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论文(5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07:16: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口蹄疫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口蹄疫论文》。

第一篇:口蹄疫论文

口蹄疫的综合防治措施

摘要:正随着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日益重视,对动物疫病和病原体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口蹄疫是人畜共患的动物传染病,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不仅可以极大地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与生命,而且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严重的社会政治或公共卫生后果。为了防止外来疫病传入,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来自发生某些疫病国家和地区(疫区)的动物和动物产品采取了种种限制措施。关键词:口蹄疫 流行性 防治措施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人畜共患病。口蹄疫病毒分七个血清型:O型、A型、C型、Asia-Ⅰ型、SAT1型、SAT2型、SAT3型等;每个主型内又有若干个血清亚型,不同的血清型的病毒感染动物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基本一致,但无交互免疫性;同一主型内的不同亚型之间也只有部分交互免疫性。口蹄疫在世界分布很广,流行历史很长,除大洋洲和北美洲消灭本病后再未发生外,亚洲、非洲、南美洲和欧洲都有发生或流行。OIE把该病列为A类法定传染病中的第一个动物病害,是国际动物及动物产品输出输入贸易最重要的检疫对象;是一种政治病、经济病。自然发病动物常限于偶蹄动物,黄牛最为感,其次为水牛、牦牛、猪、绵羊、山羊、骆驼等。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长期在猪群中反复流行,对猪的毒力增强所致,而对牛的致病力减弱;幼畜如新生仔猪、犊牛、羔羊对口蹄疫病毒最易感,发病率100%,并引起80%以上幼畜死亡; 一.易感动物:

黄牛、水牛、牦牛、猪、绵羊、山羊、骆驼和鹿;此外还有象、刺猬、鼠等33种野生动物;7岁以下的小孩及孕妇对口蹄疫病毒易感; 二.流行特征:

本病无严格的季节性,但一般冬季多发,春季减轻,夏季基本平息。家畜口蹄疫常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每隔2~3年流行一次,具有一定周期性。本病的传播呈蔓延扩撒或跳跃式。在自然流行中,以牛易感,猪次之再次为绵羊、山羊和骆驼,人也能被感染,此病较易从一种动物传到另一种动物。有些地区流行时,强烈感染牛、羊,较难感染猪,但在某些地区却强烈感染猪,而难感染牛、羊。发病时一般是幼畜易感、高发,新流行地区发病率可达100%,而老疫区也可达50%。病猪排毒以破溃的蹄皮为最多,其次是粪、尿、呼出气和精液,其排毒量远远超过牛、羊(病猪经呼吸排到空气中的病毒量相当于牛的20倍),因此,猪在本病的传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三.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为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本病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通过水泡液、排泄物、分泌物、呼出的气体等途径向外排散感染性极强的病毒;屠宰后末经处理的肉品、内脏、皮毛和废水是重要的传染源。空气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人与非易感动物

如狗、马、鸟类均可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

本病通常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亦能经伤口甚至完整的粘膜和皮肤感染;精液、奶汁含有大量的病毒并能传染;人类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与病畜接触而受到感染,人与人之间很少发生感染。四.临床症状:

(一)猪:病猪以蹄部水泡症状为主要特征。在蹄蹱、蹄冠和蹄叉等处可见水泡病猪体温一般不高或稍高,主要症状是蹄部。最初发生跛行检查蹄部可见蹄冠、蹄间红肿,按压有痛感,不久形成水泡。泡内充满灰白色或灰黄色液体,开始水泡仅米粒大,后融合一起为蚕豆粒大,常在2-3天内破裂,破裂后形成暗红色糜烂,如无细菌感染,则一周左右痊愈。如有继发感染,严重者侵害蹄时,蹄壳脱落造成悬蹄不能触地,常卧地不起。病猪鼻糜烂,哺乳母猪乳头常见有水泡,间有发生乳腺炎,乳量减少,妊娠母猪时常流产,有时口腔也出现水泡,本病一般呈良性经过,但吃奶小猪发病时,因发生严重心肌炎和胃肠炎而死亡。在口腔和蹄部发生水泡,有时在咽喉、气管和胃粘膜有圆形溃疡和烂斑,胃和大小肠粘膜可见出血性炎症,心包膜有弥散性及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一般称为“虎斑心”。哺乳仔猪发生口蹄疫时,常因发生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病死率可达80%以上。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

(二)牛:感染后的潜伏期一般为2~7天,最短为24小时,最长为14天。病牛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随后在唇内、齿龈、舌面和颊部粘膜出现水泡,并流出泡沫状和涎液,同时出现反刍停止、饮欲增加的症状,有时在趾间和蹄冠皮肤上也同时或稍后发生水泡。孕牛发生本病时往往发生流产或早产,严重的死亡。产后母牛出现难配、受孕不佳现象。犊牛因吮乳,体表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病死率很高。心肌质地松软,心肌变性、坏死,呈现淡黄色斑纹(“虎斑心”)。

(三)羊:潜伏期一般为5~7天,症状与牛大致相同,但感染率较低,症状也较轻。山羊患口蹄疫症状较绵羊明显,水泡多见于口腔,病变多弥散性分布于硬腭和舌面,而绵羊水泡多见于蹄部。羔羊发生本病时,常因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而死亡。

(四)鹿和骆驼:与牛和绵羊的基本相似,但发病率较低。

(五)人:人感染口蹄疫后的潜伏期为2~18天,一般为3~6天,多数突然发病,表现为体温升高、头痛、口腔干热有灼烧感,唇、齿龈和颊部粘膜潮红,继之发生水泡。皮肤发生水泡时多见于手指掌面、甲床、足底和足趾部。严重感染的小儿患者可并发胃肠炎、神经炎和心肌炎。五.诊断:

根据症状、流行病学情况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采水泡皮或水泡液作实验室诊断。目前实验室诊断有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试验等多种方法,还能够鉴别感染阳性与注苗阳性牛。唯一需要作出鉴别诊断的病是水泡性口炎,该病与口蹄疫在症状上极其相似,但是,其一,水泡性口炎可感染包括马、猴、鸡在内的多种动物;其二,水泡性口炎发病率不高,只有1.7%~7.7%;其三,水泡性口炎由蚊子传播,只发生在夏季和秋初。

六.综合防治措施:

(一)常规预防措施:

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严格的消毒制度,是及时切断传染源,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的主要措施。

1.坚持生产区和生活区区分开。生产区门口设消毒室和消毒池,由专人负责,消毒室内装有紫外线杀菌灯,消毒池内放置2%~3%火碱溶液,每10天更换1次,同时还设置醒目的防疫须知标志。

2.严格隔离饲养,杜绝带病源的人员或被污染的饲料、车辆等进入生产区。从外面进入场内的人员需紫外线消毒15分钟。

3.保持场内环境卫生,粪便及时清除,经堆积发酵处理,定期进行消毒。

4.每年春、秋季对全场(食槽、牛床、运动场等)进行全面消毒。舍内要经常保持卫生整洁、通风良好。每天都要打扫干净,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大的消毒。常用的消毒药物有:10%~20%的生石灰乳、2%~5%的火碱溶液、0.5%~1%的过氧乙酸溶液、3%的福尔马林溶液。

5.夏季做好防暑降温、消灭蚊蝇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6.每年春、秋季做好结核、布病、口蹄疫疾病的检疫工作。7.春秋两季做两次口蹄疫疫苗接种工作。

(二)猪场的免疫预防措施: 1.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免疫程序:

(1)种猪﹙包括种公猪、后备公猪、后备母猪﹚:每年接种高效苗三次,每次间隔4个月,耳后肌肉注射疫苗2ml/头;

(2)种母猪:配种前接种高效苗2ml/头,分娩前一个月再次接种高效苗3ml/头,确保产后乳汁内的母源抗体水平达到1:1024以上,使吮乳仔猪免遭口蹄疫强毒的感染;(3)断奶仔猪:断奶后10-15天首免,耳后肌肉注射高效苗2ml/头;70-80日龄二免,耳后肌肉注射高效苗3ml/头;

(4)育肥猪:出栏前25-30天三免,耳后肌内注射高效苗4ml/头,预防运输途中感染; 2.紧急情况下的免疫程序:

当猪场发生疫情或周围环境出现口蹄疫疫情严重威胁猪场安全的情况下,应采取的免疫程序如下(1)全场各年龄段猪群紧急接种口蹄疫高效苗,25kg体重以上的猪群耳后肌内注射5ml/头,25kg以下体重的猪群耳后肌内注射高效苗3ml/头;先接种健康猪舍内的猪群,后接种可疑猪舍内的猪群。

(2)第一次接种后间隔15天,各年龄段猪群加强免疫一次,接种剂量与第一次剂量相同或增加1ml/头;

(3)吮乳仔猪肌内或皮下接种康复猪全血4-5ml/头或康复血清2-2.5ml/头,以防吮乳猪感染死亡;

(4)如果猪场不幸发生口蹄疫,来不及接种疫苗,因油佐剂苗产生免疫最早也得经过14天,所以最好还是将发生疫情的猪舍内尚未出现临床症状的猪群全部接种康复猪全血

10-15ml/头或康复血清5-8ml/头,接种后12小时可起到被动保护免疫作用,并可维持20天。

能否及时控制疫情,要看猪场隔离、消毒措施做得怎样,也要考虑猪舍被口蹄疫强毒污染的程度。

如果发现疫情早又能立即采取措施扑杀病猪及同栏猪,彻底消毒疫点﹙发病栏舍﹚和疫区﹙猪场环境﹚,疫情是可以得到迅速控制的;

(三)牛场技术管理措施

在抓好防疫工作的同时,也重点抓奶牛的饲养工作,对奶牛坚持1月1次体况评定,实行5分制评定方法,使牛群体况保持最佳状态。对疑难病症坚持“会诊”制度。发现可疑疑难病症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会诊,必要时请专家确诊,使奶牛各种疾病和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坚决执行本场技术人员(尤其是兽医员、授精员)严禁从事对外奶牛技术服务工作,杜绝一切传染源侵入。工作人员每年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凡检出结核、布病者,及时调离牛场。平时要积极预防、加强捡疫,常发地区要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常用的疫苗有口蹄疫弱毒疫苗、口蹄疫亚单位苗和基因工程苗,牛在注射疫苗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力可维持4~6个月。一旦发病,则应及时报告疫情,同时在疫区严格实施封锁、隔离、消毒、紧急接种及治疗等综合措施;在紧急情况下,尚可应用口蹄疫高免血清或康复动物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按每公斤体重0.5~1毫升皮下注射,免疫期约2周。疫区封锁必须在最后1头病畜痊愈、死亡或急宰后14天,经全面大消毒才能解除封锁。

(四)防治措施:

1.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症疗法只能减轻病畜的症状,不能阻止本病在畜群中的传播。

2.禁止来自口蹄疫疫区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入境,一旦爆发本病,必须划定疫区,进行“封锁”,人畜和用具等都不能出入,出入都要检疫、消毒,扑杀感染或可能感染的动物,对尸体进行掩埋或焚烧。

3.由于幼畜突然发生心肌炎死亡,可用高免血清或痊愈血皮下注射进行预防性治疗。4.在疫区和受威胁区使用疫苗接种,推荐使用多价灭活疫苗或与当地同型的灭活疫苗。因弱毒苗对一种动物为弱毒,对另一种动物为强毒,弱毒苗引起病毒血症,长期带毒、排毒,且有毒力返强的可能,因此使用弱毒苗免疫应慎重对待。常用疫苗有:

(1)口蹄疫双价(A、O型)鼠化弱毒苗,只能用于成年牛、羊,而猪及1岁以上犊牛及4月龄以下羊均不得使用。猪应与免疫动物隔离,以免感染。

(2)乳兔组织或细胞培养灭活苗(铝胶苗或油乳剂苗)配成双价或多价苗可用于不同年龄动物。(3)猪口蹄疫的预防接种可用灭活苗或猪用弱毒苗,现在生产的猪O型口蹄疫、BEI(二乙烯亚脂)灭活油佐剂苗,免疫效果较好,免疫保护期可达6个月。

(五)控制措施:

一旦发生牲畜口蹄疫疑似或确诊病例,要按照“早、快、严”的原则坚决扑杀易感动物,彻底消毒,严格隔离,强制免疫,坚决防止牲畜口蹄疫疫情扩散。

1.分析疫源: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疫源及其可能扩散、流行的情况。对仍可能存在的传染源,以及在疫情潜伏期和发病期间售出动物及其产品、可疑污染物(包括粪便、垫料、饲料)等应立即开展追踪调查,并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2.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1)将病畜所在养殖场(户)或其他有关屠宰、经营单位划为疫点;散养的,将病畜所在自然村划为疫点。

(2)以疫点为中心,将半径3公里内的区域划为疫区。(3)将距疫区周边10公里内的区域划为受威胁区。3.疫点内应采取的措施:(1)封锁疫点。

(2)扑杀所有的病畜及同群畜,并对所有病死畜、被扑杀畜及其产品按国家规定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

(3)对其他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强制免疫,并加强监测。

(4)对动物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圈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4.疫区内应采取的措施:

(1)市政府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在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在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设置动物检疫消毒站,对出入的车辆和有关物品进行消毒。(2)对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强制免疫,并加强监测。

(3)关闭活畜及其产品交易市场,禁止易感动物及其产品交易和运出。对有关物品、交通工具、用具、圈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5.受威胁区应采取措施:

(1)对所有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强制免疫。(2)开展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6.解除封锁:

疫区内所有动物及其产品按规定处理后,经过14天以上的监测,未出现新的病例,经市动物防疫站审验合格后,由市农发局向市政府申请解除封锁。7.疫情档案:

市农发部门必须完整详细地纪录疫情应急处理过程,做好相关资料归档工作。8.非疫区应采取的措施:

要做好防疫的各项工作,完善疫情应急预案,加强疫情检测,防止疫情蔓延。上述3、4、5所列措施,必须在市动物防疫站的监督下实施。

(六)保障措施: 1.物资保障:

建立动物防疫物资储备制度,储备相应量的防治牲畜口蹄疫应急物资。储备物质应存放在交通方便,具备储运条件,且相对安全的区域。2.资金保障:

口蹄疫应急所需经费要纳入财政预算。同时,积极申请国家扑杀病畜及同群畜补贴和强制免疫费用。3.技术保障:

免疫、检疫、监测、消毒、扑杀、无害化处理等必须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规程、标准。4.人员保障:

(1)成立市牲畜口蹄疫现场诊断专家组,负责牲畜口蹄疫现场诊断,提出控制、扑灭技术方案和建议。

(2)市政府组建牲畜口蹄疫疫情应急预备队。应急预备队按照市防治牲畜口蹄疫指挥部的要求,具体实施疫情应急处理工作。应急预备队由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人员、动物防疫监督人员、有关专家、执业兽医、卫生防疫人员等组成。公安局依法协助执行任务。(3)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加强牲畜口蹄疫科普知识宣传,依靠广大群众,对牲畜口蹄疫实行群防群控,把各项防疫措施落到实处。七.治疗:

口蹄疫病畜﹙病猪、病牛、病羊﹚在出现临床症状后,经过21-60天其血液中特异抗体量较高,用间接血凝法检测抗体效价高达1:2048以上;利用这些高效的特异抗体接种尚未发病但受疫情严重威胁的易感动物,能起到积极的被动保护作用;特别是保护贵重的种猪和吮乳仔猪免遭口蹄疫流行病毒株的感染具有现实意义。

(一)对病毒进入机体的早期,白细胞干扰素是有效的;

(二)对症治疗:及时挑破水泡,缩短病毒血症的持续时间;减轻机体的压力;

1.在牲畜的水泡和溃烂处,用3%的盐水,或0.l%高锰酸钾水冲洗。溃烂处也可涂蜂蜜或碘甘油。

2.口腔可用清水食醋或0.1%的高锰酸钾冲洗。3.对心跳特快、节律不齐的病畜,可用“乌水钙”,同时肌注维生素B1每天一次,一次2g,共4次。

4.蹄部可用3%来苏水洗涤,擦干后涂松馏油或鱼石脂软膏或氧化锌鱼肝油软膏,再用绷带包扎,也可将煅石膏与锅底灰各半研成粉末,加少量食盐涂在蹄部的患处。

5.乳房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然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或其它刺激性小的防腐软膏,定期将奶挤出以防乳房炎。

(三)解热镇痛:缓解机体疼痛感,缓解内热; 参考文献:

[1]朴范则.家畜传染病学[M].中国文化科学出版社

[2]陈怀涛.兽医病理解剖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三版

[3]王为城.猪口蹄疫综合防治措施[J].福建农业,2005年03期

第二篇:动物医学专业实习论文:口蹄疫简介及防治

****大学实习论文

学院:****班级:**** 姓名:****学号:**** 实习论文题目:猪口蹄疫简介及防治 实习名称:*****实习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口蹄疫简介及防治

学生*****

(班级******,学号****)

摘 要:FMD目前在世界分布很广,除大洋洲、北美洲消灭本病后再未发生外,亚洲、非洲、南美洲和欧洲都有发生或流行。预防和扑灭口蹄疫的难度很大,已成为世界性问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早已把该病列为15个A类动物疫病名单之首,我国政府也将其排在一类动物传染病的第一位,充分显示了国内外对此病的关注程度。

关键词: 口蹄疫 流行病学 防治 疫苗

(导入语)从2008开始到今天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但又不敢说的疾病肆虐着我们整个养猪业,给我们的养猪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给我们许多养猪工作者心灵上带来强烈的震撼!它就是——口蹄疫!

一、病原概述

口蹄疫病毒: 小RNA病毒科,口疮病毒属,有O、A、C、亚洲1型,南非1、2、3等7个血清型,各型间无交叉保护,每个血清型内有许多抗原性有差别的病毒株,相互交叉免疫反应程度不等。

病毒的形态结构:呈球形,无囊膜,粒子直径23—28nm,放大150万倍像小米粒大小。完整的病毒由衣壳包裹一个分子的RNA组成,衣壳呈二十面体结构。

病毒具有坚强的存活力:

二、流行病学

少量的口蹄疫病毒就可以引起猪发病。猪口蹄疫的发生和流行同样离不开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猪三者构成的链条,流行强度、波及的范围与毒株(毒力)、猪群抵抗力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1、传染源:

处于口蹄疫潜伏期和发病期的猪,几乎所有组织、器官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等都含有FMD病毒。病毒随同乳汁、唾液、尿液、粪便、精液和呼出的空气等一起排放于外部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形成该病的传染源。猪发病后排毒期一般为4—5天。在发病开始的急性期,即水疱刚开始形成时,达到排毒的高峰期。病猪一昼夜从呼出的气体排出10的8次方ID50病毒,粪便排出10(5.5—6.5次方)ID50病毒。猪是发病动物中产生气源性病毒滴度的最高者。

2、传播方式:

FMD病毒传播方式分为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

(1)接触传播:

主要发生在同群猪之间,包括猪场、屠宰场以及和运输车辆中动物的直接接触,通过发病猪和易感猪的直接接触而传播。间接接触传播主要指媒介物机械性带毒所造成的传播,包括无生命的媒介物和有生命的媒介物。野生动物、鸟、老鼠、猫、狗、昆虫等均可传播此病。通过与病猪接触或者与病猪排泄物接触,携带病毒机械地将病毒带入易感猪场,导致发病。

(2)空气传播:

FMD病毒的气源传播方式,特别是对远距离传播更具有流行病学意义。感染猪呼出的病毒形成很小的气溶胶颗粒后,可由风传播数十到数百公里,具有感染性的病毒能引起下风处易感猪直接发病。影响空气传播的最大因素是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湿度高于55%以上,病毒存活时间较长,低于55%很快失去活性。有研究报道,在70%的相对湿度和较低气温的情况下,病毒可以到达100公里以外还具有高感染性。

3、易感猪感染途径:

FMD病毒可经吸入、摄入、外伤和人工受精等多种途径浸染易感猪。吸入和摄入是主要的感染途径。近距离非接触时,气源性传染(吸入途径)最易发生。

三、发病机理

口蹄疫的病理发生大体分为4个阶段:

1、浆液性渗出(原发性水疱)阶段

FMD病毒由消化道黏膜、呼吸道黏膜或损伤的皮肤侵入机体后,首先在侵入部位的上皮细胞内迅速繁殖,引起浆液性渗出形成原发性水疱,称为第一期水疱。此时,感染动物通常不表现临床症状或只表现轻度发热,因此往往不容易发现。

2、病毒血症阶段

通常在原发性水疱发生数小时,大量的病毒进入淋巴和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病毒血症。此时,机体产生全身性反应,一般体温升高,出现全身症状。

3、继发性水疱阶段

FMD病毒对口、鼻、舌及乳房等处的上皮细胞有极强的亲和力。继病毒血症之后1—3天,病毒随血液循环,抵达嗜好部位如口腔黏膜、舌头、鼻子、蹄冠、脚趾间、蹄底等部位的皮肤表层组织内,继续繁殖,形成继发性水疱,称作第二期水疱。

病毒还会在其他组织如胰腺、唾液腺、乳房腺泡与腺管上皮细胞、胃、直肠及肾脏的上皮细胞以及肌细胞内繁殖。

病毒在心肌组织内繁殖,致使心肌变性或者坏死而出现白色或淡灰色的斑点条纹,大家习惯称之为“虎斑心”,多见于哺乳期的仔猪。

4、转归阶段

随着第二期水疱的发展、融合、破裂,体温一般随着下降,逐渐恢复到正常,病毒从血液中逐渐减少至消失,病猪即进入恢复期。

四、临床症状

病猪初期出现精神抑郁、发热、流涎、跛行,但特征症状是口、鼻、蹄及乳房等无毛部位出现水疱,继而水疱破裂,形成溃疡、结痂,痂块脱落后形成斑痕。病猪潜伏期为2—3天,个别情况下1天发病,慢者14天表现症状。首先发热,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爬卧,不愿走动,跛行。

检查时发现蹄部有水疱性病损,最初蹄冠皮肤发白,出现水疱,然后迅速扩展到蹄后部的球节处,继而延伸到蹄叉,发生水疱之处表现为深红色斑块和破溃。由于炎症在蹄的皮基部蔓延、扩展,常使角质和基部分离、脱壳,此时病猪经常躺卧或跪行,膝盖、关节等处会有明显的外伤。口腔、舌头和上颚常出现豌豆大的水疱,有时数目很多,破裂后上皮层变成微白色碎片而脱落;鼻镜也经常出现大的水疱、破溃、糜烂。

五、病理变化

1、口腔黏膜表现为弥漫性口炎,乳头呈出血性浸润和肿胀。

2、咽喉、鼻腔、气管和支气管黏膜有溃疡。

3、蹄间水疱破裂后,通常出现继发感染,表现深部组织坏死及化脓。

4、小猪心肌有灰黄白色条纹和斑点,称“虎斑心”,肌纤维变性坏死。

六、疾病预防

疫苗免疫

⑴、疫苗的选择:

1、合成多肽苗:优点:安全性好,副反应较轻(高纯度的单一抗原,不存在灭活苗制作过程中产生的细胞碎片、血清等异体蛋白,避免过敏反应。)缺点:能产生抗体,且抗体效价也较理想,但给免疫动物提供的保护力有限。

2、灭活苗:优点:能给动物提供更有效的保护。缺点是免疫副反应大,产生抗体的能力有限,需要多次加强免疫。根据生产实践来看,应用口蹄疫灭活苗的整体效果要好于合成多肽苗。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目前的疫苗特点:免疫一次的抗体合格率只有30%-40%,具持续的时间短(约2-3周),加强免疫后合格率可提高到60%-80%,持续时间也可维持在3-4个月。结合猪场的实际:根据对各猪场口蹄疫抗体的监测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常规免疫:

A、经产公、母猪:9月份第一次普免政府采购浓缩苗4ml/头,10月份、11月份和次年3月份各加强免疫1次。如选用兰州兽医所商品98株浓缩苗(4ml/头)则在9月底、11月初和次年2月各普免1次(具体选苗与免疫应及时监测免疫抗体)

B、哺乳仔猪:18~21日龄选用梅里亚进口苗免疫1ml/头;

C、育肥猪:60~65日龄选用兰州兽医所缅甸98株商品苗免疫2ml/头,120~130日龄加强免疫1次;

D、后备公、母猪:6月龄以前请参照商品猪免疫程序,6月龄以后请参照经产公、母猪免疫程序。

五、结束语

总之,只有加强防疫,防止疾病的传入,控制污染才是有效控制口蹄疫的根本方法。发生本病后,患畜全部淘汰,采取隔离封锁措施,彻底消毒。由于该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病畜及可疑偶蹄动物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紧急处理,隔离封锁疫点周围的广大地区,禁止疫区内动物向外转运及上市,相关家畜的出口贸易也必须立刻停止。

参考文献

[1] 杨春华,王强,王毅,等.猪口蹄疫的诊断及其综合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7-

8):12-16.[2] 殷震, 刘景华.动物病毒学(第二版)[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7.468-499.[3] 信爱国,杨永钦,李乐,等.口蹄疫诊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云南畜牧兽医,2001,29(1):7-8.[4] 汪洋,亢文华,白永平,等.口蹄疫研究概况[J].中国畜牧兽医,2004,31(9):47-49.

第三篇:羊口蹄疫预防

羊口蹄疫预防

一般进入了九月份,就是羊口蹄疫的高发季节。这种病,发病急、传播快、危害大,影响范围广,给养殖户带来了不小的损失。现在,做好羊口蹄疫预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就羊口蹄疫的预防,做一下阐述,希望对养殖户有教益。

首先,要加强护理,例如圈棚干燥,通风良好,供给柔软饲料(如青草、面汤、米汤等)和清洁的饮水,经常消毒圈棚。

其次,羊蹄灵(香港奥邦)一瓶注射200公斤体重,可预防羊口蹄疫,预防期限为半个月。做到以上两点,相信羊口蹄疫就能彻底治愈好,最后希望养殖户都能养殖顺利,工作顺心。

第四篇:24.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

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

为预防、控制和扑灭口蹄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规范。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口蹄疫疫情确认、疫情处置、疫情监测、免疫、检疫监督的操作程序、技术标准及保障措施。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与口蹄疫防治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诊断 2.1 诊断指标 2.1.1 流行病学特点

2.1.1.1 偶蹄动物,包括牛科动物(牛、瘤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猪及所有野生反刍和猪科动物均易感,驼科动物(骆驼、单峰骆驼、美洲驼、美洲骆马)易感性较低。

2.1.1.2 传染源主要为潜伏期感染及临床发病动物。感染动物呼出物、唾液、粪便、尿液、乳、精液及肉和副产品均可带毒。康复期动物可带毒。

2.1.1.3 易感动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和伤口感染病毒,通常以直接或间接接触(飞沫等)方式传播,或通过人或犬、蝇、蜱、鸟等动物媒介,或经车辆、器具等被污染物传播。如果环境气候适宜,病毒可随风远距离传播。

2.1.2 临床症状

2.1.2.1 牛呆立流涎,猪卧地不起,羊跛行;

2.1.2.2 唇部、舌面、齿龈、鼻镜、蹄踵、蹄叉、乳房等部位出现水泡;

2.1.2.3 发病后期,水泡破溃、结痂,严重者蹄壳脱落,恢复期可见瘢痕、新生蹄甲;

2.1.2.4 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成年动物死亡率低,幼畜常突然死亡且死亡率高,仔猪常成窝死亡。

2.1.3 病理变化

2.1.3.1消化道可见水泡、溃疡;

2.1.3.2幼畜可见骨骼肌、心肌表面出现灰白色条纹,形色酷似虎斑。

2.1.4 病原学检测

2.1.4.1 间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阳性(ELISA OIE 标准方法 附件一);

2.1.4.2 RT-PCR试验,检测阳性(采用国家确认的方法); 2.1.4.3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检测阳性(附件二); 2.1.4.4 病毒分离,鉴定阳性。2.1.5 血清学检测

2.1.5.1中和试验,抗体阳性;

2.1.5.2液相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阳性; 2.1.5.3非结构蛋白ELISA检测感染抗体阳性;

2.1.5.4 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抗体阳性(附件三)。2.2 结果判定 2.2.1 疑似口蹄疫病例

符合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诊断或病理诊断指标之一,即可定为疑似口蹄疫病例。

2.2.2 确诊口蹄疫病例

疑似口蹄疫病例,病原学检测方法任何一项阳性,可判定为确诊口蹄疫病例;

疑似口蹄疫病例,在不能获得病原学检测样本的情况下,未免疫家畜血清抗体检测阳性或免疫家畜非结构蛋白抗体ELISA检测阳性,可判定为确诊口蹄疫病例。

2.3疫情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家畜上述临床异常情况的,应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立即按照有关规定赴现场进行核实。

2.3.1 疑似疫情的报告

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出2名以上具有相关资格的防疫人员到现场进行临床和病理诊断。确认为疑似口蹄疫疫情的,应在2小时内报告同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并逐级上报至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诊断为疑似口蹄疫病例时,采集病料(附件四),并将病料送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必要时送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

2.3.2 确诊疫情的报告

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确诊为口蹄疫疫情时,应立即报告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省级兽医管理部门在1小时内报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国家参考实验室确诊为口蹄疫疫情时,应立即通知疫情发生地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同时报国家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诊断新血清型口蹄疫疫情时,将样本送至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

2.4 疫情确认

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或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确诊结果,确认口蹄疫疫情。疫情处置

3.1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划分

3.1.1疫点 为发病畜所在的地点。相对独立的规模化养殖场/户,以病畜所在的养殖场/户为疫点;散养畜以病畜所在的自然村为疫点;放牧畜以病畜所在的牧场及其活动场地为疫点;病畜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疫情,以运载病畜的车、船、飞机等为疫点;在市场发生疫情,以病畜所在市场为疫点;在屠宰加工过程中发生疫情,以屠宰加工厂(场)为疫点。

3.1.2 疫区 由疫点边缘向外延伸3公里内的区域。3.1.3 受威胁区 由疫区边缘向外延伸10公里的区域。在疫区、受威胁区划分时,应考虑所在地的饲养环境和天然屏障(河流、山脉等)。

3.2 疑似疫情的处置

对疫点实施隔离、监控,禁止家畜、畜产品及有关物品移动,并对其内、外环境实施严格的消毒措施。

必要时采取封锁、扑杀等措施。3.3 确诊疫情处置

疫情确诊后,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3.3.1 封锁

疫情发生所在地县级以上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人民政府在接到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发布封锁令。

跨行政区域发生疫情的,由共同上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发布封锁令。

3.3.2 对疫点采取的措施

3.3.2.1 扑杀疫点内所有病畜及同群易感畜,并对病死畜、被扑杀畜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附件五);

3.3.2.2对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附件六);

3.3.2.3对被污染或可疑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畜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附件七);

3.3.2.4 对发病前14天售出的家畜及其产品进行追踪,并做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3.3.3 对疫区采取的措施

3.3.3.1在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在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设置动物检疫消毒站,执行监督检查任务,对出入的车辆和有关物品进行消毒;

3.3.3.2 所有易感畜进行紧急强制免疫,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 3.3.3.3 关闭家畜产品交易市场,禁止活畜进出疫区及产品运出疫区;

3.3.3.4对交通工具、畜舍及用具、场地进行彻底消毒; 3.3.3.5对易感家畜进行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3.3.3.6 必要时,可对疫区内所有易感动物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3.3.4对受威胁区采取的措施

3.3.4.1 最后一次免疫超过一个月的所有易感畜,进行一次紧急强化免疫;

3.3.4.2 加强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3.3.5 疫源分析与追踪调查

按照口蹄疫流行病学调查规范,对疫情进行追踪溯源、扩散风险分析(附件八)。

3.3.6解除封锁 3.3.6.1封锁解除的条件

口蹄疫疫情解除的条件:疫点内最后1头病畜死亡或扑杀后连续观察至少14天,没有新发病例;疫区、受威胁区紧急免疫接种完成;

新血清型口蹄疫疫情解除的条件:疫点内最后1头病畜死亡或扑杀后连续观察至少14天没有新发病例;疫区、受威胁区紧急免疫接种完成;疫点经终末消毒;对疫区和受威胁区的易感动物进行疫情监测,结果为阴性。

3.3.6.2解除封锁的程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按照上述条件审验合格后,由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向原发布封锁令的人民政府申请解除封锁,由该人民政府发布解除封锁令。

必要时由上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组织验收。4 疫情监测

4.1 监测主体: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

4.2 监测方法: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4.3 监测对象:以牛、羊、猪为主,必要时对其他动物监测。4.4 监测的范围

4.4.1 养殖场户、散养畜,交易市场、屠宰厂(场)、异地调入的活畜及产品。

4.4.2对种畜场、边境、隔离场、近期发生疫情及疫情频发等高风险区域的家畜进行重点监测。

监测方案按照当年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工作安排执行。

4.5疫区和受威胁区解除封锁后的监测 临床监测持续一年,反刍动物病原学检测连续2次,每次间隔1个月,必要时对重点区域加大监测的强度。

4.6在监测过程中,对分离到的毒株进行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分析与评价,密切注意病毒的变异动态,及时向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4.7 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监测结果及相关信息进行风险分析,做好预警预报。

4.8监测结果处理

监测结果逐级汇总上报至国家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免疫

5.1 国家对口蹄疫实行强制免疫,各级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监督指导。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

5.2 预防免疫,按农业部制定的免疫方案规定的程序进行。5.3 突发疫情时的紧急免疫按本规范有关条款进行。

5.4 所用疫苗必须采用农业部批准使用的产品,并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统一组织、逐级供应。5.5 所有养殖场/户必须按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接种,建立完整免疫档案(包括免疫登记表、免疫证、免疫标识等)。

5.6 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定期对免疫畜群进行免疫水平监测,根据群体抗体水平及时加强免疫。6 检疫监督 6.1 产地检疫

猪、牛、羊等偶蹄动物在离开饲养地之前,养殖场/户必须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检,接到报检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必须及时到场、到户实施检疫。检查合格后,收回动物免疫证,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对运载工具进行消毒,出具消毒证明,对检疫不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6.2 屠宰检疫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检疫人员对猪、牛、羊等偶蹄动物进行验证查物,证物相符检疫合格后方可入厂(场)屠宰。宰后检疫合格,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对检疫不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6.3 种畜、非屠宰畜异地调运检疫

国内跨省调运包括种畜、乳用畜、非屠宰畜时,应当先到调入地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办理检疫审批手续,经调出地按规定检疫合格,方可调运。起运前两周,进行一次口蹄疫强化免疫,到达后须隔离饲养14天以上,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饲养。

6.4 监督管理

6.4.1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加强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严防疫情扩散。猪、牛、羊等偶蹄动物及产品凭检疫合格证(章)和动物标识运输、销售。

6.4.2生产、经营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场所,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加强日常监督检查。

6.4.3 各地根据防控家畜口蹄疫的需要建立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对家畜及产品进行监督检查,对运输工具进行消毒。发现疫情,按照《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口蹄疫疫情认定和处置办法》相关规定处置。

6.4.4 由新血清型引发疫情时,加大监管力度,严禁疫区所在县及疫区周围50公里范围内的家畜及产品流动。在与新发疫情省份接壤的路口设置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卡实行24小时值班检查;对来自疫区运输工具进行彻底消毒,对非法运输的家畜及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6.4.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处置及转运、屠宰、加工、经营、食用口蹄疫病(死)畜及产品;未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允许,不得随意采样;不得在未经国家确认的实验室剖检分离、鉴定、保存病毒。保障措施

7.1各级政府应加强机构、队伍建设,确保各项防治技术落实到位。

7.2各级财政和发改部门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免疫、监测、诊断、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防治技术工作经费落实。7.3各级兽医行政部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按本技术规范,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及时培训和演练应急队伍。

7.4发生口蹄疫疫情时,在封锁、采样、诊断、流行病学调查、无害化处理等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毒工作,防止人为扩散。

第五篇:口蹄疫防治方案

商丘天一生物技术有限公司0371-60228444

口蹄疫疾病综合防治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牛、绵羊、山羊、猪等)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为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

1.传染源 主要为潜伏期感染及临床发病动物。感染动物呼出物、唾液、粪便、尿液、乳、精液及肉和副产品均可带毒。康复期动物可带毒。

2.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和伤口感染病毒,通常以直接或间接接触(飞沫等)方式传播,或通过人或犬、蝇、蜱、鸟等动物媒介,或经车辆、器具等被污染物传播。如果环境气候适宜,病毒可随风远距离传播。

3.临床症状

3.1牛呆立流涎,猪卧地不起,羊跛行;

3.2唇部、舌面、齿龈、鼻镜、蹄踵、蹄叉、乳房等部位出现水泡;

3.3发病后期,水泡破溃、结痂,严重者蹄壳脱落,恢复期可见瘢痕、新生蹄甲;

3.4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成年动物死亡率低,幼畜常突然死亡且死亡率高,仔猪常成窝死亡。

3.5口蹄疫以猪最为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为1-2天,病初体温上升至40-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蹄冠、蹄叉、蹄踵、附蹄、鼻端等部出现局部发红、发热、敏感等症状,不久逐渐形成水疱,水疱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糜烂,若无细菌感染,1周左右痊愈,若有细菌感染,则局部化脓坏死,可引起蹄壳脱落,跛行不能站立。哺乳母猪的乳头常出现水泡,引起疼痛而拒绝哺乳。哺乳仔猪出现急性胃肠炎、急性心肌炎或四肢麻痹,衰弱死亡,死亡率可达100%。

4.防治方案:

4.1易感地区做好免疫计划,提高易感动物的免疫水平,降低口蹄疫流行的严重程度和流行范围。

4.2对场地严格消毒,限制动物和其他染毒物品移动,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疫区必须有全局观念,其易感动物及其产品运出是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

4.3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是口蹄疫防治的关键,猪场每月使用超强瘟可康散(或者超强瘟可康散二代)+立健拌料,连续一周,有效防止口蹄疫疾病的发生。

4.3喷至湿润即可;使用超强瘟可康注射液口服饮水,小猪1支兑水1kg,大猪一次 2-3支直接口服。对发病和全群猪只,必须拌料:超强瘟可康散(或者超强瘟可康散二代)+立健+中宝多维康。

4.4注意:仔猪口蹄疫,不建议打针治疗,以免引起心肌炎,造成仔猪伤亡。

下载口蹄疫论文(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口蹄疫论文(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防治口蹄疫应急实施方案

    防治口蹄疫应急实施方案今天是:2006年3月2日星期四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站长|首页|资料|范文|留言|论文|礼仪|文章搜索|申请会员||范文首页|范文集锦|您现在的位置:大秘书.&gt......

    防治牲畜口蹄疫应急预案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牲畜口蹄疫,确保我市养殖业持续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河东省动物防疫条例》和《河东省防治牲畜口蹄疫应......

    2008年度防制牲畜口蹄疫工作总结(推荐5篇)

    2009年度防制牲畜口蹄疫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指挥部办公室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按照市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工作力度,采取以免疫为重......

    牛口蹄疫和防治研究[五篇范例]

    牛口蹄疫和防治研究  巴 音 郭 楞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2 x 届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   牛的口蹄疫与防治  指导教师: 热......

    综述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动物科技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综述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治措施专业:动物医学作者:颜祥龙学号:16082236班级:16-822指导教师:加春生评阅人:2018年6月28日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综述口蹄......

    卫生局防治牲畜口蹄疫措施方案

    一、疫情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牲畜口蹄疫等情况,应及时向所在乡镇畜牧兽医站或市动物防疫站报告。市动物防疫站接到报告或了解上述情况后,立即派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怀疑是......

    猪口蹄疫疾病的防治方案

    如何防治猪口蹄疫疾病及推荐防治方案关于猪场如何防治口蹄疫?昶旭技术人员提出以下建议,同时针对口蹄疫疾病特点推出一套防治方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养殖者。 一、首先有猪场......

    当前A型口蹄疫流行特点及防控

    当前A型口蹄疫流行概况及免疫预防 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何虎成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烈性传染病。在家畜中猪、牛、羊主要经济动物都可感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