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为人生》读书报告(共5篇)

时间:2019-05-14 07:56: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为人生》读书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为人生》读书报告》。

第一篇:《教育为人生》读书报告

《教育为人生》读书报告

在知识更新日益剧烈的现代,重视人的再教育,终身教育,是面对新形势的有力举措,更是示范的榜眼,感召的力量。

当我拿到学校极力推荐的《教育为人生》时,看到作者是王开东老师,上网一搜点击率特别高,在京东畅销书上排名前茅。我想它的畅销一定有它的道理,学校的推荐一定也很有道理。所以我就以读小说读散文的感觉来读。慢慢地到了痴迷。看来读书态度决定一切呀!我像一个小学生似的端坐在桌前,听从他从内心深处流淌出的肺腑之言,看着他为我开启了一扇重新看教育的窗。那些经典的事例那些睿智的语言那些寓意深刻的小故事,都在给我以启迪以思考。

《教育为人生》这本书是江苏省名师王开东20多年的从教心得及其对当前教育问题思考和探索的精华集萃。从“教师是什么”的职业追问,到“学生记得什么样的教育”的深刻反思;从“教育不会在恐惧中发生”的断言,到“呼唤没有竞争的教育”的呐喊;从“我们的教育缺什么”的剖析,到“思想是可爱的洪水猛兽”的推崇,一直汇入“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的全人之美,完整体现了其“教育为人生”的核心思想,以及要把人当作“人”来培养,把人培养成“人”,为“人”的生命成长奠基的教育观。整本书犀利深刻,寻找问题独具慧眼,剖析问题一针见血,解决问题切中肯綮,是一本既有温度、深度、高度,又有知识、见识、胆识的教育随笔佳作。集中展示了作者对教育的深度认知和思考,体现了王开东老师对教育深刻的感悟与反思。

一.“学生记得什么样的教育?”时常有些老师抱怨,学生一旦出了学校门就忘记老师了。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让学生记得呢?

(一)和蔼可亲,像朋友一样走到学生中,和他们打成一片。

(二)对待好学生与差生一视同仁的老师。不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不恶语,不讽刺差生。公平的对待优生和差生,甚至对成绩差的学生更关心,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三)谈吐幽默,教学形式活泼大方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总是想尽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乐在其中。课堂效果不错。

(四)经常给予学生肯定的老师。任何人都不能生活在否定和非难之中,更何况是心灵脆弱的孩子们,肯定他们,让他们看到希望和笑脸,清楚自己的有点和潜力何在。作为老师,也请给孩子们一个“面子”。

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认为首先,孩子是敏感的,脆弱的,任何时候,孩子都需要鼓励,赏识教育永远是教师的第一选择。赏识很可能不仅仅是增加孩子的自信,更重要的是,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没有安全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其次,教与学,不是老师教,学生学,而是老师教学生学,甚至也不是老师教学生学,而只是老师教学生自学。无论如何,学生的学不打折扣。面对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学生必须从现在开始就能够自学。

再次,面批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因为耳提面命,耳濡目染,及时问答,这就有了一个场效应。这个效应不仅有助于知识上直线传递,更有情感上的和谐碰撞,是最高明的教学相长。

最后,如果说,教师教学水平是师德,那么,老师发自内心真诚的爱更是师德。道理很简单,因为老师所教的知识未来会过时,会一钱不值,但老师传递给我们的那一份温情,却注定能够温暖我们,成为我们生命最深处的信仰,而这,才是不会被忘记的,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三.教育的作用有多大?王开东老师以陶行知的实验为例:1938年,在武汉大学的一次演讲之前,陶先生抱来一只老母鸡,那只老母鸡饿得头昏眼花,他在老母鸡面前撒了一些米,老母鸡不断挣扎,却死也不肯吃。然后,陶先生把老母鸡放下来。老母鸡走了几圈之后,就在教室的角落里找米吃了。欢快地啄着地板,声音沉闷而悠远。

圈养不如散养。强迫灌输,不如自由寻找。孩子唯有在幸福的、无忧无虑的不为恐惧和担忧困扰的情况下,才能持久保持好奇心和对未知世界的兴趣。作为教师,无非就是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呵护孩子探究世界的微妙的兴趣,而不是用所谓的师道尊严和权威人格来兜售自己的专业知识。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牢记: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灌输产生强制,强制产生压力,压力产生负担,爱因斯坦说得好:“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承担。

四.呼唤没有竞争的教育。我记得在我高三时候有许多同学都喜欢把自己的竞争对手贴在桌上。这种赤裸裸的竞争关系,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可能会说,孩子们只是互相促进而已,他们会在竞争中合作。想想看,社会上那些你死我活的竞争,甚至买凶杀人,他们有没有做到合作中竞争?再问问自己,同一个教研组之内,有没有做到和谐竞争?这种竞争无疑会加重大部分同学的失败阴影,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影响,甚至影响到他今后的人生。竞争是应试教育的怪胎。有多少风华正茂的学子,成了竞争中被淘汰的惨死鬼。每一年,每一届都有很多。而那些在竞争中春风得意的孩子们,会不会失去一种平民情怀,一种悲天悯人的底层意识?我觉得不适当的强调竞争,是一种双重的伤害。

五.我们的教育缺什么? 现代教育的理念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独立思考的精神、优秀的品德和较强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因为只有这些才是学生们将来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具备担当的勇气、付出的精神、创造的热情和智慧;就是要让他们懂得爱和关心,追求自由、平等和公正,学会宽容和与人为善;就是让他们憧憬美好的未来,而不是沉溺于凝固的现在;就是让他们具备诚实、守信的美德,而不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地做伪君子;就是让他们热爱劳动,而不是贪图安逸;就是让他们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就是让他们热爱劳动,而不是贪图安逸;就是让他们懂得知识是用来为人服务和创造美好未来的工具,而不是用来个人升官晋级的垫脚之物;就是让他们懂得荣誉是社会对一个人品质的鉴定,而不是某种用来捞取利益的“光环”。总之,就是要把孩子锤炼成为合格的公民,获得公民的权利和尊严,承担起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如此社会才能进步,民族才有前途。不能不说,我们现今的教育于此还是有问题的。

六.作为老师要做到宽容。多年来,我理解孩子,宽容对待孩子,我让他们慢一点,再慢一点,如果不会,我再继续教,直到他们会为止。我还会告诉孩子,就算他们永远不会,也没什么大不了,更不会下地狱。而且这地方不会,别的地方很可能就很会,东方不亮西方亮。

为什么要让所有的孩子都超级优秀呢?事实上也不大可能。很多学校都给老师创造学习机会,鼓励老师们专业发展,压担子、指路子、搭台子;但真正走上专业发展的老师不还是凤毛麟角?己所不能,勿施于人。一两的身教大于一吨的言传,自己甘于平庸,却告诉我们的孩子一定要拒绝平庸,超越自我,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我告诉我的孩子们,你们有选择优秀的权力,也有选择不优秀的权力。我不强求,也不逼迫。了解不想优秀的孩子所思所想,给他们指明新的方向;帮助希图优秀的孩子们增加能量,让他们独自上场。事实上,尽管我一直这样宣传,却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放弃优秀。但有了这样一个过程,就全然不同了。你理解他,给了他选择的自由,他是在价值澄清之后,勇敢地选择追求优秀的道路,那么,他就会自发努力,承担选择的责任。在这种选择中,他感觉自己不是一个被忽视的孩子,而是一个有担当的公民。

为什么一定要理解和宽容呢?因为宽容,能够给孩子最大的安全感,而安全感则是教育能够发生最根本的保障。研究发现,金字塔不可能是奴隶建成的,只能是欢快的自由民才能建成,高压之下的奴隶、没有安全感的奴隶是绝对没有创造力的,学生也是。

王老师这本书稿的7个分辑,恰如把一个电影分成了7个大场,数十小幕。这本书也可以是王老师拍的一场电影,写王老师亲历故事的是其中最精彩的镜头,而直接议论教育与社会的,则是王老师这位总导演的解说,他为什么这么拍电影,他为什么要那样演讲,他怎样管理班级等等。镜头与解说也不一定就是分开的,解说就是弹幕,故事就是画面。这本书,当然可以是弹幕式的电影。转折时期的故事总是精彩的,王老师的大学生涯和最初的几年工作都是在90年代,.那是一个应试教育正疯狂而素质教育尚流于空谈的时代,那是一个网络尚不发达资讯尚不畅通、每个落后地区之优秀的人都感觉自己像一座孤岛的时代,那是一个志同道合者、相见恨晚者、一见如故且会秉烛夜谈者未必能轻易遇到对方的时代。处于那样一个时代,王老师写出了转折时代的个人之精彩。

当然,这本书不只是王老师对自己成长的故事记叙,还有更多的是王老师对教育领域诸问题的独到见解,或者是从某些现象出发,探讨教育,纵论社会。走一条路,王老师从1200米的路看到了1200米里的中国;看一期《超级演说家》电视节目,王老师不仅将鬼马书生的演说转述得十分精彩,让读者也不禁为其口才赞叹,却忽然一转——乐嘉竟然拒绝了鬼马书生!现场当然很精彩,乐嘉很会说话;但王老师的转述与分析,也一样不亚于这个节目的精彩。飞花摘叶皆可伤人,才是一种写作的高明境界。

王老师将他的思维方法在很多文章中都展示了出来,所谓“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王老师的这本书,不仅是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展示了如何思考、如何写作的过程。王老师用自己的切身经历暗示了写作的重要性,讲到一位老师曾对他说,“你不要把学生看得那么重,自我的发展最重要。你要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强大,你要写文章,通过写文章记录自己的生命,唯有你自己的成果才是真实的,它会永远记在你的名下,无论岁月流转,都将给你最大的安慰!”如此“阴险”,也如此真实,赤裸,毫无遮掩,引人深思。书稿中很多地方引用了鲁迅的话。而王老师记叙故乡与田园,也颇有“朝花夕拾”之隽永,文章虽也有粗野之“呐喊”,但却无无可奈何之“彷徨”。文章很少有长篇幅的段落,多紧凑段落,甚至独句成段,独词成段。若古龙任侠豪爽,不拘细节;若弹十面埋伏,鏦鏦铮铮,皆有金铁之声;有时又若“赴敌之兵,衔枚疾走”,虽无声中而感到思路倏忽而过,直取首级。

读王老师的文字,特别有一种熟悉感。这不是因为我也和王老师一样来自农村,这种熟悉感,绝对是能让大多数读者感受到的。读王老师的文章,也如沐春风。王老师在自况中如此评价自己,“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位普通的老师,一份平凡的职业,一份热烈的坚守,一个庄重的承诺:用心寻找春天和快乐,用爱编织秋天和自由。”这样的人与文,绝大多数人都会读出文的熟悉与人的亲近。

书里那些美好的文字,那些精美编制的句子和层层深入的递进式段落——读完,不忍释卷,还想去读更多的开东之文章。这是一本让人读来爱不释手的书。

读一本好书是一种享受,尤其是当这本书与你的理想有关的时候,你更会觉得受益匪浅。《教育为人生》这本书对于热爱教育事业的我来说,是一个宝藏,是一盏明灯,是一个火种,它让我学到了很多,它让我明朗了很多,它启发我思考了很多。我想起了我受到的教育,我见过的我听说过的教育,在阅读《教育为人生》后,我又阅读了王开东老师的其他书籍《中学语文电影课》《最好的老师不教书》《深度语文》《教育:非常痛,非常爱》《我行我素教语文》《没有人天生会做爸爸》《高考不怕写作文》等10余种。我的思想在各个教育思潮中流连,我享受这个过程。

第二篇:读书——为人生充电

读书——为人生充电

有人说:阅读是蓝色的,因为大海是蓝色的,梦想是蓝色的。正是读书给了我一个当教师的蓝色的梦。我是读着特级教师斯霞的《我的教学生涯》一书走上讲台的。记得师范毕业时,社会上“下海”成风,财富积累是衡量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志。教师则属于清贫一族。刚从教的不适应,教师工作的辛苦,常常使我感觉力不从心。有时心里也会这样想:继续当教师?还是趁年轻改行?迷茫时我翻开了《我的教学生涯》这本书。感受着斯霞老师的人生经历,聆听着她的人生感悟,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为什么拥有着孩子般明朗灿烂的笑脸?她的身上为什么散发着母爱的光华?原来是教师这个职业赋予了她永远的青春,对孩子的满腔的爱带给了她鲜活的生命。她淡泊名利的一生是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这样的人生又岂是金钱所能亵渎的?这不正是我们所应追求的梦想吗?于是我的心如大海般澄澈了: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星星在哪里都是亮的,就看你有没有抬头去看。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睛不就是照亮我夜空的星星吗?那我就做一个快乐的追寻光明的人吧!于是我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

工作在继续着,转眼间我步入了三十岁。望着同龄人成名成家,春风得意,盘点自己,值得炫耀的成绩却寥寥无几。是该甘于平淡还是继续患得患失?人生似乎陷入了“瓶颈”状态。书还在读,心却找不到了。后来还是读了《全国优秀教师事迹报告》,才打开了我的心结。黄静华老师是上海的一名普通教师,从事着和我一样的教学工作,上课、家访、转化后进生——平凡琐碎。但黄老师却做得那样耐心细致,不计得失。她用无私的奉献把这些琐事变成了一粒粒璀璨的珍珠,串起了闪耀着人生价值的美丽的珍珠链!伟大源于平凡,正是这平凡铸就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伟大!有位名人说:书,应是一把击破我们心中冰海的利斧。此时,阅读对于我来说就是点燃生命的红色,它启迪着净化着我的心灵。于是我为自己的人生重新定位——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安于平凡,守好心灵的净土。美国作家塞林格在《麦田守望者》一书中写道:“我想和成千上万个小孩在麦田里玩„„我站在悬崖边守望,捉住往悬崖边狂奔的孩子„„我真的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守望者是信念的守望者,是理想的守望者。那么,我也担负起一个守望者的责任吧,守望纯真的童心,守望这神圣的教坛。

如今,我的教学生涯已过了大半。回首来时路,一批批长大的孩子们见证了我的青春年华,家长真挚的笑脸回报了我的付出。我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我仍坚持读书,读教育专著,读人生感悟,读散文、小说。我也把读书的收获和孩子们分享,让他们也喜欢上阅读,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我的心境是平和的,我的阅读就是金色的,因为阳光是金色的,未来是金色的。静静地拥卷独坐,那浓浓的书香一如微风,缓缓流过,洗涤了心灵的尘埃。此时此刻,我想说:老师们,读书吧,让书为我们的人生充电,让我们的人生谱写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第三篇:叶圣陶:教育为人生

回望大家

叶圣陶:教育为人生

‚我与从前书房里的老先生其实是大有分别的:他们只须教学生把书读通,能够去应考试,取功名,此外没有他们的事儿;而我呢,却要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

有一种弊病,就是学生在校里,只知道读书……换一句说,便是偏重读书,忘了人生。

教育要为全社会而设计;教育决不能为挑选少数选手而设计,结果使这些选手光荣显要,站在众人的头顶上,伸出手来,收受众人的供养。

一切知识的根本就是道德,若不在德行上扎根,纵有知识,并无是处。

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

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

‚言教‛和‚身教‛,以‚身教‛为贵。‚言教‛并非独立的一回事,而是依附于‚身教‛的。‛

生平

叶圣陶(一八九四——一九八八年),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回望大家

解放后,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其间,撰写过十多本语文教育方面的论著,为语文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曾担任全国政协第一届至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以及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主席等重要职务。一九八八年二月十六日于北京逝世,享年九十四岁。

北京,万寿路,叶圣陶之孙叶永和的寓所,布满两面墙的书架上,两个版本的《叶圣陶集》赫然在目。江苏教育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的《叶圣陶集》装帧华丽,2004年的再版版本则平实朴素。

原来,叶圣陶不喜文集外观华美,其子叶至善遵照父亲意愿,于《叶圣陶集》再版之时,特嘱托出版社采用简单设计,让普通读者买得起。身为文学家、出版家,叶圣陶生前所作所辑,也均以读者感受为先。

这个细节似乎在为这样一个事实做注脚:作为教育家的叶圣陶,终其一生,也在追寻着对受教育者人生的尊重,‚教育的一切目的,就是使人人受到充实自己、发展自己的教育‛,‚成为一个个自由的人‛。

谨守所志,为人生而教育

1912年3月,苏州言子庙小学来了一位个子矮小的新老师。这里的学生大则十几岁,小则七八岁,盯着只有18岁的叶圣陶窃窃私语,觉得这个小老师不像教员。

接下来的日子,学生发现此人与其他教员确有不同,他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此前闻所未闻。他给学生讲述鲁滨逊孤岛漂流的故事以释

回望大家

‚独立‛,讲美国总统林肯的故事以扬‚民主‛;讲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以引导学生关心国事。这背后,是叶圣陶一颗‚从事教育以改革我同胞之心‛。

出生于1894年的叶圣陶,一路见证着清廷的内忧外患、风雨飘摇。12岁那年,他拖着长辫子,告别私塾‚子曰铺‛,与他的同学、日后同样成为卓然大家的顾颉刚、颜文梁、吴湖帆等人一起,放下八股文,考进留日学者举办的‚洋学堂‛,一头扎进了新知识的世界。学校开设的修身、博物、历史、算学、英文、旅行等课程,让叶圣陶感到新奇不已,也让他开始关心国运,思考救国之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喜悦如狂‛的叶圣陶发表了人生中第一篇论文《儿童之观念》,以呼唤尊重儿童价值为开端,与时代的风涛,密切地呼应起来。1912年,他从草桥中学毕业,心怀‚立国之本、首在教育‛的愿望,投入教师职业,以期实现以儿童为本位的‚为人生‛的教育理想。

然而,执教之初,这位理想主义者,如其日后创作的教育小说《倪焕之》的主人公一般,遭遇了现实的重创。

课堂上,他喜欢不拿教科书,‚随心教去,如舟入大海,任其所之‛,但这并不符合当时的教学规范。因为新教师的加入,旧教员被解雇,他们群居茶馆酒肆,飞短流长,兴风作浪;教育改革的观点无法被校长和同事接受,也让叶圣陶不满。最让他难以忍受的便是视学来巡,摆出一副‚煞有介事的样子‛。

叶圣陶在日记里写到,一次,省视学来校视察,转了几分钟就走

回望大家

了,脚都没站稳,什么都不看,怎能算是视察?县教育会要开办小学成绩展览会,各学校临时拼凑,纷纷作假。学校为了保护花草,禁止学生入园,学生不能亲近自然,即使没有一花一叶损坏,又有何用?

苦闷的叶圣陶在痛苦中撑到1914年,被学校以缩减班次为由排挤出门,只能以卖文为生。祸兮?福兮!1917年,他受同学吴宾若之邀,赴甪直镇吴县第五高小任教,走进了他的教育理想国。

在这所学校里,他与志同道合的同事,意气风发地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为人生而教育‛的乡村教育改革实验。

叶圣陶自编了学生教材,在国文教材中将白话文、新文学作品和乡土教材引入课堂;为儿童‚特设一种相当的境遇‛,带领学生挥锄挖土,开垦农场;自掏腰包购买大量的中外名著以及《新青年》、《新潮》等进步刊物,创办了博览室和利群书店。他倡议学校建立音乐室和篆刻室,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为学校造戏台,自编自导自演,每有新戏上演,镇上男男女女都赶来观看,比到乡下看草台戏还热闹。

1921年9月,叶圣陶因文学研究会的工作需要,同时应上海中国公学的邀请,前往上海。从此,叶圣陶告别甪直,但这段经历,使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就此生根,教师情结就此深埋,直至1930年,叶圣陶在其他中小学,以及北大、复旦都担任过教师。此后,他虽不再把教师作为主要职业,但无论是从事文学创作还是编辑出版,都与教育密切相关,并撰写了大量关于教师的著述,用一生践行了初登教坛时的愿望——‚愿谨守所志,直到永远‛,被后人称为‚永远的小学教师‛。

回望大家

语文教育立足滋润心灵

2010年,似乎一夜之间,民国国语教材《开明国语课本》成为出版热点,常常热卖断货。

时光回转,70多年前的叶圣陶正忙碌于打造教材这一教育改革之‚武器‛。

1923年,叶圣陶到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成为茅盾、巴金、丁玲等著名作家处女作的‚助产婆‛。1931年,他主持开明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学生》等一批影响深远的杂志。此间,他始终没有停止参与国文教材的编写。

叶圣陶认为:‚教育改革的意识不能不从早唤起,改革的工具不能不从早预备。‛他致力于教材编写,就是希望把教材作为教育改革的工具与武器。

鲁迅曾这样回忆自己的童年:‚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呵斥。我的小学同学因为专门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死了。‛

‚儿童的世界里,除了劝善教孝赏善罚恶的说教外,从没有适合儿童特点之读物‛。叶圣陶决心改变这种现状,将儿童文学编入国文课本,使儿童乐于阅读,唤起其自我意识的觉醒。

1932年是叶圣陶集中创作《开明国语课本》的时段,那一年,他创作了400余篇课文,由丰子恺配画。这些课文中,约有一半为原创,另一半则为再创作,‚没有一篇是现成的,抄来的‛。他周旋于造书工厂的红墨水、蓝墨水、校样、复写纸中,一年里‚未听到蝉鸣,回望大家

未看到荷花‛。

研究者认为,这一事业,高手不屑为之,功力不足者无能为之,在中国现在文化史、教育史上,唯有叶圣陶以名噪文坛的大作家之身亲历亲为。

此后,在经年的流离与战乱中,叶圣陶初衷不改,作风依旧,又陆续与夏丐尊、吕叔湘、朱自清等人共同编写出版了多套国文教材,对我国国文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沿用至今的语文教学体系,便由叶圣陶主持设计。‚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是年3月,叶圣陶携家人定居北平,8月,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叶圣陶主持草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及《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使用‚语文‛作为学科名称,拟就了日后新中国一代又一代中小学生所学语文课本的总纲目。

此前,这门功课在小学为语体文,称为‚国语‛,在中学则大量采用文言文,称为‚国文‛。叶圣陶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便称呼这门课为‚语文‛。

这背后蕴含着这样一层含义,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强调了这门功课就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这是叶圣陶为语文课的功能和目的所作的最简洁的科学解释,也是他指导后来的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意见。

建国后,叶圣陶出任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一方面肩负全国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一方面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领导中

回望大家

小学教材的改革和建设。

叶圣陶对教材建设的领导具体而微。‚文革‛前17年间,人教社出版的各种教材,初稿集合起来汗牛充栋,其中绝大部分经叶圣陶亲自审阅修改,语文教材更是一字一句甚至一个标点都凝结着他的心血。

对于选文,叶圣陶的标准是教师乐教,学生乐读,可滋润学生之心灵,‚绝不宜问其文出自何人,流行何若,而唯以文质兼美为准‛。入选课文中,朱德、郭沫若等人的诗文都曾被其修改。

叶圣陶的孙女、著名编辑叶小沫曾与当下的教材编写比较时说,前人遗泽给我们的启示,在于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尊重学生,尊重常识。时下小学语文教科书存在不少问题,水平不高可以集思广益,良知不够则难以修补。

编写教材之余,叶圣陶对语文教学进行了大量论述。1978年《教育研究》杂志连载了叶圣陶给语文教师的36封书信,总题为《语文教育书简》,凝聚了其语文教育经验,其中论述的排除‚空瓶子‛、树立‚生活体‛等观点,推动了新时期的教学改革。

语言学家吕叔湘认为,通观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吕叔湘说:‚虽然其很多语文教育思想的文章写于解放前,但仍有现实意义,因为现在的很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则是老

回望大家

问题。‛

教育为全社会而设计

丰子恺画过的一幅名为‚教育‛的漫画。画面上有个做泥人的师傅,正在认真地把一个个泥团往模子里按,旁边摆着‚脱出来的泥人个个一模一样‛。

叶圣陶极为赞赏,说:‚受教育的人绝非没有生命的泥团,只管把他们往模子里按,失败是肯定无疑的。‛在他看来,教育似农业而非工业,受教育者‚跟种子一样‛。

在叶圣陶的人生中,无论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享誉文坛的文学家,还是思想新潮的编辑家,抑或是推动科学教材体系建立的出版家,他都没有停止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对教育本质的追寻。

作为五四文化的革新者,叶圣陶对于教育的思考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重视‚人‛这个根本,并以此来确立自己对民族文化与教育进行反省的价值依据。其教育思想的内核,正与五四时期文化革新强调人的觉醒、人的现代化等核心价值相一致。

因此,关于教育,叶圣陶思考最多的,就是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他的结论是:现代教育要培养出一个个自由的人,不能再以圣经贤传为教,不问其是否适用于教,以此为幌子,把受教育者赶上利禄之途。即‚中学教育的目标不外乎给学生处理生活的一般知识,养成学生处理生活的一般能力,使他能够做一个健全的公民‛。

以这样的出发点来思考教育,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

回望大家

到不需要教‛。

上世纪70年代末,应试教育刺痛了叶圣陶。

1979年,高考刚恢复,许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只知道逼学生做功课。叶圣陶又听到文理分科消息,他对此很不赞同。他痛心地连续发文《学习不光为了高考》、《考试》、《再谈考试》,文中质问道:‚难道学生进中学就是为了考大学?‛‚考试和分数成了学生最看重的事,产生‘为考试而学习’的怪口号,但这些考试目的何在,要考查什么‛,就连他这个教育部的顾问也不清楚。‚中学生为什么要学,教师为什么要教,为什么要考试,这都是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不久之后,重点学校也在全国流行起来。1980年4月,《文汇报》发表了一篇叶圣陶题为《‚非重点‛》的文章,叶圣陶用姐妹俩的对话作为该文的引子,妹妹对姐姐期终考试成绩列全班第一不以为然,她对姐姐说:‚别这么神气,在重点中学里只怕要考到尾巴上去了。‛叶圣陶忧心地说,从妹妹这句话,可见‚重点‛、‚非重点‛的差别已深深刻在她心上,‚言学校系重点非重点,使非重点学校见得低人一等,师生心理上颇受损,社会观感亦歧视,殊非整个教育事业之利‛。

对于许多文件和通讯报道都在鼓吹‚必须把重点学校办好‛,叶圣陶说,这似乎含有这样一层意思——对非重点学校可以要求从宽,办好办不好都无所谓。

‚教育要为全社会而设计;教育决不能为挑选少数选手而设计,结果使这些选手光荣显要,站在众人的头顶上,伸出手来,收受众人的供养。‛让叶圣陶遗憾的是,他于青年时期提出的希望,在他步入

回望大家

老年后,仍感到如此遥远,让他失望。

在日记中读懂爷爷

爷爷生前,我们一直与他生活在北京东四八条的四合院里,但爷爷非常忙碌,所以关于他的很多事情,我们都是通过他的日记得知的。

爷爷从17岁开始写日记,几乎持续了一生,如今保存下来的有六七百万字。日记内容丰富,无论是他经历的国家大事,还是自己的工作与生活,都十分详尽。父亲叶至善编辑的《叶圣陶集》中,有5卷是爷爷的日记摘录,但只有100多万字。我们最近正在整理爷爷的全部日记,希望能够在明年爷爷诞辰120周年之际出版。

阅读爷爷日记的过程中,我们时常感动,最触动我们的是他对教师职业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儿童发自内心的呵护与尊重。

1957年6月8日的日记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时任教育部党组书记、副部长董纯才与爷爷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开会,听取大家对教育部的意见。小学语文编辑钟华讲到,他们调研农村小学时,晚上住的地方没有厕所,学校备了尿盆,第二天早上,校长颐指气使地命令一位小学老师给调研人员倒尿盆。前一天他们还在与这些老师座谈,旁听课程,敬佩这些老师在艰苦的条件中教书育人,现在看到他们得不到最起码的尊重,心中很是气愤。爷爷听了汇报,当场失声痛哭。

后来我们听说,爷爷任教育部副部长期间,只要有教师来信,他一定亲笔作复,而且专用毛笔,恭楷书写。有时来不及磨墨,就将笔

回望大家

尖在舌尖舔湿疾书。堂堂副部长,满口墨香,一时成为教育部流传的佳话,可见他对教师感情之深。

任教育部副部长期间,由于主管教材出版工作,加之兼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爷爷把大量精力都投入到教材的编辑出版中。日记对此有大量的记载。

为了让学生能在课本中读到精彩的儿童文学作品,爷爷亲自编写了多篇课文。在创作《牛郎织女》和《孟姜女》时,他首先将初稿交由身为北京人的著名学者、当时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任编辑的张中行,由他根据普通话的规范进行修改。之后,又找来语文老师朗读,由编辑组来‚听‛毛病。最后,再组织编辑组根据语言文字规范进行讨论修改。

爷爷不仅对语文教材编写十分认真,连自然科学的课本都亲历亲为。一次,一个版本的数学教材因为编写者不够认真,出了不少错误,教师们很有意见。此后,凡是人教社出版的教材,他都要亲自详细把关。即便是数学、自然等教材,他都会带回家里逐字审读,发现课本里有不够明晰之处,便交给我们的父亲、从事科普写作的叶至善重新修改。

我们印象中的爷爷,回家后总是在伏案修改教材,不时随手拿起小纸片,写上意见,插入书册清样中,周末也从不休息。父亲叶至善曾说,爷爷在教材编写上投入了过多的精力,忽略了自己的创作。可爷爷却认为,教材编写意义重大,马虎不得,因为一本教材的质量关乎几百万学生的成长。

回望大家

回想起生活中的爷爷在饭桌上端着酒杯与我们‚摆龙门阵‛,戴着花镜帮他的母亲剪脚趾甲,再品味我们从日记中了解到的工作中的叶圣陶,我们觉得更加读懂了爷爷。

(叶永和、蒋燕燕系叶圣陶之孙、孙媳)

对话

他提醒我们回到原点

叶圣陶教育思想之于当下的意义何在?给我们何种启迪?记者就此采访了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朱永新。

记者:您认为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朱永新:作为教育家的叶圣陶先生,在教育上虽然没有大部头的著作,不追求理论体系的构建,但他提出的一些思想和观点,如‚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习惯‛、‚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等,以及他对怎样做教师的论述、对语文教育的思考,紧贴教育教学实践,平实而深刻,是中国教育思想的宝贵财富。

尤其可贵的是,叶圣陶对于教育本质的探索。他曾专门写文章《教育与人生》,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生的发展。从不同角度说,即教育是为了做人、教育是为了生活。他的一切教育思想都由此生发。而当今的教育讲技巧比较多,讲道比较少。叶圣陶认为,若教育的方向错了,知识和技能再多,也不能发挥好的作用。

记者:我们距离叶圣陶的倡导是更近了,还是更远了?

回望大家

朱永新: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紧密相关,但教育的本质与规律是普适的,加之现在的一些教育问题比较起叶先生所处的历史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叶圣陶教育思想便显示出强烈的现实意义。

比如,应试教育。‚考得好,分数多,固然是学习得好的证明,可是决不该把考试认作学习的目的‛,这是叶圣陶1980年写下的文字。30多年过去了,为考试而学习,为考试而教育的情况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

叶圣陶教育思想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就是认为教育就是养成习惯。从教育为人生的角度来说,教育要培养习惯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习惯的养成即自我教育的机制形成,这便是基础教育的任务。比如,体育就是养成锻炼的习惯,智育就是养成思考的习惯,这样的教育才是把最根本的内容给予孩子,现在的教育还没有真正做到。

语文教育思想是叶圣陶教育思想中的半壁江山。他强调,语文教育最关键的,不是记住文章和字句,而是为了做好‚听、说、读、写‛。语文应该成为生活的工具,并起到滋润心灵的作用,使交流更畅达、生活更美好。而当下,语文成为应试工具,语文教育过分强调了形式的训练,变成了遣词造句、分析段落大意等技能训练,对其方便生活、丰富心灵等其他功能重视不够。这与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有着很大的差距。

我尤其遗憾于当前教育中阅读的缺失。我一直认为阅读是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学校教育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与

回望大家

阅读兴趣。而现在的教育使学生远离了真正的阅读生活,无论是阅读量还是阅读习惯的养成都远远不够。而叶圣陶先生认为,国文教师只要指导学生,使他们能够阅读,能够写作,就可以俯仰无愧了。

记者:怎样才能更接近叶圣陶的教育理想?

朱永新:回到教育的原点。叶圣陶先生说,做教育的人,首先要搞清楚教育是做什么的,可是很多教育者并没有搞清楚教育的目的,不知道什么是好的教育,远离了教育的真正规律。我们可以发现,教育名家之所以能成‚家‛,往往都是因为把握了教育的本质。不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在最根本之处往往是互通的,是彼此印证与映照的。所以,不仅是叶圣陶先生,每一位教育家都值得当今的教育者去品读与思考,以把握最基本的教育思想、触碰教育的本质,这是做好教育最重要的原点。

本文出自《中国教育报》2013年4月20日

第四篇:《人生》一书读书报告

《关于<人生>的读书报告》

无论是思考人生,感叹人生,还是质疑人生,人生无疑是一个古老而又富有哲理的话题。我们的人生是一张单程的火车票。生命从我们出生那天开始,它就像箭一样地射向远方,我们能够在自己手里把持住的就是我们此时此刻——这无比宝贵的生命。而在这仅有的唯一的生命历程中,是不是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呢?或许我们都会思考什么是有意义,是工作,娱乐,读书,还是其他?我想只要是我们心之所向,就都有意义。在今天的读书报告中,我要给大家推荐的是路遥的《人生》,众所周知的是路遥是陕西榆林人,我也来自陕西榆林,是作为同乡的本能的亲近,我对路遥的作品有所了解。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作者:路遥,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西榆林清涧县,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篇小说《人生》等。其中《平凡的世界》,荣获茅盾文学奖。

《人生》发表于1982年,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构成了它的时空背景,文章中高加林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后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他很满足既能体现他的才能而又对他充满希望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他就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这对于有知识,有文化,一心想进城发展的高加林来说是一种打击,他无可奈何,甚至有些绝望的时候,善良美丽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进了她的生活。刘巧珍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却真心爱上高加林这个文化人。高加林是刘巧珍的幸福,而刘巧珍并不是高加林的追求。当机遇再次降临到高加林身上时,他终于抓住了这次机会,重新回到了城市。这是生活给高加林大显身手的机会。生活的召唤,理想的憧憬,使他干劲十足,深夜抢险救灾,不顾疲劳连夜改写报道,而报道他文章的正是他的高中同学黄亚萍,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一位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与高加林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在一起时讨论的是时事政治,人生理想。而高加林与巧珍在一起时,谈论的是家长里短的乡村琐事,比如说他家的猪生了几个仔,死了几个,怎么死的,还剩了几个…… 高加林对此苦笑不得,在黄亚萍的知性、博学与巧珍的纯真、无知的强烈对比下,高加林心中的那杆天秤倾向于黄亚萍,而他最终也选择了黄亚萍。但是好梦难圆,高加林通过关系得到城内工作这件事终于被人告发了,他要面对的是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当他背着铺盖卷,灰心丧气、满腹辛酸地回到家乡时。他本以为等待他的是冷漠、嘲笑、讽刺。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等待他的是乡亲们的宽容、理解、与支持。故事到此戛然而止,留给我们一系列思考。

但是我想: 高加林还是高加林,虽然故事结尾他回到了高家村,但我想所有人都清楚只要他梦想不熄灭,此段经历会成为他最为宝贵的财富。人要有梦想,要有激情,要吃苦耐劳,要敢于折腾,敢于寂寞。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我们该怎样留下自己的脚印呢?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深思,都要严肃对待的问题。企业家马云说:18岁时,我是蹬三轮车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导演贾樟柯说: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个上中学的孩子。这么多年我看过很多作品,都对我的电影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反而是这本《人生》。这本书的价值可见一斑。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人死了就不能复生。而我们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对于生命有着本能的珍惜。关心、尊重和爱护病人的生命更是我们的最基本责任。我想大家都知道最近很火的一部剧《人民的民义》,不知道大家对剧中达康书记在懒政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有没有印象,我觉得无论是干部官员还是我们作为医务人员,我们不要局限于不犯错、不出错,更要有所作为,做到真正为患者负责,在其位而谋其职。因此,我们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投身于护理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分享给大家一句话:“一念之差,一技之差,与一命相系。”

第五篇:读书与人生报告

读书与人生

今日,有幸聆听毕教授讲授读书的心得与想法,传承读书的美德,作为我们的领路人,照亮了前方黑暗的道路,真是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本次报告的一个简单的总结:

一、读书的意义

读书对于我们不同阶段的意义是不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于书籍的意义的理解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我们可以将读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初始阶段—在我们刚刚接触到书籍的时候,是一种本能的行为,是消遣许乐的一种形式,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这些行为归为——饥不择食、杂乱、以及追求吸引我们的故事情节。

《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 表面上看讲的是唐僧取经,师徒四人不畏艰险战胜困难,终成正果,儿时的我们所追求的只是一个热闹,只是凭借着自己的喜欢而去看。然而,随着时间的增长,进入高中大学的我们,读书到达了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

我们从儿时单纯的喜欢变成了自觉、自主、有意识、有选择的读书。

在这一阶段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一、阅读社会和人生

对于《西游记》的理解,我们有了自己更深一步的品读与理解,西游记告诉我们, 成功的法则主要有三:

1.能力

西游记展示给我们的是: 成功, 不仅需要手段, 而且还要不择手段。当然, 老君、如来、观音的手段太高, 不是我们一般人模仿得了的。不过, 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我们还是可以学的。

你是精英, 就学孙悟空, 你是卖苦力的就学猪八戒, 既不是精英, 又不肯卖苦力, 你可以学沙和尚紧跟着有望成功的团队。

总之, 有什么长处, 使什么长处。

2.合作

成功需要合作。合作, 还有两个意思相近的词: 一个叫互助, 一个叫勾结。其实是一样的, 请我们注意, 这些感性认识的词汇仅仅只是生动形象而已, 没什么实际意义的。唐僧靠徒弟保护,徒弟靠唐僧解脱,彼此扶持, 两不相谢。合作得以成功。

如来靠取经团队, 传经得以成功, 取经团队得如来封授得以成功。

成功是互利的, 现在的说法叫:双赢。

3.坚持

成功, 是由若干个因素构成的, 其中, 最为重要的一点, 就是坚持。

要做成任何一件事, 至少有个必要时间, 取经的必要时间是两三年, 那么, 无论如何在两三年之内是难于完成的。在成功的过程中, 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 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 两三年时间就够了, 那么, 有阻力呢? 有强大的阻力呢? 需要多长时间? 这就是不确定的了。

唐僧本打算三年完成的, 结果却用了14年, 这14年他一直坚持着, 其中的任意一个时候, 他只要一放弃, 就彻底的失败了。

二、在阅读中决定人生的去向

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我们不能只是过眼云烟,应该在阅读中不断的思考,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为毕业后能够找到自己心满意足的工作而努力奋斗,做好一切的理论知识的准备。

三、求知识做事业

当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就应该考虑自己在社会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此考研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只有在理论知识充足的情况下,实践上才可能得到较大的提升。求知欲,无论我们什么时候都应该保持。这是我们在读书中应该时刻保持的原则与目标。读书的三个不同的层次: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二、读书对人生的意义

读书的方式我们可以分为三种:

1、浏览

不是所有的书籍我们都是一字一句的去读,有的书我们可以大致的浏览,比如期刊报纸,我们完全可以只读文章的标题,达到一个博览群书的目的,以至于当走向工作岗位,书到用时方恨少。

2、泛读

人各有所志,人各有所长,长各有所取。我们可以通过泛读来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以及对莫一职业的喜爱,相对于广泛培养,来考虑自己的人生取向。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是自己成为可负荷型人才,具有可塑性,打破了从一而终的形式。

古代社会的女子是不允许改嫁的,如果改嫁,社会的舆论则会认为不守妇道,但是现在则是婚姻自由,从古自今已经打破了从一而终的形式。

有的人从工作的那天起,即使自己对现在的工作不感兴趣,也不会改变,没有勇气打破从一而终的形式。

3、精读

精读是在自己西黄的基础上再对其慢慢的研究,不仅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做笔记,而且背诵其中的几段,达到精读的目的,使其能够在生活中学友所用。

比如说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都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轨道。

四、如何读书

博——博的中文意思多,大,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努力的汲取多方面的知识,中国有一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

广——广通“博”虽然在含义上都有多,大的意思,但是也有一些差异,博,是我们通过自己的汲取而获得知识,在博的基础上来增长自己的知识。专约——我们可想而知,“专”即专心,专一,“约”即约束自己,年少的我们必须有一定的约束力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积——积,让我们从表面的意思就是积累,如果我们像童话里小熊那样,吃一半,丢一半,我想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不会剩下多少有用的知识,我们不仅仅应该不断地增加我们的知识面而且更应该在学习中不断地积累下来,让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这样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才能应用的活灵活现,让书本上的知识具体化。

行——“行”即“实践”,“天才等于一分智慧加九十九分汗水”,这句格言的含义是何等的深刻啊!

书能让愚人变智者,落后变先进,平凡成伟大。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人,能朝书本指引的光明之路而行之,势必笨鸟先飞早出林,也一定能在持久深入的读书人生中改善自我,改变人生,取得成功。这样不会白来一趟人生世界,让亲养育我们的父母有所期待,让亲人朋友有所期许。

下载《教育为人生》读书报告(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为人生》读书报告(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路遥《人生》读书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之《人生》 初读《人生》,作者开篇所引用的一段话让我印象颇深,“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

    《人生》读书报告(合集5篇)

    读书报告之《人生》 初读《人生》,作者开篇所引用的一段话让我印象颇深,“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

    魏书生教育人生读书体会

    读完魏书生的教育人生之后,脑子反复回荡着一句话“不是你不够好,是我不够优秀”,反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同样的学生同样的班级为什么有的老师能够教的很好,为什么我就不行?根本原......

    读书人生

    讀書人生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更多▲ 设置置顶  推荐日志  转为私密日志 满月清辉发表于2008年01月13日 15:08 阅读(35) 评论 分类: 个人日记 权限: 公开闲暇......

    人生的智慧读书报告范文合集

    《人生的智慧》读书报告 口腔一班 1510303109 张真伟 一、作者简介 叔本华,即亚瑟·叔本华(德语: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

    人生不设限 读书报告

    《人生不设限》读书报告 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人们经常埋怨什么也做不来,但如果我们只记挂着想拥有或欠缺的东西,而不去珍惜所拥有的,那根本改变不......

    《培根人生论》读书报告

    《培根人生论》读书报告 《培根人生论》是我近期度过的和思想政治课有一些联系的一本书了,本书也算是哲学范围内讨论。但《论韬晦》、《论野心》等篇章中叙述的做人之道,实际......

    读书与人生(共5篇)

    很高兴来到贵校来和大家一起再次畅游于书籍和人生互动的美好的联通的时光里。大家都知道有关书籍和人生属于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因为我们随便的打开记忆的大门就会检索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