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奋进十年 中国品格——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述评之六
奋进十年
中国品格
——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述评之六
伟大的国家自有伟大的品格,伟大的品格源自伟大的实践。
伟大的品格,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内生动力,需要在长期奋进中积淀而成。富强与文明,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为之不懈奋斗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仅使国家走向富强,也使社会文明迈向新高。在追求物质文明的道路上,当代中国人从未忘记品格的锻造、道德的提升,崇德向善、知礼守义、开放包容……文明之风华夏劲吹,道德之花神州盛开。
从30多年前封闭已久的国门缓缓打开,世界风扑面而来的那一刻起,我们党就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攸关现代化命运的战略任务,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以德治国”,再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前20多年坚持不懈、奠定基础,后10年接力奋进、成就卓然。可以说,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十年,是英雄模范层出不穷的十年,是文明素养显著提升的十年,是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十年。
——十年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一步一个脚印,楷模辈出、群星璀璨,仅这十年间就涌现了成千上万的道德模范。文明素养的提高、高尚品格的塑造、文化胸襟的展示,激励国人、打动世界。
——十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思想不迷航,行事有依托,追求有方向,社会扬起爱国奉献、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风帆。
——十年来,改革发展的精神大厦越垒越高,当代中国的精神品格日益彰显,传统伦理道德赋予新内涵,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最美”追求。
尽管面临风险和挑战,但30多年改革开放所奠定的雄厚物质基础、所凝聚的广泛社会共识、所形成的强大精神力量,使中华民族在面对社会转型期的道德阵痛时,赢得了道德尊严。
泱泱我中华,巍巍礼仪邦。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的伟大实践,已经并将反复证明:我们不仅能够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经济强国,而且能够建设一个和谐奋进的文明大国。
“最美”之花,遍地盛开
——中国绝不是一个冷漠自私的国度,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崇德尚义的民族。在我们的血液中,有五千年礼仪之邦的基因;在我们的心底里,有新时代公民的社会责任;在我们的灵魂里,有不可动摇的道德原则
6月的中国,张丽莉、吴斌、高铁成、彭伟平、周玉兰、张文华,他们的事迹如同一曲曲颂歌,在亿万人的耳畔回荡;7月的中国,周江疆、邓锦杰,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
何止是7月、6月,何止是今年、去年,一年年,一月月,有多少英雄模范、多少平凡好人,在神州大地不断涌现。
刚刚经历了61年来最大暴雨的北京,更是集中展现了普通人崇德尚义、守望相助的精神品格。素不相识的私家车组成车队到机场接送滞留乘客,一些商家打开店门为回不了家的人提供食宿,几十个路 人和救援人员一起奋力抢救被淹的车主,一位青年几个小时挡在没了井盖的下水道口……
无数人在暴雨的洗礼中,用自己的爱心和友善,呈现“最美”的道德风尚,诠释了可贵的中国品格。他们无论何等身份,不管何种经历,他们身上凝聚的当代中国的道德精髓,让我们对中国的道德建设充满信心。
“最美妈妈”、“最美护士”、“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有人想写一篇文章,考证一个个“最美”的称呼是谁的发明,起自何时,缘何成为当今社会高尚道德的代名词,何以如井喷般从四面八方涌现出来。其实,写出这篇文章并非易事。因为“最美”没有最初,不算发明,而是来自千千万万人心底的共鸣,是人们积蓄已久的精神呼唤。在经济高速增长、物质不断丰富的时代,国家的精神文明、公民的道德素养、民族的文化襟怀,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当这些代表中国品格的平民英雄出现时,他们就成为“最美”的化身。
只有富强没有文明的国度,是一个没有恒久生命力的国度;只有物质富足没有精神境界的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不会有多少影响力。追求品质,是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需要;追求品格,是社会文明和谐的急切召唤。而这一切,都基于人们道德水平的提升。
2011年10月,当“小悦悦”这个名字出现在媒体时,亿万中国人不禁为之焦虑、困惑、叹息,大家不停地发问:我们的道德到底怎么了?我们的身体里是否还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如此的逼问令人痛苦,但也足以激起人们的道德自觉。
事实上,当丑陋现象引起人们公愤的时候,正是道德意识快速觉醒的时候。聚焦“小悦悦”现象,鞭挞“路人”冷漠,恰恰表明了社会对高尚道德的热切期待,对新时代伦理价值的急切探求。每次关于社会不良现象的大讨论,都是对公民伦理道德的一次考验,而考验的结果总让人欣慰——呼唤良知、吁求正义的声音在讨论中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对失德败德行为给予猛烈抨击,对彰显美德的善行义举给予热情赞美——当代中国人就是以这样鲜明的态度表达着自己的道德追求。
我们生长的这片土地,是孕育过无数英雄的土地;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更是一个楷模辈出的时代。十年来,以沈浩、杨善洲、王瑛等为代表的好干部,以“当代雷锋”郭明义为代表的普通共产党人,以“最美妈妈”、“最美护士”等为代表的平民英雄,成千上万,层出不穷。这是时代精神的深刻体现,是中国品格的有力表达。
灾难,是一个民族道德风尚的“试金石”。在大灾大难面前,是各自为战、袖手旁观,还是万众一心、守望相助,不同的选择,彰显着不同的民族品格。在这自然灾害频发的十年,中国人民不仅没有被灾难所吓倒,反而愈挫愈奋,众志成城,其惊天地泣鬼神的救灾壮举体现了这个民族崇高的道德风貌和良好的公民素质——当非典肆虐,白衣天使舍生忘死冲在最前;当汶川和玉树遭遇强烈地震,献血的人潮挤爆各地医院;当舟曲暴发特大泥石流,运送捐献物资的车辆一眼望不到边;当冰冻封锁了交通,一根火腿肠、一杯热水能在旅客手中传递良久……
与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灾害相比、与海地地震相比、与法国夏季酷热灾害相比,中国人在自然灾难面前的表现,让即使是戴着有色眼镜的西方媒体也不得不肃然起敬,“这是一个伟大的不可战胜的民族。”一家美国媒体如是说。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发布后的十年里,道德模范层出不穷,仅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就有162位道德模范榜上有名,而他们的身后是更多全国各地评选出的道德模范候选人;与此同时,各省市地区的道德模范也在推选中被不断发现,形成巨大的传播热潮,各单位的道德模范推举,更让人们身边的感动转变为社会的表率。一次次全国道德模范的基层巡讲、“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巡演,让模范事迹迅速化做社会进步的内生动力;坚持不懈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更让英雄模范可亲可敬可学;公民道德宣传日、公民道德论坛,使公民的权利义务、公民的社会责任深入人心。
道德模范的评选,把平凡生活中的善行义举一个个发掘出来,赢得各界群众和网民的热烈回应、激情传播;而在评选的同时,一大批民间选出的最美典型也交相呼应,对那些民间推举的模范,各级党政部门总是及时表彰,热情奖励。公民道德建设,已经成为党和人民、政府与百姓共同的使命。
“那天,杭州城只有一名司机”,杭州人民为吴斌送行的壮观情景,让我们深信,对新时代道德模范的推崇、热爱,真诚地来自亿万人的内心深处。
“最近世界上的新闻以负面为主,能在这个时候看到这样一条好 消息,令人备感温暖”,一个美国网友看到世界各主要媒体相继报道的中国“最美妈妈”吴菊萍后,感慨地说。“道德的奇迹来自中国,世界的好消息来自一位普通中国人”,此言此理,让我们相信,崇德向善的当代中国品格也在影响着世界、感动着世界。
时代命题,出色答卷
——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社会转型不断加快的今天,中国能否在经济腾飞的同时,避免一些国家曾经出现的“道德滑坡”,摆脱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所造成的恶劣影响,这是时代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提出的一道严峻命题
人无品不正,国无品不立。作为社会文明的基础与核心,道德如同阳光空气一样须臾不可或缺。良好的道德风尚不仅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指示器”,也是社会正常运转的“润滑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缺少道德的支撑。
经济突飞猛进,社会急速转型,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提出的一道严峻命题——中国能否避免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曾经出现的“道德滑坡”,摆脱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所造成的恶劣影响?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为此作出了不懈努力——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 要硬。”
江泽民同志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自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五中全会,到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在内的精神文明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在我国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准则和规范,引导着中国平稳度过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体制改革的深水区。
十年来,中国的道德水准明显提升。无论是遵规守法意识的增强还是公共秩序的改善,无论是敬业精神的自觉践行还是文明礼仪的大力推广,“谢谢”、“对不起”使用率的迅速提高,让人感到,中国的道德建设这份出色的答卷来之不易。这是在克服众多现实障碍、众多日常积习和众多历史包袱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
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中国正 在以令人炫目的速度转型。西方国家用了上百年才完成的经济社会转型,在中国被压缩到了30年。
昨天还是手握锄头的农民,今天就有可能是城里做工的工人;昨天还在事业单位上班,今天就有可能变成企业职工;昨天还在自己家乡,明天就有可能远在千里之外……这其中,蕴含了多少悲喜交加的故事,包含着多少思想上的迷惘与困惑,不是亲身经历的人,是难以体会的。
面对如此巨大的转变,许多人的道德准备还远不充分,一切都想尝试,可底线却不确定。旧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不适应新的时代了,而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一时还没有形成。一些诚信缺失、见死不救等失德败德现象不断拷问着社会良知。比如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毒奶粉”、“地沟油”、“苏丹红”,不仅对消费者身心健康造成了危害,而且破坏了社会互信和正常的经济秩序。有人认为,这是市场经济带来的恶果。这种看法并不正确。与其说是市场经济带来了失德败德现象,不如说是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造成的。类似的混乱、败德现象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曾出现过,但随着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和严格执行,这样的行为就渐渐减少了。因此,客观地说,不是市场经济而是市场经济的不健全不完善,导致了中国社会转型期道德状况“感动与疼痛交织,忧虑与希望并存,主流进步与问题突出同在”的复杂图景。
处于如此复杂的大背景,处在这样变革的大时代,中国思想道德建设,知难而上,全力推进。“三下乡”、“心连心”、“三贴近”、“走 转改”,一次次沉向基层;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一批批创建出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年年在不断加强。这一项项影响深远的部署,一个个强劲有力的措施,让精神文明的火炬照亮基层,照亮社区,照亮每一个群体的心灵。
公民道德重在建设,国家品格重在塑造,十年来社会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因为道德缺陷不属于法律管辖的范围,道德的失范不能用行政或法律手段加以解决,在社会的转型期,在历史的空白点,建设最需要的是耐心培育。十年来,我们没有看到所谓的大批判,也很少见到政府部门的行政强制,我们靠树立英雄模范、奖励善行义举,彰显了榜样的力量,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作为网民、身为大众,也在一次次道德的交锋中变得日益理性。今天,我国互联网的上网人数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38.3%。在国内事件和国际事件中,中国网民的讨论激情空前高涨,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道德的形成,每次讨论都可以呈现理性的光芒,盲从宣泄、自负狭隘、简单片面,逐渐被平和理性、自信自强、辩证客观所取代。
在国际盛会中,中国人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和志愿服务的风采赢得了世界。《华盛顿邮报》报道说,北京的热情和友好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纽约时报》说,中国的志愿者向世人传达出了当代中国的形象:年轻、爱国,有激情并充满自豪感。
扬善必须惩恶。对无良企业、腐败分子、败德现象的查处、惩罚、谴责,如果缺乏相应的机制、法规与环境,模范的作用就会降低,正 风正气就难以持久。十年来,惩治腐败、扫黄打非坚决有力,打击侵权、造假、欺诈持续不断,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格外强劲,相关的司法体制和法规建设日趋完善,而社会舆论更是对败德现象无情挞伐。十年来,从中央到地方还制定了一整套逐渐完善的奖励英模、保护好人的政策措施,善行义举受嘉奖正在成为社会常态,“好人有好报”已经是大众共识。
高尚品格,光耀神州
——道德建设最需要扎根在大众之中,中国品格最需要体现在凡人小事里。十年来,中国的道德模范已经变得平民化,善行义举已经日益大众化,对高尚品格的传播和颂扬已经从媒体记者延伸到千千万万的网民
“无名托举哥”是谁?“良心油条哥”是谁?
他们是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但当命运把他们推上抉择的关头,他们身上所闪耀的道德光辉,却如灿烂星空一样令人仰望,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骄傲。
道德之美,美在平凡,却光彩照人。身边的英雄,不再是所谓的“高大全”,而是存在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他们的善举、义举自然而然,但却标志着道德建设的走向和刻度。“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作为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的五个大类,真切表达出了今天我们的道德需要什么。
“当代雷锋”郭明义,与雷锋一样,都是普通人。在日常岁月里,他积小善而成大爱,坚持20年无偿献血,累计献血6万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建设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8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倡议,还发起成立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人们推崇他,千万粉丝关注他,因为他平凡、可亲又可学。翻开中国版图,雷锋传人已经遍布大江南北,“雷锋小组”、“雷锋志愿者”、“雷锋服务公司”、“雷锋团”,由老百姓、普通党员组成的一支支队伍,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困难就在哪里行动。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需要关怀未成年人的成长,更需要关心大学生的思想建设。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亿多,他们担当的是中华民族的明天,担负的是伟大祖国的未来,精神文明的大厦究竟能否牢牢矗立,关键在他们。十年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从治理网络内容到整顿校园环境,从加强少儿文艺创作到表彰先进模范,从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到推动全社会的更多关怀,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
十年间,志愿者队伍在中国大地迅速崛起,如今已经遍及全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处处可以看到激情洋溢的青年,大学生更是其中的骨干。他们活跃在各大国际盛会,奋战在每次灾难的救援现场,而在街头巷尾、日常生活的关键时刻也总是少不了他们的身影,首都北京如今9个人中就有一位注册志愿者,各省市自治区也都有一支庞 大的志愿者群体。热情、有礼、周到、微笑,是中国志愿者的写照,也是当代中国品格的表情。
在不断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行列中,80后、90后已然成为耀眼的一代。从诚实勤劳的农民工到诚信仁义的商贩,从舍己救人的大学生到敬老爱亲的少年,从事业有成的白领到一心为民的战士和警察,各种行业,各种场合,年青一代的表现令人欣慰和自豪。不久前为救人而牺牲、负伤的周江疆、王俊旺、李博亚,再次让全国人民感受到了他们身上巨大的道德力量;而从湖北孝感老家到广州找工作的周冲毫不犹豫地托举起身处危险的三岁女童,河北保定市财贸学校的大专毕业生刘洪安炸出的“良心油条”,让千万人又一次领悟到,高尚道德对年青一代而言同样是做人的根本。
十年,虽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瞬间,但对于善于创造人间奇迹的中国人来说,在铸造中国品格、成就道德高地方面,已然留下了具有人文厚度、历史深度的精彩华章。爱国、奉献、崇德、向善、开放、包容……所有的时代楷模、所有的平民英雄,还有无数秉持善行义举的人们,他们的胸怀、他们的境界,都已深深地融入中国品格。
十年科学发展,中国奇迹惊艳全球;十年文明进步,中国品格闪耀世界。
(来源:人民日报,记者 杜飞进 温红彦 陈 原 张 贺)
第二篇:改革十年 中国探索——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述评之二
改革十年 中国探索
——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述评之二
人们习惯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10年,称为新世纪新阶段。回望这10年的改革历程,不同的人可能给出不尽相同的评价。也许有人会说,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相比,这10年显得不那么轰轰烈烈,似乎少了一点‚杀出一条血路‛的激情,也少了一点‚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
然而,任何历史评价都不能超越历史阶段。只有对这个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有一个完整把握,才能对10年的改革进程得出准确认识:没有多少壮怀激烈,并不表示一马平川;没有多少惊涛骇浪,并不表示轻而易举。这10年,改革创新仍然是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于无声处,改革一步步深化,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10年改革不缺少攻坚克难的勇气
——改革进入‚深水区‛,在坚定不移深入推进的同时,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协同推进,由‚单兵突击‛向‚全面系统‛转变,从释放潜在动力的层面向激活内在动力的层面转变
小岗村,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年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过富裕坎‛,成了困扰小岗村的难题。
近10年来,小岗村以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契机,开启了新一轮改革。不同的是,这一轮改革已不再是单纯的农村经济领域的改革,而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的一系列改革尝试:建立农业合作社,成立互助资金,求解农村金融难题;集中规划农村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推行农村社区化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发挥农民自主权……今天的小岗村,已经成为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一体的新农村。
小岗村的变迁,正是新时期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2004年,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发出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自此,连续9个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提出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重要政策措施:2004年起,我国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全面取消;2007年起,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国1.48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
这里列举的,仅仅是10年来农村改革政策的一部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农民增收‚八连快‛,‚三农‛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期‛,其根本原因,正是新一轮农村改革释放出巨大活力。
改革步入‚深水区‛,改革进入‚攻坚期‛,这是人们评说这10年改革说得最多的两句话。中国的改革,已经到了解决‚发展的问题‛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同步推进的阶段,越来越呈现‚全面性‛和‚系统性‛特征。有人说得很直白:‚好改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单兵突击‛式的改革,在特殊历史时期曾收到奇效。但是,随着改革能量的持续释放,仍然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靠某一方面的改革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问题,显然是不太可能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式‛改革不行,‚小修小补‛的‚碎片化‛改革也不行。在这样的情况下,改革如何推进?中央给出的思路:一是坚定不移,二是全面深化。就是说,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同时,注重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协同推进,从浅层次的释放潜在动力向深层次的挖掘内在动力转变,找准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中国,曾经面临这样的困惑:美国大片横扫全球,仅一部《泰坦尼克号》的海外收入就高达10亿美元,我们的电影年出口只有几百万美元;美国平均每部电影的拍摄成本,相当于我国电影全年的拍摄费用;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收入总和,不及德国贝塔斯曼一家的年收入……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答案可能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化体制一直没有理顺。‚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这日益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十六大以来,我们打响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攻坚战。自2003年改革启动以来,各级政府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是过去几十年的总和。‚十一五‛以来,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速保持在18%以上的较高水平。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中央全会上专门讨论文化改革发展有关问题,第一次以中央全会决定的方式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部署,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和战略任务。改革激发出巨大的文化生产力。2004年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都在15%以上,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高6个百分点。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4年的1.94%提高到2.75%。
新加坡《联合早报》这样评价:‚在经济增长的故事以外,中国还有一个也许较不抢眼、较不具新闻轰动效应的故事——一个文明重建的故事。‛
有人说,最艰难的改革是对改革者自身的改革。
这10年来,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化,始终随着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提高不断深化,始终随着时代主题的日益鲜明而不断深化。
从党的领导体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到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实践;从大刀阔斧地推进机构改革,到建设、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管理体制;从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到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从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到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到建立和完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政治体制改革朝着既定的目标有条不紊地深入推进,没有多少豪言壮语,也不见多少惊天壮举,但每一步都扎实稳健,每一步都直击要害。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全面推开。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提出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也就是这一年,行政许可法开始实施,与之相伴的对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被认为是‚政府自身的革命‛,使得行政权力得到明显的监督和制约。截至2011年底,国务院分五批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183项,占原有总数的60.6%,各地区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占原有总数的一半以上。
‚中国探索‛不缺少只争朝夕的紧迫,不缺少攻坚克难的勇气。就在今年,财税金融改革、推动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深化价格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加快推进政府改革又将重点突进。执政者清醒地认识到:消除经济运行中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要靠改革;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靠改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也要靠改革。‚有些问题早改比晚改好,否则积重难返‛。
10年改革看似平静却‚惊心‛
——新时期新阶段的改革,少了‚斗争哲学‛、‚突击情结‛,多了沉稳练达、科学理性。一方面,坚信改革的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另一方面,更加注重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举措的协调性
这是一条看似普通的新闻——
从刚过去的7月1日起,北京市在友谊医院试点医药分开,取消挂号费、诊疗费和15%的药品加成,实行医事服务费制度。
7月2日,实行‚医药分开‛后的首个工作日,在友谊医院门诊大厅,刚刚领完药的退休职工老程有些意外:‚同样的药,一次就少花了几十元,药费便宜多了!‛他患有糖尿病,平时开的一盒胰岛素注射剂需要315.2元,当天只花了274.1元。
在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中,这一条算不上显眼,也难以产生‚轰动效应‛。但是,这着实又是一条不该被忽视的新闻。推行‚医药分开‛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其间有矛盾、有争论,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北京友谊医院的试点,将对全国医改产生示范效应。
作始也简,将毕也巨。10年改革,固然有‚全面取消农业税‛、‚提高个税起征点‛、‚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这样引起广泛关注和巨大影响的改革,但更多的,则是像北京友谊医院这样‚起于微末‛的改革。轰轰烈烈、惊心动魄的改革,往往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策,而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改革,就其难度、深度和广度而言,恐怕丝毫不逊于前者,而其影响可能更加久远、更加深刻。因此,改革既需大智大勇,又需至纤至悉。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这10年‚三农‛领域的改革,不同于改革初期的以‚破‛为主,而是‚破‛与‚立‛相结合。这其实也是这个10年中国改革的一个基本特征。
更重要的是,这10年的改革,是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进行的。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国家刚刚摆脱10年‚文革‛的桎梏,经济社会受到极大破坏,人们思稳定、盼发展、想致富,在这样的背景下,改革更容易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于是,实行对外开放、开设经济特区、推行包产到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一系列改革,势不可挡地迅速展开,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新时期新阶段,改革面临的情况完全不同。从经济上看,我们实现了总体小康,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2011年更是达到5414美元,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为继续推进改革提供了空前良好的基础。但是,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人均GDP进入这一区间,也会出现经济增长停滞、收入差距拉大、失业增加、环境恶化等现象,亦即所谓的‚拉美陷阱‛。从社会环境上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各方面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社会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转型,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多元和复杂,诉求也越来越多样和庞杂,而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出现,无疑又增添了新的变数。
在这样的背景下,‚凝聚改革共识‛的难度,改革的社会成本和阻力,与20年前、30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以雷霆万钧之势,摧枯拉朽般地推进改革,其必要性显然已大大减弱,在操作中则很难行得通。现在的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更加谨慎、更加稳健、更加全面,必须把对既往改革的坚持巩固与下一步的完善深化、把一项改革措施的推出与配套的制度设计与细则规制、把改革的力度与社会的可承受程度很好地结合起来,正如邓小平当年所指出的那样:‚每一个措施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障碍,需要审慎从事。‛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牛新春说:‚今天的改革有时不得不面对许多两难问题——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的改革,不一定符合部分群众的眼前利益。有助于经济增长的改革,不一定有利于社会稳定。符合一部分人利益的改革,可能会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设计改革方案,要精巧平衡各方利益,推行改革方案,要尽可能凝聚更多力量的支持。‛
但是,审慎并不等于犹犹豫豫、踟蹰不前,改革终究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细细梳理,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农村改革、社保改革、教育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以及行政体制改革、社会管理创新等,哪一项不关系国计民生,哪一项不关乎亿万人民的福祉?
所不同的是,我们这10年的改革,少了‚斗争哲学‛,少了‚突击情结‛,更远离‚运动式‛思维,多了沉稳练达,多了科学理性。回望10年改革路,既没有多少惊天动地的瞬间,也没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标识,更多的是运筹帷幄,精心设计,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蓦然回首,我们已迈出一大步,抵达一处处新的彼岸。
纵观30多年的改革,如果说前20多年有如奔腾的湍濑,慷慨激昂,气干云霄,那么这10年则好似安澜的大川,表面上静水微澜,风平浪静,实则默运潜移,日新其景。我们一方面信心坚定:改革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另一方面清醒冷静:更加注重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举措的协调性。
10年改革铺就浓重的民生底色
——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改革,遵循人民的意愿而改革,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群众不仅成为改革发展的推动者、承担者,更成为改革发展成果的拥有者、享有者
与北京友谊医院试点医药分开的同一天,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也发生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一个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宣传活动的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全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工作正式全面启动。
在革命圣地西柏坡举办这样一个活动,耐人寻味。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201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开展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有人评价:‚在庆祝中国共产党91岁华诞的今天,全国所有地区将全部实施这两项制度,标志着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制度基本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大实践和具体体现。‛
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是为了人民的福祉。10年来的改革,党中央始终秉持这样的理念: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改革,遵循人民的意愿而改革,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群众不仅成为改革发展的推动者、承担者,更成为改革发展成果的拥有者、享有者。
可以说,这10年,民生领域改革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民生水平改善的幅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保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10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从国有企业扩展到各类企业和用人单位,从单位职工扩展到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从城镇扩展到农村,数亿人被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国际舆论界有一种看法:中国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少有的艰难而又坚定的改革实践。
继2007年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之后,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国真正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经过3年的医改,全国95%的城乡居民有了基本医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免费提供,百姓的基本医疗需求有了保障;规范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宏观调控措施密集出台,保障性住房建设快马加鞭,直接惠及中低收入群体;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等一大批文化惠民工程,让人民群众享用到日益丰富的精神食粮。
2012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近10倍,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仅中央财政负担的资金就远远超出2005年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支出之和;保障房建设资金从2007年到2011年实现了20多倍的增长;2011年,我国经济增速与上年相比回落1.1个百分点,但中央财政预算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安排比上年增长18.1%。
‚社会建设‛,10年前,人们对于这个词恐怕还很陌生,现在已耳熟能详。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扩展到‚四位一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而和谐社会理念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在经过近30年改革开放的探索后,‚终于有了一个能够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的科学理念‛。
围绕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我们的改革更加注重向社会领域倾斜,向薄弱环节倾斜,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更加注重发展的平衡协调。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已经悄然从思想意识形态层面的论证转移到制度建设层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样的图景,中国人憧憬了许多年,如今它正一天天变成现实。
‚想想吧,全球1/4的人口,带着他们的种种好与坏、美与丑,重新融入人类发展的主流。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故事。它是我们的故事,所有人的故事——而不只是中国的故事。‛美国《时代》周刊以不同寻常的口吻评价道。
此时,当我们回首10年的改革,有理由感到自豪与自信,但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白重恩说:‚1978年的时候,不改革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那时的危机感是空前的;而如今,危机同样存在,国内看,改革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国际上看,不少发展中国家都在加快步伐。可以说,改革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必须清醒地看到,如今,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风险。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20世纪80年代中叶,正当各项改革全线突进之时,曾有记者这样问国家体改委领导:‚中国改革是不是一个‘世纪命题’,会不会有一个完成的终结时间‛。进入21世纪以来的实践,已经让人们真正懂得:没有什么改革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的宿命。中国面临的各种问题与挑战,一定都能在进一步改革中得到解决。对于今天要不要改革这一点,是不必争论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任剑涛说。
百年前,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国之老少无定形,而实随国民之心力以为消长。‛改革,就是让制度的优势长起来,让社会的活力长起来,让人民的幸福长起来。改革就是永不停歇的引擎,将保证中国这艘行进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的巨轮,平稳地穿过‚历史的三峡‛,坚定地驶向光明未来。
第三篇:转型十年 中国理念——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述评之一
转型十年
中国理念
——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述评之一
编者按:时间是标注前进步伐的刻度。10年,一个国家能向着未来走出多远?
变革中熔铸辉煌,艰难中彰显成就。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13亿中国人民,走过非同寻常的10年,创造铭于丹青的光荣历史,写下举世瞩目的恢宏篇章。
10年转型,形成中国理念;10年改革,写下中国探索;10年挑战,塑造中国精神;10年崛起,做出中国贡献;10年奋进,铸就中国品格……在现代化事业波澜壮阔的伟大进军中,在改革发展振奋人心的辉煌成就中,中国故事不断展开新的内容,中国道路不断书写新的辉煌。
人民日报从2012年7月5日起刊登“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述评”,回顾10年风云激荡中来之不易的成绩、弥足珍贵的经验和影响深远的探索,以凝聚我们的力量、增强我们的信心,激励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创造新的成就、赢得新的光荣。
每个重要时间节点背后,都蕴藏着一段大历史。它不仅连接过去与未来,也将现在标注成意味深长的瞬间。
刚刚过去的6月,世界再次瞩目东方。墨西哥海滨小城的G20峰会,“中国态度”影响世界经济走向;九天揽月、五洋捉鳖,“神九”、“蛟龙”写下中国力量的壮丽交响;香港迎接回归15周年,东方之珠依然璀璨辉煌……
仿佛是一种象征,“中国一月”,激情诠释着2012年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是“十二五”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奋斗崛起的第十个年头。
10年,对于人类历史来说,不过一瞬;但对一个奋力追赶现代化浪潮的民族而言,却有着沉甸甸的分量。10年前,中国GDP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10年后的今天,中国 GDP跃居世界第二,即将接近50万亿;10年前,中国才完成与美国欧洲的艰难谈判加入世贸组织,10年后的今天,中国贸易额和GDP仅次于美国;10年前,下岗、失业带来种种转型阵痛,10年后的今天,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逐渐覆盖亿万人民。
这10年,建三峡大坝、修青藏铁路、办奥运盛会、游浩瀚太空,梦想变为现实;这10年,迎战非典、抗震救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愈挫愈勇;这10年,取消农业税、免除学杂费、建立社保体系,民生极大改善——这是国家强盛的10年,是经济飞翔的10年,是温暖人心的10年,更是脱颖而出的10年。
时间为我们呈现结果,却往往省略了过程。从2002年到2012年的中国往事,对于未来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什么,让那些曾经悲观预言中国的人,重新打量并将敬重的目光投向世界的东方?又是什么,将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打造为举世瞩目的“黄金十年”?
没有理念的创新,就没有一个国家的真正崛起。早在2009年,《纽约时报》一篇介绍中国的文章,加了这样的题注:“西方最好还是研究一下中国戏剧般崛起背后的理念。”10年来,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以人为本、创新型国家、新农村建设、执政能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文化强国、和谐世界……一个个关键词载入中国发展大词典,成为中国转型10年的思想坐标,成为中国发展10年的动力之源。
发展关键的10年——
中国步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期、城市化快速成长期、经济社会转型攻坚期、群众政治参与活跃期、思想文化多元碰撞期、国际地位上升期。面对“世所罕见”的困难风险,10年艰辛、10年突围,中国沉着走出“历史的三峡”
这一个10年开始时,中国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一样多。发端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到2002年,已经进入第二十四个年头。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到90年代末对国企改革和金融领域的攻坚,及至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增长的势头不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体制机制基础。
但与此同时,从国际到国内,从经济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诸多长期积累、制约全局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日益尖锐。一本名为《中国即将崩溃》的书,因语出惊人登上美国畅销书排行榜。
今天看来,最终破产了的“崩溃预言”,确实也折射出中国在这一个10年征程上的重重困难。经济发展规模很大、速度很快,但资源消耗过多、创新能力不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民主法治建设不断进步,但与扩大 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但社会管理和民生建设还未能跟上。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迈入小康社会门槛,但这一小康却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发展起来的问题不比不发展起来的少。
2001年,当中国终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人欢呼雀跃,将其与申奥成功、中国足球打进世界杯并称为当年的“三大盛事”;也有人忧心忡忡,不知道国门洞开之后的中国经济将会向何处去,骤然面对世界的中国企业又将遭遇怎样的冲击?
加入世贸,只是中国发展艰难转型的一个侧影。进入新世纪,步入发展快车道的中国,到了关键路口。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城市化进入快速成长期,经济社会转型进入攻坚期,人民群众政治参与进入活跃期,思想文化进入碰撞期,国际地位进入迅速上升期。这些阶段性特征,给一个基础薄弱、体量巨大的发展中大国,带来了巨大挑战。当人口红利、开放红利、国企改革红利渐渐耗尽,正在现代化进程中艰难爬坡的“中国号”列车,不进则退。
如何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谋求现代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现代化进程的连续性?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更多地满足人民对公平正义的需求?如何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经济起飞的同时,提升国家的软实力?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难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也难以为继。
2002年12月5日,刚刚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来到了西柏坡,并在一组被称为“赶考”的雕塑前久久瞻仰凝望。在这里,胡 锦涛同志告诫全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这是共产党人10年新“赶考”的思想起点。一年后的夏天,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提出,“发展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我们要更好地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当年金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确立为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在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科学发展观以其对时代风云的准确把握、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对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树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座里程碑。
10年来,从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支撑“中国道路”的重大理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有力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时代命题,由此造就了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将社会主义中国送上一个从未抵达的高度。
今天,即使一度唱衰中国的人也不禁慨叹:“世界其他国家必须重新评估这个新的经济超级大国。”10年发展,让预言“历史终结”的美国学者福山看到中国共产党“适应变化和自我修正能力”,让软实力提出者约瑟夫〃奈感叹中国“以其自身模式挑战西方的民主政治”。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之时,中国共产党在东方大地上,以转型10年写下风雷激荡的篇章。
来之不易的十年——
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抓住战略机遇、深化改革开放,思路不断明晰、理念不断创新,10年探索、10年实践,与时俱进中 成就中国道路
马克思说过,如果斗争是在极顺利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
我们坚信,理论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然而,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不可能一帆风顺;实践对理论的接受,更不会顺理成章。新的发展观,是对旧有观念的荡涤,也是对发展惯性的扭转;是对利益格局的重整,更是对执政思路的再塑。
船大掉头难。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生产方式转变,在这理念带来实践剧烈变革的10年里,要让“中国号”巨轮沿着科学发展的航程劈波斩浪,战胜艰难险阻,避免大起大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该有多少脱胎换骨的阵痛,壮士断腕的决断,甚至凤凰涅槃的悲壮?
回首10年,我们记住了非典疫情的来势汹汹,记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波诡云谲,记住了汶川、玉树、舟曲的悲泣与悲壮,记住了新疆西藏数次上演的分裂闹剧。但同样值得铭记的,还有另一个惊心动魄的战场,观念的变革、理念的更新,如静水深流,推动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行进,奏响高亢激昂的时代乐章。
改革。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攻坚克难的深水区,许多过去被高增长掩盖的矛盾水落石出,各种利益发育之后的博弈此消彼长,深化改革,不仅需要大刀阔斧的政治勇气,也需要统筹兼顾的政治智慧。在科学发展的旗帜下,重点领域逐步突破,关键环节渐次打通。司法制度不断发展、政务公开稳步推进,教育改革路径明确、医疗改革破浪前行……近10年间,堪称密集的改革举措,让国际舆论感叹“中国 从不满足”,“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更成为党心与民意的共鸣。
转变。关键之处,一字千钧。发展要求用“又好又快”取代“又快又好”;发展目标由“总量”到“人均”。这个10年,不仅向发展要数量,更向发展要质量;不仅向市场经济要效益,更向社会主义要公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前所未有的结合向纵深处推进,吹响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号角。认识之变、观念之变、格局之变,开启了当代中国从单项改革到全面改革的又一次远征。
创新。直面挑战,主动变革。这十年,中国网民从接近6000万到超过5.13亿,农民工数量从不到1亿到超过2亿。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管理创新的决心和魄力,打破了“管社会”的旧思路,创造了“办社会”的新格局。“放权松绑”、“共建共享”的观念解放,让中国走上一条和谐发展之路。
突围,突破,突变。10年发展背后,是一条道路、一个体系、一种制度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的不断完善,是一种发展的“中国理念”从萌芽到成形、从理论到实践的艰辛历程。
当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把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有机结合,以金融危机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民生指向导引社会领域创新,以观念更新助推现代化格局调整,中国道路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展现出顺势有为、逆势前行的独特力量。
这种力量经受住了政治逻辑的检验。十六大以来的10年探索,不仅在理论上深刻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特质,更在实践中充分彰显了人 民利益至上的要求。科学发展的理论创新,体现了共建共享的执政追求,彰显了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宗旨信念。这10年,发展越是千头万绪,党和政府越是关注民生。中央财政教育支出2012年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近10倍,保障房建设资金从2007年到2011年实现了20多倍的增长。外电评论:“改善民生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主轴,让人民幸福成为政府工作的主题。”
这种力量经历了特殊时刻的考验。国内问题与国外问题互联,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重大自然灾害与国际金融危机相伴。这10年,中国面对着新世纪以来“最困难”、“最严峻”局面。矛盾与冲突,危机与灾难,风险和考验,剧烈颠簸着“中国号”巨轮。然而,穿越10年惊涛骇浪,中国航船破浪前行,倒逼出思路转变、科技突破和产业变革。“V”形发展曲线,彰显领导科学发展的国家能力,体现驾驭复杂局面的执政水平。
2010年初,一家外国媒体这样评述:“置身中国,我现在比任何时候更加确信,当历史学家回顾21世纪头10年的时候,他们会认为最重要的事件不是经济大衰退,而是中国的绿色大跃进”。
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在困难中奋起,在挑战中前行。中国在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此起彼伏的新问题中,开启了科学发展的新时代,抵达了治国理政的新高度,增强了社会主义的新优势。
从哲学上看,发展源于对矛盾的解决;从历史来看,发展来自对时代的回应。10年奋斗,中国理念写下来之不易的答卷,为今后更长时期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奠定格局的十年—— 保障人民权利、参与国际竞争、转变发展方式、改革成果喜人,10年奋进、10年辉煌,世界东方写下载入史册的“中国故事”
10年前,华尔街最大的投资银行所罗门美邦曾预言,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前五年,中国将会出现4000万人失业,国内企业将遭到毁灭性打击。
10年过去了,当中国民营汽车企业吉利收购了瑞典巨头沃尔沃,当华为、中兴等通讯设备制造商把生意做到了五大洲,昔日的预言已成笑谈。这个“打破经济学教科书常规的国家”,以难以置信的“中国奇迹”,让社会主义制度活力焕发。
有学者评论,中国走向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一次被动和应景式的策略性选择,而是自共和国建立以来发生的又一次历史性大转折和大跨越,其意义与已出现过的1949年、1978年的两次转折有着同等的内涵。
每一次发展理念的变迁,都是要解决时代的问题。从“稳定压倒一切”到“建立和谐社会”,从“发展是硬道理”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为本”,从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的战略构想日臻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格局初步奠定。正是这些理念导引的成功实践,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完备的物质基础、体制框架、思想体系,改写了世界舞台上现代化模式的既定格局。
在一个人口比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之和还要多的国家,面对“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 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的特殊国情,进行一场天翻地覆的工业革命、技术革命、社会革命,导引一场持久深刻的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发展方式转变,国家始终保持稳定,大部分人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种风险考验从容应对——纵观人类现代化历史,可谓前所未有。
这10年,是“发展基础”格局奠定的10年。经济10年间年均增长11.5%,国内生产总值由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民生的黄金期、重要的增长极、最有活力的经济体……这10年,是中国人民全方位收获改革开放成果的10年,是中国人的生存发展权利进一步实现的10年,也是中国深入参与世界格局调整、深刻影响世界发展走向的10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未如此紧密,世界对中国的期待从未如此急切,中国道路成为世界未来发展的重要参照。
这10年,是“制度框架”格局奠定的1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解决了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10年间,我们坚定开启了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历程,深入推进了从农业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探索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格局,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信心。
这10年,是“中国理念”格局奠定的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创造性提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不断引领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深刻变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统筹第一要 务与第一责任,统筹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统筹经济转型与社会发育,理念和实践的成熟对接,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架构了最长久的动力与最务实的思路。
早在2004年,观察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的表现,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蓝普顿曾一连用“三个想不到”来形容:“想不到,他们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速度要比想象中快;想不到,他们威望的增加比想象中要多;想不到,中国外交政策越来越全面、越来越自信。”4年后,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北京奥运会后慨叹:你只有去中国才能看到未来。
走出传统的兴衰周期律,大踏步融入时代潮流。在中国理念的激荡下,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来源:人民日报,记者 卢新宁 范正伟 张 铁)
第四篇:十年创新 中国智慧——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述评之五
十年创新 中国智慧
——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述评之五
喜讯还在耳边回响:
神九飞天,对接天宫,创造中国精度,首次载人航天交会对接圆满成功。
蛟龙入海,载人深潜突破7000米,创造中国深度,大洋深处留下中国印迹。
创新就在我们身边:
重大成果提升国家实力、改善百姓生活,焕发创造活力。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10年,是中国智慧照耀前行的10年。
自主创新凝聚中国智慧,中国智慧引领自主创新。硕果累累,中国智慧支撑中国发展
科技强,则国家强。广大科技人员奋勇攀登,潜心攻关,基础研究、前沿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研发成果丰硕;自主创新为促进发展、改善民生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尊严
这些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仿佛就在眼前——
2006年7月1日,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等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的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
2008年5月8日上午9点17分,‚火炬院士‛刘兴洲带领团队应用航天技术克服低温、低压、缺氧、大风等难题研制的奥运火炬,首次在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熊熊点燃,全世界观众通过电视直播观看了这一壮观场面;
2010年11月17日上午,在国际TOP500组织正式发布的第三十六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上,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以每秒2570万亿次的实测运算速度取代美国‚美洲虎‛,跃居世界第一;
2012年7月16日下午,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为我国第100万号授权发明专利签发证书。我国仅用27年时间就实现了发明专利授权总量从1件到100万件的目标,成为世界上实现这一目标历时最短的国家……
10年来,广大科技人员奋勇攀登、潜心攻关,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研发上取得累累硕果,中国智慧为支撑发展、改善民生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尊严。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朱冰的切身感受颇具代表性:10年前,如果有哪位博士能在国际期刊上发一篇论文,就非常了不起;如今,中国科研人员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已是见怪不怪的家常便饭——‚变化如此之大,一切像是幻境。‛
事实的确如此。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发明专利累计授权量突破100万件,10年来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6.8%;2001年至2011年,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总数为83.63万篇,排名跃居世界第二位。数量增长的背后,更有质量的提升: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取得诸多重大突破,有些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团队利用先进的冷原子量子存储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展现出可观的应用前景;科学家周琪和高绍荣等人首次利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克隆出活体实验鼠,证实了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一样具有全能性,为克隆成年哺乳动物开辟了道路;新型铁基超导材料,将我国凝聚态物理研究推向最前沿;中微子振荡新形式的发现,拓展了对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新认识,对中微子物理未来发展方向起到决定性作用……
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原始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源泉和根基。我国科研人员的出色研究成果,不仅为我国今后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全人类的知识宝库增添了中国智慧。
与此同时,一批核心关键技术获得突破,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飞腾1000国产中央处理器芯片在‚天河一号‛上得到验证和应用,标志着我国超级计算机核心芯片自主研发取得重大进展;我国自主研制的65纳米介质刻蚀机,比世界上最先进设备的芯片单位投资产出量高35%—50%,成本降低30%—35%,显著提升了集成电路高端制造装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提交的TD—SCDMA和TD—LTE—Advanced技术提案先后成为国际3G、4G标准,不仅使我国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更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讯产业链条。
更为可喜的是,一大批科技型企业迅速崛起,华为、中兴、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联重工、三一重工、东方电气、海尔、TCL、吉利、比亚迪、联想、中芯国际……不仅推动‚中国制造‛快速向‚中国创造‛转变,而且走出国门,让中国智慧光照世界。
科技改变生活。自主创新的许多成果,在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生命健康、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民生领域大显身手,显著提升了百姓生活质量。超级杂交水稻技术在国际上持续领先,不仅解决了中国人自己的吃饭问题,也为非洲、亚洲的贫困地区送去‚救命稻‛;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为粮食连续八连增和农民收入八年涨发挥了关键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棉打破国外垄断,市场占有率扩大到95%以上,取得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双丰收;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等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的攻克,使我国提前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青藏高原铁路;系统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使我国的高铁速度不断创造世界纪录,极大方便了百姓出行;SARS病毒的迅速确定、相关检测试剂的快速研制,成为战胜非典瘟疫的关键;中科院自主研发的宽带无线应急通信系统,架起了汶川、玉树抗震救灾的生命线;航天科工自主研制的安保系统,为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完美保驾护航……
10年自主创新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安全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再次证明:创新展示中国高度、精度,智慧创造中国速度、跨度。
国家战略,中国智慧引导中国未来
党中央、国务院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作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制定了国家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全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2002年11月召开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征程。
新征程面临新挑战。
国内,经济结构不合理、质量和效益不高等问题突出,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制约日益严重。连续20多年平均增速在9%以上的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国际,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既给我们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让我们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面对经济科技占优的发达国家,中国如何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了响亮的回答——
科技实力决定国家命运。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谁不重视科技,谁就要被淘汰。十几亿人口的现代化建设,是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事业,必须充分依靠科学技术,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国际竞争从根本上说是科技的竞争,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真正的核心技术市场换不来、花钱买不到,必须紧紧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加快自主创新,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国家智慧催生国家战略。2006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作出了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建设,核心明确: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创新型国家建设,重点突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创新型国家建设,内容丰富: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创新型国家建设,路线清晰:国务院专门领导小组带领2000多名科技界、教育界、经济界、企业界专家历时3年制定的国家科技发展蓝图——《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对我国科技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与部署。
国家战略蕴含国家智慧,国家智慧推进国家战略。党中央、国务院真正把科学技术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铿锵有力、扎实坚定——
科技经费投入持续大幅增长。自2006年来,中国研发经费支出实现每年20%以上的增长,从当年的3000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861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42%提升到1.83%;
知识产权保护有力支撑。2008年6月,国务院把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颁布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防止知识产权滥用,大幅度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科技重大专项强力推进。2008年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科学判断: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中央财政预算安排628亿元,加快实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飞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11个科技重大专项,加快研发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大力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党中央、国务院敏锐洞察世界科技革命和新兴产业发展潮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出台,就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出全面部署,全力予以推进;
农业科技摆到更突出位置。2012年初,中央一号文件首次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为主题,明确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凝聚着中国智慧的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正激励亿万人民释放更加绚烂璀璨的中国智慧!
人才为本,中国智慧凝聚中国力量
人才强国战略吸引八方人才,激发科技队伍活力。本土人才茁壮成长、海外人才翩然归来,各路人才尽显神通
创新是智慧的竞技场。当今世界,正在进行着一场全球范围内的人才竞争。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谁能够源源不断地培养、吸引、凝聚创新型人才,谁就能够掌握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谁抢占了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的制高点,谁就能赢得未来。
10年来的‚人才节点‛,频繁敲响人才强国的强劲鼓点—— 2002年,党中央印发《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实施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
2003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同年,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成立,协调整合各部门工作力量,研究解决人才工作重大问题;
2006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专章,被列入‚十一五‛规划纲要;
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上,人才强国战略被写入大会报告、载入党章,人才强国战略在党和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2008年底,正值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党中央果断启动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
201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
2011年8月,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制定了《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细则》,大力引进青年优秀人才……
如果说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种子‛,那么支持、激励其成长成才、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就是肥沃的‚土壤‛。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从高校到院所,从城市到企业,围绕人才的培养引进、创新创业,纷纷出台了含金量颇高、操作性很强的政策措施,为他们提供了充裕的资金、优厚的待遇,搭建起大展宏图的舞台。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人才汇聚、专家云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本土创新人才年龄日益优化、队伍不断壮大。老一辈科学家老当益壮、志在千里。袁隆平、孙家栋、王永志、王振义、吴孟超、李振声、吴良镛、屠呦呦……他们生命不息、攀登不止,依然在各自的领域默默耕耘。青年才俊不断涌现,日益成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在中科院庞大的科技队伍中,45岁以下的年轻人已占60%;在‚天河‛超算创新团队中,挑大梁的是30—45岁的年轻人;在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不到30岁就已经在《自然》、《科学》发表论文的‚毛头小子‛有好几位;在载人航天科研队伍中,骨干人员的平均年龄只有40岁——美国为50岁左右,俄罗斯则高达60岁左右;在近些年评选出的两院院士中,45岁以下的越来越多,不断刷新着‚新科院士‛的年龄纪录。
海外高层次人才源源归来,成为人才强国浪潮中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开全国海外人才引进先河的无锡市,自2006年实施‚530计划‛以来,已吸引海外留学归国人才超过7000人,目前正在雄心勃勃地打造‚东方硅谷‛。2007年,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施一公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全职回国,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在美国科学界引发轰动;在他的感召下,该院已从全球引进优秀青年科学家近百名……据不完全统计,‚千人计划‛实施以来,已引进海外高层次领军人才1600多名,青年人才数百名。
‚千人计划‛专家的回国,带动了一大批海外优秀人才回流,大大充实了高校院所和地方、企业的创新队伍,人才质量显著提升。一大批以‚千人计划‛专家为核心的高水平创新团队正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上知名专家集聚、优秀成果频出的重阵。
在‚千人计划‛的带动下,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生力军。
‚回顾回国工作以来的历程,我不由感叹:我们正处在一个不断实现和超越梦想的光荣时代。‛正如‚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潘建伟所言,‚‘千人计划’使中国引进人才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以更宽的眼界、思路和胸襟,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科学发展事业中来。‛
百川汇海,有容乃大;‚土‛、‚洋‛激荡,风光无限。两院院士、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超过4000万人的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已跃居世界首位。其中,中青年科技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科研队伍的主体,45岁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员约占研究队伍总人数的约80%,科技队伍人才‚断层‛的现象基本消除。
四海贤聚,八方来风。由各路人才组成的创新大军浩浩荡荡,正为中国智慧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体制创新,中国智慧释放中国活力
科技创新离不开体制创新。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先试,现代科研机构运行机制成功尝试,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探索,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增强
知识、技术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科技事业迅速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技体制、机制的弊端日益显现,制约十分严重。为此,2006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再次强调指出:完善而具有活力的科技体制,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科技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重要保障。必须围绕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各项配套改革。
相比单项的知识发现和技术突破,事关全局的体制、机制改革难度更大。为此,中央有关部门按照先行先试的思路,开始了上下结合、由点到面的试点示范。
经过几年的酝酿准备,我国现代科研机构的改革试验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于2005年底挂牌亮相。由科技部会同中编办、发改委、教育部等7部门和北京市共同组建的北生所,自成立之初就采用全新的运行机制:学人治所的管理机制、稳定的经费支持机制、学术自主的研究机制、匿名的国际同行评估机制、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新机制催生新活力:截至今年6月,北生所的科研人员仅在《自然》、《科学》、《细胞》等三大国际顶尖科学刊物上就发表高水平论文24篇,在国内同类研究结构中遥遥领先;在今年2月揭晓的首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全球规模最大的非营利性医学研究机构)国际青年科学家奖‛中,北生所的4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在全球28名获奖者中独占1/7。正如国际科学指导委员会所评价的那样:北生所是一个绝好的成功尝试。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研究所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在国际科研领域占据如此重要的席位。研究所的成功发展,是对研究所初建阶段财政拨款的超值回报……
如果说北生所是科研机构改革的成功范例,那么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1+6‛科技新政,则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积极探索。在国家有关部委和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中关村针对制约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体制弊端和政策障碍,于2010年底开始推行‚1+6‛改革:打破按行政系统配置资源的旧格局,搭建跨层级、跨部门的协同创新平台——‚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突破现有政策制约,实行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股权激励改革等6项创新政策。这项改革举措有力推动了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大大激发了科研单位、企业和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明显加快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步伐: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2011年中关村新创办研发型科技企业近4000家,比往年增加近千家;企业研发及科技活动经费总额超过750亿元,同比增长近20%;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1.96万亿元,同比增长23.2%。
与此同时,其他创新单元的改革也风生水起。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火车头,中科院锐意改革创新:为解决产学研合作中的渠道不畅、效率不高等‚老大难‛,他们先后建立了常州、嘉兴、佛山等29个育成中心,以此为桥梁,使研究所与地方企业实现高效对接,合作效率显著提高,成果转化明显加速;为从源头上解决研发项目与企业需求的脱节问题,他们与烟台、宁波、苏州等城市合作,新建11个研究所,很快成为引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策源地。作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两只领头羊,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创办了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在人事制度、科学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系统改革……
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既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激活高校院所创新活力、激发科技人员创造积极性的同时,相关部门和地方相继推出一系列新举措,助推企业加快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出台了企业研发经费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入、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86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技术应用类科技计划面向企业敞开大门,由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申报、承担的科技项目越来越多;科技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制定《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鼓励政府采购等财政性资金采购优先选购进入‚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产品;国资委专门出台《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鼓励中央企业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全国各地联合金融部门推出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措施,不断拓宽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企业技术创新注入源头活水……在这些政策的联合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技术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体,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崛起。
在国家层面,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也开始破冰。针对科技界普遍关注的指南编制和发布、项目评审、经费预算管理和信息公开4个关键环节,科技部与财政部等研究出台了责任追究、优化支出分类、绩效激励等10项改革举措,着力完善国家科技计划科学化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体制创新的先行先试充分说明,有遵循科技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作保障,中国智慧就会时时涌流,创新活力就会处处迸发。
刚刚闭幕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吹响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新号角: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春风化雨。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曾创造了灿烂的古代科技,正在奋力攀登世界科技新高峰。
第五篇:崛起十年 中国贡献——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述评之四(推荐)
崛起十年 中国贡献
——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述评之四
民族复兴、大国崛起,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百折不回的梦想,是志士仁人坚定不移的追求!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为民族复兴、大囯崛起集聚起中坚力量!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民族复兴、大国崛起开辟了现实前景!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吹响改革开放号角,为民族复兴、大国崛起找到了一条正确道路!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民族复兴、大国崛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加速前行,为当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特殊的中国贡献!
励精图治,奋进雄起,遒华景明。人类历史的画卷,展现着中国腾飞跨越的十年壮观。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国同世界联系更紧密,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显著提升。
中国向世界表明——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中国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自身发展的认识更加丰富,中国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信心更加坚定。
世界感知中国贡献——中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日益成为解决国际地区热点问题的建设性参与者,更是拉动世界 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中国崛起 和平发展铸辉煌
尽管国际风云依旧跌宕起伏,但是中国紧紧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朝着正确方向乘风破浪。誉不虚出,举世惊叹!
‚崛起‛,是世界描述十年来中国发展的最常用词语。
十年来,标志‚崛起‛的数据和事件数不胜数:
——国内生产总值2002年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2010年以40.1万亿元水平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中国货物贸易额全球排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跃居第一位。
——世界500强排行榜中,2002年上榜的中国企业只有13家,其中中国大陆企业11家;而今达到79家,其中中国大陆企业69家,总数超过日本,仅居美国之后。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两大盛会精彩纷呈,创造诸多世界之最,书就灿烂世界经典。
……
十年崛起,中国展现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惊人速度和进度。难能可贵的是,尽管过去十年国际风云依旧跌宕起伏,但是中国巨轮始终朝着正确方向乘风破浪。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因势利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而取得的辉煌成就。
国际关系史的这十年,凸显了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 复杂交织。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硝烟弥漫,伊朗核问题和朝鲜半岛核问题悬念丛生,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复趋活跃,一些国家和地区局势剧烈动荡,非典型性肺炎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一度大范围惊煞传播,国际金融危机阴霾翻涌,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政策冲击世界经济秩序,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跋浪而行,必然躲不开国际关系种种漩涡和暗礁的挑战。‚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崩溃论‛、‚中国无用论‛——各色鼓噪不时袭来,显示出国际上的不了解、不理解甚至恶意曲解,折射了国际竞争的现实,尤其是中国所处国际环境的复杂性。但是,中国拿出了无惧干扰和羁绊的气派,敏锐抓住机遇,勇敢应对挑战,果断采取行动。中国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积极引导国际体系变革,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在风云激荡的世界舞台上持续展现崛起的力量。这是中国始终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力量,这是中国经济阔步前进的力量,这是中华文化四海传播的力量。
中国崛起的事实势所必然受到国际舆论密切关注。法国《世界报》在去年欧债危机最严峻之际,罕见地推出98页的‚中国世纪特刊‛; 英国《金融时报》专门选择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前夕推出‚中国特别报道‛;2006年以来,有关中国的报道20多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传媒巨头默多克坦承:‚一份报纸希望在全球畅销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把中国放在头版。‛
世界在惊叹,中国崛起是‚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大事‛!世界在 研究,与时俱进的中国理念何以积蓄如此强大的源动能量?世界在期待,中国作为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作为,发挥建设性作用
站在世界舞台中央,大展中国理念的光彩和魅力,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伸张正义,造福人民!
‚用更广阔的视野审视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用更全面的观点看待发展,促进共同繁荣‛,‚用更开放的态度开展合作,推动互利共赢‛,‚用更宽广的胸襟相互包容,实现和谐共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社会焦虑探寻有效应对全球危机之策的时候,联合国的讲台上传出铿锵有力的中国声音。
站在世界舞台中央,在不断涌现的重大国际进程中把稳方向,发挥建设性作用,是过去十年中国对外交往的突出亮点。
法国埃维昂、英国鹰谷、俄罗斯圣彼得堡、德国海利根达姆、日本洞爷湖、意大利拉奎拉,见证了中国在南北对话进程中的积极作为。多元声音聚合,中国声音响亮。世界首次聆听中国全面系统提出有关世界经济体系建设的主张——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经济体系、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公正合理的国际贸易体系、公平有效的全球发展体系。世界进一步领略中国对全球发展事业的重大责任感和对国际经济秩序的战略思考。
美国华盛顿、英国伦敦、美国匹兹堡、加拿大多伦多、韩国首尔、法国戛纳、墨西哥洛斯卡沃斯,见证了中国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这一全球经济治理重要平台上发挥的领导作用。2008年10月21日晚,胡锦涛主席应约同时任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就召开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交换看法。人们说,中方的积极回应决定了这次通话取得重要成果——全球经济治理进程由此呈现一个崭新的原点。
巴西前总统卢拉在出席伦敦峰会期间如是评价:胡锦涛主席每一次出席国际会议,都发挥了一个大国领导人的作用,为会议取得成果作出了积极贡献。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出席洛斯卡沃斯峰会期间真诚表示,衷心感谢胡锦涛主席为发展美中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在二十国集团内发挥的领导作用。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崛起的进程,决定了中国日益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人们会记得,发轫于‚上海五国‛机制的上海合作组织,孕育了‚上海精神‛,显示了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持久力量。人们会记得,中国领导人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积极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积极推动加强南南合作,促进了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协作——在中方倡议下,五国举行历史性首脑会晤。人们会记得,亚太经合组织大家庭本世纪首次聚会在中国上海举行,达成‚上海共识‛显示追求共同繁荣的决心,对亚太经合组织后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十年来,原有各大国际进程深入发展,新兴国际进程日渐活跃。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中非合作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中阿合作论坛、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核 安全峰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每一个重大国际进程,聚焦重要国际和地区问题,交织和平与发展的时代需要,事关人民福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如既往地执著追求和平、发展、合作的理念,在重大问题上始终同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伸张正义,主持公道,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切身利益,坚定维护人类社会共同利益,在整个国际社会树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
中国的和平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在世界舞台上大展中国理念的光彩和魅力。‚共同‛和‚携手‛,作为中国领导人在世界舞台上倡导和平、发展、合作时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呼应了时代决定的国际合作大势。
国际关系史的坐标轴上标注了一个永恒的巨大亮点——2005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中国倡导‚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主张。
和谐世界理念,大大拓展了既有国际关系理论的视野: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和谐世界理念,在国际社会反响热烈。很多国际人士认为,这一理念基于人类根本的道德准则,有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增加话语权,对当今时代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
有目共睹的事实是,中国不断地提醒国际社会要超越国际关系中陈旧的‚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超越危险的冷战、热战思维,超越曾把人类一次次拖入对抗和战乱的老路。紧扣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中国以积极的投入和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作出表率: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累计向联合国30项维和行动派出各类人员约2.1万人次。积极参与反恐、防扩散领域国际合作,为打击海盗行为向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派遣海军护航编队。
——中国是唯一公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核国家。
——中国是最早制定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近年节能减排力度最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发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
归根结底,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的国际作为,顺应了新兴市场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大潮,是时代特征的具体体现,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辉煌历程延伸的必然。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 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上升,成为应对金融危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中国元素,漂洋过海领新潮
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 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自身,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国兴民富,声名远扬!
‚走出去‛,在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中国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自身,根据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开放领域和空间,不断完善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和质量,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十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坚定不移参与区域和国际经济合作,寻求自身发展与承担力所能及的国际责任相结合,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目前,中国正与五大洲的28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5个自贸区。其中,已经签署了10个自贸协定。中国参与世界和区域贸易进程的实践证明,只有把对外开放同国内改革发展相结合,参与和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才能实现将自身经济发展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
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中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一些人曾经 悸惴的‚狼来了‛局面不仅没有呈现,而且相反,我们满怀信心地阔步走向世界。
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
目前,约有1.8万家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根据普华永道公司公布的数据,2011年,中国大陆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数量达到创纪录的207宗,同比增长10%;交易总额达4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在走出去进程中,中国企业不仅拓展了自身的发展空间,而且重视开展有利于不发达国家改善民生和增强自主发展能力的合作,承担社会责任,造福当地人民,树立起一系列南南合作的典范。
中国企业同发达国家同台竞技,同样别有情致。联想、海尔、华为、中兴等一大批中国科技企业登上了国际消费电子展、世界通信大会等知名品牌亮相的大舞台,竞逐新产品、新技术、新规则。中国产品的巨幅广告,频频亮相国际大都市繁华街头。‚中国进入高技术对焦圈。‛美国《福布斯》杂志这样报道。‚中国企业时代正在到来。‛纽约证券界出现如是评论。
中国游客,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
就出境规模而言,目前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中国公民自费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已有141个,其中110个国家和地区已正式实施开放。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已经是美国出境旅游市场的1.2倍,是日本出境旅游市场的3.5倍。据世界旅游组织估算,到2020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1亿人次。
中国游客日益增长的强大购买力和强劲需求,给各国商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有关统计显示,2012年春节期间,中国人在境外消费累计达72亿美元,又创历史新高。英国媒体甚至基于‚英镑‛的概念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北京镑‛,即中国人所花的英镑。
中国文化,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在提升。2012年,海外‚欢乐春节‛项目的320多项各类文化活动,在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的144个城市举行,吸引了国外40多位总统、副总统、总理、议长、王室成员和500多位内阁部长、省(市)长、议员等政要和1500余家媒体、约3000万外国民众和华侨华人的热情参与。
掌握汉语,在很多国家日益等同于就业机会;传播中国文化的海外机构更显红红火火。孔子学院从2004年开办至今,已经在世界上105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350多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课堂,注册学员达到50多万人。中国在开罗、巴黎、首尔、柏林、东京等地建立的9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成为广受当地人民欢迎、展示中国文化的窗口;驻泰国、俄罗斯、西班牙的文化中心近期也将投入使用。
近悦远来。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文明交流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展现了五千年历史积聚的丰采和神韵,彰显了当代的创新和活力,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真实面貌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推动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对话,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理解和友谊。
纵观十年,中国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中国元素传遍 世界,引领潮流,显示了中国同世界关系历史性变化的升华和跨越。
中国贡献,助“人人享有发展”
平等互利、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对外援助原则,切实履行援助承诺的行动,在国际社会赢得了深厚友谊和广泛尊重。真诚携手,拥抱世界!
中国崛起,声势浩荡,然其路径和效应却完全区别于以往大国崛起曾给周边乃至世界带来的震荡。百年前,中国先贤如此寄语:‚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百年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为人类的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牢记自身发展中国家的属性,牢记国际大家庭成员肩负扶贫济困的神圣责任。‚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努力,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中国‚在发展道路上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支持和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中国真诚地说,也实实在在地做。
中国认真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成为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贫困人口减半国家。中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分享中国减贫经验。
中国根据自身能力积极开展对外援助,遵循平等互利、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对外援助原则,切实履行援助承诺的行动,在国际社会赢得了深厚友谊和广泛尊重。
截至2011年底,中国政府帮助受援国建成了2200多个与当地生 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项目,改善了受援国基础设施状况,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其中,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存量超过147亿美元,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企业超过2000家。中国累计免除50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近300亿元人民币到期债务,承诺对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7%的税目的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为173个发展中国家和13个地区性国际组织培训各类人员6万多名,增强了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
十年来,中国年均进口近7500亿美元商品,相当于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十年来,在华外商投资企业从中国累计汇出利润2617亿美元,年均增长30%。
坦赞铁路之后最大的援非项目——非洲联盟会议中心、连接中国与巴基斯坦的‚中巴友谊公路‛喀喇昆仑公路扩建工程、年产平板玻璃8万吨的朝鲜大安玻璃厂、年产20万吨高质量水泥的津巴布韦华津水泥厂、牙买加绿野综合体育场、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场……中国政府近年来一系列对外援助项目,造福一方人民,凝聚真诚友谊。
中国义无反顾地向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并派出救援队。印度洋海啸、马达加斯加飓风、海地地震、巴基斯坦洪灾、非洲之角饥荒等灾难发生之后,中国总是相关国际救援行动的积极参与者。近5年来,中国对外提供了近200次人道主义救灾援助。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是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也是中国贡献的真谛。当中国真诚地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共进的时候,当中国将和谐世界美好理想融入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拥抱世界的 时候,当中国以‚首先把国内的事情办好‛的表率行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引擎的时候……中国贡献,无可争议地汇入人类文明进步的灿烂星河。
继往开来的十年崛起,昭示了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昭示了中国人民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真诚、信念和能力。‚面向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中国向世界表明,一个改革开放的中国,一个繁荣发展的中国,一个和谐稳定的中国,必将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民网记者 吕岩松 吴绮敏 孟祥麟 胡泽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