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经验分享之从传统文化看安全

时间:2019-05-14 06:3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全经验分享之从传统文化看安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全经验分享之从传统文化看安全》。

第一篇:安全经验分享之从传统文化看安全

从传统文化看安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着久远而深刻的影响。现代安全文化破土而出,方兴未艾,从某些古代经典传说和一些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中,我们也能体会到其带来的人们对安全的重新审识和深层次的思考。

扁鹊行医

扁鹊,战国时医学农,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

一次,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最高明?扁鹊回答说:“大哥医术最好,二哥与他相比稍稍差了一点,我是最不好的一个。”魏文王奇怪地问道,怎么会这样呢?因为大家都知道扁鹊是一位了不起的名医。

扁鹊解释道,大哥治病,在病人刚刚显示病状而未察觉时就去医治,所以不大为人知道;二哥治病,能够在病人开始有病状时就去医治,名声不过只在附近传开罢了;而我治病只是在病人病入膏肓时才会针炙、汤药治病,所以名声传得很远。

扁鹊回答魏文王多少有点谦虚的万分,仔细想想扁鹊的回答,对于安全管理者来说不无启迪。扁鹊谈到治病救人的道理,其实这种先知先治的思想更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我们常提到安全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一个出色的安全管理者,需要具备像扁鹊那样先察先觉的素质,不是因为狠抓安全管理出名,而是提前做好防范出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管理工作,在不利于安全的症状还未出现征兆就已经提前采取措施,这种管理模式虽然不像以前大刀阔斧抓安全管理,但是却是保障安全生产最为有效的高层次的管理方法。

这么说并不是强化安全管理工作不可取,只是强调,作为一名安全管理者,在抓好安全管理的同时也要多在预防、防范工作上下功夫。对待工作中出现的一些不利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征兆,要早发现,早预防,对待隐患整改不能心存侥幸,得过且过,思想麻痹,不能养虎成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企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利于安全生产的现象,其实就是管理者缺乏先察先觉的素质及相关的能力所致。抓安全管理工作既要对症下药,也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我们只有像扁鹊那样治病,先发现趋势,不等形成苗头就采取措施,才能更好的把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抓好。

一名安全管理者要想具备这种素质,就要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强工作责任心,不是把工作当成职业来做,而是当成一种事业来完成。有了这种为安全生产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才能更好地促进自己工作能力的提高。有了这种意识再去提高能力,有了能力又会促进意识的形成,有了这种良性循环,作为一名安全管理者,才会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不断取得更大的成绩。企业的安全工作在这种良好势头的促进下,也会出现令人欣慰的局面。

亡羊补牢

成语亡羊补牢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出了差错,只要及时进行补救,就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知错能改,并进行预防,这是这个成语揭示的哲学道理。

无论做什么事情,不出现一点差错是不可能的,做好与做坏的差别在于对待失误的态度。有的人能够吃一堑长一智,有的人却无视失误、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企业如何从事故中吸取教训,亡羊补牢,避免事故的重复性发生。

亡羊补牢是预防的哲学,就在于其揭示的哲学道理重在预防。如果没有防范措施,相同的教训还会发生。从众多生产安全事故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现象还是大量存在。在这些事故中有的是同一个企业再次犯了同一错误;有的是不同企业犯了同一个错误。这些重复性事故的出现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未能重视预防措施的落实,无论自己的事故还是人家的事故都未能引以为鉴,亡羊而不补牢!

安全管理的发展史已经有百年历史,如何实现安全生产在国内外都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概括起来就是重视预防的科学。我国的安全管理研究虽然起步很晚,但是先哲们却从另一个侧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借鉴,亡羊补牢的故事和其揭示的管理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宝贵经验。

尽管时代在进步,工业化生产越来越复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可预知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多,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形式越来越严峻,但是只要我们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预防工作做好,就可以实现安全生产。

用好亡羊补牢的预防哲学,就需要我们能够做到警钟长鸣,把预防措施落实到位。杜邦公司提出的“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管理理念就是亡羊补牢的预防哲学具体应用的体现,在落实预防问题上,存在两个层次,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管理实效和预防事故发生的作用。其一为就事论事的事后预防行为,这种行为是落实预防措施的初级阶段,即出现事故才去实施预防措施。这种预防措施虽然可以避免事故的重复发生,但是预防滞后,只是在事故教训面前采取被动措施。企业如果总在事故面前慢半拍,面对新的问题还会付出惨痛的代价。把预防措施落实好的第二个层次,就是在安全生产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减少可能出现的失误,避免事故的发生,即把预防工作落实在本质化安全层面,以此避免事故。安全科学技术现在已经发展到第四个阶段即安全系统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方法就是要求实行预防超前的管理,以此实现本质化安全。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同样的道理,事故也不会关注在生产环节没有缺陷的企业。如果我们的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好预防为主的大文章,把预防超前管理落实到位,以预防为主的思想去消除生产环节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我们就可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最高境界。

疱丁解牛

古时,有个人想学一门任何人都学不会的绝技。他几经打听之后,最后选择学屠龙之技。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几经磨练,终于把濒于失学的绝学全部学会。学艺成功之后,此人想一展绝学,可是无论他走到哪,都没找到可屠之龙,绝技永远都没有了用武之地。

倘若当初此人学的是杀猪、宰羊之技,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找到施展绝技的机会。而疱丁却从实际出发,练就了另一种绝学。《庄子•养生主》载,疱丁为文惠群解牛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文惠君赞叹其技艺之妙。疱丁释刀云:平生宰牛数千头,而今宰牛时全以神运,目“未尝见牛”,刀入牛身若“无厚入有间”而游刃有余。因此此刀虽已用了十九年,而其锋利仍“若新发於硎”。

屠龙之技术本没有错,错在脱离了生活。没有生活的支持,再好的绝技也没有什么意义。疱丁解牛不过是杀牛,再普通不过了,因为牛的普遍存在和疱丁勤学苦练,使得疱丁练成快速解牛的绝技,名垂青史。由此联想到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是否也存在这种现象呢?有关企业希望找到一种类似于屠龙之技的管理方法,使企业从此走向平安之路。千学万学,不断学习人家的经验,改变企业的管理方法,从而造成企业学来学去最终未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的管理方法。学习人家的经验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生搬硬套,不切合企业自身实际,很容易落得个学习屠龙之技的下场。

最为有效的管理方法是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方法,就像疱丁解牛,认准了方向,不断在实践中探寻适合自己的方法,最终实现游刃有余的境界。从疱丁解牛身上,我们懂得了抓好安全管理工作要从务实开始,只有在务实中不断练就适于企业发展需要的管理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每天进步一点点,也许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也能像疱丁解牛一样做到游刃有余!

孟母三迁

孟母三迁的故事广为大家所熟知,孟母一而再,再而三搬迁,从侧面反映了环境对一个人影响的重要性。与之相应的俗语、成语也有不少,如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等等。由此联想到企业的安全管理过程中类似的现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影响着企业的安全管理效果。

很多从事安全管理的管理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企业抓安全管理工作严时,违纪违章现象比较少,一旦稍有放松,违纪违章现象就会不断增多,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其实这种现象是恰恰是企业整体大环境对职工个体影响的最为直接的表现,这种现象也与心理学中的破窗原理相吻合。

企业在抓安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这种不利影响为企业安全工作埋下的隐患,同时这种影响也有着放大效果,如一滴水滴入油锅,影响一大片。有句俗话说,吃螃蟹看大家。在违章守纪氛围好的环境下,职工出现违纪违章现象就相应比较少。一旦企业形成一个不好的工作氛围,职工也就会自然而然的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利于安全生产的习惯,这种不良习惯具有复制性,会一直复制给新来的职工或复制给表现好的同志,使企业违章违纪现象成为普遍现象。

影响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因素尽管有许多方面,但是这种整体环境的影响因素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方面。企业处理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安全工作是否能够有效得到保障。安全管理工作最怕出现一个看一个现象,这种现象表现最为明显在夜间的劳动纪律。夜间在人体生物钟的影响下,人表现出比较迟钝的反映和较弱的自制力,这时如果有个别人睡岗,得不到有效地制止,会一直影响到每一位职工。如果这时企业能够确保劳动纪律督察到位,避免出现违纪现象,也就不会形成共性现象。

企业要想解决好这一问题,就是要在营造良好的安全管理环境上下功夫。企业要从制度规范和监管到位上双管齐下,杜绝逐渐形成的不利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环境的形成,以此避免出现影响安全生产工作的大环境的形成。当企业的违纪违章现象成为共性时,企业也应对自己的管理工作进行好好反思,找出其失误的地方,及时调整自己的管理方法,才能有效管理好安全生产工作。

第二篇:从美国经验看我国班组安全管理短板如何加强

从美国经验看

我国班组安全管理短板应如何加强

刘晖

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也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据对大量事故案例的统计,9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班组,且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所导致的伤亡事故占事故总数的90%以上。因此,要抓好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从班组做起,班组安全管理是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也是减少伤亡和各类事故最切实、最有效的办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班组安全管理的经验,提出我国企业开展班组安全管理的几种方式。

目前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班组安全管理中,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管理、培训、检查、执行等环节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监督、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具体来说:

第一,安全管理松散,安全培训收效甚微。作为班组的安全管理人员,班长既要抓安全,又要抓技术,还承担着生产任务。班组工作点多面广,班长往往就会顾此失彼,对安全工作疏于重视。而班组的安全员仅仅在安全活动日传达上级部门的文件,做好安全活动记录,并不承担管理职能。这就容易导致班组的安全管理只是表面工作,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真正深入到生产活动中。

第二,安全检查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检查是对安全工作的查漏补缺,但有些企业常常是“走过场”。比如,班组安全检查仅限于定时查看职工的安全学习记录,检查出的问题往往是记录不及时、漏(代)签名等,而不是检查设备、环境、物料、工艺等方面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更有甚者,每逢安全大检查,就突击完成各种安全记录,以敷衍考核。

第三,安全工作执行乏力。班组不能严格执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班前会对危险因素分析不全,危险辨识活动缺乏针对性,措施和责任未落实到人,出现安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未认真开展危险预测、预知和预防活动。

美国班组安全管理的4个诀窍

美国是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在多年的工业化进程中,摸索出

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组安全管理方法,可以简单归纳为4个诀窍。

把握事故三要素。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的缺失是安全事故发生的3大要素。因此,美国企业要求班组长根据事故发生的3大要素进行现场安全风险管理,分别从工艺、设备、材料、现场管理和员工行为5个角度识别危险源,有针对性地进行员工教育、现场改善和安全管理。

运用海因里希法则防微杜渐。海恩里希法则是安全管理的基本法则,它揭示了安全管理的两个共性规律:第一,安全事故的发生会经历多个环节,环环相扣,任何一个中间环节起到了预防作用,事故就能避免;第二,只有 重视消除轻微事故,才能防止轻伤和重伤事故,否则大的事故发生只是时间 问题。因此,安全管理工作要重视各个环节,不因细小而不为,防微杜渐是安全管理的根本。美国企业非常总是运用海恩里希法则进行预见性安全管理看,没有造成伤害的轻微事故也必须报告、分析,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违章行为也是事故。同时重视事故分类和统计分析,根据不同的伤害类型、工龄、性别、场所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

进行危险预知训练,强化员工安全意识。根据生产工艺和作业内容,分析 生产线、工序或岗位的作业特点,找出安全隐患和事故引发点,并明确具体的防范措施,重点控制事故的多发环节,汇编成系统危险预知训练资料,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从而达到预先感知危险,防止误判断、误操作、误作业,增强全员安全意识的目的。

通过硬件的改善来构建本质安全型工作环境。对于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不能只满足于对员工的教育和技能培训,还要从硬件上着手,通过安全连锁设计确保即使出现误操作也不会发生安全事故,减少对员工意识和技能的依赖,即构建本质安全型的工作环境。

加强班组安全管理重在建立标准

建立班组安全质量标准,规范基层、基础工作。安全质量标准化就是将标准化工作引入和延伸到安全工作中来,它包括5个要素:安全管理标准化、安全技术标准化、安全装备标准化、环境安全标准化和安全作业标准化。建立安全质量标准,积极推进班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通过培训教育,使员工掌握标准、执行标准、依照标准作业,规范班组的作业行为,可有效的强化班组安全管理。

完善班组安全互保(联保)标准,实行动态联保。一是完善互保分配制度,按照能力互补(如技术水平高的人与技术水平低的人、老职工与新职工搭配)、性格互补(如粗心人与细心人搭配)、作业内容联系互补的原则进行互保搭配。二是完善班组安全互保(联保)更新管理,即班组人员发生变动时要及时调整,班组长每天应根据出勤情况和人员变动情况及时更新信息,并明确当天的互保对象,不得遗漏。三是认真履行互保(联保)的职责。工作中互保(联保)对象之间要对彼此的安全负责,做到互相提醒、互相照顾、互相关心、互相监督、互相检查、互相保证。同时,在工作中发现互保对象以外的人员有不安全行为时,也要及时提醒其纠正。

改进检验安全教育效果的方法,增强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完善各项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将安全检查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班组应增强安全教育的有效性,让职工认识到危险因素分析与安全预控措施之间的内在联系,着重培养职工判断和应对各种危险境况的能力。要形成全员参与安全教育培训的氛围,员工知道的越多,所犯的错误就越少,安全防护意识、操作的准确性也会相应提高。

建立班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和内部分担制度。要改变班组安全管理的松散局面,必须建立起三级安全管理体系,形成明确的分工,规范和约束班组成员的行为。班长是班组的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全局;设立班组(工段)级的安全员,赋予安全员进行安全管理的权利;设立班组作业(区域)安全负责人,发挥表率作用,在生产中规范并约束其他员工的行为。同时,在班组内部建立安全管理分担制度,细化到班组的每一个成员,让每一位员工都参与到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有条件的班组可实行按一定时间进行安全分担的轮换制度,以全面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强化班组安全细节管理。精细化管理不仅仅局限于生产现场环境的改善,安全工作也要求精细化。班组在生产中对安全工作要做到勤检查、细检查,使每个操作环节、每一次交接班都符合安全生产的规范要求;班组成员在生产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不忽视每一处疑点,不放过每一个隐患,及时发现问题,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三篇:从安全角度看核电发展

从安全角度看核电发展

——写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0年之际

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兼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 孙 勤

从1954年6月前苏联奥布宁斯克核电站并网发电,首次实现了核能和平利用以来,世界核电发展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目前,全世界有442台核电机组在运行,装机容量超过3.68亿千瓦,核发电已连续18年稳定在全世界发电总量的16%。世界核电12000多堆年的运行经验有力证明:核电是一种经济、安全、清洁的新能源。

核电的发展是令人满意的,前景令人鼓舞。同时,核电发展史上的经验教训也是不应忘记的。

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启迪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机组由于反应堆设计缺陷、运行操作人员严重违反安全规程、有关人员缺少必要的安全文化、缺乏必要的核事故应急准备等综合原因,最终酿成了核电发展史上的一次最严重的事故,造成了大范围的放射性污染和较多人员受到超剂量限值的辐射照射,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教训是惨痛的,从另外一个角度,从这起事故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又是促进核安全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事实上,此后的二十年中,国际上加强了核安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国际原子能机构颁布了核电厂新的安全标准,进一步提高了安全要求,如:在设计上强调了严重事故的预防和缓解措施,强调概率安全评价技术的使用等。各有核国家也进一步完善了核安全法规和标准,积极改进核电站的设备和系统,努力完善运行规程和各种运行文件,更加重视人员教育培训和核安全文化,核电站的安全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核电的安全性也已经为更多的人们所了解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公众认识到核电将是新世纪最重要的替代能源。

切尔诺贝利事故也使世界各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核事故应急准备工作的必要性,各国进一步加强了相关工作。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时,我国的核电发展正处于起步的关键阶段。国务院领导在听取了有关事故汇报后,在迅速研究有关情况后明确指示:我国继续发展核电的方针不变;要建立一套社会应急措施,以应对万一可能发生的核事故,把事故后果减到最小程度,确保公众和环境的安全。

在我国,为切实做好核事故预防工作,国务院于1986至1987年先后颁布了《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核材料管制条例》,确立了我国的民用核安全责任制度、核安全许可和监督制度及核材料许可证制度。使我国民用核设施的选址、设计、建造、运行和退役逐步纳入了依法严格监管的轨道。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正式确立了我国核应急准备制度。为加强对核事故预防和救援工作的领导,1991年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核事故应急委员会,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的核事故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近二十年来,由国家、地方和核电站运营单位组成的三级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有效运作,为保障核电站的安全、促进核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要科学地认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后果

1996年4月8日至12日,在维也纳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委员会联合召开了“国际切尔诺贝利事故10年大会”,来自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845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报告就事故对居民健康、环境及人群的长期健康学效应给出了实事求是的权威性意见。

继而,在2000年,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得出结论:对499名病人进行住院观察,诊断为急性放射病者的为134人。没有公众受到足以产生急性放射病的高剂量。约60万以上的应急和恢复工作人员和500万生活在三国污染区的居民绝大多数只受到较低剂量的照射。事故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的总活度为14×1018贝可,欧洲受污染的面积达20多万平方公里。切尔诺贝利事故后两周之内,反应堆附近的松树林中,一些对辐射敏感的当地生态系统,如针叶树和反应堆周围10公里之内的某些小哺乳动物,达到致死剂量,产生致死效应。1988—1989年这些地方的自然环境开始恢复;在随后的2-2.5年内,种群得到了恢复。未发现有关物种的局部种群由于辐照而灭绝的报告,而只观察到一些辐射诱发现象。

此外,2003年建立的切尔诺贝利事故论坛也于2005年9月5日公布了一份长达600页的《切尔诺贝利事故遗留问题——健康、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报告,客观地反映了事故的真实情况,科学地分析了对人类后果的影响,应该指出的是,事故发生后的20年间,绝大多数新闻媒体对这起事故的报告是客观的,但也有少部分为追求轰动效应,进行新闻炒作,作了不实报道。事实表明,诸如“事故死亡3万人、受辐射后变异的老鼠比猪大”之类的说法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对切尔诺贝利事故及其后果应科学地认识,要化消极为积极,变坏事为好事。

三、“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是中国发展核电的一贯方针

1991年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建成投产至今,已有9台核电机组陆续投入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0万千瓦,加上即将建成投运的田湾核电站,核电总装机容量将超过900万千瓦。与此同时,我国在核电技术的研发、核电站设计、设备制造、工程管理、生产管理和核安全监督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和实力。能自主设计建设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也具备了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建设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的能力。另外,我国还把成熟的核电技术成功运用于国际合作,成为少数几个可以出口核电的国家之一。

我国核电从无到有,在探索中前进,不断趋于成熟,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贯彻了“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发展方针是分不开的。我国核电发展充分吸取了国际上核电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注意引进成熟技术和比较先进的核电堆型。在管理方面,建立了国家核安全监督管理体制,建立了核安全许可制度,确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安全标准,实施了现代化的管理,增强国际国内的信心。核电站选址、设计建造和运行的各个环节均严格受控。核电企业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建有完备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采用的沸腾管式石墨沸水堆不同,我国核电站采用压水、重水反应堆,从设计原理、结构到安全措施,在安全上是有保证的。我国核电的安全业绩是值得骄傲的:没有发生过二级或者二级以上的运行事件;工作人员所受到的辐照剂量远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核电站的环境辐射监测数据基本保持在本底水平。核电安全运行的良好业绩,使公众和政府决策部门树立了坚定的信心,为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决策奠定了基础。

四、坚持安全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核电发展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会议指出,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战略,对于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实现能源、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升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和工业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发展核电,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核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继续贯彻“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要努力营造核安全文化氛围,狠抓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营全过程质量管理,进一步强化核安全监督,切实做好核应急准备工作。

积极发展核电,要加强规划,科学论证,统筹安排,促进我国核电技术整体跃升和跨越式发展。要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立足现有基础,推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快核电标准体系的建设,选用成熟、安全、经济、先进的技术方案,并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力争在2015年前后,形成自主设计建造第三代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的能力。中国的核电事业大有可为,也一定会大有作为。

第四篇:从老外鼓掌看安全文化

从老外鼓掌看安全文化

笔者在乘坐某国际航班时发现,每当飞机成功着陆后,飞机上的一些外国乘客都会以鼓掌的形式表示庆祝,同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在一场演唱会或报告会上,观众们的鼓掌表示对演者的喜爱和尊重;在新人加盟一个组织时,组织成员会对新人的到来鼓掌表示友好和欢迎……然而,面对所乘飞机安全着陆而鼓掌,这却是我们未曾预料的,当时飞机上的其他中国乘客可能也是如此感受。

“鼓掌”是一种行为文化。面对飞机安全着陆,外国乘客们用鼓掌的方式庆祝此次飞行旅途平安顺利,用鼓掌的方式与朋友、家人和身边的人相互慰藉,把飞机的着陆并不简单看做是达到目的地,其根本上围绕的是安全,包括自己的安全、别人的安全和飞机的安全,从根本是一种文化,一种安全行为文化的体现。

然而,与老外相比,国人要“沉稳”得多,表现比较含蓄,大家对安全文化的表现相互感染力较弱。现在,许多企业都在宣传和倡导企业文化,目的是将企业所倡导的宗旨和理念塑造成一种文化,慢慢渗透到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中去,使员工自觉接受它、执行它。然而一些企业在文化的宣传和执行上还停留在形象墙、横幅等口号上,比如说,在企业安全文化的塑造上,安全管理部门常常是苦于企业既强调安全很重要,但实际上工作不太好抓。那么,我们从老外们的鼓掌中是否可以得到启示呢?在塑造安全文化时,在一些特定的场合、特定的事情上运用类似的方法形成一种行为文化,切实使大家自觉感受安全与己息息相关,安全不仅是为别人而且是为自己,这样一来是否更为有效呢?

第五篇:安全征文:从6s看安全生产

从“6s管理”看安全生产

“6S管理”由日本企业的5S扩展而来,是现代企业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修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六个方面。6S的本质是一种执行力的企业文化,强调纪律性的文化,不怕困难,想到做到,做到做好,作为基础性的6S工作落实,能为其他管理活动提供优质的管理平台。

“6S管理”有着多方面的目的,但多种目的的延伸之处都与安全生产交汇。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四个方面旨在营造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而实施。将必需物品与非必需品区分开,在岗位上只放置必需物品并将必需物品放于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到的状态,这样将寻找时间降为零,减少在寻找必需品时出现安全事故的几率。将岗位变得无垃圾、无灰尘,干净整洁,将设备保养得锃亮完好,创造一个一尘不染的环境,在舒适的环境下工作,防止员工产生疲惫的精神状态,提高安全警惕意识。尤其是主要以现场工作为主的油田工具公司,如此长远发展下去,库房储存明确,物归原位,工作场地宽敞明亮,通道畅通,地上不会随意摆放不该放置的物品,保证日常工作有条不紊,意外的发生也会减少,当然安全就会有保障。

修养,顾名思义,是指员工的个人品质和素养。员工的修养才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只有公司每一位员工存在遵守规章制度、工作纪律的意识,才能创造一个良好风气的工作场所;只有绝大多数员工对公

司要求付诸行动,个别员工和新人才会抛弃坏的习惯,转而向好的方面发展。在贯彻“6s管理”过程中,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管理规定,例如办公室、更衣室、休息室管理规定等,此类管理规定需要全体员工遵守,而个人素养也在此过程中慢慢提高,安全意识也逐渐增强,只有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才能为以后的安全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为建设国际化一流的能源公司创造条件。

中海油一直贯彻“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而“6s”管理中的“安全”确有其不同之处,此处的安全是一种行为,主要是创造一个员工能安心且健康愉快的工作环境。其深层意义就是指,遵章守纪、防患于未然。只有将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阶段才能最大化的减少伤害,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并积极提出整改措施,是近几年来海油发展一直实施的政策,这与国际化的“6s管理”不谋而合,只有将冰山的底层融化掉,才不会出现可怕的冰尖。

安全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这也就要求“6s管理”从基础做起,落到实处,正照应本安全生产月的主题“安全生产,重在落实”。开展“10分钟6s活动”、制定“6s管理检查表”、实施“生产现场6s活动表“等一些列活动,将”6s管理“落到实处,也就为安全生产做好了铺垫。

安全是公司长远发展永恒的主题,永远都不会改变,因为我们从事的是一个危险性比较大的行业。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安全风险时常存在,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高度的责任感,精力集中,思路明确,时刻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树立“常抓不懈,永不放松”的安全思想,才能把安全生产工作做到位。

下载安全经验分享之从传统文化看安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全经验分享之从传统文化看安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全征文:从6s看安全生产

    从“6s管理”看安全生产 “6S管理”由日本企业的5S扩展而来,是现代企业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修养(SHITSUKE)、......

    从礼仪看传统文化演讲[精选5篇]

    礼仪规则,包含着创造者对礼仪的爱。我国素称”礼仪之邦“,拥有古老的礼仪历史,从而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礼仪规则。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从礼仪看传统文化演讲5篇,下面小编就和......

    从《菜根谭》看现代人与传统文化

    从《菜根谭》看现代人与传统文化 《菜根谭》是一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一本修身之书、智慧之书。它是由明朝的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整理而著成的一本论述人生、修养、处事......

    从过年的传统文化看基督教

    类别:寒假实践报告 学校:院系:数学科学学院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回家过年看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存问题 回家过年,过年回家,2012的这个年过的真是长,足足30多天,也就是时间长,我才......

    从传统文化看荣辱观的养成

    中国人自古注重荣辱问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在古代文献中,有关荣辱观的论述还是很丰富的。 荣辱观,就是怎样看待荣与......

    安全经验分享

    2011年11月7日 安全经验分享 一、进一步开展有害因素辨识与风险控制,保证冬季安全生产 进一步落实“有感领导”,定期到技术服务现场,掌握现场生产情况与员工身体心理状态。针对......

    安全经验分享

    未作风险识别,维护加油机碰坏顾客车辆 1.事件经过: 2007年我在北海小组工作期间,一次进行加油机日常维护中,认为加油机维护时间不长,抱着侥幸心理。未按要求事先做好危险因素识别......

    安全经验分享汇总

    安全经验分享汇总 乙炔瓶管线脱落 一、事件经过: 2010年9月,某施工队进行污水管线切割作业,焊工王某在用焊枪切割管线时,与焊枪相连的乙炔管突然松动脱落,导致泄漏的乙炔在脱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