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8讲 宏观调控体系——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四
第八讲 宏观调控体系—— 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四
内容:
◆ 宏观调控及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体系
一、宏观调控及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国家对国民经济宏观运行的调节与控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设置的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各种调控手段组成的有机整体。一般包括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等手段。经济手段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中起主要作用。各国具体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因社会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各个时期主客观条件的差别而有所不同。
二、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所谓外部经济,是指有些经济主体不付任何代价便可得到来自外部的经济好处。这些都是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难以解决的。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必要性
是由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失灵)所决定的。市场失灵:是指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单靠市场自发的作用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的经济现象被经济学家称为市场失灵。
/ 10
引起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效应、信息不完全、收入分配的均等化要求等。
总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正是由于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而产生的社会生产中的矛盾多决定的。
注意: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并不排除市场调节,而只是弥补市场调节之不足。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理论基础
凯恩斯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基础。凯恩斯认为,单纯由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不能达到充分就业,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而必须有国家的经济干预和调节。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未能达到充分就业,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包括投资需求不足和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一是因为资本边际效率即投资的预期利润率有递减的趋势;
二是因为利息率的变化又有个最低限度。
消费需求不足,是因为消费增量一般低于收入增量,即人们收入增长后消费不按同比例增长,使一部分社会产品不能实现。解决问题的措施,只靠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行,必须实行国家的调节。政策主张主要是由国家进行需求管理,即由国家设法刺激和扩大总需求。其中,重点是刺激和扩大投资需求。因为按照他的乘数原理,投资增加可以使国民收入成倍增长。收入增长,消费需求就增加,投资也会增加,而投资增加,又会引起国民收入的进一步增长,这样,就可以达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目标 六个目标:
/ 10
①谋求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②实现充分就业。
③谋求稳定的国民经济增长率。④平抑经济波动,防止经济萧条或衰退。⑤稳定物价,防止和抑制通货膨胀。
⑥谋求公平与效率,改善国民福利。
需要指出: 所有这些目标的实质,从根本上说,无非是协调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经济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
(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手段
二次大战后,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以各种政策措施为手段,对宏观经济进行广泛的调节。主要的政策措施有:
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调节,是指通过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主要是政府对公共工程、对商品和劳务的采购以及对社会成员的转移支付等支出)政策,来影响社会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以求得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调节,是指由国家银行即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信贷,以影响利息率,进而通过利息率的升降来增加或减少投资,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 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等。
3、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的定义:国家通过确定支持、鼓励哪些产业,限制哪些产业,以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和组织合理化的政策。具体途径:通过规划经济目标政策,完善要素流动市场政策、产业标准和技术进步政策、企业规模结构政策和企业集团政策等一系列具体政策,在宏观上有重点地推动和协调国民经济发展,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使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产业政策的作用:引导并保证产业结构合理化,并通过结构合理化进而促进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实现。产业政策的内容: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政策目标,即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趋势及某些特定的目的而确定的发展目标。二是政策手段,即为了实现政策目标,从实际出发所采取的各种措施。这两方面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4、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的调节,是指通过确定工资水平来控制通货膨胀,进而抑制失业上升和经济衰退。以管制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政策是从“工资推动通货膨胀”的理论出发的。
收入政策的形式主要有:
①工资-物价“指导线”,即由政府根据长期劳动生产率增长趋势来确定工资和物价的增长标准,要求把工资-物价增长率限制在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幅度以内。
/ 10
②实现工资-物价管制,即由政府颁布法令对工资和物价实行管制,甚至暂时加以冻结。
③以税收为基础的政策,即政府以税收作为惩罚或奖励手段来限制工资增长。
(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作用
二次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大都实行的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模式,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生产中的矛盾,刺激和推动了经济发展。
具体表现为八个方面:
第一,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有利于协调部门比例,改进地区结构,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改善生态平衡和环境污染,弥补单纯市场调节的不足和弱点,促使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得到一定程度的结合。
第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通过国有垄断资本的活动和各项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和经济计划的实施,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发生了变化。
战后20多年中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处于相对高速增长的时期,经济危机时间缩短,危机程度减轻,生产过剩规模缩小,危机破坏力减弱。
第三,国家通过税收等途径在全国范围内集中了大量的资金投入科技研究,投入私人无力承担或不愿承担的大型工程或耗资巨大、技术密集的新兴工业部门,使战后新技术、新产业迅速发展起来。
第四,国家用其巨额投资,促使垄断资本加强科技的研究和在生产中的应用,改造传统工业部门,建立现代化基础设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
/ 10
成本,加强竞争能力,以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加快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五,国家用其掌握的财力资源,建立和发展数额巨大的国有经济,可以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发挥巨大的作用,这是任何私人垄断资本所无法比拟的。
第六,国家用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从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出发,组织、参与、兴办一些投资巨大、风险大、利润无保证的事业,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第七,国家利用经济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方向进行调节,对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第八,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资矛盾,工人生活条件有所改善。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对二次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在较长一段时期里的相对稳定和较快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调节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成效是有限的,它只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矛盾,不可能根本消除经济危机。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体系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第一,实行宏观调控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
/ 10
第二,实行宏观调控是保持社会经济总量平衡的需要;
第三,实行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需要。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并不否定国家宏观调控,相反,市场本身的局限性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
(二)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模式
宏观调控模式是由经济体制决定的。不同国家乃至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宏观调控模式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1、高度集中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
社会主义经济在实践中曾经形成多种宏观调控模式,其中影响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是高度集中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曾造成很大的危害。
2、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模式
它应当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整个宏观调控是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计划的形式和作用的范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第三,对企业的调控方式以间接调控为主; 第四,调控手段由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相结合,逐步地转向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仅仅作为辅助手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促进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增加就业,是指尽可能消除非自愿失业,使每个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的劳动者都能有平等的就业机会;物价稳定,确切地说是指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即将物价变动保
/ 10
持在经济顺畅运行所允许而居民又能承受的范围内;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主要指资本流出、流入的平衡和进出口的平衡。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1、经济政策:是由政府制定的用以调整各种经济主体利益关系和指导、影响经济活动的准则和规则。它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最主要的经济政策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价格政策等。
2、经济计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计划,是建立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并以指导性计划为主和中长期计划为主。
3、法律手段:严格地说,法律是实行宏观调控和维持市场经济秩序的保证。但从一些法律条文对经济也能起调节作用的角度看,法律也可被视为一种宏观调控手段。
4、行政手段:主要是指依靠行政机构采用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和下达带有指令性的任务或某些具体限制等行政方式调控经济的运行。
(五)加强和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途径
1、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的行政体制
(1)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的行政体制的要求和目标: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将政府职能真正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国有资产上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 10
(2)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的行政体制需要做的工作:
首先,实现政企分开。政企分开,就是政企脱钩,企业不再在行政上隶属于政府部门。政府要做到宏观管好,微观放开。其次,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提高政府效率。
2、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第一,建立、健全科学的经济决策体系和制度。第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第三,建立健全宏观调控管理体制,实行分级管理与分级调控。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
(1)要加快发展货币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2)要逐步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3)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监管体系;(4)大力支持银行发展中间业务;
(5)继续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
(1)加快推进财政预算制度改革;
(2)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3)着力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
(4)推行政府采购制度;
(5)明晰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进一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6)积极稳妥地推进税费改革;
(7)健全税收制度,强化税收征管;
(8)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财政保障能力,注意防范财政风险;
/ 10
(9)严格财政管理,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
3、建立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用国家强制力量来保证执行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1)法律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市场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保证政府宏观调控的程序化和高效化。
(2)建立健全适应我国宏观调控的法律体系应做好的工作:
首先,明确法律手段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树立依法进行宏观调控的观念;
其次,要加强法制建设;
再次,加快推行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最后,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
/ 10
第二篇: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是西方主流经济学之外的经济学著作,是保护主义者的教义基础。该书由四个部分组成——历史、理论、学派和国民经济政治学。我在暑假对这本书进行了研读,并对其中的历史部分进行了摘录,对理论及学派部分进行一定的总结,对最后的一部分进行了思考。
李斯特的理论证明并非运用抽象的方法,而是采用历史现象作为依据。李斯特在历史这一部分中,列举了几个大国的经济现象。通过这几个大国的经济历史,说明保护政策的必要性。当然,这个必要性是以英国当时的状况(生产供给世界的绝大部分制造品,海军力量最为强大)为标尺得出的。
历史。
十二、十三世纪的意大利已经拥有了国家经济繁荣所需的一切因素:在商业和工业方面,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农业和制造业的模式纷纷被其他国家所效仿;道路和运河质量在欧洲首屈一指;它为各国提供制成品、奢侈品和热带产品,这些国家则为它提供原材料。但是,意大利却并未达到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的水平,在李斯特看来,这是因为意大利缺少一样东西,正因为这样东西,使它与各种繁荣插肩而过。这种东西就是它缺乏国家的统一及由此迸发的力量,意大利各个城市和统治力量并不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成员而各司其职和发挥作用的,而是像独立国家那样,动辄兵戈相见、大动干戈、自相残杀和相互蹂躏,而内部冲突对国家繁荣有极强的破坏力。另外,作为意大利典型代表的威尼斯仅仅是一座城市,当世袭制的君主大国兴起时,威尼斯就很难再保持自己的商业优势,因为没有一种明智的商业政策可以让单个城市的商业优势超越所有统一的而保持长盛不衰。由此,李斯特推断,单个城市或一个小国与大国进行竞争时,不可能成功地建立或保持保护性政策。
始于1241年的汉萨同盟,很快就意识到了各地工业可以从团结力量中获取巨大利益,所以不失时机地开发并建立了一套商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史无前例的繁荣,在英王爱德华二世起,汉萨商人垄断了整个英国的全部外贸。但是,随着国家在文化和工业方面的不断进步,他们就会对贸易制度产生不同的看法,因为他们的利益要求已经不同:在国家处于野蛮状态时,那么不受限制贸易就能使这些国家受益匪浅,就可以为解决猎场、牧场、森林及农业的所有产品找到出路,并换回他们想要的东西;而随着国家的进步,他们就逐渐意识到一个国家可以做比出口原材料更为有利的事情,这时,他们就认识到自由的贸易制度会成为本国繁荣的绊脚石,就会对外国的进口商品进行许多的限制。英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它最初千方百计的吸引汉萨商人,但一旦当它发现发展本国工业更为有利时,它就取消汉萨商人的特权,并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最终,英国商品不仅占领本国市场,并且进入了德国——汉萨同盟的祖国。但是,追究汉萨同盟衰败的根本原因,却在于它的商业并非国家性质的,它既没有以内部生产力量的均衡优势与充分发展为基础,也没有足够的政治力量加以支持。成员之间结合极其松散,城市利益先于同盟福祉,叛节行为屡见不鲜,如科隆就使英国对同盟的敌视变得对自己有利,汉堡试图利用丹麦与律贝克之间的冲突对自己有利。汉萨的商业并非以商人所属地的生产与消费、农业与制造业为基础,他们在各方面都忽视了对本属地的农业的支持,而是奉行在“最便宜的地方购买”的原则,这样,一旦被那些他们向其采购原材料或出售产品的国家把他们从其市场中驱逐出去,他们自己的农业与制造业都没有得到发展,也就无法利用自己的商业剩余资本,结果这些资本流入了荷兰和英国,增强了敌人的力量。这证明了,纯私营商业的自我发展并不一定会促进国家的永久繁荣和国力的增强,因为他们只顾追求自己的物质财富,却忽视了促进自己的政治利益。
良好的地理及气候条件、与汉萨同盟的贸易得到的资本积累、以及国家统一与自由精神公民精神,使得荷兰成为海上霸主。但是,荷兰人没有看到更为深远的政治才能,他们没有意识到,只有建立在强大的民族主义基础之上,得到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支持,他们已经获得的霸主地位才能得以维持。当别的民族大国兴起时,荷兰这样的小国必然衰落。荷兰在国外贸易方面丧失了这样大的部分以后,结果与汉撒城市及威尼斯过去的遭遇如出一辙——大量的物质与精神资本这时在荷兰已感到无用武之地,就以移民或贷款形式转向别的国家,这些国家这时已从荷兰手里取得了荷兰昔日占有的优越地位。
英国的农业和养羊业受到了国外贸易的影响而获得发展,国外技工由于不能在他们本国安居乐业而逃到英国,由于英国政府对他们抚绥有方而使英国毛纺织业逐渐达到了繁盛状态,由于工业进步与伊丽莎白女王英明果断的措施,使以前由外人垄断的一切国外贸易,顺利地转入本国商人之手。英国一旦掌握了任何一个工业部门就锲而不舍,给与密切的注意和照顾,经几个世纪而不倦,就像保护幼苗那样地小心周到。英国十分乐意把印度产的精美得多的织物以较低价格供应欧洲大陆各国,情愿把这个廉价的利益让给它们,而自己却一无沾染。亚当·斯密和萨依的理论,这分明是件傻事。但按照李斯特的生产能力理论,这则是高明至极,因为英国政府不在乎获取便宜不耐用的制成品,而在乎获取昂贵但经久耐用的制造能力。力量的确比财富更加重要。为什么呢?只是因为国家力量是一种动力,新的生产资源可以由此获得开发,因为生产力是树之本,可以由此产生财富的果实,因为结果子的树比果实本身价值更大。力量此财富更加重要,因为力量的反面——软弱无能——足以使一国丧失所有的一切,不但既得的财富难以保持,就是生产力量、文化、自由,还不仅是这些,甚至国家的独立自主,都会落到在力量上胜过我们的那些国家的手里。
西班牙具备了实现富强所必须的全部因素,但是顽固与专制联手把强大的民族精神窒息了;葡萄牙在厄勒塞拉伯爵领导下,曾试图发展制造业,初期效果令人震惊,但厄勒塞拉伯爵去世后,《麦修恩条约》的缔结,使英国制成品迅速充斥了葡萄牙市场;法国工业最鼎盛的时代始于科尔伯特时代,他实行了统一而有效的税则,使本国工业在国内获得了稳定市场。对于内地关税尽可能地撤废或加以限制,一方面积极建设公路与运河,以改进国内运输。这些措施使农业获得了甚至比工业更大的利益,但是,在他死后,《南特敕令》使法国最勤奋、最干练、事业上最成功的五十万居民被迫离开祖国,《伊甸条约》则在法国发挥了《麦修恩条约》在葡萄牙的效果;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使德国的工业史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但是和平恢复以后,英国工业对德国展开了剧烈竞争,结果在德国方面发生了工业普通崩溃的情况,而1818年后,由于税制的统一,组成同盟的德意志各邦在工农商业上已经获得了重大的发展;俄国的历史证明,国家团结与政治形势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福祉可以产生巨大影响。美国的对外贸易限制措施使得其大西洋沿岸的制造业获得成功,而不是像流行学派认为的那样成为一个农业国。
总结历史教训。主要有如下几点。一,社会与个人力量及条件之间有着交互作用,个人财富,随着所享受到的自由以及政治与社会制度的完善程度作比例的增长;而另一方面,自由与政治社会制度,反过来又从个人的物质财富与生产力取得了进一步进展时所需的要素与动力。历史教导我们,个人的生产力大部分是
从他所处的社会制度和环境中得来的。二,技术和贸易会进行转移,它们在本地受到了迫害、压制,就会逃避到别的城市、别的国家,在那里寻求自由、安全和支持,无论何处,驱逐它们的总是理性的缺乏和专制虐政,吸引它们的总是自由精神。三,限制政策并不只是出于凭空的理想,而是由于利益的分歧,由于各国在追求独立与优势方面的争夺,也就是由于国际竞争与战争的自然结果;因此在国家利益上的这种冲突还没有停止以前,换个说法,就是一切国家还没有在同一个法律体系下合成一体以前,这个政策是不能舍弃的。最后,李斯特总结,凡是先天的禀赋不薄,在财富、力量上要达到最高度发展时所需的一切资源全部具备的那些国家,就可以按照它们自己的发展程度来改进它们的制度。改进的第一个阶段是,对比较先进的国家实行自由贸易,以此为手段,使自己脱离未开化状态,在农业上求得发展;第二个阶段是,用商业限制政策,促进工业、渔业、海运事业和国外贸易的发展;最后一个阶段是,当财富和力量已经达到了最高阶段以后,再行逐步恢复到自由贸易原则,在国内外市场进行无所限制的竞争,使从事于农工商业的人们在精神上不致松懈,并且可以鼓励他们不断努力于保持既得的优势地位。
理论。
理论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强调国家经济,二是生产能力,三是制造能力对一国的影响。
国家经济与世界经济。李斯特批评流行学派经济学是世界主义经济学,一门讲述全人类如何实现繁荣的科学,他认为这只能基于一个这样的假定——地球上的所有国家组成了一个处于持久和平状态的社会。而与此相对的是“政治经济学”,仅仅用探究一个既定的国家如何通过农业、工业和商业的手段在当前世界形式下实现繁荣、文明并获得力量。李斯特认为在当时的世界形式下,普遍自由贸易的结果不会产生世界共同体,而是恰恰相反,欠发达国家将普遍成为制造业、商业及航海业发达国家的附庸,而只有当国家的农业文明、制造业文明与权力等方面发展到了几乎同等水平的时候,一个由世界各国组成的、彼此认可同等权利并自我调整的联盟才会形成。
国家经济与私人经济是不同的。在个人与整个人类之间还有一个中介者,这就是国家。个人依靠国家并在国家范围内获得文化、生产力、安全和繁荣。亚当·斯密说:“如果在私人家庭中审慎的行为,在国家中也很少是愚蠢的。”因为个人最清楚自己的状况,但是,李斯特认为,这并不能得出结论,个人在从事自己的事业受到的约束最小时,社会就处于最完美的状态。国家不需要做个人比国家更清楚、更能做好的事;相反,它应该做那些即使个人了解但却无能为力的事。这与现在的外部性、公共物品等理论暗中相合。
李斯特认为政治的任务是使国家长盛不衰,经济的任务是完成经济的发展,为进入国际社会做准备。经济方面,国家有如下各发展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而各个发展阶段的贸易政策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国家的农业都不完善,未开化程度越高,那么自由贸易越能促进这个国家的繁荣与文明;如果一个国家已经具备建立自己制造业的能力,却由于受到外国更先进的制造业力量的阻碍,那么实行保护制度就是合理的。李斯特讨论了纯农业国与制造业兼农业国二者的优劣(在当时的情况下才成立,因为当时英国在制造品出口方面具有垄断优势,事实上,如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却并不受制于他国,而是利用其数量优势谋得国家力量):前者的生产取决于后一类国家对其产品的需求,而后一类国家只要进口自己农产品不
足的部分,因此前一类国家对后一类国家在经济政治上都有依赖,同时,由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不像国内贸易稳定,易受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当国家间商业关系被破坏时,前者农产品失去需求,必将影响农业生产,同时也失去购买制成品的手段,因此将受到比后者更大的损失。对于一国来说,如果拥有了国内市场,那么随时间推移,以前那些向该国提供制成品的国家将被排挤出去,这个国家将从制成品的生产和消费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生产能力理论。财富的原因与财富本身完全不同。一个人可以据有财富,那就是交换价值;但是他如果没有那份生产力,可以产生大于他所消费的价值,他将越过越穷。一个人也许很穷;但是他如果据有那份生产力,可以产生大于他所消费的有价值产品,他就会富裕起来。根据生产能力理论,精神生产者也就具有了生产性。这样,即使保护性关税会在最开始损失一些价值,但由于有利于获得生产能力,那么它也是值得的。斯密认为对生产力的提高解释为劳动分工,李斯特则认为不仅仅是由于劳动分工,更是由于劳动联合。从劳动联合的角度看,人们之间的合作如果被打破,那将对经济产生极大消极影响,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李斯特主张同一个国家制造业与农业的共同发展(当时的情形是德国进口品,出口农产品,因此,李斯特说,为了国家农业的繁荣,本国的制造能力应可能地发展到最高程度)。
制造能力对一国的影响。制造能力与国家的个人、社会和政治能力。制造业与农业性质的根本不同导致了对个人能力的要求不同,制造业的发展也就会在一国培育新的个人能力:创造力、个人才智等等,同时也为个人潜在能力的发挥提供了条件。制造业会在一国产生生产型的城市,而不是像农业国那样的消费型城市,从而增强了社会能力,有利于科学、文化、及艺术的发展。国家的政治能力在(当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军事能力,而军事能力依赖于技术、机械科学,依赖于国家财政,国民素质。而制造业的发展能促进科学发展,增加国家岁入,提升国民民族精神,因此,制造业对一国的政治能力具有很大价值。制造业与国家的自然生产能力。在农业国,大部分天然资源被闲置,没有得到利用,而制造业可以使无数的自然资源和自然力量转化为生产资本,使得国家财富得到巨大增长。制造业与国家的物质资本(工具能力)。李斯特批判斯密关于决定国家收入的只是国家物质资本的总量的说法,而认为国家收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进一步完善的分工与国家生产能力的联合,而保护性政策促进国家制造业发展,正是有利于劳动联合,从而以失去一定交换价值的代价获得取得交换价值的能力是值得的。制造业与农业利益,在当时情形下,农业利益的决定于农产品需求,由于一国制造业的发展可以极大地促进对本国农产品的需求,同时,来自国内的需求也比来自国外的需求更为稳定,因此,制造业的发展将有利于本国农业利益。制造业与商业,制造业与农业性质的不同,决定了制造业更能促进商业的发展,因为在当时情形下,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是农业国,因此,制造品有很好的市场,而农业由于多是自给自足而难以促进商业的发展。制造业与流通工具,由于世界各国对制造品的需求远高于对农产品的需求,因此,制造业发达的国家更有能力控制流通工具。在这里,李斯特批判了流行学派的货币中性理论,他指出,如果价格连续长时间保持在同一水平,那么价格的高低无关紧要。但是,价格由高到低的剧烈变动却会给一国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因此,一国为了防止出现经济危机,就必须发展制造业,以控制流通工具。制造业国家会产生与农业国不一样的更多的生产与消费动机,从而使人们具有更大的生产力。
接下来,李斯特讨论关税制度。从上面国家经济,生产能力理论及制造能力
对一国的影响,李斯特已经证明用关税制度保护国内制造业的正当性与必要性。在具体实施时,李斯特认为应该细分,农业与制造业不同(按当时情形,农业不需关税保护,而只要对制成品征税),奢侈品与必需品不同,同时,征税不能妨碍竞争,从而税率设置要合理,也不能提供永久保护,因为这样减少了竞争。
学派。
在意大利的国民经济学家这一章里,李斯特意图表达的是政治形势的国家财富的影响,他赞成舍拉把国家财富的起因归于政体、公共秩序、城市自由、政治保障以及法律稳定性,这与当时德国的分裂局面相呼应。而对工业体系学派,他认为他们虽然犯了一定的错误,但是却认识到了一国制造业发展的巨大价值。重农体系因为法国当时的特定情况而盛行,李斯特认为它有着良苦用心:表面上为了维护土地所有者的利益而攻击科尔伯特的政策和制造商享有的特权,实际却打击了土地所有者的特权。交换价值体系。李斯特对交换价值体系的批判是只注重个人,而忽视国家:该体系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关于一个国家的个人或全人类的全体个人的私人经济,这种私人经济在自然状态下自我形成并发展,没有明显的国家、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之分,没有不同的政治制度或文明程度,彼此之间没有纷争,不存在敌意,它并没有指明一个国家为了国家的文明、福祉、力量和独立的特殊利益,如何使整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得以产生、提升、保持和获得保护。交换价值体系也由于不肯向生产能力理论转变,因而也不能解决精神劳动者的地位问题。
国民经济政治学。
这一部分以事实讲述了政治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英国凭借保护性关税与海运限制政策使本国的制造业能力和航海业实现了高度发展,然后向其他的国家鼓吹自由贸易;英国商业政策被掌握在土地贵族手里,使得《谷物法》得以产生和通过,限制了英国制造业的发展;法国未能预见到英国麻纺织业的巨大发展而同意低关税政策,使自己丧失了几百万法郎的麻纺织工业;英国的海岛优势使其免受大陆国家面临的战争对制造业的破坏,例子很多——这都说明了政治对一国经济的巨大影响。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给我以许多不同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思考。虽然李斯特的许多政策建议只适用于当时的德国,作为一个体系来说,远不如主流经济学完整,但是书中的很多理论还是很具有启发性,如从生产能力角度给精神劳动者生产者地位,个人与国家关系等的理解。就如同英国把保护主义及海运限制政策这些“梯子”扔掉,而李斯特却对该“梯子”加以研究一样,今天很多情况可能发生了变化,但是,了解从一个变化到另一个变化的“梯子”还是很有必要的。
国贸二班肖立群学号:2008200854
第三篇:第7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
第七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议程
2013年12月21日-22日·厦门大学
一.12月21日上午:开幕式和大会报告
地 点:经济楼N402 时 间:8:30-12:00
第一节:开幕式(8:30-9:00)主持人:赖小琼教授(厦门大学)1.厦门大学校领导致辞 2.厦门市领导致辞
3.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洪永淼教授致辞
4.第7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主席吴宣恭教授致开幕词
照 相、茶 歇:9:00-9:40
第二节:大会报告(9:40-12:00)主持人:任保平教授(西北大学)1.报告人:每人发言20分钟
刘 灿教授(西南财经大学):新一轮“土改”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耿明斋教授(河南大学):土地制度改革与新型城镇化
龚 刚教授(南开大学):“金砖”货币——中国对外货币战略的第三条道路 沈 越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的市民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杨继国教授(厦门大学):马克思经济学“中国化”与中国古典经济思想 2.评论人:每人10分钟
蒋永穆教授(四川大学);林光彬教授(中央财经大学)3.自由提问:10分钟
二.12月21日下午14:00-17:30分会场讨论
分会1: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
分会主席:陈享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段文斌教授(南开大学)
地 点:经济楼N308 茶 歇:15:20-15:40 1.产业规划视角下的广州市人口变动研究(张帆,林隽宇)2.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数评价研究(纪江明)
3.城市化加速进程中产业集聚:中部地区的事实与实证分析(王军民)4.非正规就业何去何从——基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视角(孔德,吴垠)5.我国城市土地制度的优化:从马克思的土地经济学视角(曾伟)
6.新型城镇化下农地征用:确保农民的农地增值收益权——基于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分析(孟宏斌)
7.土地市场化路在何方: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黄砺)8.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条件与面临的挑战(刘志雄)9.二胎政策与照料危机(沈尤佳)
10.资源环境约束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政治经济学解读(张志敏,何爱平)成员:
曾
伟
陈俊明
陈享光
段文斌
付
敏
耿明斋
何爱平
黄
砺
纪江明
孔
德
李晓阳
林光彬
林隽宇
刘志雄
孟宏斌
沈尤佳
施
敏
王焕祥
王军民
吴
垠
徐雅雯
张东辉
张
帆
张志敏
章静一
分会2:发展的政治经济学
分会主席:靳 涛教授(厦门大学);张晖明教授(复旦大学)地 点:经济楼N5会议室 茶 歇:15:20-15:40 1.后危机时代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逻辑探析(张志元)2.论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李建德)
3.中国工业化的“双重”跨越:困境与对策(杜人淮、胡琰琰)4.中国宏观经济结构优化多维度研究(刘东皇,孟范昆、季小立)5.均衡与演化范式下的技术创新政策比较(杨勇华)
6.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依赖及其破解路径(任保平、郭晗)7.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钞小静 任保平)8.新增长红利时代我国大国发展战略的转型(任保平、郭晗)9.扩大内需与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探究(袁凤忠)10.民生问题的结构性成因及政策调节分析(方建国)
11.中国经济增长效率路径的合理性揭示——基于国企垄断势力和地方政府主导双重影响的检验(靳涛、张建辉、褚敏)成员:
蔡秀玲
钞小静
陈翔云
陈新力
陈
长
褚
敏
丁堡骏 杜人淮
方建国
方
敏
郭
晗
胡琰琰
季小立
靳
涛 李建德
刘东皇
刘瑞明
孟范昆
任保平
任志安
宋丙涛 王生升
杨勇华
袁凤忠
张国骁
张建辉
张志元
分会3:中国经济的实证分析
分会主席:张 衔教授(四川大学)徐丹丹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地 点:经济楼N118 茶 歇:15:20-15:40 1.地方官员晋升机制推动了官员腐败吗?——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系统GMM方法(湛泳,聂欣)
2.地方政府干预与银行业发展:理论逻辑与经验证据(姚耀军,彭璐)
3.刚性需求、垄断供给和准一级歧视定价——中国民用住宅市场的性质分析(王宇峰)4.家庭财产与代际收入传递不平等(徐晓红)
5.信念、约束与偏好:行动者对规则的选择——基于住宅小区业主行为实验的研究(李涛,朱宪辰)
6.中国城镇居民各阶层收入结构与消费问题研究(韩海燕)
7.中国转型时期的离婚与犯罪:经济社会学的解释和验证(刘瑞,毛颖)
8.企业异质性与市场配置效率改进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杨慧敏,李颖)9.外商直接投资、环境污染与门槛效应——基于省际数据的实证检验(李子豪,刘辉煌)10.中国式环境分权的数量测度与效应评估(祁毓,卢洪友)
11.Evaluation 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Vehicle Repair Cost Effectiveness Based on F-AHP(Zhang Jian, Han Wentao)
12.Dual Landownership as Tax Shelter: How Did the Chinese Solve Ricardo's Problem?(杨荷)
13.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lead to lower CO2 emissions? Evidence from a regional analysis in China(Chuanguo Zhang, Xiangxue Zhou)
14.整体主义方法论下的企业效率效益决定及差异性衡量—一评“国有企业效率效益必然低下”(龙 斧 王今朝)成员:
湛
泳
Han Wentao Xiangxue Zhou Zhang Jian
白永秀
蔡玉平
丁为民
傅
春
龚
刚
韩海燕
李
涛
李
颖
李子豪 刘辉煌
刘
瑞
刘小怡
卢洪友
骆
桢
毛
颖
聂
欣
彭
璐
祁
毓
荣兆梓
王宇峰
徐晓红
杨
荷
杨慧敏
姚耀军
张传国
赵海东
朱宪辰
龙
斧
王今朝
分会4:中国经济的历史分析
分会主席:周文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康静萍教授(江西财经大学)地 点:经济楼N301 茶 歇:15:20-15:40 1.计划经济时期城乡收入差距悬殊的实证研究(周志太)2.历次党代会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陈乐一,杨云)
3.农民对农村公共品供给满意度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农户层面的实地调研(许莉)4.死亡的福利:1910-1911东北流行性鼠疫对移民(李楠)
5.太平天国战争对近代人口影响的再估计:基于历史自然实验的实证分析(李楠,林矗)6.经济平等的历史演进过程(杨缨)
7.“城乡加速分离时代”(1840~1949)中国城乡关系变迁轨迹(吴丰华,胡若楠)8.我国劳动关系政策的演进轨迹、特点与发展取向(胡磊)
9.中国劳动力商品化过程及其特点——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康静萍)
10.我国经济十年发展趋势判断——基于市场经济动力机制与发展陷阱形成机理的视角(杨文进)
11.市场化改革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解释李约瑟之谜的新视角(周文,陈跃)12.重工业优先发展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内生形成(廖谋华 林毅夫)成员:
陈乐一
陈
跃
陈忠文
崔向阳
丁晓钦
房宏琳
胡
磊
胡若楠
康静萍
李
楠
廖谋华
林
矗
刘
铮
苗勃然 漆志平
吴丰华
吴振磊
武京闽
许建康
许
莉
杨文进 杨
缨
杨
云
张
旭
周文
周志太
权利霞 分会5:经济民主与收入分配的政治经济学
分会主席:董小麟教授(广东外国语大学);祝志勇教授(西南大学)地 点:经济楼B502 茶 歇:15:20-15:40 1.深入推进中国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张国)2.特区模式下的改革家与改革家精神(罗海平)
3.政府该多大?——政府职能转变、非政府组织与经济增长(张勇)4.科学的社会发展动力观(徐铭青)
5.中国的经济民主论:研究路径、关键议题与推进顺序(宋磊)6.创新和发展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崔朝栋)7.劳动合同期限效应的经济学分析(张宗和,朱温浩)
8.劳动者的参与和共享:扩大消费需求的着力点(周柯,李中建)9.收入分配问题系列论文(朱妙宽)10.所有制与生态平衡和生态文明的关系(李济广)11.Democratization, Revolution and Military InterventionsF(Xuezheng Chen)成员:
陈学政
崔朝栋
方福前
桂
林
何
磊
李济广
李
琪
李中建
刘雅君
龙
斧
罗海平
宋
磊
吴艳玲
徐铭青
许
军
张
国
张彤玉
张旭昆
张
勇
张宗和
赵
峰
赵
准
周柯
朱妙宽
朱温浩
何自力
分会6:现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
分会主席:王志伟教授(北京大学);马
艳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地 点:经济楼A501 茶 歇:15:20-15:40
1.经济金融化:当代金融资本利润获取机制(银锋)2.量化宽松:实践与理论反思(卢映西)3.欧债危机的深化及其影响(陈硕颖)
4.资本主义积累、阶级冲突与劳动市场失衡——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模型建构与现实含义(黎贵才, 卢荻)
5.英国保守党语境中的“大社会小政府”特点及与我国的对比(成晓叶,凌宁)6.全球价值链中非生产劳动的“竞争力(刘刚)7.新自由主义的私有化理论:回顾、批判与反思(张晨)
8.摆脱援助依赖的政治经济:博茨瓦纳、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蒋佶颖)9.开放条件下的“杨格定理”与产业间协调发展(杜曙光)10.论虚拟经济的特殊“供求规律”(杨继国)成员:
陈硕颖
成晓叶
杜曙光
何自立
洪
宁
蒋佶颖
黎贵才
凌
宁
刘
刚
卢
荻
卢映西
吕景春
孟
捷
沈
越 苏
娅
王
兰
王志伟
杨继国
杨继瑞
杨万东
银
锋
于小东
张
晨
张洪平
陈国春
卢现祥
分会7: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研究
分会主席:张忠任教授(日本岛根县立大学);蒋南平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地 点:经济楼A318 茶 歇:15:20-15:40 1.两种市场价值理论”评析(张开)
2.不确定下的市场定价机制:基于权力结构的新古典经济学价格理论审视(朱富强)3.劳动二重性的方法论问题(刘昌用)4.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疑问求解(郑志国)
5.马克思非均衡经济理论的总体性构建与现实意义(徐可)6.凸经济中的劳动价值论(裴宏,周小亮)7.引入资本流动函数的动态价值转形模型——兼对几种典型动态转形模型的评析(严金强)8.国际价值研究述评(宋树理)
9.资本积累视角下的劳动力价值及其测算方法(冯志轩)10.试论马克思的“雇佣劳动”概念及其当代意义(任洲鸿)成员:
冯志轩
蒋永穆
葛
杨
贺立龙
蒋南平
居尔宁
刘昌用
刘
震
罗小芳
裴
宏
任洲鸿
宋树理
孙东升
孙启明
王艳红
王中保
徐
可
严金强
袁
辉
张
开
赵玉琳
郑志国
钟卫华
朱富强
周小亮
分 会8: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学方法论
分会主席:杨春学教授(中国社科院);任 力教授(厦门大学)地 点:经济楼A217
茶 歇:15:20-15:40 1.法国调节学派学派的学派定位与理论创新研究(吕守军)2.后凯恩斯主义要素分配理论:一个新综合(崔顺伟)3.论《资本论》的逻辑起点(罗雄飞)
4.马克思与熊彼特的内生增长思想比较(王聪,何爱平)5.西方经济学者视角中的唯物史观(郭广迪)6.公共债务扩张的机理与效应研究述评(郝宇彪)
7.生产关系依赖理论:制度经济学的一种新范式及其优势——兼论荀子定理及与新制度经济学对话(程启智)
8.科斯产权理论兴起探究(陈弘)
9.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对剩余研究的比较与整合(董全瑞)10.论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安帅领)
11.生产关系的三层次解读关系及其意义——《论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范畴》读后(许光伟)
12.奥地利学派的环境经济理论研究(任力 吴骅)成员:
安帅领 白丽健 陈 弘 程启智 崔顺伟 董全瑞 郭广迪 郝宇彪 何爱平胡志平焦方义 刘小怡 刘舫舸 卢 江 罗雄飞 吕守军 孙 艳 王 聪 王海杰 王小平王 欣 王秀峰 许光伟 杨永华 吴 骅
分 会9:制度经济分析
分会主席:武建奇教授(河北经贸大学);张 林教授(云南大学)地 点:经济楼A102 茶 歇:15:20-15:40 1.悖论还是误读:对诺思“第二悖论”存在性的一个反思(周海鸥)
2.产权清晰与交易费用——以广州实行垃圾按袋、按重量收费制度为例(袁庆明)3.产权是所有权整体的“属性化”――巴泽尔独特的产权思想研究(武建奇)4.从国营计划到市场竞争:中国大陆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萧衡钟)5.公共草地资源管理制度变迁的中国经验(杨理)
6.交换的复杂性问题研究——本质、模型及意义(王建红,张娜)7.让利益集团理论回归马克思主义(易淼,赵磊)
8.什么令权利不可放弃?——以我国基层组织投票权为例(李启航)9.政治哲学视域下的权利和权力错位探析(吕艳红)10.网购平台在线声誉机制研究的兴起与发展(郑若娟)
11.为何金钱不能买?——个人知识视角下的不可转让规则分析(李启航)12.资源禀赋、地方政府博弈与公共品供给(乔宁宁)成员:
李帮喜 李朝林 李启航 李省龙 卢现祥 吕艳红 乔宁宁 沈宏亮 王光艳 王建红 王少国 武建奇 萧衡钟 杨锦英
杨 理 杨娅捷 易 淼 袁庆明 张 娜 张沁悦 张型双 张增强 赵 磊 赵学增 郑若娟 周海鸥 荣兆梓
三.12月22日上午大会报告和闭幕式
地 点:经济楼N402 时 间:8:30-12:20
第一节:大会报告(8:30-10:20)主持人:赵学增教授(华南师范大学)1.报告人:每人发言20分钟
刘 刚教授(南开大学):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来源
李帮喜博士(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的结构问题:一个劳动价值论的视角 刘小怡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的IS-LM模型及其现实意义 骆
桢博士(四川大学):马克思投资理论的微观基础 2.评论人:每人10分钟
丁堡骏教授(吉林财经大学);李晓阳教授(西南大学)3.自由提问:10分钟)
茶 歇(10分钟)
第二节:大会报告和闭幕式(10:30-12:20)主持人:宋丙涛教授(河南大学)1.报告人:每人发言20分钟
荣兆梓教授(安徽大学):市场公平与劳动平等
龙小宁教授(厦门大学):制度的经济研究:以法经济学为例
吕守军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调节学派与现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 2.评论人:每人10分钟
卢现祥教授(中南财经大学);方 敏副教授(北京大学)3.自由提问:10分钟 4.闭幕式(12:00-12:20)致辞人:何自力教授(南开大学)
第四篇:政治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第2章
第2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货币 相对价值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储藏手段
货币流通规律 答案略
二、选择题(下列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
1、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
D.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2、价值尺度职能的特点是()
A.实实在在的货币
B.足值的货币
C.想象的观念形态上的货币
D.不足值的货币
3、赊购到期还债的货币执行的是()
A.价值尺度的职能
B.流通手段的职能
C.贮藏手段的职能
D.支付手段的职能
4、货币()
A.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B.是作为特殊等价物的商品
C.体现着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D.体现着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人与人的关系 E.是价值的符号
5、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因素主要有()A.进入流通的商品的数量
B.商品的价格水平C.商品价格总额
D.货币流通速度 E.货币发行量
6、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关系是()
A.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
B.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反映
C.货币流通不能离开商品流通
D.货币流通引起商品流通 E.货币流通的规模和速度决定商品流通的规模和速度
三、问答题
1、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2、为什么说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完成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方面的职能?
3、辨析“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同其他商品没有任何区别”。
4、如果某一时期社会上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0亿元,那么是否需要投入10亿元货币用于流通?为什么?如果用纸币作为流通中的货币符号,那么纸币的发行应遵循什么样的规律?
5、通货紧缩的基本特征是价格持续下跌,是否通货紧缩不会像通货膨胀那样给社会经济运行带来不利的影响,而只会给消费者带来好处?
答案
一、名词解释
答案略。
二、选择题
1、D,2、C,3、D,4、AD,5、ABCD,6、ABC。
三、问答题
1、参考答案:(1)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2)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商品经济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货币的职能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①价值尺度,即货币作为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社会尺度发挥作用。货币之所以能够衡量其它商品价值的大小,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价值的外在尺度,它是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即劳动时间的表现形式。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将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就是该商品的价格。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之比,因而其变动既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变动,又取决于货币价值的变动;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为了用货币来衡量和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量,货币自身的量必须能够计量。为此,在技术上就需要规定一种固定的货币计量单位。这种包含一定贵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被称作价格标准。比如我国人民币的元、角、分等。
②流通手段,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介物发挥作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它包括卖和买两个过程。货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物的不断运动就是货币流通,它是由商品流通引起并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表现。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③贮藏手段,指货币退出流通,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贮藏起来。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的贮藏好比一个蓄水池,可以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执行贮藏手段的货币,不但必须是实在的货币,而且还必须是足价的货币。
④支付手段,指在以延期支付方式买卖商品或用于清偿债务时执行的职能。货币执行支付手段,后来又扩展到商品流通领域之外,用于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一方面解决了现金交易中买者暂时不能支付的矛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在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深化了商品经济的矛盾。
⑤世界货币,指货币越出一国的界限,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般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社会财富的化身发挥作用,这实际上是货币职能在世界范围的延伸。一般地说,作为世界货币的货币,只限于贵金属(黄金)。各国发行的纸币是不能作为世界货币的。但现实生活中,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货币如美元和欧元,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世界货币的作用。
2、参考答案: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实际上完成了两方面的职能:一是对所卖商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计量债务额;二是执行观念上的流通手段的职能。只有支付到期时,货币才真正进入流通。
3、参考答案: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虽然如此,货币同一般商品相比,仍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自货币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以后,整个商品世界便一分为二,被分为两极:一极是作为使用价值存在的多种多样的商品,一极是作为价值的化身而存在的货币。这样,商品内在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便外化为商品和货币的外在的对立。一切商品作为使用价值任人选购,而货币作为价值的化身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并充当商品的交换媒介。
4、解答思路:决定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的因素有三个:①待实现的商品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的流通速度。
纸币流通规律是以金属货币流通为基础的。由于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是由国家发行,强制流通。所以,“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纸币发行量和流通中所需要金属货币量相适应,那么纸币的购买力就会同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的购买力相等,纸币就能正常流通,物价就可保持稳定。
5、解答思路: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制度下,流通中纸币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商品流通对纸币的需求数量,外在表现为商品货物和服务价格普遍持续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却是指通货的数量满足不了商品货物和服务价格普遍持续下跌的经济现象。
判断某个时期的物价下跌是否是通货紧缩,一看通货膨胀率是否由正转变为负,二看这种下降的持续是否超过了一定时限,通常把通货膨胀率由正转变为负且物价下跌时限不超过一年的的定为轻度通货紧缩,把物价不跌时限超过两年的定为严重通货紧缩。
通贷紧缩对经济的危害:一般而言,轻度的通货紧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较小,中度的通货紧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凸现,这时国家宏观决策者就应引起注意,采取相应的对策,如不然,当中度的通货紧缩转变为严重通货紧缩时就会诱发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衰退。具体来说,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工业生产下降,商品库存增加。通货紧缩会导致企业的商品销售渠道不畅通或不能及时实现销售收入。而同时企业的商品库存数量增加,必然增加企业的商品库存成本,从面导致企业预期的利润不但无法实现;反而数差降低。这时企业要继续生存下去,唯有削减生产规模甚至停产。最终造成全社会生产能力下降,经济倒退。
②下岗失业人数激增,社会就业困难。企业效益不好,对人才的需求减弱,同时为维持企业的生存就会裁减员工,一时间下岗失业人数激增,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也很难找到工作。社会失业率太高会给社会带米诸多不稳定的因素,而不安定秩序混乱的社会局面反过来会给社会街道带来破坏,妨碍经济的增长。
③居民的收入增长缓慢,消费需求水平下降。企业效益滑坡,经济增长缓慢,必然导致整个社会居民的收入也增长缓慢,使得人们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下期下降,信心减弱,从而增加储蓄存款,减少现金持有。同时,物价指数不断的下跌,也会使得居民开支谨慎,惜金不用。总体上使得全社会的居民消费需求水平下降。消费需求的减弱,会进一步导致企业商品流鬃的不通畅,从而整个社会出现一方面生产厂家有商品卖不出去,一方面消费者却因收放的减少消费不起的这样一种恶性循环的经济局面,一旦如此,经济危机必然爆发。
④国内资金向国外转移,导致国内通货更加紧缩。当国内货币币值不断攀升,而资本效益却不断下降时,国内资本就会开始考虑转向效益更高的国外金融市场。另一方面,币值的实际上升,必然会影响到本国货币的汇率上升,使得本国企业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下降,导致进口增加,山口减少。进一步加剧通货紧缩。⑤影响金融的良性循环。在通货不足的情况下,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贷款和扩大信用规模来增加通贷,但是在通货紧缩下,企业的效益不断降低,银行的惜贷之心日渐趋重,贷款的数量增长减缓甚至下降,而同时,由于居民的惜金不用,银行的存款数量却日渐高涨,一消一长,会危及到银行本身的经营,紊乱整个社会的金融秩序使得金融秩序由良性循环转向恶性特环。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第五篇:政治经济学(财经类)2012版第7章
第三篇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 第7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和经济体制
学习目标
l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及确立依据、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 位,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他经济成分。
2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分配制度的内涵和形成依据,弄清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 劳分配的原因及实现特点,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他分配方式。3理解并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4了解企业的内涵和类型,把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分析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 构成、市场机制,以及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
7.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中国国情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 了公有制经济之外,还存在着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和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7.1.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意味着劳动者在公有的生产资料面 前都是平等的主人,任何劳动者个人都不拥有特权,也不能把它转变为私人财产。劳动者 用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并共同占有劳动成果。尽管各企业和各劳动者之间会存 在一定的物质利益差别,但这种差别只是不同主体所付出劳动的质和量的差别,是劳动者 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差别。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作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并不是由哪一个阶级 167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而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具体体现,是资本主义 基本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曾经由于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取代 了封建经济制度,并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然而,随着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 度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 也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公有 制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发展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并且创造丁否定自己的条件。然而,社 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可能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 产阶级统治,依靠政权的力量才能逐步建立起来。因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 础的,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彻底否定。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封建经济制度取代奴隶经 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取代封建经济制度。先后继起的经济制度虽然彼此对立,但都 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本特征,新的经济制度可以在旧的经济制度内部自发地产生并发 展起来,并不需要首先摧毁旧的经济制度。与之相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显然有着 质的区别。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取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取代的具体方式 和所走的道路会因各国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在新民主主 义革命取得胜利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平赎买资本等途径建立的。
第一,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在旧中国,官僚资本依附于帝国主 义并与封建势力相勾结.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它代表着最落后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 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此,国家对官僚资本采取了无偿没收的政策,把它变成社会主义全民 所有制的国有经济,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基础。
第二,和平赎买民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民主 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也具有消极的作用。因此,国家对民族资本 进行和平赎买,采取了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利用其对国计民生有利的作用,限制其 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作用,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 全民所有制经济。
第三,改造个体私有经济,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对于个体农民和个体手工 业者来说,他们既是私有者,又是劳动者,因此不能对他们采取剥夺的办法。在对农民个 体经济和个体手工业的改造中,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采取示范、说服教育和国家援助的办 法,引导个体劳动者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建立起r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到1956年底,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基本完成,这标志着 我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建立起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7.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 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168 第7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坚持公有制经 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区别,才能巩 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我国生 产力发展具有不平衡、多层次的特点,只有根据不同层次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实行与之相 适应的所有制经济,才能充分发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第三,„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我 国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 主义的根本任务。因此,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经济成分就应允许和鼓励其发展。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需要把它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个概念区 别开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只有公有制经济,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经济制度中,除了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外,还存在多种非公有制经济。但二者又 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存在于社会主义各个阶段,本身有一个不断成熟和发 展的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是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点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7.1.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各种所有制所处的地位和所占的比重是不同 的,其中,公有制要居于主体地位。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原因在于:
首先,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任何一个社会的性质,都是由占 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决定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决定劳动者地位和 我国发展前途和命运的根本性因素。只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使其占据主体地位,才 能体现我国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其次,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在我国多种所有制 经济并存的条件下,占主体地位的公有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力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 基础,也为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创造了平台,从而有利于国家运用经济、计划等各种手段 引导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沿着社会丰义方向健康发展。
最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 分配性质,只有公有制占主体,才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才能避免两 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如果否定了公有制,生产资料就会重新成为人剥削人的手 段,就会必然出现财富占有不公和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制度也将不复存在。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I)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 势。公有资产占优势,不仅指量的优势,更重视质的提高。(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 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7.1.4公有制的内涵和实现形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 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16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国有经济,也就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指生产资料由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 的所有制形式,它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化,是公有化程度较高的公有制 形式。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 术设备,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它不仅包括矿藏、河流、国有森林、荒地、草原和其他陆海自然资源,还包括全民所有的工厂、农场、商店、铁路、邮电和银 行等。在仍然存在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一般采取国家所有制4 形式。其原因在于,社会主义社会全体劳动人民不可能直接去占有和支配众多全民所有制 企业的生产资料,必须有一个社会中心代表全社会劳动人民去占有和支配这些生产资料,而社会化大生产又要求有一个社会中心来进行统一指挥和协调。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这个 社会中心只能是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只有代表全体劳动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 把劳动人民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全民所有制 的生产资料真正为全体劳动者的根本利益服务。所以,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必须采取国家 所有制形式。当然,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不等于国家直接经营管理 企业,全民所有制经济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而且应当适当分离。
集体经济,也就是社会丰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所谓集体所有制是指由一部分 劳动群众共同占有一定范围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制形式,是与较低的生产社会化程 度相适应的公有制形式。与全民所有制相比,集体所有制的特点在于,仅在集体内部,劳 动者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是平等的,但在不同的集体经济之间,劳动者在生产资料的占有 上则是不平等的,从而在劳动成果的占有和分配上也存在着差别。按照所在地区或经营对 象的不同,集体所有制经济可分为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农村集体 所有制经济是中国现阶段农村中的主要经济形式,经营管理上主要实行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城镇集体经济广泛存在于手工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 业和服务行业等领域,投资少、规模小、拥有较完整的自主经营权等特点,使城镇集体经 济能够较好地适应t市场变化,灵活地调整生产经营方向,取得较好的经营效果。
混合所有制经挤,是指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混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混合所 有制经济的性质由其控股主体的所有制形式来决定,不能笼统地说混合所有制是公有制还 是私有制。由国家或集体控股的,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在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非公 有制经济共同投资组成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成分、集体成分的资本和收益归国家和 集体所有,属于公有制经济范畴。混合所有制的形成途径有组建跨所有制的公司和企业集 团、不同所有制企业相互参股以及公有制企业出售部分股权或吸收职工入股等。混合所有 制经济的出现,在完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等方面都起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仅要科学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内涵,而且需要进一步探索能 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 别的概念。公有制反映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解决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具有相对 稳定性。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反映的则是一定所有制经济的财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具有 可变性和灵活性。同一种所有制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同一种具体实现形式可以容 纳不同的所有制经济。170 第7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产生了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股 份制是以人股的方式筹集资金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可以容纳多种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 式。股份制作为资本的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 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 有,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由国家和集体控股的企业就具有 明显的公有性质,它有利于扩大公有制的阵地,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推动社会主义 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股份合作制是一种兼股份制和合作制特点为一体,实现了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 的资本联合相结合的一种集体所有制经济。在股份合作制企业中,企业职工既是企业的出 资者,也是企业的劳动者,他们除了按劳动取得报酬外,还按其入股的资本额取得相应的 报酬。股份合作制企业以营利最大化为目的,但营利性不是其追求的唯一目标,企业还始 终将提高劳动者的业务素质、满足职工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更高层的需要作为重要目标,从而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7.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中,除了公有制经济外,还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 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 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2008年末,我国共有私营工业企业l45.7万个,吸纳就业人员5 305万人,占全部工业企业
的比重分别为76 6%和44 2%;完成工业总产值16.6万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的30 5%。到20IO年
来,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规模的私营企业已发展到27万家,其中达到大中型标准的有 9 987家。2010年,规模以上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横以上工业企业
的25%;吸纳就业人员2 564万人,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80io;出口交货值6 3万亿元,占
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70%:“三资”企业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对外贸易、产业升级等方面继
续发挥积极作用。
——国冢统计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个体经济,是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一 种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是私有制经济,但劳动者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是一种 不带有剥削性质的私有经济。个体经挤主要以简单工具和手工劳动为基础,同我国现阶段 存在的较低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广泛存在于城乡的手工业、农业、商业等领域。同时,由于个体经济具有规模小、经营分散灵活等特点,因而在发展生产、活跃市场、方便生 活、积累资金、换取外汇、扩大就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个体经济在许多社会形态 中都存在着,一直都依附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前提 下,个体经济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必然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 展服务。171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私营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 的私有制经济。由于私营经济中存在着雇佣劳动关系,因为它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但 在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又有着其特殊性。私营企业的劳动者并不是完全丧失生产资料的 劳动者,他们与私营企业主在政治上是平等的。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私营经济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公有制经济的巨大影响,并要在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所规定的 范围内进行。因此,发展私营经济对社会主义经济是有益的。当然,私营经济的发展也会’ 带来一些消极作用,需要通过完善国家的政策、法规等对它们加以监督和引导。
外资经济,是指通过引进境外资本在我国建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 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指由中外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按各自的出 资比例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的一种经济形式。中外合作经营经济是一种契约式经济,共主 要特点是合作企业合同是企业成立的基本依据,合营各方的权利义务不是取决于投资比例 与股份,而是取决于合作企业合同的约定。外商独资经济是完全由境外投资者单独投资兴 建的企业,外商投资者独立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外资经济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 和监督下进行生产和经营,同社会主义经济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外资经济不是一般 的资本主义经挤,而是国家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外 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学习国外企业的管理经验,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改革开放前,非公有制经济一直处于被限制和受排斥的地位。改革开放后,非公有制 经济逐渐恢复发展起来,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非公 有制经济生产了大量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产品,满足了人民多样化需要;吸纳了大量人员就 业,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加快了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公有制 经济的改革,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等。为此,要进一步通过贯彻平等 准入原则、拓宽融资渠道、健全服务体系、改进监督管理等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和引导 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7.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贯彻个人分配制度,必须理顺各种关系,防止收入悬殊。7.2.1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 度。这一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首先,多种所有制并存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是所有制的实现,有什么样的 所有制形式,就会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存在着占主体地位的 公有制经济,而且还存在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与不同的生产资料占有 关系相适应,必然存在不同的分配方式。172 第7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 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劳动力、资本、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都具有商品性质,要素所有者 把各种要素投入生产经营,要求获得相应的回报。否则,他们就不会把其所有的生产要素 投入到经济活动中。这必然产生了与各种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方式,如购买企业股票获 取股息、红利,通过银行存款获取存款利息,等等。
最后.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不同的所有制经济有不同的经 营方式,相同的所有制经济也可以有不同的经营方式。不同的经营方式,如个体经营、承 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经营等,形成了不同的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之间的关 系,由此必然产生与不同经营方式相联系的分配方式,如个体劳动者经营收入、投资入股 获得的股息等,形成了分配方式多样化的格局。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公有制经济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按劳分配 也在多种分配方式中占据主体地位。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
第一,在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中,虽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但由于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 位,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所以按劳分配必然是主体。
第二,在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收入分配中,尽管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股息、债券利 息等非劳动收入增加,但按劳分配的收入仍占较大比重。
第三,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按劳分配的牧入量,是其他所有制经济活动中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参照标准。
7.2.2社会主义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分配原则。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 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 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 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
首先,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重要前提条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 经济中,生产资料不是任何的私人财产,而是归劳动者共同所有。这种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决定了任何人都不能凭借生产资料来占有消费品,从而排除了一部分人依靠对 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来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可能性,为实现按劳分配创造了前提。
其次,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分配方式本质上 取决于可分配产品的数量,而可分配产品数量的多少又直接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还没有达到高度发达的状态,社会产品也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的程 度,因而还不能根据人们的需要来分配产品,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最后,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社会主义社会还没有完全摆脱旧 社会遗留下来的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的痕迹,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工农之间、城 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依然存在,因而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在数量 和质量上还存在差别。同时,由于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依然是人”J谋生的手 173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段。因此,必须承认不同劳动者的劳动之间存在的差别,并把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同 他可能获得的消费品的数量联系起来,实行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是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凭借 占有生产资料剥削他人劳动成果的权利,并把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直接联系起来。因此,实行按劳分配不仅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公有制,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但在同时,按劳分配又有共历史的局限性。按劳分配+ 是以默认不同的个人天赋、默认不同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为前提的,由于劳动者的体力 和智力不同,劳动者所赡养的家庭人口不同,势必造成劳动者之间在劳动报酬上的差别,形成了按劳分配形式上的平等,事实上的不平等。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是“旧社会的痕 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内容和要求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都必须加以坚持。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 尚不成熟,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按劳分配的实现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按劳分配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在没有商品货币关系的条件下,按劳分配 借助于劳动证书或劳动券的形式来实现。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价格、货 币、市场等范畴和关系同时存在,按劳分配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每个社会成 员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首先要通过商品交换得到价值形式的货币,再用货币从市场上购买自 己所需要的商品。
第二,按劳分配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企业 都是独立的商品生产和经营主体,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是自主的收入分配主体。企业通 过生产经营活动,从市场获得收入,然后再将收入分配给劳动者。企业确定什么样的分配 标准,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形式等问题,完全由企业按照自身内部状况自主确定。因此,在 全社会范围内还不可能按照统一的标准实现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
第三,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和货币工资形式的制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条件下,价格、供求、竞争等因素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影响着企 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如果企业经营得好,劳动者的劳动就会全部被社会承认。否则,就不 能全部被社会承认。而企业对劳动者进行的分配,是按照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来进行的。这样一来,由于企业经营状况的不同,就会出现劳动者即使提供相同的劳动量,也会出现 收入上的差异。同时,劳动者是以劳动的货币收入购买个人消费品的,劳动者用货币购买 的个人消费品的数量要受货币币值、消费品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如果货币贬值,或消费品 价格过高,等量货币只能购买到较少的消费品,从而影响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
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通过一定的劳动报酬形式来实现的。在社会主义公有制 的不同形式中,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也各币相同。
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中,按劳分配借助于货币工资形式来实现。社会主义工资是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以货币形式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劳动报酬形式。计时 工资和计件工资是社会主义工资的两种基本形式。计时工资是根据职工的技术熟练程度和 劳动繁重程度确定工资等级,按日或按月发放的工资。计件工资是按照劳动者完成的合乎 质量要求的劳动产品的数量和作业数量支付的劳动报酬。奖金是实现按劳分配的一种劳动 174 第7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报酬的补充形式,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津贴是贯彻按 劳分配的另一种补充形式,是对那些在特定条件下从事劳动的工人给予的额外劳动报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和津贴有着各自的适用范围和特点,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 恰当的形式。
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实行的是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结构工资由基础 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奖励工资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既 互相区别、互不干扰,又相互依存、相互补充。这种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有利 于把工资同职工的职务、肩负的责任、工作的复杂程度以及付出的劳动量联系起来,更好 地体现按劳分配原则。
在农村集体经济中,由于生产资料分别属于不同的集体单位所有,按劳分配原则也只 能在各个集体单位的范围内发生作用,其成员的劳动报酬取决于集体的收入水平。当前,我国农村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具体经营形式。在这一制度下,集体把土地和其他主 要农业生产资料交给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劳动者自主经营,承包户的劳动成果一部分以税 金的形式上缴国家,一部分作为公积金和公益金上交集体经济单位,剩下的部分作为劳动 报酬,全部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也就是所谓“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 的”。这种分配方式把责权利紧密联系起来,把劳动成果和劳动报酬联系起来,已被实践 证明是一种适合我国农村现阶段的生产力特点的按劳分配形式。
7.2.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他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方式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 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按资本分配。按资本分配是指各种投资者凭借资本所有权,通过投资、入股等获取收 入的一种分配形式。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所有者的收入属于按资本分配。私营企业和外 资企业的所有者把大量资本投入生产经营,在企业生产的产品出售后要收回资本并获取一 定的利润。这些利润实质上是企业职工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具有剥削性质。
按资金分配。与按资本分配一样,按资金分配也是各种投资者凭借资本所有权获取收 入的一种分配形式。但是二者又有本质的区别。按资本分配的收入属于剥削收入,按资金 分配的收入属于非剥削收入。普通劳动者通过购买股票、债券、银行储蓄所获得的股息、红利、利息,以及个体劳动者、承包农户的投资收入,都属于非剥削性质的资金收入。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外资经济和私营经济中的工人获取收入的一 种分配方式。在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劳动者与企业之间是雇佣关系,劳动者仅以生产 要素提供者的身份参与生产和分配。他们获取的工资实际E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 式,体现了雇主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按技术、信息、房地产等要素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技术、信息、房地产等 在生产经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要素的所有者必然要凭借要素的所有权,从 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得报酬,从而形成技术、信息、房地产等收入分配方式。
个体劳动收入。个体收入是指个体劳动者通过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主要依靠自己 劳动所获取的收人。个体劳动收入不同于按劳分配,它是个体劳动者通过实现其生产的商
„ 品价值而获得的收入,是个体私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民家 庭收入中,也包含着这种劳动收入。
此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福利性分配、按风险分配等分配方式。在上述 各种分配方式中,除个体劳动收入、福利性分配等之外,大多数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 谓生产要素,就是指用于生产过程的各种经济资源,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 息等。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指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凭借其经济上的所有权,按生产要素在 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贡献获取相应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质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L 的实现。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客观要求。实行市场经济,就是要以市场为基础实 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社会生产所需的生产要素而言,就是要求它们必须进入市场,成 为商品,并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共有效配置,生产要素的价格也就是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 的收入。生产要素的有偿性使用,不仅促使着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努力提高要素的质量,也 促使生产要素的使用者努力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从而进一步优化资源的配置,促进生产 力的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只 有这样,才能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既体现出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又体现出市场经济的特 征,从而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畅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和发展生产力。
当然,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并不等于说生产要素要创造价值,要明确分清 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这样两个不同的问题。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者的劳动,资本、土地、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不涉及价值源泉的问题,按生产要素分配属于 创造出来的价值如何分配的问题。
7。2.4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疗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效地调整了各种经济主体之 176 第7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相经济体制
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了经济社会的乎稳较快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 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都偏低的问题;分配关系不合理,城乡之 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以及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大;分配行为不规范,分配秩序比较混乱 等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 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
理顺分配关系,要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差距。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 扩大的原因,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分配制度的必然结果。从按劳分配来看,公有制经济 中劳动者个人劳动能力的差异,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实现的特殊性,必 然会拉开个人收入分配上的差距。从按生产要素分配来看,由于人们对生产要素占有的不平等,使用效率和效益的不同等原因,也必然会造成收入上的明显差距。加之其他分配方 式的存在,个人收入差距的出现成为现阶段基本分配制度实行的必然结果。
二是体制、政策、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导致 生产要素的取得和使用缺乏竞争性和平等性。某些带有垄断性质的行业依靠其垄断地位和 不平等竞争,获取高额利润。由于管理的疏漏和收入分配领域政策的不完善,也使一些人 钻了政策和法律的空了。一些高收入者偷税漏税问题严重,一些具有特权的行业和单位,通过乱摊派、乱收费获取不应有的高收入,等等。
三是一些非法收入的影响。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利用手中权力,通过“设 租”、“寻租”获得较高收入。一些人通过走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非法活动牟取暴利。这都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居民间的收入差距。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部分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和生产要素投资先富起 来,这是克服平均主义这个最大的分配不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挤的必然产物。它有利 于更好地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个人收入差距是正当的、合理的。但是,那些通过垄断经营、坑蒙拐骗、贪污腐化、设租寻租等造成的个人收入差距,是不正当、不合理、不合法的,也是进一步深化分配制 度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
理顺分配关系,还要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经济领域,对公平的理解主要 有三个方面:一是机会公平或起点公平,即每个社会成员在市场竞争中都有同等参与的机 会,人人都有获得资本和利润的权利,家庭背景、种姓、种族或性别等不应成为人与人之 间经济成就不同的主要原因。二是规则公平或过程公平,即国家的各种收入分配法规或制 度对任何经济主体来说都是平等的,任何人不能以超经济的强权手段获得额外收入。三是结 果相对公平,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获得与其提供的社会劳动或生产要素相当的收入,共享生产 力发展的成果。公平的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是结果公平的基础和 前提。所谓效率,就是经济效率。从宏观层次上看,是指资源配置的效率,即经济资源在 全社会范围内的合理分配、社会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从微观层次上看,是指经 济活动的效率,包括劳动生产率和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可以用投人生产的劳动或生 产要素与取得经济成果的价值比率来衡量。效率的两个屡次紧密联系在一起,微观层次效率 的提高有利于宏观层次效率的改善,宏观层次效率的改善,有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177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在分配关系中,公平和效率是矛盾的统一体。二者之间既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又 存在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实行,打破了平均主义 分配方式,但也造成了个人收入差距。对于个人收入差距,无论是采取平均主义的方式予 以消除,还是任其发展逐步扩大,都会使公平和效率走向极度失衡,影响经济的发展。允 许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允许适度差距的存在,这样才能有利于促,进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理顺分配关系,必须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1)提高城 乡低收人群众的基本收入。要通过农产品价格补贴,建立员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一系列 措施,提高农民、城乡困难居民、企业退休人员和低收入工薪劳动者的收入。(2)调控不 合理、不公平的高收入。通过健全并实施税收政策、利润上缴制度等控制垄断行业、企业 高管等的偏高、过高收入。(3)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生收 入,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4)打击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通过强化股市监管,强制 上市公司分红,严厉查处行贿受贿等,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扭 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7.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及特殊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影 响和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也具有自身的特殊陛。7.3.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
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本身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既可以和社会主义结 合,也可以和资本主义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 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市场经济。由于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不会随其所服务 的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改变,因此,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与其他社会制度下的市场经 济必然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这就是市场经济的一般性或共性。具体来看,市场经济的一 般性集中表现在:
第一,经济关系市场化。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全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 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都 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市场机制是推动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促使市场主体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引导生产要素在各部 门之间的流通和转移,最终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第二,企业行为自主化。企业是市场主体,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相 对独立的经济利益。无论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如何,也无论企业规模的大小、技术水平的高 低,都能够自觉地面向市场,根据市场的需求自主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自负盈亏,自我 约束,自我发展。
第三,宏观调控间接化。社会化的大生产、市场失灵等问题的存在,客观上要求政府 178 第7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予以调节,引导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但在微观经济层面上,政府采取的不是直接干预企 业生产经营具体事务的方式,而是运用财政、税收、价格等各种政策手段和经济杠杆,影 响和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监控和引导市场运行。
第四,经济管理法制化。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在法律、法规 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市场经济越发达,要求的市场法规也越健全。通过建立一系列法律法 规、制度规范,使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和科学的法制基础,从而有力约束了各种 经济行为,维护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
7.3.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市场经济规定了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一般。|生,社会主义规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
影响和制约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和发 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为了有效地利用市场功能,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市场经 济运行中,不同经济成分的市场主体在市场上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有力促进了资源的合 理配置,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这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发展,.体现不出市场经济 的社会主义性质。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存在,不仅解决了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性质问 题,而且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由于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家就能够掌 握国民经济命脉,控制一些重要的基础产业,拥有强大的财力,就可以从社会的整体利益 和社会长远利益出发,对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合理调节各利益主体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解决市场失灵,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忽视社会经济效益、无序竞争 等问题,从而保证了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稳定、健康发展。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 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反映。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中的分配关系是市场经济关系的反映,更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实现。按生 产要素分配,与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相对应的其他分配方式的存在,是市场经济发展 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充分利用生产资源,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但在同时也不可避免 地会造成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甚至是两极分化,阻碍经济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共同富裕 目标的实现。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的分配方式,反映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 系,以及劳动者之间等量劳动互换的关系。按劳分配占据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既可 以充分体现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又有利于缓解社会分配不 公,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 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为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提供r坚实的制度基础,它能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 的长处,统一协调各个市场主体间的关系,解决好收入分配、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问题,保持宏观经济比例的大体平衡,使市场机制更好地引导微观经济活动,避免经济发展的巨 17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大波动,防止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发挥社会主义基 本制度的优势,在短时间内集中起全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经济发展的要求,避 免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所需要的漫长过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 行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有效。
7.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与市场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实现市场的基 础性作用,不仅需要完善的市场主体,而且需要完善的市场机制、市场体系和良好的市 场秩序。
7.4.1企业的含义和分类
经济主体的微观活动是市场调节的基础,也是市场运行的微观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中,微观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农户和居民,它们通过市场连接在一起。
企业是生产商品或服务以获取利润的基本经济组织。从现代企业的一般特征看,企业 是在内部分工协作基础J二形成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具有独立的法人 产权,可以自由支配、使用和处理自己所经营的财产,并承担财产经营的风险和责任的经 济实体。
企业既是生产要素结合的组织形式,又体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前者是企业的共 性,即任何企业都是生产力的具体组织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为社会提供产品和劳务。后者是企业的特殊性,即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F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性质。因此,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体。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企业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所有制划分,我国现阶段企业 可划分为国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 商独资企业等。按照企业财产组织制度和资本组织形式划分,企业可分为个人业主制、合 伙制、公司制三种类型。
个人业主制,也称独资企业,企业是业主的个人财产,由业主直接经营,独自享有企 业的全部利润,同时独自承担所有的风险,并对企业的债务负无限责任。个人业主制的优 点在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归于一体,企业设立、关闭的程序简单易行,企业产权能够较为自 由地转让。个人业主制的不足在于企业扩张融资能力有限,规模较小,综合实力较弱,缺 乏竞争力;企业承担无限责任,风险较大,全凭业主的个人资信对外进行业务往来;由于 企业本身不是法人实体,没有独立的生命力,一般存续时间较短。个人业主制企业是最早 的企业形式,通常存在于零售商业、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服务业等领域。
合伙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通过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组织形式。它可以由部分合伙人经营,其他合伙人仅出资并共负盈亏,也 可以由所有合伙人共同经营。合伙制的优势在于比较容易组建;资本来源和筹资渠道增 加,有利于扩大企业规模;多人出资使企业的风险相对分散;合伙人对企业盈亏负有完全 180 第7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责任,共同偿还债务,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合伙制的缺陷在于无限连带责任使出资 人的风险程度仍然较高,企业的稳定性较差;由于在重大决策E需要全体合伙人的一致同 意,因此造成决策过程较为冗长,降低了管理效率。
公司制企业又口q股份制企业,是指由两个以上投资人,自然人或法人,依法出资组 建,有独立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企业。公司制企业的优点有:出资者以 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从而大大 降低了公司风险,有利于筹集到大量资本;作为企业法人,公司有独立的法人财产,实现 了出资人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使所有权的转移更为方便。公司制的不足之处在于 组建程序复杂,费用较高;政府对公司的限制较多等。公司制是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在 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公司制企业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由两个 以上、五十个以下的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有限责任公司多为中小型企业,其特点 有:股东以出资为限,享受权利,承担责任;公司的全部资产不分为等额股份;公司向出 资人签发出资证明,不发行股票;股东的出资可以在股东之间相互转让,也可向股东以外 的人转让,但又要受到严格限制。股份有限公司是指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发起组织,通 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所设立的企业法人组织。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特征是:公司的资本总 额平分为金额相等的股份;公司向股东发行股票,经过审定批准,公司的股票可以上市交 易;股东以其所认购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每一股有一表决权,股东以其持有的股份,享受权利,承担义务。
7.4.2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同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就是要把国有企业塑造成为自主经营、自负 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 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产权清晰。产权是财产的所有权及其派生的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等一系 列权力的总称。产权清晰是指出资者拥有的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拥有的法人财产权要有明确 的界定。国有企业的产权清晰强调的是,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其他任 何人(包括法人)都不能对国有资产行使所有权;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 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这种法人财产权具有独立于出资者的法律地位,它不仅包括企业对 自己法人财产的所有权,还包括经营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权责明确。权责明确大致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产权清晰的要求,在作为出 资者的国家和作为独立法人实体的企业之间明确各自的权责。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 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 者权益,当企业发生资不抵债而被宣告破产时,出资者以出资额为限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 任。二是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权责问题。要根据责权力统一的基本准则,明确从管理者到 工人的权责,并建立与个人收入挂钩的激励机制。181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政企分开。政府和企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机构,其职责应明确分开。政府是政权 机关.虽然具有管理社会经济的职能,但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运用财 政、金融、法律等手段进行间接调控,并采取各种措施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致力于发展 经济,增强自身和国家的力量。对于企业而言,它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法人经济组织,按照 市场需求自主地组织生产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并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管理科学。科学的领导制度和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运行效率的重要保证。企业管理要 以市场为中心,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好劳动者和科学技术的作用,调 节好所有者、经营者和工人之间的关系,有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断开发、生产适应 市场需求的商品。7.4.3市场机制
企业、农户和居民等各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是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的,市场是其 相互联系的纽带。企业和农户进入市场购买生产要素和销售产品,居民进入市场提供生产 要素和购买消费品。通过市场交换,他们满足了彼此的需要。
市场交换既决定于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同时,又会对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产 生调节作用。市场上某种商品价格的升降,影响着各市场主体的增加或减少该商品的生产 和消费,而该商品生产或消费的增减,反过来又影响着其价格的高低。为了获取更多的利 益,各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竞争引起商品价格的升降,供求的增减,影响着各 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
市场对各经济主体行为的调节,不是在市场以外的力量推动下形成的,而是内生于市 场活动本身,是在价格、供求、竞争等各市场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市场经 济运行中各市场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联系和作用,就是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 一个有机的整体,主要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
价格机制是指在市场竞争中商品价格变动与商品供求变动之间的有机联系。在市场经 济中,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商品供求关系变化,而供求关系的变化,又反过来引起价 格的变动。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的基本机制,其作用体现在诸多方面:价格的高低变化 影响着供求,引导着生产与消费,从而可以调节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生产商品的劳动生 产率提高和资源耗费节约;价格高低还可以调节市场消费需求的规模、方向、结构;价格 的变化还可以调节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分配。
供求机制是指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价格、竞争等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和联系而发挥作用的 机制。供求关系受价格和竞争等因素的影响,而供求关系的变动,又能引起价格的变动和 竞争的开展。供求关系在不断变动中取得相对平衡,是供求机制作用的实现形式。供求机 制的作用表现在可以直接影响着商品的市场价格,决定市场主体在竞争中的地位,可以调 节商品生产与消费的方向、规模和结构等方面。
竞争机制是竞争与商品供求关系、价格变动、生产要素流动等ri场活动之间的有机联 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市场主体为了生存和发展,对经济利益展开的争夺。它既 包括买者和卖者之间的竞争,也包括买者之间和卖者之间的竞争。同一生产部门内的竞争 主要以价格竞争的方式来进行,部门之间的竞争主要通过资金的流入或流出来体现。优胜 182 第7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劣汰是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标志。竞争机制能够促使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 高劳动生产率,形成企业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市场主体 的分化。
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小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调节 着市场经济运行。有供求机制,才能反映价格与供求关系的内在联系,保证价格机制的形 成。价格机制又对供求机制起着推动作用,价格涨落推动生产者增加或减少供给量,推动 消费者减少或增加需求量,不断调节供求关系。价格涨落还推动了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促使其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使供给与需求相适应,以获取更大利润。7.4.4市场体系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价格、供求、竞争等作用的发挥 只能体现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各类市场之中。如果没有健全的市场体系,市场配置资 源的功能就难以发挥,市场经济就难以正常运行。
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按照市场上流通的商品的属性,市场 体系可简单划分为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其中,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 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既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也包括属于商品市场的生产资料市场。
消费品市场是以直接提供人们消费的商品为交易或流通对象的商品市场。消费品市场 是整个市场体系的基础,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渠道,也是社会再生产中最后的市场 实现过程。作为最终产品市场,消费品市场的发展状况集中反映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 况。当消费品市场景气时,就会拉动社会投资增加。引起生产规模扩大,进而增加对劳动 力的需求,并最终影响着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生产资料市场是以提供生产性消费的产品为交易对象的市场,如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等商品的市场。生,‘资料市场既属于商品市场,也是重要的和基本的生产要素市场。生产 资料市场为各企业生产过程提供物质条件,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生产资料 的供求状况集中反映了社会物质资源的配置情况,生产资料市场运作得越好,社会再生产 的运行也就越通畅,社会再生产的规模也就越大。
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由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期 货市场等构成的金融市场体系。参与交易的产品主要包括票据、债券、股票、基金、外汇和黄
金等,基本涵盖了现货、回购、远期与期货等重要交易机制。金融市场规模也不断增长。2010 年,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已跃居亚洲第二、世界第六;黄金市场累计成交金额为16 157 81亿元,同比增长57.04%。裳货市场累计成交金额为3091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850ii0。沪、深两市的
股票总币值为26 54万亿元,较2009年年末增长8.8%,占GDP的比重达到66.68%。股票流通市值
为19 31万亿元,较2009年年来增长27.6Wo。
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币场发展报告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等是以各种生产要素为交 易对象的场所。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的商品化,以商品的形式在市场上通过市场交易实 现流动和配置,从而形成了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尽管不同生产要素市场的运作和作用各不 相同,但也有着某些共同的地方。发达的生,“要素市场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能够发挥 作用的基础,也是形成合理的生产要素价格,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功能的前提条件,国 家对市场经济调控、监督和引导的实现,也离不开各类生产要素市场。
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整的市场体系不仅具有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奠定基础,为 政府实现间接宏观调控提供前提的一般意义,而且具有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供外部条件 的特殊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机构的附属物 变成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实现这一转变的外部条件就是建立现代市 场体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面向市场进行生产经营,才能摆脱政府附属物的角色,成为 自主经营、自主盈亏的经济组织。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仅是完整的,而H.是统一、开放、竞争和有序的。市场的统一 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要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使商品和生产要素在不同行 业、部门、地区之间自由流动,另一方面是指市场的运作和商品的交换要遵循统一的规则 和制度。开放的市场是指要反对地域和空间上的分割,对内对外都要开放,以有效地利用 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竞争是指要打破垄断,消除各种壁垒和歧 视,为市场主体营建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利于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充分实现优胜劣汰。有 序的市场强调的是要建立相应的市场制度和规则,来规范市场主体,反对不正当竞争。
7.4.5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
市场规则是指以法律、法规、契约、公约等形式确定下来的各市场主体共同遵守的行 为准则和规范。市场规则可以有效地约束和规范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使其有序化、规范 化和制度化,从而保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没有一个好的市场 规则,市场秩序就无从建立,市场也就难以发挥它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市场规则可 分为市场进出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等几个方面。
市场进出规则,是指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即商品)进入或退出市场的行为准则与规 范。市场主体进出市场的规则主要涉及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的资格条件、经营规模、经营范 围,以及破产、兼并、收购等退出市场的行为等问题,市场客体进出市场的规则主要涉及 商品的质量、效用、价格、计量、包装等问题。在市场进出规则的作用F,那些不符合进 入市场的市场主体和商品被拒之市场之外,那些不符合规范的市场主体和商品被清退出市 场,从而有力保证了市场的有序运行。
市场竞争规则,是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商品是天然的平等派,公平竞争是市场有序发展的基本要求。市场经济运行中,竞争的公平性主要体现为各市场 主体均有平等的机会取得生产要素,机会均等地进入市场并在竞争中出售商品,税负公平等。市场竞争规则反映r公平竞争的要求,通过设定禁止垄断、排除各种特殊待遇、禁止 虚假广告、禁止盗用别人商标,以及要求产品“三包”标准化等规则,为所有市场主体提 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规范了竞争行为,保证了市场竞争机制形成并充分发挥作用。184 第7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市场交易规则,是各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市场交 易规则主要从市场交易方式、市场交易行为、市场交易价格等方面出发,设定了交易公开 化、交易货币化、交易规则化、反对和禁止强买强卖,以及明确价格形成制度等规则,为 市场交易有序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秩序。然而,由于市场规则缺损、冲突及失效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市场秩序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必须通过进一步完 善市场规则,优化市场秩序。基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首先要理清政府与 市场间的关系,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创造 有利条件。其次,建立与市场经济相容的产权制度,积极推动有关市场规则方面的法律的 立法与修订工作,加大执法力度。最后,加快制定、完善与开展国际贸易相适应的市场规 则,修改、清理那些不尽合理的f场规则,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规则体系,以更好地利用 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快速、健康发展。1.简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
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3.简述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涵。4.简述市场经济的一般性。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是什么? 6.简述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7.简述市场规则的内容。
8.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原因。
9.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确立的依据。
10.试述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现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