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春秋时期齐国的一次改革(推荐)
春秋时期齐国的一次改革。
春秋前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使齐国在争霸中率先成为中原霸主。
直接背景:财政危机
内容:“相地而衰征”,就是把田地按土质好坏,产量多少分为若干等级,按等级高低,征取数量不等的实物税,从而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客观上打破了井田的界限,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这些实际上都是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作内政而寓军令”,就是把居民的组织和军队的编制统一起来;士农工商分居,职业世代相传,保证了社会生产,也避免人们因谋职业而使社会动荡不安。
管仲的变法,虽然使齐国迅速发展,国力强盛,外交策略也相当成功,恩威并用,各国诸侯都尊重齐国,使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但整体而言,这些改革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方面的,没有触及到上层建筑(政治制度),旧的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改革具有不彻底性。原因是管仲代表的是奴隶主阶级
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管仲改革的实质,是废除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
变法的内容散见于典籍中,归纳如下:
(1)均爵平禄。楚国爵禄是世袭的,即先辈如有功受爵禄,后代子孙虽无功,亦可承袭享有爵禄;而后来一些在战争中立大功者却无爵禄,极大地伤害了将士的积极性。吴起乃“均楚国之爵,而平其禄,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厉甲兵以时争於天下。”
另外,“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吴起要取消世袭的封君、世袭的爵禄,用从封君那里得到的爵禄去奉养经过挑选的有功将士。
(2)废除无用、无能的官职,剥夺王室贵族的威权,使他们不能徇私情,因私废公。“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 削减无用的开支,以奖励真正为国出力报效的战斗之士。
(3)春秋至战国时期,楚国用武力灭掉许多国家,开濮地、伐杨粤等,得到了广大领土,但都未及开发。吴起责令楚国一些与王室关系疏远的贵族到僻远的地方去开发。吴起对楚悼王说:“荆所有余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今君以所不足,益所有余。” 这是一种新的拓土殖民形式。楚悼王付吴起以国政,言听计从。“吴起事悼王,使私不害公,谗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固毁誉,必有伯主强国,不辞祸凶”,“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 吴起可算是一个无畏的改革家
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
第一,提出了“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国策,主张改变旧的世卿世禄制。对于那些国家没有贡献,完全依靠父祖辈的爵禄享有特权的人,剥夺其官职和俸禄,把这些官职和俸禄授予那些对国家作出贡献的人。因此改善了吏治,同时也大大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
第二,编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封建法典──《法经》,分为盗、贼、囚、捕、杂、具六篇,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但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等方面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提出了“尽地力”的农业政策,革除旧有的阡陌封疆,鼓励自由开垦土地,提倡在一块土地上杂种各种粮食作物,要求农户在住宅周围栽树种桑,充分利用空闲地扩大农户农副业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事实上破坏了井田制。
第四,实行“平籴法”。在年成好的时候,政府以平价收购余粮食作为储备,使粮食价不至于暴跌;荒年时再以平价出售,保证粮价不至于暴涨。用这种方法限止商人的投机活动,保护农民利益。
第五,任用吴起改革军制,精选武士。创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武卒”。
意义
李悝变法有效地打击了旧制度,使魏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大,成为战国初期的一个强盛的国家。变法同时开起了战国大变法运动的序幕,各国纷纷变法强国,最终汇成了一股时代潮流,这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成效最显著的一场
变
法
运
动。
王莽改制是新朝皇帝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而采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改革,但王莽的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导致了赤眉绿林为主的农民大起义,新朝遂告灭亡。王莽改制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在政治方面,为了表示改朝换代,革汉立新,废刘兴王,王莽根据儒家经典,将一大批政府机构和官职改换名称。如在中央官职中,更名大司农为羲和,后改为纳言,改大理为作士,太常为秩宗,大鸿胪为典乐,少府为共工,水衡都尉为予虞,光禄勋为司中,太仆为太御,卫尉为太卫,执金吾为奋武,中尉为军正。地方官职的名称也多有改动:太守改为大尹(或卒正、连率)、都尉改为太尉、县令(长)改为宰。等等。此外,王莽还增加了许多新的官职,如在中央新置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列于九卿;置大赘官执掌舆服御物,后又典兵,位上卿;设司恭、司从、司明、司聪、司睿等五大夫;在地方,州置牧副,部置监副,等等。①王莽根据古籍,更改了秩禄之号,还按照传说的周制大封五等诸侯共796人,附庸1511人,其中有很多人并没有实际得到封地,每月只能领到几千钱。
因此,贪污受贿、榨取民脂民膏的现象在各级官吏中层出不穷。至于那些清正一些的受封爵者则穷困潦倒,甚至靠给别人打短工来维持生活。
王莽还更改了许多地名,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连官吏也弄不清楚,所以王莽在后来的诏令中提到某地时也只好注明 故 某地。
第二,在经济方面,实行了 王田、私属 制、五均、赊贷、六筦(管)和币制改革。
实行 王田、私属 制。王莽掌权后,根据古书上记载的井田制度,于公元九年颁布了一道著名的诏令: 今更名天下田曰' 王田',奴婢曰' 私属',皆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投诸四裔,以御魑魅 ①。
这道诏令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全国土地改称 王田,即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制,私人不得买卖;一家有男丁八口,可受田一井,即九百亩;一家男丁不足八口,而土地超过九百亩者,须将多出部分分给宗族邻里;原来没有土地者,按上述制度受田。二是将奴婢改称 私属,不得买卖。诏令还规定,如果有人敢于攻击井田制度,煽动人破坏法令,则将其流放至边境地区。
王田、私属 制,是王莽针对西汉以来最突出的土地和奴婢两大社会问题提出来的解决办法。从主观上,王莽看到了农民失去土地是由于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而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土地买卖。因此,规定土地国有,不准私人买卖土地,便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被抛出土地的现象。
在这一点上,王莽比西汉历代统治者都要高明。但是,商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早在战国以后即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经过秦和西汉二百余年的发展,到西汉末年,土地私有已成为封建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因此,实行 王田 的诏令刚一颁布,便遭到大小土地所有者的强烈反对。一部分地主、官僚甚至举兵反抗。汉徐亭侯刘快结党数千人起兵;真定地主豪强也在刘都的率领下举兵反莽。朝廷内部一部分原来追随王莽的人也提出异议: 井田虽圣法,其废久矣。周道既衰,而民不从。秦知顺民心,可以获大利也,故灭庐井而置阡陌,遂王诸夏,讫今海内未厌其敝。今欲违民心,追复千载绝迹,虽尧舜复起,无百年之渐,弗能行也。天下初定,万民新附,诚未可施行。①在朝野一片反对声中,王莽不得不在始建国四年(公元11年),即诏令发布后的第三年,宣布取消 王田、私属 制度: 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犯私买卖庶人者,且一切勿治 ②。
实行五均、赊贷及六筦(管)。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王莽下令 开赊贷,张五均,设诸斡者③.五均 的主要内容是: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立五均官。长安分东西市,设令,各市有长,令、长皆兼司市,称 五均司市师 ;下设交易丞五人,钱府丞一人。五均官的任务一是按工商各业的经营情况征收税款;二是管理市场的物价,各地五均官在每季度的第二个月,评定出各种货物的标准价格,称 市平.如果物价高于 市平,政府就将控制的库存物资按平价出售,以平抑物价;市场价格低于 市平,则听任百姓自由买卖。
赊贷 是由政府办理贷款。具体办法是:如果百姓办理祭祀、丧葬或欲经营工商业而无资金者,可以向政府借贷。祭祀借贷须在十天内归还,丧事借贷须在三个月内归还,以上两项借贷不收取利息;工商贷款每年交纳不超过所借数额十分之一的利息。
在实行 五均 和 赊贷 的同时,王莽还 设六筦之令.筦 即 管.就是由政府管理六种经济事业,即:酒、盐、铁由国家专卖,铸钱由国家专营;向取利于名山大泽的养蚕、纺织、缝补、工匠、医生、巫、卜、樵夫、渔民、猎户及商贩征收山泽税;加上五均赊贷,合称为 六筦.王莽推行五均、赊贷及六筦等措施,其目的在于利用政府力量控制经济事业,平抑物价,限制商人囤积居奇,使贫民免受高利贷的盘剥。这些措施,无论从减轻普通百姓的经济负担,还是加强封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控制,进而加强中央集权,都是有利的。这些政策和措施,实际上是汉武帝经济政策的延续。但是,推行这些政策大多是依靠一些富商大贾,他们利用特权同官僚、地主互相勾结,肥己营私,囤积居奇。原来为平抑物价防止商人渔利的五均,也变成官吏贱买贵卖从中谋利的机构。那些身穿官服的商人们 乘传求利,交错天下,因与郡县通奸,多张空簿,府藏不实,结果给普通百姓带来更大的痛苦。
改革币制。王莽共进行了四次币制的改革。第一次是在他即位前的居摄二年(公元7年),下讼在五铢钱之外增铸大钱、契刀、错刀。新 朝建立后,王莽又在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进行第二次改革,废除五铢钱及刀币,另外发行 宝货,计有五物(金、银、龟、贝、铜)、六名(钱货、黄金、银货、龟、贝货、布货),共二十八种货币。由于货币种类太多,换算起来又十分困难,因此流通非常不便。所以人们仍在暗地使用五铢钱。为推行新币制,王莽采取强制措施,下令严禁私铸钱,甚至民家藏有铜、炭者,都被指为私铸货币,一家盗铸,五家连坐。即使这样,也无法,使新货币顺利流通。一年以后,王莽被迫废除刚刚施行的二十八种货币,只留小钱值一和五钱五十两种继续使用。第四次改革是在天凤元年(公元14年),废大、小钱,另作货布、货泉两种。货泉重五铢,货布重二十五铢,但一货布却值二十五货泉,货币价值的比例十分不合理。这次改革,非但没有理清混乱的货币体制,反而加剧了混乱。而且,这些改革都是以新铸的劣质货币代替质量较高的旧币,然后又以更劣的货币代替原来铸造的货币,每更换一次货币,百姓就要遭受一次盘剥。由于这些货币无信誉可言,所以在王莽施行货币改革期间,物价飞涨,社会经济十分混乱,黎民百姓深受其害,每一易钱,民用破业而大陷刑 ①,不少人甚至在市场上痛哭。
如果说,王莽施行的其他政策在主观上还有一些解决社会问题的内容,那么,他所实行的货币改革,则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因而招致了全国从上到下的反对。有人曾经在评价王莽币制改革时说: 中国历代币制的失败,多有别的原因,而不是货币本身的缺点,只有王莽的宝货制的失败完全是制度的失败 ②。
第三,在同周边各民族的关系上,王莽一改西汉自昭宣以来建立的平等友好关系,妄自尊大,使中央政府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日趋恶化,直至爆发连年战争。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称帝后,以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为由,将西域各国的王改封为侯,从而引起了西域诸国的普遍不满。此后,王莽在一系列同西域的关系问题上都处置不当,西域诸国先是互相征伐,继而攻杀西域都护。天凤三年(公元16年),王莽派五威将王骏等人率兵出征西域,被西域诸国联合袭杀,几致全军覆没。
王莽将少数民族王贬为侯的命令也引起了 西南夷 的不满。封地在今云南广南县一带的句町王怒不从命,被王莽处死。于是,句町王之弟承便率众起兵,饱受王莽政权压迫的西南各族人民趁机起而响应。尽管王莽曾派几十万大军一度将句町的反抗活动平息,但西南各地的武装反抗一直延续到东汉初年。
王莽为准备对匈奴作战,在征发内地兵员的同时,还向臣服于汉的高句丽征兵。这便引起了高句丽人民的反抗。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王莽派严尤出兵,征服了高句丽,将其改名为 下句丽.汉宣帝以来,汉与匈奴的关系得到改善。呼韩邪单于穷困来降,汉王朝仍将匈奴视为对等的大国。汉王朝发给匈奴的印信,文字是 匈奴单于玺,其下诸王之印信为 汉某某王,以表示待以客礼而不是作为汉王朝的臣属。
王莽掌权后,为表现其 威德至盛异于前,便改变了这种友好的态度,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他命使臣收缴西汉时发给的 匈奴单于玺,而代之以 新匈奴单于章,不但在匈奴前加以 新 字,且以 章 代 玺,表明王莽试图降低匈奴单于的政治地位,将匈奴从前与汉天子的平等关系降为与王莽新室诸王同样的地位,从而使匈奴成为新室的附庸。这自然引起了匈奴单于的不满,加上其他一些纠纷,平静多年的北方边境开始紧张起来,战争一触即发。在这种情况下,王莽不但不采取缓和措施,反而下诏令匈奴单于改名为 降奴单于,接着又下令分匈奴全国为十五单于,这就引起了匈奴单于的公开反对。匈奴开始侵扰边塞,边境地区吏民被掠杀者不计其数,形成了 千里无烟,无鸡鸣犬吠之声 的局面。王莽派孙建等十二将军,征发全国各地精兵三十万人,带足三百天的粮草,准备分十路同时并进歼灭匈奴。陆续征调的大军虽已抵达边境,但粮草的征集却十分困难,东援海代,南取江淮,然后乃备,计其道里,年尚未集合.十二将军之一的严尤指出,因为匈奴境内无处筹粮,一切均要汉军自带,有无斩获都要按时返回,否则自己就要困死在沙漠之中,所以,历来攻打匈奴的战役没有超过一百天的。
现在全国各地调集部队,准备长期作战,其效果肯定不好。因此他建议派遣精兵北入沙漠,对匈奴实施闪击作战。王莽根本听不进严尤的建议,他动员全国的财力、物力,并下令将 天下丁男及死罪囚吏民奴 发往北方,将全国吏民三分之一的财产资助军费开支,准备同匈奴长期作战。这样,大大加重了内地人民的负担,使得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问题以及王莽改制所带来的新的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终于导致了全国此伏彼起的暴动和起义浪潮。
第二篇:齐国文化
齐国文化
所谓齐国文化,也就是齐人创造的、存在于特定历史时空的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齐国文化存在的时间,一般是从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齐建国开始,至公元前221年田齐为秦所灭结束。从文化渊源的角度,时间可上溯至距今8000多年的东夷文化时期;从文化影响的角度,可下延至西汉武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止。
齐国文化存在的空间,主要以春秋后期时的齐国疆域为主要范围,包括今天的鲁北、鲁中及山东半岛地区(也就是“海岱之间”的山东地区)。
齐国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之一,别具一格,特点明显。从文化模式的角度观照,在地理环境上,齐国文化是半岛濒海型文化(非完全海洋文化);在经济结构上,齐国文化是农工商一体化的复合式经济文化(非完全的工商经济文化);在政治思想领域内,齐国文化是以忠君爱民相统一、礼法结合、义利并重为特色的兼容式政治文化(非纯爱民、法制文化);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审视,齐国文化又显现出与其他先秦地域文化迥乎不同的变革性、开放性、多元性、务实性和智慧性。
齐文化的源头——东夷文化。东夷,指活动在夏、商、周统治中心以东的东方部族。其活动范围包括今天山东全省、河北省东部、河南省东部、江苏省北部等地区。东夷族同华夏族一样,也有高度发达的文明。40万年以前的沂源人与北京周口店猿人几乎同一时期,他
们活动在以沂源为中心的泰沂山脉中段地区,创造了丰富的旧石器文化,可以说是东夷文化的源头。东夷文化从距今8500年开始,依次经历了距今约8500~7800年的后李文化——距今7300余年的北辛文化——距今6500年前后的大汶口文化——距今约4500年的龙山文化——距今约4000至3500年的岳石文化等阶段。他们发明了薄如蛋壳、表面光亮如漆的“蛋壳陶”,开始饲养家畜、修筑城墙、种植水稻、冶炼青铜、创造文字。按照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考察文明起源的四大因素(文字、城市、金属器具、礼仪)来加以科学审视,我们可以断定,东夷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而淄博、临淄文化源远流长,根基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齐国文化的奠基者---姜太公。姜太公名尚,字子牙,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他辅助周文王、周武王灭商兴周,因首功被封于齐。公元前1045年,他击退了莱人的进攻,建立了齐国,定都营丘(今临淄)。姜太公建立齐国以后,首先以法治国,安定民心。他诛杀了以所谓的“仁义”乱齐的司寇营汤,和以不合作的姿态和平对抗齐国政权的“贤人”狂矞、华士兄弟,使齐国混乱的局面迅速得到了安定。仅仅五个月时间,就去向周公汇报了安邦定国的政绩。姜太公在政治上推行尊贤尚功的政策。就是选拔有才能的人做官,吸收大批当地东夷土著中的人才加入到齐国统治阶层;在文化上推行“因其俗,简其礼”的开明政策。所谓“俗”,指“夷俗”,即当时当地东夷人的生活方式;所谓“礼”,指“夷礼”,即当时当地东夷人的礼仪制度;所谓“因其俗,简其礼”就是尊重东夷人的文化传
统,不强制推行周礼,而是从齐地实际出发,务实地创造了既让齐民乐于接受,又不太悖周礼的新制;在经济上倡导“农、工、商”三宝并举、“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的宏观战略。齐国初建时沼泽遍布,土地盐碱化严重,自然条件恶劣,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极其不利。姜太公因地制宜,在注重发展黍、稻生产的同时,利用境内矿藏丰富、鱼盐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冶炼业、丝麻纺织业、渔盐业等手工业;还利用齐国交通便利、人民有重商传统的优势,大力发展商业,推行与列国通货的外贸政策。在这种开放的经济政策指导下,齐国制造的冠带衣履畅销天下,鱼盐流通列国,诸侯纷纷前来朝拜,其他诸侯国的人和财物纷纷流归于齐国,络绎不绝地汇聚到齐都营丘。这样,齐国由偏僻荒凉的小国、穷国,逐步兴盛发展成为雄居于东方的大国、富国。
那么,齐国文化在东夷文化的基础上,经过姜太公等人的努力之后又经历了怎样的兴衰历程呢?
齐文化的第一次高潮发生在齐桓公时期(公元前685年—公元643年),公元前685年,姜小白登上君位,就是齐桓公。他不计一箭之仇,拜管仲为相。管仲继承发展了太公思想,辅佐齐桓公,在国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齐国很快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在行政方面,管仲推行了“四民分业”、“三国五鄙”制度;在经济方面,农业上,管仲提出“均田分力”,推行“相地而衰征”的土地税收政策;工商业上,管仲提出“官山海”,实行盐铁专卖;又设“轻重九府”(掌管财政货币的机构)、铸造钱币;还鼓励外贸,“关市几而不征”
(进出境和市场对外商只进行登记管理,不征税),使齐国经济开始繁荣起来。在军事方面,管仲强调寓兵于农,“做内政而寄军令”,将军事编制隐于行政编制之中;在人才培养和管理方面,管仲推行了“三选法”的官吏选任制度;在社会保障方面,管仲实行了“九惠之教”。“九惠之教”包括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病、通穷、振困、接绝等9个方面的内容。在外交方面,管仲建议桓公要“以尊王攘夷相号召”,使海内诸侯望风归附。管仲所说的“尊王攘夷”,就是尊重周朝王室,承认周天子的地位;联合各诸侯国,共同抵御戎、狄等少数民族对中原华夏族的侵扰。经过管仲全方位的改革,齐国国内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富庶,基本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从而为齐桓公创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召集宋、陈、卫、郑在鄄会盟。在这次会盟中,齐桓公首次成为公认的霸主。公元前667年幽地会盟,周惠王的代表召伯廖以天子的名义,向齐桓公授予“侯伯”的头衔。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公元前664年—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管仲伐戎救燕、伐狄救邢、伐狄救卫、伐蔡盟楚,取得了“尊王攘夷”的胜利,其霸主地位更加巩固。公元前651年,葵丘之会,标志着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至此,经过近30年的苦心经营,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先后主持了3次武装会盟、6次和平会盟;还辅助王室一次,完成了春秋首霸的伟业,史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桓公称霸,将齐文化真正地改造成以兼容并包为特色的文化,使齐文化日臻成熟;促进了中原各国间的人员、物资交流和文化融合,遏制了四方少数民族对中原先进文化的掠夺性破
坏,保证了中原文化的健康发展。齐桓公称霸,大大提升了齐文化在中华文化圈中的地位和巨大影响力,为东方文化中心由鲁至齐的转移、齐鲁成为中国早期文明的中心奠定了基础。
齐文化的继续发展,是在晏婴相齐时期(公元前500年前后),晏婴,齐景公时长期担任相国,是春秋末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他立足齐国实际,在民本思想的指导下,以礼治国;敢于直谏,匡君救失;重民举贤,廉俭力行;刚柔相济,忠心爱国;从而使趋于没落的姜齐政权,能够在列国争雄中保持了大国的地位,得到了诸侯们的敬佩,后世的敬仰,被称为一代贤相。
齐文化的第二次高潮,是在战国齐威王(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0年)、齐宣王(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时期,公元前356年,田因齐即位,就是齐威王。齐威王在国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他积极接受稷下先生淳于髡、平民琴师邹忌的劝谏,励精图治、一鸣惊人;注意整顿吏治,用烹刑诛杀了没有政绩、只知贿赂收买朝廷官员求得赞誉的阿大夫以及接受贿赂的官吏,又奖励给虽在朝廷内倍受毁谤却政绩优秀的即墨大夫一万户的封邑;注意重用人才,把大臣檀子、田朌、黔夫、种首比做“国宝”;广开言路、悬赏纳谏,下令能当面指出国君过失的,给上赏;上奏章规劝国君的,给中赏;在朝廷或街市中议论国君过失,给下赏;改革军事,编辑成《司马穰苴兵法》。齐威王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公元前354年,桂陵之战、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两胜当时的强国魏国;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尊齐威王为王。这就是历
史上的“徐州相王”。徐州相王之后,齐威王成了真正的霸主,齐国也“最强于诸侯”。
公元前319年,齐威王去世,他的儿子田辟疆即位,就是齐宣王。他在位期间,胸怀“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雄心壮志,励精图治,力图统一天下,使齐国始终处于与秦国分庭抗礼的地位。齐宣王尊重知识、招揽人才,进一步扩大了始建于齐桓公田午(公元前374年至公元前357年在位)时期的稷下学宫,采取了更加开明的政策。首先,他给稷下先生们很高的政治地位。当时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等76人,皆赐为上大夫的职位;其次是为他们修康庄大道,建高门大屋,给以很高的俸禄,提供优厚的物质待遇;再次是勉励他们著书立说,展开学术争鸣;同时,还发挥他们的智囊作用,经常向他们征询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和看法,让他们办理外交,甚至参与制定典章制度。这样一来,稷下学者们参政议政的意识空前强烈,学术研究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异常高涨,围绕着王霸、义利、天人、人性善恶、世界本原、名实等时代课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论辩与交流,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可以说,齐宣王时期的稷下学宫,其规模之大,人数之众,学派之多,争鸣之盛,都达到了稷下学宫发展史上的巔峰。
齐宣王执政时期,齐文化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当时,齐国是经济最发达、人民最富裕的诸侯国;齐都临淄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都市之一;齐国的军事实力强大,军事理论最为先进,《六韬》、《孙膑兵法》笑傲古今。从学术、文艺、科技来看,齐国的水平和活跃度更为其他诸
侯国所望尘莫及,战国时期全国的文化中心、最早的大学和社会科学院——稷下学宫;最早的行政百科全书《管子》;最早的短篇小说集《晏子春秋》;最早的足球——齐国蹴鞠均出现在齐宣王执政时期的齐国。而且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齐宣王时期出了一大批具有创造力的大家,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开拓性的成果。如阴阳五行学说的大家邹衍创立了“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稷下黄老学派创立了以道法合一为基本特征的黄老之学;孟子、荀子将齐文化与旧儒学融合,形成了新的儒学等。
齐文化的中衰,是在战国后期到齐国灭亡这一段时间内。齐宣王的儿子齐湣王田地(公元前301年至公元前284年在位),前期励精图治,使齐国继续保持了东方强国的地位。后期则狂妄骄纵,穷兵黩武,导致内外树敌,亡国丧命。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率领燕、赵、韩、魏、秦五国合纵攻齐。济西一战,齐军大败。济西之战后,各国军队分别退去,燕军在乐毅的率领下乘胜进军,攻破齐都临淄。燕将乐毅攻破临淄后,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攻占了齐国70余城,偌大的齐国仅剩下了即墨(今山东即墨北)和莒邑(今山东莒县)两座城池没有被攻破。齐湣王仓皇出逃,最后逃奔到莒,被楚国大将淖齿杀死。后来,齐湣王的侍从王孙贾杀死了淖齿,立齐湣王之子田法章为齐襄王,守莒抗燕。公元前279年,即墨守将田单智摆火牛阵,大破燕军。他挥军乘胜追击,很快就光复了齐国,并去莒城迎接齐襄王田法章回都临淄。
齐襄王在位19年,他胸无大志、信用佞臣、怀疑轻视贤臣田单、偏安自守,基本上碌碌无为。这一时期,齐国的国力不见起色。公元前265年,齐襄王去世,他的儿子田建继承王位,史称齐王建。齐王建懦弱无能,一切国家大事全部由母亲——君王后决断。君王后辅佐齐王建的时期,秦国最强,齐国走向没落。为了保存实力,齐国采取的政策是“谨事秦”,不与秦国抗衡争雄,对中原五国态度冷漠,坐视秦国对各国蚕食。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率军击齐,齐王建束手投降。至此,齐国灭亡。齐国灭亡了,然而齐文化却没有随着国家的灭亡而迅速消亡,只是随着秦的统一,中衰、沉寂了一段时间。它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继续对秦,乃至西汉前期的文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齐文化的复兴与消泯,是在秦朝统一全国到汉武帝“独尊儒术”这一段时间内。齐文化对秦代全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形成于齐稷下的阴阳五行家的五德终始说,成为秦统一和立法的理论依据。二是秦始皇对齐地的迷恋和对齐方士的轻信,对秦的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共有四次巡狩,其中三次东巡都以齐地为中心;他最相信齐国方士,为求长生不死之药,曾派徐福入海,促进了秦代与海外的交流;正是因为他重用方士,造成了燕齐方士千数人入咸阳的局面,使齐方士由民间走进朝廷。三是秦始皇与方士之间的矛盾,直接引发了“焚书坑儒”。齐人淳于越的直谏和方士的欺骗,导致了这位刚愎自用的暴君,将一部分儒生、方士坑掉。齐文化对西汉前期全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成于齐国稷下的黄老之学,成为汉初统治者的治国思想。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就是黄老思想指导
下的产物。二是齐地学者对汉初经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刘邦重用齐儒叔孙通制朝仪,反映了齐地经学之盛;汉惠帝四年“除挟书律”后,经学传授复盛,一时大师云集,其中多为齐人,几成垄断之势。《史记儒林列传》记载,五经八师中,有四位(辕固、伏生、田生、胡毋生)是齐人。钱穆先生考证,汉初经学博士十二人,其中六人是齐人。汉武帝时期,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全国中央集权大一统下的统治思想。这不仅是鲁文化的胜利,也是齐文化的胜利。这是因为董仲舒不仅是齐学公羊学大师,其思想主要来自于齐;而且其标榜的“儒术”,既推孔子、阐扬仁学,有鲁文化的成分;又采齐学之阴阳五行,大讲天人感应、阴阳灾异,兼有齐文化的因素。自此,齐文化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文化已不复存在,它与鲁文化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并融合于统一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综上所述,齐国文化是一种崇尚改革开放、追求务实创新、主张以智取胜的先进文化,可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光彩夺目的文化瑰宝。两周时期的齐国,与古希腊大致处于同一阶段,她们各具特色,交相辉映,可称得上是古代世界东西方两颗璀璨的明珠。而八百年齐国故都临淄,作为齐国文化发祥地和中心,更是久负盛名。周至汉时期,临淄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都市,为中国最重要的冶金、纺织、制车、制陶、漆器制作、铸镜、手工业科技中心和海盐、丝绸贸易最大集散地,有“东方古罗马”的美誉。
第三篇:齐国成语故事
爱屋及乌
安步当车
拔苗助长 白马非马 百家争鸣 杯盘狼藉 比肩而立 比肩继踵
避实击虚
秉笔直书
卜昼卜夜 不翼而飞 不经而谈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不义之财 不知所措 布衣之交
长缨在手 出奇制胜
大公无私
呆若木鸡
得心应手
得意扬扬 东食西宿
斗鸡走犬
断章取义
二桃杀三士
二者必居其一
风驰电掣
风马牛不相及 风雨同舟
扶老携幼 负隅顽抗
覆水难收
改过自新
高门大屋
顾左右而言他
管鲍之交
归真返璞
国之四维
和而不同 画蛇添足
讳疾忌医
鸡鸣狗盗 及瓜而代
见异思迁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狡兔三窟
嗟来之食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九合一匡
居必择邻
屦贱踊贵
滥竽充数
老马识途 洛阳纸贵
门庭若市
明察秋毫 木梗之患
南橘北枳
排难解纷
批亢捣虚
披发左衽
平易近人
其人掘金
齐纨鲁缟
千虑一失千虑一得
穷寇勿追
曲突徙薪
人才为宝
任人唯贤
如获至宝 孺子牛
三令五申
三月不知肉味
舍本事末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事半功倍
视死如归 水深火热 随俗为变 贪小失大 弹冠相庆
堂堂正正
围魏救赵
勿忘在莒
先辨淄渑
言归于好
泱泱大风
一傅众咻 一鼓作气
以管窥天
以逸待劳
为民为天
易如反掌
因势利导 有恃无恐
余音绕梁 余勇可贾 与民同乐
欲盖弥彰
缘木求鱼 早出晚归
折冲樽俎
直言不讳
志在四方 置之死地而后生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中流砥柱 邹缨齐紫
坐以待毙 尊王攘夷
第四篇:齐国历史博物馆
齐国历史博物馆
星期天,爸爸说要带我去齐国历史博物馆,我一听高兴极了,一蹦三尺高。在车上,通过爸爸的介绍,我知道了许多关于齐国的历史。齐国历史博物馆座落在临淄区齐都镇政府驻地,始建于1985年,占地205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因成绩卓着,分别授予国家AAA级旅游景点、省级风景区和省级博物馆,已被公布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终于到了,我飞快地跳下车。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它都是由青砖筑成的,就像一个古城堡,别具一格。在城堡东北方向有一个圆形的拱门,拱门的上方刻着“齐琼元府”四个金光大字,以示齐国珍宝收藏府地。进入展馆内,里面分15个展厅,曲折环绕,给人扑朔迷离的感觉。我们首先观看了齐文化厅,其次是桓公霸业厅、韶乐厅、武威厅、城郭厅,还有稷下厅和科技礼俗厅,每个厅内都陈列着各个时期出土的文物,有大铜盂、牺尊、高子戈、燕王剑、编钟及各种古钱币,件件都价值连城,是无价之宝啊,几十尊石刻雕像点缀在展厅各处,更加显示出浓郁的齐文化氛围。
参观完毕,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齐国历史博物馆。
山东淄博淄博市稷下小学四年级:常鑫泽
第五篇:春秋时期的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的成语典故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割臂之盟】: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盟誓。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郢书燕说】: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郑卫之音】: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兵车之会】:春秋时齐桓公争霸,屡次与诸侯会盟,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齐国带有军队,你为“兵车之会”。
【杀妻求将】: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伯玉知非】: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彩衣娱亲】: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吹箫乞食】:原指伍春秋时子胥于吴市吹箫向人乞讨。后指沿街乞讨。
【董狐直笔】: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匪夷匪惠: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割臂之盟】: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盟誓。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管鲍之交】: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季孟之间】:这里指春秋时鲁国三家大贵族中势力最大的季氏和势力最弱的孟氏。指在季、孟两者之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九原可作】: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因称墓地;作:起,兴起。设想死者再生。【犒赏三军】:犒:以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三军:春秋时称中军、左军、右军为三军;后统称军队。现指陆、海、空三军。指奖赏、慰劳军队将士。
【轮扁斫轮】:轮扁:春秋时齐国有名的的造车工人;斫轮:用刀斧砍木制造车轮。指精湛的技艺。
【暮虢朝虞】:春秋时晋国假道虞国去打虢国,打下虢国之后,在归途中又把虞国灭了。比喻覆灭变迁的迅速。
【城北徐公】: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称。
【管鲍分金】:管:管仲。鲍:鲍叔牙,战国时齐国的名相。金:钱财。比喻情谊深厚,相知相悉。
【墨守成规】: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望帝啼鹃】: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先自隗始】:隗:指战国燕人郭隗;始:开始。以先任用我郭隗为开端。表示自我推荐。
【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郢书燕说】: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远交近攻】: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时战国时秦国采取的一种外资策略。后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朝秦暮楚】: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郑卫之音】: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纵横捭阖】:纵横:合纵连横;捭阖:开合,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