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C.开放沙市、重庆、杭州等为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8.义和团运动最早兴起的地点是

A.山西B.安徽C.山东D.湖北

19.率领八国联军最早进犯中国的海军中将是

A.西摩尔B.瓦德西C.克林德D.康格

20.什么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二、辩一辩(试分析下面的观点,并给出你的看法,每题10分,共20分,请试着在10分钟之内完成)

1、在“鸦片战争的烽烟”这一课中,同学们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展开了争论。有的同学说,如果中国的边防官员不徇私舞弊,使鸦片无法大量地流入中国,也许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了;有的同学说,如果林则徐禁烟的手段更灵活些,比如用钱买下鸦片后再销毁,让别人找不到借口,鸦片战争也就爆发不起来了„„

你认为他们讲的对吗?在你看来,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有哪些呢?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又具有怎样的地位?

2、倭人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购置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撤手举办,遂觉稍行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李鸿章

李鸿章说的是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失败的原因。结合你了解的历史史实,想一想,你认为他说的对吗?为什么?

三、想一想(综合你所学的知识,给出下面问题的答案,每题10分,共20分,请试在15分钟之内完成)

1、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2、请你结合第一单元我们学习的内容,讲一讲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探索训练(C)]

1、看看说说:

“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①材料中的“夏宫”是指什么?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

②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

2、填填做做:

①在图中方框内填写出《南京条约》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这些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②在图中方框内填写出《南京条约》的签订地点。

③在图中方框内填写出《辛丑条约》中,西方列强驻华“使馆区”所在的城市。

3、百家争鸣:

《马关条约》签定后,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不怕倭寇来,只怕中堂反”的歌谣(反:背叛祖国);也有人说日本之所以“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之狼狈为奸也”。你是否同意这些观点?你对李鸿章其人怎么看?

4、真情体验:

林则徐组织了虎门销烟,振奋了民族精神;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抗击,体现了顽强抗争的民族气节。请根据你所了解爱国英雄的成长历史,①写出一个成功的公式,公式中成功的因素不能少于三项,并对你所书写的公式作简要的说明。

②在你的成长经历中,你已具备了所写公式中的哪些优秀品质?

③在你成长的道路上,还缺乏哪些成功因素?你打算如何来培养?

5、历史论坛:

19世纪中后期,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重大抗争,你知道哪些?结果怎样?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比一比谁的演讲最精彩。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综合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

1、A2、B3、C4、A5、C6、D7、C8、A9、B10、C

11、A12、D13、C14、B15、D16、C17、D18、C19、A20、D

二、辩一辩

1、不对。原因: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和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顽强抵制了英国工业产品的倾销。因此,英国想方设法要打开中国市场,因此,维护鸦片贸易只是借口,无论有没有中国销毁鸦片一事,英国都会发动这场战争来打开中国市场。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不对。李鸿章认为认为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要矛盾是武器的落后,但实际上清政府的腐败,入战前不认真做准备,战时极力“避战自保”,有些官兵贪生怕死,慈禧太后大搞万寿庆典、挪用海军军费等才是主要原因。

三、想一想

1、①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战争的性质一脉相承:对于英法来说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进行的是正义的自卫战争。

③结果相同:中国战败,被迫签定不平等条约。

2、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探索训练(C)】

1.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

2.广州、福州;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南京;北京;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以上观点不完全正确。李鸿章大办洋务,开办军事工业,也有抵抗外国侵略的一面;《马关条约》的签订并非李鸿章一个人造成的,而是由于整个清王朝腐败无能,但他对北洋海军的覆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成功=勇敢+勤奋+毅力;我已具备了勤奋的优秀品质,也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但有时做事还缺乏毅力,每天我要给自己订一个计划,严格要求自己按时完成计划中规定的任务。(本题可由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5.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反抗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定及其影响。

中国近代史1—14课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答案

****** 1、2008年6月1日,我国首部《禁毒法》开始施行。历史上,哪一次禁毒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A、虎门销烟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运动D、抗日战争

2、小明同学在课本剧中扮演“虎门销烟”的领导人,他所选择的台词是()

A.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B.重新弱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C.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D.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3、2008年8月,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中国北京成功举行。130多年前却有外国军队侵入了北京城并放火烧毁了圆明园,这外国军队是()

A、英国军队B、法国军队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

4、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一工厂,这一是在()

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中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D、甲午中日战争后

5、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这里的两度昆明劫发生在()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6、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完成了他一生中签订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两个月后,在北京病死。下图是李鸿章在签订这一条约时的情景。这“最后一个”条约是指()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D、“二十一条”

7、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以“自强”为目的的运动是()

A、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C、百日维新D、洋务运动

8、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括()

①民权主义②民主主义③民生主义④民族主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功绩突出地表现在()

A.结束了封建帝制 B.改变了社会性质C.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D.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10、“七一”来临,其社区要上网查阅中共有关史实出一期板报,请你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关键词()

A、1919年 中共成立 B、1921年 中共“一大”C、1945年 延安D、1949年 北京

11、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诗:“四十年前会相逢,南湖泛舟语从容”诗中的“会上”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A.领导工人运动 B.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C.建立民主共和国D.发展社会生产力

12、“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诞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3世纪初期,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

A.五四爱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4、根据下图中王小丫的提示,你的正确选择应该是()

A、武昌起义B、秋收起义C、南昌起义D、井冈山会师

15、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

A.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B.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C.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D.戊戌变法的失败

16、.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组织强学会 C.鸦片战争失败 D.兴中会的成立

17.很多同学看过《秦始皇》《汉武帝》等历史剧,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8.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是()A.鲁迅 B.胡适 C.陈独秀 D.李大钊

19.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宣扬“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是()

A.李大钊 B.鲁迅 C.毛泽东 D.陈独秀

20.《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和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沪浙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

A.开天辟地 党的建立 B.遵义会议 生死攸关C.延安精神 革命圣地 D开国大典 国旗飘扬

21.有一座城市,中国的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的征程。它是()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重庆

22.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哪些军阀()

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23.张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是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请你指出他爷爷当年参加的是()

A.新四军 B.中国工农红军C.八路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24.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上风 D.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25.小虎为井冈山市“红色旅游推介会”撰写宣传语,正标题是“天下第一山”他想拟一副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五四运动发源地 B.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敌后抗日根据地总后方 D.改革开放的窗口

二、非选择题

26.上海有位历史教师邓玉平,为了缅怀当过红军的父亲,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她循着父亲当年的足迹重走了长征路。是什么力量,吸引支撑着邓玉平这样去做?她说:“重走长征路,就是在走近心中珍藏已久的渴望,就是要在平凡的日子里寻找一种伟大的精神,就是要在理想和信仰的征途中,去感悟生命的意义。”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学参考》:

(1)当年导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2)如果邓玉平老师沿着中央红军长征的足迹,下列内容排列正确的是__________。

①泸定铁索桥 ②红一方面军翻过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③遵义会议会址④甘肃会宁城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

(3)从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到三大主力会师,红军走完________里长征,用了____年。

(4)你认为邓老师重走长征路,所寻找的伟大精神是什么?

(5)在长征中,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什么?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27、中国近代化是当今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先进分子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在1919年以前,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由学习本文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展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举出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第一步中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2)1919年以前,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方面与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3)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他们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什么?

(4)请说出1919年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

28、“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是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不触及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改良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分别指的是中国近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什么?

(3)概括指出“中国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得以完成的最主要原因。

29、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上述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运动?

(2)该运动的性质是怎样的?上述材料中的哪句话能体现这一性质?

(3)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4)此事件表现中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我们应该学习青年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

30材料一: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材料三: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任何反帝活动;③从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一律拆毁,允许列强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沿线要地驻兵;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请写出这三个条约的名称及其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分别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条约:《 》,影响:

材料二条约:《 》,影响:

材料三条约:《 》,影响:

3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举出四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各一人)。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各有何进步意义?

第二篇: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专题

考点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转载)

〖课标链接〗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5)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华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6)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知识回顾〗

一、鸦片战争

1、林则徐虎门硝烟

(1)背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巨大危害

(2)过程:1839、6,缉拿烟贩,缴获鸦片110多万千克,在广州虎门海滩销毁

(3)意义: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2、中英《南京条约》1842、8

(1)内容:割地(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埠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

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税款)

(2)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

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

2、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1)1858年《爱珲条约》: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2)1860年《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

(3)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4)19世纪80年代《改订条约》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1860、8,青浦战役,太平军大败洋枪队华尔

(2)1862年,慈溪战役,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4、左宗棠收复新疆

(1)原因:19世纪60年代,中亚地区浩罕汗国阿古柏入侵新疆,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中国西北边疆出现危机。

(2)经过:1875年,左宗棠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1881年中俄双方签约,中国收回伊

5、新疆建省:1884年

三、中日甲午战争

1、《马关条约》 1895年 李鸿章 伊藤博文

(1)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彭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增辟通商口岸等

(2)影响: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致远舰管带邓世昌:黄海大战 民族英雄邓世昌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经过: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天津向北京进犯。夺取大沽炮台,又攻占了北京。

2、《辛丑条约》

(1)内容:①经济上,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保;②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住。

(2)影响:①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②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备考建议〗本考点应注意的几个重要战争——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及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了解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事迹。

〖点击中考〗

1、(2003年济南)下列叙述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考点:鸦片战争的影响。本考点多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思路:本题考查对重要历史结论的识记、理解和判断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可得出答案。

答案A

评注:对于此类问题,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即可解决。

2、(2005年江苏泰州市)《南京条约》的内容中,破坏中国关税的条款是()

A、赔款2100万两 B、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C、割香港岛 D、英商进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考点:《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本考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思路: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经分析可知只有D项与关税有关。

答案:D

评注:对于此类问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如本题中的“关税”,在对选项进行分析,与此有关的就是正确答案。

3、(2005年湖南湘西自治州)甲午战争中,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清军将领是()

A邓世昌 B李秀成 C左宗棠 D张之洞

考点: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战役。此类题多以选择或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思路:本考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辨能力。回顾所学知识并加以分辨选项便知,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将领,左宗棠收复新疆,张之洞创办洋务,故答案为A 解答:A

评注:此类题应注重对题干的分析和对选项的识辨。

4、在近代史上造成北京城的珍宝大量流失的侵略战争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本考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思路:选项所列四次侵华战争,只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攻占北京,于是排除①③项,可得答案为C 解答:C

评注:对于此类题,可采用排除法先排除干扰项,然后通过对知识的再认再现确定正确答案。

5、(2005广东)2005年6月,《林则徐生平史迹与禁毒展览》在福建博物院举行,与该展览

主题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硝烟 B维新变法运动 C洋务运动 D收复新疆

考点:林则徐虎门硝烟,此类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思路:根据提干可反馈出和林则徐有关的历史事件,排除BCD可得出答案A 解答:A

评注:本题考查重要历史事件的识记和辨析能力,通过排除可选出答案。

6、(2005黄冈)阅读材料

史料一:春愁难谴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引用丘逢甲《春愁》

史料二:……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摘自初中语文第三册 余光中《乡愁》

请解答下列问题:

(1)史料一中,为了何事“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指的是哪一年?

(2)史料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今年两岸关系中出现了哪些重大事件?(任举一例)

考点:本题为一道综合性试题,通过对《马关条约》内容的考查为切入点,紧密联系时政,又具有较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思路:通过对“去年今日割台湾”的分析可反馈出甲午战争这一历史事件,再联系时政便可得出答案。

答案:①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1895年 ②渴望两岸亲人团聚,盼望两岸统一。中国颁布《反分裂国家法》;连战访问大陆;宋楚喻访问大陆;(任答出一项即可)评注:对于此类材料分析题,应注重对材料所提供信息的分析和反馈。

〖考题预测〗

1、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历史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

①邓世昌

②曹汝霖

③张学良

④林则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清朝历史上的康熙帝和林则徐都()

A坚决维护民族利益 B打败了沙俄侵略者C严厉禁止鸦片泛滥D促进了台湾的发展

3、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允许日本投资办厂

C、给与日本巨额赔款 D、增开新的通商口岸

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弹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晚清明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刘铭传 D左宗棠

5、哪一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规定中国人不准居住的在东交民巷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资本输出是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的重要手段。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明确规定允许列强进行资本投资、开设工厂的是()

A、《黄埔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我们缅怀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常常会想起他说过的一句话是()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封候非我意,但愿少海波平D、为天下人谋永福

9、“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此联是为哀悼一位清朝将领而写,这位将领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关天培 D、左宝贵

10、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屈辱与抗争》这个主题,要编写历史剧《北洋水师》。小明同学提供了一些素材,其中有三处与史实不符。请你逐一列出,并加以改正。

19世纪60年代,主张“民主”与“科学”的洋务运动兴起。洋务运动后期,李鸿章创建了北洋海军。1894年,北洋水师与英国舰队展开激战,致远舰全体官兵在管带关天培的指挥下,英勇作战。最后,舰上二百多人壮烈牺牲,北洋水师受到重创。

错误一:

改正:

错误二:

改正:

错误三:

改正:

11、图示显示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几次外国侵华战争的概况,请你将下面给出的历史事件前的字母符号,填到相应的空格处。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E.甲午中日战争

12、在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海军实力,尤其是北洋海军实力与日本相当,但战争的结果却是北洋水师全军覆灭,有人认为失败是必然的,你认为呢?请说出你的理由?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

材料二: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林则徐认为鸦片的主要危害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

第三篇: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单元测评

本课教学重点是讲述鸦片作为特殊武器的作用,让学生明白鸦片是一种杀人不见血的武器,让学生体会到鸦片能毁了一个人,能毁了一个家,更会毁了一个国。中国的近代史,既是一段屈辱史,又是一段抗争史,还是一段探索史。

一、选择题

1.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我国政府往往在6月3日开始禁毒宣传月活动。它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着直接的关系()

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只要能准确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时间是发生在1839年6月3日,就可以直接选择正确答案为A项。这是一种以往事带今事的记忆方法,学习时要注意运用。答案:A 2.以下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A.割占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中国开埠通商 D.领事裁判权 解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以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四个备选项中,只有C项最符合题意。答案:C 3.(2010安徽课改实验区模拟)1856年初,一个英国商人不可能做到的是()A.到广州经商

B.在上海租地建别墅

C.在杭州持刀伤了一名中国人,杭州法官拿他没辙 D.从上海出发坐轮船去重庆销售英国商品

解析:1856年之前,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而开放重庆为通商口岸是1895年的《马关条约》。答案:D 4.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网上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选择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他的正确答案应是()A.《瑷珲条约》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中国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内容的掌握情况。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割占了我国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故A项是正确的。而《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北京条约》割占了香港九龙司地方一区;《辛丑条约》没有割地内容。答案:A 5.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清政府的军事组织不力B.清军装备落后 C.英国“船坚炮利”D.清朝腐朽衰落

解析:A、B、C三项都是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重要原因,但这只是表面现象。鸦片战争开始后,中国在军事上处于劣势。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一味妥协退让,都表明了清政府的腐朽落后是导致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答案:D 6.近代历史上最先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日本D.俄国 解析: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而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的国家是英国,故答案是B项。答案:B 7.右图是一场战争后留下的建筑物残迹,它记录着列强在近代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结合图片的特点可判断此建筑物应是圆明园的残迹,结合教材内容可知,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犯下的滔天罪行。答案:B 8.进步思想家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的思想是()A.“自强、求富”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民主、科学”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解析:“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张。答案:B 9.坐落在山东威海的甲午中日战争纪念馆所纪念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关天培C.左宗棠D.邓世昌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信息“甲午中日战争”,推断此人与这场战争有关。其中林则徐是虎门销烟;关天培是鸦片战争中的抗英英雄;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壮烈殉国,他殉国后,山东人民在黄海边的成山角之巅为其建祠塑像,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 10.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D.甲午中日战争后

解析:材料隐含的条件“允许在通商口岸办厂”与《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是一致的,据此可推断这事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答案:D 11.下列发生在1901年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南京条约》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签订

解析:A项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B项《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C项《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D项《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

答案:D 12.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A.向外国侵略者借师 “助剿”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内地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限制条件“完全沦为„„工具”。根据清政府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判断,应是《辛丑条约》的签订,而上述所列选项中只有D项是《辛丑条约》中的内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下面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若干重大事件及其历史影响,它们之间的发展顺序和因果关系构成了中国近代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线索,请按顺序把相关数字填入空格内。

①甲午中日战争 ②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鸦片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辛丑条约》 ⑥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⑧《南京条约》 ⑨《马关条约》 解析:①甲午中日战争发生于1894年;丑条约》签订之后,即1901年后;③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1900年;⑤《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⑥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是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即1895年后;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即1842年后;⑧《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1895年,据此可得出正确答案。该题也可根据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答案:③→⑧→⑦→①→⑨→⑥→④→⑤→②

14.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林则徐

左宗棠

邓世昌

(1)请就他们的英雄业绩拟写2~3句解说词。

(2)对比他们生活时代的中国和世界,分析当时中国社会危机出现的原因。(3)他们的英雄事迹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在和平年代的今天,你认为学习这种精神最好的行动是什么?

解析: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许多英勇抵抗外来侵略,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和积极寻求救国救民道路并为之奋斗的进步人士,对于他们各自历史事迹的掌握,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结合他们的背景记忆他们的事迹,第(1)(2)问就解决了,答题时注意答案的简洁性。第(3)问考查了情感价值观,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此题不必拘泥于答案,只要能围绕爱国主义精神、立志成才、建设祖国等方面谈出自己的体会即可。参考答案:(1)林则徐:民族英雄,领导禁烟运动,表现出抵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或积极倡导向西方学习,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左宗棠:率军收复了新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邓世昌:民族英雄,甲午中日战争中英勇不屈,以身殉国。

(2)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殖民主义东来。(3)爱国主义精神。(或不畏强暴,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等内容均可)行动:勤奋学习,练好本领,建设祖国。15.阅读下列材料:

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请完成:(1)“危机加剧”是因为“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引起的吗?为什么?(2)马士认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目的的实质是什么?

解析:林则徐禁烟只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一个借口,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想打开中国大门,进入中国内地倾销商品。明确了这一点,此题也就不难回答了。

参考答案:(1)不是。“危机加剧”的原因是英国坚持鸦片贸易,破坏中国的禁烟运动。(2)马士以为鸦片战争是“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实质是英国要侵略和掠夺中国。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材料三: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通州沿线的炮台,允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 请完成:

(1)材料一、二、三指的是什么条约的内容?(2)从这些条约中可以看出中国社会性质有什么变化?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要结合三段材料的内容,联系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三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来分析。回答时注意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参考答案:(1)材料一、二、三分别指的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它们分别是在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签订的。

(2)三个条约的签订分别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7.阅读下列材料: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文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列举两例。

(3)针对中国19世纪末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解析:此题要求归纳19世纪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解答时注意抓住时间限制“19世纪”及战争的特点“灾难性战争”,联系所学知识综合回答。第(3)问考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参考答案:(1)“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2)“反入侵”的斗争有太平天国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斗争、左宗棠抗击沙俄收复新疆的斗争等。

(3)略。(提示:可从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富于反抗精神等方面来谈,也可从“落后就要挨打”等方面来谈)

18.假如你是一位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人士,你能为因落后挨打而日益衰落的中国提出较为理想的救国方案吗?试阐述你的救国方案。(提示:内容可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综合和表述历史事件的能力,特别是强调情感体验。这也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不必拘泥于答案,结合当时的背景,允许发表多种见解。参考答案:废除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外国先进军事技术;创办民族工业;改革教育制度,培养近代化人才;大力提倡民主、科学等。(此题为开放性题目,以上诸条,只要答对其中五条即可。除上述要求外,如答其他且言之有理也可)文章

来源 莲山课 件 w w w.5 Y K j.Co M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

第四篇:列强入侵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练习

列强入侵和中国人民的抗争(2012年中考专题)

1、(潍坊)22.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1)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运动倡导者的梦想”带来的积极影响。(4分)作者认为“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这一观点是否正确?(1分)简要说明理由。(2分)材料二 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同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20多位教授、作家梦想未来的中国是一个没有阶级压迫的平等社会;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94岁高龄的马相伯梦想:“未来的中国,乃民治的国家,法治的国家。”„„—《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2)据材料二,人们提出了哪些“新年梦想”?(3分)当时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新年梦想”?(2分)材料三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费正清《观察中国》

(3)材料三中“两种梦想”,今天正在变为现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实现第二个“梦想”所采取的措施。(4分)(4)中国人的梦想,生生不息、永无止镜。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2)

2、(泰安)62.(lO分)中国近现代史展现了一幅中国人民从屈辱走向探索,从探索走向复兴的画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一 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上签约的场景 图二 1900年炮火燃烧下的北京城(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是中华民族屈辱的缩影和见证,它们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二 在中西近代化探素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 „„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 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2)材料中提到了中国近代前期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它们分别是指近代化起步阶段的哪些重大事件?(4分)材料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胡锦涛在庆祝建党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探索的“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道路是什么?(1分)

(4)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1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请概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分)

3、(枣庄)11.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终于使苦难的中国迎来了曙光。请回答:

(1)从“虎门销烟”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并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等史实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即“五四精神”)为核心内容,以一批先进青年和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伟大运动。”(2)历史上哪些杰出人物的活动体现了“五四精神”?(3)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4、(六盘水)

(一)勿忘国耻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上图是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情景 材料二 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均战败,显示了洋枪洋炮的厉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在联合外国人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人进一步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国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

材料三 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1)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场战争?(2分)(2)材料一反映了《 》签定的情景。(2分)材料三中让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的条约是《 》。(2分)

(3)材料二中“为维护清朝统治”,统治阶级开展的一场自救运动是什么运动?(2分)(4)材料一、三涉及的两个条约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5、(福州)29.(12分)以下是有关中国近代史知识的学习卡片,请你根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卡片一:主题:列强的侵略

卡片二:图四:辛亥革命十周年 图五: 新青年

(2)卡片二中图4邮票所纪念的历史事件是。(2分)以图5杂志为主要阵地的历史事件是。(2分)

(3)请你根据图

4、图5的内容,写出卡片二的主题。(2分)

6、(东营)27.(12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历史十五讲》

(2)“学习西方”——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分别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活动?(2分)

7、(南宁)36.(10分)近代以来,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不断发生,这种碰撞对东西方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同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8世纪末,中国和英国发生了一次直接碰撞,马嘎尔尼使团来华请求通商,但遭到乾隆皇帝的拒绝。这时的清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个政策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什么危害?(3分)

(2)19世纪中期,英国的工业文明用武力与中国的农业文明发生激烈碰撞,这次碰撞始于哪一年?中国的社会性质因此发生什么变化?(2分)

(3)有史学家认为,18世纪英国文明出现于印度次大陆时,首先是以掠夺者的形象出现的。请列举一个能证明上述观点的史实。(1分)

(4)在文明的碰撞中,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在民主政治方面进行过哪两次重要探索?而西方又从碰撞中获得了哪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4分)8、35.材料阅读题(6分)材料一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竞相在中国建工厂、设银行、修铁路、开矿山,大量输出资本。

材料二 1897年梁启超担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谭嗣同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等人筹办内河轮船公司、开矿、修筑铁路等新政。

⑴材料一中出现的现象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有关?请说出其相关内容。(2分)⑵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在经济、教育方面的主张。(2分)

9、(山西省)19.实现民主权利、争取民族独立,是近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双重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近现代历史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进行英勇斗争,探索着本民族的复兴之路。

材料 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野蛮入侵„„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有的深重灾难。—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说出中国近代史上,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有的深重灾难”的重大历史事件。(3分)

(2)请用你所熟悉的史实,说明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和影响?。(3分)

(3)中国和印度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当今世界,又共同迈入“金砖五国”的行列。请联系中印近代、现代的相关史实,说说“民主权利”“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4分)

10、(滨州)27.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引自《复兴之路》

(1)给大清国带来了些许新的气象的是什么运动?(1分)分别举出军事工业、新式海军各一例。(2分)材料二 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当北洋水师“致远号”的桅杆在黄海水域的波涛中沉没,国内民族危机空前高涨。一批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开始挑起对民众进行启蒙的重任,探索实现救国自强的道路。

(2)

19、20世纪之交,中国知识分子为实现救国自强,进行了怎样的探索?(1分)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1 材料三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

(3)改革开放战略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1分)在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改革?(1分)在农村进行的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4)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过程,经历了哪三个步骤?(3分)

11、(南充)3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19世纪六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

材料二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请回答:

(1)中国近代化探索开端是哪一事件?前期创办的企业性质是什么?(2分)

(2)中国近代化探索中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是哪次革命?指导思想是什么?材料中反映“1921年”社会现象的大事是什么?(3分)

(3)据材料一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中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有何变化?(1分)

12、(湘潭)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

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治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会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哪一派别的主张?(1分)说出一个该派别为“学习外国利器”而兴办的企业名称。(1分)

⑵请对李鸿章所属派别的努力做简要评价。(至少答出2点,2分)⑶材料二中康有为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问题上与李鸿章有何异同?(4分)⑷康有为的设想能否使中国富强?请举出一例予以说明。(2分)

13、(安徽省)15.中国近代化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材料一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⑴请指出先进的中国人为解决“器物”、“制度”、“文化”的不足分别进行了哪些探索?(4分)材料二 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⑵胡适等为解决“文化”上的不足,学习“西洋近代文明”的主张有哪些?(4分)你如何看待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东洋旧文明”的态度?(2分)

14、(2012随州)30.(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使中国逐步走向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自救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道路中的两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2分)

(3)材料三所述“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什么历史事件为开端?中国“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

(4)依据上述材料字结合所学知识字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至少写出两点字2分)

15、(贵港)28.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众多仁人志士积极探索,历经曲折,中华民族逐步走向复兴。请回答:

(1)什么事件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分)在近代化进程中,美国主张利益均沾,共同掠夺中国的政策是什么?(1分)

(2)三民主义中除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外还有哪一个主义?(1分)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什么样的总方针使我们的国家走向富强?(1分)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异军突起”的重要力量是什么?(1分)

(5)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作为中学生的你应该怎样付诸行动?(1分)

16、(玉林)15.近代中国社会,在前辈的不断探索和努力下,各方面都在不断进步。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搜集 ①汉阳铁厂 ②严复及其著作③康有为等主张设议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创办报刊,训练新式军队等.④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⑤这场运动是“政治变革完成之后的一场思想文化补课”。【问题探究】

(1)材料①的工业是在哪一场运动中创办的?该工业体现了这场运动倡导者提出的什么口号?(2分)(2)材料③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所提出的主张,哪一个没有在变法令中得以体现?(2分)(4)材料④说明了什么?(2分)(5)材料⑤中的“这场运动”指什么?为什么说它是“思想文化补课”?(2分)(6)结合以上材料和事件,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史的整体认识。(2分)

17、(常州)32.阅读下列材料:

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历史,既是屈辱的历史,也是抗争的历史,探索的历史,要解决的问题是独立、民主、富强,即反帝反封建和实现近代化(现代化)。近代社会的变革,不论是对外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还是对内的维新、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1)据材料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

(2)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由传统社会逐步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重大变革?最终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民族独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3分)

18、(青岛)37.阅读下列材料:

(1)先贤们为“师夷长技”发起了什么运动?(1分)

(2)哪一历史事件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1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建立于哪一年?(1(3)材料中提到的“请来德、赛两位先生,挥动科学、民主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是指哪一历史事件?(1分)

(4)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近代化探索充满了艰辛。回首这一历程,你有何认识?(1分)

19、(云南省)27.(12分)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和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一次变法开始了,其主要内容是: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推行县制„„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这次“变法”是战国时期哪一次著名的变法?(1分)这次变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

20、(长沙B卷)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矣,未可谓之变政;改官制,变选举,可谓之变政矣,未可谓之变法。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康有为

材料二:乃天不弃此优秀众大之民族。其始也,得欧风美雨之吹沐。其继也,得东邻维新之唤起。其终也,得革命风潮之震荡。遂一举而推覆异族之专制,光复祖宗之故业,又能循世界进化之潮流,而创立中华民国。——孙中山《民权初步》

(1)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说:1895年,康有为、孙中山和张謇各自作出了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据上述材料,指出他们各自选择的救国道路有何不同?(6分)他们是在怎样的共同背景下作出这一选择的?(2分)

(2)有人认为,康有为、孙中山和张謇选择的救国道路虽各有不同,但却殊途同归。请问:三人选择的救国道路本质上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

21、(黔南州)42.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三大伟人,在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都作出了巨大贡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性质及其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2分)

⑵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在哪一次会议确立的? 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在什么会议上形成的?这次会议确立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他又提出什么构想?(3分)

22、(烟台).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在中国历史上,直到清朝晚期才开始颁布正式的、现代意义的国旗。从此至新中国成立,我国使用过的国旗,分别 为黄龙旗、五色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和五星红旗。(12 读左图,黄龙旗:1889年5月26日出使美国的清政府大臣张荫桓奏请定长方形黄色龙旗为国旗。旗面黄色为满族的代表色,旗上的龙则象征着皇帝。1900 年在全国悬挂,直至清朝灭亡。

(1)黄龙旗在全国悬挂之际,正值国家危难之时。这里的“国家危难”主要表现是什么?(2分)下面是中华民国时期两面不同的国旗,这两面旗帜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曾十分的鲜亮过。五色旗(五色依次是红、黄、蓝、白、黑)、青天白日满地红旗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大总统,以其为国旗 以其为“国旗”

(2)五色旗取代黄龙旗,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什么战争的胜利,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成了中华民族洗刷百年耻辱的历史见证?(4分)

(3)读左图,1949年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华丽转身。这次“华丽转身”的标志是什么?“华丽转身”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 

(4)著名歌星孙楠所唱的《五星红旗》:“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我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让人心潮激荡。请你回忆一下有哪些五星红旗飘扬的画面,让世界都为之敬仰?试举两例说明。(2分)

1、(1)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4分)观点:正确。(1分)理由: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2分)(2)梦想:实现社会平等;实现民族团结;实现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答对三条即可)原因:社会存在阶级压迫;国家处于内战状态;日本扩大侵略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缓慢;(3)措施: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进行社会改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言之有理,答对二条即可得4分)(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答案只要符合“中华民族振兴”的主题即可得2分。

2、(1)图一: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图二: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学技术:洋务运动。(1分)学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2分)学思想:新文化运动。(1分)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1分)(4)三大改造的完成。(1分)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2分

3、(1)闭关锁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康有为领导戊戌变法。(言之有理即可)

(4)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 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1)鸦片战争(或第一次鸦片战争);(2)《南京条约》;《辛丑条约》;(3)洋务运动;

(4)鸦片战争(或《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或《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5、(1)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②(马关条约)(2分)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分)

(2)辛亥革命(2分);新文化运动(2分)(3)近代化的探索

6、答案要点:(2)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3)民主、科学。(2分)

7、(10分)

(1)闭关锁国;使清政府即看不到 也看不到 使中国在。(3分)(2)1840年;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3)克莱武占领孟加拉后把国库洗劫一空。(1分)

(4)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原料、海外市场、资金财富、劳动力。(4分)

8、(共6分)

(1)中日《马关条约》(1分)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1分)(2)经济主张: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教育主张: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9、1)答: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答:政治: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社会生活;废除跪拜礼;易服饰;禁缠足。(1分)影响: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分)3)示例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分)195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分)说明: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分)所以,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才能享有民主权利,民族复兴才有望实现。(1分)

10、(1)洋务运动;(1分)江南制造总局(或福州船政局、安庆军械所、天津机器局);(1分)北洋(或南洋、福建)海军(或水师)。(1分)(2)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百日维新)(1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1分)(3)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2分)(4)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每答出一个要点得1分,11、(1)洋务运动;军事工业。(2分)

(2)辛亥革命;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或中共“一大”的召开)。(3分)(3)从器物(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精神)。(1分)

12、⑴洋务派(1分)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或江南制造总局任举一例(如答民用企业不计分,共1 ⑵依据课本。(任答2点计2分)

⑶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2分)不同: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维新派主张除技术之外,更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2分)

⑷不能(1分)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1分)

13、(1)器物:洋务运动;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文化:新文化运动(4分)(2)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等(4分

对西方文明绝对肯定和对东方文明绝对否定的偏向。(2分)

14、(1)洋务运动(1分)、辛亥革命(1分)

(2)南昌起义(1分)、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分)(两个事件排列不分先后)(3)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邓小平理论(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4)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曲折,是无数先辈艰苦奋斗的结果;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言之有理即可)(2分)

15、(1)洋务运动;“门户开放”政策。(2)民生主义。(3)改革开放;乡镇企业。(4)努力学习,掌握好知识,报效国家,复兴民族等。(有理即可)

16、(1)洋务运动;“求富”;(2)戊戌变法;设议院;(4)说明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5)新文化运动;因为中国实行“闭关锁国”,只有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和文化才是出路,所以是“补课”。

(6)中国人民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道;

17、(1)主题:反帝反封建;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或独立、民主、富强)。(2分)(2)变革: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分)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分)

18、(1)洋务运动。(1分)(2)公车上书。(1分)1912年。(1分)(3)新文化运动。(1分)

(4)中国人民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道;

19、(1)商鞅变法;(1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

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2分)

2)A:洋务运动;(1分)B:康有为、梁启超等(1分)C:孙中山;(1分)

D;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分)E:民主、科学。(1分)

(3)①所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改革或变法,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③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3分)

20.(1)康有为:变法,实现君主立宪;(2分)孙中山: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分)。(2)都是资本主义的救国方案(2分

21、、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分)三民主义;(1分)⑵遵义会议;(1分)

⑶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经济建设(1分);一国两制。(1分)

22、(1)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抗日战争的胜利。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4)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都可酌情给分。

第五篇:第二单元__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二单元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考点阐讲】

1、《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主要是从《马关条约》同前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影响进行分析和比较: ①《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而《马关条约》割走台湾、澎湖列岛这些具有目的的大片领土给日本,并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②《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总共赔款是1800万两白银,而《马关条约》赔款给日本达2亿两白银,加上赎辽费,这样的巨额赔款是空前的,清政府为偿付巨额赔款,大借外债,列强进一步控制清政府财政和经济。

③《马关条约》之前中国开放了十六个通商口岸,《马关条约》新辟的4个通商口岸和内河航线,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最远处达西南重庆。

④《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是前所未有的,帝国主义大肆向中国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

⑤《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新的侵略要求,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分析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又一重大转折点,它表现在:(1)列强侵华的加剧

战前,列强侵华以商品输出为主;战后,在经济上疯狂地资本输出的同时,政治上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狂朝。(2)民族危机加剧

战前,列强侵华,或亲邻国,或割边疆;战后,甲午战争中清廷的腐败暴露无遗,极大地刺激了列强的贪欲,他们蜂拥而来掀起瓜分狂朝,中华民族危机加剧。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纷纷掀起爱国救亡运动。

(3)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他们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为亟待的救亡运动注入了新的内容,演出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戊戌变法运动。(4)中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由战前的东亚强国沦落为人人宰割的弱国(5)列强侵华过程中的关系发生变化

(6)战后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层面深入了。

由学习坚船利炮到学习先进的经济政治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这就出现了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3、《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

条约规定的巨额赔款,是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一次极大勒索,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凋敝;关于各国在北京至山海关驻兵的规定,使帝国主义侵略军完全控制了京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关于在北京划定“使馆界”和派兵的规定,使以武力为后盾的帝国主义公使团成了清政府的太上皇;关于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的规定,其目的是要摧毁中国人民要求独立的民族民主运动,以实现其永远奴役中国人民的罪恶企图;关于把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的规定,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目的是使之更适合帝国主义侵华的需要。总之,《辛丑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4、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中国之所以能取得这场规模空前的全民族抗战的胜利,第一,由于百余年间帝国主义压迫和反对帝国主义斗争造成的民族觉醒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而这种民族觉醒和凝聚力的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形成了有史以来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

第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倡导、促成、建立、坚持和发展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国各族人民参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在这个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第三,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的方针,这是大而弱的中国打败小而强的日本的成功的军事战略。

最后,世界反法西斯各国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援,尤其是苏联的支援以及英美等盟国的支援,是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外部条件。

5、百余年闻中华民族抗争史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同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国际背景和敌情等条件密切相关。现将基本特点分析概括如下:

(1)反帝反封建相结合。有时以反侵略为主,有时以反封建为主,但这“两反”总是相结合的。

(2)中国人民的敌人内外勾结,异常强大、凶残,尤其是日本法西斯主义。故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有五性:长期性、复杂性、艰苦性、曲折性和连续性。(3)反抗斗争的潜能巨大,爱国的凝聚力强,革命动力深广。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一切进步力量的核心,坚持三大法宝。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农民是主力军。

(4)抗争的方式多种多样,人民武装的革命战争起决定性作用的。

(5)是相关历史时期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最典型。

(6)前赴后继,百折不挠,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创建了人民的新中国,清除了列强的侵华势力。

历史证明:中华民族能够自立自强;救亡图存,能够打败任何一个妄想灭亡中国的帝国主义者。

6、中国的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及对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影响。

中国的抗日战场是亚洲最大的陆地战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之一。中国始终如一地承担了自己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义务,在战争的第一线,从未停止过战斗。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使当时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头受到遏制,苦难的中国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同情和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在二战中,德意日轴心国的战略意图是:或者对苏联进行东西夹击,或者通过东南亚湖南亚使三国的战线联成一片,从而把盟军分割开。对日本来说,或者是北上进攻苏联,与德军会合;或者是南进,从东南亚攻入印度,与德军会师于中东。

日本无论是北上还是南进,都要越过中国这一障碍,日本始终梦想建立以“日满华”为基础的战争体系。然而,却深陷于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汪洋大海。中国的抗战,极大地减轻了世界上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日本首先选择了“南进”的方案,但由于陆军主力图在中国,其南方战场投入的兵力明显不足。因此说中国的抗战为太平洋战场的抗日战争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对于欧洲战场来讲,由于中国的牵制,日军始终无法实现其北上进攻苏联的计划。

正因为中国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特殊地位和中国人民对反法西斯战争所作的巨大献,才使中目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i战前,中国是一个饱受侵略压迫,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破坏的半殖民地国家,在国际上几乎没有什么地位。在整个抗战期间,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行动向全世界表明,中华民族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中,具有无比巨大的作用,对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二战中,中国以大国地位参加国际会议或发表直言、公告。二战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7、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比较

近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基本形势都是敌强我弱,但结局却完全不同: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抗日战争中国取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出现不同结局的原因主要有:

(1)战争领导: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

(2)民众动员: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3)战略战术;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最后赢得了胜利。

(4)国际环境: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与援助。

【经典例题】 【例题1】.(2001上海)阅读下列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运用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给日本中学生写一封公开信:明辨事实真相。昭示产生“新教科书”逆流的原因。

材料一

引自日本文部科学省2001年审定“合格”的初中历史教科书 ◎满洲国以五族(指日、汉、满、蒙、朝)协和、建设王道乐土为口号,由于日本重工业的迁入,促进了经济发展,中国人大量涌入。

◎东京审判认定日军在1937年占领南京时,杀害了许多中国民众(南京事件)。关于该事件,资料上有许多疑点,见解也各种各样,目前有关争论也还在进行。◎日本军队向南方的推进还成为加速亚洲各国独立的契机之一。

材料二

引自有关报道

1948年后,日本实行教科书审定制。50年代,有人发表《令人担忧的教科书问题》,认为教科书“贬低祖国日本,”欲掩盖二战罪行。80年代后,由文部省一再通过的与复活军国主义相呼应的教科书,篡改和美化二战中许多重大侵略行径。今年4月初,日本文部省又通过了“新教科书编撰会”主编的歪曲历史的教科书。“编纂会” 几乎网罗了所有右翼学者,在三菱、马自达、日野、富士通等百余家企业和财团的捐助下,其每年的活动经费多达4.2亿日元。“新教科书”出笼和审定“合格”前后,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各国许多史学工作者和民间团体举行了各种抗议活动,指出:二战中的日本侵略者,不仅对亚洲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也将日本人民推进了火海。肆意篡改历史是一股反动逆流,虽然由来已久,有其深刻的国内、国际原因,得到了日本上层和大发战争财的某些人的支持,但是最终必将被追求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人民所唾弃。【题解】写信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一)揭露事实真相:

1、“满洲国问题”:“满洲国”的地域是我国的东北三省,居住的民族不包括日本民族;“满洲国”是一切受日本支配的汉奸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为此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日军在东北进行了血腥的屠杀和疯狂掠夺;

2、“南京事件”问题:“南京事件”其实是日军在占领区的暴行之一,是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3.“独立契机”问题: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是为了争夺亚洲起到世界霸权;其殖民统治使亚洲人民陷入了战争的灾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鼓舞了亚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二)点明原因:

1、由来已久:可引用材料二中50年代以来的信息;

2、国内原因:应指出其“封建”、“军事”的历史原因和战后改革的不彻底;

3、国际原因:应指出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扶持;4某些人的支持:应引用材料二中的信息或其他课外信息,指出政府和大企业中少数人的这种做法是要复活军国主义。

(三)应符合写信格式且文字通顺。也可加上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灾难或呼吁和平与发展。【能力训练】

第二单元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此观点的本质,是通过战争使英国

A.对华贸易合法化

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C.打开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大门

D.获得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2.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时,乡间流行着一句话:“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得而有余;今天卖米六斗,输一亩之得而不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增加了赋税 B.商人、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C.白银外流银价上涨

D.粮食丰收,粮价下跌 3.下列不属于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的一项是 A.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

B.东南数省手工棉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 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中国出现第一批新式船坞和工厂

4.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五处通商口岸,这些通商口岸都分布于

A.长江流域下游地区

B.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C.广东和福建沿海地区

D.长江口以南沿海地区

5.中英《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的规定主要反映了列强的哪一要求 A.鸦片贸易

B.掠夺金银

C.商品输出

D.资本输出 6.有一个不平等条约规定:“„„国民人准听持照前往内地各处游历通商,执照由领事官发给,由地方官盖印。地方如饬交出执照,应可随时呈验,无讹放行„„如其无照,其中或有讹误,以及不法事情,就近送领事官惩办,沿途只可拘禁,不可凌虐”。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附件 B.中英《天津条约》 C.中英《北京条约》 D.中俄《瑷珲条约》

7.近代历史时期中国和外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我们通常称为不平等条约,这种不平等性主要表现在

A.签订方式

B.条约内容 C.缔约双方地位

D.造成的危害

8.最能说明甲午战争之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标志着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是

A.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B.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

C.意味着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 D.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的要求

9.19世纪八九十年代签订的条约与19世纪四五十年代签订的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

A.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较大 B.索取的赔款数额不断增加 C.规定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D.列强获得在华投资的特权

10.下列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请你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①平壤战役

②黄海大战

③旅顺、大连战役

④威海卫战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

11下列条约涉及香港问题的有

①《南京条约》 ②《天津条约》 ③《北京条约》 ④《马关条约》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 12.《马关条约》对中华民族工业发展阻碍最为严重的是

A.开辟内河新航线 B.增加四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赔款白银二亿两 13.《马关条约》不同于《南京条约》的突出特点是

①签订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

②便利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

③反映了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侵略要求

④通商口岸已深入中国内地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1900年8月15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他们对义和团乃至平民百姓进行了疯狂屠杀,大批官署、寺庙、民屋被付之一炬,紫禁城、三海颐园、坛庙陵寝、官署民屋等处大量珍宝财富、文物古玩遭到了空前的浩劫。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北京第二次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洗劫,第一次惨遭到浩劫是在下面哪次战争中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5.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开始于

A.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的召开 B.1931年“九·一八事变”

C.1935年华北事变 D.1937年“七七事变” 16.百团大战最重要的战略意义是 A.消灭了华北的全部日军 B.收复了华北的失地

C.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D.使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17.抗日战争时期,属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役中没有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武汉会战

D.徐州会战 18.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说明这一个观点的表述是

A.中国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B.中国战场对其他战场作了战略配合

C.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经历的时间最长 D.中国进行的抗战最为艰苦

19.下列对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组织会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B.说明国民党初期抗战态度比较积极 C.会战迫使日本停止了进攻

D.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20.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①全民族共同抗战 ②国际上的援助 ③国共两党的合作 ④我大敌小、我强敌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事万邦共荣之乐——亦为朕所拳拳服膺者。前者,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真未可预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令导致我民族之灭亡,亦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公告者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二:

对于日本真正战败的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意见不一。负责进行(一般性)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的空中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的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但是有两个不变的和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注定了日本的命运:首先是日本经济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有美国的15%,但是美国——这个第二个决定的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了自己的力量。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请回答:

(1)日本天皇关于战争的目的和停战的理由是什么?结合史实对这种观点进行剖析。

(2)概括材料中关于日本战败原因的几种观点,你认为这些观点正确吗?22.以下是《马关条约》签定之前伊藤博文和李鸿章在马关的一段对话: 伊藤:“停战多日,期限甚足,和款应从速定夺,我已备有改订条款节略„„

中堂(指李鸿章)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李鸿章:“难道不准分辩?”

日本人绘制的《马关条约》签字伊藤:“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李鸿章:“既知我国为难情形,则所求者,必量我力所图,图中有意贬低李鸿章。为。” 伊藤:“日限既促,故将我所能做到者,直言无隐,以免多方辩论。”

读了这段对话,请你想像一下谈判时双方的态度,再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23.清代民间歌谣云:“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远从印度运将来„„将一座好神州化作烟世界。一方好田地,尽把罂粟栽。一个好人家,尽将烟器摆。一条好花街,尽把烟馆排。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鸦片曾经给近代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而当今毒品泛滥仍然非常严重,已成为人类的一大公害。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当怎样加强对毒品危害的了解,做到“远离毒品,珍惜生命”,并为禁毒运动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4.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抗战十个月以来,一切经验都证明下述两种观点的不对:一种是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请用“抗战十个月以来”的史实证明“亡国论”和“速胜论”是错误的,并分析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

【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综合训练

1.D 2.C 3.A 4.D

5.C 6.A 7.C 8.D 9.D 10.A 11.A 12.C 13.A 14.B 15.D

16.C 17.B 18.B 19.C 20.A 21. 参考答案:(1)战争的目的是为自己的生存和东亚的安定。停战的理由是为了保全日本人民的生命安全。明治维新后,日本就制定了对外侵略的政策,所以天皇的这种关于战争的目的的认识是虚伪的,是在美化战争。日本天皇宣称停 战的目的是为保全日本人民的生命,同样是虚伪的。日本发动的这场战争不仅剥夺了千万被侵略国人民的生命,同样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战局不利于日本,加上美国投放原子弹;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日本经济的弱点、美国力量的强大等。这些观点都没有揭示日本战败的根源,即日本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和中国人民全民族的长期抗战。

22.伊藤博文咄咄逼人,蛮横强硬;李鸿章无可奈何,步步退让。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了中国,急于攫取侵略权益;清政府软弱无能,对列强的侵略要求只能俯首帖耳,逆来顺受。

23.参加当地开展的“远离毒品,关爱未来”主题活动。通过参加毒品预防教育讲座、培训班,参观禁毒案例图片展等活动,认清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对人类的危害。不仅要做到自己远离毒品,远离歌舞厅、游戏厅等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娱乐场所,同时要注意学习,历练品格,强健体魄,立志做一名有益于人民的人。主动宣传国家禁毒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普及拒毒、防毒知识。24.史实:(1)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抗战前期的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中共建立了晋察冀等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进攻日军。上述事实证明中国不会亡国。(2)中国军队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四次大规模会战,但结局都是失败,表明敌我强我弱,不可以速胜。

原因:抗日战争中日本是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但日本国小,地小,兵少;中国是大国,地大,物多,人多,兵多,能支持长期战争;且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进行的是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因此,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为会亡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下载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综合测试B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综合测试B.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