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洋务运动辩论稿
大家好:我是正方代表陈杨。尽管历史上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我方认为洋务运动是虽败犹荣,它为后世中国各方面的发展都奠定了基础。因此,我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的利大于弊。
从洋务运动的初衷来看,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以恭亲王奕析、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自强”“求富”利用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来强兵富国、摆脱当时的内忧外患进行自救。由此观之,洋务运动目的性的正面积极性是不容忽视的。并且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所创造的成果也是史无前例。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上海轮船招商局、第一家近代军事企业—安庆内军械所、近代最大的军事企业—江南制造总局、近代远东最大的船厂—福州船政局、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业—汉阳铁厂和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都在洋务运动期间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值得一提的是洋务运动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派遣留学生,筹建了北洋海军、南洋海军、福建海军。为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令人惋惜的是洋务运动以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而宣告失败,但它作为中国学习、探索救国道路的过程,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的。若没有洋务运动为辛亥革命、戊戌变法、维新变法等一系列中国历史上重大转折的活动打下基础,也就没有中国今天一步步的发展壮大。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含量,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端开辟了道路,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得以壮大,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中国国力。
因此,我方坚持认为洋务运动利大于弊。谢谢大家!
第二篇:洋务运动[定稿]
第四课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代表人物、掌握洋务运动的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老师讲解洋务运动的知识重点,难点;组织学生运用分组讨论评价洋务运动,通过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图片等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目的、口号、内容,尝试从历史角度进行分析评价,认识他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内容 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 课堂导入: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洋务运动。在讲之前,我想问大家,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外国人的东西
老师:对,就是外国人的东西。那洋务运动,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外国人东西的运动。大家都知道,清朝统治者称那些外国的东西为“奇技淫巧”,既然是奇技淫巧,为什么要学习呢?它又究竟学习了那些东西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一课。二 洋务运动的兴起 1.背景
老师:那么就是它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展开的呢?给大家一分钟的思考时间
学生:因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清政府统治面临威胁;在战争中感受到西方洋枪洋炮的厉害。
老师:对,就是在清政府统治集团面临威胁的情况下,一些开明的官员开始寻求一条富国强兵的道路,以挽救岌岌可危的清政府。2.代表人物、目的
教师过渡:这些开明的官员有谁呢?
学生回答: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教师:同学们看一下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李鸿章的两句话,是否能分析出发起洋务运动目的是什么?以及它主要学习西方的什么? 学生: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学习西方器物 3.性质
老师:根据以上分析,是否可以得出,洋务运动就是19世纪60年代中期清朝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僚学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这些开明的官僚在当时称之为洋务派。
三、洋务运动的内容
教师:书上对洋务运动开展的过程做了很好的阐释,请大家浏览课本,回答洋务运动分为几个阶段,内容是什么?
学生:分为两个阶段,19世纪60年代,创办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又以“求富”为口号,建立近代民用工业,除此之外,还筹建海军。教师:所以19世纪60年代,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武器装备,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建立了近代军事工业。后来到了19世纪70年代,发现要维持近代军事工业的运转还要解决资金,燃料和原材料的问题,所以以“求富”为口号,又创办了一批为军事工业服务的民用工业。找同学回答一下,洋务派创建的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工业有哪些 学生: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近代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教师:除此之外还建立了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事人才,派遣留学生,筹建海军。请同学们回答一下洋务派建立新式海军的过程。
学生:19世纪60年代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清朝 军队的武器和战术发生变化。19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19世纪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老师:综观这些措施,我么么能看出什么?这些措施以前有吗?那他们是不是都是新的? 那新在哪里呢?
学生:改变了中国军队手持长矛等原始武器的落后状态,引进了西方先进的金属设备,是近代化的机器大生产在中国确立;
兴办新式学堂,促进中国近代教育的变更;
传播了近代的科学文化和企业管理经验,培养了一批人才; 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
老师:我们在新的变化中可以体会到他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何为近代化,就是中国人们向西方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四、洋务运动失败及评价
老师:洋务派为了振兴清王朝,采取了创立军工厂,建立海军,创办了民用企业,创办了新式学堂,还派遣留学生出国,但是随着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也宣告破产。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近代化意义的运动,后人对他的评价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具有进步意义: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不值得肯定。你的看法如何?(学生回答)教师进一步阐述: 首先,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要充分肯定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第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第二: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第三: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其次,但最根本的是不触动封建制度,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这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课后思考: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中体西用的制度
2、官办企业的问题
3、外国人才的携技居奇
4、全球的军备竞赛
5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板书设计
洋务运动 一 背景
二、1代表人物、目的
2性质
3内容 军事工业(19世纪60——70年代)民用工业(19世纪70——90年代)
创建三支海军培养人才(新式学堂,留学生)
评价洋务运动近代化的开端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三篇:洋务运动
试论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1-10-13 11:16:00 ]
作者:刘云
编辑:studa090420
摘 要: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历来是史学界争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对于它的说法可谓是众说纷纭。本文采用一种比较新的观点,附以拙见,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力图从新的时空观上加以审视,最后得出了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亦即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阶段的结论。笔者认为,洋务运动的弊端固然不容小视,但总的来说,它还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促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关键词:洋务运动近代工业化 中国早期现代化
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而止步于19世纪末的清末“洋务运动”所起的历史作用,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比较热烈的问题。虽然以前的历史学者也肯定了它的积极性,但是相比之下,却更注意它的缺点和不足,以致于把1895年清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战败看作是“洋务运动”完全破产的标志,贬低了它的历史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展开以及现代化进程的稳步推进,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在更广泛的时空观上,从现代化的角度,对洋务运动所起的历史作用进行重新阐释。以这种态度对“洋务运动”进行研究会得出一些新颖的结论。笔者认为其中之一就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亦即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基本上是内涵相同、可以互相替换的历史概念,只不过前者顾及表述传统、突出其历史性,后者涵纳新学、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与贯通。”[1]
“洋务运动”产生于中国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也就决定了“洋务派”自身的两重性。传统史家认为洋务派代表人物奕、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是封建性、保守性十分浓厚的历史人物。笔者在此不想对这一问题做过多的争论,只想提醒一下持这种观点的史家,他们是否注意到了当时中国特殊的国情。那时的中国是一个封建性特别浓厚的国家,像奕、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样的开明地主可谓是凤毛麟角。试想在这样的一个国家里兴办洋务是何等的艰难。因此,我们不能对洋务派及“洋务运动”的期望过高。正如李时岳先生指出的:“简单的说,洋务派的历史任务就是:缩短中外的差距,引进机器生产,实现由手工制造到机器生产的转变,加速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洋务派活动于中国资本主义从无到有的时代,它的任务是实现‘有’,‘有’以后才能谈到发展,那是又一个历史阶段的任务。所以,严格的说,历史所赋予洋务派的任务是促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而不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派是不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呢?应该说,基本上完成了,事实俱在,毋庸讳言,至于完成得好还是不好,那是另外的问题。”[2]
在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洋务派,不得不承认英法“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3]更抱着“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4]这种镇国内、御外侮的主观意图,洋务派开始兴办军事工业。但是,也正是军事工业的兴办,吹响了中国近代化的号角。综观这一时期的国际形势,英国、美国等欧美强国已完成工业革命;“1805——1833年,默罕默德·阿里在埃及实行改革”。[5]“与此同时,埃及开办了步、骑、炮各兵种的军事学校,聘用欧洲军事教官,按欧洲方式改组、训练军队,至19世纪30年代,埃及已经拥有了新式陆军20万,海军2万,军舰32艘”。[6]就是中国的东临日本在明治维新前也开始了军事工业的创办。“1855年,德川幕府先后决定在江户汤岛制造洋式枪炮,试造洋式军舰。”“在明治维新前,这样的活动也不同程度地在西南各强藩渐次进行。”[7]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西方列强“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他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8]因此,我们也可以把中国洋务军事工业的创办看成是东方近代化的缩影。“这些近代兵工厂以蒸汽机为动力,配备了全套机器设备,采用‘二班制’的大机器生产方式,是对传统手工军械生产方式的彻底变革。”[9]把军事工业的创办即国防近代化看作是中国近代化的弊端,就在于它的生产与以往的生产有质的区别,即由手工变成了机器。而在江南制造总局,“华匠学徒,按日点工给价”,“内地工匠,小工则人无定数,视公务之缓急为衡;价有差等,较技艺之优劣为准”,[10]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他们的近代军事工业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雇佣劳动关系,这也说明在军事工业内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随着军事工业的运行,“非铁不成,非煤不济”成为洋务派官员的共识,由此引发了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高潮。
笔者认为,这一举动意义非同小可,它不仅引发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并且可以说民用工业中的一些官僚总办、帮会办本身就是资本家。这一时期的民用工业主要以官办、官商督办、官商合办、商办等形式出现,而以官督商办最为引人注目。“所谓‘官督商办’,就是以招商的方式,在政府监督下,利用商人资本创办民用工业。”[11]这些“官督商办”企业都采用股份公司的形式。“统计数字表明,在轮船招商局初创之时,如购买一股股票,即投资一百两,到1883年6月,经10届结账分红,股息所得,累计已达一百两。”[12]更有甚者,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上海平准股票公司”于1882年10月24日正式开业,这样,通过直接投资或购买近代中资企业的股票,很多人转化为资本家。另一方面,“一部分封建官吏以李鸿章等人为靠山,直接参与‘官督商办’的经营管理,逐步转化为中国早期资产阶级的另一种类型——中国早期官僚资本的人格化身。”[13]至此,历史期盼已久的中国资产阶级就这样诞生了。而在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特点:其一,他们建立了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其二,在他们的经营管理下,这些企业都使用或参用机器和近代改良工具;其三,这些人的日常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这一切改变了传统封建小农经济的思维模式,商品经济规律初步使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起来。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第四篇:洋务运动 讲课稿(定稿)
过程,1人物,口号
当时,清政府里面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就是在朝廷皇族内部的代表人物是大清的恭亲王奕䜣。这个人文武双全,很有治国才能,他的父亲道光皇帝很喜欢他,曾经一直想让他做自己的继承人。如果奕䜣当上了当时的大清皇帝,历史将会改写,起码就不会出现慈禧太后专权误国的悲剧了。但很遗憾他最终没能当上皇帝,令人辛酸,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课后可以上网查阅一下恭亲王奕䜣的生平故事,谁查好了,下节课在课堂上给大家讲讲。这里我就不多讲了。除了中央朝廷内部,洋务派在地方的代表就是一个老师仨学生。老师是著名的国学大师曾国藩,他的三个学生分别是左宗棠,李鸿章和张之洞。当然这几个人也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人物。这些人就掀起了一张 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说完了这些人物,我们就来看下他们是如何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这里还得问同学们,如果你是洋务派,你觉得我们当务之急,首先要学习外国哪方面的技术?太棒了,大家都说首先要学西方的军事技术。因为我们闭关二百年的国门被打开,国家遭受侵略,圆明园价值连城的财宝被洗劫,最直观的,就是因为我们的武器,也就是军事技术不如洋人。恭喜你,当时的清政府也是这么想的,我们首先要赶紧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2创办军事工业
因此在洋务运动的前期,洋务派打出了自强的口号,首先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曾国藩是安徽人,他就在安徽安庆,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这两个工厂都是学习仿造西方的新式枪炮的。左宗棠在福州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制造军舰,张之洞在湖北创办了汉阳枪炮厂,看名字大家就知道是干什么的了。过程3 创办民用工业。这军事工业办着办着,有些办不下去了。你生产武器,需要钱买钢铁弹药等原料,也得给工人发工资,这钱是朝廷给的。生产出来的东西国家拿走。但问题是国家好多年不打仗了,不打仗就没不要太多的枪炮,于是过了几年国家就不愿再花钱生产多余的枪炮。国家不给钱,这些兵工厂就面临破产。洋务派就要想办法让这些军事工业活下去。于是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又打出了 求富 的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比如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不再只生产军舰,也生产货船搞货运挣钱。张之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成果1 洋务运动红红火火搞了三十多年,我们来说说它的成果。首先他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批军事和民用工业。促进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成果2,为我国培养了一批近代翻译,科技人才。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要学人家的技术我们首先得懂人家的语言,因此洋务派设立了翻译学堂培养翻译人才,而且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比如严复,詹天佑等我们以后还会讲到。成果3是我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是传统古老封闭的中国,开始学习西方,迈向科技和现代化的第一步,因此它是我国近代化的开端。也正是如此,洋务运动在我们历史上非常重要,是中考考试的必考内容,而且一般出现在中招考试的26题或27题,属于大题。请同学们务必重视。
洋务运动的目的本课的最后,我们回过头来,总结一下洋务运动的目的。就是清政府为什么要进行洋务运动?很多同学说了,因为我们受到了外国的侵略,打不过别人,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说白了大家的意思就是 清政府搞洋务运动是为了抵抗侵略。那我就要继续问大家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我们已经受到了侵略,那时候是1842年,为什么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1860年的时候才开始洋务运动呢?看来清政府搞洋务运动并不是为了抵抗侵略那么简单。那到底为什么要进行洋务运动呢?大家想分析出根本原因,就要从洋务运动的背景中去找。大家看,洋务运动的背景有两个。第一个是外部背景,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又一次被迫割地赔款开放,且圆明园被毁,首都被攻占。第二个是国内背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斗争14年,曾占领大清半壁江山,清政府的统治受到严重打击。通过这两个背景,同学们想想,清政府为什么要搞洋务运动呢?无论外国的侵略还是国内的反抗,他们都威胁到了清朝的什么?对,统治。因此我们分析出,清政府搞洋务运动的根本原因,也是他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学习技术是为了抵抗侵略,镇压人民的反抗,两者结合起来,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同学们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最后,很遗憾地告诉大家,洋务运动最后失败了。洋务派的那些工业最终都破产了,洋务运动最骄傲的成果北洋海军,当时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五,却在第一次战争中就全军覆没了。为什么会是这样,等讲完甲午中日战争,大家就明白了。我们下节课讲甲午中日战争,讲完之后再分析洋务运动的意义和评价。请同学们做好预习。
第五篇:洋务运动教案
《洋务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以及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时间、代表人物洋务运动中兴办的军用、民用工业;通过讲述洋务运动的一些史实,评价洋务运动。
2.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和代表人物;了解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军用、民用工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和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洋务运动,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通过评价洋务运动历史地位的辩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教训。
教学重点
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教学难点
洋务运动的作用、失败原因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启式教学法、问题探究发法多法结合。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记录片《鸦片战争》和《黄海战役》片段,教师引导过渡)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两场战役中清军使用的武器和舰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回答,教师继续引导)为什么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清军的装备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一向夜郎自大的清朝统治者为什么会一反常态,运用西方的军事装备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新课题的学习.(出示课题《洋务运动》)
二、新课学习
教师先解释什么是洋务运动?(出示课件: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清朝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僚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这些开明的官僚在当时被称为洋务派.(教师过渡提问)洋务派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的?他们为什么主张学习西方呢?请同学们思考.(一)洋务派的产生(课件出示标题)(出示表格指导学生看书填表)
(生作答后,教师强调)清廷当时的情况四个字形容内忧外患.内忧——太平天国运动动摇清王朝的统治不得不调整;外患——西方列强威胁清廷的统治内外政策.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导致清朝统治政策的重大变革,于是出现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目的一是解除内忧外患,二是想实现强兵富国,最终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所以说洋务运动的性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也正是因为这样,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但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没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治标不治本,为其最后的命运埋下伏笔。
(教师过渡)接下来我们共同来看看洋务派具体怎样学习西方的?
(二)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课件出示标题)1.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课件出示标题)教师提问:为什么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课件出示李鸿章的一段话)“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于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课件展示洋务派军用工业分布图,教师强调)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的代表: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军械所,是洋务派第一个军事工业;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以后,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设备最齐全的船舶制造厂。
过渡:创办军事工业,需要巨额经费,但当时清政府对外支付赔款,对内镇压人民起义都要大量经费,政府财政面临枯竭。洋务派看到外国资本主义以工商致富,认为“求富”是“自强”的先决条件,于是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2.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课件出示标题)
教师强调: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是为军用工业服务的,并不投入市场创造利润,其中代表性的企业有: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派的第一个民用工业。以后,李鸿章还创办了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了湖北织布局,1890 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当时最大的钢铁厂。
教师提问:洋务派兴办的这些企业势力如何呢?(课件出示材料)“洋务派在办洋务洋务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机器主要靠进口,技术人员主要聘请洋工洋匠,他们在受聘期间挟技居奇,惟利是图,如崇厚筹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他不懂洋务,委托英国人总管,筹备了三四年,耗资不少,但进展不大。”这说明洋务派在办洋务洋务运动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要办洋务还要培养自己的人才.接下来再看看洋务派是如何培养人才的.3.洋务派的教育举措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主要的举措有创办新式学堂,所谓“新式”就是学习西学.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个外语学校.这是在文化领域里前所未有的事.另外还有派遣学生出国留学,直接接触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通过这些途径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军事、外交人才.如学生熟知的严复、詹天佑.过渡: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强兵,接下来在看看清政府筹建的海军.4.筹划海防
1874年,洋务派提出建立北洋、福建。南洋三支海军的建议,10年之后,三支海军初具规模。其中北洋海军在李鸿章一手把持下,发展最快。北洋海军是洋务运动中花银子最多的项目,是清政府“自强新政”的标本和支柱。
过渡:洋务派兴办洋务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结果如何呢?请同学们看以下材料:(课件出示材料)
材料一:洋务运动中几项内容的后果。
(1)北洋海军于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覆灭,它的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2)福建海军于1884年马尾海战中覆灭。与此同时,福州船政局也被法国舰队摧毁。
(3)上海轮船招商局,在1884年中法战争发生和1894年中日战争发生时,两次押售给外国,以求庇护。以后分别赎回,两进两出,亏损甚巨,使洋务派为“求富”办的第一个企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4)开平煤矿,1900年被英国侵略者夺去。
材料二:洋务派开办的民用工业中,除官办形式外,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这样,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新式企业,他们的资金成为“商股”。毛泽东说:“还在十九世纪的下半期,„„就开始有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资于新式工业。到了同世纪末年和二十世纪初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了初步发展。”(学生看材料后进行分组辩论,正方: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饿;反方:洋务运动的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三)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最后教师总结: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派把学习外国做为一种国策,虽然,他们只学了些皮毛,但开创了向外国探求富强之路的先河,为后人留下了富民强国的经验和教训。洋务运动也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从网上搜集相关的洋务运动的图片,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全班同学共享。洋务运动图片
三、结论总结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在此期间洋务派兴办了许多军用民用工业,新式学堂,还筹建了三支海军,虽然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却促进了中国的发展.洋务派把学习外国做为一种国策,虽然,他们只学了些皮毛,但开创了向外国探求富强之路的先河,为后人留下了富民强国的经验和教训。
四、课堂练习
1.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
()①解除内忧外患
②实现强兵富国
③发展国内经济
④维护清朝的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不是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的是
()A.安庆军械所
B.轮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3.下列不是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的是
()A.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B.在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D.培养了一批近代技术工人 2.拓展延伸
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们是生活在19世纪六七年代的一群非常有思想的年轻人,有心为国家强盛作点贡献,而清廷的最高统治者慈禧也认识到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延续自己的统治,向你咨询意见,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怎样改革才能使国家迅速走向强大?
五、作业布置
1.列举洋务运动的内容。
2.列举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3.列举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海军。4.列举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5.列举洋务运动的口号。
六、板书设计
《洋务运动》
(一)洋务派的产生
(二)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 1.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 2.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 3.洋务派的教育举措 4.筹划海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