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第56号教室的故事》有感读后感
读《第56号教室的故事》有感
偶进阅览室,我就被封面上的美国小老头吸引了,更被《第56号教室的故事》这个名字所吸引,脑中迅速出现这样几个疑问:这美国的《第56号教室的故事》究竟有什么魅力,这美国小老头是谁,他有“几把刷子”,竟还会流传到我们这小小的地方来?!一定要好好读读!我充满好奇,充满期待。如捧圣经,有空就读,还真的越读越喜欢了,爱不释手,收获颇多:
一、印象最深的话
读完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故事》一书,很多老师跟我一样,对“我不是英雄,只是一个普通的教师,我的失败比我的成功多,但我从不放弃”一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的,我们每位教师都是一名普通人,我们不要寄托在工作中能做出惊人的壮举,实际上也不需要,做好每一件小事就会成就伟大。只要我们能像雷夫一样,一切从学生出发,全心为学生,每天和学生谈心,和学生一起活动,让学生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学习,做好每一天中的每一件事。当学生感冒发烧时,我们送去一句问候;当刮风下雨时,我们给他们撑起一把伞;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时,我们给他一次认真耐心的讲解。雷夫说:“我有问必答。你提出的问题以前有没有人问过不重要,我是否觉得疲累也不重要。我必须让孩子们看见我热切希望他们理解,就算他们听不懂,我也不以为意。”在一次访问中,一位学生艾伦告诉记者:“我去年问老师一个问题,结果她火冒三丈地对我说:‘我不是已经讲过了?你根本没在听!’可是我有听呀!就是听不懂嘛!雷夫老师会讲解五百
遍,一直到我听懂为止。”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真诚给他的一个建议;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及时送去一句宽慰、鼓励的语言„„能每天这样做好了,那就是伟大,就是英雄!
我们不缺乏教育理念和技巧,往往我们缺乏的是耐心、坚持和耐心是对学生真诚的爱,坚持和爱来源于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能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有人说,能爱自己的孩子是人,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雷夫始终感觉到,和学生在一起是很快乐的事情,所以他每天很开心,他很愿意和孩子在一起享受孩子们的欢笑声,整本书中都洋溢着一个“爱”字。虽然我们也口口声声地说,我们爱自己的学生,但看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我自愧爱得还不够深,没有用心去真正地爱过每一个孩子。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雷夫老师对学生的爱,随处可找。它让我看到了雷夫老师真正地把自己与教育事业完全融合在一起,把一切都献给了学生。爱,让我觉得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作为一名教师需要真诚地、用心地去爱学生,才能创造出与雷夫老师一样的奇迹。我想说:雷夫是神!
二、独树一枝的“三类”教学法
雷夫在进行班级学生管理时将班里学生分为三类:第一类学生他们聪明,喜欢学校,喜欢老师,他们是上帝赐予的礼物;第二类学生资质平平,表现一般,时常没人关注;第三类学生很笨,还讨厌学校和老师,经常犯错。我们通常是抓第三类学生,结果忙得不可开交,反而弄得天天心情很糟糕,因为你只对第三类学生抓得紧,他就越想逃,越没劲,也就没太大效果,就像攥紧沙粒的手,你攥得越紧,最
后剩下的越少。我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故事实在太多,最后我们弄得灰头灰脑,“草率收兵,落荒而逃”。而雷夫却是抓中间,促两头,效果很好。其实,教育不简单,不仅需用你的耐心和责任心,怀着一种幸福感,一切从学生出发,以身作则做好每一天的每一件事,更重要的是要成为智慧型教师,那才会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才会教育好孩子,当然,也包括自己的孩子。这本书也是一本很不错的家庭教育书籍,不管怎样,读了它,我从中汲取了不少营养。这正如本书的推荐人之一的尹建莉在文中所说的“这本书非常适合家长读,让第56号教室的根基延伸进你的家中。”
三、不容忽视的榜样力量
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师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样作用也就越强。“欲齐其家,先修其身。”《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绝对不要忘了: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别想愚弄小孩,他们很聪明,一定会识破的。作为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一直以来,我们学校大力倡导和发扬文明礼仪教育,要求学生进出校门、校园内看见老师主动打招呼;进出教师办公室,主动敲门;积极认真地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上学不得迟到,在校园里要轻言慢语,不乱跑,不横冲直撞„„对学生的一系列要求,大部分学生积极响应。学生是认真执行了,但教师是否为学生做了榜样呢?早上
进校门,学生有礼貌地敬礼并问声“老师好”!学生认真打扫保洁区,不随意扔垃圾„„我们的教师又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有个别老师随手扔手纸,随地吐痰„„学生又会怎么想呢?有一位学生曾对我说:有的老师我主动与他打招呼,他竟然睬都不睬我,也没有任何表情,好像没听见似的,以后我再也„„当然,这只是一种极个别的现象,但每每看到或听到这种现象,心里总不是滋味。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学生来说是大事,他们感觉老师的眼中或心中没有他们的位置。只有融洽了师生关系,才能缩短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对老师的教育教学学生才会相信你,喜欢你。亲其师,信其道嘛。
雷夫会随时为孩子们挺起可靠的肩膀,建立信任。我们不需要对孩子们长篇大论地谈我们多有担当,而是要让他们自己把信任放在我们的肩上。这是老生常谈,但无可讳言地,身教确实重于言教。有人说:“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应该做到,这样,才能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
我终于明白了,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这样的东西——害怕。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依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
四、铭记几个建议
一是品德教育很重要。他认为,品德教育是一个重要方面,要让那些表现不好的学生接受惩罚,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坏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同时,要把学校变成一个令学生激动、向往的地方。
二是要孩子爱上阅读和音乐。它们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要让在现今这个世界长大的孩子相信这个事实往往是极为困难的,但不是不可能的。从重要性来考虑,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思考、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放、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和音乐是必要的基础。
三是让孩子保持充足的睡眠。在美国,孩子们有睡眠不足的情况。大人们给他们太大的压力,他们往往到很晚才睡觉,第二天到学校以后都非常疲劳。所以,雷夫呼吁所有的父母和孩子们一起吃晚餐、让他们早点睡觉,孩子会变得更加快乐、学习会更好。
书还在读,思考也还在继续。的确,无论是培养学生还是培育孩子,都需要用心、耐心,持之以恒。帮助一个孩子需要花很长的时间,甚至很多年。正如挂在第56号教室黑板上的标语一样:教育无捷径。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正如雷夫所说:“我知道自己并没有超越常人之处,做的工作和其他老师一样认真、奉献,希望世界变得更好的教师们是相同的。失败和睡眠不足都是家常便饭。我经常一大清早醒来,就开始为了一个无法被妥善照顾的孩子而烦恼不已。当老师有时候真是件痛苦的事。”
雷夫老师的经历对我们青年教师“如何成为一名好教师”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之处。一个小小的教室,竟然如此地吸引人,致使学生愿意提早两个小时上学,而又延迟放学时间,即使毕业了仍不忘每周
回到这个教室,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一个普通的最基层的老师,竟然获得了总统颁发的“国家艺术奖章”,感动了整个美国社会,这又是一个怎样的会施魔法的老师?读完再来反思自己的教师角色,不自禁地感叹:相差是不是太远!
东海县和平路小学 郑春梅
第二篇: 读《第56号教室的故事》有感
读《第56号教室的故事》有感
经过读了雷夫、讲雷夫包括听优秀老师的读书感悟,我对雷夫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第一次听说雷夫是我第一年参加工作师德培训的时候,那时候对“第56号教室”这个名词有着特殊的好奇,一直想搞不清楚为什么会是“第56号教室”。雷夫的一句话“让孩子亲近品德高尚的人,远离带来危险的人”成了我们师德培训的核心,可惜《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我最终没把这本书读完,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现在经过了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看到了雷夫老师的教育大智慧,我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信仰和激情的力量。
他用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在这间特殊的“第56号教室”里,雷夫老师手中始终握着一个像金子般的原则——让孩子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在雷夫看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远比学习成绩要重要得多。每年假期,他都会带领孩子们旅行,每次旅行他都要设计旅行目标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他总是把旅行作为一门课程来对待,让孩子们在旅行中领会人生的道理,学会生活的技能。他把课堂从第56号教室搬到了外面的大千世界中。他抓住每一个细节,一直追问下去,一直做下去。孩子们学会了理性消费,不再乱花钱;孩子们知道了洗手间的准确位置;孩子们学会了如何锁门、如何开门;孩子们知道了遵守交通规则;学会了无论走到哪里,待人接物都彬彬有礼;学会了在公众场合低声交谈等。
雷夫老师告诉我们信任是教育的法宝。首要做的就是要和他们建立起相互的信任关系,让学生感到老师就像自己的一朋友一样那么容易接近。同时,雷夫老师也会承诺这种信任。在遇到问题时,他总是给孩子们讲道理,用他那颗爱心来感动孩子们,老师与孩子们之间的信任因此而建立,当孩子面临失败时,老师如何应对这种失败。让孩子们从失败中学习,放手让孩子们失败,在失败中成长,最终走向成功。雷夫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了这种信任,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教育才能发挥作用。
雷夫老师告诫我们:要想做一个优秀的教师,你首先必须自律.,老师的一举一动,在孩子眼中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做一个好老师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难的工作。而一位身体力行的老师无疑是学生的榜样和楷模。雷夫就是这样的老师。要求孩子们做到的事情,他自己首先一定要做到,要不如何说服孩子们呢?孩子们如何相信他呢?比如上课迟到这件事情,如果一个老师经常上课迟到,对孩子而言,按时上课就不再那么重要,无形中会把上课这件事本身的严肃性降低。雷夫老师上课从未迟到,他在给孩子强化一种意识:做事要遵守时间。老师个人的一些不良习惯会直接影响孩子,再比如,在某些场合,老师脱口而出几句脏话,孩子们以前从未接触过这些语言,他们从那一刻开始就会学会这些语言,并且在生活中使用这些语言,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当一个人要求别人做到什么事情时,首先要问一下自己是否做到了。要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老师首先必须做什么样的人。老师必须以身作则,而不是说教。如果老师希望他的孩子们对人友好,学习勤奋,这意味着老师必须是孩子们所见过的最友好、最勤奋的人。比如,我们要求孩子会跳骑马舞、兔子舞,我们必须要先练习好,我们要求孩子们嗨起来,自己必须先带头 雷夫老师告诉我们,要注意关注中间的学生。关于班级优差生分化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好的学生样样都好,上课积极,作业也认真完成,而不好的同学,即所谓的“后进生”,他们有点儿自暴自弃的感觉,一直无法进步。在这本书里面雷夫给予了巧妙的解答,看完了之后,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关于班级优差生的问题。我们大部分老师都把时间花在好孩子和差孩子身上,因为好孩子聪明、学得快,不需要我们花很多时间就能教会。坏孩子我们如果不花时间,他就会毁了你的生活,给你带来很多的麻烦。而雷夫老师却把时间花在普通的孩子身上,他们普通、平凡,数学不是最好,语文不是最好,什么都一般般,但是他们不捣乱,大多数老师不会在他们身上花太多精力。但雷夫老师却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他们身上,让他们做得更好。让这些孩子来影响班级,就会形成良好的班风--安静、和谐。
总之读雷夫,让我重新对好老师的标准有了新的认识:好老师倾听。好老师为人师表。好老师回答所有的问题,即使有些问题要反复回答。好老师在学生们在和不在的时候都一样。好老师耐心。好老师知道考试不等于学习。好老师懂得寓教于乐。好老师不放弃。
第三篇:读56号教室有感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二章有感
安晓燕
在教育处的推荐下,有幸拜读了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前两章。特别是读完第二章“寻找第六阶段”后感触颇深,而且和本书的序者尹建莉(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有了共同的感受。
首先是惊讶。惊讶一位来自异国他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老师竟和我们——这些国内的一线教师对教育有着如此多的共同感受:在一次次教育的失败案例中失去信心,而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下去。面对这一切。雷夫老师不仅限于感慨,而且去思考并实践——怎样改变?怎样做的更好?他在探索的每个阶段都告诉大家: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接着是共鸣。雷夫老师所描述的六个阶段中,前四个阶段就是我们现在的班级现状,甚至第四阶段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不知是否有些班级已达到了第五或第六阶段,我想我只做到了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培养合格人才”。我让学生遵守学校或我制定的规则,循规蹈矩,而我在“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下感受这一快乐。最后是深深的反思。细细想来,我们这些平凡的普通人一直在遵守着生活中的一切规则,从小到大,从未想过打破。其实人生并无规则可循,而那些有大成就的人不是遵循规则的人,并且常常打破规则。但这些人都有着自己的人生规则【第六阶段的人】,我想也可能是灵魂深处的一种信仰,我们能达到第四阶段是件好事,但我们必须更加努力,更上一层楼。
如果想让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孩子达到第六阶段,我想我们先从改变自己做起。我们能够体贴别人,但我们做很多事情是为了达到目的,例如:争取优秀,争取第一,得到赞扬,而不是第六阶段中提到的我只为我的信仰而作,只有我们理解了,做到了,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而不是说教和制定规则。
最后,向大家推荐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雷夫在本书中介绍了多部电影,我只看过这一部。从没想过这部电影还能和教育学生有关,还有如此多的内涵。请大家有空细细品味,看看会有什么收获。
第四篇:读56号教室有感
读《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2013年3月
在某次会议上听到一个老师介绍说这本书应该是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应当好好学习的书,继而学校又将读这本书用任务的形式来加以落实,这让本来从毕业后就不太喜欢读书的我也不得不抽时间来略读了。
读完后我由衷的觉得《第五十六号教室》是一本真正值得一读的好书,它让我在困惑之时有醍醐灌顶之感,让我疑惑许久的问题一下有了确切的答案。
雷夫老师成为轰动全美的小学教师,在56号教室出来的孩子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的大学并取得不凡的成就。雷夫是天才与圣徒,更是教育体系应该起而效尤的对象。和这位老师一年的相处,改变了这些孩子的一生。究竟他的天才表现在哪呢?凭什么短短一年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呢?
我觉得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用公平合乎逻辑的纪律来约束孩子,这些都是同样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学习的,也是需要做到;更是作为家长教育好自己小孩子的时候应该去践行的。
“第56号教室”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确实与众不同,它充满快乐,没有其他学校其他教室多多少少总有的一种情绪:害怕。她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雷夫老师做了以下几件最基础的事——
一是以信任取代恐惧。开学第一天,雷夫老师就和学生讨论这件事,师生达成共识:我们的教室要以信任为基础,而这个基础必须由老师首先做起。雷夫老师说:“我有问必答。你的问题有没有问过不重要,我是否疲劳也不重要,我必须让孩子们看到我的热切、我的信心,哪怕需要讲解500遍。”当然,孩子如果不小心破坏了信任,也应该有赢回信任的机会,但他必须花更多的努力。所以多数孩子不想轻易失去这份信任。
二是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教师要与对自己的承诺负责,让孩子把信任放在我们肩上。我们常常会说:“如果你们做得好,就奖励。”但我们又往往会用“你不听话就取消这种奖励”来胁迫孩子,或者因为自己的各种原因而随意地改变了曾经的许诺。雷夫老师认为:“这种背叛不知把你做过的许多好事都毁了,更让孩子对你大失所望。”
三是纪律必须合乎逻辑。学校当然要有纪律,但纪律很容易变成教师手中的一把随心所欲的戒尺。教室里最常见的处罚就是:因为一两个学生的捣蛋,教师就可以决定下午全班都不准打球,留下来一起受训。另一种经典的处罚是:某学生忘了做数学作业,结果给他的惩罚是不准上体育课或美术课,限时补好作业。雷夫老师提出质疑:“孩子会因为害怕默默接受惩罚,但他们的内心是不服的。老师可以严格,但必须公平;只要孩子看见你赏罚不公,对你的信任就会失去。”
雷夫老师做的这些事,很普通,道理也不深奥。但在现实教学和生活中能做到的却为数不多。我认为师生之间、家长与子女这间有了互相信任,奇迹才有可能创造。因为,信任原本就是教育最重要的前提。中国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我们不能让学生亲、不能让小孩子感觉到是可以依靠的肩膀,而单纯依靠所谓严格的惩罚来约束小孩子,那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不单只得不到学生的信任,反而会激怒学生,使小孩子更加的叛逆,最终将熟视无睹那些所谓的纪律。
一本好书犹如一泓清泉,《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让我真正明白,教学源于生活;只要我坚守教育,只要沉于教育,只要自己挚爱教育,一切奇迹皆能发生!
第五篇:读《56号教室》有感
第56号教室”到底有什么奇迹呢?带着连美国总统和英国女王都被感动而推荐的困惑,带着这位美国五年级老师究竟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使得读过的同行会如此激动的好奇,在一个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在优柔的灯光下,我轻轻
第56号教室”到底有什么奇迹呢?带着连美国总统和英国女王都被感动而推荐的困惑,带着这位美国五年级老师究竟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使得读过的同行会如此激动的好奇,在一个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在优柔的灯光下,我轻轻地翻开了这本期待已久的书。于是,一个个“奇迹”在我眼前一一展现。读到第一页,我立即就被雷夫老师的话打动了——“我这个老师没有特别突出的创造力,于是,我决定给他们我能力范围内最宝贵的东西——时间。”就这一句简单的话,让我似乎感觉到这位满脸络腮胡子的美国同行,在他的教室里一定做出了很不简单的工作。因为他——一个看似平凡而粗狂的男人,居然肯为了一些孩子,付出人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时间,那么这个男人一定不简单!这一读,我目不转睛地读了四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是一边读,一边跟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语文教学工作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在比较着,边读边汗颜啊。而且,有些雷夫谈到的想法,看到的同行犯的过失和错误,还有遗憾与不足,我多多少少也曾经历过啊。渐渐地,我的脑海中不断地浮现着雷夫书中的一些文字、一些人和一些事,我发现我是如此不能释怀,又如此地不能释放这本书给予我的思考和联想,于是我迫不及待地,甚至可以说是废寝忘食地把这本书一口气读完了。太多的感受,太多的体会,太多的思考,我感觉应该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于是,我轻轻地敲下了如下文字:
一、奇迹一:创造了一间无限大的教室
“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是——无限” 这句尹健莉老师的话,引起我的思考与联想。我想,一间教室的容量,从空间上来讲一定是有限的,但从它所创造的价值上来讲,是无限的。雷夫在他的第56号教室中创造的价值就是无限的,因为这里每天都在上演成功、喜悦,并诞生着奇迹。于是我不禁想到了我的教室:我每个学期也都在努力营造着温馨、和谐、优美、整洁的教室环境,让孩子们能在舒适、宜人的环境里学习,可是这里仅仅只是有限的教室而已,还没有具备独特魅力和吸引学生的魔力。再来看看雷夫的教室,有用于演出的灯光设备,有学习数学的学具,有做自然科学实验的设备,墙上有精美的学生作品,教室里有让学生玩音乐的角落,这里有“舞台、有影院、有作坊、有实验室„„这里有可以给五年级学生的一切。这都是雷夫花时间、用心思、亲自带领学生们一同营造的56号教室的小天地。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了。”这样的乐园孩子们怎么会不喜欢,不珍惜?所以,我想,我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现在才刚刚开始。
二、奇迹二:创造了“道德发展六阶段”自律规则,从而为学生一生奠基。
雷夫老师的“道德发展六大规则”,不仅要求学生做到,而且是身先为范。在这本书中提到了道德发展的六阶段: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我对这六个阶段的提法很是钦佩,并且非常认同。因为我想不出比这更简明扼要、层层递进的要求了。而我往往就是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在定班级条约时,除大伤脑筋外,还写得多而复杂,没有层次和递进,这样反而让学生无从遵守,无所适从,尽管这样,最终还是丢三拉四,违例者层出不穷。尤其值得自我批评的是,我制定的班规,很大程度上是要求学生应该怎样,不能怎样。这些规则不是出自学生的身心,而是我站在自己立场上,本着不给自己造成麻烦的角度,带有强制色彩的规定。造成的后果不言而喻,虽然也有一部分学生能遵守,但是毕竟是强制的。只有像雷夫这样激发学生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他们一生的根本。当学生能达到第六阶段时,这个孩子已经是个很有个性、很讲原则、很自律的人了,难怪雷夫带他的“小小莎士比亚们”去旅行、去参观、去用餐时,孩子们的彬彬有礼和见识广博让人惊讶。这都得益于孩子们自律和雷夫言传身教。
书中多次提到“小小莎士比亚”们的用餐礼仪、文明参观和住宿自理,还有过马路时的习惯,每当读到这些事例,我都要沉思一下,并反思我的学生们。虽然我也总在强调,也在教他们该怎么做,甚至是不断强调。但每次不管是班级活动还是外出活动,甚至是换个场地上课,实话实说——要花不少的时间来维持秩序。我以前也一直在困惑,苦于找不到良方,原来道德六大阶段才是最适合孩子们成长的。我想这六阶段的修炼不仅是孩子,我们大人也要率先垂范才是。其实我们每做一件事都会是因为其中的某一个原因。第六阶段是最难达到也是最难教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阶段的行为无法教,也无法讲述,因为一旦做出示范也就等于违背了这一行为。这六个阶段的总结真是太精辟了。我会努力向雷夫那样,帮助孩子战胜恐惧、不为奖赏,学会遵守规则、体贴别人,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三、奇迹三:用全身心的付出诠释了“教师”两个字的崇高与神圣。
雷夫真是个了不起的男人,他更是个了不起的教师。因为他的孩子们和他一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女人有博大的母爱之心,男人也有深沉的父爱之情!了不起的雷夫,放着条件优裕的卡米洛特学校不呆,却去了校长不干涉他的工作方式的丛林学校,所教学生可以说大多是非英语为母语国家来的“外来务工子女”。他所面对的每一年的孩子大多来自美国中部的贫穷家庭和一些亚非移民家庭。在他的书中,也有提到过,这些孩子的家庭环境大都不好,家里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没有家长的倾力配合,这样的孩子学习大多都不太理想。但是,雷夫没有遗弃他们,反而留在56号教室,一年又一年,一批又一批地影响、教育、改变着这些孩子。
首先,他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钦佩万分!第56号教室的学生每年更换一批,雷夫却能够仅仅用一年的时间把一种生活方式教给学生,让学生将之内化于心。他是那般沉迷于莎士比亚喜剧和算术之中,引领孩子们感受古典音乐与经典文学的魅力。他是教室的驾驭者,课堂就是他精神的殿堂,他将孩子们的心留在课堂,更能用全部的心血为孩子的生命成长奠基!每年,他的假期都交给了孩子,带着他们全国各地的旅游,演出莎士比亚戏剧;每年,他把自己的工资薪水都给了孩子们的活动;每天,他把自己的时间全都交付给了孩子们!于是,孩子们优秀起来,卓越起来,成长起来!我在书中读到这样一个事例:雷夫指导新来的一批学生完成一项手工作品,其中需要把图样放大,为了能让学生在周一拿到放大的图样,雷夫需要牺牲周末4个小时时间去影印店放大。当学生们听到雷夫的回答后,全部安静了。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老师愿意为他们付出。我想,有了老师这样无私的付出,孩子们怎么会感受不到,做得不好?正如雷夫说的“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学,甚至连头发着火了,都没有注意到,那么我前进的方向就是正确的”,像这样的例子在在他的工作中举不胜举,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次次的付出和奉献,才有了孩子们在56号教室惊人的进步吧。
其次,我更为他的终生坚持而感动万分!25年如一日,用全部的责任、爱心、激情,浇灌着他热爱的教育事业。走进56号教室的学生一定会想:有了雷夫老师,不论我的出身如何卑微,我的家庭如何缺乏温暖,我的世界仍可以播下美好的种子,抒写经典的华章,实现迷人的梦想,成为一流的公民!雷夫用他的坚持和毅力改变了学生们的想法,让他们充满了自信和勇敢。还有的就是对生活、对生命的渴望。之所以要这样评价,是因为我看到雷夫不一样的信念,他没有让学生怕他,没有让学生恐惧,他让学生信任他,喜欢他,认可他,尊敬他„„对于学生来说,还有什么比拥有这样一位好老师更重要的呢?所以56号教室的学生才能这么勤奋、这么懂事、这么有礼貌吧。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想到的一点是关于雷夫带学生去旅行时在住宿和过马路这两方面所付出的。金钱和时间上的牺牲是一定的。但我最钦佩的是雷夫对于学生在旅行中收获的定位——不是要赶行程让学生走马灯似地看、记,食的营养和住的安全、舒适是最重要,这就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啊!我想,在雷夫心里,在他眼里,学生的生命最最重要。尤其是他为了让学生们吃好、住好、参观好,他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来分析和策划,他要用更多的精力来引导,没有爱和心,怎么做到?正如孩子们总结旅途时所说的“我最喜欢的是雷夫把我照顾的很好。”还有过马路,每每过马路,雷夫必先以身挡车,等所有的车都停了才让学生经过。这是一份多么伟大的爱和责任,还有勇气啊。毫不夸张地说,雷夫是在用生命引领孩子们前进。在这方面我真的需要在心理和行动上都努力才好。
最后,我想说的是——虽然曾经有过成功、有过失误,但我会用雷夫老师的话来激励自己:“要达到自己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无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