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教师文化建设 成就教师职业幸福
加强教师文化建设 成就教师职业幸福
和平县优胜中学 黄威武
今年初,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连续撰文阐述建设幸福广东,指出幸福是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感受,其内涵是很丰富的,既涵盖物质生活,也涵盖文化生活,以及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周易》对“文化”的经典解释,说明文化的本质功能在人文化成。那么,学校应该是最有文化品位的地方,而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有了灵魂,方有幸福感可言。让教师拥有职业生活的幸福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然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了,教师却感觉不到幸福?当前教师们普遍认为工作压力大、焦虑、疲惫、报酬偏低,不少教师患有职业倦怠感。虽然原因多种多样,但我们应当反思教师的幸福感为何减少了,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激发和成就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呢?
一、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成就教师职业幸福
1.以教师为本,激发教师潜在的动力,为教师播下幸福的种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才能创造和谐的校园。学校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是教师生命活动得以展开的地方。每个教师都希望追求美好的人生和事业,都希望自己过得有价值、有意义。学校的任务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每位老师进行科学的人生规划,激励教师努力奋斗,展示自我,超越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实现人生的价值。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以教师的发展为前提,以学生的成长为根本,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实现教师、学生、学校三者的和谐发展。关注教师的校园生活质量,关注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是“以人为本”精神的最重要的体现。我们学校的五年发展规划中把“教师文化建设”列为工作之首,平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文化活动,如教师书画作品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表彰、教师参与元旦晚会等各种文娱活动、组建教师业余舞蹈队篮球队、教师自娱自乐的卡拉OK活动等等,让教师积极参与,在参与中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让学校成为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在活动中,无处不体现以情暖人、以诚待人的人文关怀。我们在活动过程中享受快乐,体验属于自己的幸福感。当教师拥有幸福感时,其事业心更强,工作更积极。
2.建设和谐融洽的教师人际关系,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面对和处理好三种与职业息息相关的人际关系,即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与家长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幸福教师的重要内容。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与学校和谐的人文环境分不开。我校在制定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和选派教师培训上,力求全局考虑兼顾公平,并且建立了畅通的投诉与建议渠道,让教师有话可说,有建议可提,避免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和消极的人际关系氛围。在课程安排上,体恤年老体弱的教师及长期带病工作的教师。
作为教师,接触最多的就是学生。教师应当去掉“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学生,弯下腰来平视学生,用平等的语气,本着真心了解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挖掘和张扬学生积极因素,学生的心才会接受你,教师就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收获到别样的幸福。学校充分利用家长会、邀请教育专家等多种途径,教育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从而产生良好的家庭教育效果。我校教师通过电话、校讯通、上门家访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使家长相信老师,相信学校。教师在学生接纳、家长信任的和谐氛围下,提升了幸福感。
3.树立健康理念,让教师珍视身心健康,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
身体健康是干好工作的保证,是实现理想目标的基础,是增强教师幸福感的关键。因此,作为教师要拥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学会智慧地生活。教师应树立良好的生命意识,学会关心自己,保持健康的体魄。学校积极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体育锻炼,有打篮球的、跑步的、跳绳的、舞蹈的。同时教师的幸福取决于教师的人生态度,让教师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就是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思想就是自己的处境,自己的心态决定了自己的行为,决定了自己看问题的方式,进而决定了自己的主观幸福。
二、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成就教师职业幸福
1.博览群书,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给教师职业幸福带来知识的充实、情操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国家的阅读兴趣是要靠教师来带动的。然而,阅读正远离校园,今天,教师拒绝阅读已经是一种社会现象。教师必须读书,必须广泛地阅读,才能支撑起一个教师所必需的知识,以满足教育的需要。创建学习型“书香校园”,是营造一种师生共同读书、共同学习的文化氛围,是学校成长、发展、自我完善的源泉和动力,当今学校之间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质量的竞争,深究却是人才的竞争,而本质上则是文化的竞争。学习文化是支撑学校教师成长的核心力量。正如肖川教授所说:“教师的成长、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快乐,都可以从阅读中得到。教师应该有一个书香人生,校园应该书香四溢。一个善于读书、热爱读书的教师,必将影响他的学生也读书、爱书;一个书香飘荡的校园,肯定是一个充满人性关怀的校园。创建‘书香校园’,请从阅读开始;拯救阅读,请从拯救教师阅读开始。”读书是教师心灵力量的来源,追求教育幸福,就要坚持深层次、高品位的阅读。
我校积极组织教师读书活动,教师们主动订阅有关业务刊物,不定期举行教师读书交流会,分享学习体会,畅谈读书心得等。同时发动全校师生捐赠图书,丰富班级图书角,让学生跃入书籍的海洋。近几年,学校加强了对文化建设的力度,学校人文气息正在形成。校训(自强不息)解读成为开学第一课学生必学内容,尝试开展《弟子规》等国学教育来规范师生的基本礼仪,并逐渐融入优中校园文化之中。
2.务实开展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是教师获取职业幸福的必然选择和不竭动力。
多年来,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一是抓好课改通识培训,让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新课改基本理念、目标要求等;二是抓好市、县组织的学科培训,让教师了解具体学科的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三是抓好信息技术培训,要求四十五周岁以下教师必须逐渐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课件制作等,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逐渐实现无纸化办公;四是抓好教育思想的引领和业务能力提高培训。组织教师观看教育名家讲座录像,如魏书生《教育与人生》讲座录像,百家讲坛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录像,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由深圳好人好事组织举办的“幸福人生讲座”、“父母效能训练”等培训活动。通过培训学习,教师师德得到升华,专业水平得到提高,幸福指数也随之提高。
3.引导教师从事教育研究,在研究中体验教师职业幸福。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想让教师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得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吧”。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具体的、活生生的、充满个性差异的生命个体,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具有其复杂性,作为教师只有从事研究和分析事实,从而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才能感受教育工作的真正意义,享受教育的快乐和幸福。我校一直提倡教师撰写工作经验、教育教学论文,让教师享受展示教育经验成果的快乐。
总之,职业幸福感是一种状态,一种主观感受。同样的环境和同样的待遇,在此人眼中会倍感幸福,充满感恩,在彼人眼中或许会深感痛苦,充满沮丧。不同的幸福感和幸福观取决于不同人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和心境心态。教师文化建设是成就教师职业幸福的关键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不断探索培育教师职业幸福的新途径,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让学校成为教师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成为教师职业人生的精神家园,才能使教师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人生。
第二篇: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
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
时间:2011年10月28日 09时32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根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摘引)
重大意义
时间:2011年10月28日 09时34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决定》用“四个更加”、“四个越来越”、“三个关系”集中阐述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根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摘引)
四个“更加”
时间:2011年11月01日 13时05分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根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摘引)
四个“越来越”
时间:2011年11月01日 13时06分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根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摘引)
三个“关系”
时间:2011年11月01日 13时08分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根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摘引)
八大突出问题
时间:2011年10月28日 09时34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抓紧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根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摘引)
三个“准确把握”
时间:2011年10月28日 09时50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
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根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摘引)
四个“以”
时间:2011年10月27日 19时48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决定》以四个“以”论述了我们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根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摘引)
长期目标
时间:2011年10月27日 20时45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阶段性目标
时间:2011年10月28日 10时34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到二〇二〇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全党全国要为实现这些目标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五个“坚持”
时间:2011年10月27日 20时48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决定》在总结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针,就是“五个坚持”: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性质)
(三)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
(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
(五)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
六项重大举措
时间:2011年10月27日 20时52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决定》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围绕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从6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提出重大举措。
第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第二,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第三,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第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六,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时间:2011年10月28日 13时34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必须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
《决定》从4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
(一)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深入研究意识形态和宣传文化工作新情况新特点,及时研究文化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
(二)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好配强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把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理论水平高、熟悉文化工作、善于驾驭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局面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把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确保文化阵地导向正确。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文化工作,加强文化理论学习和文化问题研究,提高文化素养,努力成为领导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
(三)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文化建设强大合力。
(四)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为广大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推广大众文化优秀成果,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根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摘引)
第三篇:浅谈教师职业幸福
浅谈教师职业幸福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我简单的理解为,一名教师能得到学生的尊重、认可、热爱和怀念,自身的价值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就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其实人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况且,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育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正如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学得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道理,不仅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还促进学生在各方面得到成长,教师的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而这种幸福感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得了的,也只有教师才能专门享受得到的,这一点是让其他行业人员羡慕不已的。当我们教师的劳动被他人、社会认可时,必然会无比的快乐,会被幸福紧紧“包裹”。
因此,如果你想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就应该在每一天的工作中,尽量奉献你的爱,让你的爱悄悄地润泽孩子的心田;尽量奉献你的微笑,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爱,鼓起孩子向上的勇气。因为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情爱是专
一、自私的爱。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的主动的爱。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助推力,是后进生转变的催化剂;这种爱是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当我们用“真爱”、“宽容”、“尊重”、“信任”赢得了学生的爱戴,我们就成了学生真正的朋友,望着快乐的学生,我们的心中就洋溢着幸福。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赠人以玫瑰则手留余香,教师这个职业是时时给予爱、收获爱的职业。将爱的种子无私地播撒于学生的心田,收获的必定是几倍于此的爱的果实。当看到已毕业的学生结伴回到母校来看望曾经的老师时,当收到学生的节日贺卡时,当接到学生打来祝福的电话时,当在大街上有一个似曾相识又不太认识了的大孩子在叫你的时候„„那一刻的幸福感又怎能用笔墨来形容。
做幸福的教师,是目标;幸福地做教师,是践行;尝到教师的幸福,便是成功。追寻教育人生的幸福,便是寻求教师生命的意义。其实幸福并没有什么特定的标准,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自我体验和感受。曾经看过一个寓言:小猪问妈妈:“妈妈,幸福在哪里啊?”妈妈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于是,小猪试着咬自己的尾巴。过了几天,小猪又问:“妈妈,为什么我抓不住幸福呢?” 妈妈笑着说:“孩子,只要你往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着你的„„”让我们一起做那只追求幸福的小猪吧!因为,只有那些一直往前走的教师才能跟上教育幸福的脚步;只有那些勇于付出的教师才能抓住教育幸福的尾巴。学生用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陪伴你,这本身就是非常的幸福了。
第四篇:教师职业幸福感想
幸福的职业有感
鹿泉市幼儿园梁俊艳
我们的职业——教师其实是平凡的,普通的,就如一颗小小的铺路石,它也只是社会中的沧海一栗。教师不是伟人,不能像伟人一样成为偶像,受人敬仰;教师不是英雄,不能像英雄一样树碑立传,流芳千古;教师不是明星,不能像明星一样光芒四射,妇孺皆知……相比之下,我们教师所做的一切,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那么琐碎!大多数的老师,都只是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耗尽了自身全部的光和热,再悄悄地退下了,没有惊人的事迹,没有辉煌的成就。然而,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或是将来,无论是在物质贫乏的时代还是物欲横流的岁月,始终都有数不清的教师们在无怨无悔的坚守着这个岗位,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来捍卫着这个职业的神圣!也正是他们,坚定了我热爱这个职业的决心。
我为我这个职业感到幸福、快乐,我坚信我会在这平凡的岗位作出不平凡的事,会用自己的青春来捍卫这个神圣的职业。
第五篇:十七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综述
十七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综述
在过去,传统的四时八节,看大戏是主要的节目。如今的国庆长假,可供我们消费的文化产品越来越多——
国庆期间,电影院同时上映的电影达10部之多,既有重大历史题材《辛亥革命》,也有商业片《画壁》,更有5部动画片来凑热闹。在北京,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推出的《窝头会馆》,大腕云集;国家大剧院的话剧《王府井》、中国国家话剧院新剧场的《简爱》也吸引了不少观众。在北京,喜欢京剧的更是可以过足瘾,梅兰芳大剧院推出 “国庆黄金周,好戏连连看”系列京剧演出,既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大戏,也有寻常百姓家长里短的折子戏„„
十七大以来,中国的文化发展处于一个创新发展的重要时期,党和政府对艺术创作和艺术事业更加关心重视,经费投入不断加大,创作环境宽松和谐,尤其是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进入加速期,我国的文化生产力得到极大的释放,文化产品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涌现出大量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体现民族精气神儿的精品佳作。
舞台艺术空前繁荣
2011年中国歌剧舞剧院推出了大型原创歌剧《红河谷》,它以20世纪初的西藏为时空背景,演绎了汉藏儿女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和并肩抗战的英雄传奇,儿女情、民族情、爱国情通过大气磅礴的音乐制作、细致精美的舞台得到生动的呈现,该剧被选定为前不久刚刚结束的2011年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开幕式演出剧目。
国家话剧院作为文化部直接领导下的国家艺术院团,担负着传播主流文化的重要责任。在弘扬主流价值观的剧目创作上,国家话剧院以“国计民生”为选材视角,提出了“新现实主义年”的全新创作概念。国话于2009年推出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以一位老干部家庭的除夕之夜为背景,通过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引发一家三代人对金钱与信仰、法律与亲情的讨论和抉择,表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人民反腐败的坚强决心,在全国轮回演出后引发热议。
所有在观众中引起巨大反响的作品都是能够真正做到为历史剪影,为时代作传,为人民立言的力作,是弘扬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艺术。当代的艺术形态越来越多样化,但舞台艺术仍然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能充分体现艺术与观众内心情感对应关系的艺术方式,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生活态度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具有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的重大艺术活动无疑示范性地引导了艺术创作。创作排演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创新工程。整台演出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再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中奋进、在拼搏中崛起的伟大历程,成为体现民族特色、富有中国气派、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精品力作。《复兴之路》在人民大会堂演出16场后,又在国家大剧院连续演出84场,观众达20多万人次。同样精彩的还有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我们的旗帜》文艺晚会。晚会精选各个时期涌现的经典的、经过时间检验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音乐和舞蹈作品,经过重新诠释和演绎,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与鲜明的艺术特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向胜利、走向富强的光辉历程。
据统计,全国每年新创作并首演的剧目达上千种,从产量上说,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而且,舞台艺术的整体创作水平得到了提升。
传统艺术重获生机
当前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精品力作不断,得益于党的文艺方针的正确引导、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各级政府对文艺发展的持续重视和不断投入,尤其是曾经濒危的传统艺术得到了政府的有力资助。
2007年至2011年,国家京剧院艺术创作硕果累累,创排新剧目《曙色紫禁城》、《汉苏武》等11台;重点复排剧目《满江红》、《柳荫记》、《杨门女将》、《文姬归汉》、《强项令》等13出,恢复传统剧目40余出。这也和国家的扶持分不开。
2005年11月,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11个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和17个省级重点京剧院团作为重点扶持对象,与财政部制定了《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2006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5000万元,11个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在剧目生产、人才培养、对外文化交流、京剧进校园四个方面得到了全面扶持。5年来,11个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共创作新剧目76台,整理改编传统剧目266台,演出13930余场。从2011年,《规划》进入第二期,国家将每年再投入1000万元对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予以扶持。
类似的工程还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它以我国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内容,获得国家财政1亿元的项目资金支持。国家以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支持主题性美术创作,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还是首次。2009年9月,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顺利完成,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作品展览,展出作品102件,凝聚了众多艺术家数年的心血和努力,呈现了当前我国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最佳水平。2009年以后,展览先后在深圳、杭州、武汉、香港等多个城市进行巡展,让更多的观众能够分享美术创作工程的丰硕成果。
影视出版成为文化产品主力军
小说《杜拉拉升职记》的第四部,也是最后的大结局终于在国庆前后出版了,这本由一位至今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普通作者写的流行小说,发行量突破了500万册,曾连续数十周处于当当网排行榜的第一位,而由此改编的电视剧、电影、话剧都无一例外地获得巨大成功。
这只是中国图书出版的一个小例子。中国已经从上世纪70年代的“书荒”变成了“书海”。十七大以来,我国的出版物品种和数量屡创新高,不断刷新历史最高水平,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古籍整理、精品翻译取得丰硕成果,文化创新和传播能力不断增强。版权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6.4%。2010年,新闻出版业总产出预计达到1.3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文化产业核心层增加值的60%以上,成为文化产业的主力军。
2011年恰逢辛亥革命百年,电影《辛亥革命》和电视剧版的《辛亥革命》几乎同时与观众见面。十七大以来,我国的电影产量连年保持在500部以上,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年产电视剧上万部,是世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电影票房增速连续6年保持30%以上,票房过亿的国产电影达43部,2010年电影票房超过100亿,改变了进口大片主导我国电影市场的格局。
《唐山大地震》、《建国大业》、《集结号》、《十月围城》等电影,不仅弘扬了主流的价值观,而且因为出色的艺术掌控也收获了相当可观的票房,而《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金婚》、《士兵突击》等电视剧不但为我们留存了催人奋进的时代画卷,也塑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银屏新形象。
全国人民同读一本书、同唱一首歌、同看一台戏的文化贫乏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文化体制民族工作者所焕发的生机促进了文化产品的极大繁荣,较好地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提升和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据文化部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文化交流关系,与145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一批具有民族特色、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文化品牌正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