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惠州市统计公报(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07:45: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惠州市统计公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惠州市统计公报》。

第一篇:2013年惠州市统计公报

2013年惠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惠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

2014年4月8日

2013年,惠州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积极应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全市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78.4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7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550.6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增加值991.1亿元,增长11.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1:57.9:37.0。民营经济增加值1018.9亿元,增长13.8%。2013年,惠州市人均GDP57144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9227美元。图1

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0.1亿元,增长24.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28.1亿元,增长19.7%。其中,教育支出72.6亿元,增长16.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8亿元,增长21.9%;医疗卫生支出26.3亿元,增长20.5%;节能环保支出28.6亿元,增长281.1%;农林水事务支出26.5亿元,增长0.5%。税收总收入728.7亿元,增长3.5%。其中,国税522.6亿元,下降1.3%,国税中的国内税收收入342.2亿元,增长12.5%,国税中的海关代征税180.5亿元,增长-19.9%;地税206.1亿元,增长17.9%。图2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上涨2.1%。其中食品类上涨4.6%,居住类上涨2.3%,衣着类上涨1.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4%,烟酒类上涨1.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2.5%,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2.9%。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5603人,下岗再就业人员2119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0627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45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5%,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5.0万亩,比上年下降3.5%;粮食总产量55.7万吨,下降11.1%;蔬菜总产量243.1万吨,增长8.7%;水果总产量66.9万吨,增长5.6%。

全年肉类总产量19.1万吨,比上年下降0.2%。其中,猪肉产量14.2万吨,增长2.0%;禽肉产量4.6万吨,下降6.9%。全年水产品产量15.7万吨,增长4.9%。其中,淡水产品产量7.7万吨,增长4.0%;海水产品产量7.9万吨,增长5.9%。

三、工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59家,实现增加值1374.6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分行业看,电子行业完成增加值560.2亿元,增长29.3%;石化行业完成增加值314.1亿元,增长9.2%。电子行业、石化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0.8%、22.9%。分企业类型看,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843.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1.4%,增长19.2%;国有企业增加值274.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0.0%,增长8.4%;民营企业增加值25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8.3%,增长3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6399.1亿元,增长17.3%,其中,内销产值3992.8亿元,增长20.2%;出口交货值2406.3亿元,增长12.8%。内外销比例为62.4:37.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36.3亿元,增长37.2%,产品销售率98.2%。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401.3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分城乡看,城镇投资1243.5亿元,增长11.6%;农村投资157.8亿元,增长67.4%。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265.4亿元,增长13.0%;民间投资863.6亿元,增长20.1%;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228.9亿元,增长13.0%。

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23.7亿元,增长20.8%。其中,石化行业投资55.9亿元,增长62.3%;电子行业投资117.6亿元,增长30.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93.5亿元,增长23.1%;商品房建筑面积5810.7万平方米,增长26.9%;商品房竣工面积634.8万平方米,增长24.7%;商品房销售面积1149.5万平方米,增长39.0%;商品房销售金额672.1亿元,增长40.5%。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07.5亿元,增长15.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50.4亿元,增长6.4%。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96.2亿元,增长14.9%;零售业零售额685.6亿元,增长14.4%;住宿业零售额15.2亿元,增长1.8%;餐饮业零售额60.9亿元,增长8.3%。

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看,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1.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0.8%,化妆品类增长0.1%,金银珠宝类增长47.7%,日用品类增长11.3%,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6.6%,书报杂志类增长23.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3.2%,中西药品类增长68.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8.9%,通讯器材类增长14.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4.2%,汽车类增长27.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89.9%。

六、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57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出口333.2亿美元,增长14.1%;进口240.7亿美元,增长18.6%。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92.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4亿美元。

从出口市场看,2013年主要出口市场的占比分别为:韩国38.7%、香港26.1%、美国11.7%、欧盟7.1%、拉丁美洲3.8%、东南亚3%、日本2.5%,这七大市场占比合计93.0%。

全年共签订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合同284宗,下降13.1%;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28.9亿美元,增长8.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8.3亿美元,增长6.2%。全年工商注册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339家,新增注册资金6亿美元。年末全市工商登记外商企业实有6627家。其中,香港4292家;台湾、英属维尔京群岛、萨摩亚合计871家;韩国163家;美国103家;日本67家;欧洲34家。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总长11234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0703公里,高速公路492公里。通车里程公路密度为99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密度为94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年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784万吨,其中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12万吨。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41.4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5.7%,其中私人汽车36.1万辆,增长18.3%。民用轿车保有量25万辆,增长19.3%,其中私人轿车23.6万辆,增长20.2%;当年新注册上牌私人轿车4.1万辆,增长18.6%。

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收入64亿元,增长2.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4亿元,比上年增长1.9%;电信业务收入61.7亿元,增长2.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31.5万户,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92.9万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38.6万户。年末移动电话597.8万户;年末3G移动电话用户437.9万户。至年底,共有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10万户。

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551.5万人次,增长12.6%。接待住宿游客1501.6万人次,增长14.4%,其中国内游客人数1294.6万人次,增长15.4%。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12.7亿元,增长15.5%,其中旅游外汇收入7.7亿美元,增长13.7%。至年底,全市共有旅游景区(点)76个,其中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9个、3A级景区2个;旅行社58家;品牌星级酒店72家,其中国际品牌酒店10家;五星级饭店5家,四星级饭店10家;持证导游1831人。

八、金融、保险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138.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4%。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984.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0%。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036.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4%。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826.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7%。

全市共有各类保险公司50家(含分支机构),全年实现保费收入64.5亿元,增长14.1%。其中,寿险保费收入40.4亿元,增长8.4%;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1.2亿元,增长11.9%;财产险保费收入22.9亿元,增长26.0%。支付财产险赔款3.94亿元,增长31.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参加当年高考被录取的学生人数27845人,考入中专人数30095人;本地普通高等院校招生8942人;高中毕业生升学率92.8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7%;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全市承担的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获批转为全国示范项目。惠阳区、惠城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授予“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称号。

全市新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5家,市级16家,至年底全市共有企业技术创新平台189家。全年共申请专利15168件,增长53.3%; PCT(专利合作条约)专利申请154件;专利授权5976件,增长46.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467件,占申请总量的16.3%。全市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27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博物馆6个,群众文化事业馆(站)79个,公共图书馆5个,广播电台频道7套,电视频道6套。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为100%。全市有线电视用户74.21万户,数字电视用户53.5万户,娱乐歌舞厅299家,网吧589家。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109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9个(乡镇卫生院73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卫生监督所5个。全市拥有病床数19155张,比上年增长11.2%。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16258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5528人,比上年增长6.5%。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9578人,注册护士10266人。另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384人,卫生监督所卫生技术人员148人。另有村卫生室1508间。

年末全市共有体育馆20个,体育娱乐场所75个。全年体育健儿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奖牌55枚。其中,获世界赛金牌1枚;获国家赛金牌7枚;获省赛金牌12枚。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安全生产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029元,比上年增长13.0%,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4.1%;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6平方米。

市区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2992元,增长10.1%,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197.6万人,比上年下降2.2%;领取养老金通过社会化发放人数9.2万人,增长8.9%。参加失业保险127.4万人,增长37.7%;年末领取失业救济金人数2815人,下降17.4%。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59.3万人,增长14.2%。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7836张,收养人员1971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6110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766个。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11.2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1.2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1.8亿元。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197宗,死亡117人。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09人,占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93.2%;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6人,占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5.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15。

十二、人口、资源和环境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70万人,人口密度414人/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43.37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11.59‰,死亡率4.66‰,自然增长率6.94‰。

全年总用电量248.4亿千瓦时,增长9.3%。其中工业用电176.9亿千瓦时,增长10.5%。年末全市拥有500千伏变电站4座;110千伏以上变电站125座,主变容量2519万千伏安。

至年底,全市建成区面积302.8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0566公顷;实有铺装道路面积2414万平米,铺装道路长度1887公里;供水管道总长度2781公里,排水管道长度2663公里。供水综合生产能力146万立方米/日,供水总量32531万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量12486万立方米。

年末全市森林面积69.7万公顷,当年造林面积3112公顷。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26个,保护区面积8.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1.28%。

第二篇:惠州市统计局关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惠州市统计局关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解放思想,奋力拼搏,成功战胜雨雪冰冻、洪涝等严重自然灾害,全力支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隆重举办设地级市20周年庆典,圆满完成北京奥运火炬在惠州的激情传递,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全市经济实现稳健发展,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总量双双实现历史性前移,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愈显增强,产业持续发展后劲明显,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基础支撑力继续增强,城市现代化升级提速。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12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759.4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440.3亿元,增长12.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1:58.9:34.0调整为7.0:58.9:34.1。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5.7%。人均GDP达33077元,按市场平均汇率折算为4725美元。

来源于惠州的财政总收入324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8.0亿元,增长25.7%。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6.2亿元,增长23.5%。其中,教育支出19.7亿元,增长26.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5亿元,增长53.8%;医疗卫生支出7.1亿元,增长40.5%;农林水事务支出10.5亿元,增长16.5%。税收总收入290.2亿元,增长25.2%。其中,国税221.2亿元,增长25.0%;地税69.0亿元,增长25.9%。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4.3%,其中,八大类消费价格指数上升的有食品类、居住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信类,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5%;下降的有衣着类、烟酒及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

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24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3万人;年末城镇单位在岗职工72.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1万人。全年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的有236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比上年同期增长0.4个百分点。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任务艰巨;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资源和环境面临较大压力;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统筹发展需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还需不断提升,惠民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二、农业

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73.5万亩,比上年增长1.1%;粮食总产量55.7万吨,增长1.0%;蔬菜总产量181.4万吨,增长3.7%;水果总产量50万吨,增长6.8%。

全年肉类总产量18.6万吨,比上年增长4.1%。其中,猪肉产量13.7万吨,增长8.8%;禽肉产量4.6万吨,下降7.0%。全年水产品产量13.6万吨,下降0.6%。其中,淡水产品产量6.4万吨,增长4.2%;海水产品产量7.2万吨,下降4.5%。

年桔、甜玉米、梅菜、荔枝和马铃薯等主要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取得新进展。

三、工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全年规模以上电子工业完成增加值250.1亿元,增长17.3%;石化工业完成增加值121.4亿元,增长4.0%,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7.3%、23.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509.3亿元,增长15.4%,其中,电子行业1436.2亿元,增长17.3%;石化行业412.0亿元,增长8.8%。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8.7亿元,比上年增长20.9%。

全市80个重点建设项目全年共完成投资205.7亿元。2008年投产项目有18项,其中至年末累计完成投资超过5亿元的有6项:中海油(惠州)1200万吨炼油项目、惠州中海油PX项目、龙门塔牌旋窑水泥项目、惠州东江水利枢纽工程、惠南大道改造工程、吉之岛项目;续建项目有23项,其中本投资过亿元的有11项,工业项目有:广东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公路项目有:惠深沿海高速公路惠州段、东莞至惠州高速公路惠州段、广河高速公路惠州段;新开工项目有39项,其中计划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有14项:惠东平海电厂一期工程、惠大疏港高速公路、淡水河、淡澳河“两河四岸”综合整治工程、省十三届运动会配套道路工程、广东国华惠州热电一期、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项目、粤湘高速公路博深段、中海油丙烯酸及酯项目、广惠高速公路东延线、惠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惠州大道东段改造工程、中海油加氢尾油综合利用项目、TCL-三星液晶模组项目、富力·丽港中心。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86.8亿元,增长35.6%;商品房建筑面积2059.3万平方米,增长52.8%;商品房竣工面积242.8万平方米,增长13.9%;商品房销售面积295.9万平方米,下降24.3%;商品房销售金额121.9亿元,下降21.9%;商品房销售均价为4121元/平方米,比上年末的均价上涨126元/平方米,涨幅3.2%。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4.9亿元,增长19.7%;农村零售额108.5亿元,增长19.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367.6亿元,增长20.1%;住宿餐饮业55.7亿元,增长16.6%。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805万人次,增长15.2%;星级宾馆接待住宿游客807.7万人次,增长14.2%,其中国内游客人数674.9万人次,增长15.2%。旅行社组团方面,国内游39.4万人次,下降7.8%;出境游2.5万人次,增长4.4%。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96.5亿元,增长14.6%,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3亿美元,增长15.4%。

六、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出口17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2%;进口117.6亿美元,增长23.7%;进出口贸易总额297.4亿美元,增长23.4%。实现贸易顺差62.3亿美元,比2007年的贸易顺差51亿美元,增加了11.3亿美元,增长22.3%。

从出口市场看,2008年主要出口市场的占比分别为:香港29.7%、韩国18.2%、美国14.4%、欧盟13.7%,这四大市场占比合计76.0%。

全年共签订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合同293宗,下降34.0%;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5.8亿美元,增长0.8%;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3.5亿美元,增长10.1%。全年工商注册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281家,新增注册资金8亿美元。年末全市工商登记外商企业实有4682家,其中,香港3252家;台湾、英属维尔京群岛、萨摩亚合计806家;韩国119家;美国106家;日本57家;欧洲30家。

七、民营经济

全年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461.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35.8%。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交纳税收总额77.1亿元,增长25.0%。其中,地税部分45.2亿元,增长28.7%,占全市地税收入的65.5%,比2007年的占比64.0%上升1.5个百分点。民营经济从业人员84.1万人。

八、交通、邮电和电力

年末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总长1046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9349公里,高速公路277公里。通车里程公路密度为94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密度为84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港口共拥有69个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2个。全年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459万吨,其中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21万吨。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17.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5.5%,其中私人汽车13.4万辆,增长20.1%。民用轿车保有量达8.9万辆,增长26.8%,其中私人轿车7.9万辆,增长28.3%;当年新注册上牌私人轿车1.7万辆,增长9.9%。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2.0亿元,比上年下降3.9%;完成电信业务收入45.8亿元,增长9.9%。全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26.1万户,年末电话用户167.5万户;全年净增移动电话用户(含卡)36.8万户,年末达到410.4万户。年末全市互联网用户46.1万户。

全年总用电量153.6亿千瓦时,增长5.5%。其中工业用电104.4亿千瓦时,增长4.9%。年末全市拥有50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以上变电站83座,主变容量达1396万千伏安。

九、金融和保险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36.9亿元,比年初增长14.3%。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04.6亿元,比年初增长15.1%。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52.1亿元,比年初增长13.0%。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659.9亿元,比年初增长17.2%。

全市共有各类保险公司32家(含分支机构),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5.3亿元,增长54.4%。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5.6亿元,增长75.4%;财产险保费收入8.1亿元,增长19.0%。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合计5.7亿元,增长42.7%。其中,支付寿险赔款0.05亿元,增长30.8%;财产险赔款5.2亿元,增长45.2%;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0.4亿元,增长17.0%。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参加当年高考被录取的大学生人数16823人,比上年增长19.6%;考入中专人数23981人,增长1.7%;本地普通高等院校招生3467人,增长45.3%;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3.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0.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华罗庚中学一期建成招生、二期工程全面启动。市区中心区新增初中学位3663个。惠阳区被评为省教育强区,新增省教育强镇16个,3所中学通过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确认。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增幅居全省第一。

全年共申请国家专利项目1160项,获授权项目1011项,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206.4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9%。年末,全市有科技活动的机构116个,其中国有独立科学研究开发机构26个;全市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28.5亿元,增长15.1%;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94家,新组建省级工程中心6家、市级工程中心11家、市重点实验室1家,获认定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76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省立项。新增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3个。仲恺高新区科技创业中心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6个,群众文化事业馆(站)76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5个,博物馆5个,文化广场47个。广播电台频道6套,电视频道6套,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7座。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9.7%和98.5%。全市有线电视用户39.86万户,娱乐歌舞厅133家,网吧587家。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63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19个(乡镇卫生院78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卫生监督所5个。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9477张,比上年增长5.1%。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4818人,增长5.0%;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5431人,注册护士4962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335人,卫生监督所卫生技术人员142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82.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1.1%,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全年体育健儿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奖牌179枚。其中,获世界赛金牌2枚;获亚洲赛金牌3枚;获国家赛金牌5枚;获省赛金牌55枚。年末全市拥有体育场馆数5个。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92.7万人,人口密度352人/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为61.27%。人口出生率11.27‟,死亡率4.90‟,自然增长率6.37‟。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26元,比上年增长16.3%,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农村最高20%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2166元,农村最低20%收入组人均纯收入3371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49.5%;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8.17平方米。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81元,增长12.5%,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9%;城市最高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2368元,城市最低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7399元;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4.1%;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37平方米。

全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2727元,增长15.7%,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9%。

全年参加养老保险105.2万人,比上年增长18.7%;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人数5.8万人,增长4.8%。参加失业保险44.9万人,下降10.9%;年末领取失业救济金人数4952人,下降18.9%。参加基本医疗保险71.7万人,增长17.0%。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8.5亿元,增长32.7%。全市符合低保标准的6.8万名城乡居民实现应保尽保,低保金社会化发放率城镇和农村均达100%,农村纳入五保对象9233人的五保供养全面落实。

十三、城市建设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承办第十三届省运动会的强力推动下,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长32公里双向六车道的一级公路,连接惠城区—惠阳区两个城区的主干道—惠南大道建成通车,贯穿南部5个镇(办);市区西部快速通道的节点:合生大桥、金榜隧道建成通车;东部快速通道的节点:金山大桥、金山大道建设正顺利推进;市区江北的惠民大道、四环路以及惠博沿江快速公路、惠州大道至惠东县城东延线正在改造和推进,“南进北拓、东西伸延”的城市发展战略加快实施;市科技馆、市博物馆竣工,市会展中心、市文化艺术中心、市金山湖体育馆等场馆建设正加快推进;西湖引清工程正式启用,东坡园、丰渚园等建设如期推进。至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180.5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5555公顷;实有铺装道路面积1798万平方米,铺装道路总长度1313公里;供水管道总长度1712公里,排水管道长度1168公里;供水综合生产能力129万立方米/日,供水总量23506万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量8193万立方米。

十四、资源、环保和安全生产

全年水资源总量159.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3.1%。全年总用水量22亿立方米,增长1.5%。其中,生活用水增长1.2%,工业用水增长18.8%,农业用水下降5.8%。

全年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06万吨、钢铁产能70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容量25万千瓦,共减少能耗60万吨标准煤。全年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194宗,否决率达11.3%。新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4座、垃圾渗滤液处理厂1座,省危险废物综合处理示范中心工程建设顺利推进。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市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47.24%。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9%,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77.0%。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26个,保护区面积8.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9.2%。市区API指数(即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在21-76之间,空气质量总体保持良好,达到国家Ⅱ级标准,优良天数的比例达到100%。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517宗,受伤1204人,死亡488人,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8.5%、32.8%、10.8%。其中,道路交通(不含外地车辆事故)事故死亡445人,占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91.2%;火灾事故死亡28人,占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5.7%;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15人,占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3.1%。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38。

注:

1、本公报所列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农业数据根据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做了相应调整。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5、表中“„”表示数据不足最小单

第三篇:2007阿城统计公报

哈尔滨市阿城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区人民同心协力、拼搏进取,以党的“十七大”为指针,紧紧围绕区第一次党代会确定的“抢抓新机遇,开创新局面,建设新阿城”这一工作主题,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较好地抓住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国家继续实施惠农政策等重要机遇,真抓实干,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圆满地完成了区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综 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综合实力稳步增强。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为1222293万元,同比增长1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5260万元,比上年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463740万元,比上年增长13.3%;第三产业增加值573294万元,比上年增长12.2%。

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8:40.3:42.9调整为15.2:37.9:46.9,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4个百分点。

物价上升幅度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1%,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3.7%,分别比上年上升2.3个和2个百分点。

在公布的2004?2006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核中,我区位列全省10强县第二名。

二、农 业

2007年,全区的农业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充分落实各项惠农富民政策,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5016万元,比去年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266元,比上年增长10.4%。农村劳务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人口已实现转移10.5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8.4%。劳务总收入达58000万元。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如下: 2007年

同比增减% 粮食总产量 398970吨 0.5 其中水稻 101455吨 8.1 玉米

259134吨

4.8 豆类

22570吨

-43.5 薯类

15390吨

50.0 油 料 64吨-12.3 蔬 菜瓜 果 272688吨 0.9 猪 肉 13182吨-20.6 牛 肉 16195吨-13.9 羊 肉 334吨-9.2 禽 肉 3718吨-34.4 禽 蛋 12013吨-17.0 奶 类 61805吨 1.3 主要牲畜存栏如下: 2007年

同比增减% 大牲畜年末存栏数 13.4万头-5.0 其中:牛 12.9万头-3.7 其中:奶牛 16894头-2.4 猪年末存栏数 21.1万头 6.0 羊年末存栏数 3.2万只-8.6 家禽年末存栏数 213.9万只-9.7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机械总动力22.03万千瓦,农用拖拉机7816台,其中大中型1354台。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加强。农田实际灌溉面积达20050公顷。造林18190亩,实现连续29年无森林火灾,森林覆盖率达48.4%。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4.0万吨,比上年增长2.6%。全年农村用电量18542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71%。

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全年投资2.5亿元,完成农村公路硬化总里程404公里,通村路硬化率达到90%,通屯硬化率达到56%。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4处,解决了33个屯、36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完成农家店100个,建设完成8立方米沼气池860个,100立方米沼气池21个。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6个,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3个。

三、工 业

紧紧围绕建设工业强区的战略目标,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机遇期和省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契机,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经济质量效益协调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全口径工业总产值2322713万元,同比增长15.9%;全部工业增加值434626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工业销售收入实现2199020万元,同比增长14.2%;利税总额为106859万元,同比增长35.2%,其中,规模以上利润总额为36626万元。

冶金、建材、食品等支柱产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黑龙江岁宝热电有限公司为国有资本增值做出了巨大贡献,利用热电厂股权收益启动了污水处理厂建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国玉泉酒被国家技术监督总局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2007年

同比增减% 白 酒 3865千升 6.2 啤 酒 40747千升 74.3 纸 制 品 7172吨-7.3 涤 纶 纤 维 56389吨 36.8 生 铁 568319吨 16.1 钢 材 496727吨 20.3 水 泥 224.5万吨 9.2 发 电 量 42440万千瓦时-2.2 供 热 量 341.3万百万千焦-12.5 2007年工业用电总量78800万千瓦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大力实施多元开放战略,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继续加大,产业招商、园区招商、资源招商、存量资产招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了利用外资和引进国内资金、项目的重大突破。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2762万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6156万元,城镇投资完成435910万元,农村非农户完成投资696万元。全年引进5千万元以上项目10个,超亿元项目5个。实际利用外资3100万美元,同比增长87.9%;埠外资金到位21.4亿元,同比增长15.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1800万美元,出口额1975.2万美元,进口额86.8万美元。投资11亿元的亚泰集团年产350万吨水泥熟料、投资2.6亿元的亚沟水泥年产75万吨水泥熟料项目正在紧张建设;投资2亿美元的英国ABF公司酵母项目、投资3.3 亿元的松江钼业钼金属深加工、投资1.3亿元的哈电集团绝缘材料厂整体搬迁等项目准备开工。哈尔滨仁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国成功上市。经济开发区和新华工业园建设顺利,吸引资金和项目能力进一步增强。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邮电业稳定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138052万元,比上年增长26.9%。全年完成货运量1189.9万吨,比上年增长1.5%。其中,铁路货运量641.3万吨,增长0.7%;公路货运量548.6万吨,增长2.4%。全年发运旅客128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3%。其中:铁路客运量4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公路客运量86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3%。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228万元,比上年下降5.5%。全区城乡拥有固定电话10.5万户,下降30.5%。移动电话用户为28.7万户,同比增长53.5%。电话普及率为67.2部/百人。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全年实现批发零售贸易业增加值为169946万元,同比增长11.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9217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在总计中,国有及控股实现7818万元,同比下降6.5%;非国有经济实现351399万元,比上年增长12.1%。非国有占全部零售额的97.8%,同比上升了0.4个百分点。非国有经济中,个体私营经济305199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各类消费品消费水平如下: 2007年 占消费比重% 食品类消费 154463万元 43 衣着类消费 82620万元 23 用品类消费 111357万元 31 燃料类消费 10777万元 3

七、旅游业

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旅游名区”的建设目标,不断壮大旅游发展规模,全面提升旅游发展质量。高标准编制完成了《阿城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被国家旅游局列入东北三省旅游发展规划的重点。旅游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凡奇上京国际投资6000万元建设了度假宾馆和歌舞剧院;吉华国际温泉滑雪场到位资金4000多万元,正在建设中;投资1000多万元的平山神鹿儿童滑雪场、投资840万元的横头山森林公园和投资近180万元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均已对外营业;台湾东方高尔夫国际集团投资1亿元与旭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高尔夫球场项目,建成后将达到承办国际赛事标准。

加大旅游宣传和客源市场开发的力度,在《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生活报》、《今日黑龙江》等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类宣传文章100余篇,与哈报共同开展了“阿什河文化采风活动”,邀请多家电视台对我区旅游资源进行专题报道。省旅游局8月在平山旅游区成功举办了“中国?黑龙江国际养生节”,6月在松峰山举行了“黑龙江全民旅游健身与奥运同行万人登山活动”,提升了我区的旅游知名度。发放宣传手册5万份,制作旅游广告宣传牌,我区旅游整体形象进一步确立,收到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109.5万人次,比去年增长10.1%。旅游业营业收入30120万元,比上年增长9.2%。

八、城乡建设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城区面貌更加靓丽。重大市政工程进展顺利。完成了西出口拓宽和收费站改造工程,完成了北环路、一中至博物馆、长安路、工业路、解放东大街、延川北大街道路等的改造和建设工程,城区环路日益完善。城市环境不断改善,街路形象明显改观。完成了五一路景观街路绿化配套建设和上京大道特色街路绿化的提档升级,新增绿地126.99公顷,植树35.27万棵,绿地率达到28.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9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0.62%。完成了17条巷路改造工程及30条巷路亮化工程,新建改建主街路灯831杆、巷路路灯127杆,百姓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切实加强城市管理,城市环境整洁有序。新建两处垃圾转运间、一处旱厕,成功撤掉主干路垃圾箱41个。省、市政府已批准玉泉、新华、双丰、舍利四个乡镇改设街道办事处,城区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载体功能将进一步增强。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继续增长,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85875万元,比上年增长27.4%。地方财政收入46044万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全口径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8339万元,比上年增长9.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8508万元,比上年增长23.1%;基金预算收入完成7536万元,比上年增长98.8%。全口径财政支出125442万元,比上年增长49.6%。地方财政支出72808万元,比上年增长41.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985万元,公共安全支出5499万元,教育支出18462万元,科学技技术支出970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87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489万元,医疗卫生支出4078万元,环境保护支出393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071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4729万元,交通运输支出922万元,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5371万元,其他支出468万元。

金融保险业发展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86350万元,比上年增长9.64%。其中:企业存款137881万元,同比增长24.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00287万元,比上年增长6.1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43288万元,比上年增长9.06%。其中:短期贷款341672万元,同比增长18.4%;中长期贷款137632万元,同比增长30.1%。全年保费收入11025万元,同比下降2.86%。

十、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和卫生

科教兴区成效明显。全年共实施科技项目46项,其中实施科技成果推广项目21项,完成率达100%。全区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到57户。全年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专利99项,全部受理,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32项,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先进县区。信息化工作进一步加强,完成了“中国?阿城”网站17个版块的二级页面的信息更新,信息更新量达100多兆。发布新闻稿件近500篇,其中图片新闻20余篇,图片信息达1700多幅。有2篇社会新闻稿件被《新晚报》采用。

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投资1529.6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投资3350万元为8所学校建设了教学楼、宿舍楼共计31480平方米,投资407万元建设2所寄宿制学校,改造了40所学校B、C级危房校舍,彻底消灭了危房校舍。投入74.8万元用于信息技术设备设施增添和改造,全年下拨各类助学金209万元,救助贫困生2万多人次。完成了5所省属企办学校分离工作,接收教职工235人。我区被评为黑龙江省教育规范收费示范区县。教育质量提升。学前在园儿童达5273人,初中毕业升学率达64.3%,高中教育成绩显著,有176人高考超过600分。阿城一中有4名学生分别考入清华、北大和香港理工大学等名校,哈尔滨地区高考前100名人数比例阿城一中占第三位,全区高考本科进段率理科81.6%、文科69.8%。通过职业教育,有534名学生就业。阿城电大在校生达1100余人,民办学校在校生达8500人。德育教育明显增强。第二中学、胜利小学被评为“知荣辱、树新风”省级先进集体。艺体教育蓬勃发展。实验小学、永红小学被确定为全国百家素质教育研究实验基地。

文化体育长足发展。图书发行总额789.2万元,全年放映电影百余场次,放映收入12万元。文艺工作有新突破。在哈市第十届少儿五项文艺比赛中,共获金奖30名,银奖43名。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墨新杯第四届全国少儿书画作品电视大赛中,我区选手徐硕的作品入围参加了现场决赛最终获金奖,另外获一等奖的学生共有8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2名。8月,中国?哈尔滨(阿城)首届金上京历史文化暨企业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我区成功召开。编辑出版了100万字的《金上京文史论丛》

一、二集,筹拍大型金史知识讲座“金源史话”。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举办了全民健身百日系列活动、老年门球比赛、区小学生运动会、首届“冰雪长廊杯”农民篮球比赛、中小学生速度滑冰比赛、全区迎接大冬会、巾帼展风采女子徒步大赛、阿城区首届足球比赛等赛事。中国体育彩票综合健身馆阿城馆顺利开馆,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唯一的一座健身苑工程落户阿城区会宁公园。以节庆活动为重点,举办了新春团拜会专场文艺演出、元宵节焰火晚会、庆祝建党八十六周年全区合唱艺术歌会活动等大型节庆活动。社区图书馆我区,阅览人次近四万人。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文化娱乐空间。全年共出动稽查人员247人次,车辆92台次,罚款9.6万余元。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先进区。加强农村卫生基础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争取资金80万元,扩建了料甸卫生院、改造了平山卫生院。投资110万元,为乡镇卫生院购置设备530台件。验收卫生所87所,合格卫生所27所。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区有25.8万名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3.9%。有5万多人次得到了新农合的补偿,补偿总额达1000多万元,农民受益率由2006年的15%提高到25.69%。为560名眼病患者提供了义诊服务,为150名残疾人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手术。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取缔黑诊所11家,清理整顿卫生所128家;同时,加强餐饮业的检查,取缔无证餐饮业户17家,改造达标餐饮户136家,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得到有力保障。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先进区。为全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五苗”7.2万针次,接种服务费达20万元,接种率达到98%以上。减免贫困患者医疗费5万余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7年,全区年末总人口为58.3万人,其中:非农人口为24.1万人。总户数20.3万户。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9.3万人,性别比为101.3。全年出生人口56065053人,出生率为9.61‰;死亡人口4259人,死亡率为7.30‰;人口自然增长率2.31‰。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8岁。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离退休干部的养老金、居民最低生活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加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投资600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1239个,全年新增就业岗位2217个,安置城镇新就业6280人,介绍成功就业2730人次,组织城镇劳务输出6050人,747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57人领取了社会保险补贴303万元,642户“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再就业,安置“40、50”人员900人。为离退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816万元,财政拨款672万元用于全区国有关停破产企业医疗保险救助,解决了6562人的医疗保障问题,为258名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25.6万元。目前,我区城市低保标准由原来的117元/人月提高到145元/人月,享受低保人员已达6929户/13294人,农村纳入低保4265户/7745人,共发放低保金1619万元。募集慈善救助资金350万元,为城乡贫困户和特困户发放救助金214.15万元,资助6千名贫困学生,其中为184名应届高考贫困大学生资助48万元。募集救济物资折合人民币17.4万元,下拨救灾救济款101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2万人。7376人纳入农村大病医疗救助,总救助金额27.6万元。筹资800万元建设了双丰中心敬老院,改善了五保老人的居住条件。不断提高“五保户”供养标准,集中供养五保户对象510人,供养标准达到2200元,分散供养1585人,标准达到1600元。筹措资金18.1万元为重点优抚对象建房修房,其中有1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救助各类流浪乞讨人员117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799元,比上年增长14.3%。城区恩格尔系数为41%。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区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27.5平方米,同比增长0.4%,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87%。全区从业人员平均报酬为15844元,同比增长27.4%。全年用电总量10037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居民用电总量17361万千瓦时。全区有线电视用户为5.1万户,入户率达25.1%。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全年投资2200万元治理环境污染,12家企业得到有效治理。发放临时排污许可证47个,收取排污费300多万元,检查涉水排污企业51家,受理群众投诉环境污染信访案件96件,查处率100%,结案率95%。8月我区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验收。

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年全区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18起,死亡36人,伤132人,直接经济损失215.7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7%,下降14.3%,下降0.75%,下降12.3%,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任务。注:

1、本公报数字均为统计快报数据;

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为国有和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

3、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均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人口数字为公安部门户籍统计数据;

5、各行业数据均来自各主管部门的统计报表。

第四篇:花都区2009统计公报

广州市花都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12-27 20:58来源:广州市花都区统计局

2009年,全区在发展进程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保增长促发展、保项目促提升、保民生促和谐”中心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从而成功地化危为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经济

经济总量:初步核算,2009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41.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7308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0699美元,增长12.3%。产业结构:

2009年花都区三次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增加值23.71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352.33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165.44亿元,增长15.6%。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4.4:65.1:30.5,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4和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0.6%、65.8%和33.6%,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分别为0.1、8.9和4.6个百分点。

就业:2009年,全区从业人员63.04万人,比上年增长4.0%,增加2.43万人。按单位登记注册类型分,集体企业从业人员14.76万人,同比略减1.5%;私营企业15.44万人,同比增加0.86万人,增长5.9%; 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10.26万人,增加0.36万人,增幅3.6%。按行业分,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的从业人数仍居前三位,分别有31.46万人、13.18万人和8.80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49.9%、20.9%和14.0%。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及所占比重均低于上年,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同比有增长,尤其是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增幅更大。

二、农业

2009年全区农业总产值40.92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种植业产值20.64亿元,下降2.2%;林业产值0.20亿元,增长0.8%;畜牧业产值11.37亿元,增长10.2%;渔业产值6.61亿元,增长8.7%;农业服务业产值2.10亿元,下降9.3%。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9.94万亩,下降0.5%。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2.01万亩,下降0.1%;蔬菜种植面积20.17万亩,增长2.6%;水果种植面积6.41万亩,略降0.1%。花卉种植面积2.84万亩,增长0.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2009年,我区汽车产业再续辉煌,在汽车产业的引领下,全区工业步上新台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36.86亿元,增长14.7%。工业对全区经济总量的贡献率为68.6%,拉动GDP增长9.3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总产值1320.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达1155.63亿元,增18.5%,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164.64亿元,同比略增0.0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产值205.29亿元,重工业产值950.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6%和20.2%,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17.8∶82.2。

规模以上企业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纺织业五大制造业总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52.7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2.4%。

(一)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833.66亿元,同比增长46.9%,其中:汽车整车产值644.53亿元,增长50.4%;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值172.86亿元,增长24.5%。

(二)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全年产值37.35亿元,增长4.8%。

(三)金属制品制造业产值30.07亿元,增长0.5%。

(四)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产值26.14亿元,增长4.7%。

(五)纺织业产值25.56亿元,增长3.8%。

1009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1.07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实现利润120.87亿元,增长73.9%,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104.29亿元,占了86.3%。产品销售率99.6%,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按全年工业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达16.01万元/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5.6%,比上年提高14.1个百分点。

建筑业:2009年,全区资质以上企业30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7.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其中建筑安装工程产值56.66亿元,增长25.8%。按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24.04万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9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59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基本建设34.27亿元,增长28.6%;更新改造投资34.43亿元,增长65.1%;房地产开发投资46.80亿元,略降0.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8.38亿元,比上年增长6.3%。

从投资主体的登记注册分,民间投资额有所下降,国有、港澳台、外商投资均大比例增长。全年国有单位投资11.10亿元,增长79.5%;港澳台投资增势最为迅猛,全年投资18.42亿元,增长104.8%;外商投资31.96亿元,增长50.5%;民间投资54.11亿元,同比下降7.4%。

从投资行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力度加大,二、三产业投资较上年有大幅回升。第一产业投资1.03亿元,增长166.7%;第二产业投资40.71亿元,增长37.6%;第三产业投资73.85亿元,增长13.8%。全年投资额亿元以上项目有7个,比上年增加3个,累计投资28.99亿元,其中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扩建项目投资了19.32亿元。全区固定资产总投资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为12.47亿元,增长80.8%。

房地产开发方面,全区房屋施工面积704.58万平方米,增长12.9%,其中住宅490.41万平方米,增长15.1%。房屋施工面积中,新开工面积133.0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05.34万平方米,分别下降51.4%和37.4%。房屋竣工面积104.13万平方米,增长69.3%,其中住宅84.18万平方米,增长77.3%。商品房(含现房和期房)销售翻番,全年销售面积146.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5.8%;其中住宅141.09万平方米,增长157.0%。商品房销售金额97.12亿元,增长194.0%,其中住宅92.05亿元,增长227.7%。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44.35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14万平方米,增长5.1%;其中住宅空置20.50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0.3万平方米,下降1.4%。

五、国内贸易

2009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23亿元,增长13.3%。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36.54亿元,增长12.3%;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6.70亿元,增长16.3%。按销售地区分,城镇市场零售额109.83亿元,增长12.5%;农村市场零售额73.40亿元,增长14.5%。商品销售总额270.05亿元,增长28.7%,其中批发额133.51亿元,增长51.4%。

星级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营业额8.8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4.41亿元,同比增长59.0%;食品饮料烟酒类实现零售额2.46亿元,增长28.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实现零售额1.32亿元,增长24.0%。

六、对外经济

全区出口贸易上半年下滑严重,下半年企稳回升。全年出口总额16.1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8.3%。其中外资企业出口8.90亿美元,下降19.9%;国内企业出口7.20亿美元,增长11.5%。全年进口到货20.22亿美元,增长11.5%。从出口地区看,出口市场份额占前的依次为欧盟、亚洲其他国家(地区)、美国和香港,所占份额为20.3%、17.6%、16.1%、11.5%。在出口总额全年下滑的情况下,出口仍有增长的国家(地区)为:东盟、亚洲其他国家、韩国和欧盟,增长速度依次为:22.6%、20.7%、5.5%和3.3%。

从出口商品类别看,机电、音像设备及零附件类占出口份额最大,全年出口额4.05亿美元,同比下降1.7%,占全部商品出口的25.1%;其次为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额3.13亿美元,同比增长5.9%,占19.4%的份额。此外,皮革皮具制品类出口规模迅速扩增,由上年占出口份额的10.5%扩大到2009年的14.1%,全年出口2.27亿美元,增长22.7%;珠宝首饰类出口1264万美元,比上年减少3229万美元。利用外资方面,全年利用外资项目22项,同比减少7项;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95亿美元,增长4.9%;合同外资金额1.3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28亿美元,下降48%。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年末境内公路里程1061.71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5.27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89.82公里,二级公路94.55公里。营运车辆10627台,比上年增加537台,其中营运货车9529台,营运客车1098台,分别增加476台和61台。全年货运周转量12.69亿吨公里,客运周转量18.71亿人公里,分别增长13.6%和7.0%。全区年末汽车保有量81723辆,同比增长21.3%。其中载客汽车65644辆,载货汽车14983辆。

邮电:邮电业务总量4.33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邮政0.52亿元,增长9.5%;电信3.80亿元,增长9.1%。全年邮政共发送函件194.64万件、包裹8.94万件、特快专递14.17万件。年末本地电话用户(含小灵通)30.77万户,国际互联网广泛使用,年末用户数达9.98万户,同比增加2.14万户,增长27.4%。旅游:全年旅游业总收入为2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城市接待游客559.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6%。其中,不过夜(一日游)游客348.30万人次,同比增长 43.6%,占接待游客总人数的 62.3%;过夜旅游者210.85万人次,同比减少6.31%。旅行社共接待国内外游客总数为29.97万人次,增长16.9%。其中接待国内游客为28.38万人次,增长20%;接待出境游旅游者1.59万人次,减少20.1%。主要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259.25万人次,增长13.5%。

八、财政、税收和金融

财政:2009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77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增值税14.07亿元,增长47.6%;营业税9.60亿元,增长38.2%;企业所得税3.76亿元,增长23.5%;房产税1.55亿元,增长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3.44亿元,同比增长24.4%。从支出方向看,公共财政继续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等民生领域倾斜。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18亿元,增长164.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24亿元,增长61.1%;医疗卫生支出2.28亿元,增长48.0%;科学技术支出1.04亿元,增长31.2%;公共安全支出4.45亿元,增长26.1%;教育支出7.65亿元,增长16.6%。

税收:2009年,全区税收总额(国税和地税)122.32亿元,增长33.1%。其中,国税收入87.14亿元,增长40.8%;地税收入35.18亿元,增长17.3%。金融:年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05.18亿元,比上年增长56.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3.41亿元,增长17.2%。本外币贷款余额335.36亿元,增长54.0%。贷款余额中,企业贷款213.09亿元,增长50.4%,其中中小企业贷款51.06亿元,占企业贷款额24.0%,同比增7.5%;个人贷款122.11亿元,增长55.9%,其中住房贷款余额104.93亿元,占个人贷款额的85.9%,增长55.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2009年,教育部门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和综合改造,改善办学条件;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全年投入4740万元为13.16万人次城乡学生免除书杂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通高考亮点纷呈,2009年全区高考考生4910人,高分考生人数居广州各区县前列,其中本科以上上线人数1766人,上线率36.0%;大专A线以上上线人数2969人,上线率60.5%。

2009年,全区共有幼儿园90所,在园幼儿2.35万人。小学98所,在校学生7.53万人。普通中学47所,在校学生5.26万人,其中初中3.78万人,高中1.48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2.2%。

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首次荣获广州市科学技术奖7个奖项,在数量和奖项级别上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广州市唯一列入首批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的区县。

2009年,区级科技项目186项,比上年增加53项。至年末,全区高新技术企业38家,区级民营科技企业148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66家。全年专利申请量958件,同比增长41.9%,增速位列全市第二,其中,发明专利130件,增长15.0%;专利授权量664件,增长80.9%。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2009年,我区启动省文化先进区申报工作,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方面取得实效。区图书馆共接待读者65.5万人次,图书流通29万册次,并成立分馆3家、流通点4个。区文化馆送戏下乡53场次。开展广场文化活动283场次,其中广场舞会和广场健身操共218场、电影放映65场。

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有力。全年组织专项检查82次,取缔无证经营点档645个,端掉非法音像及出版物批发窝点5个,收缴非法音像制品18万张、非法书报刊4.1万册(份);取缔无证游戏机室4间、“黑网吧”144家。全年办理行政处罚案件52宗,其中移送司法处理的案件5宗。

卫生:年末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59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7所,农村卫生站197所。拥有病床2344张。卫生技术人员(含乡村医生)5018人,其中执业医师1322人,执业助理医师267人,注册护士1793人。按常住人口计算,每千人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为3.1张、6.7人、1.8人和2.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参合人数达42.90万人,参合率达99.6%。

体育:以迎亚运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加快体育场馆建设。2009年,全区开展群众体育活动31项次,参加广州市以上群众体育活动12项次。按照农村“一场一径一室”体育设施建设目标,新建健身路径25条,水泥篮球场28个、文体娱乐室50余家。竞技体育捷报频传。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我区运动员为广东代表团夺得金牌5枚、银牌3枚、铜牌4枚。全年获全国赛奖牌27枚、省级赛奖牌62枚、市级赛奖牌152枚。向上输送运动员37人。区体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评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区体育局被授予“第29届北京奥运会特别贡献单位”称号。

十一、公用事业、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安全生产

公用事业: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新华污水处理厂(一期)10万吨配套管网工程建成,以每天11万吨的负荷正常运行,二期扩建工程正在施工中。全区各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已全面铺开。城区绿化覆盖面积1618.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9.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4平方米。

自来水日生产能力达28.40万立方米,全年采水10367万立方米,售水9347万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6245万立方米,增长14.4%;生产运营用水3102万立方米,下降4.8%。

全年售电量44.55亿千瓦时,增长9.6%。其中,工业用电34.02亿千瓦时,增长8.1%;商业用电3.70亿千瓦时,增长15.3%;农业用电0.54亿千瓦时,增长8.8%;住宅用电6.29亿千瓦时,增长15.4%。

环境保护:严抓节能减排工作,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创建“生态示范村”和“绿色社区”,2009年培英小区和东晖明苑成功创建为“广州市绿色社区”。

全区总体环境质量好转。环境空气指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7天,占全年总天数的92.3%。水体环境质量较上年有改善,全河段水质的平均污染指数为0.64,下降12.7%。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100%。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噪声稳定达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99%,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100%。

社会治安:2009年,全区刑事案件立案3435宗,同比下降12.2%,“两抢”、“两盗”、刑事警情案件分别同比下降13.3%、12.6%、13.2%。区法院各类案件收案量1.24万件,审结1.2万件,结案率94.1%。其中受理审结刑事案件1076件,结案率为100%。

安全生产: 2009年,全区发生各类事故2655宗,死亡人数142人,同比下降12.9%。其中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3宗,死亡3人,下降57.14%;火灾事故9宗,死亡2人,下降60%;道路交通事故2643宗,死亡137人,下降9.27%。亿元GDP各类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26人;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66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16.77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福利 人口:2009年末,全区总人口65.16万人,比上年增长0.8%,其中非农业人口20.68万人,农业人口44.32万人,未落常住户口1602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1.98;家庭户均人数3.05人。全年出生7790人,死亡2835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1.88‰,死亡率4.32‰,自然增长率7.56‰。

人民生活:全区职工年人均工资36050元,增长11.8%。全社会从业人员年平均收入18384元,增长10.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194元,增长10.0%;家庭人均总支出20754元,增长10.9%;人均消费支出16184元,增长10.9%,其中食品支出6408元,比上年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76元,增长11.1%,其中工资性收入6524元,增长9.2%;家庭经营纯收入2434元,增长20.0%。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为39.6%,农村居民为45.4%,分别比上年收窄1.7和2.4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和福利:全区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2.98万人、12.78万人、29.71万人、4.23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幅依次为30.1%、29.6%、11.4%和57.0%。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88万人,其中在职人员10.78万人。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99.3%。

全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救助9686人,其中城镇1315人,农村8371人。全区公办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2家,床位890张,年末收养人数571人。社会福利企业6家,安置残疾职工223人。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产值和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户籍人口数由公安部门提供,出生、死亡指标由区计生部门提供。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2005~2009年花都区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 单位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花都区生产总值 亿元 301.54 361.17 420.91 489.56 541.48 第一产业 亿元 17.81 20.36 22.26 23.51 23.71 第二产业 亿元 197.53 242.40 275.10 321.52 352.33 其中:工业 亿元 184.52 229.81 260.00 307.00 336.86 第三产业 亿元 86.20 98.41 123.55 144.52 165.44 人均生产总值 元 44390 50903 59505 66870 73084 工业总产值 亿元 719.58 827.35 976.51 1164.11 1320.27 农业总产值 亿元 30.70 34.54 36.98 41.28 40.9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95.70 108.26 127.03 161.78 183.23 外贸出口总额 亿美元 9.02 11.63 15.16 17.57 16.10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亿美元 2.02 2.17 2.52 2.81 2.9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亿元 72.25 86.71 87.93 94.88 115.59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12.15 16.96 24.97 30.99 37.77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亿元 17.69 22.70 27.75 34.91 43.44 税收收入 亿元 37.80 49.72 76.36 91.89 122.32 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4264 17132 18562 21081 2319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 6614 7170 8012 9068 10076 注:1.2009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平均数计算。

第五篇:2011太仓统计公报

2011年统计公报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7.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85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485.75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350.93亿元,增长14.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1401元,增长10.8%

太仓市统计局

2012年3月19日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任务,牢牢抓住扩大有效投入、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城乡一体、保障改善民生等工作重点,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7.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85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485.75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350.93亿元,增长14.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1401元,增长10.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5.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4.8%。八大类消费价格“七升一降”: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及通信类、居住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升11.3%、0.6%、3.7%、0.8%、0.4%、0.4%、6.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比上年下降2.1%。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26.45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5.41亿元,增长22.0%。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49.10亿元,增长32.2%。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农业产值22.17亿元,增长14.1%;畜牧业产值13.97亿元,增长18.5%;渔业产值10.31亿元,增长15.7%。粮食、棉花、油料种植面积分别为29.64千公顷、0.33千公顷和

2.43千公顷,粮食、棉花、油料作物总产量分别为212012吨、409吨和6135吨。全年生猪存栏16.95万头,出栏24.10万头;家禽存栏657万羽,出栏2427万羽;水产品产量4.03万吨,其中海水产品1.60万吨,淡水产品2.43万吨。高效农业总面积26.36万亩,占农作物生产总面积的67.6%。启动高标准农田项目15个,完成建设面积4.6万亩。新增农民集中居住户9331户,集中居住率49.8%。新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76个。全市村级集体资产30.2亿元,村级平均可支配收入50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4%和25.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320.91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44.00亿元,增长22.8%。

全年完成工业产品销售收入2185.64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647.53亿元,增长22.6%。实现利税总额155.19亿元,下降2.2%;利润总额98.17亿元,下降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144.08亿元,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97.53亿元,下降5.9%。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51.55%。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29家,年产值突破亿元企业296家,其中超20亿元企业14家、超50亿元企业3家。

全年实现新兴产业产值701.93亿元,比上年增长30.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7.3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40.2%。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2.70亿元,增长29.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6.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21.9%。

全年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60.10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87.08万平方米,增长10.4%;房屋竣工面积178.77万平方米,增长15.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0.08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工业投资212.72亿元,增长15.5%;服务业投资197.08亿元,增长30.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47.45亿元,新兴产业投资102.4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11.6%和25.0%。分地区看,城镇投资295.30亿元,增长21.9%;农村投资114.78亿元,增长23.1%。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7.10亿元,比上年增长38.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1.2%。商品房施工面积604.51万平方米,增长20.2%。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11亿元,比上年增长18.2%。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44.48亿元,增长20.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2.63亿元,增长6.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9.60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7.51亿元,分别增长18.5%和17.5%。

六、开放型经济

全年新批投资超千万美元的外资项目57只,完成注册外资16.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实际利用外资8.10亿美元,增长3.7%。新增服务外包企业32家,累计达160家,新增资质认证20家;实现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2.57亿美元,离岸执行额1.19亿美元,分别增长64.4%和83.1%。中方境外投资总额3801万美元。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21.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8%,其中出口总额53.57亿美元,增长30.5%。对日本、美国、欧盟出口总额分别为12.29亿美元、10.82亿美元、8.73亿美元,分别增长35.2%、17.7%和9.4%。

全年引进内资项目789个,新增投资总额229.11亿元,新增注册资本96.95亿元,引进内资实际到帐资金167.37亿元。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项目259只,注册资金89.88亿元。从产业分类看,引进一产项目7个,注册资本0.25亿元;二产项目312个,注册资本37.25亿元;三产项目470个,注册资本59.45亿元。全市私营企业总量10831户。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85.34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完成旅客运输量3112万人次,增长1.1%;旅客运输周转量132992万人公里,增长22.7%;货物运输量2145万吨,增长20.1%;货物运输周转量220322万吨公里,增长44.3%。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99742辆,比上年增长22.8%,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80197辆,增长25.1%。私人轿车保有量7524辆,增长26.4%。

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13282万元,比上年增长29.9%;电信业务收入93574万元,增长9.1%。

全市列统物流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35亿元,比上年增长45.7%。太仓港新辟国际国内航线18条;集装箱运量305.8万标箱,增长38.3%;货物吞吐量1.03亿吨,增长27.2%,其中,木材、化工原料及制品、金属矿石分别为381.3万吨、603.2万吨、3042.7万吨,分别增长50.2%、36.8%和37.0%。

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3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3.00亿元,增长15.6%;旅游外汇收入1888万美元,增长49.9%。接待海外旅游人数

3.7万人次,增长54.2%,其中外国人3.27万人次,增长65.2%;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0.46万人次,增长15.0%。景区接待人数260万人次,增长29.4%,平均客房出租率为52.0%。年末拥有星级饭店14家。

八、金融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90.23亿元,比年初增加82.00亿元,增长10.3%;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28.44亿元,比年初增加34.78亿元,增长11.8%。外汇存款余额46284万美元,比年初增加7704万美元

八、金融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90.23亿元,比年初增加82.00亿元,增长10.3%;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28.44亿元,比年初增加34.78亿元,增长11.8%。外汇存款余额46284万美元,比年初增加7704万美元,增长20.0%。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49.49亿元,比年初增加106.82亿元,增长16.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98.93亿元,比年初增加84.62亿元,增长39.1%;中长期贷款余额430.36亿元,比年初增加19.42亿元,增长4.6%。外汇贷款余额107675万美元,比年初增加38040万美元,增长54.6%。

年末登记证券开户数51738户,比上年增长5.7%;全年证券交易额425.94亿元,下降19.7%。

全年保费收入1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人寿险保费收入7.71亿元,增长7.8%。全年保险业务赔付2.58亿元,增长28.9%;赔付率43.3%,下降2.8个百分点。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拥有公办幼儿园31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43所,普通高中3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8所,社区教育中心7个,老年大学1所。全市在校中小学生7.4万人,其中公办学校6.6万人。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和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均为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9.9%。全市83.9%的幼儿园达到苏州市优质幼儿园的建设标准。在全省率先普及了15年教育。

全年新增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4家。全年申请专利5092件,授权专利3997件;申请发明专利962件,授权发明专利145件。获批国家级项目19只,省级项目29只,其中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只。与东南大学等高校签订校地合作协议5项。新增市级以上科技领军人才15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名,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7名,科技创新团队1个。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年末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93个,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各1个,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59万册,已开放各类档案2.41万卷。为农村、社区等放映公益性数字电影1638场,惠及群众30万人次。赴台湾、深圳和北京等地进行了文化创意产业推介,签约文化产业项目8.8亿元。

承办了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暨全国竞走冠军赛、国际乒联青少年巡回赛、中国国际男排挑战赛、国际排联资格赛(中伊、中埃、中葡)、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男子)、全国男排锦标赛、全国桥牌A类俱乐部联赛(总决赛)。全市举行全民健身各类赛事和活动125项,参与人数约10万人次。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89所,其中二级综合性医院1所,二级中医医院1所,精神病防治院1所,卫生院21所,血站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医疗急救站1所,疾控中心1所,诊所、医务室51所,卫生培训与健康促进中心1所,卫生监督所1所,医学会1所。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100%。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户籍人口47.04万人,比上年增加146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1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49‰,死亡率为7.86‰,自然增长率为-1.37‰;年末常住人口71.41万人,城市化率为62.72%。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8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20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9%和17.3%。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124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094元,分别增长15.4%和16.3%。食品支出占生活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为34.4%,农村居民为35.2%。

年末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的单位7466家,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99.4%,城镇医疗保险覆盖率99.1%,参加失业保险职工22.38万人。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99.1%,实际补偿比52.6%。

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2668人,培训再就业人员2952人;全市参加技能培训7550人,参加技能鉴定12777人。年末城镇失业人数1743人,登记失业率2.30%,比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500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现并轨。全年对低保及低保边缘共3895户6095人发放2300万元,向全市1.9万名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尊老金1600万元,为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性物价补贴480万元。

全市新增公共租赁住房2044套、经济适用住房70套、限价商品住房550套、廉租住房10套。城镇居民保障性住房覆盖率21.8%,比上年提高8.3个百分点。

十二、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沙溪、璜泾等区域规划和道路、交通、水系等专项规划加紧编制;中心城区CBD总部商务区、万达广场等加紧施工,华旭财富广场、新天地广场等相继建成,义乌国际商贸城、月星家居广场奠基启动。港区邻里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杨林塘航道整治启动实施,疏港高速加快建设,双浮路东段、协星路三期等建成通车。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3.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率分别为2.9%和6.7%。新增绿化1.51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0%,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注: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下载2013年惠州市统计公报(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惠州市统计公报(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阳市2008统计公报

    德阳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2月 2008年是德阳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德阳市遭遇“5.12”特大地震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

    09年武汉市统计公报

    武汉市统计局 2010年3月9日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影响, 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多措并举,共克时......

    统计公报写作[最终版]

    1.概述统计公报是一种专题性公报,是用于国家和政府统计机关发布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情况的一种公文。我国统计部门发表这类公报时通常以年度(或半年度)为计数的时间单位。地......

    2010年安阳市统计公报

    安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安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安阳面临重重困难、取得累累硕果的一年。一年来,安阳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

    2013年梅州市统计公报

    2013年梅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梅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梅州调查队 (2014年3月17日) 2013年,全市各级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围绕......

    重庆市环境统计公报(2006)

    重庆市环境统计公报(2006)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我市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明显进步,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重大进展,环境质量进......

    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txt31岩石下的小草教我们坚强,峭壁上的野百合教我们执著,山顶上的松树教我们拼搏风雨,严寒中的腊梅教我们笑迎冰雪。国家海洋局发布《2010年中国海......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1998年)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1998年) 1999-06-04 1998年,由于我国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污染治理工作得到加强,一些污染环境和浪费资源严重的企业被关停,部分大中型企业开工不足,总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