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电教论文(共5篇)

时间:2019-05-14 06:35: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语文电教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语文电教论文》。

第一篇:初中语文电教论文

初中语文电教论文

语文教材以语文生活联系为线索,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力求开放性和弹性,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材是集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以教材为本,以中考为指挥棒,搞好语文课堂教学。为此,笔者大胆尝试,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恰当地使用多媒体的电教手段,不仅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而且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内容的直观形象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做好课前备课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于是笔者利用课下时间上网搜索大量的教学资料(如图片、数字、史料、素材等),积累阅读题技巧及写作素材,设计课堂教学。如讲到《夏感》这篇文章时,笔者积累大量的写景的词语、诗句、片段。如写景词语——雨过天晴、春雨绵绵、芳草萋萋、山清水秀;写景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写景片段——“数九寒天,冰封千里。整个世界成了只大冰箱,山冷得在颤抖,河冻得僵硬了,空气也似乎要凝固起来”“烈日当空,道路两旁,成熟的谷物在热得弯下腰,低着头。蚱蜢多得像草叶,在小麦和黑麦地里,在岸边的芦苇丛中,发出微弱而嘈杂的鸣声”。将这些内容在课上展示给学生,大大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也直观地教给学生仿写的例子。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小学生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借助投影,展开想象如讲到蒲松龄的《山市》时,笔者设置一道发挥想象的思维拓展题目:“假如此刻你正在沙漠中艰难地跋涉,突然看到远处有一处奇景,你会看到什么?你会怎样去做?请展开大胆的想象,描绘出你‘看到的’海市蜃楼。”为了便于学生合理想象,笔者在课件中设置一幅画面:一群憔悴的少男少女背着行囊步履维艰地行走在一望无垠的金色的沙漠上。投影的画面是形象的,学生从画面中很快就体会到画面中的信息,从而进行合理想象,迅速成文,写出一篇篇优秀的短文。

利用录像,培养发散思维中学生的思维大多仍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具体形象来体现的。如讲到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时,初一学生还没有学过中国近代史,不了解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的行径,也就不能体会作者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那份悲苦以及对日本侵略者的仇视。于是在正式授课前,笔者给学生播放一段日军对中国民众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录像。看完后,有的学生轻轻拭着眼泪;有的摩拳擦掌,大有要和画面中的侵略者大干一场的架势。利用电教把侵略者的行径形象地表现出来,胜似教师千言万语的空洞说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绪以及对侵略者的憎恨。这篇文章学生很顺利地就理解了。借助电教媒体以形象思维促成抽象思维,从而为学生理解深奥晦涩的汉语言文字架起一座桥梁,较为成功地拓展了思维空间。

借助电教手段化抽象为具体 有些课文内容含义较深或过于抽象,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难以理解和认识,借助电教手段能使其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生动有趣,使学生充分鲜明地感知。如何其芳的《秋天》,学生对“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这3句诗难以理解。笔者把这些都以图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饱含着稻香的稻田;清凌凌的水面弥漫着淡淡的冷雾,岸边茁壮的乌桕树倒映在水里,婆娑的乌桕叶的影子与游戏的鱼儿嬉戏着;江面上一艘小船上站着一位年近花甲的渔夫悠闲地划着小桨,不时地向江面撒几次网;空旷辽阔的草野中一个牧羊女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远处的牛背,仅有几只蟋蟀引吭高歌陪伴着她。这样,学生的头脑中就有了丰富多彩的形象的画面,作者笔下世外桃源般的情景——一个晴朗、明媚、快乐、悠闲、惬意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就形象地表现出来。借用电教手段,胜似教师千言万语的空洞说明,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使用多媒体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教师会不由自主地唱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巧设问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潮的出现。

如教《故乡》一课,学生在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背景之后,笔者用大屏幕展示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边读边拟发言要点15分钟后,课堂上开始闪现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故乡的人也变化了(闰土和杨二嫂)。笔者以此为基准进行调控,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2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这样就引出全文的主题所在: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彻底,一方面对光明未来满怀信心。这表明生动有趣的设疑质问,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的欲望。

发挥电教的优势以点带面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在考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阅读课文对学生的写作的重要意义。由于语文知识具有衔接性、传承性、积累性,这就要求在平时注意阅读技巧的积累,有助于应对考试问题时游刃有余。如讲到《看云识天气》这篇文章时,笔者首先借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定义、说明的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如下定义科学准确地说明了„„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作比较突出说明了„„)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样就使学生在阅读时有的放矢,即使遇到陌生的说明,问一些基本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总之,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唤起情感的共鸣,激发主体意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

第二篇:电教论文

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青州市团结小学 谭淑霞

专家曾指出: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它所包括的素质教育内容应该是审美素质教育,品德素质教育和智能素质教育三个方面,那么,在小学语文家学重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那就是多媒体电化教学。多媒体电化教学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它以形、声、光、色等表现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自由的气氛中接受知识,由于它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因此,它对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经过总结得出结论,巧妙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下面,我就联系教学实践谈谈心得: 一,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培养儿童审美素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可以归位以下三类:

1.语言文字的音乐美:我国的汉语,汉字,在世界语言文字中独树一帜,独具魅力,以语言而论,现代汉语语言明朗响亮,和谐协调,加上特有的四声声调,更增添了语音的抑扬顿挫,以这样的语言写出的文学作品,琅琅上口,顺畅协调,富有音乐美。小学生往往难以感受到这种美,这时,如果在教学中插入配乐朗读的录音,就能使学生受到语言文字的音乐美,进而去摹仿,体会,逐步历届语言文字的内涵。《桂林山水》一课就比较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点,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运用配乐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在听录音的同时展开想象,学生听这如诗一般美的语言,如他们所说,仿佛来到了青山绿水,风景如画的桂林,得到了一次美的享受。给他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文中那准确简炼而又美的象诗一般的语言,然后再出示一段桂林山水的风光短片,使优美的画面与精美的语句一起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了,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多媒体电化教学的运用,使学生感受到了文字的音乐美,为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奠定了基础。

2.自然美:指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的美。语文教学中很多课文描写的事物,景观,都表现除了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如《桂林山水》以文中对山水美景的描写,漓江水静清绿,“静得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山奇秀险。“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对于这些描述,有的学生能过想象出来,有的由于学生生活环境的原因他们很难想象出这是什么样的情景,体会文中的自然美既比较困难了,但当我们在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电化教学后就取得了截取不同的画面。学生看着画面,听着与画面同步的配乐朗读,仿佛身临其境,面对美景赞不绝口,对文中语句的含意心领神会,更佩服作者丰富的想象,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美的熏陶,由此可见,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3.艺术美: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课文的内容都表现出了高层次的艺术美,以《月光曲》为列,在《月光曲》中,学生很难通过文字、符号这些抽象的表述去理解《月光曲》的真实内容。在教学中,边读课文“皮鞋匠静静地听着…”边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录音,使学生感受到了每一句文字与每一段音乐的联系,文学内容的起伏变化正反映了音乐的高低不同。这段文字内容反映了乐曲中蕴涵的思想意境,如果不是亲耳所听,决不会凭空想象出任何美妙的音乐。音乐美与情境美,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文章内在的语言美与外在的形式美,这样,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文章内容,感受到了《月光曲》这一世界名曲,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多方的艺术修养。

二,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培养儿童的智能素质 专家曾指出:小学阶段,智能素质包括具有相应的文化基础智能和基本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更是为了在学生对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再现情境,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是提高儿童对语言文字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最佳手段。例如《螳螂捕蝉》这篇寓言故事,哲理性很强,课文重点使学生悟出寓言故事所说明的道理,这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时,恰到好处地出示投影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蝉”、“螳螂”、“黄雀”的动作神态,再联系课文中的词句指导学生展开想象。体悟“眼前的利益”与“身后的隐伏着的祸患”的双关意思。再联系到课文第三段故事的结果。领会吴王“恍然大悟”的道理,促进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如此举一反三,理解寓意这一难点就迎刃解了。

三,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品德素质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教诲学生使用语言文字,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鲜化地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这是语文教学的重任之一,也是难点之一。多媒体电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使其难度大为减轻,如《向命运挑战》一文,表现的是天体物理学家霍金不向困难屈服,敢于病魔斗争,勇敢地向命运挑战的优秀品质,文中霍金的经历是我们所无法体验到的,怎样才能使学生切身地感受到霍金命运的坎坷呢?我先放了一段霍金来我国演讲的一段录像,学生看到霍金那枯瘦的身体,斜躺在轮椅中艰难的使用电脑发声器做着精彩的演讲的情景是无不深深地为之打动。这时,再结合课文中的介绍,同学们都能充分的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霍金向命运挑战的伟大精神,此时,我又适时地播放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并讲述了贝多芬的一生经历,此时此刻,学生不仅仅被激昂的乐曲所感动,更为那向命运挑战的不屈的精神所感染,课堂气氛达到了最高潮。因此说,合理地运用对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最具有新颖性,最具有感召力,能使教学中的品德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在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呢? 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巧妙,合理的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第三篇:电教论文文档

2013—2014学年电教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本期电教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指导、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无论是基础建设上,还是在管理水平上以及设备利用率上都较好地完成学期初定目标。现特将本期电教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我校的电教工作根据电教中心及各级领导的精神和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中心,结合我校的设备条件和师生的实际情况,以多媒体的使用为主,充分发挥现有电教软件、硬件的作用,努力建设现代化的师资队伍,切实提高我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水平,以“教育科研为主导,以现代化教育媒体为手段,以服务质量求生存、求发展”为基本思路,力争实现新的跨越。

二、坚持开展以下工作:(一)、加强电教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 1.继续做好电教设备的“配、管、用”工作

目前学校各功能教室的电教设备已基本配备好,因此现在首要的任务是做好管理及使用登记工作。“管”理主要包括认真执行有关电教设备使用的规章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维护,并做好维修记录。做好老师的教学软件借还登记,整理软、硬件资源,健全管理制度,使软、硬件不流失、不损坏。

“用”主要是指提高电教设备的使用率,鼓励老师充分利用电教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养成使用完成后填写记录本的习惯。

2、切实管理好多媒体

既要提高使用率,充分发挥其作用,又要保证设备的完好,并做好多媒体教室的卫生、安全工作。

3.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专业素质

作为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要努力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发挥创造力,大胆实践,进行网络环境下学科课程教学的研究,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计算机学习。(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

4、增强电教人员的服务意识

采取合适的方式将学校内的电教资源传递给各位老师,让每位老师了解学校的资源进而能利用这些资源来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得到较好的教学成果。本学期,每天对各班级使用电教设备进行记录,提高服务意识。(二)、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

1、在教师中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活动

在教师中开展信息技术学习活动,提高老师的信息技术与其所教学科的整合能力,本学期分层次、分阶段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和教学的能力。进行计算机在日常工作中的使用、维护常识,提高老师使用计算机的效率,人人参与到电教设备日常维护工作中,减少维修次数,提高电教设备使用率。

2、组织参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活动

本学期组织和鼓励全体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讲课,组织和鼓励教师参加上级的电教论文及课件评比活动。

(三)、做好学生信息技术教学与培训工作

本学期努力提升各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开展优秀作品评比活动,提升信息学科教学质量,使我校学生在信息技术活动中得到成长与锻炼。

总之,本学期的我校的电教工作根据电教中心及各级领导的精神和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中心,结合我校的设备条件和师生的实际情况,以多媒体的使用为主,充分发挥现有电教软件、硬件的作用,努力建设现代化的师资队伍,切实提高我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水平,以“教育科研为主导,以现代化教育媒体为手段,以服务质量求生存、求发展”为基本思路,力争实现新的跨越和发展。

您可以访问本网(www.xiexiebang.com)查看更多与本文《2013年电

2013教工作总结》大仓大仓小学相关的文章。大仓小学

大仓小学

2013——2014学年电教工作总结

2014年七月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育、教学领域,用最高效的手段帮助学生完成认知过程,实现教学目标是每个教学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而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和交互性正在该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多媒体产生的“感觉相乘”效应人类对于信息的感知和接收主要由五个感觉器官完成,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其中视觉和听觉占了接收信息总量的94%,很显然,视觉和听觉的相互影响对人类记忆驻留效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今成为信息领域大热点的多媒体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多种媒体的结合和利用。由于多媒体技术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同时刺激人体的各感觉器官,尤其是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从而大大增强了对信息的理解和利用能力。多媒体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或说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我国尚处于某种初级阶段,在这其中有两种主要的应用:课堂演示应用和个人自学练习应用。课堂演示应用的特点在于整个教学过程由授课教师控制,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传授的知识。这种应用的设计着重于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表现力强化和支持。

信息素养不仅是一定阶段的目标,而且是每个社会成员终生追求的目标,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的改革,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学校课堂教学环节,并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一个亮点。为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

 信息技术走进语文教学是历史的必然,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很强,高中语文课程更是强调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基于这一目标,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适应语文教学发展的要求,也与社会发展相脱节。按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要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但传统的教法: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少了主动性和自主性,,学生学得被动,对语文学习缺乏创新精神。现在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学、主动学,老师主要是“导”,以体现高中语文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实现素质教育,而语文课程的革新与现代化,必须要求相应的教学工具、教学途径也现代化。

 信息技术可以开拓教师诗词鉴赏知识的视野,因为诗词教学内容上的多样性、多元性,教学方法必须灵活,所以,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就可以借助各种媒介为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把单纯的课本知识向课外生活拓展,拓宽诗词教学的空间。这样,我们通过丰富的网上资源,储备自己的诗词鉴赏知识,教学时就能厚积薄发,纵横捭阖,既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又把知识性、趣味性寓于一体,增强了师生之间交互性和教学的趣味性。教学时借助各种媒介,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能轻松地教学,使寓教于乐变为一种可能,进一步成为教学现实,激发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 信息技术也为学生学会鉴赏诗词,能够自主学习、自主鉴赏提供了帮助,充分体现了自主性、个性化的学习原则。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发挥计算机学习工具的优势,人机互动,借助丰富的网上资源,收集资料主动获取知识,将网络上的语文资源充实到语文教材中,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平等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身心智力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我们课堂的动态性和开放性。这样我们可以说,多媒体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掌握了一把打开诗词知识宝库的钥匙。比如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由学生从网上自选其他的怀古诗词去自学,为学生学习古诗词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提供了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体现了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 信息技术还可以优化诗词教学过程,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我们都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诗词内容感兴趣,学生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诗词鉴赏课上,我们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能使诗词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如《春江花月夜》一诗,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感受潮来时浪涌岸滩的声音,让学生感受月夜潮水浩浩荡荡的壮丽之美。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代替枯燥乏味的口授,营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师生仿佛身临其境,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 一首诗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在老师的提示下,在多媒体音乐的伴奏下,调动他们熟悉的知识、场景、生活体验,把它们和诗词联系起来,进行再创造。如教学《雨霖铃》时,我就启发学生联想自己送朋友时的心情、场景来理解词人送别时的心态、动作,这样,学生就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把自己和词人联系在一起,相同的心情让学生很容易就产生了共鸣。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的应用为我们师生、教学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只要我们教师能够以更新的思考精神和更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去精心搜集整理、选择适合的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特点的信息媒体,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灵活运用信息手段,我们的语文诗词教学一定能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求得最佳学习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挖掘潜力,让信息技术在以后的诗词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第四篇:电教论文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减负”是素质教育的举措之一,它向以往的“课堂不会课外补”的应试教育亮起了红灯。学生厌学现象也给基础教育中一些教学弊病敲响了警钟。为了不再有“误尽天下苍生皆语文”的指责,名师们的“情感教学法”、“导读点拔法”、“逆向思维法”“教学管理法”无疑都成了语文教师们效仿借鉴的法宝。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教师们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正体现了上述法宝的具体实施和运用。也是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具体办法。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激活了语文课堂,为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打开新局面。笔者认为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等多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创设情景,怀情而教

“文章不是无情物”要使学生感知作者的感情,首先要让学生动情,怎样才能让学生动情,入情呢?特级教师于漪的坚持“怀情而教”即以情趣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产生“乐学”的愉悦感。那么教师精心制作的课件通过多媒体使用能达到激发学生的情感目的,用多媒体技术中的配画朗读,配画音乐,可以使静态的文字具有立体感,使动态的图画更具有吸引力,音乐在教室中弥漫,学生入情入境。自如的声音、悦耳的语调,动情的语音传入耳鼓,加上那优美真切的图画映入眼帘,定会使学生怦然心动,激起情感,这种意境,情感与课文相通,更能起到教育的目的,使每一篇文章的作者所创造的意境通过音乐,图画传递着作者的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学生的情感被激发,那么智慧之门也会随之打开,使学生在情感中产生“乐学”的愉悦感,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寓教于情”、“寓教于乐”的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例如,笔者制作的《沁园春·雪》课件,那满天飞舞的白雪,万里长城的雄伟气势,伟人毛泽东登高远眺的高大形象,无不令人动情;制作的《理想的阶梯》的课件,那首流沙河的配画诗《理想》,“载你出海远航”的诗句与缓缓驶向大海的小舟,浑然一体使人入景入情;制作《天上的街市》中牛朗织女提着灯笼在天街闲逛的图像,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内在心理状态,即情感心理状态如何。在学习中这种积极的情绪就会形成“情感动力”,它推动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

二、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力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注意力又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怎样把学生不集中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呢?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一幅含义深刻的课题图,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学习高尔基的《海燕》,有位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幅“海燕在乌云翻滚、雷电闪动的天空中搏击”的课题图,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如笔者制作的《理想的阶梯》的课题画,形象直观的阶梯通向那象征理想的蓝天、白云,这使枯燥的议论文变得生动在趣了。多媒体课件以其图文、声形并其茂的优点,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了最佳的求知态度,能积极主动把兴趣、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

三、易于理解课文,降低教学难度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过程蕴含着教师创作的心灵之火、智慧之花,它的使用正是教师们博采名师之长,创自己之优的劳动结晶,每一课件中教师充分利用作品中“意趣”这一内蕴力,催动学生在领会和接受活动中,由“入乎其内”到“出乎其外”。使学生能更深一层地理解课文的“意”,让学生从感情的体会过渡到理智的接受,使学生理智地产生“悦态悦神”的审美领悟效应。同时也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如笔者制作的《故乡》课件,少年闰土的英俊、机智通过动感的捕鸟、刺猹的图画来体现,与中年闰土的木偶人的刻板画相对比,如此生动形象,学生自然领会作品中的对比手法;还有《有的人》中用简笔漫画式的图像展现出骑在人民头上的“我多伟大”与“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两种人的对比,同样让学生无师自通地领情了作品中两种人的对比写作方法。以上的多媒体课件无不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起了突出重点、降低教学难度的作用,使学生易于理解。

四、使思想教育更直接、形象

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寓思想教育于课堂,使思想教育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之中。学生往往讨厌刻板的说教式教育,厌烦教师们的严肃面孔,那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又使这一教学得到了改善。如笔者在《理想的阶梯》中贯穿整个课堂中的理想教育,是通过配画诗《理想》的朗读,配画文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联系保尔的形象,插入杂文《保尔不朽》的朗读来完成理想教育的,整个课堂没有一句说教式的语言,而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来完成的,无不叫学生心服口服。这样就使思想教育更直接、形象。

五、激发情愫,产生写作欲望

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培养学生从听到说,从阅读、理解课文到运用和写作,正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可以带动学生从身临其境的感知,领会中过渡到图画的解说,由对课文的理解过渡到学生自己的口、笔头作文训练。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愫,产生了写作的欲望。例如,笔者在《展开想象,拓宽思路》作文课中,就借助了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希望工程”、“环境污染”、“战争”等富有时代气息的三幅图画,引导学生写作《假如我有七十二变》,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作文课因而充满趣味。学生根据教师展示图画,展开想象,使作文课更富想象,最终实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其设备的各种功能与优点,将不仅扩大了知识的容量,而且激活了语文课堂,优化了课堂结构,降低了教学的难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初中语文论文

学科(领域)、类别:

初中语文

着力个性“点单”,拒绝数字“买单”

——浅谈农村初中小班化背景下语文家庭作业的启思策略

【摘要】语文家庭作业要让学生思考,但事实上却面临种种尴尬,现且以农村初中日趋小班化为契点作启思尝试。一是从“点单”设计着力。相同目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替代,不同个性,将学生需要的层级创设,以此转“形”唤出个性思维;目标设定时植入尊重,内容选择时频涉实践,方式探求时力主多元,以此添“趣”丰富个性体验。二是从“买单”评价入手。注重作业对话过程中的提示性与鼓励性、评价对象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评价反思的诊断性与发展性,以此影响学生整体的发展,促成师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初中语文家庭作业

小班化

学情对话

个性思维

清初叶奕绳读书崇尚“约取”,言只求“泛滥”,则“稍经时日,便成枵腹”。即认为读书务必少而精,方有“实得”。细细味来,语文家庭作业又何尝不是这样!如今入目的家庭作业,敷衍多了几分,胡乱涂鸦者增多了,自动弃甲者也频频出现,而且每逢周一和假期返校日作业的完成情况就更为糟糕,难道这不就是“务为泛滥”式机械运作的结果吗?

若干遍地抄词、一题不落地完成统篇的诸多练习,然后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务求其全。偶尔思及趣味,但也总如昙花,一现而过。学生一味被动接受巩固性的抄记类作业,疲于题海式练习,即便能得到知识,那也未经反复思考与消化,其价值远逊于那些未必多但予以深思熟虑的知识。在此过程中,学习的视野也不能充分地打开,学习缺乏源头活水,很多时候会让学生丧失发挥特长的良机,极大地扼杀学生学习的灵性;同时,千人同一的布置也罔顾了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游刃有余者会觉不具挑战性,而迟迟滞后者会觉重不堪负,最终便皆失兴趣。

现在,农村初中日趋小班化,教师有了相对多的时间与空间去细致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和个性的差异,从而开展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语文教学。我们的语文家庭作业也需以此为契点,从繁重又低效的批改中腾出身来,切实地从学生的身心发展、个性需求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出发去设计、评价,实现学情对话,真实地开启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内化所学、拓宽视野、形成技能,并扬其个性、铸其品性。

一、着力“点单”设计,选择个性化作业

思考为个性行为播下种子,语文家庭作业的“点单”设计,能让每一位学生都真正思考起来,主动揣摩、轻松涉取中促成其行为方式的不断改善。所谓“点单”设计,简言之,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非机械类作业选择,让学生自主地找到一项自己喜欢或需要的来完成。

1.转“形”,以唤个性思维

一齐迈进的步调势必只能设置中庸的难度,顶多只能保证部分学生若有所思。且这样的情况维持愈久,学生年级越高,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会日益被压抑,渐渐

沉入僵硬的模子,而学习能力偏后的学生倍感吃力,有的则开始想方设法抄作业。只有转“形”,才能唤起每位学生的思维,才能有效地兑现语文家庭作业启智铸性的价值。

(1)相同目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替代

拿到一篇课文,对于课前预习类家庭作业,我们常要求学生自行阅读文章,并抄写词语;对于课后巩固类家庭作业,我们常布置完成作业本或写多少字的感受。结果,课前的“阅读文章”成了最无效的作业,预习变成了纯粹的抄写,变成了只动手不动脑的力气活儿;课后的“感受”表面上是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但因其随意性和泛德育化模式,假思考、泛泛谈者居多。因而对学生而言,这些失了魅力的家庭作业徒增了学习的压力,于其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毫无实效;对老师而言,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无从得知,即将进行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大打折扣。

家庭作业中最机械的莫过于词语抄写。行为主义认为,反复的操练可以增进对学习任务的熟悉程度。抄词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借助抄写的手段,通过这种多次的重复来达到记忆的效果。抄写多了,学生也能对词作出正确的反应,但这不会带来理解,不会帮助他们越来越精于思考——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是教育的目的。所以我们不妨转换形式,同样出于巩固目的,可摒弃那份单一,或按照学生自己的实际学习需要自主选词记忆,或找近义词、造句、选词填空,或用文中的词概括人物等。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式进行,每人针对其中一个字或一个词,想一种自己独有的记忆方法,运作简单,却不会和其他的字混淆,之后在小组内将方法和组员交流、共享。笔者曾引导学生小组式记忆形近字较多的“暇”字,学生们自己想办法、找规律:有的用偏旁撤换的方法,与熟悉的“假”字相联;有的则结合义项理解,“暇者,闲也”,日子空闲是也;有的联想到要在一个阳光灿烂的空闲日子去郊游,一路上的风光让人应接不“暇”,将这些想法在小组中交流后,全体成员均能记住字形并能准确地运用这个字,而且在一周后的检测中正确率依然是百分之百。总之,无论哪一种形式,主要意图便是能让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题型,继而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决断。这样的决断进行时,不再是无意识地重复,需要不停地理解与思考,有的还需与课文整体的阅读相融合,是在启动思维基础上的巩固,这不仅能持久地记住这个词,而且能让学生增强语感,获得更多语文综合性能力。

家庭作业中最无效的当属口头预习课文。老师们期望学生通过课前阅读,形成他们自己对文章的初步认识和最初感悟,助推他们在课堂中呈现自己的个性想法和独特思考。目标很美好,但在布置的时候却太随意,任其放羊式地进行,也没有增设任何后续措施;学生们到了初中阶段,学科增加带来各科书面作业量的增加,对口头作业普遍较为忽视;农村家长们对作业的认识也多停留于书面,且任其自我管理或放任自流也多。口头的阅读作业实际上便成了一句空话,但若为了迫学生阅读而布置书面练习则又加重了学习负担。就于此,每课一问是一个较好的设想,初步尝试后发现学生也能欣然参与,而且他们的疑问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但这若缺乏一种指导,也易成为假思考。如今小班化的课堂,学生仅三十名左右,可把质疑的展现放在新课开始之前,五分钟综合整理,评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课堂探讨,同时也以这种形式促使学生能真正去阅读、去思考。

(2)不同个性,将学生需要的层级创设

每一位学生都是不同于他人的唯一,心性不同,所具备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水平不同,我们须在尊重其个性和他们之间这份差异的基础上,依据他们各自的需要去设计层级家庭作业。作业既要符合学生现有的语文能力水平,又要在其现有能力之上稍加扩展和拓宽,也应减少机械类作业,增加思维性作业,注重学生的认知需要、情感需要与发展需要,并充分利用“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跳摘果实,从而最大限度地启动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获得个性体验、提升语文能力的同时,又能赢得挑战成功的满足感,并以此为动力推动之后的发展。

小班化后,语文老师们平均到每位学生身上的相对时间多了,观察与分析可以真正落实到个体学情,这为量身定制家庭作业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一般而言,可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发展需要分为三个层次的家庭作业,难度系数呈一定的坡度变化。基础类,重在夯实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包括字词学习的加强、常识的记忆、古诗文的背诵等,主要是紧扣教材设计的一系列作业,适应能力水平居后的学生。提升类,主要在掌握基础之上的提升,强调知识的理解和简单运用,譬如古诗文的理解、课外阅读能力的训练等。综合拓展类,旨在拔高学生的各项能力,鼓励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设置如调查访问、推读经典原著等综合性较强的弹性作业。如学完《归园田居(其三)》后的家庭作业可分层设置为:将这首诗有感情地吟诵给家长听;揣测诗人“愿无违”时的心态,试着将诗中的田园生活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查找陶渊明生平事,结合“田彼南山,荒秽不治,种一倾豆,落而为箕,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句,再次解读诗人的想法,整理后与同学交流。

作文布置也可以采取分层的形式,作文水平滞后的学生可以先作片断作文和摘抄学习,有所领悟后再着手写成章,进行坡度辅导训练,而作文水平优秀的学生则布置他们积极搜集写作素材,加强相互交流阅读,取长补短。完成作业的时间亦可分层,保障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吃得了,能力好的学生免受“饥饿之苦”。

家庭作业的层级安排,并不全然对号入座,而是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按照各自的发展需求进行选择,实行隐性分层,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那些题,感受家庭作业对自己成长发展的帮助,进而形成一种内在的需要。

2.添“趣”,以丰个性体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饶有兴趣的家庭作业会产生一种吸引力,促使学生努力思考,充分发挥出全部潜在的智能去完成它;也只有合乎学生自己兴趣的家庭作业,方能让学生乐思,真正从中得益。

(1)于目标设定时,深植尊重的种子

对于家庭作业目标,一直以来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着。未经斟酌的家庭作业往往有较大的随意性,大多奉行简单的拿来主义,然后不加删选、不顾及学生知识和能力实际地强摁于学生身上,而有时则又太过功利背离学习意义。随着初中孩子青春期叛逆心理的出现,家庭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其实学***依赖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当我们执意要求他们坐端正勤动笔时,他们照做了,但心理的抵触情绪也会积淀下来,作业的问题也是同样的

道理。我们可以强迫学生去做一些他们并不想做的事情,却无法让他们主动地去做一些事。要实现学生乐于完成家庭作业,我们必须重视作业设计伊始,即是在目标设定之时与学生沟通,提早将目标昭示,让他们体会到被尊重,这样他们才愿投入兴趣,从而达到我们正面的期望。

每周一,应将本周家庭作业的目标和具体作业情况提前公布,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方向在哪,知道这一周里该准备些什么,该做些什么。譬如这一周将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三峡》与《短文两篇》,通过作业需达成以下目标:①寻找自己喜欢的段落或文章阅读,录一录自己的朗诵,读准字音与句读,积累“曦、溯、疾、奔、漱、属、歇、与、念、但”等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反复诵读中提升自身文言语感;②以导游的身份向家人介绍美的风光,共话画面美,提高自己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并锻炼口头表达能力;③比较三篇文字的末了,搜索背景资料,推究并体验作者当时心境,感受其人格魅力,启迪自身如何应对现实生活,同时训练自己信息搜集与整合的能力。在目标中详细注明作业情境和习得的能力,并早早地告知学生,让他们对本周的家庭作业有全盘地了解,感到自己不再是被牵一步扯一步的一方,释放的心态能促使他们在之后的作业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

对家庭作业更要有一个系统化的设计,每一周都应有确定的主题,要有计划性,注重整体把握与意义建构,采取层递目标的方式连贯前后。细项设计时重视学生已有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经历,首先考虑在具体的学生作业条件基础上进行,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及语言能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到难易适度,浅显与架高皆无效,重视积累性学习作业,尽量设计出有挑战性的作业,给学生以心理支持,引导学生去创造发现。其次要循着教学的具体内容有序展开,不能随心所欲,需纵向思考单元作业之间的联系,整体把握知识、能力在不同阶段的具体训练目标,将课程标准细化到每个单元,每一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点。避免“回家写下你自己的感受”这样空泛随意的设计,要求学生写的、读的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要做好说明,仔细揣摩。在布置之前,教师都要先研做一遍,鼓励下水作文,多角度预设家庭作业的结果,尽力做到让学生在其最近发展区摘取应属自己的果实。

凡此种种,让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之时明了,老师对于他们的学习生活有一个长远的循序渐进的规划,极重视他们未来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是被尊重的个体。得到了尊重,学生对语文家庭作业的抵触情绪渐消,兴趣悄然滋长,必然能自己去选择要做家庭作业,并会尽自己的努力将每一次作业变成体验成功的机会。这时候的家庭作业则成了他们展示自己的成果和感受自己进步的重要舞台,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增长,学生学习的潜力逐渐被激发,文化积淀日渐增厚,语文素养也将得以提升。

(2)于内容选择时,频涉特色的实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而且初中阶段的学生天性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凡事都想去试一试,好奇的目光也常可以看到期望以外的更多东西。在家庭作业设计时我们可以较好地利用这一点,开创一些特色实践活动,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世界,打通课堂与生活联系的通道,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

情感体验,加大作业乃至语文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不仅主动地,更是积极地去涉取,逐步具备扎实的语文能力,让其可塑的个性也趋向理想。

实践性的语文家庭作业,一般每周围绕定好的主题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设置一项,求多则乱。因其源于实际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题型就有了广阔的天地,呈现多样化,跳出原有的那种白纸黑字的书面模式,凸显特色与趣味。可以是搜集整理、艺术渗透,可以是操作表演、调查走访等等,触角延伸至生活的各个领域,力戒简单重复,作业结果和答案的开放,不再是单一的、刻板的。

学习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和《桥之美》这一周,可以围绕桥主题“众说纷纭”:调查走访,查找资料、拍下照片来说身边的及其他各地的种种桥;绘画、人体组合拼凑表演,展示经自我加工的桥;搜集整理,看看桥的发展史。这样的实践类作业,让学生心情放松地认识桥,而且知识面了解得更为广阔,寻找、演绎中自然地升腾起对祖国的自豪感;这番实践也会让学生觉得好玩、新奇,更乐意去挑战,作业的展示也易形成竞比氛围,由此更加刺激他们的好胜心,从而有可能焕发出越来越多的好奇、探究和发现之心。而兴趣投入得越多,任务准备中的收获也必然比预期更多。在搜集整理信息时,他们会用心筛选、主动探究,去粗存精,抽象逻辑思维得到锻炼;在操作表演中,他们会努力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把对桥的认识内化为自已的语言。这多感官的参与既激活了他们的思维,盘活了新知,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还能让他们在各项体验中发展多样的个性,提高综合素养。

实践性家庭作业的开设,让学生有了施展才能、锻炼能力的极佳平台。题型的广阔天地,让“用语文”的能力训练也更开阔了,学生的认识会在实践运用中实现第二次飞跃。当然,在设计时须立足于学生具体的学情和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与深化,不能只为标新立异而胡乱延伸,就像学完《信客》后聚焦研究邮政事业的发展、学完《三峡》后畅谈三峡水利工程,则是极为荒诞的。实践性家庭作业完成的方式也呈多样化,可以独立运作,也鼓励与同学、与家人合作完成,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可以学会合作与分享,使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也有所加强。

(3)于方式探求时,力主多角的参与

一直以来,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中都是老师们占着绝对的优势,充当着导演和检查员的角色,学生则充当被施予的对象,家长则是监督员,也有部分家长仅成了签字者。若能一改这单向、单一的设计方式,让学生和家长也参与到作业的设计中来,将又能增添一份乐趣,不同程度地激活学生作业和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家庭作业亦是,也应将这份主动权交给学生。事实也证明,学生对自己创造的习题更感兴趣,实践也更投入、主动。笔者曾于教学《爱莲说》后布置学生自行设计家庭作业,有的精心选择了几个需要理解记忆的词义,有的提出需要诵读品味的句子,有的安排了仿写,有的是发挥想象配画、配文字,有的是搜集欣赏课外有关“莲”的古诗文。学生在这个自由的空间里,各尽所能,各展所思,作业的形式多样,充满个性,题海战的疲倦与厌烦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发现的成功与喜悦,学生的个性也在享受作业带来的快乐中得到发展。

学生自主设置家庭作业的思考过程,也是他们分析、探索作业中问题的过程,学生在不断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中成长。这个过程离不开他们自身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发现,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北京师范大学的林崇德教授曾说,学生初中发展阶段“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正因如此,我们应让学生独立地、自主地设计作业,但又不能完全地放任自流,教师要充分发挥导航员的作用,对学情和学生特点要有分析,将要达到的目标向学生明示,鼓励学生积极从生活去寻找作业的源泉,开展实践调查、节日作业等,引导学生通过家庭作业走进生活,实践生活。

学生家庭作业的设计可以独立思考来拟定,也可小组合作来确定,可以模仿,也可以自我创新。作业可以是供自己选用的,也可以分享给班内其他同学或小组成员的。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控制,自己安排,自己参与评价,乐在其中。兴致勃勃中让学生感觉不是家庭作业,且不知不觉中在语文能力和社交情绪方面快速提升。

家庭作业也可以让家长参与设计。当前许多家长也热心地去支持学生的学习,但是很多时候不知道怎么参与,有的便成了监督,有的参与反而变成了变相的干扰。让父母一道参与设计家庭作业,让父母明确作业的目的是什么,并强化家长对学生在家庭中学习活动的参与度,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选择作业实践探究、一起展示作业。这样便是将学校作业与真实的生活情景结合了起来,学生在知识与能力、与情感态度的不断碰撞中成长,在家庭生活的过程中体验作业中的苦恼与幸福。这样的作业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和人生需要。

二、拒绝“买单”评价,对话个性化作业

“买单”实为粤语“埋单”,两个词音相近,其义却大相径庭,“埋单”有“聚合、结算”义,“买单”则为“买下一纸提单”,但现常被我们以谐音误用,模糊地统为“付钱结帐”。笔者所言“买单”评价,既是指只观表象或一隅的模糊性评价,也是指奉数字和等第为旨的结帐式评价。以这样的方式评价学生的语文家庭作业,便会过分执著于形式或结果,而忽略了“评价应体现人文性,不能只关注作业的结果,还应关怀学生的生命个体”(新课标)。这是造成学生不太乐意做语文家庭作业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导致了老师们其实并未能真正地了解到学生的学情,那么据此开展的课堂教学必是茫然无着。因而,摒弃“买单”评价,关注家庭作业评价中的过程对话、多元互动,启思导疑,方是助推有效教学之良策。

1.对话过程,注重提示性与鼓励性

课堂是师生的对话过程,但由于课堂时间及解决问题的局限,未必能真正实现老师与每位学生的对话。做家庭作业和批家庭作业的过程也可以理解成师生思想对话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说,更能针对到班中的每一个人,对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小班化的今天也有机会将这份师生对话细致地实现。

作业对话中,需要注重的是提示性与鼓励性。打下分数,评个优良中差,写上几句套话,比如作文批示“叙事详尽”、“语言通顺”等,这样的评价都缺乏针对性,少了人情味,没了感染力,无法形成师生对话,更甭提生成些什么了。既是对话,就不应只是老师的独角戏,需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也说起来,让他们阐述自己的见解,给他们修改的时间和机会,进而完

善自己的想法。

以《阿长与〈山海经〉》的一次书面预习作业为例,“你觉得长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收到的答案五花八门,这里仅列举三个——“长妈妈让我吃福橘,所以她是一个好人。”“我不喜欢长妈妈,她睡相很难看,还很迷信。”“长妈妈虽然不识字,但是很关心我,能尽自己所能满足我。知道我喜欢有图画的山海经就千方百计地替我去买。”如果照着教辅资料提供的所谓“参考答案”进行评判,第一位学生抓的是不着要点的芝麻,第二位学生则没有理解题干的信息,只能得到大红叉和零分。但若以这样简单评分的方式来评价他们的作业,特别是那些经常在作业中出错的人,就等于一下子扼杀了他们完成家庭作业甚至是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在批改中,我们提倡利用提示性评语和鼓励性评语,给学生提供修改的机会,提供一个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你关注到了其中的小细节,对作者而言,她更是一位大好人,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吗?”“大字的睡相和烦琐的迷信事儿作者也不喜欢,你和他想一块儿去了,全然不喜欢的人为什么最后还要这么怀念呢?请试着再读文章,写下你眼中的长妈妈形象。”“你真棒,一下了便捕捉到印在作者心上的事,这也是长妈妈的核心形象所在,她另外的品性在文中还有体现吗?”将批改过的家庭作业发下去之后,学生看到鼓励性的批语能增强自信心,兴致倍增地根据提示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然后再评价……作业在师生之间传递,互动对话也这之间实现,思考的乐趣也洋溢其间。

在对话中,多些肯定评价,尽力找到学生的闪光之处去鼓励,激起他们作业和学习的主动性;要提示和引导学生,找到问题所在,并提一些合理的、启发性的意见或建议,让他们根据评价自主分析,自觉地进行修改,促使他们的智识与能力向积极方向发展;也要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师者的学识和修养,让他们于民主、平等的交流中获取真的情趣和进步的乐趣,滋长提升自身素养的意识。

在对话中,我们也要随时地做好记录,建立档案,并关注其后续的发展。既然这是师生间互动交流的一个过程,那也就要求评价更要看重动态过程的质量。对于他们家庭作业的结果,要知其所以然,要看到学生的思维是如何逐步产生又是如何变化的,学生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又有了怎样的变化。有了记录,便于我们将他们一段时间内作业完成和学习发展的持续性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全面地了解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情况、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情况,以此指导的教学会更有效,以此引领的个性发展将更积极。

2.互动多元,保护自主性与积极性

家庭作业的评价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新课标),在评价中,教师是主体,学生也应是主体。

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提供充分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评判自己选择和自主设计的作业中来,从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寻找学习资源、整合不同信息、利用新知识来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促其反思家庭作业的完成过程。上海学生的PISA测试结果表明,那些采用监控策略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及时检查评价自己进步的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自我评价便于学生自己及时查漏补缺,在不断补足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认识,在评价自我 的同时,训练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展示自我评价时也让其他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当然,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之初,老师仍要充当好导航角色,告诉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每一项目评价的标准又有哪些,鼓励他们对作业中采用的不同学习方法进行反思。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同时,教师也给出自己的评价,两相比较,若发现两者的差异较大,便应与学生一起讨论对评价标准的解读,共同商榷中让学生学会如何积极评价和监控自己的家庭作业,并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生成自主学习策略的意识。

要加强学生的相互评价。小班化给了老师们足够的时空一一去评价每一位学生,也要求我们利用这时空条件去思考如何让评价来促动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主动性。除让学生自己参与评价外,我们也需要为学生间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由学生两人互评或小组互评,互相展示完成家庭作业的思维过程和评价方式,碰撞思想,取长补短,同时也能增进他们之间的情感。笔者近期于学生学完《记承天寺夜游》后让他们写了一段景,要求不直接出现写自己的心情的词语,却需在景语中展情语,写后让学生互评、交流。学生阅读同伴的描写,积极揣测同伴的心情,“我读到过一句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看晚霞,带着一丝昏暗,但我在你的话中却读到了闲赏那一抹美的心情,或许,晚霞也有它的绚目光彩。”互相的评价中,其实也在进行着心灵的交流,在互评的趣味中也能快乐地相互学习,而且即便是学困生的参与意识也可以得到增强。

此外,还应采用家长参评、家校联评的方式,尤其是实践性较强的作业。家长是学生家庭作业行为的唯一目击者,他们对学生完成时的参与度、自我满意度、效率等有第一手资料,能及时地得到过程性反馈,掌握最真实的作业和学习情况。在家长、学生、学校达成一致思想、形成共同契约的情况下,家长适时地介入作业评价,能让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积极性得到持续增长。

每项评价后,要有学生家庭作业的二度反馈,教师要做好指导和记录,以便及时跟进。师生、家校的互动评价为学生热衷,不但能助推学生主动又积极地投入,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深刻,个性发展更趋向完善,教师也能从中受益,教学相长。

3.反思跟进,体现诊断性与发展性

所设计的家庭作业在班级学生使用后,教师对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及对家庭作业的使用效果进行初步的评价,统计分析各因素,对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反思。

借助家庭作业中获得的反馈信息,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一位学生对课堂上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此来诊断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知悉自己一堂课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过程是否有效。如果在作业中发现了共性的错误,就代表我们在课堂教学的某一环节出了纰漏,有遗落或者有没有讲清楚的知识内容,或是教学文章时没有采用恰当的方法,使得大多数学生没能掌握这个知识或未能获取这种能力。反思我们的教学,改变忽视理解强调知识本位熟练的旧观,然后可以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跟进教学缺漏。同时在各类反馈信息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明了每位学生作业过程中呈现出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要,哪些学生的知识能力缺漏需要补足,哪些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需要培养,哪些学生学有余力需要更深的发展空间,从而进行二度家庭作业设计,也关注适当地调控作业量和度,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

问题,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这时的家庭作业,不再纯粹是课上好后的巩固需要,而是新一轮语文教学的起点。在作业设计的不断优化中,学生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与价值,他们乐于开启各种思维,个性得以张扬,生命得到发展,而家庭作业也真正成为教师送给学生的珍贵礼物;在作业信息的跟进与反思中,教师也不断剔除低效的教学,不断自我完善。在“点单”式选择作业与对话式作业评价中,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 陈隆升.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6.[3] 艾尔菲•科恩(美).家庭作业的迷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4] 克拉克(美).教育的55个细节.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5]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3.[6] 陆璟.PISA测评的理论和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7] 王月芬等.透析作业——基于30000份数据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1.

下载初中语文电教论文(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语文电教论文(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语文论文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交流中,加......

    初中语文论文

    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

    2011年电教论文

    夯实基础 创新学用 推进远程教育工作再上新水平中共岳西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在省市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下,岳西县紧紧围绕“站点建设‘全覆盖’、规范管理‘全推进’、播放收......

    初中电教论文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理想的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场所,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课......

    电教论文二

    电教论文二 摘 要: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和标志,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注重素质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新课改时期,如何科学地利用信息技术,用多媒体为语文学科搭建......

    幼儿电教论文

    用多媒体优化幼儿的学习活动 幼儿园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的儿童,他们的年龄小,但是兴趣广泛,他们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比较抽象的事物还很难大量接受。根据幼儿的特点,有......

    电教论文 语文

    电教论文用“心”信息技术,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例谈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吴玲 亳州一中南校语文组 用“心”信息技术,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例谈多媒体在......

    小学语文电教论文(共五篇)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陈场三小 唐良言 教学媒体的选择问题,教育专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很多原则。其中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罗伯特〃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中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