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发展观论文
11月3日至6日,京张公司党委按照省厅学习实践活动要求,开展了“我为交通科学发展建一言、献一策”活动。广大职工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活动结果反馈给上级党组织。
一、如何分析评价我省交通部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取得的成果经验,并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好地坚持和借鉴?
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来我省交通部门在各方面工作中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把深入学习与总结反思结合起来,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注重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亮出来,以学习教育促提高认识,以总结反思促理清思路,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坚持,不符合的积极整改,在更宽的视野和更高的层面上谋划促进经济发展的思路,体现了学有所悟、学有所进、学有所成。
二是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兼顾,有序开展。注重把科学发展活动与自身工作特点和工作重点相结合、不断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互动性与实效性,以广大党员为主体,抓住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突出实践特色、坚持群众路线、解决突出问题,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着力在吃透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上下功夫,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工夫,把学习的成效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着眼于重在实践、破解难题,深入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和调查研究活动。
三是把解决问题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立足长远,建章立制。注重着眼于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扩大学习成果,结合查摆出来的问题,从制度层面上查原因、找不足,在改善服务态度、推行政务公开、提高办事效率、转变管理方式、规范行政行为、坚持廉洁从政等方面,建立健全了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工作机制和考评机制。
建议在今后发展中:一是在加强自律上抓好落实。要严格自律,加强党性修养,加强自我改造,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努力增强履行职责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做到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激发为交通事业讲奉献、做贡献的内动力。
二是在健全机制上抓好落实。要健全学习机制,使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制度化、经常化。要重视党章教育工作,使广大党员不断加理解,全面领会,要健全组织领导机制,要健全党的法规体系,以党章为基础,建立完善规范党内生活的规定、决定、决议、准则、条例、细则等法规和制度。
三是在领导带头上抓好落实。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具有贯彻党章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在学习科学发展观中发挥表率作用,要带头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带动和促进广大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上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想事、干事、成事,思考问题,主动工作,敢于负责,廉洁自律。
四是在推动工作上抓好落实。要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要认真抓好管理工作,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努力提升行业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要做好安全稳定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只有一如既往的做好以上几点工作,并不断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
二、影响制约我省交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是什么?具体表现有哪些?如何加以解决?
一方面,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交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我省高速公路总量不足,网络化程度不高;部分国省干线路况严重下降,通行能力严重不足;城乡、区域交通发展主要矛盾由不平衡转为全面紧张等等,这些已经开始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要求我们必须加快交通发展。
另一方面,交通发展的制约因素增多,公路建设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加快发展与资金不足的矛盾,以及交通发展面临着环境等制约。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公路建设项目审批的难度也在加大,我们加快发展的难度也将更大。如:按照现行的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每年的用地指标仅能满足高速公路建设所需用地的一半,保障建设用地已成为抓住战略机遇加快交通发展必须妥善处理的突出矛盾。我国交通发展正承受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交通发展与必须进行的保护环境之间,不可避免地构成一对矛盾。交通建设既要研究交通需求和供应的平衡,还要考虑土地和财力的可能,是一项决策性很强的工作。当前反映了我省当前交通的基本特点,概括起来是车多路少,道路设计建设没有长远设想,有些道面狭窄,跟不上车数量的发展;车速下降,交通阻塞的趋势在逐渐恶化,给交通带来新的更高的质量要求。
从全行业来看,一些影响和制约交通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安全发展、协调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一些体制机制性障碍尚未消除,我们的服务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比如说道路运输组织化程度低、运输结构不合理、运输效率不高的问题;行业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管理服务方式比较落后的问题;基础管理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好交通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理顺高速公路建设、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和治理超限超载车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发挥好行业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共同加快交通运输发展的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着交通又好又快发展。
要想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力度,要有长远的规划:
一是花大力气加强我省交通建设的科学研究,重视交通经济政策和高新技术的开发,探索智能化交通管理的研究,用较少的投入换取较高的交通效益。
二是要制订有关的技术条例和法规,加强职业培训和人才培养,推行交通工程和交通规划专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以提高交通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水平。
三是远期交通规划和近期综合交通治理规划纳入总体规划,在安排交通建设项目时,必须符合交通规划的意向和要求。
我们还要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促进全系统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真正学会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自觉遵循和运用客观规律办事,努力提高领导交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全省交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影响交通和谐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哪些?具体表现是什么?如何有效地消除?
一是近年来,车辆超限超载违法运输现象十分严重,不仅损坏公路基础设施,引发大量的道路交通事故,而且直接导致道路运输市场的恶性竞争和车辆生产使用秩序的混乱。
二是我国各类机动车的迅速猛增,和人们在交通活动中的“陋习”,一度导致了大得交通压力和扰乱了正常的行车秩序。
三是交通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当前交通发展中各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都与深层次的体制性障碍有关。职能交叉、职责不清、政出多门、相互扯皮的问题长期存在且难以协调,是交通发展中比较突出的不和谐因素。
构建和谐交通,实现交通又快又好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深化体制改革。要深入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国有资产管理、收费公路管理、公路和城乡交通一体化管理、治超长效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逐步理顺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经营主体的责、权、利关系,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挖掘潜力,使交通管理体制更加适应构建和谐交通行业的要求。积极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要牢固树立、真正落实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深入基层和实际,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要统一认识,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长远与当前的利益关系。采取强制性措施,提高交通执法人员的素质,同时加强驾驶人员思想教育。
四、如何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着力解决党性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把学习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积极为优秀年轻干部提供获取真知的舞台。为他们提供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的机会,使他们从广大群众丰富生动的实践和创造中汲取营养,增长才干。
二是要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更好地维护团结统一,要建立完善班子内部谈心制度,与下级谈话制度,加强班子内部及上下级之间的交流沟通,特别是要做好联系制度工作,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根据实际,对重大内部决策、重大项目审批、和大额资金使用进行明确界定。对干部任免要推行干部任用票决制、中层领导干部竞聘上岗等措施,扩大了干部工作的民主,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干部调整中实行“五公开”,即公开推荐、公开考察对象、公开考核、公开考核结果、公开任职情况,同时做好民主监督。
三是要着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本领,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规章制度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总结经验,完善制度。认真总结广大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民主推荐制度、考察制度、试用期制度等
四是要加强廉政建设和干部的道德修养,建设一支思想、作风、工作过硬的干部队伍。
五是要把规范制度和突出重点紧密结合起来。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完善党员学习教育制度、思想汇报制度、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廉政述职报告制度、机关办公制度、检查考核制度、单位外、家庭外、八小时外管理制度及党员干部对家属子女管理教育制度等,使每一名党员时时处处置于党的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之中。在严格制度的同时,要把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让他们在一线建立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在一线个人思想认识得到升华,在一线形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大力营造为民服务氛围,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六是要把严格自律和强化监督紧密结合起来。作风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过程。在两者关系中,内因起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把抓好党员干部的自律放在第一位。要教育引导党员把党的理想和宗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奉为自己的立言立行的根本准则,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己规范自己,自己把握自己,自己超越自己。在强调党员干部坚持自律的同时,也要重视他律,强化来自外面的监督,从而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增强监督的合力和监督的有效性。
七是要把领导垂范与整体推进紧密结合起来。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和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要结合从事不同工作、针对不同层次的党员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工作。在整体推进中,要特别注意抓重点、抓关键,尤其抓“一把手”的作风培养。党员干部是党的“上梁”、全党的表率,也是广大干部的教育者、引导者和示范者。要带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带动、影响和促进广大党员群众作风的改进。
八是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发展大局上有新思路。反腐倡廉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加快发展这个大局,把服务科学发展、保障科学发展、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坚定理想信念,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要加强对党员遵守政治纪律的教育和监督检查,加大执行纪律力度,确保党的纪律严明。强化效率意识,狠抓工作落实。在鼓励和保护改革者、创业者、干事者,鼓励和保护敢于负责、敢于创新、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的干部的同时,治不作为、治庸官、治懒官、治太平官,让实干的、敢负责的有作为,让谋取私利的受惩处,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坚持标本兼治,切实把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作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根本措施抓紧抓实。加强工作的管理监督,从体制机制和管理上堵塞漏洞、预防腐败。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逐步建立健全纠风工作的长效机制。
五、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对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交通又好又快发展,有哪些建设性意见?
我国交通运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状况,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增加运输能力。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业已经摆脱了滞后的局面,进入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阶段。进入“十一五”以后,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由数量增长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仍然应该把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总量放在交通发展的首位,同时注重综合交通运行的质量,如以下建议:
第一,加快交通运输法制建设步伐与进程。目前现有的交通运输法规,如《铁路法》、《民用航空法》和《公路法》,严重滞后并缺乏可操作性,限制了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交通运输本身的发展,交通运输法制法规应进一步完善。
第二,明确各层交通管理部门间的权责,加快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体制改革,推进交通运输企业的市场化进程。
第三,加强社会监督体系建设。中国还将进一步加快铁路建设速度和扩大规模、加强能源运输大通道和集装箱运输系统建设、扩大城市群间快速旅客运输专线建设、加强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建设等。各种运输方式要让自身特征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其市场分工必须合理。而要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就必须按照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和特点,形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布局合理、连接贯通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第四,科学的建设智能化交通,可在车流量大的收费站采用不停车收费方式,如:增设ETC专用通道。
第五,要用科学发展观作统领,根据当地实际和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做出既符合先进的发展方向,又适应当地实际的交通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二是规划与自然相和谐。处理好自然生态环保与交通发展的关系,建设低能耗、低资源占用、低环境污染,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保持交通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交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三是科学合理的交通产业政策保障。制定符合和谐交通的产业政策,用好用活财政资源,广泛吸收社会财力,使交通事业的发展有足够的后劲。四是引进和培养交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复合型人才,强力推进交通科技发展,采用各种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交通的生产力,切实把可持续发展落到实处。五是规范管理,工程质量要有新提高。要本着“充分利用旧路资源、局部进行拓宽改造、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排水防护设施”的原则,组织规划设计,确保通畅工程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第二篇:论文-科学发展观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
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处理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关系等三个方面的关系,实现发展观念、经济增长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职能等四个方面的转变。科学发展观是我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在某些领域和方面发展得还不够充分、不够成熟,这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加以解决;同时,市场经济的一些缺陷也已经显露出来。对市场经济的缺陷,我们要始终加以高度重视。能否有效地克服它,是中国搞市场经济能否成功的关键。鉴于市场经济固有缺陷的特点,我们党和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正好可以对付它们。十几年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越是搞市场经济,越要加强对它的宏观调控,避免盲目性;越要提倡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越要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强调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越要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做到集中统一。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努力,特别是要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微观经济学理论,并拿出一整套具体的措施办法来解决,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发挥好我们特有的政治优势。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发展观,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理念,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首先应该从这样的政治高度上来深入学习理解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战略指导思想。它是在总结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建设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中的与时俱进。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总结经验教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开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历史新时期,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适应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发展战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大大深化了。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使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分配问题至关重要,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极其重要的方面。正是由于我们坚持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才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如果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可能使百分之几的人暴富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的生活富裕问题,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下大力气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只有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才能既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又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从而振奋起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幸福生活的巨大热情和创造精神。
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基本的经验。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根据我国发展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指导思想,极大地推进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其中尤其以科学发展观的作用最为突出。只有这样,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在实处,才能真正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就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不断推进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科学发展观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出了重大理论创新,为实现在我国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约束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社会建设方面,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宏伟目标鼓舞人心,美好前景凝聚力量。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必将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胡锦涛.论科学发展观[N].(摘自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所做的题为《中共
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重要讲话).〔4〕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N].人民日报2004
第三篇:科学发展观论文
论科学发展观
摘要:
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任何借发展之名破换当地资源环境,给当地人民群众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的都不是科学发展;任何发展成果如果没有惠及广大人名群众的也不能称之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环境为目的的发展,是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
关键字:
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
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
中国特色
实践
关于人类存在的历史形态,马克思从宏观的历史视野,作出如下的总体概括:"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和孤立的发展;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孤立是第二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往,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概括地说,人类存在的三大历史形态是:人的依赖关班级:09设备二班 学号:09360216 姓名: 刘志 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及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自由个性。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这一学说,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共产党如何来做非常重要和关键,特别在今天世界巨变大背景下,是否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是否走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人学学说就是衡量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标尺。而中国共产党答是以科学发展,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特别是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即在明确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又回答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归谁所有,从而更加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指导方针。如何在实践中真正做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我们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当前,尤其要着力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切实纠正少数领导干部存在的认识误区。比如:“担心论”,担心科学发展强调多了,可能影响干部群众发展的积极性;“畏惧论”,讲科学发展则不敢发展,把科学发展与加快发展对立起来,不敢作为;“超前论”,认为我省属欠发达地区,班级:09设备二班 学号:09360216 姓名: 刘志 要加快发展必须付出代价,现在讲科学发展条件不具备,时机未成熟;“自满论”,认为本地区是后发地区,已注意了科学发展问题,加之生态条件较好,不存在不符合科学发展的问题,目前讲科学发展不是当务之急;“前提论”,认为目前只有先抓经济发展,其他的暂时顾不上,只有经济上去了,蛋糕做大了,才谈得上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吃亏论”,认为目前考核评估机制没有跟上,讲科学发展可能影响政绩,继而影响个人发展;等等。只有高度重视并切实纠正这些认识误区,才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扫清思想障碍。
第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努力增强广大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从政治高度、战略高度、全局高度认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和客观必然性。进一步确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治觉悟,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政治信仰来追求,作为政治纪律来遵守,作为行动指南来践行。进一步确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思想解放中转变观念,在转变观念中创新思路,在创新思路中转变发展方式,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破解现实难题。进一步确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领导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增强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实践中提升工作水平,在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中探索新思路。进一步确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工作作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谋划发展、推班级:09设备二班 学号:09360216 姓名: 刘志 动发展、评价发展,做到思路上求实、作风上务实、工作上落实。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在历史变革和社会创造方面都发挥的决定作用”中国共产党80多年奋斗史,无不是依靠群众搞革命,依靠群众搞建设。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中国革命的源泉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中国革命依靠的主要力量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这就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取得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即群众路线。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深化党的群众路线,在明确中国要用市场搞活经济的同时,为了防止贫富差距迅速拉大,中央又明确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在不断不平衡发展中,又在思考如何协调发展,如何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正当深入思考之际,历史的接力棒很快就传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手中,在经过充分思考,反复调研,最终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次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人民的根本利益,将服务人民,代表人民,同生产发展,文化进步来同步发展和贯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时刻牢记宗旨,广泛联系群众,在各自的本职岗位上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时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真切要求。从此中国人民再一次受到发展所带来的丰硕成果。今天当改革开放三十年春风再次吹来,胡锦涛书记在中国社会大转型,历史深刻巨变之际,又以前所未有态度提出科学发展观,再次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关于革命为了群班级:09设备二班 学号:09360216 姓名: 刘志 众,建设服务群众的理论指针,再次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宗旨,再次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学即马克思人学理论,特别是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来对待,更加让人们坚定跟党走的信念。
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现代史,无可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党,代表什么群体的利益。回答党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信仰什么不信什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人学理论,一直将人类的解放和发展作为一生回答问题,从马克思论人的二重性到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形成,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不断发展,特别在后来的继承者更是不断创新和发展,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正是对马克思人学理论再学习与创造。所以科学发展不仅有它的国内影响,更有广泛国际影响;不仅有它的政治经济效益,更有它的社会科学成果结晶。学习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的行动理念,实际实在,实心实惠。
2008年12月18日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周年,30年的巨变,30的奋斗,回答的不仅是30年的问题,而更是不断学习解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建党宗旨-----为人民服务崇高宗旨。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大庆,新中国的60年,曲折探索,不断发展,始终也在回答为什么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为了谁的历史问题。今天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正是60年理论思考最终归宿点。班级:09设备二班 学号:09360216 姓名: 刘志 60年的进取,30年的改革,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但中国共产党人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崇高政治情怀,依旧熠熠生辉,永远不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骄人成绩。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加,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亚洲经济体第一的大国。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又经历了98洪水,08雪灾,汶川的地震和玉树地震,这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使经济建设成果大量丧失。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过去掠夺式的发展给环境带来过重的负荷,才导致一系列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如果是这样的发展,我们宁愿不要。那么应该实现怎样的发展呢?以胡总书记为党中央的领导集体向我们提出了“科学发展”这一概念。即要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变掠夺式发展为科学发展。
实践证明,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巩固发展成果,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道路。
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任何借发展之名破换当地资源环境,给当地人民群众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的都不是科学发展;任何发展成果如果没有惠及广大人名群众的也不能称之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环境为目的的发展,是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
科学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我们不能只图眼前一时的发展,要谋求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要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可承受度结合起来,切不可带有“毫无顾忌谋发展,资源环境都不管”的态度。班级:09设备二班 学号:09360216 姓名: 刘志 要树立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自然资源不能开发的坚决不开发,可以开发的要坚持适度原则。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奠定基础。
科学发展是统筹兼顾的发展。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齐头并进的发展。这三架马车缺了哪一辆都会使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不足,使社会发展停滞不前。要同时兼顾三辆马车,握好手中缰绳,协调指挥,齐头并进,真正实现统筹兼顾的发展。
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下,统筹兼顾的方法下,变掠夺式发展为科学发展。才能全面巩固发展成果,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道路
科学发展观作为辩证的发展观,它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同时也强调每一个人的发展是其他人发展的前提,因此要明确认识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进行有机的结统一,时刻谨记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改造两个世界,实现两个统一。作为当代大学生,在校要更应互帮共助,尊敬师长。在家孝老敬长,关心邻里。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作永远好学生,好青年。在我们的具体实践行动中,就应该做诚心服务群众,行动想着群众,理论联系群众,真正做到在实践活动中,特别是主观世界达到情、理、行的统班级:09设备二班 学号:09360216 姓名: 刘志 一。这是时代呼唤,更是我们自身成长的迫切要求。
最后还是一句话,也是一句最为有力的总结:科学发展,以人为本。
班级:09设备二班
学号:09360216 姓名: 刘志
第四篇:科学发展观论文
毛概论文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环境等多个方面却出现了很大问题,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再也不能让中国人民继续再安心的生活下去。而科学发展观正是适合中国的制度,它告诉我们要科学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作为发展的代价。这样的代价我们再也挥霍不起!我们也要考虑后代人的生活,要有长远的目标,不能自私的只看到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中国将来的发展。要想使中国经济能又快又好的发展,需要大家运用科学发展观,进行可持续发展。在工业,生活中一点点的改进,改进生产,生活模式。将粗放型发展模式转换为节约型发展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让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科学 发展 又好又快
正文: 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发展是世界人民看在眼里的。然而中国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更离不开国家的政策。国家政策指明了我们的发展方向。由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都指出了中国的发展方向,为社会的飞速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新时代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演进的逻辑必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新阶段的思想成果和理论标志。
众所周知,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推动理论和实践走向新的统一,推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时代特点的结合走向新的阶段,达到新的高度。马克思主义随时代而进,在与各国实际的结合中不断更新内容,改变形式。当今时代和中国社会主义的新阶段,突出了发展这一主题。发展与发展观,已成为普世性的课题,并且以十分紧迫的要求提到了中国人面前。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要突出解决的主要任务,已经从社会制度的革命、社会体制的改革,转变为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转变为发展观念、发展模式、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与更新。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面临的是一场发展观念上的深刻的革命。这是对中国的长期发展带有决定命运性质的革命。以解决发展观问题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主题、主要任务,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规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和国情、世情的共同要求。
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点。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是党始终不渝的目标,也是人大工作的根本任务。以人为本,是科学
毛概论文
毛概论文
发展观的核心。人大的一切工作,必须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人大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积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根本政治制度上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确保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法制化,确保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扩大广大人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满足广大人民参政议政的要求。二是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做到关注民主、关心民众、保护民利、维护民权。各级人大代表在履职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反映民声,把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另外,作为发展观,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作为广义的,即“一般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即关于自然、社会、精神的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论断和思维方法论;二是作为狭义的,即“社会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即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内涵、规律的阐释及观察社会发展问题的思维方法论。无论从广义的还是从狭义的角度上说,马克思主义的主题都是发展。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主题,直接继承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学说,特别是它的社会发展观,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推进开辟了更加广阔的思路和视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之本、思想之源,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发展观又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提升到了时代的新境界。
我相信,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选择,我们中国经济会朝着又好又快发展。美好的明天就在不远的前方。
参考文献
1.《博弈圣经》 2.《毛泽东选集》 3.《列宁选集》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0工管1班
卜丹婷
104171302
毛概论文
毛概论文
毛概论文
第五篇:论文科学发展观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此我们中国走向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科学发展观,是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一个民族的复兴更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支持。近十年来,我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无不蕴涵着伟大的社会实践产生重大的理论,同时又在新的理论指导下促进社会实践的向前发展。面对新的形势我国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的指导思想,她引领着我们前进并让我们成就辉煌!
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科学发展也带给我们辉煌的成就:
一、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思想让我们提出了又好又快发展,成功应对国际经融危机冲击。回顾过去某些阶段的发展与环境不相协调。发展以拼资源、拼能源、恶化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这与环境不相协调。科学发展观明确要求: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科学发展的指引下人们的环保意识显著提高,我国的环境有了大幅改善,蓝天白云的景象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二、科学发展促进了文化繁荣。其中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科研机构面向市场、自我发展的能力逐步提高,为经济建设解决了大量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科技攻关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在技术性能和可靠性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除满足国内用户的需要外,还开始进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神舟号”飞船试验飞行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迈出了重要步伐。“神威”可缩放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日之后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
三、科学发展观解决了一系列民生问题。首先,科学发展让孩子上得起学。2006年,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将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性教育支增长将高于财政支出的增长,教师工资、生均公用经费等逐步增长,办学条件差、运转困难、教育乱收费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到2010 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将接近100%。科学发展解决了看病难得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突破了靠政府单一发展的模式,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面将扩大到40%,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将得到进一步遏制;国家将落实必要的经费,支持乡卫生院和县医院的建设,为农民提供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将为城市低收入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保障。科学发展让居有其屋,老有所养。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致力于解决老百姓的民生问题。2005年,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多部门联手出击调控房地产市场,市场秩序得到好转。随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为重点,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大。国家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越来越多的人将过上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生活。
四、科学发展让我国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目前,我国粮食、棉花、肉类、禽蛋等主要农产品,以及钢、煤、水泥、化肥等210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并成为电脑、移动电话等新兴电子产品和彩电、冰箱、汽车等现代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大国。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1950年只有62亿元,2008年突破了6万亿元大关。外汇储备迅猛增长,2008年底达到1946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五、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思想让我们建设了强大而又有现代化的人民军队,国防力量有了强大的发展,高科技水平的尖端武器和各项基础性方面的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不但彻底甩掉了以前那种“一穷、二白”落后的帽子,实现了繁荣昌盛的愿望,而且在全世界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国内遇到特大自然灾害、抗洪水、抗冰灾、抗地震救灾,人民群众遇到了困难,都是人民解放军帮助解决救灾救难,要不是有强大的国防,是无法解决困苦的。
科学发展是一种能力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实践创新的伟大成果,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将思想认识上的收获转化为指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
科学发展的理论,赋予我们民族披荆斩棘、奋力前行的智慧和力量,也给我们带来辉煌的成就,重温经典,深入思考,人们仿佛能听到科学发展的理论在中国大地的铿锵行进的脚步声。在这一步步的印迹中,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坚持落实科学发展,加倍努力,为祖国明天能更好更快发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