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安全第6讲

时间:2019-05-14 21:58: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系统安全第6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系统安全第6讲》。

第一篇:系统安全第6讲

今天任务:防火墙的认识及基本配置

一、上次任务的回顾

二、防火墙的认识(P66),听我讲,关键是理解;

三、安装ISA服务器;P67~P74

四、配置ISA防火墙客户端,最终实现客户端能以web代理方式和Secure NAT 方式上网;P75~P79

说明:安装ISA服务器需要2块网卡,由于实验室环境只有1块网卡,故在虚拟机里要添加虚拟的网卡;具体方法如下;

附:安装ISA服务器的准备工作,首先选择一台windows 2003 server 添加一块网卡,模式为host-only,设定IP地址为私有地址,比如192.168.×.×/24系列,另一块真实的为桥接模式,再开启一台虚拟机,把真实的网卡模式设定为host-only,设定IP地址为私有地址,比如192.168.×.×/24,和先前设定的同一网段,不需要添加另外的虚拟网卡。

第二篇:系统安全

系统安全.txt我退化了,到现在我还不会游泳,要知道在我出生之前,我绝对是游的最快的那个转自小木虫论坛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178421&fpage=7别再使用使用电脑公司GHOST版系统了我的朋友告诉我有天晚上他在下载东西,睡不着,又闲着无聊,就拿出了扫描工具[s.exe,这个扫描工具的速度我认为是非常快的],扫描了

[***.***.1.1 ***.***.254.254]开了3389的IP,结果太另我惊奇了,开了3389的集子居然有186台(时间是晚上1点多),这个还不算什么,我就去连接远程桌面了,[对方是WindowsXP的系统]自然是要用户名和密码了,我就拿[Administrator,密码为空]居然让我进去了,而且[Administrator是第一次登陆,没有个人设置的]我就去看看他有哪些用户,Guest自然是禁用的了,只有两个管理员号码[Administrator和new],我没动它,管理员和我一样,在下载东西,我加了他QQ,传了个Radmin,搞定之后,我便去看看其他的3389机器了!我连接第二个扫描出来的3389IP也是WindowsXP的系统,还是老路用[Administrator,密码空]去连的时候,提示[new]在线,我就有点奇怪了,他们两个人的用户怎么是一样的啊,也没怎么在意,这个IP暂时放一边,换IP去连。IP在连,我的心也在凉!我连了186个IP,发现了一个特点:都开放了3389端口,都有Administrator和new这个用户,而且密码都为空。这意味着什么呢!还有一台电脑我进去了,他是刚装的系统和驱动,什么都没设置,人不在,我看了他可能把硬盘全格式化了,里面都没文件。现在我就能确定一件事情啦:他们安装完系统之后,就开了3389,而且建立了一个用户[new,密码空]。怎么可以这样实现呢,据我初步估计,他们一定是在网上下载了GHOST版系统,很可能是,别人在自己的系统里面做了后门,然后做成了镜像,给你们下载!当你们安装了之后。。。。以上的事情绝对是真实的!在此,我强烈建议大家不要为了省时间,安装GHOST系统,论坛上志鸿兄弟的那个就很好啊,或者你直接下一个xp505原版的iso算号安装。大家看了这个帖子之后就到命令提示符下面去打这个命令:netstat-na上面的那个命令是可以查看自己开了哪些端口的!还有就是给自己的用户设置好密码,特别提醒,发现自己有new这个用户的朋友,建议你们换系统吧(估计你们还是很菜,即使在论坛上说了怎么搞,你们也未必会搞)!好了,我就写到这里了,下面的事情,你们自己去办吧!解决方案:1.系统属性——远程——把“允许从这台计算机发送远程协助邀请”和“允许用户远程连接到此计算机”复选框前面的勾去掉!2.开始——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Terminal Services”(允许用户以交互方式连接到远程计算机。远程桌面、快速用户切换、远程协助和终端服务器依赖此服务-停止或禁用此服务会使您的计算机变得不可靠。要阻止远程使用此计算机,请在“系统”属性控制面板项目上清除“远程”选项卡上的复选框。)括号里的是关于这个服务的描述。禁用了吧!3.开始——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本地策略——用户权限分配——通过终端服务允许登陆,你把“Administrators”和“Remote Desktop Users”删除。4.把用户[new]、用户[Guest]和用户[Administrator]重命名,并且设置一个强密码(推荐:字母+数字+字符,的组合)!5.控制面板——Windows防火墙——例外——把“远程桌面”前的复选框的勾去掉!

6.从IP策略里面关闭木马和病毒默认开放的端口。7.安装第三方防火墙!8.多去看看系统日志(开始——控制面板——管理工具——事件查看器)9.平时多用netstat-na这个命令,去看看有没有开放陌生的端口(运行cmd,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netstat-na),也许。。10.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本人经瑞星防火墙验证确实有人通过3389端口连接我的电脑。有江西、陕西、河北等地,请大家注意。

第三篇:系统安全

系统安全

各种信息系统的信息量吞吐庞大,而且需要不间断地实时运行。因此系统应具有高稳定性和高安全性,以防范电子威胁、物理威胁和信息威胁等。

系统安全包括多个方面:物理安全,数据安全,通信/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应用软件安全以及管理安全。系统安全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图系统安全示意图

1物理安全

物理平台安全指运行整个系统所需要的基本环境设施,包括计算机房、电源供给和备份等。 计算机房安全措施

计算机机房及相关设施的设计与建设,必须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以保障环境安全。 电源供给系统安全措施

电源供给是整个系统的生命线,必须考虑设计三种保障机制:第一种方式是双电路供电,即完全引用两个不同的输配电网在线电源供电;第二种方式是发电机热备份,即在正常状态下由能够满足负荷要求的专用发电机提供在线电源热备份;第三种方式是由大功率不间断电源供给系统在线电源热备份。 消防安全措施

主要设施与环境的消防安全保障,必须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的规范和标准,以保障环境安全。 选用高可靠性服务器以及其他硬件设施

硬件设施本身可靠性以及性能对系统的安全性影响至关重要,只有选用经过长期稳定使用的,高可靠性的硬件产品才能保证整个系统在运转中长期处于可靠、高效、安全的状态。2网络安全

采用专网设计,运用网闸等先进工具保证数据的物理隔离,实现各个子网的物理隔离。3数据安全

保证数据库的安全与稳定,对纯粹数据信息的安全保护,以

数据库信息的保护最为典型。对各种功能文件的保护,终端安全很重要。为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在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设计中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 采用高可靠版本的SQL Server 2008数据库,配置安全级别以及访问控制。

 采用本地热备份、远程异地热备份和第三方承保的方式进行数据备份,保障数据安全。 配置数据备份和恢复工具  采用数据访问控制措施  进行用户的身份鉴别与权限控制  采用数据机密性保护措施,如密文存储  采用数据完整性保护措施  防止非法软件拷贝和硬盘启动  防病毒

 备份数据的安全保护 4系统安全

该层次的安全问题来自网络内使用的操作系统的安全和应用软件的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操作系统本身的缺陷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系统漏洞等。二是对运行操作系统的物理设备损坏问题。三是病毒对操作系统的威胁。我们将采用CA认证机制等并设置复杂的访问密码,配置

完善的安全策略,同时采用多种操作系统,多机多信道冗余以及采用先进的防病毒、防黑客工具,最大限度地防止上述不安全因素造成损失。

同时,也应考虑在登入应用软件系统时的身份验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信息加密,指挥过程中的身份确认和身份控制以及软件系统的使用权限等问题。

同时,应用软件系统将采用严格的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机制,运用多层次的用户权限,包括系统级权限,模块级权限,功能级权限,字段级权限以及业务记录级权限等。采用严格的用户授权管理保证不同的权限访问不同的数据。

 系统级权限:不同权限的用户访问不同的功能模块,实现功能模块访问的权限划分。

 业务级权限:不同权限的用户访问功能模块中的不同子模块,实现细小功能模块的权限控制。

 功能权限:不同权限的用户访问功能模块中的不同业务功能,限制部分业务功能的使用范围,保证系统安全。

 字段级权限:限制未授权用户/访问修改被保护的数据,保证了敏感数据的安全。

 业务记录级权限:限制部分用户只能访问/修改某些被授权的数据,例如操作员只能访问模块中有关自己业务范畴的数据,但领导可以访问各种数据,统揽全局。

为此,系统需要记录详尽的操作日志,使任何操作有据可查。

5管理安全

安全管理包括安全技术和设备的管理、安全管理制度、部门与人员的组织规则等。管理的制度化极大程度地影响着整个网络的安全,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的部门安全职责划分、合理的人员角色配置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它层次的安全漏洞。 针对网络系统,随着安全工程的规划与实施,必须逐渐建立健全一套自上而下的安全组织机构与有关管理的规章制度。 与网络安全工程的层次结构相对应,安全组织结构也应采用分层结构。建议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全网所有日常安全管理活动,主要职责有:(1)监视全网运行和安全告警信息

(2)网络各个层次审计与日志信息的常规分析(3)安全设备的常规设置与维护

(4)全网与下一级网络安全策略的规划、制定与实施(5)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理等

 在下属各专网设置安全工作小组,接受全网安全管理中心的指导,主要负责该层次网络的安全事务。

 网络系统的安全规章制度分两部分,一是国家及主管部门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与规定;另一部分是网络系统自身的制度和规定,它应该与网络所采取的各种安全机制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 可采用动态登入密码机制,保护密码安全。

第四篇:第10讲、朦胧诗

第10讲、朦胧诗

教学目的

理解什么是朦胧诗

结合诗歌来分析朦胧诗的产生、写法和特点 教学重点

分析和解读代表诗人诗歌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什么是朦胧诗

所谓“朦胧诗”,是指以一代青年为主体的当代早期先锋诗歌运动。

1,回顾五,六十年代诗歌的特点。

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与共和国文学范式决定了这时期诗歌的基本范式是:颂歌与战歌。在主情的诗歌创作中,强烈的个人情感被社会、集体的本质取代,诗歌独特的含蓄、暗示、暧昧等美学因素被怱略、被消极。代表诗人贺敬之、郭小川

2,朦胧诗的出现

在“颂歌”“战歌”的匡制下,诗歌创作的主流到了文革十年,已走上了“假,大,空”的绝路,而一些地下的诗歌创作中心在形成,他们写与颂歌不同的“朦胧诗”,其中最著名的是“白洋淀诗群”,由一批北京赴白洋淀下乡插队的知青构成,主要成员有芒克,多多,根子等,同时在福建,四川等也有这样的创作群体。后来成为“朦胧诗”主将的北岛,舒婷等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创作的。这些年轻人的写作既不是为了发表,更不是为了名利,完全是出自内心的一种真诚与激情,所以他们的诗显现出与当时的主流意识完全不同的思想空间。

如郭路生(食指)《相信未来》:当蜘咮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1979年,权威性刊物《诗刊》先后刊出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心爱的祖国》等诗,标志着朦胧诗开始得到社会的承认。到1980年,全国许多刊物争相刊登这些青年诗人的作品,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冲击着中国文坛。

3,朦胧诗论争的情况及论争的意义

由于这些朦胧诗从内容到形式与人们已经习惯了的的颂歌,战歌截然不同,自然引起人们的困惑,不解,以至抵触,特别是经过文革洗礼的的一些文人。

1980年,作家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把这些诗贬意为“朦胧诗”,“朦胧诗”的称呼也就是由此文而来的。老诗人臧克家《关于“朦胧诗”》,文中凛然指出:“现在出现的所谓'朦胧诗',是诗歌创作的一股不正之风,也是我们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艺发展中的一股逆流。”丁力《新诗的发展和古怪诗》把这些新潮诗称为古怪诗,并把其提到政治的高度:“古怪诗的出现是受国内和国外的影响。在国内,有些人对过去的新诗重新评价,为过去不受欢迎的流派,如以李金发为代表的反动派翻案,这是不好的。

三屈起: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主张要用宽容的态度对待朦胧诗,因为”我们有太多的粗暴干涉的教训,我们又有太多的把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创作方法的诗歌视为异端,判为毒草而把它们斩尽杀绝的教训。而那样做的结果,则是中国诗歌自'五四'以来没有再现过'五四'那种自由的,充满创造精神的繁荣。"

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中认为新的美学原则有如下特点: 一,不屑于作时代精神的号筒,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而是追求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二,强调自我表现;三,对于传统艺术习惯的背离。

徐敬亚《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 文章全面阐述了朦胧诗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其美学,思想内涵等

二、关于朦胧诗的评价:

1、朦胧诗指向明确,一点不朦胧。朦胧诗其实是政治诗,具有极明确的政治目的。实质其实就是反革命\反毛时代\反无产阶级文艺。从政治上讲,朦胧诗成功了,它至少与它所要反对的文艺形式同归于尽了。现在人们不读那些诗歌和所谓的人文精神衰落、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人心糙了之类的说法一点关系也没有!仅只是因为朦胧诗已经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只要大部分人一听到毛时代文艺就皱眉头,就下意识地觉得是意识形态主导下的样板宣传,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朦胧诗已经胜利了!人们忘记或者说有意忽视了,朦胧诗本身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宣传。我的看法是:朦胧诗是三中全会精神的文艺表达,三中全会精神是朦胧诗的政治纲领。朦胧诗通过渲染个体,消解阶级意识,用资产阶级文艺观达成对毛时代革命文学的替换。悄悄颠覆原来的审美原则,构筑一种新的生活观念。用新的意识形态来取代革命的意识形态。所以说朦胧诗是从属于80年代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大决战的一个子战场。

2、为什么称它朦胧?有两个原因:

1、它的朦胧不在于其精神实质,只在于形式、措词。这是相对于毛时代文艺的审美原则而言。朦胧诗出生的时候,毛时代或者说无产阶级文艺的审美原则还是主流(用资产阶级的习惯的话来说就是“八十年代初的政治壓力仍相當濃重”),所以被认为朦胧。

2、朦胧诗人自称朦胧,是一种保护色,意在掩盖自身的战斗性质。朦胧诗人们“寫作中並沒有選擇正面的對抗,而是沉湎與發明一種新頹廢,來點染寫作衝動和青春的苦悶”。他们的作战方针是:毛泽东时代消解个人生活,我们就歌颂个人生活。爱情的激烈、动人、秘密、忘我、大胆、温情、带个人苦难的倾诉,把拥抱转变为真理。(《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

3、诗人群体的自发性。朦胧诗人群体,说得文艺一点叫“精神团契”。尽管南北诗人之间联系交流很多,也有自己的刊物,原则上可以认为有组织,但他们更愿意被人认为是自发的,非组织的。为什么?很简单,无产阶级文艺是组织性的!工人阶级作为先进阶级的首要特性就在于它是在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制度下成长起来的,消除了手工业和小生产的涣散形式,代之以极强的组织性。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首要特性也是极强的组织性——党是有组织的部队!反映到无产阶级文艺上必然也是组织性的。那么与之对抗的方式就是诉诸"个体性"/"非组织性"/"体制外"等等。

三、朦胧诗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解读

顾城、舒婷,北岛,杨炼

1、顾城,男,1956年生于北京。12岁时辍学放猪。“文革”中开始写作。1973年开始学画,次年回京在厂桥街道做木工。1977年重新开始写作。并成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 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1993 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辞世。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

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 2 朔迷离。但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顾城的帽子:顾城总是戴着一顶用裤腿改造成的帽子,他为什么戴帽子按照他的解释是为了避免尘世间污染了他思想,他眼中的世界,总会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而他的高洁却是与生俱来的。那顶帽子,让他远离了世界,也亲近了世界。

《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小巷》小巷 /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黑”是扼杀光明的结果,黑夜便是光的坟墓,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特定时代象征。然而“黑色的眼睛”却无疑是黑夜的叛逆,它的黑色是黑夜“给”的,是黑夜阻断光明的结果。此外眼睛的黑并不象征着背弃光明,反倒是渴求光明的象征。黑色既然对光不反射也就具备了对光全盘吸收的特性,黑色的眼睛正是这种随时准备吸收光明的“一代人”的眼睛。换一个角度看,黑色的眼睛也凝聚着批判精神,它以黑对黑,对黑夜的庞大淫威报以深沉的否定。相对色彩缤纷的光明世界来说,黑色是一个终极,它与光明构成了对立。然而物极必反,从黑夜中叛逆出来的黑色眼睛,对于光明的接受力是绝对超过任何色彩的眼睛的,也就是说:由特定的黑色时代中走来的“一代人”,他们伟大的觉醒是其他“无缘”于“黑夜”的人们所难以企及的。短短的两句诗,冠以一个博大的题目,揭示一个庞大的主题,在对立统一中,充分显示了象征的魅力。从作者的生活历程看,诗中的黑夜似乎是“十年浩劫”,“一代人”当然是指在这个特定历史阶段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人。然而,诗毕竟不是历史,诗的容量常能凭借艺术的魔力而无限扩大。如果超越时空的话,我们便很容易在屈原、杜甫、鲁迅等等不同时代的人物身上,看到“一代人”的形象,他们都在“黑夜”中生存,他们都具有特别敏锐的“黑色……

2、舒婷

原名龚佩瑜,祖籍福建泉州,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到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她的诗歌更接近上一代载道意味较浓的传统诗人,反抗性淡漠了许多。舒婷擅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

“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抚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

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这首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使人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

3、北岛 1949年出生,本名赵振开,曾用笔名:北岛,石默。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1978年同诗人芒克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1990年旅居美国,现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大学。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的诗刺穿了乌托邦的虚伪,呈现出了世界的本来面目。一句“我不相信”的呐喊,震醒了茫茫黑夜酣睡的人们。

北岛的诗歌创作开始于十年**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十年**的荒诞现实,造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他在冷静的观察中,发现了“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如何造成人的价值的全面崩溃、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他想“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北岛建立了自己的“理性法庭”,以理性和人性为准绳,重新确定人的价值,恢复人的本性;悼念烈士,审判刽子手;嘲讽怪异和异化的世界,反思历史和现实;呼唤人性的富贵,寻找“生命的湖”和“红帆船”。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

北岛是中国新时期诗歌无论如何也绕不过的岛屿。这大概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了吧。问题是,由于名人效应及其各种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人们对北岛诗歌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朦胧诗层面,乃至还有不少人只知其人而不知其诗,更有甚者,是对北岛诗歌的曲解、误读、隔膜。

宏观上,有人不满北岛尼采式的“一切价值重估”;有人指责北岛普罗米修式、丹柯式的英雄姿态;有人气闷北岛波特赖尔式的「交感」对应体系,等等。微观上,有人惊讶于北岛网式错综的生活观;有人困惑履历式的非理性等。就是对名诗〈迷途〉的理解。

北岛不喜欢别人把他纳入“朦胧诗派”,因为那是人们强加给他的,而且这在当时还带有强烈的贬抑性。他宁愿把他们那一批人命名为“《今天》派”2。因为他和芒克等人在1978年12月就创办了民刊《今天》3,发表了由他执笔的宣言式的〈致读者〉4,自印了「今天丛书」5,还举办过同仁诗歌朗诵会6。无奈的是,诗歌史上摆弄权术的人,即北岛所隐喻的“一些搜寻爱情的小人物”还在沿用朦胧诗的称谓,应该如北岛所希望的、恢复“《今天》派”命名。

流亡前的诗歌写作:废墟上的星光

“《今天》派”一开始就给自己预设了文学理想,那就是,除了旗帜性的〈致读者〉外,在《今天》创刊号上与之同时发表的亨利希·标尔的〈谈废墟文学〉。文中有这样一些话:“我们从那场战争归来了,我们发现废墟并描写它。只是这种谴责的、几乎病态的声音是奇特的、多少持怀疑态度的”;“这就产生了三个加在这种年轻文学之上的称号:战争文学、归来文学和废墟文学”。由此,我们不妨把“《今天》派”的文学称之为“废墟文学”。站在文革废墟上的北岛,如他的另一个笔名「石默」所暗示的,保持着特有的清醒冷峻。他在〈回答〉里的一句“我──不──相──信!”,可谓石破天惊。它首先是喊给自己听的,其次是喊给那个刚刚过去的蒙昧时代听的,最后也是喊给仍在潜流着的历史惯性听的;而且这种高分贝的、绵长有力的呐喊,真切地摩拟出了广场回音的效果。北岛早期的诗歌几乎都是继承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里家族式的、以暴制暴的、“反抗绝望”的方式,表明了北岛们与他们的父辈们同属一个精神谱系。红帆船:我不想安慰你 /在颤抖的枫叶上 /写满关于春天的谎言

流亡后的诗歌写作:“逃亡的刺猬”流亡后的北岛已经由一个战士变身为一位绅士了。换言之,在一个相当自由宽松的环境里,北岛就能够真正地平静下来,沉潜地思考一些根本性问题。

A、他思考自己同母语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流亡者对于祖国的深厚爱情。B、继续思考生活和幸福的不真实性。北岛在〈苹果与顽石〉里写道:「一颗子弹穿过苹果/生活已被借用」。C、继续思考个体话语存在的可能及其难度。D、对本体论的怀疑和对整个世界逻辑的质疑。如〈蓝墙〉里说「一只轮子/寻找另一只轮子作证」和〈无题〉里说「火不能为火作证」E、返乡的坚定指向及其困难。

四、朦胧诗的艺术旨趣和美学追求对中国当代诗歌产生的影响:

1、陌生化——延长知觉的过程,突出审美的目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朦胧诗”唤起了审美主体的主体性觉醒。实际上,任何诗歌的审美价值都在于其艺术上的创新与探索,从某种程度上说,朦胧诗潮的诗歌所创造并形成的陌生化手法和艺术旨趣,为中国诗歌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也为当代美学观念的转变提供了凭据,更为新诗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提供了多元化的可能。

2、个人化——自我的抒情方式

朦胧诗的个人化抒情,并非孤立的艺术现象,其思想根基恰恰是在对“左”的政治和传统思想文化的批判中所表现出的个性自由精神和崭新的生命意识。新时期中国民众的心灵的苏醒首先在诗歌中显露出来了,个性化抒情分明是对“五四”新诗的现代传统精神的承继与张扬。从艺术的脉络上看,它与中国三四十年代的现代主义诗歌有着相互的衔接,特别是现代派诗人戴望舒等人的诗歌(讲究内在的旋律、意象的原则暗示性与朦胧美),九叶派诗人穆旦等人的诗歌(凝重、充沛、坚厚的主体精神),对舒婷、北岛等朦胧诗人发生了积极的影响抑或心灵的感应。诗人们恰到好处地熔铸了群体意识与“代言人”的角色内质,又尽情发挥着个人化抒情的潜力和持久性。朦胧诗个人化抒情风格为我们的新诗发展完成了极其特殊而重要的一步。

3、民间化———是一种写作立场,更是一种审美的自由

民间化立场体现在诗人的写作中,就意味着尽量摆脱体制化立场,追求思想与艺术上的审美自由,意味着对个体精神的坚持,意味着保持个人写作的纯粹独立性。朦胧诗的创作追求便因循了这样一种自由。不论它的前期探索还是它后来的自觉原则,都紧密地恪守了这一立场和旨趣。它呈现的是个人的真正独特的生命经验,朦胧诗让一个个诗人的艺术个性在单一平实的传统文风里更加分明。

综上所述,朦胧诗潮在艺术上的追求成就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巅峰,其独到的风格和美学旨趣对诗坛来说都是一个典范。正如谢冕先生所说:“新诗潮弭平了新诗史上的最大的一次断裂,它使五四开始的新诗传统得到了接续和延伸:它结束了长期以来新诗向着古典的蜕化,有效地修复和推进业已中断的新诗现代化进程;它结束了新诗思想艺术的„大一统‟的窒息,以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由此开始了艺术多元发展的运行。新诗潮结束了新诗的暗夜,以富有活力的实践撒下了新时期诗歌的第一线的曙明。”朦胧诗的发轫和消隐都缘于那段特定的历史和人文环境,它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特别是汉语诗歌的进步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五篇:第8讲练习题

第八讲总体布局·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是()。

A.十三届四中全会B.十六大C.十六届四中全会D.十六届六中全会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A.社会稳定B.社会富裕C.社会和谐D.社会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是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之后的又一个奋斗目标

B.与小康社会没有必然的联系

C.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

D.是小康社会建设中提出的一个口号。

4.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

A.十六届三中全会B.十六届四中全会C.十六届五中全会D.十六届六中全会

5.()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A.就业B.分配机制C.教育D.社会保障体系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以人为本B.改革开放C.民主法治D.科学发展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A.以人为本B.改革开放C.民主法治D.科学发展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A.以人为本B.改革开放C.民主法治D.科学发展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

A.以人为本B.改革开放C.民主法治D.科学发展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

A.以人为本B.改革开放C.民主法治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1.《论语》云:“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的合理性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B.必须高度重视生活消费品的分配问题

C.必须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D.必须严格防止劳动者出现收入差距

12.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从而使我们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反映了()。

A.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使党面临巩固执政地位、维护执政安全的考验

B.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C.党的执政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全新提高是无止境的D.党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国家职能

13.中国要全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为指导。

A.党的基本路线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C.宪法D.初级阶段的理论

14.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新的理念和机制,但最核心的就是()。

A.以人为本B.解决三农问题C.科学发展D.和平与发展。

15.构建和谐社会的前题是()。

A.改革B.发展C.稳定D.依法办事。

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这是因为()。

A.只要党内民主,就能实现社会和谐

B.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C.党内民主能带动人民民主

D.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7.(2011年考研真题)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写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原因在于社会和谐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B.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C.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D.解决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途径

18.(2007年考研真题)《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A.根本任务B.根本原则C.本质属性D.基本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

1.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A.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C.民主法治D.充满活力

2.从一般意义上讲,和谐社会就是()。

A.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C.没有矛盾的社会D.生产力水平很高的社会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特征有()。

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C.诚实友爱D.富有活力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原则是()。

A.以人为本B.科学发展C.改革开放D.民主法治

5.“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中的“四位”指的是()。

A.政治B.经济C.文化D.外交E.社会

6.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A.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B.要把握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关系

C.要坚持科学发展D.要坚持改革开放

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中六个方面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

A.公平与效率的统一B.活力与秩序的统一

C.科学与人文的统一D.人与自然的统一

8.在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此要()。

A.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B.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

C.优化教育结构D.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9.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利于()。

A.更加全面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B.有利于更加全面的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C.有利于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地根本利益

10.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地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做到()。

A.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B.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C.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D.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1.近年来,河南省鹤壁市在全市877个行政村推行“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让党员干部走进村庄户院,与群众面对面进行恳谈,摸清群众的脉搏。这一做法()。

A.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能够彻底消除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C.有助于干部掌握真实情况,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D.充分发挥了党领导和组织农村经济建设的职能

12.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这说明()。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共同创造财富,共同占有财富,共同享有财富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

C.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D.切实尊重、保障和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落脚点

13.(2009年考研真题)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主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诚信友爱”的内涵包括()。

A.全社会管理完善,秩序良好B.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C.全体人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D.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三、简答题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四、论述题

1.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意义?

3.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五、材料分析题

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也包括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请回答:

(1)我国社会还存在哪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写出四方面以上)

(2)“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主要要求。

(3)我们党和国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采取的具体措施。(至少四项)

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材料二: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材料三: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词——公平。请你结合课本所学谈谈公平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

(2)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我国社会目前还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如: A.收入差距悬殊; B.社会缺乏稳定; C.经济发展与环境不相协调„„这些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影响社会的公平与否。根据材料二任选一个因素谈谈如何解决这个不和谐因素。

(3)根据材料三说一下你心目中的和谐社会是什么样子?

3.(2010年考研真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发展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建设方面取得显着成就。废除农业税,使延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改善,“吃穿住行用”水平显着提高。从1949年到2008年,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已分别从6.7平方米和8平方米增加到30.0平方米和32.4平方米。2008年城乡居民你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4.8万亿元,比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年增加32.5万倍。

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起点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造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还有不适应之处,与人们的期望功能和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摘编自《人民日报》,《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

材料二: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对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整体规划。2009年四月,新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正式推出。新医改明确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任务和工作。

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开始在10%的县(市、区)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2020年前将覆盖全国农民。60岁后享有“普惠式养老金”,对广大农民来说,是一条振奋人心的利好消息。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之后,又向“养老不犯愁”的新梦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摘编自人民网中国网

(1)为什么在紧急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2)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下载系统安全第6讲word格式文档
下载系统安全第6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讲基础方案

    之宓语的全。在差大的,说清:类论文我们坚决?老地荒天理良心?春风:呼吸僵硬,治疗肝腹水疗效?菠萝菠萝蜜只!旅游云南旅游!买东:游记八个新的喜?子里:念你蓝雨,取长补短, 候其中;我分东南西。......

    第23讲:第三节

    第三节零售商业物业的经营管理内容 在商业物业形态之下,物业服务企业所经营管理的内容主要以商品销售为核心,即围绕商品销售而展开,如满足商场工作人员的现场服务需求,满足消费......

    第27讲 最小公倍数

    第27讲最小公倍数(二)一、专题简析:最小公倍数的应用题,解题方法比较独特。当有些题中所求的数不正好是已知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一部分”或“减少一部分”的方法......

    美国习惯用语第199讲(本站推荐)

    我们已经讲过两个以cut 这个字为主的习惯用语。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cut是怎么拼的。cut这个字最普通的意思就是用刀把什么东西切开。可是,在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两个习惯用......

    第16讲学案

    第四章图形的认识与三角形第16讲特殊三角形一、聚焦中考二、教材梳理三、考点突破类型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2、(2019.山西)如图在△ABC中,AB=AC,∠A=30°,直线a∥b,顶点C在直......

    开学第一堂课讲什么

    开学第一堂课讲什么作为名人轶事,沈从文第一次上课的事情常被人津津乐道,他面对学生的语塞,十分钟讲完一堂课的内容,这种情况也发生在许多新教师身上。与此相反的另一个极端是在......

    第2讲向量[本站推荐]

    高考基地内部资料●数学冯老师专用第二讲向量【例1】(1)已知点G是ABC的重心,AGABAC,R,那么_______,札记,则a.若A120,ABAC2,则AG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2)已知ABC的三个顶点A、B、C及所......

    系统安全整改意见范文

    系统安全整改意见去年十二月底,按照《人社部函[2011] 243 号关于开展2011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安全检查的通知》的要求,我局对全局的信息系统进行了认真的排查。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