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笑说课稿
中班文学活动《微笑》说课稿
一、说活动内容
省编幼儿园中班教材中第五主题《我的朋友》的总目标为:初步了解并体验人与人,人与整个环境和解相处的快乐感觉,学习并尝试与他人交往的方式,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故事教学是幼儿最喜欢的教学形式之一,,所以在进行本主题活动内容的基础上我生成本次故事教育活动。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富有浓郁幻想的虚构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绘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样说话,富有生命力,并编制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生活。童话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及本主题的总目标,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情感目标:使幼儿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并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的感受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名称、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节。
确定本次活动的依据有以下几点:1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4至5岁的幼儿理解能力还很肤浅,注意力往往受兴趣的影响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发展,所以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巧妙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2 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爱心,不懂得去关心别人,不知该如何去关心别人.向幼儿进行这样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3 是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及《纲要》、《规程》,幼儿课程目标的宗旨在于提高幼儿素质,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各种艺术作品,关注人类道德行为美。本故事通过使幼儿懂得“微笑”的真正含义,来感染幼儿,美化幼儿的行为。《新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认知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使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及内容,了解故事的含义。难点:能主动帮助别人,愿意给别人带来快乐。
制定重难点的依据是:我班幼儿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的特点,即中班幼儿理解水平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尤为重要。
四、说活动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符合故事情节发展,动画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
2、空白圆形卡片、彩笔,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加深对故事含义的理解。
五、说教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讲述法和提问法。
1、直观演示法: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进行表演示范,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活动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整个故事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动画,既可以完整欣赏,又能分段播放,通过观赏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我注意控制语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扬顿挫的变化,采用不同的音色来讲述不同事物的对话,从而较好的表达作品的感情.如:小蜗牛给大家微笑,我就用表扬鼓励的口吻说:小蜗牛,你真了不起!激发幼儿为别人服务的愿望.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事物的形象特点,并能较好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为提高教学效果和突破重、难点做准备。
3、讨论法:是指让幼儿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互相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答案的方法。在活动中,我将讨论法结合在讲述故事过程中。如:请小朋友而共同讨论:小蜗牛为什么不快乐?
4、提问法: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已掌握的知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提问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主要运用了解释性提问(如:小蜗牛为什么会给大家送信?)、假设性提问(如:如果你是小蜗牛,你们会怎么做呢?)等等。在提问问题时,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比较容易的问题可让水平比较差的幼儿回答,需要幼儿描述的问题就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像总结、归 纳性的问题请能力最强的幼儿来回答,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六、说活动过程
整个活动分为三大部分,活动流程图简单明了地概括了整个活动,使大家一目了然,明白设计意图,下面将其详细说明一下:
(一)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故事主题
出示两个表情(微笑、哭泣)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喜欢看哪一个表情?为什么?我在此环节注意引导幼儿回忆原有的生活经验,并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讨论,为下一步的教学的开展进行铺垫。突出活动的教学重点,引起兴趣,引出主题。
(二)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学习方法。
1、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据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还不稳定的特点,为了避免分散幼儿注意力,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感知,所以,只运用丰富的表情、优美的背景音乐来表现故事,讲完后,提问简单的问题:(1)故事的名称;(2)有那些角色;(3)小蜗牛做了一件什么事?
2、分段播放课件,幼儿欣赏。教师分别提问:(1)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看看小动物们在为自己的朋友们做什么?(小鸟为朋友唱歌、小猴为朋友摘香蕉、小鸭为朋友送信(2)朋友感到怎样?(很感动、很高兴)(3)看看小蜗牛怎么了?(不开心)猜猜它为什么不高兴?(放录音:小蜗牛不开心的原因)(4)帮小蜗牛想个办法,想想它还能为朋友做什么?(预报天气,讲故事,画画)(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象并讲述,幼儿自由讨论)此环节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3完整欣赏故事:请幼儿边看课件,边完整欣赏故事 教师根据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以递进的方式提问:(1)小蜗牛为朋友们做了一件什么的事情?(2)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大家?(3)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为什么他们都认为小蜗牛了不起?由此逐步得出故事的含义: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只会爬,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想到了要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这个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它是解决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三)迁移故事主题,渗透思品教育。
我依据幼儿的生活环境从三个方面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为大家带来快乐的:(1)为爸爸妈妈做什么;(2)为小朋友做什么;(3)为老师做什么。依据幼儿思维发展的过程,本环节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引导幼儿思考、讨论,进而得出与幼儿实际生活相关的答案,并使幼儿有了行动的愿望,促进幼儿发散思维的发展。解决了本活动的难点达到了教育的目标。
制作“微笑”标志:幼儿自制两枚“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另一标志则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在愉快、温馨的氛围中,活动自然结束。
(七)说延伸活动
1、语言角进行角色表演
2、“微笑标志“展览。延伸活动主要是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同时帮助幼儿体验故事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八)说活动特色(亮点)
1、先进的视听教育手段。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以看图片、看课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通过视听感官的积极参与活动,幼儿获得直接的印象。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使教学进行的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想象。
2、生活教育的理念。活动内容的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故事所表达的精神对道德意识还往往处于自我中心的当今的独生子女具有较强的启发。
3、讨论法的御用。“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幼儿语言的发展在于使每一个孩子都有说的机会。所以亲到幼儿采用“讨论法的学习方法,石油在体验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使活动更加具有趣味性,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4、教师提问更具有针对性和开拓性。语言活动中的提问是十分关键的,因而如何问得准?问得巧就成了我思考的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提问,但各有特色,每个体温的背后是什么/。对孩子的发展起着怎样的影响?因此,提问也就设计得比较有高度和深度。附《微 笑》
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小鸟为朋友唱歌,大象为朋友盖房子,小兔为朋友送信……小蜗牛很着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小兔走过小蜗牛的身边,小蜗牛向着小兔微笑。小兔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小蜗牛想:“对呀,我可以对朋友们微笑。”小蜗牛又一想,“可是,怎么样让朋友们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蜗牛想出了好办法。第二天,他把很多信交给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给了森林里的朋友们。朋友们拆开信,信里是一张画。画上的小蜗牛正在甜甜地微笑。森林里的朋友们也都微笑起来,他们说:“小蜗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给了大家。”
第二篇:《微笑》说课稿
《微笑》说课稿15篇
《微笑》说课稿1
各位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班故事教学《微笑》。
一、说教材:
《微笑》是一个美丽的散文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简练优美的语言把弱小的小蜗牛用自己甜甜的微笑给整个森林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理解无论能力大小,都可以关心别人,给别人送去快乐的道理。中班的孩子词汇量和种类不断增多,对词意的理解也比以前深刻,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所以我把教材中“小鸟为朋友歌唱、大象为朋友盖房子、小兔为朋友送信”改为短句“我可以为朋友歌唱,让他们快乐;我可以为朋友盖房子,让他们快乐”,主要是通过幼儿掌握故事中出反复出现的短句型发展幼儿的连贯性语言。中班幼儿正是加速去除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阶段,故事中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友爱可以促使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形成,培养关爱、同情、友好、合作的行为。
二、说目标:
对于文学作品欣赏的教学不能脱离语言领域的价值,学习作品中优美的语言,感受语言所表达的情感,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引导幼儿理解作品人物形象,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在次基础上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所以结合故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把本次活动的目
标定位。
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和小动物之间的友爱,懂得无论能力大小,都可以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道理。
2.学习用“我可以让他们快乐”的句式仿编故事中的短句,萌生给朋友送去快乐的意愿和行为。
三、说重难点
重点:因为只有把握了故事的内容,才能进一步挖掘其教育意义,所以把目标1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
难点:中班的幼儿的理解和表述能力增强,但是对短句的仿编和情感的迁移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把目标2作为教学的难点目标。
四、说教学准备(为更好地开展活动,我进行了教学前的准备)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背景音乐、大图片(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图片与课件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幼儿经验准备:了解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为理解故事做铺垫。
五、说过程
本次活动我预设为四个环节:“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分段欣赏、理解故事内容”“分析讨论、感受作品的美”“经验迁移、仿编短句”来完成活动,通过音乐的渲染氛围、图片的直观演示、有感情地讲述、设疑、给难点构建支架,让幼儿通过欣赏、发现、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想法。
下面具体谈谈每一个环节的开展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你觉得你什么时候最快乐?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讲一个关于快乐的故事。
(意图与目标:开门见山地点出快乐主题,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去发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引出故事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分段欣赏、理解故事内容
我采用分段教学来欣赏作品。
1. 教师讲述故事第1、2两段分别提问
(1)小动物们都在为自己的朋友做什么?
(2)小动物们都是怎么说的?
(3)讨论:小蜗牛为什么不高兴?小蜗牛能为朋友们做什么,让朋友们高
兴呢?
2. 教师讲述故事第3段
提问:小蜗牛做了什么让朋友们高兴?(分析:采用分段教学来欣赏作品,在次环节中使用音乐背景,让幼儿更好地感受故事的优美,以提问的方式加上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讨论和质疑促使幼儿发挥想象力,完成重点目标中的理解故事内容。在故事理解的过程中我会强调“我可以让他们快乐”的句式,不仅学习语言短句,也为解决后面的难点短句仿编做好铺垫)
(三)完整欣赏
完整欣赏,同样配以优美的音乐和课件。提问
1.小蜗牛是怎么给大家带来快乐的?
2.小蜗牛为什么要把微笑送给别人?
3.小动物们收到蜗牛的微笑为什么都笑了?
4.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夸小蜗牛棒,你们想小蜗牛知道会会怎么样呢?
5.你们认为小蜗牛、小兔、大象都是怎么样的小动物呢? (分析:中班幼儿在初步感知故事时,对故事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都是零碎,
此环节中我通过归纳性的提问,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内容,引导幼儿感受森林里
小动物们之间热烈欢快的气氛和充满关爱的情感,懂得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
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道理。完成重点目标)
(四)经验迁移,仿编短句
1.出示多幅有关于小动物相互帮助的图片,引导幼儿用“我可以让他们快乐”的句型来表述。
2.我们能为周围的人做什么让他们快乐呢?(这里,教师要为幼儿的扩散性思维提供一些参考,提醒幼儿可以为生病的人、可以是父母、小伙伴、老师等等)
(分析:仿编对中班幼儿还是很难的,所以提供一定内容的图片,是给幼儿的仿编提供一个支架,在适宜的时候撤架,在没有提
供图片的情况下引导幼儿扩展思维,将经验迁移到生活中来,这样才能激起孩子对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有真正的感悟。以建构支架和情感迁移的方式突破了难点目标)
六、说活动特色
我认为我今天设计的活动还是有特色的。
1.注重情感的渲染:以优美的音乐来烘托情感氛围,可以使整个活动被浓浓的关爱情感包围,给幼儿以心灵美的情感体验。
2.注重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活动中教师利用图片为幼儿的第一次仿编提供了支架,降低了方便的难度,给幼儿说的信心。第二次没有图片的支持让幼儿仿编,体现了递进性和层次性。
3.强调幼儿在前:活动中故事的理解和情感的感受,教师都是通过设疑引导幼儿主动思考。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谢谢!
《微笑》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故事《微笑》。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同时,新的省编教材中,在各主题活动的设计上也为教师提供了根据幼儿情况自由生成的空间,幼儿教师要不断尝试将新的题材,新的内容引入课堂,以新角度、新形势、新方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善于站在幼儿的角度上设计教学,驽驾教学,水到渠成的实现教学方面的突破。省编幼儿园中班教材中第五主题《我的朋友》的总目标为:初步了解并体验人与人,人与整个环境和解相处的快乐感觉,学习并尝试与他人交往的方式,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所设活动有:好朋友画像、换名片、哭哭脸和笑笑脸等,多为实践,操作活动,而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教学形式,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故事教学的内容却很少,所以在进行本主题活动内容的基础上我生成本次故事教育活动。
第一部分:说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内容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富有浓郁幻想的虚构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绘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样说话,富有生命力,并编制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生活。童话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及本主题的总目标,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情感目标:使幼儿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并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的感受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名称、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节。
确定本次活动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1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4至5岁的幼儿理解能力还很肤浅,注意力往往受兴趣的影响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发展,所以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巧妙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
2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爱心,不懂得去关心别人,不知该如何去关心别人.向幼儿进行这样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
3是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及《纲要》、《规程》,幼儿课程目标的宗旨在于提高幼儿素质,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各种艺术作品,关注人类道德行为美。本故事通过使幼儿懂得“微笑”的真正含义,来感染幼儿,美化幼儿的行为。《新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认知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使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及内容,了解故事的含义。
难点:能主动帮助别人,愿意给别人带来快乐。
制定重难点的依据是:我班幼儿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的特点,即中班幼儿理解水平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尤为重要。
四说教学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符合故事情节发展,动画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
2空白圆形卡片、彩笔,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加深对故事含义的理解。
第二部分:说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遵循“三个原则”,做到“两个注意”,体现“一个整合”的指导思想来设计教法,学法。
“三个原则”:一是“教师主导、幼儿主体,以问题的引导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二是“教师在前、幼儿在后”的教学原则,既当幼儿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时,教师要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行为是怎样产生的,并在尊重幼儿认识过程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施加影响。三是“同时进行原则”,即在教学活动中,要同时顾及兴趣,态度和行为的培养,既有明确的重点,又相互渗透。
“两个注意”:一是设置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既要把各教学环节与教学要求设置成问题情境展示给幼儿,这样容易使幼儿被问题情境吸引而主动投入学习。二是注意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和情感发展规律,把教学目标的要求分解成若干细小的层次,分散到各个具体的活动中,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使教学重点得以巩固,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一个整合”:《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教学过程体现整合性,对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保证。
一、说教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讲述法和提问法。
1直观演示法: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进行表演示范,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活动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整个故事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动画,既可以完整欣赏,又能分段播放,通过观赏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我注意控制语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扬顿挫的变化,采用不同的音色来讲述不同事物的对话,从而较好的表达作品的感情.如:小蜗牛给大家微笑,我就用表扬鼓励的口吻说:小蜗牛,你真了不起!激发幼儿为别人服务的愿望.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事物的形象特点,并能较好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为提高教学效果和突破重、难点做准备。
3讨论法:是指让幼儿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互相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答案的方法。在活动中,我将讨论法结合在讲述故事过程中。如:请小朋友而共同讨论:小蜗牛为什么不快乐?
4提问法: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已掌握的知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提问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主要运用了解释性提问(如:小蜗牛为什么会给大家送信?)、假设性提问(如:如果你是小蜗牛,你们会怎么做呢?)等等。在提问问题时,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比较容易的问题可让水平比较差的幼儿回答,需要幼儿描述的问题就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像总结、归纳性的问题请能力最强的幼儿来回答,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说学法指导
本次活动,主要采用欣赏法、发现法、讲述法。
1、欣赏法:引导幼儿学会理解作品内涵,鉴别作品的美及分析评价文学作品,使幼儿获得美的享受,唤起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述,引导幼儿来体验帮助别人的那种心情,感受作品的语言美,从而突破难点。
2、发现法:教师提供适于幼儿进行发现活动的教材,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过程,发现知识。在活动中,请幼儿回忆、讨论故事中人物的对话,通过提问和幼儿讨论,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讲述法:主要教会幼儿能准确地回答问题,恰当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动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为幼儿提供讲述的空间,启发幼儿用宏亮的声音、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并且注意为每名幼儿创设讲述的机会。
第三部分:说教学程序
整个活动分为三大部分,活动流程图简单明了地概括了整个活动,使大家一目了然,明白设计意图,下面将其详细说明一下:
一导入部分: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故事主题
出示两个表情(微笑、哭泣)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喜欢看哪一个表情?为什么?我在此环节注意引导幼儿回忆原有的生活经验,并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讨论,为下一步的教学的开展进行铺垫。突出活动的教学重点,引起兴趣,引出主题。
二展开部分: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学习方法。
1、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据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还不稳定的特点,为了避免分散幼儿注意力,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感知,所以,只运用丰富的表情、优美的背景音乐来表现故事,讲完后,提问简单的问题:(1)故事的名称;(2)有那些角色;(3)小蜗牛做了一件什么事?
2、分段播放课件,幼儿欣赏。教师分别提问:(1)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看看小动物们在为自己的朋友们做什么?(小鸟为朋友唱歌、小猴为朋友摘香蕉、小鸭为朋友送信(2)朋友感到怎样?(很感动、很高兴)(3)看看小蜗牛怎么了?(不开心)猜猜它为什么不高兴?(放录音:小蜗牛不开心的原因)(4)帮小蜗牛想个办法,想想它还能为朋友做什么?(预报天气,讲故事,画画)(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象并讲述,幼儿自由讨论)此环节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3完整欣赏故事:请幼儿边看课件,边完整欣赏故事教师根据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以递进的方式提问:(1)小蜗牛为朋友们做了一件什么的事情?(2)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大家?(3)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为什么他们都认为小蜗牛了不起?由此逐步得出故事的含义: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只会爬,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想到了要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这个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它是解决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三结束部分:迁移故事主题,渗透思品教育。
我依据幼儿的生活环境从三个方面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为大家带来快乐的:(1)为爸爸妈妈做什么;(2)为小朋友做什么;(3)为老师做什么。依据幼儿思维发展的过程,本环节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引导幼儿思考、讨论,进而得出与幼儿实际生活相关的答案,并使幼儿有了行动的愿望,促进幼儿发散思维的发展。解决了本活动的难点达到了教育的目标。
制作“微笑”标志:幼儿自制两枚“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另一标志则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在愉快、温馨的氛围中,活动自然结束。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观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谢谢!
附微笑
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小鸟为朋友唱歌,大象为朋友盖房子,小兔为朋友送信……小蜗牛很着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小兔走过小蜗牛的身边,小蜗牛向着小兔微笑。小兔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小蜗牛想:“对呀,我可以对朋友们微笑。”小蜗牛又一想,“可是,怎么样让朋友们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蜗牛想出了好办法。第二天,他把很多信交给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给了森林里的朋友们。朋友们拆开信,信里是一张画。画上的小蜗牛正在
甜甜地微笑。森林里的朋友们也都微笑起来,他们说:“小蜗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给了大家。”
4、白纸,铅笔。
四、说教学方法:
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据《纲要》的精神和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1、多媒体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观察欣赏演示,则更为简洁、生动,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本次活动设计中,我通过幻灯片的展示,让幼儿感受到鱼宝宝身上线条的纹样美、图案美;
2、观察比较法。观察法即运用观察进行教学的方法。通过观察,幼儿既形成了准确的形体印象,又把握了局部的细节特点。而在观察中进行比较,则能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不同的创作手法带来的不同效果。本次活动中,为了让幼儿直接感受点、线、面的疏密变化和规律性对装饰效果的影响,我采用了观察比较的方法,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三幅特征明显的线描画作品中,发现装饰过于繁杂、无规律,装饰手法单一、缺少变化都不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3、欣赏评价法。欣赏评价法指的是将幼儿不同特点的作品进行对比评价,肯定各自的特点。在本次活动的最后环节,我采用了欣赏评价法,在欣赏的同时围绕两个问题展开点评:
问题1、“你最喜欢哪个鱼宝宝?为什么?”使幼儿在审美的同时自然地习得经验,为下次经验迁移做准备
问题2、“你是用怎样的线条和图案来装饰鱼宝宝的?”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装饰意图表达出来,达到分享和交流的目的。在这一环节,教师和同伴的欣赏与评价能让幼儿体验到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五、说活动程序:
共有5个环节:
1、观看多媒体课件:欣赏海底世界各种各样的鱼的花纹,引导幼儿说出鱼儿身上花纹的特点。
(导入活动,观看《海底世界》,初步感知欣赏各种各样的鱼。)
(1)教师语:在美丽的大海里,生活着许多快乐的鱼宝宝,他们和鱼妈妈自由自在的在海洋里嬉戏玩耍,一会儿在珊瑚里捉迷藏,一会儿在比赛游戏,一会儿又凑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可幸福了。然后请幼儿讲讲自己最喜欢哪条鱼,它是什么形状的?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以及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特别是对形状怪异的鱼,启发幼儿尽可能讲详细一点。
2、欣赏课件:欣赏小朋友的作品,引导幼儿说说他们的画用了那些线条装饰的,并进行比较。
再欣赏老师的作品,让幼儿学习装饰鱼宝宝的基本方法。我同时逐个展示各种点、线、面(即根据幼儿回答展示各种线形和点形装饰),既增强了趣味性,又有效地发挥了教育的功效。
(欣赏幼儿绘画作品,请幼儿互相说一说,这些鱼的形状及装饰的线条,说一说它们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花纹。)
示范讲解几种鱼的画法:(欣赏老师的作品)
(1)请幼儿说说老师画的画都用了什么线条来画各种各样的鱼,。
(2)教师在幼儿最喜欢的鱼身上示范画出各种形状的线条,并重点讲解如何处理线条的疏密关系。
(3)请幼儿来装饰几条鱼宝宝。
(4)引导幼儿讨论,你准备画一条什么样的鱼?
3、通过比较,了解点、线、面的疏密变化和规律性对装饰效果的影响。为了帮助幼儿理解线描画抽象的形式美的构成规律。我选择了三副特征明显的线描画作品(图一:装饰过于繁杂、无规律;图二:装饰手法单一、缺少变化;图三:疏密变化恰当、有一定规律),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在教师的追问:“这两个鱼宝宝美吗?为什么”的过程中交流、探索、发现,从而掌握线描画的基本规律,为接下来的创作提供支撑。
4、幼儿创作,教师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出各种奇形怪状的鱼,看谁想的和别人不一样。
(2)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花纹装饰鱼,并注意线条的疏密变化。
(3)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变化各种线条花纹。
5、观赏评析作品
(1)请幼儿自由互相讲述自己所画的鱼
(2)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喜欢哪一条鱼,为什么?
(3)教师小结:
今天,小朋友帮助鱼妈妈找回了鱼宝宝,并且鱼宝宝身上的花纹都非常漂亮,线条的疏密也很好,鱼妈妈谢谢你们了,现在我来当鱼妈妈,小朋友来当鱼宝宝,我们一起游到大海里去做游戏吧。
六、效果预测:
整个活动我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在活动设计中,我既给予孩子技法上的帮助,又给予孩子充分的创造空间。活动中我始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位幼儿的创造,肯定、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和表达方式,让幼儿在特别宽松、开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美、表现美。根据对本次活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与教学程序的设计,估计活动的重难点将会得到突破。但是由于孩子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我在活动中还将根据孩子的基础和能力水平,给予相应的指导,使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提高。
《微笑》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课文叙述的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桑兰原是国家体操队的队员。她17岁那年参加了在美国纽约长岛举办的友好运动会,不幸因脊髓严重挫伤而造成瘫痪。在接受治疗期间,她以“桑兰的微笑”征服了大洋彼岸的人们。这篇课文共有7个小节,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回忆桑兰在一次跳马比赛中不幸负伤,在伤痛治疗期间,没有绝望,而是微笑着承受一切,表现出了这位中国小姑娘面对重大打击的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
课文的重点是3——6小节,难点是理解“微笑着承受一切”的真正含义。
描写桑兰受伤后表现的的句子最能体现桑兰的坚强,这些语句需要学学生通过揣摩并加以体会。在课堂上学生理解了这些句子,也就感悟了主人公是如何向命运挑战的,也就能懂得一个人只有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从而才能感悟主人公的坚强,才能感悟“微笑着承受一切的” 真正含义。这篇课文是母语给予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之文。
二、学情简介
这个班是我本学期新接的班,师生之间在很多方面还需要磨合。因此在课堂上就需要老师为学生搭建梯子,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训练来提高他们语文能力。这篇文章从文字本身来说理解其来并不是很难,但要通过桑兰的所为,让学生思考如何自主面对生活,引导学生从四年级开始懂得面对困难、挫折。从这个角度说,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上这课之前,我上了35课《创造奇迹的人》在课堂上学生同过品词品句,理解海伦凯勒与病魔斗争的一生。通过拓展延伸懂得了在生活中困难和挫折总是难免的,但是要用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总会取得一定的成功。学生积累了一些生活的经验,对问题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深度,就为52课的学习作了铺垫。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及本班学情,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人物的品质。
目标二:运用课外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目标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桑兰的坚强。
四、具体实施
这篇课文可以抓住三个词串连课文:不幸——坚强——微笑。本课学习共分四个板块,具体实施如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教师简短的介绍:同学们,万人瞩目的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这位坐在轮椅上的阳光女孩名叫桑兰,是星空卫视《桑兰》体育特别节目主持人,而7年前的她还是一名在跳马比赛中身轻如燕的国家体操队的队员。7年前,7年后,命运如此改变,在桑兰脸上没有改变的是什么?(微笑)
(上课伊始多媒体出示桑兰坐在轮椅上主持节目的照片、及她还是国家体操队的队员的照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直观地就发现了两张照片的共同之处:那就是桑兰的微笑。情境的创设,既激发了学生情感,使学生进入情景,又暗示了课文的中心,很自然地揭示了课题。学生带着微笑第二次读课题的时候从感情上已做好了学习课文的准备)
二、初读课文,了解桑兰
1、请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描写桑兰的运动生涯的句子?
2、就在这短短的运动生涯里,桑兰赢得了许多荣誉,
(多媒体出示桑兰获得的荣誉。这个课外资料的补充丰富了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学生在饶有兴致的朗读中对桑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到桑兰是一位多么有前途的跳马选手,为理解句子“这真是天大的不幸”起辅助作用)
3、这些荣誉足可以看出桑兰是一位多么有前途的跳马选手,可是7月21日的晚上,(引读、生:桑兰……)
(以读带讲很自然地就进入了第二节重点句的理解,避免了烦琐的讲解)
4、突如其来的一切,对桑兰来说,这真是天大的不幸!
①齐读句子。
②看书思考:天大的不幸是什么?
(让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对重点的理解,真正感受到了突如其来的一切对桑兰来说真是天大的不幸;学生的生活体验被激活,与课文语言发生了联系。)
③指导朗读:再来读读这句话,把我们刚才理解的通过朗读的方式表现出来。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同样内容的朗读,却读出了各自的韵味。有的学生用沉重的语气读,有的用惋惜的语气读,体现了个性化朗读。)
三、研读课文,感悟品质
(一)、抓重点词句
1、不幸中之大幸,桑兰的命保住了,面对这天大的不幸,桑兰表现得如何?你能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概括吗?
(找到了“坚强”这个词,也就找到了这篇课文的突破口。)
2、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桑兰表现得非常坚强?请默读3——6小节,划出有关句子。(出示四个句子)
(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研读这些句子呢?在试讲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后让学生谈谈你读懂了什么,让学生通过讨论感悟人物品质,但老师们感到这些句子理解起来不是很难,要让学生去谈,也谈不出什么,这样设计效果不是很好。经过一番思考后,我设计了如下的练习:
l在桑兰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时候,她(没有掉一滴眼泪),这令(队友们)感动。
l在桑兰配合医生治疗时,她(忍着剧痛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这令(医生)感动。
l在桑兰纤细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动作时,她(总是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这令(周围的人)感动。
l在无数关心她的人面前,桑兰(总是带着动人的微笑),这令(所有的人)感动。
(词句所蕴含的情感只有“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练习涵盖了文本中3——6小节的内容。学生要完成这样一个练习必须先要理解课文内容。这样的练习,。它将学生学习内容画繁为简,画难为易,体现了一个语言训练的过程。学生在填空的过程中可以从书上直接提取答案,可以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学生既习得了教材的内容,又进行了语言的操练,达到了思维与语言的统一发展,从而积累了语言,真是一举两得。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也就水到渠成。学生的情感就沿着这四个句子铺设的心路一步一步走进这位坚强的小姑娘。桑兰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感动了(队友们)、(医生)、(周围的人),所有的人。此时此刻孩子感动,老师感动。我认为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课时,千万不可丢失掉这份美丽的“感动”。)
3、现在带着这份感动我们再来读读这几个小节,肯定比刚才读得好!
(此时,再让学生进行朗读,他们的内心会涌起一种深深的感动,他们的心灵会受到一种震撼。他们饱含深情和敬佩,真正走进了文本。他们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次体现出来这是一种在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以读促情,以读悟情,学生对桑兰的敬佩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二)、审题,提升认识
1、现在,没我们再回到课题上看看,微笑着承受一切,桑兰要微笑着承受一切,这一切指的是什么?
(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在经历了前面的学习过程后,学生的认识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将前面所理解到的内容联系起来从桑兰身体上要承受的的伤痛到心灵上要承受的的伤痛全面的来谈。对理解文章的主旨也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也就真正理解了课题的含义。)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一)、关注桑兰的现在
1.同学们刚才所讲的这一切,不管是身体上的痛苦还是精神上的痛苦,桑兰全都承受了,而且是微笑着承受。桑兰就是在用微笑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坚强?就是因为坚强,天大的不幸并没有让她成为一个不幸之人,无用之人。相反,是坚强使她成了一个大幸之人,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现在桑兰在做什么?忙些什么?让我们一起关注桑兰的现在。谁来说说你了解到的相关信息?
2、想看看老师收集的资料吗?这一幅幅画面,这灿烂的微笑,已证明了桑兰没有向命运低头,她战胜了自我,超越了自我。
(从今天的桑兰中,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桑兰能由一个不幸之人最终成为一个大幸之人的原因。学生在寻找这个信息的过程中,其实就是让学生与现在的桑兰建立对话的过程,学生看着他的现在,想想8年前,这个过程对学生的母语教育一定是深刻的。学生的感悟得到步步提升。这种资料的补充,丰富了学生的感受,增强了学生的体验。他们就会感觉到如何面对挫折,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学生阅读信息足了,生存教育、共存教育的本质才能走进学生。)
(二)拓展延伸
1.古今中外,坚强人物的事例还有许多。贝多芬就是其中一个,老师将许多资料进行了整理、加工,最后才制作这样一个幻灯片。同学们回家后可以在老师的基础上有创意地制做电脑小报,幻灯片。
(课外资料的补充,目的有两个:(1)、引导学生阅读与本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扩大学习空间,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一个延伸,让学生积累更多的人生体验。2、起一个导向作用。让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在平时的学习中,上网获取的资料应进行再加工,而不应是一种信息的叠加。学生有了这样的一种意识,在以后的实践中他运用信息的时候就会像老师一样进行整理加工。时间长了学生运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就会增强。学生综合信息素养就能得到提高。)
2、诵读小诗,情感升华
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52课,感悟桑兰的精神。现在,桑兰已经是自信、乐观、坚强的代名词。她的微笑已经被人们称之为“桑兰式的微笑”。让我们也来学着像桑兰那样微笑吧!笑一笑。让我们带着微笑读读这首小诗。
当我们遇到烦恼时,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让我们微笑吧!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
(创设情感,让学生进入诗中,感受其境,感受其情。我本人是很喜欢诗的,也喜欢用自己对诗的理解引导学生学。诗是一种创造,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拥有这种创造。这也是母语教育要思考的,要做的。这首小诗很简单,简单的学生一读就懂,但诗的美韵,诗言有意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却是无穷的。教师以情激情,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了学生人生态度、生活品位提升的过程。最后很诗意地结束这堂课的教学)
从这堂课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感到教师应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中自然流淌,让课堂充满人文情怀。随着二期课改工作的不断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中不确定的因素越来越多,有许多情况是教师难以预料的。这就要求我们每位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这堂课结束了,但我认为学生自主探究的新一课刚刚开始。
《微笑》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童话故事《微笑》,活动来自于省编教材的中班主题活动《我的朋友》。
第一部分:说教材分析
1、说教材
《微笑》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语言简练,讲述了小蜗牛虽然弱小,却能用甜甜的微笑给整个森林带来快乐的故事,揭示了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关心别人的道理。
我选择这样的题材有两方面考虑:一是提升幼儿语言能力,二是促进社会性发展。
2、说学情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把握好这一关键期,将对幼儿今后语言的运用有很大的帮助。根据《纲要》所述,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阅读(早期阅读)四个方面。根据这四个方面,我对本班孩子的语言能力进行了评估,发现他们对文学作品欣赏较少,对早期阅读的兴趣还不明显。倾听能力进步最大,到了中班上学期,已逐渐转向有意识的倾听。表述能力最弱,对一些连贯性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仍有困难。童话故事《微笑》中反复出现“我愿意为朋友……让他们高兴”的句型,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连贯性语言和同伴友爱互助的社会性发展。
说到“社会性”,我要穿插一个小故事:有一天,一位小朋友要分生日蛋糕了,他说“我的好朋友只有一个,是陶潜。”这句话让我很震惊,事后,我了解了本班孩子的交友面,有大有小,而且区别很大。于是我在这个活动中,我制作了男女不同性别的空白标志,让孩子绘画后转送给好朋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可以了解自己孩子交友面的大小,以及交友的性别倾向性。因此,我选择了《微笑》作为家长开放活动的内容。
3、说目标
根据中班幼儿的语言水平、年龄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情感目标:体会朋友之间的友爱互助,感受微笑能为别人送去快乐的美好情感。
能力目标:能大胆用“我愿意为朋友做…,让他们高兴”句型说出自己的想法。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感基调,懂得为别人做事是愉快的。
第二部分: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散文以情感熏陶为主,因此,我采用了讲述法:在优美的音乐辅助下,运用恰当的语言、语速、音量,完整讲述童话故事内容。直观演示法:运用优美的FLASH课件使幼儿获得美的享受,陶冶美的情操。提问法:通过解释性提问、假设性提问等,鼓励幼儿积极动脑。
2、说学法
观察、讨论、发现、表述,最后是操作练习,这样一个学习过程来突破教学重难点。
3、说准备
a自制多媒体课件、优美的音乐。
b可移动的音符、房子、信的卡片。
c空白圆形卡片若干(男女颜色分开)、油画棒。
第三部分:说教学程序
本次活动我主要设计了:初步感受微笑、尝试体验“微笑”、主动传递“微笑”、微笑传递“快乐”,四个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
一、初步感受“微笑”:
1、出示两个表情(微笑、哭泣)的图片,在对比性强烈的观察中,发现“微笑”的表情。提问:看到微笑的表情,你有什么样的感受?(高兴、快乐)引导幼儿迁移原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故事的名称“微笑”。
2、教师在音乐的辅助下,有感情地完整讲述故事。
二、尝试体验“微笑”
1、出示第一个场景幻灯片。
问:小动物们为朋友们做了什么?(幻灯片:小鸟、大象、小兔图片)让他们怎么样?
请幼儿模仿小动物说的话“我为朋友歌唱”。观察蜗牛表情,问:小蜗牛怎么了?
带着问题:小蜗牛能为大家做些什么,让他们高兴?
2、出示第二个场景幻灯片。
在这里,问:小蜗牛送了什么给它的朋友?在观察和讨论中发现知识点:“小蜗牛把微笑画在信里”。带着问题:朋友看到小蜗牛甜甜的微笑都怎么样?
3、出示第三个场景幻灯片。
请小朋友也学学小蜗牛的微笑,把微笑送给你的朋友。尝试体验“微笑”带来的快乐情绪。借助图片,学习句型“我愿意为朋友做……”。把他们连成一句话,会说吗?
引导幼儿用“我愿意为朋友做……,让他们高兴”句型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主动传递“微笑”
制作“好朋友”标志:请幼儿将自己想说的,画在纸上,家长们帮助写名字,折成信封,送给好朋友。将短句“我愿意……”运用到实践中。体会为别人做事,自己也是愉快的情感。
四、微笑传递“快乐”
幼儿、家长、教师共同跳圆圈舞“笑一个吧”,以这样的方式结识新朋友。
第四部分:说活动特色
1、注重情感基调的渲染。
活动调动了幼儿的看、听、说、动等多种感官体验,来体验“微笑”带来的快乐。比如,通过观看两张哭笑图片,在强烈对比中感受“微笑”的美好;活动重点没有放在故事内容和情节的理解上,在说一说的仿编短句中,让幼儿体会、感悟小动物之间的关爱;通过动手操作来促进幼儿对同伴的关爱。
2、注重多维游戏的互动。
这不是一节单纯的语言活动,在语言学习中,我加入了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比如“传递微笑”“制作并互赠好朋友标志”、“笑一个互动舞蹈”等活动,体现了一种师幼交融、生生交融、物我交融的互动状态。
3、注重知识建架与撤架。
中班幼儿仿编短句是有难度的。在第一次仿编时,我提供了可移动的图片,给幼儿建立一个支架,幼儿根据图片里展现的内容仿编短句。多次练习之后我会撤掉框架,不提供图片而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生活经验仿编,体现了递进性,发展了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4、体现了教育的多元和整合。
多元指的是语言、社会、艺术、科学领域的知识内容,这些领域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整合的,这使得活动更具综合性的特征。如在语言交流中传递关爱的社会性教育,在绘画中巩固语言的知识性学习,在音乐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在舞蹈中交新朋友,体会微笑的力量。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所有内容。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能给予指导。谢谢!
附:微笑
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小鸟为朋友唱歌,大象为朋友盖房子,小兔为朋友送信……小蜗牛很着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小兔走过小蜗牛的身边,小蜗牛向着小兔微笑。小兔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小蜗牛想:“对呀,我可以对朋友们微笑。”小蜗牛又一想,“可是,怎么样让朋友们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蜗牛想出了好办法。第二天,他把很多信交给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给了森林里的朋友们。朋友们拆开信,信里是一张画。画上的小蜗牛正在甜甜地微笑。森林里的朋友们也都微笑起来,他们说:“小蜗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给了大家。”
《微笑》说课稿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故事《微笑》。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同时,新的省编教材中,在各主题活动的设计上也为教师提供了根据幼儿情况自由生成的空间,幼儿教师要不断尝试将新的题材,新的内容引入课堂,以新角度、新形势、新方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善于站在幼儿的角度上设计教学,驽驾教学,水到渠成的实现教学方面的突破。省编幼儿园中班教材中第五主题《我的朋友》的总目标为:初步了解并体验人与人,人与整个环境和解相处的快乐感觉,学习并尝试与他人交往的方式,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所设活动有:好朋友画像、换名片、哭哭脸和笑笑脸等,多为实践,操作活动,而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教学形式,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故事教学的内容却很少,所以在进行本主题活动内容的基础上我生成本次故事教育活动。
一说教材内容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富有浓郁幻想的虚构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绘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样说话,富有生命力,并编制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生活。童话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及本主题的总目标,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情感目标:使幼儿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并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能力目标:的感受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名称、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节。
确定本次活动的依据有以下几点:1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4至5岁的幼儿理解能力还很肤浅,注意力往往受兴趣的影响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发展,所以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巧妙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认真倾
听的习惯。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爱心,不懂得去关心别人,不知该如何去关心别人.向幼儿进行这样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3是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及《纲要》、《规程》,幼儿课程目标的宗旨在于提高幼儿素质,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各种艺术作品,关注人类道德行为美。本故事通过使幼儿懂得“微笑”的真正含义,来感染幼儿,美化幼儿的行为。
《新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认知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使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及内容,了解故事的含义。
难点:能主动帮助别人,愿意给别人带来快乐。
制定重难点的依据是:我班幼儿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的特点,即中班幼儿理解水平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尤为重要。
四说教学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符合故事情节发展,动画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
2空白圆形卡片、彩笔,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加深对故事含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义的理解。
《微笑》说课稿6
《微笑着承受一切》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全文记叙了我国女子体操跳马运动员桑兰在参加一次世界性的体育竞赛时意外地从马箱上摔下来,胸X一下完全失去知觉,可桑兰并未绝望,而是微笑着承受一切。这是真人真事,可内容却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怎样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呢?我用两课时来在执教这篇课文,第一课时学生对事情发生的背景有了初步了解,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第二课时的教学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主人公对话。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其实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精神上的相遇,心灵上的碰撞。这堂课,我首先指导学生倾听文本,通过各种方式的读,充分地感知、咀嚼、回味,让学生感受到桑兰的顽强不屈和积极乐观。
二、巧妙点拨,调动学生已知经验,搭建桥梁。
从学生实际出发,他们从未见过脊椎骨折的情况,如果一味读书,学生是不能够感受到桑兰每做一个小小的动作时的艰难与痛苦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层感悟,必须巧妙点拨,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搭建好文本与学生心灵之间的桥梁。这堂课上,我抓住关键词语,如“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一天一天”,从词语入手,让他们先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感受做什么事才会这样艰辛,再联系课文,感悟出桑兰为了完成一个对我们来说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却要付出像登山、长跑、搬重物那样的辛苦,从而深层感悟了他的坚强勇敢!学生再读赞美桑兰的话时就读出了发自内心的感情,这样深层的感悟是让学生经历了一次精神与心灵的提升。
三、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倡导全息 、开放。
现代阅读学认为,阅读是一种从书面符号中获取和转换信息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是极具个性化的。我们应该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为他们提供展示个性化思想的舞台。这堂课上,教师在学生感悟了具体事例之后,让学生说说你认为桑兰是个怎样的人,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在黑板上。
又如总结过后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口语交际的环节:假如此刻桑兰姐姐来到我们中间,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思考,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说法、做法,这既是语言的实践又是情感的升华。
此外,桑兰的现状作为课文的一个补充,再次让学生感受到桑兰的坚强与人的意志的伟大力量。作业也是个性化的,可以写自己的读后感,也可以给桑兰姐姐写一封信。
《微笑》说课稿7
选择上这篇课文原因很简单,两个字——感动。文中桑兰面对重大打击时所表现出的那种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再联想到今年的汶川地震、08奥运会有太多的故事让人震撼,尽管我知道这篇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可能立意太深,但我还是毅然选择了它。我期望让桑兰微笑真正走进学生心田,带给学生一次美丽的感动体验,让这节语文课成为学生生命成长中一段难忘的历程。
教学内容,我将它浓缩为了一个词:微笑。整个教学流程是:1、导入“ 优秀”引出“微笑”2、解读“不幸”,感受“微笑”3、研读“坚强”, 走进“微笑”4、延伸拓展,升华“微笑”。教学初,站在领奖台前的桑兰笑靥如花,那是一种怎样的微笑?(成功的微笑、甜蜜的微笑,那是对美好未来充满向往和憧憬的微笑)而后,引导学生深层次地理解,当不幸降临时,桑兰的微笑又是怎样的微笑?由此读出了三幅画面:“得知自己的伤势,没有掉一滴眼泪”,“接受康复治疗,忍着剧痛,轻哼乐曲”“学习生活自理,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令我自己满意的是对于桑兰受伤坚强地练习吃饭这一简单动作的想象教学。我们知道,三年级阅读教学是由低年级培养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为主向高年级的理解、欣赏过渡。这一学段的阅读教学很难把握。“扶”的过多,不利于孩子自主读悟能力的培养。“放”的太开,孩子们对文本理解感受太过肤浅。我们也知道三年级孩子仍以形象思维为主,阅读教学应以帮助孩子“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为主,因此,教学中我就根据孩子这一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灵活选取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设计了写话训练,通过想象、仿写来体会桑兰的坚强,这一设计通过拓展丰富文本,将孩子引投入一个充实的精神世界,用心灵感受这种精神。从而理解了桑兰微笑的深层内涵,桑兰的微笑是坚强的微笑、乐观的微笑、自信的微笑。
当然,桑兰的坚强不是教师把自己的体验直白给学生的,是要学生自己通过朗读来感受的。因此,教学过程简约成两个字:朗读。今天的教学中,我首先注重了自己的范读,朗读了桑兰的小诗《我的梦》,其实这是一个为学生体会桑兰的坚强“蓄情”的阶段,也是给学生直接感知,如何将自己的感受朗读出来。其次,注重激活形象,促进情感的形成和生发。在朗读“这真是天大的不幸,桑兰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这句话,我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以“队友”“教练”“父母”的口气导读,通过创设的情境,以读促情,以读悟情,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使学生产生了共鸣,从而深入体会桑兰所遭遇的“天大的不幸。”
当然,课堂上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感到深深的遗憾,在讲解这篇课文时面对微笑的桑兰感到眼圈湿润,感到声音哽咽,但是,我发现孩子们似乎并没有我想象的那种太深的触动,还有对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生成性的资源不能很好地及时地处理。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想我将带着这种遗憾在教改试验田里不断探索,不断进取,不断创新……
《微笑》说课稿8
教材分析:
课文写的是16岁女体操运动员桑兰在美好人生刚刚开始时遇到了一个天大的不幸——脊椎骨骨折,但她没有绝望,而是微笑着承受一切,坚强地与伤痛作斗争的事。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回忆桑兰在一次跳马比赛中不幸负伤,在伤痛治疗期间,表现出了一位小姑娘面对重大打击的顽强的毅力和无比的勇气。关于桑兰的受伤、治疗及生活情况,中央电视台体育栏目中曾作过专题报道。学生可通过查阅报纸杂志、搜集音像资料、书信专访等了解。在此基础上学文,有助于学生感受桑兰的顽强精神,最后用朗读表达出来。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承受、剧痛、失声痛哭、大汗淋漓”等词语的意思。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及课外补充的资料,展开适切的想象,感悟桑兰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理解“微笑”的含义,懂得一个人可以凭借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战胜自我。
通过学习课文,感悟主人公面对“一切”乐观、自信的惊人表现,理解“微笑着面对一切”的含义。
搜集有关桑兰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制作ppt课件。“”
1、教师自我介绍:我叫冯英,这个名字是我的外公取的,意在希望我像坚韧的蒲公英那样无论环境怎样都能生存。你们都叫什么名字呢?我很想认识大家。
2、学生交流自己的名字。
3、教师过渡:同学们的名字有的很阳刚,有的很文雅,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个特殊的人,她有着一个非常秀气的名字叫“桑兰”。
前,10年后,命运如此改变,在桑兰脸上没有改变的是什么?(微笑)。你们觉得这微笑包含的是什么?(坚强)让我们一起走进桑兰,看看她是怎样坚强的微笑着面对一切。(说明:师生从未谋面,难免有些生疏,通过课前师生谈话,互相介绍,一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二可以在不经意间引出了课文的主人公“桑兰”,自然巧妙。)“”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桑兰成功的微笑。
1、过渡:她是谁呢?谁能进一步介绍桑兰
2、教师引读:是啊,她是我国女子体操队优秀的跳马选手。她5岁开始练体操,93年正式入选国家队,曾多次参加重大国际比赛,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3、请你自由读读这段话,看看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4、小结:她年纪虽小,却进步神速,所以说她是一名优秀的跳马选手。
5、合作朗读:(师:我们之所以说桑兰是我国女子体操队优秀的跳马选手,是因为--生接:她5岁开始练体操,4年后跨入省体操队的大门,12岁入选国家队,曾多次参加重大国际比赛,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6、读到这儿,我们不禁会想到一个问题,她到底为国家赢得了什么荣誉呢?老师找到了一组资料,你能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补充资料,完成这个填空说话吗?1990
7、小结:是啊,当桑兰迎来一个又一个运动的辉煌的时候,她由衷地微笑了。(板书:运动的辉煌微笑着)
(说明:补充“桑兰获得的荣誉”这一组资料,填补课文的空白,并通过说话练习,使学生感受桑兰在成功面前的微笑,为后文桑兰遭遇不幸后的微笑作情意上的铺垫。)
8、过渡:那时候,桑兰17岁,17岁的桑兰前途一片光明,她正积极练习一些高难度的跳马动作,准备在奥运会上夺取金牌,攀上事业高峰。可是不幸发生了。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体验桑兰受伤时的不幸。
1、“7月21日晚上~这真是天大的不幸!”,教师动情朗读。
2、听到这个消息,你感到
3、好,就请你带着这种情绪试着读读这段话
4、是啊,刚才还是一个活灵活现的女孩,转眼间就完全失去了知觉,不能动弹,教练会怎样?队友们会怎样?父母听到这个消息,又会有怎样的表现与举动?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完成想象说话。(说明:启动学生的心灵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说话,既加深对桑兰不幸遭遇的惋惜和痛心,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5、教师引读:是啊,这真是天大的不幸,桑兰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可是后半生也许永远都要在轮椅上度过了。
(三)学习课文3~6自然段,体悟桑兰受伤后的坚强。
1、过渡:17岁的桑兰还能微笑着挺过来吗?自由读读课文3~6自然段,思考:桑兰发生不幸后,还能微笑着挺过来吗?她是怎样挺过来的?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一划,体会着读一读。
2、学生自学
3、学习交流
(1)桑兰挺过来了吗?课文哪一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桑兰挺过来了?
(2)学习课文第6自然段。
①读桑兰说的话
②同学们,这是桑兰的肺腑之言,就是她发自内心的真真切切的话,其实一句话就能代表一颗心,请你听老师读读这句话,想想你体会到桑兰的一颗怎样的心?
③学生交流(坚强不屈,百折不挠,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挫折)
④你们体会得很真切,能把你的体会融入朗读中去吗?
⑤学生交流读
⑥教师小结:同学们,用心读课文,读一句话就能体会到一颗心,读一件事,就能体会到一片情。下面就让我们来读读桑兰发生不幸后微笑着挺过来的三个情节片段,看看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3)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①我们来看第一个情节片段,教师深情朗读
②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什么叫失声痛哭?桑兰真的没有眼泪吗?在这个时候为什么还有心思急切地询问队友们的比赛情况呢?
④那请同学们读出队友们的伤心悲痛,桑兰的无比坚强和善解人意。
⑤小结:桑兰微笑着面对着队友们的自己的眼泪,着实令我们感动。(板书:承受眼泪)
(4)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①学生自由读,抓住相关的重点词语和内容,还可以写写你的体会?
②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什么叫剧痛?桑兰忍受的是什么剧痛?她怎么还有心思轻轻地哼唱自由体操的乐曲?教师适时介绍桑兰的主治医生对桑兰的评价。③同学们,把你的感动,我的感动,医生的感动一起用朗读来表达出来,我们一起读。④小结:这就是桑兰,她微笑着面对着每天四小时的剧痛(板书:剧痛)
(5)学习第5自然段。①功夫不负有心人,教师引读课文第5自然段。
②我相信这一自然段同学们都能理解,请你们用朗读来表达你的情感。(教师及时引导评价,并辅以相关的图片突出桑兰完成简单动作所付出的不寻常的努力。)
③桑兰又一次用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承受着康复训练带来的疲惫。(板书:疲惫)
(说明:整个3~6自然段的教学就是通过师生共同朗读感悟,因声明义,沉浸在桑兰的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里,体会桑兰的坚强。)
(5)回归课文3~6自然段你能结合课文3~6自然段的内容,可以用书上的语言,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再完成这个填空吗?可以同学之间相互商量商量。(教师给出范例:当桑兰的队友来看她,给她精神安慰的时候,桑兰又微笑了。)(说明:教师再一次出示同一个说话练习,一是培养学生从文本中提炼、组合、运用信息的能力,二是凸现桑兰遭遇不幸后的不屈精神和惊人毅力,即挫折面前的微笑,与前文桑兰成功面前的微笑互相衬托,使桑兰的形象更为饱满。)
(6)小结:桑兰用自己的坚强微笑着面对着眼泪、剧痛和疲惫,种种瘫痪的痛苦。(板书:擦掉“眼泪、剧痛、疲惫”,换上“瘫痪的痛苦”)。难怪主治医生感动地说:“这个小姑娘用自己惊人的毅力与不屈的精神,给所有的病人做出了榜样。”
(7)学习课文第7自然段
①过渡:其实,何止是桑兰的主治医生,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们,他们都被桑兰坚强乐观的精神深深感动。连美国总统布什夫妇也写信给桑兰,信上说““我们被你面临如此艰巨挑战时表现出来的勇敢深深感动。你的勇气和品格使美国人民深受鼓舞。”回国后,更是受到了前总书记江泽民的亲切接见和前外交部长唐家璇的深情问候。而现在的桑兰更是用她贯有的微笑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说明:通过补充海内外名人探望桑兰的资料图片,既为后文“她以一贯的微笑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提供了有价信息,又能使学生对桑兰的坚强不屈有更深刻的认知和情感的体验,与课文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喷发对桑兰的敬佩之情,即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桑兰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她用无比的勇气承受着这一切,她以一贯的微笑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
②这就是桑兰,齐读课文第7自然段。
③同学们,现在你能理解什么是微笑吗?从课文中找到对微笑的解释。(板书:惊人的毅力;不屈的精神;无比的勇气)”"师:同学们,微笑是一种力量,微笑可以感动世人,桑兰的微笑,更是照亮人心。正如她所说桑兰是一个折翼的天使,原以为,她不可能再展翅高飞。但桑兰就是身手不凡,在人生路上翻了几个觔斗,从绝望中起死回生。今天的桑兰,已跃身为独挡一面的体育评述员及节目主持,为她坎坷的人生开创了新的方向。同学们,让我们像桑兰姐姐学习,用不屈的精神,惊人的毅力,无比的勇气,微笑着面对一切(板书:一切),成功面前,我们微笑(板书“成功”),挫折面前,我们更要微笑(板书“挫折”),让我们一起(合)微笑着面对一切!(说明:逐步完成“课题”,在完成课题的同时,号召同学向桑兰姐姐学习“微笑精神”,即成功面前要微笑,挫折面前更要微笑,诠释了“微笑着面对一切”的含义,水到渠成。)现在的桑兰是星空卫视《桑兰》体育特别节目主持人,是北京奥运会形象大使,是08北京奥运会火炬手你们想对桑兰说些什么?(最后对桑兰精神的升华,让学生拿起自己的笔写下自己的感受)
附板书:不屈的精神运动的辉煌成功桑兰惊人的毅力
20、微笑着面对一切无比的勇气瘫痪的痛苦挫折
《微笑》说课稿9
课题
“微笑波尔卡”
教学班级
三年级
学科
音乐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教材简析
《微笑波尔卡》是苏少版小学音乐第五册的综合欣赏内容,要求学生在准确把握乐曲风格的基础上深层次体验音乐,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处于小学的中阶段,对音乐能有一定的理解,但对音乐风格的准确把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科学安排教学。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聆听音乐,能在律动中体验音乐的情绪,同时了解乐曲的结构。
2、跟着老师跳一跳,感受“波尔卡”这种民间舞蹈的快速,跳跃的风格。
教学重点
律动中体验音乐的情绪。
教学难点
准确跟随音乐的节奏律动表演
四,教学策略
利用多媒体互动设备通过多种音乐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五,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师生讨论法,听赏法等
六,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智能交互白板
器材准备:钢琴,多媒体,碰铃
教学资源:白板课件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应用与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1、播放视频“波尔卡舞”,师生交流感受。
2、欣赏音乐,要求:仔细聆听,这段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手风琴)
3、(出示手风琴图片)看一看,初步介绍,了解手风琴。
4、(播放手风琴演奏视频)学一学,师生律动。
观看视频,交流感受
欣赏音乐
师生律动
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图片展示,直观形象
乐曲欣赏
1、(播放主题一旋律)要求:仔细聆听,这段旋律的速度怎样?给你带来怎样的情绪?
2、(出示曲谱主旋律一)要求:再听,这段音乐是几拍子的呢?尝试用声势动作来感受。(拍手、跺脚、捻指等)
3、唱一唱,跟着律动,感受不同的音乐速度带来不通过的音乐感受。
4、奏一奏,借助打击乐器—碰铃。
5、跳一跳,感受旋律律动。
6、画一画,发挥想象画出律动图形,把握节奏。
7、完整欣赏乐曲,加上律动,感受美妙音乐。
8、介绍“微笑波尔卡”,简介波尔卡的音乐类型。
聆听音乐
学唱乐曲主题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动一动
画一画
完整欣赏
了解波尔卡
出示谱例,直观形象
出示律动图谱,对照律动
了解碰铃,辅助学习演奏
进一步感受音乐
引导学生亲自尝试,亲手操作,效果更好
通过课件,直观了解
拓展,总结
1、欣赏其他题材的波尔卡音乐。
2、小结
知识拓展
更多的音频和视频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微笑》说课稿10
一、说教材教法
《微笑》是一首西班牙民歌,以诗歌体裁的形式讲述了生活中最简单的一个表情——微笑的价值之大,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性的呼唤。备课时,从语文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出发,我在制定目标和确立教法学法包括设计教学环节时,考虑最多的是这样几个问题:怎样把简短的诗文教出内涵,不让学生乏味?怎样在40分钟时间里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怎样构建开放有活力的课堂?怎样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静下心很久,还是决定抓住语文四功:听、说、读、写。并确定了三大环节——自读整体感受微笑、想象微笑画面并体验微笑价值、书写微笑感悟激发微笑情感。在教法上,主要采用谈话交流、阅读指导、质疑探究、情境再现法、示范创作等方法,学法上注重教给学生批注学文法、多角度阅读法、情感朗读法、读文联想法、格言创作法、句式补充法等。这些方法也许并不是专业的语文教学法术语,但是我一直很喜欢用这些手段,就冠以这些名称吧。
二、说目标。
我分别是从字词、朗读积累和德育三个角度来确立了本课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教学的目标。重点是抓住核心句理解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教学难点是能谈自己经历过的“微笑”,能结合自己的感受,模仿诗人来创作一小节诗或者自创赞美微笑的格言。
三、说教学过程。
围绕着确立的三大目标和重难点,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三大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自读整体感受。借助课前的互动环节,帮助学生把这首外国诗歌和自己的生活与思考联系在一起,激发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交流,使课堂更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这个目标不容易实现:首先是听,就要求学生学会听并思考,发表看法;教师要快速整合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感受和课文的表述、文章的内涵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其次看品,默读、批注谈感悟、感情朗读等等的形式都必须为进一步理解微笑内涵这个目标服务,稍微把握不好就会两极分化,要么过于繁琐,要么就是研读不透。为此,我准备了3个探究性话题,这6个问题各有侧重,关于词语对比的:“几秒与终生”,关于比喻的妥帖与否的;怎样理解“一个忘记微笑的人”。总之要根据学生课堂的反映信手拈来,也就是既要预案,更要把握机会临场生成。最终达到促使全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第二个环节是读微笑作用的诗句体验微笑的价值。基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个理念,当学生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我觉得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心理感受,发展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激发学生谈话的欲望,发展学生的语言,达到了语文工具性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双重功效。
第三个环节编创微笑小诗格言激发微笑情感。当学生的知识和情感都积淀到一个高度,我设计了让他们编创小诗或格言,让学生跳出文本,结合生活感受和语言积累来提升情感,也可以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本人创作的同题小诗在这里只是一个导向作用,既可以准备在学生冷堂时救急,也可以在学生充分表情达意后锦上添花,让学生也有创作的欲望。
四、说教学准备和教具。
《微笑》说课稿11
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语言活动《微笑》,下面我将从分析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法、教学过程、等六个环节展示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富有浓郁幻想的虚构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绘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样说话,富有生命力,并编制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生活。童话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
《微笑》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简练优美的语言把弱小的小蜗牛用自己甜甜的微笑给整个森林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理解无论能力大小,都可以关心别人,给别人送去快乐的道理。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使活动呈现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的要求。
二、说教学目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并 “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我根据这一要求,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制定了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把画面与文字对应起来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2、能力目标:围绕故事主题大胆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帮助幼儿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使幼儿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并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三、说重点和难点
根据幼儿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的特点,幼儿理解水平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难,我将重点、难点做以下定位:
重点:学习把画面与文字对应起来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围绕故事主题大胆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帮助幼儿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四、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托尔斯泰指出:“ 成功的教学需要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因此,我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我在活动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整
个故事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动画,既可以分段播放,又能完整欣赏,通过观赏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采用了直观演示的方法。接下来是讲述法: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我注意控制语速、音量的大小和抑扬顿挫的变化,采用不同的音色来讲述不同事物的对话,从而在较好的表达作品感情的同时较好的集中幼儿注意力,为提高教学效果和突破重、难点做准备。我在将讨论法贯穿在讲述故事过程中。提问法的运用是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我主要运用了解释性提问、假设性提问等。
2、说学法:
本次活动,我主要采用欣赏法:在活动过程中我生动形象的讲述,引导幼儿来体验帮助别人的那种心情,感受作品的语言美,从而突破难点;阅读发现法:在活动中,请幼儿通过观看画面内容,回忆、讨论故事中人物的对话,通过提问和幼儿讨论,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讲述法: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讲述的空间,启发幼儿用宏亮的声音、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并且注意为每名幼儿创设讲述的机会。
五、说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微笑》作为一个载体,向幼儿呈现完整、感性的视听觉的艺术形象,并帮助幼儿更深刻地理解作品,它是作品欣赏的重要部分,也是幼儿阅读的一个大平台。
2、音乐《歌声与微笑》,空白圆形卡片、彩笔,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加深对故事含义的理解,同时也作为本次活动的结束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我的整个活动过程充分为幼儿营造一个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氛围,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个性的发展。为此我将活动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来完成。
一 导入部分: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故事主题——微笑
出示两个表情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喜欢看哪一个表情?为什么?(我在此环节注意引导幼儿回忆原有的生活经验,并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讨论,为下一步的教学的开展进行铺垫。突出活动的教学重点,引起兴趣,引出主题。)
二 基本部分: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学习方法,突破重难点。
1、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让幼儿初步感知故事内容。(此环节不出示任何教具,为了避免幼儿注意力分散,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感知,因此,我运用丰富的表情、优美的背景音乐来表现故事,讲完后,提问简单的问题:
(1)故事的名称;
(2)有那些角色;
(3)小蜗牛做了一件什么事?)
2、分段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并进一步感知故事内容。(在此环节中我分别进行解释性提问和假设性提问提等来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3、完整欣赏故事,全面理解故事。(请幼儿边看课件,边完整欣赏故事 ,我根据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以递进的方式提问,由此逐步得出故事的含义: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只会爬,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想到了要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
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我将这个环节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它是解决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三 结束部分:迁移故事主题,渗透思品教育。
1、我依据幼儿的生活环境从三个方面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为大家带来快乐的:如:
(1)为爸爸妈妈做什么;
(2)为小朋友做什么;
(3)为老师做什么。(本环节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引导幼儿思考、讨论,使幼儿有了行动的愿望,促进幼儿发散思维的发展。解决了本活动的难点达到了教育的目标。)
2、制作“微笑”标志
引导幼儿自制两枚“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另一标志则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在愉快、温馨的氛围中,活动自然结束。
本活动贯穿《新纲要》精神,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幼儿注意力,发展了幼儿的感受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懂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以上是我的说课,有不足之处请老师们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微笑》说课稿12
说教材:
《微笑》是一个美丽的散文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简练优美的语言把弱小的小蜗牛用自己甜甜的微笑给整个森林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理解无论能力大小,都可以关心别人,给别人送去快乐的道理。
中班的孩子词汇量和种类不断增多,对词意的理解也比以前深刻,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所以我把教材中“小鸟为朋友歌唱、大象为朋友盖房子、小兔为朋友送信”改为短句“我可以为朋友歌唱,让他们快乐;我可以为朋友盖房子,让他们快乐”,主要是通过让幼儿掌握故事中出反复出现的短句型,发展幼儿的连贯性语言。中班幼儿正是加速去除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阶段,故事中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友爱可以促使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形成,培养关爱、同情、友好、合作的行为。
说目标:
对于文学作品欣赏的教学不能脱离语言领域的价值,学习作品中优美的语言,感受语言所表达的情感,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引导幼儿理解作品人物形象,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在次基础上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所以结合故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
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和小动物之间的友爱,懂得无论能力大小,都可以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道理。
2、学习用“我可以……让他们快乐”的句式仿编故事中的短句,萌生给朋友送去快乐的意愿和行为。
3、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4、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说重难点:
重点:因为只有把握了故事的内容,才能进一步挖掘其教育意义,所以把目标1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
难点:中班的幼儿的理解和表述能力增强,但是对短句的仿编和情感的迁移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说教学:
准备(为更好地开展活动,我进行了教学前的准备)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背景音乐、大图片(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图片与课件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幼儿经验准备:了解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为理解故事做铺垫。
说过程:
本次活动我预设为四个环节:“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分段欣赏、理解故事内容”“分析讨论、感受作品的美”“经验迁移、仿编短句”来完成活动,通过音乐的渲染氛围、图片的直观演示、有感情地讲述、设疑、给难点构建支架,让幼儿通过欣赏、发现、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下面具体谈谈每一个环节的开展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你觉得你什么时候最快乐?
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讲一个关于快乐的故事。
(意图与目标:开门见山地点出快乐主题,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去发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引出故事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分段欣赏、理解故事内容
我采用分段教学来欣赏作品。
1、教师讲述故事第1、2两段
分别提问
(1)小动物们都在为自己的朋友做什么?
(2)小动物们都是怎么说的?
(3)讨论:小蜗牛为什么不高兴?小蜗牛能为朋友们做什么,让朋友们高兴呢?
2、教师讲述故事第3段
提问:小蜗牛做了什么让朋友们高兴?
(分析:采用分段教学来欣赏作品,在次环节中使用音乐背景,让幼儿更好地感受故事的优美,以提问的方式加上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讨论和质疑促使幼儿发挥想象力,完成重点目标中的理解故事内容。在故事理解的过程中我会强调“我可以……让他们快乐”的句式,不仅学习语言短句,也为解决后面的难点短句仿编做好铺垫)
(三)完整欣赏
完整欣赏,同样配以优美的音乐和课件。
提问
1、小蜗牛是怎么给大家带来快乐的?
2、小蜗牛为什么要把微笑送给别人?
3、小动物们收到蜗牛的微笑为什么都笑了?
4、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夸小蜗牛棒,你们想小蜗牛知道会会怎么样呢?
5、你们认为小蜗牛、小兔、大象都是怎么样的小动物呢?
(分析:中班幼儿在初步感知故事时,对故事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都是零碎,此环节中我通过归纳性的提问,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内容,引导幼儿感受森林里小动物们之间热烈欢快的气氛和充满关爱的情感,懂得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道理。完成重点目标)
(四)经验迁移,仿编短句
1、出示多幅有关于小动物相互帮助的图片,引导幼儿用“我可以……让他们快乐”的句型来表述。
2、我们能为周围的人做什么让他们快乐呢?(这里,教师要为幼儿的扩散性思维提供一些参考,提醒幼儿可以为生病的人、可以是父母、小伙伴、老师等等)
(分析:仿编对中班幼儿还是很难的,所以提供一定内容的图片,是给幼儿的仿编提供一个支架,在适宜的时候撤架,在没有提供图片的情况下引导幼儿扩展思维,将经验迁移到生活中来,这样才能激起孩子对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有真正的感悟。以建构支架和情感迁移的方式突破了难点目标)
说活动特色:
我认为我今天设计的活动还是有特色的。
1、注重情感的渲染:以优美的音乐来烘托情感氛围,可以使整个活动被浓浓的关爱情感包围,给幼儿以心灵美的情感体验。
2、注重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活动中教师利用图片为幼儿的第一次仿编提供了支架,降低了方便的难度,给幼儿说的信心。第二次没有图片的支持让幼儿仿编,体现了递进性和层次性。
3、强调幼儿在前:活动中故事的理解和情感的感受,教师都是通过设疑引导幼儿主动思考。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谢谢!
教学反思:
《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根据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在活动开始的第一环节中,我尝试让幼儿看图讲话。在实施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的表达能力比较差,另外留给幼儿的时间较少,使得许多幼儿没有了表演的机会。我班幼儿理解能力还很肤浅,注意力往往受兴趣的影响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发展,所以需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巧妙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
《微笑》说课稿13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语言活动——顽皮的小雨滴。因为大自然奇趣盎然,蓝天白云,风霜雨雪,日出日落,大自然规律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条件,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幼儿生活在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中,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新奇:“天上为什么会下雨?”“风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云有各种形状?”《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再者,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所以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择“顽皮的小雨滴”这个活动。
大班阶段是幼儿个性初步形成的阶段,幼儿的个性和交往能力在学习中得到充分发展。根据本班幼儿口语发展特点以及大班语言发展目标,因此,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能感受散文中的优美语句,体验散文的优美意境。
2、发挥想象,深入理解画面内容,大胆地用语言表述画面的意境,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理解雨水与环境以及人类的关系。
3、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小雨滴,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在活动延伸部分我让幼儿用各种画笔来画自己想象当中的小雨滴,进而突出谈话的主题。如:小雨滴又落到哪去了?又做了哪些顽皮的事?在这一环节中,让先画好的幼儿说自己画的内容,给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最后,通过多每一个把幼儿刚才的创作过程在视频上展示出来,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互相交流、欣赏、共同提高,也是教师对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理解和想象的鼓励,幼儿看到自己作品的画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达到了在快乐中学习的`目的。在此,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位幼儿的创造、肯定、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和表达方式,让幼儿在特别宽松、开放、愉悦的环境感受美、表现美,并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纵观整个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互相渗透。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通过具有形象性、开放性、宽容性、自主性、愉悦化的活动内容和过程。所有环节都是围绕“小雨滴”来进行,源于大自然又借鉴于生活,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让幼儿真正体验到了在活动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大班语言 故事:《漂流屋》
教材分析
(一)故事内容分析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故事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生动、优美的语言,吸引着幼儿,使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并把学到的好思想见诸于行动。故事能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
而我选择的《漂流屋》这个故事中一开头就描写了青蛙看到一座神奇的小屋子,调动了幼儿的兴趣“房子是谁的呢”?接着描写青蛙并没有想把它占为己有,而是去寻找屋子的主人,但没有找到主人,他就想到了请螃蟹和自己一起分享这座房子,并邀请了小鸟和乌龟来跟他们一起玩。
最后,故事又承前启后地回到了开头的疑问:漂流屋飘到了它的小主人跟前,小兄妹并不想将自己制作的小屋子留着自己玩,而是希望它找到自己的主人。
该故事虽然篇幅不长,人物对话简洁明了,但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吸引幼儿的注意。我们不难发现,故事的主题就是-----分享快乐。那故事中又是如何突破这个重点的呢:这则故事中再三描写了青蛙看到房子不占为己有的无私精神,后又描写了青蛙与小动物们一同分享快乐,继而描写了小兄妹乐于帮助别人。步步深入主题,而又在小青蛙与同伴分享住在漂流屋的快乐达到高潮。故事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使幼儿受到很好的教育,生动浅显的语言,又便于幼儿理解、记忆和模仿。
(二)幼儿情况分析
大班幼儿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具体形象思维又占优势,因此,他们对文学作品,特别是童话故事较感兴趣,也能接受和理解内容较丰富、表现手法较复杂的故事,并具有一定的倾听和语言表达能力。上学期,我们以班级主题《童话谷》为切入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班的幼儿也积累了不少的童话故事知识、童话作家知识和丰富的词汇,培养了他们活泼大方、富有观察力、好奇心,探究欲望强,有丰富的想象力,并喜欢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但是,由于幼儿成长环境的影响,幼儿经常出现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导致这些行为成为幼儿交往中的障碍。而故事是运用儿童文学作品向幼儿进行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基于以上两点分析,我选择了故事主题明确、情节简单有趣,形象鲜明突出、语言生动浅显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漂流屋》。
二、目标确定
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同时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根据纲要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和知道要点提示以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理解故事内容,抓住故事中心,有感情地讲述自己的看法或评价别人的发言;
2、感受作品中比喻手法的运用,发展幼儿想象力。
3、通过活动,体验与同伴分享带来的快乐。
这三个目标中蕴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经验的获得和情感方面的培养,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我们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体验与同伴分享带来的快乐”,从第一、第四环节的逐步深入,到最后互换礼物的情感体验,将知识进行迁移,将重点逐渐攻破。当然,培养幼儿懂得分享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累积过程的,因此,本次活动是先让幼儿获得情感体验,是一个累积良好体验的好机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活动将难点定在“抓住故事中心,有感情地讲述自己的看法或评价别人的发言”从以下几点来突破:1、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如: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觉得他这样做好吗?你有不同的看法吗?;2、集体与个别讨论、回答相结合。 活动准备
(一)环境创设:与区域相结合。
为了让幼儿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而转为主动地吸收,我们整合了区域活动,在表演区、语言区美工区让幼儿继续探索。根据教育目标,有机渗透了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以此,我们
在区域中准备了:语言区:投放青蛙、螃蟹、乌龟、小鸟和小男孩、小女孩的图片、各种背景图、房子背景图;美工区:订好的空白纸张;表演区:投放青蛙、螃蟹、乌龟、小鸟和小男孩、小女孩的头饰和背景图、篱笆。
(二)知识准备:
1、幼儿在常识活动中已熟悉青蛙、螃蟹、乌龟、小鸟的生活环境。
2、已认识过许多儿童文学作品,初步了解了拟人和比喻的概念。
(三)物质准备
首先是为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运用情景,给幼儿创设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情景,所以进行了以下准备了:配有故事录音的教学课件,幼儿可通过自己的感官感受,唤起他们的想象力。而创设一个环境,让幼儿在情感体验中将分享迁移到生活中来,我们准备了:幼儿每人自带一份小礼物、磁带、录音机。使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获得体验。
教学方法
本活动综合主要采用了直观形象法、语言讨论法和环境体验法。
1、本活动中有始到终贯穿的是直观形象法:观察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于是,我选择了运用电化教育手段。由于,儿童缺乏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以及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对故事所蕴涵的意境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电化教育手段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儿童理解和记忆。而且,我有效地将语言与幻灯片的演示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2、语言讨论法:讨论法是儿童自己教育自己、主动接受教育的方法,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活动中,我以老师首先揭示或引发讨论内容,然后由幼儿进行补充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我多次让幼儿讨论自己对故事里人物的看法,以“为什么”让幼儿深入思考问题,并让幼儿提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看法,甚至让幼儿反过来向老师来发问。讨论法结合了《规程》的要求,为儿童创设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以促进其发展,而不是单一的教师讲解,避免了儿童因说教、指导过多而产生的腻烦、抵触心理和行为。
3、环境体验法:儿童因为年龄小、知识经验少,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往往理解很难或很片面。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讲大道理,就很难让他们理解和接受。如:现实生活中很多幼儿是独生子女,他们一直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体验到什么是分享,分享又能带来什么快乐。于是,活动中采用了环境体验法,提供了一定条件,让幼儿通过自身的礼物交换、分享,从而感受和获得体验。这可以加身他们对概念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思维和认识水平,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流程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五个环环相扣的环节,整个设计突出了三个点:1、教具直观:语言与幻灯片的演示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2、语言引导:以往的语言活动经常会出现是大部分能力强的幼儿才有机会说出他们的看法,而能力
一般的幼儿会因没有机会说而很快地失去兴趣。因此,这次活动,我设计了引导性强的几个问题让幼儿有欲望说、敢说、有机会说。3、环境体验:让幼儿在行动中感受某些品德的意义。主要表现如下:
(一)出示漂流房幻灯片,引导幼儿进行初步想象。
引入时,师以直观的幻灯片,让幼儿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幼儿直观地看到了故事中漂亮的漂流屋。极好地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并融入角色当中思考问题“这是哪里来的”“捡到它以后要怎么办”。该问题把幼儿带进一个思考想象的空间,创设了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的语言环境,并让幼儿初步产生拾金不昧、分享的意识,为下面的故事做好铺垫。
(二)听、想结合,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分析综合能力。
通过讨论后,师的引导师幼儿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这个环节仍然给幼儿留有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在刚才的想象基础上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的语言美,通过头脑中的想象故事中优美的意境“清清的小溪”、“像宫殿一样的漂流屋”、“热闹而欢乐的争吵”等。
(三)视、听结合,发展形象思维。
此环节结合了语言和幻灯片,再次调动了幼儿的兴趣,以分段讲述故事为主要形式,通过一个一个的问题,找出了故事的重点,引导幼儿不段思考、探索、层层递进,从而达到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的目的。而拟人、比喻手法的运用是本故事的一个亮点,为达到形象逼真的效果,作品中再三将漂流屋比喻成“宫殿“、”大雪糕”、“摇篮”。而对幼儿来说文学中采用的表现手法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我以问题“漂流屋像什么”的提出加深有对比喻手法的理解。
(四)深入故事主题,引出教育意义。
作品中反复提到了“小青蛙问遍所有的人寻找屋子的主人”、“不好意思独占这漂亮的屋子”“小兄妹看到小动物们时高兴的心情”,意在教育幼儿懂得与别人分享,但是,教育一味地讲大道理幼儿是不能完全理解的,而这个活动环节中以“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让幼儿直观形象地感知,什么是好的,该学习、模仿的是谁。这样,他们很快就能弄明白道理了。而且,提出了“平时还有什么可以分享”的问题,让幼儿将学到的道理延伸到生活中。
(五)分享小礼物,激发幼儿乐于与同伴分享的情感。
《纲要》指出:应以幼儿的情感态度的培养放在首位,本活动结合了第一、第四个环节,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的体验中交换礼物、交朋友,感受到与同伴分享玩具的快乐心情。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多留意积极和别人分享的幼儿,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能使更多的幼儿喜欢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将活动又一次推向了高潮。
(六)活动延伸。
活动的结束是暂时的,依据教育方式的整合,为了让幼儿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而转为主动地吸收,我们整合了区域活动,在表演区、语言区美工区让幼儿继续探索。根据教育目标,有机渗透了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微笑》说课稿14
第一部分:说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内容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富有浓郁幻想的虚构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绘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样说话,富有生命力,并编制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生活。童话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根据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我将本活动的目标确定为:
1.懂得微笑能给人带来快乐,知道关心他人。
2.掌握多种使大家快乐的方法。
3.培养爱心,拥有快乐的心境。
确定本次活动的依据有以下几点:1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4至5岁的幼儿理解能力还很肤浅,注意力往往受兴趣的影响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发展,所以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巧妙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2幼儿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但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方面往往只注意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教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关心与热爱自己的亲人和周围的人们,如何培养孩子与同伴有好相处、共同完成任务,如何使其具有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独立地处理问题的实际生活能力。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爱心,不懂得去关心别人,不知该如何去关心别人.向幼儿进行这样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3是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及《纲要》、《规程》,幼儿课程目标的宗旨在于提高幼儿素质,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各种艺术作品,关注人类道德行为美。本故事通过使幼儿懂得“微笑”的真正含义,来感染幼儿,美化幼儿的行为。《新纲要》在社会领域中提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以及要“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认知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二、、说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微笑能给人带来快乐,知道关心他人;
难点:掌握多种使大家快乐的方法,培养爱心;
制定重难点的依据是:我班幼儿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的特点,即中班幼儿理解水平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尤为重要。
三、说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小兔等小动物的形象;
教具准备:微笑字卡和卡片,爱心记录卡片,音乐磁带等;(邱景,冯姗姗)
第二部分:说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遵循“三个原则”,做到“两个注意”,体现“一个整合”的指导思想来设计教法,学法。
“三个原则”:一是“教师主导、幼儿主体,以问题的引导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二是“教师在前、幼儿在后”的教学原则,既当幼儿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时,教师要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行为是怎样产生的,并在尊重幼儿认识过程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施加影响。三是“同时进行原则”,即在教学活动中,要同时顾及兴趣,态度和行为的培养,既有明确的重点,又相互渗透。
“两个注意”:一是设置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既要把各教学环节与教学要求设置成问题情境展示给幼儿,这样容易使幼儿被问题情境吸引而主动投入学习。二是注意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和情感发展规律,把教学目标的要求分解成若干细小的层次,分散到各个具体的活动中,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使教学重点得以巩固,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一个整合”:《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教学过程体现整合性,对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保证。
一、说教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讲述法和提问法。
1直观演示法: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进行表演示范,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活动中主要运用各种微笑卡片及故事图片,将整个故事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幼儿面前,通过欣赏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我注意控制语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扬顿挫的变化,采用不同的音色来讲述不同事物的对话,从而较好的表达作品的感情。如:小蜗牛给大家微笑,我就用表扬鼓励的口吻说:“小蜗牛,你真了不起!”激发幼儿为别人服务的愿望,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事物的形象特点,并能较好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为提高教学效果和突破重、难点做准备。
3讨论法:是指让幼儿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互相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答案的方法。在活动中,我将讨论法结合在欣赏完故事后让幼儿共同探索多种带来快乐的方法。如:请小朋友而共同讨论:除了微笑,还有什么方法也能为大家带来快乐?
4提问法: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已掌握的知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提问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主要运用了解释性提问(如:小蜗牛为什么会给大家送信?)、假设性提问(如:如果你是小蜗牛,你们会怎么做呢?)等等。在提问问题时,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比较容易的问题可让水平比较差的幼儿回答,需要幼儿描述的问题就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像总结、归纳性的问题请能力最强的幼儿来回答,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说学法指导
本次活动,主要采用欣赏法、发现法、讲述法。
1、欣赏法:引导幼儿学会理解作品内涵,鉴别作品的美及分析评价文学作品,使幼儿获得美的享受,唤起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述,引导幼儿来体验帮助别人的那种心情,感受作品的语言美,从而突破难点。
2、发现法:教师提供适于幼儿进行发现活动的教材,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过程,发现知识。在活动中,请幼儿回忆、讨论故事中人物的对话,通过提问和幼儿讨论,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讲述法:主要教会幼儿能准确地回答问题,恰当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动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为幼儿提供讲述的空间,启发幼儿用宏亮的声音、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并且注意为每名幼儿创设讲述的机会。
三、说活动流程
本次活动我主要设计了:初步感受微笑—体验微笑能带来的快乐—用微笑传递快乐—探索多种带来快乐的方法—做快乐的爱心娃娃五个环节来实现教学。
《微笑》说课稿15
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爱心,不懂得去关心别人,不知道如何去关心别人,让幼儿初步了解并体验人与人,人与整个环境和协相处的快乐感觉,学习并尝试与他人相处的方式,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有效的向幼儿进行这样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我生成了本次故事教育活动。
一、说教材内容
《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得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
为了提高幼儿素质,引导幼儿接触各种艺术作品,关注人类道德行为美,根据我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是,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名称,角色和故事的
主要情节。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的感受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使幼儿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去帮助别人,给别人带来快乐。
三、说教学重难点
由于我班幼儿在情感方面和认知理解水平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使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和内容,了解故事的含义是本活动的重点。通过让幼儿理解“微笑”的真正含义来感染幼儿,美化幼儿的行为,让幼儿主动帮助别人,愿意给别人带来快乐则是本活动的难点。
四、说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开展活动,我自制了多媒体课件,运用课件可以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动画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另外我准备了故事的图片有助于幼儿观察。还给每个幼儿准备两张空白圆形卡片和彩笔,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加深幼儿对故事含义的理解。
五、说教法、学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讲述法和提问法。
学法指导主要采用了欣赏法,发现法,讲述法。
六、说教学程序
本次活动我主要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导入部分,激发学习兴趣,引出主题。
我在此环节注意引导(幼儿回忆原有的生活经验,并组织幼儿进行讨论,为下一步的教学进行铺垫。突出活动的重点,激发学习兴趣,引出主题。我会出示两个表情图片,提问:“小朋友,说一说你喜欢哪一个表情呢?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二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欣赏理解故事情节。
在此环节我主要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播放课件)在播放课件后提问:“小朋友们,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呀?故事讲了谁?你最喜欢谁呢?”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时把话说完整。
幼儿欣赏完第一遍故事后,对故事的名称,角色都有一定的了解。这时我会出示第一个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小动物们都在为自己的朋友做什么?(小鸟为朋友唱歌、大象为朋友盖房子,小兔为朋友送信)小蜗牛怎么了?(不高兴)它为什么不高兴?(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蜗牛,帮它想想还可以为朋友们做什么?”在这里我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象并大胆发表出自己的观点。也许有的孩子会说:可以预报天气,讲故事,画画等等。
接着我会出示第二个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小蜗牛是怎样做的?(把微笑送给大家)”
出示第三个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喜欢)
通过观察图片,幼儿对故事的主要情节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我会再次播放课件,让幼儿一边欣赏一边复述故事,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完整印象。这个环节重在揭示思想内涵,渗透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情节中,它是解决难点突出重点的最关键的环节。欣赏完后引导幼儿讨论,我作出小结:是的,小朋友,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只会爬,但是它有一颗爱心,它想到了让朋友快乐一点,它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
第三环节:迁移故事主题,渗透思品教育。
本环节通过幼儿实际操作,激发幼儿有了行动的愿望,促进幼儿发散思维的发展,解决了本活动的难点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首先,制作”微笑“标志。给每个幼儿两张空白圆形卡片和彩笔,让幼儿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制作好后我会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另一枚标志则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小朋友,对你的好朋友笑一个吧,看看微笑的时候眼睛是什么样子的,嘴巴是怎样的?”“对,你说的真好,微笑的时候眼睛弯弯向下,嘴巴弯弯向上。来,我们在这两张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吧!”(在图片上作画)“好了,小朋友,大家都很喜欢小蜗牛的微笑,我们也把微笑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吧!”让幼儿相互赠送“微笑”标志。
幼儿都戴好标志后,我会播放音乐《笑一个吧》让幼儿跟着老师边唱边跳,在愉快,温馨的氛围中,活动自然结束。
“小朋友,微笑使人快乐,让我们把微笑带给我们身边每一个人,来!笑一个吧!”(放音乐跳舞)
第三篇:中班说课稿《 微笑》
中班说课稿《 微笑》
中班说课稿《 微笑》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故事《微笑》。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同时,新的省编教材中,在各主题活动的设计上也为教师提供了根据幼儿情况自由生成的空间,幼儿教师要不断尝试将新的题材,新的内容引入课堂,以新角度、新形势、新方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善于站在幼儿的角度上设计教学,驽驾教学,水到渠成的实现教学方面的突破。省编幼儿园中班教材中第五主题《我的朋友》的总目标为:初步了解并体验人与人,人与整个环境和解相处的快乐感觉,学习并尝试与他人交往的方式,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所设活动有:好朋友画像、换名片、哭哭脸和笑笑脸等,多为实践,操作活动,而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教学形式,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故事教学的内容却很少,所以在进行本主题活动内容的基础上我生成本次故事教育活动。
第一部分:说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内容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富有浓郁幻想的虚构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绘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样说话,富有生命力,并编制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生活。童话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及本主题的总目标,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情感目标:使幼儿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并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的感受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名称、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节。
确定本次活动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1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4至5岁的幼儿理解能力还很肤浅,注意力往往受兴趣的影响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发展,所以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巧妙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
2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爱心,不懂得去关心别人,不知该如何去关心别人.向幼儿进行这样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
3是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及《纲要》、《规程》,幼儿课程目标的宗旨在于提高幼儿素质,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各种艺术作品,关注人类道德行为美。本故事通过使幼儿懂得“微笑”的真正含义,来感染幼儿,美化幼儿的行为。《新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认知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三说重点难点重点:使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及内容,了解故事的含义。
难点:能主动帮助别人,愿意给别人带来快乐。
制定重难点的依据是:我班幼儿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的特点,即中班幼儿理解水平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尤为重要。
四说教学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符合故事情节发展,动画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
2空白圆形卡片、彩笔,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加深对故事含义的理解。
第二部分:说教法、学法本次教学活动以遵循“三个原则”,做到“两个注意”,体现“一个整合”的指导思想来设计教法,学法。
“三个原则”:一是“教师主导、幼儿主体,以问题的引导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二是“教师在前、幼儿在后”的教学原则,既当幼儿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时,教师要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行为是怎样产生的,并在尊重幼儿认识过程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施加影响。三是“同时进行原则”,即在教学活动中,要同时顾及兴趣,态度和行为的培养,既有明确的重点,又相互渗透。
“两个注意”:一是设置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既要把各教学环节与教学要求设置成问题情境展示给幼儿,这样容易使幼儿被问题情境吸引而主动投入学习。二是注意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和情感发展规律,把教学目标的要求分解成若干细小的层次,分散到各个具体的活动中,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使教学重点得以巩固,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一个整合”:《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教学过程体现整合性,对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保证。
一说教法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讲述法和提问法。
1直观演示法: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进行表演示范,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活动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整个故事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动画,既可以完整欣赏,又能分段播放,通过观赏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我注意控制语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扬顿挫的变化,采用不同的音色来讲述不同事物的对话,从而较好的表达作品的感情.如:小蜗牛给大家微笑,我就用表扬鼓励的口吻说:小蜗牛,你真了不起!激发幼儿为别人服务的愿望.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事物的形象特点,并能较好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为提高教学效果和突破重、难点做准备。
3讨论法:是指让幼儿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互相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答案的方法。在活动中,我将讨论法结合在讲述故事过程中。如:请小朋友而共同讨论:小蜗牛为什么不快乐?
4提问法: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已掌握的知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提问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主要运用了解释性提问(如:小蜗牛为什么会给大家送信?)、假设性提问(如:如果你是小蜗牛,你们会怎么做呢?)等等。在提问问题时,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比较容易的问题可让水平比较差的幼儿回答,需要幼儿描述的问题就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像总结、归纳性的问题请能力最强的幼儿来回答,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说学法指导
本次活动,主要采用欣赏法、发现法、讲述法。
1、欣赏法:引导幼儿学会理解作品内涵,鉴别作品的美及分析评价文学作品,使幼儿获得美的享受,唤起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述,引导幼儿来体验帮助别人的那种心情,感受作品的语言美,从而突破难点。
2、发现法:教师提供适于幼儿进行发现活动的教材,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过程,发现知识。在活动中,请幼儿回忆、讨论故事中人物的对话,通过提问和幼儿讨论,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讲述法:主要教会幼儿能准确地回答问题,恰当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动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为幼儿提供讲述的空间,启发幼儿用宏亮的声音、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并且注意为每名幼儿创设讲述的机会。
第三部分:说教学程序
整个活动分为三大部分,活动流程图简单明了地概括了整个活动,使大家一目了然,明白设计意图,下面将其详细说明一下:
一导入部分: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故事主题出示两个表情(微笑、哭泣)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喜欢看哪一个表情?为什么?我在此环节注意引导幼儿回忆原有的生活经验,并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讨论,为下一步的教学的开展进行铺垫。突出活动的教学重点,引起兴趣,引出主题。
二展开部分: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学习方法。
1、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据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还不稳定的特点,为了避免分散幼儿注意力,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感知,所以,只运用丰富的表情、优美的背景音乐来表现故事,讲完后,提问简单的问题:
(1)故事的名称;
(2)有那些角色;
(3)小蜗牛做了一件什么事?
2、分段播放课件,幼儿欣赏。教师分别提问:
(1)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看看小动物们在为自己的朋友们做什么?(小鸟为朋友唱歌、小猴为朋友摘香蕉、小鸭为朋友送信
(2)朋友感到怎样?(很感动、很高兴)
(3)看看小蜗牛怎么了?(不开心)猜猜它为什么不高兴?(放录音:小蜗牛不开心的原因)
(4)帮小蜗牛想个办法,想想它还能为朋友做什么?(预报天气,讲故事,画画)(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象并讲述,幼儿自由讨论)此环节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3完整欣赏故事:请幼儿边看课件,边完整欣赏故事教师根据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以递进的方式提问:
(1)小蜗牛为朋友们做了一件什么的事情?
(2)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大家?
(3)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为什么他们都认为小蜗牛了不起?由此逐步得出故事的含义: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只会爬,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想到了要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这个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它是解决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三结束部分:迁移故事主题,渗透思品教育。
我依据幼儿的生活环境从三个方面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为大家带来快乐的:
(1)为爸爸妈妈做什么;
(2)为小朋友做什么;
(3)为老师做什么。依据幼儿思维发展的过程,本环节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引导幼儿思考、讨论,进而得出与幼儿实际生活相关的答案,并使幼儿有了行动的愿望,促进幼儿发散思维的发展。解决了本活动的难点达到了教育的目标。
制作“微笑”标志:幼儿自制两枚“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另一标志则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在愉快、温馨的氛围中,活动自然结束。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观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谢谢!
附:微笑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小鸟为朋友唱歌,大象为朋友盖房子,小兔为朋友送信……小蜗牛很着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小兔走过小蜗牛的身边,小蜗牛向着小兔微笑。小兔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小蜗牛想:“对呀,我可以对朋友们微笑。”小蜗牛又一想,“可是,怎么样让朋友们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蜗牛想出了好办法。第二天,他把很多信交给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给了森林里的朋友们。朋友们拆开信,信里是一张画。画上的小蜗牛正在甜甜地微笑。森林里的朋友们也都微笑起来,他们说:“小蜗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给了大家。”
教学反思:
《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活动设计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突破重难点。通过倾听、猜测、迁移主题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并借助词条学习用故事中句式说自己的想法。前两个环节借助图谱突破了重点,在学习用句式说话这个环节,句式词条的出示有点晚,导致一些孩子不能很好的完整的用句式说话。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意识到教师的语言、表情直接影响孩子,另外在引导幼儿时要抓住契机,擅于发现每位幼儿发言的闪光点,并根据这次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加以调整和改进。
中班说课稿《 微笑》2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是中班的语言活动,名叫微笑。
一、说教材
《微笑》选自山东省省编教材中班下学期《我的朋友》。这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书中形象的将蜗牛拟人化,蜗牛用自己特有的微笑的方式带给了大家很多的快乐,并且自己也变得快乐起来的童话故事,故事告诉小朋友们蜗牛的热心肠使自己得到了真挚的友情,让小朋友们充分体会助人为乐的那份感动和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
《纲要》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要求,也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语言发展水平和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需要,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知道故事的名字,其中的角色和故事中蜗牛的主要事迹。
情感目标:认识到虽然小朋友能力有限,但只要乐于助人,肯去帮助别人,那么就可以带给别人和自己很多快乐。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的感受能力以及自由发挥时的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教授的是中班小朋友,所以他们的情感认知能力着实有限,并且想要让他们理解故事中隐藏的寓意是有一点困难的,所以让幼儿感受体验到蜗牛虽然小但是只要他愿意帮别人就可以获得快乐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是让孩子们可以理解故事的内容并且了解故事的隐藏的深刻含义。难点是通过这节课可以让孩子们能主动愿意帮助别人,并体会帮助别人带给自己和别人的快乐。
四、说教学准备
1、教师要自己制作微笑的课件,ppt要符合故事的情节,图片为主,形象生动以吸引幼儿,好激发他们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2、用卡纸制作多个微笑和愤怒的表情,对比着告诉小朋友微笑的优势,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提前用相机给小朋友拍下他们平时帮助他人的照片,和他们的甜美微笑。都一块放到ppt中。
五、说教学教法
学法传统的教师说教的方法早已不适应当代孩子们的上课需求,因此,我觉得满堂灌的上课方式也不适合孩子,成功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共同的探讨,并且可以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此我采取了适宜幼儿学习的直观教学法,讨论谈话法,讲述法和提问法的教法,课堂中,通过ppt中形象直观的图片开启孩子的思维想象力,也会让他们动手去做一做,对幼儿提一些开放值得思考的问题,让幼儿在谈话中,自己的动手中获得知识。为了体现幼儿的主题地位和“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引导幼儿通过看,说,想,做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主要采用欣赏法,讲述法,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使师生在互动中学会观察,思考,并且很好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出示ppt,出来一只微笑的蜗牛,还有一封信,让小朋友们说一说,蜗牛是什么表情。
(二)展开部分
1、理解故事播放课件的同时,图片会有小鸟,小白兔蓝天,大象等各种事物,鲜明的颜色,直接刺激吸引幼儿的视觉,根据图片一边讲述一边提问。这是在什么地方?怎么会有这么多小兔子呀?这都是些什么动物呢?他们都是怎样说话的?再接着假设性的问,如果你是小鸟,你怎么打招呼,什么样的声音,语气呢?(注意引导微笑这个表情),接着再找出蜗牛的图片,让幼儿组对讨论,说一说他为什么不高兴?什么样的表情呢?再告诉大家他不高兴的原因,通过提问讨论推动故事发展,实现认知目标。
2、完整欣赏故事完整看完听完故事,以递进的方式提问,小蜗牛为小朋友们做了什么事情呢?小蜗牛为什么会给大家送信?大家喜欢他的微笑吗?为什么?大家为什么都认为小蜗牛很了不起?回答完后,慢慢给大家渗透:虽然他很小,只会爬,但是他有一颗爱大家的心,他愿意帮助他人,因为帮助别人,所以大家都觉得他很了不起。这个环节对幼儿进行了情感上的深刻教育指导,放在课堂中间部分就是为了能够将重点难点让幼儿接受了解。
3、自由讨论鼓励大家大胆发挥想象力,看看森林的每个小小兔子能帮其他人做些什么事情呢?那么每个小朋友又能为其他人做什么呢?
(三)结束部分给大家看一下那些微笑的愤怒的表情,让大家看看说说哪个更好看,大家更喜欢哪个?拿出纸和笔,照着老师做的微笑或者自己发挥,做两个微笑回家送给爸爸妈妈,在这个时候可以放一些有关微笑的儿歌。
七、教学延伸
教师可以给孩子们拍照,几个孩子们组一队,做出最美的微笑的表情,拍好照片拿回家给爸妈看,并讲讲自己可以为其他人做哪些事情让别人微笑。
老师们,今天我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希望在做老师能够予以批评指导指正,我也会继续改进和努力。谢谢大家!
中班说课稿《 微笑》3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篇散文以“微笑”为主题,通过小蜗牛向蚂蚁微笑这样一件事情中,点出“微笑”的主题。整篇故事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也体现了小动物各自的特征:如小鸟爱唱歌,大象力气大可干活等等。
学情分析:中班幼儿词汇量较丰富,也能较完整、连贯地讲述一件事情,幼儿可以通过学习“我愿意”这一句式,萌发其喜爱微笑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纲要》中指出: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根据《纲要》的精神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感知散文的优美意境和动物的活泼稚拙,学习”我愿意“的句式
2、尝试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能用语言、动作等方式大胆地表现散文
3、感受动物间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本次活动的重点:《纲要》中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因此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感知散文的意境和动物的活泼,学习使用”我愿意“的句式上。
本次活动的难点:语言教学应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交流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将本次活动的难点放在用语言、动作等方式大胆地表现散文上。
三、活动准备:
一是物质准备:与故事相匹配的图片3套、故事图谱一套、幼儿探索的材料、歌曲《歌声与微笑》
二是经验准备:活动之前了解小动物各自的特点
三、说教法学法:
我运用的教学法主要有谈话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游戏法等。这部分内容将在教学过程中体现。
四、说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音乐导入《歌声与微笑》,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导入:小朋友,你们随着音乐入场,心情怎么样呀?
师:原来呀,听着这么美妙的音乐,我们都很开心,开心是什么样子的呀?(嘴角上扬)我们一起来笑一笑。
第二部分:分段学习散文内容,自主探索散文情节
(一)、师:我们小朋友呀真开心,有的小朋友现在还笑眯眯的呢,我们的微笑呀,把谁给引来了呢?
1、出示小鸟的图片:”第一位好朋友是谁呀?这是一只爱唱歌的小鸟。
2、出示大象的图片:“爱唱歌的小鸟呀,把谁给引来了呀?这是一只壮壮的大象。
3、出示小兔的图片:”小兔子乖乖……“又有谁来了呀?小兔呀跑的真快。
师:那这三个小动物他们说了些什么话呢?谜底呀就藏在老师准备的图书里,请小朋友到桌子旁边的书本上去看一下吧。
(二)、幼儿交流探索的内容
师:谁来说说看,你听到他们说了什么话?
(在这里,幼儿说出一句,教师以图谱的形式出现。如幼儿说我听见小鸟说XXX,教师便说那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小鸟说的话。大象、小兔依此类推。)
师:你们发现这几句话里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呀?哦,原来是有一句共同的话:”我愿意为朋友们XX,让他们高兴。“
(三)、出示蚂蚁图片(蚂蚁嘴角向下,很苦恼的样子)
1、小动物们都找到了让朋友们开心的方法,可是还有一只小动物,是谁呀?他心情怎么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蚂蚁他为什么苦恼呢?请小朋友继续看书本
2、交流分享
师:小蚂蚁是怎么样做的呀?(原来他通过给其他小动物传递微笑,让大家都开心起来)
师:你们知道微笑是什么吗?我们一起来学习微笑一下。原来微笑呀就是嘴角上扬,就是给别人带来快乐。所以今天我们学习的散文名字叫什么呀?(《微笑》)
三、完整地欣赏散文,并能以动作形式表现
1、师幼共同配乐欣赏散文
2、以动作表现
四、了解散文中蕴含的道理,懂得乐于助人使人快乐。
1、提问: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哪件事情让你们感到很开心的呀?你为什么感到开心呢?
2、根据幼儿的回答小结:原来呀,朋友之间相互帮助我们会很开心,我们小朋友的一个微笑也会让大家感到很开心,所以呀,我们要不要继续保持呢?
五、活动延伸
领域渗透:准备一些心形卡片,让幼儿在美工区中将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画下来或者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家园共育: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多进行一些助人为乐的事情,体验快乐和成功感。
教学反思:
微笑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表情,在孩子们的交往中,都需要对别人微笑,因为微笑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的表示。微笑能让自己和别人都感觉开心。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中,微笑可以说是他们与人交往的一个重要方式。我们在设计这个活动时,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让孩子们通过动手的操作、语言的表达等来进行活动。并运用了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微笑无处不在,同时也让幼儿感觉到微笑的重要性,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用微笑来对待每件事。
中班说课稿《 微笑》4
第一部分:说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内容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富有浓郁幻想的虚构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绘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样说话,富有生命力,并编制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生活。童话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及本主题的总目标,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情感目标:使幼儿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并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能力目标:的感受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名称、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节。
确定本次活动的依据有以下几点:1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4至5岁的幼儿理解能力还很肤浅,注意力往往受兴趣的影响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发展,所以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巧妙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认真倾
听的习惯。2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爱心,不懂得去关心别人,不知该如何去关心别人.向幼儿进行这样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3是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及《纲要》、《规程》,幼儿课程目标的宗旨在于提高幼儿素质,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各种艺术作品,关注人类道德行为美。本故事通过使幼儿懂得“微笑”的真正含义,来感染幼儿,美化幼儿的行为。《新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认知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使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及内容,了解故事的含义。
难点:能主动帮助别人,愿意给别人带来快乐。
制定重难点的依据是:我班幼儿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的特点,即中班幼儿理解水平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尤为重要。
四说教学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符合故事情节发展,动画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
2空白圆形卡片、彩笔,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加深对故事含
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
义的理解。
第二部分:说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遵循“三个原则”,做到“两个注意”,体现“一个整合”的指导思想来设计教法,学法。
“三个原则”:一是“教师主导、幼儿主体,以问题的引导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二是“教师在前、幼儿在后”的教学原则,既当幼儿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时,教师要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行为是怎样产生的,并在尊重幼儿认识过程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施加影响。三是“同时进行原则”,即在教学活动中,要同时顾及兴趣,态度和行为的培养,既有明确的重点,又相互渗透。
“两个注意”:一是设置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既要把各教学环节与教学要求设置成问题情境展示给幼儿,这样容易使幼儿被问题情境吸引而主动投入学习。二是注意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和情感发展规律,把教学目标的要求分解成若干细小的层次,分散到各个具体的活动中,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使教学重点得以巩固,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一个整合”:《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教学过程体现整合性,对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保证。 一说教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采用
了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讲述法和提问法。
1直观演示法: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进行表演示范,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活动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整个故事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动画,既可以完整欣赏,又能分段播放,通过观赏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我注意控制语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扬顿挫的变化,采用不同的音色来讲述不同事物的对话,从而较好的表达作品的感情.如:小蜗牛给大家微笑,我就用表扬鼓励的口吻说:小蜗牛,你真了不起!激发幼儿为别人服务的愿望.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事物的形象特点,并能较好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为提高教学效果和突破重、难点做准备。
3讨论法:是指让幼儿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互相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答案的方法。在活动中,我将讨论法结合在讲述故事过程中。如:请小朋友而共同讨论:小蜗牛为什么不快乐? 4提问法: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已掌握的知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提问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主要运用了解释性提问(如:小蜗牛为什么会给大家送信?)、假设性提问(如:如果你是小蜗牛,你们会怎么做呢?)等等。在提问问题时,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比较容易的问题可让水平比较差的幼儿回答,需要幼儿描述的问题就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像总结、归纳性的问题请能力最强的幼儿来回答,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说学法指导
本次活动,主要采用欣赏法、发现法、讲述法。
1、欣赏法:引导幼儿学会理解作品内涵,鉴别作品的美及分析评价文学作品,使幼儿获得美的享受,唤起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述,引导幼儿来
体验帮助别人的那种心情,感受作品的语言美,从而突破难点。
2、发现法:教师提供适于幼儿进行发现活动的教材,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过程,发现知识。在活动中,请幼儿回忆、讨论故事中人物的对话,通过提问和幼儿讨论,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讲述法:主要教会幼儿能准确地回答问题,恰当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动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为幼儿提供讲述的空间,启发幼儿用宏亮的声音、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并且注意为每名幼儿创设讲述的机会。
第三部分:说教学程序
整个活动分为三大部分,活动流程图简单明了地概括了整个活动,使大家一目了然,明白设计意图,下面将其详细说明一下:
一导入部分: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故事主题
出示两个表情(微笑、哭泣)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喜欢看哪一个表情?为什么?我在此环节注意引导幼儿回忆原有的生活经验,并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讨论,为下一步的教学的开展进行铺垫。突出活动的教学重点,引起兴趣,引出主题。
二展开部分: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学习方法。
1、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据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还不稳定的特点,为了避免分散幼儿注意力,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感知,所以,只运用丰富的表情、优美的背景音乐来表现故事,讲完后,提问简单的问题:(1)故事的名称;(2)有那些角色;(3)小蜗牛做了一件什么事?
2、分段播放课件,幼儿欣赏。教师分别提问:(1)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看看小动物们在为自己的朋友们做什么?(小鸟为朋友唱歌、小猴为朋友摘香蕉、小鸭为朋友送信(2)朋友感到怎样?(很感动、很高兴)(3)看看小蜗牛怎么了?(不开心)猜猜它为什么不高兴?(放录音:小蜗牛不开心的原因)(4)帮小蜗牛想个办法,想想它还能为朋友做什么?(预报天气,讲故事,画画)(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象并讲述,幼儿自由讨 论)此环节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3完整欣赏故事:请幼儿边看课件,边完整欣赏故事教师根据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以递进的方式提问:(1)小蜗牛为朋友们做了一件什么的事情?(2)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大家?(3)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为什么他们都认为小蜗牛了不起?由此逐步得出故事
的含义: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只会爬,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想到了要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这个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它是解决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三结束部分:迁移故事主题,渗透思品教育。
我依据幼儿的生活环境从三个方面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为大家带来快乐的:(1)为爸爸妈妈做什么;(2)为小朋友做什么;(3)为老师做什么。依据幼儿思维发展的过程,本环节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引导幼儿思考、讨论,进而得出与幼儿实际生活相关的答案,并使幼儿有了行动的愿望,促进幼儿发散思维的发展。解决了本活动的难点达到了教育的目标。 制作“微笑”标志:幼儿自制两枚“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另一标志则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在愉快、温馨的氛围中,活动自然结束。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观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谢谢!
中班说课稿《 微笑》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故事《微笑》。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同时,新的省编教材中,在各主题活动的设计上也为教师提供了根据幼儿情况自由生成的空间,幼儿教师要不断尝试将新的题材,新的内容引入课堂,以新角度、新形势、新方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善于站在幼儿的角度上设计教学,驽驾教学,水到渠成的实现教学方面的突破。省编幼儿园中班教材中第五主题《我的朋友》的总目标为:初步了解并体验人与人,人与整个环境和解相处的快乐感觉,学习并尝试与他人交往的方式,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所设活动有:好朋友画像、换名片、哭哭脸和笑笑脸等,多为实践,操作活动,而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教学形式,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故事教学的内容却很少,所以在进行本主题活动内容的基础上我生成本次故事教育活动。
一说教材内容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富有浓郁幻想的虚构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绘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样说话,富有生命力,并编制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生活。童话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及本主题的总目标,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情感目标:使幼儿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并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能力目标:的感受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名称、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节。
确定本次活动的依据有以下几点:1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4至5岁的幼儿理解能力还很肤浅,注意力往往受兴趣的影响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发展,所以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巧妙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认真倾
听的习惯。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爱心,不懂得去关心别人,不知该如何去关心别人.向幼儿进行这样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3是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及《纲要》、《规程》,幼儿课程目标的宗旨在于提高幼儿素质,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各种艺术作品,关注人类道德行为美。本故事通过使幼儿懂得“微笑”的真正含义,来感染幼儿,美化幼儿的行为。
《新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认知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使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及内容,了解故事的含义。
难点:能主动帮助别人,愿意给别人带来快乐。
制定重难点的依据是:我班幼儿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的特点,即中班幼儿理解水平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尤为重要。
四说教学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符合故事情节发展,动画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
2空白圆形卡片、彩笔,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加深对故事含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义的理解。
中班说课稿《 微笑》6
各位老师:
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班故事教学《微笑》。
一、说教材:
《微笑》是一个美丽的散文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简练优美的语言把弱小的小蜗牛用自己甜甜的微笑给整个森林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理解无论能力大小,都可以关心别人,给别人送去快乐的道理。中班的孩子词汇量和种类不断增多,对词意的理解也比以前深刻,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所以我把教材中”小鸟为朋友歌唱、大象为朋友盖房子、小兔为朋友送信“改为短句”我可以为朋友歌唱,让他们快乐;我可以为朋友盖房子,让他们快乐“,主要是通过幼儿掌握故事中出反复出现的短句型发展幼儿的连贯性语言。中班幼儿正是加速去除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阶段,故事中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友爱可以促使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形成,培养关爱、同情、友好、合作的行为。
二、说目标:
对于文学作品欣赏的教学不能脱离语言领域的价值,学习作品中优美的语言,感受语言所表达的情感,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引导幼儿理解作品人物形象,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在次基础上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所以结合故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
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和小动物之间的友爱,懂得无论能力大小,都可以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道理。
2.学习用”我可以让他们快乐“的句式仿编故事中的短句,萌生给朋友送去快乐的意愿和行为。
三、说重难点重点:
因为只有把握了故事的内容,才能进一步挖掘其教育意义,所以把目标1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
难点:中班的幼儿的理解和表述能力增强,但是对短句的仿编和情感的迁移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把目标2作为教学的难点目标。
四、说教学准备
(为更好地开展活动,我进行了教学前的准备)物质准备:故事课件、背景音乐、大图片(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图片与课件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经验准备:了解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为理解故事做铺垫。
五、说过程本次活动我预设为四个环节:
”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分段欣赏、理解故事内容“”分析讨论、感受作品的美“”经验迁移、仿编短句“来完成活动,通过音乐的渲染氛围、图片的直观演示、有感情地讲述、设疑、给难点构建支架,让幼儿通过欣赏、发现、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想法。
下面具体谈谈每一个环节的开展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你觉得你什么时候最快乐?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讲一个关于快乐的故事。
(二)分段欣赏、理解故事内容我采用分段教学来欣赏作品。
教师讲述故事第1、2两段分别提问
(1)小动物们都在为自己的朋友做什么?
(2)小动物们都是怎么说的?
(3)讨论:小蜗牛为什么不高兴?小蜗牛能为朋友们做什么,让朋友们高兴呢?
(三)教师讲述故事第3段提问:小蜗牛做了什么让朋友们高兴?(分析:采用分段教学来欣赏作品,在次环节中使用音乐背景,让幼儿更好地感受故事的优美,以提问的方式加上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讨论和质疑促使幼儿发挥想象力,完成重点目标中的理解故事内容。在故事理解的过程中我会强调”我可以让他们快乐“的句式,不仅学习语言短句,也为解决后面的难点短句仿编做好铺垫)(三)完整欣赏完整欣赏,同样配以优美的音乐和课件。提问:
1.小蜗牛是怎么给大家带来快乐的?
2.小蜗牛为什么要把微笑送给别人?
3.小动物们收到蜗牛的微笑为什么都笑了?
4.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夸小蜗牛棒,你们想小蜗牛知道会会怎么样呢?
5.你们认为小蜗牛、小兔、大象都是怎么样的小动物呢?
(分析:中班幼儿在初步感知故事时,对故事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都是零碎,此环节中我通过归纳性的提问,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内容,引导幼儿感受森林里小动物们之间热烈欢快的气氛和充满关爱的情感,懂得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道理。完成重点目标)
(四)经验迁移,仿编短句1.出示多幅有关于小动物相互帮助的图片,引导幼儿用”我可以让他们快乐“的句型来表述。
6.我们能为周围的人做什么让他们快乐呢?
六、说活动特色我认为我今天设计的活动还是有特色的。
1.注重情感的渲染:以优美的音乐来烘托情感氛围,可以使整个活动被浓浓的关爱情感包围,给幼儿以心灵美的情感体验。
2.注重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活动中教师利用图片为幼儿的第一次仿编提供了支架,降低了方便的难度,给幼儿说的信心。第二次没有图片的支持让幼儿仿编,体现了递进性和层次性。
3.强调幼儿在前:活动中故事的理解和情感的感受,教师都是通过设疑引导幼儿主动思考。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谢谢!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中班说课稿《 微笑》7
第一部分:说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内容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富有浓郁幻想的虚构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绘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样说话,富有生命力,并编制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生活。童话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根据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我将本活动的目标确定为:
1.懂得微笑能给人带来快乐,知道关心他人。
2.掌握多种使大家快乐的方法。
3.培养爱心,拥有快乐的心境。
确定本次活动的依据有以下几点:1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4至5岁的幼儿理解能力还很肤浅,注意力往往受兴趣的影响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发展,所以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巧妙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2幼儿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但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方面往往只注意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教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关心与热爱自己的亲人和周围的人们,如何培养孩子与同伴有好相处、共同完成任务,如何使其具有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独立地处理问题的实际生活能力。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爱心,不懂得去关心别人,不知该如何去关心别人.向幼儿进行这样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3是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及《纲要》、《规程》,幼儿课程目标的宗旨在于提高幼儿素质,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各种艺术作品,关注人类道德行为美。本故事通过使幼儿懂得“微笑”的真正含义,来感染幼儿,美化幼儿的行为。《新纲要》在社会领域中提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以及要“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认知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二、、说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微笑能给人带来快乐,知道关心他人;
难点:掌握多种使大家快乐的方法,培养爱心;
制定重难点的依据是:我班幼儿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的特点,即中班幼儿理解水平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尤为重要。
三、说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小兔等小动物的形象;
教具准备:微笑字卡和卡片,爱心记录卡片,音乐磁带等;(邱景,冯姗姗)
第二部分:说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遵循“三个原则”,做到“两个注意”,体现“一个整合”的指导思想来设计教法,学法。
“三个原则”:一是“教师主导、幼儿主体,以问题的引导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二是“教师在前、幼儿在后”的教学原则,既当幼儿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时,教师要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行为是怎样产生的,并在尊重幼儿认识过程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施加影响。三是“同时进行原则”,即在教学活动中,要同时顾及兴趣,态度和行为的培养,既有明确的重点,又相互渗透。
“两个注意”:一是设置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既要把各教学环节与教学要求设置成问题情境展示给幼儿,这样容易使幼儿被问题情境吸引而主动投入学习。二是注意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和情感发展规律,把教学目标的要求分解成若干细小的层次,分散到各个具体的活动中,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使教学重点得以巩固,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一个整合”:《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教学过程体现整合性,对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保证。
一、说教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讲述法和提问法。
1直观演示法: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进行表演示范,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活动中主要运用各种微笑卡片及故事图片,将整个故事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幼儿面前,通过欣赏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我注意控制语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扬顿挫的变化,采用不同的音色来讲述不同事物的对话,从而较好的表达作品的感情。如:小蜗牛给大家微笑,我就用表扬鼓励的口吻说:“小蜗牛,你真了不起!”激发幼儿为别人服务的愿望,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事物的形象特点,并能较好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为提高教学效果和突破重、难点做准备。
3讨论法:是指让幼儿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互相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答案的方法。在活动中,我将讨论法结合在欣赏完故事后让幼儿共同探索多种带来快乐的方法。如:请小朋友而共同讨论:除了微笑,还有什么方法也能为大家带来快乐?
4提问法: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已掌握的知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提问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主要运用了解释性提问(如:小蜗牛为什么会给大家送信?)、假设性提问(如:如果你是小蜗牛,你们会怎么做呢?)等等。在提问问题时,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比较容易的问题可让水平比较差的幼儿回答,需要幼儿描述的问题就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像总结、归纳性的问题请能力最强的幼儿来回答,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说学法指导
本次活动,主要采用欣赏法、发现法、讲述法。
1、欣赏法:引导幼儿学会理解作品内涵,鉴别作品的美及分析评价文学作品,使幼儿获得美的享受,唤起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述,引导幼儿来体验帮助别人的那种心情,感受作品的语言美,从而突破难点。
2、发现法:教师提供适于幼儿进行发现活动的教材,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过程,发现知识。在活动中,请幼儿回忆、讨论故事中人物的对话,通过提问和幼儿讨论,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讲述法:主要教会幼儿能准确地回答问题,恰当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动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为幼儿提供讲述的空间,启发幼儿用宏亮的声音、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并且注意为每名幼儿创设讲述的机会。
三、说活动流程
本次活动我主要设计了:初步感受微笑—体验微笑能带来的快乐—用微笑传递快乐—探索多种带来快乐的方法—做快乐的爱心娃娃五个环节来实现教学。
中班说课稿《 微笑》8
第一部分:说教材分析
一 说教材内容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富有浓郁幻想的虚构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绘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样说话,富有生命力,并编制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生活。童话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二 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及本主题的总目标,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情感目标:使幼儿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并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的感受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名称、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节。
确定本次活动的依据有以下几点:1 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4至5岁的幼儿理解能力还很肤浅,注意力往往受兴趣的影响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发展,所以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巧妙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2 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爱心,不懂得去关心别人,不知该如何去关心别人.向幼儿进行这样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3 是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及《纲要》、《规程》,幼儿课程目标的宗旨在于提高幼儿素质,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各种艺术作品,关注人类道德行为美。本故事通过使幼儿懂得“微笑”的真正含义,来感染幼儿,美化幼儿的行为。《新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认知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三 说重点 难点
重点:使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及内容,了解故事的含义。
难点:能主动帮助别人,愿意给别人带来快乐。
制定重难点的依据是:我班幼儿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的特点,即中班幼儿理解水平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尤为重要。
第二部分:中班语言教案《微笑》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并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2、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的感受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名称、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准备
1、挂图第2号,故事磁带。
2、两幅表情图:一幅为哭泣的表情,一幅为微笑的表情。
3、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11—13页。
4、空白的圆形卡片,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看表情图。
——教师出示两幅表情图,请幼儿说说看了哪幅图能联想起快乐的事。
——引导幼儿说说为什么喜欢微笑的表情。
——让我看看你们甜甜的微笑吧!
二、欣赏故事第一段。
——出示挂图,欣赏故事第一段。问:故事题目是什么?(微笑)
——为什么小蜗牛很着急?
——1、小鸟为朋友做了什么?
2、大象呢?
3、还有一位是谁?对,是小兔子,那他给朋友们做什么?
——总结(小鸟为朋友唱歌,大象为朋友盖房子,小兔为朋友送信……小蜗牛很着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那你们帮小蜗牛出出主意。小蜗牛能为朋友做些什么呢?
——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像并讲述。
三、欣赏故事后半部分。
——请幼儿边看挂图,边欣赏故事。
——小蜗牛做了什么让朋友感到高兴的事?
——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朋友?
——它是怎样把微笑送给大家的?
——朋友们,喜欢微笑吗?(喜欢)你是怎么知道的?
——大家为什么认为蜗牛了不起?
——总结: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本领,每个人都是最棒的。小朋友,你们也可以向小蜗牛一样,每天微笑面对大家,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很开心。
四、制作“微笑”标志。
——幼儿自制两枚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
——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时刻提醒自己为朋友带去快乐,另一标志则送给其他班级的幼儿。
附 《微 笑》
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小鸟为朋友唱歌,大象为朋友盖房子,小兔为朋友送信……小蜗牛很着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小兔走过小蜗牛的身边,小蜗牛向着小兔微笑。小兔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小蜗牛想:“对呀,我可以对朋友们微笑。”小蜗牛又一想,“可是,怎么样让朋友们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蜗牛想出了好办法。第二天,他把很多信交给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给了森林里的朋友们。朋友们拆开信,信里是一张画。画上的小蜗牛正在甜甜地微笑。森林里的朋友们也都微笑起来,他们说:“小蜗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给了大家。”
中班说课稿《 微笑》9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童话故事《微笑》,活动来自于省编教材的中班主题活动《我的朋友》。
第一部分:说教材分析
1、说教材
《微笑》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语言简练,讲述了小蜗牛虽然弱小,却能用甜甜的微笑给整个森林带来快乐的故事,揭示了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关心别人的道理。
我选择这样的题材有两方面考虑:一是提升幼儿语言能力,二是促进社会性发展。
2、说学情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把握好这一关键期,将对幼儿今后语言的运用有很大的帮助。根据《纲要》所述,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阅读(早期阅读)四个方面。根据这四个方面,我对本班孩子的语言能力进行了评估,发现他们对文学作品欣赏较少,对早期阅读的兴趣还不明显。倾听能力进步最大,到了中班上学期,已逐渐转向有意识的倾听。表述能力最弱,对一些连贯性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仍有困难。童话故事《微笑》中反复出现“我愿意为朋友……让他们高兴”的句型,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连贯性语言和同伴友爱互助的社会性发展。
说到“社会性”,我要穿插一个小故事:有一天,一位小朋友要分生日蛋糕了,他说“我的好朋友只有一个,是陶潜。”这句话让我很震惊,事后,我了解了本班孩子的交友面,有大有小,而且区别很大。于是我在这个活动中,我制作了男女不同性别的空白标志,让孩子绘画后转送给好朋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可以了解自己孩子交友面的大小,以及交友的性别倾向性。因此,我选择了《微笑》作为家长开放活动的内容。
3、说目标
根据中班幼儿的语言水平、年龄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情感目标:体会朋友之间的友爱互助,感受微笑能为别人送去快乐的美好情感。
能力目标:能大胆用“我愿意为朋友做…,让他们高兴”句型说出自己的想法。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感基调,懂得为别人做事是愉快的。
第二部分: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散文以情感熏陶为主,因此,我采用了讲述法:在优美的音乐辅助下,运用恰当的语言、语速、音量,完整讲述童话故事内容。直观演示法:运用优美的FLASH课件使幼儿获得美的享受,陶冶美的情操。提问法:通过解释性提问、假设性提问等,鼓励幼儿积极动脑。
2、说学法
观察、讨论、发现、表述,最后是操作练习,这样一个学习过程来突破教学重难点。
3、说准备
a自制多媒体课件、优美的音乐。
b可移动的音符、房子、信的卡片。
c空白圆形卡片若干(男女颜色分开)、油画棒。
第三部分:说教学程序
本次活动我主要设计了:初步感受微笑、尝试体验“微笑”、主动传递“微笑”、微笑传递“快乐”,四个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
一、初步感受“微笑”:
1、出示两个表情(微笑、哭泣)的图片,在对比性强烈的观察中,发现“微笑”的表情。提问:看到微笑的表情,你有什么样的感受?(高兴、快乐)引导幼儿迁移原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故事的名称“微笑”。
2、教师在音乐的辅助下,有感情地完整讲述故事。
二、尝试体验“微笑”
1、出示第一个场景幻灯片。
问:小动物们为朋友们做了什么?(幻灯片:小鸟、大象、小兔图片)让他们怎么样?
请幼儿模仿小动物说的话“我为朋友歌唱”。观察蜗牛表情,问:小蜗牛怎么了?
带着问题:小蜗牛能为大家做些什么,让他们高兴?
2、出示第二个场景幻灯片。
在这里,问:小蜗牛送了什么给它的朋友?在观察和讨论中发现知识点:“小蜗牛把微笑画在信里”。带着问题:朋友看到小蜗牛甜甜的微笑都怎么样?
3、出示第三个场景幻灯片。
请小朋友也学学小蜗牛的微笑,把微笑送给你的朋友。尝试体验“微笑”带来的快乐情绪。借助图片,学习句型“我愿意为朋友做……”。把他们连成一句话,会说吗?
引导幼儿用“我愿意为朋友做……,让他们高兴”句型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主动传递“微笑”
制作“好朋友”标志:请幼儿将自己想说的,画在纸上,家长们帮助写名字,折成信封,送给好朋友。将短句“我愿意……”运用到实践中。体会为别人做事,自己也是愉快的情感。
四、微笑传递“快乐”
幼儿、家长、教师共同跳圆圈舞“笑一个吧”,以这样的方式结识新朋友。
第四部分:说活动特色
1、注重情感基调的渲染。
活动调动了幼儿的看、听、说、动等多种感官体验,来体验“微笑”带来的快乐。比如,通过观看两张哭笑图片,在强烈对比中感受“微笑”的美好;活动重点没有放在故事内容和情节的理解上,在说一说的仿编短句中,让幼儿体会、感悟小动物之间的关爱;通过动手操作来促进幼儿对同伴的关爱。
2、注重多维游戏的互动。
这不是一节单纯的语言活动,在语言学习中,我加入了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比如“传递微笑”“制作并互赠好朋友标志”、“笑一个互动舞蹈”等活动,体现了一种师幼交融、生生交融、物我交融的互动状态。
3、注重知识建架与撤架。
中班幼儿仿编短句是有难度的。在第一次仿编时,我提供了可移动的图片,给幼儿建立一个支架,幼儿根据图片里展现的内容仿编短句。多次练习之后我会撤掉框架,不提供图片而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生活经验仿编,体现了递进性,发展了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4、体现了教育的多元和整合。
多元指的是语言、社会、艺术、科学领域的知识内容,这些领域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整合的,这使得活动更具综合性的特征。如在语言交流中传递关爱的社会性教育,在绘画中巩固语言的知识性学习,在音乐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在舞蹈中交新朋友,体会微笑的力量。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所有内容。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能给予指导。谢谢!
附:微笑
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小鸟为朋友唱歌,大象为朋友盖房子,小兔为朋友送信……小蜗牛很着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小兔走过小蜗牛的身边,小蜗牛向着小兔微笑。小兔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小蜗牛想:“对呀,我可以对朋友们微笑。”小蜗牛又一想,“可是,怎么样让朋友们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蜗牛想出了好办法。第二天,他把很多信交给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给了森林里的朋友们。朋友们拆开信,信里是一张画。画上的小蜗牛正在甜甜地微笑。森林里的朋友们也都微笑起来,他们说:“小蜗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给了大家。”
第四篇:《十二次微笑》说课稿
《十二次微笑》说课稿
小江中心小学 邹建芳
一、说教材
《十二次微笑》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主要写的是在一次飞行的旅途中发生在空姐和乘客之间的事:空姐的疏忽带来了乘客的不满,但空姐所表现出的真诚的歉意,一次次的微笑服务,最终还是打动了乘客的心,换来了乘客的理解和信任,说明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与人之间只要真诚相待,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解不开的结。
结合本单元“爱”的主题和“通过阅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人世间互相信任的、互相关爱的真情”的要求,本课通过空姐以诚相待换来乘客的理解和信任的故事,让学生感悟“人与人之间只要真诚相待,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的道理,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几点: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空姐的真诚服务。
2、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反复朗读,边读边思考、边读边体会空姐和乘客的心情。
2、创设情境,进行角色朗读和情景模拟,感受微笑的巨大力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乘客对空姐的感情变化中,感受空姐微笑、真诚的服务所带来的理解和信任。从而感受到微笑的巨大力量。
针对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如下: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空姐真诚的服务所带来的理解和信任。难点:空姐真诚服务表现在哪里,如何感动了乘客。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激趣法和点拨法。通过激趣、点拨,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培养学生形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一:情境导入。
我设计的导语是:“同学们,老师对你们成长寄望的第一条是什么?”(小嘴微笑),引出微笑,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这十二次微笑是在什么情况下谁对谁发出的?为什么这么多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二:整体感知
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指导学生读中思考,积极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概括能力,突破教学重点。
环节三:研读赏析
在品读课文时,我以课题引出“文中空姐的微笑写了几次?引导学生找出具体写了几次?哪些是略写的,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接着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空姐在什么情况下微笑,乘客有什么反应?通过积极主动的讨论和老师适当的点拨指引,学生从中受到情感熏陶和获得思想启迪,突破了教学难点。
第五篇:歌声与微笑说课稿(推荐)
《歌声与微笑》说课稿
潘铎
一、说教材
《歌声与微笑》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爱满人间”的演唱歌曲。《歌声与微笑》是由王健作词、谷建芬作曲的一首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富有时代气息的青少年歌曲。歌曲为a小调,4/4拍。本曲以朴实的语言表现出当代少年儿童讲文明、懂礼貌、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团结友爱、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旋律采用自然小调写成,亲切而甜美。在两个乐句的第一乐节中,使用了下滑音作装饰的八度大跳,它与歌词的音调十分贴切,因而增强了口语化的色彩,唱起来很容易上口。第二乐段为二部合唱,两个声部间基本上都使用三度、四度、五度,形成了一种丰满、和谐的和声效果。因此,这个乐段具有热情洋溢、充满希望的艺术表现特点。
二、说目标
1.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乐于参加音乐活动与即兴创作表演。
2.认知目标:能够认识升记号“#”,理解升记号的作用。3.情感目标:感受歌曲中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意识,体验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三、说教法
听唱法、情境创设法、实践体验法、表演法、比较法等
四、说教学
1、组织教学 导入课题
2、合作学习培养能力
3、歌曲教学 分析处理
4、激发热情 即兴创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声与微笑》。2.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二)《歌声与微笑》歌曲学习
1.聆听歌曲《歌声与微笑》,教师范唱。
提出问题:
(1)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什么?
(2)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带着这两个问题,学生听录音范唱。2.分段学习歌谱。
指导学生唱好歌曲中的下滑音,#5的音准。3.学唱歌曲。4.歌曲处理。5.设计演唱形式。
(1)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2)分组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教学要求:学生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丰富歌曲的表现形
式。
5.随歌曲《歌声与微笑》伴奏进行完整演唱。
(三)集体创编舞蹈《歌声与微笑》 1.教师提出分小组创编集体舞的要求,2.分小组创编集体舞动作。3.各小组汇报表演。4.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教学要求:小组创编组织有序、要求清楚;教师在小组创编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的创作。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生表现,提出希望。愿我们的友谊常在!愿我们的歌声飞遍天涯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