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牛口蹄疫和防治研究
牛口蹄疫和防治研究 巴 音 郭 楞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2 x 届专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 牛的口蹄疫与防治 指导教师:
热娜 学生姓名:
秋民给克·地拉 所属院(系):
生物工程系 专 业:
畜牧兽医 班 级:
09高职维(1)班 学 号:
x110568 完成时间:
x年6月15日 目 录 摘要··············································1 前言··············································1 1 病原············································1 2 流行特点········································1 3 症状············································2 4 诊断············································2 5 防治············································2 6 治疗············································3 7 总结············································3 参考文献··········································4 致谢··············································5 牛的口蹄疫与防治 摘 要 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和人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牛口蹄疫的临床特征为口腔黏膜鼻镜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俗称“口疮”,“蹄癀”。本病传染性强,传播快,常常在短时间内引起大面积流行对养牛业造成巨大损失,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我国农业部于1999年2月12日公布了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将口蹄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关键词:口蹄疫,症状,诊断,防治,治疗 前 言 我是巴音学院畜牧兽医班的学生秋民给克·地拉。在学院的安排下,我于x年10月14日至12月2日在塔什库尔干县提孜那甫乡畜牧兽医站进行了毕业实习。
在农场生产中应坚持“防病重于治病”的方针,防止和消灭奶牛疾病,特别是传染病、代谢病,使奶牛更好地发挥生产性能,延长使用年限,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
下面是本人对口蹄疫病毒防治的介绍。病原 口蹄疫的病原为口蹄疫病毒,目前已知的有7个不同的血清型,A型、O型、C型,亚洲型及南非1、南非2、南非3型,分布最广对动物危害最大的是A型和O型,口蹄疫病毒各型之产是的临床表现相同,但彼此之间不能交叉免疫。
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耐低温不怕干燥,在自然条件下含毒组织和污染的饮料、饲草、皮毛及土壤等可保持传染性达数周甚至数月之久,在-30℃~70℃冻干保存可达数年,但高温直射阳光(紫外线)、酸性或碱几天环境对病毒有杀灭作用。流行特点 2.1易感动物 以牛最易感,猪、羊次之,野生动物和人也易感染,牛中又发奶牛牦牛最易感染,水牛次之。各种年龄的牛均可感染,但犊牛和青年牛的易感性高。
2.2传染源 病牛与滞毒牛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猪、羊是病毒的保存者和排毒者,复康牛的咽喉带毒可达24-27个月,病毒随分泌物、排池物及呼出的空气同时排出,水疱皮、奶、尿、唾液及大便中含量毒量多,素养力也最强,富于传染性,畜产品(皮毛、内品、奶制品)、饲料、草场、饮水和水源,交通运输工具,饲养管理用具,一旦污染病毒,均可成为传染源,带毒的兽医及饲养员也是传染源。
2.3传播途径 除经消化道、呼吸道、操作的黏膜和皮肤直接接触传染外,多数情况下是通过传播媒介,多渠道扩散传播病情引起暴发流行的,如健康牛吃了污染了口蹄疫病毒的饲草,饮水,吸入了带有口蹄疫病毒的空气都可感染发病,空气是重要的传播媒介,病毒可随风传播到10-60千米以外的地方。
2.4发病季节 本病的发生没有严格的季节性,但其流行却有显显的季节规律,一般秋末发生,冬天严重,夏天平息。
2.5流行形式 本病传播猛烈,常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也可呈跳跃性的传播流行,新疫区发病率可达100%,老疫区发病率常在50%以上,往往3-5年有一次大流行。
2.6致病因素 病畜产品处理不当,调动频繁,易感动物卫生条件差,营养状态不良,气温低,温度高,风力大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与流行。症状 牛口蹄疫的潜伏期一般为2-4天,最长的7天左右,病牛体温升高达40-41℃,精神不好,食欲减退,闭口、流涎,开口有吸吮声,1-2天后,在唇内面,齿龈、舌部、鼻盘(鼻镜)及面颊黏膜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水泡,口温高,流涎增多,呈白色泡沫状挂满嘴角,采食及反刍停止,水泡约1天后破溃,形成浅表红色糜烂,边缘不整齐,水泡破裂后,病牛体温降至正常糜烂逐渐愈合,全身症状好转,如有细菌感染,则糜烂加深,形成溃疡,愈合后产生疤痕。
在品腔发生水泡的同时或稍后,蹄冠、蹄趾间的柔软皮肤上出现红、肿、疼痛,迅速发生水泡,并很快破溃,形成糜烂,或干燥结成症块,六后农渐愈合,如果病牛虚弱或饲养管理不当,糜烂部位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坏死,病牛站立和行走困难,甚至引起牛的蹄匣脱落,造成跛行,病牛的乳房皮肤上也可出现水泡,很快破裂形成烂斑,如波及乳腺则引起乳房炎。
本病多呈良性,经过病程1周左右,可痊愈,死亡率较低,为1%-3%,病愈牛可获得1年左右的免疫力。
犊牛常发生恶性口蹄疫,死亡率可达到20%-50%,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变质性心肌炎,而水泡明显,犊牛全身衰弱,肌肉颤抖,心跳加快,心律失常,食欲废绝,站立不稳,行走摇晃,倒地死亡。诊断 根据口蹄疫的流行特点(发病快、传播广)、症状(定位口、蹄、乳房)及特征性病理变化“虎斑心”可作出初诊,但确认本病需进行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包括病毒分离和血清试验,血清学试验有血清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乳胶凝集试验,免疫电泳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毒型鉴别诊断可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防制 5.1预防接种需要引种时,一定要做好检疫工作,不能从疫区购入带毒牛,否则遗害无穷,连可能发生本病的地区,每年夏、秋季,给牛注射同型的口蹄疫苗,牛(奶牛),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程序如下:
5.1.1成年牛、种公牛、后备牛每年接种疫苗2次,每头次肌注单价苗3毫升,间隔6个月免疫1次。
5.1.2生产母牛怀孕母牛于分娩前3个月,每头次肌注单价苗3毫升。
5.1.3犊牛出生后,4-5个月,首兔,每头次肌注单价苗2毫升,间隔6个月后再免疫1次,每头次肌注单价苗2毫升,以后每间隔6个月每头次肌注单价苗3毫升。
5.2上报疫情,当牛群发生口蹄疫或怀疑为口蹄疫时,应迅速逐级上报,同时迅速向有关单位送检病料,以便鉴定毒品走私案型,进行确诊。
5.3隔离封锁,当口蹄疫被确认后,由有关部门及时划定疫点,疫区,严格采取检疫、扑杀、封锁、隔离、消毒等综合措施,要严格封死疫点,坚决扑杀病牛与同群牛,对其尸体作焚烧和深埋,对病牛污染场所进行彻底消毒,禁止疫区的牛、羊、猪等家畜和有关畜产品及饲料外调,非疫区的家畜严禁进入疫区对出入疫区的交通工具和人员须全面消毒,在最后一头病牛扑杀深埋后15天进行一次大消毒,由政府宣布解除封锁。
5.4消毒,疫点严格消毒,粪便堆积发酵处理,畜舍、场地和用具以1%-2%氢氧化钠,10%石灰乳或1%-2%甲醛喷洒消毒。
5.5紧急预防接种,发生口蹄疫时,应立即对疫区和受威胁区的疑似健康牛用相同毒型的口蹄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注射,牛每头注射牛口蹄疫灭活苗2-3毫升,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6个月。 治疗 家畜发生口蹄疫后,一般经10-14天痊愈。为了促进病毒早日痊愈,缩短病程,特别是为了防止继续发生性,应在严格隔离的条件下,及时对病畜进行治疗,要注重病畜的饲养管理。用0.1%-0.2%高猛酸钾溶液清漱牲畜的口腔,叉蹄处用5%明矾或碘酊甘油加碘7g,碘化钾5g,酒精100ml,涂糜烂面上,蹄叉之间5%破酸酮馏油,青霉素80万×3瓶,头孢先锋粉针10-15mm,效果会更好,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心理变化可以加增强心脏功能的药物,根据病情,灵活治疗。总结 总结口蹄疫关于具体有国际性的第一级传染病严重影响全球畜牧业的发展。
此疫传播分布于世界各地,感染程度特别强的疫病,他不但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外还影响到经济和外贸对养殖业带来重大的危害。
现实存在于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是,虽然在畜牧业系统有此人对此疫情认识不足,对于防制水平不到位和不配合问题,如:预防接种期间提出各种原因,不预接种疫苗,牧区的疫情检查工作还不够规模,检疫排查手段的落后和秒科学,进度慢等。因此部分畜产品随意在市场上交易,清毒和无害化措施严重导致疫情频繁发生。
因此,任何人必须深化对口蹄疫的认识程度,积极参与疫情市场和清毒水,一旦发现情况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为防制疫情扩散,服从领导指挥,全面控制口蹄疫的漫延作出努力。
参 考 文 献 [1]家畜疾病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2]家畜传染病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81年 致 谢 本论文是在热娜老师的亲切关怀指导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完成的。各位老师在我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期间倾注了大量心血,使我从中获益并顺利完成论文,老师们的严肃认真的态度使我受用终生,渊博的学识,务实的工作作风也使我毕生难忘,在此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恳的感谢。
最后,感谢热娜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感谢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指导,祝你们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身体健康!
第二篇:防治口蹄疫应急实施方案
防治口蹄疫应急实施方案
今天是:2006年3月2日星期四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首页|资料|范文|留言|论文|礼仪|文章搜索|申请会员|
|
范文首页
|
范文集锦
|
您
现在的位置:大秘书.>gt;范文>gt;公文处理>gt;企划文案>gt;正文用户登录新用户注册
防治口蹄疫应急实施方案★★★
防治口蹄疫应急实施方案
副标题: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9更新时间:2005-12-18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牲畜口蹄疫,确保我市养殖业持续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河东省动物防疫条例》和《河东省防治牲畜口蹄疫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一、疫情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牲畜口蹄疫等情况,应及时向所在乡镇畜牧兽医站或市动物防疫站报告。市动物防疫站接到报告或了解上述情况后,立即派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怀疑是牲畜口蹄疫疫情,应在2小时内将疫情逐级报告到省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经确认后,立即报市政府。
二、疫情确认
牲畜口蹄疫疫情认定程序:
(一)现场临床诊断。市动物防疫站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派出两名以上专家到现场进行临床诊断,符合牲畜口蹄疫典型症状的可确认为疑似病例。
(二)对疑似病例或症状不够典型的病例,市动物防疫站应当及时采集病料送省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验室进行检测,如确认牲畜口蹄疫疫情,依照有关办法予以公布。
三、应急指挥系统和部门分工
(一)成立河东市防治牲畜口蹄疫指挥部
总指挥:尤泽军市政府副市长
副总指挥:黄连渤市政府副秘书长
孙凤德市农发局局长
成员单位:发展计划局、财政局、公安局、卫生局、交通局、外经贸局、商业局、工商局、农发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驻河东部队。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农发局。各乡镇都要成立相应的应急指挥系统。
(二)部门分工
牲畜口蹄疫应急工作由市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分工负责。
1.市农发局负责制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处理方案,负责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源追踪,对发病动物及同群动物的扑杀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实施检疫、消毒、无害化处理和紧急免疫接种。
2.发展计划、财政、经贸、卫生、公安、交通、商业、工商、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以及各乡镇,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处理经费落实、防治技术研究、应急物资运输、社会治安维护、动物及其产品市场监管、保障、口岸检疫、防疫知识宣传等工作。
四、控制措施
一旦发生牲畜口蹄疫疑似或确诊病例,要按照“早、快、严”的原则坚决扑杀易感动物,彻底消毒,严格隔离,强制免疫,坚决防止牲畜口蹄疫疫情扩散。
(一)分析疫源好范文版权所有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疫源及其可能扩散、流行的情况。对仍可能存在的传染源,以及在疫情潜伏期和发病期间售出动物及其产品、可疑污染物(包括粪便、垫料、饲料)等应立即开展追踪调查,并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1.将病畜所在养殖场(户)或其他有关屠宰、经营单位划为疫点;散养的,将病畜所在自然村划为疫点。
2.以疫点为中心,将半径3公里内的区域划为疫区。
3.将距疫区周边10公里内的区域划为受威胁区。
(三)疫点内应采取的措施
1.封锁疫点。
2.扑杀所有的病畜及同群畜,并对所有病死畜、被扑杀畜及其产品按国家规定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
3.对其他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强制免疫,并加强监测。
4.对动物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圈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
(四)疫区内应采取的措施
1.市政府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在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在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设置动物检疫消毒站,对出入的车辆和有关物品进行消毒。
2.对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强制免疫,并加强监测。
3.关闭活畜及其产品交易市场,禁止易感动物及其产品交易和运出。
对有关物品、交通工具、用具、圈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
(五)受威胁区应采取措施
1.对所有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强制免疫。
2.开展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
(六)解除封锁
第三篇:24.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
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
为预防、控制和扑灭口蹄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规范。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口蹄疫疫情确认、疫情处置、疫情监测、免疫、检疫监督的操作程序、技术标准及保障措施。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与口蹄疫防治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诊断 2.1 诊断指标 2.1.1 流行病学特点
2.1.1.1 偶蹄动物,包括牛科动物(牛、瘤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猪及所有野生反刍和猪科动物均易感,驼科动物(骆驼、单峰骆驼、美洲驼、美洲骆马)易感性较低。
2.1.1.2 传染源主要为潜伏期感染及临床发病动物。感染动物呼出物、唾液、粪便、尿液、乳、精液及肉和副产品均可带毒。康复期动物可带毒。
2.1.1.3 易感动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和伤口感染病毒,通常以直接或间接接触(飞沫等)方式传播,或通过人或犬、蝇、蜱、鸟等动物媒介,或经车辆、器具等被污染物传播。如果环境气候适宜,病毒可随风远距离传播。
2.1.2 临床症状
2.1.2.1 牛呆立流涎,猪卧地不起,羊跛行;
2.1.2.2 唇部、舌面、齿龈、鼻镜、蹄踵、蹄叉、乳房等部位出现水泡;
2.1.2.3 发病后期,水泡破溃、结痂,严重者蹄壳脱落,恢复期可见瘢痕、新生蹄甲;
2.1.2.4 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成年动物死亡率低,幼畜常突然死亡且死亡率高,仔猪常成窝死亡。
2.1.3 病理变化
2.1.3.1消化道可见水泡、溃疡;
2.1.3.2幼畜可见骨骼肌、心肌表面出现灰白色条纹,形色酷似虎斑。
2.1.4 病原学检测
2.1.4.1 间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阳性(ELISA OIE 标准方法 附件一);
2.1.4.2 RT-PCR试验,检测阳性(采用国家确认的方法); 2.1.4.3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检测阳性(附件二); 2.1.4.4 病毒分离,鉴定阳性。2.1.5 血清学检测
2.1.5.1中和试验,抗体阳性;
2.1.5.2液相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阳性; 2.1.5.3非结构蛋白ELISA检测感染抗体阳性;
2.1.5.4 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抗体阳性(附件三)。2.2 结果判定 2.2.1 疑似口蹄疫病例
符合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诊断或病理诊断指标之一,即可定为疑似口蹄疫病例。
2.2.2 确诊口蹄疫病例
疑似口蹄疫病例,病原学检测方法任何一项阳性,可判定为确诊口蹄疫病例;
疑似口蹄疫病例,在不能获得病原学检测样本的情况下,未免疫家畜血清抗体检测阳性或免疫家畜非结构蛋白抗体ELISA检测阳性,可判定为确诊口蹄疫病例。
2.3疫情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家畜上述临床异常情况的,应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立即按照有关规定赴现场进行核实。
2.3.1 疑似疫情的报告
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出2名以上具有相关资格的防疫人员到现场进行临床和病理诊断。确认为疑似口蹄疫疫情的,应在2小时内报告同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并逐级上报至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诊断为疑似口蹄疫病例时,采集病料(附件四),并将病料送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必要时送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
2.3.2 确诊疫情的报告
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确诊为口蹄疫疫情时,应立即报告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省级兽医管理部门在1小时内报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国家参考实验室确诊为口蹄疫疫情时,应立即通知疫情发生地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同时报国家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诊断新血清型口蹄疫疫情时,将样本送至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
2.4 疫情确认
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或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确诊结果,确认口蹄疫疫情。疫情处置
3.1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划分
3.1.1疫点 为发病畜所在的地点。相对独立的规模化养殖场/户,以病畜所在的养殖场/户为疫点;散养畜以病畜所在的自然村为疫点;放牧畜以病畜所在的牧场及其活动场地为疫点;病畜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疫情,以运载病畜的车、船、飞机等为疫点;在市场发生疫情,以病畜所在市场为疫点;在屠宰加工过程中发生疫情,以屠宰加工厂(场)为疫点。
3.1.2 疫区 由疫点边缘向外延伸3公里内的区域。3.1.3 受威胁区 由疫区边缘向外延伸10公里的区域。在疫区、受威胁区划分时,应考虑所在地的饲养环境和天然屏障(河流、山脉等)。
3.2 疑似疫情的处置
对疫点实施隔离、监控,禁止家畜、畜产品及有关物品移动,并对其内、外环境实施严格的消毒措施。
必要时采取封锁、扑杀等措施。3.3 确诊疫情处置
疫情确诊后,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3.3.1 封锁
疫情发生所在地县级以上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人民政府在接到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发布封锁令。
跨行政区域发生疫情的,由共同上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发布封锁令。
3.3.2 对疫点采取的措施
3.3.2.1 扑杀疫点内所有病畜及同群易感畜,并对病死畜、被扑杀畜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附件五);
3.3.2.2对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附件六);
3.3.2.3对被污染或可疑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畜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附件七);
3.3.2.4 对发病前14天售出的家畜及其产品进行追踪,并做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3.3.3 对疫区采取的措施
3.3.3.1在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在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设置动物检疫消毒站,执行监督检查任务,对出入的车辆和有关物品进行消毒;
3.3.3.2 所有易感畜进行紧急强制免疫,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 3.3.3.3 关闭家畜产品交易市场,禁止活畜进出疫区及产品运出疫区;
3.3.3.4对交通工具、畜舍及用具、场地进行彻底消毒; 3.3.3.5对易感家畜进行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3.3.3.6 必要时,可对疫区内所有易感动物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3.3.4对受威胁区采取的措施
3.3.4.1 最后一次免疫超过一个月的所有易感畜,进行一次紧急强化免疫;
3.3.4.2 加强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3.3.5 疫源分析与追踪调查
按照口蹄疫流行病学调查规范,对疫情进行追踪溯源、扩散风险分析(附件八)。
3.3.6解除封锁 3.3.6.1封锁解除的条件
口蹄疫疫情解除的条件:疫点内最后1头病畜死亡或扑杀后连续观察至少14天,没有新发病例;疫区、受威胁区紧急免疫接种完成;
新血清型口蹄疫疫情解除的条件:疫点内最后1头病畜死亡或扑杀后连续观察至少14天没有新发病例;疫区、受威胁区紧急免疫接种完成;疫点经终末消毒;对疫区和受威胁区的易感动物进行疫情监测,结果为阴性。
3.3.6.2解除封锁的程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按照上述条件审验合格后,由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向原发布封锁令的人民政府申请解除封锁,由该人民政府发布解除封锁令。
必要时由上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组织验收。4 疫情监测
4.1 监测主体: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
4.2 监测方法: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4.3 监测对象:以牛、羊、猪为主,必要时对其他动物监测。4.4 监测的范围
4.4.1 养殖场户、散养畜,交易市场、屠宰厂(场)、异地调入的活畜及产品。
4.4.2对种畜场、边境、隔离场、近期发生疫情及疫情频发等高风险区域的家畜进行重点监测。
监测方案按照当年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工作安排执行。
4.5疫区和受威胁区解除封锁后的监测 临床监测持续一年,反刍动物病原学检测连续2次,每次间隔1个月,必要时对重点区域加大监测的强度。
4.6在监测过程中,对分离到的毒株进行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分析与评价,密切注意病毒的变异动态,及时向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4.7 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监测结果及相关信息进行风险分析,做好预警预报。
4.8监测结果处理
监测结果逐级汇总上报至国家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免疫
5.1 国家对口蹄疫实行强制免疫,各级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监督指导。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
5.2 预防免疫,按农业部制定的免疫方案规定的程序进行。5.3 突发疫情时的紧急免疫按本规范有关条款进行。
5.4 所用疫苗必须采用农业部批准使用的产品,并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统一组织、逐级供应。5.5 所有养殖场/户必须按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接种,建立完整免疫档案(包括免疫登记表、免疫证、免疫标识等)。
5.6 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定期对免疫畜群进行免疫水平监测,根据群体抗体水平及时加强免疫。6 检疫监督 6.1 产地检疫
猪、牛、羊等偶蹄动物在离开饲养地之前,养殖场/户必须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检,接到报检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必须及时到场、到户实施检疫。检查合格后,收回动物免疫证,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对运载工具进行消毒,出具消毒证明,对检疫不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6.2 屠宰检疫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检疫人员对猪、牛、羊等偶蹄动物进行验证查物,证物相符检疫合格后方可入厂(场)屠宰。宰后检疫合格,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对检疫不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6.3 种畜、非屠宰畜异地调运检疫
国内跨省调运包括种畜、乳用畜、非屠宰畜时,应当先到调入地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办理检疫审批手续,经调出地按规定检疫合格,方可调运。起运前两周,进行一次口蹄疫强化免疫,到达后须隔离饲养14天以上,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饲养。
6.4 监督管理
6.4.1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加强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严防疫情扩散。猪、牛、羊等偶蹄动物及产品凭检疫合格证(章)和动物标识运输、销售。
6.4.2生产、经营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场所,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加强日常监督检查。
6.4.3 各地根据防控家畜口蹄疫的需要建立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对家畜及产品进行监督检查,对运输工具进行消毒。发现疫情,按照《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口蹄疫疫情认定和处置办法》相关规定处置。
6.4.4 由新血清型引发疫情时,加大监管力度,严禁疫区所在县及疫区周围50公里范围内的家畜及产品流动。在与新发疫情省份接壤的路口设置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卡实行24小时值班检查;对来自疫区运输工具进行彻底消毒,对非法运输的家畜及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6.4.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处置及转运、屠宰、加工、经营、食用口蹄疫病(死)畜及产品;未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允许,不得随意采样;不得在未经国家确认的实验室剖检分离、鉴定、保存病毒。保障措施
7.1各级政府应加强机构、队伍建设,确保各项防治技术落实到位。
7.2各级财政和发改部门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免疫、监测、诊断、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防治技术工作经费落实。7.3各级兽医行政部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按本技术规范,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及时培训和演练应急队伍。
7.4发生口蹄疫疫情时,在封锁、采样、诊断、流行病学调查、无害化处理等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毒工作,防止人为扩散。
第四篇:综述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动物科技学院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综述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专
业:
动物医学
作
者:
颜祥龙
学号:
16082236
班
级:
16-822
指导教师:
加春生
评阅人:
2018
年
6月28日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
综述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摘要
口蹄疫是人畜共患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口蹄疫病毒发病急,传播速度快,常在短时间内造成较大规模流行,给养殖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危害人类身体健康。该病一经发生,往往会导致大范围流行,不易控制和消灭,并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世界卫生组织(IE)将该病列为A类动物疫病名单之首,我国政府也将口蹄疫排在14个一类动物传染病的第一位。
关键词:口蹄疫;流行;防治;诊断
1流行特点
口蹄疫病毒感染偶蹄兽类,侵染的对象主要包括牛、羊、猪、驼、鹿、大象等家养和野生偶蹄动物。牛最易感,猪次之,羊再次之,牛是“报警器“,绵羊是“储存器”,对于猪,则是
“放大器”,因为猪的排毒量最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口蹄疫的潜伏期短,发病急,动物感染病毒的最快十几个小时就可以发病排毒。
2发病特点
2.1血清学多
口蹄疫有七个血清型,目前在我国流行的有四种,分别是
0、亚洲I、A、c型,尤其以0型和亚洲I型最为常见,各血清型号之间没有交叉保护性,同型号内不同各亚型之间交叉免疫变化幅度较大,亚型内各毒株之间也有明显的抗原差异,免疫防治等于面对七种不同的传染病,而新毒株又不断出现,每出现一次新的毒株,疫情就会出现一次高潮[1]
2.2传染性强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所致,而口蹄疫的传播途径又有多种,有:直接接触传播,间接传播,气源传播,水源传播。牛只要吸人10个感染单位就可以发病,猪更少,而且猪的排毒量又特别大,如一头100kg左右的病猪每天仅从呼吸道排出的病毒如全被牛吸人,可以使1000万头牛发病,所以口蹄疫病毒在偶蹄类动物传染性极强。
3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近几年来,有一些乡村兽医人员和养殖场畜主经常以类似口蹄疫的几种病,当作是人畜共患的口蹄疫,他们都把类似病误诊了。那就是:羊的口疮、蹄癀、动物的水疱病和口炎、牛的趾间皮炎、蹄皮炎、蹄叶炎、腐蹄病等。
3.1临床特点和发病症状
口蹄疫病对于不同动物发病的临床症状基本相似,患病动物一般体温升高到40
℃一41
℃,食欲不振或者是完全禁食,精神沉郁,齿龈、口腔黏膜舌部、鼻端形成水泡和溃疡,再有就是蹄冠、蹄叉等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出现溃疡,甚至有些出血,成糜烂,如果无细菌感染一般7天左右就自然痊愈,如果严重的或者被感染了的动物蹄部,蹄壳在一周过后就一部分会脱落,蹄冗脱落以后动物根本不敢站立。患病动物有些乳房已有不同大小的水泡出现,如果哺乳期的小猪吃了患病母猪的奶后,小猪基本上全部都会被感染,还会引起小猪的心肌炎,从而导致此窝小猪全军覆没。不过,成年猪严重心肌炎的已有死亡。
3.2水疱病和口炎与疑似口蹄疫病的鉴别诊断
动物的水疱病和口炎的临床症状:这种病和口蹄疫极为相似,一般人是最难鉴别的,二者病作为对比,水疱病和口炎的症状是体温40
℃、42
℃,而凵蹄疫是40
℃、41
℃,略微比口蹄疫高,0
2d后口腔和蹄部出现水泡,不久破裂形成结痂块,这种结痂多在舌、唇部、鼻端及蹄部,即使蹄壳脱落,大约2周后就转归良好,病灶不留痕迹。还有就是口蹄疫孕畜会流产,哺乳期的小猪仔几乎死亡率是100%,而水疱病小猪仔只是会出现神经症状[3]。
3.2.1猪口蹄疫的临床特征
由FMDV引起的猪口蹄疫,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热性的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养猪行业。猪口蹄疫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有广泛的传播途径。猪口蹄疫的引发,会降低动物生产性能,从而影响着触畜牧业的健康发展。[2]该病的潜伏期最短1~2h,最长潜伏期为14h。患猪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初期体温会上升、食欲减退、猪蹄部位会出现水疱现象,使得难以站立行走。有部分猪的口腔黏膜上会出现烂斑,患病之后的2h内水疱会破裂,流出微黄色或透明的液体,边缘红色糜烂。[4]如果伤口没有产生感染,则会在7h后痊愈结痂,如果发生感染,会导致死亡。如果是怀孕的母猪,会发生死胎或者流产现象。近年来猪口蹄疫的临床表现不明显,且死亡率较高,诊断也十分困难,无法及时准确的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很大。其临床表现为:症状不典型、不明显,危害程度较大,仔猪发病呈现心肌炎表现,死亡率较高。
3.3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饲料营养,合理配搭日粮,提高机体对外界的抵抗力,减少应激。加强舍内通风,保持圈舍干燥,清洁,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力争给动物创造一个稳定安全洁净的环境,对口蹄疫的疫情控制起到积极的作用。
(2)加强免疫接种,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实践证明,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和扑灭口蹄疫的做法是成功的。具体操作:在断奶仔猪阉割时进行首免,在双月龄再进行加强免疫,后备牛:每年注苗两次,每六个月注射一次,生产母牛:分娩前3个月肌肉注射口蹄疫疫苗,犊牛:出生后4巧个月首免,肌注单价苗或双价苗2m1/头;首免后6个月二免(方法剂量同首免);以后每间隔6个月接种一次,肌肉注射单价苗3m1
/头或双价苗4ml/头。这样经过强制免疫的动物由易感变为不易感[5]
(3)加强血清抗体监测,血清抗体监测是监测免疫效果进行评估的一项丁作,坚持定期的免疫监测,随时调整免疫计划,保持有效的抗体水平,这样就完全能达到有效预防
(4)强化消毒,严格防疫消毒制度,杜绝强毒污染和人侵。为了防治口蹄疫,必须做好消毒工作,消毒可有效杀灭口蹄疫病毒,消灭传染源。
(5)发生疫情要及时上报,任何个人或单位发现口蹄疫疑似症状和怀疑发生口蹄疫疫情时,都要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报告不得自行采取措施处理,以免处置不当引起疫情的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给口蹄疫疫情的防控带来更大的困难。
(6)在平时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当注重饲养管理,饲养者之间应当尽量减少接触,杜绝发病的源头,要确认购进的猪是否健康,然后在进行并群饲养。制度科学防疫制度,加强免疫措施,定期对猪群的生存环境进行打扫,预防猪口蹄疫疾病
(7)疫苗接种是最有效最便捷的防控措施,猪口蹄疫在我国是强制免疫的疫病。要求动物免疫率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必须大于70%。由于猪口蹄疫病毒的血清型较多,且无交叉免疫,所以,防控难度较大。当发现猪口蹄疫疫情时,除隔离防治外,还应该进行紧急免疫接种。这样才能有效防控猪口蹄疫。同时养猪场户要制定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选择高效优质的疫苗,并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执行。
4小结
当发现猪口蹄疫时,应当主动积极报告给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由该部门对猪群进行确诊。如果猪群确实发生猪口蹄疫,则应当送至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发现此类疫病,要立即隔离,隔离确诊为猪口蹄疫,应当患病的猪群进行捕杀,然后再进行无害化处理。消灭疫病的感染源头,控制猪口蹄疫病蔓延,而这也是防控疫情的有效办法。总之,控制猪口蹄疫是一项非常复杂而难度很高的工作,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对猪群进行预防免疫工作,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消灭猪口蹄疫的感染源,切断猪口蹄疫的传播途径,避免猪口蹄疫的发生。
致
谢
大学的生活即将结束,在此,我要感谢所有曾经教导过我的老师和关心过我的同学们,他们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浓厚的一笔,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本文能够成功的完成,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教师加春生老师的关怀和教
参考文献
[1]田彭贵青.凵蹄疫诊断技术研究进展田.动物医学进展,2003,.29一31.[2]廖声级.牛凵蹄疫的诊断要点与防治措施田.畜禽业,2013,00):…
王彬,等.猪
口蹄疫的防控措施
【J】.猪业科
学,2014,01:54—56.
[3]彭达坚
.浅析猪
1:3蹄疫的防控措施
lJl_农业与技术,2014,05:181.
[4]陈托.猪
口蹄疫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j衄JI.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12:125-l27.
[5]龚杰.猪
口蹄疫的危
害与防控措施
IJI.当代畜牧,2015,29:68—69.
第五篇:防治牲畜口蹄疫应急预案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牲畜口蹄疫,确保我市养殖业持续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河东省动物防疫条例》和《河东省防治牲畜口蹄疫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一、疫情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牲畜口蹄疫等情况,应及时向所在乡镇畜牧兽医站或市动物防疫站报告。市动物防疫站接到报告或了解上述情况后,立即派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怀疑是牲畜口蹄疫疫情,应在小时内将疫情逐级报告到省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经确认后,立即报市政府。
二、疫情确认
牲畜口蹄疫疫情认定程序:
(一)现场临床诊断。市动物防疫站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派出两名以上专家到现场进行。,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处理经费落实、防治技术研究、应急物资运输、社会治安维护、动物及其产品市场监管、保障、口岸检疫、防疫知识宣传等工作。
四、控制措施
一旦发生牲畜口蹄疫疑似或确诊病例,要按照早、快、严的原则坚决扑杀易感动物,彻底消毒,严格隔离,强制免疫,坚决防止牲畜口蹄疫疫情扩散。
(一)分析疫源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疫源及其可能扩散、流行的情况。对仍可能存在的传染源,以及在疫情潜伏期和发病期间售出动物及其产品、可疑污染物(包括粪便、垫料、饲料)等应立即开展追踪调查,并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将病畜所在养殖场(户)或其他有关屠宰、经营单位划为疫点;散养的,将病畜所在自然村划为疫点。
以疫点为中心,将半径公里内的区域划为疫区。
将距疫区周边公里内的区域划为受威胁区。
(三)疫点内应采取的措施
封锁疫点。
扑杀所有的病畜及同群畜,并对所有病死畜、被扑杀畜及其产品按国家规定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其他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强制免疫,并加强监测。
对动物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圈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
(四)疫区内应采取的措施
市政府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在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在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设置动物检疫消毒站,对出入的车辆和有关物品进行消毒。
对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强制免疫,并加强监测。
关闭活畜及其产品交易市场,禁止易感动物及其产品交易和运出。
对有关物品、交通工具、用具、圈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
(五)受威胁区应采取措施
对所有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强制免疫。
开展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
(六)解除封锁
疫区内所有动物及其产品按规定处理后,经过天以上的监测,未出现新的病例,经市动物防疫站审验合格后,由市农发局向市政府申请解除封锁。
(七)疫情档案
市农发部门必须完整详细地纪录疫情应急处理过程,做好相关资料归档工作。
(八)非疫区应采取的措施
要做好防疫的各项工作,完善疫情应急预案,加强疫情检测,防止疫情蔓延。
上述
(三)、(四)、(五)所列措施,必须在市动物防疫站的监督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