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公报
2012年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公报
上报单位: 文化产业处
发布时间: 2013年03月12日
2012年,面对较为复杂的外部经济发展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按照“新跨越、进十强”的新要求,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以壮大产业规模为目标,全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高新技术产业总体情况
201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646.5亿元,其中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下同)达到3533.74亿元,同比增长18.9%,超全省增幅2.95个百分点;占全省34.46%,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53.54%。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895.81亿元,同比增长18.6%,超全省增幅2.1个百分点;占全省34.14%,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产值54.18%,占全市GDP21.51%,比上一年度提高1.34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以上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达到1598.74亿元,增加值达到433.47亿元,同比增长23.3%。经省科技厅认定的省级高新产品销售收入550.44亿元,实现利税55.3亿元,出口创汇12.93亿美元。
二、高新技术产业各技术领域发展状况
201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中,电子信息领域实现产值634.22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17.95%;增加值178.72亿元,同比增长34.8%。光机电领域实现产值2277.88亿元(其中高端装备产值491.44亿元,新能源汽车产值12.16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64.46%;增加值549.87亿元,同比增长17.05%。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实现产值192.46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5.45%;增加值51.60亿元,同比增长32.6%。新材料领域实现产值147.05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4.16%;增加值35.74亿元,合肥交通事故律师网www.xiexiebang.com 合肥工伤赔偿标准网www.xiexiebang.com同比增长29.1%。生物医药领域实现产值94.91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2.69%;增加值25.42亿元,同比增长22.1%。高技术服务领域实现产值153.25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4.34%;增加值45.96亿元,同比增长30.1%。资源与环境领域实现产值14.19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0.4 %;增加值3.55亿元,同比增长2%。航空航天领域实现产值19.78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0.56%;增加值4.95亿元,同比增长85.7%。
三、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状况
2012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家,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615家。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2415.1亿元,实现净利润107.14亿元,税收85.99亿元,出口总额41.03亿美元,当年申请专利6760项,当年授权专利4835项。产值100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3家,10亿元以上41家,1亿元以上226家。新增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9家,总数31家;新增上市高新技术企业2家,总数23家;新增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5家,总数达到30家;国家现代服务业创新示范企业2家;省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培育企业15家。
四、高新技术产业载体发展状况
合肥高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7亿元,全口径工业总产值1087.6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16亿元,同比增长20%。全市经省科技厅认定的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8家,场地面积34.25万平米,孵化企业面积为24.8万平米,公共服务面积3.16万平米,孵化器拥有企业总数为1115家,企业从业人员1.39万人,新入驻企业223家,毕业企业102家。经科技部、科技厅认定的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5个,基地拥有企业811家,高新技术企业354家,营业总收入541.09亿元,出口创汇6.98亿美元。经省科技厅认定的生产力促进中心32家(国家示范中心3家),中心总资产22.48亿元,中心从业人员809人,服务企业数4379家,服务总收入2.43亿元。
合肥被中宣部、科技部批准为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合肥包河区(新能源汽车)被商务部、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合肥(蜀山)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被商务部批准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第二篇:2006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肥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05-09 | 作者: | 来源: 合肥市统计局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2007年3月18日
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这个主题,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经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和谐社会建设收到新成效,全面和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 合(收入法:GDP=第一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
初步测算,全市生产总值(GDP)突破千亿大关,达1073.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5%,创近10年来最高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1.76亿元,增长7.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10.59亿元,增长22.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01.51亿元,增长13.7%。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由上年的16.3%提升到17.5%。人均GDP突破两万元,达到23205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增长14.3%。全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9%。其中居住类、家庭设备及用品类、烟酒及用品类、食品类和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消费价格比上年分别上涨3.0%、2.6%、1.9%、1.8%和1.5%;交通和通讯工具类、衣着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价格比上年分别下跌0.5%、1.8%、1.9%。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2.7%,工业品出厂价格下跌0.5%,涨幅分别比上年回落2.4个和1.8个百分点。
2006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单位:%
指 标 指数(以上年为100)
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0.9
食品 101.8
其中:粮食 102.2肉禽及其制品 95.6
菜类 106.6
烟酒及用品 101.9
衣着 98.2
家庭设备及用品 102.6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1.5交通和通讯工具 99.5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 98.1居住 103.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发展受自然条件约束,基础仍不扎实;工业投资有待增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仍面临压力。
二、农 业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达到113.5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其中:农业产值55.17亿元,增长7.7%;林业产值2.90亿元,增长12.5%;牧业产值43.30亿元,增长14.3%;渔业产值10.77亿元,增长12.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1亿元,增长5.6%。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6.53万公顷,比上年扩大0.62万公顷,粮食产量179.60万吨,比上年增产25.67万吨,增长16.7%,创2000年以来的新高。棉花产量1.82万吨,增产36.4%,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蔬菜产量78.96万吨,增产11.5%;油料产量32.01万吨,减产5.5%。
全年肉类总产量36.61万吨,增长16.8%;奶类产量3.39万吨,增长42.1%;水产品产量13.21万吨,增长13.5%。肉、奶、水产品产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200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指 标 产 量 比上年增减(%)
粮食 179.60 16.7
油料 32.01-5.5其中:油菜籽 27.01-8.3棉花 1.82 36.4蔬菜 78.96 11.5
肉类 36.61 16.8
奶类 3.39 42.1禽蛋 9.20 8.9
水产品 13.21 13.5
2006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48.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4%。联合收割机1497台,增长56.3%;农用拖拉机12.5万台,增长4.2%;农用运输车1.06万辆,增长5.8%。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8.83万吨,增长4.9%。农村用电量4.40亿千瓦时,增长4.8%。全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6.18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409.44亿元,同比增长22.5%。其中,全部国有及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户数突破800户,达到859户,实现产值1098.49亿元,实现增加值363.22亿元,增长21.7%。
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指标 增加值 比上年增减(%)
规模以上工业 363.2221.7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73.8115.8
其中:集体企业 4.8537.0
股份制企业 159.9829.0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133.7716.6
其中:轻工业 134.0918.2重工业 229.1323.9
全市八大产业实现增加值273.71亿元,同比增长21.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5.4%,其中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等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3.6%、29.2%和44.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挖掘机增长61.0%,卷烟增长53.1%,钢材增长45.5%。
2006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全部国有及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
指 标 计量单位 产 量 比上年增减(%)
纱 万吨 2.06-0.5卷烟 亿支 260.25 53.1家用洗衣机 万台 415.61-4.6
家用电冰箱 万台 455.42 9.6
彩色电视机 万部 294.73 8.5
空调器 万台 185.74 29.8
发电量 亿千瓦时 56.84-4.7
生铁 万吨 76.99 12.6
粗钢 万吨 95.04 36.0
钢材 万吨 102.31 45.5
塑料制品 万吨 35.23 30.7
农用化肥 万吨 22.17-9.1
汽车 万辆 24.14 11.9
轮胎外胎 万条 1272 18.4叉车 台 28415 40.0
挖掘机 台 5380 61.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09.22,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创历史最好水平;实现利润47.09亿元,比上年增长47.9%;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51.5%。
全年建筑行业实现增加值101.15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45.63亿元,增长43.9%。其中装饰装修产值28.25亿元,增长27.4%。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843.74万平方米,增长25.9%,其中新开工面积2609.21万平方米,增长37.8%。全年建筑业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为14.32万元,增长16.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4.80亿元,比上年增长66.5%,创近10年最好水平。其中,城镇以上投资780.60亿元,增长62.6%;农村投资44.20亿元,增长1.9倍。
全年完成非国有投资437.98亿元,比上年增长72.4%,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53.1%。重点领域投入得到加强。全年工业完成投资193.35亿元,增长1.16倍,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23.4%;市政基础设施完成投资95.61亿元,增长1.22倍。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80.64亿元,增长47.5%;商品房销售面积640.92万平方米,增长7.7%;实现房屋销售额200.69亿元,增长11.9%。
全年共安排291个“1346”项目,完成投资321.46亿元;安排90个“861”项目,完成投资137.44亿元;安排40个“121”项目,完成投资41.86亿元。其中,合肥伊利乳业液态奶、江汽运动型多功能车、国通管业塑料管件、佳通年产180-220万条全钢及半钢子午胎、合肥微电子工程基地等一批大项目已建成或基本建成。
五、交通和邮电
全年全社会完成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44.9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0%,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62.72亿人公里,增长7.0%。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交通货运量6776.12万吨,增长10.5%。其中,铁路1062.93万吨,下降5.8%;公路4838万吨,增长10.9%;水运873.72万吨,增长36.3%;民航1.47万吨,增长16.1%。完成旅客运输量7813.15万人,增长9.7%。其中,铁路931.60万人,增长20.5%;公路6785万
人,增长8.1%;民航96.55万人,增长24.7%。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为15.61万辆,比上年增长19.9%。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为7.16万辆,增长30.7%。到2006年底,全市私人轿车保有量为3.67万辆,增长53.6%。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52.53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电信业务收入49.69亿元,增长19.7%;邮政业务收入2.84亿元,增长2.9%。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为177.61万户,增长15.9%。其中普通电话用户为123.57万户,增长5.9%;公用电话户数为16.05万户,增长0.5%;小灵通用户为37.99万户,增长17.1%。移动电话户数为237.69万户,增长28.6%。农村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
六、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4.31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创近10年新高。分城乡看,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340.64亿元,增长18.6%;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43.67亿元,增长17.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35.99亿元,增长18.4%;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7.62亿元,增长19.1%;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0.70亿元,下降1.3%。分类值看,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5.9%,汽车类增长31.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1%,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3.2%,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30.1%,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7.4%。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48.76亿美元,增长16.6%。其中出口34.07亿美元,增长22.0%;进口14.69亿美元,增长5.7%。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55家,较上年增加64户;合同利用外资9.24亿美元,增长1.68倍;实际利用外资7.22亿美元,增长77.6%。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8.42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旅游外汇收入4864.01万美元,增长21.4%;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814.18万人,同比增长19.2%,其中,入境游客8.34万人次,增长26.0%,国内游客805.84万人次,增长19.1%。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67.77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增幅创近10年新高。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9.40亿元,增长37.8%。其中:企业所得税7.80亿元,增长44.6%;营业税28.49亿元,增长31.6%;国内企业增值税13亿元,增长17.0%。全年财政支出为102.89亿元,比上年增长40.2%。其中,企业挖潜支出
5.48亿元,增长94.1%;社会保障支出7.87亿元,增长44.1%;基建支出23.38亿元,增长43.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862.46亿元,增长19.6%,其中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为624.56亿元,增长16.4%。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743.01亿元,增长21.4%。
全年保费收入28.71亿元,比上年增长39.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35亿元,增长53.5%;人寿险保费收入20.36亿元,增长34.4%。全年赔款与给付12.59亿元,增长54.5%。其中,财产险赔付额
5.41亿元,增长80.9%;人寿险赔付额7.18亿元,增长39.1%。
九、科技和教育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631亿元,技工贸总收入593.7亿元,分别增长29.3%和28.4%。截止年底,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51家,高新技术产品218个,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并通过验收,全年专利授权量723项。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合肥高新技术项目-资本对接会。
2006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37所,当年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8.95万人,在校学习的本专科学生27.29万人,比上年分别增加0.58万人和3.08万人。中科院合肥分院及高等院校当年共招收博士生、硕士生7276人,比上年增加781人;在学博士生、硕士生19892人,增加2400人。各类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3所,在校学生7.44万人,增加1.80万人。职业中学49所,在校学生7.03万人,增加0.69万人。普通中学270所,在校生30.29万人。小学915所,在校学生37.03万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8.8%,小学入学率为99.9%。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1.07万人。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友城艺术节、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和合肥工笔重彩画晋京展。庐剧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举办了第十二届新春文化庙会、第四届《幸福家园》和第四届合唱节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市体育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广电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启动数字电视工程。全年新增100个行政村甲级广播室,实现村村通广播和电视全覆盖。
成功申办第4届全国体育大会;在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获金牌、奖牌、总分和体育道德风尚奖4个第一。举办了第四十六届元旦越野赛、第七届龙舟赛、安利纽崔莱健康跑、健身气功表演、蒙牛《城市之间》“激情08—现在出发”全民健身(合肥赛区)活动、市首届残疾人运动会、第二届市直机关运动会。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28亿元。
2006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1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2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医院、卫生院共有床位1.71万张,比上年增长16.1%。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05万人,增长10.0%,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8372人,注册护士6843人,比上年分别增加539人和619人。全市每千人拥有医生数为1.81人、拥有医院床位数3.7张,分别比上年增长4.0%和12.1%。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
据公安年报统计,全年出生人口55998人,出生率12.1‰,比上年上升2.03个千分点;死亡人口9960人,死亡率2.15‰,下降3.68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95‰,上升5.71个千分点。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为469.8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6.16万人,农业人口273.69万人;市区年末人口为193.1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0.54万人。
2006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1905元,比上年增长1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13元,增长13.7%,增幅创近10年最好水平;人均消费性支出8165元,增长10.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6.1%。农民人均纯收入3690元,增长15.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95元,增长10.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0.3%。城镇居民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8.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1.8平方米。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6.75万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15万人,基本消灭“零就业家庭”。年末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53.40万人,比上年增加5.55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61.23万人,增加5.5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7.17万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基金征缴率达到95.6%。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金和农村五保户补助等各类标准,惠及群众近40万人。基本养老金实现100%按时足额发放。
全年各类收养类单位床位6778张,收养各类人员5877人。全市共有12.42万人参加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增加0.05万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73亿元,增长49.2%,筹集社会公益金3300万元。2006年末,全市已建成31个环境噪声达标区,新建9个,面积达171.81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76.7%;建成烟尘控制区23个,新创6个,面积为203.19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为90.7%;全年空气环境功能区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0天,优良率达90.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质达标率达100%。全年化学需氧量削减2.2%,其中工业削减22.0%;二氧化硫削减0.8%,其中工业削减2.2%。
全年新建各类园林绿地8300亩,城市绿地率达32.8%,绿化覆盖率达38%,分别比上年提高0.8和1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平方米。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幅按可比口径计算。
第三篇:2003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国·合肥”门户网站2005年08月04日
【字号:大 中 小】
200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遭遇非典和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冲击下,全市国民经济仍呈现出速度高、效益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改革继续深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国民经济继续持续较快增长。据初步测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77.78亿元,按可比格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因灾减产,实现增加值40.81亿元,下降3.4%;第二产业增加值238.33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198.64亿元,增长13.8%。三次产业比例为8.54∶49.88∶41.58。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突破10000元,达10562元,比上年增加1288元。
各项改革取得进展。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重组和中小企业“双退”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启动事业单位改革,首批22家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开展整体转企试点;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制度,市直部门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国有产权挂牌交易进展较快,全市国有、集体产权进场交易额达11.15亿元。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进展顺利。
市场物价稳中有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分类别看,食品类上升4.3%,居住类上涨1.2%,医疗保健类上涨0.1%;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交通和通讯工具等价格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下降1.9%、2.2%、0.7%和1.9%。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仍然突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社会保障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等。
二、农 业
种植业产量因灾减产。全年粮食产量104.47万吨,比上年减产35.3%。其中夏粮产量12.08万吨,减产29.8%,早稻产量4.06万吨,减产24%,秋粮产量92.39万吨,减产35.9%;棉花产量1.27万吨,减产11.8%;油料产量24.07万吨,减产9.6%;经济作物中蔬菜产量108.8万吨,增长1.9%。
养殖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27.57万吨,比上年增长11.6%;牛奶产量1.90万吨,增长30.1%;禽蛋产量8.14万吨,比上年增长2.7%;水产品产量11.30万吨,增长6.4%,其中捕捞量比上年增长12.3%。林业生产增长较快。当年全市造林面积27175公顷,增长3.02倍;幼林抚育作业面积32411公顷次,增长1.28倍;四旁植树847.8万株。
农业机械化进一步普及。2003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47.5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2%;农用拖拉机13.73万台,增长6.4%;农用运输车9307辆,增长19.6%;排灌动力机械26858台,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0.43万吨,下降6.3%。农村用电量3.42亿千瓦时,增长34.1%。全年有效灌溉面积达18.87万公顷,下降11.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8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完成产值516.63亿元,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完成产值335.93亿元,同比增长21.9%,轻工业完成产值180.70亿元,增长19.5%;内资企业完成产值301.08亿元,增长14.2%,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为215.55亿元,增长32.8%;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274.87亿元,增长16.1%。全年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95%。
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同比增长23.4%,私营工业企业完成产值同比增长39.5%;汽车及工程机械、家用电器、化工及新型建材三大支柱行业完成产值同比增长24.1%。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能源类产品稳步增长, 发电量和焦炭同比分别增长7.8%和13.3%,供热量则增长较快,增幅达35.6%;机械类产品增幅较大,挖掘机和叉车分别增长35.4%和40.3%;日用电器类产品除彩电增长平缓外,洗衣机、电冰箱和空调器等产品产量均快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7.2%、36.7%和87.6%。
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数为159.36,比上年提高12.3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501.29亿元,同比增长22.1%;实现利税58.40亿元,增长26.7%;其中实现利润27.51亿元,增加53.2%。
建筑业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0.82亿元,增长25.9%,其中装修装饰产值完成14.47亿元,增长18.1%,在省外完成产值31.18亿元,增长30.6%;全年施工项目增长较多,达到8694个,其中本年新开工6208个,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543个和763个;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98万平方米,增长30.6%;全年建筑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为81219元/人,增长1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5.11亿元,比上年增长51.2%,是“九五”以来最高增幅。其中:基建投资完成120.20亿元,增长38.2%;技改完成投资33.12亿元,增长35.4%;房地产投资完成89.70亿元,增长1.24倍;城镇集体、农村集体及私人建房等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全年达12.09亿元。投资结构不断改善。2003年全市第一产业完成投资
1.51亿元,同比增长39.8%,第二产业完成49.92亿元,增22.1%,第三产业完成203.68亿元,增长60.8%,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0.59:19.57:79.84。
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共安排市重点建设项目53项,当年完成投资58.52亿元。其中重点基本建设项目42项,当年完成投资50.68亿元;技术改造项目11个,完成投资7.84亿元。在52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合肥南区连接线项目、合肥市店忠路改建工程、宁西铁路合肥段、合肥市无线市话网、轻型厢式客货车技术改造和高新信息化产业基地等项目已竣工投产。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大房郢水库基本建成。全年新建改建县乡公路225公里,建设砂石路163公里。顺利实施城市“六桥十二路”工程项目建设,竣工市政道路11条。城市公用设施逐步完善,人居环境有明显改观。水源联络管二期工程全面完工,朱砖井、龚响塘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天然气项目开始试运营,城市供热稳步推进。望塘污水处理厂、龙泉山垃圾填埋场一期和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心一期等重大环保项目基本建成。启动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改造了逍遥津等3个公园,完成南淝河沿线、包河大道等景观绿化。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管理机制逐步健全,社区建设步伐加快。集中整治了长江东路等4条主干道。继续实施城市交通畅通工程,集中整治城市交通“三乱”,完成长江路、金寨路等主干道和一批道口渠化改造,有效缓解了道路拥堵的压力。严格建筑市场招投标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行为。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定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33.1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4.8%,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46.78亿人公里,增长3.3%。全年各种运输形式完成交通货运量4640.02万吨,增长13.6%,其中,铁路640.68万吨,增长0.8%;公路3470万吨,增长13.6%;水运528.5万吨,增长35.1%;民航8415吨,下降3.3%。完成旅客运输量6034.49万人,比上年增长2.4%。其中,铁路638.53万人,下降7.2%;公路5350万人,增长3.5%;民航45.96万人,增长15.2%。
邮电通信业发展步伐继续加快。全年邮电部门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7.26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双双突破百万户,固定电话用户为100.05万户,其中城市电话户数63.23万户,增长1.7%,农村电话户数36.82万户,增长14.3%;移动电话户数为120.33万户,增长29.9%。农村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大幅增加,用户数达66.43万户,比上年增长1.77倍。
六、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平稳增长。2003年,全市消费品市场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消费热点比较突出。全年全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7.43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为187.26亿元,增长12.4%,餐饮业零售额为19.45亿元,增长11.3%。
城乡集市贸易稳定发展。到2003年底,全市商品交易市场为344个,全年商品成交额175.7亿元,其中农村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24.5亿元。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增势良好。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0.18亿美元,同比增长31.3%,其中,出口18.19亿美元,增长21%,比去年分别提高19.4和14.5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6.2亿美元;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2户,增长39.7%;协议外资2.54亿美元,增长13%;实际到位外资2.6亿美元,增长43%。
受“非典”冲击,旅游业增长减缓。全年完成旅游总收入38.89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031.4万美元,增长12.1%;接待入境游客4.32万人次,下降12.3%;接待国内外游客555.52万人次,增长8%。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实现财政收入73.08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87亿元,比上年增长23.2%,是1998年以来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收入中,工商税收达26.69亿元,增长16.2%;罚没及行政性收费增长67.4%。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同步较快增长。截止2003年底,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99.55亿元,增长24.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85.60亿元,增长22.7%;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39.38亿元,增长23.7%。其中短期贷款为455.38亿元,增长17.3%;中长期贷款增长27.2%;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为75.94亿元,比上年增加31.46亿元。实现证券交易额
为802.39亿元。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全市保险系统保费收入21.42亿元,比上年增长47.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48亿元,增长2.4%,寿险保费收入17.94亿元,增长61.5%。全年赔款和给付3.64亿元,增长41.8%,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2.21亿元,增长29.5%,寿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
1.42亿元,增长66.4%。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学技术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收入262.9亿元,增长30.8%;积极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国家级民营科技园快速发展,2003年民营园一期工程入园企业建成并投产92%;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合肥高新技术项目-资本对接会暨WTA科技大市场活动。认真组织实施全国专利试点城市工作,落实了439项专利申请资助,在2003年中国第八届专利奖获奖的15个金奖中我市荣获2项。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较大发展。2003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29所,当年招生5.04万人,较上年增加0.49万人,在校生14.93万人,增加3.01万人。中科院合肥分院及高等院校当年共招收博士生、研究生5930人,比上年增加2316人;在校博士生、研究生13880人,增加5430人。各类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1所,在校学生4.12万人。职业中学52所,在校学生5.15万人,增加1.19万人。普通中学264所,在校生32.66万人,增加1.36万人。小学1340所,在校学生40.41万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7.84%,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6%。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7430人,成人中小学校在校生1443人,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毕业生20.95万人,在校学员21.13万人。
文化事业健康繁荣,“文化强市”工程稳步推进。全年举办了“国风乐韵?2003年新年音乐会”、“合肥市第九届新春文化庙会”、“安徽?合肥首届杂技马戏节”和《200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等;专业文艺创作成绩显著,作品《甜饼》获第十届国际摄影金奖;市图书馆、李鸿章享堂等文化设施正式对外开放。全年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1万户,新建71个行政村甲级广播室,全市广播覆盖率达100%。群众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举办市首届农民运动会和首届市直机关运动会,推动了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成果丰硕。组团参加全国第五届城运会,获得4金10银3铜;承办省第四届农民运动会,金牌、奖牌、总分均获全省第一;全市学生体育达标率为86.7%。全年发行中国电脑体育彩票和中国足球彩票9500万元,增长36.9%。卫生事业不断进步。积极推进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防治和监测能力明显增强,大灾之年传染病发病率为1.8‰,较上年有所下降。儿童计划免疫率市区和农村分别达到95%和85%以上。截止2003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4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26个。医院、卫生院共有床位12618张。全市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69万人,其中职业医师7178人,注册护士5638人。
十、人民生活、就业与环境保护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据公安年报统计,全年出生人口46364人,出生率10.15‰,死亡人口18551人,死亡率4.0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9‰。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56.6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0.18万人,农业人口296.48万人,市区年末人口为155.87万人,非农业人口124.99万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3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3900元,比上年增长1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85元,增长9%;人均消费性支出6234元,增长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6%。农民人均纯收入2384元,增长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60元,增长27.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0.7%。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使用面积16.8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8.7平方米,比上年分别扩大4.6%和3.6%。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成绩。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就业再就业政策,新增就业岗位4.85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85万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金征缴率均达到90%以上;医保基金征缴率达96.6%。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84.4%;城镇居民低保政策实现了应保尽保。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6351张,收养5447人;全市共有10.2万人参加最低生活保障;2003年,全市销售社会福利彩票5282.42万元,增长21.2%,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848万元。
环保事业加快发展。2003年末,全市已建成21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98.96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66.5%;建成烟尘控制区17个,面积为143.82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为97%;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质达标率达100%。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取得阶段性进展,三县新创132.97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覆盖率提前达到创模标准,为5.42%;全市已有11个“绿色社区”、64所“绿色学校”通过验收。
注:
1、公报中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第四篇:2007阿城统计公报
哈尔滨市阿城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区人民同心协力、拼搏进取,以党的“十七大”为指针,紧紧围绕区第一次党代会确定的“抢抓新机遇,开创新局面,建设新阿城”这一工作主题,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较好地抓住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国家继续实施惠农政策等重要机遇,真抓实干,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圆满地完成了区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综 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综合实力稳步增强。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为1222293万元,同比增长1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5260万元,比上年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463740万元,比上年增长13.3%;第三产业增加值573294万元,比上年增长12.2%。
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8:40.3:42.9调整为15.2:37.9:46.9,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4个百分点。
物价上升幅度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1%,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3.7%,分别比上年上升2.3个和2个百分点。
在公布的2004?2006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核中,我区位列全省10强县第二名。
二、农 业
2007年,全区的农业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充分落实各项惠农富民政策,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5016万元,比去年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266元,比上年增长10.4%。农村劳务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人口已实现转移10.5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8.4%。劳务总收入达58000万元。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如下: 2007年
同比增减% 粮食总产量 398970吨 0.5 其中水稻 101455吨 8.1 玉米
259134吨
4.8 豆类
22570吨
-43.5 薯类
15390吨
50.0 油 料 64吨-12.3 蔬 菜瓜 果 272688吨 0.9 猪 肉 13182吨-20.6 牛 肉 16195吨-13.9 羊 肉 334吨-9.2 禽 肉 3718吨-34.4 禽 蛋 12013吨-17.0 奶 类 61805吨 1.3 主要牲畜存栏如下: 2007年
同比增减% 大牲畜年末存栏数 13.4万头-5.0 其中:牛 12.9万头-3.7 其中:奶牛 16894头-2.4 猪年末存栏数 21.1万头 6.0 羊年末存栏数 3.2万只-8.6 家禽年末存栏数 213.9万只-9.7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机械总动力22.03万千瓦,农用拖拉机7816台,其中大中型1354台。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加强。农田实际灌溉面积达20050公顷。造林18190亩,实现连续29年无森林火灾,森林覆盖率达48.4%。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4.0万吨,比上年增长2.6%。全年农村用电量18542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71%。
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全年投资2.5亿元,完成农村公路硬化总里程404公里,通村路硬化率达到90%,通屯硬化率达到56%。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4处,解决了33个屯、36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完成农家店100个,建设完成8立方米沼气池860个,100立方米沼气池21个。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6个,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3个。
三、工 业
紧紧围绕建设工业强区的战略目标,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机遇期和省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契机,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经济质量效益协调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全口径工业总产值2322713万元,同比增长15.9%;全部工业增加值434626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工业销售收入实现2199020万元,同比增长14.2%;利税总额为106859万元,同比增长35.2%,其中,规模以上利润总额为36626万元。
冶金、建材、食品等支柱产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黑龙江岁宝热电有限公司为国有资本增值做出了巨大贡献,利用热电厂股权收益启动了污水处理厂建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国玉泉酒被国家技术监督总局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2007年
同比增减% 白 酒 3865千升 6.2 啤 酒 40747千升 74.3 纸 制 品 7172吨-7.3 涤 纶 纤 维 56389吨 36.8 生 铁 568319吨 16.1 钢 材 496727吨 20.3 水 泥 224.5万吨 9.2 发 电 量 42440万千瓦时-2.2 供 热 量 341.3万百万千焦-12.5 2007年工业用电总量78800万千瓦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大力实施多元开放战略,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继续加大,产业招商、园区招商、资源招商、存量资产招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了利用外资和引进国内资金、项目的重大突破。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2762万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6156万元,城镇投资完成435910万元,农村非农户完成投资696万元。全年引进5千万元以上项目10个,超亿元项目5个。实际利用外资3100万美元,同比增长87.9%;埠外资金到位21.4亿元,同比增长15.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1800万美元,出口额1975.2万美元,进口额86.8万美元。投资11亿元的亚泰集团年产350万吨水泥熟料、投资2.6亿元的亚沟水泥年产75万吨水泥熟料项目正在紧张建设;投资2亿美元的英国ABF公司酵母项目、投资3.3 亿元的松江钼业钼金属深加工、投资1.3亿元的哈电集团绝缘材料厂整体搬迁等项目准备开工。哈尔滨仁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国成功上市。经济开发区和新华工业园建设顺利,吸引资金和项目能力进一步增强。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邮电业稳定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138052万元,比上年增长26.9%。全年完成货运量1189.9万吨,比上年增长1.5%。其中,铁路货运量641.3万吨,增长0.7%;公路货运量548.6万吨,增长2.4%。全年发运旅客128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3%。其中:铁路客运量4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公路客运量86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3%。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228万元,比上年下降5.5%。全区城乡拥有固定电话10.5万户,下降30.5%。移动电话用户为28.7万户,同比增长53.5%。电话普及率为67.2部/百人。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全年实现批发零售贸易业增加值为169946万元,同比增长11.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9217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在总计中,国有及控股实现7818万元,同比下降6.5%;非国有经济实现351399万元,比上年增长12.1%。非国有占全部零售额的97.8%,同比上升了0.4个百分点。非国有经济中,个体私营经济305199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各类消费品消费水平如下: 2007年 占消费比重% 食品类消费 154463万元 43 衣着类消费 82620万元 23 用品类消费 111357万元 31 燃料类消费 10777万元 3
七、旅游业
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旅游名区”的建设目标,不断壮大旅游发展规模,全面提升旅游发展质量。高标准编制完成了《阿城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被国家旅游局列入东北三省旅游发展规划的重点。旅游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凡奇上京国际投资6000万元建设了度假宾馆和歌舞剧院;吉华国际温泉滑雪场到位资金4000多万元,正在建设中;投资1000多万元的平山神鹿儿童滑雪场、投资840万元的横头山森林公园和投资近180万元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均已对外营业;台湾东方高尔夫国际集团投资1亿元与旭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高尔夫球场项目,建成后将达到承办国际赛事标准。
加大旅游宣传和客源市场开发的力度,在《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生活报》、《今日黑龙江》等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类宣传文章100余篇,与哈报共同开展了“阿什河文化采风活动”,邀请多家电视台对我区旅游资源进行专题报道。省旅游局8月在平山旅游区成功举办了“中国?黑龙江国际养生节”,6月在松峰山举行了“黑龙江全民旅游健身与奥运同行万人登山活动”,提升了我区的旅游知名度。发放宣传手册5万份,制作旅游广告宣传牌,我区旅游整体形象进一步确立,收到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109.5万人次,比去年增长10.1%。旅游业营业收入30120万元,比上年增长9.2%。
八、城乡建设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城区面貌更加靓丽。重大市政工程进展顺利。完成了西出口拓宽和收费站改造工程,完成了北环路、一中至博物馆、长安路、工业路、解放东大街、延川北大街道路等的改造和建设工程,城区环路日益完善。城市环境不断改善,街路形象明显改观。完成了五一路景观街路绿化配套建设和上京大道特色街路绿化的提档升级,新增绿地126.99公顷,植树35.27万棵,绿地率达到28.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9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0.62%。完成了17条巷路改造工程及30条巷路亮化工程,新建改建主街路灯831杆、巷路路灯127杆,百姓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切实加强城市管理,城市环境整洁有序。新建两处垃圾转运间、一处旱厕,成功撤掉主干路垃圾箱41个。省、市政府已批准玉泉、新华、双丰、舍利四个乡镇改设街道办事处,城区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载体功能将进一步增强。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继续增长,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85875万元,比上年增长27.4%。地方财政收入46044万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全口径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8339万元,比上年增长9.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8508万元,比上年增长23.1%;基金预算收入完成7536万元,比上年增长98.8%。全口径财政支出125442万元,比上年增长49.6%。地方财政支出72808万元,比上年增长41.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985万元,公共安全支出5499万元,教育支出18462万元,科学技技术支出970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87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489万元,医疗卫生支出4078万元,环境保护支出393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071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4729万元,交通运输支出922万元,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5371万元,其他支出468万元。
金融保险业发展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86350万元,比上年增长9.64%。其中:企业存款137881万元,同比增长24.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00287万元,比上年增长6.1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43288万元,比上年增长9.06%。其中:短期贷款341672万元,同比增长18.4%;中长期贷款137632万元,同比增长30.1%。全年保费收入11025万元,同比下降2.86%。
十、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和卫生
科教兴区成效明显。全年共实施科技项目46项,其中实施科技成果推广项目21项,完成率达100%。全区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到57户。全年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专利99项,全部受理,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32项,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先进县区。信息化工作进一步加强,完成了“中国?阿城”网站17个版块的二级页面的信息更新,信息更新量达100多兆。发布新闻稿件近500篇,其中图片新闻20余篇,图片信息达1700多幅。有2篇社会新闻稿件被《新晚报》采用。
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投资1529.6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投资3350万元为8所学校建设了教学楼、宿舍楼共计31480平方米,投资407万元建设2所寄宿制学校,改造了40所学校B、C级危房校舍,彻底消灭了危房校舍。投入74.8万元用于信息技术设备设施增添和改造,全年下拨各类助学金209万元,救助贫困生2万多人次。完成了5所省属企办学校分离工作,接收教职工235人。我区被评为黑龙江省教育规范收费示范区县。教育质量提升。学前在园儿童达5273人,初中毕业升学率达64.3%,高中教育成绩显著,有176人高考超过600分。阿城一中有4名学生分别考入清华、北大和香港理工大学等名校,哈尔滨地区高考前100名人数比例阿城一中占第三位,全区高考本科进段率理科81.6%、文科69.8%。通过职业教育,有534名学生就业。阿城电大在校生达1100余人,民办学校在校生达8500人。德育教育明显增强。第二中学、胜利小学被评为“知荣辱、树新风”省级先进集体。艺体教育蓬勃发展。实验小学、永红小学被确定为全国百家素质教育研究实验基地。
文化体育长足发展。图书发行总额789.2万元,全年放映电影百余场次,放映收入12万元。文艺工作有新突破。在哈市第十届少儿五项文艺比赛中,共获金奖30名,银奖43名。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墨新杯第四届全国少儿书画作品电视大赛中,我区选手徐硕的作品入围参加了现场决赛最终获金奖,另外获一等奖的学生共有8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2名。8月,中国?哈尔滨(阿城)首届金上京历史文化暨企业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我区成功召开。编辑出版了100万字的《金上京文史论丛》
一、二集,筹拍大型金史知识讲座“金源史话”。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举办了全民健身百日系列活动、老年门球比赛、区小学生运动会、首届“冰雪长廊杯”农民篮球比赛、中小学生速度滑冰比赛、全区迎接大冬会、巾帼展风采女子徒步大赛、阿城区首届足球比赛等赛事。中国体育彩票综合健身馆阿城馆顺利开馆,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唯一的一座健身苑工程落户阿城区会宁公园。以节庆活动为重点,举办了新春团拜会专场文艺演出、元宵节焰火晚会、庆祝建党八十六周年全区合唱艺术歌会活动等大型节庆活动。社区图书馆我区,阅览人次近四万人。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文化娱乐空间。全年共出动稽查人员247人次,车辆92台次,罚款9.6万余元。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先进区。加强农村卫生基础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争取资金80万元,扩建了料甸卫生院、改造了平山卫生院。投资110万元,为乡镇卫生院购置设备530台件。验收卫生所87所,合格卫生所27所。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区有25.8万名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3.9%。有5万多人次得到了新农合的补偿,补偿总额达1000多万元,农民受益率由2006年的15%提高到25.69%。为560名眼病患者提供了义诊服务,为150名残疾人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手术。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取缔黑诊所11家,清理整顿卫生所128家;同时,加强餐饮业的检查,取缔无证餐饮业户17家,改造达标餐饮户136家,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得到有力保障。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先进区。为全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五苗”7.2万针次,接种服务费达20万元,接种率达到98%以上。减免贫困患者医疗费5万余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7年,全区年末总人口为58.3万人,其中:非农人口为24.1万人。总户数20.3万户。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9.3万人,性别比为101.3。全年出生人口56065053人,出生率为9.61‰;死亡人口4259人,死亡率为7.30‰;人口自然增长率2.31‰。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8岁。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离退休干部的养老金、居民最低生活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加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投资600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1239个,全年新增就业岗位2217个,安置城镇新就业6280人,介绍成功就业2730人次,组织城镇劳务输出6050人,747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57人领取了社会保险补贴303万元,642户“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再就业,安置“40、50”人员900人。为离退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816万元,财政拨款672万元用于全区国有关停破产企业医疗保险救助,解决了6562人的医疗保障问题,为258名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25.6万元。目前,我区城市低保标准由原来的117元/人月提高到145元/人月,享受低保人员已达6929户/13294人,农村纳入低保4265户/7745人,共发放低保金1619万元。募集慈善救助资金350万元,为城乡贫困户和特困户发放救助金214.15万元,资助6千名贫困学生,其中为184名应届高考贫困大学生资助48万元。募集救济物资折合人民币17.4万元,下拨救灾救济款101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2万人。7376人纳入农村大病医疗救助,总救助金额27.6万元。筹资800万元建设了双丰中心敬老院,改善了五保老人的居住条件。不断提高“五保户”供养标准,集中供养五保户对象510人,供养标准达到2200元,分散供养1585人,标准达到1600元。筹措资金18.1万元为重点优抚对象建房修房,其中有1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救助各类流浪乞讨人员117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799元,比上年增长14.3%。城区恩格尔系数为41%。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区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27.5平方米,同比增长0.4%,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87%。全区从业人员平均报酬为15844元,同比增长27.4%。全年用电总量10037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居民用电总量17361万千瓦时。全区有线电视用户为5.1万户,入户率达25.1%。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全年投资2200万元治理环境污染,12家企业得到有效治理。发放临时排污许可证47个,收取排污费300多万元,检查涉水排污企业51家,受理群众投诉环境污染信访案件96件,查处率100%,结案率95%。8月我区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验收。
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年全区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18起,死亡36人,伤132人,直接经济损失215.7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7%,下降14.3%,下降0.75%,下降12.3%,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任务。注:
1、本公报数字均为统计快报数据;
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为国有和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
3、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均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人口数字为公安部门户籍统计数据;
5、各行业数据均来自各主管部门的统计报表。
第五篇:花都区2009统计公报
广州市花都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12-27 20:58来源:广州市花都区统计局
2009年,全区在发展进程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保增长促发展、保项目促提升、保民生促和谐”中心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从而成功地化危为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经济
经济总量:初步核算,2009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41.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7308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0699美元,增长12.3%。产业结构:
2009年花都区三次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增加值23.71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352.33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165.44亿元,增长15.6%。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4.4:65.1:30.5,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4和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0.6%、65.8%和33.6%,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分别为0.1、8.9和4.6个百分点。
就业:2009年,全区从业人员63.04万人,比上年增长4.0%,增加2.43万人。按单位登记注册类型分,集体企业从业人员14.76万人,同比略减1.5%;私营企业15.44万人,同比增加0.86万人,增长5.9%; 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10.26万人,增加0.36万人,增幅3.6%。按行业分,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的从业人数仍居前三位,分别有31.46万人、13.18万人和8.80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49.9%、20.9%和14.0%。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及所占比重均低于上年,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同比有增长,尤其是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增幅更大。
二、农业
2009年全区农业总产值40.92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种植业产值20.64亿元,下降2.2%;林业产值0.20亿元,增长0.8%;畜牧业产值11.37亿元,增长10.2%;渔业产值6.61亿元,增长8.7%;农业服务业产值2.10亿元,下降9.3%。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9.94万亩,下降0.5%。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2.01万亩,下降0.1%;蔬菜种植面积20.17万亩,增长2.6%;水果种植面积6.41万亩,略降0.1%。花卉种植面积2.84万亩,增长0.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2009年,我区汽车产业再续辉煌,在汽车产业的引领下,全区工业步上新台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36.86亿元,增长14.7%。工业对全区经济总量的贡献率为68.6%,拉动GDP增长9.3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总产值1320.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达1155.63亿元,增18.5%,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164.64亿元,同比略增0.0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产值205.29亿元,重工业产值950.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6%和20.2%,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17.8∶82.2。
规模以上企业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纺织业五大制造业总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52.7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2.4%。
(一)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833.66亿元,同比增长46.9%,其中:汽车整车产值644.53亿元,增长50.4%;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值172.86亿元,增长24.5%。
(二)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全年产值37.35亿元,增长4.8%。
(三)金属制品制造业产值30.07亿元,增长0.5%。
(四)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产值26.14亿元,增长4.7%。
(五)纺织业产值25.56亿元,增长3.8%。
1009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1.07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实现利润120.87亿元,增长73.9%,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104.29亿元,占了86.3%。产品销售率99.6%,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按全年工业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达16.01万元/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5.6%,比上年提高14.1个百分点。
建筑业:2009年,全区资质以上企业30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7.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其中建筑安装工程产值56.66亿元,增长25.8%。按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24.04万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9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59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基本建设34.27亿元,增长28.6%;更新改造投资34.43亿元,增长65.1%;房地产开发投资46.80亿元,略降0.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8.38亿元,比上年增长6.3%。
从投资主体的登记注册分,民间投资额有所下降,国有、港澳台、外商投资均大比例增长。全年国有单位投资11.10亿元,增长79.5%;港澳台投资增势最为迅猛,全年投资18.42亿元,增长104.8%;外商投资31.96亿元,增长50.5%;民间投资54.11亿元,同比下降7.4%。
从投资行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力度加大,二、三产业投资较上年有大幅回升。第一产业投资1.03亿元,增长166.7%;第二产业投资40.71亿元,增长37.6%;第三产业投资73.85亿元,增长13.8%。全年投资额亿元以上项目有7个,比上年增加3个,累计投资28.99亿元,其中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扩建项目投资了19.32亿元。全区固定资产总投资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为12.47亿元,增长80.8%。
房地产开发方面,全区房屋施工面积704.58万平方米,增长12.9%,其中住宅490.41万平方米,增长15.1%。房屋施工面积中,新开工面积133.0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05.34万平方米,分别下降51.4%和37.4%。房屋竣工面积104.13万平方米,增长69.3%,其中住宅84.18万平方米,增长77.3%。商品房(含现房和期房)销售翻番,全年销售面积146.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5.8%;其中住宅141.09万平方米,增长157.0%。商品房销售金额97.12亿元,增长194.0%,其中住宅92.05亿元,增长227.7%。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44.35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14万平方米,增长5.1%;其中住宅空置20.50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0.3万平方米,下降1.4%。
五、国内贸易
2009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23亿元,增长13.3%。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36.54亿元,增长12.3%;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6.70亿元,增长16.3%。按销售地区分,城镇市场零售额109.83亿元,增长12.5%;农村市场零售额73.40亿元,增长14.5%。商品销售总额270.05亿元,增长28.7%,其中批发额133.51亿元,增长51.4%。
星级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营业额8.8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4.41亿元,同比增长59.0%;食品饮料烟酒类实现零售额2.46亿元,增长28.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实现零售额1.32亿元,增长24.0%。
六、对外经济
全区出口贸易上半年下滑严重,下半年企稳回升。全年出口总额16.1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8.3%。其中外资企业出口8.90亿美元,下降19.9%;国内企业出口7.20亿美元,增长11.5%。全年进口到货20.22亿美元,增长11.5%。从出口地区看,出口市场份额占前的依次为欧盟、亚洲其他国家(地区)、美国和香港,所占份额为20.3%、17.6%、16.1%、11.5%。在出口总额全年下滑的情况下,出口仍有增长的国家(地区)为:东盟、亚洲其他国家、韩国和欧盟,增长速度依次为:22.6%、20.7%、5.5%和3.3%。
从出口商品类别看,机电、音像设备及零附件类占出口份额最大,全年出口额4.05亿美元,同比下降1.7%,占全部商品出口的25.1%;其次为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额3.13亿美元,同比增长5.9%,占19.4%的份额。此外,皮革皮具制品类出口规模迅速扩增,由上年占出口份额的10.5%扩大到2009年的14.1%,全年出口2.27亿美元,增长22.7%;珠宝首饰类出口1264万美元,比上年减少3229万美元。利用外资方面,全年利用外资项目22项,同比减少7项;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95亿美元,增长4.9%;合同外资金额1.3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28亿美元,下降48%。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年末境内公路里程1061.71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5.27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89.82公里,二级公路94.55公里。营运车辆10627台,比上年增加537台,其中营运货车9529台,营运客车1098台,分别增加476台和61台。全年货运周转量12.69亿吨公里,客运周转量18.71亿人公里,分别增长13.6%和7.0%。全区年末汽车保有量81723辆,同比增长21.3%。其中载客汽车65644辆,载货汽车14983辆。
邮电:邮电业务总量4.33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邮政0.52亿元,增长9.5%;电信3.80亿元,增长9.1%。全年邮政共发送函件194.64万件、包裹8.94万件、特快专递14.17万件。年末本地电话用户(含小灵通)30.77万户,国际互联网广泛使用,年末用户数达9.98万户,同比增加2.14万户,增长27.4%。旅游:全年旅游业总收入为2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城市接待游客559.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6%。其中,不过夜(一日游)游客348.30万人次,同比增长 43.6%,占接待游客总人数的 62.3%;过夜旅游者210.85万人次,同比减少6.31%。旅行社共接待国内外游客总数为29.97万人次,增长16.9%。其中接待国内游客为28.38万人次,增长20%;接待出境游旅游者1.59万人次,减少20.1%。主要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259.25万人次,增长13.5%。
八、财政、税收和金融
财政:2009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77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增值税14.07亿元,增长47.6%;营业税9.60亿元,增长38.2%;企业所得税3.76亿元,增长23.5%;房产税1.55亿元,增长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3.44亿元,同比增长24.4%。从支出方向看,公共财政继续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等民生领域倾斜。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18亿元,增长164.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24亿元,增长61.1%;医疗卫生支出2.28亿元,增长48.0%;科学技术支出1.04亿元,增长31.2%;公共安全支出4.45亿元,增长26.1%;教育支出7.65亿元,增长16.6%。
税收:2009年,全区税收总额(国税和地税)122.32亿元,增长33.1%。其中,国税收入87.14亿元,增长40.8%;地税收入35.18亿元,增长17.3%。金融:年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05.18亿元,比上年增长56.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3.41亿元,增长17.2%。本外币贷款余额335.36亿元,增长54.0%。贷款余额中,企业贷款213.09亿元,增长50.4%,其中中小企业贷款51.06亿元,占企业贷款额24.0%,同比增7.5%;个人贷款122.11亿元,增长55.9%,其中住房贷款余额104.93亿元,占个人贷款额的85.9%,增长55.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2009年,教育部门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和综合改造,改善办学条件;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全年投入4740万元为13.16万人次城乡学生免除书杂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通高考亮点纷呈,2009年全区高考考生4910人,高分考生人数居广州各区县前列,其中本科以上上线人数1766人,上线率36.0%;大专A线以上上线人数2969人,上线率60.5%。
2009年,全区共有幼儿园90所,在园幼儿2.35万人。小学98所,在校学生7.53万人。普通中学47所,在校学生5.26万人,其中初中3.78万人,高中1.48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2.2%。
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首次荣获广州市科学技术奖7个奖项,在数量和奖项级别上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广州市唯一列入首批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的区县。
2009年,区级科技项目186项,比上年增加53项。至年末,全区高新技术企业38家,区级民营科技企业148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66家。全年专利申请量958件,同比增长41.9%,增速位列全市第二,其中,发明专利130件,增长15.0%;专利授权量664件,增长80.9%。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2009年,我区启动省文化先进区申报工作,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方面取得实效。区图书馆共接待读者65.5万人次,图书流通29万册次,并成立分馆3家、流通点4个。区文化馆送戏下乡53场次。开展广场文化活动283场次,其中广场舞会和广场健身操共218场、电影放映65场。
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有力。全年组织专项检查82次,取缔无证经营点档645个,端掉非法音像及出版物批发窝点5个,收缴非法音像制品18万张、非法书报刊4.1万册(份);取缔无证游戏机室4间、“黑网吧”144家。全年办理行政处罚案件52宗,其中移送司法处理的案件5宗。
卫生:年末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59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7所,农村卫生站197所。拥有病床2344张。卫生技术人员(含乡村医生)5018人,其中执业医师1322人,执业助理医师267人,注册护士1793人。按常住人口计算,每千人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为3.1张、6.7人、1.8人和2.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参合人数达42.90万人,参合率达99.6%。
体育:以迎亚运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加快体育场馆建设。2009年,全区开展群众体育活动31项次,参加广州市以上群众体育活动12项次。按照农村“一场一径一室”体育设施建设目标,新建健身路径25条,水泥篮球场28个、文体娱乐室50余家。竞技体育捷报频传。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我区运动员为广东代表团夺得金牌5枚、银牌3枚、铜牌4枚。全年获全国赛奖牌27枚、省级赛奖牌62枚、市级赛奖牌152枚。向上输送运动员37人。区体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评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区体育局被授予“第29届北京奥运会特别贡献单位”称号。
十一、公用事业、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安全生产
公用事业: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新华污水处理厂(一期)10万吨配套管网工程建成,以每天11万吨的负荷正常运行,二期扩建工程正在施工中。全区各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已全面铺开。城区绿化覆盖面积1618.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9.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4平方米。
自来水日生产能力达28.40万立方米,全年采水10367万立方米,售水9347万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6245万立方米,增长14.4%;生产运营用水3102万立方米,下降4.8%。
全年售电量44.55亿千瓦时,增长9.6%。其中,工业用电34.02亿千瓦时,增长8.1%;商业用电3.70亿千瓦时,增长15.3%;农业用电0.54亿千瓦时,增长8.8%;住宅用电6.29亿千瓦时,增长15.4%。
环境保护:严抓节能减排工作,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创建“生态示范村”和“绿色社区”,2009年培英小区和东晖明苑成功创建为“广州市绿色社区”。
全区总体环境质量好转。环境空气指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7天,占全年总天数的92.3%。水体环境质量较上年有改善,全河段水质的平均污染指数为0.64,下降12.7%。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100%。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噪声稳定达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99%,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100%。
社会治安:2009年,全区刑事案件立案3435宗,同比下降12.2%,“两抢”、“两盗”、刑事警情案件分别同比下降13.3%、12.6%、13.2%。区法院各类案件收案量1.24万件,审结1.2万件,结案率94.1%。其中受理审结刑事案件1076件,结案率为100%。
安全生产: 2009年,全区发生各类事故2655宗,死亡人数142人,同比下降12.9%。其中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3宗,死亡3人,下降57.14%;火灾事故9宗,死亡2人,下降60%;道路交通事故2643宗,死亡137人,下降9.27%。亿元GDP各类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26人;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66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16.77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福利 人口:2009年末,全区总人口65.16万人,比上年增长0.8%,其中非农业人口20.68万人,农业人口44.32万人,未落常住户口1602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1.98;家庭户均人数3.05人。全年出生7790人,死亡2835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1.88‰,死亡率4.32‰,自然增长率7.56‰。
人民生活:全区职工年人均工资36050元,增长11.8%。全社会从业人员年平均收入18384元,增长10.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194元,增长10.0%;家庭人均总支出20754元,增长10.9%;人均消费支出16184元,增长10.9%,其中食品支出6408元,比上年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76元,增长11.1%,其中工资性收入6524元,增长9.2%;家庭经营纯收入2434元,增长20.0%。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为39.6%,农村居民为45.4%,分别比上年收窄1.7和2.4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和福利:全区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2.98万人、12.78万人、29.71万人、4.23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幅依次为30.1%、29.6%、11.4%和57.0%。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88万人,其中在职人员10.78万人。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99.3%。
全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救助9686人,其中城镇1315人,农村8371人。全区公办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2家,床位890张,年末收养人数571人。社会福利企业6家,安置残疾职工223人。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产值和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户籍人口数由公安部门提供,出生、死亡指标由区计生部门提供。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2005~2009年花都区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 单位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花都区生产总值 亿元 301.54 361.17 420.91 489.56 541.48 第一产业 亿元 17.81 20.36 22.26 23.51 23.71 第二产业 亿元 197.53 242.40 275.10 321.52 352.33 其中:工业 亿元 184.52 229.81 260.00 307.00 336.86 第三产业 亿元 86.20 98.41 123.55 144.52 165.44 人均生产总值 元 44390 50903 59505 66870 73084 工业总产值 亿元 719.58 827.35 976.51 1164.11 1320.27 农业总产值 亿元 30.70 34.54 36.98 41.28 40.9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95.70 108.26 127.03 161.78 183.23 外贸出口总额 亿美元 9.02 11.63 15.16 17.57 16.10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亿美元 2.02 2.17 2.52 2.81 2.9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亿元 72.25 86.71 87.93 94.88 115.59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12.15 16.96 24.97 30.99 37.77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亿元 17.69 22.70 27.75 34.91 43.44 税收收入 亿元 37.80 49.72 76.36 91.89 122.32 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4264 17132 18562 21081 2319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 6614 7170 8012 9068 10076 注:1.2009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平均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