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三个层面

时间:2019-05-14 07:32: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三个层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三个层面》。

第一篇: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三个层面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三个层面

一个公司中出现的看似简单的管理问题,其背后往往是非常复杂的人力资源问题,而人力资源问题往往牵涉文化、制度与人三个层面。

文化。再优秀的公司在制度上也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管理者再职业化也会带有主观性,不公平的现象无论哪一家公司都绝对存在,员工的抱怨更难以避免。但优秀的公司一般有强大的文化,借助文化的力量增强公司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员工愿为大“家”做出适度的个人让步乃至“牺牲”。文化建设是公司领导层的核心任务。

制度。优秀公司并不片面夸大文化的作用,深圳华为公司这样理解:提倡学雷锋,但决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一家公司应通过制度和程序的设计与优化,确保高绩效者获得高待遇。面对员工抱怨时,请思考一下,公司的薪资制度是否不甚合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制度、程序就是管理者的“利器”。公司人力资源部主要承担制度建设的责任。

人。文化与制度固然重要,问题是面对既定的文化与制度,管理者做什么与怎么做?管理者最紧要的是,用心做做“人”的文章,这里面就包含着领导艺术成分。相同岗位的员工拿相同的待遇,却经常性地担负不同数量和难度的任务,那些自感负荷大的员工就会感到管理者不公正,由此滋生不满情绪。但如果管理者原本是想培养某个关键员工,并已通过沟通示意给该员工,即使面对更大压力,想必这个员工也不会有什么抱怨。

诊断此类问题的思路:管理者分配工作任务的程序是否公开、公正?是否向员工解释清楚工作分配的理由?是否考虑了员工的素质和需求特点?是否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给成就欲望强的员工委以重任,给有培养潜力的员工加大工作压力,给有特定专长和兴趣的员工安排对应的工作,并与员工面对面的充分沟通,这就是管理者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当然,公司方面还应着重加强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制度建设。

第二篇: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三个层面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三个层面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其管理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业绩,因而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诊断,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为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提供一个参考思路。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诊断一般应包含三个层面:人力资源层面、人力资源管理层面和人力资源效率层面,以下将对这三个层面的诊断内容和诊断方法进行介绍。

首先是人力资源层面的诊断,主要是针对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具体可从数量、流动性与结构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一、人力资源数量分析

针对人力资源最基本的分析,主要是统计期内(一般为经营),期初人数、期末人数与平均人数。

期初人数一般是统计期初人数,期末人数为统计期末人数,平均人数的计算可分为:

月平均人数= 报告期内每天实有人数之和÷报告期月日数 或:=(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季平均人数=(季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3>>

年平均人数=(年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2 或:=(年内各季平均人数之和)÷4 >>

二、人力资源流动性分析

主要的分析指标有人力资源流动率、人力资源离职率等。

1.人力资源流动率是指统计期内流动(流入、流出)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重点考察员工稳定性,由于人力资源流动直接影响到组织的稳定和员工的工作情绪,必须加以严格控制。若流动率过大,一般表明人事不稳定,劳资关系存在较严重的问题,而且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以及增加企业挑选,培训新进人员的成本。若流动率过小,又不利于企业的新陈代谢,保持企业的活力。但一般蓝领员工的流动率可以大一些,白领员工的流动率要小一些为好。流动率的计算公式是:

流动率=(报告期内流入人数+流出人数)÷报告期内员工平均人数>>

2.人力资源离职率指统计期内离职总人数与统计期平均人数的比例。离职率可用来测量人力资源的稳定程度。离职率常以月、季度为单位,如果以为单位,就要考虑季节与周期变动等影响因素。一般情况下,合理的离职率应低于8%。离职率的计算公式是:>> 离职率=离职总人数÷统计期平均人数×100%

=(辞职人数+辞退人数+合同到期不再续签人数)÷统计期平均人数×100%

三、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人力资源结构分析,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岗位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技术等级结构等方面的统计分析。

1.岗位结构,是对各岗位类别所占比例的统计,一般而言,企业的岗位类别可分为五大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市场人员、生产人员和服务人员(后勤人员),管理人员又包含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研发管理、工艺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以及其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又包含研发人员、工程人员、测试人员、质检人员、工艺人员,市场人员包括销售人员、营销人员、市场技术支持人员;生产人员包括基本生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工人;后勤人员指招待员、清洁工、司机等。

2.学历结构,是对各学历所占比例的统计。

3.年龄结构,是对各年龄段所占比例的统计。年龄段划分一般为25岁以下、26岁-35岁、36岁-45岁、45岁以上四个区间。对年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判断组织人员是否年轻化还是日趋老化,组织人员的稳定性和创造性,组织人员吸收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组织人员工作的体能负荷和工作职位或职务的性质与年龄大小的可能的匹配要求。以上四项反应情况,均将影响组织内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组织效能。企业的员工理想的年龄分配,应呈三角形金字塔为宜。顶端代表45岁以上的高龄员工;中间部位次多,代表36岁-45岁的中龄员工;而底部位人数最多,代表20岁-35岁的低龄员工。

4.专业结构,是对员工所学专业进行的统计。

除以上结构分析外,还可进行如技术等级结构、职称结构等的分析。

一般而言,单一的统计某项结构往往不能充分说明问题,所以一般在进行人力资源结构分析时,需要将几个维度相结合进行分析,如可针对管理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及专业结构进行统计分析,针对技术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及技术等级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等。以上是企业人力资源诊断的主要内容,而诊断的主要方法是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人力资源诊断对于企业人事资料要求较高,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加强人事档案的更新维护,以便在进行人力资源分析时有资料可查。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第二个层面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诊断,具体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岗位管理、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

一、人力资源规划诊断

二、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企业战略,通过对人力资源规划分析,明确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员工队伍规划)及所需制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人力资源规划诊断主要应包含的内容是:1.分析企业是否进行了人力资源规划;2.员工队伍规划方面的诊断;3.关键人员规划方面的诊断;4.人力资源管理改进规划方面的诊断。

1.人力资源规划职能诊断。许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基础人事阶段,因而人力资源规划职能缺失,并且人力资源部本身就不具备人力资源规划能力;同时,人力资源规划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因为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是公司战略,所以人力资源规划工作需在公司战略目标清晰的基础上来开展。

2.员工队伍规划诊断。所谓员工队伍规划,主要是对员工数量、结构、员工费用、员工技能及员工流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方法前文已做阐述。

3.关键人员规划诊断。关键人员的判断,需将员工根据工作难度和重要性进行分类,对企业来说相对重要,且其工作难度较大的岗位即为关键人员。关键人员规划诊断,就是要分析企业是否明确哪些人员为关键人员,以及是否进行了关键人员队伍规划。

4.人力资源管理改进规划诊断。人力资源管理改进规划诊断。主要是分析企业是否根据员工队伍的规划与关键人员规划,提出了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改进计划。

二、岗位管理诊断

岗位管理方面的诊断,主要诊断的内容包括工作分析方法、岗位职责描述、工作环境与时间、工作联系及任职资格等方面。

1.工作分析方法。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一般而言,工作分析需要通过访谈或问卷调查的方法,在了解部门职责的基础上,对该岗位工作内容与工作流程进行分析,掌握该岗位的工作信息与任职资格方面的要求。而很多企业所开展的工作分析,往往是人力资源部组织各部门自行填写,而各部门则应付了事,只是对工作职责进行简单描述,没有采用系统、规范的工作分析方法,因而工作分析的结果无法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各方面。

2.岗位职责描述。岗位职责描述要求做到清晰、明确。而很多企业所做的岗位职责描述往往不清晰,或是缺乏针对性,不同岗位的职责描述接近,这不利于员工工作开展,同时对新入职员工缺乏指导性。

3.工作环境与时间。工作环境与时间一般是针对制造行业而言的,由于某些岗位的工作环境相对恶劣,如高温、低温、接触有毒气体等,这对于员工岗位评估有直接影响,所以对工作环境与时间界定清楚,便于员工理解该岗位工作性质。许多企业往往没有描述工作环境和时间,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时,可能缺乏针对性。

4.工作联系。一般包括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对该岗位内外部工作联系进行描述,便于了解该工作主要接触的部门或外部单位,以便掌握该岗位是否需要经常沟通,对沟通能力方面的要求。不对工作联系进行描述,将造成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无法了解该岗位是否经常需要进行沟通,在界定任职资格方面则缺少依据。

5.任职资格。任职资格的确定,需要根据该岗位工作职责与任务,了解该岗位在工作经验、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很多企业所制定的任职资格,是在未对工作职责与任务清晰描述的基础所做的,因而往往是按照固定的模式撰写,而非具体根据该岗位要求所做的有针对性的分析。

三、招聘与选拔诊断

招聘与选拔诊断,主要诊断的内容包括招聘制度、招聘方法、招聘渠道、内部选拔等方面。

1.招聘制度。对招聘制度方面的诊断,主要是对是否建立了招聘制度,是否有明确的招聘流程,招聘过程中各相关人员职责是否进行了具体规定,以及招聘制度是否得到了严格执行等方面进行分析。许多企业往往存在尽管建立了招聘制度,但是没有按照制度严格执行,经常出现照顾亲戚朋友的现象。

2.招聘方法。招聘作为企业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人才体系建设的关键过程。对招聘方法的诊断,主要是分析企业负责招聘的人员是否根据岗位要求制定了相应的招聘标准,并掌握了专业的人才选拔方法。许多企业都存在招聘标准不够清晰,并且负责招聘的人员又缺乏专业性,常常是通过个人的经验进行招聘,之后又发现招来的员工不符合需要,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

3.招聘渠道。对招聘渠道方面的诊断,主要是分析企业是否通过多渠道招聘,还是单一渠道或是不对招聘渠道进行调整。因为招聘渠道决定了人才的来源,企业如果持续采用相同的招聘渠道,则容易造成人才同质化,影响了多元化人才的引进。

4.内部选拔。对内部选拔方面的诊断,主要是分析企业是否建立了明确的内部选拔机制,内部选拔的公平性以及内部选拔是否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等方面。有些企业往往存在对内部人员不信任,盲目地引进往来人才,这样则容易造成员工对未来发展缺乏信心;有些企业则在岗位空缺时,由领导安排接任人员,引发员工的不满和不公平感受。

四、培训与发展诊断

培训与发展诊断,主要诊断的内容包括培训规划、培训管理、培训课程、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

1.培训规划。培训规划,是指根据公司战略对员工能力的要求,明确培训的目的与目标,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以达到员工能力的提升。对培训规划方面的诊断,主要包括是否制定了培训规划、培训规划制定的依据以及培训规划的内容是否合理等方面。许多企业培训体系的建设,往往只有零散的培训项目与简单的培训管理制度,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规划;或是虽有培训规划,但是并非基于公司战略,未对员工能力状况进行分析后进行规划,只是制定了3-5年的培训课程,表明企业缺乏对培训的战略认识,没有将培训与战略实施联系起来。

2.培训管理。培训管理,包括培训运作管理、培训资源管理与培训管理制度,对培训管理的诊断也包含这三个方面。

(1)培训运作管理诊断,主要分析如何开展培训需求分析、是否制定了有效的培训计划、培训实施组织及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有些企业未作培训需求分析即制定培训课程;或是虽有培训需求分析,但缺乏科学性,如只是根据岗位职责来确定培训课程,而没有根据员工绩效评估及能力差距等方面来进行的分析,导致员工不认同培训内容,或是对培训缺乏兴趣。由于没有进行有效的培训规划,必然会造成培训计划的有效性不足;另有些企业培训计划的制定,往往是由人力资源部培训管理人员“编制”出来的,没有与各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培训实施组织的成功,需要做好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否则必然失败。培训效果评估方面,许多企业评估方法不正确,只是对讲师进行简单打分,而不是对培训课程效果、培训知识运用效果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因而造成评估流于形式,未发挥真正作用。

(2)培训资源管理诊断。培训资源包括培训师资、培训课程、培训设备与培训费用。培训师资诊断,主要是分析企业是否建立了内部讲师培训机制及外部讲师选择、评估机制。

(3)培训管理制度诊断。系统化的培训制度应包含培训讲师管理制度、课程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费用管理制度等各方面制度,培训管理制度的诊断则是对是否建立了这些制度,以及制度是否清晰、规范、明确。

3.培训课程。对培训课程的诊断,主要是分析培训课程的开发、课程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以及课程的系统性与前瞻性等方面。培训课程开发,是基于培训需求分析,未进行有效的需求分析,所开发的课程必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建立课程数据库,便于管理与查询,因

而是否建立了课程数据库,也是对企业培训课程管理情况的评估因素。课程的系统性与前瞻性,则是分析企业所建立的课程是否根据不同要求进行了分类,如根据企业核心能力要求建立核心能力类课程,根据对管理能力要求建立管理类课程,根据岗位专业要求建立专业类课程。

4.职业生涯管理。对职业生涯管理方面的诊断,主要是分析企业是否根据不同职类的员工设计了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是否为员工设计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队员工激励的效果等方面。

五、薪酬管理诊断

薪酬管理诊断,主要诊断的内容包括薪酬体系设计方法、薪酬管理制度、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发放等方面。

1.薪酬体系设计方法。对薪酬体系设计方法的诊断,主要是分析企业是如何进行薪酬体系设计的,是否进行了岗位评估。一般而言,薪酬设计,应该针对不同岗位在企业的相对价值给予相应的薪酬。所以,是否进行了岗位评估,是评价薪酬体系设计方法科学性的关键。此外,如果进行了岗位评估,还应对评估因素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以了解评估是否公平合理。

2.薪酬制度。对薪酬管理制度的诊断,主要是分析企业是否建立了明确的薪酬管理制度,是否对员工入职薪酬的确立、薪酬调整等方面进行了规定。薪酬制度是企业员工较为关心的制度之一,许多企业所制定的薪酬管理制度,往往不够清晰,导致员工对薪酬如何计算,薪酬如何调整不明确,造成薪酬的激励性降低。

3.薪酬水平。对薪酬水平的诊断,主要是对薪酬的外部竞争性、内部公平性以及自我公平性等方面进行判断。薪酬外部竞争性,需要结合对行业内其他企业、或是本地区规模相似企业薪酬水平进行调查;内部公平性则是了解是否根据岗位价值制定了不同水平的薪酬,自我公平性则是是否根据员工绩效表现给予了相应的奖励。

4.薪酬结构。对薪酬结构的诊断,主要是分析不同类型岗位薪酬结构与比例,一般而言,薪酬结构应包含固定与浮动两部分,而不同类型的岗位,由于工作性质不一样,因而薪酬结构比例理应不同。如销售类岗位,为了加大对任职人员的激励性,其浮动部分比例应增大;而行政类岗位,由于浮动工资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不大,因而其浮动部分比例不应太大。

5.薪酬发放。对薪酬发放的诊断,一般是对奖金的发放方式的分析,有些企业对在奖金发放方面采取发放方式,由于激励是有时效性的,奖金发放如果不及时,可能会使激励效果大打折扣,因而合理的薪酬发放也是影响激励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六、绩效管理诊断

绩效管理诊断,主要诊断的内容包括绩效管理思想、绩效管理制度、绩效指标、绩效目标与评估标准等方面。

1.绩效管理思想。对绩效管理思想的诊断,主要分析企业对绩效管理的认识。许多企业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大部分只是停留在绩效考核上,即只是对员工设立了绩效计划,当绩效考核期结束后对员工业绩进行评价。绩效管理不仅要了解员工工作结果,还应对员工的工作过程进行监控,即过程管理,在设立了绩效计划后,管理人员应对员工的绩效计划实施过

程进行监控,并保持与员工的沟通,及时给员工以指导,从而帮助员工提升绩效,在考核结束后,还应给出绩效改进意见。

2.绩效管理制度。对绩效管理制度的诊断,主要是分析企业是否明确了绩效管理组织者、绩效管理对象、绩效管理过程设计是否明确,绩效周期设计是否合理、绩效结果的应用是否有效等。绩效管理组织,需要明确各方职责,谁组织、谁参与、谁决策;绩效管理对象,分析考核是否包含部门绩效与员工绩效;绩效管理过程,需分析绩效管理各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否清晰、明确;绩效周期设计,需分析考核频率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起到及时监控的作用;绩效结果应用,需分析绩效管理对员工的激励效果。

3.绩效指标、绩效目标与评估标准。对绩效指标、绩效目标与评估标准的诊断,主要是分析企业绩效指标的来源、绩效指标的合理性、绩效目标是否可实现,评估标准是否合理等方面。绩效指标的来源,需分析企业绩效体系设计思想,一般而言,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思想不同,绩效指标则不同,如果是基于战略来设计绩效指标,则应该先明确公司层面的绩效指标,再分解到部门,然后分解到岗位;而很多企业所设计的绩效指标,一般是根据岗位职责,因而缺乏与公司战略的结合。绩效目标的设立,需了解绩效目标的设立方法,有些企业在设立绩效目标方面,未进行历史数据分析,而是盲目设立,造成目标的不可实现,从而影响对员工的激励效果。评估标准,需分析评估标准的量化或可描述性,有些企业没有设计明确的评估标准,导致评估缺乏依据,无法量化,因而造成员工对评估的公平性提出质疑。

以上是笔者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诊断主要内容的建议,许多内容未展开分析,且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只是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基本框架。

第三篇: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三个问题及解决办法

本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在行业中面临的问题

我们保定市天择汽车销售有限服务公司是一家上海大众4S店,本公司有大量的销售人员、维修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目前全国有六至七千家4S店,北京有405左右,并且每年以1.5%的数量递增,而保定市现在已有70余家汽车销售公司,其中上海大众销售公司有两家,可见公司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伴随激烈的竞争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留住人才是人力资源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目前本公司招聘的人员有一大部分是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公司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一个新员工,但公司内部经过几年培养出的销售精英,可能会被其他竞争对手挖角,甚至一些经验丰富的销售人员了解整个汽车销售操作的过程,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关系,并清楚汽车销售的利润区间后,往往选择辞职后成为二级经销商,这样公司不仅没有留住人才,反而又多了一些竞争对手。另外,2008年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赋予了劳动者更多的权利,这就增加了劳动者的流动,而公司也不能再通过合同约束劳动者,对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来说,留住人才也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还有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对公司的期望过高,这就导致他们在企业任职时间不长就会离开,这都对企业造成了很大损失。

二、用工风险大且成本也增高

2008年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减少了员工辞职的限制,这就使员工突然离职的可能性增加,而本公司有很多销售与汽修人员,这两种人员的流动率更高,人员流动的现象在本企业更明显。而与“新劳动合同法”配套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加重了公司的举证义务,公司用工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违规现象,并面临劳动仲裁败诉的风险。“新劳动合同法”在赋予了劳动者更多权利的同时也要求企业承担更多的责任,因此企业在违反了相关规定时,要面临更大的惩罚,同时人员的频繁流动也会导致企业的用工成本大大增加。

三、对企业的绩效考评体系有更高的要求

在许多企业,绩效考评体系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只是一个形式,绩效考评并没有发挥其本应发挥的作用,绩效考评只能流于形式,本公司也不例外。同时,公司若将与绩效很差的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也不再像“新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前那样简单,“新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变更劳动合同都做出来严格的规定,用人单位若要以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为由来解除或变更劳动合同,那么用人单位负责举证,所以企业对不能胜任工作的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需要举证证明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胜任工作”, 负有三次举证义务。这同样要求企业的绩效考核评价系统有充足的证据说明员工“不能胜任工作”, 且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后, “仍不能胜任工作”。于是,对企业绩效考评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那些绩效不佳的员工。

解决方案

解决以上三个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工作分析的工作来说。企业应该把现有的职务描述书重新审查一遍,在考虑解决绩效、招聘和薪酬这三个问题的前提下,对那些企业现在已经不存在的岗位或不再符合企业现实情况的岗位的职务描述书做一下处理并编写新的职务描述书,并在投入试用证实可行之后再正式使用,确保新的职务描述书科学合理,新的职务描述书应该处于动态维护的状态,企业应该随时根据企业发展重点修改

职务描述书。

二、从招聘上来说,一方面企业在招聘时要做好招聘前的准备工作,要严格依据职务描述书来招聘员工,确保应聘进企业的员工是有能力并且能胜任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在招聘时要关注应聘者的受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因素,来判断其是否会长期留住企业,减少员工离职的隐患。

三、从绩效管理来解决。为解决以上问题,企业应建立新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体系的设计要依据职务描述书,设计合理的可量化的指标,并且要明确指标所占权重,使员工的绩效得到真实具体的反映,并成为员工行为是否符合绩效标准的有利佐证,这样在劳动争议中企业才能提出更可靠的证据。至于考核方式,利用许多表现性评价技术如行为锚定法和行为观察量表法通过直接为考评者提供具体的行为等级和考评标准的量表,为考评者建立一个统一的考评标准, 它们不仅有利于管理者有效的对员工做出客观价, 还有利于引导和开发员工的行为,一套科学合理的表现性评价技术体系更容易获得法律的支持和认可。并且要保证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应对考评者进行绩效考核培训,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应当建立一种允许员工对他们认为的不公正的评价结果做出申诉的系统,企业应该对员工本人的评价予以采纳参考。当然,企业应该对绩效较差的人员做出绩效反馈,对他们进行绩效面谈,帮助员工提高绩效,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避免企业和员工关系恶化。

四、从薪酬方面解决。应当绩效引导薪酬,以增加员工的公平感。但又应该拉开薪酬差距。对管理层实施年薪制、股权激励、特定福利待遇等待遇来留住高层管理人员,同时薪酬分配向关键、重要岗位和高素质、高技能、高贡献人员倾斜、要以岗位评价、能力评估、创新力评估等为基础, 合理拉开薪酬差距,把物质奖励与非物质奖励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员工的需求给予不同的激励方式。并强调工作的内在报酬,使员工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信任感、责任感等。员工在工作中得到满足就会减少员工的流动率,留住人才。同时还要常做薪酬调查,了解同行的薪酬,给予员工具有竞争力的薪酬。

五、建立合理的培训制度和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给员工合适的培训学习的机会,同时为每个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设计,让员工明白在企业内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员工便会在岗位上更积极努力的工作,并留在企业。

六、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与完善。企业应该根据“新劳动合同法”建立与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要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建立合理的用工制度,企业的一切工作流程要有章可循,这样更便于管理。管理层还要积极推进企业的每项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与此同时,企业要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建立和人才保持沟通的机制,尊重人才,重视人才,在企业内部广开言路,管理人员应对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做出回应,让员工有归属感。企业还应该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工作环境、工作状态、给人需求等,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企业的决策也要有企业员工代表参与,这样可以增加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相信有了上述的几个解决措施能够比较好的解决这三个问题。

第四篇: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一)

第一章 绪论

一、人力资源的含义及特点?P

3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P

4三、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及功能?P7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领域分别是:工作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规划,招募与甄选,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薪资结构、奖金与福利。

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产业模式、投资模式、参与模式、高灵活性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发展阶段:

1、初级阶段:以劳动关系改善和劳动效率提高为中心

2、人事管理阶段:以工作为中心

3、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与工作的相互适应

4、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

人力资源战略的类型:累积型、效用型、协助型三种。

四、人力资源战略的特征?3点P17

五、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类型:整体性(这是人力资源战略制定的首选方法)、双向型、独立性。

六、试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P

21人力资源管理者所应具备能力:经营能力、专业技术知识与能力、变革管理能力、综合能力。

组织目标的达成以及组织战略的实现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最终目标。为了实现组织战略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可以划分为:获取、整合、保持、开发、控制与调整。

第二章 工作分析

现代工作分析思想起源于美国。

早期的工作分析主要是对工作信息进行定性描述。

一、什么是工作分析?如何理解工作分析的定义?3点 P36

二、工作分析的意义?5点 P37

三、工作分析的原则?6点 P39

一般来说,收集工作信息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问卷法、写实法、访谈法、参与法等。

1、观察法是工作分析中最简单的方法,运用观察法时需注意几个原则(稳定原则、信任原则、隐蔽原则、详尽原则、代表性原则、沟通原则)

2、访谈的主要内容涉及工作设置目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与范围以及任职者所负的责任。运用时把握的原则(尊重原则、互动原则、倾听原则)及访谈法的优点及缺占?P463、问卷法从内容上划分为:职位和人员,从形式上划分:开放式和封闭式,在开放式问卷中,任职者可以自由回答所提的问题,比如:“请简要叙述你的主要工作任务”

4、写实法是主要通过对实际工作内容与过程的如实记录,达到工作分析目的的一种方法,它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工作日志法和主管人员分析法

四、工作分析流程包括哪些程序?6点P47(准备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7点收集信息阶段包括的内容?4点P48分析阶段是整个工作分析过程的核心部分 包括哪些?4点)

五、在编制工作说明书时应注意的问题?3点P56

工作规范是工作人员为完成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术、能力及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的书面说明。工作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传统的工作分析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及工作丰富化等理论可以满足环境的变化要求以及员工的需求。

工作丰富化是对工作内容和责任层次的根本改变,旨在向工作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工作。

第三章 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所有活动的基础和起点。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及人力资源规划狭义包含的三个含义? P69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6点P70

三、人力资源规划应解决的基本问题? 4点P7

1四、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5点 P7

2人力资源规划分长期、中期、短期,一般长期是5—10年,短期是1—3年,中期介于前者之间。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划分两个层次:总体规划和具体规划

五、具体规划包括哪些方面?6点 P7

5岗位职务规划包括组织的结构设计、职位设置、职位描述和任职资格要求等内容,旨在解决组织定岗定编的问题。

六、人员配置规划包括哪些内容? 5点P7

5七、制定人办资源规划的原则?4点 P76

人力资源规划的流程:分析阶段、制定阶段、评估阶段。

人力资源规划的第一步就是分析组织的内外部环境

人力资源规划评估阶段主要是对整个人力资源规划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八、影响组织人力资源需求的因素?3点 P80

组织的战略目标规划是影响人力资源需求最重要的因素。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分为现实人力资源需求、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和未来流失人力资源预测。

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方法:德尔菲法、经验判断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散点分析法、回归预测法、计算机预测法

影响人力资源供给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地区性因素和全国性因素。

在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供给时,首先要明确的是组织内部人员的特征。

九、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的常用方法?3点 P87

一般而言,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是由组织中的人力资源专家来使用的。

十、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整个过程包括哪些步骤?5点P9

5十一、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包括哪些内容?3点P9

5十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功能?4点P97

十三、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时应注意的事项?5点P98

十四、弹性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P100

弹性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是明确界定组织的核心竞争优势。

十五、弹性人力资源规划应做好的工作?4点 P100

第四章 人员招募、甄选与录用

一、人员招募的含义?P10

5二、如何提高招募的有效性?(1、吸引足够多的求职者

2、选择适宜的招募渠道

3、组建一支称职的招募队伍)

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是招募团队成员应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

三、人员招募的基本流程?(1、对空缺职位进行职位分析

2、确定基本的招募方案

3、拟定招募简章,发布招募信息)

四、一般优秀的招募简章应具备什么基本特征?4点P11

4人员招募的渠道包括企业外部招募和内部招募两类。

五、内部招募的优缺点及需具备的条件?(简述)P12

3六、企业在实施招募广告时需要注意什么?5点 P116

七、借助猎头公司招募时应坚持的原则?6点P12

2八、人员甄选的含义?P12

4一般来讲,甄要回答三个问题:

1、应聘者能做什么?

2、应聘者愿意做什么?

3、应聘者是否合适?成就测试是对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一个基本的检测。

九、提高面试质量,面试人员要做好哪些工作?7点 P129

十、当侯选人的素质差不多时,怎样做出录用决策?6点P137

第五章 人员测评方法

一、人员测评的含义?P1

43二、人员测评的功能和作用?P147

人员测评的基本原理包括测评的理论基础和测评工具的测量指标两项基本内容。

人员测评得以实施的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而某些差异特征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测量性。

三、测评过程的主要衡量指标?(1、误差: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种

2、信度:包括复本信度、重测信度、评分者信度

3、效度

4、效度与信度的比较

5、项目分析

6、常模)

根据测评目的和用途不同把测评分为选拔性测评、配置性测评、开发性测评、诊断性测评和鉴定性测评

四、选拔性测评的特点及基本原则?P154(选拔性测评以选拔优秀人员为目的)

五、诊断性测评的特点?4点P55(诊断性测评是以了解素质现状为目的测评)

六、鉴定性测评的主要特点及基本原则?P156

七、测评内容的筛选应注意的原则?(相关原则、明确原则、科学原则、独立原则、实用原则)

测评内容、测评要素、测评指标和评分标准共同构成了测评的指标体系。

测评标准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依据测评内容与测评目的而形成测评指标体系,另一种是通过对测评客体外延进行比较而形成的标准。

八、人员测评的常用工具?(1、标准化纸笔测试:这是一种最古老而又基本的测试法

2、面试:基本类型:非结构化面试、结构化面试

3、情境面试

4、行为描述面试

5、系列式面试

6、小组面试

7、压力面试

8、计算机辅助面试

9、一些有关面试的建议)

九、常用的情景模拟测验有哪几种?4点 P17

3第六章 绩效考核与管理

一、绩效及绩效考核的含义?P18

1二、绩效管理的含义?P18

2三、绩效管理强调的几个方面?3点P18

3四、绩效考核的目的、功能和原则?P18

3绩效考核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绩效改进。

绩效考核流程:计划、实施、应用。

五、绩效标准设定的注意事项及绩效计划应包括的内容?P188

所有的沟通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方式: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绩效反馈最主要的方式是绩效面谈。

在制定绩效改进计划时应该注意:切合实际、时间约束、具体明确。

六、绩效考核方法:

1、图表评定法(是考核绩效中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工具)

2、交替排序法(根据某些工作绩效评价要素将员工由最好到最坏加以分等)

3、配对比较法(每一位员工按照所有的评价要素与其他员工进行两两经较)

4、强制分布法(强制分布法按照公司管理者想要达到的员工分布曲线效果进行评定,即事先确定员工在每一个绩效等级上所占的比例)

5、关键事件法(是管理者在绩效实施阶段,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和结果的观察,记录下每位员工表现出来的非同寻常的良好行为或非同寻常的不良行为或事故,以此作为对员工考核的依据),简述关键事件法的优点?3点P2046、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简述建立行为锚定等级评定表的步骤?5点P20

4七、组织行为修正法的组成部分有哪些?4点 P206

绩效考核模式的新趋势包括:360度反馈评价和平衡记分卡(平衡记分卡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指标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现组织的战略轨迹,实现绩效考核—绩效改进以及战略实施---战略修正的目标。

八、360度反馈评价的潜在作用有哪些?12点P207

九、考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P210

十、绩效面谈的目的?3点P21

4十一、绩效面谈的主要类型?(1、以制定开发计划为目的的绩效面谈

2、以维持现有绩效为目的的绩效面谈

3、以绩效改善计划为目的的绩效面谈)

十二、要使员工对工作绩效面谈满意,主持面谈的管理人员应注意哪些问题?4点P217

绩效管理效果评估:信度、效度、可接受度、完备性。

第七章薪酬管理

一、薪醉的含义?P226

吸纳、维系、激励优秀员工是现代薪酬制度设计的战略性目标。

二、薪酬的作用及原则?P226

影响一个组织薪酬体系设计的因素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战略、职位、资质、绩效、市场五种因素。

三、薪酬调查的含义?P23

4四、薪酬调查之前要先考虑的问题及薪酬调查的目的?P23

4衡量工作价值的典型方法是工作评价。工作评价的基本目的在于:消除由于不合理的工资支付结构造成的内部不公平的支付状况。工作评价一般包括两个内容:

1、薪酬要素

2、根据这些薪酬要素对组织的重要性程度确定其权重分配方案。

五、工作评价的方法包括哪些?4点P238

六、工作评价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P2

42薪酬模式分别是:职位工资制、技能工资制、绩效工资制和主要针对操作性工人所实施的计时工资制、计件工资制。

整体薪酬激励计划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节约成本为基础,二是以分享利润为基础

七、整体薪酬激励计划包括:

1、斯坎伦计划:是组织对员工在成本降低方面做出贡献进行奖励的激励计划,它强调员工的权利。它有四项基本的原则:一致性、能力、参与制、公平性。

2、拉克计划:它的基本假设是:工人的工资总额保持在工业生产总值的一个固定水平上。

3、收益分享计划

4、利润分享计划:必须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员工分享利润的比例、分配方式和支付形式。

5、员工持股计划

6、股票期权计划

7、其他:风险工资计划、平衡记分卡。

八、利润分享计划的优缺点?P25

5第八章 员工培训

一、培训的含义?P26

4员工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职业技能和职业品质,职业品质方面主要包括:职业态度、责任感、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这些必须和本企业的文化相符合。

培训的种类: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离岗培训、员工业余自学四种类型。

二、在岗培训的步骤?5点P268

三种有关学习的理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榜样的影响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榜样对个体的影响包括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务复制过程,强化过程。

员工培训的基本程序:

1、培训需求分析,确定企业绩效方面的偏差是否可以通过培训得以矫正

2、制定培训计划

3、设计培训课程

4、培训效果评估。

三、绩效分析包括的几个步骤?4点P27

5四、培训课设计的九要素及注意事项?P278

对培训效果可以从:反应、学习、行为、成果几个指标进行评估。

培训的方法:讲授法(培训中最普遍、最常见的方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研讨法。

第九章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

一、职业生涯的含义?P29

4职业生涯由行为和态度两方面组成。职业生涯管理主要是指对职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

二、职业选择的含义?P296

帕森斯的人与职业相匹配的理论。霍兰德的人业互择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反映和延伸。

三、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阶段:

1、成长阶段(从出生到14岁)

2、探索阶段(15岁到24岁)

3、确立阶段(25岁到44岁):这是大多数人职业生涯中的核心部分。

4、维持阶段(45岁到65岁)

5、下降阶段。

第十章 员工福利

一、员工福利的含义?P31

5员工福利发展的三个阶段:早期发展阶段,成熟发展阶段和综合发展阶段。

员工福利的特点:集体性、均等性、补充性、有限性、补偿性、差别性。

员工福利的类型:

1、以给付方式可划分为货币型福利、实物型福利及服务型福利

2、以员工福利发挥的功能为依据,可分为劳动条件福利,生活条件福利和人际关系福利。

3、以福利制度是否具有强制性,可分为强制性福利和自愿性福利。强制性福利又分为: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和休假制度。

医疗保险基本原则和覆盖范围:坚持“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

二、员工福利的作用?4点 P32

5三、员工福利计划的含义?P326

福利成本的负担:一是完全由企业负担,二是企业和员工共同负担,三是完全由员工负担。

四、员工福利管理的含义?P329

五、员工福利管理的基本目标及原则?P330

六、弹性福利计划的含义?P33

5弹性福利类型:附加型弹性福利类型、核心加选择型弹性福利、弹性支用账户、福利“套餐”。

七、弹性福利计划的优缺点?P337

第十一章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一、企业文化的含义?P346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8点P346

三、企业文化的形式?12点P348

企业文化的功能:一是对企业外环境的影响、二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

四、简述企业文化的营建?3点P3

54五、营建企业文化应遵循的原则?7点P356

企业文化的维系与传承可分为对内和对外两方面。

六、简述企业文化变革的步骤?7点P367

七、企业文化变革的方式?7点 P37

1第十二章人力资源成本管理

一、人力资本的含义?P378

二、试述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区别?6点P379

三、如何理解人力资源成本的含义?P38

2人力资源成本的分类:

1、按发生的时间特性: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

2、按是否实际发生:实支成本和机会成本

3、接是否能直接分清归属: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4、按是否可以控制: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四、试述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P38

4五、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方法?3点 P389

六、加强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意义及有效措施?P391

第五篇: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摘要:现代管理学认为,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四大资源,而人力资源又是企业四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本文将从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再探究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从而达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目的,最终帮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 人力资源 管理

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指企业采用制度化、法律化以及科学化的手段与方法,做好企业人力资源在量与质综合的管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也日趋重要。作为企业来说,人力资源不仅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无形资产,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因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建立适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1.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机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源泉。

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企业根据发展战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和创造性,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其核心和要义体现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力图实现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健全和实施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机制,企业可以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自主权,引进需要的人,淘汰富余的人,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灵活竞争机制,搞活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让优秀人才有用武之地,让他们能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为企业和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2.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机制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优秀人才已经成为市场竞争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源在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企业竞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角度,人力资源都是最活跃的、最有创造力的因素。人才就是效率,人才就是财富。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经营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有了良好的人力资源机制和制度,才能凝聚全体员工,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而不懈奋斗。

3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机制是实现发展战略的根本动力。

现代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在完善组织架构和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之后,起决定作用的就是要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制度和机制。在企业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两者的关系中,发展战略决定了人力资源政策;反过来,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又对发展战略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有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制度和运行机制,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决策才不会失误;有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制度和运行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发挥创造力,从事研究与开发;有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制度,才能激发全体员工为实现发展战略而不懈奋斗,最终确保发展战略有效贯彻落实,实现预期发展目标。

二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问题

我国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也存在一些与新形势需求不相适应方面。目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

当前部分企业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思想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制定政策条文,以政策代替人力资源管理,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市场化的管理方式,因而把人当成一种被动的“物”来管理,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种能动的、具有开发潜力的资源,没有把它提升到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进行规划、配置、开发和利用。目前企业人事部门的工作,仍停留在人事档案管理、工资和劳保福利等事务性管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理上。这种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使得许多单位至今没有建立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平台,没有按照地勘单位发展战略的需要,将员工包括管理层作统一的规划,更未制定出有效的员工聘用、人才引进、绩效评估、激励等措施,使人力资源的潜能难以开发,经济效益难以显现,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严重脱节。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仍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其职能多为工资分配方案的制定和人员调配、晋升、培训等,很难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相比,缺乏企业人员规划机制,职工自身素质不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人才得不到发掘,企业的兴衰多系于主要领导人身上,而且工资更多的追求公平原则,使激励作用无从发挥。

3缺乏长期而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目前,大多数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评估主要是基于企业既定目标下员工对工作的服从和完成任务的效率,因而以职务晋升、岗位差异为基础的奖励手段作为对员工的主要激励方式。由于绩效评估的单

一、不完备,使企业难以依据科学的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强,不利于其在企业中发挥更大的潜能。而配套的约束机制尚未完善,使企业留不住人才,也造成了企业的人才损失。

4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缺乏有效机制。

由于企业存在流动分散、点多面广的工作特点,加上员工培训的效果又不是立竿见影,有的单位的管理者往往把员工培训看成是企业成本的增加,对员工培训重视不够,没有建立适合本单位的需要的培训制度和培训目标。有的单位只注重培训过程,而不注重培训效果。这样就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开发,也制约了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5未充分培育优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中所具有的动力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融合功能,约束功能都没有被很好的挖掘出来,没有被作为经济发展本身的一种科学规律加以总结和应用,职工的责任感成了一句空话。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职工个人的价值取向与企业的管理理念,发展战略不易形成一致。这种情况下,必然是企业的奋斗目标和经营理念难以达成全员共识。

三、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企业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搭建具有前瞻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并为企业可

持续性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管理积累和人才储备。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现代管理大师杜拉克认为,“将来的管理是要把越来越多的精力花在人的管理上。”各级管理者必须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要把员工看成是最宝贵的资源,让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职业目标,把关注员工、推动员工的进步作为管理的基础。要重视人才资本的投入,保证人与企业的协调发展,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要把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提高到战略位置,充分考虑员工的成长和价值,树立员工和企业共成长、同发展的观念,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员工个性的环境氛围,不断改善员工的生活、工作环境,挖掘员工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

2.搞好企业人力资源的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企业通过对未来人员的需求和供给之间可能的差异的分析,得出企业对其人力需求与供给作出的估计以及企业对未来一段时间人力资源战略的设计。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包括的内容有:岗位职务计划,人力资源配置计划,教育培训计划,人员补充计划等等。

3.建立系统性的教育培训体系,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要做好员工培训工作,首先从企业管理者角度必须对企业培训的意义予以重新认识,重新定

位培训在企业生产中的地位,把企业培训看成是关系企业未来生死存亡的大事情。企业管理者要有人才的忧患意识,要明白今天的培训决定着明天的企业竞争力、信誉度,培训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据激励强化原理,激励可以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强化期望行为,从而显著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的潜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激励是一项科学含量很高的复杂工作,企业要结合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运用有效的激励方法,提高员工的士气和忠诚度。单纯的物质奖励已经不能满足人的需要,员工需要更多地是精神上的归属感,成就感,为了使员工不仅从工作环境获得满意感,而且从工作本身提高满意感,应注重内在激励,激活人才的潜力。

5.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

如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重大责任,只有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建设,倡导顾大局、重学习的新风尚,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能塑造出一支“品德好、素质高、能力强、技术硬”的员工队伍。要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工作能力强、自身素质高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学习是最好的方式,要引导管理人员树立“学而思进,不学则败”的态度,努力倡导将学习视作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学习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素质,通过学习建立和完善企业的选人用人机制,人力资源储备机制,薪酬激励机制和人力资源保障机制,通过学习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

6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铸造企业的凝聚力

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在企业中能创造出一种奋发、进取、和谐、平等的氛围,为全体员工塑造强大的精神支柱,形成坚不可摧的生命共同体。在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时代,企业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企业的文化,把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建立在注重人的能力充分发挥上。从根本上讲是对人员管理的成功,是招揽人才、发挥人才与留住人才的成功。要想留住人才最好的办法、最高的境界,就是用优秀的企业文化作旗帜,鼓励竞争,包容失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营造宽松、民主、自由、公开、公正、公平的人文环境,提高团体的和谐度,引领人才为所在企业冲锋陷阵。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使人才不再“为了生存而工作”,而是“为了工作而生存”,“为了快乐而工作”。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四,结束语

总之,为确保企业发展战略实现,企业应当注重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机制;同时,还应当定期对其制定的人力资源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总结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分析存在的主要缺陷和不足,及时改进和完善人力资源政策,促进企业整体团队充满生机和活力,为企业长远战略和价值提升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蒋志青:《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周琦.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王亚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机制的构建[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1

------------最新【精品】范文

下载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三个层面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三个层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和对策(范文模版)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和对策2011-9-26 11:5 李浩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摘要:本文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的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对策。关键词:人力......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正在对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人事管理方式提出挑战......

    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重视资本,不重视人 •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制度 •员工成长慢、培训效果不好 •有些主管只会做事,不会做人;经理多,领导少 •部门间缺乏沟通、合作,组织结......

    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三个和尚)

    戏说人力资源管理:三个和和尚一台戏近几日又看到了三个和尚的故事,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重温这个故事,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仔细品味,原来三个和尚不......

    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媒体对商业丑闻和商业伦理案件的曝光,在全世界范 围内引发了关注企业伦理的热潮。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学者们已经取得了一......

    浅析嘉兴中外合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浅析嘉兴中外合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摘 要】本篇论文主要通过嘉兴的中外合资企业,简要地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了解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及其重要性,并提出了该企业......

    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初探(模版)

    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受到民营中小企业的重视。咨询师面临的最大市场需求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可以说这是现阶段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构效率问题。如何看待民营中小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第1页【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案引言:中国改革开发30年以来,经济高速发展,不少中小企业也随着发展的潮流迅速扩大规模,造成了中小型企业内部的人员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