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演进与体系概括[精选]

时间:2019-05-14 06:1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2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演进与体系概括[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2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演进与体系概括[精选]》。

第一篇:第2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演进与体系概括[精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演进与体系概括

内容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有一个过程,人们对这一理论的认识和概括也有一个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演进过程。与之相适应,其体系概括,则经历了从‚邓小平理论体系‛框架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框架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框架的变化。

关 键 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体系;概括

同任何思想理论的形成发展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也有一个过程。而人们对这一理论的认识和概括,也经历了一个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而展开,内涵十分丰富,包含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成果,从整体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党的历次重大会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揭示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点,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提供了重要遵循。作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演进过程。与之相适应,其体系概括,则经历了从‚邓小平理论体系‛框架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框架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框架的变化。

一、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一届六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最初理论概括,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

1978年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左‛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在确定工作中心转移的同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并针对拨乱反正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思潮,旗帜鲜明地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开始形成,奠定了新时期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的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1979年3月,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最先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命题。他强调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P163)这一命题的提出,为我们根据中国国情,确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道路,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思路。

1979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所作的国庆30周年讲话,讲话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出,我国现在还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经济和文化还不发达,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讲话标志着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现状的基本估计已发生明显变化,实际上孕育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并第一次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从而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基本内容。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根据邓小平在此前多次讲话中所阐述的指导原则,系统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明确指出,我们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并对其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概括,共10条。主要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努力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努力提高教育科学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国际条件下,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国防建设要同国家的经济建设相适应;必须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虽然,在这10条中,有些方面的概括,理论升华还不够,还带有明显的经验总结的形态,有的要求还偏高,如‚高度民主‛和‚高度精神文明‛等,还不够符合实际,并且尚未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但是,从它已经表现出的相当的理论深度看,可以说已经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些基本思想,只是还未使用这样的语言。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四大召开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概念提出、内容扩展及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初步概括的阶段。

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邓小平在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P3)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就使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有了自己科学的称谓,其重大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十二大报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的全面阐述,又使人们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等方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十二大以后,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P29)与此同时,全党通过认真学习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经济体制改革中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其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就是开始突破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从而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正确的思路。1986年7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根据邓小平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初步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有力地促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三大还第一次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论观点,系统地概括为: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的观点;关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重要特征的观点;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相互结合,缺一不可的观点;关于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来实现祖国统一的观点;关于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观点;关于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同外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的观点;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观点。这12条理论观点,从不同侧面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初步勾画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总体轮廓。

党的十三大以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政策,面临严峻的考验。针对当时来自右的方面十分严重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仍然存在着的‚左‛的影响,邓小平反复强调,过去10年‚我们的一些基本提法,从发展战略到方针政策,包括改革开放,都是对的‛,[2](P307)要按照党的十三大确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干下去。这就不仅表明了邓小平在政治风浪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而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给予了清晰、完整的概括,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这一理论本身的发展和党对它的认识的深化。

199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的讲话中,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作了新的归纳概括。他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必须坚持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的适当发展,既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搞单一的公有制,又不能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能搞私有化;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既要克服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国家法律法规和计划的指导下发挥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既要克服过去那种过分集中、管得过多过死的弊端,又不能过于分散和削弱宏观调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和放弃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搞西方那种议会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削弱和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允许毒害人民、污染社会主义和反社会主义的东西泛滥;必须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这一概括视角新颖、逻辑严谨,既注重理论分析,又突出了正反两方面观点的比较,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系统概括的又一次尝试。

三、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从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到党的十五大以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集中概括的阶段。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谈话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精辟地分析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这些年来经常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谈话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理论观点,主要有: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判断改革开放和各方面是非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等。谈话还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步伐。以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正式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邓小平的名字联系起来,提出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概念。并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的角度,系统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经验,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共9条。涉及党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问题上提出的一系列创造性观点。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这种概括:一是体系的系统性更加清晰,分类比较恰当,内在的逻辑比较合理;二是要点易于把握,语言更加精练明确,理论色彩也更浓了;三是较好地体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特别是视察南方谈话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一概括,不仅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而且反映了党对邓小平理论认识的新水平。

党的十四大之后,随着全党对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的深入,党中央和理论工作者又作出了一些新的概括。1993年11月,江泽民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部观点的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其理论风格是尊重实践,尊重群众,从全局着眼来观察和处理问题。这是对邓小平理论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并涉及这一理论的主题和实质问题,对准确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1995年5月,中共中央下发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共16条。以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的概括为基本依据,以新的理论框架,对邓小平同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作出了概括和阐述。《纲要》对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主要内容的概括,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对邓小平理论立论基础、理论基石的概括和阐述。包括三个方面:其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是从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的角度,对邓小平理论思想方法论实质的揭示,为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立论的哲学基础;‚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道路选择的统一上对邓小平理论本质的揭示,为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立论的逻辑前提;‚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是从历史方位的认定上对邓小平理论现实出发点的揭示,为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立论的国情依据。

第二层次,是对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理论观点、基本指导方针的概括和阐述,包括: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等十个方面。上述诸方面基本观点、基本方针之间的内在联系,集中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之间,两个基本点相互之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与各方面改革与发展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对邓小平理论体系内容结构的这种概括,有助于从总体上理解与掌握这一理论的丰富内容。

第三层次,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体力量或理论向实践转化基本条件的概括和阐述,包括:关于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理论三个方面。理论来源于党和人民的实践,又指导这一实践。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能发挥其强大的精神力量,并通过群众的实践变为物质的力量。上述三个方面紧密相联,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力量与领导核心的辩证统一,是把邓小平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基本保证与条件。

《纲要》对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体框架的概括与此前的一些概括相比,不仅视角新颖、重点突出、结构严整,而且内在逻辑关系也更趋合理。其中最具特色、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变化,是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单独提出来,作为‚最重要‛的内容,这样就把党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深入思考与当代中国国情的研究结合了起来,从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与道路选择之间的内在逻辑。

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从1997年2月邓小平逝世到1997年10月召开党的十五大,是对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深入认识的一个重要阶段。

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把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放在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强调,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党的十五大深刻论述了邓小平理论,概括了其10个方面的内涵,并指出,这一理论体系‚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3](P11)党的十五大还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五大对邓小平理论科学概念的简明概括,对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的明确认定,以及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角度对邓小平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的阐述,实际上构成了对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又一次概括。

进入新世纪,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站在历史发展和时代要求的高度,敏锐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视察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指出:‚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4](P2)200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篇,系统、全面、深入地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也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发挥历史主体能动性的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了新世纪指导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指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的规律的认识。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进一步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和具体要求,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3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纲要》从16个方面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2003年7月,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又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归纳和概括。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相继提出,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整体概括的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新的丰富内容。2003年4月,胡锦涛在考察广东时,针对‚非典‛肆虐带来的严重损失,提出了‚全面的发展观‛的概念。随后,他在江西考察时第一次使用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5](P465)胡锦涛强调指出‚要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6](P61)伴随党对科学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入,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党的十六大已经明确地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则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2006年6月,为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引向深入,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了《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读本》从7个方面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阐述,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以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基本观点,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党的十七大深刻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概括了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明确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并正式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概念。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演进和体系概括,首先应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先有实践上道路的不断开拓,然后是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理论概念和基本观点的相继提出,再往后才是理论体系的概括。从1982年到2007年,党用了整整25年的时间、六次代表大会,才基本上完成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念的不断提炼及体系的总体概括。如果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一个总的框架;那么,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与基本路线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内涵所作出的完整概括,则不仅赋予了这条道路以基本的理论形态,而且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可操作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如果说,党的十三大提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科学判断,以及对党在新时期发挥和发展了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所作的12条归纳,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等创新观点,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作出的9条概括,为人们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一个初步的框架;那么,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内涵的整体把握,则为人们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为更好地坚持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第二篇:第11讲 材料的提炼、概括与探究

第11讲 材料的提炼、概括与探究

材料探究题是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的“新宠”。考查包括:①准确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②对给定的信息进行整合;③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提炼出观点;④针对材料中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题型的特点是:从时下热门的新闻事件里(如邵阳卷的“建设生态文明”、遵义卷的“舌尖上的中国”、云南卷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非洲四国之行”、盐城卷的“习近平出访中亚时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回答”)选取素材,着重检测考生的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新闻时事的题型中最常见的是概括新闻题,即给一篇简短的新闻加标题或拟写一句话新闻。

1.拟写一句话新闻(或为新闻拟写标题、导语)(1)提取要素法:消息一般包括五个要素(即五个“W”):何时、何地、何人(物)、何事、何故。这五要素包括了消息的基本内容,因此,可以采用提取要素的方法,将消息缩写成一句话新闻。当然,有些消息本身要素不完整,压缩时不必逐一落实;有些要素压缩时应根据留主去次的原则,进行恰当的取舍。

(2)摘引导语法: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三个部分组成,而导语一般都概括了消息的基本内容。因此,可以用摘引导语的方法,将其压缩为一句话新闻。有些导语过于概括,应根据消息主体的内容,对其加以充实,使之更加准确具体;有的消息导语过长,则需要删减,使之更加精练概括。

(3)综合概括法:有些消息的基本内容分散在消息之中,这就需要对分散的要点进行集中概括。使用综合概括法,首先要通读消息全文,理清思路,找准要点,然后再根据试题的字数要求,用恰当的文字概括消息的主要信息点。

2.一般材料的提炼与探究(1)通常解题步骤

①审清题目:明确题目问什么,要求什么,再根据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②读懂材料:充分理解材料的含义,明白材料的内容、价值取向等。

③分析异同:对于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的探究题,要在对比的材料中寻找不同点,在相似的材料中寻找相同点。

④提取共性: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之上,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把相同点加以合并,把不同点加以保留,进而提炼出共性。

⑤探究结果:提炼出材料的共性之后,根据文本和材料的联系,写出探究结果,亮出自己的看法,做到观点鲜明,语言凝练简洁,但切忌任意发挥。

(2)分文体概括法 ①记叙性语段的概括

记叙性语段主要信息可用“主体+怎样”的公式表示。这里的“主体”就是语段的陈述对象,即具体的“人”“事”或“物”。“怎样”即记叙的六要素。因为记叙性语段总是陈述某人某事于何时何地缘何故发生何情况,结果又怎样。所以记叙性语段如果关注了这些记叙的要素,也就抓住了其主要的信息分布点。新闻属于记叙性语段,所以它的主要信息分布在记叙的六要素上。又由于新闻有独特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结语”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标题”往往是最重要的信息的涵括;“导语”位于段首,是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和“结语”则具体交代描述事件的始末结果,所以新闻的信息分布重点是呈“倒金字塔”形的,集中在开头。抓住了开头,也就掌握了新闻类语段压缩的钥匙。新闻的考查,大多是拟写标题和导语。标题为:人物+事件。导语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②说明性语段的概括

说明性语段一般是向别人介绍某种事物的特点,或者阐释某种事理。首先要明确所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其次再看说明对象的特点有哪些(包括事物的性质、特点及成因等),然后用下定义的形式将其表述出来(一般是“××是××”或者“××叫做××”的形式)。

③议论性语段的概括

议论性语段是就某一事件或现象发表看法、观点和主张等。首先要明确作者对什么事件或现象发表意见,如果所议论的对象和重心把握不准,那么概括就不能完整准确。其次要了解作者对此持什么样的看法,这一看法是如何提出来的,如果观点不只一处,还需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等),最后表述时可以运用适当的关联词语表示这一关系。据此总结议论性语段为:议论对象+作者观点(结论)。

④描写性语段的概括

描写性语段是对某景或物进行较详尽的描绘,使读者对其有较鲜明的印象。因而,描写性语段所描写的对象都较明确,中心也较明显。首先仍然要抓住描写的对象,然后看作者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样的情感对这一对象做了怎样的描绘,突出刻画了对象的哪些特点。

(2014·扬州)请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4个字)5月4日下午,淮扬中学“品读经典,放飞青春”经典诵读比赛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根据参赛作品的内容,比赛分为“传承”“跨越”“展望”三个篇章。形式包括学生朗诵、师生合诵等。共22个参赛节目和2个表演节目。比赛节目精彩纷呈,师生合作的朗诵《相信未来》获得“最佳风采奖”。本次比赛由学校教务处主办。部分学生家长应邀观看了比赛。

【思路点拨】本题要求拟写新闻标题,其实就是拟写一句话新闻。根据前面“解题技巧”中提到的“摘引导语法”和“提取要素法”,抓住新闻的开头一句,找出要点“淮扬中学”“经典诵读比赛”“举行”,连缀成一句即可。记住题干要求,不超过14个字。

【参考答案】示例:淮扬中学举行(举办)经典诵读比赛。

(2014·白银)某班级开展了“最美汉字书法”主题活动,请你选择可用材料,写一段文字,向班上同学介绍练习书法的方法。(限80字以内)材料一:临摹有两个意思,一是临,一是摹。临是看着帖上的字在另外的纸上临写,摹是在范字上直接摹写,如描红。

材料二:东汉书法家张芝是甘肃酒泉人,有“草圣”之称。

材料三:练习书法最好是临和摹结合起来,各扬其长。

材料四:甘肃成县的《西狭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材料五:临容易学到笔画,摹容易学到间架结构。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从提供的材料中筛选、提炼信息和语言表述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一般思路是:先迅速整体浏览,获得总体印象;再逐一仔细阅读,筛选出可用材料;然后阅读题干,有针对性地锁定答题范围,选用合适的说明顺序来介绍。本题材料二、四与书法练习无关,可以忽略;一、三、五都涉及练习书法的方法,可以将这三则材料整合归纳,按一定的顺序(如总分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练习书法有临、摹二法。临是看着帖上的字在另外的纸上临写,摹是在范字上直接摹写,如描红。临容易学到笔画,摹容易学到间架结构。练习书法最好是临和摹结合起来,各扬其长。

(2014·云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①[美联社亚的斯亚贝巴5月4日电]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天抵达埃塞俄比亚,开启非洲四国之行。李克强首先与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举行了会谈,并签署了多项贸易协议。李克强在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和非洲的命运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彼此在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中始终相互支持、平等相待,中非世代友好。

②[奥地利《维也纳日报》5月4日报道]中非贸易空间巨大,自2009年起,中国已经连续5年取代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材料链接】李克强总理出访前驳斥了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投资非洲的批评。李克强说:“我可以郑重地告诉非洲的朋友们,中国绝不会走别国殖民主义的老路,也不允许历史上的殖民主义行径在非洲重演。”

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李克强总理此行的两个重要目的:

【思路点拨】本题是一道典型的新闻材料提炼概括题。根据前面的解题技巧,首先读懂题目,紧扣“李克强总理此行的两个重要目的”分析材料。材料一可以紧扣两个信息“签署多项贸易协议”和“中非世代友好”。材料二谈“贸易”,材料链接谈“友谊”。然后整合信息,不难得出准确的答

案。

【参考答案】示例:继续扩大经贸合作;夯实传统友谊。

1.(2014·吉安吉州区模拟)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A.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气魄极大,意境萧疏。

B.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线条和笔力强劲,风格独特。C.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风格独特,技法高超。D.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意境萧疏,技艺高超。

2.(2014·宜兴和桥学区一模)对下列这段文字理解不恰当的是()现如今,中国的许多有钱人都把孩子送到英国上贵族学校,希望他们毕业后也能成为贵族。但他们发现即使是英国最好的学校——伊顿公学的学生,也是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饭,每天还要接受非常严格的训练,甚至比平民学校的学生还要苦。他们怎么也弄不明白这些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贵族精神究竟有何联系。

A.中国的有钱人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希望子女以后能成为贵族。B.英国贵族学校的培养方式遭到了中国有钱人的极力反对。C.中国的有钱人认为贵族学校的学生应该过着物质优裕的生活。D.严明的纪律训练,性格的自我约束就是贵族精神的体现。3.(2014·北京朝阳区一模)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是()遵循条例执法迅速

随着《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正式实施。北京市迅速启动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并开出条例正式实施后的第一张罚单。条例的实施,表明北京市政府将采取多种措施治

理雾霾,改善空气质量,在2017年达到PM2.5浓度下降25%以上的目标,实现美丽北京的宏伟蓝图。

A.采取措施决心坚定

B.改善北京空气质量 C.美丽北京天蓝水清

D.治理雾霾目标清晰

4.(2014·无锡)对下列统计资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某省的一份调查显示:76%的学校已经制定五年以上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超过20%的学校在2000年以前就自觉开始制定五年以上中长期发展规划,在省教育部门要求下制定五年以上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占到近56%;有20%以上的学校正着手制定五年以上中长期发展规划。

A.制定五年以上中长期发展规划是学校发展的内在需要。

B.上级行政部门在学校制定五年以上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起着重要作用。C.制定五年以上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得到了大部分学校的拥护和执行。D.部分学校在五年以上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上还存在犹豫观望的态度。

5.(2014·南京秦淮区一模)莫言通过媒体对马尔克斯的离世做出回应,请按要求填空。

我不能说马尔克斯是当代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但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世界上的确没有一本书像《百年孤独》那样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我本来有过一次与他见面的机会,但因他生病错过了。感谢这个天才的头脑,他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小说,他也发明了让自己永生的方式。

上述文字流露出三种情感:

、、。

6.(2014·杭州高桥初中模拟)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分点概括“杭州治霾”的三条措施,每条不超过8个字。

昨天,记者从杭州市政府获悉,《杭州市2013年大气复合污染整治实施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已经出炉。这份计划告诉大家,杭州将从这些方面下手,来狠治大气污染。实际上杭州治霾工作一直在艰难的推进中,去年杭州市机动车新增18.4万辆,但是总排污量实现“零”增长。原因是市政府将机动车排污治理的重点落实到对高污能车的淘汰上。理由是淘汰一辆重型柴油车抵得上控制922辆家庭轿车。同时限制燃煤排放同样重要,对燃煤排放的治理重点是脱硫设施的推广。现在杭州30多家热电厂及半山、萧山两大电厂,都装有脱硫设施。另外,随着地铁建设、立面整治、家庭改造、房屋拆迁等工程总量的逐渐增多,市建委特别成立建

筑工地扬尘政治领导小组,协调各部门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对存在严重扬尘问题的企业进行严肃处理。

7.(2014·重庆萱花中学模拟)下面是某小组收集的网上关于雾霾天气的“神吐槽”。请你运用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说说这些“神吐槽”有什么共同的妙处。

①三九时节雾纷纷,路上行人吸断魂。②雾以吸为贵。③厚德载雾,自强不吸。

④雾霾霾兮,天昏暗,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8.(2014·天津)某班开展了“美丽天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回答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蓟北雄关——黄崖关长城,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城墙石垒砖包,坚如铜墙铁壁。层峦叠嶂之中,战台林立,高地相连,前后呼应,置身其间,仿佛又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材料二:将在我市举行的第三届绿博会,日前已经完成基建工程,48家参展单位被分别划分到六大主题区域,各参展单位已于6月陆续进场施工。

材料三:海河风景线宛如一幅长长的风景画卷,装扮着美丽的天津,夜幕降临,两岸若明若暗的各色灯光,倒映在河水中,似绚丽的彩霞,使人们产生无限的遐思。

材料四:高度位列世界第四,亚洲第二的天塔,坐落在波光粼粼的天塔湖中央,犹如一剑穿天,直插云霄。这里地势开阔,花草繁茂,湖光塔影,相映生辉。

材料五:“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内容包括清新大气、清水河道、清洁村庄、清洁社区和绿化美化。通过“四清一化”行动,市民将享受到更多的碧水蓝天。

上面是某同学以“寻找津城最美风景”为主题搜集的一组材料,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两则材料是

、。

9.(2014·莱芜)阅读下面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提取主要信息。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MH370客机失联后,我国交通运输部、国防科工局、国家海

洋局、中国海警局、军方等有关部门共派出18艘船只与军舰、8架直升机、5架固定翼飞机,协调66艘过往中国商船和20艘渔船协助搜寻,动用21颗卫星并协调国外,16颗卫星提供数据支持,全方位搜寻。截至4月28日,中国政府已累计为在京家属开展医疗和心理巡诊8067人次、医疗处置1138人次、心理干预797人次,为262名有需要的家属安排体检,组织航空航天和法律等领域专家举办专业知识咨询讲座6次,1000余人次参加。

10.(2014·重庆一中模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8字。

中新网记者:应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3月20日至26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将带着母亲和女儿访华。美国白宫宣布,这是美国总统夫人首次单独对华进行正式访问。白宫公布的日程显示,21日,彭丽媛将陪同米歇尔走访一所中学,强调教育的重要意义。两位夫人还会共进私人晚餐并观看演出。中美第一夫人的首次面对面备受关注。外交部长鲁培新说,“第一夫人”的访问内容大多和妇女儿童或者文化方面的项目有关,比如安排她们访问学校、慈善机构,以及一些美术馆等。夫人外交可以看做是官方外交的补充,米歇尔此访将通过“软外交”改善两国关系气氛,中美“第一家庭”建立私人关系也有助于两国关系的推进。以“夫人外交”为纽带,中美外交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创新方式。

11.(2014·保定五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据悉,“嫦娥三号”将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为我国探月工程开启新的征程。“嫦娥三号”巡视器,也就是百姓俗称的“月球车”,被命名为“玉兔号”,它将在月面工作三个月。“玉兔号”的科学探测任务主要包括: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资源勘察等。我国第一架月球探测器被命名为“嫦娥三号”,第一辆月球车被命名为“玉兔号”,这两个名字都颇有诗意。

(1)为上面这段材料拟写一个恰当的新闻标题。(不超过18个字)

(2)如何理解“嫦娥三号”“玉兔号”是颇有诗意的名字?

12.(2014·盐城建湖模拟)阅读下列材料,请筛选出三条主要信息。

材料一:据日本NHK电视台12月26日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天上午参拜了位于东京九段北的靖国神社。安倍公然拜鬼的丑恶行径,遭到了爱好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引起了东亚国际关系的再度紧张。

材料二:1970年12月7日,西德总理威利·勃兰特来到波兰,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后,突然自发下跪,并且为被纳粹德国杀害的近40万死难者默哀,这一举动成为战后德国与东欧诸国改善关系的重要里程碑。

材料三:新华网2014年02月27日快讯,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7日下午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3.(2015·预测)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PM2.5又称细颗粒物,它的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它是霾的元凶,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

材料二:2013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发布的《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全国50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世卫组织推荐标准的城市不到1%。

材料三:3月5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向污染宣战成为本次工作报告重点解读内容,报告首次提出“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等口号。

(1)根据材料一,给“PM2.5”下一个定义。

(2)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你得出什么结论?

(3)同在一片蓝天下,保护环境你我他。请就衣、食、住、行某一方面拟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

14.(2014·石家庄十八县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首都经贸大学等3所高校就目前热议的“老人摔倒该不该扶”问题进行了民意调查,调查数据如下:

材料二:在某著名大学讲座宣传栏中有这样一个讲座信息: 主题:老人摔倒,要不要扶? 时间:2月24日(周一)19:00 地点:××大学第三教学楼2301室(1)从材料一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

(2)“老人摔倒,要不要扶?”这一问题在大学里讨论,你认为有无必要?请简述理由。

15.(2015·预测)近日,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受到异常热烈的追捧,剧中女主角的服饰、使用的化妆品,甚至她爱吃的啤酒炸鸡都成为人们争相谈论的话题。反观国内的电视剧行业,既不缺少人才,也不缺少资金,却难出经典佳作。请探究下列材料,请你对优化国产剧作品提几点建议。

材料一:国内某部题材的电视剧火了,很快荧屏上全是同类题材的电视剧,从宫廷戏到家庭剧,从警匪戏到抗日剧,莫不如此。而一些电视剧制作方为了赶上某个题材的观剧热潮,难免仓促上马,粗制滥造,电视剧的质量可想而知,结果就是观众很快产生了审美疲劳。于是换另外一个题材,新的一轮跟风又开始了,如此反复,最终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材料二:现在一些电视剧制作方为了吸引眼球,炒作话题,电视剧里面的内容不但严重偏离事实,歪曲历史,而且完全违背人们的生活常识。前段时间受到广泛质疑和批评的“抗日神剧”,就是最具典型的例子。这样的电视剧不但成不了经典,反而备受质疑和诟病,最终沦为笑柄。

材料三: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本来辛苦,压力很大,用作休闲的电视剧,自然就不能太过沉重和悲催。内地的电视剧往往拍得太悲催了,主人公总是命运多舛、处处碰壁。很多时候会把主人公写死,把好人命运写得非常悲惨,很难获得认同。韩剧也有这样的情况,但是往往他们能够超脱出生活的困境,在更高的层面把握命运、审视生活。

材料四:美国、韩国的创作人员非常认真,对作品要求非常严格,同时也非常尊重创作者,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非常到位。一部作品的成本,编剧的报酬占很大一块,有时候甚至超过明星的报酬。我们则相反,对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对编剧的重视不够。编剧的收入很低,好的编剧要么改行,要么就只能降低质量、追求数量。

【参考答案】

1.C 2.B 3.D 4.D 5.崇敬

遗憾

感激

6.①淘汰高污能车。②推广脱硫设施。③处理扬尘问题。7.运用谐音双关/仿化(化用古诗、成语、俗语等)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网友对雾霾天气的抱怨,富有幽默感。

8.材料二

材料五

9.示例:中国政府协调各方力量,使用多种装备,全力以赴参与搜寻工作;并用多种形式安抚和照料在京中国乘客家属。10.示例:美国第一夫人访华,中美外交开创新方式。或美国第一夫人访华,拉近中美两国关系。(提示:时间+影响)11.(1)示例:“嫦娥”抱“玉兔”,飞上广寒宫

(2)示例:“嫦娥三号”“玉兔号”化用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增强了人类探月工程的传奇色彩,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蕴。

12.示例:①日本首相否认侵略历史,遭到强烈谴责和反对。②西德总理正视历史罪行,改善外交关系,开创美好未来。③中国人民牢记历史,反对侵略,珍爱和平。或中国人民不忘国耻,坚决反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等。(意对即可)13.(1)PM2.5是一种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并对人体健康、环境质量产生影响的细颗粒物。

(2)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国家将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意对即可)(3)示例:空调温度高一点,环境质量高一些。

14.(1)①就目前热议的“老人摔倒该不该扶”问题,高达64.8%的受访者认为围观民众该扶起老人;26.9%的民众认为是否该扶不好说,要视情况而定;仅8%的民众认为不该扶。

②高达87.4%的民众认为不能扶老人的原因是怕惹祸上身。

(2)示例:如果连“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样的基本常识性问题还能在大学去大做文章搞讨论的话,那么以前所学的思想品德观念有多大意义呢?这种对于“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讨论本身就是对我们中华几千年优秀文化的一种蔑视和颠覆,实质上就是在怀疑我们社会主义道德观是否出了问题。

15.要点:①多点原创精神,少点跟风思维。②多点对历史文化和生活现实的严肃态度,少点急功近利思维。③揣摩现代人心中真正的需求,注重观众感受,传播积极正面的价值观。④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重视编剧。

第三篇:结构概念与体系读后感

结构概念和体系(林同炎编)

读后感

学过建筑工程或者从事该行业的人都知道建筑学和工程学这两门学科都为建筑物服务但实际上建筑学是偏艺术的工程学是偏技术的,参与某个工程的时间也有所差别。就因为这些原因在某个工程从设计到包括施工进入实用阶段建筑师和工程师之间产生许多矛盾。建筑师考虑的是建筑物的美观和更多的使用空间而工程师考虑的是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建筑物建造之前必须通过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然而建筑师和工程师参与的时间都不一样,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是建筑师完成的部分,工程师只参与施工图设计部分。消除建筑师和工程师这两个角色之间的矛盾是这本书的任务之一。

这本书不像其他结构教科书一样详细介绍怎样设计建筑物的每个构件,而是从建筑物整体出发,不需用要很复杂的计算公式而是用很简单的最基本力学公式来对建筑物总方案进行设计。由于所引用的力学计算简单易懂,一般建筑师也很容理解其中的原理。这样这本书成为了建筑师和工程师对某个建筑物服务的或者说设计出一个建筑物的共同点了。

这是一本每一位建筑师和结构总工程师应该拥有的书,也可以说是建筑物方案设计过程中的一本参考手册。从建筑物总体系再到水平竖向各分体系进行很系统的介绍。根据所要建的建筑物的高度和使用功能选择该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在总方案设计阶段选择好一种建筑物结构模式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总费用而且延长使用寿命或者可以降低在后期使用过程维护费,降低遭遇突发事件时的人员和经损失。总设计阶段选好合理的水平体系可以在减少在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一些改动,从而缩短施工时间。

本书还对各种荷载和结构的响应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介绍了各种荷载种类和对建筑物的作用方式。这些荷载作用之后不同形状和不同高度的建筑物的反应也不同,通过这本书我们大概的了解荷载和对应的响应。

在人口膨胀的这些年代土地越来越缺,提高土地利用率是非常有效的解决土

地紧缺的问题,这样包括我国等很多国家开始建高层的和超高层。这本书专门在高层建筑这一章中介绍了各种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和受力特性,举了一些高层建筑遭遇突发事件时的情况和针对那些现象在结构形式上应该采取措施。高层建筑因为层高的原因侧向荷载和侧向位移成为了主要的控制因素。

结构跨度大时一般用桁架,大梁和空间桁架,但是跨度超过了30m之后用拱,悬索和薄壳结构体系往往比较经济。用拱结构时造成与压力线一致的话可以节省材料,不增加材料截面高度的情况下可以争得净高。悬索等专门在大跨度桥梁上用的结构体系可以用到一般建筑物上,使得建筑物受力性能和使用功能上创造出新的思路和观点。

总结这本“结构概念与体系”是一本值得拥有值得研究的书。

第四篇:鉴定与司法鉴定概念的引入及其演进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史料,对汉语和我国法律中的“鉴定”与“司法鉴定”两个词语的来源与演变进行了回顾和分

析。同时,还对鉴定一词当初引入法律和司法鉴定法律界定产生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进行了初步阐述。

【关键词】鉴定;司法鉴定;立法进程;法律界定

【中图分类号】d91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9297(2007)02—0148—1

4study on the source and the developtment of the definition of identification and forensic authentication in chi.

nese language and law.wang shi-fan.the higher people s court ofgansu province.lan zhou 730010 一

【abstract】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historical data,this article intmduces the sour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finition of identification and forensic authentication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aw.then it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an d

influence by transplan ting tl1ose two words into chinese law for£be first time.

【key words】identification,forensic authentication,the definition of law

在现代法律意义上,鉴定(或鉴定结论)是重要的证据形式和证明方法之一.已经得到学界广泛认

同。而从法律条文中的“鉴定”衍生出来的“司法鉴

定”,伴随着近十年理论界、实务界的热烈讨论,也已

经成为普通大众耳熟能详的“热点”法学词语之一。

近年来,对于“鉴定”、“司法鉴定”各方面的论述发展

很快,数量也十分庞大。这些论述或长篇巨制而高屋

建瓴,或短小精悍却观点精辟,为建设具有我国特色

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制需要的司法鉴定新体制做出

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在仔细学习、研究这些论述的过程中,却也发现对于“鉴定”、“司法鉴定”这两个基

本而重要的概念,其从何而来,又经过了怎样的演

变,相关立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相关概念的法

律界定又具有怎样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等等方面却很

少见到较系统的研究,这不能不说令人感觉非常遗

憾。本文的目的就是在这方面作一些探索,以期抛砖

引玉。

一、汉语中“鉴定”一词的来源和法律引入的意

义与影响

(一)汉语中“鉴定”一词的来源

“鉴定”一词.现在基本上已经是现代汉语较常

用的普通词语之一。在现实生活中,无论上学、工作

还是日常生活之中,常能遇到“个人(自我)鉴定”、“组织鉴定”、“科研成果鉴定”、“产品质量鉴定”、“伪

钞鉴定”、“书画、文物鉴定”、“工伤鉴定”、“医疗事故

鉴定”和“职业技能鉴定”等词汇。一些热点新闻事

件,如歌手涉嫌“抄袭”的事件中,也有“简谱鉴定”等

等。而在诉讼、仲裁等法律事务中。涉及的各种科学

技术鉴定,如“法医学鉴定”、“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物证鉴定”、“dna鉴定”、“指纹鉴定”、“痕迹鉴定”

等等更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

员会《关于司法鉴定问题的调研报告》在论及司法鉴

定的范围和种类时指出.如果按照凡是为诉讼活动

服务的鉴定都属于司法鉴定这一认识,据有关专家

统计 司法鉴定至少包括28类,1000多个学科。①因

此,可以看出,在当今的汉语语境中,无论是法律事

务,还是非法律事务中,“鉴定”一词都被经常使用

着。

[作者简介]王世凡(1964一),男,藏族,甘肃文县人,大学本科,副主任法医师,一级法官,主要研究方向:司法鉴定理论、诉讼证

据审核。tel:+86—931—8532193;e—mail:wangshifan66@163.com

①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问题的调研报告》,载《中国人大}2002年第14期。对于诉讼中涉及的鉴定种类,笔者曾撰文总结,认为可以分为26类。参见:王世凡:《我国诉讼证据鉴定制度的现状与思考》,载《甘肃审判}1997年第1

2期。该文的原稿《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现状与思考》,20o0年初在互联网上发表,现已被多家专业网站或论文网站收藏。至

于将涉诉鉴定分为28类,最早见于:杜志淳、沈敏:《试论我国司法鉴定机构制度(上)》,载《中国司法鉴定)2001年第2期。

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2期)

“鉴定”一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广泛使用.

但其准确的起源和广泛流传演变的途径却已经很难

查考。从笔者接触到的资料来看,“鉴定”一词最早应

该出现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黄遵宪的《日本国

志》一书。黄遵宪是中国日本近代法的第一个翻译者

和研究者,也是第一个输入日本法的中国人。日本从

我国唐朝起。到明治初年.一直输入我国的古代法律

来制定本国法律。明治十三年(1887年)颁布《治罪

法》和《刑法》(当今日本通称其为《旧刑法》,以与20

世纪初期颁布的《刑法》相区别),正式抛弃我国的古

代法传统,转而采用西方法。日本的《治罪法》和旧

《刑法》,由于依照法国法而制定,因而使用一套新的法律语言。因为中国是日本的文化母国,日文中存在的大量汉字.导致新的法律语言的汉字化。这就为黄

遵宪(当然也包括后来者)“拿取”这套语言,提供了

极为方便的条件:有些新词直接使用,有些词稍做改

造便予使用。《日本国志》中的《刑法志》实际上就是

日本明治十三年(1887年)颁布的《治罪法》和《刑

法》两部仿照法国法而制定的新法的逐条汉译和他

自己的一些注释。在汉译时。黄氏直接套用了大量日

译法学用语,这之中就包括从《治罪法》中套用的“鉴

定”一词。①由于古代汉语似乎没有将“鉴”“定”二字

连用的做法.与现代意义上的鉴定活动相类似的活

动一般称为“检”、“验”或“检验”②因此,基本可以认

定现代汉语中的“鉴定”一词应该是从日语翻译而

来。

(二)法律中引入“鉴定”一词的起源

在考察“鉴定”一词何时开始引入我国法律时,笔者发现,邹明理教授称:“1906年《大清刑事民事

诉讼法(草案)》对鉴定问题做出规定,但这部法典未

获得批准”。③贾静涛教授称:“1907年。清政府颁布

· 14 ·

了由修律大臣沈家本所修订的《大清新刑律》,其中

吸收了不少近代各国法典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有

关鉴定人的规定‘鉴定人,以自己的学识或特技于审

判厅鉴别事物,凭判定者也。例如医师、理化学者判

定加害者的健康状态(有无精神病)或有无血痕之

类。凡审判官于法学行动所不能及之处。必须有特别

学识或技术的人为之补助,即可命之为鉴定人。”’④

但仔细查阅以上所提到的法律文本和法制史方面的相关资料,却发现前述两种提法均有不准确的地方。

根据资料,《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的确

完成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后来也确实由于种

种原因未被清廷批准颁布。⑤但笔者经过逐条查阅

法律文本全文,⑥并未发现其中有对鉴定问题的任

何规定。尤志安教授也在其著作中称:“(《各级审判

厅试办章程》)在证据制度上,保留了《刑事民事诉讼

法》中有关证人作证的规定,同时增加了关于鉴定制

度的规定。”⑦而对于《大清新刑律》,法制史方面的著作基本上都称,公布于宣统二年十-fl二十五日.

即1911年1月25日。⑧同时。笔者逐条查阅该法律

文本全文,⑨发现与鉴定、鉴定人有关的只有一条.

即第一八一条,全文为:“依法令于司法或行政公署

为证人.而为虚伪之陈述者。处二等至四等有期徒

刑。依法令于司法或行政公署为鉴定人、通译人。而

为虚伪之鉴定、通译者,亦同。犯前二项之罪,未至确

定审判而自白者,得免除其刑。”查阅贾静涛教授著

作中给出的注解,资料来源是:“刑律(光绪三十三

年).大清光绪新法令·宣统元年版”。结合法制史资

料,《大清新刑律》的制定过程经过了一个曲折的历

程。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修订法律馆聘日本法

学博士冈田朝太郎在法律学堂主讲刑法,兼任调查

员,协助考订刑法草案。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完

① 李贵连:《2o世纪初期的中国法学(上)》,载《中外法学)1997年第5期。

② 如成书于1247年,影响中国司法鉴定活动六百余年,公认现存最早的系统法医学著作,宋代伟大的法医学家宋慈编撰的《洗冤集录》一书中就是如此,有“检”、“验”以及“检验”等称谓。最著名的就是宋慈在该书序言中就写下的“狱事莫重于大

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的名句。

③ 邹明理主编:《我国现行司法鉴定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9页。

④ 贾静涛著:《世界法医学与法科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274页。

⑤ 郭成伟等著:《清末民初刑诉法典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248~255页

⑥ 《大清法规大全》第11卷。

⑦ 尤志安著:《清末刑事司法改革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oo4年8月版,第97页。

⑧ 叶孝信主编:《中国法制史》(新编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lo月版,第372页。

⑨ 《清新刑律》宣统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1年1月25日),载:西北政法学院法制史教研室编印:《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1840—1949)》第2辑,1985年2月,第95—156页。

· 150 ·

成初稿。由清廷发交宪政编查馆分送内外衙门签注。

遭到纷纷非难,不得不折中修正。宣统元年(1910

年)清廷下诏将修正稿送资政院讨论,又爆发了激烈的争论,意见无法统一。但是光绪末年拟定的“筹备

宪政清单”已宣布了新刑律颁布的年限。无可拖延,清廷只好将它公布,“以备实行”。①笔者分析,贾静

涛教授看到的版本,可能正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发交内外衙门签注的“初稿”,而引述的那段文字

可能是法律修订者为了方便各衙门官员了解“鉴定

人”这一新名词所作的文字说明。因为从正式公布的法律文本来看,其立法技术和法律语言基本接近近

现代法律。因此在法律条文中似乎不应该出现这类

说明性的表述文字。

实际上。经过笔者认真查阅资料,比对法律文

本。发现最早在正式颁布的法律中出现“鉴定”一词的。应该是于光绪三十三年十月二十九日(1907年

12月4日)颁布的《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以下简

称:《试办章程》)。②在该法中,涉及鉴定活动的规定

共有9条:第10条规定:“审判官承审案件,应行回

避之原因如下:⋯⋯

四、审判官于该案曾为证人、鉴

定人者...⋯·”;第24条规定:“凡公判案件,因证人、鉴定人供述不实。或本系重罪受理时错认为轻罪者,或由轻罪发觉其他重罪者。均由审判官移送预审。”

第74条规定:“凡诉讼上有必须鉴定。始能得其事实

之真相者,用鉴定人。”第75条规定:“鉴定人由审判

官选用,不论本国人或外国人,凡有一定学识经验及

技能者,均得为之。但民事得由两造指名,呈请选

用。”第76条规定:“鉴定人于鉴定后,须作确实鉴定

书,并负其责任。”第77条规定:“凡有下列之原因者

不得为证人或鉴定人:

一、与原告或被告为亲属者;

二、未成丁者;

三、有心疾或疯癫者;

四、曾受刑者。”

第93条规定:“证人到厅费。每次银五钱。鉴定人到

厅费,每次银五钱以上、五两以下,由审判官酌定。”

第94条规定:“前条人等住所在十里以外者。每五里

加川资银一钱。火车、轮船已通或末通之处。其jli资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2期)

照实数核算。”第95条规定:“前条人等每日旅费五

钱,但可视其身分酌量加增。”这些应该是“鉴定”一

词正式成为我国法律专门术语的肇端。

(三)法律中“鉴定”一词的渊源和引入的意义

对于《试办章程》中“鉴定”一词的渊源,我们可

以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来考察。这部法律产生于清

末修律的过程中。1902年,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于

内外交困下以光绪皇帝名义颁布修律上谕:“现在通

商交涉事宜繁多,著派沈家本、伍廷芳将现行一切律

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

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③成立了负责修改法

律的专门机构“修订法律馆”和“宪政编查馆”。在修

律之初。沈家本与同为修律大臣的伍廷芳先从翻译

外国良法人手。用重金广揽翻译人才翻译德、日、英、美、法等资本主义强国的民、刑、诉讼、国籍等各法,为着手修律做准备。短期内他们就翻译了多个国家的数十部法律及法学著作,而且“不但数量上大大超

过前期。质量上也是前期翻译所无法比拟的”。④在这些翻译的基础上,1906年,在当时的修律大臣沈

家本主持下完成了《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试办章程》等法律的起草工作。由于在制定这些法

律时,广泛吸收世界各国,特别是日本法学名词,⑤

还邀请日本专家参与起草工作,而当时日本的法律

(如《治罪法》等)中已有“鉴定”(汉字)一词,且已被

国人翻译引进。因此可以推断我国法律中的“鉴定”

一词,其渊源应该是日本法学词语。

对于《试办章程》中引入“鉴定”一词的意义,可

以从我国法制发展史和司法鉴定制度发展史两方面

来进行考察。从法制发展史上来看,以制定颁布《试

办章程》等法律为代表的清末修律在我国法制发展

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奠定了我国近代法制的基础,基本上完成了古代法制向近代法制的转变。

在司法制度上,清末修律改变了沿用两千年的“诸法

合体”的基本法典的编制原则,明确了实体法与程序

法、刑法与民法、商法的分工,编订了法院组织法,编

① 叶孝信主编:《中国法制史》(新编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o月版,第372页。

② 《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光绪三十三年十月二十九日(1907年12月4日),载:西北政法学院法制史教研室编印:《中国近代

史资料选辑(1840—1949)》第3辑,1985年2月,第11—28页。

③ 《大清光绪新法令》第1册,商务印书馆1909年版,第7页。

④ 陈浩:《百年回眸谁与功—— 记清末修律大臣沈家本与(大清新刑律)》,载《书屋)2005年第2期。

⑤ 在2o世纪初年的法律改革中,主持者沈家本曾指出:“今日法律之名词,其学说之最新者,大抵出于西方而译自东国”。参

见:《沈寄移先生遗书.寄移文存》卷四。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2期)

颁了若干行政法规,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的雏形。①

在司法体制、机制方面,通过《试办章程》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从体制到程序全面变革传统审判制度的法律的制定颁布,使我国司法制度在传统狱、讼分理的基

础上,开始实行崭新的民、刑庭告诉,分别审理制度;

审判机关与检察机关得以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行政

机构之外司法;新式的回避、告诉制度也进一步完备

和规范。在《试办章程》颁行前后,民、刑合一的《大清

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以及民、刑分立的《大清刑

事诉讼律(草案)》也先后拟就,虽因种种原因未能颁

行,但其所确立的审判独立、公开审理、控审分离、控

辩平等原则等内容仍被其后继的南京临时政府、北

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所遵循和沿用。②甚至,在1949

年后,这个时期确立的一些现代诉讼原则也在一些

法律制订的过程中得到部分遵循和体现。

而从《试办章程》的主要内容和性质来看,根据

当时法部奏折,拟定《试办章程》的主要内容是:“以

总纲居首,释民刑之定义;次审判通则,明司法之权

能;次诉讼通则,详呈诉之方法;次检察通则,尽补助

作用;而以附则终之,定实行之期间。凡为五章,每章

之中,自分节目,都为一百二十条。”③《试办章程》的具体章目是: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审判通则,分为

八节:第一节审级、第二节管辖、第三节回避、第四节

厅票、第五节预审、第六节公判、第七节判决之执行

和第八节协助。第三章,诉讼,分为六节:第一节起

诉、第二节上诉、第三节证人鉴定人、第四节管收、第五节保释和第六节讼费。第四章,各级检察厅通则。

第五章,附则。从法律名称的字面上看,《试办章程》

应该是一部法院组织法,但从当时法部的奏折和该

法的具体章目来看,就会发现其内容大部分是规范

诉讼行为的,尤其是章目中第二章“审判通则”和第三章“诉讼”,其篇幅占据整部法律的绝大部分,法规

全篇为120条,这两章就有93条之多。而如果仔细

阅读该法全文,更能够很容易感觉到其具有的浓烈

· 151 ·的诉讼法色彩,因此也被誉为“实际是清末惟一正式

公布的具有近代诉讼法性质的法规”。④同时,由于

在该法确立了民事刑事案件分理制度、回避制度、预

审制度、公开审判制度、诉讼代理制度、证人鉴定人

证据制度、检察厅及检察官制度等等于我国传统狱

讼中没有的新制度,因此,有学者也认为,该法正式的颁布和适用,标志着我国现代化新司法体系的诞

生。在近代中国法制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意

义。⑤正是因为《试办章程》具有这些进步之处,它的颁布大大推动了我国诉讼制度近代化的进程,并且

尽管后来清政府很快覆灭,但该法并未被废止。中华

民国成立后,《试办章程》仍被援用。其后,于民国二

年十月、四年二月、四年十月、四年十二月、九年一

月、十年二月又进行修订,一直实行到民国十年《刑

事诉讼条例》和《刑事诉讼律》颁布实施为止。⑥

从这样的背景来考察,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鉴定”一词的引人,与适应当时司法制度、体制和机

制等变革的需要有很大关系,即目的应该是设计一

种配套的新的证据制度。

对于《试办章程》中各项进步之处,相关的论述

较多,⑦但惟独对于在这部法律中出现的鉴定制度,则是一带而过,语焉不详。涉及该法在我国司法鉴定

制度发展中的意义,更是无人论及。笔者认为,从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发展史来看,《试办章程》同样具有

划时代的意义— —标志着在法律制度层面实现了由

古代检验制度向现代鉴定制度的重大跨越。主要理

由如下:

第一,该法第一次确立了法官与鉴定人在身份

上的“审鉴(检)分离”制度,改变了检验人(鉴定人)

在诉讼活动中的法律地位。根据我国司法鉴定史研

究学者的观点,与现代鉴定活动类似的活动在我国

古代被称为检验。从史料记载的情况来看,我国涉及

诉讼的检验活动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从那时起到

清末两千年多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虽然朝代更迭

① 叶孝信主编:《中国法制史》(新编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379—380页。

② 郭成伟:《中国近代刑事诉讼制度变革研究(1895—1928)序》,载《中国近代刑事诉讼制度变革研究(1895—1928)),北京大学

出版社20o4年版。

③ 《法部奏酌拟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折》,载西北政法学院法制史教研室编印:《中国近代法制史资料选辑》(1840—1949)第3辑。1985年2月。第9页。

④ 朱勇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9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96页。

⑤ 郭成伟等著:《清末民初刑诉法典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262页

⑥ 尤志安著:《清末刑事司法改革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97页。

⑦ 尤志安著:《清末刑事司法改革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97页。

· 152 ·

不断,但基本都沿循了行政、司法合一的制度,由各

级行政长官兼领审判权。检验活动也始终与审判权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各级行政长官或其授权的官

吏亲自实施或在他们主持监督下进行,完全体现为

一种司法审判职能。因此,“审鉴(检)合一”是我国古

代检验制度的一个重要特色。《试办章程》第10条明

确规定曾为本案“鉴定人”的“审判官”应当回避,即

确立了“审判官”与“鉴定人”在身份上的“审鉴(检)

分离”,说明鉴定人在诉讼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已经由

原来的审判主持者转变为诉讼参与人之一。另根据

《试办章程》文本设计,将与鉴定有关的规定放在第三章第三节“证人鉴定人”之内,并在规定不得担任的原因(第77条)、应获到厅费(第93条)、川资(第94条)、旅费(第95条)以及供述不实追究法律责任

(第24条)等方面时都将两者并列在一起进行规范。

显然。在当初的法律设计者眼里,在诉讼活动中,鉴

定人与证人类似或鉴定人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证

人。这些在我国法律史上都是第一次。从某种意义上

讲。这两方面的改变,应该是由古代检验制度向现代

鉴定制度重大跨越最核心的标志。

第二。该法第一次明确了鉴定人需具备专业技

术能力资格。根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狱讼中从事检

验活动是各级行政长官或其指派的下属官吏的本职

工作。而这些官吏的选拔、任用,通常主要是考察其

“文韬武略”而非检验技术专长。因此,可以说,在我国古代,从事检验的资格与是否具备专业技术能力

无关,而主要是看其是否担任某一级行政长官。《试

办章程》第75条规定鉴定人“不论本国人或外国人,凡有一定学识经验及技能者,均得为之。”第一次提

出了鉴定人必须是“有一定学识经验及技能者”,也

即对担任鉴定人的专业技术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其他则别无要求,甚至“不论本国人或外国人”。

这一规定.无疑是对我国传统司法制度的一个重大

突破。

第三.该法第一次确立了全面鉴定制度。从我国

古代一些历史文化典籍等史料记载的情况来看,我国古代检验活动涉及项目和范围都比较广泛,但直

到宋代,才从法律层面明确确立了检验制度,即在司

法活动中,遇到某些情况必须进行检验。北宋真宗咸

平三年(1000年)十月诏令规定:“今后杀伤公事,在县委尉,在州委司理参军。如缺正官,差以次官。”①

① 《宋会要》.刑法6-1.检验.见《宋会要辑稿》第170册。

② 《宋会要》.刑法6-1.检验.见《宋会要辑稿》第170册。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2期)

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进一步规定:“检验之官,州差司理,县差尉,以次差丞、薄监当;若皆缺,则须

县令自行。”②即对人身伤亡案件,必须进行检验,这

是法律规定,也是相关行政官员的职责。这种情况,基本上一直沿循到清末都改变不大。根据《试办章

程》第74条的规定:“凡诉讼上有必须鉴定,始能得

其事实之真相者,用鉴定人。”很明显,《试办章程》对

鉴定事项的规定。远远要大于“杀伤公事”,即只要需

要“一定学识经验及技能”,“始能得其事实之真相

者”均必须进行鉴定。因此,可以看出《试办章程》在法律层面确立了全面鉴定制度,应是对我国传统司

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完善。

第四。该法第一次对刑事鉴定和民事鉴定做出

了初步区别,鉴定理论的近代化初现端倪。根据现代

司法鉴定理论,由于不同性质的诉讼涉及的实体法

事实、程序法事实,调查取证主体,举证责任,证明责

任承担主体,证明标准严格程度等等均有所不同,相

应地诉讼中涉及的“专门性问题”的性质和内容以及

提请(申请)、决定、委托的主体、鉴定结论的审查判

断主体。鉴定实施过程中鉴定人对被鉴定人或物的检查、检验权限,鉴定人虚假鉴定后可能面临的责任

性质等均有所不同,所以按照诉讼性质,鉴定可分为

刑事诉讼鉴定、民事诉讼鉴定、行政诉讼司法鉴定和

自行鉴定等。《试办章程》第75条规定:“鉴定人由审

判官选用,不论本国人或外国人,凡有一定学识经验

及技能者,均得为之。但民事得由两造指名,呈请选

用。”显然,在当时的立法者设计鉴定制度的时候,已

经初步认识到了刑事诉讼鉴定与民事诉讼鉴定的区

别。

第五,该法完善了鉴定结论报告方式和内容,实

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秦简《封诊式》中的“爰

书”,宋代的验状、验尸格目和检验正背人形图,元代的检验法式,到清代的尸格、尸图和检骨图格等等可

以得知,我国从先秦时期始一直到清末,历代法律都

对检验结果的报告格式和内容有较明确的规定。虽

然仔细比对这些检验结果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可以

发现它们经历了从概略到具体,从简单到繁复,从单

纯文字到图文结合等的变化发展,但以现代眼光来

审看这些“检验报告”,它们总体上仍类似现代司法

鉴定中的检查笔录或勘验笔录,即主要强调客观、全

面地记录检验者直接观察到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因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2期)

此。这些变化发展基本上是属于“量变”的范畴。而从

《试办章程》第76条规定“鉴定人于鉴定后,须作确

实鉴定书,并负其责任。”而不是要求其“据实填写尸

格、尸图和检骨图格”,显然,对鉴定结论的报告方式

和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要求客观记录检验

所见。而且还需要运用科学理论对这些“检验所见”

进行分析、鉴别和判断。这个变化很显然应该属于一

种质的飞跃。这些规定,显然也是对我国传统司法制

度相关内容的重要完善。

(四)法律中引入“鉴定”一词对当时和后世的影

随着《试办章程》正式引入了“鉴定”一词,很快

得到学术界的响应。1908年,留日学生王佑、杨鸿通

两人合译et本石jii贞吉所著《实用法医学》时,就将

译作改名《东西各国刑事民事检验鉴定讲义》,成为

当时少有的几本现代法医学参考书之一。①自此以

后。“鉴定”一词即被不同时期的立法者、学术界和实

务界普遍接纳。如随后于宣统二年(1910年)完成的被称为“中国历史上首部独立的刑事诉讼法典草案

和民事诉讼法典草案”的《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

和《大清民事诉讼法(草案)》、民国十年(1921年)颁

布的被誉为“我国中央政府正式颁行的第一部刑事

诉讼法典和民事诉讼法法典”②的《刑事诉讼条例》

和《民事诉讼条例》、民国十七年(1928年)颁布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等法典中,虽然在鉴

定制度的细化方面有了一些变化,但关于“鉴定”的基本涵义却基本上始终一一贯之。即基本上都保持

了“鉴定”一词最早被引入法律时主要的涵义:(1)在诉讼中。遇有需要专门知识和技术才能查明案件事

实时,必须进行鉴定;(2)鉴定的作用或目的,是为了

· 153 ·

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颁布,1991年修正后正式

颁布)第72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

要鉴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

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中华

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89年)第35条规定:

“在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认为对专门性问题需要鉴

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仲裁法》(1994年)第44条规定:“仲裁庭对专

门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可以交由当事人约定的鉴

定部门鉴定.也可以由仲裁庭指定的鉴定部门鉴

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2003年)第7

2条第3款规定:“对当事人的生理、精神状况等专业

性较强的检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委托专

门机构进行鉴定。鉴定结论应当由鉴定人签名。”《中

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2o05年)第90条规定:

“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有争议的专门性问

题的。应当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进行

鉴定;鉴定人鉴定后,应当写出鉴定意见,并且签

名。”等等法律和不可胜数的以“鉴定”为主题词的论

文、论著。

(五)现实生活中“鉴定”一词的词义

从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汉语中的“鉴定”一词,最早是1887年从et语翻译引进的法学词汇,并于

1907年l2月4 et通过当时的法律《各级审判厅试

办章程》正式吸纳为我国法律专门术语,随后即被历

代立法者、学术界和实务界广泛接受,现行法律条文

和法学著作仍然在广泛使用。这样一个法律专门术

语。从何时开始。以及为何要突破法学的界限广泛渗

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几成现代汉语中普通

补充法官在审判时法学知识之外的专业技术知识,常用 语,原因不详。但这样广泛渗透的结果,就使

以协助其查明案件事实;(3)鉴定人必须由具有专门 现代 语中“鉴定”一词的词义发生了一定的衍变。

知识和技能的人担任;等等。(~(1999年缩印本)上的解释为:“鉴定:鉴别评

时至今13,在现行的相关法律和法学著作中,仍 定,确定优劣真伪0 99;《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的解

然在广泛使用“鉴定”一词,而且其主要意思仍然与 释为:f‘鉴定:(1)鉴别与评定(人的优缺点);(2)评定

当初引入时基本相似。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 人的佛缺点的文字;(3)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优

法》(1979年颁布,1996年修正)第119条规定:“为 劣等。f’透过这些解释,可以看出,在现代汉语中,“鉴

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 定”一饲i,已远非法律专门术语,其内涵和外延已经

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中 被显舞扩大。

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982年以《中华人民共、“司法鉴定”一词的引入、概念演进和立法历程

① 何颂跃:《民国时期我国的法医学》,载《中华医史杂志)1990年第3。

② 张晋藩主编:《中国司法制度史》,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6月f版,第500页,第502页。

· 154 ·

在汉语中与“鉴定”相关的另一个词是“司法鉴

定”。单从字面上看,“司法鉴定”似乎比“鉴定”一词

更接近司法或法律事务,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司法

鉴定”一词从汉语中初次出现到正式引入法律整整

用了50年时间。远远超过“鉴定”一词所用的20年。

而且在这50年中,“司法鉴定”一词,或较长时间处

于语焉不详、意思朦胧的状态,或忽然又成为学术

界、实务界乃至社会大众广泛讨论和关注的“热点”

法学词语,讨论过程更是争议不断,相互间难以说

服,直至导致严重的法律冲突。

(一)1955~1979年—— 汉语中“司法鉴定”一词的引入及其最初的命运

与“鉴定”一词引入汉语时即为法学词语不同。

汉语中“司法鉴定”一词,最初是出现在鉴定研究机

构名称中。我国最早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也是最主

要的鉴定教学、检案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现代法

医学创始人林几教授受命于1932年8月1日在上

海创建的“司法行政部法医研究所”。1949年6月,上海解放后。上海市军管会将该所附属于上海市人

民法院。1951年10月,该所又改为华东军政委员会

司法部直接领导的“华东司法部法医研究所”。19

53年8月。“华东司法部法医研究所”改为“最高人民法

院华东分院法医研究所”。1955年7月。“最高人民

法院华东分院法医研究所”改为“中央司法部法医研

究所”,同时又成立“司法鉴定科学研究所”,承担法

医学和刑事技术的检验鉴定工作。①这是汉语中第一次出现“司法鉴定”一词。后来,1959年4月28

日。在“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下,第二届全国人大一

次会议通过《关于撤销司法部、监察部的决议》,司法

部被撤销。②同年冬,“司法部法医研究所”和“司法

鉴定研究所”合并为“公安部刑事技术研究所”。1960

年秋,“法医研究所”、“司法鉴定研究所”以及“公安

部刑事技术研究所”均被撤销。③至此,“司法鉴定”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2期)

一词从我国司法体系中完全消失。直到十一届三中

全会之后,1979年9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为了适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加强司法行政工作,设立司法部”,司法部被

恢复设立。尔后司法部委托华东政法学院在上海开

始恢复建立“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于1983年

经国家科委批准才正式复建。全称为“司法部司法鉴

定科学技术研究所”。④这是“司法鉴定”一词第二次

正式出现。此后,这个研究所长期存在并持续发展,在较长时期里成为全国惟一冠以“司法鉴定”的国家

部委级科研、鉴定机构。并于2003年被司法部确定

为国家司法鉴定人继续教育基地。

对于前述1955年7月设立的“司法鉴定科学研

究所”,据徐立根教授介绍.是“学习前苏联司法部的经验”,而汉语中“司法鉴定”一词也是“从俄文翻译

过来的”。⑤金光正教授也介绍说,“司法鉴定科学研

究所”成立之初曾有前苏联专家在该所主持培训工

作。⑥通过这些介绍可以得知。汉语中的“司法鉴定”

一词,应该是从俄文翻译引进的。

从前面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司法鉴定”一词

从首次翻译引进到从我国司法体系中完全消失仅仅

持续了短短的4年多时间。而其再次正式出现,期间

间隔了大约23年。这个演变过程,实际上也基本反

映了我国司法鉴定事业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遭受的多舛命运,即在较长时期司法鉴定工作处于主管

机关不确定、机构设置不稳定、机构性质不明确以及

后来直接受到“左”倾错误思想的冲击而被迫撤销等

等这样极不正常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连正常的检案和科研工作都无法保证.对于“司法鉴定”概念的研究只能是一种“奢望”。因此,在“司法鉴定”一词

引入汉语相当长的时间里对其概念都未见有任何论

述。

(二)1979-1997年—— “司法鉴定”定义的出现

及其相对平静期

① 陈康颐著:《应用法医学总论》,群众出版社1995年版,第314~319页。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撤销司法部、监察部的决议》,载《人民日报)1959年4月29

日第2版。

③ 郑钟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司法鉴定工作》,载《法学》,1984年第l1期;前引① 陈康颐书,第318页。其后,公安部鉴

定研究机构的演变过程是:1972年12月6日,国务院批准公安部成立公安部126所,1984年,更名为公安部第二研究所

(又称公安部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1996年1月11日,经公安部党委研究决定,并报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以公安

部第二研究所为基础正式成立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④ 金光正:《必须加强司法鉴定工作》,载《政法论坛》,1985年第4期。

⑤ 徐立根:《对我国鉴定制度中几个问题的研究》,载《刑事技术)2005年第4期。

⑥ 金光正主编:《司法鉴定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修订版.第32页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2期)

我国最早对“司法鉴定”一词做出定义的是一些

工具书:1979年版《辞海》的定义是:“司法鉴定:运

用科学技术或其他专门知识对案件有关的事实(如

死亡原因、伤害程度等)所进行的鉴别和判断。有法

医鉴定、化学鉴定、会计鉴定、指纹鉴定、书法鉴定

等。”1982年9月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译的“国外法学知识译丛”之《刑事侦查与司法鉴定》翻

译了《苏联大百科全书》第2版第48卷412~413页,其中就包括“司法鉴定”条目:“司法鉴定是鉴定人为

了获得侦查机关或法院所需要的证明,对刑事案件

或民事案件的有关案情的事实进行研究。凡科学、技

术、文学、艺术各个部门涉及司法方面的问题都可以

进行司法鉴定。鉴定人的鉴定意见,即鉴定人根据他

运用专门知识所做出的结论,与证人的陈述、被告的个人申诉以及物证、书面证明等,同样都是司法证据

之一(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典

第58条)。由鉴定人作过鉴定意见的事实,像一切证

据一样,还需由侦查人员和法院连同收集到的其他

一切有关案件的证据加以综合鉴定(俄罗斯苏维埃

社会主义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典第3篇第298条)。苏

维埃诉讼法在以下两方面使双方当事人都享有广泛的权利:声请鉴定人回避和要求利害关系人参加预

审或审判阶段的司法鉴定(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

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典第43、48、169、174条)。根据苏

联最高法院全会的解释.民事诉讼中的司法鉴定应

按照刑事诉讼中相同的规则进行。为了在某些最常

用的司法鉴定类型方面(如医学鉴定、精神病学鉴

定、刑事鉴定、账册鉴定)制定出较好的科学研究方

法,在苏联建立了国家鉴定机关网。”①

在此之后,还有其他一些工具书对“司法鉴定”

作过界定:如1982年版《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法医学

卷)》的定义为:“司法机关在侦查和审判各种案件

中,会遇见许多专门性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侦查人员

与审判人员都能解决的,这时,侦查员或审判员就要

把同案件有关的检体(人或物),委托具有专门知识

和经验的人员进行检查,提供证据,做出结论。以帮

助司法机关办案,这就是司法鉴定。”1984年版《中

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的定义为:“司法鉴定(judi.

cial expertise):诉讼进程中侦查、审判机关为了查明

案情,就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包括可疑的或有争

· 155 ·

议的某种物证或书证,委托国家鉴定机关或指定具

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的人,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甄别和

判断。包括刑事技术鉴定和为解决民事争议而进行的鉴定。”1984年版《法学词典(增订版)》的定义为:

“司法机关为了查明案情.运用科学技术或其他专门

知识,对案件中的有关事物所作的鉴别与判断。”

随后我国第一批司法鉴定学科专著问世.其中

也有对“司法鉴定”一词的定义.如:1988年5月金

光正主编《司法鉴定学》的定义为:“司法鉴定即在侦

查或审判等诉讼程序中.对案件自身情节或处理各

种证据所涉及的某些专门知识性问题,聘请或指派

有关专家进行的检验过程和评断。”②1993年12月

最高人民法院技术局法医处编《司法鉴定概论》的定

义为:“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侦察、审判机关

为了查明案情,就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委托国家

鉴定机关或指定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人依照法定程

序所作的鉴别和判断。通常进行的司法鉴定有法医

学鉴定、司法精神病鉴定、司法会计鉴定、司法化学

鉴定、司法物理学鉴定和犯罪侦察学鉴定。”③

在这个阶段.很集中地出现这些定义,应该与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

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刑事诉讼法典《中华

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82年3月8日第五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审议通

过了新中国第一部民事诉讼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事诉讼法(试行)》有直接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事诉讼法》第88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

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

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第109条规定:“人民法院

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勘验、检查、搜查、扣押和鉴

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63条

规定:“人民法院需要解决专门性问题时.有关部门

有义务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指派有专业知识的人

进行鉴定。鉴定人有权了解进行鉴定所需要的案件

材料,询问当事人、证人。鉴定人应当提出书面鉴定

结论,在鉴定书上签名或者盖章,并由鉴定人所在单

位加盖公章,证明鉴定人身份。”这是新中国法律第一次对侦查活动、审判活动中的鉴定做出规范。将这

些法条与前述各种定义进行对比,可以很容易地发

现,虽然那些定义在文字表述上有一些差别.但内涵

①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译:《刑事侦查与司法鉴定》,知识出版社1982年9月版,第194~195页。

② 金光正主编:《司法鉴定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修订版,第8页。

③ 最高人民法院技术局法医处编:《司法鉴定概论》,人民法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 156 ·

却基本一致。即基本上都是对这些法条的字面学理

解释。

尽管在这个阶段也有学者对“司法鉴定”一词本

身表示了质疑,认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编第二

章第六节的标题是鉴定,不是司法鉴定,在标题下面的条文中有鉴定、补充鉴定、重新鉴定和鉴定结论,没有司法鉴定字样。这司法两字是外行人加上去的。

完全不符合法律规定。”①但总体的情况是,在此阶

段对“司法鉴定”一词争议很少。或者甚至可以说在学术界谈论的都很少。据笔者检索资料,在正式期

刊,涉及“司法鉴定”法学基础理论②方面的论文,1984年、1985年各有1篇,⑧此后直到1994年甚至

再没有这方面的论文发表。“人们对(司法部司法鉴

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之中的)司法鉴定这个用语并没

有发现有什么不合适。只知道它是指司法部主管的鉴定机构。”④而在鉴定实务中,除了司法精神病学

鉴定有时称为“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之外,其他各种

鉴定基本上均以所属学科命名,如法医学鉴定、文件

检验、物证检验等等,而绝少有以“司法鉴定”命名的。因此,在较长时期,“司法鉴定”一词一直处于意

思朦胧的平静期。

(三)1998-2004年— — 学术讨论逐渐热列。意

见对立明显。未能形成共识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关于“司法鉴定”的讨

论逐渐开始热闹。先是在1994年,北京大学司法鉴

定室召开关于建议统一使用“司法鉴定学”学科名称的论证会,对学科名称进行了论证。⑤紧接着,199

5年、1996年开始逐渐有学者撰文对我国司法鉴定制

度、体制和机制等进行反思和提出相关鉴定立法建

议。⑥这之后随着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2期)

大第四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

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审判制度改革

从理论探索正式落实到了司法实践层面,1997年9

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并做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

和检察权”的战略决定,使我国司法改革实践全面启

动。进一步推进了关于诉讼程序和管理方式的探索。

伴随着这些改革和探索,关于司法鉴定法学基础理

论方面的论述也逐渐开始增加。但这些论述中涉及

“司法鉴定”一词时。或采用前面介绍过的传统通说

学理解释。或者干脆不对“司法鉴定”一词进行界定,而直接讨论其制度、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但讨

论中作者们隐含的界定仍然是前述通说解释)。到了

1998年6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司

法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

办发[1998190号),⑦将“指导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

鉴定工作”的职责赋予司法部。1999年7月19日,法制日报刊登《司法部关于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

定机构公告(第1号)》,公布了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

技术研究所、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华东政法

学院司法鉴定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中

国人民大学物证技术鉴定中心、北京大学司法鉴定

室、西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和北京华厦物证鉴

定中心等第一批独立于公、检、法机关的“面向社会

服务的司法鉴定机构”。由于出现了一个新词“面向

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实际上才真正启动了对“司

法鉴定”概念的讨论。有些论述即直接以“司法鉴定

概念”为主题。有些则在讨论其他司法鉴定法学理论

问题时将“司法鉴定概念”的讨论作为一个重要的部

① 陈康颐著:《应用法医学总论》,群众出版社1995年版,第314—319页。

② 笔者认为,根据鉴定的属性,鉴定或者司法鉴定学科的基础理论,应该分为两部分:一类是以研究鉴定制度、体制和机制等

为主要内容的法学基础理论;另一类是以研究鉴定科学原理、技术手段和方法等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基础理论。

③ 这两篇论文是:郑钟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司法鉴定工作》,载《法学)1984年第l1期;金光正:《必须加强司法鉴定工

作》,载《政法论坛》,1985年第4期。

④ 徐立根:《对我国鉴定制度中几个问题的研究》,载《刑事技术》20o5年第4期。

⑤ 张玉镶,孙东东:《北京大学司法鉴定室召开关于建议统一使用“司法鉴定学”学科名称的论证会》,载《中外法学)1994年第1期。

⑥ 这方面较早期的论述,主要有:金光正:《对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思考》,载《人民检察)1995年第7期;李万忠:《我国司法鉴

定制度主要缺陷及其完善》,载《法学杂志)1996年第1期;曾伟雄,刘慧明:《司法鉴定主体之立法刍议》,载《政法学刊》

1996年第3期;周平:《略论刑事司法鉴定资格与涉围》,载《法学杂志)1996年第5期。在此阶段,笔者也曾对这方面的问题

作过讨论,参见:第页引① 王世凡文。

⑦ 此文件在涉及司法鉴定问题的相关讨论中似乎较少有人提到,实际上它就是被许多作者笼统地称为“国务院批准的司法部

‘三定’方案”的法规文本。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2期)

分。①

在这些论文、论著中.作者们从不同的观察角

度,在司法体制改革的不同发展阶段,或借鉴英美法

系经验,或参考大陆法系做法,或称从国情出发,或

糅合多个来源,对于司法鉴定的概念提出了许多不

同的概括、界定。这样,几乎在同时,相互间差别极大的界定纷纷呈现,仔细分析归纳,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第一种观点.认为:“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

中,司法机关为了查明案情.依法指派或聘请具有专

门知识技能的人员.就案件中的某些专门性问题所

作的鉴别和判断。”②

第二种观点,认为:司法鉴定不仅指司法机关办

理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案件中进行的鉴定,而且还

包括:“刑事、民事、行政诉讼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

护人”委托的鉴定:行政执法部门执法活动及其案件

当事人委托的鉴定:仲裁庭与仲裁案件当事人及代

理人委托的鉴定;纪检、监察部门委托的鉴定;公证

机构、调解组织委托的鉴定;“社会各团体(包括境外

团体)、单位、组织和个人对涉嫌危害社会稳定和政

治安定事件以及涉嫌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事件”委

托的鉴定;等等。③

第三种观点,认为:“司法鉴定是人民法院、人民

检察院、公安机关、安全机关、监狱、仲裁机关、当事

人对案件立案前取证、诉讼、执行、仲裁过程中的专

门技术、专门知识问题,委托有鉴定权的机构或鉴定

人依法检验、评断的活动。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指

已进人诉讼程序的鉴定;二是指无鉴定不能立案的鉴定。”④

第四种观点,认为:“只有法官决定委托的专门

· 15’7 ·

性鉴定才称之为司法鉴定.其实质属于司法调查权

和审查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官对当事人各方提

供的鉴定结论以及存在的争议问题进行司法调查和

审查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司法鉴定人员帮助法官

科学认证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目的是审查证据,查

明、确证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损害事实与程度以

及与量刑、赔偿有关事实。”⑤

比较上述几种观点,可以发现,第一种观点,基

本上就是诉讼法法典法条的传统通说学理解释;第二种观点,是笔者见到的最“超级扩大化”的解释,即

基本上将“司法鉴定”扩大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

面;第三种观点,属于有限扩大化解释,较第二种观

点有所保留.即将司法鉴定的范围从传统认识的“诉

讼中”扩大到了“立案前取证和仲裁过程中”。第四种

观点,属于“缩小化”解释.不仅将司法鉴定局限于诉

讼活动中.而且明确限定了鉴定决定主体只能是法

官。

这些观点,特别是后3种观点,在随后的讨论过

程中,不仅被原作者们进一步发展,并且对现实中的有关法规制订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详见后面介

绍)。同时这些观点也被其他作者所借鉴、引用、发

展,使更多的人加入到了争论之中。正是由于如此,所以在1998年至2004年期间,在学术界和实务界,相关的讨论空前热烈,各种相互差异极大的结论和

设计异彩纷呈,这些由法学家、科学家不同学术思想

观点交锋所表现出的争议.作为推动学术发展的基

本形式,是法学、司法鉴定科学繁荣的标志,⑥但对

司法鉴定概念、性质等方面的界定,却由于争议、分

歧越来越大,各种观点难以相互说服.因此直到

2005年司法鉴定的法律界定产生之前.始终未成形

①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05年底,仅在正式杂志上发表的讨论司法鉴定法学基础理论方面问题的论文至少已有近400

篇之多:这类论文最早见于1884年,1984、1985、1887年每年各1篇,1994、1995年每年2篇,1996、1997年每年4篇,1998年8篇,1999年14篇,2000年31篇,2001年53篇,2002年59篇,2003年67篇,2004年53篇,2005年上升到至少

96篇。涉及司法鉴定法学基础理论内容的专著,最早见于1988年,直到1996年,8年间只有7部:金光正主编《司法鉴定

学》(1988、1991、1995三个版本)和《司法鉴定知识大全》(1993)、最高人民法院技术局法医处编《司法鉴定概论》(1994)、邹

明理主编《司法鉴定教程》(1995)、王传道主编《司法鉴定概论》(1996)。1997年未见此类专著出版。1998年后到2005年,仅7年时间,仅据笔者所见,至少已经有26部之多。统计分析这些论文专著发表、出版的时间和数量,可以发现1998年在时间上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从该年始发表、出版的数量开始激增。

② 姜志刚:《对司法鉴定现状的思考》,载《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1999年第2期。

③ 参见吴军:《如何使司法鉴定工作面向社会服务社会》,载《中国司法11999年第11期。

④ 孙业群:《构筑我国司法鉴定新体制》,载《现代法学11999年第6期。

⑤ 参见何颂跃:《司法鉴定的本质与当前的困惑》,载《法律与医学杂志)200o年第7卷(增刊)。

⑥ 包建明:c司法鉴定”杂谈》,载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4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3月版,第351页。

· 158 ·

成共识。

(四)1998-2004年— — 地方立法先行,部门规

章跟进。最终导致法律冲突

我国最早出现“司法鉴定”一词的国家级法规。

是1989年7月11 ft由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和卫生部颁布《精神疾病司法鉴

定暂行规定》(卫医字(89)第17号)。但这个法规只

是在名称中引用了“司法鉴定”一词。法规中并未对

其进行界定。随着1994年起学术界、实务界开始对

“司法鉴定”相关内容进行热烈讨论并产生一批成果,很快引起一些省级地方立法机关的重视并付之

实践。1998年12月12 et,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通

过了我国第一部地方性的司法鉴定管理法规— —

《黑龙江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随后,重庆市(1999

年3月26 ft)、吉林省(1999年11月27 ft)也制定

了自己的地方性司法鉴定法规。

除了地方立法机关的这些表现,2000年8月1

4ft,司法部颁布了《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司

法部令第62号)和《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司法部

令第63号)这两个我国最早较系统规范司法鉴定活

动的部门规章。但可能由于当时争议较大。这两个规

章中都回避了对司法鉴定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只是

在《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第2条中规定:“本

办法所称的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机构(以下简

称司法鉴定机构)是指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机构和其

他组织或当事人的委托,有偿提供司法鉴定服务的组织。”在《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第2条中规定:“本

办法所称的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人(以下简称

司法鉴定人)。是指取得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证书和

执业证书。在司法鉴定机构中执业。运用专门知识或

技能对诉讼、仲裁等活动中涉及的专门性技术问题

进行科学鉴别和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随后在司法

部有关负责人就这两个司法鉴定有关管理办法答记

者问中才称:“司法鉴定。是指司法鉴定人接受司法

机关、仲裁机构、其他组织或者当事人的委托。依照

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运用专门的知识或技能。对

诉讼、仲裁等活动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评定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2期)的活动。”①在这两个部门规章颁布之后,地方立法

更是明显加速,截止到2004年底,已有黑龙江、重

庆、吉林、河南、湖北、江西、四川、河北、山西、宁夏等

10个省(市、自治区)和深圳市制定了有关司法鉴定的地方性法规。②

综观这些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可以发现,它们

中有相当一部分将“司法鉴定概念”或“司法鉴定的适用范围”,界定为“在诉讼前或诉讼过程中以及在仲裁、公证等活动中对专门性问题进行的鉴定”。或

者“是指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司法机关、公民、法人或

其他组织的委托对专门性问题进行的鉴定”。或者

“是指司法鉴定人对涉及案件中的有关证据问题进

行技术鉴别活动”。③由于上述几种“司法鉴定概念”

或“司法鉴定适用范围”得一个共同点是采用了“司

法。即掌管法律”的传统的广义司法概念,将非诉讼

性鉴定纳入司法鉴定,故有人称其为“广义司法鉴定

概念”。

2001年11月16 ft,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人

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法发[2001]2

3号)。第一次从部门规章层面对司法鉴定做出了界

定。该规定第2条称:“本规定所称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为查明案件事实,人民法院依据职权,或者应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申请。指派或委

托具有专门知识人,对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

评定的活动。”最高人民法院参与制订这个规定的专

家进一步解释说:“司法鉴定就是在程序上实行公

正。以科学判断、分析与评估活动来终结诉讼双方对

专门性问题的争执,协助法官实现这种司法权的终

结性。”同时。还强调。“司法鉴定权的支配力量是人

民法院”。“只有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法院才具有司法

鉴定的鉴定权”。④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作者的意

思是:只有人民法院决定进行的鉴定。才能称为司法

鉴定。公安、检察、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以及社会行业

鉴定机构的鉴定。均属非诉讼性活动中的鉴定,不属

于司法鉴定。⑤由于这些论述的前提是所谓司法权

即指审判权的狭义司法概念。所以这种对司法鉴定的界定又被称为“狭义司法鉴定概念”。

将以前者为代表的“广义司法鉴定概念”与以后

① 《司法部有关负责人就司法鉴定有关管理办法答记者问》,载《法制日报》20oo年9月19日。

② 李禹、李奇:(2004年司法行政机关司法鉴定工作统计报告》,载《中国司法鉴定》20o5年第3期。

③ 参见重庆市、黑龙江省、四川省、深圳市《司法鉴定条例》、《司法鉴定管理条例》第2条。

④ 何颂跃:《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的理解和适用》,载《人民司法》20o2年第5期。

⑤ 前引,何颂跃文。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2期)

者为代表“狭义司法鉴定概念”进行比较,我们会很

容易感觉到它们在司法鉴定性质、决定主体和范围

等的规范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并形成法律冲突。这

种法律冲突直接的后果就是在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实

施过程中相互掣肘,哪个规范都得不到真正落实。同

时这种法律冲突也迅速在学术界、鉴定实务界内部

造成了认识上更大的混乱和分歧。引起进一步的争

论。因而这些法规和规章颁布之后,不仅未能定纷止

“乱”。反而给制定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系制造了

更大的桎梏。

(五)2001-2005年— — 国家立法从起步到完

成.司法鉴定法律界定产生

在学术界讨论争论正酣,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

相互冲突呈僵持之际,国家关于司法鉴定的立法却

已经在另一个层面悄然启动。它的动因是自2000年

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来,每次代表大会期间都

有关于要求尽快制定司法鉴定法的议案(其中九届

四次会议有8个代表团的266名代表,五次会议有

7个代表团的234名代表提出该议案)。

为了办好这些议案。从2001年5月开始。全国

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就司法鉴定的法律定位、管理

体制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广泛

调查研究。充分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和多次组织讨论。

于2002年12月23日拟订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草案)》(以

下简称“草案”),并提交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进行了初次审议。会后,草案被印发各省

(区、市)和中央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由于当时有关部

门对司法鉴定的管理体制、管理内容等问题意见分

歧较大,难以在短时间内提出草案修改稿提请常委

会会议进一步审议,因而,草案被搁置了一段时间,没有很快进入二审。

后来通过持续的相关调查研究和论证、修改,特

别是2004年9月中共中央转发的《中央司法体制改

革领导小组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初步意

见》提出了“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明确

要求,对立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各方的认识

逐步趋同。2004年12月8日、21日,全国人大法律

· 159 ·

委员会召开会议,对草案进行了逐条审议。完成了该

草案的二次审议稿。同年12月25日。提交十届全国

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进行了二次审议。二次审议

结束后,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就该草案二次审

议稿有关问题进一步征求了有关部门和专家意见。

于2005年2月25日完成草案三次审议稿。并提交

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14次会议审议。同年

2月28日,该草案三次审议稿终于在该次会议高票表

决通过。①

这样,经过两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历

时4年。最终我国第一部规范司法鉴定活动的法

律—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

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于2005年

2月28日正式公布。并于2oo5年10月1日开始正

式实施。《决定》第1条规定:“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

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

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这是我国最高立法机关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

对司法鉴定做出权威界定。

三、司法鉴定法律界定的意义及《决定》对现实

管理体制的影响

(一)司法鉴定法律界定的意义

将《决定》做出的司法鉴定界定与前面提到的“广义司法鉴定概念”和“狭义司法鉴定概念”等相比

较,可以看出,《决定》对司法鉴定的界定最主要是在两方面做出了规范:其一,明确了司法鉴定的性质。

即司法鉴定是在诉讼活动中进行的,是一项涉及诉

讼的活动;其二,明确了司法鉴定适应的范围,即将

整个诉讼过程各环节,如侦查、起诉、审判等阶段中的鉴定都纳入司法鉴定的范围(结合《决定》第7条

分析)。

通过前者,很明显对“广义司法鉴定概念”将仲

裁等非诉讼鉴定纳入司法鉴定范围的作法进行了禁

止。这一禁止最突出的作用就是司法部于2005年9

月30日在《决定》正式实施之前公布了《司法鉴定人

登记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95号)、《司法鉴定机构

登记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96号),明确废止了

2000年8月14日公布《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司法

① 根据以下资料综述: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侯宗宾:2002年l2月23日在第9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1次

会议上《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草案))的说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落实十六大精神,依法规范司法鉴定

管理一一司法部张军副部长答本刊记者问》,载《中国司法鉴定杂志》2005年第2期。

· 160 ·

部令第63号)和《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司

法部令第62号)。在新颁布的两个规章中。涉及司法

鉴定范围的内容,已经完全采用了《决定》的表述。

而通过后者.则对“狭义司法鉴定概念”所隐含的“只有人民法院决定进行的鉴定才是司法鉴定”的理念进行了修正。最直接的效果是最高人民法院于

20o5年7月14日发布的《关于贯彻落实(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

定)做好过渡期相关工作的通知》(法发[2005]1

2号)中明确宣布:“⋯ ⋯各级人民法院应当认真组织

学习《决定》,深刻领会《决定》的精神,坚决贯彻落实

《决定》的相关规定,做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各项

工作,⋯⋯并着手研究制定《人民法院司法技术工作

管理规定》,争取在2005年10月1日前颁布实施,同时废止《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和《人

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看出。《决定》对司法鉴定的界定。虽然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但其内涵却具有十分

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历史意义上

讲.一是结束了司法鉴定一词引入我国长达50年,较早即出现在中央部委级鉴定机构和法规名称之

中,后来更被许多地方鉴定机构名称、规章采用,但

长期以来却没有明确法律界定的尴尬历史;二是从

国家法律的层次对以往地方性法规、中央有关机关

和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之间的法律冲突进行了彻

底的纠正;三是对长期以来学术界、鉴定实务界在司

法鉴定概念认识上的分歧进行了厘清。

而从现实意义上看.随着2004年9月中共中央

转发《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司法体制和

工作机制改革的初步意见》,2005年9月最高人民

检察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

意见》,2005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

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2003~2008)》等等,预示着新

一轮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已经拉开了序幕.

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决定》在此关键时刻及时地对

司法鉴定做出法律界定,为统一思想认识,集中各方

面学者、专家的智慧。乘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的东

风。构建具有我国特色、适应我国法制建设需要的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新体制和工作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2期)

法律依据和理论保障。

(二)《决定》对现实管理体制的影响简析

仔细阅读《决定》全文,这部法律除了前述对司

法鉴定做出了权威的法律界定之外。其实也正如其

名称所显示的那样,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我国司

法鉴定工作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等做出了规定。《决

定》全文共18条,概括起来,主要涉及8个方面的内

容:(1)对司法鉴定概念做出了法律界定(第1条);

(2)规定了国家实行鉴定人、鉴定机构登记管理的司

法鉴定业务范围(第2条)和具体含义(第17条);

(3)明确了司法鉴定登记管理主管机关及其管理权

限(第3条)和违规操作的法律责任(第13条);(4)

规定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从事司法鉴

定业务资格、条件(第4条、第5条),申请审核登记的方式和鉴定人、鉴定机构名册编制及公告制度(第6条);(5)明确了鉴定机构之间的隶属关系(第8

条);(6)明确了鉴定人、鉴定机构的法定义务(第8

条、第9条、第10条、第11条、第12条)和法律责任

(第13条);(7)对如何确定鉴定收费项目和收费标

准(第15条),如何制定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登记、名

册编制和公告的具体办法进行了规定(第16条);

(8)对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管理部门设立鉴定机构

进行了禁止,对侦查机关设立的鉴定机构业务受理

范围进行了限制(第7条);等等。

将《决定》的这些规定放在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发

展史中去考察。我们会发现,其中许多内容无疑便是

长期以来理论界、实务界及至社会大众广泛关注和

对现实司法鉴定体制“诟病”的“热点”问题。因此,当

《决定》一颁布,首先迎来的便是一片赞扬之声,溢美

之词不绝于耳。但很快,头脑冷静的学者即开始对

《决定》进行反思和检讨。①概括这些反思和检讨的结果,主要观点便是:从《决定》的内容来看。其性质

实际上更接近是关于司法鉴定管理活动的行政法.

所以它只涉及了鉴定的范围、鉴定的登记、鉴定人和

鉴定机构的条件、鉴定具体的行政管理和鉴定人的责任等等。而对学界长期争论和严重困扰司法实务

工作的司法鉴定的主体、启动机制、运行程序、实施

程序、采信机制、监督机制等问题并没有进行规范。

因此,《决定》的出台并不意味着有中国特色法律体

① 这方面较早的论述,参见:刘鑫、常林:《重构我国司法鉴定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载《法律与医学杂g)205年第1期;常林、刘鑫:《司法鉴定改革面临的挑战》,载《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2期;窦树亮、王新:《关于我国改革进程中的司法鉴定

制度的思考》,载《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3期;张玉镶:《(决定)的定位与进一步完善》,载《中国司法鉴定)2oo5年第3期。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2期)

系的司法鉴定制度已经真正形成,而只能是一种司

法鉴定改革实践中的阶段性成果。①

在分析《决定》作用和意义的时候,那个在百年

前第一次将“鉴定”概念引入我国法律的《各级审判

厅试办章程》一直不断地萦绕在我脑海里。是啊,百

年前,《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第一次引入了“鉴定”的概念,虽然该法对鉴定活动的相关规定,依现代的眼光来审视,显得非常幼稚、粗疏,但这并不影响该

法的颁布适用标志着我国鉴定制度的诞生。而这也

注定会让该法在我国司法制度发展史、司法鉴定制

度发展史上留下永久的光辉。而百年后,《决定》第一

次将“司法鉴定”引入我国法律,并规划出了新的司

法鉴定管理体制。尽管该法的许多规定不尽如人意,有些司法实务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鉴定相关问题也没

有通过该法得以解决,但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

回顾今天的历史的时候,会发现《决定》同样会是我国司法制度发展史、司法鉴定制度发展史上一座重

要的里程碑。在这个意义上,笔者完全赞同有关学者的观点:《决定》的出台必将对我国司法鉴定制度产

生深远的影响。②

四、结语

通过前文对“鉴定”一词的来源和演变等方面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鉴定” 一词最早引入我国是

1887年。而其正式成为法律专门术语,则始于19o7

年12月4日清政府颁行的《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

从那时起,经过百年发展演变,虽然时至今日作为法

律专门术语的“鉴定”其主要的内涵仍然与当初被正

· s1 ·

式引入法律时基本一致。但从现代汉语来看,“鉴定”

一词其实早已突破法律的“樊篱”。渗透到了社会生

活的各个方面。几乎已经成为现代汉语普通常用词

语之一。而通过对“司法鉴定”一词从引入、概念演

进、立法历程和法律界定的产生及其意义等的回顾.

则鲜活地反映出了“司法鉴定”引入50年间政治运

动和治国方略不同选项对司法鉴定工作发展的直接

影响。粗略地勾画出了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司法鉴定

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混乱到初步规范漫长、艰难、曲折的发展轨迹。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些轨迹

也折射出了百年来我国法制现代化建设历程的一个

侧面。

站在“鉴定”正式成为法律专门术语百年历史的尽头展望未来。今天的中国无论政体、国体,还是法

制建设等诸多方面。与百年前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

地的巨大变化,科技、文化、经济建设等方面更是已

经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而对于“鉴定”与“司法鉴

定”的概念及其相关各方面.我们已经拥有了百年来

无数先辈学人和鉴定实施者们对真理“上下求索”的思想结晶与智慧积累。拥有了历代立法者们在制订

法律的过程中对“鉴定”与“司法鉴定”诸方面思考的种种思想闪光和经验教训。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当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的时候,我们完全

有理由相信,曾经开创过古典司法鉴定辉煌历史的中华民族。一定会在未来建设现代司法鉴定事业的征程中书写出更新更美的篇章。

(收稿:2006—09—27;修回:2006—11-13)

第五篇:**产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演进与启示

**产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演进与启示

(2017年9月26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我国改革创新的前沿城市,一直是我委持续跟踪关注的标杆城市。最近两个月,围绕张书记“对标找差”的工作部署,我委在组织调研组赴**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对**2006年以来产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南京的相关工作建议。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产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演进

创新不仅需要市场“无形之手”的牵引,也需要政府“有形之手”的引导。目前,**高科技企业超过3万家,形成了强大的梯次型创新企业群。**的创新力量可以概括为“4个90%”,即90%的研发人员、90%的研发机构、90%的科研投入和90%的专利产出均来自企业。在发挥市场驱动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围绕“需求链”积极构建“创新链”,积极构建体系完备的产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以政府主动作为弥补市场失灵,通过前瞻谋划、规划引领、政策激励、环境打造、人才构建,使创新活动更有效率,创新成果更有质量,创新驱动更可持续。

从2006年初发布《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到2008年获批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再到2014年成为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始终坚持将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加快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率先提出并积极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形成了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一)第一阶段: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自主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

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此次大会掀起了各省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序幕。**从破解自身土地空间限制、能源和水资源短缺、人口膨胀压力、环境承载力“四个难以为继”的瓶颈性制约的实际出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准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是转变城市发展模式的唯一选择,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并于2006年初发布了《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和四个配套政策文件(简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1+4”政策体系),将自主创新作为**未来发展的主导战略,塑造自主创新的城市之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由此启动了从“速度**”向“效益**”“质量**”的升级转型。

作为经济国际化程度高、外贸依存度高的沿海开放城市,**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比其他地区和城市更大,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的科技发展曾处在“拿来主义”阶段,模仿式创新虽让**少走了一些弯路,却也存在诸多弊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倒逼**实质性地向“创新驱动”转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成为衡量**发展的新坐标。

2008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将**列为全国第一个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当年9月,**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之后,开始实施《**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这个规划是我国第一部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力图通过本规划的实施,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自2008年下半年起,**将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作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型城市的总体规划与行动纲领,聚焦推动创新城市建设中发展方式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科技发展创新、产业发展创新,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文件,形成了**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政策优势,开启了**科技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在发展方式创新方面,**在2010年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和《**经济特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条例》,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开辟生态循环新路径,拓展多维发展新空间,突破资源制约瓶颈,实现发展方式的真转真变。

在人才培养创新方面,为优化**的人才环境,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努力打造人才宜居宜业城市,**针对高层次专业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两类不同人才,分别出台了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1+6”政策体系和“孔雀计划”“1+5”政策体系。

在科技发展创新方面,自2008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该条例是全国第一部科技创新地方性法规,从政策和规划层面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保护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产业创新发展方面,于2008年9月出台了《关于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自主创新“33条”)。该文件从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吸引人才力度,凝聚创新第一资源;继续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保障土地资源供给,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优化创新环境,加速知识与技术成果产业化;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改善融资环境等六个方面明确了33条政策措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个阶段的科技创新都是与产业融合发展密切相关。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开始,**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统领,积极谋划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率先编制出台生物、互联网和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2011年以后又陆续出台了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节能环保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发展规划。至2014年5月,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全部制定出台,构建了较为完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

(二)第二阶段: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率先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自2006年起,经过多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2011年,**GDP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506亿元,成为全国第四个突破万亿元的城市。这标志着**发展进入城市转型升级的又一个关键节点。

2012年,**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上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从创新研发的资金投入占比来看,**明显超过了香港和新加坡;从创新资源来看,**研发人员占比明显超过了香港、新加坡与美国。与此同时,**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的结构和功能仍不完善,还未形成一个稳定、平衡、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具体地说,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滞后,基础研究与源头创新薄弱,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供给不足,科技人力资源短缺等,这都成为制约创新的关键因素。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单元,是国家、地方和高新区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探索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和先行区。2009

年下半年起,**多次向国家表达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强烈意愿,经过四年的申建努力,2014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党的十八大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复明确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定位是“五区”,即:努力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开放创新引领区和创新创业生态区。其核心是构建起完善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将**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创新中心。

**建设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面积为397平方公里,相当于34.5个**高新区。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这三个自主创新示范区相比,**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全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了由点到面、由园区到城市、由局部到整体的突破和发展,有利于各种创新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集聚交融,有利于把创新渗透融合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更重要的是,**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不仅仅局限于科技创新,还包括金融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力求形成综合创新的叠加效应。

为全面贯彻落实2012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2012年11月,**召开科技创新大会。会上,**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努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等“1+10”政策文件(简称创新驱动发展“1+10”政策体系)。创新驱动发展“1+10”政策体系强化政策联动,打破部门壁垒,运用“组合拳”,推动科技政策与产业、土地、金融、人才等政策有机衔接,形成指向清晰的政策导向和更大的政策效应,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一政策体系是**完善创新政策体系,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举措;也显示了**在创新驱动发展中进行科技、金融、产业、管理等方面的整合,更加注重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

在创新驱动发展“1+10”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继续在早已确立的自主创新主导战略框架下,与时俱进地出台一系列产业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规定,加强宏观部署和统筹协调,更加注重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具体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省市级的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大量科研机构、企业、高等院校等创新主体,以及政策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人才队伍、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等一系列配套体系。

在激励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方面,发挥政府杠杆引导作用,引导全社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政策法规的形式规定,财政科技投入增幅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渐形成了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16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4.1%,接近世界第二韩国水平。通过不断加大对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领域产业化的投入,**逐步实现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创新转变,从跟随模仿式创新向源头创新、引领式创新跃升。

在全力打造创新载体方面,一是加快建设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国际基因库等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推进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等院校建设。二是加快创新载体建设,截至2016年底,拥有国家、省市级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1493家,覆盖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三是引进和培育华大基因研究院、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研究院、光启研究院等一批企业化运作的发展速度快、创新成果多、产业化能力强的新型研究机构,助推**技术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前列。四是推进创新联盟建设,创新产业发展组织形态。在基因、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超材料和新材料、智能电网、智能机器人、低碳生物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智能交通等领域组建一批高水平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和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在构筑创新人才高地方面,编制出台《**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建设“人才特区”战略、人才国际化战略、人才市场化战略、人才区域合作战略、人才载体支撑战略等五大战略。

在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体系方面,一是积极推动“深港创新圈”纳入国家战略,联手打造世界级的创新中心。二是鼓励龙头企业在产品、资本“走出去”的基础上,在科技资源密集的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中心,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攻克核心技术的实效和水平。三是积极承接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向**转移,鼓励跨国公司在深设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四是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稳步扩大国际科技合作范围,积极参与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项目、欧盟地平线2020研发计划、国际基因组计划、国际植物组学研究等国际大科技计划。

在推动科技金融有效结合方面,**于2013年出台了《**市科技研发资金投入方式改革方案》“一揽子”计划,在银政企合作、科技保险、天使投资、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和股权有偿资助等五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极推进创新链、产业链和资本链有效融合,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

在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市标准化战略实施纲要》,制定了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标准化战略资金管理办法以及标准创新奖励办法,大力实施“全社会、全过程、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战略,建立以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体系。

在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方面,2013年6月1日起,施行《**经济特区技术转移促进条例》。**又一次在全国率先以地方性法规形式提出了财政性资金形成的技术成果转移新机制,进一步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为**建设最具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环境提供了法治保障。2016年10月,《**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草案)》首次提请审议。

在构建全链条、全覆盖的“双创”政策体系,激发草根创新创业活力方面,2015年6月起,陆续出台了《**市关于促进创客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市促进创客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三年行动计(2015-2017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设立3亿元创客基金,每年投入5亿元创客专项基金。

在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2016年3月起,连续出台《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完善人才住房制度的若干措施》和《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揽子”精准化组合型政策,共235条措施,营造更加优良的创新环境。其中,《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孔雀计划”进行拓展和深化,提出**市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0亿元(在原来5亿元专项资金的基础上翻了一番),用于培育和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在产业创新发展方面,自2013年起,**在前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步入正轨的基础上,开始着手加快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海洋等未来产业发展,并于2013年底至2014年初,推出了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1+3”文件。之后,又细化落实生命健康、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等未来产业规划和政策。至2016年底,**未来产业总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万亿元。目前,**已形成由四大支柱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组成的产业梯队,成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技术创新最活跃的城市。

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一方面,更加突出市场化导向,不断对科研管理体制、科技研发资金投入等进行改革探索,在科技计划组织实施各环节引入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另一方面,注重发挥政府作用,在新一轮大部门制改革中整合科技管理部门职能,成立**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建立起市区联动和部门协同机制,加强创新资源和产业的统筹规划和布局,避免多头管理、分散投入,促进创新资源优化整合。

总体来看,**着力构建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不仅重视技术创新,也注重金融创新、管理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形成了完善的创新环境。**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推动了政、产、学、研、资、用等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促进技术、资金、人才、产业、市场等各类创新要素联动,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配套环境。这种全方位创新的高度,有效地提升了**创新发展和产业发展的高度。

(三)第三阶段:全力打造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向引领式创新和全面创新迈进

2016年,**GDP达到19492亿元,接近2万亿元,率先进入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稳定增长阶段。与此同时,**城市发展面临着“三个不足”突出问题,即,创新引领推动力相对不足,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不足,社会治理支撑力相对不足。**新一波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2015年1月,***对**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四个全面”中创造新业绩,努力使经济特区建设不断增创新优势、迈上新台阶。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加快**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这是国家对**新时期赋予的重大使命,也是国家探索创新发展新路径的战略选择。

顺应新的发展形势,**提出了“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新概念,强调未来要突出开放创新、全面创新和原始创新,强化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促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全球领先的创新之城。

2017年1月,《**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为配合“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这一战略任务,**启动新一轮创新战略布局,自2017年起开始实施“十大行动计划”,实现科技与产业创新能力的再突破,以进一步强化**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地位。

“十大行动计划”涵盖创新硬件、基础设施、人才引进、空间载体、产业布局等各方面,从创新源头到产业链上下游及配套服务系统布局,将**的创新生态链打造的更加完整,并通过一个个具体项目切实落地,全面提升创新的软硬环境,打造全球创新生态圈。

为加快**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聚焦国家战略,瞄准更高目标,2017年5月,**印发了《加快**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和《十大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启动新一轮创新发展战略布局。

为贯彻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2017年7月,**公布《**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征求意见稿)》和《**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17-2020年)(征求意见稿)》。这是**站在新的起点上探索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最新举措。

二、**完善产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牢固树立创新驱动、质量引领的发展新理念,全力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着力突出科技创新的全面引领支撑作用,大力推进产业科技创新质量整体提升,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过不懈努力,**率先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的效应不断显现,城市创新能级迅速攀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科技创新质量明显提高,战略高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新兴产业发展迅猛,科技创新正从“跟跑”向“领跑”转变,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进一步提升。

深入分析,**的快速发展曾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机遇,但政策机遇并不常有,**的科技创新,源自在城市发展战略中自觉的创新意识和执著的创新追求,这保证了**总能在经济发展和历史机遇中踏准节点,实现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实现结构性改革的超前引领。总体上看,**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最鲜明特点是,清晰战略取向,坚持前瞻布局,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的战略部署,大胆先行先试,注重战略规划引领和创新体系顶层设计,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地坚持创新驱动,在不断改革探索中形成了极具价值的科技创新城市样本。

一是突出政策创新,着力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在战略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在政策层面打好“组合拳”,在操作层面组织实施一揽子科技计划。着力构建政策链,打造创新政策体系;着力优化服务链,搭建创新支撑平台;着力完善资金链,解决创新瓶颈制约;着力拓展生态链,培育创新生态体系。

二是突出能力创新,着力夯实创新基础。围绕国家和全省战略需求,部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规模布局创新载体;围绕产学研一体化,大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围绕前沿技术、新兴产业和交叉领域,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

三是突出产业创新,着力打造创新型经济体。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型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科技含量。

四是突出开放创新,着力建设国际创新中心。面向全球集聚创新人才,加快高等教育开放发展,广泛开展国际创新合作,积极推进区域创新协作。

五是突出全面创新,着力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推动产学研资用紧密结合,推动大众创新蓬勃发展。

六是突出机制创新,着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主攻方向,推动“小科技”向“大创新”转变、推动科研设施从“小孤岛”成为“大资源”,以财政“小资金”撬动社会“大资本”。

**的经验启示我们:创新不是少数地方的专利,只有坚定不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之以恒推动创新发展,“科学荒漠”也能变成“创新绿洲”;创新不是少数精英的专利,只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草根创新也能实现逆袭。

三、相关工作建议

学习**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与时俱进完善产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做法和经验,对于南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两强两高”具有重要意义。现建议如下:

一要更加注重产业创新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加大创新制度供给,提高创新效率,积极构建创新生态体系,营造孕育和激发创新的软硬环境。结合落实十九大精神,在我市“对标找差”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抓紧制订《南京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5年)》,该规划立足5年,展望10年;着眼近期,制订《南京产业科技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二要更加注重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深入推进“双创”,充分激活城市优质科教资源,转化为城市发展的“竞争优势”。积极推进在宁高校“两落地、一融合”,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度,加大南京科研院所创新成果就地产业化力度。努力营造优质宽松的创业创新环境,大力吸引优秀年轻人才特别是南京高校毕业生留宁就业创业。

三要更加注重实现攀高突破。在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中,依托江北新区、麒麟科学城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争取更多像未来网络这样的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南京,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全力打造国家级江北新区创新高地,形成若干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和示范基地,加快形成地方、军队、企业、社会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

四要更加注重引领性技术突破和产业创新发展。围绕科技发展趋势和重大战略需求,注重发挥南京科教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集中支持事关全市产业发展的前瞻性与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重点打造未来网络、智能制造、3D打印、集成电路、北斗卫星应用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推动重点领域突破一批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形成创新制高点。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尽快突破2万亿元。积极培育包括人工智能、未来网络、3D打印、细胞治疗、前沿新材料等一批未来产业。

五要更加注重对人才的吸引。坚持培育本地人才和吸纳国际人才有机结合,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强人才载体建设,为建设创新型城市集聚人才资源,形成依靠人才驱动转型发展的源动力。加强与国际对接,重点培养引进一大批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高科技领军人才、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六要更加注重整合创新发展要素。从整合政策、整合资源、整合资金、整合平台入手,促进创新要素乘法联动,实现“倍增效应”。在整合政策上,系统梳理已发布的有关支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抓紧推进“立、改、废”工作。在整合资源上,推进各区间创新资源协调联动,提升城市整体创新效能。全面开展紫金创业特别社区、创客空间、科创基地等资源整合。在整合资金上,聚焦市场化方式,面向全球,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争取在三年内,将我市现有的“双创”资金由现有的近百亿元的规模扩充到1000亿元的规模。在整合平台上,依托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等重大国际性科技人才交流活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思想交流互动平台和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发布、交易平台。

附件:**重点产业创新政策简介

附件

**重点产业创新政策简介

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1+4”政策体系

2006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于2006年初发布了《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深发[2006]1号),将自主创新作为**未来发展的主导战略,塑造自主创新的城市之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特别是为了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保护企业科技创新活动,2006年4月,**出台了四个配套政策文件:《**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积极推进我市自主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市人民检察院关于保护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实施意见》《**海关关于支持**市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配套措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关于支持**市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意见》。上述文件被称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1+4”政策体系。

创新驱动发展“1+10”政策体系

为全面贯彻落实2012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2012年11月5日,**召开科技创新大会。会上,**市委市政府适时把握创新发展的新趋势,充分发挥创新资源集聚、体制机制灵活等优势,出台了《关于努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深发[2012]14号)等“1+10”政策文件。具体包括:《关于努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科技型企业孵化载体发展的若干措施》、《**市促进科研机构发展行动计划》、《**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市科技研发资金管理办法》。其中,《关于努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是纲领性文件,以市委市政府决定的形式,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城市的主导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1+10”政策体系是**完善创新政策体系,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举措;也显示了**在创新驱动发展中进行科技、金融、产业、管理等方面的整合,更加注重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十大行动计划”

2017年1月13日,**市第六届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战略任务。同时,为配合这一任务提出自2017年起开始实施“十大行动计划”,以进一步强化**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地位。

一、布局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立足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力争在信息科学与安全、生命科学与健康等领域建设国家实验室,加快推进未来网络实验设施建设和**超算中心扩容,规划建设国家基因库二期、生物医学大数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二、设立十大基础研究机构。重点在数学、医学、脑科学、新材料、数字生命、数字货币、量子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清洁能源等领域谋划建设10个基础研究机构,开展前沿科学探索、关键技术研发、高端人才培养等,强化创新的基础支撑。2017年启动4个研究机构建设。

三、组建十大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发挥诺贝尔奖科学家的引领带动作用,在化学、医学、光电等领域,规划建设10个由诺贝尔奖获得者领衔的实验室,力争2017年新建2个以上。新增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100家以上。

四、实施十大重大科技产业专项。集中资源加大研发、产业化、应用等全链条支持力度,加快在石墨烯、微纳米、机器人、5G移动通信、金融科技、VR/AR等10个领域出台专项支持计划,抢占前沿技术产业化先机,增强创新型经济发展后劲。

五、是打造十大海外创新中心。着眼全球加大开放创新布局力度,出台专项计划,支持企业和机构在美国、欧洲、加拿大等创新资源高度密集地区,规划建设10个海外创新中心,构建国际协同创新平台,集聚全球创新能量。2017年启动4个海外创新中心建设。

六、建设十大制造业创新中心。落实“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在机器人、3D打印、新型显示、精准医疗、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规划建设10个创新中心,提升高端制造、精密制造、智能制造能力水平。2017年启动3个创新中心建设。

七、规划建设十大未来产业集聚区。坚持科学规划、前瞻布局、联动发展,在生命健康、海洋经济、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领域,加快建设10个集聚区,培育若干千亿级产业集群。

八、搭建十大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在创新设计、品牌培育、知识产权运营、检验检测认证等领域,打造10个重大平台,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级,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

九、打造十大“双创”示范基地。加快国际创客中心建设,高水平建设**湾创业广场等十大“双创”示范基地,强化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当好“双创领跑者”。新增众创空间40家以上、创客服务平台10家以上。

十、推进十大人才工程。实施“院士引进工程”、“创新领军人才集聚工程”、“优秀大学毕业生引进计划”等,加大力度推进“千人计划”、“孔雀计划”、“双百苗圃计划”、“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全年引进院士10名左右,孔雀团队30个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400名以上。

下载第2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演进与体系概括[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2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演进与体系概括[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