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岳麓版)高中历史复习知识点练习:1894~1900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894~1900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质检)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日本在甲午战争时已是一个现代国家,民族意识促使政府和人民团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是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材料认为甲午战争日本取胜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腐朽 B.中日双方综合实力对比悬殊 C.日本的现代政体和民族意识 D.中国军事领导妥协退让
解析 据题目中“日本在甲午战争时已是一个现代国家,民族意识促使政府和人民团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可知徐中约认为日本取胜的原因是日本的现代政体和民族意识,故选C项。答案 C 2.(2018·四川德阳模拟)在全国15个巡抚中,1840年有7个满人和8个汉人任此职,1864~1866年间,均由汉人充任,1867~1869年间,有14个汉人和1个满人担任此职。从1851~1911年,65.4%的总督和77.8%巡抚是汉人。这些变化()A.证明满汉矛盾得到缓和 B.表明汉族官僚势力扩大 C.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是列强干涉内政的结果
解析 解读材料中“有7个满人和8个汉人任此职”到“有14个汉人和1个满人担任此职”,可知汉族官僚势力扩大,故选B项;辛亥革命时倡导民族主义,说明“1911年”前满汉矛盾没有缓和,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与材料中“巡抚是汉人”不符,故C项错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汉族官僚势力开始扩大,故D项错误。答案 B 3.(2017·四川巴中零诊)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的重要环节。由于日本自身力量严重不足,加之复杂的国际环境,日本选择“替代方案”没有灭亡中国,却达到了侵华目标。“替代方案”是指()A.取消清王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 B.强迫清政府割地赔款 C.与西方列强共同掀起瓜分狂潮 D.与西方列强共同统治朝鲜
解析 据题干“替代方案”必然是日本“灭亡方案”的重要环节,“取消清王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这属于日本灭亡朝鲜的重要步骤,也是侵华战争必要的准备环节。“强迫清政府割地赔款”是《马关条约》的重要内容,属于日本“灭亡方案”的重要“替代方案”,故选B项。答案 B 4.(2017·云南昆明质检)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拒绝前去救援受敌攻击的福建水师;甲午战争期间,北洋水师抗击日本海军时,南洋水师保持中立。材料说明此时期()A.部分洋务官员视水师为个人私产 B.清政府已经丧失军事指挥的权力 C.地方自强势力与清政府分庭抗礼 D.新兴汉族地方割据集团逐步形成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三大水师之间没有实现有效援助与合作,说明洋务官员视水师为个人私产,因而在其它水师卷入战争时不进行援助,故选A项;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中三大水师缺乏有效合作,并不能体现地方与中央的对抗,故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答案 A 5.(2017·湖南长沙期末)甲午战后,列强在中国获得了大量矿产资源开采权,而日本在这场瓜分中国市场的争夺中几乎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直到1899年方才开始有机会染指中国内陆的矿产资源。这是因为()A.列强眼红日本的巨额战争收益 B.日本开矿技术没有优势 C.甲午战争激起中国的民族愤恨 D.中国内陆矿产十分有限
解析 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被激发,首要反对目标就是日本,故选C项。答案 C 6.(2018·河北衡水金卷)李鸿章在马关谈判时曾对日方说:“这次战争证明,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黄人也能用;贵国非常之进步,最使我惊醒,我们中国长夜迷梦,会因为贵国打击而破灭,然后大步进入醒悟阶段。”这说明李鸿章()A.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迷梦 C.丧失了对日本的优越感
B.开始认识到西方的优势 D.改变了学习西方的方向
解析 题干材料中李鸿章认可日本对中国的优势,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天朝上国的观念,且不能得出李鸿章放弃的结论,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前李鸿章开始认识到西方的优势,故B项错误;《马关条约》签订后,先进中国人开始改变学习西方的方向,故D项错误。答案 C 7.(2018·河南百校联盟质量监测)1900年8月,浙江秘密会党首领率众起义,在其影响下,衢州百姓起来击毙了保护洋教势力的知县和传教士,史称“衢州教案”。这一事件()A.表明清廷成为洋人工具 C.受北方政治形势的影响 B.推动民主革命进入高潮 D.与义和团运动如出一辙 解析 据材料“1900年8月”中国北方正爆发义和团运动,开展反洋教的斗争,“击毙了保护洋教势力的知县和传教士”可知,受到了北方的影响,故选C项。答案 C 8.(2017·甘肃天水期中)法国大主教樊国梁在法军攻陷北京的当天记道:“街上防垒甚多,皆以米袋为之。除拳匪及屋内官兵不计外,街上驻守之官兵其数至少也达一千五,皆持快枪。”法国的这次侵略()A.导致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被破坏 B.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 C.将战火从山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 D.获得了武装控制京津地区的特权
解析 由材料中“拳匪”可知,法国的这次侵略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后签订的《辛丑条约》,通过《辛丑条约》列强获得了武装控制京津地区的特权,故选D项。答案 D 9.(2018·河南中原名校质量考评)1899~1900年,美国先后两次发出照会: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并要求其他列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干涉”“保全中国领土及行政的完整”“世界各国可以获得同等和公正的条件,在清帝国从事贸易”等等。材料中的照会()A.反映出美国意在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完整,维护在华利益 B.协调了列强的在华利益的矛盾,促进了中国局势的稳定 C.危及了西方列强在华的根本利益,美国与列强关系迅速恶化 D.反映出美国成为了列强在亚太地区竞技场上角逐的主角之一
解析 材料中美国的照会显然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利益,此时美国的工业实力已经上升为资本主义世界首位,争夺海外殖民地是美国的当务之急,故选D项。答案 D 10.(2018·湖南衡阳联考)1901年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赔偿各国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从1909年起,美国将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到1924年退回1 250余万美元,作为中国教育文化基金。1925年法、英、比、意、荷等国都先后声明退回赔款余额,用于办理对华教育文化事业。这一变化说明()A.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教育的重视 B.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巨大提高 C.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取得一定成效 D.列强企图通过文化加强对华控制
解析 根据题干中“美国将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英、比、意、荷等国都先后声明退回赔款余额,用于办理对华教育文化事业”,说明列强的本质目的是通过文化加强对中国的控制,故选D项。答案 D 11.(2017·河北石家庄质检)光绪朝的荒政集前代之大成,可以称得上是比较完备周密的。但《申报》的报道中记载,1906年湖南水灾,江西各地出现阻挠本地粮食救济湖南事件,而1910年湖南巡抚也下令限制省内粮食流入邻省灾区。这反映出()A.清廷的权威面临挑战 B.官场腐败加速革命形势发展 C.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 D.清朝荒政政策导致粮食紧张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荒政是中国古代政府因灾荒而采取的救灾政策,题中各省出现了阻挠本地救济其他省份的事件表明清廷的权威面临挑战,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官场腐败,故B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可知清廷的权威面临挑战,但地方并没有与中央分庭抗礼,故C项错误;清朝荒政政策导致粮食紧张颠倒了因果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 A 12.(2018·河北唐山质检)老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B.统治阶级自救运动的不懈探索 C.晚清中国军事现代化之路 D.中国军民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
解析 观察图片可知,三幅图片中当时的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都反映出面对西方列强入侵,晚清政府直接抵抗或者通过军事改革来实现自强,体现出统治阶级自救运动的不懈探索,故选B项。答案 B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8·辽宁大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
——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政治、经济、法律特权,迫使中国匆匆迈入到近代,这种被动的社会转型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巨大断裂,社会现实和法律制度严重脱节。1902年,两湖总督张之洞以兼办通商大臣身份,与各国修订商约。在此期间,英、日、美、葡四国提出在清政府改良司法现状“皆臻完善”以后,可以放弃领事裁判权。清政府随后下诏:“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开启了清末司法改革,以因应形势变化,挽救权力危机。但在引进西方法律原则、制度的过程中,遭到传统礼教派的强烈反对,清廷秉持“旧律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惟是刑法之源,本乎礼教”的修律宗旨,在移植和妥协中,艰难推进。
——改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律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的特点,并分析原因。(1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司法改革的历史背景,并作简要评价。(10分)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从内容、性质、程度角度归纳。第二小问,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关系角度,从政治、经济、思想价值取向等角度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列强侵略、经济结构变化、西方思想传播及晚清政府的目的等角度总结;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从改革内容特点、近代化及本质目的等方面评价。
答案(1)特点:中华法系礼刑结合;对危害统治的罪行处罚严重;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属于人治;注重维护国家和家族利益;中华法系侧重于无讼、和谐的价值取向。(9分)原因:自然经济;宗法制度;专制统治;重视伦理道德(儒家思想影响)。(6分)(2)背景: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西方近代法律思想的传播;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试图收回领事裁判权。(6分)评价:晚清思想改革借鉴了近代西方法律原则,同时兼顾了儒家礼教传统,有利于推动法律的近代化;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加之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改革困难重重。(4分)14.(2018·湖北荆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研究近代中国历史的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屈辱的历史,就是“沉沦”;半资本主义的存在,就是“上升”。1901年到1920年间二十年的历史,是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的时期,也是黑暗到黎明的转折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选取中国近代1901~1920年间的主要史实,对上述材料结论进行论证。(12分。说明:可以对上述材料结论进行论证;也可以提出新的结论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析 首先要提出观点,据材料“1901年到1920年间二十年的历史,是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的时期,也是黑暗到黎明的转折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可提炼出观点,其次就是论证,分为“沉沦”和“上升”两个部分,注意时间限定“1901年到1920年间二十年的历史”,先解释“沉沦”和“上升”的含义,而后选取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 观点:1901~1920年是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的时期,也是由“沉沦”到“上升”的过渡和转折期。(2分)论证:(1)“沉沦”是指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其原因在于西方列强对华侵略不断加剧并与中国反动势力相互勾结。(2分)其表现包括:《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中外反动势力汇流;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复辟帝制,革命党人维护民主共和斗争失败;军阀割据混战,对内独裁,民众生活困苦等。(3分。回答英国入侵西藏,日俄战争,《二十一条》等内容可酌情给分。)(2)“上升”是指中国向半封建半资本主义方向发展,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日益近代化,其原因在于西方近代文明的刺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主革命的影响。(2分)其表现包括: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进一步动摇封建思想,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广泛传播等。(3分。回答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等内容可酌情给分。)
第二篇:中考历史总复习热点专题突破篇专题三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练习
专题三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知识梳理
一、西方列强的五次侵华及其影响 1.鸦片战争
1840年6月~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3.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1901年,英、法、俄、美、日、德、意、奥等国侵略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1)1931年~1937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1937年~1945年:中国取得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二、列强侵华罪行 1.两次洗劫北京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2)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1)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2)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3)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3.制造大屠杀
(1)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年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2)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1937年八一三事变(上海)。
三、人民的反抗 1.人民群众的斗争
(1)1851年到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2)1898年至1900年,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杨靖宇)。2.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
(1)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起点。
(2)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
(3)边疆地区危机: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4)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战斗,与舰同沉。(5)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6)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守军(二十九军)英勇抗击日军进攻。(7)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一一五师英勇抗击日军。(8)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激战。(9)1940年8月起,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百团大战。
四、不同阶级、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和主张 1.地主阶级
(1)新思潮的萌发: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魏源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张謇提出“实业救国”。
(2)地主阶级洋务派:以奕、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自强” “求富”向西方学习,维护清王朝,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资产阶级
(1)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专制(维护清王朝)、倡西学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主张君主立宪。
(2)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倡民主和科学,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冲击了封建主义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专题预测
本专题一般考查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侵略过程,主要分两大块:一是近代前期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三个主要不平等条约,以及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二是考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的抗争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的主要历史人物及优秀事迹;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要了解几个事变、主要战役、胜利的原因与意义。
专题训练
(2016恩施中考)材料解析题。
近代以来,无数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江南制造总局
图2 谭嗣同英勇就义
图3 《新青年》杂志
材料二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
材料三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摘自川教版八年级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材料一中图1是洋务运动在什么口号下创办的近代企业?这些近代企业的创办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自强;引进了西方的一些先进的科技,培养了一批中国的科技人才,促进了中国近代军队的形成,对列强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等。
(2)图2反映了以谭嗣同为代表的维新派志士爱国进取、勇于牺牲的精神,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政治运动?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答:戊戌变法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根据材料二推断“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是我国人民发扬自力更生精神,艰苦奋斗的结果。鞍钢机械总厂有一位青年刨工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他是谁?
答: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王崇伦。
(4)材料三所反映的会议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此后我国进入到了什么历史新时期? 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改革开放。
第三篇: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点总结与复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一、夏朝的政治制度(约前2070--前1600)第一个国家政权,依据 :出现公共权力
二、商朝政治制度(前1600--前1046)
1、内服外服
A.内服是王畿,商王直接统治地区 B.外服是附属国管辖地区 C.商王实权,控制有限
2、神权色彩: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3、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优先的,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各国有很大自主权.三、西周政治制度——封邦建国(前1046--前771)
1、分封制:保证王室强大,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各地,广建诸侯国 1)内容:周王:最高统治/王都镐京/都城王畿/直接驻地
同姓:分封主体/富庶之地/战略要地/土地人口
异姓:功臣姻亲的待遇与亲族类似,分封一些殷商降族,利用他们对付商人。2)影响: A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B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C形成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
2、宗法制
目的——巩固统治秩序,解决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矛盾
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体系——大宗、小宗相对
影响—A不仅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B确立分配继承制度,保障世卿世禄特权 C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国”“家”结合起来
3、礼乐制:政治生活准则,实质是宗法分封的工具
4.分封制为表,是宗法制的实质;宗法制为里,是分封制政治上的表现形式,;两者互为表里,相互联系。
第2课 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一、秦朝的统一(前221年)
1、条件: A春秋开始,宗法分封遭到破坏,大宗频繁取代小宗,周王失去共主地位。
兼并战争使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
B战国时,新兴地主夺权,诸候竞争,各国变法。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
1、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表现: A皇权至上 B皇位世袭
2、中央: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分别辅佐皇帝处理政;监察百官;
管理军务,它们之间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3、地方:郡县制。皇帝任命郡县官员。郡县乡里
4、选拔和考核官吏制度
5、秦律:细密、严苛,轻罪重刑。
三、影响:形成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的基础,对2000多年中国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第3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一、西汉
1、王国问题出现:西汉初年,郡国并行
2、解决:A 汉景帝:削藩、平叛、废权B 汉武帝:设中朝、置刺史、行推恩令
3、影响——巩固大一统,促进经济发展,东汉后期,出现外戚和宦官专权
二、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1、背景: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后周改革—陈桥兵变—北宋建立
2、措施: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从“权、钱、兵”入手加强中央集权 A收精兵:禁军由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衙统领,发兵权归枢密院。B削实权:削弱宰相、节度使、州郡和官,下设通判向朝廷直接奏报。
C制钱谷:州郡财赋,除自留小部分,其余由中央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3、影响:A改变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B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C中央与地方分权斗争处于绝对上风 D皇权与相权矛盾变的突出起来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一 隋唐:三省六部制
1、运行机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2、影响:
A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效率 B相权分割,利于加强皇权
二、宋朝:分相权:“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军事、“度支、盐铁、户部”—--财政
三、元朝:一省制既中书省,宰相权势过重
四、明朝:
(一)丞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明朝初期,沿袭元制,太祖朱元璋吸取元朝教训,控制相权,加强皇权。
2、概况: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亲自掌管六部。
3、影响:1600年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发展到新高度。
(二)内阁的演变
1、殿阁大学士:明太祖因废除丞相后,事务繁多而设。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协助章奏,不参与决策。
2、设立内阁:明成祖正式设立。“票拟”、“批红”
五、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清朝建立,承袭明制,设立内阁。军国大事,由满州贵族组成的议政
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概况: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军务设军机处。职权不断扩大,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
交往,日夜轮流值班,只能跪受笔录。3影响:A简化政务手续,提高行政效率
B完全听命皇帝,大事一人裁决C皇权高度发展,成为重要标志。
六、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遭到压制。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爱琴文明
1、克里特文明:(前2000-前1700年)标志—产生君主制国家,王宫建筑群,象形文字。
2、迈锡尼文明:(前1400年—前12世纪)特点—新的君主国兴起出现王宫,陵墓和刻有文
字的泥版文书。
二、黑暗时代:前12世纪,迈锡尼文明彻底毁灭。此后300年,希腊陷入“黑暗时代”
三、古希腊城邦制度(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
1、城邦:一种国家形态,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村落。
2、殖民扩张:A 原因: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少人多。
B 影响:促进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吸收先进文化成果;为创造独特文明奠
定了牢固的基础。
3、城邦政体——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A 公民界定: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成年男性成员。妇女、奴隶、外邦公民
没有公民权。
B 政体类型:君主制、寡头制僭主制、民主制、贵族制
4、影响:城邦公民享受充分政治权力,雅典民主制提供宝贵经验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民主政体的发源地)
一、民主里程
1、民主初兴----贵族制:前8—前6世纪,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由君主制
终身制、世袭制走向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2、走上正轨: 前594年,执政官梭伦改革
3、确立民主:前509年平民克里斯提尼改革
4、全面繁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二、雅典民主政治---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A. 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审决国家大事。所有公民均有参与、知情、发言、选举和
被选举权。最重要的程序是辩论,促进了对知识的崇尚,大学说家辈出。B. 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准备提案、主持大会、公民大会休会期间最高
权力机构。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C. 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审核任职资格,避行贿舞弊
三、意义和局限
1、积极:A为人类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B多数人参与,决定更民主
2、消极:A非公民无民主权利
B妇女没有政治权利,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C伟大文明的催化剂,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一、从共和国到帝国
1、君主制:建城之初,蕞尔小国,行君主制。
2、贵族共和制
A执政官:共有两名,任期一年,权力相等,选举产生 B元老院:决策机构,贵族组成,政事共商,少数从多数 C公民大会:平民参加,选举公职人员通过元老院议案。D保民官:平民斗争的结果
3、帝制
(1)原因:积极对外扩张,成为地中海霸主,共和原则被废弃,逐渐走向帝制
(2)概况:A 屋大维——前27年,采用元首制。实质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罗马进
入200年稳定时期,史称“罗马和平”。B 戴克里先——实行公开君主制。
二、《十二铜表法》
1、编著:前452-前451年,在保民官提议下,编订十个法表,为贵族利益服务,前450年,增编两个法表而成。
2、内容:基本是未成文的习惯法汇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既得利益。
3、影响:A虽未给平民带来太多的好处,但是平民的胜利。B贵族不能象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 C罗马法的渊源,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三、查士丁尼法典
1、形成:前3世纪后,帝国统治者整理、汇编各种法律,最终形成罗马法体系,代表为 查士丁尼法典。
2、组成:《法典》,《法学总论》、《学说汇纂》、《新敕》,总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称
查士丁尼法典。
3、影响: A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B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第8课 英国渐进的制度创新
一、《大宪章》
1、原因:削弱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2、签署:13C初限制王权,保障贵族,骑士与市民利益。
3、影响: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限制王权
二、《权利法案》1689年制定,1、目的:限制王权
2、影响:A确立议会主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B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C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由人治转向法治。
三、责任内阁、1、形成:光荣革命后,国王“统而不治”,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 为第一任首相。
2、职责: 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3、两党政治:19世纪中,议会选举成为两大政党权力角逐的战场。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 台组阁。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
1、特点: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国王为元首,以首相为最高行政首长,以代 议制民主为基础。
2、发展: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工业资产阶级在1832年选举中取得更多席位,确保资产阶 级政体的稳定。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一、联邦宪法
1、背景:美国面临新问题(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A邦联的松散状态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和主权 B需要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C力求在大国中确保共和政体
2、制定:1781年费城制宪会议
3、原则:A、联邦制原则。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国会掌
管联邦财政;建立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这上的联邦司法体系,但各州保留较 大自主权。
B、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C、民主制原则: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
4、补充:前10条修正案,规定公民若干自由权。
二、联邦制度
1、概念:中央与州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
2、挑战:州权主义活跃导致1861年至1865年美国内战。
3、完善: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规定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
4、影响: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政治前提。
三、两党政治
1、形成:华盛顿之后,总统选举受到统治控制,国会形成两党对垒局面。
2、基础:19世纪中期,民主党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共和党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 利益。南北战争后,各自基础发生了变化。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一、初创共和:波旁王朝---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法国大革命(起因、标志、含义)
2、《人权宣言》(时间、机构、影响)
3、《1791年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实行三权分立。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年
二、曲折共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兰西第二帝国
1、政体演变:法兰西第一帝国---波帝王朝复辟---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
2、《拿破仑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法律规范
三、确立共和-----标志: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
四、维护共和:议会选举中,共和派取得胜利,对宪法进行补充,堵塞了君主派复辟之路。
第11课 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一、德意志的统一
1、原因:19世纪中期,德意志经济连成一体,封建割据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2过程:1864——1870年,普鲁士在首相俾斯麦筹划下,发动了三次三朝战争,完成了统一。3影响:这是一场结束封建割据的革命,解决了德意志的民族统一,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和 军国主义传统。
二、德意志帝国:1871年,在法国凡尔赛宫成立
1、性质:《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帝国国会为人民代表机构,由普遍平等 的直接选举产生,虽然披上了民主的外衣,但有浓厚专制色彩。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权力。
2、局限:专制色彩浓厚,军国主义传统影响深远。
三、魏玛共和国
1建立:1919年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享受到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并颁布魏玛宪法。
2、局限:没有摧毁旧帝国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基础,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薄弱。
3、结局:经济大危机冲击下,希特勒建立法西斯统治
4、启示:在德国这样专制主义影响深远的国家,要真正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必须进行彻底 的社会变革。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3课 鸦片战争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1、原因: A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对外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武力打开中国市场。B、直原因接: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在华利益。
2、结果:中国战败签定《南京条约》:
内容:五口通商/割香港岛/协定关税/此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特权
3、影响:A、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C、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原因:(1)根本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2)修约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2、经过: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战争,1860年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3、结果:1858年和1860年,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4、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部分官绅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洋务运动。
第14课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一、背景:列强侵略-清朝腐败-广西天灾-秀全创教
二、经过: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北伐和西征---天京事变---天京陷落(标志失败)
三、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影响)《资政新篇》(评价)
四、失败:(1)农民阶级局限性(2)中外势力联合剿杀。
五、意义:(1)太平天国坚持斗争14年,席卷大半个中国,产生巨大影响。(2)扫荡了清王朝统治秩序,冲击了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政治基础。(3)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运动最高峰。(4)提出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 A、日本走向资本主义,形成侵略朝鲜、夺取东北、占领中国、征服世界的扩张政策。B、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以“朝鲜改革案”纠缠
2、过程:丰岛海战—黄海决战 1894年
3、结果:《马关条约》 1895
4、影响:
A、《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势力深入内地;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清政府被迫大举外债。
B、宣告洋务运动破产,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C、极大刺激西方列强。“三国干涉还辽”,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开始军事改革。E、中国各界救亡图存。
二、义和团运动
1、起因: A、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深。B、19世纪末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
2、口号:“扶清灭洋”
3、清政府政策:镇压—招抚—镇压
4、影响:义和团体现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推动了清政府的改革。三、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A、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B、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利益。
2、过程: A、1900年,列强组织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进犯北京。B、慈禧太后携光绪逃往西安,发布“剿匪谕旨”。
3、结果: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
4、影响:《辛丑条约》是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加重苦难,使馆区成为侵华大本营。
第16课 辛亥革命
一、背景:
1、社会背景: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2、组织基础: A兴中会 1894 檀香山 标志兴起 B同盟会 1905东京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思想基础: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发展为三民主义 B、舆论上:与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展开论战。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 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等问题展开。
4、武装上:1911年黄花岗起义最为著名。由于缺乏建立根据地的思想,没有形成坚强统一 的 而失败,但是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
二、爆发:武昌起义 1911年 1、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 督,国号“中华民国”,政体“五族共和”。
2、影响:武昌起义使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三、高潮:
1、中华民国建立:A、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
B、颁布〈〈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是近代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C、名义上为中央政府,但并没有实现真正统一。
2清帝退位: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260多年的清王朝统治结束,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四、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帝国主义支持; 袁世凯大权在握; 立宪党和旧官僚的支持。
五、意义: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创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第17课 五四运动
一、背景
1、一战后,日本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1915年日置益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2、民族矛盾:1918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根本原因:阶级矛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二、过程
1、爆发:1919年五月四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勿作五分钟爱国心”、“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
2、高潮:工人阶级作为独 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有北京转移到上海,并展开“三罢”斗争。
3、初步胜利:A 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职务。B 中国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C 释放被捕学生。三、五四精神:爱国、民主、科学、进步。
四、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
律;是一场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民主、科学的精神;是一 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标志着新民
主主义革命开端。
第19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空想社会主义
1、原因:A、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贫富分化明显,工人阶级生活悲惨。
B、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认为资本主义不是公正、合理的社会,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形成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2、代表: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
3、主张:A、圣西门主张实行实业制度,是“工业社会最早的预言家”。B、傅立叶和欧文主张建立合作组织。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 1848年
1、内容:A、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B、揭示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
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D、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的社会原则
2、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锐利的思想武器;工人运动蓬勃
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巴黎公社
1、背景:内忧外患
2、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权
3措施:A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公职人员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人民可监督罢免。B、维护劳动者利益。C、用世俗教育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
4、意义:英勇斗争和首创精神,为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5、教训及启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彻底消灭资产阶级残余势力,防止资产阶级势力的反扑;无产阶级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建立广泛的同盟;无产阶级缺乏一
统一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处于上升时期,不
具备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
第20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背景:19世纪60年代,俄国自上而下改革,推进工业化,但不彻底;俄国在西方列
强中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一战使俄国落后腐朽充分暴露,成为帝国
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二、过程
1、二月革命:1917年初,彼得格勒工人起义,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该政府继续战争。
2、四月提纲:A、列宁提出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B、实行土地改革。C、退出战争。
3、七月流血事件后确立武装起义方针。
4、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领导起义,推翻临时政府。
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和平 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人民委员会。2、1918年,全国普遍建立苏维埃政权。
四、意义:是人类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摆脱封建 残余和剥削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给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新的解放道路。
第21课 新民主主义与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1921—1923)
1、中共一大
(1)条件:A、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俄为师”,接受马列主义。B、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第一个党的早期组织,《新
青年》作为机关刊物。李大钊在北京成立党早期组织,奠定党的组织基础。(2)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召开,后转至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3)纲领:A、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B、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
C、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D、党的组织机构是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中央局。
(4)意义:宣告党的成立,中国出现马列主义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
2、中共二大:将现阶段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
3、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1922—1923(1)领导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2)起止点: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大罢工为结束。(3)教训:必须团结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二、国民大革命(1924——1927)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准备:A、1922年发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明确提出建立民主联合阵线的方针。B、中共二大讨论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正式确立建立民主联合阵线的方针。C、孙中山同意国共合作。
(2)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阐释三民主义,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开始。
2、北伐:1926年广州革命政府北伐。
3、失败: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三、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1、武装起义:1927 A、南昌起义:由周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初以夺取城市为目标,后转向农村。
2、井冈山道路: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开创井冈山根据地,走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
山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3、红军长征
(1)原因: A、根本原因:王明的“左”倾错误; B、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过程:遵 义 会 议——A、纠正错误军事路线
B、确定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 C、扭转被动局面,革命转危为安。
《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到 达 陕 北——建立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根据地。
4、西安事变
(1)原因:民族危机加深,国民党内部分化。
(2)爆发: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事变,扣留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3)解决:中共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确定了逼蒋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4)意义: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打下基础。
四、国共合作抗日(1937——1945)
1、日本侵华罪行:
A、全面侵华,残暴统治,制造系列惨案
B、实行以华制华:建立伪政权,推行“治安肃正运动”等 C、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政策、三光政策。
2、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1937年9月,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
位。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两大战场
A、抗战开始后,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
大战场基本上是相互配合。
B、1938,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为主要战场。
C、国民党政策重心趋向反共。1939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制定“溶共、限共、防共、反共”方针,制造皖南事变。
D、中共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斗争中求团结”、“有
理、有利、有节”的方针,击退反共高潮,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胜利意义:A、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B、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重大贡献。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D、中国国际地位大为提高,收回台湾。
五、解放战争(1945——1949)
1、两种命运的较量
(1)两种命运 A、民主和平与建立联合政府:1945中共七大。B、专制内战与实行一党独裁:1945年国民党六大。(2)重庆谈判:1945年8—10月,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确立和平建国方针。
(3)政协会议:1946年召开再次确立民主和平建国路线,后被国民党推翻。
2、解放战争
A、全面进攻:1946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
B、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共产党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 击破的方针,粉碎重点进攻。
C、战略决战:1948年,解放军力量超过国民党,决战时机成熟。1948年9月—1949 年1月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主力,解放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D、北平谈判:1949.1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任代总统,国共和谈,李拒绝签字。E、渡江战役:1949.4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第22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新中国的建立
1、准备:1949.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事宜。
2、开国大典:1949.10.1
3、性质特色: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和政权特色。
4、意义: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人民当
家作主的新时代;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目的:为保障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以替代临时宪法
《共同纲领》。
2、内容:A、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B、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C、制定社会主义革命和设的方针政策。D、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写入宪法。
3、性质:1954年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意义:A、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巩固革命建设成果。
B、反映过渡时期要求,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的愿望。C、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奠定基础。D、1957年初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发展历程:1954年宪法确立;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趋于停顿;文革时名存实亡;新
时期恢复发展。
2、人民代表产生:全国人民普选,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
3、意义:A、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B、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C、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1、基础: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
2、发展历程:1954年宪法确立;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957年反
右派斗争扩大化遭到破坏;文革时陷于瘫痪;文革后恢复;1982年,中共
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3、基本组织:政治协商会议;主要形式:政治协商。
4、职能的变化:建国初,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后成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
议政的舞台。
五、民族区域自治
1、基本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
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2、法律保障:《共同纲领》规定;54年宪法更明确规定。
3、自治区的建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第23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革的根本原因:极“左”思潮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平反冤假错案 首要环节胡耀邦主持
2、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协制度。
3、法制建设加快:
A、颁布1982年宪法;出台《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逐步建
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B、1989《行政诉讼法》;1999《行政复议法》。规范了政府的行为,使“民告官”有了
法律依据。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和人民平等的原则。
C、1997年十五大将“以法治国”确定为政治改革重点;1999年将“以法治国”写入宪法。
三、基层民主选举
1、地位:直接选举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2、法律保障: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
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3、村民自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4、意义:贯彻了“依法治国”的精神,保障了群众的民主权利。
24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一、一国两制
1九条方针:1981年,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
2一国两制: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一国两制的深刻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
体是社会主义,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
长期并存,是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3 宪法保障:1982年宪法
4正式确立: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正式成为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 二 香港、澳门回归 条件: A 80年代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B 一国两制构想指明了方向
C 97临近,英国不断试探中国立场态度 2香港回归:1997、7、1日回归。刷数百年耻辱,翻开新的一页,迈出坚实一步,提供成功范例 3 澳门回归:1999年10月20日回归
三、海峡两岸关系新发展 1、1979年,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实现真正停火
2、三通限制放宽
3、民间对话加强
4、形成“九二共识”:即一个中国
5、提出八项主张:1995年江泽民提出,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6、十六大报告再次强调
第25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的兴起 1原因:
(1)二战结束,由于共同的敌人被打败,美苏失去同盟基础,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2)二战结束时,美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3)美国把苏联看作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遏制苏联。苏联把确保东西部安全作为国家首 要利益,扩大在世界的影响。
(4)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根本对立。2表现
(1)政治:杜鲁门主义出台:1947年,杜鲁门公开宣称与苏联和社会主义对抗,标志冷战
正式开始。从此出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
(2)经济:马歇尔计划:即1948年提出援助西欧的“欧洲复兴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
次大规模运用。苏联成立“经互会”对抗。
(3)军事:为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控制,1949年成立北约。为对抗北约,1955年苏联和
东欧民主国家成立华约组织。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两极对峙格
局正式形成。
3影响:A美苏“冷战“关系压倒其他国际关系,世界被分裂为两部分 B两个超级大国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世界处于毁灭性核战争威胁下。C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
D两国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破坏世界和平。
二、冷战中的“热战” :
1、侵朝战争
2、侵越战争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一、欧共体的形成
1、原因:A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严重下降,依附美国恢复经济,对抗苏联。B、50年代,西欧生产力较快发展,要求从美国阴影下走出。C、各个实力无法与美苏相比,需要联合起来保障安全,发挥作用
2、成立: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共同体合并为欧共体
3、措施: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加强科技合作
4、影响:A西欧经济发展,实力增强 B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C政治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D美国霸权地位削弱,调整对欧政策
三、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1原因:
A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追随美国 B冷战后,美国扶植日本,成为反共桥头堡 C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封建因素。D重视科技校阅。
E制定经济计划,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发展。
2、水平:1956-1972,国民生产总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3、影响:向美国一边倒变为日美为核心的全方位外交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美、日、西欧
三足鼎立局面。经济多极化挑战美国霸权。冲击两极格局。
四、不结盟运动兴起
1、背景:A二战后,亚非拉掀起民族解放浪潮,诞生新兴国家。B处于弱势地位,成为争霸战场,要求改变不合理状况
2、成立: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确立了独立、自
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宗旨,标志不结盟运动诞生。
3、主张:不是消极中立而是积极反对殖民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代替冷战,实行全面裁军。
4、影响:标志第三世界以独立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加上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中国在联合国
合法地位恢复,共同构成多极化趋势。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一、两极格局瓦解
1、苏联解体:
(1)戈氏改革: 经济改革受阻--政治改革混取消党的领导--民族纷争迭起--加盟共和国脱离。
(2)1991年“8*19事件”成为解体催化剂(3)同年,完全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2、东欧剧变:向西方靠拢。1990年德国统一。1991经互会和华约解散,苏联在欧体系崩溃。
二、世界局势
1、主流——缓和:两极瓦解,结束两大集团对峙,军事竞赛减弱,总体趋势缓和,和平发展成为主流。
2、并存——动荡 A、打破原有力量平衡,民族宗教领土矛盾暴露 B、美国力图主导世界,霸权主义恐怖活动威胁和平
C、99年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是北约首次未经联合国授权,向主权国家采取军事行动
二、多极化趋势:一超多强
1、特点:A新的格局尚未形成,新旧格局交替时期 B美国唯一超级大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C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多极趋势日益明显
2、影响:A有利于抵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B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D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8课 新中国外交
一、建国初期
1、基本原则: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三大政策成为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2、成就:
(1)第一年与17国建交(2)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问题的基本准则
(3)日内瓦会议:1954年第一次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提高了新中国的声誉(4)1955年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二、70年代成就:
(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
(2)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问中国,签订《联合声明》(4)出现与中国建交热潮
三、新时期外交
1、经济交流:原则: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
2、成就:
(1)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成就: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90年代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2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3、维护世界和平:
(1)改善和发展与大国关系,形成全方位外交格局
(2)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2001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中亚地区和平、安全(3)在联合国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篇:高中历史 1840至1900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学反思 岳麓版
高中历史新课标(岳麓版)历史复习课考点42之
1840至1900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教学反思
本考点是近代中国社会巨变的主要内容,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整个中国在半个世纪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内容。这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巨变的主要内容,本考点在复习过程中的难点在于容量大,理解深,就这些侵华战争而言,它的原因不尽相同,条约内容花样繁多,结果影响更是复杂难懂,因此从复习的角度而言,这些基础知识掌握难度不小,学生在记忆过程中需要不断复习,才能将这些内容准确的记住。
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基本能掌握基础知识,但是脱离书本准确回忆知识点还是有相当难度。对于一些需要深入认识的问题,讲授过程中经过启发引导,学生一般可以顺利领会,并做出适当的总结。对于一些初次接触的理论问题,还需要详加解释,比如关于各种史学观念的问题,学生第一次接触多种史学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等等,这些内容本来就理论性强,理解和记忆需要时间来揣摩和沉淀,因此在以后的上课中涉及到理论问题时还要多拿出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熟练运用。
教学建议
本考点在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对历次侵华战争的原因、结果的记忆方面不算清晰,在讲解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书本回忆已学知识,因此在课下要更加注意要求学生记忆掌握基础知识,这是必需下苦功夫,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总结一些线索,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二,在运用不同史观看待历史问题时,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是比较薄弱的,因此在课堂上要更加注意讲解这些史学理论,让学生对于理论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和掌握。
第三,在认识历史事件时,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明白历史并不是死板的结论,从不同的角度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这种方法在结合材料解析时往往用的比较多,因此在课余作业中要给予适当关注,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材料,学会分析材料的中心意思,得出符合材料的结论,而往往这些结论可能和课本上阐述的结论有所不同。
第五篇:【中考命题研究】(怀化)2016中考历史 热点专题突破四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知识梳理)
一、西方列强的五次侵华及其影响 1.鸦片战争
1840年6月~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3.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1901年,英、法、俄、美、日、德、意、奥等国侵略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1)1931年~1937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1937年~1945年:中国取得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二、列强侵华罪行 1.两次洗劫北京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2)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1)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2)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3)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3.制造大屠杀
(1)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年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2)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1937年八一三事变(上海)。
三、人民的反抗 1.人民群众的斗争
(1)1851年到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2)1898年至1900年,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杨靖宇)。2.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
(1)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起点。
(2)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3)边疆地区危机: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4)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战斗,与舰同沉。(5)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6)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守军(二十九军)英勇抗击日军进攻。(7)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一一五师英勇抗击日军。(8)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激战。(9)1940年8月起,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百团大战。
四、不同阶级、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和主张 1.地主阶级
(1)新思潮的萌发: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魏源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张謇提出“实业救国”。
(2)地主阶级洋务派:以奕、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自强”、“求富”向西方学习,维护清王朝,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资产阶级
(1)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专制(维护清王朝)、倡西学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主张君主立宪。
(2)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倡民主和科学,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冲击了封建主义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知识拓展】
总结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感想。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专题预测)本专题一般考查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侵略过程,主要分两大块:一是近代前期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三个主要不平等条约,以及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二是考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的抗争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的主要历史人物及优秀事迹;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要了解几个事变、主要战役、胜利的原因与意义。1.(2014青岛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1840年~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为救国救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只是先后都失败了„„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始的事件是什么?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专题训练)
(2)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斗,涌现出了无数的民族英雄;其中在黄海大战中壮烈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谁?
(3)“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这是对哪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
(4)“内外交困之下,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古老中国终于发出了寻求自强的声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开端是什么?
(5)“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为救国救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只是先后都失败了„„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2.甲午年对中国人而言,具有特殊含义。近来钓鱼岛事件、安倍拜靖国神社等事件引发了中日之间的摩擦与博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一八九四年甲午之役,日寇利用满清政府的昏庸腐朽,突然发动战争,击破了中国的海陆军,逼迫满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下关条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
材料二 日本真正战败的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家意见不一。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的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是这样。„„但是美国人认为这是第二个决定的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了自己的力量,在我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材料三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在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升空的那一刻,日本军国主义企图依靠武力称雄世界的迷梦破灭了,„„日本一百年的大国之路,的确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总结。„„
——选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下关条约”是指哪一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中国近代受侵略进程,指出材料一中为什么说抗战胜利“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
(3)你认为材料二作者对日本战败原因的认识全面吗?请结合材料一《解放日报》社论说明理由。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该作怎样的“总结”才是正确面对近代百年兴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