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改组总结
课改组工作总结
胡桥一中
李付云
2012年是我校课改工作全面铺开艰辛付出的一年,赢来兄弟学校纷纷学习的一年,是课改轰轰烈烈小有名气的一年。作为课改的先头部队——课改组,自是功不可没,自豪的同时更感责任的重大,如何保证我校的课改大旗在我市高飘领航,如何快速冲出新乡,走出河南甚至全国……细细盘点,认真梳理这一年的点点滴滴,显得尤为重要。现结合课改组的职能及成员的作用,我的展望来略谈一二。
一、课改组的职能及成员作用
课改组的兴衰关乎学校的声誉与发展,形象与未来。校领导对课改组要求很严很高,让我们永葆课改的先进性,我们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誓保课改方向不偏且顺利推进,这就要求课改组及课改组成员充分发挥其职能和作用。一年来的体会告诉我,课改组的职能是研究、指导、服务;课改组成员的作用是示范、引领、催化、辐射。二者相辅相成。“研而不做则惘;做而不研则殆”。研究什么、怎样指导、如何服务,成员的作用如何体现等。我认为课改组首要研究的是课改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比如:导学案设计、各学科可操作流程、学生座位的编排,各种评价,一线教师的执行力等等,其次要研究自身专业的发展。基于这个职能,四月份、九月份课改组到永威、即墨28中参观学习,对我研究课堂、自身专业的提升,帮助最大。这两次学习不仅了解到全国课改名校的特色课堂、管理理念、评价体制等,而且与名校长(蔡林森、李志刚等)、做课教师的交流,更明确了研究 的方向,学习的方向。永威回来后,名校的课堂流程在我的头脑中反复涌现,自己的课堂、别人的课堂、名师的课堂(余映潮、李平平、李卫东、黄厚江等)、优质课课堂,反复的研究、比较、实践、总结,加上胡校长的点拨,我校语文新授课的流程有“预、探、展、清”四环变成“查、找、读、品、炼、写”六环,课堂流程细化了,教师操作应用性方便熟练了,语文课堂越来越有内涵了;即墨28中回来后,我们巧借“对学”提高了课堂高效问题。这些都是我在实践中反复思考、操作,提炼总结出来的。不久,我校复习课的模式(复习目标、知识梳理、题型演练、总结提高、当堂检测简称“双层四环”)也相继出台,现在,我又着手研究提高中招学生解题能力问题,因为中考的胜利直接验证我们的课改方向的正确性。俗话说,方法对路才能有效。好教师一定有好法子,讲究策略,注重方法,突出活动,强调感悟。优秀教师用50种方法教一个学生,一般教师用一种方法教50个学生。学习、研究、实践,提升,仍是我今后工作的主旋律。“指导”是指点引导。怎样指导,指导什么?课改过渡期“理念我明白,上课我茫然”的尴尬局面,就是“指导”的职能化解的,课改组成员的示范、引领、催化、辐射充分发挥了作用。一遍遍示范,从设计导学案到上好课环环指导,步步跟踪;每学期的备课、查课、听课、研课、赛课、评课,(过关课、提升课、内涵课、个性课等)多种课型的磨砺,保障了教师自身素质的快速提高。这学期我参与了课改组分配的所有常规任务,例如:给学校写稿件、修稿件,克服困难听了100余节课,提出过许多改进建议,与清敏一起修改赛课标准,解答过兄弟学校同仁的课改疑问,指导过我校十几名教师,尤其是九年级语文组的教师成长的最快,刘献辉、付会琴、郎彬在三轮赛课后成绩遥遥领先,刘献辉在北云门二中片区交流时受到局领导和同仁的一致好评;在我校第二届课改之星选拔中又脱颖而出。
在研究、指导的过程中,虽然艰辛,但我品尝到了为教师、学生、社会服务的快乐。现在的我,已把研究问题当成了职业自觉,把解决问题当成了工作乐趣,在磨砺中逐步养成了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提炼的好习惯。在此,感谢校领导搭建的成长平台,感谢课改组这个大家庭团结互助出的亲情力量。课改无止境,投身课改,勇于探索,将是我毕生的选择。
二、我的展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改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课改的有效推进需要有先进的理念来指导,需要可操作的指令来践行。新学年需要课改组成员齐心协力来研究如何唤醒广大教师的职业自觉性和文化自觉性,促进专业发展的进步、提高与完善,从而提升一线教师的执行力,来打造鲜活、具体、生动的高效课堂,最终实现我校课改冲出新乡,走出河南甚至全国的宏伟目标。我很有信心:因为我们是一支勇于课改的创新者和组织者,是一支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实践者和奋斗者,更是一支招之即来,来则能战,战则能胜的团队,所以我坚信学校的未来一定因我们的努力而精彩。
综上所述,盘点一年来课改组的职能及成员的作用,仍有许多改进的地方,望同事多提宝贵的建议。我相信,在校领导的理解和支持 下,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胡桥一中这个团队一定会不负众望,打造出辉县教育的课改品牌!
2013-1-22 4
第二篇:高中文综课改组工作计划
华栋中学2012-2013学第一学期文综课改组
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地顺利完成学校交给的课改工作任务,确保学校教学质量有一个大幅度提升,力争2013年高考再创辉煌,在学校教务处的正确指导下,华栋中学文综课改组经过多次专门协商研讨本学期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现拟定本组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认真落实新课程理念精神,以“四位一体”为主线,以“两抓一看”为着力点,全面提升全体文综组教师的新课堂教育教学能力,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全力促进我校课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而努力奋斗。
二、基本情况
1、年级情况
2015届共有8个教学班,其中(1)班为宏志班,其余为平行班,没有分文理科。
2014届共有9个教学班,4个理科班和5个文科班,其中(5)班为文科宏志班,(7)至(10)班为文科平行班。
2013届共有13个教学班,7个理科班和6个文科班,其中(6)班为文科宏志班,(7)至(10)班为文科平行班,(11)班为文科补习班。
2、学生情况
(1)基础差,底子薄,成绩上存在明显差异。但各年级都是以普通班为主,但提升空间大、潜力大。
(2)毛病多,懒学习,多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在课堂上存在精力不集中、看课外书、睡觉、玩手机、说话、左顾右盼等坏毛病。
3、教师情况
整体上教师素质较高,新老搭配也比较合理。但也有一定差异。具体表现在:
第一、新加盟教师5名,占文综组教师29.4℅,,他们虽然教学水平
很高,但是缺乏“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经验,有些教师对该模式很生疏,在短时间内也很难适。
第二、去年学期末加盟教师4名,占文综组教师的23.5℅,这部分教师虽然对“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并不陌生,但在实际操作和具体运用过程中明显存在着很多实际问题。
第三、文综组对于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文综组的成员,文综组的课改现状和文综组的人际关系;陌生的是从来没有担负这么重的重任,从来没接触过如此新的课改前沿和从来未有过这样大的教学理念的转变。
三、目标任务
1、深入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高考考试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的精神实质。
2、加强课改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规范课堂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狠抓教育教学质量。
3、牢固课堂教学十条要求,在“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基础上,努力探索高效课堂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4、努力提升新教师的课改水平,尽快适应并成功熟练使用“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打造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优秀教研组。
四、具体措施
1、积极推进新课改,全组教师深刻领会新课改精神,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强化“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2、积极推进课堂教学十条要求,建立健全有关课堂教学、课堂改革的各项制度。
3、做好开学之初的课改计划、教学进度及备课组教研活动计划的制定工作,学期中抓好计划的落实和监督工作,学期末抓好各项工作的总结和评比。
4、对新教师和刚调入的教师进行业务培训,经常指导、听课。提升新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5、认真组织赛课、学案制作、周清、考试分析及学情分析等活动,做到制度清晰,分工明确,环节操作合理,效果显著,争取不出现漏洞。
5、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高考考试说明、“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6、加强教研组成员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探索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问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督促教师认真备课,体现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7、认真编写学案,做到符合要求、环节齐全、实用性强。对于不认真或者出现重大、明显错误的学案要进行责任追究,并令其定期改正。
8、规范自习课。从模式、自习学案、作业上交等方面严格管理,对于应付、弄虚作假者严肃处理。
9、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研论文,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改活动,提高自身教育教研水平。
10、认真组织周清工作。从进度、题量、考场安排、出题、监考、成绩统计、确定周六补差人选等方面认真安排,争取不出现任何不尽人意的地方。
第三篇:2013-2014学年整改组汇报材料
平阴县龙山小学洪范分校 2013-2014学年督导整改组汇报材料
B12教育科研
1、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校级领导参与、指导校本教研的制度;成立了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制定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选拔、培养和使用的具体办法。积极组织教师认真按时参加教研活动和网络研修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
2、学校领导力求把课题研究工作作为一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我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来抓,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课题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我校张燕老师主持的《小学生活化作文的实践研究》被确定为县级课题,她在课题中提倡了“漂流日记”,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并在东阿少岱小学进行了专题讲座,被多个学校班级学习效仿,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另外,《小学英语三种课型探究》、《分层布置作业的研究》、《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等多个校级课题,实实在在的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王莉校长参与课题研究,撰写的论文《农村小学集体备课的探索和实践》在《当代校园》第五期发表,为推动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起到了榜样作用,带动了全体教师把课题成果积极撰写成论文。本学年,我校省级获奖论文2篇,市级教育案例6篇。王燕、神燕老师荣获县美术基本功大赛和技能大赛一等奖。多名教师在县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A7学校特色
学校采用“1+1”城乡联盟管理模式,实现了县直学校优秀管理经验的辐射和本土管理经验的对接。总校分校协同开展了“三三式校本教研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成立了“1+1同伴互助小组”,通过自学记录学习笔记、“博雅沙龙”等方式交流名师的教学方法,感悟其先进的教育理念。互助小组着力打造教研、科研、日常教学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活方式,将课题研究、师徒听评课、同课异构活动常态化。带动了一批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师徒结对促教师成长共生。学校还在本学年下学期开发了“1+1摇篮兴趣课程” 学生全员参与必修课程,即国学经典《弟子规》,通过《弟子规》的学习,掌握小学生必备的仪容仪表礼仪、教育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交礼仪。提炼了“居处必恭、言语必谨、出入必省、作业必专、做人必孝、饮食必节、交往必睦、休息必定”小学生一日常规力行表,促进了学生优秀品德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在此基础上,每生至少选修一门“兴趣课程”。摇篮课程包括树德修身、文学语言、科普益智、艺体活动、礼仪礼节、游学实践六大门类,“历史河”、“洪范泉韵”、“礼仪社”、“纸艺坊”、“文学社”、“合唱团”等近三十个摇篮社团,每周三和周五下午社团活
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每学期有计划的进行摇篮兴趣大讲坛和摇篮课程成果展示,社团之间进行经验交流和学习,较好的促进了我校特色发展。今年9月底,我校合唱团被推选参加了济南市中小学第十一届合唱节,得到了好评。由赵庆意、孔祥慧撰写的《“1+1”教育管理模式 彰显学校育人特色》一文在《教育时讯》上刊登,相关管理经验受到上级教育部门的肯定。A8督导整改
去年平阴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我校进行了综合督导评估,对于我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召集有关人员研究方案,针对问题迅速整改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一年来,学校加强并规范了学校各项管理,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狠抓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大了教研力度,举行教师岗位大赛,课堂教学观摩,“1+1”师徒结对、青年教师“爱岗敬业”演讲和课堂展示课、班主任培训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外出学习,回校要汇报学习心得或展示课,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分享给同事们并贯彻到日常教学中去。
本学年,学校开发了“1+1摇篮兴趣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学校扎实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以践行《弟子规》规范礼仪为重点,做儒雅学子。通过举行“校园礼仪风采展示、手拉手、一帮一”等一系列的主题教育;利用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并组织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演讲比赛。抓好“三结合”教育,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配合,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形式多样的家长会,邀请家长走进班级听评课,交流学生在校和家庭情况;建立健全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和问题学生档案,充分利用留守儿童活动室和心灵互动室,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使学生在温暖的学校大家庭里开心学习健康成长。
我们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实施无缝隙式安全管理。建立了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层层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认真落实1530和安全流程管理,开展了以“安全”为主题的手抄报评比活动和“安全伴我行”主题队会等。宣传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课间活动安全,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新增加了校园和走廊内的警示标志和疏散示意图。
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2014年3月,学校被评为济南市第五批教学示范校。2013年12月我校食堂被授予“省级餐饮安全示范单位”。
一年来,学校各项工作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当然还存在着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不懈努力,不断反思和总结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不断完善和探求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用科学的管理,先进的理念,高效的措施,安全的保障,打造我校灿烂的明天。
第四篇:银行改组上市案例doc
中信银行未来发展愿景
中信银行(601998.SH、0998.HK)成立于1987年,原名中信实业银行,是中国改革开放中最早成立的新兴商业银行之一,是中国最早参与国内外金融市场融资的商业银行,并以屡创中国现代金融史上多个第一而蜚声海内外。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信实业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大潮中逐渐成长壮大,于2005年8月,正式更名“中信银行”。2006年11月,中信银行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与欧洲领先的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建立了优势互补的战略合作关系。2006年12月,中信银行引入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作为股东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4月27日,中信银行在上海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同步上市。今天的中信银行,经过二十的发展,已成为国内资本实力最雄厚的商业银行之一,是一家快速增长并具有强大综合竞争力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中信银行拥有一支业绩卓越、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他们在金融领域平均拥有超过二十年的从业及管理经验,均为业内知名专家,具有创新的管理理念及全面的操作经验。行长陈小宪博士于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被评选为“中国十大金融人物”,在业界享负盛名,广受敬重。近年来,在这支优秀管理团队的带领下,中信银行秉承“坚持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追求滤掉风险的利润”、“追求稳定增长的市值”和“努力走在中外银行竞争前列”经营管理理念,积极发展公司银行业务、国际业务、资金资本市场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住房按揭业务、个人理财业务、信用卡业务、私人银行业务等,并拥有一流的对公客户服务能力,领先同业的国际贸易结算业务、物流融资业务和资金资本市场业务,极具创新能力的投资银行业务以及特色鲜明的零售银行发展战略享誉业界。中信银行的业务辐射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450多家分支机构战略性地分布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内陆的经济中心城市。16000多名员工为客户提供最佳、高效、综合的金融解决方案,以及优质、便捷的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以及信用卡客户服务中心等电子银行服务。近千名贵宾理财客户经理为三四万名贵宾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服务。享誉海内外的中信品牌及独具优势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推动着中信银行的发展。与欧洲领先的西班牙对外银行的战略合作将使中信银行在零售银行、风险管理等多个领域如虎添翼。中信银行致力于建立独立、全面、垂直、专业的风险管理体系,追求滤掉风险的效益,不断提升量化风险的技术能力,进一步加强审慎的风险管理,以全面实施《巴塞尔协议2》风险管理要求为目标,不断提升资产质量。中信银行是国内商业银行为数不多的连续三年呈现不良贷款及不良率双下降趋势的银行之一,不良率大大低于上市银行的平均水平。凭借业务的快速发展,优秀的管理能力、出色的财务表现和审慎的风险控制,中信银行近年来的成就广获业界认同,并深受国内外权威机构的肯定。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07“中国银行业百强”排行榜中,中信银行以一级资本和总资产分别位列中国第七大商业银行,位居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三位。在2006“中国银行业百强”排行榜中,中信银行净利润增长率位居所有商业银行第二位,在中国《银行家》杂志对2005中国商业银行业整体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四位。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06世界1000家银行的排名中,中信银行总资产和一级资本分别位居第134和188位。不仅如此,中信银行在专业领域还获有“十佳成长金融机构”、“中国地区最佳外汇交易服务银行”、“中国最佳物流银行”、“中国最佳呼叫中心”等称号。上市期间,中信银行再展创新风采,以创造2007年以来全球融资规模最大的发行、总冻结资金及网上冻结资金创A股市场纪录、超过以往国内商业银行A股和H股发行市净率水平、国际路演时间创中资银行股市场推介最短时间等多项纪录,书写了中国企业上市发行的崭新篇章。上海、香港成功同步上市为中信银行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由此中信银行进入了资本市场,以崭新的姿态站在了一个更新、更高的起点。放眼世界,展望未来,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大潮中,中信银行将奋力拼搏、坚持不懈,保持稳定快速发展,不断为股东创造价值,努力开创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中信实业银行行长:陈小宪
个人简介: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常务董事、副总经理,中信实业银行行长,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
陈小宪,1954年出生,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2年毕业后在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工作,历任计划处副处长、处长、分行行长助理、副行长。1993年12月任招商银行北京分行行长,2000年4月任招商银行副行长,2001年5月任常务副行长。
个人经历:1982年至1990年,在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计划处,历任副处长、处长;1991年,任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行长助理;1992年,任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副局长;1994年,任招商银行北京分行行长,2000年,任招商银行副行长;2001年,任常务副行长、招商银行董事;2004年以后,任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常务董事、副总经理,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中信实业银行行长,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中信嘉华银行有限公司董事。陈小宪先生同时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教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中信集团变迁,改革开放中的“荣毅仁痕迹”
五世荣家
荣氏家族根深蒂固,其家族史卷帙浩繁,如今活跃在舞台上的已经是荣氏第五代。
荣毅仁祖父荣熙泰一生波折,留下了“固守稳健、谨慎行事、决不投机”的训诫,被此后的荣氏家族成员一一继承。
荣毅仁父亲荣德生是荣熙泰次子,15岁只身闯荡上海,与其兄荣宗敬以钱庄为始打下荣氏家族基业。20世纪初,荣德生兄弟敏锐地嗅到了面粉行业的商机,其后将产业延伸至纺织业,荣氏家族事业迈出决定性一步。
解放后,荣氏企业曾一度陷入困难,国家以发放贷款、供应原料和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以扶持。
1954年,荣毅仁率先向上海市政府提出将其产业实行公私合营,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起了积极带头作用,红色资本家”的称呼由此得来。上世纪70年代末,荣毅仁主持中信公司,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窗口,再次扮演了面向世界的“红色资本家”。
荣毅仁二哥荣尔仁的次子荣智宽,在巴西商界享有崇高威望;荣毅仁的侄女婿沙曾鲁长期在美国从事核能研究,在著名的阿岗研究所工作长达20多年,是享誉世界的核能专家。
荣毅仁的同辈中,现任台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董事长的荣鸿庆是商业界的又一翘楚。荣鸿庆24岁赴香港经营南洋纱厂,55年后将事业转向台湾,纱厂则交由其子荣智权打理。近年来,荣鸿庆已把目光投向内地金融市场。
更迭至第五代,荣氏家族已大多旅居海外,遍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德国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地。
荣毅仁“以官入商”的同时,其长子荣智健在某种程度上沿袭了荣氏家族的资本血统”。1978年南下闯荡香港的荣智健,眼下已是中信集团董事、中信集团香港旗舰公司中信泰富主席。“智字辈”另一代表人物荣智鑫幼年丧父,早年到香港发展,目前在香港电子业占据一席之地。荣智健闯荡香港初期,也得到荣智鑫与其兄荣智谦的帮助。其二姐荣智美曾任德国尤尼可公司经理,有德国商界女强人之称,致力于推动中德两国贸易的发展。(钟宁瑶)
10月4日,当中国中信集团的数万名员工迎来公司26周岁生日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仅仅3周之后,公司的创始人荣毅仁会驾鹤西去。
10月26日20时左右,89岁高龄的荣毅仁弥留之际会想到什么,人们已经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26年前他亲手创立的中信公司,已经成为一家治理相对完善的现代企业,并不会因“大人物”的去留而有所动摇。
荣毅仁所承载的民族资产者的兴衰荣辱,都将被历史风干为传奇。但他在改革开放中所担当的角色和种种努力,将附着在“中信公司们”的躯体上,继续焕发活力。一个“公司特区”的诞生
那些在中信实业银行存款的人、通过中信证券买股票的人、购买中信基金的人或者是到上海中信泰富广场购物的人,可能根本无法想像1979年10月4日成立时的“中信公司”是什么样子,就如同人们无法将现在的深圳与当年的小渔村联系起来一样。而深圳和中信正是1979年两个不同领域的“特区”。
事情缘起于1979年1月的一次会见。当时,邓小平在约见工商界和民主党派人士时,希望荣毅仁等能围绕改革开放做一些实际工作,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其他人士向邓小平提出要“摘除资产阶段帽子”时,荣毅仁却提出了吸资兴办实业的建议,并获得邓小平的首肯。
一个月后,荣毅仁向中央提出了《建议设立国际投资信托公司的一些初步意见》。当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CITIC或中信公司)。10月,中信公司正式成立,荣毅仁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曾在上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时名噪一时的“红色资本家”“荣老板”,再度发挥专长,直接踏入改革开放第一线。
1979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章程》中称,公司的任务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国家其他有关法令、条例,引导、吸收和运用外国的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进口先进设备,对我国进行建设投资,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荣毅仁做这些事情可谓得心应手。荣氏家族有400多位亲属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大多都是工商界及科技界知名人士。得到了海外亲友的帮助,荣毅仁本人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和妥善运筹,使得中信公司在为中国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领域中成效卓著。
而少年起即涉足实业的丰富经验,让荣毅仁在改革开放初期作出了大量的惊人创新。其中之一便是海外发债。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22项重点工程中的大项目江苏仪征化纤工程,因投资不足准备下马。当时中国急需化纤产品,项目下马损失难料,中信公司遂向当时的纺织部提出向海外发行债券的方案,并于1981年2月在日本成功发行100亿日元债券。在标榜“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时代,此举引来争议无数。但终因融资成效卓著而轰动一时,被奉为“仪征模式”。
在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看来,改革开放初期的“中信模式”是无法复制的。“这是特殊的政策环境和制度背景下的产物。”张军认为,中信公司成立时具有浓厚的政府背景,同时又以独立的公司面目出现在外国人面前。“在当时情景下,荣毅仁来主持中信公司是最合适的人选:国际上的人脉、家族产业和与政府的密切关系。”凡此种种的特殊情形,都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而逐步消解。
事实上,在中信公司筹备的同时,时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荣毅仁,还做了一件影响至今的事情。
改革开放初期,鼓励海外人士来华投资创办中外合资企业,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一项重大举措。而在制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时,荣毅仁对原草案中规定“外方投资比例不得高于百分之五十”这一条提出:在外方投资比例上可以只定下限,不定上限。他建议可规定“外国合营者的投资比例一般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这样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吸引海外资本。
此举被人大常委会采纳,并被写进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的第一批7部法律中唯一一部涉外经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第四条。
直到今天,在很多行业中,25%仍是合资和中资的分水岭。尽管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开始呼吁更多的股权比例,但这在当时的确大大鼓励了境外投资者的热情。
而今天由中信公司重组而来的中信集团,又开始在某些领域先走了一步。虽然在1993年当选国家副主席后,荣毅仁离开了中信公司,但中信仍然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而不断进展。
2001年10月,中信成立金融控股的构想历经4年终于获得国务院批准,资产总额占集团逾80%的金融资产,由新成立的“中信控股”负责管理,成为国内首个金融控股公司。
“其实中信一直走在改革的前列。”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重组后的中信集团,对中国组成金融控股公司方式提供了经验,也为中国金融业今后混业经营提供了新的经验。
“新的所谓„中信模式‟,就是母公司下总体不分家,内部根据不同金融领域分各个企业,各企业之间有„隔离墙‟。”曹凤岐认为,中国目前并无金融控股相关法律,中信模式为金融业改革尤其是银行改革提供了参照。
对于中信集团的屡次突破,曹凤岐认为,这一方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公司特区”政策上没有特别限制;另一方面是由于荣氏家族成员的个人领导魅力。“中信虽然是荣氏一手创办但并无荣氏资本,所以不能说是荣氏„家族企业‟,但的确依靠荣氏个人管理经验,探索出了自己的路子。”曹凤岐说。
银行上市时间?
深圳发展银行:1991年04月03日A股000001上市浦发银行:1999年11月10日A股600000上市民生银行:2000年12月19日A股600016上市招商银行:2002年04月09日A股600036上市,2006年9月22日H股3968上市华夏银行:2003年09月12日A股600015上市交通银行:2005年06月23日H股3328上市,2007年5月15日A股601328上市中国银行:2006年06月01日H股3988上市,2006年7月5日A股601988上市工商银行:2006年10月27日A股601398和H股1398同步上市 兴业银行:2007年02月05日A股601166上市中信银行:2007年04月27日A股601998和H股0998同步上市宁波银行:2007年07月19日A股002142上市南京银行:2007年07月19日A股601009上市北京银行:2007年09月19日A股601169上市建设银行:2007年09月25日A股601939上市,2005年10月27日H股0939上市市值:大小顺序:工商、建设、中银、交通、招商、中信、浦发、兴业、民生、北京、深发、华夏、宁波、南京。(2009年06月18日)人气:网站点击排名:工商、招商、中银、建设、交通、民生、中信、浦发、兴业、深发、华夏、北京、宁波、南京。(alexa.chinaz.com)工商和招商领跑国有控股和股份制银行。
据《财经时报》报道,四家国有银行上市时间大致定为:2004年建设银行上市,中国银行完成改制;2005年中国银行上市,工商银行完成改制;2006年工商银行上市,中国农业银行完成改制;2007年农行上市。
建行将可能作为第一家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最迟在2004年底于香港市场发行股票,融资约60亿美元。而中国银行的上市地点可能选择纽约。
据悉,初步设计中的“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率先上市基本可以认可,但也许会出人意料的是,建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所对应的很可能不是其全部商业银行资产,而是上海、浙江、宁波、江苏、苏州5家优质分行的资产和业务;也即,建行改制上市的途径,可能与中国移动一样先以优质资产分拆上市,再由上市公司逐步将建行其他商业银行资产分块购入。
建行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如无意外,建行对海外上市承销商的确认结果及上市的方案将在月内公布。参与这笔生意竞标的,包括花旗集团、汇丰银行、JP摩根、摩根士丹利,以及几乎没有悬念的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但最终可能只有两家外资投资银行加上中金公司,组成建行股票发行的主承销团。
预计中国银行将在7月前后公布海外上市承销商的确认结果和改制方案。一位参与此次“竞争”的投资银行人士称,中银国际、高盛和瑞士银行被认为最有可能进入主承销团名单。
为配合上市,中国建设银行成立了股改小组,由行长张恩照牵头,成员包括总稽核赵林、行长助理范一飞以及7大委员会副主席兼部门总经理。小组下设股改日常运行机构——重组改制办公室,各分行也相应成立了机构。
据了解,中国建设银行向国务院递交的改制上市方案一共有3个:其一是整体改制上市;其二是集团化改制上市;其三是计划将建行优质的东南沿海5省市——上海、浙江、宁波、江苏、苏州五家分行的资产和业务单独分拆上市,再将余下部分分块重组改制,逐步注入上市公司。
有消息透露,中国建设银行聘请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目前正在对上海、江苏、浙江3省分行的抵债房地产进行审核,计划年初向海外出售。
央行一位知情者告诉《财经时报》,依照国务院确定的大略方针,将有相当于1200亿美元左右的资金用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造,前不久宣布的注资只是实施该计划的第一步。据悉,在1200亿美元的资金计划中,包括了向工、农两家银行的资本金注入和发债规模等多种计划。
另据了解,虽然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股改方案、上市计划仍然没有得到批准,但有消息称,高层已经基本达成初步共识——2005年工行完成改制,2006年上市;2006年农业银行完成改制,2007年上市。但也有消息说,中国农业银行的改革可能与邮政储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的改革通盘考虑。
中、建两家银行能否按照计划成功上市,主要取决于随后进行的大规模重组能否成功。但无论通过分拆方式逐步实现整体上市,还是一开始就改制为集团,实际上最终将形成金融混
业集团或称金融控股公司。这也是国有商业银行重组、改制、上市后所应形成的理想模式。
中信银行的发展
陈小宪:首先,我们坚持“双优双主”对公客户策略,其目的是在全面提高资产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对公业务优势,换句话说就是,挖掘“优质行业中的优质企业”和“主流市场中的主流客户”,并向其推广中信银行自身的特色产品与服务;同时在信贷政策中,也对某些高风险行业和高风险市场提出了减少授信的要求,从而降低了产生呆账坏账的风险。“双优双主”的客户定位包容性强,适应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能够为我行客户经理能力的提升提供最大的空间。例如,江浙、福建一带,主流企业就是民营企业,我们鼓励南方的分行多做针对中小型企业的相关产品和服务。近年来,中信银行加大了对“双优双主”中小企业客户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力度,重点支持行业前景良好、发展空间较大、现金回流稳定、盈利持续增长,且风险可控、信誉状况良好的优质小企业发展。另外,围绕“双优双主”的客户定位,推动组织架构向集中化、专业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这种模式的重点是加强分行的营销和管理职能,将分行建设成为区域的营销管理中心和产品支持中心,充分发挥分行对区域营销资源(包括客户资源、产品资源、人力资源和费用资源等)的整合作用,提升营销层次和对主流客户的服务能力,增强分行在区域市场和主流客户中的竞争能力。我们要求重点区域的分行以建立区域公司银行业务组织与管理中心为目标,以重点客户管理、营销和创新产品推广为重点工作,发挥在联动营销中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对于重要客户,特别是战略客户按照“一户一团队,一户一策”的原则开展业务,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优化了设计流程,提升了营销层次。
其次,“借船出海”,走国际化经营发展的道路。早在2006年,中信银行为了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准,就与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四年来,BBVA为中信银行提供了风险管理、零售银行、资产托管、投资银行、私人银行、汽车金融等多方面业务发展的技术,并为我们培训了一大批中高层管理干部、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2009年9月,在中国中信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中信银行收购了香港中信嘉华银行,并于近期将中信嘉华银行更名为“中信银行国际”,以建立境内外统一的品牌优势,并通过这样一个海外战略平台,进一步实现向东南亚及欧美地区拓展。中信银行国际在澳门及美国的机构网络,将帮助中信银行提高跨境业务的服务能力。同时,中信银行将利用这个跨境服务平台直接吸纳国际化的经营管理经验,吸收大量优秀的国际化人才。目前,中信银行通过和BBVA、中信银行国际组成“三位一体”的战略体系,以联合成立专项业务公司或业务模块等方式,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力图在国内外市场中逐步建立起竞争优势。经过与BBVA两年多的细致谈判、协商,我们决定共同发起成立一家汽车金融公司,并向监管机构提出了申请。通过成立合资公司,中信银行将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专业知识,为中国汽车的流通和消费提供高品质的金融服务,使我行汽车金融服务范围涵盖供应商、核心厂商、经销商和终端用户,形成对汽车产业完整的“一条龙”服务体系,进一步巩固我行在汽车金融领域的优势地位。同时,中信银行与BBVA在私人银行业务上的合作也在深化,我们希望借鉴BBVA在私人银行领域成熟的商业模式,吸收其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利用BBVA私人银行业务的风险控制技术和IT系统,打造具有中信银行特色的私人银行业务体系。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形成以动态财富管理为核心,增值服务特色鲜明的服务。同时,客户规模、盈利能力、创新力度、客户满意度和品牌影响力均位于中外银行竞争前列,逐步成长成为国内顶级、条线化管理、国际化的私人银行。
再次,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中信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起步虽晚于竞争对手,但在2005年实施零售银行战略之后,实现了“三年三步走”的第一步战略目标,缩小了与主要竞争对手在零售银行发展上的差距。2008年以来,我们又将零售银行发展的第二阶段战略目标转向以“高科技替代率、高客户集中经营度、高中端客户”(“三高”)为主要特征的全功能零售银行体系建设。通过几年的实践,这一战略目标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相信随着全功能零售银行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必将极大地激发零售银行产能的释放。
在零售银行发展路径上,我们避开了传统意义上的“渐进式”零售银行发展道路,选择了“客户积累、客户经营、客户增值”三个环节齐头并进的发展路径。在客户积累方面,以代发工资和理财产品为突破口;在客户经营上,以个贷类、理财类、交易类、电子类四类产品为突破口;在客户增值上,以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为突破口。这样,三个环节并做一步走的发展路径,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另外,中信银行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依托中国中信集团这个强大的平台,中信集团涉足证券、信托、保险、期货、资产管理等多个金融服务领域,这些资源可以互享。这种优势在理财产品研发方面十分明显,都是由集团各个领域的精英一起合作进行,而不是单打独斗。这种特点也使得中信理财产品反应更快,针对性更强,是其他一些商业银行所不具备的。这些年来中信银行通过抓这些中间环节,理财业务发展很快,也沉淀积累下了许多好的客户,同时还有许多高端客户脱颖而出。中信银行的零售业务从几年前在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排名后几位的地位,发展到现在稳居竞争前列,并正在向全功能零售银行目标大踏步前进。过去几年中信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实践表明,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道路,才能比竞争对手发展得更快一些,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缩小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第五篇:学生组织机构改组(修定稿)
关于印发《重庆文理学院学生组织机构及职责》
(修订版)的通知
各团总支、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
当今时代发展迅速,社会发展多元化,校园文化建设也发生巨大变化,我校团委会、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几大组织机构的部门设置连续使用多年,在工作方法及职责等方面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为了更好的为广大师生服务,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此对《重庆文理学院学生组织机构及职责》相关部门和职责进行修订。
该文件经校团委、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共同调研、论证并送审学校党委研究。经学校党委研究批复,现将《重庆文理学院组织机构及职责》(修订版)予以印发,请相关组织机构遵照执行。新的《重庆文理学院学生组织机构及职责》(修订版)从2011年9月1日起执行,原相关文件作废。
特此通知
附件:
1.重庆文理学院学生组织机构(修订版)
2.重庆文理学院学生组织机构职责
共青团重庆文理学院委员会
2011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