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反腐倡廉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论反腐倡廉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十八大反腐倡廉态度鲜明。腐败像是一种慢性疾病,不会一开始就置人死地,它只会慢慢侵蚀这个国家。腐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放任腐败。腐败问题是伴随着国家政权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历史现象。腐败在历史上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中国,腐败极大地扰乱了市场次序,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造成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危害社会精神文明,危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给党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能否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在政权机构内部蔓延,能否在政权运作中形成一套科学、严密、规范的防腐反腐机制,就成为衡量一个阶级、一个政党是否具有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报告中部署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八项重点任务,其中第七项任务是“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相较于前几届人大,十八大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署方面,有三个第一次:一是”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了党的五大建设的第四位;二是第一次在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目标,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三是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把党的纪律建设作为一个专门的问题来阐述、进行要求。这些都表明了十八大主张态度鲜明的反腐倡廉。随着时代的变迁,世情,国情,党情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当面临“考验与危险”的新形势时,作为一个扎根于群众,问政于百姓,服务于人民信仰共产主义的执政党来说,反腐倡廉是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事情。它关乎到一个政党,甚至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问题。
现如今,腐败现象在我国越来越严重,早前,重庆市高官文强被判处了死刑,国美电器老板黄光裕被判入狱,最近又先后有大老虎落马,在看到这些消息后我对此进行深思,为何我国的腐败现象如此严重,这些现象,与党的执政能力有何相关?毫无疑问,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反腐倡廉应是其执政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腐败问题,主要在于“滥用职权、铺张浪费,贪污受贿、以权谋私”。“中国腐败问题”被网友评为未来十年十大挑战之首。中国腐败问题的特点主要有:1,个体腐败和群体腐败并存,群体腐败呈上升趋势;2,腐败犯罪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同时,一些领域的腐败行为公开化 和制度化;3,腐败同时向高层发展和向社会蔓延,涉及层面不断扩大;4,腐败的社会认同度提高,腐败文化开始形成,使得整个社会丧失对 腐败的判断能力和批判能力,陷入腐败的恶性循环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是体制转型期出现的体制缝隙和漏洞使贪污腐败者有机可乘;2是对腐败的惩罚力度不足难以遏制腐败的蔓延;3是部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削弱。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反对腐败。只有坚决反对腐败,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的好;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的牢。坚持党的性质,践行党的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既是加强党的资政能力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我们党开展党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风的好坏关系到人心向背,而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因素。党的执政地位,既为我们党提供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为的条件,又增加了脱离群众的危险。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党同人们群众的血肉联系。面对国内外形式的深刻变化,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还存在,一些腐败现象仍然突出,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把反腐倡廉作为重要内容,旗帜鲜明的反对腐败,持之以恒的加强党的廉政建设,使我们党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
发展道路还很漫长,又怎能止步于腐败问题呢?今天,网络反腐不仅成为制度反腐的一个构件,而且也体现了民众对“为民务实清廉”之风的美好向往。各级党委政府只要积极主动地从提高执政能力上入手,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反腐,才能更好发挥出网络反腐的正能量。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坚持反腐败斗争。我们一定要时刻警惕,注意远离贪污受贿的腐化。真正做到廉洁奉公,执政为民。
2015年1月4号
第二篇:政协与党执政能力建设情况思考建议
人民政协的建立承担了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政治结构的历史使命,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奠定了合法性基础。
人民政协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下,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一致赞同下,于建国前夕产生的。中国共产党在取得解放战争战场上的决定性胜利以后,于1948年颁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
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口号。1949年6月15日,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必须召集一个包含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民主人士,国内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的代表人物的政治协商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选举代表这个共和国的联合政府,才能使我们的伟大的祖国脱离半殖民地的和半封建的命运,走上独立、自由、和平、统一和强盛的道路。”[i]各民主党派和各族各界人士热烈响应了这一号召,并认真参与了相关的筹备工作。1949年9月21日至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人民政协正式成立了。在当时还不具备召开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肩负起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重任,承担起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会议“按照新民主主义的原则,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决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于北京,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采用了义勇军进行曲为现时的国歌,决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世界公元,选举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ii]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指出:“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这次会议,包含了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意志,表现了全国人民的空前大团结。”[iii]。
毛泽东又强调新政治协商会议:“这是一个共同的政治基础。这是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民主人士、国内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团结奋斗的共同的政治基础,这也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的政治基础。这个政治基础是如此巩固,以至于没有一个认真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民主人士提出任何不同的意见。大家认为只有这一条道路,才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正确的方向。”[iv]由此可见,人民政协的成立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和各族各界民主人士的认同,人民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光荣地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依法执政奠定了法律基础和政治基础。
二
执政基础是执政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执政党的群众基础与阶级基础关系着执政党的生存与发展。人民政协的巩固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人民政协代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为恢复和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比如,协商讨论了中央人民政府关于稳定物价、对财政经济工作实行国家统一管理和统一领导、关于调整工商业方案以及关于土地改革、惩治腐败、惩治反革命等发面的重大决策事项。在完成了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历史使命之后,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和协商机构,继续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从我国实际出发,领导全国人民建立了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我国实行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的基本架构。在整个架构之中,人民政协作为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广泛协商,体现了民主与集中的统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首先是作为党的一项执政能力提出来的。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做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报告指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多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
第三篇:和谐社会党执政能力建设论文
摘要:治理国家是复杂艰巨的任务,关键在于执政党自身能力的建设。执政党建设是一个趋于完善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涉及前人的、老生常谈的、普遍一般的道理,更加依赖于自身不断获得的对自身、对世界的新认识,最终达到自强、富足、智慧、博大的至高境界。
关键词:转型期;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目前,我国处于改革攻坚和经济接轨阶段,我们的执政党处在意气风发、并不断自我否定、反省、日趋成熟的时期。本文力图对我国执政能力建设尝试初步探讨。
一、加强执政党能力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认真总结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经验,深入分析研究党执政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我们党作为执政党,要在复杂环境中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问题,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就必须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为民水平。
首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正确应对挑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经济全球化要求我党应对经济上的挑战,而且必须具备抵抗政治、文化、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反侵略能力,真正起到典范、领袖作用。
其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妥善处理利益格局调整中宏观微观各方面利益关系、增强党的执政基础、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始终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做到执政为民、增强人民对党的向心力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最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增强全党拒腐防变能力、坚持立党为公、保持党的先进性、使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迫切需要。我们党必须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高度严肃地对待权利运用和权利监督问题,认清所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
二、当前形式下执政党须具备的能力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表明我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提高我党驾驭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等五个方面的能力的工作可融入到以下层面。
(一)遵循明治原则、时刻明确任务、采取明智方法,实现民治、法治、理治,树立开明仁德威严的“大家长”风范
依照明治原则。“明”是透明,“治”是治理。执政党的职责、工作做到党自身和群众都清楚,党的职能范围、工作程序、效率成果等等各个环节透明,做到党内监督、党外监督、民众监督都落到实处,不给形式主义留空子。
时刻明确任务,是要执政党头脑清晰,时刻清楚自己是什么,该做什么,该怎样做,该做到怎样为止,避免走弯路,走错路。
采取明智方法,既要灵巧机动,又要实心实意、实打实干。“虚浮”这个物质文明的衍生品必须剔除,不可任其蒙蔽眼睛、恣意生长,须知任何虚的都不长久,任何浮的都站立不住,克服投机取巧,克服所谓浮夸捷径。
民治,即“民”的治理。要做到使人民群众树立其坚定的信仰、勤奋淳朴的民风、文明优秀的道德素质。
法治,即依法治国。“法”不是苛刻的严刑律条,而是以人为本、合情合理,符合公众、社会道德常情要求的随时代变迁而不断修补完善的通过约束少数来为大众服务的有效的强制工具。
理治,即以理治国。“理”不是简单的道理,它要党对社会运行、历史发展的法理、规律有清晰的认识、准确的把握,能实事求是地制定、实施政策、方针、路线,以合理的定位、科学的手段、得力的做法达到民信、民服、民主,实现全民积极参与、全民治国为国。
(二)富国、富民、强兵,对外树立开拓、强大、和平的“大智慧”风范
“富国”即使国家富裕。经济实力的稳定发展、科技创新的层出不穷、资源环境的合理优化、外交往来的独立平等等等。
“富民”即使人民富裕。“两个文明”一起抓,实现人民群众物质富裕,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思想文化素质。
“强兵”即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不仅要拥有不断进步的现代武器和领先技术,而且要加大尖端人才投入。中国壮大军事力量,出发点是保卫国家和人民安全、勇于肩负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使命,不搞“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危害其他国家利益的“假和平”。
(三)海纳百川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把我们党放在世界政党的参照系里加以比较和审视,借鉴国外其他政党执政和治国理政的有益做法,可以使我党更全面地认识自身,在对比中看到优长,弥补不足,大大有利于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
三、当前党建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党风党纪面临的挑战
当前,党内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基层党组织上。制度建设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问题再度摆到面前,一些问题的消极后果不可低估,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会继续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动摇我党执政根基。
(二)全面改革中面临的困难
我党精确地把握住了社会转型这个大局,当前大刀阔斧的改革固然对党的能力提供一个很好的全面实践和强化的机会,但机会多,挑战也多。
1、经济建设的负面效应。主要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国企现状不乐观,国企民企创新能力不强,进出口贸易壁垒有待打破,环境污染严重,一些城市虚假繁荣等问题。看似简单老生常谈的问题,却是难以根除的顽疾,经济建设是强国之本,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首抓的问题。怎样搞好经济建设,怎样协调经济建设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是对当前执政党能力建设的最严峻考验。
2、农业改革中的问题。我国地大物博,农村更是资源丰富,农业是国家的基础,农民才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最强的革命力量、最朴实忠诚的信念,党的工作是否有成效首先得看农民们的生活状况是否好转。当前党把农村建设提到了更高的高度,见证了我党的日趋成熟,体现出我党执政为民的坚定决心和实干魄力。首先,中央特别强调农村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农改中,农村现代化有了很大发展,农民获得许多切实利益,但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交通不便、教育落后、娱乐设施缺乏、信息不畅等等大大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视野。其次,怎样完善农村监督机制也是重中之重。调动农民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不仅对党的工作起到有效督促作用,而且能增多党群沟通、加快农改步伐。再次,贫富差距拉大,农村劳动力、土地流失严重的局面必须扭转。我国人口多,国情复杂,农产品经济收益相对微薄。那些在家没有致富机会和技能的农民,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导致劳动力剩余,他们宁愿涌进城市打工挣钱。这样,土地流失随之而来,环境问题也接踵而至。另外,城市扩建、企业用地、住房建设、滥伐林木等也是造成土地流失的一个方面。最后,农民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受教育程度有待加深、科学种田意识的深入不容忽视。经济水平的限制、客观条件的缺乏等等致使很大一部分农民没有受到足够的教育,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使部分农民满足于温饱或小康现状,科学种田意识还没有完全深入人心。
3、政治体制改革中的负面效应。建国以来,通过经济改革我们在很短时间内告别了温饱阶段大步迈向小康年代,成就卓著,政治体制改革却相对滞后缓慢,而国家在这方面所做种种努力都是步履维艰。我国目前的体制改革正处于全面、深入、攻坚阶段,作为领导者群体里新鲜血液、改革中革命因素的新任领导干部如何做好具体工作来树立领导在群众中的新形象、怎样将改革真正取得成效会是一定时期内的严峻考验。
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做法
我党应按执政能力建设的总目标加强自身建设。党的建设总目标是党的性质的反映,规定着党的建设的前进方向。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执政能力建设的总目标:“使党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党建中思想建设是基础,法制建设是保证,体制构建是关键。
不断提高党的思想认识水平。必须在思想建设上做好以下方面:加强道德品质修养以防微杜渐;必须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品质修养,自觉纯洁社交圈和生活圈;增强公仆意识和宗旨意识,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永保我党生命力和先进性。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国家机器正常、稳定运行的必要保证。目前我国法制体系很多方面存在纰漏,时代迅速发展等客观条件的一系列变化都要求有法律的步伐及时跟进,而达到逐步的补充和完善。
精简干部队伍、强化检查监督体系。必须改革我国行政部门用人制度中存在的弊端,突出解决当前行政效率偏低、成本过高等问题,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使全社会进入一个经济、政治、社会和谐相处的良性运行阶段。
总之,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人民,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来自腐败,反腐倡廉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源头根治腐败,使我党执政能力全面提升,社会主义发展前途才大有希望,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刘宗洪.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4.2、陈士杰,陈策,严鸿华等.党建新探——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探索与实践[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3、邵正平.基层党务实用手册——党务通[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4、吴养民.防线[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5、刘宗洪.按执政能力建设的总目标加强执政党建设[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5(1).6、李宏民.当前职务犯罪呈现十大特点[N].检察日报,2007-03-28.
第四篇: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反腐倡廉建设
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反腐倡廉建设
夏绪仁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330022)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建设优良传统,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治本之策。从党的建设历史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从现实看,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客观要求,又是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自身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当前,在推进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进程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重点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党纪法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权力意识教育。通过经常性、制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道德防线。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反腐倡廉建设
反腐倡廉建设始终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反腐倡廉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是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建设优良传统。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优良传统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政治优势。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帮助人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发革命斗志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为实现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而奋斗,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经验和优良传统。
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处于“生命线”地位,这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基础上对思想政治工作作出的科学定位。思想政治工作从其本身的属性上讲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其根本任务就是要用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教育武装人民群众,保证党和国家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形成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马克思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1]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不动摇。毛泽东曾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 [2]。江泽民在回顾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时强调,“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工作的这种重要地位,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已被党的全部历史和全部经验所证明。” [3]他又指出,“抓党的建设,首先是要抓好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因为解决思想政治问题是是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党的这个优良传统和重要经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4]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常抓不懈的工作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常抓不懈的工作理念要求在党的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实现常态化和制度化,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忽视。毛泽东曾经指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为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 [5]。邓小平强调,“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
[6]认真做好,不能放松。” “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都必须大大加强,[7]决不能削弱。”)江泽民指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什么时候都必
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既促进经济的发展又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经济越发展,物质生活水平越提高,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8]和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党的中心工作的关系是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中心任务就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宣传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人民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中央提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中心任务,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宣传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极大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尽管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严重挫折,但是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全社会力量,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的伟大胜利。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工作原则。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我国社会形态的变革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关系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同时推进着我国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基于此,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在指导思想、教育内容、工作方法等方面不断发展创新,既坚持传统又体现时代特色。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治本之策
无产阶级政党成为执政党之后,反腐倡廉建设就成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从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关系看,人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思想意识支配下进行的。腐败现象的产生,首要原因是思想道德的腐败。思想道德是反腐败的第一道防线。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的根本之策。
早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斯大林继承和发扬列宁关于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他特别强调对党的干部以及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次指出,必须“把党的干部的政治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在国家和党的任何一个工作部门中,工作人员的政治水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觉悟程度愈高,工作本身的效率也愈高,工作也就愈有成效;反过来说,工作人员的政治水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觉悟程度愈低,就愈可能在工作中遭到挫折和失败,就愈可能使工作人员本身庸俗化和堕落成为鼠目寸光的事物主义者,就愈可能使他们蜕化变质,——这要算是一个定理。” [9]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 [10]
1983年10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 [11] 1989年,邓小平在总结改革开放十年来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我们经过冷静考虑,认为这方面的失误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最重要的一条是,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所以要加强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倡艰苦奋斗。这是中国从几十年的建设中得出的经验。” [12]他又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 [13]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世纪的进程中,江泽民反复强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拒腐防变的根本性措施。他指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首先要抓思想,从思想教育入手。这是毛泽东、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治党治军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一条重要原则。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都已证明,一切工作的进步都应以思想进步为基础,都应紧紧抓住思想教育这个中心环节。” [14] “我们党历来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位。这是我们党提高自身凝聚力、战斗力的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坚持拒腐放变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15]他又指出,“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是教育。无论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还是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防范腐败问题,都要坚持教育在先。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 [16]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将反腐倡廉纳入党的整体建设范畴进行全面规划,把推进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首要任务。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 [17] 2009年1月,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
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18]
从党的建设历史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从现实看,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自身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真正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风险考验。这是我们党反腐倡廉建设的目标追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实践路径
当前,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进程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重点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党纪法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权力意识教育,通过全面的经常的教育,真正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严思想道德防线。
1、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也是反腐倡廉教育的首要任务。理想信念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实现人生的奋斗目标而发挥重要作用的精神动力,对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重点是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帮助他们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原则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党和国家利益与自身利益的关系,把个人奋斗融入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之中,把实现个人追求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2、党纪法规教育。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和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制度保证。国家的法律法规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的体现国家和人民意志、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要求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守的具有强制力行为规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名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应当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用党的纪律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作为一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自觉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维护法律权威,坚持依法办事,实现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自身利益的和谐发展。
3、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在职业行为和职业关系的具体体现,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在思想和行为上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及其心理意识、行为活动的总和。职业道德既有共性原则,又有个性要求。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作为担任国家公职的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由于其职业具有公共服务性的特点,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道德观念,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恪守从政职业道德要求,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道德意识和能力,干干净净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4、权力意识教育。权力意识是人们对权力的来源、使用及其价值等的认识观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权力的主体属性、权力的使用原则和权力的使用价值。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在党和国家机关担任公职的人员手中所拥有的公共权力都是由人民赋予的,应当按照党和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所规定的原则正确行使,保证公共权力不被滥用。因此,党和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应树立正确的权力意识,充分认识公共权力主体是人民,理应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 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9页.[2]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第449页.[3][4][16]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74、94-95、418页.[5]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第351页.[6]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342页.[7][11][12][1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145、48、290、306
页.[8] 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第1页.[9] 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第461—462页.[10]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094页.[14]《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第2143页.[15]《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第1188页.[17]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第55页.[18] 胡锦涛在十七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讲话[N].人民日报,2009-01-14(1).作者简介:夏绪仁,男,江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上饶师范学院社会科
学部副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联系地址:上饶师范学院,邮编:334001,电话:***E-mail:xxren65@163.com
第五篇:论公务员与反腐倡廉
论公务员与反腐倡廉
摘要:现价段我国公务员腐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人民群众对这种腐败现象非常痛恨,公务员腐败不但威胁着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稳定,而且还会严重削弱国家能力,激化社会矛盾,从而时刻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通过分析公务员的腐败产生的原因,必须要建立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经济建设进程中,健立和完善公务员勤政廉政监督体制,显得就尤其重要。
关键字:
腐败现状-----腐败原因分析----反腐现状+反腐不甚见效的原因分析+加强廉政建设
腐败,是指生物有机体受到外界有害菌体的危害侵蚀发生的腐烂变质现象。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腐败则是整个社会丑恶现象在社会和政党团体内的集中表现。腐败的实质是社会公共道德的沦丧及行为规范的衰退和堕落它破坏了党和政府同劳动人民的关系影响党和政府形象腐蚀了人们的意志和社会趋向具有限大的破坏力。
近几年来,在某些党员干部甚至党员领导干部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泛滥,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腐化现象有所滋长,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也给整个社会风气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成为繁荣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巨大障碍。廉政建设刻不容缓!
一.腐败问题的现状
1腐败范围越来越广
当前腐败现象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一般经济管理部门扩展到党政领导机关、组织人事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司法机关等要害部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受到腐败现象的渗透和侵袭。过去被视为“清水衙门”的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腐败现象也有了明显的增加,甚至纪检、宣传、反贪等部门,也发生了不少买官卖官、贪污贿赂现象。腐败分子利用手中的权力,肆无忌惮的谋取私利,或中饱私囊,或利用职权索贿受贿,或利用职权欺压良善,甚至与黑恶势力相互勾结充当保护伞。
2腐败分子职位越来越高
如果把以前揪出来的腐败疯子比作是“小蛀虫”的话,那么现在已经揪出来了“大老虎”,许多省部级以上的高官受到了查处。腐败犯罪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同时,一些领域的腐败行为公开化和制度化。
腐败犯罪大多是智能型犯罪,涉及高级官员的腐败行为更加隐蔽。但是,一些领域的腐败行为也开始出现公开化和制度化的趋势。腐败的公开化表现为腐败堂而皇之地公开进行,并被视为理所当然,例如:公款请客送礼、借考察学习名义游山玩水、利用公共权力获取部门利益和小集团利益,等等。
4腐败的社会认同度提高,腐败文化开始形成。
腐败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使得整个社会丧失对腐败的判断能力和批判能力,陷入腐败的恶性循环之中。如果腐败呈现出普遍化、流行化、社会化的趋势,说明它可能获得了一种文化上更有力、更稳定的支持。
二.腐败原因
从古至今,腐败产生的缘由都由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组成。当今,就从这两个方面来考虑:
1.体制转型期出现的体制缝隙和漏洞使贪污腐败者有机可乘。
当前,中国正处在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教育体制等改革的过程中,一部分旧的制度规范需要改革和调整,新的制度规范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这样,在制度与制度之间不衔接、不配套的地方就会出现大量的体制缝隙和漏洞;另一方面,中国的改革采取了渐进策略,“双轨制”成为一定时期和部分领域改革的策略选择,也导致
体制缝隙和漏洞的大量存在与产生。
2.部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薄弱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财富的增长不仅使社会具有了生机和活力,而且使人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意志薄弱的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可能发生扭曲,廉洁自律意识就可能丧失。
三.对以前反腐措施的反思
面对日益严峻的腐败问题,党中央召开多次会议传达反腐精神措施不计其数,却也收效甚微。我们不得不反思其中的缘由,才能在日后反腐倡廉的道路上吸取错误,取得成效。就至今反腐措施斩草不除根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分析:
一是法治建设滞后,权大于法的现象屡屡发生,法律多成摆设,影响到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得贪腐者藐视法律,无法产生敬畏心理。
二是贪腐官员权力较大,受到的监督和制约不够。从历年查处的腐败案件特别是重大腐败案件来看,腐败分子的腐败手段五花八门,很多腐败分子可以说到了无法无天,为所欲为,胡作非为的地步。
三是官商勾结现象仍然严重。在历年查处的腐败案例中,因官商勾结而导致的腐败现象可以说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官商勾结导致的社会和经济危害是巨大的,也是不言而喻的”
四是举报难,举报风险大。纵观历年来被查处的各类贪腐案件,很多都是在举报者坚持不懈地举报之后得以查处的。但是,很多举报者在举报的过程中都无一例外地遭到了被举报者的打击报复,另外还有很多举报案件持续很长时间得不到有效处理。这些现象,无疑打击了举报者参与反对腐败的积极性,对反腐败工作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五是社会不良风气也会引发腐败,少数人的世界观、价值观需要引导。“当前,社会上所谓的拜金主义、拜色主义、拜权主义,物欲横流、贪图享乐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无疑对少数意志力薄弱的官员造成负面影响和极大的诱惑。
六是少数腐败分子即便身陷囹圄,也没有从根本上认清腐败的危害。从少数腐败分子的反思材料上看,有些人对自己的腐败行为所造成的种种危害仍旧认识不足,极少数人甚至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以权力为个人谋取了一点私利,充其量就是职务不廉洁,为什么要被治以重罪 ”七是警示教育效果不佳。现采取的贪腐案件警示教育、印发禁令规定等措施,往往只是形式,缺乏实质、明确、严厉的惩治内容,且往往不动真格,很难落实。这只会使得反腐的威慑力消失,贪腐者胆量越来越大,贪腐领域越来越广。
四.反腐倡廉的对策
纵深探索腐败问题便不难发现,腐败有着巨大的社会危害性。首先,腐败损害经济发展,其次危害公共秩序,再次危机政治稳定。所以不得不绞尽脑汁制定出遏制腐败的政策并严格执行。
1. 加强制度建设,消除产生腐败的体制缝隙和漏洞
要尽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制度基础;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筑牢反腐倡廉的政治基础;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夯实反腐败的法治基础。同时,要加强反腐倡廉方面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保证作用。要完善反腐倡廉相关法律和规范国家工作人员从政行为的制度,加快廉政立法进程,研究制定反腐败方面的专门法律,修订和完善刑法、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制度。重中之重在于,匡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第一,用民主和竞争原则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事实上存在的自上而下的委任制使得干
部选拔任用的权力掌握在少数几个人手里。这样能从根本上改善人事腐败。
第二,建立健全公职人员的资历和绩效晋升制度。公务员考核制度直接关系到公务员队伍的素质与质量。
2.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筑牢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防线
反腐倡廉教育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的基础性环节,要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方面,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督促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反对和防止腐化堕落。同时,也要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遏制腐败文化的传播,弘扬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
3.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监督是关键。
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是促进领导干部正确使用权力,不犯或少犯错误的重要保证,是有效防止腐败的重要手段。
当前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机制建设要突出四个重点:第一,加强党内监督。党内自上而下的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都要加强,要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第二,加强人大监督。要合理界定党委、人大常委会和政府的职能,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人大和政府的职权界线,完善人大监督政府的法律、制度和程序。第三,加强法律监督。第四,加强舆论监督。要加强新闻立法工作,推动舆论监督法制化,完善舆论监督外部环境的制度建设,特别是要注重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总之,要使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体制内监督与体制外监督紧密配合,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监督体系和网络,完善和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机制。
4.加强对腐败的惩治力度,充分发挥惩治腐败的重要作用惩治腐败,必须从严。惩治有力,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威慑力。严格依法办案,提高执法水平。要健全查处案件的协调机制,加大查处案件的组织协调力度。
五.结语。
一名公务员,要知志而有坚强意志,知畏而有规范言行,知耻而要拒腐防变,积极提高自身的廉政素质,参与廉政建设。要严格执行公务员法,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人民的公仆。坚持机关服务基层、党员服务群众,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去工作,做一名廉洁自律的国家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