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观与文化传承1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文化传承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已不再是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那么当代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应如何处理理想和责任的矛盾呢?诚然,理想对于人来说,是其基于现实生活中一生孜孜以求的美好事情或事物。而责任是现实社会中赋以大学生不可推脱的使命。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发展和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我们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的政治生活日趋活跃,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得到了较好维护。所以,我国今天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至于整个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那就正如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精辟指出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的。对我国来说,历史上大的发展机遇不多。近代以来中国落后了,闭关锁国、列强侵略使中国丧失了发展机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的某些重大失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又使我们丧失了一次大的发展机遇。机遇难得,稍纵即逝,有了就要牢牢抓住。改革开放28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这是一个奇迹。今后,中国还有没有这样的机遇期,还能有多长时间?这都是当代大学生能否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文化是薪火相传的。
任何一个民族乃至国家要是把自己的文化给掉了,那么它注定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的!闻名于世的玛雅文明现今已是个谜,留给世人的是遐想。而我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从不断!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在丹麦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峰会所追求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天人合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精华,例如:“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尊师重教”的教育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社会伦理思想,当代大学生在国际交往中要树立讲信用、重承诺、言必信、行必果的良好形象。注意公众场合的言谈举止,当好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中国形象的展示者。
历史使命决定了当代大学生要传承文化,传承文化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历史使命,文化传承不是一个抽象的,而是我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牢记历史使命和传承文化创新,把握机遇,造我中华盛世。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观与文化传承(本站推荐)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文化传承
内容摘要:当代大学生,作为四有新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应牢记历史,立足现在,秉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担使命,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国家,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夙愿!
关键词:大学生
理想
责任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已不再是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那么当代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应如何处理理想和责任的矛盾呢?诚然,理想对于人来说,是其基于现实生活中一生孜孜以求的美好事情或事物。而责任是现实社会中赋以大学生不可推脱的使命。
当代大学生的理想是建立于服务人民的责任基础之上。
徐本禹,现为华中农业大学校团委为副书记,中共十七大代表,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华农大石希望小学名誉校长,2008年1月10日荣获“中国第18届十大杰出青年”。2003年,徐本禹以372分的高分考取了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然而,2003年4月16日,徐本禹却作出了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决定:放弃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去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大石村支教。
徐本禹的事迹不仅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坚定、价值取向正确、积极进取、奋发成才、勇于战胜困难、乐于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在徐本禹身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勤奋学习、勇于实践的精神风貌。在徐本禹身上显示了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关爱民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徐本禹始终坚持把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理想志向同实实在在的奉献活动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追求崇高的生活意义,把自己融入人民群众和现实生活之中,既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才华和激情,徐本禹的事迹可感、可知、可学,激励当代大学生自强不息,勤奋学习,勇于实践,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关键词:历史使命
文化传承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发展和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我们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的政治生活日趋活跃,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得到了较好维护。所以,我国今天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至于整个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那就正如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精辟指出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的。对我国来说,历史上大的发展机遇不多。近代以来中国落后了,闭关锁国、列强侵略使中国丧失了发展机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的某些重大失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又使我们丧失了一次大的发展机遇。机遇难得,稍纵即逝,有了就要牢牢抓住。改革开放28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这是一个奇迹。今后,中国还有没有这样的机遇期,还能有多长时间?这都是当代大学生能否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文化是薪火相传的。
任何一个民族乃至国家要是把自己的文化给掉了,那么它注定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的!闻名于世的玛雅文明现今已是个谜,留给世人的是遐想。而我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从不断!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在丹麦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峰会所追求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天人合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精华,例如:“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尊师重教”的教育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社会伦理思想,当代大学生在国际交往中要树立讲信用、重承诺、言必信、行必果的良好形象。注意公众场合的言谈举止,当好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中国形象的展示者。
历史使命决定了当代大学生要传承文化,传承文化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历史使命,文化传承不是一个抽象的,而是我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牢记历史使命和传承文化创新,把握机遇,造我中华盛世。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如何传承辛亥革命精神
当代大学生如何传承辛亥革命精神
摘要:辛亥革命时期的仁人志士们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进行了艰辛探索和不屈斗争,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伟大业绩,也铸就了弥足珍贵的辛亥革命精神。辛亥革命精神主要体现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共同奋斗的团结精神和民主主义精神。在此后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辛亥革命精神成为唤醒民族意识、增进民族团结、激励中华儿女为国家为民族团结奋斗的重要精神力量。我们当代大学生应继承和弘扬辛亥革命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继续艰苦努力、共同奋斗,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曾几何时,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多少志士仁人奔走呼号,洒尽热血。曾几何时,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多少革命先烈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从1911年到2011年,100年,一个世纪的奋斗,我们的祖国每一年都向着强盛、富强迈进!我们纪念辛亥革命,最重要的就是挖掘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因为辛亥革命最宝贵的就是辛亥革命精神。辛亥革命给我们中国、亚洲乃至世界带来的是一笔很宝贵的遗产。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努力传承辛亥革命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是对辛亥革命100周年最好的纪念。
谈到辛亥革命,浮现在人们眼前的,更多是刑场上慷慨就义的烈士、战场上奋不顾身的战士和后方运筹帷幄的统帅。但是,纵观中国千年的历史,每一次历史巨变中,总少不了这样一群人,他们总是默默无闻,但若缺了他们,历史的进程就会严重停滞,他们就是中国特有的文人群体。古往今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历史进程中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推动者的角色。辛亥革命也不例外。著名作家裴高才老师在其著作《首义精魂》中就写到知识分子对辛亥革命的意义。一批自农村走出的知识分子,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以“亡清必楚”的英雄气概,经过历时数年成建制地运动军队革命,终于成功地发动了中心城市的“十月革命”――武昌起义,迈出了中国乃至亚洲走向共和的第一步。而且他在高校国际读书节的演讲中,以《从黎黄陂手不释卷说开去》为题,以黎元洪为例,详细叙介了读书人在辛亥革命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裴高才老师在演讲中,详细解析了辛亥志士们的“为知”与“为己”的读书境界,尤其是黎元洪大胆起用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所起的作用可谓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所以,黎元洪的文人气质,从幼年时期手不释卷,到成年之后的惜才用才,都构成了辛亥革命能够胜利的历史必然性。黎元洪只是当时万千中国知识分子中的一个,试想,如果没有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大胆维新,就不会有辛亥革命产生的思想前提;如果没有黎元洪、孙中山等人的组织和统领,就不会有辛亥革命成功的基础;如果没有鲁迅、陈独秀等人的发动,辛亥革命的影响就不会被充分扩大„„这些足以说明,辛亥革命的胜利,与中国的知识分子的努力是密切相关的。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给水深火热的中国燃起了新的希望;它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先进力量的进步,为新思想与新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它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不论之后何人再复辟帝制,人们都会拿起武器去战斗,去维护自己的利益,去捍卫自己的尊严。辛亥革命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作出了积极贡献,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没有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也就谈不上革命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给水深火热的中国燃起了新的希望;它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先进力量的进步,为新思想与新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它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不论之后何人再复辟帝制,人们都会拿起武器去战斗,去维护自己的利益,去捍卫自己的尊严。
辛亥志士们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置生死安危于不顾,置功名利禄于度外,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他们气壮山河、感动天地的英雄事迹,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内容,是今天仍然值得珍视的精神遗产。我们可以将这些精神遗产总结为四个方面。即: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顽强奋斗的爱国情怀,“以浩气赴事功,置死生于度外”的献身精神,关心民生疾苦、立志为百姓谋福祉的高尚品德,顺应时代潮流、放眼世界的博大胸怀。100年前,这些思想成为推动人们投身革命的巨大精神力量。直至今天,革命先辈留下的精神遗产仍然没有失去思想光辉,仍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细观当今的中国,依然要面对各种挑战,美国的霸权,日本的骄横,越南的挑衅时刻威胁着中国的和平与发展。虽然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但片面追求GDP的发展思路让我们首先为了招商引资牺牲了生态环境,压低了劳动力成本,凭此来创造了财富,然后靠拉动房地产提高了国民生产总值。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百年前的清王朝,当时清朝的GDP是西方国家的几十倍,但却是完全靠出口茶叶、丝绸等农副产品创造出来的,近代工业几乎一片空白,所以在19世纪中期,当它遇到侵略者的铁舰利炮时在转瞬间灰飞烟灭。历史的进程惊人的相似,惨痛的历史是否会再次重演,我们心中不得不敲响警钟。
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历史不容假设,所以我很难想像,如果100年前,没有这样一部分人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执着的追寻新的希望,那么如今的中国该是怎样的一种场面?不过,既然历史没有留给我们血雨腥风的生活,没有留给我们戎马疆场的机会,那么我们就该以新的方式开拓进取,去寻找利国利民的新道路。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这些生活在安乐世界里的当代大学生,怎该忘记这段历史?
如今的我们要做的已不是追寻梦境中童话般的天真,而是在现实世界里脚踏实地的去践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辛亥革命留给了我们宝贵的无限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资源。面对未来,我们任重道远。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有责任深入回顾、学习这段历史,继续发扬中华儿女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发扬中华民族一切革命先驱们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不断开拓创新,也许工作中存在许许多多的挫折,但是我们势必要将孙中山先生“博爱”的思想发扬光大,即使道路崎岖、布满荆棘,我们也该微笑着握紧拳头,因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第四篇:当代青年大学生如何传承延安精神
当代青年大学生如何传承延安精神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各种社会思潮沉渣泛起,无时不在侵蚀着大学生的身心,不同程度地造成大学生精神及思想道德的滑坡。延安精神作为传承了中华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稳定性和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培养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如何遏制这种消极现象的蔓延,用延安精神引导我们当代青年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紧迫任务和时代性课题。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延安精神传承就业
在延安革命时期,我党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鼓舞共产党人不断进取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概括起来,概括来说,就是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团 结统一,遵守纪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思想作风和创业精神。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无价之宝。延安精神继承、发扬和创新了中华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稳定性和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培养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延安精神作为一种表征中华民族崭新生命的外在风采和内在灵魂的先进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
1968年5月3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发表“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中最早提出延安精神的概念,“延安精神”是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在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的过程中,延安精神被不断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思想理论基础。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通过延安整风,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在党的“七大”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被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在现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仍然是我们要坚持的思想路线。
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七大”通过的党章中也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为人民群众服务”是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之一。在现阶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仍是要时刻关心群众生活,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扎扎实实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
第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标志。独立自主,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活的灵魂之一。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信、自立、自强、自尊的主体精神。艰苦奋斗,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是一种崇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着眼于开拓进取的有理性的自觉原则。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需要大力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延安精神,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和实际,实践延安精神,把它贯穿在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使我们青年一代能在当今经济社会的大潮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努力使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四有”新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以至共产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当代青年培养科学精神的根本
实事求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是一种科学的精神。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中不朽的旋律,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在迈入2l世纪的今天,中国人民又发出了科学精神的强烈呼唤。科学精神是在难能可贵的科学创造中凝聚成的思想情感,也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具体表现为坚定不移的求真精神、尊重事实的务实精神、独立思考的理性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它们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教育,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敢于探索、勇于
创新、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求我们一方面根据时代、环境的新形势、新情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有效的手段、载体开展延安精神的宣传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求我们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国际的实情,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会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敢于探索、勇于创新,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第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当代青年大学生造就职业理想的关键
当前,“就业难、难就业”,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然而,相当多的青年大学生在择业上,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艰苦创业的献身精神,在毕业分配时,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一味追求安逸舒适,择业集中在“热门”行业或大中城市,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条件艰苦的偏远地区工作,眼睛只盯着“金领白领”岗位,对平凡岗位不屑一顾,许多专业性本来就对口的工作却嫌苦嫌累嫌工资低,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缺乏实践勇气与团队精神。这种眼高手低的职业态度,使本来形势严峻,压力巨大的就业环境雪上加霜,所以加强青年的职业教育以及道德修养,对于每一个青年说来都是摆在他们面前首要的挑战,由此,当代青年必须传承延安精神,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人民服务的职业境界,无疑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因为人生的重要时光将在职业活动中度过,当代青年应当充分认识祖国和人民赋予自己的伟大使命,把造福于人类、造福于社会作为自己崇高的职业理想,到艰苦的地方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恰当地选择能有所作为,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理想职业,才能大有作为,大展宏图,从而得到社会尊重和人民赞誉的职业。
第三、传承延安精神是当代青年大学生艰苦奋斗塑造创新品质的最佳手段
被称为80 后、90后的当代青年,其成长环境相对优越,不少人缺少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意识。过度的消费观念,享乐主义,虚荣心、攀比心滋长着当代青年好逸恶劳的不良风气。导致这一消极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延安时期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以及主人翁意识,尤其是缺乏敬业精神和创业精神。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趋势的加强,以及世界范围内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在青年大学生中开展创业精神教育己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股潮流,一种职业素质培养。如何解决青年大学生就业难题,自主创业是方法之一。通过创业精神的培育,帮助大学毕业生认识到社会上有许多创业机会和有利条件,激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不仅会减轻政和社会压力,还可能创造很多的就业机会,创造更多财富,节省更多资源。才能将创业教育落到实处。当代青年应当传承延安精神,破一业而终的旧观念,立准备从事多种职业的新观念;破安于现状的旧观念,立开拓进取的新观念。通过创业意识教育和延安精神培育,清楚地认识到自主创业同样可以塑造辉煌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认识到自主创业是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总之,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的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重思延安精神,把延安精神同人才竞争力、经济实力、技术实力一起纳入综合国力的客观范畴,意义十分重大。将继承与弘扬延安精神贯穿于我们当代青年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是“人对世界掌握方式”的一种提升,它将利于我们呢在社会转型时期多元文化并存的大背景下,培养自觉担当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从而增强我国未来人才在世界舞台上的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1)《延安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鲁宽民,《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月
(2)《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刘轶,唐超,徐欣国.,超新数据库
(3)《毛泽东文集 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严蓉,《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4月刊
(5)《延安精神与美国精神比较研究》,张纯厚,2010,3
第五篇:当代青年大学生如何传承延安精神
当代青年大学生如何传承延安精神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各种社会思潮沉渣泛起,无时不在侵蚀着大学生的身心,不同程度地造成大学生精神及思想道德的滑坡。延安精神作为传承了中华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稳定性和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培养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如何遏制这种消极现象的蔓延,用延安精神引导我们当代青年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紧迫任务和时代性课题。
[关键词] 青年大学生
思想道德
延安精神
传承
就业
在延安革命时期,我党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鼓舞共产党人不断进取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概括起来,概括来说,就是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团 结统一,遵守纪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思想作风和创业精神。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无价之宝。延安精神继承、发扬和创新了中华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稳定性和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培养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延安精神作为一种表征中华民族崭新生命的外在风采和内在灵魂的先进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
1968年5月3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发表“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中最早提出延安精神的概念,“延安精神”是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在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的过程中,延安精神被不断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思想理论基础。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通过延安整风,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在党的“七大”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被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在现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仍然是我们要坚持的思想路线。
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七大”通过的党章中也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为人民群众服务”是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之一。在现阶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仍是要时刻关心群众生活,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扎扎实实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
第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标志。独立自主,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活的灵魂之一。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信、自立、自强、自尊的主体精神。艰苦奋斗,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是一种崇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着眼于开拓进取的有理性的自觉原则。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需要大力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延安精神,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和实际,实践延安精神,把它贯穿在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使我们青年一代能在当今经济社会的大潮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努力使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四有”新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以至共产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当代青年培养科学精神的根本
实事求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是一种科学的精神。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中不朽的旋律,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在迈入2l世纪的今天,中国人民又发出了科学精神的强烈呼唤。科学精神是在难能可贵的科学创造中凝聚成的思想情感,也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具体表现为坚定不移的求真精神、尊重事实的务实精神、独立思考的理性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它们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教育,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求我们一方面根据时代、环境的新形势、新情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有效的手段、载体开展延安精神的宣传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求我们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国际的实情,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会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敢于探索、勇于创新,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第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当代青年大学生造就职业理想的关键
当前,“就业难、难就业”,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然而,相当多的青年大学生在择业上,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艰苦创业的献身精神,在毕业分配时,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一味追求安逸舒适,择业集中在“热门”行业或大中城市,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条件艰苦的偏远地区工作,眼睛只盯着“金领白领”岗位,对平凡岗位不屑一顾,许多专业性本来就对口的工作却嫌苦嫌累嫌工资低,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缺乏实践勇气与团队精神。这种眼高手低的职业态度,使本来形势严峻,压力巨大的就业环境雪上加霜,所以加强青年的职业教育以及道德修养,对于每一个青年说来都是摆在他们面前首要的挑战,由此,当代青年必须传承延安精神,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人民服务的职业境界,无疑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因为人生的重要时光将在职业活动中度过,当代青年应当充分认识祖国和人民赋予自己的伟大使命,把造福于人类、造福于社会作为自己崇高的职业理想,到艰苦的地方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恰当地选择能有所作为,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理想职业,才能大有作为,大展宏图,从而得到社会尊重和人民赞誉的职业。
第三、传承延安精神是当代青年大学生艰苦奋斗塑造创新品质的最佳手段
被称为80 后、90后的当代青年,其成长环境相对优越,不少人缺少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意识。过度的消费观念,享乐主义,虚荣心、攀比心滋长着当代青年好逸恶劳的不良风气。导致这一消极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延安时期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以及主人翁意识,尤其是缺乏敬业精神和创业精神。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趋势的加强,以及世界范围内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在青年大学生中开展创业精神教育己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股潮流,一种职业素质培养。如何解决青年大学生就业难题,自主创业是方法之一。通过创业精神的培育,帮助大学毕业生认识到社会上有许多创业机会和有利条件,激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不仅会减轻政和社会压力,还可能创造很多的就业机会,创造更多财富,节省更多资源。才能将创业教育落到实处。当代青年应当传承延安精神,破一业而终的旧观念,立准备从事多种职业的新观念;破安于现状的旧观念,立开拓进取的新观念。通过创业意识教育和延安精神培育,清楚地认识到自主创业同样可以塑造辉煌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认识到自主创业是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总之,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的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重思延安精神,把延安精神同人才竞争力、经济实力、技术实力一起纳入综合国力的客观范畴,意义十分重大。将继承与弘扬延安精神贯穿于我们当代青年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是“人对世界掌握方式”的一种提升,它将利于我们呢在社会转型时期多元文化并存的大背景下,培养自觉担当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从而增强我国未来人才在世界舞台上的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1)《延安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鲁宽民,《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月
(2)《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刘轶,唐超,徐欣国.,超新数据库
(3)《毛泽东文集 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严蓉,《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4月刊
(5)《延安精神与美国精神比较研究》,张纯厚,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