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型示范单位宣传稿件
加快高新区两型社会建设,争当全省两型示范排头兵
长沙高新区
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长沙高新区”)创建于1988年10月,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2009年获批为全国第九家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2010年获批为湖南省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环保产业示范园区,园区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少、废物排放低的高新技术产业,顺应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成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核心区和长沙创新型城市建设核心区,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区。高新区获批各类国家级、省级基地或荣誉20多个,连续7次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综合创新能力位列全国高新区第十三位。园区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全国国家级高新区前二十位,中部国家级高新区第二位。2010年获评全省最具投资价值园区、新型工业化考核一等奖。2011年成功获批为科技部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园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以及全国三个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高新区之一。长沙高新区2000年开始启动麓谷科技新城建设,近年来每年以3-4平方公里的速度推进,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近60亿元,目前建成区已经超过30平方公里,全面拉开40平方公里的路网框架,城市各项配套功能日益完善。园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全省两型社会建设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一、工作目标
从2011年开始,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加快“两型社会”发展和促进创新型园区建设的体制机制,基本实现园区由“产业园” 向“科技城”升级。到2015年, 建成40平方公里科技产业新城,麓谷园区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的总体战略目标。“两型”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着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等国内领先的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信息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推动全区产业集群化、专业化发展;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长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到2020年,全面建成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生态良好、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两型”园区,成为长沙市经济繁荣发达、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生态科技产业新城。
二、建设内容
紧紧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和建设大河西先导区的战略任务,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为导向,加快产业生态科技新城建设;以“项目带动、产业支撑、创新引领”为抓手,大力加强国家创新型园区建设;以“改革创新、重点突破、因地制宜、做实项目”为着力点,深入推进“6543”工程建设。大胆创新,先行先试,通过改革试点和项目建设的新突破,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三、工作重点
(一)加快“两型”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强工程机械及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五大产业园区的建设。全面推进中联重科麓谷工业园等以工程机械为主的先进装备制造专业园区发展,加快建设以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外包、动漫、文化创意等为主的信息产业专业园区。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教研发、商务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建立集生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园区企业所需的拥有核心技术和生产关键零部件的配套企业。逐步构建起既竞争又合作的集聚发展态势。进一步拓展延伸产业链,优化和整合产业链各个环节。
(二)重点推进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
加快构筑五大自主创新平台,努力完善园区自主创新体制。强化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提升各类孵化器、加速器功能,规范和发展科技中介组织,健全科技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发挥公共技术平台对企业的支撑、带动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夯实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平台,加快创新型人才智力资源向园区汇集,大力鼓励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在高新区设立研发机构,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发挥科技源头作用,特别是在核心产品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取得重大突破。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投融资平台建设,设立多种创新基金支持企业创新创业,完善与银行合作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企业进入股权代办转让系统、创业板、主板上市,促进形成多层次投融资市场体系。不断拓展科技成果交易与转化平台,加快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继续办好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建立湖南省专利及知识产权检索中心、长株潭高新科技成果交易中心、长沙创新驿站等平台,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查询、技术合作交流的渠道和网络。
(三)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改革。
初步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环境约束和生态补偿机制。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大力推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设备和技术的规模应用。全面推行重点 3 用能单位能源数据网上直报系统,建立新建项目准入机制和落后产能退出机制。积极推进垃圾源头减量、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处理,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和与之相配套的收运系统、回收利用系统。积极推进城镇绿色建筑的设计、建造及使用,推动新型墙体材料、建筑节能材料的推广应用。
四、工作开展及初步成效
(一)加强顶层设计,编制建设规划
一是编制高新区“十二五”总体规划。聘请国内一流咨询机构,启动编制高新区“十二五”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六大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人才发展专项规划,科学规划“两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二是研究麓谷生态科技新城的总体规划。完成麓谷新区控制性详规、麓谷新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高新区环卫设施及电力专项规划等。大力开展园区内两型示范建筑及相关课题编制工作,编制《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型社会”城乡建设设计导则》征集文件,并将其纳入《长沙“两型社会”城乡建设体系》中。三是完成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规划设计。编制《“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长沙高新区“十二五”环保产业规划指南》,制订《循环经济实施方案》、《长沙高新区建设湖南省环保产业示范园工作方案》、《长沙高新区建设湖南省环保产业示范园责任目标分解表》等实施方案,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长沙市节能减排政策措施,保证节能专项投入到位,加大对用能重点企业的监控,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二)加快产业建设,推进集群发展
相继开工建设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高等级沥青 路面热再生成套设备产业化工程、湖南力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智能化水质在线监测仪器及系统产业化、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金属废水处理与检测智能化成套设备产业化项目、湖南华强电气有限公司新能源车用空调电机系统匹配及效率优化技术项目等一批重大两型产业项目。全面推进中联环卫、凯天环保、远大住工等重点产业项目的报建和建设。2011年全区竣工项目16个,新开工项目13个。博云新材料、湘投金天、中电软件园一期等项目已竣工;红太阳光伏产业基地一期已经投产,二期项目正在报建中。力宇燃气、宇顺电子等项目主体结构均已基本完成,并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方盛制药、圣湘科技、大邦生物等项目已顺利开工;中冶长天和崇友电梯等项目的基础和土方工程已开工。通过组建生态工业园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和废旧物资分类回收利用系统和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培育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型产业,形成新的两型产业经济增长点。
(三)突破用地瓶颈,加强集约用地
通过科学规划、盘活存量土地、大力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和标准厂房建设,成功探索出一套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模式。高新区调整深化竖向规划,减少土方工程量3000万方,节省投资数亿元。高新区大力加强孵化器建设,积极推行非生产配套设施的集中供应,打造园区孵化体系与楼宇经济完美融合的新模式,同时提高项目准入标准,对于总投资在一定标准以下的项目,先进入孵化器和标准厂房发展,待项目成熟后再视发展情况供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目前,已建成的巨星创业基地平均每公顷土地产值高达1.8亿元。湖大科技园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投资过10亿元的中电软件园项目一期已竣工,总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的麓谷信息港大厦竣工落成,湖南规模最大的产权式工业社区麓谷创业广场正在兴建。高新区要求 5 大中型入驻企业尽可能地建多层厂房,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园区威胜集团扩建项目、三德科技公司、宇顺电子等建设项目均采用了多层、高层厂房建设模式,建筑容积率大幅提高,节约土地效果明显。在园区发展过程中,长沙高新区注重对“两安”用地(生产安置用地、生活安置用地)的归集统租,盘活存量土地(如:延农综合服务大楼),同时开展土地置换工作,盘活了一批闲置土地。
(四)加强节能降耗,建设分布式能源
大力推进节能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在高新区实现产业化,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工业节能降耗重大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创新基金及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年推荐57个节能环保及新能源项目获批国家、省、市各级扶持资金共4126万元。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带动金融部门和社会资金支持工业节能,引导企业加大对节能减排的资金投入。佳宇环保的大烟气量高浓度烟气的国产化高效脱硫除尘成套设备、科立电气的高电耗企业电气节能关键技术成套设备、绿通环境的高负荷地下渗滤生活污水处理集成技术与装置、佳冰制冷碳氢制冷剂与空调系统环保节能改造技术、威能新材料的太阳能电池正银浆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等节能减排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实现重大突破,获得国家创新基金立项。
为提高园区企业能源利用效率,解决企业能源供应难题,保障企业的正常能源供应,由高新区经济发展局牵头,成立了分布式能源专项规划工作组,制定了长沙高新区分布式能源专项规划工作方案,现已进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五)加强污染防治,提高环境质量
一是固废污染治理。为进一步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园区生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制定农村垃圾减量化、分类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作业标准规范,采购中联标准化垃圾收集体系设备,实现 6 了雷锋镇“一村一社区”农村生活垃圾便利化清扫、机械化收集、无害化处置。二是水污染防治。新建的岳麓大道(长远锂科附近)、轴一路(奥托科技附近)、麓松路(华能自控附近)、麓泉路(神州光电附近)四座公共厕所及地埋式垃圾站已投入使用。完成雷锋河金洲大道至横二路5.6公里重点河段清淤(污)工程和13.03公里河段清脏污、清淤障工程,雷锋河河道实现通畅、干净,水体质量明显提高,大大提升雷锋河整体景观形象。三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依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我区坚决淘汰严重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能源的企业。近年来先后关停了永兴锻造厂、金萍铝材加工厂、新城水泥制管厂等3家企业,关闭了破坏生态环境的长营建材厂、金桥机砖厂、金南机砖厂、旺顺机砖厂、坪山采石场和坪山石灰矿等6家非煤矿山。
近三年来,园区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为100%。园区扬尘治理和渣土治理工作成效明显,麓谷科技新城整体绿化率达35%以上,占地13万平方米的麓谷中心公园被评为长沙市生态公园和最美丽的公园之一,成为麓谷高品质生活的标志。2011年我区获得市委、市政府颁发的“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优秀建设单位”。
(六)加快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取得突出成效。
投融资体系建设力度加大,我区成功获批为全国首批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园区。区财政设立400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与长沙银行和浦发银行合作率先在麓谷设立以中小微企业为服务对象的科技支行,成立时间不到5个月,截至2011年底,已为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6940万元。与省高新创投集团合作筹组以初创型企业股权投资为重点的湖南麓谷高新天使基金。新三板工作全国领先,累计有45家企业签订股改协议、16家企业完成股改、12家企业通过证券公 7 司内核。扩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到1亿元,引导社会投资近40亿元。引进200多家各类投融资服务机构入驻麓谷,注册资本规模近300亿元。加强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开展股权投资、小额贷款、统贷统还和融资担保等投融资服务,累计为100多家企业融资14亿多元。加强上市辅导、政策扶持,上市企业总数达31家,占全省的40%。孵化加速器建设快速推进。麓谷企业广场一期27万平米孵化器、加速器基本建成,近10万平米的麓谷信息港全面竣工,5万平米的中电软件园一期正式开园;创业孵化基地总数达到22个,新增孵化企业500多家。中南大学科技园落户麓谷,湖南大学科技园8万多平米产学研基地全面运营。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成功获批为全国第一批科技服务体系试点园区,财政投入5亿元,重点支持龙头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入园发展,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新增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23家,软件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被国家批准为首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011年度,20多个项目获得湖南省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争取各级科技计划立项659项,获得资金支持1.1亿元。创新型企业总数达到52家,高新技术企业492家,占全市的一半以上。2011年新增企业专利授权773件,增长47%,企业授权专利占全市的三分之一,万名人员拥有授权专利数居全国高新区第2位。第五届科交会在麓谷成功举办,签订科技合作项目251个,园区企业与国内外60多所知名大学技术合作不断深化,一批科技成果在麓谷产业化。创新人才支持体系初见成效,成功获批为湖南省第一家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5名、省“百人计划”专家16名、长沙市“313计划”专家和团队46个,高层次人才数量占全市的50%,全省的1/3,共获得国家、省、市人才资金支持3000万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达到23家,占全市的80%。
第二篇:创建两型示范单位实施方案
长沙市实验小学
创建“湖南省两型示范单位”实施方案
长沙市实验小学
一、单位基本情况
长沙市实验小学前身为“湖南省官立第一小学”,创建于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期间九易校名,1983年更名为“长沙市实验小学”。2006年,学校由河东芙蓉区顺星桥整体搬迁至河西岳麓区含光路八方小区D区。
学校是长沙市教育局直属小学,占地面积2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300平方米。学校环境优美,教学楼、科技楼、办公楼、生活楼分区布局,绿化植物50余种,园林式亭廊点缀其间;教学设施先进,多媒体教学设施装备齐全。
学校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质朴宁静,理性办学,以人为本,育人为本,以课堂为主阵地,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一流的课堂,教好每一个孩子”;以活动为平台,引领孩子启动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之旅;以关爱为核心,建构了“以教育教学管理为主、以生活管理为辅、以拓展课程为特色”的非全日制寄宿的素质教育管理模式,身体力行倾听孩子成长的声音。同时,学校致力打造乐观、积极、合作、创 新的教师文化,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努力建设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团队,全力追求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持续发展。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中国教育学会团体会员单位、中科院现代小学数学实验基地和示范学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湖南师范大学研究中心的实验学校、全国敏特英语实验示范性学校、湖南省红领巾示范学校、长沙市示范性学校、长沙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长沙市语文、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长沙市文明单位、长沙市校本研训示范单位、长沙市阳光体育示范学校、长沙市“两型”示范学校、长沙市“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和经典诵读”双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二、单位开展“两型”示范创建工作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1、必要性
(1)创建“两型”学校,是建设两型社会、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工作的需要。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创建“两型”社会,提升国民素质是基础,在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中,学校承担着传播文明和培养人才的神圣使命。因此,创建“两型”社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必须走在前列,发挥作用,彰显作为。
另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这是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一项重大改革。作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一员,作为省会城市的一所百年名校,加强“两型”校园文化建设,整体优化育人环境,推行健康低碳生活,培养节能环保意识,构建和谐“两型”校园,进而促进社 会和谐、生态和谐,是我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不懈努力的方向。
(2)创建“两型”学校,是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客观需要。内涵发展,就是要求质量、结构、速度的统一,就是要进一步优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创建“两型”学校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改善、提高、推动和创新是一种催化剂,它有助于加强深师生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人文素养;有助于促进学校管理体系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有助于节约教育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办人民满意教育。创建“两型”学校不仅是社会对学校发挥其功能的外在需求,更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对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提高工作水平和办学效益及可持续发展都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开展“两型”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需求。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教育是其中很重要的内容之一,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礼貌、敬老爱幼,勤俭节约,是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的核心要素,因此,开展“两型”教育也是也是学校切实提升师生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需要。
(4)开展“两型”教育,形成“两型”意识,养成“两型”习惯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小学生正是接受教育、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当今社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要成为人人自觉的习惯,实际还是有距离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如果从小做起,并逐渐养成习惯,这就是教育的功能。我校自开始创建“两型”学校以来,学生的行为正发生变化。例如,在班级调查活动中,创建前,讲节约的人数不到40%,创建活动开始后,这一比例明显上升,达到了85%,然后再到100%。人人讲节约,个个爱卫生,一起来爱绿,众人都文明,这就是“两型”教育的成功所在。又如,生均能耗在创建活动中也明显得以降低,人均水费:2009年,为81.3元,2010年下降为57.2元;人均用电量:2009年,为131.2度,2010年,下降为92.3度。
2、有利条件
(1)“两型”学校的理念和认识已深深植根于全校师生的心中。
我校是长沙市首批“两型”学校,并在表彰大会上做经验介绍,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基础好。学校以班级为单位,辐射家庭、社会,影响深远。
(2)我校有着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他们爱岗敬业、责任意识强,顾全大局、服务意识强,乐于奉献、发展意识强,合作分享、团队意识强,善于学习,开放意识强,最重要的是他们有很强的两型意识。另外,学校的艺术、体育、科技、生活类教师配备齐全。
(3)我们已经初步摸索出了创建“两型”学校的模式。(4)我们已初步形成创建“两型”学校的精细化的管理体系。(5)我们有创建“两型”学校所要具备的地理环境。2006年,学校由河东芙蓉区顺星桥整体搬迁至河西岳麓区含光路八方小区。新的校区占地面积2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300平方米,学校环境优美,做到了春有鲜花、夏有绿荫、秋有花香。校内有多个花坛和高品位的植物园,种植有多种植物,校内无一处裸露的泥土。
教室、办公室干净整洁,有专人定期清洁环境、清扫厕所、为教室等公共场所喷洒消毒液,校园实行垃圾集中存放,并有专人定时清理,各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张贴了环境类、节能类、“两型”社会标语,并设置了“两型”学校宣传橱窗。今年以来还改造了塑胶操场、植物园、垃圾站、水电设施等,确保了我校节能与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3、工作基础
(1)全校师生已达成创建”两型”示范学校的共识,并形成浓烈的创建氛围。
(2)全校师生有较强的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
(3)学校一直注重在课堂中渗透“两型”知识教育,并通过一系列的开放活动对外展示,让家长、社会都来了解我校在“两型”教育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果。
(4)拓展课——我校特色课程的开展,为创建两型学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平台。我们以拓展课程为创建行动载体,重点加强“两型”学校校本课程研究。
(5)2010年,学校被评为首批市级两型示范学校。现已初步探索出一套适合推广的创建“两型”学校的经验和模式,并取得喜人成果。
三、基本思路
1、指导思想、目标和实施步骤(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型社会”建设要求,以构建“两型”校园文化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强化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科学建设和管理校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和内涵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争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建设作出积极努力。
(2)目标:
第一,建构“两型”校园文化,形成操作性强的“两型”校园创建模式,并不断探索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和体系。
第二,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长远目标,帮助学生树立“两型”的意识,培养“两型”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第三,培养具有“两型”理念的专业教师队伍。
第四,通过学生的纽带作用传达“两型”理念,构建健康、和谐的“两型”家庭,发挥家校合力,小手牵大手,带动一家人,辐射全社会。
(3)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创建市级“两型”学校(2009年)
第二阶段:创建市级“两型”示范学校(2010年)第三阶段:创建省级“两型”示范学校(2011年)
2、分阶段的工作计划、创建内容和资金投入 第一阶段:创建市级“两型”学校(2009年)启动创建工作,通过学习和宣传,做到人人知“两型”,了解“两型”的含义及核心内涵,知道“两型”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意义。组织开展“两型”教育活动,以学校主题教育为主,班级配合开展活动,创建市级“两型”学校。投入资金20万元。
第二阶段:创建市级“两型”示范学校(2010年)知“两型”见行动,从“我”到全家到社区,全面实施“两型”教育,畅通学校、班级、家庭三结合的创建渠道,策划并有效实施实现教育功能的各种活动,兼收并蓄构建和谐的“两型”文化,创建市级“两型”示范学校。投入资金25万元。
第三阶段:创建省级“两型”示范学校(2011年)(1)不断探索,巩固提升,继续探索建构校园“两型”文化。
(2)进行成果展示和推广,结对帮扶。
(3)启动相关课题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文化传承研究》。
(4)加强“两型”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有实小特色的大课间活动(广播操、武术操、感恩操、经典诵读)。
(5)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参与实验二小的设计;(6)按照评定标准认真开展自查,查找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薄弱环节,有效抓好整改,加强节能环保设备设施建设。
(7)投入资金40万元,创建省级“两型”示范学校。
3、本的创建内容、计划投入经费数额和工作进度安排 2011创建内容:继续探索建构“两型”校园文化,并进行成果推广,结对帮扶;启动相关课题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 校园文化传承研究》;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参与实验二小的设计。
计划投入经费数额:40万元。工作进度安排: 2011年1月
巩固提升,继续创建,启动省级创建工作 2011年2月至7月
全员研讨,继续探索建构“两型”校园文化 2011年8月至12月
继续探索建构“两型”校园文化,并进行成果推广,结对帮扶;启动相关课题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文化传承研究》;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参与实验二小的设计。
四、主要内容
(一)创建“两型”示范单位的具体举措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建氛围。
召开行政会、教职工大会进行层层动员。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和创建“两型示范学校”的内容及评估标准,提高认识,明确目标,争做创“两型社会”的排头兵,做学生示范的表率,成为学生参加两型建设的合作者、组织者、促进者。
充分发挥升旗仪式、校园网、校园广播、班会、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等的作用,向学生大力宣传“两型”理念,发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学校专用室、走廊、植物园、课室的环境建设与教育氛围的设计。使全校师生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 识,营造建设“两型示范学校”的良好氛围。
小手牵大手,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充分利用学生的纽带作用及家长会、告家长书等途径进行宣传,使全校师生及家长增强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增强建设“两型”学校乃至“两型”社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使“两型”理念深入人心。把“两型”理念贯穿融汇到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讲座、上公开课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形成“时时说环保、事事想节能、处处搞创建”的良好氛围。
2、建立精细化的管理体系。
制定《长沙市实验小学创建省级“两型”示范学校实施方案》,各部门、各年级、各班制定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层层落实。要求既有整体把握,又能注重细节,注重实效。所有活动的开展,先是制定方案,经研究后予以实施,在实施中注重过程的管理与调控,做好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活动完成后做好总结与分析,做到“科学谋划在前,总结提升在后”。
实行党政合力、分层管理、责任到岗、重心下移的管理体制,并确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制,成立创建“两型”示范学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每个成员都有具体分工,有效地指导和开展创建工作。名单如下:
长沙市实验小学创建“两型”示范学校领导小组 组长:刘芳兰 龚拥军 副组长:黄健
组员:周明和 娄钢 傅大庆 林英 蒋承裔 李岳初 长沙市实验小学创建“两型”示范学校工作小组 组长:刘芳兰 龚拥军 副组长:黄健
组员:周明和 娄钢 傅大庆 林英 蒋承裔 李岳初 李澄清 赵妹良 钟实红 陶源远 刘晓敏 刘颖 李礼 侯丽敏 邹璐 肖艺 郭涛 卢峰 易颐 黄美萍 邹馨瑶
3、建立健全制度和评价体系。
建章立制,使学校节约、环保常规化、完善化,加强了师生节约的责任意识,师生从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只笔、一滴水入手,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深入开展资源节约。学校分别建立和完善了《节约用电管理制度》、《节约用水管理制度》、《直饮水管理制度》、《空调使用管理办法》、《用气安全制度》、《能耗统计公告制度》、《能耗自查自纠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有效地规范了师生的节约行为。
建立“两型”学校奖惩机制,强化师生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设立文明劝导员岗位。中高年级轮流值日,每天督察各班教室内外以及环境保护区的整洁卫生、学生个人卫生以及文明行为,每天在校“一日行为规范评比”栏中公示,并每周进行一次流动红旗评比,其结果纳入每学期“文明中队”、“先进集体”的评比中。
学校制定考核评定标准,并实行组长负责制,班级实行班主任负责制。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人,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学校“两型”示范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对先进年级组和先进个人进行综合考评,并把考评结果予以公示。
4、具体实施
“两型”教育进入学校德育管理。发挥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寓环境教育于德育教育之中,把“两型”教育和环保行为纳入学校的德育管理范畴,对不文明的环保行为加以量化扣分,并以此核定学生的德育成绩和班务工作业绩,作为评定“文明学生”、“文明中队”和“先进班级”的依据,以管理促环保,制度管人,做到有章可循,使学校环境教育走上了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两型”教育进入“三会”。通过每周一全校的晨会,结合升旗活动,以“两型”教育为主题,开展国旗下演讲活动;利用 “两型”教育主题班会,采用科普知识讲座、讲两型故事、学生讨论会、学生辩论会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环保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拓宽学生对“两型”知识的了解,培养其对“两型”的意识和态度;同时,利用队会活动,充分发挥少先队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学生积极开展两型教育活动,提高责任感。
“两型”教育进入课堂教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开展“两型”教育、培养学生“两型”素养的主阵地。动员教师积极搜集和编写各相关教材,学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有效载体渗透“两型”教育,要求各科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寻找“环保眼”,抓住每一门学科、不放松每一个环节进行“两型”教育。
“两型”教育进入第二课堂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形式多样地开展“两型”教育活动,通过感恩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英语节等一系列渗透“两型”教育的实践活动,大大激发了广大学生热爱环境的情感。同时,结合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开展“两型”教育活动,如3月份的“我为树木挂铭牌,我是护绿小义工”的爱绿护绿活动、“地球一小时”活动,4月份的“珍惜地球资源,倡导低碳生活”环保社会实践活动,5月份的演讲比赛活动,6月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等,由此构建活动网络,共同创建“两型”示范学校。
“两型”教育进入班级。32个班“班班创建、各具特色”,各班既有学校的“规定动作”,又有“自选动作”,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班级特色的“两型”教育活动,创建各具特色的“两型”示范班级。
“两型”教育进入家庭、社区。发挥家校合力,小手牵大手,通过广大学生向各自家庭倡导“家庭环保文明”,如“节约用水,用淘米水冲厕所、烧花;家里尽量使用节能灯;做饭炒菜不使用煤、柴,改用液化气;洗衣服选用无磷洗衣粉;晚上看电视降低音量,减少噪声污染;家庭装修不使用有害油漆等,构建健康、和谐的“两型”家庭,然后由家庭影响到整个社区环保行为,建立环保文明小区。最终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片社区,辐射整个社会”的创建效果。
5、多途径构建“两型”校园文化。
继续深入挖掘我校的传统文化,并与时俱进,融入现代气息,利用文明城市创建的契机,形成新的“两型”校园文化,丰富学校的内涵发展。
定期开展全校性的座谈会,开展分年级、分学科、分年龄段的“两型”研讨会,以加强交流、增进共识、改进方法。
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将学校简介及其寓意、学校办学宗旨、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学风、素质教育目标等反映学校办学思路和发展方向的内容在文化墙上予以展现,赋予文化墙的“说话”功能,形成独特的“两型”校园文化。
对外交流、开放办学,增进友谊,加深了解,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兼收并蓄构建和谐的“两型”文化。
6、及时公布评比结果,进行成果展示、总结提升。每学期进行“两型”特色班级的创建、评比活动,“文明班级”、“文明学生”、“进步学生”各种之星的评比。每周颁发流动红旗。各班每期对“两型”班级创建资料进行整理汇总,总结提升。
收集有关“两型”学校创建方面的文件、计划、总结、论文、书刊、获奖证书、活动照片、录像等资料,并分类管理,保管完善。通过活动展、作品展、表彰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创建工作中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
7、经费保障
建立专项经费制度。在学校日常经费中安排一定的“两型”示范学校创建经费,保证创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示范推广前景与先进性分析
1、建立了精细化的管理体系和健全的制度、评价体系。
2、形成了有特色的“两型”教育经验和模式。
“两型”教育六进入:“两型”教育进入学校德育管理;“两型”教育进入“三会”;“两型”教育进入课堂教学;“两型”教育进入第二课堂活动;“两型”教育进入班级;“两型”教育进入家庭、社区。
3、编写了适合推广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校本教材。
4、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理念渗透到了学校各项工作中,构建了和谐的校园文化,学校成了师生的精神家园、生活乐园。
5、“两型”教育成果显著,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1)学生“两型”行为习惯养成好,素质全面发展。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礼貌、敬老爱幼,勤俭节约,这些良好的品质,自开展创建活动以来,已逐渐内化成我校学生的行为习惯,带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得到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好评。
校园生均能耗在创建活动中也明显得以降低,人均水费:2009年,为81.3元,2010年下降为57.2元;人均用电量:2009年,为131.2度,2010年,下降为92.3度。
(2)教师、学校获得共同发展,成果丰硕。
开展创建活动以来,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家校关系更加和谐,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学激情得以进一步激发,全心投入教学教研当中,教育科研能力得到加强,学校承担的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全国一等奖,教师赛课、论文获奖均比以往有大幅度提升,两年来,国家级赛课获奖人数达15人次,省级以上获奖人数达31人次,教师论文获省级以上奖励达200多人次,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敏特英语实验示范性学校、湖南省红领巾示范学校、长沙市示范性学校、长沙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长沙市语文、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长沙市文明单位、长沙市校本研训示范单位、长沙市阳光体育示范学校、长沙市“两型”示范学校、长沙市“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和经典诵读”双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2009年,学校评为长沙市“两型”学校,2010年,学校评 为长沙市首批“两型”示范学校,2011年6月29日,刘芳兰校长代表所有“两型”示范学校在全市的总结表彰大会上做了经验介绍。
(3)社会辐射能力得以增强。
开展创建活动以来,学校的社会美誉度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不断有省内外学校要求来校参观学习。2009年,学校成功举办“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一流的课堂,教好每一个孩子”有效教学研讨暨校际交流活动,来自长株潭两型试验区的代表以及民族地区吉首的代表共20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2010年,我校先后接待来自台湾杜邦文教基金会教育参访团、江苏省建湖县小学校长教育考察团、广西海南教育装备考察团、省民族地区挂职锻炼校长考察团、浙江省杭州市校长考察团、云南省教育考察团等到校参观访问。此外,我们还通过教学开放活动、送教下乡、春晖计划等活动来展示学校的和谐、友好氛围。
3、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宣传教育、责任落实等保障措施 学校全力保障创建工作,成立创建省级“两型”示范学校领导小组,由校长负总责,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分管负责人具体抓。
在创建经费投入上予以保障,今年预计投入经费40万元。学校继续加强创建工作宣传和教育。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栏等载体宣传两型示范学校创建工作;课堂教育中有“两型”知识,有“两型”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每年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和节能宣传周组织全校性的主题宣传活动;举办演讲、征文、绘画、科技等多种形式的“两型”主题比赛活动,且积极 参加主管部门举行的相应活动;组织环保小卫士和护绿小义工开展义工活动。
学校进一步健全能源消耗岗位责任制、能耗统计台帐制度、自查自纠制度、评比奖惩制度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管理管护制度。学校实行组长负责制,班级实行班主任负责制。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人,并纳入绩效考核范围。
长沙市实验小学
2011年6月
第三篇:两型宣传
标语:
树环保新风,建绿色校园 保护环境,珍惜能源,从我做起 建设绿色校园,增强环保意识 节约能源,人人有责
积极参与两型社会建设,推行低碳生活 一滴清水,一片绿地,一个地球
两型示范学校
为加快推进我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着力提高广大青少年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意识,根据《湘潭市“两型社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校园建设,普及节能环保知识,形成良好的节能环保氛围,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同学们,你们知道创建“两型示范学校”需要哪些条件吗?
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好,管理科学规范,教学质量高,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有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具体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在课堂中各学科都渗透“两型”知识教育,经常开设“两型”教育专题讲座,开设有关“两型”社会建设的专门课程;每班每学期开展与“两型”相关的主题班会,提高同学们的“两型”意识。
2.实践活动:在学校组织成立“两型”兴趣小组,开展监测、小实验和科技小发明等活动;开展“两型”有关的演讲、征文、绘画比赛活动;师生积极参加“两型社会”建设相关活动,自觉向社会宣传节能环保知识,调查社区、机关等“两型社会”建设问题;在每年植树节、地球日、环境日等环保纪念日组织全校规模的主题宣传活动,把环保教育延伸到校外。
3.环境友好:保持校园环境优雅,干净整洁;学生爱护学校树木、草地、花丛,并设立与环境教育有关的标示牌;校园内各种污染能得到有效控制。
4.资源节约: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炊具;随手关灯,杜绝“长明灯”现象发生;节约用水,随手关紧水龙头;节约用纸,提高双面用纸率,提倡教材循环利用;能对各种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最大限度回收利用。
创建“两型示范学校”倡议书
为了创建“两型示范学校”,响应全球绿色环保的号召,倡议全体同学从我做起,从班级及个人所在家庭做起,将日常生活各个方面都纳入到环保文明的轨道上来,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开展行动:
一、努力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与先进文明理念,学习掌握有关环保知识;充分认识当前国家与地方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提高保护人类共同家园的意识;充分理解发展循环经济与建立循环社会、循环生活这一科学发展观、科学生活观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文明意识,做到身体力行。在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从零星点滴做起,厉行节约。节约用水、用电,节约每一粒粮食,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杜绝各种浪费资源的现象,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简朴生活、合理消费,不盲目攀比。
三、积极参加环保活动。废纸、废塑料、废旧金属等所有可回收利用的物资都应尽量分类回收,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从而节约资源、减少垃圾污染。为此,建议各班设立废旧资源回收箱。
四、爱护公共设施。善待桌椅、教学用具及各种仪器,维护公共场所的绿化,消除各种污染,对环境少一份破坏,多一份关爱,共建绿色家园。
五、社会是个大学堂。希望广大同学既能从自我学起,自我做起,又能将新世纪环保、健康理念向全社会各个方位传递,使之人尽皆知、人尽皆行。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全球一体化的绿色地球村时代,让我们携手同心,不断努力学习,立志做有益于地球环境、有益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世纪新人,以实际行动为全球绿色环保这“同一首歌”去加油添力吧!
湘潭凤凰中学
2011年9月
第四篇:两型宣传活动
两型宣传活动
2014年6月14日上午,我社区为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环保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让居民崇尚绿色低碳生活,提高居民的资源节约意识,以“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为主题,开展为期一天的节能宣传活动。社区工作人员一方面对居民进行宣传,发放环保宣传单,倡导居民减少或避免使用塑料袋、一次性筷子和杯子。宣传单上还列举了一些节约的小窍门,如淘米水洗菜,在用清水清洗,不仅节约水,还可以清除蔬菜上存留的农药。夏天给室外地面洒水降温,尽量不用清水,而充分利用“二手水”。另一方面加大宣传,通过出黑板报,张贴宣传标语,发放节能纪念品和节能灯,从而提高“两型”知识的知晓率。
社区通过此活动,悬挂宣传横幅1条,发放宣传资料50余份,发放节能纪念品50份,发放节能灯10个。通过活动让每一个居民都自觉加入环保行动中,让环保成为居民自家事。
第五篇:两型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一、学校概况
南方第三小学,始建于1963年。她的前身是原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子弟三小,于2006年回归社会。学校占地900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900余平方米,可绿化的地方都实行绿化。学校现有28个教学班,学生1377人,教职工74名。南方三小是一所老牌名校,素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好,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著称。特别是进入新课改以来,学校坚持 “以德治校、和谐发展,科学育人、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围绕“办开放的学校,育开放型人才”的总目标,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学校特色教育。在省、市、区“两型”办、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全体师生在以校长为组长的“两型”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带领下,制定并实施“两型”学校环境发展规划,积极创建“两型”学校,全面落实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教育,大力开展节能减排、美化校园,落实“两型”学校的管理措施,使学校各部门按“两型”学校创建标准,做好各部门的工作。同时,加强各类环保与节能设施建设,提升“两型”校园文化内涵。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区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区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市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省红领巾示范学校”、“全国文明礼仪示范基地”,2008年又被授予市“绿色学校”称号,2010年被授予湖南省“绿色学校”称号,学校组织的《我心中的美好家园》、《走近汽车》、《我爱“枫溪河”》等环境科学实践活动,多次获全国、省、市一、二等奖。
二、学校目前开展“两型”学校创建现状
1、挖掘内涵,将”两型”学校 创建纳入学校发展规划
我们通过创建“两型”学校,规范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提高师生的环境保护和节约意识,传授“两型”学校知识,启迪“两型”学校创建思维,养成“两型”行为习惯,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在明确”两型”学校内涵、目的后,我们根据省市关于“两型”学校创建的评估标准及指导,针对学校实际,果断把创建“两型”学校作为学校规划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制定了“突出重点,讲究实效,循序渐进,全体参与,全面提高”的原则。
2、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创建两型学校有保障 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书记、教导主任、政教主任、班主任、骨干教师、校医、家长代表等人员组成的“两型”学校创建领导机构和组织网络,成立了有专人负责的“两型”学校创建办公室,每个成员都有具体分工,有效地指导和开展创建工作。为了落实“两型”学校创建,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促进了全体师生的“两型”学校创建的规范性。
学校落实全员参与“环境美好型”学校创建工作,把校园环境划分成若干环境保洁区,每一个班级、每一位教师都有包干区,在爱校劳动中人人参与、个个动手,实现了环境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全员参与。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每一位教师都自觉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各种环保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学校要求全员参与“资源节约型”学校创建工作,在校园各重要部位张贴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校园小标语,各办公室、各教室张贴节约用电的口号,要求人走灯灭,对空调的使用,制定了“采凉时,请控制在26℃以上,采暖时温度请控制在20℃以下”的要求,并张贴在空调上,文印室制定了《学校文印管理办法》,要求教师按“两型”学校创建要求,节约用纸、双面印刷。学校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实行无纸化办公。学校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成立“两型”社会活动小组,设立卫生和文明监督岗。中高年级轮流值日,每天督察各班教室内外以及环境保护区的整洁卫生、学生个人卫生以及文明行为,每天在校“一日行为规范评比”栏目中公示,并每周进行一次卫生流动红旗评比,其结果纳入每学期“文明班级”、“文明卫生先进集体”的评比中。
此外,学校创建“两型”学校与合格学校建设相结合,设立“两型”专项基金,加大了对节约型学校和环境教育专项经费的投入,近年投资达七十余万余元,建设了塑胶操场、植物园、垃圾站、配置了分类垃圾桶,改造了水、电开关等,确保了我校节能与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3、注重培训,师生的环保与节能意识不断增强
要对学生进行环保与节能教育,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环保意识。我们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了“两型”社会知识,以及省、市“两型”办的有关文件精神,购买了多种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方面的书籍,订阅了《中国环境报》、《环境教育》等刊物;组织教师在校内开展观摩、研讨会等。这些活动促使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资源节约与环境意识不断提高,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知识不断丰富,责任感、紧迫感不断增强。
4、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两型”教育,构建“两型”校园文化 节约资源与环境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我们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手段,进行“两型”教育,做到了“五个结合”:
1)“两型”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发挥课堂“两型”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注重在学科教学中结合各学科的特点,不断渗透资源节约与环境教育的内容和知识。学校要求各学科结合学校提出的“两型”教育要求,对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组合,制订了各年级、各学科环境教育渗透教学的目标。例如:在科学课《能源》一内容中结合当前形势渗透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结合语文《红领巾》中渗透保护动植物的内容。另外,我们自主开发了《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围绕“科学与环境”进行教学,内容涉及“饮食与生活”、“ 污染与环境 ”、“交通与环境”、“我身边的环境调查”等,主要分三大块进行实施: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综合主题活动。
2)“两型”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两型”学校建设的实效性
我校将环保与节约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了“我爱枫溪河”、“节水从我做起”、“室内装修与污染调查”、“我心中的美好家园”等为主题的大型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设计活动方案,撰写调查报告,设计宣传漫画和宣传标语等,从校内到校外,深入工厂、社区进行参观访问、调查问卷、宣传义演等,孩子们的活动得到社区、企业的重视和好评。“我爱枫溪河”、“节水从我做起”、“室内装修与污染调查”、“我心中的美好家园”大型综合实践活动均获得了市、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其中“我爱枫溪河”主题活动获省三等奖,并参加国家级评奖,“我心中的美好家园”获省一等奖、国家二等奖。
3)“两型”教育与少先队德育活动相结合——让“两型”工作蕴涵在活动之中
◆与环境、节能类重大节日教育相结合 ① 组织各种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板报、广播等宣传环保知识,孩子们还走向社区进行“两型”社会宣传实践活动。
②利用环境类各种重大节日,组织学习环保与节能知识,开展系列活动,如节能环保手抄报、金点子、绘画、童谣、书签、班级节约公约的征集。
③发动学生利用废品搞小发明、小制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节能环保意识,例如:用废旧衣物、布料制作“环保购物袋”,即实用又美观。分类收集垃圾,送到废品收购站出售,既能把所得的钱用于班级文化建设,又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资源节约意识,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④开展了“我为学校添份绿”、“爱绿护绿”、“我节能、我光荣”等活动。要求“班级认养一棵树,学生种养一盆花,家庭护好一片绿”。大队部给每位少先队员发放花种,让孩子们自主种植,并进行展览和评比,评出“小小园艺家”、“爱绿护绿小能手”、“节能小标兵”等。
⑤开展了“创建两型学校,拥有绿色文明”中队主题队会。各中队的少先队员们自主收集资料、排练节目,召开中队主题队会,赢得老师与同学们的阵阵掌声,4.3中队的同学通过扮演青蛙、鱼等动物,唤起孩子们对自然界各种动物的关爱。
◆成立环保兴趣小组和节能兴趣小组 成立环保小组,负责日常的校园环境卫生检查和督导,开展相关的环保活动,并带动全校学生净化、绿化、美化校园。成立节能兴趣小组,负责校园节能的检查与监督。
◆“两型”教育与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
我们以优化校园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围绕“课间”、“值日”、“室内外环境”、“个人卫生”等几大块,号召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5、“两型”教育与家庭、社区、企业教育相结合
1)走出去:让孩子们在实现自我教育的同时,宣传带动周围的人。孩子们走出学校深入社区进行环保与节能调查。例如,四年级进行了家庭环保情况大调查,五年级进行了社区节能环保情况大调查,六年级进行了一次性筷子、塑料袋使用情况大调查。2)请进来:挖掘与利用校外教育资源。请相关家长代表、社区领导、企业工作人员为孩子们介绍环保与节能知识。如:技安环保科的科长就关于工业废水、电子废水等内容为孩子们做了精彩的讲座,孩子们受益匪浅,还给南方公司领导写了信,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重视。
3)多宣传:为了达到“小手牵大手 环保更长久”的目的,我们组成了创绿“小喇叭”宣传队,走进社区、家庭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
平时我们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在社区中开展环保调查、宣传环保与节能的意义,倡导“绿色消费”。通过学生带动家庭,通过家庭带动社区,通过社区又带动了公民更广泛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把环境教育推向更高的层次。
三、学校环境建设情况
1、学校绿化面积达900平方米,做到了春有鲜花、夏有绿荫、秋有花香。校内有多个花坛和高品位的植物园,种植有多种植物,校内无一处裸露的泥土。特别是开辟了学生种植专区,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都大有好处。
2、注重加强日常美化绿化工作。教室、办公室干净整洁,有专人定期清洁环境、清扫厕所、为教室等公共场所喷洒消毒液,班级实行垃圾分类回收,校园实行垃圾集中存放,并有专人定时清理,各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3、学校进行水电设施的改造与更新。办公室、教室、过道的灯光设备全部改装为节能灯和日光灯,厕所、洗手池的水龙头全部改造为即用即开式水龙头。
4、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张贴了环境类、节能类、“两型”社会标语,并设置了“两型”学校宣传橱窗。
四、主要成果:
1、学生层面:
组织学生开展环保与节能实践活动,《枫溪河水质状况调查》荣获区、市一等奖,省三等奖,《节水从我做起》、《家庭装修与环境污染调查》等实践活动荣获区、市一等奖。《我心中的美好家园》、《走近汽车》实践活动荣获省一等奖、国家二等奖。**班学生张妍珺、6.2班何文芊以“美丽的山城,我的家”、“节能环保从我做起”主题演讲荣获区、市演讲比赛一等奖……
2、教师层面:
教师撰写环境与节能教育的论文,多篇文章在省市获奖,政教主任欧小飞在区“绿色行动”主题演讲中荣获一等奖。许多老师相关论文在省市区获得奖励。
3、学校层面:
学校获得了 “全国文明礼仪示范基地”、“湖南省三星级红领巾示范学校”、“株洲市绿色学校”、“湖南省绿色学校”荣誉称号。
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对师生的“两型”教育和学校环境建设管理方面需要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深入、细致地工作。
2.在“两型”学校理论研究上有待进一步加强。
3.对学校“两型”创建的宣传报道方面还存在差距,有待进一步努力。
改进存在问题和不足的措施:
1、加强学习宣传教育,牢固树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美好型”理念。
2、加强组织管理,持续深入开展创建“两型”学校活动。包括学生主题教育的策划、组织、实施,教师层面的研究、指导、提炼等。
“两型”学校建设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决心进一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动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把创建“两型”学校的工作推向更高层次,让“建设两型学校,培育创新人才”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南方三小成为一所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两型”学校,为开创全人类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