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普通干线公路反恐怖袭击应急预案
普通干线公路反恐怖袭击应急预案
1.1编制目的
进一步健全机制,明确职责,加强领导,建立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对公路各类恐怖袭击事件的应急机制,有效防范和快速处置各类恐怖袭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 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2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在旗党委、旗政府和旗交通运输局的领导下,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重点,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要求,适时做好预防和处置各类恐怖袭击的应对工作。
1.3编制依据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内蒙古自治区反恐怖战时处置指挥机制》、《内蒙古自治区交通厅反恐怖袭击应急预案》、《赤峰市交通反恐怖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文件为依据。
1.4适用范围
全旗普通干线公路、桥梁、隧道、涵洞、施工工地、办公场所、管养单位内保和其他交通基础设施等重点部位。
1.5应急重点
各类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发生爆炸、投毒、纵火、打砸抢等恐怖袭击破坏的预防,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危险品的管理和监管,以及恐怖袭击后的公路抢通和人员、物资的救援、运输等应急处置。
2组织指挥体系 2.1领导小组组成
为实现高效运作,反应迅速,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巴林左旗公路管理工区成立反恐怖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巴林左旗公路管理工区所辖路段的反恐怖应急工作。
应急指挥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公路管理工区主任
副组长:公路管理工区主任分管副主任
成 员:公路管理工区办公室、安全股、机械股、生产股及各养护道班。
2.1.1反恐怖指挥部组长、副组长职责
(一)组长职责:
1.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及终止应急响应,要求应急机构实施应急计划。
2.与相关部门配合复查和评估灾害可能发展的方向。
3.协助相关部门指导应急抢险、抢通、抢修工作,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4.负责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工作,并进行工作部署。5.及时向上级应急机构汇报恐怖袭击造成的损失及人员伤亡情况。
(二)副组长职责:
1.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对恐怖袭击的规模对损失情况进行评估,调度、指挥抢通、抢险及抢修工作。
2.协助组长与相关部门进行现场的协调、沟通工作。
3.负责指导应急抢险、抢通、抢修小组的工作,并对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提出修改意见。
(三)通讯联络小组成员及职责: 成 员:公路管理工区办公室全体成员
1.确保组长和各小组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2.负责与相关部门应急联络和实时路况信息的发布。
3.负责对恐怖袭击发生后应急抢险、抢通工作过程的记录和资料整理。
4.负责完成指挥部组长或副组长交办的其它应急工作任务。
(四)技术小组成员及职责 小组长:公路管理工区生产股股长 成 员:公路管理工区生产股全体成员
1.组织专家或技术人员提出恐怖袭击事件对公路设施造成损坏的抢通、抢险、抢修恢复方案。
2.指导抢通、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3.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4.负责完成指挥部组长或副组长交办的其它应急工作任务。
(五)安全保障小组成员及职责 小组长:公路管理工区安全股股长 成 员:公路管理工区安全股全体成员
1.协助、配合相关部门指导灾害现场安全及作业区域 的布设,并维持现场内的正常运作。
2.协助、配合相关部门保持抢通、抢险、救援通道的 通畅,引导人员及车辆的出入。
3.负责协调相关单位或部门对灾害现场实施交通管 制,并协助其他应急机构或小组工作。
4.负责完成指挥部组长或副组长交办的其它应急工作 任务。
(六)抢险、抢通小组成员及职责 小组长:各养护道班班长 成 员:各养护道班全体成员
1.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负责或协助、配合相关部门具体的灾害抢险、抢通工作。
2.协助、配合相关部门寻找被困人员并转移至安全地带。3.在进行抢通、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4.抢险、抢通或救援结束后,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并对结果进行复查、损失进行评估。
5.负责完成指挥部组长或副组长交办的其它应急工作任务。
(七)机械设备保障小组成员及职责 小组长:公路管理工区机械股股长 成 员:公路管理工区机械股全体人员
1.组织相关人员对抢通、抢险、抢修或救援的设备、机械进行维修保养,确保其长期处于良好状态。
2.负责工区应急机械设备的统一调度和部署。
3.负责完成指挥部组长或副组长交办的其它应急工作任务。
(八)后勤保障小组成员及职责
成 员:公路管理工区办公室全体成员、各养护道班负责人及办公室全体成员。
1.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资的供给。
2.负责管理车辆的统一调度。3.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度使用。
4.负责完成指挥部组长或副组长交办的其它应急工作 任务。
3应急预防和预警 3.1应急预防
3.1.1建立健全各项反恐安保责任制,认真落实各级领导的工作安排。
3.1.2加强与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开展反恐怖救援演练。
3.1.3加强预警监测和信息报告制度,开展反恐怖安保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重点部位的监控,定期进行检查和巡查,做到各类隐患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
3.1.4做好抢险救援设备、物资的储备,加强对抢险救援队伍和重要岗位人员业务技能和反恐怖知识的培训,建立反应灵敏、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高素质的抢险队伍。
3.1.5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本单位干部职工以及社会雇佣、聘用人员的管理教育。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对重点人员的监管,对不可靠的人,坚决调离重要岗位或给予清退。
4.3预警处置
公路管理工区反恐指挥部得到恐怖袭击的预警信息和异常情况报告后,要 状态,并做好预案启动工作。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及东部高管处反恐办提出的预防和处置所示、建议及响应级别,积极采取措施,及时、高效、稳妥地处置在我处所辖路段交通基础设施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跟踪动向。
4应急响应 4.1响应级别
交通反恐怖应急响应,根据其应急程度,设若干响应级别。特别重大应急为I级,重大应急为Ⅱ级,较大应急为Ⅲ级,一般应急为Ⅳ级。启动特别重大和重大应急响应时,要向上级领导机关报告。(具体响应级别的设定和报告,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4.2响应条件
下列情况之一,立即向上级管理机构、当地党委、政府报告并根据指示启动相关反恐怖应急预案,开展应急行动:
1.接到自治区交通运输部反恐办、赤峰市公路管理处反恐怖领导小组、属地党委、政府下达的处置反恐怖突发事件及其他应急任务的命令。
2.接到恐怖袭击的预警信息或异常情况报告,赤峰市公路管理处反恐小组决定,或上级领导机关批准需要立即采取措施的。
3.应急范围内的任何部位遭到爆炸、投毒、纵火等各种恐怖袭击破坏之一的。
4.3应急处置
4.3.1恐怖袭击发生后,要在旗党委、政府及赤峰市公路管理处反恐怖处置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组织或配合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迅速开展抢险救援。
4.3.2公路管理工区反恐指挥部,制定抢险方案,采取防控措施,组织抢险队伍、技术人员和机械设备、物质、抢救运输伤员,抢修损毁设施,特别是损毁的公路。
4.3.3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有关要求和规定,及时做好新闻宣传和信息发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作好善后处理工作。
5后期处理 5.1灾后恢复
5.1.1应急处置结束后,要迅速组织重建工作,尽快恢复交通、恢复生产、恢复秩序,并防止次生灾害和传染病的影响和扩散,预防发生新的事故灾难。
5.1.2做好安抚、安置工作和稳定工作,对恐怖袭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设施损坏程度,以及造成影响和经济损坏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完善机制。
6保障措施 6.1应急保障系统
6.1.1做好反恐怖应急工作后勤保障,以交通部门为重点,以行业为依托,为反恐怖应急工作提供资金、人员和物质保障。
6.1.2建立工区应急岗位自动代位制度,当处反恐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负责人出现缺位时,由副组长、各股室股长接替,接替人自动代位履行职责。
7附则
7.1奖励与责任追究
7.1.1对在反恐怖应急工作和抢险救援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道班和个人,工区将适时进行表彰和奖励。
7.1.2对擅离岗位、玩忽职守、失职渎职和迟报、漏报、瞒报、谎报恐怖袭击信息,造成工作失误和重大损失、影响的责任人,按有关法律、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7.2本预案于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反恐怖袭击应急预案)
反恐怖袭击应急预案
目
录 1.总则
1.1编制目的 1.2工作原则 1.3编制依据 1.4适用范围 1.5应急重点 1.6预案体系
2、组织指挥体系 2.1领导小组组成
3、应急预防和预警 3.1应急预防 3.2预防警告 3.3预警处置
4、应急响应和处置 4.1响应级别 4.2响应条件 4.3应急处置
5、后期处理 5.1灾后恢复
6、保障措施 6.1应急保障系统 6.2预防修订与更新 6.3应急岗位代位制 6.4应急新闻发布
7、附则
7.1奖励与责任追究 7.2预案解释与生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进一步健全机制,完善预案,明确职责,加强领导,建立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对交通各类恐怖袭击事件的应急机制,有效防范和快速处置各类恐怖袭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2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在松山区区委、政府和市交通局的领导下,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重点,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要求,适时做好预防和处置交通各类恐怖袭击的应对工作。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赤峰市交通局反恐怖战时处置指挥机制》、《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反恐怖袭击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文件。1.4适用范围
全区公路、桥梁、隧道、涵洞、船舶、客运站、危险品运输车辆、收费站、治超检测站、施工工地、单位内保和其他交通基础设施等重点部位。1.5应急重点
各类交通运输公共服务设施发生爆炸、投毒、纵火、打砸抢等恐怖袭击破坏的预防,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危险品的管理和监管,以恐怖袭击后的公路、水上交通和人员、物资的救援、运输等应急处置。1.6预案体系
松山区交通运输局反恐怖应急预案体系,由松山区交通运输局反恐怖应急预案和公路管理工区、公路管理段、运输管理所,地方海事处、交通战备、单位内保、新闻发布等反恐怖预案组成。
2组织指挥体系 2.1领导小组组成
2.1.1松山区交通运输局成立反恐怖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简称局反恐怖领导小组,战时转为反恐怖处置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全区交通系统的反恐怖应急工作、并担负松山区反恐怖救援组的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简称局反恐办)和战时处置保障组。
2.1.2局反恐领导小组组长(总指挥)由交通运输局局长担任,其他局领导为副组长(副总指挥),其中,分管应急工作的局领导为常务副组长(常务副总指挥),成员由局机关各股室,公路管理工区、公路管理段、运管所、收费站、客运站、海事处负责人组成。成员范围根据应急工作的需要进行动态调整。
2.1.3局反恐办主任由局办公室主任担任,成员由局机关各股室负责人及公路管理工区、公路管理段、运管所、路政大队、收费站、客运站分管负责人组成。
2.1.4战时处置保障组,由公路抢通组、救援运输组、机关内保组和宣传报道组组成,负责处置恐怖袭击发生后的公路抢通和救援运输等工作。3应急预防和预警 3.1.应急预防
3.1.1建立健全各项反恐怖安保责任制,认真落实各级领导责任制,严格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分管领域直接责任的反恐怖安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3.1.2制定和完善公路、运输、海事、交通战备、单位内保、新闻发布等反恐怖分预案,加强与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开展反恐救援演练。
3.1.3加强预警监测和信息报告制度,开展反恐怖安保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加强重点部位的监控,定期进行检查和巡查,做到各类隐患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
3.1.4做好抢险救灾设备物资的储备,加强对抢险救援队伍和重要岗位人员业务技能和反恐知识的培训,建立反应灵敏、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高素质的抢险救援队伍。
3.1.5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交通干部职工,以及社会雇佣、聘用人员的管理教育。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和对重点人的监管,对不可靠的人,坚决调离重要岗位或给予清退。
3.2预警报告
区交通运输系统各部门在发现或得到恐怖袭击的预警信息和异常情况后,要立即向区委、政府及局反恐领导小组和反恐办报告。信息报告,涉密的用密电报,不涉密的,用电话或传真报。
3.3预警处置
局反恐领导小组得到恐怖袭击的预警信息和异常情况报告后,要立即进入实战状态,并做好预案启动工作。局反恐办要各根据事态的性质和程度,提出预防和处置的措施、建议及响应级别,并跟踪动向,进一步采取措施。4应急响应和处置 4.1响应级别
交通运输反恐办应急响应,根据其应急程度,设若干响应级别。特别重大应急为Ⅰ级,重大应急为Ⅱ级,较大应急为Ⅲ级,一般应急为Ⅳ级。启动特别重大应急预案时,要向上级领导机关报告。(具体响应应急的设定和报告,按照有关规定执行)4.2响应条件
下列情况之一,立即启动相关反恐怖应急预案及响应级别,开展应急行动:
1.接到区委、政府、市交通局反恐办下达的处置反恐怖突发事件及其它应急任务的命令; 2.接到恐怖袭击的预警信息或异常情况报告,经局反恐领导小组决定,或上级领导机构批准需要立即采取措施的;
3.应急范围内的任何部门遭到爆炸、投毒、纵火等各种恐怖袭击破坏之一的。4.3应急处置
4.3.1恐怖袭击发生后,要在区委、政府及市交通局反恐怖处置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组织或配合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迅速开展抢险救援。4.3.2局反恐工作领导小组,(处置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都要亲自到现场指挥,制定抢险抢险方案,采取反恐措施,组织抢险队伍、技术人员和机械设备、物资,抢救运输伤员,抢修损毁设施,特别是损毁公路。4.3.3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有关要求和规定,及时做好新闻宣传和信息发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工作。5.后期处理 5.1灾后恢复
5.1.1应急处置结束后,要迅速组织灾后重建,尽快恢复交通、恢复生产、恢复秩序,并防止灾害和传染病的影响和扩散,防止发生新的事故灾难。
5.1.2做好安抚安置和稳定工作,对恐怖袭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设施损坏程度,以及造成的间接影响和经济损失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完善机制。6保障措施
6.1应急保障系统
6.1.1建立局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现代化科技对预警信息进行分析,提高恐怖应急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和领导决策能力。
6.1.2建立局反恐怖应急工作通报制度,定期总结、研究、分析反恐怖应急工作形式、任务,及时与区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汇报请示工作,适时调整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
6.1.3建立局反恐怖应急工作专家咨询库,为反恐怖应急工作提供技术、法律支撑。
6.1.4建立局反恐怖应急工作后勤保障,以交通部门为重点,以行业为依托,为恐怖应急工作提供资金、人员和物资保障。6.2预案修订与更新
局反恐怖应急预案由局反恐办负责修订。6.3应急岗位代位制
建立局反恐怖应急岗位自动代位制,当局反恐领导小组及专项工作组织负责人出现缺位时,接替人自动代位履行职责。6.4应急新闻发布
建立局反恐怖应急新闻发布和信息报送制度,反恐怖应急新闻发布和信息报送,由局新闻组负责按有关反恐怖新闻发布和信息报送,按有关反恐怖新闻发布和住处报送的要求执行。7附则
7.1.奖励与责任追究
7.1.1对在反恐怖应急工作和抢险救援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局将适时进行表彰和奖励。
7.1.2对擅离岗位、玩忽职守、失职、渎职和迟报、漏报、瞒报、谎报恐怖信息,造成工作失误和重大损失、影响的责任人,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严肃追究责任。7.2预案解释与生效
7.2.1本预案由局反恐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7.2.2本预案于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反恐怖袭击应急预案
凤冈县第三小学反恐怖袭击工作
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做好学校安全防范工作,保证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按照上级关于切实加强反恐怖工作的部署,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反恐怖应急预案。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
成立学校“反恐怖防范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明确分工和职责。
组
长:李宜桃
副组长:熊洪飞
朱
磊
向
华
组
员:全体教师
二、学校实行上课时间全封闭管理,加强门卫登记检查,对进入校园的人员严格登记, 禁止其车辆进入学校。要求校内教师亲自确认来访人员身份后方可接待,防止不明身份人员进入学校。
三、校园门卫人员24小时值班守卫,对重点要害部位日检查,日记录,对校园周边可疑人员、车辆和物品提高警惕。
四、重点部位专人管理负责:
1.加强化学药品存放室管理力度,严格执行申领有毒物品和易燃、易爆物品的审批制度,专职实验员作好出入库记录。
2.水电管理。
3.学校配备安装监控设备,完善应急报警设施。
4.防范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伤害事故。收到可疑邮包或发现可疑物品的任何人员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报告。发现可疑邮包和可疑物品的任何人员,都不应当试图打开或随意摆弄它。
五、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实行“一岗双责”切实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发现相关问题要及时上报到相关部门,做出相应处理。
六.认真做好学校及周边安全检查工作。要继续加强与公安、交通、卫生等部门的联系,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学校安全检查工作。
七、加强师生制安安全教育,通过电视、黑板报、手抄报、校园广播站、橱窗等宣传阵地对师生进行教育,组织开展消防、地震、反恐怖、突发事件逃生演练,以进一步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同时要根据学生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各种精神、心里障碍,防止学生被敌对分子教唆利用。
八、反恐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1.反恐怖应急工作指挥小组 总 指 挥: 李宜桃 副总指挥: 熊洪飞
成员: 朱
磊
向
华
董仕兰
谢正江
何宏能
朱广曾祥飞
刘
庆
李小平
张显标及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副校长室,由熊洪飞任组长,负责日常事务工作,朱磊、向华协同管理。
2.在接到本校发生恐怖事件消息后,反恐怖工作领导协调小组立即转为应急工作指挥小组,按应急方案,迅速有效地开展工作。
3.反恐怖应急领导小组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统一指挥、协调,并及时向110报警。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遭受恐怖袭击的程度、受袭击的部位、有无爆炸、有毒物品是否外流和恐怖分子人数等。
4.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启动疏散方案,由德育处引领全体教职工按照疏散方案,组织引导学生疏散到安全地带。
5.保护现场,设立警界线,控制无关人员进入校园和事发地点。由后勤处、安全办负责。
6.建立预防预警机制
(1)预防预警信息。学校各处室及相关人员提供相关信息。(2)预防预警行动。后勤处、德育处处要经常组织对门卫进行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7.应急响应。
(1)分级应急响应。突发事件的报告顺序是:发现人——部门负责人——校长。
(2)信息报送和处理。突发事件的信息按报告顺序进行传递,由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确认,分清事件的等级,由决策机构进行决策处理。
(3)指挥和控制。指挥中心根据教育局、公安局反恐工作协调小组的指挥,对现场进行控制。
(4)紧急处置。处置队伍由指挥中心统一调派,分突发事件类型落实处置措施。
(5)救护和医疗。工会和年段组长负责事件的现场救护以及医疗防疫;对轻伤人员进行处置,将重伤人员护送到医院。
(6)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检测与后果评估。事件发生后,由熊洪飞、朱磊、向华负责事件原因的调查工作,学校安全领导小组负责事件的检测与后果评估,并形成处理意见。对发生的重大事件,学校配合公安、消防及其他专门机构的工作,对事件进行调查、检测与评估。
(7)上报。校长要及时、准确地向上级发送事件的相关信息。(8)应急结束。事件处理完毕,由校长宣布应急状态解除。8.应急保障。
(1)通信与信息保障。谢正江、李小平负责通信系统的维护,确保应急期间信息畅通,并从各种媒体上获取相关信息。
(2)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①学校提供救援药品:主要有绷带、消毒水、止痛药、消炎药等; ②学校门卫和当地公安机关提供安全保障; ③由学校后勤提供财力、物力支持。
凤冈县第三小学
2017年2月
第四篇:人民银行总行机关反恐怖袭击应急预案
总行机关反恐怖袭击应急预案
为做好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机关反恐怖袭击应对工作,制定本预案。
一、恐怖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1)爆炸:在总行机关和敏感地区实施爆炸:(2)劫持:主要有劫车、劫持人质等:(3)袭击:对总行机关及职工实施袭击:(4)纵火、投毒:(5)撞击机关办公楼。
发生以上五种情况之一者,启动应急预案。
二、执行发恐怖任务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执行反恐怖任务时,总的要求是:情况判断要准确、指挥意图要清楚、布置任务要明确、力量运用要配套、采取措施要得当。
(二)执行反恐怖任务总体原则:
1、坚持贯彻决策意图,发挥整体威力,积极稳妥采取处置行动。
2、坚持集中统一领导,执行反恐怖任务时,必须在指挥小组的领导下,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指挥。参战人员必须坚决执行命令、听从指挥,对处置中涉及的问题,要加强请示报告,防止处置失当或贻误战机,给处置行动造成被动。
3、按照“先目标、后附近、再周围”的原则,及时抽调兵力,进行先期处置,积极争取时间,牢牢把握处置的主动权。
4、严格依法行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采取行动,充分运用法律武器震
第五篇:干线公路地质灾害防抢应急预案
干线公路地质灾害防抢
应急预案
承德县公路管理站
二0一三年
干线公路地质灾害防抢应急预案
为了全面提高我县干线公路地质灾害事件的预警和抗灾、抢险能力,根据保畅通,保安全的原则,结合我县区公路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特制定干线公路地质灾害防抢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对国家、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重视地质不良灾害抢险工作。通过构建“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科学应对”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安全、畅通综合交通和保障公共服务为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排除隐患、保障运输”的理念,全力做好公路防汛保通和地质灾害防控的救援、处置工作,确保道路安全畅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平安、和谐”交通。确保我县国省干线公路在发生地质灾害事件时,快速反应处置紧张有序措施得力,保障国省干线公路畅通,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干线公路地质灾害抢险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公路站成立地质灾害防抢工作领导小组,其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邹庆强
副组长:金玉和林福兴李凤斌刘立国
成员:马树林付瑞祥吕建军王显涛白宝全 地质灾害防抢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三、建立分级负责的责任制体系
建立地质灾害分级负责责任制体系:公路站负责全县干线公路地质灾害抢险工作的整体协调和组织工作。各养护中心负责抢险的具体组织工作,公路站领导分片包线,各养护中心要明确具体路段的监测责任人。公路站与养护中心(中队)及具体责任人实行分级管理,一级抓一级,做到分工明确,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具体分工如下:
邹庆强:负责干线公路地质灾害防抢工作的总负责人 林福兴:负责101线的地质灾害防抢工作的督导工作 刘立国:负责112线、出海路的地质灾害防抢工作的督导工作
李凤斌:负责承围线、承赤线、京承线的地质灾害防抢工作的督导工作
马树林: 101线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防抢工作责任人 付瑞祥: 112线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防抢工作责任人 吕建军: 出海路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防抢工作责任人 王显涛: 承围线、承赤线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防抢工作责任人
白宝全: 京承线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防抢工作责任人
四、抢险应急处置措施
1、人员、机械车辆保障
应急救援主要器材设备配置明细
1、平地机1台
2、装载机3台
3、皮卡车1台
4、北汽福田2台
5、双排小货1台
6、长安微型2台
7、农用车2台
8、路政指挥车6台
封闭交通用的各种材料、警示标志、公告牌准备齐全,组织应急抢险队伍,具体抢险人员由领导根据险情决定抢险人员安排。
2、快速上报,发布信息
各养护中心要对本辖区的地质灾害路段进行全面排查,按危险等级确定巡查频率,并做好巡查记录,特别是雨后要重点巡查。一旦发生地质灾害险情后,一方面要立即采取果断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一面立即上报,要在半小时内向公路站主管领导报告,并且立即赶赴现场将更进一步的详细情况再次向公路站汇报。根据实际情况在公路交叉口发布险情信息公告,提醒过往车辆和行
人注意安全或绕行。如果特别危险的立即采取措施并封闭交通。
3、在发生地质灾害险情的情况下,确实危险的要立即封闭交通,各养护中心负责人在本辖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根据现场情况在断交地点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并根据断交的地点确定合理的绕行路线或开辟便道,并且在通往断交地点的交叉路口显要位置设置断交及绕行公告,同时联系附近的交警部门,请求配合维持现场秩序。
4、协调组织,全力抢险
发生地质灾害后,公路站领导在第一时间内赶赴现场,根据险情确定抢险方案,并立即启动地质灾害抢险应急预案,现场协调指挥,组织人员,全力抢险,尽早排除险情,恢复道路畅通。
在抢险过程中还要注意抢险人员的自身安全,避免出现危及抢险人员生命安全的现象发生,一但在抢险过程中发生意外,一定要第一时间将受伤人员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5、地质灾害险抢险工作结束后,把抢险工作的完成情况向上级汇报,并且对灾害发生地还需要进行观察,以免有新的险情发生,另外其他干线公路也要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险方险段、地质灾害易发生路段加强巡查,发现有发展险情的趋势提前做好应急准备,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责任追究
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对巡查和检查不到位或出现险情不及时采取果断措施的要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责任,对失职、渎职造成重特大事故的要依法处理。
为确保地质灾害抢险工作的顺利实施,要求各养护中心包括公路站要认真落实好各项措施,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齐心协力,确保不出现安全责任事故。